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教案 (2)

《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教案 (2)

《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教案 (2)
《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教案 (2)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分类、名称和作用;

2、了解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学会鉴定铵根离子。

过程与方法:

3、通过调查访问、实验、辩论等多种方式对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4、让学生能从化学视角认识农作物生过的过程以及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能从化学变化的角度思考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常见化肥的分类、作用

2、铵态氮肥的检验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非洲饥饿难民的图片。

当今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处在饥饿之中,要解决全人类温饱问题。就需要大面积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你认为如何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呢?

【学生交流】选择优良的种子,控制好温度,光照,及时浇水,在生产中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

【教师】上节课我布置同学们回家调查你家里都使用过哪些化肥,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调查结果。

【学生】尿素、二铵,碳酸氢铵、复合肥、磷矿粉、草木灰,硼砂、硫酸钾、动物粪便等。

【教师】为什么作物生长中要施用肥料呢?请同学们从课本上植物生长的图片上找到答案

【学生】

1、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补充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等营养元素。

2、碳、氢、氧元素主要是由空气和水中获得,所以我们要经常适时给作物浇水,其他元素主要从土壤中获得。有时土壤中缺乏或不够,就需要人工补充。

【教师】土壤中常缺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化学肥料来补充。化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你认识下面这几种常用的化肥吗,你知道它能为作物提供什么营养元素吗,它是上面四类化肥中的哪一类呢?

氨水、硝酸铵、硫酸钾、尿素、磷酸二氢铵、硝酸钾、磷矿粉

【学生】氨水,硝酸铵,尿素是氮肥;硫酸钾是钾肥;磷矿粉是磷肥;磷酸二氢铵、硝酸钾是复合肥。

【教师】展示四株幼苗(两周前将四株基本同样健壮的幼苗分别浸入正常、缺氮、缺磷、

缺钾的培养液中,其他外在条件相同)

这四株幼苗中只有一棵比较正常的生长,其他的几株都“生病了”现在请同学们来当庄稼的小医生,诊断一下这四株幼苗分别有什么症状,阅读课本116页化肥的分类及作用,找到他们的“病因”帮他们开出药方。

【学生】通过对照课本上氮、磷、钾肥的作用,依次找出缺乏这些元素的植株的明显特征。缺少氮肥的叶色淡黄,可以施用氨水,硝酸铵,尿素等氮肥,缺少磷肥的根系不发达,可以施用磷矿粉等磷肥,软骨病的是缺少钾肥,可以施用硫酸钾等钾肥。

【教师】化肥中的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是决定肥效高低的重要因素,你会计算各种化肥中的营养元素的含量吗,你会利用包装袋说明计算化肥的纯度吗?下面请同学们进入活动天地,

【学生】交流探究发现。

1.取少量氮肥样品放在水中,发现易溶于水,最近没有到此为下雨,没有形成溶液,不利于作物吸收。

2.取少量氮肥样品加热,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没有现象,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生成的气体是氨气,可能与最近高温,受热分解产生了氨气,带走了氮元素,影响了肥效。

3.将样品与熟石灰放在一起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肥效不明显是因为土里残留的熟石灰与氮肥作用产生氨气,氮元素流失造成的。

【教师】同学们通过探究,你对于农民在使用氮肥时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1、化肥雨后施用效果比较好,便于作物吸收。

2、化肥应该在低温下保存。施肥后及明用土掩埋。

4、碳酸氢铵等氮肥不应该与熟石灰混用。

【教师]这里有两包失去化肥,分别是硫酸钾,硝酸铵你能设计实验区分开吗?(用品:硫酸钾,硝酸铵,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红色的石蕊试纸,试管,酒精灯,胶

【学生】

1、取化肥样品溶解于水,再分别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钾,没有明显现

象产生的是硝酸铵

2、取少量化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生成,并且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是硝酸铵。(这一方面进行的较慢,可以稍微加热加快其反应速率。)

【教师】通过上面两个探究活动,你获得了哪些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呢?

