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成本)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成本)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成本)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成本)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5章 成 本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表5-1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

,Q f L K =的产量表:

表5-1 短期生产的产量表

(1)在表中填空。 (2)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L TP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L AP 曲线和MP L

曲线。(提示:为了便于作图与比较,L TP 曲线图的纵坐标的刻度单位大于L AP 曲线图和L MP 曲线图。)

(3)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200w =,完成下面的相应的短期成本表,即表5-2。

表5-2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

(4)根据表5-2,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VC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VC 曲线和

MC 曲线。

(提示:为了便于作图与比较,TVC 曲线图的纵坐标的单位刻度大于AVC 曲线和曲MC 线图。)

(5)根据(2)、(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答:(1)短期生产的产量表如表5-3所示。

表5-3 短期生产的产量表

(2)根据(1)中的短期生产的产量表所绘制的L TP 曲线、L AP 曲线和L MP 曲线如图5-8所示。

图5-8 生产函数曲线

(3)当200w 时,相应的短期成本表如表5-4所示。

表5-4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

(4)根据(3)中的短期生产的成本表所绘制的TVC 曲线、AVC 曲线和MC 曲线如图5-9所示。

图5-9 成本曲线

(5)由(2)、(4)可得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为:边际成本MC 和边际产量L MP 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联系图5-8和图5-9,可以看出:L MP 曲线的上升段对应MC 曲线的下降段;L MP 曲线的下降段对应MC 曲线的上升段;L MP 曲线的最高点对应MC 曲线的最低点。

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当总产量L TP 曲线下凸时,总成本TC 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 曲线是下凹的;当总产量L TP 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总成本TC 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TVC 线也各存在一个拐点。

平均可变成本AVC 和平均产量L AP 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前者递增时,后者递减;前者递减时,后者递增;前者的最高点对应后者的最低点。

MC 曲线与曲AVC 线的交点与L MP 曲线和L AP 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2.图5-10是某厂商的曲LAC 线和LMC 曲线。

请分别在Q 1和Q 2的产量上画出代表最优生产规模SAC 的曲线和SMC 曲线。

图5-10 成本曲线

答:如图5-11所示,在产量Q 1和Q 2上,代表最优生产规模SAC 的曲线和SMC 曲线是1SAC 和2SAC 以及1SMC 和2SMC 。1SAC 和2SAC 分别相切于LAC 的A 点和B 点1SMC ,和2SMC 则分别相交于LMC 的A '和B '点。

图5-11 成本曲线

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3251566TC Q Q Q Q ++-=。 (1)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2)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

()TVC Q 、()AC Q 、()AVC Q 、()AFC Q 和()MC Q 。

解:(1)在短期成本函数()3251566TC Q Q Q Q ++-=中,可变成本部分为:()32515TVC Q Q Q Q -=+;不变成本部分为:66TFC =。

(2)根据已知条件和(1),可以得到以下相应的各类短期成本函数:

()32515TVC Q Q Q Q =-+

()266

515AC Q Q Q Q

=-++ ()2515TVC

AVC Q Q Q Q

=

=-+ ()66

TFC AFC Q Q Q

=

= ()()2d 31015d TC Q MC Q Q Q Q

=

=-+

4.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320.040.8105STC Q Q Q Q -=++,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解:据题意,可知()()20.040.810TVC Q AVC Q Q Q Q

=

=-+

因为,当平均可变成本AVC 函数达到最小值时,一定有

d 0d AVC

Q

=。

故令

d 0d AVC Q =,d 0.080.80d AVC

Q Q

=-= 解得:10Q =

又由于

22

d 0.080d AVC

Q =>,所以当10Q =时,()AVC Q 达到最小值。 将10Q =代入平均可变成本函数()20.040.810AVC Q Q Q =-+,解得:()min 6AVC Q = 也就是说,当产量10Q =时,平均可变成本()AVC Q 达到最小值,其最小值为6。

5.假定某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为2330100MC Q Q =-+,且生产10单位产量时的总成本为1000。求:

(1)固定成本的值。

(2)总成本函数、总可变成本函数,以及平均成本函数、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解:(1)根据边际成本函数和总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由边际成本函数

2330100MC Q Q =-+积分可得总成本函数,即有:

总成本函数()232d 330100d 15100TC MC Q Q Q Q Q Q Q α==-+=-++??(常数) 又因为根据题意有10Q =时的1000TC =,所以有:

32101510100101000TC α=-?+?+=

解得:500α=

所以,当总成本为1000时,生产10单位产量的总固定成本为:500TFC α==。 (2)由(1)可得:

总成本函数:()3215100500TC Q Q Q Q =-++ 总可变成本函数:()3215100TVC Q Q Q Q =-+ 平均成本函数:()2500

15100AC Q Q Q Q

=-++ 平均可变成本函数:()()215100TVC Q AVC Q Q Q Q

==-+

6.假定某厂商短期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为()238100SMC Q Q Q -=+,且已知10Q =。当产量时的总成本2400STC =,求相应的STC 函数、SAC 函数和AVC 函数。

