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老师板书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了解关于柳宗元常识:(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㈠、出生河东解(现在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

㈡、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称为“二王刘柳”“二王八司马事件”。[注释1]

㈢、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㈣、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㈤、散文成就卓越,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㈥、贬谪诗独具一格,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㈦、概述:[注释2]

㈧、家世:[注释3]

[注释1]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王叔文、王伾的永贞革新,虽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所实行的措施,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刘柳”。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他的革新精神与斗争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在永州

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司马。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注释2]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柳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注释3]在北朝时,柳氏是著名的门阀士族,柳、薛、裴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柳宗元曾自豪地说:“柳族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3人之多。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

衰落,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其父柳镇,在玄宗天宝末曾做过太常博士,安史之乱后又继续为官,官职一直很低。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出身于著名的士族范阳卢姓,但家道早已没落。她生有二女一子,柳宗元最幼。两个女儿分别配山东崔氏、河东裴氏,都是没落的旧士族。

柳宗元非常感慨地说,柳氏到他这一代,已经“五、六从以来,无为朝士者”。安史之乱,使柳家又受到一次巨大冲击。战乱中,柳镇送母亲入王屋山避难,自己携着一家汇入逃亡人流,逃到吴地。在南方,一度生计艰难,有时竟薪米无着。柳宗元的母亲为了供养子女,常常自己挨饿。

柳宗元的家庭出身,使他始终保持着对祖先“德风”与“功业”的向往。他常常以自豪的语气,叙说祖上的地位与荣耀,表现出强烈的重振“吾宗”的愿望和对功名的执着追求。

家族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奇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捕蛇者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貎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古诗《江雪》使我们了解到了“凌寒傲雪,特立独行”

的渔翁形象;《黔之驴》使我们了解到了“徒有虚名,外强中干”的可悲下场;《捕蛇者说》使我们了解到了黎民百姓遭遇苛捐杂税的无端苦痛;那么,《种树郭橐驼传》又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下面我们共同研习这篇文章------(为官治民)

1.老师范读课文,整理字音。

郭橐.驼病偻.名我固当.木寿且孳.其莳.也若子爪.其肤长.人者勖.尔植早缫.而绪

辍飧饔

..以劳吏传.其事

2.明确文言知识要点,结合书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

文言知识要点:实词含义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

词类活用(名作动动作名名作状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句式(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省略句)

㈠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

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

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莫能如也。

㈡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

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

..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

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㈢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

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

..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

..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㈣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㈤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设计:黎令娥 教学目的: 1.掌握“偻”等18个文言实词,归纳“虽”、“因”、“且”、“焉”四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2.类比的写法,对比的手法。 3. 学习本文的讽喻性特点,理解作者的“养人术”。 [重点]文言基础知识用本文寓意。 [难点]理解郭橐驼这一人物形象。 [教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门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溪”就是生动的写照。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州沿岸种了很多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有极强的讽喻意义。 二、简介作者。 柳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这个主张,为当时散文的写作树立了榜样,我国散文史上,他的贡献是很大的。创建的作品所达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是超过韩愈的。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刘并作了序。 三、简介作品。 本文是寓言体的传记。名“传”,实际上时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四、解题。从课文的题目我们可以获得那些信息? 明确:文体是一篇传记,主人公是一位橐驼,他的职业是种树。 [引]一位底层的种树者能值得士大夫阶层的柳宗元作传,肯定有他与众不同的特点,文中的郭橐驼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启发;写人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写?) [明确:形丑、性善、技高、理明。] 五、课文分析。 第一段:[注音]橐tuó偻lǚ [注释] 橐tuó驼:骆驼。偻lǚ:脊背弯曲,即伛yǔ偻病。类:似,好像。号之:称他为。名:起名,名动。因舍其名:于是舍弃他的(原来)的名。舍,放弃。云:句末语气词。 [分析]1.本段“传”什么? 明确: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段意) 2.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郭橐驼是一个平凡、朴实、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 [评]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本名已无人知晓。他“病偻”而驼背,相貌不如常人,却名闻乡里,以致有绰号流行。 ①“隆然伏行”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 ②为何郭橐驼要自称“驼”? 明确:表现了郭橐驼的豁达、身残而自信。