【学生】知道了氮肥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含有铵根离子的化肥与碱混合会产生氨气,所以氮肥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不能和碱性物质共用。

【教师】含有铵根离子的氮肥,我们统称为铵态氮肥,可以和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和水,降低肥效,在生产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反应来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上述这两个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实质是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和水,请同学们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学生】书写方程式。

【教师】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化肥如果过量使用又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那么使用化肥究竟是利多还是弊多呢?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小辩论会。就这一问题进行辩论。认为利大于弊的同学为正方,认为弊大于利的同学为反方。【学生】

正方:化肥具有肥效高,肥效快,价格低,多样性等的特点,可以大面积提高作物产量,解决人类温饱问题,生产出来的粮食可以用来制造乙醇,作为绿色能源,解决现在的能源危机,二氧化碳等新型化肥的使用,提高作用产量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作用的品质等。

反方:化肥的使用带来环境问题,是引发水华、赤潮现象的原因之一,破坏土壤结构,有些化肥会使土壤板结,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得不偿失。

【教师】通过辩论,老师发现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都积累了很多关于化肥的知识,通过辩论,你对化肥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化肥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危害,要合理使用化肥,开发一些无公害化肥,如二氧化碳气肥等。

【教师】现代农业呼唤清洁生产,农业的发展,不仅要追求高效,更要追求绿色化,根据作物生长配制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发展安全无污染的生物肥料,提高肥效利用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希望有志向的同学,也投入到未来绿色农业的研究行列中来。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化肥有了哪些新认识?把这些新的认识整理记录下来。【学生】整理记录获得的认识

【作业】在农村,农民除了使用化学肥料外,还会使用农家肥料。那么化学肥料和农家肥料相比,有何异同,那种更好,能否相互替代呢?课后请同学们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小结】本节课以粮食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自然引入,通过问题探究,交流调查报告、实验探究、辩论等多种方式对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设计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深深感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在问题探究,交流调查报告,实验探究,辩论等过程中都表现出学生有极高的素质和广泛的信息来源,除了在谈活动初始组织时起到指导作用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外,大多数时候我就像一名学生,融入在他们之间,感受他们的喜悦,分享他们的收获。

科学探究的教学组织很重要。教学组织是一切教学理论的实践体现,要使探究活动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依靠出色的教学组织。教师应该具备坚实的专业技能、成熟的思维、广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经历。

湘教版必修一《洋流》教学设计

《洋流》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I)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二课《洋流》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学习,从课程标准要求看,本节课不再以世界洋流分布的成因为重点,而重在学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存量来看,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海洋的一些知识。在本章前几节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已初步掌握岩石圈和大气圈中有关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知识,洋流的运动也体现了物质的运动和能量交换,因此,学习洋流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类似知识的延续。 从学生的学习热情来看,他们比较关注对地理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他们一般都具备读图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解决一些地理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从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3)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 (4)能举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气候、渔场、海运、海洋污染)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对比、分析,根据教师给出的学法指导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读图对比归纳法; (2)根据归纳出来的分布规律,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分组合作学习法、自主评价法; (3)对比自己画出的模式图与专家画的模式图的不同,分析洋流的主要成因──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教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教案【三维目标】 1. 及地理意义。 2. 3. 1. 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过程简图,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 2. 【教学难点】 1. 2.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2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以 师地球因为有了水和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那么,地球上 推进新课

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阅读教材P 59 头的含义。 1. 2. 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 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 生2 生3 师(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请大家再阅读图239 生 师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所以说,水循环既是物质更是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请大家思考: 生在蒸发环节中,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消耗热能;在凝结降水环节中,水由气态转变为液态,释放潜热;由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进而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水汽输送则可以实现大气中的热量 师 生 师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循环实质上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那 (播放视频:“千沟 师 生这里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面的长期侵蚀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 阅读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印 60 证水循环对地表环境的塑造) 师地壳运动奠定了全球海陆分布,以及陆地表面上高山、河谷、盆地、平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水循环、洋流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陆地水体运动转化规律。 3.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4.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水循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 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2.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3.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洋流的分布规律。 六、教学方法 1.小组式讨论法; 2.多媒体教学法; 3.读图分析讨论法; 4.案例分析法; 5.启发式讨论法; 6.自主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播放录像】有关台风及其影响的新闻报导(或图片)。 【教师提问】2004年8月12号晚浙江省遭遇台风“云娜”袭击,在13个小时内,台风夺去了115条生命,卷走了153亿元的财产,有859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给浙江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请同学们思考,台风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教师点评】台风有三大危害和一大好处:(l)暴雨灾害,(2)狂风灾害,(3)台风风暴

