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伤寒论》剂型的制备与应用-王桂森,穆兰澄

《伤寒论》剂型的制备与应用-王桂森,穆兰澄

182

第16卷 第6期 2014?年?6?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6 No. 6 Jun .,2014

《伤寒论》是祖国医药学史上一部经典专著,其

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其方被称为“经方”一直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和应用。不仅如此,其独特的药学理论以及对制剂剂型的应用,对后世用药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伤寒论》中所涉及到的剂型制备简便、使用合理、服用方便、传承至今。本着“古为今用”的思路,在医院制剂的制备和应用上,我们可以借鉴《伤寒论》,为现代中医医院制剂发展提供思路。本文从中药制剂学角度,对《伤寒论》的剂型应用和加工方法加以分析总结和研究。

剂型是药物具体的应用形式,中药剂型虽繁,但必须适合临床需要。因为病有缓急、证有表里,所以对剂型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古有“汤着荡也、散着散也、丸着缓也”之说,仲景正是根据病证的不同,灵活应用了各种不同的剂型,同时记录了各种剂型的加工制作方法。

1

汤剂剂型的应用和制剂方法

《伤寒论》中汤剂的应用最为广泛,113方中有99方,占总方的87.6%。汤剂因其应用灵活、适宜加减、吸收迅速、疗效显著,而且制备简单易行,所以应用最为广泛,历经千年而不衰。

1.1?汤剂用水

《伤寒论》制备汤剂时用水尤为讲究。仲景在汤剂煎煮时除用普通水外,为了增加疗效还特别采用了甘澜水(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清浆水(枳实桅子豉汤)、潦水(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清酒(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苦酒(苦酒汤)、麻沸汤(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及热汤(瓜蒂散)等。如

“枳实栀子豉汤”方,原文记载[1]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擘)、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清浆水即淘米泔水,久贮味酸者为佳”。这里要求要用“清浆

水”,而且还要“空煮取四升”。龙明照[2]

说:“用清浆水煎药,要在取其助消化,和胃气,有利于药物作用的发挥。”

1.2?煎煮时间

《伤寒论》制备汤剂在煎煮时间上采用了先煎

《伤寒论》剂型的制备与应用

王桂森1,穆兰澄2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摘 要:

目的:通过对《伤寒论》中剂型的制备与应用分析总结,进一步挖掘古人对中药制剂的应用方法,为中医医院的中药制剂提供借鉴。方法:认真阅读学习《伤寒论》,结合现代中药制剂学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仲景在剂型的应用上,把药物质地、药性功效与药物剂型密切、灵活的联系起来,使药物最大的发挥临床疗效。结论:《伤寒论》剂型制备灵活多变、简便易行,为中医医院的制剂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伤寒论;剂型;制备;医院制剂

中图分类号:R28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4) 06- 0182- 03

收稿日期:2013-12-25

作者简介:王桂森(1962-),男,北京人,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中药制剂。

Forms of Dos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reatise on the Febrile Diseases

WANG Guisen 1,MU Lancheng 2

(1.Dongfang Hospita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78,China;2. Guang'anmen Hospital,China Acab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53,China)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he dosage form manufacturing and application analysis in Treatise on

the Febrile Diseases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Method :By reading Treatise on the

Febrile Diseases ,combined with the modern Chinese medicine,it was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preparation of TCM prescriptions. Result :It is foun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tions of ZHANG Zhongjing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texture,the nature as well as the function of the drugs,playing the maximual effect. Conclusion :The preparation of prescriptions in Treatise on the Febrile Diseases is flexible,simple and easy,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ription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

Key words: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dose form;preparation;hospital preparation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4.06.068

16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后下的方法。

1.2.1?先煎

《伤寒论》中采取先煎的有21方(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二麻黄一汤、葛根加半夏汤、茵陈蒿汤等)。先煎的药物有[1]:麻黄、葛根(“葛根加半夏汤,……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茯苓(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茵陈(茵陈蒿汤)、栀子(栀子豉汤)、蜀漆(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栝楼(小陷胸汤,……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马爱华等[3]对麻黄、葛根共同煎煮时的煎煮时间和麻黄碱的溶出率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煎煮45 min时的溶出率分别大于30、20和10 min。因此,《伤寒论》要求“先煮葛根、麻黄”符合现代研究成果。

