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国学术史

民国学术史

民国学术史
民国学术史

资料、研究和方法有所创新

新资料的发现推动学科的进展。考古发现、出土文献、古文书、墓志、族谱等大量涌现,尤其是清华大学战国简、北京大学藏汉简、岳麓书院藏秦简、走马楼吴简等简帛资料的出版,促进了相关领域研究。大量文献和考古新材料的出土,为重新认识上古史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加强古文献与古史研究的同时,史学界也追本溯源,试图重建中国上古历史。

新领域和新学科得以开辟、拓展和建立。环境史、海洋史、城市史、区域史、灾异史等新领域得到拓展,为认识中国古代史开辟了新途径。古文书学、形象史学等扩大了历史学研究范围,为认识历史提供了新视角。

新研究方法得到更广泛的使用。考古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相互渗透,碳14、金相分析、铜同位素、锶同位素、DNA、大数据、网格化等运用到研究中,为史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资料和结论。

新研究方式逐渐推广。继以前资料收集和整理的电子化、网络化之后,著作的发布方式也开始网络化。学科多平台、多中心的构筑以及协同创新方式的出现,改变了以前平台少、单中心的局面,使同一领域或主题的交流日常化,大大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进步。

横向扩展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古代史研究越出中国史范围,注重中外历史的比较研究和互相交流。中国古代史横向扩展研究在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呈现不同的特点,中外比较研究、中外交流史与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史是三个重要主题。总体而言,在早期历史尤其是文明与国家起源以及先秦思想与社会等方面,侧重于中外比较研究,将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进行对比,探索人类历史的共同规律以及文化传播途径。在汉代以后的横向扩展研究中,则侧重中外交流史的研究,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成为主要研究对象。比往年更进步的是,许多学者开始从全球视角下考察中国古代史,评估中华文明在世界史上的独特地位及其影响。

横向扩展研究还包括周边文明与中原文明、古代汉族与周边民族等课题。在研究方法上,由原先重中原文明的传播和周边民族“汉化”,转向关注多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少数民族对汉族文化的影响,对各文化之间的互动做更全面的解析。

在横向扩展研究中,一个重要主题是话语权与话语体系的构建。由于近现代中国历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史学与西方方法相结合的结果,许多理论和术语源于西方,导致中国学者在国际交流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充分认识中国历史的独特性,对其进行总结性研究,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话语体系。《中华思想通史》即是这样一个大型科研项目,旨在梳理中国社会和思想脉络,构建自己的历史和认识体系,确立中国古代史的话语权。

袁为鹏:商业账簿史料对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意义

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西方经济学的计量化趋势,欧美及日本、韩国等国的学者相继整理并出版了各国长时期的国内人口、物价、工资等系统的统计数据,有力推动了该国社会经济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工作。相比较而言,我国历史各时期的社会经济数据目前仍严重匮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尤其是计量研究的瓶颈。

受时代的局限,传统史志中除了关于地丁、钱粮等财政收支方面的数据相对比较系统之外,其他社会经济方面的记载则多为一般的定性描述,精确的数量记录极为稀缺。而且,作为当时官方实际使用的文书,其数据本身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尚需要谨慎对待。特别地,我们需要将之与其他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仔细比对、核实才能确定其真实性。民间商业账簿史料的发掘与整理工作,正好可以弥补现有官方数据的不足,为学界提供新的更为可靠的经济数据资源。

中国传统商业账簿的史料研究价值

首先,商业账本中保留了当时民间商业活动中全面系统、生动具体的经济信息。以物价为例,除粮食价格之外,商业账本中往往包括铁器、酒、糖、桐油、茶叶等多种日常百货的价格信息。在商品零售账本中,往往还记录了这些商品的消费数量、消费时间及顾客身份等相关信息。在进货账中,还会包含这些商品的进货价格及进货地点等更为丰富的信息。除了物价,有的账本中还包含了劳工工资、货币使用与兑换、现金支付与信用、运输费用、税费支出等更加全面、更加生动具体的社会经济信息。

其次,我国传统商业账本中记载了大量有关我国传统商人集资、合伙,资产、成本构成及其核算、利润高低及其计算方法,红利分配等从事工商业经营活动的社会经济信息。不仅如此,我国传统商人发展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记账方法和会计体系,比如在数字上大量使用便于记录与计算的“苏州码子”,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过账、转账、核对等一系列标记符号,以及由原账、分类账(转录账)、总清账等组成的井然有序的账本设置与分类体系,四柱计算方法及资产盘存、利润核算等。传统的中国簿记方法与会计体系,一方面在形式上同西方近代复式簿记体系相比,有着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另一方面在实际功能和内容上,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很显然,账本史料的发掘和整理利用,对于深化我国会计史和企业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最后,与官方文书相比,民间商业账簿史料在形式上更为原始质朴,内容也往往更加真实可靠。我国商人之所以使用和保存商业账簿,或出于记载商业活动、核算成本与收益之需要,或出于记录现金与财物之流向、明确财务责任之目的,或者是为了加强内部约束与管理,或为了保护其债权与财产权利等,并不是为了公开发表或者对外宣传。商业账簿作为民间商人在实际交易中自己使用而无意中存留下来的史料,较之官方文书更为原始质朴,不太容易因为种种外在因素的干扰而故意歪曲有关信息。

商业账簿内容的史料价值辨析

当然,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传统中国商人中是否存在做假账的行为?我想恐怕也很难完全避免。但是,其一,我国传统商人素重诚实和信用,商业账簿作为商人实际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记录,与商人自身利害攸关,一般不容作假。其二,我国传统工商业通常规模较小,组织结构相对简单,财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不是很普遍,不存在比较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账房一般是由东家本人或者其特别亲信的人员来严加掌控,因此不太容易出现假账。如北京著名商号瑞蚨祥的老板孟天培,几乎成天呆在账房与账本为伴,对会计记账和账本的管理极其严格。其三,直到1929年我国才开始正式推行营业税,因而历史上中国商人并不具备故意隐瞒资产或交易额等做假账来逃避税收的动机。其四,商业账簿史料有着比较严密

的组织结构形式,在同一账本体系内各账本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勾稽关系,不同账目类别之间也存在逻辑关系。实际上,对于历史上存留的账本中可能存在的错漏之外,我们今天也仍然可以根据账本间及不同账目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检查、核对,这就进一步保证了账本史料的可靠程度。明清时期,当发生商业纠纷时,地方官员或行业组织也通常会要求商人出示商业账本,并以之作为断理案件的重要证据,可见商业账本在时人心目中的可靠程度。

中山大学关晓红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项目批准号:07BZS030),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2011年10月经同行专家鉴定,以优秀等级结项。课题组成员有:安东强、朱贞、闫强、廖志伟。

一、该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科举制迄隋唐至清末延续 1300多年,与皇朝政治运作及中国的社会文化结构水乳交融。停废科举作为清末新政的重要举措,虽逾百年,对其作用、影响的评价争议颇大,盖棺未论定。甚有传闻当事者心生悔意,清末民初社会对科举废除功过成效的评价,亦毁誉参半。

既往清代科举研究方面的成果,多集中于考试程式和停科举后社会结构的宏观变化,对停废本身及具体影响的了解较薄弱。本课题鉴于上述研究空间,较大幅度地深入扩展科举停废相关史事的各个层面,通过实证和比勘史料,修正一些重要的既有结论,籍此推进科举制度史及清末改革史的研究,力求在清季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制度性变动的整体中,显现科举停废的实际影响,进而恰当把握科举停废的历史地位。

二、该项目成果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本项目成果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梳理鸦片战后至经济特科考试实施60多年间改科举的史事,概括出晚清议改科举的取向是纳学堂于科举,即相继有18份奏章要求在常科与特科中增加科目,使科举接纳西学和实学,促使千年老树嫁接新枝,培养选拔匡时济世之才以救危亡。由于这些方案的主要内容,集中论证另设科目的必要性,对具体操作的设计过于粗略,缺乏可行步骤,主持其事的礼部一味固守成法,对于求变心存抗拒,总理衙门则畏惧非议,故“求才之格”与“试士之例”难以统一。结果导致纳实学和西学于科目的种种努力无法实现。

甲午战后至庚子事变前,改革途径是对科举科目、内容、程式做调整,主要内容,一是严修开经济特科的建议被采纳且付诸实行,只是过程拖沓,受政争纷扰效果不佳;二是康梁等推动的废八股改试策论,因百日维新失败而反复,新政初重新采纳,成效尚未凸显;三是戊戌时发布的改书院为学堂谕令,府厅州县多受制于师资与经费困扰,加之士子最终仍须参加科考,所学与所用无法统一。四是戊戌期间清廷批准妥议科举新章,科考三场程序做调整,引导士子改变空疏无用的文辞文体,转向崇尚实学。庚子乡试与癸卯乡会试,受到辛丑条约谈判的影响,虽因停考而引起的波动并未对清廷造成威胁,然借停考之机发展学堂的建议被

搁置,对此后的科举改革不无遗憾。

由于这些措施的逐步落实乃至成效显现需要时间验证,而推广学堂过程中又出现了科举

与学堂并存竞争的矛盾,加之八国联军入侵及辛丑条约禁考,朝野均受刺激,救亡图存迫在眉睫,人们迫切期待改革立竿见影,导致庚子之后不再固守于内容变换及程式调整,而是重新考虑既往已被提出的激进方式,推出新的办法。

第二部分:重建与贯通相关史事,揭示立停科举与清末政情的关系。厘清了科举由议改至缓停,又由缓停跳跃至立停的潜因、相关决策过程。

长达半个世纪的努力始终未能将西学与实学纳入科目,科举改革不得不另辟蹊径,即放弃了纳学堂于科举,转向纳科举于学堂。两广总督陶模最早提出停废科举的主张,袁世凯则建议以逐渐减额过渡完成,张之洞和袁世凯联衔会奏减额缓停科举,引起朝野关注。主要矛盾开始转向促使科举缓停乃至立停决策的具体运作,即实施方案的内容、时间、程序、途径

和效果预测的行政决断。

由于中枢的观念异同及人事变动,直接影响改革的进度与成效。而科举与学堂并存时期,学堂发展受到科举考试的影响,加之京师修复贡院讨论时,部院众多主修京闱的说帖,引起主张停科举的部分督抚及朝臣的高度警觉,为了避免科举改革出现大逆转,在学堂教育成效未彰的情况下,采取断然措施,不仅大张旗鼓地宣传新学成效,制造舆论,促成军机与政务处的人事变动,造成有利于改革的议政环境,更通过面圣机会多方说服两宫,并以联衔入奏震慑朝野,最终以非常规的决策程序绕过部院讨论,直接催生了立停科举的诏令。使科举在渐停定议仅一年多,便迅速跳跃到立停。可见停罢科举并非水到渠成,而是以兴学为急务的部分督抚朝臣上下沟通,为扫除学务阻力障碍采取的非常措施。

