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0年1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试题及答案

2010年1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试题及答案

2010年1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试题及答案
2010年1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月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对人类而言,很多自然资源如土壤、阳光、水、森林等具有两重性:它们( A )

A.既是自然资源,又是自然环境要素

B.既是有限资源,又是无限资源

C.既是已被利用资源,又是潜在资源

D.既是可更新资源,又是不可更新资源

很多自然资源如土壤、阳光、水、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等具有两重性:它们既是自然环境要素,又是自然资源。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包括( C )

A.污染防治法

B.自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C.污染防治法和自然环境法

D.污染防治法和自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我国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人为分成污染防治法和自然资源法两大传统部分而各自单独立法,并且由不同部门分权分别执行和管理。

3.新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的时间为( C )

A.1969年

B.1972年

C.1973年

D.1989年

1973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提上了国家管理的议事日程。拟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的雏形。

4.环境法中的总量控制的规定主要符合的生态规律是( C )

A.“协调稳定”律

B.“能流物复”律

C.“负载定额”律

D.“时空有宜”律

“负载定额”律:即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大致的负载(承受)能力上限,包括一定的生物生产能力、吸收消化污染物的能力、忍受一定程度的外部冲击的能力。

为了保护生态系统,必须一方面使它供养的生物的数量不超过它的生物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还需确保排入生态系统的污染物量不超过它的自净能力以及使冲击周期长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周期。

以产(生物产量)定供(畜类或其他物种数量)的规定;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包括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的规定和关于限制冲击周期,如禁止春天砍树、除草、夏时捕鱼捉鳖的规定。

5.环境管理政策进入“综合防治”措施的时期是( D )

A.产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初

B.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一、第一阶段,早期限制时期:从产业革命开始到本世纪初,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经历了早期的工业化时期,同时也进入了公害发生期。当时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工业生产引起的第一代污染。伦敦烟雾污染。

二、第二阶段,治理时期:从20世纪初至60年代进入了公害发展与泛滥时期。

三、第三阶段,综合防治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四、第四阶段,制定发展与环境的总体战略,全面调整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到目前。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各国未来的共同发展战略。

6.“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 A )

A.立法指导原则

B.基本原则

C.基本制度

D.主要任务

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仅适用于立法的过程中,是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方法论基础。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划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突出和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

7.我国《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应当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的责任主体是( B )

A.中央人民政府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省长、市长、区长

第十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8.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是( C )

A.国土规划法

B.城乡规划法

C.土地管理法

D.国土整治法

9.实施清洁生产的主体是( D )

A.政府

B.公众

C.社会团体

D.企业

经修改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于1995年8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开始施行。其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增加了:

⑴对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工艺;

⑵国家对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和对防治燃煤污染大气的控制对策和措施的规定。

10.集中体现自然资源价值的法律制度是( )

A.自然资源许可制度

B.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C.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D.自然资源调查制度

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是指国家采取强制手段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或个人支付一定费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

它是在地球人口日益膨胀、自然资源日益紧缺情况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制度,是自然资源价值在法律上的体现和确认。

集中体现自然资源价值的法律制度就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有利于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

其次,它有利于为开发新的资源筹集资金,并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最后,它有利于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我国现行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有六部,即《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C.《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

D.《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自1979年颁布实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试行)》以来,我国的环境污染防治立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的体系主要是由下列:海洋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安全管理等六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或规章所组成。

12.下列不属于《环境保护法》第24条所列举的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主要物质和因素有( D )

A.废气

B.废渣

C.恶臭气体

D.爆炸物

第二十四条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13.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年度检测的单位是( B )

A.交通、渔政等有监督管理权的部门

B.受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的已经取得公安机关资质认定的承担机动车年检的单位

C.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已取得公安机关资质认定的承担机动车年检的单位,按照规范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年度检测。

交通、渔政等有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委托已取得有关主管部门资质认定的承担机动船舶年检的单位,按照规范对机动船舶排气污染进行年度检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机动车停放地对在用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

14.根据我国水污染防治标准的有关规定,在排放标准的适用方面( D )

A.或者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或者执行行业排放标准

B.既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也执行行业标准

C.有行业标准的,执行行业标准,同时也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统一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5.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法律的规定,可以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的污染源是( D )

A.机动车

B.飞机

C.船舶

D.工厂

16.用水单位直接从地下或江河湖泊取水时,应该缴纳( B )

A.水费

B.水资源费

C.生态补偿费

D.水利建设费

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国家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实行取水许可制度。

实行用水收费:对城市中直接从地下取水的单位,征收水资源费;其他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可以由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征收水资源费。

17.我国的水土保持管理体制是( B )

A.由环境与资源保护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

B.政府统一监督管理与各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

C.政府和单一部门主管

D.政府集中管理

18.我国下列法律中,鲜明地体现生态优先原则的法律是( )

A.《退耕还林条例》

B.《环境保护法》

C.《水污染防治法》

D.《森林法》

19.2000年1月29日,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订立的议定书是( B )

A.京都议定书

B.卡塔赫纳议定书

C.蒙特利尔议定书

D.巴黎公约

20.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损失的,负责进行补偿的部门是( D )

