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2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2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2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2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2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古代启蒙读物《三字经》述及,“昔孟母,择邻处”,体现的是【】(2013年山东真题)

A.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B.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C.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D.成熟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2.教师不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采取揠苗助长的做法,违背了儿

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差异性

D.统一性

3.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材施教中的“材”是依据个人身心发展规律中的【】来确定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4.有的学生虽然身患残疾,但是他们的思维反应速度明显快人一筹。这说

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互补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5.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2013年济南长清)

A.遗传

B.学校教育

C.社会环境

D.家庭教育

6.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下列学者中谁的观点是属于内发论的?【】(2012年济宁市直)

A.华生

B.荀子

C.孟子

D.洛克

7.王羲之家族中的许多人善于绘画,并出过多位画家。这说明对人的发展

起重大作用的因素是【】(2012年济南市历城区)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内部因素

8.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淄博文昌湖)

A.高尔顿

B.施泰伦

C.华生

D.孔子

9.【】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A.教书育人

B.以人为本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社会主义

10.即使人们对长大后的狼孩进行再好的教育,也很难令其用人类的语言进行顺畅交流。这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2015年山东真题)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1.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这种功能称之为【】

A.教育传递—保存文化功能

B.教育传播—交流文化功能

C.教育选择—提升文化功能

D.教育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12.有人大器晚成,有人聪明早慧;有人侧重于理科,有人偏爱文学。这说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特点。(2013年济宁市嘉祥县)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13.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D.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14.学校精神文化包括【】

A.校园文化和制度文化

B.学生文化和校园文化

C.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

D.制度文化和教师文化

1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2013年济宁市嘉祥县)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6.我国明朝末期的东林书院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所具有的【】

A.政治功能

B.人口功能

C.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

17.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赛尔首次将成熟概念移用到教育研究之中。他认为,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成熟与教学的效

果是契合的,一种技能的发展由成熟支配时,没必要超前加以训练。这一结论来自他曾做过著名的【】。(2014年山东真题)

A.黑猩猩实验

B.黑箱装置实验

C.爬楼梯实验

D.刺激反应实验

18.“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这是【】的要求。

A.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B.教育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C.教育受制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D.教育受制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

19.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哪种环境?【】(2013年滨州北海新区)

B.间接的

C.一般的

D.特殊的

20.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2014年青州)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21.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2014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22.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校结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决策者的观念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政治制度

D.社会需求

23.“因材施教”要求教育必须符合人发展的【】。(2013年青岛)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24.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统一体是【】。(2014年烟台龙口)

A.校训

B.文化

C.校规

D.校风

25.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它所传递的【】。(2014年青州)

A.教学思想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26.第一个提出义务教育的是【】

A.马丁·路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27.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因素是【】。(2014年青州)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28.认识个体身心发展的【】,有助于明确儿童发展的最佳期和关键期,使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状况相适应,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

效性。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29.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主要是指【】

(1)传递文化

(2)深化文化

(3)构成文化本体

(4)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A.(1)(2)(3)

B.(2)(3)(4)

C.(1)(3)(4)

D.(1)(2)(4)

30.关于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2014年山东真题)

A.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B.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C.在人的发展中起塑造作用

D.在人的发展中起定型作用

31.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2014年济宁市邹城市)

A.科技水平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社会生产力

32.下列不属于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的是【】。(2014年济宁)

A.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B.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C.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D.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33.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种观点的实质是【】(202年济宁市直真题)。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相互作用论

34.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35.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的是【】(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

A.交流

B.沟通

C.激励

D.控制

3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37.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

A.校园物质文化

B.校园组织文化

C.校园精神文化

D.校园制度文化

38.新生儿的心理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周岁以后发展速度相对变慢。这表明了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连续性

B.整体性

C.不均衡性

D.高速度

39.“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的观点。

A.内发论

B.外铄论

C.成熟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0.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2012年莱芜市钢城区)

A.科技进步

B.生产力发展

C.政治需要

D.产业革命

41.【】决定教育的性质。(2014年德州宁津)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文化传统

D.科学技术

42.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来的。

A.赞科夫

B.舒尔茨

C.布鲁纳

D.昆体良

4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因素是【】(泰安宁阳)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

44.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

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上述定义,以下能够体现最近发展区的

是【】(2013年济宁市嘉祥县)

A.三岁的丽丽在妈妈的指导下,逐渐学会了自己穿衣服

B.小艺的妈妈希望小艺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C.七岁的小燕实际身高和七岁的女孩平均身高之间的差距

D.五岁的小明已经能背诵100首古诗

45.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个体的发展具有【】(2012年莱芜市钢城区)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6.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应该【】(2014年菏泽市郓城县)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B.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不同的学生犯了不同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47.德国至今从小学到大学仍把宗教课列为必修课,这是教育内容受【】制约的标志。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的经济需要

C.文化传统

D.教育者的是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

4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高尔顿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B.遗传素质的差异是人的个别差异的最初原因

C.遗传与环境是可控制、可选择的

D.“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49.我国古代社会提出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目的,这体现了【】对教育目的确立的影响。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科技

50.教育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是因为【】(2012年济南市历城区)

