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汉语的修辞格

古代汉语的修辞格

古代汉语的修辞格
古代汉语的修辞格

一、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1.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是一脉相承的,学习古代汉语的修辞,便于探求与追溯现代汉语修辞方式的源流,促进我们的写作。

2.我们学习古代汉语修辞的目的,主要在于通晓古人常用的修辞表达方式,减少阅读上的障碍,从而更顺利地读懂古书,提高我们阅读古书的能力,

●二、古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格

修辞格就是修辞的方式,简称辞格。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共列举了三十八种辞格,张弓在《中国修辞学》中列举了六十七种辞格。下面介绍一些古汉语中较常见的修辞格。

(一)起兴

●先言他物、藉以引起所咏之物的修辞方式,即“托物起兴”。(即景生情的表现手法)所

托之物多为草木鸟兽、雨雪风霜、日月星辰之类。这种方式在古代的诗歌中很常见,例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

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

夭》

●(宋朱熹集传:“故诗人因所见以起兴,而叹其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二)比喻

●用一种事物去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或称“譬喻”,俗称打比方。比喻在结构上一

般分为三个部分,即本体、喻体和喻词。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点,但各属于本质不同的事物。根据本体和喻词的异同及隐现情况,比喻一般细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如果喻体有多个,则又有“博喻”一说。

● 1. 明喻也称作“直喻、明比”等,就是明显的比喻。明喻的特点是本体、喻体、

喻词都出现,古汉语中常用的喻词有“如、若、犹、似、类、譬若”等。例如:

●若网以纲,有条而不紊。

●《书经·盘庚》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逍遥游》

●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

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

●《史记·孔子世家》

● 2. 暗喻或称“隐喻、暗比”等,把本体直接说成喻体,表面上看不出是比喻。在古汉

语中,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为、作”一类的词连接,或干脆不用,以判断句的形式出现。

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史记.项羽本纪》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荀子.王制》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 3. 借喻或称“借比”,其特点是本体、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如: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论语·公冶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论语·子罕》

●陈涉太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史记·伯夷列传》

● 4. 博喻或称“连比、连喻、联喻”等,其特点是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去说明一个

本体。例如: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

其德。李斯《谏逐客书》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苏轼《百步洪二首》其一

●试问闲情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

玉案》

●(三)夸张

●描述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的修辞方式,或称作“夸饰”。例如: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qǐ)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

宋远?曾(zēng。乃)不崇朝。

●(宋襄公母归卫,思而不止,故作此诗。杭,航。崇,终)

●《诗经·卫风·河广》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彼守不足,我攻有余。有余者动于九天之上,不足者陷于九地之下。

●《后汉书·皇甫嵩列传》

●(四)引用

●为了增强说服力而在说话或写作中征引一些材料的修辞方式,或称“引语”。引用的

内容一般分为引言、引文、引事三类。

● 1. 引言指引用的内容是人们口头流传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例如:

●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尚书·盘庚上》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左传·僖公五年》

●顾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谁与语?谚曰:“谁为为之?孰

令听之?”

●《报任安书》

●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狱中上梁王书》

● 2. 引文指引用的内容是典籍中的文句。在上古,被引用最多的文献是《诗经》,其

次是《尚书》、《周易》等经书。又有“明引、暗引、化引”之分。例如:

●(1)明引是指引文时说明了出处,

●例如:

●(士季)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

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左传.宣公二年》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贾谊《论积贮疏》

●(2)暗引是指引文时没有说明出处,直接引用。例如:

●宾戏主人曰:盖闻圣人有一定之论,烈士有不易之分,亦云名而已矣。故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夫德不得后身而特盛,功不得背时而独彰。班固《答宾戏一首并序》

●“故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出自《左传》

●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

●韩愈《争臣论》

●“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出自《孟子·万章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曹

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

●(3)化引或称“化用”,指对所引原文、愿意进行了改造,使之融化在自己话中。“化引”

对直引而言。直引无论明引暗引都用的是原意,化引则不一定符合原意,甚或反原意而用之。例如:

●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馆。天道周星,物极不反。

●庾信《哀江南赋序》

●反用《鹖[he] 冠子·环流》“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还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杂诗

二首》

●飞鸟相与还”等三句分别化用《管子》《楚辞》《庄子》中的语句,说明真心归隐

和归隐的乐趣。《管子·宙合》:“夫鸟之飞也,必还山集谷。”《楚辞·哀郢》:“狐死必首丘,念旧居也。”《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摇,损耗)欧阳修《秋声

赋》

●化用《庄子·在宥》“心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

● 3. 引事或称“稽古、用典”,指引用历史故事、寓言故事或人物事迹等。有“明引、

化引”之分。

●(1)明引虽然不一定说明出处,但可以明显看出是引用。例如: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戹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2)化引将所引的人或事融进自己的话中,表面上是普通的语句,如果不熟悉有关

历史则很难看出其中的引用。

●例如: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庾信《哀

江南赋》

●日暮途远”化引《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李商隐《安定城楼》

●“欲回天地入扁舟”化引春秋时范蠡功成身退隐于五湖的故事。

●(五) 借代

●不直接说出事物的名称而借用其他相关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方式,或叫“代称、换名”。

