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献著述

文献著述

文献著述
文献著述

文献著述

吉安,古称庐陵,千百年来,人文蔚起,文风昌盛,孕育了灿烂的庐陵文化。庐陵的文献著述浩如烟海,几乎涵盖了古代科学文化的所有领域,在不少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出现了在全国有相当影响的大家和名著。可以说,她不仅记录了庐陵文化的精髓,更是祖国历史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大家对其有所了解,现按传统的经、史、子、集、杂分类法予以展示。

经类

书名作者存佚情况

易童子问三卷庐陵欧阳修(1007-1072)

易传拾遗十卷庐陵胡铨(1102-1180)

周易解永丰曾元忠(宋)佚

易解吉水王端礼(宋)佚

易解二十卷安福王庭王圭(1081-1172)佚

六经讲义十卷安福王庭王圭(1081-1172)

论语讲义五卷安福王庭王圭(1081-1172)

语录五卷安福王庭王圭(1081-1172)

易索十三卷泰和张汝明(宋)佚

易传二十卷吉水杨万里(1127-120)北京、上海、南京、江西等图书馆有藏易筌蹄庐陵胡维宁(宋)佚

诗集善庐陵胡维宁(宋)佚

春秋类例庐陵胡维宁(宋)佚

春秋属解庐陵胡维宁(宋)佚

左氏类编庐陵胡维宁(宋)佚

易解十卷吉水罗大经(宋)佚

心学经传十卷吉水罗大经(宋)佚

易说十四卷泰和严肃(?-1279)佚

易说发挥二卷泰和严用甫(元)佚

易解永新张湘(宋)佚

易考庐陵欧阳守道(1209-1273)佚

易通庐陵王幼孙(1223-1298)佚

中庸大学章句二卷庐陵王幼孙(1223-1298)佚

易解永新尹躬(1089-1178)佚

易经发微十卷永丰陈植(1294-1344)

书经拣金永丰陈植(1294-1344)

易学源流安福彭复初(元)佚

易经精薀吉水解蒙(元)广东中山图书馆藏庖易安福彭丝(元)佚

周易疑义通释吉水解观(1297-1362)佚

四书大义吉水解观(1297-1362)佚

易义吉水解季通(1312-1388)佚

周易治鑑永丰曾巽申(元)

周易集传十八卷永新龙仁夫(元)北京图书馆藏

易学启蒙安福黄瑞节(元)

易说安福朱意(明)

易本义童子说安福刘霖(明)

周易变通泰和曾贯(元)佚

读书考源三卷泰和肖汉中(元泰定)广东中山图书馆有藏周易考十卷泰和肖汉卿(宋)佚

春秋经辨十卷泰和肖楚(1064-1130)北京、上海、天津等图书馆有藏易象图说吉水许天 (元)佚

周易直指泰和杨士奇(1365-1444)佚

八卦余生十八卷安福邓梦文(1349-1425)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易传撮要四卷永新刘髦(1375-1457)江西省图书馆藏周易说旨四卷永丰罗伦(1431-1478)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周易解永丰罗伦(1431-1478)

易经会要永丰罗伦(1431-1478)

礼记集注永丰罗伦(1431-1478)佚

礼记会要永丰罗伦(1431-1478)

书经旁通永丰罗伦(1431-1478)佚

春秋会要永丰罗伦(1431-1478)

五经疏义永丰罗伦(1431-1478)佚

四书考证永丰罗伦(1431-1478)

中庸解一卷永丰罗伦(1431-1478)佚

删定三礼考注蓝田吕氏说法永丰罗伦(1431-1478)佚

易解万安刘哲(明)

周易图释十二卷永丰刘定义(1409-1469)江西省博物馆藏集定古易十卷泰和陈凤梧(明)

毛诗集解泰和陈凤梧(明)

周礼合训六卷泰和陈凤梧(明)

射礼集要一卷泰和陈凤梧(明)

四书六经集注一百卷泰和陈凤梧(明)

篆文五经八十八卷泰和陈凤梧(明)

六经篆文四十四卷泰和陈凤梧(明)台北中央图书馆藏易薀二篇安福刘邦采(明)佚

周易程朱异同泰和罗璟(1432-1503)佚

五经旁注泰和罗璟(1432-1503)

易释义安福邹守益(1491-1562)

易经讲义泰和龙叔暄(明)

易解要义泰和龙叔炼(明)

大象观莲花刘元卿(1544-1609)北京图书馆藏礼录类要一卷莲花刘元卿(1544-1609)

四书宗解八卷莲花刘元卿(1544-1609)佚

大学新编五卷莲花刘元卿(1544-1609)

周易注疏庐陵赵邦柱(明)

图卦臆言四卷庐陵贺止(明)《四库全书总目》存目衣生易解十二卷泰和郭子章(1542-1618)《四库全书总目》存目诗传书例四卷泰和郭子章(1542-1618)佚

二贤诗传泰和郭子章(1542-1618)

经书类解十四卷泰和郭子章(1542-1618)

四书颇解二十四卷泰和郭子章(1542-1618)

书程汇编十卷泰和郭子章(1542-1618)佚易谷通一卷吉水邹元标(1551-1624)

礼纪正义六卷吉水邹元标(1551-1624)佚孝经说吉水邹元标(1551-1624)佚大学就新编一卷吉水邹元标(1551-1624)

