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_识别与实证_段向云

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_识别与实证_段向云

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_识别与实证_段向云
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_识别与实证_段向云

第29卷第3期2014年5月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

Vol.29No.3May 2014

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与实证

段向云1,陈瑞照

2

(1.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15;2.台湾辅仁大学应用统计研究所,台湾新北24205)

摘要:通过相关性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环境价值观与低碳物流显著相关,物流企业低碳投入环境行为

受社会规范等情境因素影响最大,低碳投入主要是外部推进型行为,而低碳行为能力等企业个性因素是物流企业低碳化运营的驱动因素,低碳运营主要是内部驱动型行为。要加强环境宣传以确立企业环境价值取向,积极发挥政策法规在低碳物流中的作用,继续提高企业的低碳环境能力和意愿。

关键词:低碳物流;低碳投入行为;低碳运营行为中图分类号:F062.9;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

-6116(2014)03--0048--09收稿日期:2014--02--09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电子商务经济下物流低碳化发展路径研究———以浙江为例”(12YD35YB );中国物流学会规划项目

“共生背景下电子商务对低碳物流的影响机制研究:以浙江为例”(2013CSLKT052);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扶持型研究基地“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资助项目(zjmsi )。

作者简介:段向云(1980—),女,河南洛阳人,

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讲师,博士,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低碳物流、物流运营管理;

陈瑞照(1955—),男,台湾新北人,

台湾辅仁大学应用统计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调查设计与分析。一、引言

低碳经济概念提出已整十年,但低碳目标与

现实之间存在较大落差。据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的报告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物流业占5.5%,目前国际社会已纷纷制定碳减排目标与碳排放绝对值上限,物流作为能源消耗量较大的行业,低碳物流备受关注。物流企业要实现低碳化发展,不仅要明确其碳污染状况,而且要在了解企业低碳物流的行为特性、低碳环境行为影响因素与影响路径的基础上制定低碳治理策略。

对低碳物流的研究,学者已从行业和企业层面展开探讨。行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物流业运输部门的探讨,Waisman 等(2013)[1]

从城市规划、公共设施、移动空间角度分析发现运输部门存在对标准定价无能为力和长期依赖公共设施两个特性,因此减少运输部门的排放量需以低移动密集度、低移动性生产工艺重组等控制移动的方向

重新设计公共设施。Oberhofer 和Furst (2012)[2]

关注运输部门的企业环境管理,发现大型和小型陆运物流企业的环境管理绩效明显不同,小型陆

运物流企业需提升环境绩效。以上研究的思路大

致相同,侧重于行业部门和企业局部特征的研究,据2011年碳信息披露计划之供应链报告显示,企业碳排放的一半来源于供应链,物流作为供应链的重要部分,其企业环境行为和影响因素等企业

内部的研究刚刚起步(王宇露和江华,2012)[3]。鉴于此,

本文首先在系统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成熟研究量表、通过专家和企业访谈制定出调查问卷,借助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来研究物流企业低碳行为的特征、探究社会和企业个体变量对低碳物流行为的影响,通过识别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寻求改善低碳物流行为的有效途径。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从效用来看,低碳物流是一种环境行为,关于企业环境行为和影响因素,学者们提供了众多的经典研究框架,主要有计划行为理论(Ajzen ,1985、1991)[4-5]、价值—信念—规范理论(Stern 等,

1994、1999)[6-7]

以及ABC 理论模型(Guag-

nano 等,1995)[8],具体观点和贡献如表1所示。

第29卷第3期段向云,陈瑞照: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与实证

表1主要经典理论研究观点

理论主要观点侧重点

计划行为理论(TPB)行为意愿是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当个体对实施行为的

能力、机会、资源等条件在可控的情况下,行为意愿决定

行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到的行为控制是决定行

为意愿的三个主要因素,行为态度越强、他人支持越大、

知觉行为控制越强,行为意向就越大

对一般行为的决策过程具有很

好的解释力,应用于各种行为

的预测与研究

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BN)生态的、利他的和利己的三种价值观是与环境行为最相

关的价值观,环境价值观体系影响环境态度,环境信念影

响环境规范,继而产生具有环境意义的行为,环境价值

观、信念和规范三种力量的连续作用可以解释环境行为

聚焦于环保行为的形成过程

ABC理论态度(A)、环境(C)对行为(B)的作用依赖于他们相对于

彼此的价值而非各自本身的价值,当外部情况因素较为

积极时,环境行为就普遍发生,当外部条件的影响较为中

立时,环境行为与环境态度的关系最强,环境行为是行为

态度和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条件对环境态度

和环境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

突出了外部情况因素的作用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文献整理而成。

计划行为理论(TPB)和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BN)两者共同关注了规范、信念对环境行为的影响,虽然影响路径不同,但都为内部认知变量。ABC理论模型则着重突出了外部情况因素的作用,为研究环境行为开辟了新视角。基于以上经典研究框架,后来众多学者对影响变量展开了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环境态度、个性因素以及各情境因素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

新制度主义的学者非常认可制度环境中的价值观、外部规范以及传统等因素,认为这些因素能给场域空间的组织带来趋同压力。Dunlap (2002)[9]在新环境范式下,把环境态度定义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信念,提出的新环境范式量表NEP量表成为广泛使用的测量环境关心的工具,许多学者采用NEP量表调研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调查发现积极的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相关性(Schultz和Zelezny,1999[10];Thogerson和Olander,2006[11])。环境态度中学者对环境责任感和环境价值观的研究,非常一致地支持环境价值观、环境责任感对环境行为的正向作用,其中Stern(1999)[7]的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BN)明确提出影响环境行为的重要前因是环境价值观,但在环境责任感对环境行为的作用路径上存在着差异,主要有两种观点,认为环境责任感与环境行为存在直接影响关系(Stern,1994[6];Nordlund和Garvill,2002[12]),或认为环境责任感需要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环境行为(Hines 等,1986[13];Garling等,2003[14])。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第一组研究假设。

H1:物流企业的环境态度显著影响低碳物流行为。

H1a:物流企业的环境价值观越强,越有利于实施低碳物流。

H1b:物流企业的环境责任观越强,越有利于实施低碳物流。

(二)个性因素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

组织管理理论的学者关注企业内部,研究了企业个性特征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以下研究思路展开:(1)态度—行为路线。以行为为导向,对环境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环境行为意愿直接影响环境行为,是环境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或高阶潜变量,两者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性,企业环境行为意愿对环境行为的解释力高达75%(Kaise等,1999)[15],同时企业成员具有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环境意识,尤其是领导人的环境意识越高,采用良好环境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Andersson和Bate-man,2000[16];Waldman和Siegel,2008[17])。(2)资源、能力—行为路线。基于资源基础观,Gamero 等(2008)[18]研究发现企业的互补性资源和能力首先影响管理者的商业伦理态度,通过影响管理者的商业伦理态度,进而影响企业的环境战略和相关行为。而Lin和Ho(2010)[19]关注自我感知能力,发现感知的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环境行为存在负相关,对企业采取环境行为产生负向影响。(3)心理—行为路线。有学者关注环境行为的心理形成过程,发现威慑作用下企业更倾向于环境行为,此时从众心理比环境态度更好地解释环境行为(Lee和Green,1991)[20]。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第二组研究假设。

H2:物流企业的个性变量显著影响低碳物流行为。

H2a:物流企业的环境从众心理越强,越有利于实施低碳物流。

H2b:物流企业的低碳相关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实施低碳物流。

H2c:物流企业的低碳行为意愿越强,越有利于实施低碳物流。

H2d:物流企业的自我效能感越强,越有利于实施低碳物流。

H2e:物流企业的低碳行为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实施低碳物流。

(三)情境因素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

Hines等(1986)[13]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型,不仅验证了行动策略知识、行动技术以及环境问题知识显著影响环境行为,还提出实施环境行为的重要外因包括经济条件、社会压力、是否有机会从事环境行为等情境因素。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外部环境压力对企业环境的影响,发现财务和人力资源是影响企业实施逆向绿色物流的重要影响因素(Ho等,2012)[21],环境规制制度和政府的强规制可以影响到企业环境行为,迫使企业将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到自身的生产成本中(Biglan,2009)[22],社会规范产生的压力对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符淼,2008)[23],技术的进步与成熟对污染物的排放起到了有效的抵制作用(李时兴,2012)[24]。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第三组研究假设。

