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衡水2018届高三复习地理检测卷:·人口的变化 单元检测卷七含答案

衡水2018届高三复习地理检测卷:·人口的变化 单元检测卷七含答案

衡水2018届高三复习地理检测卷:·人口的变化 单元检测卷七含答案
衡水2018届高三复习地理检测卷:·人口的变化 单元检测卷七含答案

衡水金卷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口的变化

单元检测卷七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江苏省建国以来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总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例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 从l982年到2010年,江苏省总人口约增加了

A.l0O万B.1500万C.2000万D.2500万

2. 从l964年以来,图中②线持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①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②医疗条件进步,死亡率下降

③青少年人口大量外迁④出生率下降⑤男女比例不平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通常指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下图为我国近30年来出生人口(活产婴儿)和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 我国近30年

A.出生人口中女婴比重高于男婴B.人口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

C.人口性别结构明显优化D.妇女生育率明显升高

4. 我国目前的这种出生人口性别比特点对未来造成的影响包括

①“剩男”现象明显增加②女性择偶标准降低③“老夫少妻”现象增加

④不会引发社会问题⑤跨国婚姻有所增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①③⑤

下图为某国甲、乙、丙、丁四个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

5-6题。

高考地理-人口的变化-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二) 人口的变化 一、选择题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累计减少1 300万人,,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B.地区之间差距缩小 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2.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 C.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D.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 图Ⅰ为香港2010~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预测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Ⅱ中①、②、③、④四条香港人口总数增长曲线与图Ⅰ预测符合的是() A.①曲线B.②曲线 C.③曲线D.④曲线 4.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 A.2010年~2020年B.2020年~2030年 C.2030年~2040年D.2040年~2050年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表示意部分国家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读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6题。

A.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 B.适度延缓退休年龄 C.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 D.大量接纳外来移民 读“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资源木桶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警戒值 C.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不变的确定值 D.面积相等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相同 11.按图所示,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水资源B.矿产资源 C.水能资源D.耕地资源 二、综合题 12.下图示意我国劳动人口增量变化(含预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劳动人口变化的特点。 (2)简析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3)若我国劳动人口持续减少,请分析其弊端。 13.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高考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 (2)

高考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原因 例1、图1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国家或地区人口移动方向示意图。图中序号与选项排列对应正确的是() A. ①中国②美国③俄罗斯④拉丁美洲 B. ①中国②俄罗斯③美国④拉丁美洲 C. ①拉丁美洲②中国③俄罗斯④美国 D. ①中国②拉丁美洲③俄罗斯④美国 解析:本题以四幅简单的人口迁移方向图切入,隐形考查人口迁移的类型、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状况等知识,结合世界地理和世界近现代史考查同学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大规模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国内人口迁移,特别是国家或政府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都是为了开发国土。由选项提供的四个地区,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主要从黄河下游、长江下游等地区移向西南的云南、西藏及西北、东北等地,其人口移动方向大体如①图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的人口大量向北流向美国、加拿大,向东北横渡大西洋流入西欧,如②图所示;俄罗斯政治、经济、人口重心主要在欧洲部分,近几十年来一直组织移民向东开发西伯利亚地区,人口移动方向如③图所示;美

国人口大量由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如④图所示。 答案:D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例2、读“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该工业区对其的推力 跨越国界划分)。 (3)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有:战 (4)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 解析:本题以美国的人口迁移为切入点,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注意联系美国历史发展过程,掌握美国各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

