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资本论讲义

资本论讲义

资本论讲义
资本论讲义

资本论的特色及其诞生的历史背景

一、《资本论》的写作及其伟大意义

(一)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凝结而成的巨著

《资本论》的研究和写作,实际上是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直到1883年3月14日为止,用整整四十年时间完成的科学研究成果。

(二)《资本论》是马克思历尽艰辛的成果

(三)《资本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研究和出版的著作

(四)《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五)《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六)《资本论》是市场经济理论的经典

《资本论》揭示了市场经济哪些原理呢?

第一,商品货币的一般原理和规律

第二,劳动力特殊商品原理,剩余价值规律,工资变动规律

第三,协作、分工原理,机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变动原理

第四,资本有机构成原理,积累一般规律,相对过剩人口规律

第五,资本循环原理,资本周转原理,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危机周期性规律。

第六、成本价格、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原理,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原理,土地价格变动规律

第七、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循环规律。

(七)《资本论》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指南

(八)《资本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

二、《资本论》诞生的历史背景

(一)《资本论》是以成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前提而诞生的

(二)《资本论》是适应工人运动的需要而诞生的。

(三)《资本论》是为实现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而诞生的。

第一版序言

(一)《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第7页第1段—第2段)

(二)《资本论》把最难理解的商品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起点的原因(第7页第3段—第8页第2段)

马克思说:“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所以本书第一章,特别是分析商品的部分,是最难理解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每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但要完成它的研究目的与任务,还必须首先确定突破口,也就要确定从什么地方开始研究。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有许多,在众多生产关系中资本是统帅一切的核心范畴。然而,资本的最初的现象形态(或表现形式)是货币。

货币是什么?货币是商品价值的代表,或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这就是马克思这里指出的,是商品价值的完成形态。就商品价值来说,没有人不知道,所以是“极其简单的,”可是要了解商品的价值及其表现形式货币和货币的起源,难度就大了。其所以难度大,是因为,只有了解了商品的价值为什么要由金银货币来表现,了解了货币是怎样产生的问题之后,才能了解货币到资本的转化,以及资本为什么最先由货币来代表的问题。所以,马克思就从这样一个最难理解的问题开始研究。

同时,对于货币的起源问题,“两千多年来人类智慧在这方面进行探讨的努力,并未得到

什么结果。”即前人对货币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没有什么结果。这也决定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商品与货币开始研究的原因。

至于说到前人的没有什么结果,其原因何在呢?这是因为:

1.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容易研究些

2.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3.而对资产阶级来说,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在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种形式是斤斤于一些琐事。

(三)《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最终目的(第8页第3段—第11页末)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我在本书研究的……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关系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具体说明:

A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生产方式?我国学术界存在多种看法:多数认为是指生产关系,有的认为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也有的认为是指劳动的组合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还有的认为是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何炼成等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以雇用劳动制度为前提的生产资料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实际上是指广义的生产关系,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而马克思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表述中的生产关系是指狭义的生产关系,即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交换关系是指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关系,至于分配关系,是内在于生产关系中的问题,因为“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

中央党校鲁从明教授认为:第一,这里所说的生产方式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为特征相结合的社会生产方式。它是决定资本主义全部生产关系(广义)性质的内在基础,这与人们通常所说的生产条件的所有制关系是一致的。第二,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指建立在资本和雇佣劳动对立基础上的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与交换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第三,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广义的生产关系,都是以一定的生产力作为自己存在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的。

作为历史形成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产关系,但这决不意味着去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而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去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把经济的运动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参考资料:何炼成等:《资本论教学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鲁从明:《资本论的思想精华和伟大生命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B为什么要以英国为典型。因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比较成熟,工人运动较发展;英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资料、思想资料、历史资料、统计资料都非常丰富;英国有古典经济学的成果可以借鉴。

2.以英国为典型的一般意义在于代表着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在英国以外的其他欧洲各国,例如德国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尚落后于英国,但它的发展趋势必然像英国那样,成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就是马克思所说得那样,英国的今天就是德国的明天,英国的现在就是德国的未来。

3.《资本论》的研究目的:“本书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句话的意思,根据列宁在他所著的《卡尔·马克思》一书中的论述来看,是指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过程,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列宁:“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结论,马克思是完全而且仅仅根据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得出的。”(《列宁选集》,第2卷,第599页)

剩余价值生产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源。

(四)《资本论》所研究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具有强烈的阶级性。(第12页第1段—第2

(五)《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1、科学抽象法:马克思所讲的抽象力,是指用理性思维的方法进行科学抽象的能力。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虽然它是社会的客观存在,但却不是实在的物体,因此既不能用显微镜来观察其结构和运动,也不能用化学试剂对它进行化验,而只能靠人们的思维抽象能力。即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极其复杂的客观世界中,抽出其主要的、本质的东西,舍弃其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和理性的认识。这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对研究社会现象都是适用的。

2、唯物主义历史观。“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在《政治经学批判序言》中作了经典概括,林岗等认为其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五个方法论命题:一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制度的变迁;二是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体经济行为;三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经济制度的性质;四是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五是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肖殿荒《资本论》导读中指出:按照列宁的说法,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现,消除了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探究其中的物质生产及其社会关系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生活及其社会条件。

曼德尔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卡尔马科斯》中指出:马克思对社会科学的贡献,除了他自己的经济理论,主要是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这个理论以人类为出发点。没有社会组织,人类就没法生存。社会组织以社会劳动和社会交流为基础。社会劳动总是产生在由历史形成的某一个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结构之中,这些社会关系最总决定所有其他的社会关系,包括社会交流中的社会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在每一种生产方式中,其基础(基本结构)是一系列特定的生产关系所构成的,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这一个复杂的上层建筑,它包括国家、法律(无阶级社会除外)、意识形态、艺术、道德等等。

除了无阶级社会,以某些主导生产关系为中心的生产方式都具体表现在特定的阶级关系中,这些阶级关系最终支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个人的自由意志,个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做出有关各自生存的抉择,个人所认为的利益以及个人的信奉和道德选择,历史唯物主义对此并不加以否认。历史唯物主义所要说的是:(1)这些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结构(教育、主导意识和道德“价值”、物质条件所允许的行为差异等等)的支配;(2)千万种不同爱好、利益和选择发生冲突的结果其实是一种社会逻辑学现象,而不是个人心理学现象。在这里,阶级利益是主要的。

历史上还找不到一个统治阶级不设法捍卫自己的统治的先例,也找不到一个被剥削阶级不设法限制(有时还要取消)所受到的剥削的先例。所以,除了无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永远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特征。事实上,历史唯物主义的论题之一就是“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阶级斗争有其直接的经济和物质目的,这是一场分配社会产品的斗争。

3、阶级分析法。政治经济学是具有强烈阶级性的科学。研究经济问题不能忽视和排斥阶级分析方法。

第二版跋文

(一)第二版跋文说明对《资本论》原文作了某些修改(第14页第1段—第15页第1

(二)就德国的历史情况看,《资本论》的诞生具有客观必然性(第15页第2段—第18页第4段)

1.在德国,在马克思所处的年代,政治经济(资产阶级经济学)一直是外来的,是从英国和德国输入的。为什么?当时德国经济落后,封建经济还占统治地位,还不具备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没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德国就不可能产生资产阶级经济学。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授,在资产阶级经济学面前,只能一直当学生。因此,德国的教授只能站在德国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去看别国的经济学,只能用德国统治阶级的官方文字(包括语言),去解释外来的科学,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本意就被歪曲了。

2.英国古典经济学之所以能在英国产生,是因为当时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且劳动者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还不突出,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就特别需要资产阶级经济学为经济发展在理论上开辟道路,扫清障碍。为此,统治阶级(资产阶级)也容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公正无私的研究。

3.等到德国经济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时,应该说,德国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成熟面前,有了产生的条件。可是,正是在这时,在欧洲资本主义各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尖锐化。这时,德国的经济学教授再要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公正无私地去研究经济学,就没有可能了。同时,在阶级矛盾尖锐化后,工人阶级在政治上已经成熟,公开提出了推翻资本主义的战斗口号,这是古典经济学就面临破产了,并被庸俗经济学(魏资产阶级利益公开辩护的经济学)代替了。

4.马克思也指出,虽然德国的特殊社会历史发展,排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在德国取得独创成就的可能,但是没有排除无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批判的可能。正是在这种批判中,马克思才创立了科学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资本论》。所以,《资本论》的副标题为《政治经济学批判》。

(三)对德国资产阶级代言人反对或曲解《资本论》的驳斥。(第18页末—第19页第1段)

