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辅导4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辅导4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辅导4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辅导4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辅导4.txt7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8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辅导(四)

2003年10月24日

第十九章蒋之翘辑注《唐柳河东集》第一节柳宗元以及他的文与诗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曾经做过集贤殿正字、蓝田尉、监察御史里行等官。唐顺宗时,他跟刘禹锡等人一同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改革集团,担任礼部员外郎。但因为以宦官为首的保守势力发动反击,王叔文执政不到七个月便宣告失败,柳宗元于是被贬官为永州司马(今属湖南),十年后调柳州刺史(治所在今广西柳江),最终死在柳州,享年四十七岁。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的思想比较复杂,尤其是后期,佛学对他的影响不可谓不深。但他是唐代杰出散文家与诗人。在散文方面,他跟韩愈齐名,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积极参与者,对改变唐代文风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杂文如《愚溪对》等抒发个人幽愤、批判俗世丑行,隽永而又酣畅。他的寓言文如《三戒》等以极有艺术韵味的形式,传达对社会的批判或警示,既给读者以深永的思考,又给他们以别样的艺术享受。他的山水游记比如《永州八记》等摹写自然景色穷形尽相,并常以简括的文笔凸显深远的意趣,融模山范水与抒发人生情怀、褒贬世态人情为一体,缔造出一种清冷晶莹的美好艺术境界。他的传记文,譬如《捕蛇者说》批评赋敛之毒有甚于蛇,写得无限悲伤凄婉;《种树郭橐驼传》借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来张扬为官应当蕃民生、安民性,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一种跟《庄子》类似的奇诡。他的抒情文如《祭吕衡州温文》哀悼亡友,感情极其回荡,有学者评价说是但见泪痕,不睹文字。柳宗元的散文赢得了极高的赞誉。柳宗元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在散文方面,就诗歌而言,学术界一般认为他跟韦应物并称,但成就高于韦,今《柳河东集》保存他的诗一百六十余首。第二节柳集诸本柳宗元诗文集最初是刘禹锡编辑的。将其文编为三十卷,在卷一之末附有韩愈撰写的《柳子厚墓志铭》。但这个三十卷的本子后来流传不广。北宋时期,穆修曾感慨柳集不全见于世,出人间者,残落百余篇。他后来见到一个“联为八九大编,夔州前序,其首以卷别”的四十五卷本(今已不知出自谁手),跟陇西李之才“参读累月,详而后止”。后来这一校订本在世上广为流传。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沈晦拿穆修本作底本,参以其他三种异本进行校订,增人《请听政第二表》、《贺皇太子笺》、《省试庆云图诗》,共四十五卷外二卷,六百七十四篇,刻于四明,所以也称四明本。沈本对后世影响极大,南宋陆续出现的各种柳集注本基本上都采用这个本子。然而它实际上存在不少问题,最紧要的一点是羼入了一批可疑的作品。大约在南宋孝宗、光宗年间,《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刻成。这个本子只有正集四十五卷,而没有外集和附录,是综合此前各家之说的集注本。该本汇集了比较多的唐宋文献资料,其中关于人物、史事、年代的材料具有比较重大的意义,而宋人评论、校勘或注释等方面的材料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该本长期以来以孤本流传,不太为世人所知,今国家图书馆所藏宋刻本是唯一尚存人世的本子。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了吴文治等先生校订的《柳宗元集》,即用该本为底本,比较常用。此外一种南宋集注本,是廖莹中辑注世彩堂《河东先生集》四十五卷,又外集二卷。其实它也是沈晦本的重编本,篇次与《百家注》相同,注释来源也与之仿佛。1928年上海蟑隐庐将世彩堂原本影印刊行,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又将这个本子排印,因此影响很广。第三节蒋氏辑注《河东集》的特色和价值蒋之翘,字楚稚,号石林,明浙江秀水人。家贫,然而好藏书,收罗名人遗集数十种,曾游著名学者焦站门下,明末避乱村居,校注过《昌黎集》、《河东集》等。蒋氏辑注的《唐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

集五卷、遗文一卷、附录一卷,有明崇祯六年(1633)原刻本、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双梧居重刻本、清道光十七年(1837)重刻本,以及民国年间由中华书局排印的《四部备要》本。该书的注释跟《百家注》以及廖莹中的辑注大抵相同。不过,宋儒不注重对诗文的艺术分析,该书则以对诗文的艺术把握见长。总体说来,蒋氏辑注《河东集》中的诗文评议一般不累赘,简洁明快,或侧重于整体(但落实到局部),或侧重于局部(但着眼于整体),或溯流,或穷源,或张扬优长,亦或针砭劣短,常以零金碎玉式的短章,揭示作品卓越的艺术特质和境界,目击道存,用异常简约、异常感性的话语传达出非常具有涵盖力且触及问题本质的论断,引导读者进入文章艺术的佳境。这对于读者阅读柳宗元的诗文来说,无疑大有裨益。

二十章《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第一节李贺与《李长吉歌诗》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中期著名诗人。他生于福昌昌谷 (今河南宜阳),是唐朝宗室郑王之后,但是他们那一系早已衰落,家境贫苦。他父亲名叫李晋肃,官卑而早死。更不幸的是,“晋”与“进”谐音,李贺为了避讳,不能参加进士科考试,所以终生郁郁不得志,只做过太常协律郎这样的小官,死时年仅27岁。他才华横溢,自幼便有诗名,常常苦吟终日,呕心沥血,精心锤炼。他不拘泥于格律,尤其擅长于歌行体。其诗风格怪奇,辞彩绚丽,想象力极为丰富,意象瘦硬、谲诡、冷涩、凄艳,时空交错,穷极变化,在诗坛上独成一体,被后人称为“昌谷体”。李贺的诗集名为《李长吉歌诗》,是他自己亲手编定,然后交给友人的。年代比他稍晚的杜牧是最早为他的诗歌作序的人,在其《李长吉歌诗叙》中详细地描述了他从李贺友人手中看到李贺诗集的经过,和诗集的具体编次情况。在这篇重要的序文中,杜牧还对李贺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成就作了精辟的概括总结。杜牧将李贺的诗歌与楚辞相比,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也点出了李贺诗歌的弱点,就是过于追求怪异,过于走偏锋,于条理上不是很清楚,给解读带来很大的困难,也损害了诗歌的艺术水准。杜牧这段序文对李贺的评论基本上是中肯的,影响也非常大。后世对于李贺的评价,基本上不离杜牧所定下的这个基调。宋人将李贺与李白相比,说“太白仙才,长吉鬼才。”这在后来也成为了一个很有影响的说法。所以李贺又有个外号叫“诗鬼”。他的诗歌创作,对当时和后来的诗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二节《李长吉歌诗》的版本和评注情况由于李贺独特的诗风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他的诗歌一直为后世所看重,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诗集也保存得很好。但是,版本也很多,互相之间也就存在一些歧异。杜牧所见到的四卷本《李长吉歌诗》,是李贺亲手编定的原稿本,一直流传了下来。《新唐书·艺文志》、郑樵《通志·艺文略》都著录了这个集子。在宋代,就出现了很多版本。在这些版本中,鲍钦止本是最流行的,后来的很多注本都是以它为底本。由于李贺的诗歌艺术水平高,又玄奥难懂,所以为他的诗歌作过注的人非常多,今天可以看见的注评本有十几种。最早注李贺诗的是宋代的吴正子,有《笺注李长吉歌诗》。宋末元初刘辰翁有《评点李长吉歌诗》评本。明代徐渭、董懋策都著有《昌谷诗注》,合刊为《唐李长吉诗集》。在古代的注本中,比较重要的是姚文燮《昌谷集注》、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和陈本礼《协律钩玄》。其中前三种,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经把它们合编在一起,排印出版,题名为《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199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重印出版。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也曾经以《李贺诗歌集注》为名重印出版过。我们要重点介绍的,就是这本《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三家评注的版本情况:王琦,字琢崖,号载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是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其主要著作是享有盛名的王注《李太白全集》。他的《李长吉歌诗汇解》,是另一部名著,乾隆二十五年(1760)宝笏楼刻印出版、后来又有四部备要本。这部著作收录了李贺歌诗正集四卷,外集一卷,另外还汇集了从杜牧以来的各家序跋、评语、传论的首卷,还从《乐府涛集》里采录出了两首李贺的逸诗,作为补遗。姚文燮(1629--1689)字经三,号羹湖,安徽桐城人,顺治十六年 (1659)进士。其《昌谷集注》有清顺治间苏州刻本和康熙中建阳刻本。方扶南的《李长吉诗集批注》在清代并未刊行,原本只有稿本,后来被