四书讲义二卷吉水邹元标(1551-1624)

学庸商求二卷吉水邹元标(1551-1624)佚肖二木易八篇庐陵肖甲登(明)

肖二木孝经义一篇庐陵肖甲登(明)

大学亿内外一篇庐陵肖甲登(明)

周易就正稿五卷庐陵陈嘉谟(1521-1603)佚四书就正稿庐陵陈嘉谟(1521-1603)

四书释疑庐陵陈嘉谟(1521-1603)

易经极说永新陈宗禄(1596-1657)佚易经讲义永新刘之兰

四书家课永新刘之兰

易经讲义宁冈李铨(明)

一得论宁冈李铨(明)

易经衍义三卷吉水解璋(明)

周易质成庐陵贺钧(明)

易经一卷吉水罗洪先(1504-1567)

周礼疑一卷吉水罗洪先(1504-1567)

孝经宗旨一卷吉水罗洪先(1504-1567)

镜林易说万安肖文佐(明)

易经图说二卷泰和甘一跃(明)

易义泰和杨相(明)

周易讲义安福刘首昂(1622-1688)

易经臆解安福刘首昂(1622-1688)

旬潭易义庐陵罗乔(明)

易汇吉水周廷旦(明)

易解庐陵刘应春(明)

大易管窥十二卷遂川蔡敬(明)

二十七图遂川蔡敬(明)

周易剖微庐陵刘伯洋(明)

孝经衍义庐陵刘为渠(明)

周易悟解庐陵刘绍光(明)

易学启蒙会纂庐陵刘磐渐(明)

周易或问图解庐陵刘磐渐(明)

四书集解庐陵刘梦龙(明)

易义详解永新尹躬(1089-1178)佚羲经释义庐陵赵人杰(明)

周易注释庐陵赵邦柱(明)

易解四卷永新尹烔(明)

周礼辑要永新尹烔(明)

易髓十卷永新李川宝(明)

大易指南庐陵张晋(明)

易经鑑评庐陵张世善(明)

易经解义庐陵张世善(明)

四书随笔庐陵张世善(明)

周易通解永新金如轮(明)

遵注易说庐陵黄贞吉(明)

易三传吉水李陈玉(明)

书传吉水李陈玉(明)

诗传吉水李陈玉(明)

续易解泰和曾大奇(明)

通易解泰和曾大奇(明)

天门易学安福吴云(明)

易经义疏永新徐昶(明)

易象要训永新郭鸣凤(明)

周易显义安福彭惟耀(明)

易经图说泰和甘烈(明)

易触七卷永新贺诒孙(1605-1688)江西省图书馆、萍乡市图书馆藏诗触六卷永新贺诒孙(1605-1688)江西省图书馆、萍乡市图书馆藏紫原易谱十四卷吉水罗士暐(明)

易讲义吉水罗士暐(明)

周易古本一卷吉水罗大绂(明)佚

校复古本大学一卷吉水罗大绂(明)

易传图说吉水罗大绂(明)

羲经注疏庐陵刘遇奇(清)

羲经体要庐陵刘遇奇(清)

周易起元十八卷永丰陈图

周易简义二卷吉水李春荫(明)

周易解庐陵罗崇(清)

学庸讲章庐陵罗崇(清)

易解冶铸四卷吉水张宗搏(清)

易学津梁图象四卷吉水张宗搏(清)

周易象意三十卷庐陵王世业(清)吉安县图书馆藏性理参翼四十卷庐陵王世业(清)

道清经定注三卷庐陵王世业(清)

易经论略六卷吉水廖道稷(清)

易经图说三卷吉水廖道稷(清)

书经论略六卷吉水廖道稷(清)

书经存疑三卷吉水廖道稷(清)

书经讲义十卷吉水廖道稷(清)

书经图考二卷吉水廖道稷(清)

诗经解要四卷吉水廖道稷(清)

经解十卷吉水廖道稷(清)

易经要旨吉水廖边恂(清)

周易本义一篑三卷安福王裴(清)

周易图解三卷永新陈方皋(清)

易经解义庐陵邹宏(清)

周易家训三卷永新陈昌言(清)

易解心灯六卷泰和蒋 (清)佚

周易清义泰和肖瓘(清)

四书要旨泰和肖瓘(清)

大易理数观察二卷莲花朱如日(清)《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周易纂解十二卷吉水谢复 (清)《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大易析义解安福康王瓒(清)

易解安福颜象龙(清)

周易本义解八卷遂川项思宏(清)

四书注释十二卷遂川项思宏(清)

易订永新刘森(1654-1730)

四书订永新刘森(1654-1730)

易经象说一卷吉水曹秉常(清)

周易指要永新李锡(清)

四书条例永新李锡(清)

四书图解一卷永新李光大(清)

五经镜二卷永新李光大(清)

周易易辞口义永新李甘(清)

易经要义吉水罗文蔚(清)

周易三卷永新周廷扬

书解三卷庐陵胡铨(1102-1180)佚

春秋集善三十卷庐陵胡铨(1102-1180)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周礼传十二卷庐陵胡铨(1102-1180)台北中央图书馆藏礼记传三十卷庐陵胡铨(1102-1180)

二礼讲义一卷庐陵胡铨(1102-1180)佚

胡忠简公经解三十六卷庐陵胡铨(1102-1180)