解:由边际成本函数()238100SMC Q Q Q -=+

积分得:()()32d 4100STC Q SMC Q Q Q Q Q TFC =-=++? 总成本函数324100STC Q Q Q TFC =-++

又因为当产量10Q =时的总成本2400STC =,即:

3224001041010010TFC =-?+?+

解得:800TFC =

所求总成本函数:()324100800STC Q Q Q Q -+=+ 平均成本函数:()()2800

4100STC Q SAC Q Q Q Q

Q

-+

+=

= 可变成本函数:()324100TVC Q Q Q Q -+= 平均可变成本函数:()()24100TVC Q AVC Q Q Q Q

=

=-+

7.假定生产某产品的边际成本函数为1100.04MC Q =+。 求:当产量从100增加到200时总成本的变化量。 解:由边际成本函数1100.04MC Q =+积分得:

21100.02TC Q Q α=++(α为常数)

故产量从100增加到200时总成本的变化量为:

()()221102000.022*********.021*******TC αα?=?+?+-?+?+=

即当产量从100增加到200时总成本增加了11600。

8.已知生产函数为: (a )1/32/35Q L K = (b )KL

Q K L

=

+ (c )Q KL =2 (d )}{min 3,Q L K =

求:(1)厂商长期生产的扩展线方程。

(2)当1L P =,1K P =,1000Q =时,厂商实现最小成本的要素投入组合。 解:(1)①对于生产函数1/32/35Q L K =来说,有:

1/3

103K L MP K ??

= ???

2/353L L MP K -??= ?

??

由最优要素组合条件

L L

K K

MP P MP P =可得: 2L K P L P K

=

即厂商长期生产扩展线方程为:

2L

K

P K L P =

②当1L P =,1K P =,1000Q =时,有:22L

K

P K L L P =

=。 代入生产函数1/32/35Q L K =中,可解得:2/352Q L =?。 即当1000Q =

时,L =

K =

(2)①对于生产函数KL

Q K L

=

+来说,有: ()()()

()()()

2

2

2

222

L K

K K L KL

K MP K L K L L K L KL L MP K L K L +-==

+++-==++

由L L K K MP P MP P =可得:2

L K P K P L ??

= ???

,即厂商长期生产扩展线方程为: 1/2

L K P K L P ??

=? ???

②当1L P =,1K P =,1000Q =,时,有:K L =。 代入生产函数KL

Q K L

=

+中,得:22000L K Q ===。即当1000Q =时,2000L K ==。 (3)①对于生产函数2Q KL =,有:2L MP KL =,2K MP L =。 由

L L

K K

MP P MP P =可得: 2L

K

P K L P = 则厂商长期生产扩展线方程为:

2L

K

P K L P =

②当1L P =,1K P =,1000Q =时,有:

22

L K P L

K L P =

= 代入生产函数2

Q KL =中,可得:3

10002

L =

,解得:L =

,2L K ==

(4)①生产函数}{min 3,Q L K =是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厂商按照

1

3

L K =的固定投入比例进行生产,且厂商的生产均衡点在直线3K L =上,即厂商的长期扩展线函数为:

3K L =

②当1L P =,1K P =,1000Q =时,由31000Q L K ===,得:1000K =,1000

3

L =

9.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213

3

Q L K =,劳动的价格2w =,资本的价格1r =。求: (1)当成本3000C =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 、K 和Q 的均衡值。 (2)当产量800Q =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 、K 和C 的均衡值。 解:(1)根据企业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L K MP w

MP r

=,且有: 1

1

3

323L Q MP L K L -?==?

22

3

313

K Q MP L K

K -?==? 2w =,1r =

于是有:1

1

33

22332231

13

L K

L K --=,整理得11K L =,即K L =。 再将K L =代入约束条件213000L K ?+?=,有23000L L +=,解得:1000L K **==。 将1000L K **==代入生产函数,求得最大产量为:

()()

213

3

1000Q L

K *

**==

(2)根据厂商实现给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的均衡条件:

L K MP w

MP r

=,且有: 1

1

3

323L Q MP L K L -?==?

22

3

313

K Q MP L K

K -?==? 2w =,1r =

于是有:1

1

3322332231

13

L K

L K --=,整理得11K L =,即K L =。 再将K L =代入约束条件2133800L K =,有2133

800L L =,解得800L K **==。

将800L K **==代入成本方程21C L K =?+?,求得最小成本:

280018002400C *=?+?=

10.试画图说明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相关内容。

11.短期平均成本SAC 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都呈现出U 形特征。请问:导致它们呈现这一特征的原因相同吗?为什么?

