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血液一般检查

2血液一般检查

2血液一般检查
2血液一般检查

一、名词解释:

1、贫血

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3、Auer小体

4、类白血病反应

5、网织红细胞反应

二、选择题

A型题

6、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提供营养

B 维持体温

C 运输激素

D 运输O2和CO2

E 提供铁

7、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

A 90天

B 30天

C 100天

D 50天

E 120天

8、贫血是外周血单位体积中:()

A 红细胞数低于正常

B 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C 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D 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E 循环血量较正常减少

9、按贫血病因机制下列哪项组合是错误的:()

A 红细胞破坏过多——慢性感染性贫血

B 红细胞生成减少——再障

C 红细胞慢性丢失过多——缺铁性贫血

D 骨髓红细胞生成被干扰——伴随白血病的贫血

E 造血原粒缺贫——巨幼细胞性贫血

10、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呈现:()

A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 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C 大细胞性红细胞

D 镰形RBC

E 缗钱状

1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粒细胞生成过程中,人为可划分为干细胞池、生长成熟池和功能池

B 从晚幼粒细胞起至成熟粒细胞不具有分裂功能

C 外周血中粒细胞增随血液循环运行

D 粒细胞的半衰期为6~7小时

E 剧烈运动可使中性粒细胞暂时性升高

12、粒细胞减少症是指:()

A 白细胞总数<4×109/L

B 中性粒细胞数<0.5×109/L

C 中性粒细胞数<1.5×109/L

D 中性粒细胞数<2×109/L

E 中性粒细胞数<1×109/L

13、以下可使ESR增快的是:()

A 纤维蛋白原

B 白蛋白

C 卵磷脂

D 镰形RBC

14、急性溶血时:()

A 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B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C 脾脏显著增大

D 白细胞计数不变

E 外周血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

15、30岁女性,头昏乏力2月,发热3天入院,体查:贫血貌,颈部可扪及黄豆大小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血象示Hb50g/L WBC50×109/L,异常细胞0.37 Pt 74×109/L,骨髓示增生极度活跃,可见Auer小体,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败血症

D 缺铁性贫血

E 血小板减少症

B型题

问题16-21 以下红细胞见于

A 球形红细胞

B 缗钱状红细胞

C 靶形红细胞

D 泪滴状红细胞

E 裂红细胞

16、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A )

17、多发性骨髓瘤( B )

18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 )

19、地中海贫血(C )

20、骨髓纤维化( D )

21 弥散性贫血内凝血( E )

问题22~25

A 中毒颗粒

B 嗜酸粒细胞增多

C 异形淋巴细胞

D 单核细胞增多

E 嗜碱粒细胞增多

22 支气管哮喘( B )

23 化脓菌感染( A )

24 流行性出血热( C )

25急性感染恢复期( D )

X型题

26 据国内标准,Hb测定值下列哪项可诊断为贫血:()

A 成年男性低于120g/L

B 成年女性(非妊娠)低于110g/L

C 妊娠期<100g/L

D 初生儿至3个月低于150g/L

27、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

A 红细胞生成减少

B 红细胞破坏过多

C 红细胞丢失过多

D 骨髓造血障碍

E 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28、以下贫血属于生理性贫血的有:()

A 老年人

B 妊娠中后期

C 肺心病

D 高原地区居民

E 肾癌

29、以下哪些原因可造成中性粒细胞增多:()

A 化脓菌感染

B 急性心梗

C 急性溶血

D消化道大出血

E 非白血性白血病

30、ESR增快可见于:()

A 风湿热活动期

B 手术创伤

C心绞痛

D 恶性肿瘤

E 多发性骨髓瘤

31 缺铁性贫血时:()

A 红细胞是小细胞低色素性

B 治疗前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C 铁剂治疗有效时,用药3~5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

D 铁剂治疗1周时,血红蛋白开始上升

E 铁剂治疗无效,说明患者有是缺铁性贫血

三、问答题

32、类白血病反应如何与慢粒白血病区别?

