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童用药特点分析及研究进展

儿童用药特点分析及研究进展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04年10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第一部分背景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设计科学,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多部门、多学科合作的优势,不仅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而且避免了调查内容和指标的重复,并为深入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本次调查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通过调查不但可以建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资源,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按经济发展水平及类型将全国各县(市、区)划分为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农村、二类农村、三类农村、四类农村,共6类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2个县(区、市)(见图1)共抽取71971户(城市24034户、农村47937户),243479人(城市68656人、农村174 823人)。为保证孕妇、乳母、婴幼儿和12岁及以下儿童的调查人数,以满足各组样本量的要求,在样本地区适当补充调查人数,本次调查总计272023人。本次调查包括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四个部分,其中膳食调查23463户(城市7 683户、农村15780户)、69205人,体检221044人,血压测量153259人,血脂测定94996人,血红蛋白测定211726人,血糖测定98509人,血浆维生素A测定13870人。2002年8-10月在北方地区,2002年9-12月在南方地区进行现场调查;2003年1-8月完成各类实验室检验和数据录入;2003年5-12月完成数据清理和数据库建立;2004年1-7月完成数据分析报告。为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对整个调查进行了严格的全程质量控制。所有质控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各个环节均达到方案设计的质控要求。三、数据质量评价与结果表述将样本人口资料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国家统计局2002年人口学指标(性别比例、负担系数、家庭规模、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比较,表明样本人群对总体有较好的代表性。由于抽样人口中有10.1%的人外出未能参加体检,致使调查样本中15-25岁各年龄组人口比例偏低。因此,采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首先对6类地区样本患病率进行年龄

儿科用药问题及现状分析

儿科用药问题及现状分析 摘要】目的:对儿科用药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方法:翻阅查看相关书籍、教材、文献,总结归纳目前儿科用药现状。结果:儿童用药不同与成人,需要专门的用药知识。结论:为了促进儿科合理用药,需 要建立完善儿科用药的规范制度,及时监控用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儿科用药现状;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334-02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儿童的健康保障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药物 在人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而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处于快速的生长发 育阶段,肝脏肾脏等器官的代谢功能明显低于成人,因此相较成人,儿科用药更 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并且临床效果也会有所不同。目前,儿科用药中存在不 少的不足和问题,下面将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1.儿科用药中的问题 儿童尤其是新生儿,早产儿,婴儿,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与成人有明显的 不同,即便按照体重或者体表面积进行计量换算,也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这也对儿科药品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 1.1 儿科药品 通常儿童专用的药品会在外包装上注明“小儿”或“儿童”,这类药品的儿科用 药信息比较完整,用药安全性相对比较高。但是在其他非专门儿科用药中,大多 数都缺乏明确的儿童用药指导信息。目前大约80%的药品没有儿童用药指导信息。不仅如此,儿科专门用药的种类也极其有限,只占市场上全部药品的1.5%左右[1]。在中国基本药品目录中,只有5种标明具体儿童用量的化学药品,只有一种儿童 专用的中成药品种。一方面这是因为儿童临床试验面临着政策限制,展开困难,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儿科专门用药需求量小,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药企研发生产的 积极性不高。 成人药品的剂型并不完全适合儿童用药。比如成人口服药以片剂和胶囊剂为主,一般儿童都需要减量使用,这样就需要切割片剂和打开胶囊。这不仅在具体 操作时不方便,而且用药剂量准确性也无法保证,往往容易出现剂量过大或过小,从而导致不必要的药品不良反应或者达不到疗效。另外有些缓控释片剂和肠溶胶 囊更是无法分量使用[2]。国家食品药品管理监督总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国内市场 中有90%的药品缺乏儿童适合使用的剂型[3],儿童使用成人药品的现象十分常见。有报道指出,儿童用药不按照药品生产规格使用的比例很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减 小这个比例也不断提高[4]。 药品说明书在合理用药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是医生开具处方,药师审核处方,患者使用药品的重要依据。湖南某医院进行的一项针对药品说明书的调查显示, 中成药说明书中很多项目严重缺失,远超过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剂的缺失程度[5]。 这也导致了儿科用药中超说明书用药现象很普遍。尽管超说明书用药一定程度上 弥补了儿科药品不足的现象,有其现实意义,但是儿童也因此承担了更大的药物 不良反应风险。最典型的就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使用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这类 药物会使儿童牙齿变黄,牙齿发育畸形。伍兹的研究指出,每年住院儿童所经历 的药物不良反应,有60%左右是可以通过合理方式预防的[6]。 1.2 儿科用药不合理现象

