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尝试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尝试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尝试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尝试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尝试

【摘要】高中历史学科素养是高中历史学科课程的立足之本。历史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它的根实际上深植于日常教学中,只要我们巧用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础历史知识,拓展文史常识,变革教学方式,主要通过材料和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通过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就能从低到高地得到逐步培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尝试

学科素养是学科课程的立足之本。历史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其实就是丰富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历史学科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其基本要素“是知识、能力、意识和价值观。”[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12年版)》(以下简称“考纲”)也明确指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的具体表述,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是每位高中历史教师必须面对且需解决的一个课题。笔者自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学以来一直注意这个问题,并进行了大胆探索、有益尝试。实践让笔者深深体会到,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巧用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础历史知识,拓展文史常识

知识是基础,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尤其是历史学科,任何认识和结论的得出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史实基础之上的,从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若没有历史知识作为思考的原料和进行比对的参照,则不可能真实、准确和有实效。“课标”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历史知识既是具体的,也是整体的,既是独立的,也需要前后贯通、上下相连、左右相逢,既要保证知识的完整和独特,也要对它进行消化、加工、提炼,把“死”知识变成“动”、“变”、“活”知识。引导学生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说明了什么或还有什么?”四步法学习、掌握每一具体历史知识点。如学习“‘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又称“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是什么——概念: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核心,以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为主要内容,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为什么?——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无产阶级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只能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中国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广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易于发动组织,是革命的主力军。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只有坚持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发展革命势力,才能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怎么

样?——作用: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逐渐发展起来,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红军发展到十几万人。说明了什么?——认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武装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是结合的光辉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之一。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灵活采用歌诀、数字、字头、概括、图示、列表、比较等记忆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文史知识既是历史学科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自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考查皇帝的谥号开始后,被引入命题领域,不断推陈出新,考查范围日益扩大:2008年全国卷考查“阴”“阳”,宁夏卷考查“生肖”,海南卷考查“干支纪年”,2009年全国卷考查姓氏的起源,宁夏卷从甲骨文的“年”考查“有年”的意思,2010年全国卷Ⅰ考查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2011年全国卷考查中国古代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2012年上海历史卷考查公元纪年与中华民国纪年的换算等,因此,在引导学生了解上述文史常识的基础上,还应拓展如中国古代的避讳、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节气、年龄代称、人物称谓、四书五经、史书的编写体例、国学、京剧中角色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有助于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文史常识。

二、变革教学方式,主要通过材料和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是历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能力如何,决定着历史素养的程度。“课标”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纲”具体阐释为四项能力即:“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4.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这四项能力中,第一项这是准确认识、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实质的前提;第二项是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历史数据、历史概念、历史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历史原理与规律,解决现实问题;第三项是通过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四项是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应不断更新理念,变革教学方式,在视教材为学生学习的核心资源的基础上,加强材料教学和问题教学,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历史学习、教学、研究的基础是材料,用材料说话正是历史教学本身的特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材料倍受教师重视,材料教学已成为常用的教学方式,材料对教学情境的营造、问题的设置与解答、学生能力的锻炼、历史思维与意识的培养等举足轻重。如在学完中国古代经济后,笔者选用以下一组材料:

图1牛耕画像石

图2

图3 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黄绢已成空对喜,纳官还主外无多。

图4 北京天坛祈年殿──皇帝祭天并祈祷五谷丰登

材料1:

这则材料的四张图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历代统治

者采取的祭祀农神,祈祷丰收,修建水利工程等重视或鼓励农业的措施。接着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制约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材料2: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30多位春秋以来的著名大商人立传。他……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强烈反对政府与民争利,要将主张盐铁官营、剥夺商人的桑弘羊(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大司农)油烹以谢天下。

——岳麓版《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生活在西汉强盛的司马迁以独特、敏锐的眼光肯定商业和商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反对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3:“白圭,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乌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责,家累千金。”

——《史记》

材料4: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摘编自《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特点》