高三地理核心素养: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素养材料 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 探讨1.(地理实践力)此统计图的主题是什么? 提示:反映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 探讨2.(地理实践力)该统计图的构成是什么? 提示:竖轴表示百分比,横轴表示时间变化,用迁入率和迁出率两条曲线的时间变化反映主题内容。 探讨 3.(综合思维)图示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以迁入为主还是迁出为主?为什么? 提示:人口以迁入为主,因为在图示时间范围内,人口迁入率始终大于人口迁出率。 读图方法 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采取“读轴—看线—抓点”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读轴:如上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迁移率。 (2)看线:迁入率曲线波动变化上升,迁出率曲线波动下降。迁移差额率即两曲线之间的垂直差值呈波动上升,意味着人口净迁入,且净迁入人口比重上升。 (3)抓点:抓住特殊点。如迁入率峰值、谷值等。 素养达标 下图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 ①北宋末年,由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口移居东南亚 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若甲国为中国,A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 A.从中、西部流向东部 B.从沿海流向内地 C.从城市流向农村 D.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1.C 2.A[第1题,从图中信息看,箭头B代表了国际人口迁移,选项中只有我国明清时期人口移居东南亚和来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箭头A代表的是国内人口迁移,目前我国国内的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数之比。下图为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上海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2003年B.2008年 C.2010年D.2012年

05 衡水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区域地理

衡水中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地理 ——区域地理宏观把握法1、亚洲范围:中高东经,中高低北纬 经度:60°E———东西经180° 30E(西亚土耳其)—120°E(中国) 纬度:10°N(西亚、南亚)—70°N、 10°S(东南亚)——70°N 60 0 E 经线: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与阿富汗的国界、阿拉伯半岛东侧 90 0 E 经线:叶尼塞河、阿尔泰山脉、吐鲁番盆地、昆仑山东侧( 青海与新疆、西藏的界线) 、不丹、孟加拉恒河河口 100 0 E 经线:祁连山脉、青海湖、横断山脉( 大理) 110 0 E 经线:包头、东胜、晋陕交界( 黄河段) 以西、华山、巫峡、怀化、桂林、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南岛中部 120 0 E 经线:漠河西侧、秦皇岛、渤海中部、青岛、太湖、杭州、福州、台湾西侧、菲律宾群岛西侧、澳大利亚西侧 150 0 E 经线:日本群岛东侧、新几内亚岛东侧、澳大利亚东侧( 悉尼) 180 0 经线:白令海峡以西、新西兰以东 2、欧洲范围:小东经,中高北纬经度:10°W(爱尔兰)——60°E 纬度:35°N———70°N 0 0 经线:伦敦、英吉利海峡、伊比利亚半岛东侧30 0 E 经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北端、芬兰与俄罗斯的国界、黑海海峡东侧60 0 E 经线: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与阿富汗的国界、阿拉伯半岛东侧 莱茵河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 3、非洲范围:小东经,低纬度经度:10E(本格拉寒流东岸)—40E(莫桑比克海峡)20°W (北非东部)——30°E(埃及尼罗河三角洲)、50°E(索马里半岛)纬度:35°N——34°30′S (好望角)0 0 经线:西非几内亚湾中部30 0 E 经线:苏伊士运河、南非东海岸 刚果盆地: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为世界最大盆地,刚果河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最大海湾几内亚湾;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南

高三地理人口复习题(试题)

高三人口复习(2011年试题) 【2011·北京朝阳期末】“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图6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13~15题。 13.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期出现在 A.1964年至1968年B.2008年至2012年 C.2024年至2028年D.2040年以后 1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B.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城市化速度快 15.“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B.人口总量减少 C.就业困难D.经济衰退 【2011·北京朝阳期末】图7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回答16~18题。

16. 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17.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18.该国可能是 A.中国B.巴西 C.德国D.泰国 【2011·北京东城期末】读表1.完成33、34题。 表1 国家名称美国德国印度日本 出生率‰)14 9 25 9

死亡率(‰)9 10 8 8 33.关于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正确叙述是 () A.美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德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印度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日本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4.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②劳动力严重不足③人口增长过快④人口总量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2011·北京东城期末】读图13,回答35、36题。 35.2001 - 2007年江苏人口()A.迁入增多B.出生率上升 C.自然增长率上升D.死亡率下降

高中地理: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高中地理: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生产力水平提高,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力水平迅速、医疗事业进步,死亡率 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 例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 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 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 的人口数量还会逐 渐减少 俄罗斯、德 国、日本 发展 中国家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 界新增人口中,发 展中国家占到 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 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 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 缓慢,很多国家实施 人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 巴基斯坦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单位:% 或‰ 人口模式特点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高三地理人口部分专题训练