学礼编三卷庐陵胡铨(1102-1180)佚

读孝经杂记庐陵胡铨(1102-1180)

尚书详解十三卷庐陵胡士竹(宋)天一阁文物保护所藏尚书纂传四十六卷安福王天 (宋)首都、上海、山东、河南、去南等图书馆藏尚书句解十三卷庐陵朱祖义(元)北京图书馆藏

周易句解十卷庐陵朱祖义(元)

书经一览吉水周闻孙(1307-1360)佚

五经纂要吉水周闻孙(1307-1360)佚

尚书定论吉水王充耘(1304-?)佚

读书管见二卷吉水王充耘(1304-?)首都、上海、天津、山东、河南等19家图书馆藏书义矜式六卷吉水王充耘(1304-?)北京图书馆藏

书义主意六卷吉水王充耘(1304-?)上海图书馆藏

四书经疑贯通六卷吉水王充耘(1304-?)南京图书馆藏书经卓跃吉水刘震

尚书衍义吉水刘元刚佚

诗经衍义吉水刘元刚佚

孝经衍义吉水刘元刚佚

三经衍义十一卷吉水刘元刚佚

论语衍义吉水刘元刚佚

易经详解吉水李抡(清)

易经讲义吉水李次莲(清)

书易精义录二十卷吉水李鹤鸣(清)

书经疏吉水李天 (元)

诗经疏吉水李天 (元)

诗疏吉水李天 (元)

书经会通泰和陈谟(1305-1400)佚

诗经演疏泰和陈谟(1305-1400)佚

尚书解泰和严礼(明)

尚书卓跃六卷永丰陈雅言(1318-1385)佚

大学管窥一卷永丰陈雅言(1318-1385)佚

中庸类编一卷永丰陈雅言(1318-1385)佚

四书一览一卷永丰陈雅言(1318-1385)

书经精要泰和刘朴(明)佚

四书要览泰和刘子彰(明)

禹贡传注详节一卷泰和郭余(明)佚

书传通释十卷庐陵彭最(1390-1453)台北中央图书馆藏书经节传安福张业(明)佚

礼记节疏安福张业(明)佚

洪范汇义泰和罗辅(明)佚

尚书句解安福刘 (明)佚

禹贡图说泰和童楚白(明)

五经解泰和童楚白(明)

壁经讲章宁冈谢时良(明)

尚书旨十卷吉水刘应秋(1535-1620)佚

书经纂要遂川梁希阜(明)

易经解遂川梁穆(明)

四书著要遂川梁穆(明)

书解吉水解开(元)

书经纂注六卷泰和肖子建(明)

洪范衍义三卷永新马体乾(1428-1492)佚

周易解存疑录永新马铨(1444-1492)

禹贡简传一卷庐陵黄秩(明)

四书性理解庐陵黄秩(明)

五经性理解庐陵黄秩(明)

易经图解庐陵黄震象(1591-1661)

诗说庐陵黄震象(1591-1661)

礼圣一卷安福吴云(明)

学庸注释安福吴云(明)

四书旨安福吴云(明)

书经注疏泰和匡谷(明)

尚书要纂吉水曾大经(清)

禹贡注吉水赵之鼎(清)

诗谱补阙三卷永丰欧阳修(1007-1072)

诗本义十六卷永丰欧阳修(1007-1072)辽宁、甘肃、浙江、重庆等图书馆藏尚书旨十卷吉水刘应秋(1525-1620)佚

诗经训注安福刘应登(宋)佚

杜诗句解安福刘应登(宋)

诗传通释二十卷安福刘瑾(元)北京、上海、湖北、南京图书馆藏春秋说约安福刘瑾(元)

周易解安福刘夏(?-1405)

中庸论安福刘夏(?-1405)佚

皇王大学旨要一卷安福刘夏(?-1405)佚

诗经发挥吉水杨舟(元)佚

诗文策略三十卷吉水杨舟(元)

五经辨吉水杨叔方(宋)佚

四书正宗二十卷吉水杨中(元)

五经辨疑吉水杨桂(元)

书辨一卷吉水杨炎正(1145-?)佚

诗经辨正庐陵周鼎(元)佚

大学总会五卷庐陵周公恕(元)

诗义发挥庐陵曹居真(明)佚

大小序诗义泰和周是修(1353-1402)

诗谱集义三卷泰和周是修(1353-1402)佚

广衍太极图一卷泰和周是修(1353-1402)佚

诗谱二卷泰和周是修(1353-1402)

论语类编一类泰和周是修(1353-1402)佚

诗小序集成三卷泰和周是修(1353-1402)佚

诗经启钥永丰黄卓

易经发挥永丰黄卓

四书串讲永丰黄卓

诗经要录安福邓长枚(明)

诗古制艺安福邓长枚(明)

诗义集说四卷庐陵孙鼎(1392-1457)浙江图书馆藏

性理快辨庐陵孙鼎(1392-1457)

易解庐陵王端礼(宋)佚

论语解庐陵王端礼(宋)

诗经直指十五卷吉水易贵(明)佚

诗经注疏吉水王昂(1470-1541)

四书质明吉水王昂(1470-1541)