H3:情境因素显著影响低碳物流行为。

H3a:物流企业付出的低碳经济成本越大,越促进低碳物流。

H3b:物流企业面临的低碳社会规范约束越大,越促进低碳物流。

H3c:低碳政策法规越有引导力,越促进低碳物流。

H3d:低碳技术成熟度越高,越促进低碳物流。

三、量表设计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设计研究量表:一是借鉴国外已有的成熟量表,根据我国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本土化修正;二是通过专家和企业访谈,根据研究变量的概念界定,将变量操作化,自行开发测量量表。借鉴的成熟量表包括环境价值观、环境责任感、低碳行为意愿、自我效能感、经济成本、政策法规、社会规范以及技术成熟度等变量,借鉴后通过本土化修正后使用。而从众心理、低碳行为能力等变量,国外的研究尚未引入到物流企业环境行为研究,由于其具有本土特色,因此结合企业、专家访谈情况自行开发量表。此外,低碳物流行为同样无成熟的量表,国内关于低碳物流的几篇研究主要是定性研究(钟新周,2012[25];温蕾,2012[26]),借鉴专家和企业人士的意见,本研究从运作角度分低碳物流投入和低碳物流运营两方面来开发测量题项。

为了保证测量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首先将初始量表进行了小范围的预调查,预调查后运用SPSS17.0软件检验了预测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其次重新设计了变量量表a系数低于0.5的变量,删除了量表中因子Alpha系数小于0.6、项目与总体相关系数小于0.3的不合适指标题项,最后形成了最终问卷。

最终问卷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低碳物流行为量表,重点考察了物流企业的低碳投入行为和低碳运营行为,共10个题项。第二部分是低碳物流影响因素量表,包括环境态度、企业个体特征和情境因素等三大类影响因素,共41个题项,其中环境态度影响因素包括环境价值观和环境责任感两个变量,企业个体特征因素包括低碳相关知识、低碳行为意愿、低碳行为能力、从众心理和

第29卷第3期段向云,陈瑞照: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与实证

自我效能感五个变量,而情境因素包括经济成本、政策法规、社会规范和技术成熟度四个变量。问卷的第一、第二部分的题项均采用了linkert5级量表进行测量。第三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共8个题项。

问卷的发放主要利用亲朋关系,通过邮件、走访企业等方式对浙江省的172家物流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企业类型涵盖运输类、仓储类、综合类物流企业,考虑到低碳物流属于战略层面的问题,故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限定在物流企业的高管,涉及物流企业的采购、运营、财务、营销等领域高管。共发放505份问卷,在调查期内回收355份问卷,问卷回收率达70.3%,对问卷进行甄选去除漏选、多选等无效问卷,最终得到260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51.49%。

四、实证分析

(一)量表的科学性检验

检验量表的科学性需进行建构效度和信度检验,建构效度的检验。首先,要对变量的KMO值和Bartlett’s球形进行检验,通过测算低碳物流行为、企业环境态度因素、企业个性特征因素以及情境因素四个变量的KMO值依次为0.877、0.851、0.768和0.832,KMO值都在0.7以上,并通过了Bartlett’s球形检验,总的方差解释率分别为65.73%、68.98%、79.77%和75.32%,说明量表适合因子分析。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变量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旋转后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标准提取主因子,低碳物流行为、企业环境态度因素、企业个性特征因素以及情境因素四变量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后,分别可提取2个、2个、5个和4个主因子。最后,比较因子载荷,各测量指标的载荷在各自因子上的a系数都大于0.5,而在其他因子上的载荷都小于0.5,说明量表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能够满足要求,建构效度较好。

信度检验建立在对各量表Cronbach’s a系数的分析,通过测算低碳物流行为、企业环境态度、企业个性特征以及情境因素四个变量的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0.775、0.793、0.897和0.854,四变量的Cronbach’s a系数均在0.6以上,因此量表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二)问卷的描述性分析

从低碳物流各变量的描述总体来看(见表2),低碳物流行为均值在4以下,其中低碳投入环境行为的均值为3.97,低碳运营为3.52,说明物流企业的低碳行动水平尚处于约半至大多做到之间的状态,总体得分偏低,低碳物流环境行为实施情况并不理想。两类环境行为相比,低碳投入要优于低碳运营环境行为,物流企业更注重低碳投入,而低碳运营行动相对较为薄弱。从企业类型来看,各类企业的低碳诉求存在差异,运输类企业低碳投入环境行为的低碳物流设备选择倾向特征明显,98%的调查企业一致同意购买节能型物流设备,仓储类企业偏好于低碳仓储设施,95%的被访企业在建造或租赁办公场所时,着重考虑的是办公场所的节能设计,而综合类物流企业则更注重日常办公的节能和环保性,几乎所有的样本企业在购买办公设备时首先节能型号。

表2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变量均值标准差变量均值标准差

低碳投入行为 3.970.56自我效能感 3.900.13

低碳运营行为 3.520.64低碳行为能力 3.410.42

环境价值观 3.710.96经济成本 3.930.31

环境责任感 3.540.27社会规范 4.210.35

从众心理 3.870.39政策法规 4.260.21

低碳相关知识 3.590.22技术成熟度 4.390.26

低碳行为意愿 3.990.34

在三类影响因素中,情境因素得分最高,经济成本、社会规范、政策法规和技术成熟度4个变量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的均值都在3.9以上,反映出外部情境因素对低碳物流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而在外部情境因素中,除经济成本外,其他变量均在4以上,说明物流企业比较认可技术成熟度、政策法规和社会规范在低碳物流环境行为中的作用,间接也反映出企业希望以尽可能少的或不付出经济成本实现低碳物流,但社会规范、政策法规等外界力量的影响迫使企业进行低碳投入。环境态度因素中,环境价值观和环境责任感的均值分别为3.71,3.54,反映出物流企业不仅有基本的环境价值观,而且已具有基本的环境意识,但还未升级为积极的利他型、生态型的环境价值观,环境责任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个性因素中,低碳行为能力的均值最低,为3.41,均值水平反映出物流企业目前的能力可以半部处理低碳业务,低碳相关知识的均值为3.59,略高于低碳行为能力,表示企业大致知道一些低碳知识,但物流企业仍需加强低碳知识的学习,以大幅提升低碳行为能力。低碳行为意愿的均值得分最高,为3.99,表明物流企业比较愿意低碳化发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虽然物流企业对于实施低碳物流行为有比较强的整体意愿,但由于低碳行为能力和低碳相关知识存在着不足,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物流企业的低碳化发展。个性因素其他变量均值的排序依次为自我效能感3.90、从众心理3.87,反映出物流企业对自己从事低碳物流行为有比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低碳物流行为受到相关方的影响、具有从众倾向。

(三)低碳物流行为与影响变量的相关分析

从低碳物流行为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来看(见表3),环境态度、企业个性和情境三大类因素共11个影响变量均与低碳物流行为存在相关关系,除经济成本因素外,其他变量与低碳投入环境行为、低碳运营环境行为在0.01水平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经济成本与低碳投入环境行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