A.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B.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

C.人的发展具有互补性

D.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51.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学校文化中的【】

A.物质文化

B.教师文化

C.学生文化

D.制度文化

52.人力资本的主要成分是【】

A.教育资本

B.劳动资本

C.知识资本

D.时间资本

53.“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下列关于“个别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认知特征

B.不同的兴趣爱好

C.不同的年龄和性别

D.不同的价值取向

54.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的是【】(2014年济

南真题)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C.“孟母三迁”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55.校园文化的核心是【】(2014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C.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56.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经这样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

类型的人。”这种观点属于【】。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遗传决定论

57.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强调的是【】因素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2013年莱芜市

莱城区)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58.从影响形式看,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具有【】

A.间接性

B.直接性

C.公开性

D.开放性

59.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要做到【】

A.相互衔接

B.循序渐进

C.长善救失

D.教学相长

60.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内实施以相应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2014年莱芜钢城)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均衡性

6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是通过【】实现的。

A.培养人才

B.传播思想

C.丰富知识

D.发展科技

62.下列关于投资说法错误的是【】(2015年山东真题)

A.教育投资的来源有国家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劳动者个人收入

B.教育可以增加国民收入,也能直接创造国民收入,因此,谁从国民收入

中获得教育收益谁就应当进行教育投资

C.教育投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应该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而且这一

比例不能过低,否则就会影响教育发展水平

D.教育投资的超前增长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63.环境对个体的作用是【】。(2013年济南章丘)

A.决定作用

B.提供了多种可能

C.导向作用

D.促进作用

6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65.教育的基本着眼点是【】

A.传递知识

B.发展智力

C.人的发展

D.社会发展

66.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济南历下)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风气

67.有人认为“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都可以”,这种片面的观点突出强调的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015年淄博真题)

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环境和教育

D.先天因素

68.直接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69.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趋势。

A.递减

B.递增

C.不变

D.倒U型发展

70.有的人“大器晚成”,而有的人“少年得志”,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个别差异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71.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

A.内发论观点

B.外铄论观点

C.需要论观点

D.实质论观点

7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2012年枣庄市市中区)

A.格塞尔

B.杜威

C.华生

D.霍尔

73.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决定因素是【】(2012年济南市天桥区)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教育投资

D.领导者的意志

74.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2013年淄博市博山区)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75.现在所倡导的“大学要引领社会”的精神体现了教育对文化所产生的【】

A.选择功能

B.融合功能

C.传承功能

D.创新功能

76.“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2013年烟台市

龙口市)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7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属于【】(2014年郑州市郑东新区)

A.环境决定论

B.教育万能论

C.遗传决定论

D.二因素论

7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2014年济宁市任城区)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79.教育性质的最终决定因素是【】(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历史

8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那两者之间的关系【】(2015年山东真题)

A.教育与经济

B.教育与政治

C.教育与文化

D.教育与科学技术

81.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

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素质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个体能动性

82.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的统一体。(2014年青州)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83.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是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2013年烟台市龙口市)

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

84.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疾,使身心

依然得到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85.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2012年济南市历城区)

A.20%

B.28%

C.33%

D.36%

86.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春期的特征是【】(2015山东枣庄)

A.获得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感混乱

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87.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是一个【】

A.积极的过程

B.能动的过程

C.被动的过程

D.主动的过程

8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15年临沂真题)

A.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C.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他决定了人的发展

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89.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90.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

A.可以改变人口质量

B.可以减少人口数量

C.可以调整人口结构

D.可以制约人口迁移

91.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济宁高新)

A.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关心儿童、信任儿童

B.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能加快儿童的发展

C.一种技能的发展由成熟支配时,没有必要超前加以训练

D.“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92.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无关因素

93.“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教育目的

上主张【】(2013年烟台市龙口市)

A.教育准备生活说

B.教育适应生活说

C.教育超越生活说

D.教育改造生活说

94.人力资本理论是由【】提出的。

A.舒尔茨

B.亚当-斯密

C.杜威

D.裴斯泰洛齐

95.以下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中,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是【】(2013年烟台莱州市)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自我教育

96.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是【】(2012年烟台市市直)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的意识形态

D.社会文化

97.初中生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个体生理发展的第【】个高峰期。(2013年莱芜市莱城区)

A.一

B.二

C.三

D.四

98.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2015年临沂真题)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B.教育常常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C.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99.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2013年烟台市龙口市)

A.有针对性

B.因材施教

C.抓住成熟期

D.循序渐进

100.在以下表述中,能够体现出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的是【】

A.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不使学生感到压抑

B.老师要等学生实在无法想明白的时候再去启发他

C.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D.老师不传授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知识

101.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2014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需要在一定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D.儿童现有水平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102.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是【】

A.实践

B.主观能动性

C.教育

D.训练

103.人的身心发展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的时期是【】(2013年山东省莱芜市市直)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04.人的发展需要经过乳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等时期。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2012年烟台市市直)

A.稳定性

B.可变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105.社会对高中生需求的多样化,高中学校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这符合学生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顺序性