A.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

B.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野生动物主管部门

D.当地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损失,有权向当地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补偿要求,并按规定得到补偿。

21.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环境民事诉讼的主体必须是( A )

A.任何人

B.社会团体

C.与诉讼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D.检察机关一般民事和行政诉讼,必须是与诉讼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定,公民对污染与破坏环境(包括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22.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物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

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 D )

A.限期治理制度

B.排污许可制度

C.浓度控制制度

D.总量控制制度

23.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的范围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规划和建设项目

B.对所有的建设项目都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

C.其中公众参与的方式包括论证会、听证会或其他形式

D.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

24.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向海洋倾倒对海洋生物没有剧毒性,但能通过生物富集污染水产品或危害航行、渔业等活动的物质,应当获得( )

A.紧急许可证

B.普通许可证

C.特别许可证

D.特殊许可证

海洋倾废许可证,可分为:紧急许可证、特别许可证、普通许可证。

1、对于禁止倾倒的废弃物,当出现紧急情况,在陆地上处置这类物质会严重危及人民健康时,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可获得紧急许可证,到指定的区域按指定的方法倾倒;

2、对于对海洋生物没有剧毒性,但能通过生物富集污染水产品或危害航行、渔业等活动的物质,倾倒时应当事先获得特别许可证;

3、对于不属于前两类物质的其它低毒或无毒的物质,倾倒时应事先获得普通许可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5.我国《草原法》规定,草原包括( BC )

A.高寒草原

B.草山

C.草地

D.荒漠草原

E.草甸草原

第七十四条本法第二条第二款中所称的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不包括城镇草地。

26.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管理的运行机制包括( BC )

A.预防和预警机制

B.应急响应机制

C.后期处置机制

D.事先知情同意机制

E.逐级上报机制

27.《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承担责任的方式有( AD )

A.排除危害

B.恢复原状

C.赔礼道歉

D.处以罚款

E.赔偿损失

第四十一条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

28.我国对自然保护区实现分区保护,具体分为( CDE )

A.无人区

B.教学实习区

C.核心区

D.缓冲区

E.实验区

29.下列在国际环境法中属于“软法”的文件是( ACE )

A.《斯德哥尔摩宣言》

B.《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内罗毕宣言》

D.《蒙特利尔议定书》

E.《里约宣言》

一、国际环境法的渊源:

1、国际条约。简称条约,包括多边、双边条约,在国际环境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最主要的渊源。

条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际法主体依据国际法确定其相互权利和义务的一致的意思表示。通常以书面形式缔结,而且可以用很多名称,如《海洋法公约》、《南极条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

2、国际习惯。国际法最原始、最古老的渊源。国际习惯的出现早于条约。

3、一般法律原则。在国际法院的司法实践中很少单独依据一般法律原则裁判,因此它作为国际法渊源的地位不如条约和习惯。

4、辅助性渊源。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司法判例和公法家学说可以作为“确定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也就是说,这两者不是独立的国际法渊源,但可以作为认定和确定某项国际法原则存在的证据。

司法判例包括:国际、国内司法判例。这两者作为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方法的作用不一样。

这里的“司法判例”主要是指国际司法判例,其中又包括国际司法机关判决和国际仲裁机构的裁决。

国际司法判例不具有约束力,但是它确实是很有价值的辅助性渊源。

“公法家学说”主要指各国最权威的国际法学家的著作。

在国际法的发展史上,欧美著名公法学家的著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证明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存在和其含义。

5、“软法”。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通过的书面文件的地位和作用,这些文件可以是有约束力的,也可以是无约束力的。由于它们的法律效力不是十分明确,通常把它们统称为“软件”。

这类国际文件种类繁多。在环境领域,通过了若干重要的“宣言”和“决议”,如《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内罗毕环境状况宣言》和《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

二、国际法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参加国际关系,直接在国际法上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具有独立进行国际求偿能力者。

国家是国际法最基本的主体,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是派生和有限的主体。

在国际环境法领域中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主要有三类:

(1)联合国系统的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和其专门机构,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2)联合国系统以外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例如:欧洲联盟(EU);

(3)根据环境条约或其他条约建立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例如:根据《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建立的缔约方大会(COP)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等。

30.就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而言,经济学家提出,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主要有 ( BC )

A.签订协议方法

B.直接管制方法

C.经济刺激方法

D.停业整顿方法

E.处以罚金的方法

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管制的方法和经济刺激方法两大类。

1、直接管制就是由国家制定环境法律,以行政控制标准的形式规定活动者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允许数量和方式。直接管制又可分为末端管制和全程管制。

2、经济刺激方式又包括:市场刺激和非市场刺激两大类。

3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的征求公众意见的方式有( ABCDE )

A.调查公众意见

B.咨询专家意见

C.座谈会

D.论证会

E.听证会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当在发布信息公告、公开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本后,采取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10日,并确保其公开的有关信息在整个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之内均处于公开状态。

环境影响报告书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前,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向提出意见的公众反馈意见处理情况。