表3低碳物流行为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矩阵

12345678910111213低碳投入行为1

低碳运营行为0.2561

环境价值观0.572**0.475**1

环境责任感0.498**0.514**0.533**1

从众心理0.511**0.634**0.270.2511

低碳相关知识0.447**0.377**0.2540.2540.2091

低碳行为意愿0.382**0.743**0.423**0.844**0.586**0.516**1

自我效能感0.380**0.773**0.2860.2580.559**0.3180.445**1

低碳行为能力0.383**0.798**0.2890.459**0.349*0.637**0.602**0.660**1

经济成本0.313*0.375**0.335*0.2670.597**-0.2870.415**0.517**0.344*1

社会规范0.581**0.658**0.582**0.464**0.2020.2780.611**0.545**0.463**0.389**1

政策法规0.675**0.584**0.489**0.521**0.615**0.528**0.793**0.310.547**0.553**0.589**1

技术成熟度0.462**0.445**0.364**0.2190.792**0.305**0.418**0.551**0.2120.739**0.1120.589**1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从相关程度来看,与低碳投入环境行为相关性最高的变量为政策法规、社会规范、环境价值观、从众心理和环境责任感等,五个变量中前两个为情境因素,两个变量为环境态度因素,而企业个性因素与低碳投入环境行为的相关性整体偏低,反映出物流企业低碳投入主要是外部推进型行为,企业低碳投入环境行为的驱动因素是政府和公众的外部压力,也就是说促进物流企业进行低

第29卷第3期段向云,陈瑞照: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与实证

碳投入的力量是外界的引导和压力,此结论进一步验证了变量均值反馈的结果;与低碳运营环境行为相关性最高的变量依次为低碳行为能力、自我效能感、低碳行为意愿、社会规范和从众心理等,五个变量其中四个为个性因素,且排序前三的变量均为个性因素,反映出物流企业低碳运营主要是内部驱动型行为,企业自身的个性因素是驱动企业低碳化运营的因素,由于低碳运营与低碳投入的一次性行为不同,是个持续性的过程行为,低碳运营效果取决于企业个体的运作状况,因此企业个性特征变量影响明显,同时外部情境因素也发挥着影响作用;社会规范、从众心理与两类环境行为都显著相关,这也很明显地反映出国内企业的文化特色。

(四)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对两类低碳物流行为进行分析,根据标准化回归系数β值的大小筛选出最有影响力的变量,显著性的检验主要参考t值的绝对值,一般来说t值的绝对值越大表明其对应的变量越有意义,如果接近0就应删除对应的变量。将低碳投入和低碳运营行为作为因变量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在显著水平小于0.05水平,低碳投入行为最有影响力的变量为外部情境因素的政策法规,标准化回归系数β值0.79,远远大于其他变量的β值,紧接着的三个变量为低碳行为意愿、从众心理和低碳相关知识等企业个体特征因素,综合相关性的分析结果,发现物流企业低碳投入环境行为主要受外部情境因素影响,由外部力量推动、企业内部低碳意向转化、知识能力等软硬件资源匹配时,物流企业低碳投入行为得以实施。而根据低碳运营环境行为的标准化回归系数β值来看,低碳行为能力、低碳行为意愿、从众心理、社会规范和政策法规对低碳运营行为影响最大,其中前三个变量为个企业个性因素,这进一步验证了相关性的分析结论,物流企业低碳运营行为的实施源于企业内部力量的推动,企业个性特征影响最大,其次是情境因素,影响路径是具备低碳知识能力等内部资源、低碳意愿,同时外部力量推动,内外力量匹配造就低碳运营环境行为。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表4低碳投入行为、低碳运营行为作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

变量

因变量

低碳投入行为低碳运营行为

自变量标准化回归系数βt值伴随概率标准化回归系数βt值伴随概率(常量)-0.8420.007-5.9450.000环境价值观0.270 5.3410.0000.187 3.9930.015环境责任感0.385 5.6320.000

从众心理0.4547.5520.0000.4138.8270.000低碳相关知识0.398 5.9730.000

低碳行为意愿0.6919.5500.0000.4518.9630.000自我效能感0.296 5.3180.0000.266 4.8840.000低碳行为能力0.206 3.0330.0370.4769.0590.000经济成本0.217 5.7220.0000.221 4.1250.003社会规范0.3737.2510.000政策法规0.79014.7100.0000.268 4.7680.000技术成熟度0.239 3.1370.040

总结以上分析,研究假设H1、H2和H3均为部分成立。假设H1中H1a物流企业的环境价值观越强,越有利于实施低碳物流成立;H1b物流企业的环境责任观越强,越有利于实施低碳物流仅对低碳投入环境行为成立,但对低碳运营环境行为不成立。假设H2中H2a物流企业的环境从众心理越强,越有利于实施低碳物流成立;H2c物流企业的低碳行为意愿越强,越有利于实施低碳物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流成立;H2d物流企业的自我效能感越强,越有利于实施低碳物流亦成立;H2e物流企业的低碳行为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实施低碳物流同样成立;H2b物流企业的低碳相关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实施低碳物流仅对低碳投入环境行为成立,对低碳运营环境行为不成立。假设H3中H3a物流企业付出的低碳经济成本越大,越促进低碳物流成立;H3c低碳政策法规越有引导力,越促进低碳物流亦成立;H3b物流企业面临的低碳社会规范约束越大,越促进低碳物流,仅对低碳运营环境行为成立;H3d低碳技术成熟度越高,越促进低碳物流,仅对低碳投入环境行为成立。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实证研究部分验证了环境态度、企业个性因素和情境因素三类影响因素与低碳物流行为显著相关的假设,由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可知,由于低碳物流投入和运营环境行为存在着差异,因而不同低碳物流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也存在着差异。

环境态度中,环境价值观与低碳物流行为显著相关,物流企业的环境价值观越强,越有利于实施低碳物流。说明低碳物流的实现,需要确立正确的环境价值取向和定位,将环境价值观渗透到物流企业的低碳投入和低碳运营中。近代工业革命之后,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之间征服主义大行其道,认为环境资源是自然物品,加之低碳科技知识的普及率有限,微观群体之间存在着价值观的偏差,企业环境价值观的形成和实践不可避免存在相当的阻力。由于企业环境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动机导向性,因此要加强企业的环境宣传,通过发挥社会、学校、民间以及官方等机构的力量,从量上提高环境教育普及率,质上丰富环境教育的内容,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层的环境价值观和普通员工的环境价值认同感,从而促进物流企业转变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实现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企业个性因素中,企业低碳行为意愿、低碳行为能力、从众心理、自我效能感与低碳物流行为显著相关,物流企业的低碳行为意愿、低碳行为能力、从众心理以及自我效能感越强,越有利于实施低碳物流。通过相关性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企业个性因素驱动物流企业进行低碳运营行为,企业低碳运营是内力推进型低碳行为。物流企业作为低碳生产的主体,低碳行为意愿的提升受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激励、市场管理标准、企业管理者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企业规模、技术能力等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的低碳行为能力。未来应加强物流企业环境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通过组织企业间的观摩学习,推进低碳物流经验的交流和推广,培养公平的市场环境,支持物流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多方式培育企业的环境开发能力和维护能力,以提升低碳行为能力。同时不断健全企业环境污染责任法规,推进环境污染责任制,量化环境污染损害的赔偿标准,建立有效的奖罚机制维护企业的环境利益,以增强物流企业的低碳行为意愿。

情境因素中,政策法规、经济成本与低碳物流行为显著相关,低碳政策法规越有引导力、付出的低碳经济成本越大,越有利于实施低碳物流。政策法规显著影响低碳投入环境行为,成为低碳投入的首要考虑因素,反映出物流企业的低碳投入是外力驱动型行为,未来应继续发挥政策法规在低碳物流中的作用。从短期来说,低碳物流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但从长远来说,会节约企业能源和资料、提高运营效率,从而会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以及治理碳排放的沉默成本,使企业和社会能够提升经济效率。因而通过制度的约束作用促使企业增加清洁生产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资是可行的,未来应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低碳法规,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明确企业低碳化发展的税收优惠、补贴等奖励手段和程序,为企业搭建环保培训和法制宣传平台,运用环境立法、税收、补贴等法律和经济手段,鼓励和引导物流企业走向低碳物流环境管理行为。此外,要加快环境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提高对企业环保的检查频率和考核,促进企业建立低碳自律机制,为低碳投入和运营提供保障。