1.2.2?后下

《伤寒论》汤剂采取后下的药有肉桂、大黄和香豉。如:桂枝人参汤中记载[1]:“……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肉桂主要含挥发油,后下肉桂可以减少挥发油的损失,保存药效。又如大承气汤中的大黄[1]:“……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大黄在这里后下是为了取其峻下作用。曾元儿等人专门对“大承气汤”的传统煎法进行了研究[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煎煮液中的游离和结合蒽醌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证实了大承气汤传统煎法“先煎枳、朴,后下大黄”的科学性,其机理为:有提高了主要有效成分的溶存量,为其药效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1.2.3?烊化溶化

在汤剂制备过程中阿胶和胶饴黏性大易于糊锅,也会黏于其它药物上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因此《伤寒论》运用了“烊化”的方法。如炙甘草汤[1]:“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小建中汤方[1]:“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此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溶化的方法主要用于芒硝。如大承气汤中的芒硝,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大胸陷汤和柴胡加芒硝汤中的芒硝,均有前药液“……去滓,内芒消,煮一两沸……”的记载。

1.2.4?分冲药粉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十枣汤[1]:“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这里是将药粉放入煎好的药液中,不用再行煎煮。《伤寒论》中虽然没有明确“分冲”二字,但这种方法与现在分冲三七粉、羚羊角粉的方法相同。

1.2.5?兑入

主要用于液体药物,如胆汁、羊胆汁、尿液。白通加猪胆汤[1]记载:“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这种方法使用于液体和用量精确的药物,节省药物、避免浪费。

2 散剂的应用和制剂方法

2.1?煮散

煮散是指将药粉碎后再与水共同煎煮后,去渣

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相对于汤剂用药量少,煎煮时间短。如四逆散制备方法有[1]:“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半夏散制备方法有[1]:“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据考证[5]《伤寒论》煮散的方法是最早的文字记载,虽书中没有明确“煮散”,但其方法一直沿用。最可贵的是仲景在半夏散项下特别记载有:“半夏有毒,不当散服”。提出了通过煎煮减少半夏毒性的理论。

2.2?服散

服散与煮散的最大区别是不需要再煮,可直接服用,其特点是制备方法简便、服用量小。文蛤散、白散、瓜蒂散、烧裈散等,其中最据代表性的就是五苓散方[1]:“猪苓、白术、茯苓、桂枝、泽泻,上五味,为散,更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3 丸剂的应用和制剂方法

3.1?丸剂的应用

应用丸剂的记载,最早可见于《五十二病方》,仲景巧妙的运用了“丸者缓也”的特性。刘玉玮[6]赞仲景是“药性有宜丸者”的典范,刘玉玮说:《伤寒论》中的麻子仁丸“润肠滋燥、缓通大便的润导法仲景首推麻子仁丸……它最大的特点是以蜜和丸,渐加,以知为度,取其药性缓和”,又说“麻子仁丸属润下之剂,制成蜜丸更具缓下功能,突出了润肠通便的功能,成为古今常用的润下药”。

3.2?丸剂的制法

《伤寒论》所载丸剂在制备方法上也各有不同。如用以蜜和丸的麻子仁丸:“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理中丸方:“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用熟米和丸的乌梅丸主:“上十味,异捣筛……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丸如梧桐子大”。还有直接捣丸的抵当丸:“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如此种种,值得今人借鉴。

4 蜜膏剂

《伤寒论》第310条猪肤汤记载[1]:“猪肤,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其制备方法添加白蜜和白粉,比重增大、黏稠度增加,已经不是汤剂而成为最早的蜜膏剂。

5 栓 剂

栓剂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腔道内给药的固体制剂,其特点是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易于吸收。

《伤寒论》第233条“蜜煎方”[1]:“食蜜,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鞕。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张鲜梅说[7]:“自汉张仲景《伤寒论》中蜜煎导法,首开中药肛门给药之先河以来,历代医家对之均有记述。”

6 灌肠剂

灌肠剂是将药物制剂制成能直接灌入直肠而起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液体制剂。《伤寒论》不