(四)马克思创作《资本论》运用的方法是唯物辩证的方法(第19页第2段—25页末段)

1.对马克思应用的方法的理解较差者。

2.考夫曼对《资本论》运用的方法的评述。(第20页第3段—23页第2段)

通过考夫曼的评述,可以总结出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观点:

第一,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运动的规律;

第二,把社会运动看做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

第三,否认不管是应用于现在或过去都是一样的经济生活的一般规律的存在,认为这样的抽象规律是不存在的。恰恰相反,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它自己的规律。

第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生产关系的规律也就不同,从这个观点去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种研究的科学价值在于阐明了支配着一定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以及为另一个更高的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在

此外,马克思还分析了他的辩证方法与黑格尔辩证方法的本质区别,并概括了辩证法的本质。

3.马克思对《资本论》的辩证方法的具体运用的说明。

马克思在运用辩证方法时,把叙述方法与研究方法区别开了。研究方法是由具体到抽象;叙述方法是由抽象到具体。

这里的由具体到抽象,是指从感性的具体出发,即对感性方面的具体材料进行周密的分析,达到抽象的规定,揭示出对象的本质;然后,又反过来由抽象的规定开始,经过综合过

程再复制出理性的具体来,这个理性的具体已经把各个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了,即已经把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揭示出来了。

进一步说,马克思由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这个方法首先是收集大量的材料,然后加工整理,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即从直观到科学的抽象;叙述的方法就是由科学的抽象到已被认识了的具体,也就是依据客观存在的真理,通过理论的叙述把研究对象反映出来,从而达到理论概括实践的目的。

《资本论》第一卷

第一章商品

1.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一)前言(第47页第1段)

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什么要从研究“商品”开始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第47页第2段—48页第2段)

1.商品使用价值概念

2.使用价值的质与量

3.使用价值只为商品等提供材料而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因为使用价值不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只是在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范围内,马克思才提到使用价值。

(三)商品的价值(第49页第1段—第54页第1段)

一、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即其实体是什么)

1.交换价值及概念(第49页第1段)

从分析问题的方法看,马克思运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也就是从现象入手,然后引申出价值,其实体是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

2.交换价值说明相互交换的商品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东西(第49页第2段—50页第2段)在这里马克思用了三个例子来说明等同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

3.相交换的商品之间的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第50页第3段—50页第5段)

指出交换的商品之间的共同东西不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相互交换的两个商品(或使用价值)之外的第三者,也就是说共同的东西与商品的使用价值无关。

4.相交换的商品之间的等同东西是抽象劳动凝结而成的价值。(第50页末—51页第3段)

二、价值的量的规定性(第51页末—54页第1段)

1.商品价值量的计量方法。(51页末)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52页第2段—第3段)

3.商品价值的变化(53页第2段)

(四)商品是实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第54页第2段)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一)前言(第54页—55页第1段)

(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的二因素,因而生产商品的劳动也就具有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在批判了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枢纽。没有劳动二重性学说,就不可能有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理论,就不可能有剩余价值理论等等。

(二)生产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具体劳动)(第55页第2段—57页第1段)

1.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具体劳动。(55页第3段)回答了什么是具体劳动。

2.具体有用劳动的理论意义(55页第4段—57页第1段)

(三)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第57页第2段—58页第1段)

1.形成价值的抽象是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质(指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的一般人类劳动。

2.作为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是简单劳动

(四)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有用劳动与抽象人类劳动的统一(第58页第2段—60页)第一,从使用价值与价值形成上看,异质(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是形成使用价值的条件,同质(性质相同)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

第二,统一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所回答的问题不同

第三,在同一时间内使用价值量与价值量下降的对立运动的根源。

第四,小结(略)

3.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前言(第61页第1段—62页第1段)

主要是讲研究对象和目的。

第一,商品作为使用价值是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它作为价值的承担者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第1段)

第二,研究对象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是商品体的自然形式(物质形式),是一种“可感觉的粗糙的对象性”,也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相反,在商品价值这种对象性中,“连一个自然物质原子也没有”,也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由于商品价值的对象性纯属一种社会关系,即它的现实的存在,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相交换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因而,人们只能从商品的交换关系中

去发现价值。(第2段)

第三,研究目的是揭示货币的起源。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货币形式。对货币形式的产生问题,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从未探索过。马克思研究价值形式就是阐明表现商品价值的这种货币形式的起源。为此目的,首先必须从简单价值形式分析开始。(第3段)

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价值表现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首先,分析简单价值形式的重要性(本节第1段)

马克思这里原文告诉我们,分析价值形式,特别是货币形式,它的关键问题就是要从简单价值形式分析开始,才能理解货币是怎样从商品交换关系中产生的。

其次,价值形式的两极及其不同作用和地位。(第2段)

第三,价值形式两极的对立统一关系。(第62页第3段—63页第2段)

它二者的关系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两个要素,又是同一价值表现的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两极。

最后,价值形式两极的确定(63页第3段)

若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就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若是表现价值的商品,就处于等价形式。

(2)相对价值形式

这里考察了相对价值形式的质与量两个方面,目的在于说明商品价值是怎样通过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量相对地表现出来的。

(a)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

主要讲相对价值形式的质的规定性。

1.怎样研究相对价值形式呢?(第63页开头—64页第1段)

马克思指出,要发现某个商品的价值表现,首先必须完全撇开这个价值关系的量的方面,而考察其质的方面。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的考察方法恰与此相反,他们在价值关系中只看到两种商品的一定量彼此相等的比例,而忽略了“不同物的量只有化为同一单位以后,才能在量上相互比较”这个根本问题。(64页第1段)

2.在价值关系中被看作在质上相同的两个商品,它们的作用是不相同的。(64页第2段)在20码麻布=1件上衣的这个等式中,麻布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地位,起主动作用,所以只是麻布的价值得到了表现,而上衣只是麻布的等价物。在这个价值关系中,上衣就是价值的存在形式,是价值物(指价值的物质表现)。上衣之所以是价值物,是因为上衣本身也有价值,否则上衣就不能用它的存在形式来反映(或表现)价值。同时,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麻布,它的价值能够得到独立表现,是因为麻布只有作为价值,才能把上衣当作等价的东西,或当作能与它相交换的东西。

3.一个商品的价值性质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的相互关系才能表现出来(64页第3段—65页第1段)

马克思在这以前分析价值时(还没有涉及到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只是着眼于确定商品的价值的性质,认为价值是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只说明了在商品的自然形式内包含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价值,或是价值抽象。“但是并没有使它们具有与它们的自然形式不同的价值形式。”也就是商品价值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还没有取得独立的表现形式。在商品交换关系中,情况恰好相反。价值的性质(抽象的价值)才取得了与它的自然形式不同的价值形式(见第65页1段内容)

4.只把构成麻布价值的劳动的特殊性(抽象劳动)表现出来是不够的(65页第2段起到第3段)

这里是说,价值本身的表现问题还没有解决。马克思举例说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

或人类劳动是形成价值的东西,但它本身还不是价值。它只能在凝固的状态中,即在物化的形式上,才形成价值。因此,要使麻布的价值表现为人类劳动的凝结,就必须使它表现为一种“对象性”(即客观存在的性质),表现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

5.小结(66页开头—67页)

第一,一个商品的价值只能在商品的价值关系中(在商品交换中)才能表现出来(66页第1段—2段)

第二,当麻布与上衣相交换时,商品价值的性质及其表现形式,就由麻布自己说出来了。(66页—67页第2段)

a.为要说明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麻布就说,上衣只要与它相等,从而是价值,就和麻布一样是由同一劳动构成的;

b.为要说明麻布的价值形式不同它自身的自然形式,麻布就说,价值看起来像上衣,因此,它自己作为价值物就同上衣相像。

(b)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

价值有质的规定性,也就有量的规定性。分析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在于要说明价值与价值表现是有差别的,价值表现在量上是有变化的。

1.价值形式不只是要表现价值,而且要表现一定量的价值(指要表现价值的量)(67页第4段--)

例如,在20码麻布=1件上衣的交换关系中,上衣不仅表现了麻布的价值,而且是用1件上衣(一定量的使用价值)来表现了20码麻布的价值量。

2.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对价值量的相对表现的影响(67页末—69页第2段)

3.小结(69页最后一段)

(3)等价形式

1.等价形式的性质(70页第1段——第3段)

2.等价形式的特点(71页第2段——73页第4段)

等价形式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71页第2段——72页第3段)

第二个特点: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形式(72页第4段——73页第3段)