借代的使用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语言的简洁性和新颖感,或者达到委婉等效果。

借代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1. 以事物的材料、特征、标志、工具、数量、功能、性状等指代事物本身。例如: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孟子.滕文公上》

●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

●《淮南子·泛论训》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楚辞.离骚》

●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

●《史记·苏秦列传》

●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师。

●扬雄《解嘲》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

● 2. 用特称代泛称(或称以个别代一般、以具体代抽象),或以部分代整体。例如: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李白《古风》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

国策.齐策》

●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

●杨恽《报孙会宗书》

● 3.用泛称代特称,或整体代部分。例如:

●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后汉书·华佗传》

●是故圣人齐滋味而时动静,御正六气之变,禁止声色之淫,邪行亡乎体,违言不存口。

●《管子·戒》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史记·项羽本纪》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

●《孟子.梁惠王上》

● 4. 以官名、爵名、地名指代人,或以人名、地名指代事物。例如:

●骠骑发迹于祁连。

●扬雄《解嘲》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而至。

●白行简《李娃传》

● 5. 以结果代原因。例如:

●(郅都)至则族灭瞷(xián)氏首恶,余皆股栗。

●《史记·酷吏列传》

●子夫妇不能相保,诚可为酸鼻。

●《汉书·鲍宣传》

●则曳裾戎幕之下,专弄文墨,为壮夫捧腹,甚未可也!

●柳宗元《送邠宁独孤书记赴辟命序》

●(六) 变文

●为了避复或求异,使语言富有变化,摇曳多姿,对同一意思换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

种修辞手法叫变文,或称作“变化、变用”。例如:

●君子见兆则退,不与乱国俱灭,不与暴君偕亡。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四》

●然则所重者在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谏逐客书》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七) 互文

●两个句子或两个词组在意思上互为补充和呼应的一种修辞方式,即“互文见义”。互

文实际上是把一句话拆成两个部分来说,故阅读时应把两个部分合起来理解,如果去掉其一,则另一部分的意思是不完整的。

●例如: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焦仲卿妻》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

●《荀子·王霸》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前出师表》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乐府诗集·木兰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八)并提

●在一个句子中同时表述两件相关的事,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并提,

或称“合叙、合说”。理解时,要把并提两件事分开。例如:

●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后汉书.华佗传》

●劲弩长戟,射疏及远。《汉书·爰盎晁错传》

●王有孽子不害,最长,王弗爱。王后、太子皆不以为子兄数。

●《汉书·淮南衡山列传》

●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

●《汉书.魏豹传》

●儒者或以旦暮日出入为近,日中为远。

●《论衡·说日》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诸葛亮《出师表》

●(九)倒置

●为了表达或对仗、押韵、调平仄的需要而改变语序的修辞方式,或称“倒装、变序”等。

例如:

●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

谋于私族

●《左传·昭公十九年》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良辰《楚辞·东皇太一》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江淹《恨赋》

●危心坠涕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泉洌而酒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谁看中天好月色杜甫《宿府》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重楼。

●目欲穷千里王之涣《登鹳鹊楼》

●(十)委婉

●用婉转含蓄的话把不便直说的意思表达出来,这种修辞手法叫“委婉”,或称“婉曲、

折绕”。主要有“避忌讳、避冒犯、避粗俗、外交场合表示敬意等情况。例如:

●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战国策·秦策五》●范睢既相,王稽谓范睢曰:“事有不可知者三,有不柰何者亦三:宫车一日晏驾,是事

之不可知者一也;君卒然捐馆舍,是事之不可知者二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子纡又以隐居教授,门生千人。肃宗闻而征之,欲以为博士,道物故。

●《后汉书·儒林传上·牟长》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孟子·公孙丑下》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李密《陈情表》

●权起更衣。《赤壁之战》

●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

●《汉书·外戚世家》

●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

●《汉书·韦贤传》

●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

●乐毅《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左传·成公三年》

●(十一)顶真

●以上一句结尾的词作为下一句的开头,使相邻的句子首尾衔接,这种修辞方式叫顶

真,或称作“联珠、蝉联、顶针”等。例如: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上》

●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

●《管子·权修》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着,不地着则离乡轻家。(颜师古注:“地着,

谓安土也。”)

●鼌错《论贵粟疏》

●悲斯叹,叹斯愤,愤必有泄,故见乎词。

●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十三)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义相关、语气相同的句子或词组排列在一起使用,

这种种修辞方式叫排比。例如: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

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

●李斯《谏逐客书》

●故祸莫大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司马迁《报任安书》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十八章》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显技,以效兹丘