这两则材料不仅主要论述了白圭等商人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掌握经商时机、当机立断,讲究经商计谋策略的经商理念,而且还概括出了指出战国、明朝我国商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材料5: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应的矛盾长期存在,人们寻求“以商代耕”的出路。徽州虽“粮不足”,可物产丰富。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茶叶、陶土。手工业更具特色,纸、笔、墨、砚、漆器闻名全国。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发家的。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杭”。便便捷的水路,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

——摘自《徽商网·徽商历史》

这则材料论述的是徽商诞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6:(雍正帝)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这则材料主要论述的是雍正帝看待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的观点及其依据。

通过这组材料的阅读、分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获取有效信息、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明白了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中国,农业发达,虽然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手工业发达,商业不断发展,应正确处理好农、工、商业的关系,重视商业的作用,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的等唯物史观的观点阐释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能力。

三、通过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一种跨越时空审视历史的思维方式,它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在对复杂的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后,把一切事物看成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根据历史启示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2]“历史素养所要求的历史意识包括……对学习历史的价值有明确的意识。……包含思考问题的角度与习惯,价值衡量的标准以及情感文化认同等。”[3]“课标”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清楚地明白学习历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升学,而是意义重大,历史

知识是学习其它学科,尤其是其它人文学科的基础,学习历史有助于智力的开发、能力的提高,基本的历史知识是公民必备的文化修养,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有助于正确地领会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读史能使人明智,历史具有资政功能等。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在于使他们只知道和记住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更不应该只是让他们学会老师或教材对历史的叙述,而是要通过历史教学的活动,使学生不仅感受历史的境况和氛围,体会历史人物的心态和想法,而且逐步学会怎样对历史进行认识,如何对过去所发生的事情进行解释,从而掌握认识历史和了解社会的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思考和探究的经验”[4]。既引导学生学会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思考,即对现实与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思考研究,如对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研究,对近代化探索的研究等,关于经济全球化,在帮助学生弄清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分析经济全球化出现与发展的原因,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过程、主要表现、本质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更应引导他们分析中国在入世后的应对措施: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科教兴国,加大科教投入,抢先发展商新产业,创造知识资源;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帮助学生学会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明确自身的责任,如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分析,对中美关系及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研究等,还要指导学生在看重人类文明成果的各种表现形式,敬重并自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逐步学会以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作为衡量标准。在情感文化认同上,历史意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具有几千年多民族长期共存、多种文化交融发展历史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只有回放到历史中,只有用历史来检验来印证才更有说服力。

四、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某种事物对人的作用、意义、价值的观点、看法和态度”[5](p.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事物的思索以及我们的行为活动都受价值观的影响与指导,价值观是我们判断事物利弊、美恶的一个标准。价值观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信念,它持久而有力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以及目标。价值观存在着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三个境界,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层层推进并不断升华。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要求人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是:一是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的观点来阐释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如学习西汉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大一统”时,先让学生清楚汉初统治者面对经济凋敝,民生困苦,为维护统治不得不通过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来恢复经济;经济得到恢复后,汉武帝就采取了“有作为”政策,加紧对国内的控制。然后,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从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秩序相对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发展,民族相对和睦,文化发达等)、实质(封建朝廷的作用只是限制统治者不要剥削过重,使多数自耕农能维持基本生活和再生产)、出现原因(农民战争的打击,使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政治政策,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最高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和鼓励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为盛世的出现提供物质基础;前代积累的基础;政策的延续性;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前景(由于封建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盛世的背后潜伏着危机,盛极而衰是必然的: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调和;封建经

济分散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剧土地兼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极易滋生腐败、暴政)、辩证认识(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创造了辉煌的文明;盛世是建立在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基础之上的,不是人间天堂;封建社会各阶级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改变,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一直存在)及启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等等)等方面正确看待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封建盛世。

总之,笔者通过近几年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实践深深体会到:历史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培养的主要环境与条件就是课堂教学和探究实践,它的根实际上深植于日常教学中,只要我们巧用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础历史知识,拓展文史常识,变革教学方式,主要通过材料和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通过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就能从低到高地得到逐步培养。

参考文献

[1][3]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2012.11.