儿童用药分析初晓艺共21页

儿童用药分析 初晓艺林彬 第一部分儿童用药特点 儿童是指14周岁以下的小儿,通常分为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出生后28天内)、婴儿期(infancy,出生后1个月~1周岁,亦称乳儿期)、幼儿期(toddlar’s age,1~3周岁)、学龄前期(preschool age,3~6/7周岁)、学龄期 (school age,女6、男7~女12、男13周岁,亦称青春期前)、青春期或少年期(adolescence,女11~12周岁至17~18周岁,男13~14周岁至18~20周岁)。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尚不完善。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方面不断变化,如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组织器官均在逐步增长,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生化功能特点,对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等过程和药物敏感性均有影响。因此,儿童用药并不是成人剂量的简单缩减。儿童用药应正确选择药物,合理使用药物,保证用药安全。 一、新生儿用药特点 新生儿的生理功能及生化代谢过程处于从宫内到宫外生活急剧变化的适应过程,如肺呼吸的建立、消化及排泄功能的启动、血液循环的改变等,这些以迅速变化的生理过程为特征的新生儿期,决定了其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体内过程,不同于其他年龄组的小儿,更不同于成人,尤其是新生儿脏器发育尚不成熟,多数酶系统不够健全。因此,新生儿的用药诸如给药的剂量、给药的间隔时间、给药的途径等,必须确切

掌握新生儿的药动学特点和药效学的规律,才能保证安全有效地用药,既使药物发挥治疗作用,而又不致出现毒性反应。 (一)新生儿药动学的特点 1.药物的吸收 吸收是指药物经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转运过程,吸收的速度与程度取决于药物的理化特性、机体的状况和给药途径。 (1)口服给药 新生儿胃液接近中性,pH可达6~8,但在出生后24~48h内下降至1 ~3,生后10 天左右回升至6~8,接近中性,然后渐降,至2岁后才逐渐达成人水平。早产儿出生后pH没有下降的过程,而且出生后1周内几乎没有胃酸分泌。因此,新生儿对不耐酸的口服青霉素类(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受胃酸破坏少,血药浓度较成人高。新生儿胃排空时间长达6~8h(出生6~8个月后才接近成人),因此,主要在胃部吸收的药物表现吸收完全,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地高辛等。 新生儿小肠液pH高,可影响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和非离子态转运,肠道菌群量少,菌种特点不同且变化较大,由于细菌代谢类型不同,也可影响一些药物的吸收。新生儿肠蠕动不规则,使药物吸收无规律,难以预测,因此新生儿口服给药的吸收与成人不同,有些药物的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增加,如半合成青霉素类,而有些药物则吸收减少,如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对乙酰氨基酚等,有些药物的吸收量则与成人相仿,如地西泮、地高辛及易吸收的磺胺类药物等。主要在十二指肠等部位吸收的药物表现吸收缓慢,达峰时间延长,如阿司匹林、红霉素等。

国内外儿童安全用药情况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b18270804.html, 国内外儿童安全用药情况分析 作者:葛吴颖周萍胡小萍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0期 摘要:由于儿童有其特殊的生理、心理、社会反应,儿童如何安全用药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在临床和现实生活中儿童安全用药有关的知识认知度较低,本文将从儿童用药特点、用药现状、国内外的差异、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全面了解国内外儿童用药问题,提高国人对儿童用药安全方面的重视度。 关键词:儿童;安全用药;分析 目前在全世界人口中,14岁以下的儿童比例约占20%~25%,我国儿童总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6.6%[1]。儿童抵抗力差,在社会中属于易感人群,因此用药比较多见。但如何安全用药,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儿童专用药品缺乏是世界范围内的共性问题,近年问题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面临十分艰巨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国内市场上供应的儿童用药品种不足成人用药的5%,即使是在药品研发、生产、监管水平都很高的美国,也有超过75%的药品没有儿童用药信息[2]。 1 儿童用药的特点 儿童是指自出生后至14岁的年龄阶段,此阶段又分为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儿童期3个不同的生理阶段。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全身各个器官组织都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肝、肾的解毒和排泄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均不健全,生理、病理情况与成人不同,有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儿童对药物的剂量需求会因年龄、体重和发育的情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儿童用药具有特殊性[3]。 2 儿童用药现状 2.1儿童专用药品种类少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2.2亿14岁以下的儿童,儿科疾病约占所有疾病就诊人数的20%。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的联组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指出:目前我国存在儿童专用药品种少、剂型单一的情况,国内市场上常用的3000多种流通药中,供小儿使用的药物剂型只有60多种(含中成药),小于2%[4],儿童专用剂型无法满足临床一线用药的需求,导致儿童治疗用药范围狭窄。我国儿童用药缺失问题非常严峻,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产生。 2.1.1企业不生产或少生产我国制药企业以成人药品生产为主,儿童药的研发和生产处于未成熟阶段,因而很难在数量上、品种上适应儿童用药的特殊需求。在第三届中国"量身定制儿童药物"高峰论坛上专家指出,我国专业的儿童药物企业太小,药物品种严重缺乏、儿童药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口服退热药后不到用药时间体温又升高可以给予退热栓。() A.正确 B.错误 2.以下儿科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的限制不正确的是() A.喹诺酮类抗菌药应避免用于10岁以下患儿 B.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不可用于8岁以 下患儿 C.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 D.多肽类(多粘菌素、万古霉素、杆 菌肽等),应在明确指征下选用 3.儿童腹泻属于非感染性腹泻的是() A.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B.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 C.过敏性 腹泻 D.真菌感染 4.抗菌药可根据当地药敏情况的经验性选用;用药后48 h,病情未见好转,可考虑更换抗菌药。() A.正确 B.错误 5.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退热药可以交替使用。()