陈本礼得到,在其《协律钩玄》中引用了几十条。1958年5月,徐声越将《李长吉诗集批注》从一个过录本上抄录下来并加以整理,使之得以成为《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中的一种。第三节《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的成就在三家之中,应该是姚文燮年代最早,但是却以王琦成就最高。所以《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把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放在最前面,篇幅也占了大半。像李贺写的这样难懂的诗歌,典故的注释、文句意思的梳理串讲,都是很重要的。王琦把这个工作做得很好。历来注诗的人,往往有其偏好和专长。有的工于考索典故,用考据学的方法来注诗,而于诗歌艺术则不甚了了,其末流甚至连诗意都难以串讲清楚。而另外又有些人专走评论一途,这种方法从明代起大盛,这一类注家往往于诗意、诗境有独到的领悟,但是往往不能解决读者了解具体词句的基本要求,还容易有空疏之弊。又有索隐钩玄一派,注重探求本事和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如果用得恰当,就能够开辟诗歌研究的新的局面,但是又往往容易陷入穿凿附会。像王琦这样能够兼顾各个方面,又在各方面都做到了很高水平的通才,实在难得。虽然《李长吉歌诗汇解》中也难免有些错误,但是从整体来说,水平是极高的。说它是李贺诗注中最好的一种,应该是毫无疑义的。与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不同,姚文燮《昌谷集注》的注释方法,是钩玄索隐。姚文燮把李贺完全当成了一个讽喻诗人,认为他的所有诗歌都是为指斥当时的政治而创作。这就和汉代经学家阐发微言大义的方法是一脉相承的。用经学方法来注诗,方法是不对的,但是却是有渊源传统的。虽然姚文燮的自信并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但是他的这种治学方法在当时却很有市场,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他的《昌谷集注》代表了清代索隐钩玄一路的注书方法,所以虽不高明,却很重要,有学术史的研究价值。另一方面,他的这种方法也还不是一无是处,对于一些与政治相关的作品,还是很适用的。所以,有的部分的注解,也还是能够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诗歌的意思的。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内容很驳杂。包括注释、评论、校勘等方面,都是以简短的条目形式出现的,不是很有系统性。在整个著作中,评论占了主要部分。这些批语,对于帮助读者理解诗意还是有好处的,也常常能够抓住一些诗歌艺术上的特色。大凡诗歌赏析评论一类的著作,最重要的是要有高超的鉴赏能力,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妙赏”。方扶南对李贺诗歌的有些地方还是有心得的,也颇可点拨初读者,但是从整体水准上来说,还是比较平庸的,终究还够不上“妙赏”二字。也正因为此,他的《李长吉诗集批注》和姚文燮《昌谷集注》实际上是作为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的附录而被编选进同一本书,供读者参考的。这在《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的“出版说明”中已有明言。读者读《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最重要的还是要精读王琦的《李长吉歌诗汇解》。第二十一章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第一节李商隐和他的诗歌创作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小官僚家庭,十岁就死了父亲,自幼孤贫。他青年的时候古文写作就已经崭露头角,十七岁那年,他拿着自己写的文章谒见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得到他的赏识。令狐楚是当时的骈文大家,便把自己的骈文章奏.的写作技巧传授给李商隐,并任命他为幕府巡官。令狐楚死后,其子令狐绚继续不遗余力地奖掖李商隐,并帮助他考上了进士,时年二十五岁。然后,李商隐进入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府,王茂元也很赏识他,并把女儿嫁给了他。但是,当时朝廷里牛僧孺、李德裕两党争斗非常激烈,令狐楚父子是牛党,而王茂元则被目为李党。所以李商隐归附王茂元后,令狐绚对他十分不满,认为他是“背恩”、“诡薄无行”,对他进行排挤打压。由于令狐绚后来拜相得势,所以李商隐一直郁郁不得志。他又参加过几个人的幕府,都只是做最下层的小官,穷愁潦倒,漂泊四方,最终在四十六岁那年就过早地死去了。李商隐生活在国势日衰、政治腐败的晚唐时期,目睹了种种黑暗悲惨的现实,自身又陷入党争的夹缝中而终生蹭蹬下僚,虽然抱有远大的政治志向,却又无法实现。所以在他的诗歌中,有许多反映残酷的社会现实、批评时政、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自己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感慨的作品,如著名的《安定城楼》、《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马嵬》、《乐游原》等。而李

商隐更加著名的,却是他的爱情诗。他的爱情诗,风格缠绵悱恻,意境迷离倘恍,辞藻瑰丽精工,风流蕴藉,极具审美价值。其中的《无题》系列诗,是他的独特创造,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还有著名的《锦瑟》诗,都是他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李商隐才能全面,古、近各种诗体都能够运用自如,而其中又以七律水平最为突出。另外,他的散文、骈文也很有名。由于他杰出的才华,在当时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又与另外一位辞藻华丽的诗人温庭筠并称“温李”。杜牧也是一代才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与李商隐匹敌,但是温庭筠则只专攻脂粉香艳一体,其实远不可与李商隐比肩。李商隐的诗文集,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有《玉溪生诗》三卷、《樊南四六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赋》三卷、《文》一卷,大概到明代的时候,这些集子就大多散佚了,只有诗三卷还大体完好。《玉溪生诗》在宋代已经有刻本,但今已不存。明末清初钱谦益据宋本抄录,然后又用北宋本校正过的《李商隐诗集》三卷,保存了下来,有清宣统元年国光社的影印本。此外,还有过明刻本《李义山诗集》三卷,《四库全书》本即用其抄录,但是这个明本今天已经不可见了。还有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毗陵蒋氏刻《中唐人集十二家》本《李义山诗集》六卷(有《四部丛刊》影印本)、明末毛氏汲古阁《八唐人集》本《李义山集》三卷、席启寓刻《百家唐诗》本《李商隐诗集》三卷、朝鲜刻本《李商隐诗集》十卷补遗一卷(今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等。从这些本子来看,虽然彼此分卷次第有些不同,但篇目基本上没有出入。所以,可以说李商隐的诗六百多首是基本上保存下来了。他的文集,都已经亡佚,后人不断辑佚,搜集了不少。但是我们这里主要只介绍代表他主要文学成就的诗歌创作,所以对文集的情况不拟多谈。第二节李商隐诗歌的笺注情况李商隐的诗歌词语华丽,用典多,含蓄深婉,难以索解,所以要注释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明末释道源(石林)开始注解李商隐诗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是还很粗糙。清代就有不少人注李商隐了。其中,比较早而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要数成书于顺治十六年(1659)的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三卷了。他的《李义山诗集笺注》在释道源注本的基础上大力改进,可以说是真正地开辟荆榛,筚路蓝缕,为李商隐诗歌的笺释廓清了道路,竖立了大致的框架。后来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程梦星(字午桥)在朱鹤龄注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成《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三卷,有乾隆八年(1743)江都刻本。雍正元年(1723)出版了徐德泓、陆鸣皋《李义山诗疏》二卷,选注了李商隐诗歌二百余首。另外还有乾隆四年(1739)姚平山(字培谦)的《李义山诗集注》十六卷,乾隆四年(1739)屈复的《玉溪生诗意》八卷,乾隆年间纪昀的《玉溪生诗说》二卷,乾隆二十八年(1763)冯浩的《玉溪生诗详注》三卷。近人张采田有《李义山诗辨》不分卷,黄侃有《李义山诗偶评》三卷,今人叶葱奇有《李商隐诗集疏注》,刘学锴、余恕诚有《李商隐诗歌集解》。在清代的注本中,最好的要数朱鹤龄、冯浩二家。冯浩,字孟亭,桐乡(今浙江桐乡市)人。乾隆年间进士,为翰林,曾任侍御史等职。少年时代即喜爱李商隐诗,并学其体作诗。除了《玉溪生诗详注》三卷之外,他还著有《樊南文集详注》八卷,把李商隐的诗、文都注了。由于他的《玉溪生诗详注》比较晚出,所以能够吸取各家之长,比较详备。该书于乾隆二十八年由德聚堂首次刊行。但是后来冯浩不断发现这个版本中的错漏之处,越来越不满意,于是在乾隆四十五年进行了重刻,趁这机会对原刻本作了许多改正增补的工作,其中引文也重新一一核对过。所以,乾隆四十五年重刻本是一个比较好的版本,非常精审,刊误很少。后来在嘉庆年间又出过重校本。 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德聚堂乾隆庚子重刻本为底本,参照诸本加以校对,标点整理,出版了标点排印本。标点者是蒋凡。上海古籍出版社这个本子将原书的次序作了调整,书的题目,却由《玉溪生诗详注》改成了《玉溪生诗集笺注》。由于这是我们今天最容易得到的本子,为了读者购买、引用方便,我们一律将它称为《玉溪生诗集笺注》。第三节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的特色冯浩的《玉溪生诗集笺注》中有“发凡”十二条,仔细交代了此书的注释体例。李商隐的诗歌隐晦难解,其中很多作品,如果不弄清楚其写作背景,是很难得到比较正确的解释的。所以,仔细考证李商隐平生行事,就成为