高三地理人口部分专题训练 高三地理人口部分专题训练 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 1965年 B. 1980年 C. 2015年 D. 2045年 2、上题所得年份之后的10年内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 A. 用工成本上升 B. 人口增加 C. 老龄人口增加 D. 人才外流严重 下表为杭州市某区2014年节后2月7日(正月初八)至2月18日(正月十九)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据此,完成下列3--5题。 3.该区节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以 A. 回校上学的大学生为主 B. 以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为主 C. 旅游后回家的居民为主 D. 来杭州找工作的外地农民工为主 4.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该区就业环境改善 B. 市内交通设施完善 C. 该区旅游人口增多 D. 返城的本地人口增加 5.该表反应了该区 A. 产业结构完成优化升级 B.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大 C. 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D. 就业人口性别比协调 人口变动与城市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控制人口总量和增速,是国家对特大城市的要求。下图示意上海市1996年至2015年小学生人数和常住人口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6--7题。 6.据图推断,上海市将小学学制由6年改为5年的时间是 A. 1999年 B. 2001年 C. 2004年 D. 2007年 7.关于上海常住人口及其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近5年常住人口的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有很大关系 B. 近5年常住人口的变化与上海房价和生活费用太高无关 C. 2012年常住人口要比1997年要少 D. 常住人口最多的是2007年 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三大产业人口构成的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8--10题。 8.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 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B. 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C. 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D. 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地理)

河北衡水一调考试 高三年级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卷Ⅱ时,答案一定要答在答案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读我国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图,回答1-2题。 1.图中②属于哪个板块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 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本区农业被称为 A. 灌溉农业 B. 河谷农业 C. 坝子农业 D. 绿洲农业 3.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冬季 B.乙地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 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 性 D.甲地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的原 因是甲地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大 图

图2 为世界某粮食作物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 当图中P 点的太阳高度为90°时 A 衡水市已经夕阳斜照 B美国五大湖地区为黑夜 C 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大 D 南极洲小部分地区为极昼 5.形成图中粮食作物产区气候,最主要的原因是 A.盛行西风带的影响 B近海寒暖流的影响 C 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 D季风环流的影响 图为部分地区经纬网图,读图回答6-7题 6.C点在D点的: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7.从A点飞往B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东北再东南 D.先正北再正南 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 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殊标志—— 波谱特征。下图显示了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 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回答2题。 8.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最大的是 A.泥浆 B.草地 C.红砂岩 D.松林 9. 下垫面的性质不同,其反射率不同,反射和辐射的波长也不同,要了解下垫面的状况,我们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读某地气温和降水逐月分布图,回答下题。 10.该地7、8月份气温最高,降水量6月最多,该地区是

衡水中学高三大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大联考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E。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卜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所有试题都要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4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4分) 下图中洋流为中低纬大洋环流的一部分,XY为锋线,N位于陆地,完成1-3题。 l.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A. M B. N C. O D. P 2. P地的天气状况是 A.晴朗天气 B.阴雨绵绵 C.电闪雷鸣 D.寒风刺骨 3. N地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温和多雨 C.终年寒冷干燥 D.终年炎热干燥 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有上千个通向地下水道的石灰岩天然井,独具特色,天然井里储存的雨水曾是古代玛雅人唯一的淡水来源。.该地区年平均气温20~29℃,年平均降雨量1500mm。下图为天然井形成过程不同阶段的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尤卡坦半岛天然井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 C.岩石风化 D.风力侵蚀 5.部分尤卡坦半岛天然井可能变成旱井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终年受东北信风影响,降水较少 B.纬度低,蒸发强烈 C.井水易下渗 D.人口增长迅速 6.推测尤卡坦半岛最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可能是 A.攀岩运动 B.跳水运动 C.洞穴潜水 D.登山运动 1565年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兴起。一般3月从墨西哥(见图)出发,7月可到马尼拉,历时4个月左右:回程却需6个月?马尼拉海湾大部分地区水深这10~ 40米,潮差变化小?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天然的污水净化厂”,而1968年到1988年菲律宾红树林面积竟然损失了60%。据此完成7~9题。 7.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15~18世纪)马尼拉港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A.港阔水深 B.优良的避风港 C.经济腹地广 D.商业贸易频繁 8.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返航时间比从阿卡普尔科m发至马尼拉长的原因是