第三个特点: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的形式,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73页第4段)3.对历史上最早分析过价值形式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评价(73页第5段——75页第1段)

(4)简单价值形式的总体

第一,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本节开头第1段——第2段)

第二,简单价值形式是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内部对立转化为外部对立的简单表现形式(76页第2段)

第三,简单价值形式是不充分的,它会自行过渡到更完全的形式(76页第3段——77页第3段)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1)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

第一,同简单价值形式相比,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在质上所具有的特点(78页第1段)第二,同简单价值形式相比,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在量上所具有的特点(78页第2段)(2)特殊等价形式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等价物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

第一,作为等价物的商品由若干个,并相互并列形成许多的特殊等价形式;

第二,不同等价物商品所体现的具体劳动,现在只是抽象人类劳动的特殊表现形式。

(3)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

一、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会在价值形式两极上表现出来(79页开头一整段)

首先,在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上存在的缺点:第一,商品的相对价值表现是未完成的;第二,相对价值表现是杂乱的;第三,相对价值表现是不统一的。

其次,在扩大的等价形式上存在的缺点:第一,等价形式具有局限性;第二,等价物没有统一性。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向一般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性(80页第2段——本节末)

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要能够得到克服,就必须向一般价值形式过渡。

C一般价值形式

(1)价值形式的变化了的性质

第一,相对价值形式的变化(81页第1段——82页第3段)

1.商品的相对价值表现是简单的,统一的,因而是一般的;

2.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是商品世界共同活动的结果,因而是社会公认的形式;

3.在一般价值形式中,一切商品的价值在质上相同在量上可以互相比较。

第二,等价形式的变化(82页末——83页第1段)

1.一般等价物商品的自然形式成为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2.生产一般等价物商品的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3.生产一般等价物的具体劳动成为商品世界的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第三,结束语(83页第2段)

(2)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发展关系

第一,相对价值形式决定等价形式(83页第1段——第2段)

第二,价值形式两极的对立随着价值形式的发展程度而发展(83页第3段——85页第1段)

(3)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的过渡

过渡的原因。“一般等价形式是价值形式的一种。因此,它可以属于任何一种商品。”

过渡的途径。在等价物相互排挤中,最后使等价物与一种特殊商品金的自然形式结合在一起时,一般等价形式就过渡到了一货币形式。

D货币形式

第一,由一般等价形式发展到货币形式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第二,金能独占一般等价物的地位而与其他商品相对立,这并没有神秘的地方。

第三,用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形式。

第四,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4.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一)商品拜物教的产生及其性质

第一,商品拜物教性质不会发生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节开头第1段)

第二,商品拜物教也不会发生于价值规定性的内容(88页第2段)

第三,商品拜物教是商品形式本身发生的(88页第3段)

第四,商品拜物教的性质(88页——89页一整段)

(二)商品拜物教的根源(89页第2段——93页第3段)

首先,商品拜物教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89页第2段——90页第1段)

其次,私人劳动的二重社会性掩盖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90页第2段——91页第1

段):马克思指出:“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和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

再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价值量的变动造成了物支配人的假象(91页第2段——92页第1段)

商品生产者实际关心的是商品以何种比例相交换,当这种比例经过长期交换而在习惯上确定下来之后,它就像是从劳动产品的本性中产生出来的一样。价值量的变动也是如此。它不以私人交换者的意志为转移而不断发生变动,所以在交换者看来,它就会取得“物的运动形式,不是他们控制这一运动,而是他们受这一运动控制”。人们在长期内不了解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只是在交换已经十分发达,十分普遍的时候,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商品交换的量的比例,是由某种“社会尺度”决定的,这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是因为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关系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隐藏在相对价值量变动背后的秘密,这一秘密地发现,消除了价值量决定的偶然性的外观,但没有消除这种决定所采取的“物的形式”。这就是说,即使人们认识了它,价值量的决定仍然采取物的形式,仍然好像是有物的本性决定的。

最后,货币形式更加掩盖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92页第2段——93页第1段)

(三)在非商品生产的社会里,劳动产品没有拜物教性质(93页第2段——97页第1段)

第一,生活在孤岛上的鲁宾逊,他和物的关系不存在神秘性。(93页第3段)

第二,在封建社会里,农奴与领主之间关系的特征是人身依附,不会表现为物的关系(94页第2段)

第三,在自给自足的农村家长制生产中,劳动具有直接的社会性,全部关系没有神秘性。(94页第3段)

第四,在未来的自由人联合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也没有神秘性可言(95页第2段)

最后,拜物教的意识是与商品生产分不开的(96页第2段)

(四)商品拜物教迷惑着资产阶级经济学(97页第2段——101页)

第一,古典经济学不了解商品拜物教的根源,把它看成自然的东西。(97页第2段)第二,资产阶级经济学受拜物教迷惑所产生的种种误解(99页第1段——第2段)

第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完全颠倒了现实关系。(100页第2段——101页)

第二章交换过程

上一章的第3节对价值形式的分析,目的在于阐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这一章是前面第3节的直接继续和补充。第一章第三节分析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是从辩证逻辑上来说明货币的形成与本质的。第二章分析交换过程,则是从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说货币的形成与本质的。价值形式的发展是在现实的交换过程中进行的,所以马克思在第一章第三节后面安排了第二章的内容。从方法上说,是由抽象到具体方法的运用。因为,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是从商品交换的实际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先抽象分析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然后再对商品交换过程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这是马克思方法论的要求。

从本章的内容上看,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商品内在矛盾的发展过程。这个矛盾的解决,就是金银货币的产生,就是商品交换中一般等价物的出现。

(一)商品交换的条件和交换过程的矛盾(第102页——104页第3段)

第一,商品所有者之间交换其商品意志关系是由他们的经济关系决定的。(第102页第1段)

其主要内容是:

1.马克思说:“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场去,不能自己去交换。”而是商品所有者之间的交换;

2.商品交换关系是商品所有者双方共同的意志行为;

3.这个意志行为的核心是交换双方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

4.产生这种具有法权关系的意志关系的基础是经济关系,即商品所有权的让渡关系。

第二,商品内在矛盾决定了商品的交换关系(103页第2段——第3段)

在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商品对其所有者来说非使用价值,对其非所有者(即别人)来说才是使用价值。因此,商品交换关系是一种商品转手的行为。这种转手的必然性首先是与商品的内在矛盾相联系,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相联系。反过来说,是由商品的内在矛盾决定的,或是说其内在矛盾的解决必须通过商品交换。交换过程的必要在于:(1)商品要进入消费领域,它的使用价值才能实现,使用价值的实现,必须先把商品卖出去,即首先要实现价值。

(2)商品使用价值要能实现,必须首先证明商品对别人有用,生产这个商品的劳动是有用劳动。价值实现了,就可证明商品有用。

这两个方面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交换过程,有商品的转手。

第三,商品的内在矛盾表现为交换过程的二重性(104页第2——3段)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在交换过程中,表现交换过程的二重性。这就是:交换过程在一个方面表现个人的过程,而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社会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矛盾,即个人过程向社会过程转化是有矛盾的。具体内容:

1.个人的过程指每个商品所有者是用自己的商品去换取别人的商品,他所关心的是别人的商品是否对自己有用。这是从使用价值上看的;

2.社会过程指的是私人劳动转化社会劳动,实现商品价值的过程,所有者关心的是它的商品的价值能否实现。这是价值上看的。

恩格斯对这里的问题曾有解释,认为在一般等价物(或货币)没有出现之前的物质交换时期,只有在偶然情况,交换双方面的任何一方,才能说既是个人的过程,又是社会的过程。但是,在大量的情况下,如何扩大交换的情况下,二者不可能统一。

个人的过程与社会过程不统一,交换过程发生矛盾,你需要我的商品,而我又不需要你的商品,这种矛盾现象的出现,客观上就要求有一种商品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解决矛盾的出路。

(二)货币是交换过程发展的必然产物(104页第4段——105页第3段)

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出现,不是由商品所有者想出来的,而是商品所有者在商品交换的困难处境中,自发地为自己闯出了一条道路,即有一个商品所有者先拿自己的商品去市场上去换一种大家(多数商品所有者)都乐于接受的商品(尽管这个商品是暂时不要的),然后再拿这个商品作为交换手段,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当商品所有者都这样做时,有一种特定的商品就从商品群中分离出来,从而成为社会公认的一般等价物,由于这个社会过程,使分离出来的商品充当特殊的社会职能,这种商品就是货币。

(三)交换发展过程的历史

交换过程的历史发展过程就是货币形成过程。(105页第4段——108页第3段)