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中已经有《年谱》,但是疏漏比较多。冯浩经过仔细的考订,纠正了朱鹤龄的很多错误。在这个比较精详的《玉溪生年谱》的帮助下,冯浩就得以进一步将诗歌作品进行编年。原来的三卷诗集是没有次序的,冯浩按照编年顺序将它们重新加以排序,可以编年的诗歌排成两卷,觉得还不能确定编年的诗歌就编为第三卷。由于冯浩并没有看到《永乐大典》中保存的二百多篇李商隐的逸文,所以有些考证受到限制而不符合事实,另外他自己也犯过部分附会史实的错误,但是就当时的水平看来,他能够做到那样,已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了。近人张采田有《玉溪生年谱会笺》,又把冯浩的年谱改进补正了很多,可以参考。冯浩“发凡”还提到,他为了尽量地搜集资料,费了许多心血。除了参考几个比较有名的流行注本之外,他用了多年时间,遍访诸家笺注。正所谓“后出转精”,年代比较晚的人,就更有条件引用多家注解,使其著作更加综合、详备、精审。冯浩参考了朱鹤龄、程梦星、徐德泓、冯班、田兰芳、何焯、陆昆诸家学说,征引非常广博,即使是有些学术质量不太高的手稿本,他也本着不使其完全淹没的同情心,保存了其少量成果,收入自己的注本中。所以,他的著作称为“详注”是名副其实的。除了注释以外,在每篇(组)诗之后,冯浩都作一个串讲,带有解题性质。在串讲中,他还常常把各家的重要见解摆出来,然后加以评述取舍,断以己意,颇见功力。另外,冯浩还抄录了李商隐朋友的一些赠答诗,以及后人对他的一些评论作为附录,便于读者了解李商隐诗歌在历代的研究情况,也为本书增色不少。冯浩注本穿凿附会的毛病,不仅仅是体现在具体诗歌的注解中,也同样影响了他对《玉溪生年谱》的编订工作,由此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错误。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仔细区别辨认的,不要被他所误导。由于李商隐的诗歌实在太难索解了,不光是冯浩,即使在今天,我们也无法完全弄清楚其真正的写作目的和含义。其中许多问题,大概会是永远的谜团,而同时也正是李商隐诗歌的魅力所在吧!第二十二章李壁《王荆公诗注》第一节王安石及其诗文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曾经担任过扬州节度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地方官。仁宗嘉枯元年(1056)入朝任群牧司判官,嘉枯三年(1058)任度支判官,上万言书,极言当世之弊,主张施行变革,但未被采纳。英宗末年,他曾经知江宁府。神宗赵顼即位以后,王安石获起用,于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实行变法,次年拜相。他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熙宁七年(1074),由于保守派极力阻挠以及宋神宗对新法产生怀疑,王安石被迫辞去相位,知江宁府。次年重新人朝为相。但熙宁九年(1076)再次罢相,出判江宁府。第二年免知府而居钟山,直到去世。王安石晚年被封为荆国公,死后追封舒王,谥文。所以后人习惯上称他为王临川、王荆公、舒王、王文公等。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在散文方面,他跟曾巩、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以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王安石曾经广泛涉猎前人诗歌,编过《唐百家诗选》、《老杜诗后集》、《四家诗选》等著作,是宋代最早提倡学习杜甫的诗人。在他的诗歌中,那些针砭政治或探求改革、揭示尖锐社会问题的政事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咏史诗长于议论,见识超越前人。他的写景抒情短章雅丽精绝,脱弃流俗。王安石前后期诗歌在艺术方面有一定的变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总的说来,他诗歌方面的艺术成就超过散文,不愧为宋代诗人一大家。第二节李壁《诗注》的版刻系统宋人注释宋诗的情况大概只有三家,这就是施元之、顾禧、施宿注苏轼诗,任渊、史容、史季温注黄庭坚诗,以及李壁注王安石诗。由此也许可以推断苏诗、黄诗、王诗在当世已经享有很高的地位。李壁的注在历代著录中的名称不太一致,宋刊大都作《王荆文公诗注》或者《正荆公诗注》,如《郡斋读书志·附志》作《王荆公诗注》,《藏园群书经眼录》作《王荆文公诗注》等;元刊本作《王荆文公诗笺注》。20世纪我国出版家张元济先生影印的所谓元大德本则作《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李壁{1159--1222),字季章,号雁湖,又号石林,谥文懿,眉

州丹棱(今四川丹棱)人,南宋著名史学家李焘第六子。lll起初以荫人官,后登进士。宋宁宗朝累迁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又曾兼知枢密院事。李壁一生著述很多,有八百多卷。开禧三年(1207)到嘉定二年 (1209),他谪居抚州,嗜好王安石的诗歌,后来就纂辑成了《王荆公诗注》。今天所知《王荆公诗注》的宋刻本有三种:一种由李壁的门人刊行于眉山,载有魏了翁嘉定七年(1214)的序。一种为嘉定十七年(1224)胡衍跋本,亦即抚州刻本。一种是绍定三年(1230)的庚寅增注本。该书元刻本系统又有两种:一种是元大德五年(1301)的刻本,经刘辰翁评点并删节李壁的笺注,今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另一种是大德十年(1306)毋逢辰序刊本。降至明清两朝,《王荆公诗注》的刻本都出自元刻本系统,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张宗松的清绮斋本。这个本子校勘颇精,流传很广。《四库全书》中的《王荆公诗注》就是该本的抄录。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的排印本则是依据该本,而另行校点的。第三节李壁《诗注》的价值和特点李壁对王荆公诗的注释相当详备。他对王安石诗歌之典故、词语出处、相关人物、创作背景以及诗句含义的探索,受到学界普遍的赞许。因为李壁生活年代跟王安石比较接近,他的整个家族又非常重视史学,例如其父李焘著有北宋编年史《续通鉴长编》,其弟李皇著有北宋简史《十朝纲要》(亦涉及南宋高宗朝),所以,他有条件熟悉和掌握北宋更多的史实材料包括一些价值珍贵的实物,可以亲临其境勘察王荆公的行历,勘察王荆公诗歌的多种版本乃至墨本、石刻等等实物以及这些实物上的题跋,可以掌握大量切实可靠的证据来解释王荆公的诗歌。而越是后来的学者,就越难以做到这一点。因此,李壁所作笺注,于王安石的生平出处以及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考辨、注释得相当详实。这些注释,为把握王荆公诗歌提供了很好的背景资料。李壁的笺注常常有不可否认的可靠性。王荆公的诗深深涉及儒、释、道三家学术,而李壁的注亦广采各方面的材料,决不囿于一般的经、史、子、集,其中大量引用佛学典籍最值得注意。李壁笺注在一般训诂之外,有时候探求句法的源流,对读者有一定启发作用。另外,李壁《诗注》搜集王荆公的诗作也相当完备。它比通行的《临川先生文集》多七十二首。李壁注文中也有一些亡佚的王安石诗文。至于李壁注文中所引宋人佚诗,亦颇不少。这些都值得注意。第四节李壁《诗注》的问题不可否认,李壁笺注王荆公诗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一,有时候不能揭明典实的渊源。卷四注《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第三首:“凡夫当梦时,眼见种种色。此非作故有,亦非求故获。不知今是梦,道我能蓄积。贪求复守护,尝怕水火贼。既觉方自悟,本空无所得。死生如觉梦,此理甚明白”,引《淮南子》曰:“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觉而后知其梦也。今将有所大觉,乃知此之为大梦也。”实际上,《庄子·齐物论》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淮南子》的意思由《庄子》而来,注荆公诗引《淮南子》显然不如引《庄子》更得其本源。其二,有时候存在明显的错误。卷四注《无营》:“无营固无尤,多与亦多悔。物随扰扰集,道与俭然会”,云:“虚者,道之所及。《老子》曰:‘道集虚。”’究其实际,《庄子·人间世》有“唯道集虚”一语,今本《老子》没有类似的话。同卷注《病起》:“桃枝焕洪涩,散发唏晓促”,引宋玉:“涩然汗出,霍然病已。”其实,汉初著名赋家枚乘《七发》写楚太子疾,吴客先后以七事说之,太子最后“据几而起曰:‘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滤然汗出,霍然病已。”李注说是宋玉,似乎没有依据。卷三注《定林示道原》:“湿银注寒晶,奁以青培堆”,云:“李贺《温汤》诗:‘湿银注镜井口平,鸾钗映月寒铮铮。”’其实所引诗句出自李商隐的《河阳》。卷六注《读秦汉间事》:“秦征天下材,人作阿房宫”,曰:“《秦本纪》:三十五年,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注中所引之事实际上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而不是《秦本纪》。