祝福教学设计完美版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4.理解环境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把握环境描写的巨大作用,体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教学难点】 1.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教时安排】 3教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鲁迅先生曾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封建社会概括为两个时代,在《狂人日记》中他说:“中国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环境当中生活着的中国百姓,不敢对生活有什么奢求,他们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可就是如此可怜的要求,也被社会冷漠的拒绝。这即所谓先生所说“想做奴隶而不得”。在天地圣众歆享牲醴的爆竹声中,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躺在了写着“吃人“二字的历史上!今天,我们一起来看鲁迅先生的《祝福》。 二、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1] 相关知识 《彷徨》:《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8月出版。收录了1924年至1925年所写的小说11篇。《祝福》是第一篇。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社会现状,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当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写作背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依旧。妇女始终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民国初年政府颁布的“褒扬条例”中,就有“表彰节烈”的条款。“五四”运动前后,“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礼教观念流毒甚广。鲁迅一向痛恶封建思想观念,同情劳动妇女。1924年前后,鲁迅写了《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抨击束缚妇女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杂文,《祝福》则是以小说的形式来剖析病态社会,以引起疗治的主意。 贞节: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趋于保守、僵化、反动,反映这种趋势的理学出现了,代表人是程颐、朱熹。理学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最后更残忍地提出妇女要为死去的丈夫或未婚夫自杀殉死,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封建思想已经发展到灭绝人性的地步。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第2课时学案 湘教版必修1

第2课时洋流 你玩过漂流瓶的游戏吗?在茫茫的大海上,塞上口的瓶子真的能漂流吗?通过学习这节课你就明白了。 1.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通过绘制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3.了解各大洋中的主要洋流,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洋流 1.概 念:① 。 2.类型:按性质分为②、③两类。 3.分布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洋流圈 北半球:④时针。 南半球:⑤时针。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洋流圈(只存在于北半球):⑥时针。 4.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夏季⑦时针,冬季⑧时针。 5.南纬40°海区形成⑨。 二、洋流的影响 1.对气候:暖流⑩,寒流。 2.对海洋生物 (1)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如、、。 (2)上升流处形成渔场,如。 3.对海洋环境 (1)加快了。 (2)扩大了。 4.对航海 (1)顺洋流,速度。 (2)逆洋流,速度慢。 【答案】①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②暖流③寒流 ④顺⑤逆⑥逆⑦顺⑧逆⑨西风漂流⑩增温增湿降温减湿北海道渔场 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净化速度 污染范围快

1.洋流有不同的类型,按性质划分它可以分为哪两种? 【提示】洋流按性质可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类型。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即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是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即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洋流是寒流。 2.沿海地区一定降水多吗?从洋流方面解释一下原因。 【提示】不一定。沿海地区若受到寒流的影响,往往会降水较少,形成荒漠,如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西海岸、非洲西北部沿海等地区。 读图,回答1~2题。 1.若该洋流是寒流,则其可能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东岸 C.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D.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 2.若该洋流流向纬度高的地区,则该洋流( )。 A.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B.流经地区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C.位于澳大利亚大陆西部沿海地区 D.是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因素之一 【解析】第1题,若该洋流为寒流,其流向由北向南,根据寒流一般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可判断其位于北半球,该洋流可能位于中高纬度的大陆东岸(大洋西岸)或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大洋东岸)。第2题,若该洋流流向纬度高的地区(由北向南),则其为暖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大陆东岸)。因此,它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促进了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 【答案】 1.A 2.D 读北半球某海域洋流分布略图,回答3~4题。 3.洋流E的流向和性质分别是( )。 A.向北,暖流 B.向北,寒流 C.向南,暖流 D.向南,寒流 4.有大渔场分布的海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二)知识目标: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三)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活动: 活动一:导入新课:鲁迅《自嘲》一诗 活动二:回顾知识点:小说是什么?(定义) 师生互动,回答: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出示幻灯片)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出示幻灯片)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活动三:回忆:情节包含几个阶段呢? 学生回答:一般包含(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尾声) 思考:本文是不是按照这个顺序安排的情节结构呢?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明确:本文是按照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来安排的,是倒叙手法。 活动四:倒叙的手法的作用? 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活动五:祥林嫂就是在家家户户祝福声中死去的。她死了,没有人为她难过,没有人为