106.“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体现了【】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2013年济南长清)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07.机体某一方面有缺陷的人,在其他方面可能有超于常人的发展。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2014年济南天桥)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08.纵观社会历史进程,教育发展与其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2015年淄博真题)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B.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109.许多地方出现的“狼孩”事件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A.教育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遗传素质

110.“狼孩”的例子从反面说明了教育促进个体【】功能的重要性。(2013年济宁市直)

A.个性化

B.社会化

C.职业化

D.主体化

111.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自尊心较强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2015山东枣庄)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112.对受教育权具有决定作用的是【】(莱芜莱城)

A.生产力

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113.我国古代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由高到低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三等。其中,“圣人”是先知先觉

者,无需教育;而“斗筲”之性不可移,教也无用。这种观点属于【】

A.环境决定论

B.教育主导论

C.遗传决定论

D.外因决定论

114.“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甚至有的教育还在摧残儿童”,这说明【】

A.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B.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导向性作用

C.教育比遗传素质更能影响人的发展

D.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115.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表述中不适当的是【】

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文明成果

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

D.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

116.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的【】

A.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理想目标

117.美国学者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深刻揭示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制约作用

118.个体身心发展包括____和____两方面的发展。【】

A.身体心理

B.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C.人格能力

D.个体社会化个体个性化

119.“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C.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D.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20.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2014年山东真题)

A.生存环境

B.遗传素质

C.成熟机制

D.社会实践

121.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2014年潍坊寿光)

(1)个体发展具有连续性

(2)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

(3)个体发展具有补平衡性

(4)个体发展具有差异性

A.(1)(2)(3)

B.(2)(3)(4)

C.(1)(3(4)

D.(1)(2)(4)

122.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现

象说明【】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12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强调的是【】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2013年济宁市嘉祥县)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24.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学校绩效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的基本规律)模拟试卷4.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的基本规 律)模拟试卷4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4年福建.单选】“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体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2 【2014年吉林通化.单选】“孟母三迁”的故事主要反映了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 )。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3 【2012年江西.单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是( )。 (A)遗传的重要性

(B)环境的重要性 (C)改变的重要性 (D)学习的重要性 4 【2014年四川成都.单选】下列属于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成长作用的论述是( )。 (A)性相近,习相远也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2015年江西.单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个体主观功能性 (D)教育 6 【2015年云南玉溪.单选】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进行的(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 7 【2010年江西.单选】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人与动物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 )表现出来的。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活动 8 【2011年江西.单选】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素质 (B)主观能动性 (C)学校教育 (D)环境教育

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七章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堂上操练】 一、填空题: 1.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三条基本规律都共同要求保持_______。 3.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_"和"_______"的逻辑错误。 4.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_"的逻辑错误。 5.违反排中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的逻辑错误。 二、下列各段文字是否符合同一律要求?如不符合,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甲:今年你们厂的产值是多少? 乙:今年原材料提了很多价,不亏本就算好了。 2.上面不是老说领导要多听群众意见?我是群众,可领导总是不听我的意见。 3.这门课程很难学,我花了很多时间还是学不好。 4.凡是你所没有丧失的,就是你有的;你没有丧失角,所以你有角。 5.唐代以后古体诗转韵的也不少,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就是这样。 三、下列各段文字是否符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要求?如不符合,指出违反了哪条基本规律和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这个公司今年做了差不多一百万元以上的生意。 2.张三考试作弊,一种意见是要处分,一种意见是不要处分,这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关键是做好张三的思想工作。 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4.万里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的天然屏障。 5."鲁迅是一个乡土作家"是一种意见,"鲁迅不是一个乡土作家"也是一种意见,对这两种意见我很难表态。如果一定要我表态的话。我认为:"如果鲁迅是一个乡土作家,那么,他就是一个乡土作家,如果鲁迅不是一个乡土作家,那么,他就不是一个乡土作家。" 6.既不能说这筒胶卷每张相片都照得很好,也不能说这筒胶卷每张相片都照得不好。 【课后作业】 一、下列议论是否违反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请加以简要分析: 1.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之故意,不是犯罪嫌疑人。 2.价值规律是永恒的历史范畴。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他一有空就行乐,从来不浪费时间。 5,中小学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搞"家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此既不提倡,也不禁止。 6.在从前的年代,四方台向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就从来没有回得来的。 7.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8.问:你的丈夫犯了罪,你知道吗? 答:我们过去可是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啊! 问:他贪了这么多钱,你难道不知道吗? 答:北京有人比他贪得更多呢! 9.这里的商品既不是价廉物美,也不是价不廉或物不美。 10.父亲:你完成了作业没有? 女儿:谁说我没有完成作业? 父亲:那你就去睡吧。 女儿:我还有一道题没做完。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教与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这条规律反应了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教师和学生的本质联系。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决定着学,学影响着教。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的教育者,教学过程中“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就落在了教师的身上,教师的活动决定着教学过程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由此看来,教学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和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结合起来,因此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求师生二者积极的配合,协调一致。 总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出来。 二.教学以传授和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规律 教学的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学习期间,用较短的时间掌握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高效的认识活动。因此,学习间接经验,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也是认识世界的一条途径。通过教学,学生用最有效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学习书本知识,,并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但是教学如果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完全与现实脱节,那么学生获得的知识就是片面的不完全的。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就必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又要密切的结合实际,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这条规律又称为“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统一的规律”这条规律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科学性与思想性的辩证关系,教学的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从教学任务来看,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是为了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的人才。因此,教学要用一定的社 会文化和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去要求和影响学生就成为客观的必 然要求。 (2)从教学内容来看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包含着深刻的教育内容。各各个学科的教材的教育内容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类的思维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些客观规律和科 学知识都具有深刻的道德因素 (3)从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以外,她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4)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学生的学习往往受其思想状况,学习动机、态度、意志的影响,教师要加强对其思想觉悟方面的教育, 使之树立学习的自觉性。 四、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 知识是一个人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必备条件,教学过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增长学生的智慧。