其三,有时候当注而未注。卷五注《谢公墩》:“小草戏陈迹,甘棠咏遗恩”,曰:“桓温尝问安:‘远志又名小草,何以一物而有二名?’郝隆曰:‘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隆语似谑

安也。安至新城,筑埭于城北,后人追思之,名为召伯埭。”仅这样注释,并不切合“甘棠咏遗恩”一句,读者仍看不明白。《韩诗外传》卷一云:“昔者周道之盛,召伯在朝,有司请营召以居。召伯曰:‘嗟!以吾一身而劳百姓,此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于是接而就蒸庶于阡陌陇亩之间,而听断焉。召伯暴处远野,庐于树下,百姓大说,耕桑者倍力以劝。于是岁大稔,民给家足。尔后在位者骄奢不恤元元,税赋繁数,百姓困乏,耕桑失时。于是诗人见召伯之所休息树下,美而歌之。《诗》曰:‘蔽弗甘棠,勿划勿伐,召伯所茇。’此之谓也。”《史记·燕召公世家》也说:“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则称:“昔召公述职,当民事时,舍于棠下而听断焉。是时人皆得其所,后世思其仁恩,至摩不伐甘棠,《甘棠》之诗是也。”很明显,只有结合这些背景材料,才能更好地理解王荆公的《谢公墩》。明白了李壁《诗注》的长短,可以更好地发挥这部著作在王安石乃至宋诗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二十三章王文诰注《苏轼诗集》第一节苏轼及其诗歌创作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他是宋代第一大文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他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也都是当时的大文学家,和他一起并称“三苏”,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之中。苏轼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盟主,名重当世。许多著名的文学家都出于他的门下。如黄庭坚、秦观、张末、晁补之,号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歌对这些人乃至整个宋代的文学发展方向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苏轼是我国古代诗坛上光芒闪烁的一大名家。第二节苏轼诗歌的注解本苏轼的诗词文集版本很多,也比较复杂混乱。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系统,即分集本和分类合编本。分集本的代表是《东坡七集》。宋版的“东坡七集”,到明朝初年就已经很难看见了。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东坡七集”本子,是明代成化四年(1468)吉安知府程宗据宋本重刻的。分类合编本,就是按照苏轼作品的各种体裁、内容分类的诗文集,最早的是苏轼的曾孙苏峤在建安(今属福建)刻印的《东坡别集》四十六卷,但是并没有流传下来。后来福建建阳麻沙镇的书商又根据这个本子,加以增补,刻成《东坡大全集》,错讹很多,质量不高,而且也早已亡佚了。元、明以来的苏轼诗文集大都出于分集本系统。今天我们能够看见的版本,大多出于明成化四年吉安本的系统。由于苏轼卓绝的艺术才华和巨大影响,从宋到清,有非常多的人为他的诗歌作注,其数量仅次于为杜甫作注的。最早出现的注本,是宋代赵次公等人的四家注。然后不断有新的注家加入,后来竟号称百家。完好保存到今天的,只有宋代坊刻的《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王状元”就是指的王十朋。但是这本书到底是不是真的由王十朋来完成的,学术界还有争论。许多人认为只是托名而已。南宋时候有一部比较重要的注本出现,那就是施元之、施宿、顾禧合著的《注东坡先生诗》。这个本子在当时影响很大,对于苏轼诗歌宋人旧注的保存和推广都有非同寻常的贡献。在清代还出现了几个苏轼诗集的注本。如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五十卷,成书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但是在查氏生前并没有刊行,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由香雨斋刻印行世。另外还有翁方纲《苏诗补注》八卷,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刻本;沈钦韩《苏诗查注补正》三卷,只有稿本,今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乾隆五十八年(1793),踵息斋刊行了冯应榴的《苏文忠诗合注》五十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注本。 2001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冯应榴的这个注本的校点排印本,共6册,改名为《苏轼诗集合注》。校点者是黄任轲、朱怀春。第三节王文诰注《苏轼诗集》王文诰(1764一?),字纯生,号见大,浙江仁和人。他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以下简称《集成》)有嘉庆二十四(1819)年韵山堂自刻本。王文诰的《集成》体系庞大,一共一百零三卷,其中包括诸序、总日、凡例、弁言一卷,王施注诸家姓氏考一卷,象赞一卷、墓铭一卷、史传一卷、御评一卷、《编年总案》四十五卷、《编年古今体诗》四十五卷、《帖子词口号》一卷、《两宋杂缀》一卷、《苏海识余》四卷、《附笺诗图》一卷。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编年总案》四十五卷和《编年古今体诗》四十五卷,这两个部分是该书的核心。《编年总案》实际上是一部扩大了的苏轼年谱,但是和纯

粹史学意义上的年谱不同的是,它主要是注重考订苏轼诗文的创作年月,把它们进行编年,以利于研究。这是一个浩繁的工作,也是王文诰最大的成就。《编年古今体诗》四十五卷,是与《编年总案》四十五卷相对应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在嘉庆二十四年(1819)出版后,又曾经几次重刻。1982年2月,中华书局以道光二年(1822)武林韵山堂王氏刊本为底本,出版了点校排印本,改名《苏轼诗集》(共八册)。点校者是孔凡礼。新版《苏轼诗集》汇聚了今天所知见的各种版本,并利用存有苏轼真迹的金石碑帖和清代以来学者们的校订成果,做了一个汇总性的校订工作,整理出了四千多条校勘记,分载于各卷之后。这样,就保存了许多异文资料,使这本书具有极高的资料价值。这个成就,是超过以前所有的版本的。新版《苏轼诗集》虽然已经不是王文诰《集成》的原貌,却有很多优点,也很容易买到。要仔细研读苏轼的诗歌,可以从这本书人手。第二十四章任渊《山谷诗集注》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史季温《山谷别集诗注》第一节黄庭坚及其诗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庭坚出于著名文学家苏轼门下,为“苏门四学士”之首。他在诗歌方面成就最为杰出,跟苏轼并称“苏黄”。在宋代诗坛上,黄庭坚发挥的影响甚大,被奉为北宋后期文坛上出现的重要诗歌流派即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他的诗流传下来的有一千九百多首,主要内容是思亲怀友、感时抒怀、描摹山水或者题咏书画。不过由于生活视野有限,并且过多地从诗歌技巧上下功夫,黄庭坚在诗歌发展史上产生过较大不良影响,也受到过非常尖锐的批评。第二节黄诗三种集注及其撰著者建炎二年(1128),在黄庭坚的外甥洪炎主持下,朱敦儒、李彤编纂了《豫章集》三十卷,收录黄庭坚元丰以后的诗文一千二百四十三篇。黄庭坚早期的作品则未被收录。与此同时,李彤得到经黄庭坚亲手删定的《南昌集》,将黄庭坚认定属于自己的诗文编为诗七卷、文三卷,将他认定不属于自己的五十余篇诗歌另编为四卷,而不弃之,独自编成了《豫章外集》一书,总共有十四卷。淳熙九年 (1182),黄庭坚的孙子黄蕾收集了《豫章集》、《豫章外集》未收的佚文佚诗八百八十一篇,编成《豫章别集》二十卷。至此,黄氏三集全部问世。任渊《山谷诗集注》、史容《山谷外集诗注》以及史季温《山谷别集诗注》,就是在以上三种集子的基础上产生的。任渊字子渊,南宋成都新津人。他的《山谷诗集注》二十卷是对洪炎所编《豫章集》三十卷中诗歌的集注,成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史容字仪甫,号芗室居士,蜀青衣(今属四川)人。他的《山谷外集诗注》共十七卷,成于嘉定元年(1208)。该书以李彤《豫章外集》为底本,但只集注了其中经黄庭坚认可的七卷诗歌,对黄庭坚认为非自己所作的那部分诗歌(即编入《外集》卷十一到卷十四者)则没有注。该书现存的元代建安翻刻宋蜀刻本,保留了宋蜀中芗城刻本的原貌。史季温是史容的孙子,字子威,号植斋。。他的《山谷别集诗注》是取《豫章别集》中的诗歌集注而成的,既不分辨诗体,也没有进行编年,大概初刻于南宋淳枯年间(1241—1252)。该书现保存有明刻本等。以上三种黄诗集注现存最早合刻的本子。第三节黄诗三种集注的价值和特点任渊、史容、史季温三部诗注的价值,首先表现在内集、外集诗注对黄庭坚的出处年月加以考核,使读者得以知晓他的际遇行历,并依此进一步推求他的诗歌的内涵,认识他在诗歌思想艺术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山谷诗集注》按年编次诗歌,并且目录还附以年谱。《山谷外集诗注》也是按年编次的,它的目录同样附有年谱,只不过比较简单而已,而诗题下面则基本上没有考说。其次,任渊、史容、史季温对黄庭坚诗歌所关涉的人物、地理等,集注颇为详明。其三,黄庭坚写诗讲究字字都有来历,用典很多,任渊、史容、史季温之集注在揭明典实方面用力不少,收获自多。有了这些注释,读者可以比较切当地把握山谷诗的意蕴。其四,任渊、史容、史季温生活的时代距离黄庭坚较近,他们在考论黄庭坚出处岁月、诠释黄庭坚诗作史事和人物时,见到过不少后人无法看到的材料。这使得他们的很多考说和诠释不可替代、不可或缺,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第四节黄诗三种集注的缺失无庸置疑,任渊、史容、史季温集注黄山谷诗歌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或有失考之处。二