之下。

●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

修辞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修辞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文题: 人类文明的交流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使用又离不开修辞,修辞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句话,一篇文章等。没有修辞与有修辞的语言表达效果就是大相径庭的,不同的修辞手法运用到不同的场景,产生的效果也就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 语言、修辞、生活 正文: 瞧到这个题目,许多人会存在这样的疑惑:什么就是修辞?语言不仅就是人类最基本的符号系统,更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主体根据自己的角色定位、交际意图、交际环境与对象的不同,尽可能运用合适的语言形式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这就就是修辞。在现代汉语中,修辞分别指“修辞行为”、“修辞规律”、“修辞理论”。(参考资料来自教材)通过教材,我们已经了解修辞学的定义,但只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如果通过生活的例子来解释什么就是修辞,应该会更加生动易懂。 小学的时候讲文章或诗句时,老师都会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所以从小学开始便对修辞手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也仅仅只就是局限于“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对偶、夸张……”等这一类的手法,未曾深入了解过。但这些修辞手法,在生活中运用得就是最普遍的。 在大学对修辞学的进一步学习中,我了解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又有另外一种说法,叫修辞格。修辞格又称辞格、修辞方式,就是为了提高修辞行为的效果而运用的组织语言材料的策略性方法。

比喻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在口语中也就是经常被使用的。比如,朋友之间互相打趣,“别吃了,再吃就变成猪了”“您瞧您胖得跟猪似的”“哎呦您瞅瞅您这头发,哪烫的啊,跟方便面一样。”这就是比较口语化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比喻的手法在诗歌中更就是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比如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两句诗都就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拟人也就是运用得很多的。“成熟的麦穗压弯了腰”“小鸟在窗外愉快地唱起了歌”,这些都就是随便一想便能想起的拟人句子。拟人能够使句子富有表现力,形象生动。 要讲的第三种修辞手法就是借代。通俗点说,借代就就是“借用”一物来“代替”所要言说之物。比如,“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中,巾帼指的就是女性,须眉指的就是男性,这就是根据男女性别的特征运用借代手法来表现的。还有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以“朱门”表示富贵人家,“冻死骨”表示贫苦人民。“白衣天使救助了许许多多的人”,我们可以判断出,白衣天使指的就是医生或就是护士。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笔 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与幽默感。借代的作用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还有另外一种修辞手法也就是经常运用的——夸张。夸张在我们日常生活对话交流中被频繁地使用。“我好饿,饿得能吞下一头恐龙”“只要老师一发火,教室里安静得连根针掉下去的声音都听得见”。在古诗词中也有很多例子。比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就是银河落九天”“黄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通论十五《诗经》韵例分析

重点:诗经有些要会默写和分析韵律,要会背韵部&声母和重要结论:韵例(押什么韵), 押韵格式(韵数,押韵位置,换韵or一韵到底),分为几章。默写一首诗经,再分析它的韵 例ps要背王力的三十韵部,默写的诗经范围(卷耳,桃夭,芣苢,静女,相鼠,木瓜,风 上古三十韻部列表 序号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 第一类之职k 蒸 第二类幽 u 觉 uk 冬 u 第三类宵?药?k 第四类侯 o 屋 ok 东 o 第五类鱼 a 铎 ak 阳 a 第六类支 e 锡 ek 耕 e 以上收g[k]尾,舌根,清塞音以上收ng[],舌根,浊鼻音第七类脂 ei 质 et 真 en 第八类微I 物t 文n 第九类歌 ai 月 at 元 an 以上收d[t],舌尖中,清塞音以上收n[n],舌尖中,浊鼻音第十类缉 ep 侵 em 第十一类叶 ap 谈 am 以上收b[p],双唇,清塞音以上收m[m],双唇,浊鼻音上古32生母 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清浊 七音 牙音见溪群疑 端(知)透(彻)定(澄)泥(娘)余(喻四) 舌音 章(照三)昌(穿三)船(床三)书(审三)禅 唇音帮(非)滂(敷)并(奉)明(微) 精清从心邪 齿音 庄(照二)初(穿二)崇(床二)山(审二) 喉音影晓匣(喻三) 半舌音来 半齿音日

(二)一些結論 1、古無輕唇音:所有輕唇音 2、古無舌上音:上古舌頭音實際上包括中古的舌頭和舌上音 3、喻三歸夏,喻四歸定:中古的喻母只和三等、四等韻相拼,與三等韻相拼的喻母字上古屬於匣,與四等韻拼的喻母字在上古屬定。 4、照二和照三分屬不同古紐:即把莊、初、崇、生並入上古精、清、從、心,把章、昌、船、書、禪並入端、透、定 5、娘、日二紐歸泥:中古的娘、日二音紐,在上古都歸為泥紐,本來上古的娘和泥就是一個聲母,中古时分化為兩個聲母,泥母和娘母 诗经韵例分析 从《卷耳》到《月出》是1班给的重点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韵部:筐、行,阳部。句尾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韵部:嵬、隤、罍、怀,微部。句尾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韵部:冈、黄、觥、伤,阳部。句尾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韵部:砠、瘏、痡,鱼部。句中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 崔嵬、虺隤,叠韵连绵词;玄黄,双声连绵词 《桃夭》