抓德育,应从指导家庭教育抓起

抓德育,应从指导家庭教育抓起 家庭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德育方面,不能单打一地光抓学习。要认清德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让孩子在学会做人的同时,走成才之路。以德育人是教育的大根本,更是我们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要正确指导家长不断加深理解,以赢得家长们的配合与支持。 从家庭的实际教育来看,大多数家长往往把子女的智育问题放在第一位。重视智育学习是对的,然而,在施教过程中忽视德育就是一种偏差了。作为班主任,我们如何指导家长抓好家庭德育教育,配合我们抓好德育呢? 要指导好家庭教育,首先明确出现以上这种偏差的原因。其原因可能有: 一是社会倾向的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整个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越来越浓,一个人要得到满意的社会角色地位,文凭是首要的/通行证0。这正如社会上流行的顺口溜:/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0。既然文凭那么重要,就得抓学习,学习上不去,其他就免谈!这种社会风气导致了家长们认识上的误区。事实上,文凭与人才能否完全划等号?单纯抓学习,学习能否上得去?即使上去了,能否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这些,家长们全然没注意到。 二是家长觉得抓学习是具体的东西,抓德育就很抽象而无从下手。比如,子女的每天作业,每次考试的卷子、分数,各种兴趣班,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拿过来一看就能/说事0,提出要求,进行表扬或批评。而孩子的品德习惯问题就不那么具体,不那么好抓了,诸如孩子缺乏孝心问题,家长只能一般地说说,假如说了不管用,干脆连说都懒得说了。家长们一般都会这么想:孩子还小,等慢慢长大了,就懂事、就懂礼貌,懂得关心人,有好的习惯了。殊不知,这恰恰是放松了教育,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等孩子大了再改造就很难了。 三是多数家长对德育与智育的关系认识不清楚。这是最主要的原因。长期以来,一些家长把品德问题与智力、学习问题分割开来,认为品德问题可以慢慢来,

事业单位D类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试题+答案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试题 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了() A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 教育科技的关系C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2、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A 生产力 B 政治经济制度, C 上层建筑 D 科学技术 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C 传统文化D 科学技术 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5、我国西周的“学在官府”以及欧洲的“政教合一“体现了教育的() A 文化功能 B 政治功能 C 个性发展功能 D 教育功能 6、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 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 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教育 C 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 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7、决定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A 生产力 B 政治制度 C 经济制度 D 意识形态 8、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制约教师素质的提高 B 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 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D 制约学校专业的设置

9、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来的。 A 赞科夫 B 舒尔茨 C 布鲁纳 D 昆体良 10、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的() A 政治功能 B 经济功能 C 文化功能 D 科技功能 11、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 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12、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A 20% B 28% C 33% D 36%

普通逻辑自学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内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内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一谈。 14、矛盾律要求:在互相否定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假的,而不能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15、排中律要求:在互相矛盾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真的,即二者必居其一,排除第三种可 能性。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定任何一个思想为真,都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来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现在:它本身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但是它能够为人们进行 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3.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 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从事头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认识的客体是指() A.一切客观实在 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一切社会存在 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5.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6?反映论是() 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原则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有的原则 D.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形象性 B.逻辑性、综合性 C.间接性、抽象性 D.真理性、主观性 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间接性和抽象性 C.客观性和实在性 D.具体性和历史性 9.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 A. 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B.是不可靠的 C.没有客观依据 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10.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A. 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11. 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D.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12. 真理是指()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D.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