A.正确 B.错误 6.国内某大型综合儿童医院门诊患儿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达( ) A.52.00% B.53.00% C.54.00% D.55.00%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儿童适宜的口服剂型有( ) A.液体制剂 B.具有灵活性的固体制剂:分散片、颗粒剂…… C.刻痕片 D.咀嚼片 2.感冒的治疗原则是( ) A.普通感冒具有一定自限性 B.症状较轻无需药物治疗 C.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 活则需服药,以对症治疗为主 D.药物治疗首选口服途径3.儿童超说明书用药遵循的原则是( ) A.必须选择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B.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 C.超说明 书用药须经医院相关部门批准并备案 D.超说明书用药需保护患者的知情权并尊重其自 主决定权 4.益生菌使用注意事项有( )

儿童药发展现状及展望分析

儿童药发展现状及展望分析 一、我国儿童药市场规模 儿童药是医药行业中为数不多的供需缺口较为明显的细分子行业,受益于政策扶持以及市场迅速扩容,未来几年将维持高景气度。我国通常将-0-14 岁年龄段人口定义为儿童,由于环境污染、空气污染等原因,我国儿科门急诊率长期居高不下,综合医院儿科门急诊量增长迅速,儿童年纪越小患病率越高。0-4 岁儿童的两周患病率高达174.2%,5-14 岁儿童两周患病率达到76.9%,儿童门诊人次占医院总门诊人次的9%,且门诊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我国广义儿童药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200 亿元。进入2016 年以来,我国全面二胎政策放开,2016 年新生儿人数达到了近15 年来最高水平,儿童总数维持在2.2-2.5 亿之间,而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要求,未来5年内平均每年还需新增1925万人口,2017年广义儿童用药市场将达到1469亿元。儿童药市场呈现出的巨大需求有望迎来新一轮加速扩容,近年来我国儿童药市场规模增速均维持在15%以上,远高行业整体平均增速。 细分来看,在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中成药儿科用药市场中,销售规模最大的三个亚类分别是儿科止咳祛痰用药、儿科感冒用药以及儿科厌食症用药,2016 年的市场份额分别是40.28%、24.27%、17.75%。 重点城市样本医院中成药儿科市场情况

重点城市样本零售药店中成药儿童药市场结构 然而另一方面,我国儿童专用药相对而言比较匮乏,呈现“三少”即药品品种少、剂量规格少、剂型少,90%以上的药品没有儿童急剂型,导致儿童药用药不合理比率最高达32%,医生在开药时在用药剂量上经常采取将成人用药酌情减半等方法,临床儿童用药超说明书使用问题突出。我国3500 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中,供应儿童专用的药品不足60种,90%的药品无适用于儿童剂型。国内18万条药品注册批件中,儿童专用药3000 多条,所占比例不足2%,涉及400多个品种,剂型以颗粒剂为主,且多是以感冒药为主的中成药。儿童药供给匮乏的背后确实有着研发困难、定价优势不明显等诸多客观原因: 1)研发难度相对较大且费用较高,造成企业对儿童药研发不积极。第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对儿童作为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作出了严格规定,导致儿童药品临床试验受试者少,而儿童用药的研发需要针对儿童不同的年龄层次进行临床试验,对疗效和安全性的要求很高,这使得临床试验成本较为昂贵。第二,我国缺乏儿童专业研发机构,研发水平跟不上儿童疾病谱变化,导致与国际水平差距明显。第三,儿科新药从研发到上市所需的时间较普通新药要长。新产品从研发到上市所需的平均时间不尽相同,普通新药需要10-12年时间,而儿科新药则需要14-16年。