是注释典故或者不能得其本源。三是注释名物或者不得其实。四是或者不能揭明山谷诗的独特构思。五是或者不能揭明山谷诗的句法出处。以上种种缺失,读任氏、史氏三集注者不可不知;知道这些缺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汲取这三种著作的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3教材参考书目必背篇目及概念

中国古代文学3 教材、参考书目、必背篇目及概念 一、教材、参考书目 1.教材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下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参考书目 (1)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高等教育出版社 (3)鲁洪生、赵敏俐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下册,中华书局 (4)傅璇琮、蒋寅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辽金元卷),辽宁人民出版社 二、必背篇目 欧阳修《踏莎行》 梅尧臣《鲁山山行》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及其雅号 林逋《山园小梅》 晏殊《浣溪沙》

柳永《雨霖铃》、《望海潮》、《八声甘州》 王安石《明妃曲》、《泊船瓜州》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老夫聊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及其雅号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李清照《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 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 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黄庭坚《寄黄几复》、《登快阁》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陆游《钗头凤》、《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青玉案》(元夕)、《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叶绍翁《游园不值》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大纲 责任教师:王文章 一、课程的性质: 中国古代作品选读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内容为上起先秦下至近代的一些颇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名篇名作或其节录,按文学史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代七个部分。授课学期为一学期,课内授课总计72学时,学分4分。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将通过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名篇名作的分析鉴赏,使学生通过“以点带面”式的学习,充分熟识中国文学代表性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创作特色,并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貌。通过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与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对于陶冶情操、升华性灵,提升自身的艺术文化修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也大有裨益。 三、教学材料与教学媒体: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的课堂教学材料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葛晓音、周先慎编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四、教学重点掌握内容及教学进度表: 一、先秦(8课时,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 神话:《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诗经:《伯兮》、《七月》 先秦散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逍遥游》、《劝学》 楚辞:《离骚》 二、两汉(6课时,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 两汉辞赋:《鵩鸟赋》 史记:《李将军列传》

两汉乐府诗:《陌上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 汉代古诗:《古诗十九首》(《上山采蘼芜》、《十五从军征》) 三、魏晋南北朝(4课时,第八周): 建安诗赋:《蒿里行》(曹操)、《燕歌行》(曹丕)、《白马篇》(曹植)、《七哀诗》(王粲) 正始诗文:《咏怀》其一(阮籍) 西晋诗歌:《悼亡诗》(潘岳)、《咏史》其二(左思)、《游仙诗》其一(郭璞) 东晋诗文:《读山海经》、《桃花源诗并记》(陶渊明) 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读曲歌》(吴声歌曲)、《西洲曲》(西曲歌) 北朝乐府民歌:《幽州马客吟》、《捉搦歌》、《敕勒歌》、《木兰诗》 南朝诗文:《登池上楼》(谢灵运)、《拟行路难》其四(鲍照)、《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玉阶怨》(谢眺)、《与朱元思书》(吴均) 北朝诗文:《水经注》(郦道元)、《国江诸人》(刘义庆) 四、隋唐五代(8课时,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 初唐诗歌:《在狱咏蟬》(骆宾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盛唐诗歌:《凉州词》(王翰)、《次北固山下》(王湾)、《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临洞庭》(孟浩然)、《从军行》、《长信秋词》(王昌龄)、《终南山》、《送元二使安西》(王维)、《蜀道难》、《行路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蜀相》、《登高》(杜甫) 中唐诗文:《滁州西涧》(韦应物)、《宫怨》(李益)、《游子吟》(孟郊)、《山石》(韩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西塞山怀古》(刘禹锡)、《长恨歌》(白居易)、《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晚唐诗文:《早雁》(杜牧)、《贾生》、《无题》(李商隐)、《读“司马法”》(皮日休、《菩萨蛮》(温庭筠)、《菩萨蛮》(韦庄)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五代词:《谒金门》(冯延巳)、《摊破浣溪沙》(李璟)、《清平乐》、《虞美人》(李煜)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整理

填空: 1.诗经是西周至春秋的诗歌总集。 2.现今所见《诗经》共305篇 3.诗经的流传:(三家诗)汉代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生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古文学派毛亨传的《毛诗》,流传至今的为《毛诗》。 4.《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5.西周前期的作品最值得重视的是五篇歌咏周族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大雅》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6.《国语》以记言为主。 7.《孟子》为语录体散文。其文学成分表现在叙事和抒情两个方面。 8.《赋篇》的作者是荀子. 宋玉有《九辩》一篇 9.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 10.九歌的篇目和祭祀的对象:《东皇太一》(天神)、《云中君》(云神)、《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东君》(日神)、《大司命》(掌管寿命的神)、《少司命》(掌握子嗣的神)、《河伯》(河神)、《山鬼》(山中之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和《礼魂》(送神总曲)。 11.五四运动以后的研究者常称这些西周以前的诗为周族的史诗. 12.《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统称“春秋三传” 13.汉代文学领域得到了大规模拓展,最引人注目的是赋。赋分为抒情小赋和体物大赋两类 14.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15.汉代文学在诗歌上的进展最重要的是五言诗的兴起和叙事诗的产生、发展 16.现存汉代最早的抒情赋是贾谊的《吊屈原赋》 17.汉武帝的《秋风辞》是第一篇中国文学史上抒写人生的本然情绪 18.枚乘《七发》大赋的开始 19.西汉中期的体物大赋作家除了司马相如外,最值得注意的是王褒。他的《洞箫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专写音乐的作品 20.贾谊最著名的是《过秦论》和《论治安策》 21.晁乘的政论文《论贵粟疏》 2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到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总共一百三十篇。本纪是全书的大纲。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史记》的写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 - 沈阳广播电视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1)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带有专题研究性质,是专科阶段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提高课。其教学目的是利用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一些古代的重要文学现象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并希望通过四个专题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发他们对文学研究的兴趣。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本课程按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分为四个部分,即《诗经》与楚辞研究、唐诗宋词研究、元明戏曲研究、明清小说研究。四个专题的研究角度、方法各有特点,而且都尽可能地介绍学术研究的前沿状况,努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那些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同学指点治学的门径。 本课程课内学时216,共12个学分,开设时间为二个学期。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专科阶段的《古代文学史》(1)、(2)、(3),本科阶段的《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等。 二、教学媒体介绍 (一)文字教材 A、主教材 本课程文字教材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诗经>与楚辞》(褚斌杰主编、2002版)、《唐诗宋词》(程郁缀著、2003版)、《元明戏曲》(李简著、2003版)、《明清小说》(周先慎著、2003版),文字教材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在主教材的基础上,拟采用多种媒体教材组织教学,主要有文字辅导教材、IP课件、直播课堂、网上辅导等教学手段,对主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再作补充分析和阐释。编制辅助教材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帮助学生自学,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认识理解有关问题。 B、辅助教材 2、《诗经与楚辞导读》2002年2月出版,对文字主教材所涉及的主要作品进行注释解读,使学生能够透彻的理解作品,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深度。 (二)、IP课件 IP课件为重点辅导型,初步拟定8节课,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褚斌杰教授、程郁缀教授、李简副教授、周先慎教授主讲,主要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需要通过电视手段直观演示的内容,使学生通过电视课的直观教学加深对文字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录像教材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随时补充。计划分两次,分别在2003年六月和九月完成。 (三)、网上辅导:根据教学需要及师生反映不定期在网上发表辅导、自测及期末复习考试等有关信息,还将结合课程内容特点组织一些专稿,深入浅出地剖析一些教学问题。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将通过电大在线BBS讨论板进行,欢迎广大师生在讨论板发出帖子,提出问题,提出有关教学建议。网上辅导是本课程重要的手段,很多重要信息主要通过网上发布,平时一定要随时注意查看网上教学信息。 (四)、其它手段:直播课堂、电话答疑、通讯辅导(电子邮件或信函) 有关教学活动安排等,将随时在网上通知。 三、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诗经》与楚辞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 文学史期末考试参考答案整理 总版