2018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学生版)上课讲义

2018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学生版)

《种树郭橐驼传》?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文章设事明理的方法。 2、积累文言知识,翻译时重点词句落实。 3、感受文章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学习流程】 一、自主学习:课前预习 1、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______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______,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_______。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_______运动,并称韩柳。 2、了解背景 中唐时期,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衰落,老百姓民不聊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唐王朝急需休养生息的政策来重振国力,老百姓也需要宽松的政治统治以求安居乐业。《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当时作者正在长安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作者采用虚拟的艺术手法,创作了这篇_______体讽喻散文,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根据课文给出的注释从头到尾翻译全文,批注记忆重点词语,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基础知识,将不能理解的字词,不能翻译的句子做好记号。完成后,能基本概括出段意,并根据内容划分层次。

本文一篇寓言性传记文,借“传”立“说”,用种树之道,说治民之理。人物形象郭橐 驼是寓言中的虚构人物。为什么作者将他设计成生理上畸形的驼背人呢?可能受庄子的 影响,《庄子?达生》中承蜩的佝偻丈人,就是生理驼背与技艺精巧集中于一身的人 物。一个身躯“拳曲”的人对生物自然生长受到扭曲、伤害有切肤之痛,因而更能体会顺 应生物自然规律生长的可贵。 4、预习达标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 病瘘( ) 郭橐( )驼孳( ) 勖( ) 缫( )丝飧( )饔( )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释义 ①甚善,名.我固当②驼业.种树 ③且硕茂,早实.以蕃④其筑.欲密 ⑤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3)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植木之性.②根拳而土易. ③见长.人者好烦其令④字.而幼孩 ⑤故病.且怠 二、熟读并翻译下列句子 (1)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3)传其事以(之)为官戎也()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导语: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有极强的讽喻意义。 2、解题: 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3、作家作品: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南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曾贬为永州司马,后任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并称“韩柳”,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宋代的“三苏”、欧、王、曾都以写散文着称,并称“唐宋八大家”。有《柳河东集》。 本文一篇寓言性传记文,借“传”立“说”,用种树之道,说治民之理。 4、人物形象: 郭橐驼是寓言中的虚构人物。为什么作者将他设计成生理上畸形的驼背人呢可能受庄子的影响,《庄子·达生》中承蜩的佝偻丈人,就是生理驼背与技艺精巧集中于一身的人物。一个身躯“拳曲”的人对生物自然生长受到扭曲、伤害有切肤之痛,因而更能体会顺应生物自然规律生长的可贵。 二、教学 1、学习文言,疏通文意,朗读。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勖(xù)病瘘(lǔ)病且怠(dài) B.豚(tún)抑耗(háo)织而缕(lǚ) C.孳(zī)窥伺(sì)实以蕃(fán) D.缫(sāo)飧饔(yōnɡ)长(zhǎnɡ)人者(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名我固当②驼业种树③早实以蕃④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⑤其筑欲密⑥长人者好烦其令⑦故病且怠 (3)完成课后练习题二。 参考答案: (1)A(“瘘”读“lǘ”) (2)①起名,作动词。②以……为业,作动词。③果实;蕃盛,多。④尽。⑤捣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教学目的: 学习文言文的语言表达;感悟寓言的深刻寓意;读写互动,学习寓言的写作。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提问引导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好语言关。这篇文章共490余字,注解有60多处,大家预习时应该能读懂课文。读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掌握它们的常用意义。 本文在语言上有一个特点,就是词性活用现象很丰富。下面老师就重点检测一下大家在这方面的掌握情况。 二、检测预习情况(投影): 三、引导学生提问 师:在预习中,大家对这篇文章的语句、文意等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提出一些字词等方面的问题,教师一一帮助解决;其中一学生提了一