本文的调研对象为物流企业,与工业企业相比,企业规模相对小,利润率低,资金、技术实力、抗外界风险能力以及科研投入等相对较弱,因此低碳运营中受企业低碳行为能力等个性因素影响明显,低碳投入中政策法规等外部情景因素是驱动要素,而一般工业企业因企业规模、投入回报期以及科研实力的不同,在投入中会更关注个性因

第29卷第3期段向云,陈瑞照: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与实证

素。探讨的仅是物流企业低碳环境行为的一般影响因素,对企业规模、文化、管理者才能等企业具体因素并未加以分析,影响了回归模型的解释力,研究的重点是开发低碳物流影响因素量表、测量了三大类影响因素的作用,但没有探讨各变量间的关系,后续研究应加以展开。

参考文献:

[1]Waisman H D,Guivarch C,Lecocq F.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and low-carbon growth pathways:modeling ur-ban,infrastructure,and spatial determinants of mobility[J].Climate Policy,2013(13):106-129.

[2]Oberhofer P,Furst E.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the transport sector:findings of a quantitative survey[J].EuroMed Journal of Business,2012,7(3):268-279.[3]王宇露,江华.企业环境行为研究理论脉络与演进逻辑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8):26-34.[4]Ajzen I.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M].Heidelberg:Springer,1985:9-11.[5]Ajzen 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4(50):179-211.

[6]Stern P C,Dietz T.The value basi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94,50(3):65-84.[7]Stern P C,Dietz T,Abel T,et al.A value-belief-norm theory of support for social movements:the case of envi-ronmentalism[J].Research in Human Ecology,1999,6 (2):81-97.

[8]Guagnano G A,Stern P C,Dietz T.Influences on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ships:a natural experiment with curbside recycling[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95,27 (5):699-718.

[9]DunlapR.Environmental sociology:a personal per-spective on its first quarter century[J].Organization&Envi-ronment,2002,15(1):10-29.

[10]Schultz P W,Zelezny L.Values as predictors of environmental attitudes:evidence for consistency across14 countri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99,19 (3):255-265.

[11]Thogerson J,Olander F.To what degree are envi-ronmentally beneficial choices reflective of a general conser-vation stance?[J].Environment and Behaviour,2006,38 (4):550-569.

[12]Nordlund A M,Garvill J.Value structures behind proenvironmantal behavior[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2(34):740-756.

[13]Hines J M,Hungerford HR,Tomera A N.Analy-sis and synthes 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a meta-analysis[J].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986,18(2):1-8.

[14]Garling T,Fujii S,Garling A,et al.Moderating effects of social value orientation on determinants of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ten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3(23):1-9.

[15]Kaise F G,Wolfing S,Fuhrer U.Environmental at-titude and ecological behavior[J].Journal of Envirolunental Psychology,1999(19):1-19.

[16]Andersson L M,Bateman T S.Individu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championing natural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US business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548-570.

[17]Waldman D A,Siegel D.Defining the socially re-sponsible leader[J].Leadership Quarterly,2008,19(1): 117-131.

[18]Gamero D L,Cortes E C,Azonn F M.Comple-mentary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for an ethical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8,82 (3):701-732.

[19]Lin C Y,Ho Y H.The influences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on corporate green behavior[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10,38(5):691-696.

[20]Lee C,GreenRT.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 of the fishbein behavior intention model[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1,22(2):289-305.

[21]Ho G T S,Choy K L,Lam C H Y,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implementation of reverse logistics:a survey among Hong Kong businesses[J].Measuring Business Excellence,2012,16(3):29-46.

[22]Biglan A.TheRole of Advocacy organizations in reducing negative externalitie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management,2009,29(3):215-230.

[23]符淼.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态、拐点和影响因素[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1):40-55.[24]李时兴.偏好、技术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1):31-38.

[25]钟新周.发展低碳物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2(1):51-52.

[26]温蕾.基于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2(10):72-74.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Recognition and EmpiricalResearch on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in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DUAN Xiangyun1&CHENRuizhao2

(1.Modern Service Department,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5,China;

2.Applied StatisticsResearch Institute,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Xinbei24205,Taiwan)

Abstract:Through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it finds that environmental values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low-carbon logistics,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low-carbon investment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ituational factors such as social norms,so low-carbon investment is mainly pushed by external force.Yet the corporate personality factors such as low-carbon behavior capacity are the driving factors of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of low-carbon operation which is driven by internal power.The environmental propaganda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establish the environmental value orientation,play an active role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n low-carbon logistics and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enterprise's ability and willingness in low-carbon environment.

Key Words:low-carbon logistics;low-carbon investment;low-carbon operation

(本文责编王沈南)

(上接第32页)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f Online and Offline Store

Marketing Strategy

WANG Xia1&LI Fei2

(1.Business School,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The co-existence of online and offline stores provides a challenge for both retailers.Many of the retailers have in-tegrated and managed multiple-channels.A numerous physical retailers do have their own online stores,and the online retailers want to build the offline stores.However,most of them have burned more money but have got less profit.One important reason is that they have neglected the differences in online and offline stores.This paper is to compare the marketing strategy between on-line and offline stores.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both online and offline retailers have similarities on retail function,retail mar-keting mix and business process.However,they also have differences in targeted customers,marketing positions,retail market-ing mix and business process because they belong to two retail types.On that basi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c sugges-tion of multi-channel synergy strategy.

Key Words:online store,offline store,multi-channel synergy;marketing positioning

(本文责编邓艳)

物流现状分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歙县基本概况 (1) 二、调查背景 (2) (一)调查目的 (2) (二)调查范围及对象 (2) (三)调查方式 (3) 三、调查数据分析 (3) (一)企业的物流状况分析 (3) (二)物流阻碍因素及业务问题分析 (6) 四、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7) (一)物流企业的规模小,服务范围有限 (7) (二)企业自办物流现象严重,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7) (三)服务功能单一,专业化、综合性物流服务有待加强 (8) (四)物流技术及施设备落后 (8) (五)信息化不足,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8) 五、合理化建议 (9) (一)注重规模经营及规模效益,构建畅通的物流渠道 (9) (二)增强物流增值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9) (三)引进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提高物流信息能力 (9) (四)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 (10) 参考文献 (10) 附:调查问卷 (11)

摘要:物流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动而产生的,随着金融危机 的消退,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全国各地的物流蓬勃发展。通过调查,歙县 地区的物流水平仍然比较低,且还存在着很多发展障碍,如果这些障碍不 及时解决,就会影响物流水平提高,进一步影响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对歙 县物流状况调查的基础之上,就其物流发展特点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帮助 歙县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物流管理基础设施物流人才 物流是若干个领域经济主体集成的一体化、网络化的经济活动,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需要物流辅助以完成,因此物流对经济增长起很大促进作用。随着现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物流网迅猛发展,必然要求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专业化服务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 歙县作为黄山市统辖的三区四县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口众多,经济增长潜力大,居民消费水平高。然而,物流发展始终存在着许多障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然构建一个合理的物流渠道满足其经济增长的需求,并建立正确的物流战略以适应歙县的发展。 一、歙县基本概况 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北倚景区黄山风景区,东邻浙江杭州,南连千岛湖,总人口50万,县域面积2122平方公里,其中69.4%为山地地形。她是全国第二批公布的38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秦始置县,古称新安,自隋唐以来,一直为州治、府治所在地,史称“徽州府”,是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是著名的“中国徽墨之都”和“中国歙砚之乡”。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财政收入完成4.8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773亿元。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亿元,增长22.7%。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4.5亿元,同比增长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十大趋势分析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十大趋势分析作者: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0-07-2314:03:01|字号:大中小 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促进物流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物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一、总量持续增长与结构加快调整的趋势 物流业规模的扩张,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2000~2009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和%。从2010年上半年的表现推测,实现全年8%的预期增长目标,应该不会有问题。按照GDP与社会物流总额为1:3的一般规律推算,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可望实现20%左右的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的增幅预计在10%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有可能维持在18%上下。 我国物流业经过30多年连续高速增长。总量已达到相当规模,但粗放式经营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经济总量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不仅直接推动物流业规模扩张,更要求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比如,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需要提升改造物流和供应链系统;加快发展服务业,就要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物流行业更是重点;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然带来物流格局的深刻变化。因此,物流业的需求结构、地区结构、行业结构、品种结构、企业结构和服务结构等,都会加快调整的步伐,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