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

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 一、大声疾呼重视德育 现在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本人,都应重视人格的塑造,因为当今社会人格教育做得不太好!大家都清楚,在如今的教育体系当中,非常缺少信仰教育和道德教育。如果教育没有转变,没有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学生虽然在学校读了十几二十年书,但走出校门做事情时,在学校里面所学的知识也很难真正用上。 孩子是家庭、社会、民族、人类的未来,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其他各个社会阶层的人,都应关心这个重大的问题——让孩子从小接受人规方面的教育。《颜氏家训》里面引用古语说:“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意谓:媳妇刚来家里时,就应教她规矩,否则成形了就无法改变;孩童时代的教育也相当重要,因为这时吸收水平特别强,所学知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所以,《弟子规》等对孩子一生都有利的人格教育书,很有必要背诵。虽然孩提时代不懂其中的意义,但背诵后对人生就会有很大的利益。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小时在父母强迫要求下,背诵了《孟子》一书,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说:在做人方面,物理学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而从小的道德教育,却使我的人生有很大转变。所以,一定要让孩子背诵这些书。 二、家庭教育尤应注重 但现在社会,对孩子的关心越来越不够。虽然与十几年前相比,为孩子所花钱财远超以前十倍,但家长在孩子身边呆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孩子的教育全部寄托于学校,而学校又不注重人格教育,到了社会则完全进入大染缸,最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部失败,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才华、孝顺心、爱心、慈悲心的人才。所以,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现在孩子们经常看电视、上网,尤其喜欢在网上玩一些虚幻游戏,这样整个孩童时代全都虚度了。一年只有一个春天,人生只有一个孩童时代,如果此时荒废,将来的社会变成什么样就可想而知。而且现在是独生子制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 1.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____19世纪末_____ 。 2.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____9年或9年以上_____ 。 3.“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句话反映的教育起源观点是____生物起源说_____。 4.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了由法国人保罗·郎格朗提出的“_____终身教育____”思想。随着《学会生存》的流行,这一思想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种指导理论。 5.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_____规模____、_____速度____、水平。 6.教育制度可以还原成目标系统、___规范系统____、___组织系统____、工具系统四大系统要素。 7.国家实行___学前教育____、初等教育、__中等教育____、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8.教师是____人类文化_____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9.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对象。 10. 教育实践是教师在____社会历史_____和文化制约下的能动活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事实与教育规律 答:教育事实具有广阔的含义:一方面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说明教育学对象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客观存在物,而不是我们主观臆测的各种观念。另一方面,教育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有多种形式、多种类型、多种模式,还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教育规律就是教育领域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教育规律是多层次的,有较一般的,也有较为特殊的规律。 2.终身教育 答: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对于社会来说,终身教育的理想在于建立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终身教育是要造就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应付各种变化并发挥个人独特才能的成功者。 3.教育功能 答:教育功能:是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联系与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它往往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与系统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4.人的发展 答:人的发展指一个人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身心各方面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和增强。它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5.教育改革目标 答:教育改革目标:是指教育改革所要达到的最终日的和所预期达到的结果的标准状态,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终规格要求。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 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 也”。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 子使作善也”。 4.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 观念的活动。 5.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 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 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6.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常说的“德育”是同义词。 7.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8.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给教育下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 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9.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0.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 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 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1.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 (2)历史性(3)继承性(4)阶级性(5)长期性(6)相对独立性(7)生 产性(8)民族性 12.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3.现代学校的教育者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性——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 计者和具体实施者;(2)目的性——教育者所从事的是以教育为目的的活 动;(3)社会性——现代学校的教育者是社会要求的体现者。 14.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 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 15.教育的诸多矛盾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矛盾才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16.教育功能是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 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7.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本体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是派生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18.教育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鸡西教育局专家报告会有感 密山市当壁镇中心学校 张文阁 2013年3月9日鸡西市教育局举办了专家报告会,聆听了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专家陆教授对我国当前德育教育形式的剖析,和德育教育重要性紧迫感。体会颇深。 科教兴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倡素质教育,而发展教育的希望在少年,他们是初升的太阳,充满朝气和活力,孕育着无限希望。教育的根本不是成绩,人的成长进步才是最重要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就突出了德的重要性。所谓“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可见“德”的培养,更应该从小抓起。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经验,是非观念模糊,对人对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同时又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俗话说得好:嫩枝易弯也易直。因此思想基础打得好坏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至今后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品德教育不仅对学生自身同时对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品德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懂道理,会做人。 但是,我国德育现状令人堪忧,很多小学并没有开设思想品德课,或即便开设也被当做“副”科对待,代课老师不予重视,敷衍学生。其他代课老师也常以讲题、补课为由任意占用思想品德课,使本该重要的一门课程完全缺失。而有些学校开设了思想品德课,也有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题班会等,但这些以直接进行道德教育为目的的学科课程或活动课程,毕竟时间有限,内容上也不足以完成德育工作,这就导致学生德育的不完善。 当前应试教育体系,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却忽视品德的培养。现有的教育模式必须尽快改变,素质教育不能空喊口号。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了首位。可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以学生分数论成败,学生以成绩排名次,教师以分数订优劣。学生的学习负担日益加重,学生成了被动学习的机器,没有独立性、思考性、自主性,更别说学生的思想品德受到熏陶感染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成绩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6

《教育原理》模拟试卷(六)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 1.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教育家是: ________。 2.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 ________。 3.教育平等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4.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教育等。 5.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________,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 6.“狼孩”的故事说明,________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7.________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8.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个学段应具体达到的________。 9.___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0.我国也于1985年颁布________,提出从改革教育体制入手,全面推动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现代化 2.人口教育 3.培养目标 4.师生互动 5.行动研究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从原始社会到古代社会、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对象范围和教育内容是如何变化的。 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简述教育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 4. 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涵。 5.简述初等教育改革科研方案的评价原则。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发展趋势。 五、材料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一个11岁的小男生递给老师一张纸条:“我要杀了你!”男生偷偷地将菜刀放进了书本。这一切,皆因孩子没有将纸扔进垃圾桶,老师当场命令孩子将地上的纸含在嘴里长达20分钟所致。孩子认为老师严重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因而极端憎恨教师。学校和媒体在介绍和报道这名老师时,强调她是“全校公认的一名优秀教师”。 阅读案例,运用新课程的学生观对此事进行分析,并谈谈教师如何确立正确的学生观。 参考答案: 一、1孔子2实现教育平等3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4环境教育、人口教育;5外部因素;6环境7教育目的8教育目标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0《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二、1.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相伴随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主要体现在教育的世俗化、国家化、科层化、理性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福利化等方面。教育