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生1:我觉得本文的题目好像有点特殊。 师:“特殊”在什么地方? 生:我们平时读的传记,一般都是“某某人传”,而这篇传的题目在“郭橐驼传”前面还要加上“种树”两个字,是否有什么特殊的用意?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转向大家)大家平时读到过的传记,通常都是给怎样的人作传? 生(纷纷答):给名人、伟人作传。 师(插问):记录他们的什么情况? 生:记录他们的生平,至少记录他们的某一段比较有意义的人生经历。 师(追问):那么这篇传的“传主”是怎样一个人?作者记录了他的哪些情况? 生2:“传主”是郭橐驼,是一个驼背,没有名字,“郭橐驼”只是他的外号。 生3(补充):作者并没有记录他的生平事迹,只是记录了他的一种“种树”技艺。 (听过几位同学的发言后,教师总结。) 师:传记,通常记录名人、传人的生平事迹。而本文是给“郭橐驼”这个普通人作传,并且只是介绍了他的一种技艺,那么,柳宗元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传”?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研讨这篇《种树郭橐驼传》。 首先,我来指导大家朗读课文。 四、指导朗读 师:在朗读古文时,句读的准确停顿非常重要。你只有准确地判断出句中的停顿,才能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大家看看以下句子该怎样停顿。 (投影):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本“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深刻道理及其现实意义。 2掌握“类、固、致、易”等实词的多义性和“且、而”等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3学习本文设事明理的写法和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 4赏析文中“史笔”与“文辞”兼美的语言表现力。学习本文的讽喻性特点,理解作者的“养人术”。 [重点]文言基础知识用本文寓意。 [难点]理解郭橐驼这一人物形象。 [教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门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溪”就是生动的写照。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州沿岸种了很多树,曾留有“柳

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有极强的讽喻意义。 二、简介作者。 柳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这个主张,为当时散文的写作树立了榜样,我国散文史上,他的贡献是很大的。创建的作品所达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是超过韩愈的。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刘并作了序。 三、简介作品。 本文是寓言体的传记。名“传”,实际上时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答案版)

内容:《种树郭橐驼传》(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词句,翻译时落实文言现象。 2、 理解课文得基本内容,体会文章设事明理得方法《 一、 学习情境 唐代就是我国封建社会得鼎盛时期,但就是到了唐代中期,已就是危机四伏,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 路。我们从柳宗元得《捕蛇者说》中可以瞧出封建朝廷苛征?税,人民不堪$负,“悍吏之来吾乡,叫嚣 乎东西,^0?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作者柳宗元不但揭示了当时官吏繁政扰民得这一 社会现象,还指出了解决这一现象得方法,那就就是清肃吏治,顺应百姓得生活习惯与生产规律,使她们 修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宗元得另一篇文章:《种树郭橐驼传》。 二、 知识导学 1、关于柳宗元其人: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 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 柳。 2 ?关于柳宗元得文章: 论 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得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代表作《封建论九 寓 言:继承传统,并加以发展。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得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 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得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如《黔之驴》. 传 记: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 《种树郭橐驼传》。 3.柳宗元得诗疏淡,用功精细,苏轼认为柳诗在韦应物之上,说她得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 美”,也就就是杨万里所说“句淡雅而味深长”。代表作有《江雪》、《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 州剌史》等。 三、 自主学习 1、 识记下列加横线得字音: 郭素驼(加6) 为观游何5 孳⑵)其苻若子(血)好烦其令(hdo) 勖尔植(xd)缥而绪(sdo)遂而鸡豚(tiin)辍^W(sQn; ydng) 2、 解释下列句加点词语得意思: ① 环知始名 ② .驼业种树 ③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 ④ .凡植木之性 ⑤ .非有能硕茂之也 ⑥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⑦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⑧ .字而幼孩 ⑨ .故病且怠 ⑩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四、 拓展阅读: 捕蛇者说 柳宗元 名我固当(ddng) 窥伺效慕(S1 )早实以蕃(fdn)木寿且 当初 以……为业 即或 方法 使… 树干 代词,道 养冇 穷困 以之为”,把……作 硕大

种树郭橐驼传(语文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种树郭橐驼传(语文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习惯。 二、了解封建统治者实行烦令造成扰民的社会弊端。 三、学习运用对比、类比这两种比较手法进行说理。 教学重点 烦令造成扰民的社会弊端。 教学难点 运用比较方法进行说理。 教时安排 二教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作家作品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南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曾贬为永州司马,后任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并称“韩柳”,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