高中地理:水循环和洋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学案 知识摘要 1.水圈的组成,水圈中水体的组成及作用。 2.水循环、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不同类型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 3.洋流、洋流的类型、分布规律,洋流的成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结构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 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2.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 A.塔里木河 B .天山冰雪融水 C.长江 D.未登陆的台风 3.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A.大气环流B.水循环C.地壳物质循环D. 洋流的运动 4.关于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 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 C.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D.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很大 5.右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②是雨水补给 ③是地下水补给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地球上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是() A.地下水 B.冰川 C.河水 D.湖泊淡水 7.下列关于洋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大西洋暖流是密度流 B.赤道逆流是风海流 C.秘鲁海流是密度流 D.加那利寒流是补偿流 8.右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 B.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23o26′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 D.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9.下列渔场中,不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是() A.舟山渔场 B.秘鲁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北海道渔场 10.2月份,下列纬度大致相当的亚热带海区中,海水表面温度较高的是() A.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 B.亚洲东部沿岸海区 C.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 D.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海区 二、综合题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循环,B地 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2)a、b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___河,判断依 据是__________。 (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城市, 原因是__________。 (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外因__________。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教案:水循环和洋流

2.4 水循环和洋流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重点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难点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教法及教具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 考点梳理 考点1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1.地球水体的组成 2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 上内循环 ⑵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 地下径流。

考点2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实现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相互联系 ②使陆地水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但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③塑造地表形态(如喀斯特地貌) ④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⑤促使了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二.直击小高考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10)”,完成21~22题。 21.与图中箭头①所 示相符的是 A.人工降雨B.修 建水库 C.我国的夏季风D.我 国的冬季风 22.我国南水北调工 程影响的水循环主要 环节是 A.②B.③ C.④D.⑤ 图5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P陡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冰川堆积 C.岩浆活动 D.断层活动 10.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 最大的水循环是 A.②一①一② B.⑨一⑤一⑥一⑨ C.②一③一⑤一⑥ D.④一⑤一⑦一⑧

图6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 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2~ 13题。 12.甲、乙、丙、丁所代表 的圈层依次是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水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生物圈 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13.水循环 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B.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 D.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 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水循环和洋流 [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 一、水循环 1.概念 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主要环节 图中D蒸发、C水汽输送、B降水、G地表径流、F下渗、H地下径流、E降水、A蒸发。3.能量来源 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形成了循环运动。 4.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体总量平衡。 (2)使地表物质得以运动,并塑造地表形态。 (3)伴随着能量转化和交换。 (4)使水成为洁净的可再生资源。 5.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环节影响方式 蒸发A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 降水B人工增雨 地表径流G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二、洋流模式图 1.概念: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又叫海流。2.分布规律 (1)副热带环流:如图中A所示。 中心:大约在南北纬25°~30°的地区。 (2)副极地环流:如图中B所示。 中心:位于60°N附近。 组成:大洋西部为寒流,东部为暖流。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 (2)通过能量交换改变流经区域的环境特征 {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思考 1.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答案主要影响的是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2.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吗? 答案不一定。寒流与暖流主要反映洋流的性质,只与同一海区比较。事实上,一些热带地区寒流的水温高于寒带地区的暖流。 探究点一水循环的环节与影响 探究活动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水循环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2)为水循环提供能量和动力的是什么?水循环联系了自然界的哪些圈层? (3)大量砍伐树木会对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 (4)人们修建水库、挖渠引水等措施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答案(1)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水循环按照发生领域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类。 (2)为水循环提供能量和动力的是太阳能和地球重力。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3)大量砍伐树木会使当地树木的蒸腾作用减弱,大气的湿度、水汽的含量和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小,影响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4)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 反思归纳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 图示