前面是从商品内在矛盾来分析货币起源和本质的。这里是从历史的观点来考察商品交换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的。目的是说明货币是随着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第一,交换由直接的产品交换发展到商品交换。(105页第4段)

(1)在交换发展过程中,最初是“直接的产品(注:还不是商品)交换,”指物物交换。在物物交换中,“一方面具有简单的价值形式,”因为一个产品的价值通过另一产品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还不具有这样形式,”因为物物交换虽然有商品交换的意义,但实际上还不是商品交换。物物交换中的物品,严格地说,并不是商品,因为生产者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生产的。物物交换是剩余产品交换。

(2)剩余产品有使用价值,是可让渡的私有物。物品因让渡而成为交换对象。物物交换最早是在原始共同体之间进行的,后来才在公社内部进行交换的。所以,马克思说:“但是物一旦对外成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它们在共同体内部也成为商品。”

随着交换的发展,让渡产品成了所有者的一种意志行为,而对方需要什么有用物品便逐渐固定下来,于是就使交换从以前的偶然交换过程变为经常交换的社会过程。马克思指出,这样“至少有一部分产品必定是有意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也就是说出现了商品生产。……产品交换就发展为商品交换。

第二,一般等价物是在交换过程的发展中出现的(106页第2段)

最初商品交换中的等价物不固定,“这种形式(指等价形式)的交替地、暂时由这种或那种商品承担。”以后,随着交换的发展,一般等价形式就逐步固定在某些特定种类的商品上,这时的等价形式就发展为货币形式。

这种货币形式究竟固定在哪一种商品上,最初是偶然的,这大体有两种情况:(一)固定在外来的交换物品上;(二)固定在牲畜一类的使用物品上。

第三,贵金属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便成了货币(107页第2段——3段)

对此,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这句话一方面是说,金银作为货币材料,并不是由金银的自然属性决定的,金银作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社会过程或社会关系的产物;另一方面是说,金银自然属性确实又最适于执行一般等价物的社会职能。金银具有作为货币材料的优越性: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便于保存;质地坚硬,不易腐烂,便于保存。

108页第2段以下,就不用看了。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一节价值尺度

一、价值尺度的含义及其职能

(一)价值尺度的含义

所谓价值尺度,就是用来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货币最首要的职能,就是作为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形式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实体和价值数量。(俞明仁指出:第一,商品作为价值的可通约性使货币成为价值尺度,各种商品的可通约性不是由货币造成的。事情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各种商品作为物化劳动时间的可通约性,才使一种商品分离出来成为货币。第二,商品使本源的、主动的,货币是派生的、被动的,商品交换的发展产生了货币,金只有在一切商品都用它来衡量自己的时候才成为价值尺度,而不是相反。

(二)价值尺度职能的实现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使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这是因为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量是由劳动时间来衡量的,但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这样一来,商品的价值量就不可能直接用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现,而只能迂回曲折地通过商品交换来表现,当货币出现以后,就只能用货币来表现,因此,货币就成为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比表现形式。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存在,只要有观念上的货币就可以了。但这并不是说商品的价格可以由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规定,而是要根据货币所使用的实际的金属材料本身的价值,来决定它和商品价值的比价

关系,来规定商品的价格。(商品在金上表现自己的价值,可以仅仅用想象的或观念的金,即使手中连一枚金币都没有,你也可以估量出某种商品价值值多少金。这种情况引起了许多荒谬的货币学说。有的认为货币无非只是一种记号,这些记号本身不代表任何东西;有的认为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国家权力赋予的。其实,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虽然只用想象的货币,在这个想象的背后,确实存在着真正的货币。某种商品的价格的高低,还要取决于货币材料所包含的价值。马克思指出:“再看不见的价值尺度中,隐藏着坚硬的货币。”)在使用金属货币的情况下,不宜使用两种金属来充当价值尺度,因为这样会使一切商品出现两种价格表现,如果两种金属的价值比例发生变动,则将破坏商品的这两种价格比例的稳定,并使实际比价高于法定比例的那种金属退出流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二、价格标准的含义及其职能

(一)价格标准的含义:以一定的金属重量作为货币单位,就叫做价格标准,即用货币单位计量商品价格的标准。

(二)价格标准职能与价值尺度职能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作为价格标准和价值尺度,货币执行两种不同的职能.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作为人类劳动的化身,是价值尺度;作为规定的金属重量,使价格标准。第二,作为价值尺度,使商品的家指标为价格,作为价格标准,它计量这些金量。第三,价值尺度是用来计量作为价值的商品的,相反,价格标准是用一个金量计量各种不同的金量,而不是用一个金量的重量计量另一个金量的价值。

二者的联系是: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更不能把价格标准的职能看成是价值尺度以外的货币另一种独立的职能。价格标准是以价值尺度为前提形成的,是为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而产生的一种技术性标准,是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服务的。

三、价格形式与价值的关系

(一)对价格含义的不同表述:“价格是物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价格作为商品价值量的指数,是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

(二)价格偏离价值的可能性:“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地,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马克思还认为“价格形式不仅可能引起价值量和价格之间即价值量和它的货币表现之间的量的不一致,而且能够包藏一个质的矛盾,以至货币虽然只是商品的价值形式,但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

第二节流通手段

一、商品的形态变化

(一)商品的交换过程和形态变化

商品交换过程是在下列的形式交换中完成的:W-G-W

1、W-G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既重要又困难。

第一,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对商品生产者有重大影响。

第二,商品生产者的产品必须符合市场需要。

第三,商品转换为货币的困难源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社会分工。

第四,在商品交换中,一个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就是另一个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

2、第二形态变化:G-W:

第一,这个形态变化是比较容易的,一般不会发生困难;

第二,G-W,同时就是W-G.

3、总形态变化:

第一,这个形态变化由两个互相对立、互为补充的W-G何G-W组成。商品的这两个对立

转化是通过商品所有者的两个对立的社会过程完成的,并反映在商品所有者充当的两种对立的经济角色上。

第二,一个商品的总形态变化,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上,包含四个极和三个登场人物。四个集市W-G,G-W,三个登场人物是:商品所有者、货币所有者和另一个商品所有者。

第三,商品形态变化的两个相反的运动阶段组成一个循环,:商品形式上,商品形式的抛弃,商品形式的复归。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

(二)商品流通及其矛盾

1、商品流通不同于直接的产品交换

形式上不同:商品流通是一货币为媒介来联系两种商品的交换,直接的产品交换是物物交换。

实质上的不同:直接的产品交换是人类原始的交换方式,交换双方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对方的产品,交换一结束过程就完了,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而且只有在所交换的两种产品正好符合双方的各自需要时才能成交,因而受到很大的限制,是偶然的和个别的现象。而商品流通与之恰好相反。

2、商品买卖的同一性中包含着对立性。

马克思指出:“作为两极对立的两个人即商品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的相互关系来看,买和卖是同一行为。”“但作为同一个人的活动来看,卖和买是两极对立的两个行为”。因此,再卖和买的同一性中,也包含着二者的对立性。表现在:第一,如果商品投入流通过程,没有卖出去,没有转化为货币,这样商品所有这就无法去购买,这是买和卖对立的表现之一;第二,如果商品成功地转化为货币,商品的形态变化运动也会产生一个休止点,即商品所有者再卖掉商品或的货币之后,不一定立即去购买别的商品,于是在卖和买之间就会出现一个间歇时期,这也是卖和买的对立表现。

3、商品流通的矛盾包含着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对立,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同时只是当作抽象的一般的劳动的对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这种内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了发展的运动形式,因此,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

二、货币的流通

(一)货币流通及其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1、货币流通的含义:“商品流通直接赋予货币的运动形式,就是货币不断地离开起点,就是货币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或者说,就是货币流通。”

2、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本质上是商品流通引起货币流通但现象上却是货币流通引起商品流通。“虽然货币运动只是商品流通的表现,但看起来商品流通反而只是货币运动的结果。”“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运动,实际上只是商品本身的形式的运动。因而这种运动也必然明显地反映在货币流通上。”

商品流通引起货币流通,为何会颠倒地被看成是是货币流通引起商品流通?这与货币具有流通运动的连续性有关。商品经过一次流通以后,便进入消费领域。而货币总是实现了一次商品流通之后,又去实现另一次商品流通;它完成了这种商品的流通之后,又去完成另一种商品的流通。货币不停地在流通领域中奔跑,充当流通手段。如果它停下来不动,便不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了,于是就造成了上面的假象,仿佛商品流通是由货币流通所引起的。“因而,表面看来,是货币通过实现商品价格使商品流通。”(可参阅俞明《资本论讲解》第一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二)货币流通及其规律、、