经辨二卷泰和肖楚(1064-1130)佚

春秋通旨安福尹四聪(宋)佚

春秋三传会例三十卷庐陵胡箕(1122-1194)佚

春秋五传庐陵郭适(宋)

删定礼书注疏庐陵郭适(宋)

易辨说二卷庐陵郭彦逢(宋)佚

春秋玉钥匙永丰陈植(1294-1344)

狐白裘永丰陈植(1294-1344)

缚虎手永丰陈植(1294-1344)

骊龙珠永丰陈植(1294-1344)

春秋说约安福刘瑾(元)

春秋通旨安福刘闻(元)佚

易经直说八卷永新陈宗禄(1596-1657)佚

易经活义永新陈智言(1678-1758)

易艺存草永新陈智言(1678-1758)

约编六卷永新陈智言(1678-1758)

四书一得言永新陈智言(1678-1758)

春秋三传评永新龙淼(宋)佚

春秋举要吉水黄琢(元)佚

春秋集解吉州罗履泰(元)

礼纪集解吉州罗履泰(元)

周礼集解吉州罗履泰(元)

诗说吉州罗大已(元)

诗论吉州罗大已(元)

四书直解吉州罗大已(元)

春秋集解大义永新冯翼翁(1282-1349)佚

礼考永新冯翼翁(1282-1349)

士礼考正永新冯翼翁(1282-1349)

性理群书永新冯翼翁(1282-1349)

春秋会通二十四卷安福李廉(元)北京、上海等图书馆藏春秋辨疑安福彭丝(元)佚

礼记集说四十九卷安福彭丝(元)佚

春秋提纲吉水胡直(明)佚

五经四书大全一百七十五卷吉水胡广(1370-1418)全国各大图书馆藏春秋集录十五卷安福刘实(1396-1461)

孝经集解一卷安福刘实(1396-1461)佚

春秋匡解八卷安福邹德溥(明)上海图书馆藏

易会八卷安福邹德溥(明)南京图书馆藏

易教一卷安福邹德涵(明)南京图书馆藏

春秋阐蕴安福刘辰岳(明)

春秋发微安福刘辰岳(明)

春秋要旨安福刘钟(明)

麟经约言安福康元积(明)

春秋注疏永新甘雨(1551-1613)

麟经题要万安刘原(明)

左传考录永新刘帝则(明)

四书断要永新刘帝则(明)

春秋解永新周垣(明)

四书讲义数十卷永新周绍珠(明)

四书讲义永新周之冠(1582-1647)

四书直解永新张景良(1376-1448)

春秋纂要十二卷安福康五瑞(清)

春秋要录安福谢生兰(明)

易说安福谢来绂(清)

四书精义安福谢来绂(清)

书经禹贡纂注安福谢宝醇(清)

春秋合订诸传吉水杨三缙(清)

孝经注疏吉水杨黻(明)

春秋摘要莲花李乘云(明)

周官类编庐陵胡维咛(宋)佚

冬官解永新尹躬佚

仪礼集释三十卷吉水李如圭(宋)北京、上海、天津、辽宁等图书馆藏仪礼释宫一卷吉水李如圭(宋)北京、上海、天津、辽宁等图书馆藏仪礼纲目一卷吉水李如圭(宋)佚

礼纪精义安福曾光祖(1134-1197)佚

治亲礼书三卷安福戴石玉(宋)佚

深衣图解一卷庐陵王幼孙(1223-1298)佚

曾子内外杂篇庐陵刘清之(1134-1190)

三礼经要泰和王 (明)

礼纪会要庐陵彭炳文(明)

礼经聚谈遂川郭天宠(明)

四书备览遂川郭天宠(明)

周易解义遂川郭昭(明)

周礼辑要永丰方平(明)

礼记制中泰和彭烜(清)

律吕成书六卷安福刘瑾(元)广东中山图书馆藏律吕新书安福彭瑞节(元)

黄钟律说八篇安福彭丝(元)

律吕图说九卷万安陈肃(明)

苞元内篇钟律庐陵黄文成(清)

易解二十卷安福王庭王圭(1080-1172)佚

六经讲义十卷安福王庭王圭(1080-1172)

论语讲义五卷安福王庭王圭(1080-1172)

经籍论庐陵王幼孙(1223-1298)

经辨四十九篇泰和肖楚(宋)

五经纂吉水周京孙(宋)

五经易见二十卷万安赖贵(元)

尚书约旨万安赖继善(宋)

经解佩觿录十卷庐陵肖志仁(宋)佚

易诗书孟子旁注庐陵李恕(元)佚

易音训二卷庐陵李恕(元)

周易旁注四卷庐陵李恕(元)

书旁注庐陵李恕(元)佚

毛诗音训四卷庐陵李恕(元)

毛诗故训四卷庐陵李恕(元)佚

五经旁注六卷庐陵李恕(元)佚

五经旁训十九卷庐陵李恕(元)辽宁、江西、山东等图书馆藏论语旁注庐陵李恕(元)

四书旁注六卷庐陵李恕(元)

经解正讹庐陵曾巽申(元)佚

周易治鉴庐陵曾巽申(元)

五经要义泰和肖岐(1325-1396)佚

四书要义泰和肖岐(1325-1396)佚

五经精义吉水黄鼎(明)佚

四书精义吉水黄鼎(明)佚

广陵涛泰和杨嘉祚(明)