第三部分:将文献、报刊、档案、日记相互比勘,考察了停罢科举的善后措施与效果。

科举制改革乃至停废,势必深刻影响诸多士子及其家庭的命运,由此对政局和王朝兴衰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如何善后,成为制约科举改革继续前行的瓶颈。

与研究者后来的认识几乎完全不同,相关史实表明,立停科举前,清统治者对于停罢科举的善后不仅从未掉以轻心,而且反复权衡,逐步完善相关构想。在立停科举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各部院先后在落实宽筹士子出路的举措方面,多方给予优惠。与此同时,孝廉方正等特科的举办,以及试办地方自治等若干章程的相继出台,科举善后的实际关照面,事实上已突破了最初构想,较原计划覆盖更为宽广。不少时评与趋新人士的日记书信,甚至认为善后措施过于优渥,而不断有所批评。这些善后措施所造成的负面作用,便是仕途更加拥挤,人

满为患,给吏治造成巨大的压力。

第四部分:通过几位不同地域与年龄的士子日记、年谱与各种资料比勘,实证性地深入

了解科举停废对乡村士子命运的不同影响。

清末改科举与停科举,基本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对以举业为生涯的士子直接造成巨大的冲击,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人生轨迹。了解士子们在改科举与停科举期间的感受、态度和境遇,是考察停废科举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可忽略的部分,可以自下而上地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深入探寻立停科举的前因后果。

从不同样本的分析可见,科举停废前后南北乡村士子耳闻目睹的信息虽然相同或相似,

但因年龄、经历、地域、风气等差异,判断和取向各自不同。引发学堂学生不回乡的原因,不能完全归因停罢科举和新式教育的形式内容脱离乡村实际,而与近代城市快速发展、交通改善、就业方式与机会显著增多,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有密切关联。

与既往认为乡村士子在废科举后身份地位“边缘化”的认识不同,这项成果研究表明,刘大鹏式的怨声载道,一方面反映了新政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也是其文化殉道观念使然。包括刘大鹏在内的那些并非主动离开乡村的旧学士子,通过各种途径,不仅基本能够维系原来的社会地位,而且在政权向基层延伸的过程中成为地方精英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掌控着

各种权力资源,占据社会权势的重要位置。

第五部分:通过立停科举抡才与培才并途的设计初衷、实践效果和存在问题,纠正了前

人以“科举余毒”看待后科举时代的谬误。

立停科举的设计与推动者,旨在将科举学堂合并为一,并非简单地废除科举。其后的考试与选材,也确有科举与学堂熔于一炉的趋向。只是在中西新旧缠绕的背景下,选材的标准办法及人才任用等方面意见分歧,不仅培才与抡才很难归一,即使抡才方面,学堂教育亦缓不济急,未能如偿所愿地承担起科举的功能。而在培才方面,立停科举导致人们对制度兴革的艰巨复杂估计不足,新式教育加速推广过程中,因为急功近利而负面效应相当严重。办教育出现的问题,反而成为教育与科举优劣对比的恶性因素。

立停科举后一年,学部提出区分“学成试验”与“入官试验”的要求,试图将培才与抡才分途。实际操作层面,新政与仿行宪政期间,为解决京师部院及直省各级衙署对专才的迫切需求,主要采用两种途径:一是各种专门学堂承担起培养专才的任务;二是各部院根据业务需要,逐渐尝试摸索建立面向社会的甄别与选拔人才的任用资格考试机制。

第六部分:将停罢科举放到清末新政的制度变革与社会变动的全局中观察,指出其连锁反应对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实际影响和巨大作用,以及存在和遗留问题。

以改科举和最终停罢科举为枢纽,戊戌与新政改革前后贯通,兴学堂、办报馆、印图书、开演讲、启民智,使法律和公共治安观念、平等与国民意识,均通过报刊与教科书等形式进一步传播,继而内外官改制全面展开,法官、巡警与新的考试及职业资格任用制度逐步建立,新的社会规范及人才选拔逐渐变化形成。以此为基础,仿行宪政、促兴百业。尽管各地基础条件不同,由立停科举引发或加速的各项制度改革进展实情有所参差,总体而言,在转移风气,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有着无可置疑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学堂教育与取材选官多强调“做事”能力而忽略“做人”本色,使文化道德之殇,成为后科举时代难题。

成果中的重要观点:

1.晚清科举改革,实际经历了由纳新学于科举,转向纳科举于学堂的两个阶段。自鸦片战后至癸卯学制颁行的长达60多年,议改科举的主要取向是纳新学于科举。所提主张,一是在科举常科或特科中增入实科科目;二是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前者最终以算学列入科考及开经济特科,部分得到采纳;后者直至1898年才以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得以体现。因循纳西学于科举的思路,试图老树嫁接新枝使科举制激发活力,终因所行时间短促,成效

不彰,未能达到预期。

2.在1904年科举减额渐停至1905年的骤然立停之间,科举改革的走向及进程,存在诸多变数。京师修复贡院的讨论,使得主停科举的一方意识到危机重重,事态严重,为了避免科举改革出现大逆转,在学堂教育成效不彰的情况下,采取断然措施,鼓吹新学成效,促成军机与政务处的人事变动,更通过面圣机会说服两宫,以联衔入奏方式震慑朝野,最终以非常规的决策程序绕过部院讨论,直接催生了立停科举的诏令。因此,科举制的终结,并非瓜熟蒂落的自然进程,而是反对维系科举的官员在危机意识主导下,运用权谋趋利避害,人为

策划推动的产物,难免产生翻案纠纷。

3.立停科举前,清统治者对于停罢科举的善后不仅从未掉以轻心,而且反复权衡,逐步完善相关构想。在立停科举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各部院在落实宽筹士子出路的举措方面,也多方给予优惠。由于孝廉方正特科的举办,及试办地方自治等若干章程的相继出台,科举善后的实际关照面,已经突破最初的构想,较原计划覆盖更为宽广,其负面影响是仕途更拥挤,给吏治造成压力。舆论对善后措施过优也多有批评。

4.立停科举至护国运动时期的逾十年里,在政府与社会层面,为数众多的士绅不仅没有被边缘化,反而凭借更多的权力资源和多样化的渠道,广泛进入各级权力圈。后科举时代士子不回乡,与晚清城市发展、交通改善,以及清季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士子面临更多的选择方式与机会不无关系。那些没有离开乡村的旧学士子,通过各种途径,不仅基本能够维系原来的社会地位,而且在政权向基层延伸的过程中成为地方精英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掌控着

各种权力资源,占据社会权势的重要位置。

5.立停科举决策的用意,在于合并科举于学堂,使科举与学堂归于一途,与一般时人及后人理解的废除有着显著区别。各类考试频繁,并非“科举余毒”,而是抡才与培才相互统一的尝试。但这一办法,非但不能达到中西兼容之目的,反而造成学堂被诟病和抨击。培才与抡才合于一炉,结果是学堂一方面深受科举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必须承受双重检验的压

力,左右为难。

6.文化转型如何协调把握继承与扬弃的关系至为重要。中西新旧文化的兼容并蓄并非朝夕即可完成,传统文化的精义是否应该保存以及如何保存,显然不能仅由学堂教育承担。要想在学习先进的同时不迷失自我,依然任重而道远。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及社会影响

1.这项研究成果纠正了一些过去认识的偏差误解,不仅解决了晚清科举为何改、怎样改、如何停、是否善后的问题,而且把握住科举改革与社会变动的关系,既揭示了科举停罢后在政体改革、振兴百业、启迪民智方面的实际作用,也指出抡才与培才并途设计在实践中暴露的缺陷,以及社会转型期道德重建与价值标准重构未能完成的偏弊,有利于深化对科举停废

与近代社会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2.这项研究成果证实了制度变动并非孤立,必须将立停科举的过程,与清末民初社会的整体变动联系考察,才能正本清源。倘若无视或割裂其相关联系,不仅容易混淆直接、间接影响的区别,甚而将个别放大为整体,妨碍正确判断,导致对其他相关问题的误读。因此在

方法论上具有应用价值。

3.这项研究成果表明,制度变动作为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人们的生活及命运有着直接影响,除了生计出路之外,长期在该制度运作下生存的人们产生的心理依赖,不可小觑。对中年以上士子群体而言,重新适应变动困难较大,因此在未来的社会改革中,如何在制度兴革决策时更多地考虑疏通出路与疏导心理两者并重,对于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4.本项目研究的相关成果,已分别在《近代史研究》、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集刊》等专业权威刊物发表,并先后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复印期刊和中华书局出版的《新史学》(第4期)分别转载,表明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及效益。

近年来,民国史研究大有成“显学”之势,然而,享有民国史“主干”之称的民国外交史研究却颇为冷落。未来的民国外交史研究该如何推陈出新,显然已成为一个问题。

“国耻文化”外交书写史底蕴深厚

近代中国历史演进的方向之一,就是建设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所谓民族国家至少包含两个基本元素:政权独立和主权完整。这也决定了政治史和外交史必然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研究的“双翼”。谈民国外交史,我们要注意两个基本层面:一是民国外交史本身的发展史;二是民国外交史“书写”的历史。这两个层面的“历史”都带有深厚的“民族烙印”。近代中国外交史的书写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革命性。中国近代外交史的“鼻祖”刘彦在留日期间撰写的《中国近时外交史》于1911年在日本东京印发,旋即运往国内发行,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宣传资料。从外交史角度建构民族国家的“历史记忆”,刘著可谓开山之作,影响深远。

在现代中国民族国家历史记忆的塑造过程中,民国外交史书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进而形成一种历史底蕴深厚的近代“国耻文化”。纵观20世纪的中国外交史书写,基本上遵循“国耻文化”和“国耻记忆”的历史书写范畴。

时移世易,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在国际事务中拥有重要发言权的世界大国。20世纪中国外交史的书写,特别是民国外交史的书写应该拓展以往的“国耻记忆”模式,以更宽更广的视野审视这段波澜壮阔、错综复杂的对外关系史。

“国际史视野”:跨国界的、整体的外交史

传统外交史研究多侧重于旧中国国家主权的失去和恢复,这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也不免视野多单一化,把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简单化了。民国外交史不仅是现代国际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其非同寻常的一面:特别是一战后欧美列强重返东亚,中国成为列强之间纵横捭阖的主战场,正如杜威所言:“五四以后的中国是政治学者们观察和学习国际政治的最佳场所。”民国时期也是有史以来外部势力对中国介入程度最深的一个历史阶段。

民国政治的混乱状况决定了其对外关系的高度复杂性,而传统的外交史研究在应对这些历史问题时显得后劲不足。近年来,美国学界流行的“国际史”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视野。国际史有何特别之处?以国际史研究著称的香港大学教授徐国琦认为:第一,国际史打破现今历史研究中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模式约束,而以整个国际体系甚至文化背景为参照系;第二,强调非政治、非“民族—国家”因素的作用及影响,如非政府机

构、竞技体育、瘟疫等在人类进步及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第三,强调多国档案研究;第四,强调“自下而上”的方法,而非如传统的外交史、政治史之重大人物、政府层面的决策,“文化因素”、“弱势群体”等常成为国际史研究的突破口。简言之,国际史研究重新对传统外交史框架中以往“微不足道”的历史人物、事件给予了更多关注。