【参考答案及题解】

一、名词解释

1、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以血红蛋白为标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110g/L,即可以为贫血。

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正常时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亦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3、Auer小体:在瑞氏或吉姆萨的血或骨髓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中出现染红色细杆状物质,1条或数条不等,长1~6um,称为Auer小体(棒状小体),这种Auer小体仅出现在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故Auer小体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

4、类白血病反应: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升高,并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引起类白反应的常见病因有感染、恶性肿瘤、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失血等。去除病因后,类白血病反应也消失。

5、网织红细胞反应: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病人相应给予铁剂或叶酸/vi+B12治疗后,网织红细胞升高,见于红细胞恢复,用药3~5天后,网织红细胞即开始上升,7~10天达高峰一般增至6~8%,治疗2周后网织红细胞渐下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才渐升高。这一现

象升为网织红细胞反应,可作为贫血治疗时早期判断疗效的指标。也可用此现象作为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性治疗。

二、选择题

A型题

6、D

7、E

8、D

9、A 10、A 11、C 12、C 13、A 14、A 15、A

B型题

16、A 17、B 18、A 19、C 20、D 21、E 22、B 23、A 24、C 25、D

X型题

26、A B C 27、A B C 28、A B 29、A B C D 30、A B D E 31、A B C

问答题:

32、答:类白血病反应常见于急性感染、外伤、大面积烧伤、急性溶血或出血,有原发病症状,白细胞计数中度增高,多<100×109/L,以分叶核及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少见原粒细胞,常有明显粒细胞中毒改变,嗜酸、嗜碱粒细胞不增多,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及骨髓象多无明显改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升高,无Ph染色体,治疗原发病为主。

慢粒白血病常表现为消瘦、乏力,脾肿大明显,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常>100×109/L,外周血可见各阶段粒细胞,嗜酸、嗜碱粒细胞常增多,粒细胞无明显中毒改变。早期病例轻或中度贫血,血小板数可增高,晚期均减少,骨髓增生极度,粒系常占90%以上,以晚幼、中幼粒为主,原粒+早幼粒<10%,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显著减低甚至为0,绝大多数病人ph染色体阳性,治疗以羟基脲、干扰素为主,亦可行联合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谢兆霞】

血液检查正常参考值1

血液检查 一、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血液的一般检查

实验室诊断 第一节血常规 一、红细胞 1、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计数 (1)参考值 (2)临床意义

造血功能障碍主要是骨髓造血功能,红细胞丢失过多指失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机体缺氧,红细胞代偿性增多

2、红细胞形态改变和大小改变 注意: ①小细胞低色素里面的四种贫血,都是导致Hb合成障碍,出现大量细胞质不足(小细胞),及Hb含量减少(低色素)。 ②MVC:红细胞平均体积;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③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终末期常见的并发症。贫血的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 ④骨髓病性贫血(MA)或称骨髓浸润性贫血,是骨髓被肿瘤细胞或异常组织浸润,造血骨髓微环境遭受破坏,造血功能受损引起的贫血。其特征是骨痛、骨质破坏、贫血伴幼粒幼红细胞血象。 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后天性克隆性疾患,其基本病变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dysplasia),导致无效造血以及恶性转化危险性增高。表现为骨髓中各系造血细胞数量增多或正常,但看明显发育异常的形态改变;外周血中各系血细胞明显减少。而且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危险性很高。 椭圆形红细胞: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球形红细胞: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二、白细胞 2、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 (2)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 脾脏是血细胞的火葬场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①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也见于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反应、急性中毒等。 ②核右移:5叶者超过3%时称为核右移。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 核左移说明正常的中性粒细胞损伤过多,或者造血功能出现问题。右移是造血功能下降。 3、几种白细胞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 (1)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减少 过敏性疾病伤寒的极期 寄生虫病应激状态 皮肤病休克 血液病及某些恶性肿瘤库欣综合征

《血液学检验》考试题 A卷

《血液学检验》考试题(A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胚胎期造血可分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三个时期。2.幼稚红细胞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期。3.五大血细胞系统中,在幼稚阶段能进一步分成早幼、中幼、晚幼三期的是: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骨髓增生程度一般均以____________细胞与_____________细胞之比来进行,通常分为______级。 5.正常成人在1.5cm×3cm的骨髓涂片中可见巨核细胞_______个,其中以 _________细胞占主要比例。 6.骨髓涂片低倍镜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 7.通常情况下,骨髓检验能对白血病、急性再障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作出肯定诊断。 8.内源性凝血途径启动于________,这一过程有四个凝血因子参加,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9.血小板具有使血块收缩的功能,主要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完成。10.在血小板膜糖蛋白中,___________具有粘附功能,_____________而具有聚集功能。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干抽: 2.溶血性贫血(hemoiytie anemia): 3.白血病裂孔现象:

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验

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 通过本章节学习,你将能回答关于“血液一般检验”的下列问题: 1.红细胞计数有哪些方法?红细胞显微镜计数法原理如何?红细胞计数参考方法是什么? 2.什么是血细胞计数误差?如何减少误差? 3.血红蛋白测定有哪些方法?WHO和ICSH推荐何种参考方法? 4.简述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的实验原理? 5.有哪些人为原因可造成红细胞形态异常? 6.血细胞比容的离心沉淀测定有哪些方法?其原理如何?其优缺点? 7.何谓网织红细胞?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为几型?外周血中以哪型网织红细胞为主? 8.常见网织红细胞染色方法有几种?网织红细胞活体染色的原理是什么? 9.白细胞计数的方法学评价? 10.白细胞计数时标本采集的质量保证? 11.如何减少白细胞计数的固有误差? 12.如何校正有核红细胞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13.显微镜计数法白细胞计数的质量考核与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14.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学评价? 15.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6.临床常用血栓与止血筛检试验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7.如何评价出血时间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8.PT、APTT测定的质量保证环节及主要临床意义? 19.ISI、INR的含义如何?有何主要临床应用? 20.如何从PLT、PT和APTT这三项筛检试验获取临床信息? 21.何谓ABO血型抗体?IgM型血型抗体和IgG型血型抗体的产生及生物学特性有何不同? 22.常用ABO血型鉴定方法有几种? 23.如何区分Rh阳性血型和Rh阴性血型?常规鉴定Rh血型的方法是什么? 24.为什么对有反复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要同时使用酶介质法和抗人球蛋白试验配血? 血液一般检验是指血液检验项目中最基础及最常用的检验,主要包括手工或仪器血细胞计数及相关参

诊断试题(血液)

血液一般检查 一、名词解释: 1、1、贫血 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3、3、Auer小体 4、类白血病反应 5、网织红细胞反应 二、选择题 A型题 6、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提供营养 B 维持体温 C 运输激素 D 运输O2和CO2 E 提供铁 7、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 A 90天 B 30天 C 100天 D 50天 E 120天 8、贫血是外周血单位体积中:() A 红细胞数低于正常 B 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C 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D 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E 循环血量较正常减少 9、按贫血病因机制下列哪项组合是错误的:() A 红细胞破坏过多——慢性感染性贫血 B 红细胞生成减少——再障 C 红细胞慢性丢失过多——缺铁性贫血 D 骨髓红细胞生成被干扰——伴随白血病的贫血 E 造血原粒缺贫——巨幼细胞性贫血 10、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呈现:() A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 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C 大细胞性红细胞 D 镰形RBC E 缗钱状 1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粒细胞生成过程中,人为可划分为干细胞池、生长成熟池和功能池 B 从晚幼粒细胞起至成熟粒细胞不具有分裂功能

C 外周血中粒细胞增随血液循环运行 D 粒细胞的半衰期为6~7小时 E 剧烈运动可使中性粒细胞暂时性升高 12、粒细胞减少症是指:() A 白细胞总数<4×109/L B 中性粒细胞数<0.5×109/L C 中性粒细胞数<1.5×109/L D 中性粒细胞数<2×109/L E 中性粒细胞数<1×109/L 13、以下可使ESR增快的是:() A 纤维蛋白原 B 白蛋白 C 卵磷脂 D 镰形RBC 14、急性溶血时:() A 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B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C 脾脏显著增大 D 白细胞计数不变 E 外周血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 15、30岁女性,头昏乏力2月,发热3天入院,体查:贫血貌,颈部可扪及黄豆大小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血象示Hb50g/L WBC50×109/L,异常细胞0.37 Pt 74×109/L,骨髓示增生极度活跃,可见Auer 小体,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败血症 D 缺铁性贫血 E 血小板减少症 B型题 问题16-21 以下红细胞见于 A 球形红细胞 B 缗钱状红细胞 C 靶形红细胞 D 泪滴状红细胞 E 裂红细胞 16、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17、多发性骨髓瘤() 18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9、地中海贫血() 20、骨髓纤维化() 21 弥散性贫血内凝血()

临床血液学及检验试题和答案.