诸经论解泰和杨嘉祚(明)

五经汇解注释遂川张祖守(明)

四书讲义遂川张祖守(明)

易颂吉水刘同升(1587-1646)

五经大全注疏合编吉水刘同升(1587-1646)佚

四书大全注疏合编吉水刘同升(1587-1646)佚

五经纂要庐陵王辂生(清)

易经讲义庐陵王尚锡(清)

五经易读说安福朱春(清)

四书要解安福朱春(清)

五经精言永新周三汲(1684-1727)

五经标旨永新周三汲(1684-1727)

学庸讲义永新周三汲(1684-1727)

孝经刊误一卷庐陵晏壁

周易解十卷永丰曾元忠(宋)佚

春秋历法十卷永丰曾元忠(宋)佚

论语解永丰曾元忠(宋)佚

易渡永丰俞墨华(明)

论语解永丰曾朝阳(宋)

论语集注三十卷庐陵胡彦英(1125-1179)佚

论语丛语三卷庐陵胡彦英(1125-1179)佚

论语集音二卷庐陵胡彦英(1125-1179)佚

大学管窥一卷安福赵璜(1456-?)佚

大学古本臆说一卷永丰聂豹(1487-1563)佚

易释义安福邹守益(1491-1562)

古本大学后语一卷安福邹守益(1491-1562)佚

论俗礼要二卷安福邹守益(1491-1562)

大学约言一卷庐陵周禄(明)佚

大学绪言一卷庐陵周禄(明)佚

拟答米陆辨一卷庐陵王幼孙(宋)

中庸简明传庐陵刘惟思(元)佚

易学变通六卷泰和曾贯(元)北京、首都等图书馆藏四书类辨泰和曾贯(元)佚

学庸标旨泰和曾贯(元)佚

中庸析理吉水张嗣祖(1351-1424)

麟经真传十二卷安福邹德溥(明)南京图书馆藏

大学宗释一卷安福邹德溥(明)

中庸宗释一卷安福邹德溥(明)

湛潦子三读易一卷安福邹德泳(明)佚

易林说疑二卷安福邹德泳(明)

学庸归旨安福邹德泳(明)佚

学庸指掌讲义泰和刘承潇(清)

学庸宗旨庐陵李祖述(明)

易经讲义三卷庐陵李干(明)

河洛会说庐陵李白茂(清)

中庸通解庐陵李白茂(清)

易经古本庸说四卷首一卷庐陵李士林(清)江西省图书馆藏

春秋要注六卷庐陵李文彬(清)

四书衍义吉水周焱(1222-?)

孟子衍义吉水刘元刚(宋)佚

四书大义吉水解观(1297-1362)

四书纂释安福刘霖(宋)

四书大全庐陵肖时中(1382-1423)

四书愚谓四卷安福刘三桂(明)

四书飞飞解安福王心(明)

学庸讲义安福王纲灿(明)

书经臆义永新贺朝元(1659-1716)

四书讲章永新贺朝元(1659-1716)

论孟笔议庐陵刘教(明)

四书奥义解万安黎宏道(明)

五伦教安福吴云(清)

四书总义吉水邓心淳(清)

四书集解庐陵刘梦龙(明)

四书订正摘要莲花李光乂(明)

四书萤书二十卷遂川蔡文昭(1617-1676)

四书探囊永新文洛龙(清)

四书符合三十六卷永丰李宣献(清)

诗义讲义安福陈经(宋)佚

尚书详解五十卷安福陈经(宋)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湖北等图书馆藏

存斋语录安福陈经(宋)佚

师友诸言吉水王子俊(宋)

太极图说一卷庐陵王幼孙(1223-1298)佚

朱子周易参同契考异附录一卷安福黄瑞节(元)

朱子阳符经考异附录安福黄瑞节(元)

朱子成书口卷安福黄瑞节(元)北京图书馆藏心理论庐陵曾巽申(元)

理气辨庐陵曾巽申(元)

致美集三卷庐陵曾巽申(元)

太极图解一卷安福刘霖(宋)佚

河图洛书衍义庐陵罗履泰(元)

五子指要永新冯翼翁(1282-1349)

古书正伪永新冯翼翁(1282-1349)

河图洛书序说吉水周闻孙(1307-1360)

仁文书院语类十卷永丰李果珍(元末明初)

理学同异吉水许天 (元)

儒学博要吉水解观(1297-1362)

正学阶梯安福彭时(1416-1475)

潜心录吉水罗侨(1462-1534)北京图书馆藏困知记八卷泰和罗钦顺(1465-1547)北京、上海、吉水等图书馆藏持敬录安福刘实(1396-1461)

致知义略永丰聂豹(1487-1563)

困辨录八卷永丰聂豹(1487-1563)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馆藏良知辨永丰聂豹(1487-1563)

讲学录吉安王 (明)

大儒心学录吉安王 (明)

正学偏庐陵彭炳文(明)

溢会语安福王时槐(1522-1605)

卫道编安福王时槐(1522-1605)

仰慈肤见安福王时槐(1522-1605)

圣贤心法泰和胡直(明)

求仁志泰和胡直(明)

困学记泰和胡直(明)

二程要语庐陵陈嘉谟(1521-1603)

朱陆摘要庐陵陈嘉谟(1521-1603)

近思录续编庐陵肖椿(明)