论朱自清《春》修辞格的运用特点

论朱自清《春》修辞格的运用特点 【摘要】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更是运用修辞艺术的高手。他的写景抒情散文之所以漂亮动人其中很大的成分是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格。在他的写景抒情散文《春》一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多达惊人的程度。本文旨在通过对《春》一文中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引用等修辞格的运用分析探寻朱自清散文《春》的情感基调。 【关键词】朱自清修辞格春修辞效果 《春》一文是朱自清先生大致写于1928——1937年间描写自然风光的散文精品。在写此文时朱自清已经没有了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情调而在此之前朱自清的多数诗文都表现出一种哀怨的情绪即使有高兴的成分也表现得很淡。但在《春》一文中作者却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喜悦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饱含乐观地写下了著名散文——《春》。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但是本文却赋予了它以轻松愉悦的感情和充沛的生命力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从它所运用的大量修辞格可以很鲜明地看出来。《春》这篇文章不记标点正文共634个字10个自然段30句话可是运用修辞格的句子多得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本文旨在通过对《春》一文中所运用到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引用等各种修辞格部分句子的分析探寻《春》一文所表现出的感情基调。 一、比喻的运用 比喻是文学创作中一种常用的手法。比喻是根据人们的联想抓住本质不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比喻由四个要素组成即本体、喻体、比喻词和相似点。本体即是被描写的事物比喻词是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这类比喻词一般是“像”、“仿佛”、“好象”相似点即是本体和喻体所相似的地方。比喻常用的有三种形式即明喻、暗喻、借喻。运用比喻是为了使文章更生动形象。由于它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性因而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它能更好地打动和抒发人们的感情。例如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 2 还眨呀眨的。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例①的描写给予鲜花以生动形象的精巧比喻。“象眼睛”、“象星星”两个比喻在这句话中是比较有条理讲究顺序不能颠倒的。首先把散在草丛里的遍地鲜花比作“眼睛”接着才是“星星”。因为眼睛是人们心灵的一个窗口是获取外界信息的一个渠道而星星有一种可爱的情态包含其中虽然两者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而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所以这种可爱的情态只有通过眼睛才能传达出来因此这里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地用了“眼睛”和“星星”作比达到一种以目传情的修辞效果不仅传达出遍地野花的一种娇柔可爱并且运用这种修辞使作者融情于景表达出作者对春的一种喜爱之情。例②写春雨“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三个明喻构成连用组成了一个排比句。用牛毛、花针、细丝作比写出了春雨细、密、柔的特点这种连喻抹浓了细雨蒙蒙的意境把春天所特有的景象——春雨写得栩栩如生含不尽喜爱、愉悦之情。这种对春雨细腻、温柔的描写甚至含着作者无比的怜爱之情生怕一不小心被风一吹就断了或是消失了似的。以上两个例子本体分别是“散在草丛里的野花”和“春雨”而比喻词都是“象”用明喻的手法把“散在草丛里的野花”比作“眼睛”、“星星”使其更形象生动更显其可爱的情态同样用明喻的手法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形象地表现出“春雨”的特点使《春》一文更具吸引力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自己细腻的感情融入其中表达出自己对春的喜爱和怜爱之情 二、比拟的运用

修辞格的运用(上)

第四章修辞格的运用(上) 【教学目的】 了解什么是修辞格;认识修辞格的构成特点;理解修辞格在表达中的不同作用,修辞格的运用要求;正确运用修辞格表情达意,进一步提高言语水平。【教学要求】 本章的理论性比较强,要注意加深理解;注意运用修辞格理论评析现实生活中的言语作品,深入体会修辞格在言语交际中的特殊作用,提高修辞格的运用水平。 一、什么是修辞格 修辞格也称辞格,是修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国,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唐钺。1923年他在《修辞格》一书中说:“凡语文中因为要增大或者确定词句所要的效力,不用通常语气而用变格的语法,这种地方叫做修辞格(又称语格)。”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所谓积极手法,约略含有两种要素:(1)内容是富有体验性,具体性的;(2)形式是在利用字义之外,还利用字音、字形的。……这种形式方面的字义、字音、字形的利用,同那内容方面的体验性具体性相结合,把语辞运用的可能性发扬张大了,往往可以造成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而使语辞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在修辞上有这种魅力的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同内容贴切的,其魅力比较地深厚的,叫做辞格,也称辞藻;一种是比较同内容疏远的,其魅力也比较地淡浅的,叫做辞趣。两种之中,辞藻尤为讲究修辞手法的所注重。”张弓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指出:“修辞方式(又叫修辞格)是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根据民族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创造的具体的、一定的手法(语言艺术化的手段如对偶、对照、回环、反复、比喻、拟人、夸张、同语、幽默、讽刺、双关等式。)” 关于修辞格的定义,除以上三位先生的见解外,其他还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材是这样定义的:修辞格,一般也称之为辞格、修辞方式,它是在语音、语汇、语法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的特殊表达格式。 现代汉语中究竟有多少修辞格?这一点尚无定论,我们只需了解一下各家的分类。如唐钺先生1923年出版的《修辞格》一书把汉语修辞格分为5类27格,陈望道先生在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把修辞格分为4类38格;张弓先生1963年出版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一书中,将修辞格分为3类24式;黄民裕1984年出版的《辞格汇编》一书,分为4大类78格;1989年出版的唐松波等主编的《汉语修辞格大辞典》共收辞格156个,是目前修辞格分类最多的著作。 二、修辞格的特点 (一)特定的结构形式 每种修辞格都有自身特定的结构方式,如比喻,是用一事物给另一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格,恰当地运用比喻能使抽象的事物或道理具体形象、通俗易懂。(比喻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明喻常见比喻词有“象”、“如”、“似”、“犹”、“若”