临床血液学及检验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以下每一道考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相关专业知识) 染色呈阴性反应的细胞是 的早幼粒细胞 B.中性分叶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答案:E 2.过氧化物酶染色呈强阳性的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 E.浆细胞 答案:A 3.只能在血小板中生成的是 A.血小板第三因子 B.血小板第四因子 C.纤维蛋白原 D.胶原酶 E.纤维连接蛋白 答案:B 4.正常成人骨髓涂片特异性酯酶染色呈阳性的细胞是 A.中性粒杆状核细胞 B.单核细胞 C.早幼粒细胞 D.晚幼红细胞 E.原始淋巴细胞 答案:C 5.下列哪项胞内异常不可能出现于红细胞 小体 环 小体 D.嗜碱性点彩 E.变性珠蛋白小体 答案:A 6.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血象特点是 A.白细胞分类以原始、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 B.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 C.白细胞计数一定高于正常 D.血小板散在、少见 E.白细胞分类以中幼粒以下阶段细胞明显增多为主 答案:E 7.临床上类白血病反应最常见于 A.严重感染 B.恶性肿瘤骨转移 C.有机磷农药或一氧化碳中毒 D.急性溶血或出血 E.外伤或大面积烧伤 答案:A 8.下列关于冷凝集素综合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主要为IgM ~4℃凝集反应最强 C.慢性型以血管内溶血为主 D.溶血不需补体参与 E.多见于女性 答案:D 9.下列不是造血祖细胞的主要特征的是 A.具有高度增殖能力 B.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 C.弱表达CD34 D.对称性有丝分裂 E.具有定向分化能力 答案:B 10.下列细胞因子中对造血细胞起负向调控作用的是 A.干细胞因子 β 答案:B 11.在人类产生血细胞的过程中,各类血细胞形成的顺序是 A.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 B.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C.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 D.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 答案:B 12.关于红细胞系统的发育特点,以下正确的是 A.原始红细胞胞浆内有特异性颗粒 B.早幼红细胞核染色质粗糙、密集、结块 C.早幼红细胞胞浆量一般较少,染色呈嗜酸性 D.中幼红细胞胞浆含量丰富,染色呈嗜多色性 E.晚幼红细胞核染色质粗糙、呈网状 答案:D 13.临床上骨髓增生程度,通常的表示方式为 A.粒细胞:成熟红细胞 B.有核细胞:全部血细胞 C.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 D.粒细胞:有核红细胞 E.有核红细胞:全部血细胞 答案:C 和B淋巴细胞接触抗原后再繁殖的场所是 A.肝和淋巴结 B.脾和淋巴结 C.骨髓 D.淋巴结 E.胸腺 答案:B 增加见于下列何种疾病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急性白血病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答案:E 16.在人类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的造血活动始于 A.胚胎第12周 B.胚胎第10周 C.胚胎第8周 D.胚胎第6周 E.胚胎第3~4周 答案:E 17.红细胞破坏后,受何者吞噬 A.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B.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脾 E.肝 答案:A 18.红细胞起源于 A.原始红细胞 B.肝脏 C.骨髓造血干细胞 D.巨噬细胞 E.早幼红细胞 答案:C 19.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常引起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失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巨幼细胞贫血 答案:E 20.一般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正常色素性贫血 B.低色素性贫血 C.高色素性贫血 D.嗜多色性贫血 E.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答案:A 临床血液学检验考试题 一、选择题 A型题(每题1分,共10分) 1、带3蛋白是红细胞膜中含量最多的一种(D) A、锚蛋白 B、收缩蛋白 C、肌动蛋白 D、跨膜糖蛋白 E肌球蛋白

血液学检验试题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第三章血液学检验试题 一选择题: 1人体最早的造血器官是 A.肝脏 B.脾脏 C.卵黄囊 D.骨髓2下列物质中对骨髓所有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都有调控作用的是 A. IL-2 B. IL-5 C.IL-4 D. IL-6 3血友病A、B分别缺乏以下凝血因子 A. Ⅳ、Ⅷ B. Ⅲ、Ⅴ C.Ⅷ、Ⅺ D.Ⅷ、Ⅸ4下列各项中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试验是 A. APTT B. SCT C. PT D. CT 5下列哪项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 A.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B.粒红比例2~5:1 C.可见少量网状细胞和肥大细胞 D.原始淋巴细胞占8% 6下列哪项不符合DIC A.血小板减少 B.PT延长 C.Fg含量减少 D.FDP减少 7绿色瘤常伴随于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8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8.5×109/L,网织红细胞15%,可能是下列哪种疾病 A.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急性型ITP 9血清铁降低,骨髓细胞外铁增高、内铁减少,可能是以下哪种疾病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贫血 10为区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常用 A.POX染色 B.PAS 染色 C.NAP染色 D.α-NAE染色11POX染色多呈阴性,PAS反应阳性产物为红色粗颗粒状或块状,底色不红,可能是 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B. 红白血病 C.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12下列出现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是 A.PML/RARA融合基因 B.BCR/ABL融合基因 C. t(9;11) D. t(15;17) 13下列哪项组合是错的 A.血友病时,APTT延长 B.严重肝病时,PT 延长 C.继发性DIC早期,3P试验阳性 D.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凝血酶消耗试验正常14有关APC的作用,下列错误的是 A.灭活因子Ⅴa、Ⅷa B.抑制因子Ⅹa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 C.激活纤溶系统 D..灭活凝血酶和纤溶酶 15下列不属检测血友病的筛选试验的是A..STGT APTT B.ACT C.SCT(涂硅试管法) D.CT(普通试管法) 16胞核偏位,核染色质呈车轮状;胞质有浑浊泡沫感,可见核旁淡染区,可能是 A.中幼红细胞 B.原始红细胞 C.浆细胞 D.原始单核细胞 17下列概念错误的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OX染色阴性 B.红白血病——幼红细胞PAS染色阴性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片分类计数中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粒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18健康成人骨髓象中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不应超过 A.2% B.5% C.7% D.10% 19下列疾病中除哪项外,均可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 A.MDS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恶性组织细胞病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0因子Ⅷ又称 A.组织因子 B.凝血酶原 C.抗血友病球蛋白 D.抗血友病因子乙21BT延长可见于下列疾病,但除外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血小板无力症 C.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D.血友病A 22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含量增高不见于下列哪项 A.糖尿病 B.多发性骨髓瘤 C.急性感染 D.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 23下列哪项不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参与抗凝的物质