“多元视角”:超越民族主义的单向维度

今天我们研究民国外交史至少要有三个基本观照:其一,重视“国门内”的“国际史”,也就是英美俄日等列强在中国的交往史,特别是这些国家的外交官群体及其覆盖中国的外交情报网络、外国商人群体及其商业组织、外国报纸及外籍记者群体,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及其与中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的互动。上述群体和组织是列强在华推行“势力范围”政策的实际执行者,他们对中国的观察和言论不仅影响到其本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也塑造了中国在西方世界的“国家形象”;其二,是重视“国门外”的“国际史”,即中国与现代国际体系的互动史。诸如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对民国对外关系的影响以及中国在上述国际体系中的作为;其三,加强对跨文化交流使者群体的研究,注重考察他们的教育观念、政治思想和精神气质,正是这些无形的思想观念构筑了人类文化交流的基石,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和平。

“权力·政治·文化”:三个基本取向

归根结底,民国外交史研究的问题意识绕不开“权力”、“政治”、“文化”这三个基本取向。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始终是并行不悖的;同样,权力政治和文化也自然成为主宰国际关系运作的基本价值观念。此外,置身其中的在华外交官、记者、商人,特别是美国的“中国通”们,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载体。在国际活动中,跨文化交流是一个基本需要,而中国所代表的东方文明在与西方文明碰撞时,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或许,正是这种异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才凸显了近代来华外国人群体的“文化认同”危机感。可以说,民国时期的对外关系史宛如世界近代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的独特性、复杂性、多变性,正吸引着更多的研究者投身其中。

(本文系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五四时期的反日运动研究”(13CZS026)阶段性成果)

论学人日记在民国词传播研究中的价值——以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为例陈雪军;

【机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摘要】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真实而详尽地记录了自己治学经历、诗词创作、师友过从、函札磋商等事迹,完整保留了词作修改、品评反馈和传播过程,并揭示了词作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渠道,还蕴藏了民国词集整理、出版和传播史料,为词学研究提供了民国时期丰富的词坛生态信息和词作传播信息,为更深入地研究民国词,研究夏承焘词,提供了原始而翔实的史料。

在近代学术发展史上,国家学术机构及其院士制度的出现与科学研究发展密不可分,且成为一国学术专业化、职业化和体制化的重要标志。1941年至1948年,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开始倡议并正式提出创建院士制度,随后有序推进院士制度的立法、筹备、候选人提名、资格审查与首届选举。关于中央研究院及其院士制度,学界迄今已有较多研究①,视野主要集中于院士制度诞生背景、选举过程、院士群体分析、院士会议的召集等问题;但对首届院士选举在体制建设方面的成功因素及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发展的内在联系,尚未展开深入探讨。鉴于此,笔者利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及学人日记、传记、文集等资料,综合考察由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和参与提名的高校、研究院所、专门学会等机构团体及精英学者群体所共同构筑的知识场域②的主要特征,以期加深对中国现代学术建制的局部脉络及民国学术发展概貌的了解。(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2册(1943~1949),1949年5月30日,第1257页。夏鼐:《夏鼐日记》卷4,1947年10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0~151页。)其次,对于党派差异、政见不同者,评议会虽有一定分歧和争议,但仍坚持遵行学术标准及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兼容并包,不予排斥。如政治立场倾向中共的学者郭沫若、马寅初等,均凭借其学术造诣和贡献入选院士候选人及院士名单。以郭沫若为例,在资格审查会议中,朱家骅认为其“参加内乱,与汉奸罪等”,萨本栋称“恐刺激政府,对于将来经费有影响”,主张不宜列入。对此,陶孟和、胡适及列席会议的巫宝三、夏鼐(史语所代理所长)均表示反对,主张不应以政党关系、政府意志为标准,而应以学术立场为主,对汉奸从严,对政党、政见不同者从宽。双方分歧严重,最后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结果14票对7票通过,仍将郭沫若列入候选名单②。在投票选举中,郭沫若最终以第一轮普选18票及第一次补选20票③,顺利当选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新中国成立之初,陈毅在接收前中央研究院时,“阅研究院院士录,见有郭沫若之名,知研究院之能兼收并蓄”④。

“史学南派”:民国时期中央大学历史学科的学术认同与“学派”分际

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的文史学术界大致分为南北两大系统,以"新"、"旧"为重要分野。其中,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多被视为南方"旧学"的重镇。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东南大学改组为国立中央大学(第四中山大学)。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该校史学系的师资结构大有调整,学术风格也有很大变化。但在这些变化的背后,系内主要教授都存"史学南派"的认同。这种认同并不源于初始期间的"疑古/信古"或"科学/人文"之争,而更多地落实在"学术传统"的延续性上。"学派"的分际更多地表现本学科欲在学界独树一帜、与他人立异的层面上。同时,现实权力之争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更多还原

朱希祖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

作为章太炎的弟子,朱希祖在辞去北京大学史学系主任后,加入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做专任研究员,然任职三月,即被改为特约研究员。朱氏由此与史语所逐渐产生疏离。本文以史语所工作报告及台湾史语所保存的朱希祖、傅斯年、陈寅恪相关书信为基本材料,详细梳理聘任、改聘过程,并对改聘原因作了深层次探讨,认为除了有朱氏自身的责任,更与傅斯年对章门的态度及其门派思想有关;虽然如此,稍后朱希祖、傅斯年等人关于明成祖生母问题的论争,仍属于对具体问题的学术探讨,与治史理念关涉不大。

朱希祖离开史语所后的几年,与傅斯年还保持着交往。虽然在此期间两人在明成祖生母问题上有分歧,但限于学术争论之内。然到抗战兴起,朱希祖终于在其日

记中明确表达了对傅斯年的不满乃至愤怒。他在1938 年8 月7 日日记中写道:“大儿新作《后九迁记》一篇,余读之颇感慨。盖前在北平草厂大坑购屋三十余间,以为可以一劳永逸,永不再迁,故当时撰《九迁记》一篇。……不料自民国十九、二十两年遘傅斯年逢蒙之祸,北京大学及中央研究院两被夺位,二十一年夏不得已出居广州,播迁失所,迄今又遇国难,奔走蜀道,几又将九迁矣。余老而益奋,不稍介意,然读此记亦不能无动于衷也。书籍既分散于南北,饥躯又偏走于东西,著作不能着手,皆蒙此影响也。摧毁学术,是谁之过欤? 既欲窃据学者高位,又欲奔走势利之门而为政客,妒才嫉能,将终为小人而已矣”。②朱氏的日记,显然有他的个人情绪和偏见。朱氏在这里说到除史语所外,还有北京大学之去职,也是傅斯年的原因,对照他1930 年12 月21 日向傅斯年表示感谢的信,他在态度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是什么原因? 笔者曾就朱希祖离开北京大学是否与傅斯年有关一事,两次求证于与傅斯年有过亲密接触的何兹全先生。何先生肯定地说有关系。他说:“我当时很年轻,具体情况也不清楚,但有一次傅先生与我聊天时曾说起这事,说他鼓动学生赶走了朱希祖,陈受颐当史学系主任也是他推荐的,并夸陈受颐的学问好。傅先生谈起这件事时很得意”。③何先生是山东菏泽人,与傅斯年可谓是山东老乡,他的族兄何思源与傅斯年又是要好的同学,故傅氏对他说话不会设防,傅氏与他的谈话,应是心里话、实在话。吴梅曾是北京大学教授,后在中央大学任教,他在其日记中也谈到朱希祖离开北京大学的事:“往访林公铎,同往刘三处长谈……席间所谈,皆北大近日事,方知朱逖先之南来,受傅斯年之绐,许守白之解约,出胡适之意,而朱与许皆未知也。可胜浩叹。”④看来,傅斯年在朱希祖离开北大这件事上,用了点“阳谋”。他在朱氏面前,斥责了学生,在朱氏背后很可能又鼓励了学生。傅斯年既然不满于朱希祖在北大史学系长系,约请他到史语所做专任研究员就很难说是出于真心。朱氏到所 3 个月即遭改聘,固然有他的个人责任,但根本处还不在这里。在北大史学系主任及其后的史语所改聘问题上,傅斯年参杂了个人情感和门派之争的因素。朱希祖获悉内情后在日记中之所以写出攻击傅氏的话,盖源自于此。抗战以后,朱、傅不在一地供职,交往更疏。⑤朱希祖甚至交代女婿罗香林,自己的民族史研究论文《云南濮族考》可在昆明的期刊发表,但史语所刊物除外。⑥1940 年中央研究院历史科第二届评议员改选,他对姚从吾提议的仍推第一届的评议员如胡适、傅斯年等继续当选大为不满。⑦可见朱氏对傅氏个人成见之深。究其根源,与北大、史语所两次“夺位”密切相关。门派的分野最终导致了个人的怨怼,这是朱、傅关系的悲剧,也是在学术发展中应引以为戒的。(《朱希祖日记》中册,中华书局2012 年版,第911 页。《吴梅全集·日记卷》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509 页。朱希祖1940 年 2 月29 日日记,《朱希祖日记》下册,中华书局2012 年版,第1158 页。)

金毓黼日记所见民国学林遗事

金毓黼,别号静庵,1887 年生于奉天辽阳一普通农家,早岁所受学塾教育不甚正规,靠勤奋自修,于1913 年二十六岁时考入北京大学国学门,师从黄侃(季刚)等名师研究文史,北大校内称其为“东北读书种子”,受到青睐,其同窗有范文澜以及傅斯年等,至1916 年夏毕业返乡。蔡元培先生出长最高学府是在这年年底,即是说,金毓黼并未直接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他通过黄炎培介绍,拜访蔡元培,持蔡先生一纸专函,于同年7 月20 日到南京北极阁中

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会晤傅斯年,“傅君于余研究工作允为尽力助成,殊可感也!”翌日,“朝间傅君来访,谓为余筹得办法,如此迅速,殊出望外”。第三日“孟真招晚餐,肴馔颇丰”。傅斯年为金毓黼所“筹得办法”,乃是推荐他担任中央大学史学系教授,此时的

中央大学校长为罗家伦。傅斯年如此非同寻常的礼遇,使自感“孑身万里,漂泊无家”的金毓黼感恩莫名,铭记于心。在中央大学,金毓黼先后开设东北民族史、中国史学史以及应用文(为中文系)等课程。他为教学而撰写的讲义《东北史稿》、《中国史学史》等,先后作为专著印行。尤其是史学史一书,可谓专门史领域的开山发凡之作,其功力之厚重,广为史学界同人所服膺。在民国时期的史学界,金毓黼属于不新不旧、学有传承而派别色彩淡薄、各方均可接纳的