请尊重原版,答案仅供参考,勿依赖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文学史期末考试答案整理(总版)1.建安诗歌的特征。 建安文学是指从汉末建安元年起始到曹魏前期,指曹氏三祖时期的文学,其中诗歌的成就最高,乐府诗向文人诗转化,五言诗达到了成熟,开启了文人诗的时代,并建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美典范。建安诗歌的主要特点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 1.政治理想的高扬是当世文人的写作特点之一;东汉末年的动乱,使当时的文人饱受乱离之苦,也激起了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当时文人的共同追求。 2.其次一个建安诗歌的主题是人生苦短的哀叹。其造成的主要原因同为社会的动乱及造成的生灵涂炭的结果; 3.建安诗歌的特征还包含了强烈的个性表现,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不肯效法前贤或同辈,多为另辟蹊径,努力展现自己的风格。如曹操诗的古直悲凉,气韵雄沉,曹丕诗的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的“骨气奇高,辞藻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等等。 4.其次建安诗歌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其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又由于建安诗人处于时代和个人的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都敢于正视苦难的社会与人生,勉励自己及他人惜时如金,及早建功立业,赢得不朽声名的积极向上的特征。

2.建安诗歌与正始诗歌的异同。 建安七子时期,处于曹魏政权创立之期,同样也是鼎盛之期,文士也是政权的把握者,此时的诗风是把咏叹世事哀坚和建功立业的渴望结合在一起,一三曹为中心形成了慷慨悲壮的“建安风骨”。而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曹芳、曹髦等皇帝既荒淫无度又昏庸无能,司马懿父子掌握了政权,废曹芳,弑曹髦,大肆诛杀异己。此时文人的处境和命运与建安时期大不相同。许多文人被司马氏杀害,或者逃避司马的统治却也大部分不得善终。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诗歌的风格也就与建安时期迥异了,反应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 从诗人构成来看,建安时期的写作生力军为三曹和建安七子,而正始时期是由竹林七贤构成主体。三曹及七子是曹魏时的政权中心,同时也构成了当时政治与文化的中心;而竹林七贤是处于一个和司马氏背离的对立位,七贤基本上处于政治的边缘地域。这是两个时代诗人不同的本质所在,也造成了两个时期诗风的风格变化。建安的诗风慷慨悲凉,却不是对政权的不满,而是一种积极向上,昂扬慷慨的建功立业之心;除此之外还有对于人生苦短的哀叹,还有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的主题。而正始颇多感慨之词,抒发个人忧愤。 而从历史文化背景来看,建安时期的文学走向自觉的时代,也是诗人创作个性高扬的时代,还有从两汉时期儒家一统刚刚走过的思想解放;正始玄学与魏晋风度是与司马氏标榜的“名教”抗衡的产物。在建安时期,由于思想解放,写作风格颇为“通脱”,像曹操《短歌行》采用了乐府古题写时,为曹操的代表作之一。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这些诗抒发感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作业三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综合练习(三) (十一至十七章) 一.填空题 1.《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因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它是南朝梁昭明太子__萧统____负责组织编纂的。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___诗文选集__。 2. 从唐初至现代,《隋书》所著录的总集至今保存完整的仅有三部《___文选___》、《__文心雕龙___》、《__玉台新咏》,而《_文选__》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3.《文选》所录的作品,上自先秦,下迄_齐梁_____,除无名氏外,共有123__家,__700____篇。 4.《玉台新咏》是南朝梁、陈间的著名诗人_徐陵_____编的一部诗歌选集。它是继《诗经》《楚辞__》后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收录了__汉代____至__梁代____的___690___首诗歌。 5.明代《玉台新咏》的刻本,都是根据南宋永嘉_陈玉父__刻本刻印的,但这个版本比___陈玉父______本多了_179_首诗。 6. 在重视华美辞采的南北朝时代,陶渊明的诗风被目为“__质直____”,并不被人们特别看重。钟嵘的《诗品》仅仅将他列为___中品__,而将写山水诗的谢灵运列入__上品____。直到__唐代____,陶渊明的地位才大大提高。 7.庾信的作品,前后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期风格绮艳流丽,后期____劲健苍凉_;作品的主要内容前期多是奉和应制、吟花弄月、美人艳情,后期多写___身世之感_________、亡国之痛、_乡关之思_。 8.清代有两个人为庾信集作注:一是吴江人___吴兆宜_____作《庾开府全集笺注》十卷;一是钱塘人_倪璠_____作《庾子山集注》。 9.倪璠的《庾子山集注》初刊于康熙二十六年,钱塘_崇山曲堂__刻本。后来又有道光十九年___同文堂_____刻本和光绪二十年的_儒雅堂__刻本。 10.____李白__是屈原以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选择题 (D )1.《玉台新咏》八百六十九首诗的版本系统中,最好的是版本是 A.五云馆活字本 B.兰雪堂活字本 C.华亭杨元鑰刻本 D.赵氏寒山堂刻本 ( C )2.《曹集诠评》的“曹集”指的是 A.曹操的诗集 B.曹丕的诗文集 C.曹植的诗集 D.曹植的诗文集 (B )3.“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里的“曹子建”和“我”分别是指 A.曹植钟嵘 B.曹操谢灵运 C.曹植谢灵运 D.曹操钟嵘 (B )4. 教材认为,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学家是 A.曹操 B.曹植 C.班固 D.李陵 (C )5.诗歌风格被苏轼评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诗人是 A.曹操 B.曹植 C.陶渊明 D.杜甫 (A )6.最早给陶渊明诗编集的人是 A.萧统 B.阳休之 C.宋庠 D.思悦 (B )7.称赞庾信文章“庾信文章更老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的人是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荀子》知识讲解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荀子》

《荀子》论理想社会五则 【一】 原文 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 出处 《荀子·富国》 译文 人们分散居住各顾各不相互依靠是无法生存下去的,要组织在一起没有名分等级制度就必然发生斗争。无法生存下去是忧患,发生斗争是灾祸。拯救忧患,排除灾祸,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明确名分等级来组织起人们。 评论分析 这是荀子社会理想的秩序描述。“明分”以什么为准则呢?荀子的回答是礼义。 作为礼义的具体体现的这种“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它指的是社会的分工分职,即“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荀子·王霸》) 第二,“分”又是社会伦理关系。荀子继承孔子的思想,认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等社会伦理关系是永恒的,是宇宙的“大本”。对于这些伦理关系的每一个社会角色,他都依据礼义,作了规范性的界定。一句话,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人各有别,这里的伦常关系是不能逾越的。 第三,“分”的核心是等级关系。荀子讲的土农工商的分工分职,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伦常,都贯穿着等级之分。 【二】 原文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 出处 《荀子·君道》 译文 有使国家混乱的君主,没有本来就混乱的国家;有使国家安定的人,没有自行使国家安定的法。 评论分析 中国社会的一元性政治结构,决定了当政者对于社会生活的极大主导作用,因此,各种社会理论理所当然地会对从政者个人素质提出高的要求。君主的人格状况,直接影响他对统治方式的选择。明智的君主,其明智同样表现在对人的重要性的认识上,那就是着力于贤能之士的拣择。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 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 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任诞。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诗歌创作具有象外之象。其中第一象是诗歌中具体,鲜明所感可言的形象画面。第二象指形象画面中所蕴含的无穷韵味,是无象之象。 9玄言诗:东晋时期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人物有孙卓,许洵等。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10骈文:齐梁时期,骈文是文章的代表。骈偶平整,声韵谐美,用典繁复,辞藻华美,四六句型是其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骈文在两汉时期孕育而出。在齐梁时期确立体势,并进入鼎盛期。 11永明体: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发现诗歌韵律,以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形式相结合出现的新诗体,注重对偶,讲求音律,守护四声八病之说,对篇短小,是我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过渡诗体,反映了诗歌创作由较为自由发展到讲求格律的必然趋势,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培训讲学

一、填空题: 1、初唐作家中提倡“兴寄”与“风骨”的诗人是--------------------。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描写的是--------------的景致。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出自于------------------。 4、“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出自于-------------------。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于------------------------------。 6、完成诗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7、“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出自于------------------------。 8、唐代传奇之名来源于作家---------的小说集----------------。 9、“黄粱美梦”一语出自---------------------------。 1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于--------------------------------。 11、“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出自于--------------------------------。 12、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二位诗人最后完成的。 1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于---------------。 1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于---------------。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于------------------------。 16、《长恨歌传》的作者是----------------------。 17、唐诗中有“孤篇横绝”之誉的杰作是。 18、“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出自于。 19、“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出自于。 2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出自于”。 2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出自于。 22、“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出自于。 23、唐代作家中将寓言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的是。 24、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作家是。 25、“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出自于。 26、“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出自于。 2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于。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