《祝福》教学设计 海南教赛获奖作品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赏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握小说主旨。(幻灯显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因为小说是通过安排情节、设置环境、塑造人物来表现主题的,所以我们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赏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握小说主旨。 昨天我们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那么现在有没有同学能告诉大家,“祝福”是什么意思? ——“祝福”字面的意思是:祝人平安幸福。 小说中的“祝福”具体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鲁镇年终的大典,为的是“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 那么鲁迅的这篇小说为什么要命名为《祝福》呢? ——“祝福”是小说的主线,也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典型环境。(如果学生答不上来,则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明确故事是在祝福中开始,又是在祝福中结束的,所以它是小说的主线,也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即典型环境)(幻灯显示)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析这个典型环境。 二、赏析典型环境(8分钟) 1、请同学们齐读小说第2自然段中有关“祝福”景象描写的句子。 2、请同学们找一找在“祝福”中男人在做什么,女人在做什么? ——男人祭祀、祈福,女人劳作 3、在“祝福”中男人和女人分工的不同,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鲁镇是个男尊女卑,等级森严,封建守旧的地方。(学生能答出男尊女卑即可。若学生答不出来,则教师说)(幻灯片显示) 我们的主人公祥林嫂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祥林嫂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么祥林嫂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 三、品析祥林嫂的形象(20分钟) 1、小说集中描写祥林嫂肖像的地方有三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把它找出来。(幻灯片显示)(学生齐读) 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再到鲁镇:“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临死之前:“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2、为什么祥林嫂初到鲁镇的时候“头上扎着白头绳”?(幻灯显示) ——死了当家人,是个寡妇。(幻灯显示) 3、她是怎么来到鲁镇的?——逃出来的(幻灯显示) 4、为什么要逃出来? ——不想再嫁。(如果学生找不到,就引导学生读18页的相关内容) 5、为什么不想再嫁? ——因为按封建礼教要求,女人要为死去的丈夫守节,一个女人如果再嫁就不是人了。她的逃婚是她对自己命运的第一次抗争。然而这次抗争失败了,她被她婆婆抢了回去,卖给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2.4水循环和洋流教案 湘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2.4水循环和洋流教案湘教版必修1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2. 3. 1. 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过程简图,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 2. 教学难点1. 2.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2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以情景问题的 师地球因为有了水和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如何 推进新课 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阅读教材P59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 投影: 1. 2.

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 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 生2 生3 师(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 请大家再阅读图239 生 师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所以说,水循环既是物质更是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请大家思考:在水循环的每个基本环节 生在蒸发环节中,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消耗热能;在凝结降水环节中,水由气态转变为液态,释放潜热;由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进 师 生 师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循环实质上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那么,在这种 (播放视频: 师 生这里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面的长期侵蚀形成了今天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0阅读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印证水循环对 地表环境的塑造) 师地壳运动奠定了全球海陆分布,以及陆地表面上高山、河谷、盆地、平原等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作用、搬运与堆积作用,以及 生两极和高山地区的冰川地貌,滨海地区的海岸地貌,河流冲积、堆积地貌,千姿百 师水循环除了能够塑造地表形态之外,还有什么地理意义?请大家看影像结合以上分析作总结。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水循环和洋流时水循环学案湘教必修

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题目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1课时 学习 目标 1.绘制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 2.运用说学知识,阐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习 疑问 学习 建议 【相关知识点回顾】 1.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2.热力环流 3.大气运动 【知识转接】 1.运用地图册中国地图,寻找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海河、淮河、嫩江、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等河流的位置。 2.运用地图册世界地图,寻找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莱茵河、多瑙河、尼罗河、刚果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湄公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巴拉圭河等河流的位置。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一、水循环 1.概念:指水在地理环境中____________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________和物理 ________的变化。 2.驱动水循环的主要能量在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的作用下,水在________、海洋和________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3.类型: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4.主要环节: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5.人类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方式:增加或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 ________________。 6.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它们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1)并不是所有水体之间都存在水源互补关系,有些只存在着单向补给,如冰川水对河流及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黄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之间存在单向补给关系。(2)陆地水体的类型按不同方法分为以下三类: ①按空间分类: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浅层地下水);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②按循环周期:静态水(循环周期长、更新慢,包括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动态水(循环周期短、更新快,包括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③按埋藏条件:潜水和承压水。 7.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祝福优秀教案

祝福 鲁迅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一)导入: 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名和姓,可是在旧社会,有好多生活在最底层的女人就没有名字。她们地位低贱,连享有名和姓的权利也没有,只能作为男人的附庸而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的《祝福》,看看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是如何把一个善良的妇女逼上绝路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动作、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情感目标: 准确把握祥林嫂的性格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原因。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一)自读课文,注字音: 钝dùn响间jiàn或惴zhuì