[2]徐兆仁.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

[4]叶小兵.论历史教学中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J].历史教学,2001.2.

[5]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教育文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 1997 年国际组织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此后多国家、多地区纷纷 开展教育改革,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在多国逐渐形成。反观中国的教育体系,自2003 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历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来,我们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以三维目标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模式,可是这种教学目标“一是三维目标作为中学课程总目标,并没有真正突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要求;二是在能力要求的层面上,现行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都在一个层次上,缺少明晰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段梯度层次” [1] 。因此,新的一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可喜的是2014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改革的方向,成为今后我们国家培养新世纪面向未来的新人才和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杆。 那么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由哪些内容组成呢?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 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拟着重从高中历史教. 学核心素养的提高策略作探讨。 一、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素养的组成

素养是一个人品德、品格、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由出生以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自我学习等综合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至于学科素养往往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不同的学科对学生的具体学科素养要求不同,但指向相同,即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实现一种学习目标,即以学科知识为依托逐渐形成一种具有本学科鲜明特征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价值观导向及学科品质等因素构成的素质。抛开学科界限,“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 品格与‘关键' 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 [2] ,核心素养体现了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这是未来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部2016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3] 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要求不仅进一步体现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度,而且体现了对以往三维目标的综合化及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而做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同时是贯彻落实十八大以的反映, 来“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有了明确的课程改革目标和方向,接下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结合近几年教

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解读(北师大)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朱汉国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历史教育。) 1、如何认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 那么,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认识和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它是指学生在接受某一学科教育过程中,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在这里有三个关键词非常重要: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内涵的三个重要要素,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目标。这三个维度目标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华东师大崔元漷教授曾举驾驶素养为例来说明。上驾校绝不是背一点驾驶知识,必须学会驾驶。但一个合格的驾驶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驾驶素养,其驾驶素养包含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个目标。驾驶员的关键能力是安全驾驶;必备品格是礼貌行车;价值观念是尊重生命。每个学科所养成的核心素养内容虽有所不同,但这三个维度是一致的。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历史课程学习中的具体体现。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做了明确界定:“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 那么,历史学科而言,学生学习历史后应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具有什么样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呢?这应该是我们在认识和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必须明确的。 2、什么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价值观念? 一般来说,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是人们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今天,我们应确立什么的价值观念,这涉及高中历史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也涉及到我们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的价值取向问题。毫无疑问,我们今天的高中历史教育,必须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高中历史教育要培养的价值观念。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核心素养学习体会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体会 一、xx的“核心素养”到底有哪些 作为高中的学生对他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作为高中生首先得会学习,会探究。在课堂中要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方法叫技巧但不是教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探究知识的能力。 二、历史学科关键素养 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必须必修转变观念与方法。高中的历史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记忆,既要有基础知识的积累,更要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各种素养。 1体现学科特色,培养探究精神。 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深刻的兴趣以及不屑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到的发现。历史学科知识庞大内容浩繁,一定要培养学生兴趣,加强学生学科学习探究能力。日常教学中通过预习巩固基础内容,在日常教学里加强唯物史观的训练,通过史料研读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2.学科素养的形成始终渗透家国情怀的培育。 历史学科教学必须要让教学环境填塞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会成为积极情感、态度、价值的能力,即人的素养。历史学科具有独到的学科特色,通过历史人物的报效国家的事迹培养学生正确的家国情怀。 三、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科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和角色,回归职业素养,既要重视知识传授也应重视道德情操的培养。人性关怀和道德示范将成为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前提和基础。 每个学科的教学首先考虑的不再是本学科知识,而是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尤为明明,既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框架的建构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能力。 多穿插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事迹加强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作为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一定要时刻贯穿历史的学科素养。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7核心素养版讨论稿)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解读与培养