那类实力型学者,因而他在史学圈内颇有“人缘”。对师长一辈如朱希祖等他不时访谒请益,对年少新锐像邓恭三(广铭)等能够平情相处;与“五四”一代北大学人可叙校友之谊,与“南雍”《学衡》主干柳翼谋(诒征)等亦共享问学之乐。抗战期间流徙巴蜀,又得与“边缘学者”蒙文通、钱宾四等人讲学论道,战后复返平津,既曾拜见晚清文士金梁(息侯)于津门,也尝造访年轻的收藏者王世骧于燕京南小街芳嘉园。旧雨新知,兼容各方,故而有学者认为金毓黼

“能够会通南北学风”。

【关键词】学人日记;民国词;传播;词坛生态;

虽然日记之法古已有之,但日记之体于宋代方全面兴起。宋代私人修史之风的盛行为日记之兴提供了社会文化方面的外部氛围与动因支持,官修日历的独具特色与备受重视则提供了范式引导与命名契机。从日历到日记的演变,是两种不同类型文体之间的转换,即从官方史传文体向民间叙事文体转换。日记继承了日历的表层形态与主于叙事、驳杂灵便的基本特色,其内在质素则发生了迁移和转变。日记的文体特征不够纯粹,文体形态具有非典型性,它缺乏一种相对固定的文体模式,语体、体性等方面都呈现出动荡游移、因人而异的状态。但综观古人所著日记,还是可以从体制、内容、时效、质性等方面提取出日记文体最基本的一些文体特征。近现代以来,日记的文学价值被充分发掘,文学属性得到强化,它秉承自由与不拘的文体精神,在保持传统形制与体性风貌的同时悄然转型,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坛常青树。

“孤独”的学术“彗星”:民国学术史视野中的萧一山

张光华

邯郸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萧一山虽然与其他学者的交流颇多,但不少交流是在冲突和不太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其基本学术思想如倡导学术经世等等,与学界主要潮流背道而驰。这些使他成为一个"孤独"的边缘学者。虽然萧一山在清史著述、清史史料、传统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成绩,并基本符合才、学、识、德的"良史"标准,但其学术生命仅有20年,恰似一颗一瞥而逝的"彗星"。

重写现代中国的西学东渐

□周勇

在“文化热”“人文精神”讨论渐渐淡去之后,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界兴起了民国学术史研究的热潮。而从陈平原、罗志田、王汎森、桑兵、章清、刘龙心等人在学界流传颇广的作品来看,当前民国学术文化史研究的显著精神特征乃是试图通过考察那段学术转型历程,为当代中国学术找到足以安身立命的伟岸“学统”,借此可以创造“更上一层楼”的“中国学术”。无论是梳理章太炎、胡适等学界领袖的学术革新行动,还是分析傅斯年、顾颉刚等胡适“学生辈”的学术精英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学术转型所投入的知识专业化努力,抑或是从政治、国家与文化传承等角度细心体会学术前辈们的“苦心孤诣”,都清楚显示了当前学术史研究的“学统”梳理与重建精神。甚至“现代中国学术”几乎成了可以涵盖当前各路民国学术史研究的总体史概念,以致走人其中的年轻人很容易认为,研究民国学术史就是争取能更深入地描绘胡适以来的“现代中国学人”如何创建“现代中国学术”。甚至可以说,民国学术史就是胡适、傅斯年等“现代中国学人”的学术建构史。

薛其林著. 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

本书论述了西学东渐与现代学术方法论范式的确立,民国时期的主要学术方法及其特点,科学实证方法与民国学术,唯物辩证方法与民国学术等内容。

左玉河著. 中国近代学术体制之创建.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8.03.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四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发展史的国家,其文化积累之丰富,传统价值观念之持久稳定,都是世界文明史上少见的。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变。一次是从列国并立的先秦时代,转变到秦汉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时代;另一次是从晚清开始的,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时代,向基于人民自治的民主的现代社会转变。这种重大的转变,既是社会形态的转变,也是文化形态的转变。本书是研究近代文化转型的,即是研究自晚清以来中国文化从中古的、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文化,转变到与近现代的、基于人民自治的民主制度相适应的现代文化。

绪论

一、学术转型史研究之回顾

二、着重讨论学术制度史

三、重点考察学术体制转型

第一章官学与书院:古代中国的学术体制

一、官学体制之创建

二、科举引导学问趋向

三、官学科举化

四、书院制度之创建

五、书院与传统学术体制

六、书院官学化

第二章从读书人到知识人:现代学术研究职业化趋向

一、读书人的学术理念及知识结构

二、官学不分与官学一体化

三、近代知识人的知识结构

四、知识人之求知理念

五、学术职业化趋向

第三章从传统讲会到新式学会:现代学术共同体之形成

一、中国传统社团之特性

二、西方近代学会的传入

三、戊戌学会的基本特征

四、近代学会制度之确立

五、中国科学社及其事业

六、中国哲学会及其年会

第四章从传统书院到现代大学:现代学术研究中心之奠定

一、近代大学理念之阐发

二、中国大学体制的创建

三、大学学科设置及院系体制

四、“教授治校”原则的实施

五、北京大学研究所之创办

六、大学研究院制度的完善

七、现代学位制度的建立

第五章从函夏苑到研究院: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创建

一、马相伯的函夏苑设想

二、创建独立的专业研究所

三、国家研究院之创设

四、中央研究院之学术研究

五、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制度之建立

六、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之功能

第六章从藏书楼到图书馆:近代图书馆制度的建立

一、中西藏书特性之差异

二、西方图书馆制度之引入

三、图书馆构成现代学术体制之重要部分

四、图书馆对学术研究之促进

五、图书馆学对学术研究之辅助功能

第七章从邸报到新式学术期刊:现代学术讨论平台之建构

一、新式学术期刊之创办

二、大学学报对学术研究的推进

三、学术期刊与学术讨论平台之建构

第八章从典籍刊刻到著作出版:现代学术成果交流便捷化

一、传统的典籍刊刻

二、近代出版业之兴起

三、从发行教科书转向出版学术著作

四、丛书出版与旧学典籍之整理

五、出版界对学术研究之推进

第九章从奖励出身到学术评议:新式奖励与评估体制的确立

一、清季学堂奖励出身制之设计及实施

二、学堂奖励出身制之弊端

三、学术研究机构设立各种奖金

四、建立现代学术奖励制度

五、政府谋设学术评审机关

第十章从大学基金到科学基金会:学术资助体制的发轫

一、学术资助体制的建立

二、中基会对学术研究之资助

三、中基会对学术研究机关的资助

四、中基会对大学科学研究及科学教育的资助

结语学术体制与学术自由之张力

一、学术体制对学术研究之制度保障

二、学术体制化之弊端

三、学术自由与学术统制

《中国近代学术体制之创建》(以下简称为《创建》并径引页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是左玉河研究员继《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之后的又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研究的力作。全书56万余字,除绪论和结语外,共用十章内容分别从中国古代学术体制、现代学术研究主体、现代学术共同体、现代学术研究中心、现代学术研究机构、近代图书馆制度、现代学术讨论平台、现代学术成果交流、新式奖励评估体制、学术资助体制等方面探讨了中国近代学术体制创建的历程。这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全面研究近代学术体制转型的学术专著。通读全书之后,会发现,该书具有方法新颖、结构合理、材料翔实、选材精当、持论中允、视野开阔等特点,在许多地方均有所突破,为今后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的进一步研究打开了思路。作为同行,我们深为作者积10年之力所取得的成果而感到高兴,更为作者在中国近代学术

转型方面的雄伟计划及所迈出的坚实步伐所折服。本着学习的目的,本文拟从“‘形态’说的提出与‘三步’走计划”、“近代学术体制的整体构建”、“近代学术体制创建之再思考”等方面结合该书内容谈些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教正。

一、“形态”说的提出与“三步”走计划

晚清以来,社会发生巨变,中国从秦汉以来维持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时代逐渐向民主共和时代转变,这种社会形态的转变影响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传统的学术思想在此转型的大潮中自不能例外,走上了从内在观念到外在形式、从学术主体到学术客体全方位转化的道路。自清末民初以来,以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王国维、胡适、冯友兰、钱穆、侯外庐、嵇文甫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对明清以来中国学术思想的流变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力图勾勒出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脉络,探寻近代社会变迁的原因,从而建立近代学术思想史的基本框架。但是,由于受时代的局限,他们或着眼于思想家个体,或致力于时代思潮的演进,对于影响学术发展的诸多其他因素,如学术体制、出版技术、阅读群体等问题关注不够。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由于受政治局势的影响,近代学术史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冷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学术史研究再度成为显学,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大陆学术时尚之一是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现。王国维、陈寅恪被抬上天,陈独秀、胡适、鲁迅则‘退居二线’。”[①]相应地,学术界对清末民初重要学术思潮(如进化论、民约论、疑古思潮、保守主义等)、学术流派(如国粹派、学衡派、甲寅派等)、学科分支(如朴学、公羊学、理学、诸子学、史地学等)和学术名家(如曾国藩、张之洞、章太炎、刘师培、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王国维、张君劢、张东荪等)的个案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上述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均在不同程度上涉及近代学术转型这一问题。在近代学术转型研究过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新的理论和视角的运用,其中又以学术范式说和学术理路说影响最大。这两种新方法的传播,与海外华人学者余英时有直接的关系。

范式一词源于托马斯·库恩的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但库恩在该书中对范式的概念进行了多重甚至是有歧义的解释,给读者理解范式带来不小的困难。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Margaret Masterman)在《范式的本质》一文中,首次尝试对库恩的范式进行解释:“通过推敲原文,我们对上述问题就可以给予探索性地、条理鲜明地回答:库恩的范式的二十一种含义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以上述对库恩原文的审察为根据(尽管要对学者们致歉)认定库恩的范式就

是形而上学范式,社会学范式和构造范式……。”[②]早在1974年,余英时在公开发表的《近代红学的发展与红学革命》[③]中就运用范式理论对《红楼梦》进行了研究。1980年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④]中再次运用范式理论对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进行了考察。1983年余英时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一文中讨论五四前后胡适的思想影响时写道:“从文学革命、整理国故,到中西文化的讨论,胡适大体上都触及了许多久已积压在一般人心中而不知‘怎样说才好’的问题。即使在思想上和他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人(如梁漱溟与李大钊)也仍然不能不以他所提出的问题为出发点,所以从思想史的观点看,胡适的贡献在于建立了库恩(Thomas S. Kuhn)所说的新‘典范’(paradigm)。而且这个‘典范’约略具有库恩所说的广狭两义:广义地说它涉及了全套的信仰、价值和技术(entire constellation of beliefs, values and techniques)的改变;狭义方面,他的具体成果(如《中国哲学史大纲》)则起了‘示范’(share examples)的作用,即一方面开启了新的治学门径,而另一方面,又留下了许多待解决的新问题。”[⑤]余英时这里所说的“典范”,就是范式一词的另一种译法。他的著作传入大陆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人也开始借用库恩的“范式”理论来研究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的问题。如陈平原就曾写道:“自从余英时借用库恩(Thomas S. Kuhn)的科学革命理论,解释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在中国近代史学革命上的中心意义,关于学术转型或范式更新的言说便颇为流行。”在他看来,“强调新典范的真正确立与发挥示范作用,胡适当然值得大力表彰;可要是更看重危机中崛起以及学术转型的全过程,章太炎那一代学人便不可避免地进入视野。在我看来,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名如日中天,晚清一代的贡献多少受到了遮蔽。”他在该书中就是要“突出晚清与五四两代学人的‘共谋’,开创了现代中国学术的新天地”。[⑥]