儿童用药错误常见类型及案例分析

儿童用药错误常见类型及案例分析 作者: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2015-02-12 第A-11 版:综合字数:28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王晓玲 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ME),《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将其定义为:合格药品在临床使用及管理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不当。可见,用药错误可发生在医疗行为的任何环节,并且,不管该错误是否导致不良后果,一旦行为发生即可判定为用药错误。与成人患者一样,儿童用药错误也可发生在处方、转抄、调剂、给药等多个环节。但由于儿童在疾病的种类、临床表现及预后与成人不尽相同、儿科医疗服务不足、儿童专用药稀缺、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严重不足、儿科用药“成人化”及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等原因,儿童患者可能更易发生用药错误。 给药剂量错误 剂量计算错误 临床医师在开具处方环节,需熟悉本专业儿童常用药物的用法用量,能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来准确地计算给药剂量。不正确的年龄计算方式如“虚岁”,不规范的体重单位如“斤”等均易导致剂量计算错误。另外,需要注意超重儿童按体重计算给药剂量时可能超过儿童用量上限,造成超剂量给药。 例如,一名10岁患儿,体重70kg,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医师处方头孢氨苄25~50mg/(kg·d),按体重计算即为600mg/次,一日4次。由于患儿超重,按体重计算出的一次用量已超过成人剂量(500mg/次)。药师审方时发现,拦截了该处方并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修改给药剂量,未造成不良事件。 处方书写错误 医师处方时要确保医嘱书写清楚,不使用不规范、不明确的缩写,例如,应写“每天一次”而不是“q·d”,后者可能被误认为“q·i·d”(一天四次),或被误认为“0·d”(右眼)。使用规范的药物剂量单位如“mg”,而不写剂型单位如“片”或“瓶”。在小数表达时,使用引导零如“0.5ml”,而不使用末尾零如“5.0ml”,因为有可能误读导致10倍的过量用药。“units”(单位)应拼写出全名,例如,10单位胰岛素,不缩写成“10u”,后者可能被误看为“100”。 给药剂量错误 医师处方正确,药师调配无误,依然可能发生实际给药剂量与医嘱不符的用药错误,为给药剂量错误。 由于市售药品缺乏适宜儿童规格,儿童用药常需要一次甚至多次稀释,稀释药品所涉及的计算和注射器精确量取,是发生用药错误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注射剂复配和给药过程中,护士可能出现剂量计算错误、注射液量取错误、给药速度错误等。一项研究收集了配制后注射器药液并测定其中药液浓度,发现7%的注射器药物浓度超出规定浓度50%。此外,依从性差,据服、漏服或擅自加大剂量,也属于给药剂量错误。 例如,一名1岁5个月“川崎病”患儿,医师处方阿司匹林泡腾片40mg,每日一次。药师常规交代将阿司匹林泡腾片0.1g/片溶入50ml水,一次服用20ml。但给药过程中,因患儿不配合,母亲每次喂药不足5ml,实际给药剂量不足医嘱剂量的1/4,病情控制不理想。 给药品种错误 给药品种错误,意即给予患儿与治疗无关或不适宜的药物,包括儿童禁用的药物、患儿疾病症状与药物适应证不符的药物、医生处方时错开缩写名相同的药物或错误品规的药物、药师调配错误药品、护士或者监护人给药品种错误等。 一品多规药品、缩写名相同的药品易发生给药品种错误 因儿童期包含从新生儿到18岁青少年,临床用药需要“一品多规”。例如,阿司匹林有50mg

我国儿童用药市场分析

我国儿童用药市场分析

我国儿童用药市场分析SFDA南方药物经济研究所

核心提 示:按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定义,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尽管国内对儿童年龄的界定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但我国儿童的概念通常仍是指0~14岁的儿童。由于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0~14岁儿童总数及占比呈下... 按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定义,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尽管国内对儿童年龄的界定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但我国儿童的概念通常仍是指0~14岁的儿童。由于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0~14岁儿童总数及占比呈下降趋势,但总人数仍超过2亿人。 表1 我国儿童人群情况 年龄组1990年2000年2007年 0~4岁儿童人数(万人)11776.3 7034.2 6672.5 5~14岁儿童人数(万人)19893.9 21989.9 16952.2 全国儿童人数合计(万人)31670.2 29024.1 23624.7 全国人口总数114333 126743 132129 0~4岁儿童全国占比10.30% 5.55% 5.05% 5~14岁儿童全国占比17.40% 17.35% 12.83%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一、儿童疾病分类构成比例及疾病门诊情况 1、儿童疾病分类构成比例 儿童最容易患的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呼吸系统疾病0~4岁儿童患病数量占该年龄段患病总数量的79.82%,5-14岁儿童患病数量占该年龄段患病总数量的73.96%。传染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损伤和中毒、眼及附器疾病儿童患病数量相对较少,而神经系统疾病、耳和乳突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代谢病及免疫疾病、寄生虫病、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儿童患病数量更少,这些疾病患病数量合计只占0~4岁儿童患病总数量的2.62%。 表2 我国儿童疾病分类构成比例情况 疾病种类0~4岁儿童患病率 (‰) 疾病分布比 例 5~14岁儿童患病 率(‰) 疾病分布比 例 呼吸系统疾病160.9179.82%74.4173.96%消化系统疾病20.4310.13%9.159.09%传染病 5.9 2.93% 4.8 4.77%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5.37 2.66% 2.54 2.52%