悚然sǒng 踌蹰chóu chú寒暄xuān 谬miù种形骸hái 拗niù不过 沸fèi反盈天新正zhēng 贺家墺ào 呜咽yè桌帏wéi 讪讪shàn 敛liǎn 怔怔zhèng 咀嚼jǔjué 陈抟tuán 朱拓tà荸荠bíqí (二)作者简介: 鲁迅(1881__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 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 年留学日本,原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 年回国。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 自由书》《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 文末编》。

水循环和洋流的教学设计复习过程

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一、课程标准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水有三态变化,在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对于人类来讲水的作用重大。 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中。陆地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仅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第一部分讲述了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水体类型;第二部分讲陆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运动、相互转化关系;第三部分说明了陆地水的更新,即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律;第四部分从水循环运运的角度讲述水循环运动的能量转化;最后讨论水循环的意义。关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讲三点:1、维持全球水体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更新;2、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促使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传输转化;3、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洋流是本节重点,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是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着重讲中低纬海区洋流表层洋流。第二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概括了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影响,然后通过学生活动分析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这些内容湘教版教材没有,需要老师补充。 关于表层洋流分布规律,教材重点讲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可结合反气旋知识讲述其规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陆地水体运动转化规律。 3、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4、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法表示水循环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动手 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 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学会用简结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分析水循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水循环,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用科学的理论、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 习惯。

高中地理 1.4 水循环和洋流(第1课时)教案 湘教版必修1(1)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能量转化以及地理意义。 2.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3.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过程简图,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能量转化及其意义。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水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以情景问题的方式导入。 师地球因为有了水和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如何运动的呢? 推进新课 课件显示: 水循环 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阅读教材P59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 投影: 思考题 1.什么是水循环? 2.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

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问题。 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生2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生3太阳能、重力能。 师(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请大家再阅读图239,观察水循环有哪些基本环节。 生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师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所以说,水循环既是物质更是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请大家思考:在水循环的每个基本环节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发言) 生在蒸发环节中,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消耗热能;在凝结降水环节中,水由气态转变为液态,释放潜热;由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进而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水汽输送则可以实现大气中的热量交换。 师人类利用水力发电是利用了水循环中的哪一个能量转换? 生海拔较高的地区,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 练习:学生绘制水循环的过程图,并标注各环节的能量转化形式。 师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循环实质上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那么,在这种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对地表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 (播放视频:“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师是什么力量使黄土高原形成今天这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生这里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面的长期侵蚀形成了今天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0阅读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印证水循环对地表环境的塑造) 师地壳运动奠定了全球海陆分布,以及陆地表面上高山、河谷、盆地、平原等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作用、搬运与堆积作用,以及水的溶蚀作用,在地质构造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了全球的地貌。请大家举例说明。 生两极和高山地区的冰川地貌,滨海地区的海岸地貌,河流冲积、堆积地貌,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 师水循环除了能够塑造地表形态之外,还有什么地理意义?请大家看影像结合以上分析作总结。 课件显示: “奔腾不息的长江” (学生积极讨论,教师鼓励发言,教师最后用课件展示结论)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学设计 (1)

《祝福》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细节描写的分析来把握人物形象,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2.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设想: 一、导入: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更是希望的开始,但对于祥林嫂而言,春天却是悲剧的开始。青春年少的她在夫家作牛作马,失去了一个少女最美的春天;当她满怀希望等着小自己十岁的丈夫长大能给自己一些依靠时,却在这一个春天失去了丈夫;而又是一个春天,不幸继续延续她不仅再次失去丈夫而且还失去了她所有的希望——儿子阿毛;于是在她生命的最后一个春天的开始——新春的祝福声中死去了。鲁迅先生把祥林嫂的不幸都安排于春天,是别具匠心的。把一个女人悲惨的一生安排于充满希望和快乐的环境中,在写法上叫做——以乐景衬哀情。 二、祥林嫂的一生无疑是一个悲剧,那么造成她人生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封建礼教 三、谁造成了她的悲剧? 首先是“我”的逃避回答起了最后的助澜作用,以我与祥林嫂之间的对话分析为重点。 问题:①我与祥林嫂对话的中心是什么? ②祥林嫂希望灵魂是有还是无?如果有会怎样?如果无会怎样? ③我的回答是什么?我为什么不正面回答? 其次是柳妈为代表的鲁镇民众的冷漠与麻木;