马克思指出:“货币流通数量,首先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随着商品价格总额这样增加或减少,流通的货币量必须以同一程度增加或减少”。其次,货币流通数量与货币流通的速度成反比例关系变动。货币流通速度是用同一些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流通次数来计量的。

三、铸币、价值符号

(一)金属货币的条块形式发展为铸币

马克思指出:“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出货币的铸币形式。”因为货币最初是采取金块或银块的形式流通的,很不方便,随着商品交换的日益发展和交易的日益频繁,要求奖金块或银块铸造成具有一定重量和形状的金片或银片,这就产生了铸币。

(二)纸币是由国家发行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纯粹的货币符号或价值符号

马克思指出,由于铸币在流通中受到磨损,使得“金的名称和金的实体,名义含量和实际含量,开始了它们的分离过程”,“既然货币流通本身使铸币的实际含量同名义含量分离,使铸币的金属存在同它的职能存在分离,所以在货币流通中就隐藏着一种可能性:可以用其他材料做的记号或用象征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铸币的职能”。于是就出现了辅币和纸币。

(三)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

“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地代表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如果今天一切流通渠道中的纸币已达到这些渠道所能吸收货币的饱和程度,明天纸币就会因商品流通发生变动而泛滥开来。”这就是通货膨胀。

第三节货币

一、货币储藏

(一)货币储藏的产生

马克思指出,随着商品流通的最初发展,把第一形态变化的产物,商品的转化形式或它的金融保留在手中的必要性和欲望也发展起来了,出售商品不是为了购买商品,而是为了用货币形式来代替商品形式,这一形式变换从物质变换的单纯媒介变成了目的本身,商品的转换形态受到阻碍,不能再作为商品的绝对可以让渡的形态或作为只是转瞬即逝的货币形式而起作用,于是货币硬化为储藏货币,商品出售者成为货币储藏者。

(二)货币储藏者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在质的方面,或按形式来说,货币是无限的,也就是说,是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因为能直接转化成任何商品。但是在量的方面,每一个现实的货币又使有限的,因而只是作用有限的购买手段,货币的这种量的有限性和质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迫使货币储藏者不断地从事息息法斯式的积累劳动。

(三)货币储藏的作用:

二、支付手段

(一)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

第一,流通的发展使得同样一些商品的交易反复进行,商品所有者和商品消费者作为卖者和买者重复出现,这样就会发生预期订货,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交出商品和付清款项的交易。在这种情况下,卖先在观念上完成,商品还没有生产出来就预先出卖了。到期,一方交货一方交钱的时候,货币就不是简单地被用来购买商品,而同时是支付先前欲购商品的价格,货币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结合的形式出场。

第二,某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一次全部出卖,而是分批分期地出卖;同时,由于它的使用价值的性质,使用价值不是在商品实际移交的时候即被让渡,。支付房租,是分期地购买房屋的使用权。而是逐渐地被让渡,而房屋出租,房屋的使用价值,不是一下子就转移给你,你搬进去住,是逐月低消费它的使用价值

第三,各种商品在生产上有时间长短和先后的不同,某些商品生产有季节性,各种商品生产距离市场远近也不同,这样,当某些人的商品亟待出售时,另一些人的商品还没有生产出来,或者虽然生产出来,但没有卖掉。一方面需要很快出卖,一方面需要很快购买,但没有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于是就发生以赊账办法买卖商品的行为,在清偿债务时,货币就作为支付手段。

(二)支付手段职能的内涵

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情况下,“等价的商品和货币不再同时出现在卖的过程的两极上。现在,第一,货币在决定所卖商品的价格上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由契约规定的所卖商品的价格,计量买者的债务,即买者到期必须支付的货币额。第二,货币执行观念的购买手段的职能。虽然货币只是存在于买者支付货币的承诺中,但它使商品的转手实现了,只是当支付日期到来时,支付手段才真正进入流通,就是说,从买者手里转到卖者手里。”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与其它职能的区别:第一,“流通手段转化为储藏货币,是因为流通过程在第一阶段中断或商品的转化形态退出了流通。支付手段进入流通,但这是在商品已经退出流通之后”。第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是作为流通过程的媒介,使流通过程能继续进行;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则是“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或作为一般商品,独立地结束这一过程”。第三,从商品转化为货币的目的上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是为了换取货币来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作为储藏手段是为了用货币形式保存商品价值;而作为支付手段,债务人“则是为了能够支付,如果他不支付,他的财产就会被强制拍卖”。

(三)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包含的矛盾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许多商品所有者都以赊账买卖商品的方式发生着债务关系和债务连锁,例如甲欠乙的,乙欠丙的,丙又欠丁德,那末,只要甲向丁支付一笔钱就可以了,而且,如果是丁又欠甲的,那就更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出场,债务互相抵消就完事了。这里,许多笔支付作为正数和负数,商品所有者作为债权人又作为债务人互相抵消,并不要有现实的货币。货币在这里只是作为价值尺度起作用,只作为计算货币存在,连采取货币符号出场都不需要。但是当锁链的某个环节突然破裂,突然发生要求现金支付的时候,便会引起商品世界大范围的混乱。因为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后,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作为价值实现的手段在时间上是分离的。签订信用合同时,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出现;到清偿债务时,货币才又作为价值实现的手段出现。在这个分离期间可能会发生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情。比如说,在商品成交和到期付款之间商品价格暴跌了,债务人便无力全部偿还债务。一环破裂会影响另一环,人们都要求获得现款,不要想象的“货币”了,人们普遍感到货币不足,发生货币危机。

(四)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的总额

三、世界货币

(一)世界货币职能的产生及其形态

(二)世界货币的职能:世界货币执行一般支付手段的职能、一般购买手段的职能和一般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的职能。它的最主要的职能是作为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

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一节资本的总公式

一、商品流通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

(一)资本主义生产是以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基础

(二)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它所需要的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

二、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一)不同的流通形式:作为货币的货币的流通公式是:W-G-W,即商品流通形式;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公式是:G-W-G。

两个公式的共同点是:第一,两者都经过买和卖两个阶段,第二,两者都有商品和货币出场,第三,两个都有三个人物登场,即一个卖者、一个卖者,一个又买又卖者。第四,两者都体现了人们之间的交换关系。

形式上的区别:第一,从流通的形式看,买和卖两个阶段的次序不同;第二,从商品和货币变换位置来看,前者是同一货币两次换位,货币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手中;后者是同一商品两次换位,货币最终又流回到它的出发点。

(二)不同的流通目的与内容:

第一,流通的目的不同;第二,从流通的内容来看,前者是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的商品的交换,从其价值来说,应当等价交换;后者的始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它们在质上是相同的,因此要求在量上有差别,这种流通才有意义。第三,从流通的界限来看,前者的流通是有界限的,后者的流通则是没有界限的。

三、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概念

从以上对资本流通形式的分析中,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资本和资本家几个基本经济范畴。马克思认为G-W-G的完整形式应该是G-W- G’,其中的G’应该等于预付货币加上一个增殖额。马克思把这个增值额叫做剩余价值,正是这种价值增殖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而“作为这一运动的有意识的承担者,货币所有者变成了资本家。”

四、G—W-- G’是在流通领域中表现出的资本的总公式。

第二节总公式的矛盾

一、资本总公式矛盾:

马克思指出:“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适合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前已表明,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价值是抽象劳动的物化形式,是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它实现商品的价值,但不能使这个价值增加;流通过程是商品形态变化的领域,它不是价值的源泉。所以,价值增殖的运动,表面上看显然是与这些规律相矛盾的。资本运动和商品运动的不同之处,只不过是改变了两个对立过程(卖和买)的顺序。单是这种形式上的差别,为何改变了整个过程的性质呢?何况这种顺序的颠倒,也只是对三个流通当事人中的一个才是存在的。“可见,我们把虚列颠倒过来,并没有越出简单商品流通领域.”换言之,资本的价值增殖运动,运行于一般的商品流通环境中,但它又和这一流通领域的支配规律相矛盾,这就是总公式的矛盾。

二、简单商品流通不可能产生价值增殖

马克思指出:在流通中不外两种情况:一是等价交换、二是不等价交换。前者不能创造剩余价值是明显的。但认为不等价交换创造剩余价值的观点比较流行,因此马克思着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三种解释的谬误。第一,认为贱买贵卖能创造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贵卖不能使价值增殖。因为,卖者之所得也就是卖者之所失,从社会来看,并没有增加一个价值原字。第二,认为消费者贵买能创造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再简单商品流通情况下,生产者本身也是消费者,如果以生产者名义贵卖产品,作为消费者也要付出高价购买商品,这样作为生产者之所得会被作为消费者之所失抵消,因此也谈不上价值的创造。第三,认为剩余价值是商业欺诈的结果。马克思认为,欺诈之能改变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配比例,而就不能增加价值总量。