圣学管窥庐陵贺沚(明)

道德经集注庐陵贺沚(明)

阴符经释义庐陵贺沚(明)

明儒宗解莲花刘元卿(1544-1609)

诸儒学案二十五卷莲花刘元卿(1544-1609)首都图书馆藏学要大纪安福欧阳理(明)

论学绪言六卷万安邹士元(明)

近思录阐义庐陵黄震象(1591-1661)佚

正心诚意论万安胡子林(明)

儒学管窥安福管珏(明)

河洛图书说庐陵刘叔鳌(明)

显密异同庐陵刘叔鳌(明)

自证语类庐陵刘叔鳌(明)

论学要语一卷安福刘文敏(明)

道学回澜八卷安福王尹(明)《四库全书总目》存目诸儒粹语安福邹善(明)

梅溪语录安福朱调(明)

作圣语录二卷吉水王安器(明)

诚意要言遂川梁惟正(明)

柳川学语安福王剑(明)

澄心觉语安福王皦(明)

理学法门二卷安福王士高(明)

贻谋堂语类安福周鸣(明)

诗学梯航安福周鸣(明)

身心图说宁冈谢时良(明)

内省要录内篇六卷安福王裴(清)

本斋兢业录十二卷泰和陈德(清)

唾居随录四卷庐陵张贞生(1623-1675)山西、安徽、江西等图书馆藏知过目录二卷庐陵张贞生(1623-1675)

理学正传录四十卷庐陵张贞生(1623-1675)

庸书二十卷庐陵张贞生(1623-1675)江西、安徽等图书馆藏庸书续编十卷庐陵张贞生(1623-1675)

庸书文录一卷庐陵张贞生(1623-1675)

慎思集略一卷安福刘冠春(清)

范身十要一册安福刘冠春(清)

讲学语类永新李锡(清)

心书一卷莲花彭升吉(清)

引端要录六卷遂川项思宏(清)

劝学迩言永新盛逢澜(清)佚

洪范皇极补四卷永新刘世衢(1684-1753)

原道论永新胡光溥(清)

太极论永新胡光溥(清)

补正洪范皇极数庐陵刘盘渐(明)

我收藏有关改革开放40年文献资料书籍报刊照片实物三千多件

我收藏有关改革开放40年文献资料、书籍、报刊、照片、 实物三千多件 我收藏有关改革开放40年文献资料、书籍、报刊、照片、实物三千多件 1978年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光辉灿烂的一年。中国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重视教育、恢复高考、教育要从农村抓起,从娃娃抓起。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和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文件在全国各地吹响了改革开放的浪潮。“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和精髓。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在管理上克服了官僚主义,引进外国先进管理方法和经济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管理制度上特别强调加强责任制,选于选拔人才,严格考验,赏罚分明。在经济上要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先富起来,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树立了榜样。中国改革40年从我个人来讲也起了大变化,我原来是一位工人,由于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中国恢复了高考,我从一名工人考入的福建师范大学,这是我梦也想不到的事情,从一名工人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改革开放给我带来的青春和希望。因此,我收藏了自己的高考准考证,

研究生准考证以及在学期间的照片100多件,特别是我的大学毕业照,(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78级全体师生合影留念),这就是我的个人档案,现在改革开放在中国大地上已迈进了40年了,我收藏有关改革开放文献资料、书籍、报刊、照片、实物三千多件。尤其是照片,收藏它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史最生动地反映改革开放的历史。我收藏了恢复高考的照片,香港、澳门回归的照片,教育从农村从娃娃抓起的照片,改革开放后有关政治、 经济、文化、建筑、教育等照片1000多张。它生动再现了历史,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尤其本人喜欢体育运动,收藏了1000多张的体育照片,除了照片收藏以外,我还收藏了有关邓小平理论的书籍、报纸、杂志1000多件,我国航天飞船杨利伟上天的号外十多张,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号外十多张,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号外30多张,申奥成功的号外十多张,以及改革开放的报纸一百多张,这些文献资料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40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我将自己收藏的三千多件精品进行整理,参加今年十月份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年文献资料大型展览》,让大家从我的收藏中了解到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改革开放40年的收藏题材魅力无穷,短短40年见证了中国辉煌灿烂的历史。 收藏给我带来的收获是较大的,2004年我在福建省革命历