答:虽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U 形,但二者形成U 形的原因是不同的。

(1)短期平均成本(SAC )曲线之所以呈U 形,即最初递减然后转入递增,是因为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前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超过先前每单位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这表现为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这是由于一开始随着可变要素的投入和产量的增加,固定要素生产效能的发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边际产量增加)。而当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后,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投入可变要素的增多,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小于先前的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

(2)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之所以呈U 形,是由规模的经济或不经济决定的。随着产量的扩大,使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增大,因而产品的生产经历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这表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长期平均成本经历一段递减阶段以后,最好的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全被利用,这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不变阶段,而由于企业的管理这个生产要素不能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越来越大,再增加产量,长期平均成本将最终转入递增。

12.试画图从短期总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并说明长期总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答:(1)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

长期总成本(LTC )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相应地,长期总成本函数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LTC LTC Q =

根据对长期总成本函数的规定,可以由短期总成本曲线出发,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如图5-12所示,有三条短期总成本曲线1STC 、2STC 和3STC ,它们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生产规模。由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纵截距表示相应的总不变成本TFC 的数量,因此,从图中三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纵截距可知,1STC 曲线所表示的总不变成本小于2STC 曲线,2STC 曲线所表示的总不变成本又小于3STC 曲线,而总不变成本的多少(如厂房、机器设备等)往往表示生产规模的大小。因此,从三条短期总成本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看,1STC 曲线最小,2STC 曲线居中,3STC 曲线最大。

图5-12 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

假定厂商生产的产量为2Q ,在短期内,厂商可能面临1STC 曲线所代表的过小的生产规模或3STC 曲线所代表的过大的生产规模,于是,厂商只能按较高的总成本来生产产量2Q ,即在1STC 曲线上的d 点或3STC 曲线上的e 点进行生产。但在长期,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厂

商在长期可以变动全部的要素投入量,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于是,厂商必然会选择2STC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从而将总成本降低到所能达到的最低水平,即厂商是在2STC 曲线上的b 点进行生产。类似地,在长期内,厂商会选择1STC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在a 点上生产1Q 的产量;选择3STC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在c 点上生产3Q 的产量。这样,厂商就在每一个既定的产量水平实现了最低的总成本。

虽然在图5-12中只有三条短期总成本线,但在理论分析上可以假定有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这样一来,厂商可以在任何一个产量水平上,都找到相应的一个最优的生产规模,都可以把总成本降到最低水平。也就是说,可以找到无数个类似于a 、b 和c 的点,这些点的轨迹就形成了图5-12中的长期总成本LTC 曲线。显然,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存在着LTC 曲线和一条STC 曲线的相切点,该STC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总成本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总成本。所以,LTC 曲线表示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带来的最小生产总成本。

(2)长期总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长期总成本LTC 曲线的经济含义是:LTC 曲线表示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带来的最小生产总成本。

13.试画图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并说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答:(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

长期平均成本(LAC )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可以写为:

()()LTC Q LAC Q Q

=

如图5-13所示,三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1SAC 、2SAC 和3SAC 各自代表了三个不同的生产规模。在长期,厂商可以根据生产要求,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假定厂商生产1Q 的产量,则厂商会选择1SAC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以1OC 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而对于产量1Q 而言,平均成本1OC 是低于其他任何生产规模下的平均成本的。假定厂商生产的产量为2Q ,则厂商会选择2SAC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相应的最小平均成本为2OC ;假定厂商生产的产量为3Q ,则厂商会选择3SAC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相应的最小平均成本为3OC 。

图5-13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

如果厂商生产的产量为'1Q ,则厂商既可选择1SAC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也可选择

2SAC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因为,这两个生产规模都以相同的最低平均成本生产同一个

产量。这时,厂商有可能选择1SAC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因为,该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厂商的投资可以少一些。厂商也有可能考虑到今后扩大产量的需要,而选择2SAC 曲线所代

表的生产规模。厂商的这种考虑和选择,对于其他的类似的每两条SAC 曲线的交点,如'

2Q 的

产量,也是同样适用的。

在长期生产中,厂商总是可以在每一产量水平上找到相应的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而在短期内,厂商做不到这一点。假定厂商现有的生产规模由1SAC 曲线所代表,而它需要生产的产量为2OQ ,那么,厂商在短期内就只能以1SAC 曲线上的1OC 的平均成本来生产,而不可能是2SAC 曲线上的更低的平均成本2OC 。

由以上分析可见,沿着图5-13中所有的SAC 曲线的实线部分,厂商总是可以找到长期内生产某一产量的最低平均成本的。由于在长期内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是很多的,在理论分析中,可以假定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从而可以有无数条SAC 曲线,于是,便得到图5-14中的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显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LAC 曲线和一条SAC 曲线的相切点,该SAC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LAC 曲线表示厂商长期内在每一产量水平上可以实现的最小的平均成本。