要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

一、大声疾呼重视德育 现在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本人,都应重视人格的塑造,因为当今社会人格教育做得不太好!大家都清楚,在如今的教育体系当中,非常缺少信仰教育和道德教育。如果教育没有转变,没有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学生虽然在学校读了十几二十年书,但走出校门做事情时,在学校里面所学的知识也很难真正用上。 孩子是家庭、社会、民族、人类的未来,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其他各个社会阶层的人,都应关心这个重大的问题——让孩子从小接受人规方面的教育。《颜氏家训》里面引用古语说:"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意谓:媳妇刚来家里时,就应教她规矩,否则成形了就无法改变;孩童时代的教育也相当重要,因为这时吸收能力特别强,所学知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因此,《弟子规》等对孩子一生都有利的人格教育书,很有必要背诵。虽然孩提时代不懂其中的意义,但背诵后对人生就会有很大的利益。着名科学家杨振宁,小时在父母强迫要求下,背诵了《孟子》一书,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说:在做人方面,物理学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而从小的道德教育,却使我的人生有很大转变。因此,一定要让孩子背诵这些书。 二、家庭教育尤应关注 但现在社会,对孩子的关心越来越不够。虽然与十几年前相比,为孩子所花钱财远超以前十倍,但家长在孩子身边呆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孩子的教育全部寄托于学校,而学校又不注重人格教育,到了社会则完全进入大染缸,最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部失败,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才华、孝顺心、爱心、慈悲心的人才。所以,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现在孩子们经常看电视、上网,尤其喜欢在网上玩一些虚幻游戏,这样整个孩童时代全都虚度了。一年只有一个春天,人生只有一个孩童时代,如果此时荒废,将来的社会变成什么样就可想而知。而且现在是独生子制度,家里七八个人都把孩子当宝珠一样供奉,所有人都疼爱他,但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当中成长,对将来并不一定有利。所以,对孩子的管教应该严格,不能让他想什么就做什么。 但要教育好孩子,家长也要有慈悲、关爱、平等的理念。以前,一位美国学者走访了二十多个国家,采访一万多名孩子后发现:孩子对吃住等物质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关心,最关心的是家庭精神生活。所以,既然家长都疼爱孩子,就应重视自己的言传身教。 三、佛陀教育从小抓起 因此,我呼吁学佛从娃娃抓起!如果小的时候,就学习慈悲心、念佛、供灯等善法,脑海当中印象就比较深,长大之后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业因果的道理,和轮回痛苦的理念,就不会诋毁乃至摧灭。 为什么现代社会有很多人不相信来世、因果,就是因为他们小时没有这个机会和因缘。

第六章_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六章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一.教学重点: 逻辑规律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二. 教学难点: 逻辑规律的运用三.教学基本内容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它们普遍地适应于概念、判断、推理。逻辑基本规律有四条;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遵守这些逻辑规律,就可以使我们的思维首尾一贯,保持同一和确定。从而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有逻辑性和论证有说服力。违反这些规律的要求,我们的思维和论证就会含混不清,自相矛盾,模棱两可和无论证性,从而也就不能达到正确地表达思想,交流思想和正确地认识事物的一.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在同一思维中,每个概念和判断要始终保持自身同一,即保持确定性。A是A,不能任意变更。 2.要求:(1)我们所使用的概念要有确定的内容,也就是要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2)我们所作用的判断,也必须有确定的、同一的含义,是个什么判断就是个什么判断,是真的就是真的,是假的就是假的。 (二).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在运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论证的过程中,如果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那就要出现逻辑错误,这些逻辑错误包括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转移论题和偷换论题。 (1). 混淆概念无意地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用不同概念当作同一概念使用。常常是由于把二个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没有严格区别开来而造成的逻辑错误。如: 1.有人说:“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反对,例如,工作经验、生产经验等等,就不应该反对. 2.这种油,每斤售价125元,价值高。 3.甲:”昨晚我得到了双重休息.”乙:”这是怎么回事?”甲:”我梦见我在睡觉.” 4、汤姆:“你能用这个望远镜看到天上的每一样东西吗?”天文学家:“是的,我的孩子。”汤姆:“那么,我早上飞走的气球在什么地方呢?” 5、甲:“听说你经常失眠,是吗?”乙:“是的。”甲:“那你睡觉时试着数数,也许能帮你入睡。”乙:“我已数过了,一数到九,我就无论也要爬起来。”甲:“为什么?”乙:“唉,一提酒,我就想喝两口。” 6.有人说:“抗拒从严政策与我国刑法中的被告人有为自己犯罪事实辩护的权利的规定也是直接相违背的。”(2)偷换概念故意违反同一律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加以使用的逻辑错误。如: 1.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花灯”。司马光说:“家中有那么多的灯,何必出去看。”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游人。”司马光说:“家中有那么多的人,何必出去看。” 2.老师在讲课,一个学生戴着收音机的耳塞在听收