高三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变化知识点(人教版)(Word版)

高三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变化知识点(人教 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3、一个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增长速度常见人口问题影响人口政策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缓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重鼓励生育和移民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快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困难,环境压力大计划生育中国、印度、巴基斯坦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人口模式特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7、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8、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和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4、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1.3人口的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比较及制约因素制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地理选编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及完美解析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地理选编人口的空间变化- 含解析及完美解析 【一】选择题,选对得4分〔文综格式〕〔16〕 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能正确反映图甲、图乙所示信息的说法是 A. 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抚养比趋向平衡 B. 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 C. 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涌入中心城区 D. 图中所示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 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说明 A. 上海的重工业大量向内地迁移 B. 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C. 上海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 D. 上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吸引女性就业 关于外来常住人口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对城市社会、家庭、婚姻的冲击增大 B. 外来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大提升了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 C. 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实现〝健康城市〞模式的主要方式 D. 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小题1】B【小题2】C【小题3】D 【解析】此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及读图分析能力。读图,甲图反映的是人口性别比变化,且性别比趋向平衡,A错、B对。乙图显示中心区外来人口增长速度为负值,郊区增长速度快,人口主要涌入郊区,CD错。应选B。 此题考查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带来的影响。由上题分析可知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逐渐趋向平衡,性别比平衡说明社会稳定,经济

发展迅速,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上海第三产业比重上升,C对;不能说明上海的重工业大量向内地迁移,A错;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主要从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不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B错;上海经济发达,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都已向我国中、西部转移,D错。应选C。 此题考查外来常住人口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趋向平衡,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稳定,A 错;外来常住人口有大量的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不能提升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B错;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问题严重,不利于实现〝健康城市〞模式,C错;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D对。应选D。 〝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近年来〝候鸟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大。据此回答32-33题。 我国〝候鸟老人〞的主要迁移省区是 A. 上海福建 B. 新疆湖南 C. 黑龙江海南 D. 西藏云南 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养老制度 B. 经济水平 C. 气候条件 D. 婚姻家庭 【小题1】C【小题2】C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老人因身体抵抗力下降,一般冬季迁往南方避寒,而夏季迁往北方避暑。据此分析各选项,上海和福建都位于南方,冬季都较低,夏季都高温,不是老人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理想省区,A错误;新疆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西藏气候高寒,低压、缺氧,两省区自然条件差,都不是老人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理想省区,BD错误;黑龙江纬度较高,夏季较北方较凉爽,海南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是老人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理想省区,C正确。应选C。 此题考查影响老人迁移的主要因素。〝‘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说明其迁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夏季,南方地区气候炎热,〝候鸟老人〞向北方迁移;冬季,北方气候寒冷,〝候鸟老人〞迁往南方地区。C正确;经济水平、婚姻家庭、养老制度不是影响候鸟老人〞迁徙的主要因素,ABD错。应选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卷【解析】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简略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三题。 1.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取决于() A.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D.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A.国际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 读“10万年以来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图”,完成以下两题。 3.20世纪以来是人口增长的快速期,导致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不包括() A.自然条件有所改善 B.生产力的发展 C.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 D.医疗卫生条件提高,死亡率下降 4.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资料图”,回答下题。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我国人口增加7 390万人,比1990~2000年减少了约5 600万人,年均增长率降低了0.5个百分点,说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低—低模式 D.低—高—低模式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简称“单独两孩”),回答下列两题。 5.出台“单独两孩”政策的意义,有利于() ①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①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①减轻国家负担①放弃计划生育政策①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计算出我国热带、中亚热带、北温带和青藏地区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19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高考模拟地理试卷及解析