者,与宋代的“三苏”、欧、王、曾都以写散文著称,并称“唐宋八大家”。有《柳河东集》。 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社会生产破坏严重,政令烦出,民不聊生。这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本文借“传”立“说”,用种树之道,说治民之理。 2、人物形象 郭橐驼是寓言中的虚构人物。为什么作者将他设计成生理上畸形的驼背人呢?可能受庄子的影响,《庄子•达生》中承蜩的佝偻丈人,就是生理驼背与技艺精巧集中于一身的人物。一个身躯“拳曲”的人对生物自然生长受到扭曲、伤害有切肤之痛,因而更能体会顺应生物自然规律生长的可贵。 二、教学 1、学习文言,疏通文意(可先完成本环节,亦可与分析课文合起来,按自然段依次完成) (一)掌握课文有关文言实词、虚词的释义 (二)懂得课文中出现的文言语法

(三)在以上基础上理解文意 2、分析课文,学习比较(对比、类比) 第一自然段紧扣了题目中“郭橐驼”三个字,介绍主人公名字由来、形象特征。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 ①“隆然伏行”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 ②“甚善,名我固当”:指其病为号,不雅,但亲切。驼竟以为起得很恰当,且这样自称,勾勒出人物豁达性格。 总结:本节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一般的“驼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第二自然段写主人公的籍贯、职业、身份和技艺,紧扣题目“种树”两字,然后分三方面写他精于种树。首先,侧面烘托:“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然后,正面描叙主人公精于种树:“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藩。” 前半句强调种树或移栽树没有不成活的,隐含一个“寿”字;后半句强调种的树高大茂盛,且果实结得早、多,隐含一个“孳”。这句直叙主人公种树技艺之高明。又说明了“争迎取养”的原因。最后以对比手段来反衬郭橐驼精于种树:“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要求学生从本段中找出郭橐驼与“他植者”种树技艺相对比的语句。教师帮助梳理、归纳。

(完整版)种树郭橐驼传预习学案

古代诗歌散文选修编号使用日期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种树郭橐驼传>>预习学案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尹霞审批:王坡 一、预习目标: 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作品写作背景。 2.疏通文意,积累“业、蕃、莳、顾”等文言实词的含义。 二、相关常识 1、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郡解县(今山西永济县),世称“柳河东”。他出生于长安,少精敏而有文名,出入经史百子。21岁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26岁第博学鸿词科,任集贤殿正字,博览群书,通观古今。贞元十七年(801)调任蓝田尉,得以了解世风民情。贞元十九年(803)任监察御史里行。顺宗即位,他参与王伾、王叔文等人的永贞改革,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改革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途中,改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司马,前后长达十年之久。他寄情山水,交往佛释以遣苦闷,并关心现实,写了大量文章驳难政敌。元和十年(815),被召入京,他满心以为可一展才志,不料又远放柳州刺史。在柳州任上,他关心民瘼,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解民倒悬,深得民心。元和十四年卒于任所,故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是中唐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具有进步的历史观和朴素的唯物思想,反对天命论。他和韩愈一起领导古文运动,认为文章应辅物及时,其文学主张与韩愈大同小异。他的散文创作立意新颖,章法严谨,以杂文、寓言、山水游记等成就最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歌清新峻洁,似淡实浓,自成一家。有《柳河东集》行世。 2、解题 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3、课文析读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虽名为“传”,但并不是一般的人物传记,从内容上看,它是一篇借“传”立说的讽喻性寓言。文章由事及理,以小见大,极富哲理,通过贴切的比喻,鲜明的对比和恰当的类比,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我们阅读时应认真借鉴。 所谓寓言,即寓意于言。也就是通过讲故事来阐明道理。《种树郭橐驼传》是通过谈论种树之理,来阐明治国之道的。即文章以郭橐驼种树为喻进一步阐明为政要顺应民心,要使人民休养生息的政治观点。这反映了柳宗元期望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使老百姓能各务其业而不受烦扰的改革愿望。社会背景。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教学提纲