此外,从图5-14还可以看到,LAC 曲线呈现出U 形的特征。而且,在LAC 曲线的下降段,LAC 曲线相切于所有相应的SAC 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在LAC 曲线的上升段,LAC 曲线相切于所有相应的SAC 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只有在LAC 曲线的最低点上,LAC 曲线才相切于相应的SAC 曲线(图中为4SAC 曲线)的最低点。

图5-14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2)经济含义

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的经济含义是:LAC 曲线表示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选择最优生产规模所带来的最小的平均成本。

14.试画图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并说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答:长期边际成本(LMC )表示厂商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可以写为:

()()LTC Q LMC Q Q

?=

?或()()()0

d lim

d Q LTC Q LTC Q LMC Q Q

Q

?→?==

?

显然,每一产量水平上的LMC 值都是相应的LTC 曲线的斜率。

(1)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

图5-15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

如图5-15所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都有一条相应的SMC 曲线,每一条SMC 曲线都过相应的SAC 曲线最低点。在1Q 的产量上,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由1SAC 曲线和1SMC 曲线所代表,相应的短期边际成本由1Q 点给出,1PQ 既是最优的短期边际成本,又是长期边际成本,即有11LMC SMC PQ ==。或者说,在1Q 的产量上,长期边际成本LMC 等于最优生产规模的短期边际成本1SMC ,它们都等于1PQ 的高度。同理,在2Q 的产量上,有22LMC SMC RQ ==。在3Q 的产量上,有33LMC SMC SQ ==。在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的条件下,可以得到无数个类似于1Q 、R 和S 的点,将这些点连结起来便得到一条光滑的长期边际成本LMC 曲线。

(2)经济含义

长期边际成本LMC 曲线的经济含义是:LMC 曲线表示的是与厂商在长期内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达到的最低成本相对应的边际成本。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高财 练习题

高财练习题 模块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财务公司的最基本或最本质的功能是( )。 A(融资中心 B(信贷中心 C. 结算中心 D(投资中心 2(企业集团的目标是( )。 A. 集团总部价值最大化 B. 集团中每个成员企业价值最大化 C. 集团总部利润最大化 D. 整个集团的价值最大化 3.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解决( )问题。 A. 人事任免 B. 资源分配 C. 控制权 D. 利润分配 4(下列各项中,属于独立法人的是( )。 A. 结算中心 B. 母公司财务部 C. 内部银行 D. 财务公司 5(企业集团在组织结构的设置上必须遵循“三权”分立制衡原则,其中的“三权”指的是 ( ) A. 财权、物权、人事权 B(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C. 所有权、经营权、控制权 D. 股东大会权限、董事会权限、监事会权限 6(在财务管理的主体上,企业集团呈现为( )。 A. 多元结构特征 B(一元结构特征 C. 直线结构特征 D(一元中心下的多层级复合结构特征 7(分权式的财务管理模式的优点有( )。 A. 管理者具有权威性,易于指挥;

B. 企业的信息在纵向能够得到较充分的沟通; C. 有利于信息的横向沟通,并激励了子公司的积极性。 D. 重大事项的决策速度加快了 二. 多项选择题: 1. 西方国家的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模式有( )。 A. 直线制 B. 直线职能制 C. 矩阵制 D. 事业部制 E. 控股制 2.企业集团筹资权的集中化管理的特点在于( )。 A. 节约筹资成本 B. 减少 了筹资渠道 C. 可以减少债权人的部分风险 D. 所有筹资的决策权都集中在公司总部 E.有利于集团掌握各子公司的筹资情况 3. 属于企业集团中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特点的有( ) A. 将不同国家、地点 的实体的会计业务拿到一个SSC来记帐和报告 B. 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结构统一 C. 受限于某些国家的法律规定 D. 由企业集团内部设立的,办理内部各子公司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专 门机构,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职能机构。 E. 将社会银行的基本职能与管理方式引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一 种内部资金管理机构,主要负责集团内部日常往来结算和外部银行的资金管理业务。 4.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主要方式有( )。 A. 自主理财 B. 资金集中管理 C. 全面预算管理 D. 绩效评价考核 E. 监管资金运动 5. 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有( ) A. 直线职能制 B. 集权制 C. 分权制 D. 事业部制 E. 矩阵制 三.判断题: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

第二章 1.已知某一时期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 d Q= 50-5P和供给函数s Q=-10+5P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有: 50- 5P= -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d Q=50-5p ,得: Qe=50-520 6= ? 或者,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供给函数s Q=-10+5P,得: Qe=-10+520 6= ?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1-1所示.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 数 d Q=60-5p和原供给函数s Q=-10+5P, 代入均衡条件d Q=s Q,有: 60-5P=-10=5P 得7 = Pe 以均衡价格7 = Pe代入d Q=60-5p,得 Q s Q d Pe - Qd