一、传统神话对我们民族共同心理的作用与思维特征 (一)、共同心理作用 1、深沉的忧患意识 2、厚生爱民意识 3、先民的反抗精神 (二)、思维特征:象征性、隐喻性 1、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2、具体而形象 3、浓厚的情感体验 二、采诗的目的 “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三、赋诗言志 “赋诗言志”是春秋外交仪式上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当时真正的职业性外交专家是行人,在传统上是由史官充任的,并有采集诗歌的职责。行人采集诗歌的目的是用于朝廷或其他正式场合的礼仪中。诗歌为巫史行人的职业性修养,“赋诗言志”正反映了这一文化背景。诗歌可用于仪式和谣占,被认为具有神秘启示性,所以,可以通过赋诗来观察个人的意志或命运。 四、断章取义 只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带自己的意见,而不顾及所引诗篇的原意,或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后来比喻征引别人的文章,言论时,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 五、流传:四家诗 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 六、变风变雅 诗经学名词。原出自《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盖指《风》、《雅》中周政衰乱时期的作品,以与“正风”、“正雅”相对。“正”、“变”的划分,不是以时间为界,而是以“政教得失”来分的。凡讥刺时政者皆属“变风”、“变雅”。 七、《诗经》的艺术成就 1、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2、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3、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4、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

八、春秋笔法 《春秋》语言之凝练含蓄,历来为人叹赏。所谓“一字见义”的语言特点,其叙事之“微显瘅幽,婉而成章”(《史通·叙事》)也主要得力于此。较之《尚书》,《春秋》已明显地由“佶屈聱牙”一变而为简明含蓄,意味着历史散文的发展和进步。“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的语言特点,后世誉之为“《春秋》笔法”。 九、《左传》的文学成就 (1)善于写矛盾冲突,文章有不少富于故事性、戏剧性的情节。 (2)《左传》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其叙事虽尚简,但“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 《左传》记事精妙优美,达到了微而显、婉而辩、简而奥的辩证统一。刘熙所指出:“《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艺概·文概》)。 (3)善于写战事。《左传》之写战争,结构完整,情节精采,运笔灵活,并不局限于正面的战斗场面描写,而能着眼于战争的前后左右;重在描述战争的来龙去脉和胜败的内外因素,以历史家的卓越识见,揭示其前因后果、经验教训,因而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并且还以简练形象之笔,描写战争中的人物和事件,绘声绘色。 (4)、善于写人。古之史官,有所谓记言、记事之分。其实往往言中见事,事中有言,机械区分很难,而记言记事皆必记人。《左传》虽以年为经,以事为纬,并非自觉描写人物,但毕竟涉及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 (5)工于记言,尤长于出色的外交辞令。如《烛之武退秦师》、《齐伐楚鉴于召陵》(末段)、《齐晋鞍之战》等。 十、《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善于选取典型而生动的故事情节,开始有意识地刻画人物,从而使其中的许多篇章具有颇为浓厚的小说色彩。 2、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 3、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 (1)敷张扬厉,善用铺陈,长于夸张渲染,在散体中包容着大量的骈辞俪句,具有“辩丽姿肆”,纵横驰骋,沉而快,雄而隽;气势充沛,如江河直下;词锋逼人,似高屋建瓴的特点。这也是战国时期一代文风的重要标志之一。

语言类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开设课程

语言院校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专业所属;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培养目标: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英语系列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专业所属;国际传播学院 课程专业必修传播学基础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世界文化概论外国文学教育心理学对外汉语教学法 专业选修第二语言习得第二外语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礼仪文化汉语修辞学应用语言学汉语史汉外语言对比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中外文化交流史 北京语言大学。 专业所属人文学院 程 专业必修课: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学、语用学、第二语言教学概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形式逻辑、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纲、写作、英语精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报刊、英语泛读、英语写作等。专业选修课:语音学、现代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分析方法、语义学、汉语修辞学、社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语言应用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汉语言文字学系列专题、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系列专题、语言与文化专题、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论著导读、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学科研究方法、普通心理学、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文化要籍导读、宗教与文化、英美文学、西方文明史、英语翻译、英语专题讨论、外贸英语、第二外语、社科文献检索等。 中国传媒大学 专业所属;文法学部文学院 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学、英语听说、英语读写、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应用写作 天津外国语大学 专业所属国际交流学院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语用学、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化要略等。第一外语(英语)课程的开设贯穿4年,第二外语(日语、法语等)课程学时适量,并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互派学生交流的合作关系。 中华女子学校 专业所属教育学院对外汉语系 课程设置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语言习得、对外汉语词汇学、对外汉语语法学、语用学、文字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女性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与礼仪、英语听力、高级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汉互译等 专业特色;该专业教学团队力量雄厚,高级职称占全系教师的64%,博士学历的教师占73%。目前在女性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书目导读

馆藏中国古代经典书目导读 前言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精神财富。经典是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它们凝聚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应错过的精神驿站。 世代中国人通过经典阅读而汲取了多方面的营养,传承了中华文化,创造了新的生活经验。阅读经典可以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从而为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经典阅读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提高自身素质、保持民族自信的一条有效途径。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不能一一赘述。这里精选了几部有代表性、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作品,通过“必读理由”、“作者简介”、“内容提要”、“名家汇评”、“延伸阅读”等栏目帮助读者多角度解读经典,为深入阅读提供指导。使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馆藏中国古代经典书目 1.《周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索书号:B22/120 馆藏:社科书库 2.《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索书号:I222.2/19 馆藏:文学书库 3.《尚书》——纪言述事之祖。 索书号:B22/9 馆藏:社科书库 4.《春秋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 索书号:K225/57 馆藏:社科书库 5.《国语》——我国现存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 索书号:K225/52 馆藏:社科书库 6.《战国策》——我国第一部记录策士谋臣言行的专集。(西汉)刘向 索书号:K231/22 馆藏:社科书库 7.《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春秋)孙武 索书号:E892/11 馆藏:社科书库 8.《论语》——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品。 索书号:B222/171 馆藏:社科书库 9.《孟子》——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战国)孟轲 索书号:B22/121 馆藏:社科书库 10.《荀子》——先秦重要的哲学著作和散文集。 (战国)荀况 索书号:B222/169 馆藏:社科书库 11.《大学中庸》——儒家经典,列入“四书”。 (春秋)曾参、子思 索书号:B222/523 馆藏:社科书库 12.《墨子》——中国逻辑学的代表作。 (春秋)墨翟 索书号:B224/22 馆藏:社科书库 13.《道德经》(《老子》)——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被誉为“万经之王”。(春秋)老子 索书号:B223/72 馆藏:社科书库 14.《庄子》——推进道家思想而具有集大成意味的著作。 (战国)庄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结课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结课论文) 唐代诗词赏析 唐诗简介 摘要: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把一个朝代的名称——“唐”,和一种文学的体裁——“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专有名词——“唐诗”。在后人心目中,“唐诗”这个名词自身就标志着登峰造极的诗歌成就。中国有一句俗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了三百首唐诗,就能具备基本的写诗能力,可见国人对唐诗的推崇。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强大兴盛的朝代,唐传二十帝,历二百九十年(其间有武则天革唐为周十六年)而亡。唐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繁荣,政治相对太平,外交也很发达,唐朝与周边的区域、国家的交流都非常频繁,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中心。而且在思想上也是相对解放的,统治者不仅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兼容并蓄,而且允许人民对时政展开批评。所以唐朝是封建社会中一个经济富足,社会安定,政治开明的朝代,就是在这样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中,中国古典文学走向了成熟和繁荣,而唐诗则是唐代文学的代表和最高成就。 关键词:唐代诗词李白诗词杜甫诗词对比白居易诗词 正文: 李白诗歌与杜甫诗歌的赏析比较 假如从诗歌的成就来比较李杜的诗歌,我觉得没有可比性。一个被称为天才,一个被称为地才;一个被称为天上的诗人,一个被称为人民的诗人;一个如天上翱翔的鹰,一个如地上狂奔的虎。他们都是诗坛的强者,尽管他们也是好朋友,但他们谁也不能取代谁,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所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既然我们无法对比两人的成就,那么,我们就来比较一下他们诗歌的风格差异,诗歌的思想内容的差异以及诗歌的艺术手法的差异。 一.李杜诗歌的比较:(一)创作上:李白写虚,杜甫写实。1.李白乐观、豪放、自信,他是天之骄子,盛世的歌手,所以写出了“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虚幻的诗句。2.杜甫生在危机四伏的盛世和创痍满目的乱世之中,他过的是屈辱艰难,颠沛流离的生活。所以他忠实记录了严峻的现实。如《悲陈陶》中“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2)象征寓托上:1.因为李白性格纯真,崇尚自然,洒脱不羁、傲世独立,又有老庄的浪漫主义思想,所以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大鹏凤凰·黄河大江·青山明月·仙境醉乡等。如写大鹏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他用大鹏自比,大鹏的自由豪迈,扶摇直上,都是他向往的。如写黄河大江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涛似山喷雪来”,在气势磅礴的江河之间的壮美意境中抒发豪情壮志。如写青山明月的“天门中断楚山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天真的情怀。如写仙境醉乡的“半壁见海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中有诗人的幻想,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简答题 1、简述欧阳修文章风格方面的特点。P31 2、简述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特点。P54 3、简述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P55 4、简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P62