32.《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所指的固体废物包括( ABC )

A.工业固体废物

B.城市生活垃圾

C.有关危险废物

D.陨石

E.放射性物质

第八十八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二)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三)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四)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五)贮存,是指将固体废物临时置于特定设施或者场所中的活动。

(六)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份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动。

(七)利用,是指从固体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3.简述我国法律关于集体林权的规定。

34.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定义。

答:(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法律规范。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通过防止自然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类同自然的关系。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要调整的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特定领域,即人们在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同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a、同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与资源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

b、同防止各种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防止各种公害,如噪声、振动等有关的社会关系。

35.简述循环经济制度。

答:明确国家鼓励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提出了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国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对固体废

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国家鼓励、支持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集中处置固体废物的措施,促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产业发展。(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区域开发、产业发展等规划,应当统筹考虑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第四条)

36.简述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答: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是指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方面,所有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必须有差别,具体而言就是发达国家应当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大的或者是主要的责任。成为国际环境的基本原则是由于:

①全球环境是一个整体,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该承担的共同义务;

②就导致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因而言,发达国家应当承担比发展中国家更大的或者是主要的责任;

③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在一些国际环境法律文件中得到了体现。在同一份国际法律文件中,对平等的法律关系参与者规定不同等义务的方式,是国际环境法的特点之一。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论述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答:(1)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提出的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其核心和理论基础是“协调发展”的思想。

(2)我国提出的协调发展的方针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而且进一步具体化了。三项建设做到三同步,是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其中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同步规划,一是同步建设。同步规划主要是解决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解决合理布局的问题。同步建设主要是在城市建设、工业建设、农业建设、交通建设中同时解决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三种效益的统一,是针对过去各项建设中只重视经济效益提出的,从理论上说是正确的,但实际贯彻起来却很复杂和困难。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使三种效益统一起来,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3)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基本精神是:“可持续发展”,其目的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

(4)在该项原则的贯彻方面:应当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环境保护规划;把环境保护纳入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中去。

38.论述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

答:(1)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水法》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2)全面规划、综合利用的原则;《水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各项事业;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3)节约用水原则;《水法》作出了国家啊“厉行节约用水”的规定,规定的具体措施:(实行供用水合同制;采用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实行节水措施和主体工程“三同时”;实行用水脊梁,按量收费;实行节约用水、浪费有罚;)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2005年8月,由于天气干旱,农民甲的农作物缺水,甲便将某化肥厂排放的污水引入自己的农田灌溉,结果造成农作物死亡,甲要求化肥厂承担赔偿责任,遭到化肥厂的拒绝。理由是化肥厂并未故意将污水排入甲的农田,而是由甲主动引污水灌溉所为,故化肥厂不承担任何责任。

问:(1)化肥厂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答:化肥厂不应承担赔偿责任。虽然环境民事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但在三种情况下可免予承担:①由于不可抗力造成并且行为人及时采取合理措施;②受害者自身造成的;③由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因此本案中甲某的损失是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化肥厂不用承担责任。

(2)如果甲提起诉讼,可以谁为被告?由谁来举证?甲提起诉讼的最后期限是何时?

答:如果甲提起诉讼,以化肥厂为被告。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举证责任。因此本案中应由化肥厂负举证责任。

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因此甲提起诉讼的最后期限是2008年8月。

40.某甲家住二楼,楼下为一餐厅。该餐厅每天排放大量的油烟致使某甲长期无法开窗户通风,某甲装在二楼外墙的空调散热器由于长期被油烟熏,已经无法正常使用,于是向环保部门投诉,要求予以处理。经环保部门检测,该餐厅油烟排放没有超过排放标准。经甲要求,环保部门对此纠纷进行调解,但是因餐厅坚持认为自己排放未超过标准不应赔偿而未果。后环保部门作出决定,要求餐厅赔偿甲2000元经济损失,餐厅不服,以环保局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环保局的处理决定。

问:(1)餐厅不予赔偿的理由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正确。环保部门对双方的环境纠纷只能作为居间调解的作用,通过调解方式,达成协议,解决纠纷。而不能以决定的方式要求餐厅赔偿损失。

(2)法院是否受理此案?为什么?

答:法院不应受理此案。一方当事人不服调解处理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但是以民事纠纷提起诉讼,而不能以作出处理决定的环保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处理:是依照当事人的请求,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对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作出调解处理。这种“处理”,立法原意是行政调解,而不是行政裁决。

性质上属于行政机关居间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争议,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调解方式,达成协议,解决纠纷。它既不是行政裁决,也不是行政处理决定。它对双方当事人均无强制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

一方当事人不服调解处理,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仍以民事纠纷进行审理,而不能以作出处理决定的环保行政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新环保法试题及答案