Qe =60-5257=? 或者,以均衡价格7=Pe 代入 s Q =-10+5 P , 得 Qe =-10+5257=? 所 以 , 均 衡 价 格 和 均 衡 数 量 分 别 为 7 =e P , 25=Qe (3) 将原需求函数d Q =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 供给函数 Q s =-5+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50-5P =-5+5P 得 5 .5=e P 以均衡价格 5 .5=e P 代入d Q =50-5p ,得 5 .225.5550=?-=e Q 或者,以均衡价格 5 .5=e P 代入s Q =-5+5P ,得 5 .225.555=?+-=e Q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5 .5=e P , 5.22=Qe .如图1-3所示.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 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 1-1中,均衡点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 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 s Q =-10+5P 和需求函数d Q =50-5p 表 示,均衡点 E 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 6 =e P 且当 6 =e P 时,有d Q =s Q = 20=Qe ;同时,均衡数量 20=Qe ,切当20=Qe 时,有e s d P P P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 数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生变量分别为 6 =e P , 20=Qe 依此类推,以上所描素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其图1-2 和(3)及其 图1-3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 () 2,1i E 都得到了体现. 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所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

高财简答+计算题

一.简答题: 1. 简述企业在确定记账本位币时什么是应该考虑的因素? 1). 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或劳务的销售价格 2).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或劳务的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 3). 融资活动获得的资金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时所使用的货币 2. 简述企业合并按合并双方合并前,后最终控制方是否发生变化划分为哪两类?会计核算有何区别? 1).可划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2).会计核算的区别 a.同一控制下:按事项的账面价值计量 b.非同一控制下:按交易的公允价值计量 3. 简述恶性通货膨胀的判定? 1).最近三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 2).利率、工资和物价与物价指数挂钩 3).公众不是以当地货币、而是以相对稳定的外币为单位,作为衡量货币金额的基础 4). 公众倾向于以非货币性资产或相对稳定的外币来保存自己的财富, 持有的当地货币立即用于投资以保持购买力 5).即使信用期限很短,赊销、赊购交易仍按补偿信用期预计购买力损失的价格成交。 4. 简述什么是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及其在时态法下的运用? 1). 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偿付的负债, 包括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 2).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其他所有项目,包括非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负债等。 b.其在时态法下的运用: 1).外币货币性项目按期末汇率折算 2).按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按交易发生日的历史汇率折算。 3).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按公允价值确定日的汇率折算。

二.计算题: 1. 同一控制下: 20×7年6月30日,P公司向S公司的股东定向增发1 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市价为10.85元)对S公司进行吸收合并/控股合并,并于当日取得S公司净资产。当日,P公司、S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如表所示。 表资产负债表(简表) 本例中假定P公司和S公司为同一集团内两家全资子公司,合并前其共同的母公司为A公司。该项合并中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及合并后均为A公司最终控制,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自6月30日开始,P公司能 够对S公司净资产实施控制,该日即为合并日。 因合并后S公司失去其法人资格,P公司应确认合并中取得的S公司的各项资产和负债,假定P公司与S公 司在合并前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1.P公司对该项吸收合并应进行的会计处理为: 借:货币资金 4 500 000 库存商品(存货) 2 550 000 应收账款 20 000 000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完全竞争市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6章完全竞争市场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假定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224 =-,42 D P =+。求: S P (1)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单个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函数。 解:(1)根据市场均衡条件D S =,有: 22442 -=+ P P 解得:均衡价格*3 P=,均衡数量*10 Q=。 即该市场的均衡价格为3,均衡数量为10。 (2)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由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的,故单个厂商的需求函数是3 P=。 2.请区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以及市场的需求曲线。 答:(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水平的需求曲线意味着: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给定的市场价格,且厂商既不会也没有必要去改变这一价格水平。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价格水平线,也是平均收益线和边际收益线。 (2)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般总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 (3)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所以,如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样,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上的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 3.请分析在短期生产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一般会面临哪几种情况? 答:在短期,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当厂商实现M R SM C =时,有可能获得利润,也可能亏损。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不同情况参见本章“复习笔记”相关内容。 4.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32 =-++。 0.121510 STC Q Q Q 试求: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带图详解 完整版第七章 习题答案 (14)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1. 根据图7—1(即教材第205页的图7—18)中线性需求曲线d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试求: 图7—1 (1)A点所对应的MR值; (2)B点所对应的MR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e d= eq \f(15-5,5) =2 或者e d= eq \f(2,3-2) =2 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A点的MR值为MR=2× eq \b\lc\(\rc\)(\a\vs4\al\co1(1-\f(1,2))) =1 (2)与(1)类似,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B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e d= eq \f(15-10,10) = eq \f(1,2) 或者e d= eq \f(1,3-1) = eq \f(1,2) 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B点的MR值为MR=1× eq \b\lc\(\rc\)(\a\vs4\al\co1(1-\f(1,1/2))) =-1 2. 图7—2(即教材第205页的图7—19)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试在图中标出: (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图7—2 解答:本题的作图结果如图7—3所示:

图7—3 (1)长期均衡点为E点,因为在E点有MR=LMC。由E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如图7—3所示。在Q0的产量上,SAC曲线和LAC曲线相切;SMC曲线和LMC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曲线相交。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由图7—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π=[AR(Q0)-SAC(Q0)]·Q 0。 3.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 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解答:因为SMC= eq \f(d STC,d Q) =0.3Q2-12Q+140,且由TR=P(Q)·Q=(150-3.25Q)Q=150Q-3.25Q2,得MR= eq \f(d TR,d Q) =150-6.5Q。 于是,根据垄断厂商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SMC,有 0.3Q2-12Q+140=150-6.5Q 整理得3Q2-55Q-100=0 解得Q=20(已舍去负值) 将Q=20代入反需求函数,得 P=150-3.25Q=150-3.25×20=85 所以,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为Q=20,均衡价格为P=85。 4.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TC=0.6Q2+3Q+2,反需求函数为P=8-0.4Q。求: (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2)该厂商实现收益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3)比较(1)和(2)的结果。 解答:(1)由题意可得 MC= eq \f(d TC,d Q) =1.2Q+3 且MR=8-0.8Q(因为当需求函数为线性时,MR函数与P函数的纵截距相同,而MR 函数的斜率的绝对值是P函数的斜率的绝对值的2倍)。 于是,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有 8-0.8Q=1.2Q+3 解得Q=2.5

高财总习题

1、星海公司和B公司为同一母公司所属的两个子公司,星海公司和B公司达成合并协议,约定星海公司以固定资产和银行存款作为合并对价,取得B公司60%的股权。星海公司提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2500万元。已计提折旧600万元,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投出的银行存款1500万元。企业合并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总额为6000万元。要求:编写星海公司有关会计分录。 2、星海公司和B公司为同一母公司所属的两个子公司,星海公司和B公司达成合并协议,星海公司以增发的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取得B公司90%的股权。星海公司增发的权益性证券为每股1元面值的普通股股票,共增发2500万股(不考虑相关税费)。企业合并日,星海公司实际取得对B公司的控制权。当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总额为5000万元。 3、星海公司和C公司为两个互不关联的独立企业,合并之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星海公司和C公司达成合并协议,约定星海公司以无形资产和发行的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取得C公司80%的股权,星海公司付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为1000万元,累计摊销为3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增发的权益性证券为每股面值一元的普通股,共发行1500万股,每股公允价值2.5元。在该项企业合并中,星海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共计50万元。 4、星海公司和C公司为两个互不关联的独立企业,合并之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星海公司和C公司达成合并协议,约定星海公司以固定资产和银行存款作为合并对价,取得C公司100%的股权,星海公司投出银行存款120万元,投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650万元,已计提折旧为7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经评估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00万元,在该项企业合并中,星海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共计10万元。 5、2012年6月20日,甲公司以1500万元购入乙公司8%的股权。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未派出人员参与乙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同时也未以任何其他方式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同时该股权不存在活跃市场,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2012年9月2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甲公司按照其持有比例确定可分回20万元。 6、2012年9月1日,星海公司以2485万元的价款(包括相关税费)取得D公司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1600万股,该股份占D公司普通股股份的25%。星海公司在取得股份后,派人参与了D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因能够对D公司施加重大影响,星海公司将该项投资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权益法。 要求:(1)假设投资时,D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2)假设投资时,D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 7.宏发木器厂决定以账面价值9万元的产成品办公桌换入红星机械加工公司的账面价值为8.5万元的库存商品机械设备,宏发木器厂换入机器设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红星机械加工公司换入办公桌是作为办公设备。办公桌的公允价值是15万元,机器设备的公允价值也是15万元。宏发木器厂销售办公桌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红星机械加工公司销售机器设备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假设资产交换过程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以往的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写出宏发木器厂和红星机械加工公司的会计处理分录。 8、上市公司S于2012年2月10日销售一批材料给Y公司,同时收到Y公司签发并承兑的一张面值20万元、年利率7%、6个月期、到期还本付息的票据。2012年8月10日,Y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兑现票据,经双方协议,S公司同意Y公司用一台设备抵偿该应收票据。这台设备历史成本为24万元,累计折旧为6万元,评估确认的原价24万元,评估确认的净值19万元,Y公司发生评估费2000元,对此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1.8万元,S公司未对债权计提坏账准备。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 要求:写出Y公司和S公司的会计处理分录。 9、2012年1月1日,A公司从B公司租入全新建筑物一套,租期为3年。建筑物原账面价值为9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A公司向相关单位支付初始直接费用6000元。租赁合同规定,租赁开始日A公司向B公司一次性预付租金3.6万元,第一年末支付租金3万元,第二年末支付租金3万元,第三年末支付租金1.2万元。租赁期满后预付租金不退回,B公司收回办公用房使用权。 要求:写出承租人A公司的会计处理分录。 10、 2011年1月1日,宏发公司支付银行存款250万元,以吸收合并的方式取得了乙公司的全部资产,并承担全部负债,此外宏发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了手续费、佣金10万元,以及在合并过程中发生的审计费用15万元、法律服务费用5万元。该项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假设宏发公司和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一致,并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六章习题答案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解答:C 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A.政府支出增加; B.政府税收增加; C.政府税收减少; 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解答:B 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解答:A 4.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B 5.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B 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A 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试图()。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的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解答:C 8.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解答: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对GDP的冲击的内在机制。