二、产业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的趋势 制造业、流通业和农业等产业物流,对物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制造业物流整合、分离、外包的趋势。我国制造业领域多数行业面临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矛盾,这就给制造企业带来了集成整合物流资源、分离外包物流业务、提升改造物流系统的压力和动力。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摈弃“大而全”、“小而全”模式,开始从战略高度重视物流功能整合。分离外包物流业务的行业已经从前几年的家电、电子、快速消费品、汽车等向钢铁、煤炭、建材等上游扩展。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商提出了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务需求,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定制化、供应链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流通业物流提升、改造、分流的趋势。流通业的不同业态,需要不同的物流服务模式。例如,传统的批发市场,需要增加储存、加工、配送、网上交易等物流功能;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都在构建自己的物流系统,强化核心竞争力;依托网络以及其他无店铺销售的公司,更多地将物流业务委托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烟草、医药、化学危险品、冷链等专业性强的物流需求,也将更多地依靠专业物流企业来完成。 农业物流双向、集中、对接的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物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农产品进城、农资和日用工业品下乡,要求建立沟通城乡、双向畅通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农产品交易的组织化、集中化趋势明显。在2009年新开业的35家电子交易市场中,有21家市场定位于农产品领域。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吸引了

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因素分析

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因 素分析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因素分析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领域,与国内物流相比,它具有市场的广阔性、国际性、复杂性、高风险性及运输方式组合的多样性等特点。国际物流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建设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成为当今经济竞争中的一个焦点,研究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积极因素 (1)经济全球化给国际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全球贸易的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跨国公司的国际渗透,再加上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和80年代以来的全球经济自由化浪潮,这些因素的协力作用最终形成了经济全球化格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越来越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源配置过程开始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进行,这就构成了物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世界各大跨国集团公司为了维护企业自身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呈现出了当今国际贸易和货物运输的新特征,并最终导致了物流业的国际化趋势。特别是在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推动下,物流活动就更加呈现出了跨国性的特点。 (2)经济增长。自二战以来,在许多工业化国家中,厂商的收入和利润每年都在增长,而这种增长势头是因为有了市场准入的改善、产品种类的扩展、国内地域的扩大、作业效率的提高,以及高出生率所导致的市场规模扩大等综合因素。而现如今,主要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已基

本稳定,并且,传统的营销战略已无力再支持大多数厂商的收入和赢利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同时,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制造业和物流业的生产率开始提高,造成了生产能力的过剩。这种环境对企业的直接意义是,通过经济全球化向其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扩展可以使其增加收入和利润。但是,这种扩展需要把全球化制造与全球化营销能力综合起来,并通过综合物流的支持来开辟新的业务地点。于是,对发展和利润的追求便成为促使企业踊跃加入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潮流的根本动力。 (3)供应链观念。过去,企业主要致力于寻找企业内部如何降低采购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手段,因此在制定物流资源和产品来源的决策时,与其他渠道成员发生的费用往往被忽略。如今,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发展各种渠道的重要性。企业发现,它们可以利用外部资源承担范围很广的物流活动以减少资金配置。它们愿意与全球化供应商一起发展联盟,因为这些全球化供应商能够以合理的成本在诸如国际联合运输和转运、国际运输、物流单证以及便利作业等方面提供专门知识和物流服务。 (4)区域化。开辟新市场以维持增长的需要,是鼓励企业在国外寻找客户的主要动力。为促进地区贸易和保护贸易伙伴免遭外部的竞争,各国纷纷开始通过条约方式使合伙形式组织化。当今的世界正在演化成为三大贸易区域:欧洲、北美和环太平洋地区。虽然各区域并不限制与其他地区的贸易,但它们的协定却在强烈地鼓励和促进区域内贸易。这些地区通过降低关税、缩减海关所要求的通关货运单证,以及支持公共运输

影响物流企业发展的外部机会与威胁

影响物流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物流技术。1、经济因素(1)国际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会导致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从而使物流频繁、物流市场繁荣,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促使了全球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业的兴起。(2) 国内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繁荣给物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机会。2、政治法律因素(1)国家政策扶持从“十一五”规划开始,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国务院颁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物流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国务院相关部委,各省市政府都出台了物流业的规划与具体行动方案,政府对物流业的支持力度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物流业发展得到明显改善。(2)物流企业的税制改革物流企业可以进入增值税扩容,这对物流企业是一次重大的税制变革,影响极为深远,对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多功能运作,扩大网络布点,整合社会资源极为有利。3、社会文化因素。(1)物流园区的投入。国家对物流园区如何规范管理不明确,造成物流园区在规划布点、投资渠道、园区管理等方面极为混乱,到目前为止,全国并没有形成多少成型的、影响较大的物流园区,物流基础设施国家投入太少。(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国家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投入较少,使得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无人问津。(3)随着跨国企业的发展,文化因素对物流企业的影响日益显著。物流企业要想发展,必须适应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 4、技术因素 现代物流发展中主要涉及到的应用技术为自动化、智能化的仓储、运输、搬运、配送等装备技术,物流信息化,条码及射频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等。 (1 )仓储设备与技术:主要体现在仓储建设中自动化的立体仓库,它有效地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和减少了土地占用成本, 运用搬运的机械化和计算机仓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仓储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2 )运输装备与技术:目前,我国运输装备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铁路大马力机车、专业货运汽车、现代支线飞机等装备应用程度得到提高, 船舶大型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趋势明显。 (3)配送技术:物流配送中心是现代零售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是一种多功能、 集约化的物流据点,其功能有集货、储存、拣选、流通加工、分拣配送、信息处理等。 (4)物流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物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 、通讯与网络技术等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使其逐渐实现了信息化和自动化。二、影响物流企业发展的内环境分析一、人力资源管理状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现代物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增长点。但是,相比国外物流业的发展,我国物流业总体水平落后,而阻碍其发展的除了体制等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行业,被称为“第三利润源”,该行业为劳动密集、资本密集、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为一体的外向型和增值性服务行业,其人力资源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1、多层次化从搬运、理货、运输等简单体力操作,到物流规划方案制定、物流软件开发等复杂脑力劳动,物流业容纳着多层次的专业人才与技工 4、技术因素