血液学检验考试题A卷

血液学检验考试题A卷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血液学检验》考试题(A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胚胎期造血可分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三个时期。 2.幼稚红细胞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期。3.五大血细胞系统中,在幼稚阶段能进一步分成早幼、中幼、晚幼三期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骨髓增生程度一般均以____________细胞与_____________细胞之比来进行,通常分为______级。

5.正常成人在1.5cm×3cm的骨髓涂片中可见巨核细胞_______个,其中以 _________细胞占主要比例。 6.骨髓涂片低倍镜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 7.通常情况下,骨髓检验能对白血病、急性再障以及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作出肯定诊断。 8.内源性凝血途径启动于________,这一过程有四个凝血因子参加,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9.血小板具有使血块收缩的功能,主要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完成。10.在血小板膜糖蛋白中,___________具有粘附功能,_____________而具有聚集功能。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干抽: 2.溶血性贫血(hemoiytie anemia): 3.白血病裂孔现象: 四.问答题:用哪几个常用检测项目来判定血管内溶血。(共11分) 一.选择题: 1.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场所是: A、肝 B、脾 C、淋巴结 D、骨髓 2.就造血多能干细胞而言,下述概念错误的是:

临床血液学及检验试题和答案

临床血液学及检验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以下每一道考题有A、B、C D 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相关专业知识) 1. P0X染色呈阴性反应的细胞是 A. M3的早幼粒细胞 B. 中性分叶粒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淋巴细胞 答案:E 2. 过氧化物酶染色呈强阳性的细胞是 A. 嗜酸性粒细胞 B. 嗜碱性粒细胞 C. 单核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浆细胞 答案:A 3. 只能在血小板中生成的是 A. 血小板第三因子 B. 血小板第四因子 C. 纤维蛋白原 D. 胶原酶 E. 纤维连接蛋白 答案:B 4. 正常成人骨髓涂片特异性酯酶染色呈阳性的细胞是 A冲性粒杆状核细胞 B. 单核细胞 C. 早幼粒细胞 D. 晚幼红细胞 E. 原始淋巴细胞 答案:C 5. 下列哪项胞内异常不可能出现于红细胞 A. Russel 小体 B. Cabot 环 C. Howell-Jolly 小体 D. 嗜碱性点彩 E. 变性珠蛋白小体 答案:A 6.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血象特点是 A. 白细胞分类以原始、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 B. 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 C. 白细胞计数一定高于正常 D. 血小板散在、少见 E. 白细胞分类以中幼粒以下阶段细胞明显增多为主 答案:E 7. 临床上类白血病反应最常见于 A. 严重感染 B. 恶性肿瘤骨转移 C. 有机磷农药或一氧化碳中毒 D. 急性溶血或出血 E. 外伤或大面积烧伤 答案:A 8. 下列关于冷凝集素综合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抗体主要为IgM B. 0?4 C凝集反应最强 C. 慢性型以血管内溶血为主 D. 溶血不需补体参与 E. 多见于女性 答案:D 9. 下列不是造血祖细胞的主要特征的是 A. 具有高度增殖能力 B. 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 C. 弱表达CD34 D. 对称性有丝分裂 E. 具有定向分化能力 答案:B 10. 下列细胞因子中对造血细胞起负向调控作用的是 A. 干细胞因子 B. TGF- B C. IL-11 D. IL-3 E. TPO 答案:B 11. 在人类产生血细胞的过程中,各类血细胞形成的顺序是 A. 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巨核细胞一单核细胞 B. 