183

184

第16卷 第6期 2014?年?6?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6 No. 6 Jun .,2014

“金曰从革”语出《尚书·周书·洪范》。历代

医家对“金曰从革”中“革”的含义素来有变革与皮革之争,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认为变“革”字为“戈”,更符合文义。

1 “金曰从革”的含义及争议

《尚书·周书·洪范》曰:“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并对五行的特性作了概括,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从行文上看,五行描述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并用润下、炎上、曲直、稼穑来描述物质具有的直观属性,“从革”也应如此。“革”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有两种意思,一为“兽皮治去其皮毛”,一为“革,更之象”。解释为皮革之意的医家,认为金的性质坚韧,

难以改变其形状。符合冶炼技术不高的先民对金属的基本特性的认识,是古人对金属的直观感受的结果[1]

。并且,五行学说是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来说明归于五行中的事物的特性的。纵观所谓“润下”“炎上”“曲直”都是用最形象的语言来说明五行特性的,那么“从革”也不例外,也应该是古人这种“形象思维”的产物。另外,加工过的兽皮是清洁、挺展的,给人以庄重、肃敛的感觉,因此将“革”引申为清洁、肃降、收敛之意也是能解释通的并也易于被人理解[2]

解释“革”为变革之意的医家,认为来自金属物质顺从人意、改变外形、制成器皿的认识。《尚书·洪范》孔颖达疏注“金曰从革”:“可改更者,可

“金曰从革”探赜

张敏娜,彭学杰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07)

摘 要:

《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之一,首载了“金曰从革”一句,该句中的“革”一直存有争议,而“清华简”的出现,将传世的《尚书》一书各篇的真伪蒙上面纱。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觉得“革”可以用“戈”来替代。

关键词:金曰从革;五行;尚书;清华简

中图分类号:R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4) 06- 0184- 02

收稿日期:2014-01-09

作者简介:张敏娜(1980-),女,辽宁阜新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内科疾病、中医文献及中医心理学。通讯作者:彭学杰(1953-),男,内蒙古开鲁人,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老年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Discussion of Jinyuecongge ZHANG Minna,PENG Xueji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es,Tongliao 028007,Inner Mogolia,China)

Abstract:Jinyuecongge is first recorded in Shangshu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ancient historical literatures. There is a debate on the word Ge in this sentence. There is a dispute on Shangshu whether it is real or fake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With the appearance of Qinghuajian,it is covered by a mysterious veil. The author found that Ge has the meaning of weapon by checking the literature.

Key words:Jinyuecongge;Wuxing;Shangshu ;Qinghuajian

仅首创了栓剂,而且还首创了灌肠剂。蜜煎导

方“又法”记载[1]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证明我国汉代时期已有了直肠给药的固体和液体剂型。

总之《伤寒论》不仅组方缜密,用药精确周密,在剂型的制备和应用上把药物质地、药性功效与药物剂型密切联系起来,使药物最大的发挥临床疗效。《伤寒论》中的剂型制备灵活多变,简便易用,值得中医医院制剂借鉴,有助于院内制剂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张仲景.伤寒论[ M ] .王叔和,撰次.杨鹏举,杨延巍,曹丽静,

注释.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40,65,69,72,76,83,86,88,

103,104,102,119.[ 2 ] 龙明照.《伤寒论》清浆水”的应用探讨[ J ] .贵阳中医学院学

报,1996,18 ( 3 ):3.

[ 3 ] 马爱华,张俊慧,陆晓和,等.煎煮时间对麻黄中麻黄碱溶出率的影响[ J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5,1 ( 2 ):44-45. [ 4 ] 曾元儿,陈丰连.大黄蒽醌类在大承气汤复方配伍中的量变规律研究[ J ] .中国中药杂志,2002 ( 1 ):60-62.[ 5 ] 穆兰澄,曹京梅,李冀湘.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概述[ J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 ( 7 ):74-75.

[ 6 ] 刘玉玮.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中药丸剂理论[ J ]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 ( 1 ):260-261.

[ 7 ]

张鲜梅.中药肛门导入法临床应用的回顾及展望[ J ] .实用医技杂志,2002,9 ( 5 ):339-400.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4.06.06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