教学目标 1、感受橐驼的人物形象 2、掌握“名”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3、体会本文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4、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 2、本文寓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为了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我们提倡大量种树,你会种树吗?你想到过种树的方法中还蕴涵着更深刻的道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由谈种树,进而阐明深刻道理的文章。二、了解作者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河东”(不过,和河东狮吼倒没关系)。又官至柳州刺史,并死于柳州,又称“柳柳州”。代表作:诗歌《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寓言《三戒》,游记《永州八记》,散文《捕蛇者说》。 2、上课思路 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他植者:逆木之本性,勤虑害树 现实:官吏繁政扰民 理想:顺民之性以养民 三、文题解读 1.题目怎么读? 2.“传”什么意义?说明了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 3.橐驼是什么意思? 4.这篇文章是写骆驼的吗? 5.郭橐驼是人的名字吗? 6.这个绰号是褒扬性的,还是侮辱性的? 7.喊人侮辱性的绰号好吗?作者为什么不喊他这个侮辱性的绰号,是轻视他吗?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8.这是一篇传记性的寓言,作者可以给她起个名字呀,比如叫郭靖,比如叫XXX(用班级里性郭的同学的名字)。 (体现他社会地位低。鲁迅笔下的阿Q也是这样,没有知道他的名字,也反映他的社会地位低。) 9.叫“郭瞎子”“郭瘸子”可以吗? (驼背有生理的原因,也有劳累的可能,我们常听说“压弯了背”“累弯了腰”这样的话,从驼背这个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辛劳的劳动者形象。) 10.文章为什么不叫“郭橐驼传”,而要在前面加上“种树”两个字? (突出郭橐驼的职业,文章没有写郭橐驼的一生,只是截取他种树这点来写得。) 四、研习课文 1.分析第一段 (1)第一段主要写什么的? (郭橐驼,扣了文题中的人物) (2)从几个方面写郭橐驼的? a. ①“隆然伏行”:四个字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这么少的文字把一个人物形象刻画的这么鲜明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大家用四个字,多几个也可以,把一个瞎子或者瘸子的形象刻画出来试一试。当然未必要刻画残疾的,刻画下你的同桌也可以。比较一下,我们就能发现作者的厉害了。

高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华东师大版

高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华东师大版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两位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上有相同的见解。但韩愈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我们曾学过他的《师说》;而柳宗元则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如我们初中学过他的《捕蛇者说》,就反映了"苛政给人民带来重压"这一社会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外一篇《种树郭橐驼传》。 二、作家作品(与学生交流资料,教师作以补充) 柳宗元(773-819年),“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解人(今山东运城县解州镇),世称柳河东。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刺史,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一生创作600多篇作品,有诗有文,如《黔之驴》《小石潭记》《愚溪诗序》《捕蛇者说》《江雪》《渔翁》等,着有《柳河东集》。三、体裁与背景 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

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四、积累文言知识,梳理文意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及停顿。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 3、检查自主学习篇的习题,教师答疑。 五、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种树郭橐驼传》以一个什么故事寄寓了什么道理 以郭橐驼用“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方法养树的故事,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深刻道理。 2、请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大意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自己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自己)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3、掌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本文寓意的理解。 2、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 3、文言基础知识用本文寓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以学过的柳宗元诗歌导入,提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推荐作品里有一首七律叫《登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请问作者是谁?明确:柳宗元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政治失意,仕途不达的愁苦之情。 我们学习这首诗是说过“愁”是此诗的情感基调,作者的愁完全缘于自身的政治遭遇,从这一点可看出作者是一个关心政治的人,在这里他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他的情感,大家还可以思考一下,既然作者对政治比较敏感,那么他还能不能用其他的作品体裁去发表自己的政治远见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 2、作者简介