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C. 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 D. 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 E. 淋巴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答案:B 12. 关于红细胞系统的发育特点,以下正确的是 A. 原始红细胞胞浆内有特异性颗粒 B. 早幼红细胞核染色质粗糙、密集、结块 C. 早幼红细胞胞浆量一般较少,染色呈嗜酸性 D. 中幼红细胞胞浆含量丰富,染色呈嗜多色性 E. 晚幼红细胞核染色质粗糙、呈网状答案:D 13 .临床上骨髓增生程度,通常的表示方式为 A. 粒细胞:成熟红细胞 B. 有核细胞:全部血细胞 C. 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 D. 粒细胞:有核红细胞 E. 有核红细胞:全部血细胞答案:C 14. T和B淋巴细胞接触抗原后再繁殖的场所是 A. 肝和淋巴结 B. 脾和淋巴结 C. 骨髓 D. 淋巴结 E. 胸腺答案:B 15. CFU-GM增加见于下列何种疾病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 急性白血病 D.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答案:E 16. 在人类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的造血活动始于 A. 胚胎第12周 B. 胚胎第10周 C. 胚胎第8周 D. 胚胎第6周 E. 胚胎第3~4周答案:E 17. 红细胞破坏后,受何者吞噬 A.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B. 单核细胞 C冲性粒细胞 D. 脾 E. 肝答案:A 18. 红细胞起源于 A. 原始红细胞 B. 肝脏 C. 骨髓造血干细胞 D. 巨噬细胞 E. 早幼红细胞答案:C 19. 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常引起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失血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E. 巨幼细胞贫血答案:E 20. 一般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 正常色素性贫血 B. 低色素性贫血 C. 高色素性贫血 D. 嗜多色性贫血 E.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答案:A 临床血液学检验考试题 一、选择题 A型题(每题1分,共10分) 1、带3蛋白是红细胞膜中含量最多的一种(D A、锚蛋白 B、收缩蛋白 C、肌动蛋白 D、跨膜糖蛋白E肌球蛋白 2、影响DNA合成的常见因素(E ) A、丙酮酸激酶缺乏 B、铁缺乏 C、维生素C缺乏 D、微量元素缺乏 E、叶酸和维生素B,2(vitamin B “)缺乏 3、早期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指标是( A ) A、血清铁蛋白降低 B、血清铁降低 C、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D、总铁结合力升高 E、铁粒幼细胞增多 4、PAS染色对下列哪项最有意义:(A) A、巨贫与红血病的鉴别B急淋与急非淋的鉴别C、PNH 与再障的鉴别 D外周血象检查E、以上均不正确 5、活化蛋白C可灭活下列哪些因子(CC A、因子X a、辺a B、因子皿a、X a C、因子V a、呱a

血液学基础和血液分析一般原理

血液学基础及血液分析一般原理 目录 第一章血液学基础 第一节血液的功能与组成 第二节血液一般检验的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简介 第一节血液分析仪主要检测项目 第二节血液分析仪基本检测原理 第三节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检测原理 第四节液体定量方法 第五节血液分析各参数的结果来源 第六节血液分析仪的技术发展 第七节选择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原则 本部分要点: 主要论述了血液的组成、血浆与血清的区别,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功能,血液常规分析的目的与内容以及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及技术发展。 本部分为血液学及血液检测最基本的知识,除非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建议各业务人员应对本部分的内容进行通读,并能掌握有关英语缩写、基本术语的含义以及血液分析仪各检测参数的产生过程。