5、简述苏轼诗歌以理趣见长的特点。P67 6、简述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主张。P78 7、简述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P80 8、简述周邦彦词集大成的艺术特色。P90 9、简述李清照对婉约词风的发展。/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P99 10、简述诚斋体的艺术特色。P112

11、简述陆游诗的思想内容。P123 12、简述辛弃疾词排遣苦闷的方式。P137 13、简述辛弃疾对词风的开拓。P139 14、简述元杂剧衰落的原因。P193 15、简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P205

16、简述《西厢记》戏剧矛盾设置的特点。P212 17、简述《梧桐雨》的思想倾向。P216 18、简述马致远杂剧的艺术风格特征。P220 19、简述元杂剧中历史剧前后期的不同思想倾向。P227 20、简述元散曲的艺术表现力。P234

21、简述《琵琶记》戏剧结构的艺术特征。P248 22、宋元话本小说中爱情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P270 23、简述《三国演义》三虚七实的艺术特点。P17 24、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倾向。P25 25、简述《水浒传》在情结结构上的艺术特征。P33 26、简述宋濂散文艺术成就。P36

27、徐渭《四声猿》的艺术特色。P54 28、简述汤显祖的戏曲思想。P67 29、简述《金瓶梅》在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P89 30、简述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P108 31、简述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及意义。P110

本科各专业主要课程开设情况

本科各专业主要课程开设情况 1、金融:(71学分) 入学教育、公司财务、英语Ⅱ(1)(2)、金融统计分析、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保险学概论、西方经济学、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金融法规、金融理论前沿课题、计算机应用基础、金融发展史、财政学、项目评估;2、法学:(71学分) 入学教育、中国法制史、英语Ⅱ(1)(2)、国际公法、劳动法学、国际私法、商法、合同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法律文书、证据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外国法制史、公司法。 3、英语:(71学分) 入学教育、高级日常英语、高级休闲英语、高级职业英语、高级时事英语、高级英语写作、跨文化交际、英语综合实践、变化中的英语、文学英语赏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教学法(1)(2)、语言与应用语言学;4、汉语言文学:(71学分) 入学教育、语言学概论、英语Ⅱ(1)(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2)、汉语专题(1)(2)、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2)、文论专题、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教育思想、专题写作、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 5、行政管理学:(71学分) 入学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英语(1)(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概论、行政领导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政府经济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学、西方行政学、电子政务、地方政府学、公共管理学;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1学分) 入学教育、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数学基础(1)(2)、大学英语Ⅱ(1)(2)、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A、计算机组成原理A、操作系统、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离散数学(本)、计算机微机组装与维护、pu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本)、数据库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概论、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库设计与实践。 7、工商管理:(71学分) 入学教育、西方经济学(本)、英语Ⅱ(1)(2)、组织行为学、小企业管理、货币银行学、成本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公司概论、流通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本)、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现代管理专题、资本经营。 8、会计学:(71学分) 入学教育、西方经济学(本)、英语Ⅱ(1)(2)、国民经济核算、高级财务管理、管理学、货币银行学、高级财务会计、会计制度设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案例分析、审计案例分析、会计案例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 9、教育管理:(71学分) 入学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Ⅱ(1)(2)、现代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公共管理学、管理思想史、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组织行为学、教育评价、现代教育管理专题、人力资源管理、哲学引论。 10、土木工程:(71学分) 入学教育、英语Ⅱ(1)(2)、工程数学(本)、土木工程力学(本)、计算机应用基础(本)、土木工程CAD、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计算机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工程地质、钢结构(本)、混凝土结构设计(A)、结构计算软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11、数学与应用数学:(71学分) 入学教育、现代教育思想、数学分析专题研究、英语Ⅱ(1)(2)、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代数专题研究、几何基础、常微分方程、中学数学教学研究、计算方法、应用概率统计、教师职业道德、复变函数、初等数论、实变函数、数学建模。 12、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71学分) 入学教育、英语Ⅱ(1)(2)、计算机应用基础(本)、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会图、机电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液压气动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机械CAD/CAM、机电接口技术、控制技术CAD、现代企业管理、工业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原理应用、模具设计制造。专科各专业主要课程开设情况 1、金融:(76学分) 入学教育、邓小平理论、政治经济学(A)、经济数学、基础会计、统计学原理(A)、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英语Ⅰ(1)(2)、西方经济学、国际结算。 2、会计学:(76学分) 入学教育、邓小平理论、政治经济学(A)、经济数学、基础会计、英语Ⅰ(1)(2)、统计学原理(A)、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电算化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原理、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经济法概论、新颁财会法规。 3、工商管理:(76学分) 入学教育、邓小平理论、政治经济学(A)、经济数学、基础会计、英语Ⅰ(1)(2)、统计学原理(A)、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公共关系学、个人与团队管理、资源与运营管理、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 4、法学:(76学分) 入学教育、邓小平理论、法理学、宪法学、英语Ⅰ(1)(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学(1)(2)、刑事诉讼法、民法学(1)(2)、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国家赔偿法、婚姻家庭法。 5、行政管理:(76学分) 入学教育、邓小平理论、管理学基础、英语Ⅰ(1)(2)、公共行政学、政治学原理、办公室管理、监督学、行政组织学、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应用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务员制度讲座、个人与团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社会学概论。 6、教育管理:(76学分) 入学教育、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管理概论、学校管理(1)(2)、学校管理心理、教育行政概论、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法制基础、英语Ⅰ(1)(2)、中国教育简史、中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阅读与写作(1)(2)。 7、英语:(76学分) 入学教育、邓小平理论、英语学习指南、英语语法、综合英语(1)(2) (3)(4)、英语听力(1)(2) (3)(4)、英语阅读(1)(2) (3)(4)、英语口语(1)(2) (3)(4)、英语写作基础、英语教学法、英语语音。 8、汉语言文学(76学分) 入学教育、邓小平理论、英语Ⅰ(1)(2)、中国古代文学(B)(1)(2)、现代汉语(1)(2)、文学概论、基础写作、应用写作、中国现代文学、古代汉语(1)(2)、外国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2)。 9、学前教育(76学分) 入学教育、邓小平理论、英语Ⅰ(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论、教学学、心理学、教师口语、幼儿园手工、幼儿园管理、幼儿文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10、护理学:(114学分) 入学教育、邓小平理论、人体生理学、英语Ⅰ(1)(2)、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医护心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药物治疗学、预防医学。 11、药学(114学分) 入学教育、邓小平理论、人体解剖生理学、无机化学、英语Ⅰ(1)(2)、有机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用分析化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学、药物治疗学 12、物业管理(76学分) 入学教育、邓小平理论、管理学基础、英语Ⅰ(1)(2)、物业管理法规、物业管理实务(1)(2)、物业信息管理、物业管理财税基础、房地产营销管理、物业设备设施管理、房屋构造与维护管理、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13、计算机信息管理:(76学分) 入学教育、邓小平理论、英语Ⅰ(1)、微积分初步、计算机专业指南、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实用技术、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基础与应用、Dreamweaver网页设计、信息化管理与运作、ERP原理与应用、Internet 和Internet应用、VisualBasic程序设计、电子商务概论。 14、建筑施工与管理(76学分) 入学教育、邓小平理论、英语Ⅰ(1)、高等数学基础、建筑制图基础、建筑制图基础实训、建筑测量、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构造实训、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5、水利水电(76学分) 入学教育、邓小平理论、英语Ⅰ(1)、高等数学基础、建筑制图基础、水利工程制图实训、水利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实训、水利学、水资源管理、水资源调查实训、水工建筑物、水工建筑物实训、水利工程施工、水法规与行政执法、建设项目管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