1、生卒:公元773年—公元819年,享年47岁,中唐时期文学家。 2、字号、称呼:字子厚。河东(永济)人,故有“柳河东”之称。唐代古文运动领袖,古文成就与愈齐名,世称“柳”。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与唐代的愈、宋代的欧阳修、洵、轼、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819年病卒于任所,故有“柳”之称。 3、生平概括:柳宗元的一生可用16个来概括:早立远志,少有英才,关心政治、数遭贬谪。早立远志少年时代曾立下“颇慕古之大有为者”的志向。少有英才公元793年,21岁的柳宗元就中了进士,几年后又官至礼部员外郎。关心政治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运动数遭贬谪805年,政治改革运动失败后,由礼部员外郎被贬为()刺史。被贬途中,又被贬为永州(零陵)司马。 3、背景简介、解题 社会背景:简单介绍了柳宗元的一生,这样一来大家对作者的印象便有了较为形象、深刻的了解,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柳宗元处于中唐时期,当时的社会现象可用四句话来概括:“富者兼地数万重,贫者无容足之活”官吏繁政扰民,百姓苦不堪言。总结起来,便是四个字:繁政扰民。写作时间。当时柳宗元在长安任职,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象,便作此文。 解题:课文的题目我们可以获得那些信息? 明确:文体是一篇传记,主人公是一位橐驼,他的职业是种树。 [引]一位底层的种树者能值得士大夫阶层的柳宗元作传,肯定有他与众不同的特点,文中的郭橐驼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启发;写人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写?)4、整体感知 请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大意 (1)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作品写作背景。 2.积累“优、业、蕃、舒、顾”等文言实词的含义。 3.归纳“虽、因、且、焉”等虚词的义项。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自读自译课文,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2.背诵课文3、4两段。 德育目标 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应其天性,让其自由发展,少加人为干扰。 ●教学重点 1.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难点 分析作者是如何用种树之理来谈为官治民之道的。 ●教学方法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理应让学生充分自读,教师作相机点拨。 ●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有极强的讽喻意义。 二、解题 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 出示投影: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勖(xù)病瘘(lǔ)病且怠(dài) b.豚(tún)抑耗(háo)织而缕(lǚ)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3、掌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1、本文寓意的理解。 2、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 教学设想 本文为自读课文,且书下注解也比较详细,所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着重解决重点字词,疏通文意;第二课时,分析课文,理解寓意,体会注重现实问题的风格。 文题解说 记种树的人郭橐驼。题目点明了文体是一篇传记,主人公是一位姓郭的驼背,他的职业是种树。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作品简介 这是一篇寓言体的传记,属柳宗元早年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本文是作者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写的,被后世学者认为是设事明理之作。 【背景资料】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以致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本文是寓言体的传记。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 课文全解 第一自然段紧扣了题目中“郭橐驼”三个字,介绍主人公名字由来、形象特

《种树郭橐驼传》公开课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 一、导入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好语言关。这篇文章共490余字,注解有60多处,大家预习时应该能读懂课文。读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掌握它们的常用意义。 本文在语言上有一个特点,就是词性活用现象很丰富。下面老师就重点检测一下大家在这方面的掌握情况。 二、检测预习情况(投影): 三、引导学生提问 1、在预习中,大家对这篇文章的语句、文意等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2、如果没有学生提问,看来同学的预习效果不错,对课文的理解很到位。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文题,从课文的文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传记)。(投影)齐读 本文是给“郭橐驼”这个普通人作传,并且主要只介绍了他的一种技艺,那么,柳宗元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传”?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研讨这篇《种树郭橐驼传》。 四、朗读感知课文,抓住关键问题,从最强信息切入对课文的阅读。 (一) 指导学生解读郭橐驼的“种树经”。 1、本文的传主是郭橐驼,作者从哪些方面为他作传? 姓名、形貌、籍贯、技能 2、他的形貌有何特点,他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上的残疾,从反映出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他是个驼背,乡里人给他取外号“驼”,他不仅不生气,还说“甚善,名我固当”,并且自己也叫自己“橐驼”。可见他很豁达、乐观,这种自信也许正暗示着他也许是个“世外高人”。形丑而豁达,身残而自信。 3、为什么他外形丑陋却能如此豁达,身体残疾却充满自信,是什么让他豁达,给了他自信?(郭橐驼有种树技艺高超,看来是:一技在手,自信自然有啊)橐驼种树种得极好,我把它概括为:天下奇绝。请一同学来读一读第二段,其他同学们来找一找“绝”在哪里?