咳嗽药市场分析及研究

咳嗽药市场的初步分析和研究 摘要:1、研究背景: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呼吸科门诊患者中,有70%~80%的患者都会有咳嗽症状。此外,随着自然环境 及气候的变化,咳嗽的发病比例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止 咳类产品拥有庞大的消费人群。专家预测,止咳祛痰平喘药物市 场是未来20年内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十大药品市场之一。 2、临床引起咳嗽症状的最常见疾病分析和消费者需求及特点。 3、分析研究市场上常用品牌咳嗽药的特点及目标人群和医院用药情 况。 4、对盐酸氨溴索沙丁胺醇片和磷酸二甲啡烷市场前景的分析探讨。 一、临床疾病分析与咳嗽类药消费特点 (一)临床疾病分析 由于工业化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吸烟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持续增高,因此有着庞大的患者人群,在卫生部公布的2008年两周患病率的前十名中,呼吸系统占据4位,分别是急性上感(1.82%,第二位),急性鼻咽炎(1.54%,第三位),流行感冒(0.44%,第九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0.41%,第十位)。而在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前十位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排在第七位(0.69%)。下面从引起咳嗽的最常见原因或疾病进行分析和探讨: 1、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由病毒感染,常见的有(1)普通感冒(或流行感冒)引起的咳嗽,多由于病毒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而引起反射性咳嗽,是机体的一种自然防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为多,各类人群均可患病,尤其小儿多见,初期多表现为干咳,如伴有支气管感染则伴有咳嗽咯痰,在有的感冒药中常加入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进行镇咳治疗,缓解症状。(2)病毒性咽炎喉炎,此类疾病也是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常表现为干咳,伴有声音嘶哑等症状,也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黏膜炎性反应,局部抵抗力下降,并可伴发细菌感染,治疗上多采用镇咳药对症治疗。从门诊就诊情况来看,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占大部分,是最常见的多发病种,其相关治疗用药需求数量较大。 2感冒后咳嗽,是指当感冒本身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临床上称之为感冒后咳嗽。除了呼吸道病毒外,其他呼吸道感染亦可能导致此类咳嗽,有文献统称为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vs cough)。目前对感冒后咳嗽的发病机制及本质尚不清楚,但临床上确实存在这类患者,而且极为常见。 引起感冒的常见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中以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最为常见。由于感冒后咳嗽发

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小学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生长发育和学习效率。为了解我校小学生营养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更好地开展学生营养不良、肥胖的综合防治工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现对××小学2013年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小学7~11岁在校学生411名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212,女生199名。 2、方法专业人员培训后,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手册》的测试要求进行身高体重测量,以《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现时营养状况评价标准,在身高体重的90%~110%范围者为正常(其中低于90%为轻营养不良,低于80%为中度营养不良,低于70%为重度营养不良),大于120%为肥胖。 3、结果 (1)总体营养状况411名学生中,营养不良检出率为 23.1%,其中轻度营养不良占 20.3%,xx占 2.7%,重度占 0.08%。肥胖检出率为 9.O%,营养正常者为 67.8%。 ××小学学生营养状况表 性别人数营养不良

轻度发生xx发生重度 率℅率℅男.531.42女.384.12 合计 .1112.64肥胖发生率℅发生小计发生 率℅率℅ 0.084018. 02411.5 0.085828. 5136.5 0.99823. 8379.0 (2)男女生营养状况比较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 二、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同时存在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问题。 虽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但不少家长缺乏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知识,导致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平衡,加之部分学生偏食、挑食,致使营养失衡,这些是营养不良与肥胖产生的主要原因。男、女生营养状况比较,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与有关报道一致原因可能是女生有特殊生理特点,月经失血,相对营养素的需要量较大,加上偏食较多,以及部分女生为追求苗条身材,盲目控制饮食,导致营养不良;而男生肥胖现象严重,与其活动量大,进食多有一定关系。

幼儿园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幼儿园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为全面了解幼儿与健康主要指标的达标情况,掌握全校幼儿的营养和体格状况,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我园严格按照《山东省幼儿园保教管理指导意见(试行)》中"幼儿园要定期进行幼儿健康检查"的要求,认真执行"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对每个幼儿建立健康档案。"从镇卫生院、幼儿园体检结果来看,我园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一、健康检查结果 我园共有260名幼儿,参加此次体检的幼儿有240人,体检率达100%。镇卫生院对体检的幼儿进行了身高、体重、心肺、血色素等检查和营养状况评估,查出咽部工肿大56人次,总患病率达23.8%,各项检查正常幼儿201人,占总人数的83%。通过检查,我们发现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是膳食结构搭配不合理。 2.是农村幼儿保健意识差。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膳食结构搭配不合理。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独生子女和二孩家庭增加,大部分家长对小孩过于溺爱,没有合理的调节儿童饮食,偏食、挑食、吃零食等不良习惯普遍,导致食欲减退或偏食,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儿童龋齿发生率达20%。 二是农村幼儿保健意识差。据调查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技术水平不足,农村家长缺少幼儿保健意识,特别"留守儿童"营养状况差尤为明显。 三、对策与建议 综合我校目前的情况,可按"四个强化"加强儿童营养不良防治工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一是强化宣传,加强儿童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普及工作。幼儿园要进一步加大对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制作儿童营养知识专栏、开展现场咨询活动、举办科学育儿知识讲座等方式引导广大家长避免过于溺爱儿童,增强营养健康知识。 二是强化指导,大力推广平衡膳食。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育儿知识讲座,聘请专业医生对家长科学育儿进行指导,以增进幼儿的体格、智力发育,为未来储备体智双优秀的人才奠定基础。 三是强化监测,在幼儿园定期开展幼儿体格检查登记。学校要把幼儿体格检查登记纳入学校常规工作中。