中学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解读与培养 一、核心理论: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基本原理:①人类社会及其历史是客观存在的;②人类社会历史按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规律向前发展;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⑥阶级分析方法;⑦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⑧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科学实验(指自然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承认杰出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等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视社会现象 唯物史观认为对历史的评价应该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历史不具有重复性,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具体的和唯一的,不应以现在的标准苛求古人。 2、一分为二辩证看待——评判人物事件 在能力要求上,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高考试题都要求学生运用辩证法分析历史事件,学会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问题,掌握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3、基本观点灵活运用——阐释历史进程

(1)唯物史观在多年来的高考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渗透在高考命题之中。要注意以下几种基本的唯物史观,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辩证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问题,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反映的问题。 (2)政治、经济状况与文化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如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占据统治地位是因为它不符合当时诸侯国争霸战争,富国强兵的需要;而经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就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正统思想。 二、核心思维: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能力。呈现形式: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 “时空观念”是中学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学生对事物与特定时间、空间之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古人“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的读史方法,大致就是对早期时空观念的理解。 1、培养时空观念的必要性 目前,部编版历史新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新教材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时空观,以更好地帮助学习历史课程,使学生的历史成绩得到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2019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1——家国情怀(学生版)

2019届高考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1——家国情怀 概念释疑: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价值取向和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课标要求: (1)在树立正确历史观的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 (2)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4)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5)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6)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标解读: 对高中学生而言,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主要有: ●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养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考真题 1.(2018·全国卷Ⅰ)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 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 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 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2018·全国卷Ⅰ)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3.(2018·全国卷Ⅰ)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高中历史学科素养之时空观念专项训练

高中历史学科素养之时空观念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共12小题 共48分) 1. 西周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国国君也遵此制,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东周。但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据此可知 ( ) A.社会矛盾相对缓和 B. 经济文化比他国发达 C.比他国更利于社会变革 D.贵族特权受到限制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朝见成为邦交的主流。仅见于春秋左传的朝见就有101次,下表为统计表,由此可以推论 ( ) 受朝国 鲁国 晋国 齐国 楚国 越国 纪国 次数 39次 38次 11次 10次 2次 1次 A.周文化的影响力得以延续 B.鲁国具备了统一各国的实力 C.南方国家间交往频度降低 D.中原因战乱丧失中心地位 3.下图为新疆吐鲁番唐代墓葬出土的一卷文书照片。,十一名叫卜天寿的学生抄写的论语郑氏注的家庭作 业。其后,该生写了一首打油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是贾日,早放学生归。这份文书 4.15时期 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前半期 17世纪后半期 18世纪前半期 18世纪后半期 19世纪前半期 每公斤白银所 能购买的大米(单位:公石) 75.11 46.44 31.07 31.78 27.37 15.92 12.30 读上表,表中数据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 农耕技术的提高导致粮食价格下降 B.政治局势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 B. 人口急剧增长对经济现成不利影响 D.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 5. 1861~1911年 1912~1937年 地区 集市总 数 平均每集覆盖面积(km2) 平均每集半径(km ) 集市 总数 平均每集覆盖面积(km2) 平均每集半径(km ) 山东 3139 46.75 3.9 4253 34.50 3.3 河北 1861 75.36 4.9 2652 52.89 4.1 河南 3031 54.48 4.2 4024 41.04 3.6 山西 805 194.31 7.9 808 193.59 7.8 A. 政区面积大小决定集市数量多少 B.民国以来华北商品经济发展加快 C.山西集市贸易活跃程度远低于他省 D.外部市场对华北集市的冲击较低 6.1557~1640年间澳门与长崎几乎同时由一个偏僻小鱼村一跃而为世界有名的中转港。1570~1636年间,日本的长崎成了葡萄牙血统的日本人活跃的城市,可是到了1636年这批日本人大批迁居到澳门,以至于形成了一条日本人街区。导致这一变化的背景,主要是 ( ) A.澳门在远东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B.日本成为当时中国外贸的主要对象 A.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B.说明了新疆商人的社会地位较高 C.体现了科举制对四书五经的考察 D.证实了中原文化在西北地区传播