教育本质

一、关于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及其错位现象 (1) (一)关于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 (1) (二)教育本质“错位”现象分析 (2) 二、教育本质的真实意蕴及其思考的前提性逻辑 (3) (一)教育本质既是抽象的,更是实践的 (4) (二)教育本体是不变的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生成的教育“定在” (4) (三)教育本体的自在性和教育本质的自为性 (4) (四)教育本质是教育本体对教育主体和教育价值结构的统一建构和生成 (5) 三、学习:教育本质之表征 (6) (一)教育首先是一种学习 (6) (二)现代教育是主体间的指导学习 (7) (三)现代学校教育是主体间的系统指导学习 (8) 教育本质问题是关于教育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这是教育理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探讨的问题,也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根本问题。自有人类,便有教育,教育具有人类社会的必然性和永恒性。同样,有了教育就有了人类对教育本质的不同的认识及其影响的实践。然而无论人们如何认识和解释教育,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教育都是通过教学使人社会化和知识化的根本功能是不变的。 一、关于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及其错位现象 如果从教育与社会这一维度来考察这场论争,学术界关于教育的本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关于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 (1)上层建筑说 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具有上层建筑的特点,即教育是上层建筑。一定社会的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过来为政治和经济服务。上层建筑说强调教育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变革,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本质特点。 (2)生产力说 生产力说认为,教育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教育就是生产力。教育已间接或直接地参与了物质生产过程。生产力说强调教育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它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事业是生产事业,而不是消费事业。生产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3)多重属性说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梨树县郭家店镇第四小学黄旭 小学正处于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抓好。在教育内容上应反对抽象空洞的说教,强调德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以养成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伦理道德。下面,我想从以下几点浅谈我对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重要性的看法: 第一,家长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家长是青少年的启蒙教师,也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方式可以直接透视出青少年在未来成长道路上的成功与否,重视德育教育光喊口号不行,光靠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更是不行,家长应该积极行动,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小事抓起,良好的思想品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应从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进行道德教育只让孩子背那些条条框框是不行的,只让孩子停留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表象认识上也不行。孩子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是对、为什么是错,而且付诸以行动中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对于现在的教师也还存有另外一种困惑,那就是小学生在学校上课期间在老师的教育下、在学校的监督下养成了较好的习惯,能够较好的按照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但到了假期在家长们溺爱的强攻下逐渐迷失方向“重操旧业”,开学以后教师还得从头再来,如此周而复始的教育虽然

耗尽了教师的大量心血但收效甚微。 第二,学校教育应是教育的主导青少年的德育教育离不开诸多环境和因素,但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是非观念模糊,对人对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很大的模仿性,同时又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正如俗话说得:嫩枝易弯也易直。 因此思想基础打得好坏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至今后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健康的消极思想对学生的侵蚀,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如果学校只是知识注重学生“智”的发展而忽略了“德”的重要性,我们培养出来的将会是一批废品,而当今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学校只为应试,一天到晚有讲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只重知识,不重德育,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高分低能。上了大学因心理不健康而走向犯罪的例子屡见不鲜。 此外,学校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或差来界定学生的好与坏,在评价学生方面仍然要用辩证的方法来综合地衡定。把学习成绩作为一个参考,把智力、情感、态度以及目前提倡的自信、乐观、向上等诸方面因素考虑其中,形成一个综合界定的标准。素质教育提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学校要用赏识的态度来对待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供复习用) 2007-06-15 17:56 填空: 1、教育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2、教育现象包括()和()(教育社会现象、认识现象) 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的体现。(人们主观意志) 4、教育规律是()的高度概括,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甚至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教育经验) 5、我国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 )所作,比西方古罗马昆体良(《》)还早300年。(《学记》、乐正克、《论演说家的教育》) 6、1632年,著名的()国教育家()出版了(《》),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7、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8、狭义教育既是()有时可以作为()的同义语使用。(学校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 10、古代社会教育包括()和()。学校始建于()社会,古代教育的内容是()、()、()、()、()、()。欧洲奴隶社会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和()。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和();教会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四学()、()、()、()。骑士教育培养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礼、乐、射、御、书、数;斯巴达、雅典;骑士、教会;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遗传、环境、教育)1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质量规格标准、总的要求) 13.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__。(归宿) 14.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__和___;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基础、可能;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本性、本能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___、等人。(卢梭、洛克) 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它目的,其代表人物有___和__。(赫尔巴特、涂尔干)17.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___和__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需要、人的自身发展) 18.体育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本主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田径、体操、球类、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八章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概述 逻辑思维规律作为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它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概念、判断、推理等各种逻辑形式的特有规律,二是普遍适用于各种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就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而言,主要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或称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①。 一、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作用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人类正确进行逻辑思维的根本准则和基本依据。正确的逻辑思维必须具备同一性、无矛盾性、明确性和论证性。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一律要求概念、判断②必须是确定的,自身同一的;矛盾律要求概念、判断必须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排中律规定了不能对相互矛盾的概念以及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判断同时加以否定;充足理由律要求我们进行推理时,所依据的理由(前提)要正确,推论(结论)和理由之间要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总之,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表现了正确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只有遵守这些基本规律,才可能保证逻辑思维活动的确定性、合逻辑性。 二、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客观性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是认识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规律,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但是,二者是有密切联系的。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客观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和普遍联系性的反映。 列宁曾经指出:逻辑规律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这就是说,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不是先验的,也不是约定俗成的,它们是人类长期的实践中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质的规定性以及最一般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可见,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具有客观性的。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客观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但是,它们同时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一面。这种相对稳定性是客观事物在质变过程中处于量变阶段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它使客观事物仍然保持其原有的质的规定性,使这一事物仍然是该事物,而不是其他的事物。另外,客观事物之间以及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任何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客观世界的这些性质以及联系反映到人的意识活动中,就表现为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基本内容 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思想必须保持自身的同一。也可以表述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思想,如果它反映了某个客观对象,那么它就反映了这个客观对象。 同一律的逻辑表达式:A是A,或者A→A。 表达式中,“A”表示任何一个思想(概念或判断)。“A是A”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如果A反映什么,那么它就反映什么。“A→A”表示如果A是真的,那么它就是真的;如果A 是假的,那么它就是假的。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概念或判断所反映或所断定的内容始终如一,其性质始终不变。 ①关于充足理由律是否属于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逻辑界历来有争议。本章对充足理由律也作一介绍,供学习时参考。 ②“概念和判断”是与“词项和命题”对应的,考虑到日常思维中对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逻辑错误进行命名的语言习惯,我们在本章中使用“概念和判断”这一称谓。