浅谈儿童用药特点

浅谈儿童用药特点 发表时间:2014-07-03T10:14:08.6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9期供稿作者:彭玉玲[导读] 基于儿科病患者的特殊性,要求儿科医生要有丰富的临床诊断,良好的用药方案,及患者对医嘱的用药依从性[1]。彭玉玲(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药剂科 663000) 【摘要】儿童体质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用药上也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儿童使用的专科药物是根据儿童的生理特征、各个时期的发育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后才设计的剂型,确定规格及使用剂量。本文根据多年儿童病区药房的工作经验总结并阐述了儿童用药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和原则,以期为同行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儿童用药原则特点 【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284-02 儿科自古以来即被称为“哑科”,是因为儿童在幼时不能说话,或者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在患病时不能向医务人员详细地描述自己的病情及用药后的各种感受。基于儿科病患者的特殊性,要求儿科医生要有丰富的临床诊断,良好的用药方案,及患者对医嘱的用药依从性[1]。在选择药物时更应注重药物的安全性及患儿的用药依从性。 儿科合理用药的要求:(1)获得最大的临床治疗效果,即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2)最低的药物不良反应,即最大限度的避免减少药物不良反应[2]。 我院为妇儿科专科病区,在这工作几年间我也总结出了几个儿科用药的特点,医生应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的特点,正确选择药物的基本原则应为: 1.能口服就不打针。患儿在医院就诊时,医师会根据患儿病情危急程度来选择药物。在患儿病情不危急,一般的感冒或者腹泻的情况下,医师会选择一些口服药而非静脉输液。因为每一种疾病有一个发病进程,而药物在体内也会有一个吸收起效的过程。所以患儿家属不能着急,希望药物一进入体内就会起效,孩子的病情就马上好了。中医有一句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接受治疗时家长不能着急,不是药一进入体内病就好,而是应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口服给药。 2.能外用就不内服。孩子身体各方面的发育情况都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一些刺激性较大或者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应优先选择局部药物。例如:孩子发高烧超过38.5摄氏度,在实行物理降温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就会选择使用解热镇痛药,但是这一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副作用较大,孩子会产生不适感,那么我们可以使用栓剂,肛门使用即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3.能局部用药就不全身给药。作为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害怕打针吃药。作为外治法来说,其副作用小、操作简便、患儿依从性好。在很多疾病方面是可以使用使用贴剂,搽剂的,例如,小儿腹泻、腹疼时可以使用肠胃散贴剂;疥疮、接触性过敏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熏洗法或搽剂进行凃擦;哮喘使用吸入剂或喷雾剂;另外中医当中的捏脊法可以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等脾胃系统疾病等等。儿童使用的专科药物是根据儿童的生理特征、各个时期的发育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后才设计的剂型,确定规格及使用剂量。因此儿童使用的药物是不能用成人的药物来替代的,这是因为: 1.成人使用的药物即使制成小剂量也不能很好的保证其安全性。例如喹诺酮类药物,它是一个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对生长期软骨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因此我国规定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禁止使用。 2.一些外用药因其毒副作用大也不能在婴幼儿中使用。例如,滴鼻净它能通过鼻粘膜吸收,造成全身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3.分剂量不准确,孩子使用成人药物必然要进行分剂量,在家中自行分剂量不容易准确地进行。例如,一些缓释片、控释片、胶囊等。而分剂量不准确的直接后果就是第一、剂量过小达不到治疗效果;第二,剂量过大,毒副作用也随之增大。从而使孩子用药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3]。 4.成人药物很少考虑到药物的口感问题,而孩子对一些苦的、涩的药物很难下咽,久而久之,孩子一听袋要吃药就又哭又闹,甚至喂进去了也吐出来。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治疗,耽误了病情,那么就更应该多选择专门为儿童设计的糖浆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果味咀嚼片等等剂型。让孩子能更好的依从于治疗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另外,在孩子的服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观察,若发现有与原疾病无关的表现时,应引起警惕,立即停药,并尽快请医生诊治。儿童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儿科也具有其特殊性,作为一个药剂工作者,应加强我们的责任心,学习掌握好专业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指导患者安全正确的使用药物,杜绝不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江蓓完善的药学服务对58例学龄期儿童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柳州医学2009222 [2]赵春杰编.合理用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8. [3]张淑芳(总主编)《儿童疾病合理用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011