新环保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法是 B 年制定的。 A、1984 B、1989 C、1990 2、新修订的《环保法》自 C 起施行。 A、2014年6月1日 B、2014年12月31日 C、2015年1月1日 3、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 A 。 A、基本国策 B、政策 C、方法 4、新修订的《环保法》规定每年的 C 为环境日。 A、4月22日 B、5月31日 C、6月5日 5、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九条规定,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 。 A、环境影响评价 B、环境监察 C、环境监测 6、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 A 连续处罚。 A、日 B、月 C、周 7、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 A 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低碳、节俭 B、自给自足 C、奢华、浪费 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 C 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A、经济发展 B、节约资源 C、环境保护 9、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A 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一切单位和个人 C、各级环保部门 10、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C 。 A、环境保护税 B、经费 C、排污费 1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 C 和有关部门备案。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法试题库

环境保护法试题库 一、填空题 1、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2、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3、《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4、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5、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6、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7、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 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8、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9、《环境保护法》确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10、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国家环境保护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实施。 11、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12、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13、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 14、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施行。 15、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 16、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共7章70条。 17、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18、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19、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20、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21、《环境保护法》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 22、《环境保护法》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23、进入生产单位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 24、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完整word版电大专科监督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三

2 分,共 10 分) .党组织监督的特征是 ( ) 。 层级性与系统性 B .单向性与相互性 .强制性与有效性 D .全面性与广泛性 .党内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 ( ) 。 党的各级委员会及其委员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委员 .党员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 .江泽民 ( ) 的监督思想是有机的统一体。 以德制权 B .以法制权 .以权制权 D .以制度制权 ( ) 5 A. C 二、填 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6 .人民代表大会执法监督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审判机关和一 司法活动进行的监督。 7 .孙中山曾反复强调监察权必须独立于 ____ 机关,由独立的监察机关行使,只有这 样才能避免外国监察制度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弊端。 8 .中国权力监督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____ 。 9 .中国古代的 __ 机制以“道德制约为主、法律制约为辅”。 10. 解放战争时期,监察制度在华北解放区得到了较大发展。 1948 年 8 月,华北人民政府 设置了人民 ---- 。 11 .澳门廉政公署是专门负责反贪和 特区行政长官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12. 在当代台湾的监察体系中,最主要的是监察院的监督,另外 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1 3 . ____ 程序是指对已经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 行的案件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 14. 我国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及其 15. 行政复议职权是基于行政系统内部的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6 .人大执法检查 试卷代号: 252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 考试 监督学 试题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1 A. C 2 A. B C D 3 A. C 4 .国际反腐败运动的发展趋势 是 A. B C D 越来越重视惩治与预防腐败相结合 .越来越重 视依靠刑事侦查解决腐败问题 .越来越重视反 腐败中的社会公众参与 .越来越重视加强反腐 败的国际协作 .法律规定不予受理的行政行为 包括 ( ) 。 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B .抽象 政治行为 .内部行政行为 D .终局行政行为 人员。 关系而设置的一种职权。 .申诉的部门,其最高长官为廉政专员,由 院和行政法院也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 A. 其他领空 B. 其他岛屿 C. 其他海域 D. 其他大陆架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2. 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 A. 教育网络 B. 科学知识 C. 行政法规 D. 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3.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 A. 大气质量 B. 水环境质量标准 C. 污染物处理标准 D. 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4.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环境监测和管理。 A. 建立监测机构 B. 组织监测网络 C. 建立管理机构 D. 制定监测程序和标准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5. 建设项目的(),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影响作出评价,规 定防治措施,报各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A.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 B. 环境质量报告书 C. 环境影响报告书 D. 污染防治报告书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6. 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 A. 限期治理 B. 限期拆除 C. 停产治理 D. 上报处罚 正确答案: A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7.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的目标和任务。 A. 制定大气防污染及治理 B. 确定江河流域的环境保护 C. 制定交通改善 D. 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8.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使用。 A. 关键工程 B. 主体工程 C. 被警告 D. 防污工程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9. 排放污染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 A. 被罚款 B. 被通报批评 C. 被警告 D. 负责治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10. 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 A. 开除公职 B. 进行重罚 C.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 依法行政拘留处罚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环境保护法试题库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共200题) 一、单项选择(共100题) 1.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损害担责的原则。 A.政府为主 B.公众参与 C.部门配合 2.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A)。 A.举报 B.检举 C.报告 3.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B)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A.停止审批 B.暂停审批 C.减缓审批 4.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的(C)为环境日。 A.4月22日 B.5月31日 C.6月5日 5.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八条规定,(A)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一切单位和个人C.各级环保部门 6.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C)和有关部门备案。 A.国务院B.地方政府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7.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A)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建设单位 B.审批单位 C.监督单位 8.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C)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一 B.二 C.三 9.向已制定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B)的有关规定。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10.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B)。 A.按份连带责任 B.连带责任 C.损害赔偿责任 11.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生态保护和(C)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 A.生态补偿 B.优化环境 C.污染防治 12.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C)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A.生态保护 B.新能源 C.环境保护 13.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B)。 A.责令停产停业 B.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C.移交司法机关