广告中的修辞学

广告语中的修辞学 前言: 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广告已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广告也成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广告语言是广告的灵魂,它可以传递信息,对产品、品牌、活动进行宣传,是广告主连接消费者的桥梁,而好的广告语离不开修辞学。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自语言出现,人类就有修辞的需要,人们使用修辞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加深别人对文章语句的印象和抒情效果。修辞在广告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广告语言的修辞可以帮助广告主实现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的认知,对于广告的创意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广告语言中修辞学运用的目的: 一句好的广告语往往让人牢记于心,经久流传。广告作为一种带有目的性的传播活动追求一定的传播效果,希望通过广告的传播引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此运用修辞对广告语言进行创意,在广告语言中恰当准确地运用修辞手段如,比喻、夸张、押韵等能够使广告语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得到加强,让广告宣传的商品或品牌给消费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更加准确地传达商品的特点,实现广告的信息功能还能给观众以启示和联想,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引导,缩短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激起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望,从而产生购买来达到最终目的。 广告语言修辞的特性: 广告语言必须生动形象,言简意赅,朗朗上口,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激发受众的购买欲望,进而产生购买行为。广告语言的特性决定了广告主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美化修饰,因此就有了广告语的修辞。但这种修辞又有其特殊性,与普通文章的修辞不一样,它离不开实际的传播效果,它需要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形成消费。 广告语言中的主要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比喻是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最常见也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常用相似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难懂、复杂、抽象的事物或道理,在广告语言中善用比喻,往往能事半功倍,使观众或听众心悦诚服,妙趣横生。如德芙巧克力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1—14)

王力《古代汉语》 通论(一)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再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的帮助阅读古籍的较大较好的语文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今音。采用《广韵》和《集韵》的反切,保留反切意在溯源,用来标志这个字的中古音。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还收录了百科性的古代词语。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汉语大字典》偏重古今的汉字,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汉语大词典》偏重古今复音词语。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形体。分析字形结构或探讨词的本义时,一般都应参考《说文》。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的反切校定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根据

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精)

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如: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如: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3、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对偶: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如: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 5、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如: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携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胆相照,多少次投桃报李,又有多少美丽温暖的回忆漫漫长路,总有朝夕相处的亲人,多少叮咛,多少呵护,多少孝心,多少无私。 6、设问: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作用: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设问能强调问题,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思考。 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7、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打感叹号。 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反问能强调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如: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8、拟人: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神采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法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照注音字母排列的。如杨树达《词诠》。在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如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缺点:查字方便,但不明字音或读音不准时,就难以找到要查找的字。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为序。同一部 首的,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在后。缺点: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不容易确定。 3、按编码排列。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缺点:字 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 二、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 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高”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 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 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 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叶同协,意思是和谐。如《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 可方思。朱熹:“方,叶甫妄反。”) 二、常用字典辞书及其使用方法

韵,入声17韵,共106韵。 三、《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 《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使用字典或辞书时注意:1,看序和出版年月;2、细读凡例;3、注意书后有没有勘误、附

修辞手法的特点

比喻: 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辞格,叫比喻。 比喻的特征: 1、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2、本体与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如:①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这里将平静的湖面比作一面硕大的银镜。 相似点:形态 ②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这里将抱在一起的槐花比作玉雕的圆球。相似点:形成、颜色。 ③我得到了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里将刘备得到诸葛先生,比作鱼儿得到水。相似点:重新焕发生命活力。 ④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里将春天的花草竞相开放比作众人约好了去赶集。相似点:热热闹闹。 ⑤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相似点:你的态度决定一切的道理。 3、本体与喻体不能是同一种事物 比如:你长得真像你爸爸! 4、比喻可分为“明喻(直喻)”、“暗喻(隐喻)”、“借喻”、‘博喻”等。 5、比喻的判定: 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是否存在比喻关系。 拟人: 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拟人的特征: 1、拟人是比拟手法的一种。“比拟”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拟人”,一是“拟物”。“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使事物人格化。 2、拟人可以是拟人的动作、声音、神态、思想、感情等。 ①拟动作:微风柔和地吹, 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②拟神态: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③拟思想: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被吓跑了。 夸张: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夸张的特征: ①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修辞格的运用(上)

修辞格的运用(上)