第一章血液学基础 第一节血液的功能与组成 1.血液的功能 ?机体各组织器官营养成分与代谢产物的载体。 ?人体所需水分、氧及排出二氧化碳的载体。 ?参与人体免疫功能,防止疾病侵袭。 2.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有形成分(血细胞等)与血浆组成。 ?血清:血液自然凝固,除去固体部分(血饼)后所获得的液体部分。 ?血浆:血液经抗凝处理,在离心作用后获得的清液部分。除血清所含成分外,还包括 蛋白质、凝固因子等成分。 血清 血浆蛋白质 血液凝固因子 红细胞血饼 有形成分白细胞 血小板 其她有形成分 3.血液细胞构成 红细胞 血液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1)、红细胞: ?形态与功能: 红细胞为扁圆状结构,中央凹陷,细胞内无核、柔软,可进入比本身直径更小的毛细血管,平均直径7~8μm。内含血红蛋白,富含铁元素,容易氧化。负责将氧气输送致全身,并将二氧化碳收集至肺部排出。 ?红细胞的成熟: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红系祖细胞,后者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下,分化为原红细胞,经数次有丝分裂而依次发育为早幼、中幼、晚幼红细胞,后者已丧失分裂能力通过脱核成为网织红细胞进入外周血。由网织红细胞再发育成为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从早幼红细胞开始,已能利用铁蛋白与原卟啉合成血红素,后者再与珠蛋白肽链结合而成为血红蛋白,幼红细胞越趋向成熟,合成的血红蛋白越多,直到网织红细胞阶段仍能合成少量血红蛋白。 一般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的含量不超过1%,网织红细胞中仍残留有RNA,由此可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进行检测。网织红细胞越成熟,DNA含量越低,由此可计算出网织红细胞成熟程度。 (2)、白细胞: ?白细胞的分类与分群: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只有将白细胞的种类分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分析才被认可为白细胞分类。除此之外的只能算 作白细胞分群。但在国内,白细胞分类与分群的界定并不十分严格。以下就是白细 胞的分类或分群: 小型白细胞(淋巴细胞) 二分类 大型白细胞(其她白细胞) 小型白细胞(淋巴细胞) 三分类中型白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 大型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五分类嗜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实验诊断学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

实验诊断学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验(下一页) 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查 【学习要求】 1、掌握血液一般检查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熟悉血细胞成分变化的生理及病理意义 【内容精要】 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检验 1、红细胞的生成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在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下,继续增殖和分化成原始红、早幼红、中幼和晚幼红细胞(丧失分裂能力)脱核而成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从骨髓→周血约需5天时间。 2、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呼吸载体从肺部携带氧输送至全身各组织,并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而呼吸出体外,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血红蛋白来完成。 3、红细胞的平均生存时间约为120天,成人体内每天约有1/120的红细胞因衰老而被破坏。 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血红蛋白→单核巨噬细胞内分解为Fe、珠蛋白、胆红素。 4、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数量改变其临床意义 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两者测定的意义大致相同,但在某些情况如低色素性贫血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常不平行,血红蛋白降低较红细胞为明显,故同时测定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以作比较对诊断有意义。 检测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应注意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如病人全身血液总容量及全身血浆容量有无改变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海拨的差异等。 (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高于参考值高限成年男性红细胞>6.0×10 12 /L 血红蛋白>170g/L 成年女性红细胞>5.5×10 12 /L 血红蛋白>160g/L 可分为相对性增多和绝对性增多两大类:①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 ②绝对性增多可分继发与原发 A继发:a.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因血氧饱和度减低,组织缺氧所引起生理性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见于胎儿和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病理性见于慢性心、肺疾患。b.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患有关。