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 2019届衡水中学高三高考模拟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老年人口系数重心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态势,通过与区域几何中心的对比,测定该区域人口分布的均衡状况。下图为1990-2010年吉林省人口老龄化重心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吉林省人口老龄化重心空间演变趋势是( ) A .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 B .由中部向东南方向移动 C .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D .由外部向中部移动 2.由图可知( ) A .1990年,吉林省各县、市人口老龄化差异明显 B .2010年,吉林省东南部县、市劳动人口迁出量较大 C .2010年,吉林省各县、市人口老龄化均衡 D .2000年后,老年人口系数重心移动速度逐年加快 3.近年来,吉林省人口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老龄化 B .出生率低 C .人口外迁 D .政策变化 气温距平(或降水距平)是指某年的气温(或降水量)平均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下图为云南省蒙自市1995-2014年春季气温距平和降水距平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蒙自市春旱最为严重的年份是( ) A .1996年、2004年 B .2000年、2011年 C .2010年、2014年 D .2001年、2012年 5.蒙自市春旱频发且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 .季风变化 B .地形阻挡 C .深居内陆 D .人类活动 由我国承建的帕德玛大桥位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西南约40千米的恒河上,主桥长约6.15千米,为上层双向四车道公路、下层单线铁路的公铁两用大桥。其上部结构由41孔跨度为150米的钢析梁组成,单孔重约3 200吨,全桥总重约13万吨。孟加拉国平均海拔不足10米。下面图甲为帕德玛大桥位置示意图,图乙为建设中的帕德玛大桥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帕德玛大桥是孟加拉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造桥工程。其建设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湿热,疫病蔓延 B .地势低平,热带气旋危害大 C .河宽水深,桥梁建设困难 D .土质松软,易沉降 7.在帕德玛大桥建设过程中,高温和露水严重影响钢结构的油漆喷涂质量。帕德玛大桥最适宜的喷漆时间是( ) A .下午 B .上半夜 C .上午 D .下半夜 此卷只 装 订不 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高中地理高考试题—— 人口

高考试题解析地理学科分项版专题6 人口 (高考山东卷)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7-8题。 200010000 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 0M N 30 60 距市中心距离(km ) 常住人口密度(人/k m 2) 年1990年1982年楼高 2000 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 3000035000 年1990年1982年楼高 常住人口密度(人/k m 2) P Q 5 10 15 距市中心距离(km ) 甲城市 乙城市 图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8.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 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 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 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 处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中央商务区具有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的原则,甲图中的N地形成二级商务区。 (高考江苏卷)表2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8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15~16题。 表2 图8 15.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答案】B 【解析】根据表中2000年和2010年的数据变化,苏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因为江苏省总人口在增加,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不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与江苏省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造成的。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全国高三大联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

第1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6年11月1日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透露,中国提供约891亿人民币低息贷款给马来西亚政府,建设由中国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衔接铁道工程,该衔接铁道将贯穿马来半岛的东西两岸。据此完成1~3题. 1新加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转港的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 B. 工业发达 C.历史文化悠久 D.人口稠密 2我国贷款给马来西亚兴建铁路的主要目的最可能是 A.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B.减轻我国对新加坡的依赖 C.增加当地的就业 D.获得高额利息 3 2016年II月1 4 日晚,月亮与地球距离全年最近,为68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吉隆坡的小明与身在英国伦敦的安娜约好同时观月.他们可以相约在北京时间 A. 14日19时 B.14日23时 C. 15日3时 D. 15日9时 城市空间的极度蔓延是目前城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某学者通过构造城市空间形态低碳绩效模型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从公共服务中心的出行距离角度探索城市空间增长的低碳化模式,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下表为我国某市公共服务中心的平均出行距

离比较(单位:km),据此并结合典型城市增长的模式及其公共服务中心分布图完成4~6题。 4城市空间增长模式中最优的低碳化模式是 A.现状 B.圈层增长模式 C.双城增长模式 D.新城增长模式 5最优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新组团职能转移中心城市的经济职能 B.新组团规模大体和中心城市处于问-水平 C.新组团职能控制中心城市人几增长规模 D.城市发展向各个方向均衡无限增长 6低碳化城市发展的新建组团,应 A.距中心城市较远 B.规模较小 C.数量较多 D.做大做强 绿道(GL)是具有生态、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兼顾生态和经济平衡的完整线性空间,是一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图为南京市西部江心洲及滨江带绿道系统规划图,读图完成7~9题。