完善我国环境刑法的几点思考_周珂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总第116期) 完善我国环境刑法的几点思考 周 珂1 宋德新 2 (1、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完善我国环境刑法,使其更好地实现保护环境,惩罚环境犯罪行为,预防环境犯罪的功能,有效遏制环境犯罪行为,用法律制裁来遏制环境恶化趋势,以维护公众的生命健康权、财产权及生态利益。 关键词:环境刑法;环境犯罪;环境危险犯;有组织环境犯罪;责令恢复环境中图分类号:D9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951(2009)05-0120-10 一、我国环境刑法要适应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 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总理指出:要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 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即实现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0。之后,周生贤同志在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上提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政策、标准等都要适应/历史性转变0,不符合/历史性转变0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要及时作出调整。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蓬勃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环境的负担也日益加重。尽管国家一直都很重视环保工作,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但是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大会指出,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遭到污染,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十五0期间, 环境保护指标没有完成,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化学需氧量仅减少了2%,均未完成削减10%的控制目标 [1] 。而且,近年 环境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也在逐年递 增,这些环境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财产产生了威胁,甚至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如松花江污染事件、太湖蓝藻事件等。这是与我国以往主要采取行政办法保护环境的方式分不开的,这些行政手段一般执行力度较低,易受地方政府意志的影响,而且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不完善,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够高,从而导致了我国环境恶化的局面。要扭转这一局面,提高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需要我们改变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环保工作方式,采取综合的手段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尤其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从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等几个方面同时着手,采取综合的方法来进行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0。 法律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0的首要要素,其中刑法在法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卢梭曾说过:/刑法在根本上与其说是一种特别法,还不如说是其他一切法律的制裁力量。0刑事手段作为法律中最有力的终极手段和保障力量,对犯罪行为有着最强大的威慑力,能起到惩罚犯罪和预防 120 *收稿日期:2009-04-14 作者简介:1.周珂(1954) ),男,辽宁辽阳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2.宋德新(1974) ),男,河南郑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电大专科《监督学》期末总复习简答简述题详解按字母排序便查

2013年电大专科《监督学》期末总复习(简答、简述题题目汇总) 按字母排序便查)D: 1、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 2、党内监督的特征。 3、党内监督的主要制度。 4、党的委员会在党内监督中的职责。 F: 1、腐败行为的基本特征: 2、腐败产生的根源 3、腐败的主要特征。 G: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立法创新? J: 1、监督思想、监督理论、监督实践之间的关系 2、监督的基本原则。 3、纪检机关的设置与管辖 4、监督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L: 1、廉政监督预警机制的功能: M: 1、民主党派监督的形式和途径。 2、民主党派监督有何特征? 3、民主党派监督机制的完善。 N: 1、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的特点。 Q: 1、清末的政党监督思想。 2、秦汉时期御史机构与监察制度的发展。 R: 1、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法律框架。 2、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方式。 3、人民政协监督的内容。 4、人民政协监督的方式。 S: 1、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2、孙中山的监督思想。 3、什么是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原则是什么? W: 1、我国反腐倡廉的基本战略: 2、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 3、网络舆论监督的局限与问题 4、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X: 1、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2、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3、行政监督机构的双重领导体制 4、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原则是什么? Y: 1、舆论监督的功能。 2、简述舆论监督的方法。 Z: 1、中国当代监督思想 2、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3、职务犯罪 4 、执法监察的基本内容 2013 年电大专科《监督学》期末总复习(简答、简述题详解)(按字母排序便查) D: 1、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答:党内监督的内容,就是党章所规定的对全党的三项基本要求、对党员的要求、党员必须履行的各项义务、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各项基本条件、党的组织制度、对党组织的要求,以及《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党内其他规章制度中的各项原则和要求。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是: (1)对重大决策的监督。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决定重大问题时,是否切实发扬民主,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程序办事,所作出的决策是否符合实际、符合党的基本路线,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2)对党员和党组织上的监督。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是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 (3)对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是否贯彻执行党章规定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原则 (4)对党的干部路线、人事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任用干部方面,是否坚持任人唯贤,坚持干部德才标准,是否公道正派,是否符合固定的程序。 (5)对党风、党纪状况的监督。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是否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克己奉公,不谋私利,清正廉洁,是否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6)对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真、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是否密切联系群众,有无官僚主义和失职、渎职行为。 2、党内监督的特征。答:1)广泛性。2)有限性。3)强制性。4)目的性。5)先进性。 3、党内监督的主要制度。 答:1)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2 )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3 )述职述廉制度4 )民主生活会制度5 )信访处理制度6 )巡视制度监督制度7 )谈话和诫勉制度8 )舆论监督制度9 )询问和质询制度10 )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制度 4、党的委员会在党内监督中的职责。 答:(1)领导党内监督工作,明确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在党内监督方面的任务和要求;(2)制定贯彻上级党组织和同级党的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党内监督工作决议、决定的措施,研究解决党内监督工作中的重要问题;(3)对党委常委、委员,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4)对下一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5)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基层委员会监督上级党委、纪委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F: 1、腐败行为的基本特征:答:(1)腐败主体的特定性。即其主体范围仅局限于具有公共权力的国家机关和能够利用职务之便的公职人员。(2)腐败行为的谋利性。谋利性是腐败主体的行为动机,它是驱动腐败主体的内在动力。谋利包括为己谋利和为特殊关系人谋利。(3)腐败行为谋