《种树郭橐驼传》 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种树郭橐驼传 一、导入 从古至今,有很多很多的奇人异事。比如古有无盐,相貌丑陋,却以极高的德行赢得齐宣王的尊重而立为王后;今有文喜得,癖好吃活蛇,越毒越越觉得美味。大千世界,无所不有,今天我们要学习《种树郭橐驼传》。 二、作者柳宗元 题解: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生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世称柳柳州或柳河东。传记散文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部分,有《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梓人传》、《童区寄传》、《段太尉逸事状》等名篇。与寻常史传文不同,其传记散文往往借题发挥,指斥时弊,思想深刻,感情厚重,堪称奇文。 三、解惑(投影1):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好语言关。这篇文章490余字,注解就60多处,应 解惑二词类活用:

补充:两个名词并列,前一个作动词用。可根据其在谓语的位置判断其词性。如项羽军霸上。讲解3时插入:乡里的人给他起那么难听的外号,他居然欣然接受,说:甚善,很好,给我起这个名字本来就很恰当。是不是自暴自弃啊?——豁达、自信。 解惑三:古今异议 其实: 1、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它的果实 2、虽曰爱之,其实害之今义:实际情况是 故乡: 故乡人号之“驼”古义:故:所以乡:家乡今义:家乡 既然:(怎么读?) 既然已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解惑四: 1、旦视而暮抚旦:名作状,在早上 2、不亦善夫!吾问种树,得养人术。 不是很好吗!我请教养树(的方法),(却)得到了养民的法术。”传播这件事来作为官吏的戒示。 3、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本性 凡植木之性方法 则其天者全其性者得矣解释:那么它的天然(品质)保全而它的本性(就)不会丧失了。 4、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宾语前置(忌不自信) 5、以子之道,移之官理解释:把你的(种树)经验,挪到当官治民上 6、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怎么读?) 关于文章内容的问题,老师已经板书在白板上,我们将在梳理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逐个地解决: 1、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 2、为什么即使别人模仿他种树的秘诀也达不到和他一样的效果? 3、为什么放纵比督促的结果好那么多呢? 4、为什么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这与本文主题有什么关联,在本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5、文章所用的是什么手法? 四、授业: 1、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真有这个人吗?仅仅写了他种树吗? 写了一个有种树绝技的人,通过揭秘他的种树经,并与他人种树的对比,由此阐明了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在最后两段找,找出一个与“种树经”相应的词。PPT:种树绝技——种树经——养人术 那还是没能说明他写作本文的用意啊。我们回忆一下柳宗元传记散文的特点:其传记散文往往借题发挥,指斥时弊,思想深刻,感情厚重,堪称奇文。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3、掌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学习重难点: 1、本文寓意的理解。 2、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 学习建议: 本文为自读课文,且书下注解也比较详细,所以以自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分两课时学习,第一课时着重解决重点字词,疏通文意;第二课时,分析课文,理解寓意,体会注重现实问题的风格。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知道“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是愈和柳宗元。他们两位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上有着相同的见解,但愈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我们刚学过他的《师说》,还知道他的《谏迎佛骨表》;而柳宗元则注重反应社会现实问题,如我们初中学过他的《捕蛇者说》,就反应了“苛税给人民带来重压”这一社会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他的《种树郭橐驼传》,看他又针对什么社会问题,表达什么政治观点。 二、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一819年),字子厚,祖籍河东(今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刺史,也称“柳”。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自小喜欢读书,当其四岁就熟读了十几篇深奥的古代辞赋,十岁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二十一岁考取进士。曾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顺宗时,和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主革新的政治集团。“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迁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他的身心倍受伤害,四年后病逝于任所。 柳宗元的政论文和哲理性散文都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无神论的观点。如《封建论》、《夭对》等。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格,寄托了他的政治主,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个新发展。柳宗元的诗,数量较多的是抒写个人抑郁的心情和离乡去国的悲哀。从这些诗篇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有理想的正直的人在不合理的黑暗社会里遭受到怎样残酷的迫害!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三、初读课文,要求: 1、借助书下注释,疏通文意,划出不懂的字词句; 2、找出认为是重点的词语并注出意义及用法; 四、检查初读掌握情况: 1、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及停顿。 2、在熟悉理解字字词句意思的基础上,完成下列习题。