高中地理 人口及变化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快 史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缓慢 迹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 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高中地理-2018届高三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最新

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 【考纲解读】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考点梳理】 二、人口增长模式变化图” 图中人口增长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属于“高—高—低”模式。 第二阶段属于“高—低—高”模式。 第三阶段属于“低—低—低”模式。 “高—高—低”模式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是与生产力的低水平相 适应的;而“低—低—低”模式则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此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高。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快慢不同,对人口发展进程的影响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 “高—高—低”人口增长模式能够满足农业社会时期对劳动力增长的需求,但也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或过剩,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的“利”是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利于经济发展;“弊”在于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人口持续增长,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有利于经济积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但往往伴随着人口的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养老等的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生活孤单等问题。

【例题1】甲市201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 型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例题2】(18年四川文综卷)如图为甲、乙两国人 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图。据此回答1--3题。 1.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的国 家是 A.韩国B.古巴C.新西兰D.埃及 2.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 要原因可能是 A.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 B.政局动荡,长期战乱 C.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 D.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 3.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目前甲国城市化水平高B.乙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C.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D.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 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是指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意即最高人口,是个警戒值。环境承载力的特征表现为时间性、区域性以及与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相关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经济行为的作用力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则不是最大或最多人口,而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例题3】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 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 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右图,回 答1~4题。 1.“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美国 C.埃及 D.印度 2.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A.美国 B.荷兰 C.孟加拉国 D.加拿大 3.根据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得出的结论为

2020-2021学年河北衡水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

2020-2021学年河北衡水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 一、选择题 1. 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日晷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下图为郑州市(113°E,34°N)某中学校内的日晷及某时日晷晷针投影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处安放的日晷,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 A.56° B.40° C.45° D.34° (2)右图所示时刻下列现象最可信的是() A.郑州此时太阳方位位于东南 B.北京时间11时 C.之后晷针投影将逆时针运行 D.郑州此时气温最高 2. 下图为我国某地沿89.3°E所作的地形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山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①风化侵蚀②断裂抬升③外力沉积④板块张裂⑤岩浆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2)乙地所产瓜果含糖量高、味道甜,其主要原因是()A.降水丰富,热量充足 B.日照强烈,昼热夜冷 C.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D.水源甘甜,品种优良 3. 我国某地农民根据多年的经验,在裸露在外的土地上覆盖上一层秸秆,对农业生产有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覆盖秸秆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减少蒸发 ②增加地表径流 ③增加下渗 ④稳定地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农田覆盖秸秆的主要作用是() A.蓄水保墒 B.防风固沙 C.增加光照 D.增大昼夜温差 4.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 一、选择题 下图为“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与分区比例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有( ) A.东部地区占比先升后降 B.中西部地区占比持续下降 C.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前增加,之后减少 D.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2014年前增大,之后减小 2.造成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变化的原因有( ) A.全国交通条件改善,人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 B.各地户籍政策放开,流动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 C.东部地区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 D.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流动人口吸引力有所增强 下图为我国2018年春运首日十大人口流出(入)城市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春运首日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农村到城市 B.十大流入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 C.十大流出城市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 D.流出和流入地区分布基本是一致的 4.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a和图b分别示意我国不同地区在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常住人口年均増长率、户籍人口年均增长率和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5-7题。 5.2001-2016年,造成东部地区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是( ) A.受生育政策刺激,生育率提高 B.外来人口随迁子女到当地上学 C.受周期性人口生育高峰的影响 D.小学教学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 6.2001-2016年,东北地区小学人数的变化情况反映该地区劳动力( ) A.需求规模减小 B.受教育水平下降 C.短缺情况加剧 D.抚养比显著下降 7.2001-2016年,中部地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之差缩小的原因最主要是( ) A.中部承接产业转移 B.中部落户政策放松 C.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D.东北人口迁入中部 近年来,腾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国庆、春节等重要节日的人口流动数据。下图是经“腾讯热点迁徙”数据统计结果制作的2017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我国四个城市的人口净流入情况。据此完成8-10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