环境法试题及答案

环境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太阳与人类得生存与生活有密切关系,但在现有得科技条件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还不能把它作为保护对象,这就是因为( ) A.它就是人类共同财产 B.人类不能对它产生影响 C.它可以作为民法得保护对象 D.它得价值无法计量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就是指在开发、利用、保护环境与资源活动中产生得( ) A.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得关系 B.人类与环境要素之间得关系 C.既包括人类与环境之间得关系又包括人与人之间得关系 D.人与人之间得社会关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得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得关系体现人与自然得关系。 环境法律关系就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但决定这种思想关系得除了社会经济基础外,还有自然因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具有广泛性。 3.我国首次规定“国家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污染与其她公害”得宪法就是( ) A.1954年宪法 B.1972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4.1989年制定得《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 ) A.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占有核心得最高地位 B.就是在我国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健全得基础上制定得 C.就是其她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得制定依据 D.就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完善得重要标志 5.我国《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等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得时限就是( ) A.半小时内 B.1小时内 C.2小时内 D.3小时内 6.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最基本得法律制度就是( ) A.自然保护区制度 B.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C.土地资源管理制度 D.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7.体现环境目标得要求、据以评价环境就是否受到污染与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据得环境标准就是( ) A.环境质量标准 B.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C.环境保护方法标准 D.环境基础标准 8.国家为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而采取得最主要手段就是( ) A.建立与强化环境行政管理机构 B.应用环境经济调节措施 C.强化环境刑事制裁 D.与企业订立环境协议 9.与其她行政决策相比,环境行政决策往往具有( ) A.范围广泛性 B.科学不确定性 C.事后反应性 D.手段多样性 10.依照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得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得,必须经( )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B.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C.国务院备案 D.国务院批准 11.依照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得规定,经我国管辖得内水与领海以外得其她海域转移危险废物得,必须事先取得( )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得书面同意 B.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得书面同意 C.国务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得书面同意 D.国务院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得书面同意 12.依照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在重点水污染总量控制区域内得企业排污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得,应当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间发给( )

环境法习题及参考答案2

环境法习题及参考答案2 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A、江河 B、湖泊 C、水库 D、领海 答案:D 2.下列属于超标才收费的是()。 A、向陆地水体排放污染物的 B、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 C、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 D、排放噪声的 答案:D 3.《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的“夜间”特指()。 A、晚二十四点至晨六点 B、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 C、晚二十二点至晨八点 D、晚二十四点至晨八点 答案:B 4.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 A、抢修作业 B、抢险作业 C、生产工艺必需的连续作业 D、住宅装修作业 答案:D 5.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的“两控区”是指()。

A、一氧化碳控制区和二氧化碳控制区 B、二氧化碳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C、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碳控制区 D、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答案:D 6.由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不断增大,我国出现了大范围的()。 A、酸雨 B、沙尘暴 C、煤烟、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 D、“温室效应” 答案:A 7.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其批准单位应当是当地()。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公安机关 C、卫生部门 D、人民政府 答案:B 8.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不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是()。 A、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B、宅基地 C、自留地 D、城市市区的土地 答案:D 9. 在我国现行国家大气环境标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B、《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C、《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电大专科监督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52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监督学试题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10分) 1.党组织监督的特征是( )。 A.层级性与系统性B.单向性与相互性 C.强制性与有效性D.全面性与广泛性 2.党内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 )。A.党的各级委员会及其委员B.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委员 C.党员 D.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 3.江泽民( )的监督思想是有机的统一体。 A.以德制权B.以法制权 C.以权制权D.以制度制权 4.国际反腐败运动的发展趋势是( )。 A.越来越重视惩治与预防腐败相结合 B.越来越重视依靠刑事侦查解决腐败问题 C.越来越重视反腐败中的社会公众参与D.越来越重视加强反腐败的国际协作5.法律规定不予受理的行政行为包括( )。 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B.抽象政治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D.终局行政行为 二、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10分)6.人民代表大会执法监督包括人

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审判机关和一的司法活动进行的监督。 7.孙中山曾反复强调监察权必须独立于___ 机关,由独立的监察机关行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外国监察制度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弊端。 8.中国权力监督思想的哲学基础是___ 。 9.中国古代的__ 机制以“道德制约为主、法律制约为辅”。 10.解放战争时期,监察制度在华北解放区得到了较大发展。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设置了人民。 11.澳门廉政公署是专门负责反贪和------ .申诉的部门,其最高长官为廉政专员,由特区行政长官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12.在当代台湾的监察体系中,最主要的是监察院的监督,另外___ 院和行政法院也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1 3._ 程序是指对已经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和判处死刑缓期 二年执行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及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员。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政复议职权是基于行政系统内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系而设置的一种职权。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10 分)16.人大执法检查 17.质询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 分)