影响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的因素

影响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的因素 作者:指导教师:二〇一二年一月

影响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的因素 摘要:民以食为天,吃得物美价廉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品种、安全等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过程中,随着这些要求指数的提高,成本问题的提高随之而来。由于我国现在的物流效率低下,导致了生鲜农产品不能物尽其值,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失严重,这样既损害了生产者的利益,也是的消费者为此付出更高的价格。为保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增强生鲜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几个物流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理论分析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得到显著因素,从而通过对各因素的改善降低运输成本。 Abstract: the people,eat too cheap and fine is alway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the people to fresh produce, breed, practicing the requirement of safety and so on more and more high, but in the fresh produce transport process, as these requirements index rise, the costs of improving follows. Because our country now of the logistics efficiency is low, the lead to the fresh produce can't things out of its value, fresh produce in transport and severe losses, such already damaged the interests of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pay is higher prices. To ensure that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enhance the fresh produce market competitive power, reduce logistics cost is imperative. In this paper several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cost .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计量经济学 Key words: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econometrics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0.12.08 09:15:45 自2001年国务院六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8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会同商务部等9个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以来,特别是2009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等一系列与物流相关的政策措施后,我国的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鼓励物流业开放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深化,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进一步促进现代物流业自身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从统计角度了解国家现代物流业的整体和区域发展状况以及物流业与其他产业关联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依据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等资料,对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内涵界定 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它是运用系统观念将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等功能与环节集成整合,实现一体化运作,从而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复合型产业。为行文方便,以下将“现代物流业”简称“物流业”。 根据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按行业、地区代表性原则,物流业可划分为专业物流活动和自主物流活动。其中,专业物流活动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铁路货物运输,货运火车站,其他铁路运输辅助活动”等21个行业小类;自主物流活动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等4大行业门类,是这些行业门类中一些规模实力较大企业的选择,即这些规模实力较大企业本身承担自己企业生产产品的物流活动。本项目的研究与上述行业界定的口径是一致的。 二、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关于配送中心效运作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超市配送中心高效运作的合理化建议 公司的配送中心是针对超市连锁店而组建的,实现统购分销的一个部门。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和运行情况直接决定和营销超市连锁店的生存和发展。配送中心的主要作用在于统一集中采购与配送,从而实现各连锁店的经济效益。提高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工作流程合理化、规范化,不仅仅是配送中心工作重点,更是值得整个超市公司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目前配送中心的流通货物主要包括:晨光文具、百货、洗化以及部分食品。其中以晨光文具为主,其次为百货、洗化、食品。食品方面主要是真巧、乐吧等,基本上属于按需采购,较有针对性,每次进货两日内均可配送完毕。百货洗化的采购也较有针对性,流通也较快。晨光文具库存数额较大,但是进货也是按照按需采购的原则,周转率较高,不存在积压问题。 一、当前配送中心的运作模式 1、货物入库 货物入库流程:首先超市连锁店打电话要货,采购人员按照需求订货,到货后根据供货商发货单验货,核实单货相符后,将货物的数量,型号,价格登入账册,并交付财务入账。货物入库后,分类存放。 2、货物配送 根据超市连锁店中的要货情况,将货物分配好,打出配货单(包括货物名称、型号、进售价、数量等),由行政部安排车辆运送。到货后,店主任安排专人验货、收货,打出验收单。

3、仓库管理 根据供需情况确定仓库物品的储存结构,做到布局合理,配货方便。另外卫生和安全也是工作重点,及时检查排除鼠患、漏雨现象,定期清扫卫生、废旧处理。 二、需要改善的方面 1、超市连锁店要货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连锁店要货无规律性、系统性,属于即发式要货,随时发现缺什么就要什么。造成配送中心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经常被店中的突然要货打乱原有的工作计划。频繁发生的突发状况,导致送货运输成本增加,“今天去淄川,明天又去淄川”的现象时常发生。 2、验收单不够规范统一。 由于晨光文具和部分自采商品种类繁多,三同编码较多,但进售价比较单一,所以在各超市连锁店中,都选一些常用的编码,将价格一致的商品放在一起打单子,不会采用单品单码的形式。每个店都有自己常用的几种编码,而且各店都不一样。遇到价格特殊的情况,会采用顶码的现象,即用其他商品的编码代替。因此导致验收单比较混乱,配送中心的验收单核对工作变得非常复杂,即使发现进货金额出错,也很难找出具体打错的商品。 三、配送环节理论性高效运作模式(建议) 1、建立区域网点配送系统 资料显示:配送中心有严格达到盈亏平衡点的配送规模,只有当配送的店铺数和经营规模超过盈亏平衡点时,才能够盈利。而三同超

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在当今社会,物流已经深入到人们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物流在社会生产领域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因此,作为物流从业者,了解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温故而知新,对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更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物流这一名词是我国在1978年从日本引进的,它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在改革开放前,人们的概念中只有传统的“储运”意识,即传统的物资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等。从现在的观念来看,这实际上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活动,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具有了物流活动的雏形。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物流行业也开始由最初的国内储运为主,向以国内道路运输、仓储分拨等为支持、海空运为重心、国外物流网点服务为后续的全球性进出口物流发展。在这三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物流行业的规范化、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外资进入国内市场带来的理念冲击,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许多新式物流如金融物流、绿色(环保)物流、港口物流、物流地产等。这些新式物流的产生,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把握好了,就可以完善自身的业务构成网络、增强自身在物流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在整个行业内都先人一步。 既然已经说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就不得不提在此发展期间的三个里程碑事件。也正是这三个里程碑事件,促使整个物流行业取得了飞跃式发展。 首先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物流正式做为一个经济行业登上了经济舞台。一大批在如今物流行业占有龙头地位的企业走入人们的视野,如中海物流、中远物流、中外运、中铁物流等,这些企业在整个物流行业都起着行业风向标的带头作用,而在这些国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批如海丰、新时代、天地华宇、大田、顺丰等为代表的业务面包含了海陆空各个运输版块的民营企业也应势而起。 其次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一事件直接带领中国物流行业进入了外资大举入侵的时代。以UPS和Fedex为代表的国际快递物流巨头、以马士基和德国邮政为代表的国际港口物流巨头、以DHL、Schenker全球、CEVA为代表的国际货代巨头等纷纷在国内进行一系列的资本进入和网点扩张活动。这些外资的进入,不但带来了激烈的竞争,更导致了国内物流行业大批优秀人才的流失。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所造成的冲击,使得国内的传统物流企业在变中求生存、在变中求发展,促使自身更加适应了国际化物流行业的要求,极高地提升了国内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是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这是中国物流业第一次被正式写入五年计划。事实证明,任何行业在任何国度的发展,都是与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持、宏观上的激励、实际运作上的促进和推动是密不可分的。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一个个新兴的保税园区、物流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了起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立物流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

影响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及解决途径

影响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及解决途径 谢志强2006-11-26 控制物流成本,构建“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物流系统,已成为行业上下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要真正控制物流成本,必须认真分析影响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 应该看到,尽管随着行业网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现代物流的规模效益业已显现出来,但在整体流通环节中物流运行成本较高、效率较低的现象仍然存在,物流发展仍受一些因素的制约。 物流管理模式粗放。一些烟草商业企业的物流仍处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费用、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阶段,各环节的衔接较差,运行效率不高,供应链管理能力不强,表现为卷烟在途时间、储存时间长,物流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所占比例仍然较高。 基础设施配套性差。物流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起步较晚,装备参差不齐,基础设施的配套性能差,智能化的仓储设施与系统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 欠缺物流管理规划。一些企业缺乏物流发展规划,“重建设,轻管理”,造成了物流管理资源的浪费。所以,商业企业要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加强物流管理体系建设。 专业物流人才匮乏。在相当多的烟草商业企业中,专业物流管理人才较少,特别是能规划、设计物流体系,有效控制物流成本的高素质物流人才比较匮乏。 解决途径 企业要树立起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以及成本控制的责任意识,对物流要素(包括运输、仓储、装卸、配送、信息等)本着成本最低、利润最大、资源最优的原则进行改进,打造高效的物流链条。 提升物流基础管理水平。首先,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物流基础建设,不能求大求全,应立足于企业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依据库容、货源流向,按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要求,合理进行功能布局,减少和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实施虚拟的信息化库存,根据卷烟销售情况,设定上下限数据,在保证货源充足的前提下,整体、灵活地调配货源,实现虚拟信息化库存的“虚”而不“虚”。加强区域性的物流整合工作,适当时候还可以尝试打破地市区域界限,多个企业共享一个物流配送体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和网络化是现代物流企业最显著的特征,要借助现代化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控制商业企业的物流成本。要以统一的信息平台为支撑,开发仓储管理、分拣配货、配送管理等管理模块,实现对物流业务的精细化管理,以信息化支撑商业企业的现代物流建设。控制物流成本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完善行业物流标准。在对行业标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以使各种相关技术标准协调一致,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