博物馆应注重古籍、文献的收藏、保管及合理开发利用

博物馆应注重古籍、文献的收藏、保管及合理开发利用 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创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文化又是人类的灵魂,是洞见未来的一面镜子。博物馆是文化知识传播的载体,它具有十分重要的传承作用。 一、目前博物馆古籍文献的现状 一些地区博物馆的古籍文献自然流失和损耗较大,其原因是保管不善而造成的。致使一些通收集和捐赠有价值的珍贵文献严重受损。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搬运程序混乱,不合理,二是由于管理不当,使一些珍贵的文献资料被虫咬、风蚀,水浸、火灾等原因使一些古籍善本,在不经意间变得破烂不甚失去原貌,甚至损毁造成大量的珍贵文献流失,无疑给博物馆的文献资料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面对这种现状,当务之急是提高博物馆图书馆理员对古籍善本的抢救,收藏意识,掌握修夏古籍文献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技巧,多年来,这方面人才得不到很好培养和重用,导致古籍文献收藏、修补的专业人才匮乏。 二、古籍善本损毁的原因 1、由于馆内没有温湿度的控制设施,使纸张变黄发脆,缩短了文献资料的寿命。光线、灰尘对文献资料的危害也是很大的。经过太阳光的照射,加上大量的灰尘沉积在纤维质的纸张上,就会吸附一定的水分,而凝结为晶核,给古籍善本的保护造成危害,因此,防尘、除尘、避光很重要。 我馆古籍、线装书长期存放在通风不畅的资料室里,这里湿度大,长期受潮既发霉严重,纸张边黄,设置跟不上,长期不能入橱,由于室内灰尘大,阳光充足,又没有防晒和相应的机械通风设施和除尘设施,文献资料长期在潮湿灰尘霉菌中生活,不仅降低了使用寿命,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在重视文物保护的同时也要重视文献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搞好文献资料的保护和管理是博物馆两项具有长远意义的基本工作,博物馆的任何研究工作都离不开文献。 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的一种原因是因为经费紧张,资料室的保护设施跟不上,由于灰尘、霉菌、虫害等因素损害了文献资料,危害了文献资料的生命,另一种原因是借阅者对文献资料的保护不到位,一本完整的书借出去之后由于借阅者不爱护,回来后就变样了,有的把自己需要的部分截取下来,破坏了文献的完整性。因此,人们重视文物保护的同时也要重视古籍善本的保护。 三、加强博物馆古籍文献的收藏与管理 为了推动中国文化遗产的收藏,流通、保护和开发利用,让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在创新中薪火相传。因此,完善管理机制,使这些频临损毁的古籍得到更好的

阮元对联欣赏

阮元对联欣赏 三朝阁老,百副佳联1 ——阮元对联欣赏 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江苏仪征人,是位“身经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的大学者。阮元为乾隆进士,历兵部、礼部、户部侍郎,浙江、河南、江西巡抚,湖广、两广、云贵总督,至体仁阁大学士,谥文达。阮元博学多才,通经史、小学、天算、舆地、金石、校勘等,能书法,擅联语,他的许多妙对佳联为后世传诵。 阮元自幼聪慧过人,“五岁教识字,六岁就外傅。”他八岁即能作诗,常常大发诗兴,朗诵己作.令同伴羡慕不已。他的老师起先对此有点怀疑,就命他即席赋诗。阮元诗成后,其中有一联令先生惊叹。句云: 雾重疑山远; 潮平觉岸低。 阮元幼时酷爱读书.常到当时仪征城内的名屋书店“买书”。因家境贫寒.他往往读而不买。据传,有一天书店主人问他:“你看了许多书,难道一本都不中意吗?”阮元答:“看过的书我都已记住,不用买了。”原来阮元能过目不忘。店主有点不信阮元的话,顺手拿出阮元看过的《易经》,让他背诵开头几句,哪知阮元一口气背了五页。店主大为惊讶,又让他以买书为题作副对子,阮元稍作思索,道: 难付千金,诸子百家仍躺架; 纵观万卷,一目十行已藏胸。 店主听后连连称赞,知其前途无量,便将那部《易经》送给了阮元。 乾隆五十年,阮元参加科试,为一等第一名;乾隆五十四年,阮元参加会试。钦取二甲第三名,赐进士出身;第二年散馆考试,列一等第一名。乾隆五十六年大考翰詹,又取得一等第一,升少詹事。依照惯例此时应该设宴庆贺。于是阮元邀同衙坊局诸君在“一枝轩”把酒赏菊。席间文远皋庶子出一上联云: 墙上竹枝书个个; 请座中各位对之,阮元应声对道: 盒中棗子叱来来。 有人初不以为工,后查《汉书》才知下联为东方朔故实,乃极口称赞。

浓墨重彩沧桑厚重——民国文献的价值及馆藏现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浓墨重彩沧桑厚重——民国文献的价值及馆藏现状 作者:张丁, 王兆辉, Zhang Ding, Wang Zhaohui 作者单位:重庆图书馆,重庆,400037 刊名: 图书与情报 英文刊名:LIBRARY AND INFORMATION 年,卷(期):2011(2) 参考文献(5条) 1.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的主要特色与成就 2004 2.重庆晨报抗战历史档案文献寻访:重庆赴台购回65箱抗战文献 2009 3.张宪文民国历史档案的研究与利用[期刊论文]-民国档案 2000(01) 4.馆藏纸质文献酸性和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课题组馆藏纸质文献酸性和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05 5.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所筹委会;复旦大学历史研究所(民国)大事史料长编 2008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阮素雯.RUAN Su-wen试论民国文献损毁的原因[期刊论文]-山西档案2010(6) 2.张丁.王兆辉试论民国文献的数字化建议[期刊论文]-数字与缩微影像2011(1) 3.王玉晶.WANG Yu-jing试论民国文献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36) 4.邓雪梅.DENG Xue-mei贵州省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现状及对策[期刊论文]-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5) 5.孙琴民国文献数字化建设现状分析研究[期刊论文]-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1) 6.翟桂荣.ZHAI Gui-rong河南大学图书馆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图书馆论坛2008,28(5) 7.万华英民国文献数字化建设——以重庆图书馆为例[期刊论文]-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4) 8.张素梅民国文献保护之探研[会议论文]-2006 9.郑春汛民国文献的价值与保护对策研究[期刊论文]-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4) 10.何先进.刘莉.何玉花对馆藏民国书刊文献数字化的探讨[期刊论文]-数字与缩微影像20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2418997599.html,/Periodical_tsyqb201102034.aspx