整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 摘要:高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阶段,这是不可否认的重要事实,这一阶段所有科目的教学,都进入了压力大、任务重、难度高的状态。历史教学亦是如此,所以为保证教学成果,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备战高考,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应当进一步提升,并且更严谨地去规划,才能确保历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教学;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形成;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理念为基础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而不断推动学生健全发展。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突破传统教学存在的局限,积极推动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让学生在更好的状态下迎来高考,争取升入理想的大学。 一、合理应用教学案例 案例是促进学生理解,丰富学生认知,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重要教学方式。为了确保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入,为了建立教学情境,案例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当前,许多影视作品中,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改编,无论是美化或是丑化,都是脱离了历史事实的,这对学生的历史认知建设十分不利,所以教师在利用案例进行讲解时同时也要注重对一些错误内容的纠正。通过案例加快学生的理解,通过错误史实的纠正能够让学生具备明辨对错,客观看待历史史实的能力,这将有利于

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电视剧作品当中,由斯琴高娃所饰演的孝庄太后,曾讲出“我是孝庄太后”这句台词,但是这是一个很大的谬误,因为孝庄是太后离世之后的谥号,所以在其生前是不可能由本人之口亲口说出的,通过这些案例的讲解,结合历史事实,不但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会让学生逐渐学会辨别,在信息繁杂的媒体环境下,不再轻易被错误的历史信息误导,产生错误的历史认知,甚至能够主动发现影视作品或是其他历史相关作品中存在的谬误,将有助于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科学运用创新性教学方式与技术 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下,创新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技术不断涌现出现,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是十分有利的趋势,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而得到更理想的教学成果。高中历史应积极尝试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和技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回溯一些历史事件时,在人物、事件、甚至是相关语言描述都较为完善的前提下,为了建立起情境,可以利用简短的历史剧这种方式,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任务,剧本、导演、演员、旁白,随着学生进入角色,也都会开始有自身对历史事件不同的理解。而且直观性的,可以用感官去认知的要素,更能促进学生的认知理解,所以更应当积极的利用,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发挥。例如利用一些历史人物的肖像,能够让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一些趣味性的影像介绍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1]。让学生在体验中,深入认识历史,从而加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积极改善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应试化教学思想下,许多教师采取严肃苛刻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也自然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所以教师应当扭转自身的教学观念,积极通过多种渠道,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如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中讲解“抗日战争胜利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2017年版最新)

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的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1.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 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 当前,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高中课程标准,高中历史课程将发生重大变化。此次高中课标修订,重点要解决三个问题: 1.制订新课程方案,突出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 2.研制我国学生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 3.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融入课程标准。 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 ★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体现国际课程改革新趋势,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新要求。 ★转变育人模式,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 ★实现课程内容的转化、整合与优化,确立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指向的跨学科整体育人观念。★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型,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培养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破解评价瓶颈,改变过分关注知识和标准答案的现状。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素养不只是知识和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 例如,有效交往能力是一种素养,它可能利用一个人的语言知识、实用性信息技术技能,以及对其交往对象的态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 * 学科和跨学科的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 * 结构化的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 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基本特征: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教育形成并获得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依托于具体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品质和关键成就。 历史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历史学科特性的品质。 确定历史核心素养的依据:历史学的本质,是对历史的认识,即在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阐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重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历史进行认识,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使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最新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