物流优化设计实例

物流是指从采购、仓储、生产、包装、装卸、销售、运输、配送等诸种行为的整合。它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影响效率和效益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本文旨在通过对济南卢堡啤酒有限公司在物流运作方面问题的探索,根据所学知识并引用当今物流行业较为先进的理念,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济南卢堡啤酒公司的物流管理的善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措施,并为今后科学设计企业在物流领域所需的管理系统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ERP,配送,DRP,Crossing-Docking,安全库存,VMI

前言 (4) 1.啤酒行业的物流特点 (5) 1.1主要利润来源 (5) 1.2新鲜度概念的提出 (5) 1.3季节性销售 (5) 2.济南卢堡啤酒物流现状分析评估 (6) 2.1销售配送市场分析 (6) 2.1.1据不同的地理区域,将核心市场与周边市场独立分析 (6) 2.1.2根据销售市场的特点,设立最优的客户服务解决方案 (7) 2.2客户类型分析 (7) 2.3生产及仓储能力分析 (8) 2.3.1根据现有单位生产力 (升/天) 分析结果和现在最大库存能力来 调控不同季节的生产及入库数量 (8) 2.3.2目前物流操作存在的瓶颈 (8) 2.4现有运输及配送资源分析 (8) 2.4.1配送频率 (8) 2.4.2车辆使用绩效及综合运力评估 (9) 2.5 ERP应用现状 (9) 2.5.1ERP简介 (9) 2.5.2ERP应用现状分析 (9) 3.可行性解决方案 (10) 3.1生产周期 (10) 3.1.1根据客户订单实际数量合理安排生产 (10) 3.1.2订单数量的季节性分析 (10) 3.2库存策略及预测 (10) 3.2.1季节性特征明显的库存持有水平分析 (10) 3.2.1安全库存(Safety Stock)的设置 (11) 3.2.3多级库存策略探讨 (11) 3.3ERP数据支持 (11) 3.3.1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ERP管理 (11) 3.3.2RFID 自动化仓库架构图: (12) 3.3.3数据采集与处理: (12) 3.4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方协议及注意事项 (12) 3.5 配送优化及运输完善 (12)

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理论研究 -109- 摘 要:在详细分析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物流业;基础设施;效率;成本;管理机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物流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我国物流产业继续向前发展的最大阻力。因此,我们必须将其找出并找到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落后和技术水平较低物流设施比较落后,技术不先进,管理人员经验不够成熟。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自动化信息程度低,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各种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规划缺乏一定的协调性。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也较少,一些大枢纽的周转能力还有很大的欠缺。 (一)物流产业效率低、成本高 我国物流产业的运转效率低,成本高,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反映为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衔接较差、投入相对较大。在货物途中运输时间、货物存储时间、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都可以有较大的提升。许多商品总成本中,物流费用占到20%-40%,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150亿元,因不合理装卸造成的损失约500亿元。 (二)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成熟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实际上处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物流产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割在若干个部门和地区,各部门和地区自成体系、自我管理,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相互重叠,无法形成有效合作和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由于物流业涉及到交通运输、商品包装、经贸、税务、城市管理等多个行业,而这些行业在管理方法和理念上又有很大的差异。所以造成物流管理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也直接阻碍了现代物流业的蓬勃发展。 (三)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比较落后。物流企业对人才也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从事物流的人员相应地缺乏业务知识、业务技能,从而不擅管理。物流教育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和缺乏正式的物流人才培养基地。 (四)对物流行业的认识水平及政策透明度不够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起步晚,一直以来,物流业被单纯地认为是货物运输。其实,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业是指原材料或产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的、有目的移动的过程。它将运输、储存、装卸、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由于人们对其认识不够充分,现代物流产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的有关物流政策措施缺乏系统性,透明度也不够,使得物流的发展更加困难。 二、发展我国物流业的对策 (一)制定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有力的政策支持。各级政府都应该 加强对现代物流的统一领导,制定相关的有利于物流发展的政策,负责研究发展现代物流的规划,并且还要协调好物流业中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构建全国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 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加强核心业务的发展,将会分工更加专门化。这将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以大大促进区域经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国际贸易和地区交流,使物流业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发展第三方物流将是大势所趋。 (三)抓好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针对当前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应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对已经落后于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应予淘汰,并制定新型标准;对部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对尚未制订的标准抓紧制订,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 (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只有从事物流管理的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技术不断改进,经验不断积累,物流管理水平才会上到一个新台阶。国家和政府应大力鼓励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和企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从事物流管理的人员还要不断创新,不断积累并且总结经验。还应该借鉴国际经验,由行业社团组织来执行现代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建立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及相应的认证体系。 (五)加大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 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加快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尽快建立以数据交换系统为核心、具有供应链管理、业务协同和专业化服务等功能的现代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大力推进物流电子数据交换的普及和应用,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环节实时跟踪,有限控制与全程管理,加快物流商务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实现物流电子化。 三、小结 物流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任何企业的向前发展都离不开物流。只有我们的物流体系完善了,管理水平提高了,物流成本降低了,各企业才能高效有序的运转。我国正处于发展现代物流的大好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正在转变,基础设施条件日益完备。加快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加强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高社会综合服务能力,构筑方便及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物流环境,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及工作目标。 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黄 平 (611756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四川 成都)

影响山西省物流运输需求主要因素

影响山西省物流运输需求主要因素 08级物流管理一班姓名:单灵学号:20081097 一、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因素 山西省作为老牌的重工业基地,经济主要以产煤为主,产业结构布局以第二产业为主。从1952年至2008年,山西省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第一产业为主到2008年的第二产业占据约60%,运输需求逐步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且第二产业大都以煤炭制造业为主,其运输具有长、大、重的特点,运输量大,影响作用明显。 二、资源布局状况因素 山西省具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原煤年产量占全国的1/4,年调出量占全国原煤省际调出量的80%。煤炭运输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煤炭的生产和销售,没有畅通的运输作保证,山西煤炭工业就难以健康发展。 1949-2009年山西省主要年份全社会原煤产量

2006年山西省发往各自治区煤炭货物量 单位:万吨省、市、区总计煤 总计52474 43268 北京1574 1277 天津3816 2413 河北23420 21575 山西3620 2840 内蒙古329 155 辽宁1930 1587 吉林124 25 黑龙江62 7 上海241 33 江苏3431 2384 浙江500 246 安徽653 509 福建169 51 江西344 270 山东7647 6636 河南1637 1361 湖北1667 1390 湖南527 397 广东162 35 广西162 33 海南 1 重庆27 四川122

贵州9 云南16 陕西161 37 甘肃47 1 青海31 宁夏16 新疆28 6 经过40多年特别是最近十多年的建设,山西煤炭运输能力尤其是外运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晋煤外运量从1980年的7419万吨提高到2006年的43268万吨。由上图可知,山西省的煤炭主要运输到河北、山东、天津、江苏、北京、湖南、湖北等省区。煤炭运输到达这些省区所需运输量大,物流需求多。截止2006年仅太原铁路局就拥有机车1183台,铁路煤炭日装车13627辆,日运量达929361.4吨。山西省铁路营运里程也由1952年1245km增长至2006年2512km,公路营运里程也由1952年的2350km增长至2006年的114682km,2006年公路运输煤炭及制品货运量39452万吨,占公路货运总运量的50%;货物周转量2335602万吨,约占公路运输总周转量的58%。 铁路运输方面:在能源基地建设中, 由于煤炭的大量需求,如何提高煤炭外运能力,成为关键问题。如今的山西省运输战线也存在一些问题:铁路运输紧张,形成煤炭积压,自燃风化损失严重,公路汽车运输运量较少,不能很好的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为改善这一状况,在今后4年内,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将与太(太原)中(中卫)银(银川)铁路在山西省吕梁市相连,通过太原与石太铁路相连,填补了山西中南部在石太线和侯月线之间没有大能力通道,同蒲线以西的广大地域无纵向通道的空白,使晋西北和晋西地区有了贯通南北的大干线。西、中、东部局部地区可以增加约3亿吨的运输能力。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的年货运能力为2亿吨,太中银铁路设计运力为6000万吨,已经通车的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可释放4000多万吨的运能,几年后,从宁夏、陕西榆林、山西吕梁、太原至石家庄,从吕梁至山西南部、河南、山东就可以新增3亿吨的煤炭运能。据了解,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远期规划通至陕西神木,陕北神府煤田和内蒙古准格尔煤田的煤炭可直接出海。神木县是全国第一产煤县,年产煤炭1亿多吨,其境内除神华集团所属煤矿可通过大秦铁路运输出海以外,地方煤矿年产3000多万吨煤炭