第四章修辞格的运用(上) 【教学目的】 了解什么是修辞格;认识修辞格的构成特点;理解修辞格在表达中的不同作用,修辞格的运用要求;正确运用修辞格表情达意,进 一步提高言语水平。 【教学要求】 本章的理论性比较强,要注意加深理解;注意运用修辞格理论评析现实生活中的言语作品,深入体会修辞格在言语交际中的特殊作 用,提高修辞格的运用水平。 一、什么是修辞格 修辞格也称辞格,是修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国,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唐钺。1923年他在《修辞格》一书中说:“凡语文中 因为要增大或者确定词句所要的效力,不用通常语气而用变格的语 法,这种地方叫做修辞格(又称语格)。”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 中说:“所谓积极手法,约略含有两种要素:(1)内容是富有体验性, 具体性的;(2)形式是在利用字义之外,还利用字音、字形的。…… 这种形式方面的字义、字音、字形的利用,同那内容方面的体验性 具体性相结合,把语辞运用的可能性发扬张大了,往往可以造成超 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而使语辞呈现出一 种动人的魅力。在修辞上有这种魅力的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同内容 贴切的,其魅力比较地深厚的,叫做辞格,也称辞藻;一种是比较 同内容疏远的,其魅力也比较地淡浅的,叫做辞趣。两种之中,辞 藻尤为讲究修辞手法的所注重。”张弓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指出: “修辞方式(又叫修辞格)是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根据民族语言 的内部发展规律创造的具体的、一定的手法(语言艺术化的手段如 对偶、对照、回环、反复、比喻、拟人、夸张、同语、幽默、讽刺、 双关等式。)” 关于修辞格的定义,除以上三位先生的见解外,其他还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材是这样定义的:修辞格,一般也称之为辞格、修辞方式,它是在语音、语汇、语法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的特殊表达格式。 现代汉语中究竟有多少修辞格?这一点尚无定论,我们只需了解一下各家的分类。如唐钺先生1923年出版的《修辞格》一书把汉 语修辞格分为5类27格,陈望道先生在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 一书中,把修辞格分为4类38格;张弓先生1963年出版的《现代汉 语修辞学》一书中,将修辞格分为3类24式;黄民裕1984年出版的 《辞格汇编》一书,分为4大类78格;1989年出版的唐松波等主编 的《汉语修辞格大辞典》共收辞格156个,是目前修辞格分类最多 的著作。 二、修辞格的特点 (一)特定的结构形式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通论(九) 1、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可以是代词如“莫”。 2、上古汉语里,“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最正常的结构,不是“倒装”。如: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不能将代词宾语前置的否定句: A、“弗”“勿”“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 B、宾语不是代词的。“君”“子”一类的字不是真正的代词,也大多不用此结构。如“若不许君”、“吾不能早用子”。 4、“不”“弗”:词汇意义相同,都表示一般的否定。语法意义上的区别: a、“不”后的动词可以是及物也可以是不及物;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如:勇者不惧。老妇不闻也。 b、“弗”后的动词一般是及物,而且动词后面往往不带宾语(带宾语的非常少见)。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都不能否定名词。因此: 1)“不”后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 2)“弗”后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 5、“毋”“勿”:词汇意义相同,通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等于现代汉语的“不要”或“别”。古书上“毋”常写作“無”。语法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

a、“毋”和“不”相当,“毋”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 b、“勿”和“弗”相当,“勿”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带宾语的少见)。 c、“毋”“勿”后面的名词都用如动词。如:毋友不如己者。王無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有时候,“勿”字用于陈述句,意义和“不”差不多。如:齐侯欲勿许。 6、“未”: “未”和“未尝”的区别: a、“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动词前的“没有”。 b、“未尝”是一个凝固形式,表示“不曾”或“没有……过”的意思。 c、“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或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 d、“未尝”则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e、“未”有时并非用来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只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意义和“不”差不多。如:是未可知也。 7、“否”: a、“否”和作为应答之词的“然”是对立的。常用于单词句,等于现代汉语的“不”或“不是的”。 b、“否”又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它表示否定的一面。如: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8、“非”: a、“非”用于判断句里,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注意:这种“非”虽可译为“不是”,但语法意义完全不同。“不是”是系词“是”前面加否定词“不”;“非”在上古汉语里不是系词,而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否定的是整个谓语。如:是非君子之言也。

初中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及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抡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chóu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干皱 ________ 更胜一chóu ________ 篡 ________ 夺 (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划线句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________ 。 (4)“窃窃自语”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5)上述选段选自________,这是一部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被誉为“________”。这部作品中,________能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里面贮藏空气;________凶猛如恶虎,残忍如妖魔,专食活的动物。 【答案】(1)zhòu;筹;cuàn (2)滑抡;滑轮 (3)拟人 (4)指蝈蝈在绿叶丛中悄声鸣叫 (5)《昆虫记》;昆虫的史诗;水蛛;螳螂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作答时注意“皱”应该读四声;“更胜一筹”指技艺或技能超过别人,“筹”的偏旁不要写错;“篡夺”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篡”应该读cuàn。 (2)“滑轮”是简单机械的一种,是装在架子上的周缘有槽的轮子,能穿上绳子或链条,多用来提起重物。“轮”应该是车字旁。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从“篡夺”一词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窃窃私语”指私下里小声交谈,这里指蝈蝈的轻声鸣叫。(5)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从“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可知,文段出自《昆虫记》,它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阅读原著可知,能做水袋的是水蛛,专食活的动物的是螳螂。 故答案为:⑴ zhòu ;筹; cuàn