学术理路说同样源于余英时。1975年,他在《论戴震与章学诚》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清代考证学和宋、明理学截然两途,而且清代绝大多数考证学家也尽量避免直接触及思想问题,这自然是无可不论的历史事实。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清代两百年的经史研究运动是盲目的或完全为外缘(如政治环境)所支配的。事实上,通观考证学从清初到中叶的发展时,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其整个过程很显然表现出一个确定的思想史的方向。如果我们仔细排列清儒研治古代典籍的谱系,我们将不难发现其先后轻重之间确是有思想史上的内在理路可寻的。”[⑦]该书问世后,因其“内在理路”说受到质疑,所以在1996年的增订本自序中,余英时指出:“本书的基本立场是从学术思想史的‘内在理路’阐明理学转入考证学的过程。因此明、清之际一切外在的政治、社会、经济等变动对于学术思想的发展所投射的影响,本书全未涉及。然而我并不是要用‘内在理路’说来取代‘外缘影响’论。在历史因果的问题上,我是一个多元论者……‘内在理路’说不过是要展示学术思想的变造也有它的自主性而已(此即所谓‘The autonomy of intellectual history’)。必须指出,这种‘自主性’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学术思想的动向随时随地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⑧]如果我们熟悉柯林武德那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⑨],那么对“内在理路”说这一研究取向极易理解,而且到目前为止,仍不失为研究思想史的一个有益尝试。

《创建》一书在“范式”说和“内在理路”说之外,又提出了“形态”说。书中写道:“中国近代学术转型,不仅仅是‘范式’的转移,也不仅仅是‘理路’改变,而是学术‘形态’之转变。所谓学术‘形态’,既非学术‘范式’上之一点突破,亦非学术‘理路’之一线演进,而是立体上的‘面’之总体转变。”(第7页)尽管研究“范式”的转移并非一点突破,学术“理路”的演进亦非一线展开,而“形态”更非“立体上‘面’之总体转变”,但“形态”说的提出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因为毕竟“范式”和“理路”只是关注了学术发展和转型的一些方面,尽管是非常重要甚至关键的一些方面,而“形态”说则是立体的、动态的、多层面的、多角度的。

根据“形态”说,作者将中国学术发展演变划作两个层面,一是目前中国学术史研究同仁主要致力的层面——学术思想层面;一是鲜有人涉及的学术制度层面。为此,作者在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研究方面制定了“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以学术分科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实证性研究,勾勒出中国传统学术知识系统向近代知识系统转变的动态过程,这一计划已经完成,其成果便是作者于2004年完成并出版的《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第二步是通过考察现代学术制度化、体制化问题,从学术主体的变化、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学术交流、学术评估和资助制度的建立及其对学术思想的影响等方面呈现中国现代学术体制的创制过程,亦即学术体制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创建》一书正是基于此计划而写成。第三步计划纵向与横向结合,从传统学术思想现代化与西方学术思想中国化两个方面考察中国近代学术思想本身的转型轨迹。(第13页)这样,在作者笔下将会看到一个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化的中国近代学术“形态”的动态转变过程。

“形态”说的提出,既切合了时下学术研究“综合化”趋势,也无疑受到了科学社会学理论和目前学术界一些研究成果的影响。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科学领域社会行动因果联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也是处于社会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公共政策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其内容涉及科学的社会建制及其规范、基本形式、组织体系和分层结构,以及科学社会建制与经济、军事、宗教等其他社会建制和科学认知组织的关系。20世纪3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了科学建制社会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自从科学建制社会学主流学派代表人物罗伯特·默顿在《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⑩]中具体分析科学家在定期会面、通信、出版期刊、参加皇家学会等给科学创造思想的积极影响后,这一交叉学科就此奠基。

受科学社会学研究理念的影响,许多人尝试将其应用到不同学科的研究中,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也不例外。美国学者艾尔曼的《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一书“探讨清代学术共同体的总体特点,重点分析清代学术形成内在与外部的成因”[11],对江南学者的职业化(书院、赞助制度)、图书馆与出版业、学术交流网络等进行论述,初步勾画出晚清江南学术体制概况。此

后,台湾学者陈以爱[12]、杨翠华[13]、刘龙心[14]、美国学者陈时伟[15]、大陆学者范铁权[16]、徐明华[17]、胡逢祥[18]等对中国近代体制就某一机构或某学会或某一学科在某时段和某个层面对近代学术体制化作了初步分析。作者继上述学者之后,尝试在科学社会学理念的基础上,从“形态”的角度对近代学术转型作整体考察。

二、近代学术体制的整体构建

我们知道,提出一种研究方法或取向是一回事,成功运用这种研究方法或取向进行研究则又是一回事。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形态”说来对近代学术转型进行研究的。

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现代性学术体制的创建与传统学术体制的转型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近代学术体制的创建过程就是传统学术体制的转型过程。在研究中国近代学术体制建立时,有三个既相互联系同时又有所区别的问题必须给予回答:第一,中国传统的学术体制是什么?第二,中国近代学术体制应该包括那些要素?第三,传统学术体制是如何转变为近代学术体制的?

关于中国传统学术体制,作者在该书第一章中作了集中论述。作者写道:“中国没有近代西方意义上的学术体制,但有自己独特的学术体制。”对这一估计,笔者基本是赞同的,因为中西文化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具体到学术研究方面,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从学术史的角度看,其差异性要大于相同性。中国自己独特的学术体制是什么呢?作者认为:“古代中国的学术体制,是以各级官学和各地书院为中心,以科举入仕为主要途径,以修齐治平为最高目的,以儒家经典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藏书楼、讲经会、刊刻为主要交流方式之体制,包括了学术研究、交流及奖励诸要项在内。这套学术体制,与古代中国之政治体制和经济结构相适应……与选官制度相结合,官学不分及官学一体化,乃古代中国学术体制之特色所在。”(第63页)这一段文字,涉及传统学术体制的活动中心、主要途径、最高目的、研究对象、交流方式和官学一体的特色,应该说概括比较全面。作者还认为,中国传统学

术体制随着科举制的僵化而僵化,随着科举制的废除而解体。在这里作者的论述可能不够完整,因为科举制度形成于隋唐时期,在隋唐之前,中国是否有传统学术体制?如果有,它是什么?如果没有,那是为什么?还有,科举制于1905年废除,中国古代学术体制的解体是不是与科举制的废除完全同步,也缺乏细致的论证。

对第二个问题,作者用九章的内容进行了论述。就近代学术体制的内容来说,基本包括学术研究主体、新式学会、现代大学、研究院、近代图书馆制度、新式传播媒介、学术成果交流制度、奖励与评估体制、学术资助等九个方面。应该说,作者所谈的都是近代学术体制的重要内容,比较全面,但是对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似乎论述不够。比如说,在这九种因素中,各占什么样的位置,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这直接影响到章节安排。就笔者的理解,无论在传统学术体制中还是近代学术体制中,人无疑是最重要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人,不是人本身,而是人事管理制度,包括研究人员的选拔、培养和管理等。其次,现代大学和研究院是学人存在的基本空间。没有这个空间作保证,近代学术体制也就不可能存在。而图书馆制度又是近代学术研究必不可少的条件,离开了图书馆,学术研究也就无从进行。因此,研究主体、现代大学、研究院、图书馆制度是近代学术存在的必要条件,应该予以特别的重视,而新式学会、新式传媒、学术成果交流制度、奖励与评估体制和学术资助是推动近代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相对于研究主体、现代大学、研究院、图书馆制度来说,其作用要略小一些。

对传统学术体制是如何转变为近代学术体制的这个问题,作者在第二至第十章中也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从总体上讲,作者认为到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现代学术研究体制基本建立起来。具体到每一个具体方面,又略有不同。就学术研究主体而言,有一个从读书人到知识人的转变过程,其总的特点是现代学术研究的职业化趋向。作者将古代中国学术研究主体定义为“读书人”群体,并与近代学术研究的主体之“知识人”加以比较,认为传统的读书人与近代知识人在知识结构、学术理念和职业特点上均存在差异,读书人的知识主要限于儒家经典之中,他们所追求的是闻道、传道、卫道,秉持“明道修德”的理念;近代知识人主要接受了西方近代新学,他们为学术而学术,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求知、求真而非求道。传统读书人的出路是“学而优则仕”,入仕为官是读书人的职业选择,因此他们并不将“学问”作为一种谋生职业;近代知识人以著书立说、生产及传授知识为谋生职业,依靠学术研究和传授知识来获得生活资料,读书或为“稻粱谋”。科举废除、四民社会解构,传统读书人没了仕途出路,滑入职业知识人群体,学术主体的转换就此完成。根据这种解释,从读书人到知识人的转变,应该在清末就已经完成。

关于现代大学制度,作者认为,无论形式还是内容,近代中国之大学都完全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是按照西方分科设学的原则逐渐建立起来的。作为现代中国学术体制的重要标志,现代大学体制构成要件主要有六项:一是具有学科的综合性,二是院系、学系设置有稳定的制度性保障,三是设立有各类专业研究机构;四是设立选课制;五是建有出版社、学术杂志、图书馆、实验室等辅助设施,六是“教授治校”原则的确立。据此,以国民政府1929年7月颁布《大学组织法》和教育部颁布《大学规程》、《大学暂行组织规程》、1931年4月22日《学位授予法》等为标志,中国大学体制得到初步完善,大学成为现代学术中心。在研究院建设方面,作者指出,在近代中国学术建制化过程中,曾相继引入英国皇家科学院和法国科学院两种西方模式,最终选择适合国情之法国模式。从清末的通儒院、康有为设计的“学士院”和马相伯的“函夏考文苑”的尝试到1912年实业部地质调查所的成立,从初期的个别机构到后来的普遍设立,并以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创建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这一全国性学术协调联络机构为标志,辅之以评议会制度,终使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体系建立起来。

藏书楼在中国古代就有,作者认为中国古代藏书具有私有、专享、封闭等特点;近代图书馆则具有公共、公开、共享之特性。中国古代藏书楼也有一定的现代性因素,即它不仅是藏书之所,而且是集编、藏、刻、售于一体的学术文化中心。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西学东渐大潮影响下由传教士从西方引进中国的,其发端是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所创立的图书馆当数北京西什库北天主教堂所属图书馆。近代中国引进西方图书馆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清末引入公共图书馆观念,效法日本;二是五四以后,发起新图书馆运动,取法欧美。在这里,作者似未交待从传统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转变的标志性时间或事件。