儿童用药安全的调查报告白皮书

儿童用药安全的调查报告白皮书 1. 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儿童占比越来越小,意味着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对儿童健康会越来越重视,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2. 我国 0~14 儿童两周患病率在 90~130%。 0~4 岁儿童两周患病率远高于 5~14 岁儿童。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2008 年我国0~4 岁、5~14 岁儿童的两周患病率分别为174.2%和 76.9%,均较 2003 年有明显上升。 3. 虽然近年我国儿童人口数及人口占比均呈下降趋势,但儿童门诊量一直处于增长态势。这与我国儿童医保覆盖率的增加以及人们的就诊意识增强有关。 4. 儿童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 5. 口服是儿童最常用的给药方法。除此之外,适合儿童的给药方法有静脉注射法、肌肉注射法、吸入法、灌肠法、外用法等。 6. 临床专家建议,给儿童用药时,能选用口服、外用给药时,不选用注射给药。 7. 儿童由于年龄尚小,不宜服用片剂、胶囊等大体积药物。适用于该年龄段儿童的剂型有: (1)溶液剂、颗粒剂、糖浆剂、(干)混悬剂、泡腾片、散剂、滴剂等液体制剂或溶于液体后可制成液体状服用的剂

型; (2)注射剂; (3)皮肤黏膜剂型:贴剂、栓剂、软膏等; (4)吸入雾化剂型:气雾剂、喷雾剂、吸入粉雾剂等; 儿童服用的药物在口味上要求较高,具有不同果味的口服剂型儿童服用的依从性更高。 8. 儿童用药,按体表面积换算方法: <30kg 儿童体表面积(m2)估计:体重(kg)×0.035+0.1 >30kg 儿童体表面积(m2)估计:×0.02+1.05 药物剂量=儿童剂量/m2×估计体表面积 9. 本次调研中,调查家长认为生产企业应针对哪些疾病研发儿童专用药品,旨在指导生产企业针对何种疾病研发儿童专用药品,解决儿童药品市场需求问题。调研数据结果显示,流行性感冒既是儿童患病率最高,也是最多家长认为需要研发儿童用药的疾病,其次是扁桃体炎和支气管炎。儿童年龄段不同,各自家长认为企业应研发儿童专用药品的疾病领域也不同。相比而言,消化不良(便秘等)在 1 岁以下儿童中患病率较高,也较多该类家长认为需要研发儿童消化不良用药。4~8 岁儿童则对扁桃体炎儿童专用药品需求更为迫切。 10. 据统计,国内儿童用药(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儿童使用用法用量的药品)市场规模 2009 年已达 347.42 亿元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一、儿童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出生后2年内发育较快;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其他系统,如心、肝、肾、肌肉的发育基本与体格生长相平行。 二、儿童药效学特点 1.中枢神经系统 特点:儿童期由于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全,通透性大,导致某些药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这对于治疗儿童颅内疾病患有一定益处。但是,如果药品选择及使用不当则易引起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例如:抗组胺药、氨茶碱、阿托品等可致昏迷及惊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第8对脑神经损伤;四环素、维生素A等可致婴幼儿良性颅压增高、囟门隆起等。 2.内分泌系统 特点:儿童期内分泌系统不够稳定,许多激素和抗激素制剂会扰乱儿童内分泌,导致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等功能发生变化,影响生长发育。 例如:糖皮质激素可影响糖、蛋白质、脂肪代谢,长期服药会导致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免疫力低下。 人参、蜂皇浆等中药可影响垂体分泌; 促性腺激素的药物可影响儿童性腺发育,导致儿童性早熟;

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 3.血液系统 特点:正常人体血细胞是在骨髓及淋巴组织内生成,胎儿刚出生时全身骨髓普遍能够生成血细胞,5岁后由四肢远端向心性退缩。儿童期骨髓造血功能较为活跃,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药圈 例如:儿童使用某些药物可引起贫血、红细胞增多、粒细胞减少、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不良反应。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3.水盐代谢 特点1:儿童期体内电解质调节及平衡功能较差,儿童期易致脱水与电解质紊乱。 例如:长期禁食、严重呕吐容易出现低血钾、低钠血症;腹泻患儿容易出现脱水、酸中毒;儿童不轻易使用泻下药、利尿药。 特点2:小儿钙盐代谢旺盛,易受药物影响。 例如:苯妥英钠影响钙盐吸收,糖皮质激素在影响钙盐吸收的同时,还影响骨骼钙盐代谢,导致骨质疏松、脱钙,严重者发生骨折,影响生长发育。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小儿用药特点 1. 药物吸收多:口服用药时,婴幼儿的胃酸偏少,胃酶活性较低,胃排空迟缓,肠蠕动不规则,特殊转运能力弱,某些易受胃酸、胃酶和肠道酸碱度影响的口服药物,小儿的吸收量较成人多。 皮肤用药时,由于儿童的皮肤娇嫩,血管丰富,药物容易透皮吸收,皮肤破损时吸收量就更多了。如有用硼酸溶液湿敷治疗尿布皮炎,发生病儿中毒死亡的报道。故皮肤用药,小儿的吸收量也较成人多。 2. 血药浓度高:一方面,小儿尤其是新生儿细胞外液较多,这样就影响了某些按脂——水分配系数在体内分布的药物(如磺胺、青霉素、头孢菌素、速尿等),可使血中药物浓度增高。 另一方面,由于婴幼儿体内血清蛋白量不仅比成人少,而且与药物的结合力也较弱,因而造成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增高。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3. 代谢排泄能力弱: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有赖于肝脏和肾脏功能是否健全。婴幼儿肝、肾发育尚不完善,所以对药物的清除和排泄较慢。