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变动要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增加额要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纯粹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针对国民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器。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纯粹私人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越大,自动稳定作用越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条件下,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 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稳定量越大。这一点可以从混合经济的支出乘数公式 1 中得1-β(1-t) 出。边际税率t越大,支出乘数越小,从而边际税率变动稳定经济的作用就越大。举例来说,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8,当边际税率为0.1时,增加1美元投资会使总需求增加3.57美元 =1× 1 ,当边际税率增至0.25时,增加1美元投资只会使总需求增加2.5美元1-0.8×(1-0.1) =1× 1 ,可见,边际税率越高,自发投资冲击带来的总需求波动越小, 说明 1-0.8×(1-0.25) 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9.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解答: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逆对经济风向行事,主动采取一些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在经济萧条时,政府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以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同理,在货币政策方面,西方经济学者认为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也要逆对经济风向行事。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中央银行要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提高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总需求,以缓解衰退和失业问题;在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中央银行就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 10.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解答: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主要分年度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和充分就业平衡预算三种。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这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前普遍采用的政策原则。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用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这种思想在理论上似乎非常完整,但实行起来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在一个预算周期内,很难准确估计繁荣与衰退的时间与程度,两者更不会完全相等,因此连预算都难以事先确定,从而周期预算平衡也就难以实现。充分就业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 功能财政思想强调,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根据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起初存在财政盈余,政府有责任减少盈余甚至不惜出现赤字,坚定地实行扩张政策。反之亦然。总之。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了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来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显然,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强调的是财政收支平衡,以此作为预算目标或者说政策的目的,而功能财政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标是追求无通胀的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 =-10+5P得P e=6 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如图2—1所示。 图2—1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 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如图2—2所示。 图2—2 (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5 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Q e=-5+5×5.5=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如图2—3所示。

图2—3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 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 s =-10+5P 和需求函数Q d =50-5P 表示, 均衡点E 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 e =6,且当P e =6时,有Q d =Q s =Q e =20;同时,均衡数量Q e =20,且当 Q e =20时,有P d =P s =P e =6。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中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P e =6和Q e =20。 依此类推,以上所描述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图2—2和(3)及图2—3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E i (i =1,2)上都得到了体现。 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2—2中,由均衡点E 1变动到均衡点E 2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清楚,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E 1和E 2可以看到:需求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右移,最后使得均衡价格由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20增加为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50增加为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20增加为25。 类似地,利用(3)及图2—3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点。 (5)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总之,一般地,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 2. 解答:(1)根据中点公式e d =-ΔQ ΔP ·P 1+P 22,Q 1+Q 22),有e d =2002·2+42,300+1002 )=1.5 (2)由于当P =2时,Q d =500-100×2=300,所以,有e d =-d Q d P ·P Q =-(-100)·2300=23 (3)根据图2—4,在a 点即P =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e d =GB OG =200300=23 或者 e d =FO AF =23