物流产业构成要素及效率研究论文

物流产业构成要素及效率研究论文 物流产业构成要素及效率研究论文 区域物流产业概念及基本构成 (一)区域物流产业概念及性质。物流产业目前己成为经济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润滑剂”和“助推剂”。区域物流的概念是一个全方位概念,不仅包含地域因素,同时也涉及到各个区域间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间的因素。区域物流作为物流产业的一部分,有着物流产业所具有的显著特性。首先,区域物流产业具有基础性,区域物流产业在其运行过程中会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以及消费等环节都有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基础作用。其次区域物流产业具有服务性,区域物流产业的服务性特征可以从宏微观角度具体分析:从微观角度来说,区域物流产业的服务性体现在具体客户与物流供应者间的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理念;从宏观角度来说,区域物流产业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整个地区各个区域间对区域物流产业的供需对比理念。最后区域物流产业具有综合性,物流产业本身包罗万象,不仅横跨国民经济的多个基础性产业, 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纵向经济领域,因而总结来说区域物流产业是综合性产业。(二)区域物流产业基本构成。区域物流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而区域物流产业也是由与物流相关的多种产业构成的,具体来说区域物流产业主要包括配送基础产业、装备 制造业、信息业以及相关物流衍生产业。其中区域物流基础产业是整个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物流产业中运输路线、运输方式、货仓以及终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发展物流产业的根本;而物流装备制造业则是借助我国的制造业优势来改造传统装备,是提升整个物流系统装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产业;而物流信息业则是整个物流产业软实力的象征,它通过电王振江(商丘工学院管理学院河南商丘476000)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子信息技术将具体产品

物流合理化建议

合理化建议 物流在我国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建筑材材以及设备物流是物流业的重要分支,随着我国各类基本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施工企业的物流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作为关系民生的公路和铁路建设,特别是建设中面临着的建筑材材以及机械设备的物流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密切关注。日前,公路、铁路建设是规模庞大的工程项目,其涉及面广、数据信息量大、复杂、工期紧、质量要求高以及施工单位驻地分散,建设中要有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长期以来,施工企业因地制宜地对施物资进行了多种管理模式的探索,如分散管理、就近采购、集中管理、统一供需等等。由于缺乏明确地物流管理思想的指导,没有站在物流管理的高度,因此,对企业的物资供应系统只是局部改善,没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工程建设物资运输、流动十分关键,也是一个可观的利润点。管理好、配送好,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 一、委托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长期合作,来管理配送各种物资、设备,这就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 二、自己组建运输车队,从物资、设备的源头做起,建立自己新的产业链条,完善企业生产的闭合。现就太中银建立项目部自己的车队为例说明。建立一支运输车队,不但可以安排职工就业,还可以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又可以创造新的利润点。搞好车队建设加强车队管理,是保证施工材料的重要工作,提高运输效率是降低材料成本的重要手段,意义十分重大。 对自建车队司机进行单车承包,车辆管理采用单车核算制度,即严格按机械台班消耗核定经修费、根据现有车型、道路情况核定油耗、根据项目成本管理办法及公司相关规定核定人工工资(其中出车津贴、各种工资性补助一次包死在承包工费中,不再单独计算)、工作内容制定及相应的奖罚措施,并在承包合同中明确。车队应遵守太中银项目部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深化车队内部管理,加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车队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全体职工必须树立安全第一、效率至上、重点保障的思想。本着为工程服务、为现场分忧的原则,切实转变观念,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措施及方案:拟定单车承包合同,项目部和司机签订单车承包合同;月底进行单车成本核算,分析各项数据,控制成本。

最新浅论我国物流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浅论我国物流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论文关键词:物流业物流企业发展战略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重生产、轻流通,对物流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物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物流发展与管理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已日益被各级政府和企业所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也为我国推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的科学管理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17365985.html,编辑。 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1、多年来一直沿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使原本是一个系统的物流业管理权限被划归若干部门,缺乏统一的系统规划和整体物流发展战略。存在着诸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严重;物流布局不尽合理,物流资源利用率较低;综合性、一体化物流服务发展缓慢,物流整体效益难以体现;物流实现方式过于单一,物流企业运用效率低下;各种运输方式多头管理和相互分割,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多式联运和综合物流服务;行业和地方保护,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系统运作困难重重等问题。 2、我国物流业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较低,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客观要求。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在国外,物流市场化的比例相当高,如日本达80%,美国达57%,而我国仅为18%,大多数工商企业也缺乏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意

识不强,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物流效率总体水平较低,社会物流总成本偏高。 3、目前我国已有多达70万多家称之为“物流公司”的企业,但在这些企业中,多数由于经营理念陈旧、服务意识不强、技术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等原因,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等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很难提供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方案设计等增值服务以及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物流服务方式和手段原始和单一,服务水平急需提高。 4、由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总体规模偏小,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或城市的物流基地和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比较缺乏,严重影响着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的提高,物流基础设施尚待进一步完善。 5、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地衔接,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1、流通政策方面,一是商品流通不再受国家指令性计划的直接控制,而是通过市场进行自由调节;二是商品价格也由国家定价进入由市场自由定价的阶段。这些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证; 2、流通的主体除了国营、集体的商业企业外,更多不同所有制的生产企业也进

物流需求与供给分析

物流需求与供给分析 摘要:需求和供给,是物流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物流企 业,必须要深入研究物流需求和物流供给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实现良好的物流管理效率。使物流的发展更加迅速。 关键词:需求;供给;市场经济;相互制约 Abstract: the demand and supply, logistics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research.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dern logistics enterprise, must want to in-depth study of logistics demand and logistics supply the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 achieved good logistics management efficiency.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more rapidly. Key words : demand; supply; market economy; mutual restriction 1.物流需求 1.1物流需求的含义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 1.2物流需求因素 由于物流活动日益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之中,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物流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的本身直接产生物流需求;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变化对物流需求将产生刺激或抑制作用。市场环境变化将影响物流需求,包括国际、中国贸易方式的改变和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经营理念的变化及经营方式的改变等;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的变化也将影响物流需求;技术进步诸如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对物流需求的质量和服务范围均将产生重大影响; 1.3物流需求的主流 目前工业企业是物流市场需求主体,商业物流和快递物流的需求也必然会迅速兴盛起来,发达国家的物流需求也经历了这样的时期。我国物流需求主要表现在物流作业量的需求,目前物流需求部分由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满足,即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自营物流占主导。由于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是物流的根本目标,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工业企业的物流需求会在物理市场寻找满意的物流服务提供商。 1.4物流需求预测的意义与作用 物流需求预测是根据物流市场过去和现在的需求状况以及影响物流市场需求变化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一定的经验判断、技术方法和预测模型,应用合适的科学方法对有关反映市场需求指标的变化及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物流需求情况的变化规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状况,采取一定的分析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需求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需求计划,指导诸如原材料或货物的购进、库存的控制、必要设施的配置等企业物流工作的开展。 1.5影响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