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变异学与比较文学可比性疆域的垦拓

变异学与比较文学可比性疆域的垦拓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a18492829.html,

变异学与比较文学可比性疆域的垦拓

作者:王超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4期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项目编号09SB084

摘要:变异学以异质性、变异性、无关性对中西诗学话语模式进行观照与互阐发,不是

简单的求同存异思维,而是在找寻中国较之西方的“异”,用这些“异”来重新确立、回归或认同中国文论的话语身份,摆脱“失语症”的困扰,继而从中国文化与文论的不可通约性和内在的结构性差异角度来介入中西的比较之路,这样突破和重构比较文学新的可比性疆域。

关键词:变异学;比较文学

作者简介:王超,男,1982年生,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比较文学,2008年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交流学者,在《文艺研究》等国家级权威核心发表2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CSSCI刊物12篇,普通刊物4篇。独立主持省级重点课题1项,参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5项。

一、变异学的理论背景及基本内涵

曹顺庆教授1995年提出中国文化与文论的“失语症”,认为五四之后中国出现了文化断层,继而在面对强势的西方思想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论话语和言说系统,也就丧失比较之可比性基础,陷入以西释中、以中注西的中国思想西方化之路。在法国比较文学家于连看来:“这是一个要害问题,我们正处在一个西方概念模式标准化的时代。这使得中国人无法读懂中国文化,日本人无法读懂日本文化,因为一切都被重新结构了。中国古代思想正在逐渐变成各种西方概念,其实中国思想有它自身的逻辑。”所以,比较文学不能盲目地用“比较”一词了否定文明之间的异质性,要重新反思比较文学的学科史,重新阐释“可比性”问题,绕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把可比性建立在求“同”存异之上的研究模式,去寻求不同文明之间的异质性和无关性所在,去主动求“异”,通过“异”来还原文明自身的原生态存在样貌,让这些独立性、自主性的文明用自己的话语规则来言说,继而进行优势互补,对话融通,这就是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基本思路。也是对比较文学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

那么,什么是变异学?比较文学变异学是曹顺庆先生在2005年主编的《比较文学学》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该书第三章就命名为“文学变异学”,分为译介学、形象学、主题学、文类学、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这六小节来展开论述。他认为:“从‘变异’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以前比较文类学研究的‘求同’思维中走出来,从而拓宽文类学的的研究视野,为比较文类学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开拓一片新的园地”,紧接着,在2006年年初,他就为变异学做了一个明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