高鸿业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 第三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 5、设投资函数为i=e-dr (1)当i=250(美元)—5r时,找出r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 (2)若投资函数为i=250(美元)—10r,找出r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3)说明e的增加对投资需求曲线的影响; (4)若i=200—5r,投资需求曲线将怎样变化? 答案:(1)i=250 —5×10 = 200(美元) i=250—5×8 = 210 (美元) i=250 —5×6 = 220 (美元) (2)i= 250 —10×10 = 150 (美元) i = 250 —10×8 = 170 (美元) i =250 — 10×6 =190 (美元) (3)e 增加使投资需求曲线右移 (4)若i = 200 —5r,投资需求曲线将左移50美元 6、(1)若投资函数为i = 100(美元)—5r,找出利率r 为4%、5%、6%、7%时的投资量 (2)若储蓄为S= —40(美元)+ 0.25y,找出与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投入水平; (3)求IS 曲线并作出图形; 答案: (1)I1 = 100-5×4=80(美元) I2 = 100-5×5=75(美元) I3 = 100 –5 ×6 = 70(美元) I4 = 100- 5×7 = 65(美元) (2)S = -40 + 0.25y —40 + 0.25y = 80 ∴y = 480(美元) —40 + 0.25y = 75∴y = 460 (美元) —40 + 0.25y = 70∴y = 440(美元) —40 + 0.25y = 65∴y = 420(美元) (3)IS曲线函数:∵I = S∴100-5r = -40 +0.25y ∴y = 560 —20r 图: 8.下表给出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 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对货币的投机需求 收入(美元)货币需求量(美元)利率%货币需求量(美元) 500100600120 700140800160900180 1230 1050 8706904110 (1)求收入为700美元,利率为8%和10%时的货币需求; (2)求600,700和800美元的收入在各种利率水平上的货币需求; (3)根据(2)作出货币需求曲线,并说明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是怎样移动的? 答案: (1)L=L1(Y)+L2(r) 当Y=700时, L1(Y)=140; 当r=8% 时, L2(r)=70 ∴L=L1(Y)+L2(r)=140+70=210 当r=10% 时,L2(r)=50 ∴L=L1(Y)+L2(r)=140+50=190 (2)当Y=600时,L(Y)=120 L=L1(600)+L2(12%)=120+30=150 L=L1(600)+L2(10%)=120+50=170 L=L1(600)+L2(8%)=120+70=190 L=L1(600)+L2(6%)=120+90=210 L=L1(600)+L2(4%)=120+110=230

高财习题

外币业务 习题一 一、目的练习当日汇率的会计处理 二、资料某企业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采用当日汇率作为记账汇率,各有关外币账户12月初余额如下: 原币汇率人民币 银行存款——美元12000美元7.30 银行存款——港币户 5000港币 0.90 银行存款——美元偿债基金户 1000 美元 7.30 应收账款——美元户(甲企业) 3000美元 7.30 应付账款——美元户(乙企业) 4000美元 7.30 12月份发生的与外币有关的经济业务有: 1.1日,向甲企业出口产品一批,售价10000美元,货款尚未收到,当日美元的市场汇率为7.31元。 2.5日,向乙企业进口一批材料,价款8000美元,货款尚未支付,当日美元的市场汇率为7.25元。 3.12日,以2500美元支付外方人员工资,当日美元的市场汇率为7.13元。 4.17日,支付上月所欠乙企业货款4000美元,当日美元的市场汇率为7.15元。 5.22日,从美元存款户支出5000美元兑换人民币,当日美元的市场汇率为7.24元,外汇指定银行的美元买入汇率为7.23元。 6.25日,借入短期借款50000港币存入银行,当日港币的市场汇率为0.96元。 7.26日,收到某外商投入全新设备一台,价值5000美元,当日美元的市场汇率为7.14元。 8.28日,用20000港币兑换成美元,当日港币的市场汇率为0.95元,美元的市场汇率为7.12元,外汇指定银行港币的买入汇率为0.94元,美元的卖出汇率为7.30元。 9.31日,美元的市场汇率为7.15元,港币的市场汇率为0.96元。 三、要求 1.根据上术资料,编制会计分录。 2.登记各外币账户,并按月末汇率调整账面人民币余额,确认汇兑损益。 习题二 一、目的练习期初汇率法的会计处理。 二、资料某企业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采用期初汇率作为记账汇率。12月初各外币账户的余额及12月份发生的有关外币业务见习题一所给资料。 12月1日,美元的市场汇率为7.31元,港币的市场汇率为0.95元。 三、要求 1.根据资料为发生的外币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登记各外币账户,并按月末汇率调整账面人民币余额,确认汇兑损益。 习题三 一、目的练习外币分账法的会计处理。 二、资料根据习题二所给资料。 三、要求:按原币为12月份发生的外币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并于月末汇总登记入账。 1.对各外币账户及“货币兑换”辅助账户按月末汇率作调整处理,并确认汇兑损益。 2.将结果与习题一、习题二作一比较,并说明异同所在原因。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图为IS—LM图。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 曲线的交点为E2点。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图17—1 2.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解答: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3.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解答:总供给曲线描述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可推导出总供给曲线。资本存量一定时,国民收入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高鸿业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

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第章课后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第章课后习题答案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C)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2.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b<1),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 增加(D)。 A. 20亿元; B. 60亿元; C. 180亿元; D. 200亿元。 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解答: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比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

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 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解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MPC=ΔcΔy或MPC=dcdy 表示),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APC=cy表示)。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不增加消费即MPC=ΔcΔy=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Δy=Δc+Δs,因此,ΔcΔy+ΔsΔy=1,所以,ΔcΔy=1-ΔsΔy。只要ΔsΔy不等于1或0,就有0<ΔcΔy <1。可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也必须消费,哪怕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 6.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 解答: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 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