关于近代新式学会的建立,作者比较了中国古代结社与近代学术团体的区别,认为古代中国结社传统源远流长并于明末达到高峰,但它多偏重于德育,以名人为核心,带有“交流以方,会友以文”的特点且具有较浓的政治色彩,不易划分学术社团与朋党间的界限;近代学会有固定的会所、定期的集会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具有平等、独立之新风气,故新学会由传教士传入后逐渐取传统的结社而代之。戊戌时期的学会,还兼具社团的传统与现代两种特性,“既是西方近代自由结社影响和刺激的结果,也是传统士人结社观念的复活,更多的是对明清之际士人结社的继续和延伸。”(第154页)民国建立后,近代学会出现两大变化:一是学会发生了明显分化,政治色彩强之学会演变为近代政党,学术性强的部分学会演变成专业学术团体;二是从戊戌时期的综合性学术团体演变为专业性学会。到了30年代,各种专业性学会普遍建立,作为重要学术研究机构的大学也纷纷设立各种学术社团,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会制度,使学会学术活动得到制度化保障。

在现代学术交流体制的建立方面,作者指出,新式传媒由西方来华传教士最先引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纷纷仿效西方,开始创办报刊,起初报纸与期刊并不

《被高估的民国学术》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被高估的民国学术 ①近年来,随着“民国热”的升温,一批“民国范儿”的故事流传日广,更成为影视作品的新宠。与此同时,一批民国的“学术大师”如出土文物般现身,或者被媒体重新加冕。 于是在公众和年轻一代的心目中,民国期间成了大师众多、高峰林立的学术黄金时代。 ②其实,民国期间的总体学术水平如何,具体的学科或学人处于何种地位,有哪些贡献,还是得由相关的学术界作出评价,并不取决于他们的社会知名度,更不能“戏说..”。 ③那么,今天应该怎样看民国期间的学术呢?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学术史上重要的篇章,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化的关键性时期,也是现代学术体系创建的阶段,各个学科几乎都产生了奠基者和创始人,并造就了一批学贯中西、融会古今的大师。 ④民国时间的学术水平如何,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言是有国际标准的。至于杰出的个人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天才获得了发挥的机遇,与整体水平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历史上出现过的学术天才,或许要经过相当长的年代才可能被超越,甚至永远不被超越, 民国时期也是如此。 ⑤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情况,到了今天,民国的学术往往会被高估。因为每门现代学科几乎都是从那时发轫或成长的,今天该学科的专业人员,除了直接从国外引进的外,一般都是由当初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一代一代教出来、传下来的,这些创始人、奠基者自然具有无可争辩的、崇高的地位。解放后留在大陆、以后成为大师的学人,大多是在民国期间完成了在国 内外的学业,已经崭露头角。尽管他们的成就大多还是在解放后取得的,但也被看成民国学术水平的代表。 ⑥历次政治运动的消极影响和破坏作用更加剧了这样的高估和偏见。有的学科和学人因学术以外的原因被中止或禁止,形成了二三十年的空缺,以至到了改革开放后这门学科恢复, 还只是民国时期的成果独领风骚,一些学者的代表作还是当初的博士、硕士论文。例如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本来早就应该被他自己的新作或他学生的成果所超越,但由于1952年院系调整时社会学科被“断子绝孙”作为资产阶级反动学科彻底取消。等费孝通当了右派,连《江村经济》也成作毒草批判,从此消失。 ⑦毋庸讳言,一些人对民国学术的评价、对民国学人的颂扬是出于一种逆反心态。是以此来显现、批判今天学术界的乱象,表达他们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学术垃圾、学术泡沫、学术腐败的不满,对某些混迹学林的无术、无良、无耻人物的蔑视。就像赞扬民国时的小学课本 编得多好,就是为了对比今天的某些课本编得多差一样。

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名录

职改办: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 一、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 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民族研究、求是、国际问题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3千字以上论文)、光明日报·理论版(3千字以上论文)、自然辩证法通讯、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语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 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美术、美术史论。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考古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 教育研究、心理学报、体育科学。 经济研究、经济科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世界经济。 数学学报、中国科学·A辑、数学年刊·A辑(B辑)、数学进展、科学通报、计算数学、计算机学报。 物理学报。 中国科学·B辑、化学学报。 地理学报、地质学报、地质科学、地质论评、天文学报、气象学报、海洋学报、海洋科学、空间科学学报、地球物理学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古生物学报、动物学报、植物学报、动物分类学报、植物分类学报、昆虫学报、遗传学报、生理学报、微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实验生物学报。 导航学报、环境科学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煤炭学报、石油学报、测绘学报、化工学报、建筑学报、水利学报、土木工程学报、铁道学报、金属学报、硅酸盐学报、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半导体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原子能科学技术、力学学报、机械工程学报、仪器仪表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土壤学报、园艺学报、畜牧兽医学报、植物病理学报、林业科学、植物保护学报、水产学报、农业工程学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中华放射学杂志、营养学报。 解剖学报、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耳鼻喉科杂志、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国医药学报、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针灸、中国骨伤。 药学学报、中国药理学报。 二、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 国际共运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历史、高校理论战线、自然辩证法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孔子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新华文摘(3千字以上论文)、人民大学复印资料(3千字以上论文)、国际社会

CSSCI经济、管理等类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排名

经济学 排名期刊名称主办单位刊号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五年)四年平均值1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CN11-1081/F9.838.60911.55514.45311.112 2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CN11-1078/F8.983 5.9097.0849.0357.753 3经济学(季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N 11-6010/F—— 4.703 4.267 5.386 4.785 4金融研究中国金融学会CN11-1268/F 5.003 3.423 4.669 5.902 4.749 5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CN11-3536/F 4.797 4.073 3.814 5.644 4.582 6世界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CN11-1138/F 4.535 3.557 3.965 5.742 4.450 7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CN11-1087/F 3.307 3.988 4.318 4.961 4.144 8国际金融研究中国国际金融学会CN11-1132/F 5.326 3.170 3.389 3.066 3.738 9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CN11-1024/F 3.573 2.560 3.878 4.486 3.624 10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CN11-1262/F 3.341 3.018 3.417 3.782 3.390 11中国农村观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CN11-3586/F 2.673 2.193 2.750 4.628 3.061 12财经研究上海财经大学CN31-1012/F 3.135 2.258 2.589 3.223 2.801 13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CN11-1323/F 2.854 2.478 2.425 3.200 2.739 14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CN11-2640/F 2.402 2.675 2.518 2.999 2.649 15国际经济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CN11-3799/F 3.753 2.385 2.285 2.143 2.642 16世界经济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CN31-1048/F 3.308 2.473 2.188 2.395 2.591 17国际贸易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CN11-1692/F 2.905 2.477 2.242 2.690 2.579 18经济科学北京大学CN11-1564/F 3.083 1.968 2.185 3.065 2.575 19南开经济研究南开大学经济学院CN12-1028/F 2.508 1.323 2.424 3.025 2.320 20农业技术经济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CN11-1883/S 2.221 1.798 1.901 2.549 2.117 21世界经济文汇复旦大学CN31-1139/F 2.143 1.453 2.245 2.596 2.109 22财贸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CN11-1166/F 2.059 1.533 2.240 2.560 2.098 23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CN51-1312/F 2.08 1.593 2.347 2.303 2.081 24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CN11-1517/F 2.272 1.718 2.075 2.172 2.059 25证券市场导报深圳证劵交易所综合研究所CN44-1343/F 2.641 1.602 1.687 2.142 2.018 26产业经济研究南京财经大学CN32-1683/F 1.783 1.763 2.153 2.283 1.996 27经济评论武汉大学CN42-1348/F 1.944 1.673 2.013 2.113 1.936 28国际贸易中国商务出版社CN11-1600/F 2.774 2.023 1.542 1.363 1.926 29财经科学西南财经大学CN51-1104/F 2.179 1.584 1.673 1.768 1.801 30当代经济科学西安交通大学CN61-1400/F 1.944 1.447 1.675 2.093 1.790 31现代日本经济吉林大学、全国日本经济学会CN22-1065/F 1.8 1.863 1.829 1.414 1.727 32财经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CN21-1096/F 1.965 1.317 1.567 1.933 1.696 33财经理论与实践湖南大学CN43-1057/F 2.032 1.530 1.460 1.743 1.691 34城市发展研究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N11-3504/TU 1.448 1.569 1.822 1.896 1.684 35审计与经济研究南京审计学院CN32-1317/F 1.42 1.413 1.859 2.002 1.674 36当代财经江西财经大学CN36-1030/F 1.774 1.468 1.685 1.747 1.669 37南方经济广东经济学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CN44-1068/F 1.773 1.181 1.589 2.094 1.659 38上海财经大学学报上海财经大学CN31-1817/C 1.88 1.380 1.658 1.687 1.651 39宏观经济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CN11-3952/F 1.915 1.535 1.625 1.460 1.634 40商业经济与管理浙江工商大学CN33-1336/F 1.738 1.235 1.458 1.803 1.559 4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山西财经大学CN14-1221/F 1.594 1.277 1.602 1.724 1.549 42经济与管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CN11-1384/F 1.769 1.287 1.382 1.617 1.514 43上海经济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CN31-1163/F 1.357 1.424 1.658 1.554 1.498 44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CN11-1591/F 1.501 1.174 1.561 1.649 1.471 45税务研究中国税务杂志社CN11-1011/F 1.779 1.133 1.611 1.360 1.471 46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CN32-1544/F 1.886 1.442 1.288 1.207 1.456 47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中央财经大学CN11-3846/F 1.605 1.253 1.349 1.508 1.429 48城市问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CN11-1119/C 1.677 1.273 1.218 1.484 1.413 4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CN42-1663/F 1.336 1.160 1.517 1.628 1.410 50财贸研究安徽财经大学CN34-1093/F 1.256 1.194 1.524 1.637 1.403 51经济问题探索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CN53-1006/F 1.433 1.108 1.320 1.294 1.289 52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CN44-1302/F 1.5820.987 1.110 1.249 1.232 53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CN33-1154/F0.759 1.147 1.376 1.614 1.224 54金融经济学研究广东金融学院CN44-1696/F 1.139 1.130 1.252 1.252 1.193 55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CN11-3645/F 1.15 1.150 1.296 1.163 1.190 56农村经济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CN51-1029/F 1.2570.981 1.220 1.269 1.182 57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江西财经大学CN36-1224/F0.9310.872 1.370 1.291 1.116 58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CN11-1077/F 1.0950.994 1.185 1.173 1.112 59现代经济探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CN32-1566/F 1.0120.994 1.346 1.088 1.110 60经济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CN11-1057/F 1.1370.914 1.126 1.197 1.094 61经济经纬河南财经政法大学CN41-1421/F 1.0860.884 1.141 1.239 1.088 62改革重庆社会科学院CN50-1012/F——0.503 1.161 1.591 1.085 63亚太经济福建社会科学院CN35-1014/F 1.4530.9160.9550.990 1.079 64经济纵横吉林省社会科学院CN22-1054/F 1.1880.963 1.107 1.044 1.076 65经济问题山西省社会科学院CN14-1058/F 1.1690.8940.995 1.068 1.032 66云南财经大学学报云南财经大学CN53-1209/F 1.2010.8010.8660.9110.945 67当代经济研究吉林财经大学CN22-1232/F0.9570.8230.9940.9260.925 68广东财经大学学报广东财经大学CN44-1446/F0.8640.8000.9110.8420.854 6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河北经贸大学CN13-1207/F0.7510.7390.7760.8640.783 70中国经济问题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CN35-1020/F0.7190.3330.5820.8530.622 71价格理论与实践中国价格协会CN11-1010/F0.6860.5130.6900.5610.613 72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CN35-1023/F0.4960.3950.5290.5020.481 73政治经济学评论中国人民大学CN11-5859/D—————————— 以下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排名期刊名称主办单位刊号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五年)四年平均值1金融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CN11-5865/F—————— 1.778 1.778 2金融论坛城市金融研究所、中国城市金融学会CN11-4613/F 2.348 1.083 1.000 1.504 1.484 3上海金融上海市金融学会CN31-1160/F 1.801 1.251 1.390 1.215 1.414 4技术经济中国技术经济学会CN11-1444/F 1.138 1.135 1.219 1.264 1.189 5现代城市研究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CN32-1612/TU 1.1680.916 1.295 1.333 1.178 6税务与经济吉林财经大学CN22-1210/F 1.225 1.113 1.212 1.001 1.138 7消费经济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CN43-1022/F 1.215 1.041 1.165 1.129 1.138 8保险研究中国保险学会CN11-1632/F0.839 1.069 1.408 1.152 1.117