三、离开简单商品流通也不能说明剩余价值的产生。

这是因为,流通是商品所有者一切相互关系的总和,在流通之外,商品所有者就只和他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它虽然能创造价值,但是不能进行价值增殖。因此,如果商品生产者在流通领域以外,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触,就不能使价值增殖,也就不会由剩余价值,从而货币也就不可能转化为资本。

四、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资本流通的目的是自行增值,但流通又排斥资本的增殖,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解决,这就是矛盾转化的条件。

资本的增殖运动,没有越出一般商品流通领域,但它又与商品流通的规律相矛盾,这个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解决和转化。这个条件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商品生产的内部矛盾,由此就转化为雇佣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在新的矛盾统一体中,旧矛盾不是被简单地取消了。一般商品的等价交换,依然不能使资本增殖,但出现了劳动力商品,劳动力虽然也被假定为按价值出售,但它的使用却可以产生剩余价值,矛盾就是这样解决的。

第三节劳动力的买和卖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有两个:第一个是:“劳动力的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们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使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自由的所有者。”第二个条件是:“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而不能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作商品出卖。”总之,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

二、劳动力商品的二因素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也就是劳动,它是价值的源泉,它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使价值增殖。因此这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实践所决定的。而“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具体地说,劳动力的价值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维持劳动者本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维持劳动者子女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三是劳动者获得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费用。至于以上这些费用究竟是多少,其中包含着一个历史和道德因素。

同时,劳动力价值总有一个最低限度,这就是维持拉动着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同其他商品相比较,既有相同点,又有特殊性。这表现在其使用价值即劳动局又创造价值与增值价值的能力,表现在其价值决定上受一定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此外,劳动力的价值及其使用价值在时间上是分开的,这表现在劳动力的价值是在流通领域实现的,而劳动力的实用价值却是在生产领域进行的,劳动力的使用过程才是生产商品和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正是根据以上这些特点,马克思称劳动力为一种“特殊商品”。

三、劳动力自由买卖及其实质

在劳动力作为商品买卖这种经济关系的基础上,产生了资产阶级社会关于自由、平等、所有权、边沁的虚伪外观。马克思极其深刻地揭露了自由、平等、所有权、边沁的本质。自由,无非是商品买卖的自由,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卖,表面上看也是自由的,而事实上,这里只有资本家的自由,没有劳动者的自由。平等,根源于商品所有者之间在市场上平等对待。而事实上,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是不平等的,再生产过程中,它们之间时统治和服从,剥削和被剥削之间的关系。所有权,劳动者只是对自己唯一的商品劳动力有所有权,资本家则对自己掌握的大量货币和各种生产资料有所有权,互相承认对方的所有权,在流通领域进行商品交换,这种商品交易时建立在工人对生产资料没有所有权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是商品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边沁,是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他提倡功利主义,把利己主义作为人类道德行为的准则,认为有益于个人也就有益于社会。在商品经济中,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却不是这样。(俞明仁)

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第一节劳动过程

一、劳动过程的一般性质:

所谓劳动过程,“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七、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可见,劳动过程实际上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一)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

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人类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是劳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在劳动开始时,劳动者的头脑中就已经形成了他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像蜘蛛结网和蜜蜂筑巢那样的本能活动。从而把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严格地区分开来了,并指出人类劳动的一般特点。

劳动对象是人的活动作用其上,改变其形态使之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土地上生长的食物,是未经人类的协助就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而存在;二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人的劳动只是使它们同大自然脱离关系;三是原料,这是人类劳动已经滤过的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主要是:第一,人自己身上的器官;第二,劳动者直接占有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天然的,可成为人的身体器官的延长;第三,经过加工的各种劳动资料;第四,广义地说,凡是劳动过程中所必要的一切物质条件都是劳动资料,例如土地、工厂建筑物、道路、码头等。在以上的这些劳动资料中,劳动工具再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以上这些劳动资料中,劳动工具再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如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二)如果从结果或产品的角度考察,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

(三)一个使用价值究竟作为原料、劳动资料或产品,取决于它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在和活劳动接触才能形成现实产品的使用价值。

(四)劳动过程是人类生存永恒的自然条件。

二、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一)它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

(二)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第二节价值增殖过程

一、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在于生产剩余价值。

马克思指出,资本家所关心的两点是:第一,他要生产用来出卖的商品,要生产具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第二,他要使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总和。

二、价值形成过程

(一)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是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二)价值形成过程实例

三、价值增殖过程

(一)价值增殖过程实例分析

(二)价值增殖过程于价值形成过程的比较

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是资本家将公认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的价值时间以上形成的。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进行到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为止,那就是价值形成过程。如果超过

补偿劳动力价值以上,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所以马克思说:“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四、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当作一般的生产过程,使生产使用价值,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是劳动过程。

作为商品的生产过程,它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因此,它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它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还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因此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这种二重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而来的,也只有用劳动二重性理论才能得到科学地说明。

第六章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一、劳动在新产品价值形成中的二重作用:产品中新价值的形成与旧价值的转移是同一劳动的二重结果。

马克思指出,工人把一定量劳动加到劳动对象上,另一方面,被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又成了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这是否意味着工人进行了两次劳动呢?当然不是,而是同一劳动过程所产生的二重结果,这种结果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即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它把新价值加到产品的价值中去,作为具体的特殊的有用劳动,它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此“新价值的加进,是由于劳动的单纯的量的增加;生产资料的旧价值在生产中的保存,是由于所追加的劳动的质。”

以上这种二重性体现在下列现象上:第一:具体劳动与生产力直接相关,而抽象劳动则只与劳动时间相关。因此,不管劳动生产力怎样变化,新增加值总是不变的。但是转移的旧价值会发生相应的增减;第二,如果劳动生产力不变,生产资料的价值变化了,在同一劳动时间追加的新价值不变,但是,如果生产资料的价值降低,转移的旧价值就减少,否则反是。第三,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价值不变的情况下,由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与具体劳动转移的旧价值按正比例变化,即劳动时间越长,所创造的新价值与转移的旧价值越多。第四,不管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的价值如何变化,工人在2小时劳动中加进的新价值与转移的生产资料旧价值总是1小时劳动的2倍。

二、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在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马克思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这就是说,生产过程必须具备两大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者在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生产资料在产品的价值形成和增值过程中,只是转移起旧价值,这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价值从一种形式便为另一种形式,所以它的价值就从原来的原材料形式上转移到新的加工产品的形式。这是由生产消费的性质决定的。

由于生产资料的各个组成因素在生产中的消费情况不同,因而他们的价值转移方式也不同。劳动资料是全部参加劳动过程,部分参加价值形成过程;原材料则是全部参加价值形成过程,部分参加劳动过程。但是不管哪种情况,它们的价值都是通过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由此可见,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消费了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它的价值并没有消耗掉,而是被保存下来转移到新的使用价值中了。

“劳动立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

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

马克思指出:“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原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

《资本论》第三卷第三篇.ppt.Convertor

资本论 第三卷 第三篇 第三篇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趋势 第十三章规律本身 节选。原著有55段,节选了41段, 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形式 P341/1 在剩余价值率不变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不变的情况下:一般利润率会逐渐下降。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从而同被推动的总资本相比,会相对减少,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 二、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是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另一种表现。在剥削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同一剩余价值率会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表现为不断下降的利润率。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一般利润率日益下降的趋势只是劳动生产力日益发展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 三、利润率下降和 利润量增长同时并存 在商品价格下降的同时,商品总量中所包含的利润量会增大,这是利润率下降而利润量同时增加规律的另一种表现。 四、阻止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因素 起反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 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 不变资本的物质要素变得便宜;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劳动力价格便宜; 对外贸易的发展; 股份资本的增加 中国目前奢侈品销售价格构成: 原材料5%+加工成本6%+3奢侈品品牌附加值(一般是保留利润值)55%+广告与公关活动成本5%+旗舰店年度成本%+人力成本6%+政府关税、消费税、部分增值税等综合进口税率20%——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数据 世界奢侈品协会同时发布了2011最新报告,称中国内地去年的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4。预计中国将在2012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利润率的变化趋势关系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前途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外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者中引发了一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利润率在上升还是如马克思所说在下降的讨论高潮.。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利润率下降的规律不成立,因此争论很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讲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稿) 导语 1.正确理解和对待学习的“知识” 有的知识作为工具,用于谋生;有的知识,是为了净化心灵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越高,与经济利益越远。越来越接近人的精神世界、人的心灵。 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为我们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让我们站得更高,视野更开阔,更好的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 视频资料:马克思的伟大人格风范 这个视频启示,马克思他有卓越的才华,完全可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他却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身于一项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的事业,并为此创造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活动。恰恰表明了马克思的无私和伟大之处。 图片:马克思的墓志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60% ?平时成绩占40% 平时成绩衡量指标: ?学习态度表现占10%(出勤率、发言效果、听课状态) ?实践成绩占30%(原创,有新意,格式符合要求) 3.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公共必修课,课堂教学36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共3学分。 教材的结构 包括绪论和七章内容。绪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介绍;后七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讲解,其中,又包括了三个部分。