问题:①鲁镇民众对祥林嫂讲述的阿毛的故事有没有同情?为什么? ②柳妈对祥林嫂“一女嫁而夫”是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 ③“捐门槛”这件事对祥林嫂有何影响? 再次是四婶为代表的帮凶的轻视利用; 问题:①“你放着吧,祥林嫂!”“祥林嫂,你放着吧!”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②四婶与祥林嫂的是什么关系?她对祥林嫂有没有同情? ③她对祥林嫂无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最后是鲁四老爷所代表的封建礼教的残酷压迫。 问题:①鲁四老爷是什么身份?从哪里看出的? ②鲁四老爷对祥林嫂是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 四、小结 作为社会精英阶层的“我”逃避责任;作为同一阶层的鲁镇民众麻木冷漠;再加上四婶那样雇主的轻视利用;尤其是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无形的残酷压迫,祥林嫂不死不行呀!正如丁玲所说“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 五、鲁迅先生曾说过“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镇就是那令人窒息的千年“铁屋”的缩影。而鲁迅先生的目的不正是号召国民奋起摧毁这千年铁屋吗?他用自己的笔为当时正在为名民主解放奔走的勇士们提供了文艺上最有力的援助。 作业:课本P24页研讨与练习第二大题,第三大题 “红对勾”练习手册 P107页 3——8题 P108页第 15 题 P109页 7

2.422.41学案

2010——2011年度高一学年上学期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制定人:商静雪审核组长:郭加英审核主任:张贵芹时间:12.2 编号:12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二) 1.了解洋流的概念、分类;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加深理解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 绘图、读图能力;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1.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的成因; 2.洋流的分布规律。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所谓的学生,是学生活中的知识;学生存的能力;学生命的意义……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于生活,地理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希望同学们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将我们平时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本节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希望同学们享受到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的乐趣,希望同学们畅游的过程中顺风顺水! 二.洋流(P61) 1.概念:指大洋海水常年地沿着一定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又称为。 2. 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 3.围绕副热带高压的洋流称为。该环流的中心大约在的地区。在赤道附近受和东南信风的共同作用,形成自东向西流动的洋流。洋流把南北半球的赤道洋流分隔开来。西风带内持续向东运动的洋流成为西风漂流,它盘踞在和的宽阔地带。 4.洋流按性质分为流和流;按成因又可以分为流、流和流。(温馨提示:可参考地图或练习册)

一.课内探究——组内交流 1.绘制一幅世界洋流模式简图,用红色箭头表示暖流,用蓝色箭头表示寒流,并总结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温馨提示:可参阅手中的资料及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 2.洋流的影响(温馨提示:多联系实际生活) 二.课外探究 1.你怎样来判定洋流性质; 2.摩尔曼斯克在北极圈以内,纬度接近70°N,却是终年不冻港,试分析其原因;

高中地理湘教版水循环和洋流教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水循环 和洋流教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能量转化以及地理意义。 2.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3.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过程简图,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能量转化及其意义。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水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以情景问题的方式导入。 师地球因为有了水和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如何运动的呢 推进新课 课件显示: 水循环 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阅读教材P59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 投影:

思考题 1.什么是水循环 2.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 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问题。 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生2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生3太阳能、重力能。 师(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请大家再阅读图239,观察水循环有哪些基本环节。 生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师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所以说,水循环既是物质更是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请大家思考:在水循环的每个基本环节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发言) 生在蒸发环节中,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消耗热能;在凝结降水环节中,水由气态转变为液态,释放潜热;由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进而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水汽输送则可以实现大气中的热量交换。 师人类利用水力发电是利用了水循环中的哪一个能量转换 生海拔较高的地区,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 练习:学生绘制水循环的过程图,并标注各环节的能量转化形式。 师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循环实质上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那么,在这种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对地表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 (播放视频:“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师是什么力量使黄土高原形成今天这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生这里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面的长期侵蚀形成了今天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0阅读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印证水循环对地表环境的塑造) 师地壳运动奠定了全球海陆分布,以及陆地表面上高山、河谷、盆地、平原等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作用、搬运与堆积作用,以及水的溶蚀作用,在地质构造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了全球的地貌。请大家举例说明。 生两极和高山地区的冰川地貌,滨海地区的海岸地貌,河流冲积、堆积地貌,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 师水循环除了能够塑造地表形态之外,还有什么地理意义请大家看影像结合以上分析作总结。 课件显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