血液学与血液检验——考试复习要点

血液学与血液检验考试复习要点: 1.原始细胞一般形态特征 原始粒细胞:胞体直径10-20um,呈圆形或类圆形。胞核较大,占胞体的4/5左右,圆形或类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分布均匀平坦,犹如一层薄纱,无浓集;核膜不清楚;核仁2-5个,较小,清楚,呈淡蓝色。胞质较少,呈水彩样透明的天蓝色或深蓝色,绕于核周,有时近核处染色较淡,无颗粒或有少量细小颗粒。根据颗粒的有无,将原始粒细胞分为1型和2型:1型为典型的原始粒细胞,胞质中无颗粒;2型除具有典型原始粒细胞的特征外,胞质中还有少量细小的颗粒。 原始红细胞:胞体直径15-25um,圆形或椭圆形,常有不规则瘤状或伪足状突起,有时因核糖核酸聚集使胞质呈假颗粒状或泡沫样。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一侧,约占胞体的4/5左右;核染色质呈紫红色粗颗粒状,核膜清楚;核仁1-3个,大小不一,染浅蓝色,边界不清楚。胞质较多,深蓝色不透明,呈油画蓝感,染色较不均匀,在核周围常有淡染区;胞质中无颗粒,但因核糖核酸丰富而自行聚集,使胞质中出现蓝色“颗粒”。 原始巨核细胞:胞体直径15-30um,较其他原始细胞大,圆形或不规则。胞核较大,占细胞的3/4,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胞核常1-2个;核染色质较其他原始细胞粗,排列紧密呈浓密网状,分布不均匀,染深紫红色;核仁2-3个,呈淡蓝色,常不清晰。胞质较少,蓝色或深蓝色,周边深染,无颗粒,常可见胞质指状突起,细胞周边常有少量血小板附着。 原始淋巴细胞:胞体直径10-18um,胞体及胞核呈圆形或类圆形,居中或稍偏一侧。核染色质呈颗粒状,但比原粒细胞稍粗且色深,排列均匀,核膜浓厚,周界清晰;核仁1-2个,较清晰,淡蓝色,好像凹陷之小洞。胞质少,蓝色,无颗粒,常有狭窄的核周淡染区。 原始单核细胞:胞体直径14-25um,圆形或不规则,有时可有伪足。胞核圆形或不规则,可有折叠或扭曲现象,核居中或偏位;核染色质纤细、疏松,呈细网状,较其他原始细胞着色淡,染淡紫红色,核膜不明显,核仁1-3个,常大而清晰。胞质较多,呈灰蓝色或蓝色,不透明、毛玻璃样,可有空泡,无颗粒或有少许,边缘不规则,常有伪足状突起。原始单核细胞分为1型和2型,分型方法似原始粒细胞。 原始浆细胞:胞体直径15-25u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占胞体的2/3以上,常偏位;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网状,核仁有2-5个。胞质多,呈深蓝色,不透明,近核处有淡染区(呈半月形),无颗粒,可有空泡。 2.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 低倍镜下选择染色良好、细胞分布均匀部位,根据有核细胞的密度或有核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例反应骨髓的增生程度。对增生减低的标本,应观察全部送检骨髓片,以免漏检有代表性的标本,或将外周血稀释的涂片(无骨髓小粒)误认为增生减低。骨髓增生程度减低没有统一标准,有三级、五级、七级、八级等分类方法,但一般采用五级分类法,即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明显活跃、增生活跃、增生减低及增生极度减低。 3.贫血的分级 根据血红蛋白浓度,成人贫血的程度分为4级。 轻度:Hb>90g/L与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之间,症状轻微。 中度:Hb90-61g/L,体力劳动后心慌气短。 重度:Hb60-31g/L,休息时感心慌气短。 极重度:Hb≦30g/L,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4.骨髓检查的禁忌症和适应证 适应症:(1)原因不明的外周血细胞数量和形态异常:如一系、二系、三系减少或增多,一系增多伴二系减少、外周血中出现原始及幼稚细胞等。 (2)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血液学检验试题及答案

血液学检验试题及答案1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0分一.单选题(共733题,每题0分)1.下列哪项不符合髓外造血( C ) A.多见于儿童B.是机体对血细胞的需求明显增高的一种代偿C.是机体正常反应,不属于病理改变D.造血部位可以累及到胸腺E.可导致相应器官的肿大 2.下列哪种疾病不是造血干细胞异常疾病( D ) A.CML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3.男,58岁,诊断为M2型白血病,化疗后缓解。近日来感两下肢无力,逐渐发展成截瘫。检查血象及骨髓象仍处部分缓解状态,CSF中蛋白(++),白细胞0.025×109/L。患者截瘫原因可能是( E ) A.第二肿瘤转移B.中枢神经系统出血C.细菌性脑膜炎D.化疗药物损害E.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4.下列哪种说法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 D ) A.是一种淋巴细胞系统的恶性疾病B.女性多于男性C.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黄疸D.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E.病程常大于一年 5.临床上患者尿检查中,检出哪一项异常对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意义最大( E ) A.蛋白尿(++++) B.血尿C.蛋白管型尿D.原始细胞E.本周蛋白 6.红细胞膜的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约为( A ) A.1:1 B.1:2 C.1:3 D.1:4 E.1:5 7.肝硬化病人易发生凝血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A ) A.某些因子缺乏B.血小板减少C.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D.维生素K缺乏E.组织因子缺乏 8.下列哪项不符合凝血检查的临床意义( B ) A.严重肝病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B.血友病A时出血时间延长C.DIC时凝血酶时间延长D.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时ELT延长E.Ⅻ因子缺乏症APTT延长 9.最适宜用来识别T细胞的白细胞分化抗原(CD)是( B ) A.CD33 B.CD7 C.CD19 D.CD41 E.CD34 10.凝血过程中起加速作用和自我催化作用的凝血因子是( A ) A.凝血酶B.组织因子C.Ca2+ D.接触因子E.因子Ⅺ 11.血小板粘附率减低见于( D ) A.血栓性疾病B.糖尿病C.妊娠高血压D.巨大血小板综合征E.肾小球肾炎 1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致病因素中,正确的是( C ) A.造血原料缺乏B.细菌感染C.苯及其衍生物D.PNH E.粟粒性结核13.以下对叶酸的论述,不确切的是( C ) A.叶酸分子是由喋呤基、对氨基苯甲酸及谷氨酸三个部分组成B.不耐热C.人类自己能合成叶酸D.停止摄入叶酸几个月后就能发生叶酸缺乏症E.动物脏器如肝等含量丰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