环境法试题及答案

环境法试题及答案 1.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依据就是( ) A.环境功能的不同 B、环境范围的大小 C、环境要素的不同 D、环境要素形成的原因 答案:D 2.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被称为( ) A.原生环境问题 B.次生环境问题 C.第一环境问题 D.继发环境问题 答案:B 3.首次提出“人类环境”这一概念的就是( ) A、1945年联合国大会 B、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 C、1982年内罗毕峰会 D、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 答案:B 4.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 ) A.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B.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C.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 D.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答案:B 5.我国宪法中将环境分为( ) A、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 B、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C、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D、水环境与大气环境 答案:C 6.下列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表述有误的就是( ) A.环境就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B、人类能够主动地适应与改造环境 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可以逐步摆脱环境对人类的限制 D、人类就是环境的产物 答案:B 7.在日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一般称为( ) A.公害法 B、污染控制法 C、环境保护法 D、自然保护法 答案:A 8.在环境保护的综合调整机制中,属于市场调整机制的主体有( )

B、营利性企业 C、非政府组织 D、非营利性组织 答案:B 9.首先提出了“预期的环境政策”的法律文件就是( )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B、《21世纪议程》 C、《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 D、《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答案:D 10.标志着我国的污染防治工作已经从末端治理为主进入到以源头预防、综合治理的阶段的事件就是( ) A、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大会 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实施 C、1989年《环境保护法》实施 D、2002年《清洁生产促进法》制定 答案:D 1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 ) A、环境法具有科技性 B、环境法就是社会法 C、环境法就是私法 D、环境法就是综合部门法 答案:C 12.ISO环境标准属于( ) A.国家标准 B、企业标准 C、国际标准 D、行业标准 答案:C 13.下列有关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 A、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与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环境标准 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作规定的项目,不得制定地方标准 C、凡就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标准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必须严格于国家标准 答案:B 14.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实行多少小时报告制( ) A、半小时 B、一小时 C、二小时 D、三小时 答案:B 15.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在建设项目的哪一阶段报批( )

《环境保护法》知识题库

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 1. 新环保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 2.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错) 3. 新环保法规定:一切部门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错) 4.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对) 5. 新环保法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保护宣传日。(错) 6.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实施。(对) 7.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错) 8.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 9. 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对) 10.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对) 11.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对) 1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对) 13. 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对)

环境法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主任:张景明执笔人:张景明 开课单位:民商法与经济法教研室编写日期:2005年6月; 课程编码:6402413 课程中文名称:环境法学 课程英文名称: science of environmental law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开课对象:法学本科开课学期:第5学期 学分:2 总学时36 理论课学时:36 考试方式:笔试 基本教材:《环境法学教程》王灿发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第一章环境与资源问题(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环境,人类环境,生境的概念,环境与资源概念的重合与互出,环境问题的概念,分类与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技术社会 2, 环境问题解决的对策,技术法律道德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环境资源与环境问题 一,环境资源的概念 二,环境资源的分类 第二节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三,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思考题 1. 环境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2. 环境问题的原因,分类及对策 3.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怎样 4. 什么是生态系统它由几部分组成什么叫生态平衡它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如何 5. 人口,环境,资源,发展的关系如何 6,新八大公害事件与旧八大公害事件的特点区别 7,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生物金字塔率,生物放大率 8,人类活动的两个极限 参考书目 1,《静的春天》R.卡逊著,吕瑞兰译,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2,《环境生态学》J.M.安德森著,蒋志学等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只有一个地球》B.沃德等主编,国外公害资料编译组译,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1974年版. 4,《人类影响----在环境变化中人的作用》A.古迪著,郑锡荣等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环球生态:现实与前景》(现代国际关系译丛19),时事出版社选编,1990年版. 6,《珍惜地球》C.J.阿莱格尔著,孙坦译,地质出版社,1992年版. 7,《拯救地球》L.R.布朗等著,贡光禹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8,《增长的极限》D.梅多斯等著,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013年电大专科《监督学》期末总复习(填空题)

2013年电大专科《监督学》期末总复习(填空题)(按字母排序便查) A: 澳门廉政公署是专门负责反贪和【行政】申诉的部门,其最高长官为廉政专员,由特区行政长官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B: 1、比信访更激烈和隐秘的群众监督是控告申诉 2、罢免是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的一种严厉的监督方式,也是保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忠于职守,防止【滥用职权】和滋生官僚主义的一种有效方式。 C: 1、隋唐时期的监察法规比较具体,简明易行,监察程序严格,主要的监察法规是隋的《司隶六条》和唐的【《监察六法》】。 2、从20世纪60年代起【瑞典】议会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开始为其他国家所仿效,最早在北欧得到推广 3、从广义而言,监督运行机制包括两部分内容:廉政监督运行机制和(效能)监督运行机制。 D: 1、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本主体和力量源泉,党员也使党内监督的主体力量 2、对国家【公权力】监督的必要性远远超过对社会其他权力监督的必要性。 3、党组织监督是党组织作为监督主体对本组织之外的其他党组织和【党员】进行的党内监督。 4、地方党的委员会的监督职责,在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党委【常委会】履行的。 5、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是对党组织和党员遵守党的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纪党组织及其成员执行纪律处分的职能机关。 6、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 7、党的纪律检查机关通过行使监督、检查、【调查】、建议、处分等职权,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和纪律的严肃性。 8、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条件由三个方面组成,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有逮 9、德国腐败案件清理中心的检察官们在调查案件时首先考虑挽回【经济损失】,再考虑如何处理违法者。 10、德国联邦议院不但有立法权和重大决策的审批权,还有对政府和官员进行【监督】的职能。 11、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既要接受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又要对同级党的委员会及其(成员)实施监督。 F: 1、腐败是一种【公权力】异化的社会现象, G: 1、国际上对腐败最简洁的定义是滥用公共权利以谋取私人利益. 2、从广义而言,监督运行机制包括俩部分内容:廉正监督运行机制和效能监督运行机制。 3、各级纪律检查机关是党内的常设机关,使党内监督时期主要职责之一 4、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2018年新《环境保护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环境的构成要素为标准进行分类,环境可分为:() A.农业环境、工业环境、生活环境等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C.城市环境、区域环境、流域环境等 D.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 2.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A.排污收费制度 B.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3.根据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编制: ()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保护方案 D.环境污染防治方案 4.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危险责任原则 5.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主要针对的是:()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自然界中的灾害性事故 D.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损害 6.国家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实行()制度。