摘要: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正式提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并明确指出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基于新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就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和提高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叙述与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201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高中历史课程而言,要坚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这一理念,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使其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使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 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国家教育部在2018年正式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新理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逐渐形成成熟的世界观,最终促进个人能力水平的提高。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总结概括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其中,唯物史观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起着理论保证的作用,是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角度对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观念给出指导。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高中生应正确了解并认识唯物史观,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思想,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究,这样才能从广度上和深度上更好地掌握历史。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设身处地地将学习的历史知识放到这个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中,以此具体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学生应该认识到,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特定的历史环境,只有对其了解和掌握,才能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诸素养形成的必要途径,是学生通过对收集的史料进行分析与总结,并运用历史方法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相,提高历史可信度,尊重客观历史的态度与方法。史料的收集、辨析及运用是每一位高中生学习历史必须掌握的能力,同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历史解释是学生以历史材料为基础,运用历史理性思维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的方法和能力,它所体现的是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中思维和表达方面的能力,这一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诸素养的指导,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家国情怀是学生学习历史所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学习历史应该保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高中生不仅要注重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树立历史价值观,使得自我价值得到升华。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整理者:春风斋主人 素养一:唯物史观 水平1、2:能够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水平3、4: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探究中,并将其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素养二:时空观念 水平1:能够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它们的意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 水平2: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水平3: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 水平4: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 素养三:史料实证 水平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水平2: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水平3: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水平4: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

(完整版)高中历史教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知识点繁杂、内容烦琐的人文学科,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历史知识,提高高中历史课教学质量。高中历史教学,在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我们也会发现对历史知识的考察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点的考察,更加注重学生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广大历史教师应该明确,历史学科的教学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了解和研究人社会的发展进程,认识到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为鉴,立足现实,创造未来。 1核心素养品质特征 历史核心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历史学科素养应该具有求真、求证、求智的品质特征。 求真 获得信息和储存知识是一切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历史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管人们对它的评价如何,它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在演绎、发展。学习历史,首先应该精准地解读史实概念,正确地把握历史脉络,这样才能科学地分析历史的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切忌随意性,尤其对各种戏说野史要注意鉴别。教师在教学中则应该尽量注重历史的真实性,体现历史专业性。 求证 爱因斯坦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是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在历史的长河中,事件层出不穷,史实多如牛毛,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找出历史规律,总结出科学结论,就需要有“求证”的素养。历史教学不是把历史事件进行简单重复和再现,而是要通过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观阐释,归纳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整理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挖掘出历史发展的基本内涵。 求智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其意义在于通过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历史虽然不可能重复,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只有通过历史学习,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地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和把握未来。 2提高核心素养的策略 ①借助历史教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授课时,教师通过历史教学让学 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传统教育,可以借助视频、音频等,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 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及其背后的历史知识。同时,也使学生的内在品 质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得到提高。 ②追溯历史脉络,提高学生的文明认识与感知:历史是对以往实际发生的事物、事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专项训练