《种树郭橐驼传》公开课优秀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 一、导入 从古至今,有很多很多的奇人异事。比如古有无盐,相貌丑陋,却以极高的德行赢得齐宣王的尊重而立为王后;今有文喜得,癖好吃活蛇,越毒越越觉得美味。大千世界,无所不有,今天我们要学习《种树郭橐驼传》。 二、作者柳宗元 题解: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生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世称柳柳州或柳河东。传记散文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部分,有《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梓人传》、《童区寄传》、《段太尉逸事状》等名篇。与寻常史传文不同,其传记散文往往借题发挥,指斥时弊,思想深刻,感情厚重,堪称奇文。 三、解惑(投影1):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好语言关。这篇文章490余字,注解就60多处,应该在预习时能读懂课文。但有十来个同学的预习情况还是令老师崩溃。 这些意思我就不讲了,稍微点一些重要的语法现象。

解惑二词类活用: 补充:两个名词并列,前一个作动词用。可根据其在谓语的位置判断其词性。如项羽军霸上。讲解3时插入:乡里的人给他起那么难听的外号,他居然欣然接受,说:甚善,很好,给我起这个名字本来就很恰当。是不是自暴自弃啊——豁达、自信。 解惑三:古今异议 其实: 1、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它的果实 2、虽曰爱之,其实害之今义:实际情况是 故乡: 故乡人号之“驼”古义:故:所以乡:家乡今义:家乡 既然:(怎么读) 既然已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解惑四: 1、旦视而暮抚旦:名作状,在早上 2、不亦善夫!吾问种树,得养人术。 不是很好吗!我请教养树(的方法),(却)得到了养民的法术。”传播这件事来作为官吏的戒示。 3、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本性 凡植木之性方法 则其天者全其性者得矣解释:那么它的天然(品质)保全而它的本性(就)不会丧失了。 4、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宾语前置(忌不自信) 5、以子之道,移之官理解释:把你的(种树)经验,挪到当官治民上 6、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怎么读) 关于文章内容的问题,老师已经板书在白板上,我们将在梳理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逐个地解决: 1、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 2、为什么即使别人模仿他种树的秘诀也达不到和他一样的效果 3、为什么放纵比督促的结果好那么多呢 4、为什么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这与本文主题有什么关联,在本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5、文章所用的是什么手法 四、授业: 1、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真有这个人吗仅仅写了他种树吗 写了一个有种树绝技的人,通过揭秘他的种树经,并与他人种树的对比,由此阐明了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在最后两段找,找出一个与“种树经”相应的词。

种树郭橐驼传完美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偻”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归纳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学习课文中对比与类比的手法。 3.了解“养民”治国的的深刻道理及其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 1.归纳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学习课文中对比与类比的手法。 三、教学难点 了解“养民”治国的的深刻道理及其现实意义。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如果大家留心我们的周围环境会发现无论是城市街道还是校园空地中都种了不少花草树木,它们不仅能愉悦我们的心情,更能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历代文人墨客就长对喜爱的树木题诗吟咏。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咱们XX浣花溪时,也不忘在他的草堂中栽种些桃树,“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而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XX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XX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我们今天将学的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从题目便可看出此文与树有关。那就让我们朗读课文,看看他写了关于树的什么事儿呢?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6页,自己朗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注意结合注释与字典读准字音及断句。 生:自己朗读课文。 师:好,我请几位同学站起来朗读一下课文,大家看看有没有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请三位同学分别读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三至五自然段。读的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读音和断句)。 生:朗读课文。 师:嗯,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全文并归纳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明确:第一自然段,介绍郭橐驼名字由来、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他种树的高超技艺。 第二自然段,从郭橐驼与“他植者”种树的态度方法对比中,阐述种树之道在于顺天致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