我眼中的修辞学

我所发现的现实中的修辞 摘要 本文章主要从我对修辞的认识,讲述了修辞学、语言、受众、修辞人格、修辞三段论、修辞权威、调动受众情感、价值观等,修辞的一些基本知识,并介绍我在生活中发现到的运用相关修辞的例子,阐述了我所发现的现实中的修辞。以及我所发现的修辞与心理,还有修辞与人的行为动作的一些联系。一、修辞学是什么? 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就是研究将语言用以说服人。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自语言出现,人类就有修辞的需要。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加深别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通过对言语的修饰,吸引人们注意,达到我们说话的目的。[1] 在日常表现中,我们所说的,“谢谢”、“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等礼貌性的用语,其实就是一种修辞。我们通过礼貌、文明的方式,去向别人问候,此刻你就是在对别人的修辞,“通过说别人想听的话,而满足受众,使受众接受我们想达到的目的”。 你所说的话,要么起+1的作用,要么起-1的作用,不会是0的作用。即语言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不会是中性的。相信这个观念,我们以前并没有好好思考过。我想,现在你就可以好好对这个观念思考一下。 我们在这里所阐述的修辞,就是如何运用好的语言,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使你的语言让人接受。 二、受众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需要讲究“受众中心论”。即要从受众出发去讲授你所要讲的东西。受众有三种:真受众,虚受众,所说。 真受众:就是你讲话的真正对象、真正听你所说的话的人。 虚受众:就是你在讲话时候,和真受众一样在场在听你讲话,但是他们对你讲的根本没有兴趣,他们的注意点并不是你,对你说话说要达到的目的并没有太大影响,他们并不是你讲话的对象。 所说:就是不在你讲话的考虑人群范围中,但是在你说话时,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在你讲话的时候也在场,但是他们并没听你所讲,他们在场也是在做自己的事情。他们是你可以完全不在乎的听众。 受众是传播的主动者,媒介是被动者。受众并不是消极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信息为自己所用。 举个例子来说,在外面很多超市、大卖场经常在做一些活动的促销,特别是日常用品的促销。之前我曾在南平大剧院外面看到捷龙超市在促销某个牌子的酱油,工作人员在展示摊前卖力地讲着,“这个酱油味道很鲜美、可口”,“XX酱油是用什么材料经过怎样加工制作,这些工序十分精良、安全”...展示摊前很多人在围观,其中包括着在剧院前散步的老太太、老大爷们,还有在超市购物完或正要购物的人,还有马路路过围观的普通民众,包括我们这些放假来这边走走的学生。这些人当中真受众,就是那些拥有购买力、家里需要酱油的,以及真正关注着活动介绍的酱油的人。而像那些想买酱油,而没有购买力的人,以及陪着老婆来,看有购买力,但并不想买这酱油的先生们,则是虚受众。像我们路过凑个热闹的学生以及没拥有购买力的人来说,就只是所说,对于那位工作人员那时所要达到的修辞目的来说,我们是完全可以忽略的一类人。 就刚才所讲到的销售的例子,是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要运用到修辞的一类人。他们的修辞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推销出产品,说服人们购买。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修辞的意图过于明显,受众就不太会接受。从人类的发展历程以及心理学分析,大部分研究者发现,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 通论(十一) 1、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这种情况,古今是相同的。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词用如动词、形容词用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如“秦师遂东”。由于仿古的关系,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词类活用的情况。 2、名词用如动词 鉴别某一名词是不是用如动词,由上下文决定。就一般情况说,代词前的名词用如动词(“肘之”“面之”);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遂东”“不君”);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也用如动词(“能水”“欲刃”);肯定了宾语以后,则宾语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脯鄂侯”“手剑”)。 3、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不是由兼语式改造过来的,但它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比兼语式的句法精炼。 A、动词的使动用法 a、不及物动词常常有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后面带有宾语。如:“亡郑”“归楚公子”“行之”“鸣鼓”“进之”“退之”“则修文德以来之” 2)有时虽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意思来看,仍是使动用法!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是使远人来) b、及物动词用如使动比较少见:

要判断是纯粹的及物动词还是使动用法,非从上下文观察不可。因为两者的区别不在形式上,只在意义上。 如: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食”为使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胜之(纯及物)=败之(使动) 武丁朝诸侯(使动)-孟子将朝王(纯及物)欲因此时降武(使动)-涉间不降楚(纯及物)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常常用如使动。如:“正其衣冠”“尊长安君之位”“远庖厨”“固国”“劳其筋骨”(注意分清是形容词使动还是动词使动) C、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偶然也用如使动。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如: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生死”的“生”字是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使死者复生”;“肉骨”的“肉”是名词用如使动,“使白骨生肉”)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国”是名词用如使动,“使异姓立国”) 4、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意动是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如:以贤勇知。“左右以君贱之也”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值得注意的两点: a、一般说来,代词前的形容词一定用如使动或意动(“苦其心志”使动,“贱之”意动);肯定了宾语之后,就可知宾语前的形容词用如动词(“危士臣”使动,“贤勇知”意动)。 b、同一个形容词是使动还是意动,要靠上下文来分辨。如:“左右以君贱之也”是意动,而“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是使动。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在一个语言片断里,不只一次使用了修辞格或不只使用了一个修辞格,就叫做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修辞格综合运用情况复杂,形式多样,常见的有连用、兼用、套用三种类型。 (一)修辞格的连用 指同一辞格或不同辞格在一段语话中接连运用。 1.同一辞格连用例如: (1)葡萄呢,就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峻青:《秋色赋》) (2)他长着一对阴阳眼,左眼的上皮特别长,永远将眼珠囚禁着一半,右眼没有特色,一向是照常上班。 (老舍:《离婚》) 例(1)是两个比喻的连用。生动的描绘了两种葡萄的具体形象。例(2)的“囚禁”“照常上班”是比拟的连用,把阴阳眼的特征幽默风趣的表现出来。 2.不同辞格连用例如 (3)摇动的车轮,旋转的锭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歌唱。(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4)我麻木的神经在清醒,我滚滚的热血在沸腾!奇耻大辱,大辱奇耻,如毒蛇之齿,撕咬我的心!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5)千锤百炼吧,中国的“铁榔头”!有朝一日,当祖国人民需要你“一锤定音”时,切盼你敲着重重的响响的,敲出我们的国威来! (鲁光:《中国姑娘》) 例(3)连用了对偶、比拟和两个比喻。例(4)是对偶、回环、比喻的连用。例(5)连用了比喻、比拟和拈连三个辞格。 不同辞格的连用可以集各种修辞效果于一身,前后配合,互相补充,使表达丰富多彩,鲜明有力。 (二)修辞格的兼用 修辞格的兼用是指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兼用几种辞格,也叫兼格。兼格从这一角度看是甲格,从另一角度看是乙格。同时兼有几种修辞格的特点,其修辞效果比单一辞格更加突出。例如: (1)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设想给予着肯定和鼓励。 (刘心武:《班主任》) (2)蓝海靠在车椅背上打盹。一根根铁丝般的胡子在饱经风霜的脸上竖着,就像是一排钢筋。 (苏叔阳:《旅途》) 例(1)的“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既是比拟,又是夸张。例(2)的“就像是一排排钢筋”兼用了比喻和夸张。。 (三)修辞格的套用

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

小学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比拟(拟人、拟物), 夸张,排比, 反问,设问,对比,反语,对偶。 常用修辞作用特点 1.比喻: 定义: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好像、似乎、好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如:这是花的海洋。 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2.鸟儿在树枝上唱歌。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拟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3.夸张: 1.定义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种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食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例如: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夸张的用法 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完整版)修辞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的一面,又有()的一面。 2、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相仿而在()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 3、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词汇和()词汇。 4、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句式,跟文章的()、文体风格和句子的()有密切关系。 5、修辞既然是一门研究()的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就必然应以()为主要研究对象。 6、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构词能力和()上。 7、在汉语里,时态助词、表示时态的语气词、()和()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关的概念。 8、长句的特点是()、()和容量大。 9、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等句式。 10、比喻的运用原则是:第一要();第二要()。 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 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及表达效果。 (1)、“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的一个夜晚,已经有了秋凉萧条的意思。蟋蟀在一个角隅悲伤地啼哭!”。 (2)、“玉秀一看到他那装腔作势的酸溜溜的样子,就感到恶心。”(徐迟:《地质之光》) 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 (1)、战士们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改成被动句) (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在财东马房里睡觉的少年,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改成整句) 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1)、“黑云堆成了一整片,象一块黑铁,渐渐地往地面上沉:似乎已经盖到了屋脊上,再过一会儿就得把屋子压扁。”(2)、“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散,意见分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传统的修辞方式包括哪两大类? 2、构成警策性语句的方式常见的有哪三类? 3、简述什么是短句和长句及其各自的特点。 四、论述题(20分) 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的。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每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内部规律,即它的语音、()、()的系统和规则。 2、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的一面,又有()的一面。 3、汉语的句式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可以分成长和()、整和()等句式。 4、()、()是选词炼字的基本要求。 5、普通话的声调有阴平、()、上声、()四声,又可归成平、仄两类。 6、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词汇和()词汇。 7、修辞的变异形式大致可分为三个范畴,即逻辑范畴、()和()。 8、丰富词汇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一是()。 9、书面语体可粗分为事务语体、()语体、科技语体、()语体四种类型。 10、比拟就是()和()两种表达方式在修辞学上的统称。 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 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并分其修辞效果。 (1)、“从寒冷的波罗的海上吹来了白色的风,冬来了,我们离开欧洲,回到亲爱的祖国。”(5分) (2)、“一伙人,一天拥到他家里,赖着不走,胡说了一个下午,逼迫他。他们抽了不知多少包香烟,熏得那客厅的上半层云雾缭绕,乌云密布,好像随时都可以发出闪电和雷霆一样。(徐迟:《在湍流的蜗旋中》)”(5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