德育教育从哪方面入手

德育教育从哪些方面入手 ------ 家庭,学校,社会 不知道大家是否会留意湖南卫视经常会播出的两档节目,变形计和噗通噗通良心。这几年尖锐的道德问题冲击着你我的眼球和良知,看了的确让人深思。90后的孩子戴上了很多负面评价的“光环”,我想不是一日集成。社会上对于80后及以前的人评价很好,尤其在古代孝廉鼎盛时期,更没话可说。如今,社会进步了,生活变好了,社会让“大人”把孩子教坏了。我常和我爸妈说的一句话是,如今儿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你们不要管的太紧,否则儿子只不过是将你们走完了一辈子的路从新模仿了一遍,毫无意义。同理,90后的孩子背负“光环”,00后的家长们,是时候认识到问题了吧!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原创,可渐渐的有的人变成了盗版。 冰冻三尺,非一日一寒。孩子性格的养成主要在于模仿与学习。周边家有一对小孩因为爸妈打牌输钱而受骂,家庭自然常常不太平。如今他家大的孩子因为经常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爱吼小的弟弟了,而弟弟却饱受欺负,渐渐变得自闭。我总在想这样的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上次看报纸,其中一位家长接孩子放学回家,一路上与孩子交谈,问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听老师的话,有没有和别的小朋友打架等。孩子一一回答了他的爸爸,爸爸很满意,于是从荷包里拿出一袋饼干作为奖励递给孩子。就在他撕开塑料袋,取出饼干递给孩子的那一刻他也顺手将塑料袋扔在了车上,孩子看到了这一幕,接过饼干吃了起来,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更不知道他的爸爸做错了事情。我想老师强调再多的要讲卫生,不要乱扔垃圾也敌不过爸爸这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动作,如果还有家长还在一味用嘴巴与动作将这些灌输到他们脑子里的话,请先回头省视一下自己。有一种越来越严重的现象,孩子们越来越不懂得感动。家长给予他们的爱是应当的,老师给予他们的关怀是应当的,所有人都应当以他们为中心,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也不奇怪。以上故事我只想道出一句话,家长只需要帮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将会使他们一生受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人也可以改变环境。因此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如今校园的环境的确让人担忧,德育教育的开展,我觉得必须从整顿校园“环境”和营造学习氛围开始。老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谈及为人处世。我这次回家站在一个关心爸妈身体健康的角度与他们做思想交流。我说,妈,您现在将近半百,还会犯错吗?我妈只是笑了笑。的确人无完人,一辈子都有可能犯错,因此需要人提醒。更何况是年纪轻的我们呢?因此,个人主张让唠叨成为一种常态,但仅仅起到一种提醒的作用,绝对不是约束。德育教学必须贯穿于整个学海生涯,老师的关爱与投入也必不可少。人可以辛苦,至少事后问心无悔。人之初,性本善,德育教育要从根本抓起,从小抓起。暑假开学我去过小学与老师沟通,小孩可能不怕家长,不怕同学,但就是害怕老师。90后的孩子如果说是大人们口中的笑话,但千万不要让00后的孩子重蹈覆辙。德育教育的工作不是一日即成,也许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因为教育而变得学会回报与感恩,但如果整体的一代素质增强了,形成一种风气,那社会也就和谐了。见多才能识广,因此,德育教育的故事和电影必须经常播放给孩子们看,让他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