高中历史学科素养之唯物史观专项训练 1.(2018·山西太原市三模,24)下表是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世界”观念。这反映出历史观点() 观点出处 天圆地方说:华夏中央,威服异邦,怀柔远人。先秦:《尚书》、《国语》 四大部洲说:中国只在其中一个部洲上;宗教徒可以不 南宋:志磐《佛祖统纪》敬皇帝。 地圆学说:地球圆形,中国很小,可能是“四夷”。明代:利玛窦《舆地山海全图》 A. C.基于历史叙述而形成D.不能客观呈现历史事实 2.(2018·山东青岛二模,27)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学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学说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替,认为历史是所谓“五德”相继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三国演义》开宗明义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 A.曲解了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B.说明了历史按主观意志变化 C.印证了历史从低级向高级发展D.反映了历史循环论的正确观点 3.(2018·湖南长郡中学四模,26)“经济发展和朝代更迭很难一致,正如区域经济并不完全受帝国行政单位影响一样。”因为“行政区是封闭的、内向的,经济区则是开放的、外向的,经济区必然要突破行政区的框框”。在这一进程中起根本作用的是() A.政府管理政策是否合理B.当地生产力是否大发展 C.地方行政区划是否完善D.是否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4.(2018·安徽“江南十校”一模,25)《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主要人物个个性格鲜明。对此鲁迅先生评论道:“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该评论体现了鲁迅的() A.英雄史观B.唯物史观C.正统史观D.阶级史观 5.(2019 湖北武汉二月调研,26)晋朝官员陈寿所写正史《三国志》视曹魏政权为正统,而成书于宋元时期的《三国演义》则以蜀汉为正统,至清代毛氏修订后更突出了蜀汉的正统地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专制统治者干扰史学家的客观记录B.曹氏篡位事实逐渐被史家考证清晰 C.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D.正史与文学互相印证才能确认史实 6.(2018 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模拟卷二,28)晚清以前,郑成功至多是以“遗民忠义”的“忠烈”形象受人景仰,也有人视之为“草寇”。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排满驱荷开拓台湾”而备受国人推崇。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国人信仰推高了郑成功地位B.国人对民族历史的重构以适应时代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定位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尤其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历史课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人文性,即“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②。 这里的“素”,不仅仅是“平素”那样的时间、过程概念,而是指一种长时间积淀下来的内在的品质或者素质,它的构成包括知识、能力、品德、思想观念和方法等;“养”则包含了后天的教化、培育、修习、陶冶等含义。这就意味着,素养的养成既是个人的天赋、勤奋、悟性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接受外界引导、教育、训练的结果。因此,在中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素养,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素养,不是“额外负担”或“多此一举”,而是分内之事和不可推卸的职责。 具体到历史学科,它所呈现的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历史素养的基本要素仍然是知识、能力、意识和价值观。 归根结底,历史素养培养的还是一种心理品质,只不过是借

助对历史的认知和阐释——即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表现出来。这种心理品质表现为:对历史史实的敏锐性,即发现和捕捉问题敏捷并具有批判性思维;历史知识的准备性与连贯性,即比较系统地掌握知识并能有效准确地加以调动;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广阔性、独特性等连续的思维品质,即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解释不是停留在表面,以比较宽广的历史视野,探究历史事物发展过程内在的动因和规律,并利用已掌握的史实和的分析方法提出见解与看法。这样的心理品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也不是应试教育能够完全做到的。一旦把历史教育规定为一成不变的“模式”,把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思维归纳为某种“定势”,历史素养所依赖的心理品质也就无法得到持续提升,素养培养很可能最终变成一锅“夹生饭”。

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实践研究

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实践研究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因此,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经过两年的理论研究,广大教师已对新课改理念和学科核心素养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下一步,一线教师要在深入学习的同时,将重点放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对新课改和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理论的认识。 [关键词]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实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徐蓝、黄牧航、赵亚夫等教授都对新《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说明和专题研究,这对广大一线教师理解和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结构等提供了指导,并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经过两年时间的学习和研究,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已较为丰硕,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也有了基本掌握和较深认识。然而,新课改理念的贯彻和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因此,一线教师在深度学习、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理论的同时,更要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教学实践,本文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 一、制订以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亮点之一,是历史课程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广大历史教师要深入学习、理解《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掌握提出的背景、内涵和具体要求等,深刻领会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重大意义。教师要认识到,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持续培养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中逐步渗透和提高。同时,在培养过程中,要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能机械地分离开来,既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重点的培养,又要注重探究诸素养之间的内在逻辑及关系,推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整体水平的提高。 教学目标的制订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有层次性。课堂教学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即通过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实现逐步培养学生相应程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二是要有可操作性。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出发,制订出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达成的教学目标。三是可检测性。通过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能够通过不同的检测手段表现出来。 例如,在“新航路开辟”教学中,如将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了解葡萄牙、西班牙海外探险活动的史实,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这样设计就会过于空泛、单一,要培养素养的指向性不够明确,且几乎没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所以,“新航路开辟”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能够运用“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明确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等探险家的航海路线和取得的成就;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这样设计,就将要培养的素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避免了指向不够明确的问题,教学目标能够通过课堂教学来达成,且能够通过检测出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整合以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 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基础上,教师要首先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机构,把握课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