第一至第三章是哲学部分;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形而上,从现象探究其根本,即追根溯源。如大千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没有规律可循?等等问题。 第四至五章是政治经济学部分;剖析了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即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阶段性爆发的根源,即私有制的存在导致全社会生产存在盲目性,解决的出路是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第六至第七章是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描绘了马克思对未来的理想社会的憧憬。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认识马克思主义从认识马克思开始 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 20世纪末,当人类即将进入新千年之际,开始盘点过去的一千年。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在一千年的历史天空中,风云人物和思想大师如群星闪烁。马克思能被人们看做是其中最亮的一颗星辰,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马克思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表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 视频资料:卡尔马克思 这个视频启示,马克思被西方媒体先后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最伟大的德国人”“全球最伟大的哲学家”确实实至名归。他有卓越的才华,完全可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他却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身于一项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的事业,并为此创造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活动。恰恰表明了马克思的无私和伟大之处。 马克思的墓志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三卷[456]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三卷[456]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三卷现在正在排印中,可望不迟于今年9月问世。盼望已久的第三卷将完成整个著作的理论部分,到那时,就只剩下最后一卷即第四卷了,第四卷将对剩余价值理论作历史的批判性的概述。[457]第一卷表明,资本家怎样从工人那里榨取剩余价值,第二卷则表明,这个最初包含在商品里的剩余价值怎样实现为货币。可见前两卷所谈到的剩余价值,只是它在第一个占有者即工业资本家手里的情形;然而剩余价值只有一部分留在这个第一个占有者的手里;随后它就以商业利润、企业主收入、利息、地租等形式在各个有关方面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第三卷所阐述的就是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律。而讲完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也就结束了剩余价值的整个生涯,此外对它就没有更多的东西好谈了。除了资本主义利润率的一般规律,第三卷还研究了商业资本、生息资本、信贷和银行、地租和地产等问题,这些问题连同前两卷研究过的题目,已把标题中所答应要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概括无遗了。 写于1894年1月9日左右 载于1894年1月12日“前进报”第9号 原文是德文 俄文译自“前进报”俄译文第一次发表 注释: [456]这篇短文同“关于‘资本论’第三卷的内容”一文一样,是恩格斯为即将出版的由他整理付印的“资本论”第三卷所写的,目的是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第三卷于1894年秋出版;1894年10月4日恩格斯为它写了序言。看校样花的时间比恩格斯预料的稍微多些。恩格斯在看校样的过程中把副本寄给“资本论”俄译者尼·弗·丹尼尔逊,以便尽快出版第三卷的俄文版,该版于1896年在彼得堡出版。 随着“资本论”第三卷(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25卷第1、2分册)的问世,出版马克思这部天才著作的所有理论性各卷的工作宣告完成,从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所有部分也宣告完成,同时,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获得坚实的科学基础。 短文除载于“前进报”外,还载于1894年1月14日“社会政治中央导报”(《Sozialpolitisches Centralblatt》)第16期上。——第511页。 [457]恩格斯本来打算把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1861—1863年手稿作为“资本论”第四卷加以出版,但这种意图在他生前没有来得及实现。1905—1910年卡·考茨基出版了“剩余价值理论”,但是对作者的手稿作了许多随意的改动、挪动和删节。直到1954—1961年才由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完成了符合于马克思的计划和作者手稿的材料排列次序的新版“剩余价值理论”。见卡·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第4卷)第1分册(1954年莫斯科版)、第2分册(1957年莫斯科版)、第3分册(1961年莫斯科版),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26卷。——第511页。

资本论与经济周期

读《资本论》有感 ——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相关探讨自经济危机以来,我个人是比较关注经济周期这个话题的,之前就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资本主义社会每十年就会爆发一场经济危机。”觉得很好奇,一直想探讨一下其中原因,很想了解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在接触《资本论》以后,在读的过程当中,虽然读得不是特别深入,但尤其关注经济周期这一部分,想要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虽然书中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章节来阐释这一问题,但是相关内容却对这个话题做了充分的解释,也形成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 一、在谈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之前,先看看其他人的一些经济周期理论。 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危机是进入资本主义经济后才出现的特有现象,其原因是生产脱离消费后导致的消费不足。这里他更多的强调的是消费本身的不足。 杰文斯的“太阳黑子说”。杰文斯认为,任何一年收获的成功肯定依存于天气,特别是夏季和秋季各月的天气;如果天气在某种程度上依存于太阳周期,那就可以说,谷物的价格和收获将或多或少地依存于太阳时期,并经历周期性的波动,其时期等于太阳黑子出现的时期。但我觉得这样造成的影响是有限的。 当然也还有其他人的另外一些观点,但读了《资本论》以及看了一些经济周期的评述类文章后,还是觉得马克思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是最系统和最完善的。 二、马克思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理论阐述,是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开始的,经过《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最后在《资本论》中完成对经济危机的系统研究,论述了经济危机周期产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建立了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体系。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特定生产方式下所产生的历史现象。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经济危机既不存在可能性,也不存在现实性。当货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后经济危机具有了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必然性,还“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

资本论第三卷读后感

资本论第三卷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资本论第三卷读后感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开篇时指出;“在第一卷,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这是马克思对《资本论》前三卷研究对象、内容和理论结构的概括和说明。 《资本论》的体系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它的结构是“科学的辉煌成就”。《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研究的基础,以资

本作为研究的主体,以剩余价值作为研究的中心,以资本内在矛盾发展作为研究的主线,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作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范畴上升到具体范畴的科学叙述方法的指导下,整个理论体系通过矛盾形态演化、范畴演进和规律转化,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殊的社会历史性质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论》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书目。而且得到资产阶级学者的承认。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2年12月21日发表的文章《共产主义后的马克思》,文章中承认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影响力。文章中一些论断还是客观的,给人启发的。文章讲到了1999年,BBC评选“千年伟人”,卡尔·马克思名列榜首,而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则分列二、三、四名,表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位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和革命者所取得的成果在今天仍然得到学术界的尊重。”文章明确指出:“马克思在许多方面都是正确的:比如资本主义的许多问题、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思想的方式等。马克思很有先见之明。”“马克思遭到了误解。东欧和前苏联实行的共产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扭曲。”“请你务必丢弃前苏联和东欧实施的共产主义,但千万不要丢弃马克思。”“这位伟人在许多问题的看法上都是正确的,他应该得到更多的承认。”文章说:“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力远远不止于人数日益减少的自封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许多假设、分析的特点和思维习惯在西方思想界甚至更大的领域都广为流传。”由此,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与伟大。

资本论选读》教学大纲

《<资本论>选读》教学大纲 《〈资本论〉选读》教学大纲,明确了课程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为考察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按照《资本论》体系,教学大纲分为三个单元,十个讲题。 第一讲劳动价值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的主要内容。劳动价值理论阐明了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和怎样创造价值的问题,尤其是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一、商品 二、货币 三、价值规律 四、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第二讲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一卷第二至六篇的主要内容。恩格斯曾说过,《资本论》的整部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而作为剩余价值流通、分配理论基础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无疑在《资本论》中有着重要地位。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二、剩余价值的源泉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四、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三讲资本积累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主要内容。这一理论从再生产的角度,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阐明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的实质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四讲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二卷第一至二篇的主要内容。从微观经济的层面研究资本运动的规律性。 一、资本的循环 二、资本的周转 第五讲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主要内容。从宏观经济层面上,研究社会再生产的条件及其规律。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第六讲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三卷第一至三篇的主要内容。 一、成本价格和利润 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三、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 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七讲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三卷第四篇的主要内容。 一、商品经营资本 二、商业利润 三、商业资本周转 四、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的现实意义