国外专业学术期刊投稿指南(转载)

SCI收录材料期刊影响因子及排名 流水浮云 @ 2010-01-07 16:16 Nature自然31.434 Science科学28.103 Nature Material自然(材料)23.132 Nature Nanotechnology自然(纳米技术)20.571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学进展18.132 Nature Physics自然(物理)16.821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聚合物科学进展16.819 Surface Science Reports表面科学报告12.808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reports材料科学与工程报告12.619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应用化学国际版10.879 Nano Letters纳米快报10.371 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8.19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志8.091 Annual Review of Materials Research材料研究年度评论7.947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7.180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先进功能材料 6.808 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聚合物科学发展 6.802 Biomaterials生物材料 6.646 Small微观? 6.525 Progress in Surface Science表面科学进展 5.429 Chemical Communications化学通信 5.34 MRS Bulletin 材料研究学会(美国)公 告 5.290 Chemistry of Materials材料化学 5.046 Advances in Catalysis先进催化 4.812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材料化学杂志 4.646 Carbon碳 4.373 Crystal Growth & Design晶体生长与设计 4.215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电化学通讯 4.194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物理化学杂志,B辑:材 料、表面、界面与生物物 4.189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详解

2016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闭关政策:清政府从1757年开始施行的对外交往政策。下令只限开放广州一口通商,严格控制对外贸易。之后连续颁布了许多条文,对外国人的各方面活动及华夷交往等都做了细致的规定;一方面它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清朝统治集团民族狭隘性的表现。结果:丧失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华民族长期隔绝在世界潮流之外。 2、虎门销烟: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持查禁和销毁鸦片的著名事件。鸦片输入给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危机,道光皇帝采取了禁烟派的主张,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将所有缴获的鸦片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但也成为鸦片战争导火线。 3、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列强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的该国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始规定此特权,接着美、法、俄、日等国也相继在中国取得了此项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华侨民犯罪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而只能由各该国领事,按照各国的法律进行裁判。这项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 4、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缔约国一方得以均沾对方给予第三国的一切条约权益,但并不给予对方对等权益。始于《虎门条约》规定,此项条款为英国和其他国家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互相援引,攫取各种侵略权益开创了恶例。 第二章: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 5、拜上帝会:是一个以宗教为形式的农民革命组织,是洪秀全用以组织进行革命的工具。它继承历代农民革命的传统,吸收西方基督教教义中的“一神教”思想和“平等”观念,以及古代“大同”思想,宣扬“神天上帝”的无上权威,树立起一神教思想。拜上帝会使洪秀全个人的宗教理想现实化,进一步激扬了他的宗教狂想。在整个太平天国时期,都以拜上帝教为思想武器,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后随太平天国失败而消亡。 6、湘军:晚清由曾国藩招募湘勇编练的一支军队。1853年,曾国藩受咸丰皇帝命去长沙帮办团练。他以湘勇为基础,实行勇丁由将官亲自招募的制度,同时对士兵灌输以封建伦理纲常,并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全军统辖于曾国藩。湘军以营为单位,其主要将领有左宗棠、刘坤一等。曾国藩和湘军成为清朝反动统治的重要支柱。 7、圣库制度: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制度。圣库即国库。规定个人一切财产及战利品皆应上缴圣库,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由圣库供给,违者治罪。肇始于起义之初,广泛推行于定都天京时期。它的实行对太平天国初期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后随着财货来源丰富逐渐名存实亡。 8、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相继建立的各项制度。主要内容: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永安建制为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发展奠定了政权基础。 9、亚罗号事件:1856年围绕中国商船亚罗号进行的中英交涉。1856年10月8日,中国商船“亚罗”号,因窝藏海盗,受到广州水师搜查,船上海盗被捕。而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称该船为英船,要求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但当叶名琛把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仍然拒收,后英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亚罗号事件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0、马神甫事件:亦称西林教案,是法国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制造的借口。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1856年,知县逮捕马赖及其爪牙,将其处死。法国遂以此为借口,于次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11、《瑷珲条约》:1858年奕山与沙俄总督在瑷珲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为:沙俄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乌苏里江以东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 12、《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俄、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

电子、通信期刊排名

〃xx学术期刊排行榜 ---xx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 510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 155) A +等(8种):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电子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中国激光、光电子〃激光、发光学报、控制与决策、自动化学报 A等(24种): 半导体学报、机器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通信学报、信息与控制、红外与激光工程、控制工程、电子元件与材料、电波科学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电子显微学报、量子电子学报、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光电工程、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信号处理、红外技术、压电与声光、半导体光电、现代雷达、电路与系统学报、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B +等(47种) : 半导体技术、电子工艺技术、激光技术、激光与红外、应用激光、微电子学、电讯技术、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信息与电子工程、电视技术、光电子技术、微波学报、激光杂志、磁性材料及器件、电子器件、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光通信技术、自动化仪表、信息工程大学学报、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电信科学、现代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机械与电子、光通信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中兴通讯技术、现代电信科技、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电声技术、自动化与仪表、数据通信、雷达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师、国外电子元器件、电子技术应用、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无线通信技术、自动化博览、无线电通信技术、无线电工程、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光电技术应用。 B等(46种): 真空电子技术、电子与封装、电子技术、雷达与对抗、现代显示、中国新通信、现代传输、电子工业专用设备、红外、移动通信、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近代史名词解释全(1)

三国干涉还辽:1985年中国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则再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为补偿。俄、德、法三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皖系军阀——段祺瑞 直系军阀——冯国璋 奉系军阀——张作霖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遵循“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希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超越和发展,具有进步意义。但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所描绘的理想天国,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从未实行。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统筹全局的社会发展方案,这是一个带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它的出现,表现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学习西方“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然而这些措施未能真正实行。 借师助剿:在太平天国进军江南时,清朝地方官闻风丧胆,有人建议把镇压太平军的希望寄托在借助外国军队上,这就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的“借师助剿”方略。 公车上书:公元1895年4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是年,康有为在京会试,他号召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万言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震撼全国。史称“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运动遭到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维新失败。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虎门销烟:道光1839年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共销毁鸦片2376254斤。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国主义的光辉一页。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平壤之战:发生于1894年9月15日,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七千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但清军总统(总指挥)叶志超贪生怕死,于午后四时树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六天里,清军狂奔五百里,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日军占领朝鲜全境。 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是发生于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海面的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 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

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

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现代学术机制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学 术相对封闭的治学方式,为学者提供了及时发表和了解研究成果的机会,亦建构了展开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的公共平台。因此,作为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对学术发展的意义至关重要。民国时期 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现代学术体系创建的重 要阶段。而促进这一时段学术迅速发展的关键就是学术期刊的创刊与出版传播。以“民国四大学术期刊”著称的《国学季刊》、《燕京学报》、《清华学报》以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因及时介绍 国内外学术前沿动态,刊发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学贯中西、融会古今的学术大师而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成为彼 时学术期刊中的典范。它们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对传统学术的 现代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的学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即以这四种学术期刊为考察对象,在史料爬梳的基础上,以 1923-1949年为时间节点,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 法和定性分析法等方法,勾勒四种期刊的历史发展进程,比较其在特 定的历史环境中编辑出版主体与客体方面的异同,并追寻这四种期刊 作为体现民国最高学术水平的代表,在学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 角色,怎样影响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藉此总结四种学术期刊在 期刊史和学术史上产生的作用和意义,为现代学术期刊在新的社会转 型时期能够积极主动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价值与实践借鉴。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四种学术期刊各自的创刊过程与

基本情况的介绍。包括北京大学国学门的创建及《国学季刊》的制度规定;燕京哈佛学社的建立及其与《燕京学报》的关系;《清华学报》的复刊过程,中央研究院及其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建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第二部分,论述四种学术期刊主编的学术思想及其与刊物宗旨的关系,同时,利用四种期刊作者发表文章 的数量,分析比较四种期刊作者群体的分布情况、构建方式的异同, 以探析围绕期刊展开的编、著学术共存之关系。论文认为,四种期刊的主编经历了从学术眼界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上的区别于传统学 术与文化的现代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引导了刊物的现代性学术方向。除了编辑群体之外,《国学季刊》比较重视以国内外在相关学术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作为作者对象,《燕京学报》倾向于发掘学术新人与培养少壮学者;《清华学报》主要以清华大学同人作为作者群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在创刊前期以高校顶尖学者充实作者队伍,后期则主要以历史语言研究所人员担任作者群体。四种期刊学术共同体的不同组建方式对近代学术的转型均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部分,围绕四种学术期刊的编辑宗旨,将刊物置于现代学术分科的背 景下,以文本解读为主,比较分析四种期刊各自的学术内容、传播特色的异同及其对学术转型的影响。论文认为,历史学、语言学文章在四种刊物中占有较多分量,除此之外,《国学季刊》刊发了大量金石学、古器物学的文章;《燕京学报》注重在文学和艺术学,特别是戏曲方面的研究,刊载了许多该学科的奠基之作;而侧重于社会调查,一些对改善国计民生有实际借鉴意义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

SCI各领域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一览

S C I各领域国际顶尖学 术期刊一览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SCI各领域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一览 中国科学院科技情报中心将各领域的SCI期刊按影响因子大小分成四个区,其中一区和二区为高影响因子论文,三区为中等影响因子论文,四区为低影响因子论文。其中,一区和二区的一小部分杂志被列为顶尖学术期刊(Top Journal)。 要比较各校在高水平的杂志的论文发表情况,可以根据顶尖杂志的名单和一区二区的杂志名单,查询ISI网站,谁好谁差,一比就知,无需争辩,一目了然。 以下为各领域顶尖学术期刊的详细名单 分区中文分类刊名简称 1 地学 ACTA ASTRONOM 1 地学 ADV GEOPHYS 1 地学 AM J SCI 1 地学 B AM METEOROL SOC 1 地学 CLIM DYNAM