A.征收水资源费 B.取水许可证 C.节约用水 D.合理开发利用7.排污费的()部分可适当用于补助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环境保护部门自身建设等业务支出。 A.20% B.80% C.50% D.40% 8.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连续处罚。 A.季度 B.月 C.日 D.年 9.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环境监察 B.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检查 D.安全验收评价 10.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自给自足 B.节约低碳 C.奢华 D.铺张 11.《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规定,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和有关部门报告。 A.地方政府 B.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公安机关 1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环境保护法试题库(判断单多选)

《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的( C )为环境日。 A. 4月22日 B.5月31日 C.6月5日 D.4月24日 2、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D )。 A、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B、拯救我们的海洋 C、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 D、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3、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 A )。 A、向污染宣战 B、可持续消费和生产 C、同呼吸、共奋斗 D、警惕全球变暖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自( A )起施行。 A.2015年1月1日 B.2014年12月1日 C. 2015年6月5日 D. 2014年3月24日 5.环境保护基本法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除宪法外占有( B )地位。 A.中心 B.核心 C.统制 D.重要 6.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C )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一 B.二 C.三 D.四 7、依据新《环境保护法》之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 A )。 A.开工建设B.竣工验收 C.正式投产运行 D.招聘劳动人员 8、依据新《环境保护法》之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 C )和有关部门备案。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 9、依据新《环境保护法》之规定,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 A )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 A.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B.生产受严重影响 C.自然资源受极大损害 D.企业正常经营时 10、《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 C ) A. 其他领空 B. 其他岛屿 C. 其他海域 D. 其他大陆架 11、按照《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B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 乡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 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12、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C )。 A、环境保护税 B、经费 C、排污费 D、环境保护基金 13、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 C )和

国开监督学形考

国开监督学形考 2019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专科《监督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1.试卷号:2528;2.适用专业及层次:行政管理、专科;3.该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形考手段纸质(30%)、终考手段为纸质(70%)。 一、多项选择题1.监督的主要特征是(ABCD)。 A.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B.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C.监督内容的广泛性 D.监督依据的法定性2.人民代表大会对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执法监督包括以下方面(ABCD)。 A.对审判机关行使职权情况进行监督 B.对检察机关行使职权情况进行监督 C.对司法程序进行监督 D.对具体案件进行监督3.党内监备的对象包括(ABCD)。 A.党的各级领导机关 B.党的领导干部 C.党员 D.党的领导机关之外的其他组织4.二审法院审理后,对上诉、抗诉案件,可以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ACD)。 A.裁定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 B.上诉不加刑 C.依法直接改判 D.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5.社团监督的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ABC)。 A.社团监督是公权力机关外部监督的组成部分 B.社团监督是公民监督的组织化,能更有效地维护公民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更强有力地制约公共权力的行使 C.社团监督中的参与机制可以弥补公权力机关内部监督的局限 D.社团监督可以优化立法二、填空题6.腐败是一种______异化的社会现象。 公权力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______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宪法8.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______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 同级9.______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作出提起公诉或不起诉的审查决定的诉讼活动。 审查起诉10.审判机关的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职务行为过程中的犯罪行为予以定罪量刑,从而实现监督______权的目的的一种司法监督形式。 行政11.行政复议职权是基于行政系统内部的______关系而设置的一种职权。 层级监督12.针对法律本身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政协可以通过形成______案和报告等形式向有关机关特别是立法机关提出建议,要求对宪法和法律进行修正。 建议13.舆论是______思想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公众14.______作为第一部世界性反腐败公约,为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准绳。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15.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一般从具有杰出法律知识和秉性正直、社会威望较高的无党派人士中选出,只有 ______有权罢免监察专员。 议会三、名词解释16.行政赔偿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责任对受害人予以赔偿的法律制度。 17.舆论监督: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用言论、出版、新闻等方面的权利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实施的监督,方式有批评、建议、评论、揭露违法和腐败行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