《资本论》第一卷讲义

《资本论》第一卷讲义 一、《资本论》的写作背景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也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其他成员一样,对思想、观念的主宰地位和它的无往而不胜的力量深信不疑,而对物质因素和物质利益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则毫无认识,因此,对被认为是研究人们物质利益问题的政治经济学,从未接触过。正像恩格斯后来对梅林说的那样,马克思当时对政治经济学,“还一无所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中文第1版第38卷第480页·) 严酷的社会经济生活颠覆了象牙塔里的虚幻王国马克思于1841年4月15日在耶拿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起初,他打算到波恩大学讲授哲学。布鲁诺·鲍威尔也特别希望自己的这位年青朋友到波恩大学任教,以便共同进行反黑格尔右派的斗争。但是1840年登上王位的威廉四世,实行了更加反动的专制政策。对反动普鲁士专制制度的任何批评都被认定是犯罪,都要无情的予以取缔。布鲁诺·鲍戚尔本人也因他的两本书《约翰福音史批判》和《对观福音书作者的福音史批判》)被当局认为是对圣经的有害批评,而吊销了教学证件,并被柏林大学和波恩大学免职。刚刚走出幽静的象牙之塔和博士们高谈阔论沙龙的马克思的主观信念,立即同冷酷的现实发生了矛盾。严酷的现实使他感到根本不能把反对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思想、政治思想同在德国大学中教学工作结合起来,自己对现存制度的不可调和的反对立场使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担任公职。他只好把早先已经开始的理论研究工作暂时放下,选择了撰写政治评论的工作,并以青年人的满腔热忱投入了反对普鲁士专制制度和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德国正处在资产阶级革命前夜,争取自由和民主的斗争特别高涨。争取出版自由,反对反动的书报检查制度是这场斗争的一个特别尖锐的问题。马克思的第一篇政论性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便是为此而作。在这篇文章中,他强烈谴责新书报检查令是一种惩罚思想方式的法律,因而它不是国家为自己的公民颁布的法律,而是一个党派用来对付另一个党派的法律,它取消了一切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马克思讲,这种法律“不是团结的法律,而是一种破坏团结的法律,一切破坏团结的法律都是反动的,这不是法律,而是特权。……在某一个机关自诩为国家的理性和道德的独占者的社会中,在和人民根本对立因而认为自己那套反国家的思想方式就是普遍而标准的思想方式的政府中,执政党的龌龊的良心却捏造了一套追究倾向的法律,报复的法律,来惩罚思想方式,其实这种思想方式只是政府官员的思想方式。追究原则的法律是以无原则和对国家的不道德而粗鲁的看法为基础的。”1马克思指出,颁布这样法律的政府是以国家理性的独占者自居的,因而也是同人民处于对立之中的,这样的政府只能依靠官僚机器,只能信赖官吏。官僚的权力、狂妄霸道和握有全权的官吏的专横,是普鲁士国家制度的特有弊病。从马克思对书报检查令的这种批评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他虽然还是认为国家是政治和法的理性的实现,但已强烈地感觉到现实的普鲁士王国并不是这种理想的国家,相反,它愈来愈沦为特殊等级维护自身特权的工具。这样他便很自然地对黑格尔的国家是“客观精神”的最高体现,是“地上的神物”,“人们必须崇敬国家”等等观点发生了怀疑。 不同的物质利益决定着不同的政治主张马克思于1842年lO月15日就任《莱茵报》的编辑。如果把他发表在该报上的文章同《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中文第1版第l卷第17-18页.

《资本论》选读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0024 《资本论》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In On Capital 【学分】2【学时】32 【编写】【审核】 (一)授课对象 四年制本科经济学专业 (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经济学专业任选课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能够把马克思的两大科学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著作,惟有《资本论》。《资本论》深刻揭示了资本经营活动规律,为社会主义企业资本运营提供了有效武器;《资本论》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也为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平台。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及相关课程为:政治经济学。 (三)课程教学的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结合当代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现实,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夯实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功底。 (四)教学内容 1、《资本论》总论 (1)课程体系和总体结构(2)《资本论》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重点:了解该课程的课程体系和总体结构。 难点:理解《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2、劳动价值论 (1)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2)商品交换和货币(3)货币的功能 重点: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难点:劳动二重性及商品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3、剩余价值论 (1)货币转化为资本(2)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4)工作日(5)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6)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7)工资重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难点:剩余价值的相关概念。 4、资本积累理论 (1)简单再生产(2)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4)(5)(6)重点: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资本以及资本积累在工人命运上产生的影响。 难点: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资本。

资本论第一卷

一、填空: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2:商品与货币的对立是源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3:决定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的商品价值总额—赊售商品的价值总额—互相抵消支付的总额+到期支付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 =商品价格总额(代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二、名词解释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 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运动形式为: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流通:货币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是指由商品流通所引起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 使用价值与价值 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而是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的条件。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 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价值尺度是指用货币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 价格标准:又叫“价格标度”,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而派生出来的技术性职能,指包含某一固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 分,即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 资本的技术构成与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技术构成:生产资料数量和劳动力数量 的比例,是取决于技术条件的,所以叫做资 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 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价值构成是指资本在价值形态上由不变 资本和可变资本所构成的数量比例。产业资 本家用于生产的资本,从价值形态来看,表现 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两个部分, 也就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组成。马克 思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构成的这种比例 关系,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 三、简述 《资本论》一二三卷各自的研究对象和中心 第一卷: 对象:资本的生产过程(最直接的生产过程)。 撇开了资本的流通过程的媒介作用来研究资 本的代表形式—-产业资本 中心:核心在于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是为 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两大阶级对立的经济 根源(即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产生剩 余价值) 第二卷: 对象:资本的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统一 的流通过程)实质:一般形式的资本在各不同 阶段所表现的不同形式 中心:围绕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如何实现 来研究 第三卷: 对象:资本生产的总过程(资本运到作为整 体考察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生产、分配、 交换和消费过程的统一 中心:剩余价值如何在各剥削阶级内部及集 团间的分配 什么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怎样体现商品生 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1)从价值的产生和本质来看,价值是商品 生产者互相交换其劳动这种社会经济关系的 体现。 (2)从价值量来说,商品的价值量必须以社 会必要劳动量来计量。所以商品生产者必须 把个别劳动量折合为社会必要劳动量,才能 使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因而,价值量 的决定也表明价值是商品生产者社会关系的 体现。 (3)从价值形式来看,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 的凝结,他只有通过商品交换,通过价值形 式才能表现出来,最终通过货币表现出来。 可见,价值形式、货币,同样是商品生产者 生产关系的表现。 体现的社会关系 (1)商品的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 劳动的关系。商品生产者在交换中为了确定 交换的比例,必须借助于生产商品的劳动。 商品与商品相交换,实际上是生产者之间的 劳动与劳动相交换。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规律,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等量劳动相交 换的关系。 (3)价值反映了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生产 者之间的劳动平均化的关系。各个不相同的 个别劳动时间必须平均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价值将同一部门内不同生产者的劳动时 间差别平均化。 (4)价值反映着不同生产部门的商品生产者 的不同劳动的同一化的关系。不同生产部门 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是不同的。但是他 们都以价值为基础进行商品交换。这种交换 实际就是将他们不同的具体劳动还原为同质 的抽象劳动。所以,正是价值将不同部门的 生产者的各种具体劳动差别同化为相同的一 般的人类劳动。 什么是价值量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他们 的相互关系? 价值量的内在尺度是劳动时间。价值的质的 规定性是抽象劳动,其量的规定性是劳动持 续的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的劳动 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 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就是按照由社会必要 劳动时问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的。 价值量的外在尺度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 的必然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 殊商品。货币的第一个职能就是价值尺度, 它是价值量的外在尺度,它从商品世界外部

资本论第一卷思考题(优.选)

1.《资本论》的写作动因及创作过程? 1)写作动因 直接原因 ?对农民处境的研究,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经济关系的研究,并走向社会主义。 “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因报》的主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批判工人运动中的错误思潮。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蒲鲁东提出:“财产就是盗窃”“对于蒲的智慧的作品,则不能根据肤浅的、片刻的想象去批判,只有在不断的深入的研究之后才能加以批判” ?解剖“市民社会”——社会经济制度。“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样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称之市民社会。客观条件 ?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成长。 ?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主观条件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沿领导人民群众革命斗争 ?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超乎常人的意志与品质 ?渊博的知识体系 2)创作过程 ?第一阶段(1843.10-1858.5 ) 主要著作:《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共产党宣言》 已经知道m 从何而来、怎样产生,为写作《资本论》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1858.6-1863.7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