如新生儿用磺胺类药物可使血胆红质浓度增高加之代谢能力较低易出现核黄疸症。 又如新生儿肝脏功能不健全,服用氯霉素后可引起“灰婴综合征”。故小儿不准服用氯霉素和磺胺药物。 儿童10种用药禁区 1. 解热镇痛药物:新生儿使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制剂,易导致雷耶氏(Reye’s)综合征(一种常见的急性脑部疾病,病死率高达50%)。阿司匹林对婴幼儿的听神经也有损害。 感冒通的主要成分之一的双氯芬酸钠,儿童服用易引起血尿,不宜作为儿童治疗感冒的常用药,3岁以下儿童禁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因剂量较大(每片75mg),儿童及青少年也不宜使用。 再如如含吡唑酮的复方制剂如氨非咖片、安乃近、去痛片、散利痛片等,其解热镇痛效果肯定,但小儿不宜连续使用,很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紫癜。 对乙酰氨基酚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其疗效好,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但应注意使用剂量不宜大。

关于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模板(精)

儿童学校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儿童家长: 为了了解儿童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 发现食物不足和过度消费、膳食营养素有关的营养问题; 为进一步监测或进行原因探索提供依据;评价儿童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的现状,并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希望同学家长们能够配合我们的调查工作,谢谢合作! Q1 你一天平均在饭堂吃几顿饭 ? (早餐 . 午餐 . 晚餐 (单选题 A. 3 B. 2 C. 1 D. 0 Q2 每天哪一餐吃的量最多 ? (单选题 A. 早餐 B. 午餐 C. 晚餐 Q3 每天进食喜欢按照什么形式排列:(排序题 A. 米饭 /粉面 B. 蔬菜 C. 肉类 D. 豆类

E. 其他 Q4 在饭堂吃一般分量的饭时通常是否有剩饭剩菜 ? (单选题 A. 没有 B. 少量 C. 一半或以上 D. 一般分量吃不饱 Q5 每天食谱中有几种肉类? (单选题 A. 0 B. 1 C. 2 D. 3 Q6 每天食谱中有几种蔬菜? (单选题 A. 0 B. 1 C. 2 D. 3 Q7 每日进餐是否有汤? (单选题 A. 无 B. 有时候

C. 每天一餐 D. 每天午餐晚餐都有 更多问卷模板请上问卷网 Q8 会在小卖部买零食 /泡面 /面包当正餐吗? (单选题 A. 不会 B. 很少 C. 一个星期有几次 D. 我从来不喜欢在饭堂吃饭 Q9 孩子一个星期回校时会自带多少零食回校? (单选题 A. 不带 B. 一两小包 C. 一袋 D. 更多 Q10 学校的营养餐菜色你满意吗:(单选题 A. 非常满意 B. 滿意 C. 不滿意 D. 非常不滿意 Q11 校园营养餐营养均衡吗:(单选题

儿童用药特点及安全用药答案(骄阳书苑)

儿童用药特点及安全用药 1.儿童与安全用药 1、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易出现酸碱及电解质失衡 A、青霉素 B、水杨酸制剂 C、抗癫痫药 D、茶碱 2、下面关于婴幼儿药物代谢的描述错误的是() A、新生儿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接近成人 B、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的患儿使用氯霉素易患灰婴综合征 C、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的患儿使用磺胺类药物易出现溶血 D、婴幼儿及儿童药物代谢速度低于成人 3、婴幼儿()个月时肾功能接近成人水平 A、2-4 B、4-6 C、6-12 D、24 4、新生儿给药应采用() A、静脉给药 B、口服 C、外用 D、肌肉注射 5、1~6个月小儿体重等于() A、3+月龄×0.7 B、7.2+(月龄-6)×0.4 C、年龄×2+4 D、年龄×2+8 2. 儿童呼吸道感染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

1、快速的病毒诊断,主要采用胶体金法和mRT-PCR检测方法,其中胶体金法可以在()内得到结果 A、10min B、20min C、30min D、60min 2、关于施保利通的安全性,说法错误的是() A、施保利通是一种安全性非常高的药品 B、在小鼠的动物实验中,LD50高达5000毫克每公斤,仍没有小鼠死亡 C、慢性毒性实验显示长期服用不会导致任何可能的风险 D、德国最新更新的不良反应报告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到百万分之一 3、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是() A、严重感染 B、儿童肺炎 C、腹泻 D、意外伤害 4、人体感染病毒的第一道防线是() A、适应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先天免疫 D、细胞免疫 5、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体是() A、细菌 B、衣原体 C、病毒 D、支原体 3.儿科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与细菌耐药 1、我国儿科抗生素细菌耐药研究的主要价值有() A、填补了国内儿科重要致病菌耐药及耐药机制资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