1 地学 J CLIMATE 1 地学 J PETROL 1 地学 LIMNOL OCEANOGR 1 地学 QUATERNARY SCI REV 1 地学 REV GEOPHYS 1 地学 TELLUS B 2 地学 AM MINERAL 2 地学 CHEM GEOL 2 地学 EARTH PLANET SC LETT 2 地学 GEOCHIM COSMOCHIM AC 2 地学 GEOLOGY 2 地学 GEOPHYS RES LETT 2 地学 J GEOPHYS RES 2 地学 J ATMOS SCI 2 地学 MON WEATHER REV 1 地学天文 ANNU REV ASTRON ASTR

国外著名土木工程相关期刊列表(SCIEI)

国外着名土木工程相关期刊列表(SCI/EI) 国际重要学术期刊推荐表 序号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名称(SCI、EI检索源) 1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 ACI Journal of Materials 3 ACI Structural Journal 4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5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6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ISSN: 0008-3674 7 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8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9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10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ISSN: 0266-352X 11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12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13 Communications in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14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15 Earthquake Spectrum 16 Engineering Geology 17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18 Engineering Structures 19 Geotechnique ISSN:0016-8505 20 Ground Engineering 21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2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 ISSN: 0734-743X 23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ISSN: 0363-9061 24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2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ISSN: 1365-1609 2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2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el Structures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部分[1]

名词解释: 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由孙中山、黄兴发起,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为基础,于1905年8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孙中山为总理,黄兴等分任执事、评议、司法三部工作。其革命纲领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革命主义。发刊《民报》,批判康有为、梁启超的保皇派理论,宣传革命思想。自1906年起,先后发动萍浏醴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各省响应,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后,于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 《民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1908年冬被日本政府封禁,1910年初在日本秘密印行两期后停刊。共出二十六期,另附《天讨》增刊。主编及主要撰稿人为胡汉民、汪兆铭、章太炎、朱执信、宋教仁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批驳保皇派梁启超《新民丛报》反对革命的谬论,秘密运往国内各地,对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核心。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民族主义是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是要用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反对少数富人专利,贫富不均,建立社会平等的国家。旧三民主义曾经是资产阶级宣传和动员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1924年孙中山重新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核心的三民主义,是为新三民主义。 萍浏醴起义:1906年,湘、赣等省灾荒严重,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同年秋,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由日本回国,在湖南浏阳、醴陵一带宣传革命,联络会党首领龚春台、萧克昌等,准备于次年1月举行武装起义。后因事泄,仓促于12月4日起事。龚春台发布檄文,称“中华国民军南京革命先锋队都督”,率部连克浏阳、醴陵等地。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工人闻风响应,纷纷投向革命,众至数万人,长江中下游同时震动。东京的同盟会总部获悉后,即派宁调元、胡瑛、杨卓林等回长江一带,请求响应。清廷急调湘、鄂、赣等省清军围剿革命军。革命军苦战月余,最后失败,刘道一、萧克昌、蔡绍南及群众数千人。 广州黄花岗起义:同盟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起义。1911年1月,同盟会设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于香港,以黄兴、赵声为正副部长,并在广州设秘密据点数十处。4月初,从海外和内地同盟会会员中挑选八百名敢死志士,组成先锋队,准备于13日分十路进攻总督署各要地。后因人员及军械未及时运到,决定延至27日发动,改十路为四路进攻。当日下午,黄兴率先锋队一百人,进攻两广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遁。后与李准卫队相遇激战,黄兴中弹断右手两指,率十余人且战且走,最后仅剩黄兴,渡江到河南脱险,化装逃往香港。事后有人收得此役中的殉难者的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华兴会: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黄兴与陈天华、宋教仁等于1904年2月创立于长沙,并专设同仇会联络会党。以“驱逐鞑虏,复兴中华”、“同心扑满,当面清算”为号召。次年11月拟在长沙、常德、湘潭等五路同时起事。相约湖北革命党即时响应,占领两

春秋战国和民国文化学术繁荣的异同

春秋战国和民国文化学术繁荣的异同 什么是人文文化?《辞海》是这样说明的:“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人文文化则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可以这样认为,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为:重视人生的现实价值,表现为对于个人的尊重和关心。人文文化,古今中外都曾经存在过,但作为一种社会潮流,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则始于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于17、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以及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时期,联合国的两个人权宣言则是人文走向法制化、国际化的标志。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首先是人文革命——文艺复兴,诞生了人文观念;其次是科学革命——近代科学诞生,诞生了科学观念。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遗憾的是,在这几次变革中,受专制文化的制约,中华民族始终不能够对此得以认同,而一旦醒来的时候,我们又往往人类的许多共同文明成果,特别是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伟大成果,丛政治视角度荒谬地以所谓“淫巧邪技”或资本主义的东西,长期加以否定和抵制,给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留下许多空白和断层。不过,中国的人文发展也并非一无是处,在历史上也曾经有过两次光辉的闪光点,而成为了中国人文文化发展仅有的两个时期。而从中国文化发展的源头上看,正是这两次闪耀的时期而给中华民族输送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或者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希望。这两个时期代表着中华人文文化的顶峰. 中国的第一次人文文化高峰——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知道,先进人文文化的

社会科学专业学术英文期刊

电子期刊名 Technovation 称: 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2618831081.html,/science/journal/01664972 关键词:T ISSN 号:0166-4972 提供机构:Elsevier Science(全文) 年限范围:1995- 所属学科:综合 数据类型:全文 介绍:暂缺 电子期刊名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称: 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2618831081.html,/login.aspx?direct=true&db=buh&jid=1MQ 关键词:T ISSN 号:0953-7325 提供机构:EBSCO(全文) 年限范围:03/01/1989 to present 所属学科:其它 数据类型:全文 电子期刊名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称: 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2618831081.html,/science/journal/00401625 关键词:T ISSN 号:0040-1625 提供机构:Elsevier Science(全文) 年限范围:1995- 所属学科:社会科学/心理学/人文科学 数据类型:全文 介绍:暂缺

电子期刊名 Technology and Society Magazine, IEEE 称: 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2618831081.html,/xpl/RecentIssue.jsp?punumber=44 关键词:T ISSN 号:0278-0097 提供机构:IEL(IEEE/IEE)(全文) 年限范围:1988- 所属学科:信息科学/计算机/通信 全文 数据类型: 电子期刊名 Technology in Society 称: 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2618831081.html,/science/journal/0160791X 关键词:T ISSN 号:0160-791x 提供机构:Elsevier Science(全文) 年限范围:1995- 所属学科:社会科学/心理学/人文科学 数据类型:全文 电子期刊名 Technology Review 称: 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2618831081.html,/login.aspx?direct=true&db=a3h&jid=5PP 关键词:T ISSN 号:1099-274X 提供机构:EBSCO(全文) 年限范围:05/01/1990 to present 所属学科:信息科学/计算机/通信 数据类型:全文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反掠卖华工】十九世纪中国人民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掠卖人口的斗争。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公开在中国东南沿海掳掠劳动人民,贩往美洲、非洲、澳洲及东南亚一带从事奴隶劳动,因而激起厦门、上海等地人民反对掠卖华工的斗争。1852年(咸丰二年)11月福建厦门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掠卖华工,集众千五百余人示威,被英国海军枪杀八人、伤十六人。1859年.. 7、8月间,上海人民发现英、法、美各国掠卖华工,又发现法国领事住宅中拘禁大批华工,即散发揭帖,并集众数百人殴毙英人一名,击伤英国领事,捣毁法国天主教堂匾额。被掠卖的华工也曾多次在船上暴动,在国外各地反抗,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 【魏源】(1794—1857)清末思想家、史学家。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官至高邮知州。曾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和龚自珍同属主张“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鸦片战争时,在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东抗英战役。痛愤时事,著《圣武记》。后又将林则徐所编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和历代史志等,增补为《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建议自设船厂、炮船,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强调“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对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有一定影响。著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等书,并协助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成《皇朝经世文编》。 【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1803年(咸丰三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1814—1856)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活动,作恶多端,激起民愤。1856年西林知县张鸣凤逮捕马赖等二十六人,并依法判处马赖死刑。次年法皇拿破仑三世(即路易·波拿巴)以这一事件为借口,与英国联合发动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教案】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后,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在天津望海楼设立教堂,吸收恶棍入教,拐骗人口。强占民地,激起民愤。1870年(同治九年)6月.. 21日天津人民因育婴堂虐死婴儿数十名,聚众到教堂说理。法国领事丰大业(1830—1870)持枪往见北洋通商大臣崇厚,并开枪恫吓,又在路上向天津知县刘态开枪击伤随从一名。群众怒不可遏,打死丰大业,焚毁法、英、美教堂及法领事署。事件发生后,英、美、法等七国军舰集结天津烟台一带示威。清政府派真隶总督曾国藩到天津查办,曾国藩又奏调李鸿章协同办理。他们主张避战求和,对侵略者屈服。后清政府派崇厚赴法国道歉,将天津知府和知县革职充军,将爱国人民当作凶手惩办,杀死二十人,充军二十五人,并赔款建立教堂 【左宗棠】(1812—1885)清末湘军军阀、洋务派首领。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举人出身。初入湖南巡抚骆秉章幕,1860年(咸丰十年)由曾国藩推荐,率湘军五千人赴江西、皖南与太平军作战。1862年初任浙江巡抚,勾结法国侵略者组织“常捷军”,先后攻陷严州(今建德)、金华、绍兴等地,升闽浙总督。1864年(同治三年)又陷杭州。旋赴漳州和嘉应州(今广东梅县)镇压太平军余部李世贤、汪海洋。1866年依靠法国人日意格开办福州船政局,成为洋务派首领之一。同年调陕甘总督,派胡光墉在上海借外债和购买军火,进攻捻军。后又率军镇压西北回民军,先后夺取董志原、金积堡、太子寺、肃州(州治今甘肃酒泉)等处,纵兵残杀。1875年(光绪元年)督办新疆军务,率兵讨伐*阿古柏,先后收复乌鲁木齐、和阗(今和田)等地,阻遏了俄英对新疆的侵略。1881年任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有《左文襄公全集》。 【刘坤一】(1830—1902)清末湘军将领。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1856年(咸丰六年)随刘长佑在江西、湖南、广西与太平军作战,累升广西布政使。1865年(同治四年)任江西巡抚。1875年(光绪元年)擢两广总督。1879年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中日甲午战争时被任为钦差大臣驻山海关,节制内外陆军百余营,辽河一战,全军溃败。1896年回任两江总督。1900年在帝国主义策划下,参与*东南互保。有《刘坤一遗集》。 【曾纪泽】(1839—1890)清末外交官。字劼刚。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子。1878年(光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