EndNote将文献期刊名称缩写修改为全称

PubMed导入的文献期刊多是简写,EndNote将PubMed导入文献期刊名称缩写修改为全称怎么办?方法就是修改Style并建立期刊缩写与全称对照Journal Term List。本方法不仅局限于PubMed导入文献,其它途径导入或者查询文献同样适用。 在PubMed上查询到的或者导入的文献期刊名称多是缩写,并不是全称。有的杂志却要求引用文献时期刊要全称。此时如何办? 1、修改Style 进入EndNote,在上方菜单中选择「Edit」→「Output Styles」→「Open Style Manager」。 现在以「Numbered」为例,毕竟此格式是常用的一种引文格式。打开「Numbered」格式,在左侧菜单中依次选择「Journal Names」→「Use full journal name」。然后保存或者另存为。建议另存为「Save as」。我们「Save as」→「Numbered Full」。然后使用新保存的「Numbered Full」样式重新格式一下参考文献格式。

此时您可能发现用「Numbered Full」样式格式化参考文献,期刊并未修改成全称样式。其实此时多用到下一步。 2、建立期刊缩写与全称对照表「Journal Term List」 如果此时EndNote期刊与全称对照表「Journal Term List」中有期刊的缩写与全称对照,那么重新利用「Numbered Full」样式格式化参考文献时,全自动的缩写更改为全称。如果未修改,说明此时的期刊与全称对照表「Journal Term List」中未有相应的对照。 因此,我们应该修改一下期刊与全称对照表「Journal Term List」。 在EndNote菜单中依次选择「Tools」→「open Term Lists」→「Journal Term List」,进入期刊与全称对照表「Journal Term List」。 此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建立缩写与全称的对照表。 ①手动建立 选择「New Term」,将期刊名称缩写输入到「Abbreviation」,相对应的全称输入到「Full Journal」然后「OK」即可。 ②导入内建的「Journal Term Lists」 上面的方法如果期刊少一些还好说,如果期刊多了比较麻烦,而且太烦琐。有没有简单的方法。 其实EndNote已经内建了大量的期刊缩写与全称的对照,并且按照不同的领域作了归纳总结。因此,我们导入即可。 还是依次「Tools」→「open Term Lists」→「Journal Term List」,此时在右上方有两个选项,一个是「Terms」,一个是「Lists」。我们选择「Lists」,然后在下方的选择框中选择「Journals」→ 右下方「Import Lis」。一般会默认打开EndNote的「Terms Liks」文件夹,如果没有,可以选择打开EndNote安装路径「C:\Program Files\EndNote(版本)\Terms Lists」。注意如果修改过EndNote默认的安装路径,以上地址要修改为相应的EndNote安装位置。 此时您会发现有很多不同领域的Term Lists,选择相应的专业类别导入即可。当然各个专业之间杂志之间肯定有重复。如果是边缘学科,可以导入多个,甚至全部导入也可以。不过不

民国文献系统整理与深度开发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418997599.html, 民国文献系统整理与深度开发研究 作者:刘莉王姝 来源:《新世纪图书馆》2018年第10期 摘要论文介绍了民国图书文献的开发整理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民国文献整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制定著录标准、收藏单位联合系统整理民国文献、编制专题索引、搭建智能检索平台等进行深度开发研究的方法。 关键词民国文献文献整理文献开发 分类号G257 A Systematic Organization and In-depth Development Research on Literatur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Liu Li, Wang Shu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 of literatur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 furth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organization and researches of literatur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presents methods of to enacting record standards, systematically organizing literatur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ith the collection entities, enacting subject indexes and building intelligent retrieval platforms. Keywords Literatur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Literature arrangement. Literature development. 引言 近年來,民国文献的开发和整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民国文献收藏单位开始民国文献整理出版,编制联合目录,开发数字化全文,各种关于民国文献的数据库也应运而生,为民国史各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但是由于整理工作各自为政,整理的标准不统一,深度不够,看似繁荣的整理工作经费投入不少,实际效果却不理想。很多研究者仍然无法简单高效地找到全面、正确的民国文献相关资料。因此如何整合各方力量,有效地开展整理工作,为研究者提供更好的资源服务,值得思考和研究。 1 民国文献整理现状分析 民国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档案、图片、政府出版物等类型,本文将着重讨论图书的整理情况。 1.1民国文献联合目录

基础教育文献信息资源收藏体系和结构建设实践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2年11月Nov .,2012 收稿日期:2012-09-26 作者简介:孙长清(1962—),男,山东梁山人,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基础教育文献信息资源 收藏体系和结构建设实践 孙长清 (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基础教育文献信息资源收藏体系与结构建设存在类型单一、品种单调、缺乏协作、注重数量而轻视质 量、不利于信息资源深层开发利用等问题。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通过知识、等级、时间、语文、文献类型结构等途径,加强这一收藏体系和结构的建设。 关键词:基础教育;文献;信息资源;收藏体系;收藏结构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94(2012)11-0101-03 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目前,图书馆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这类资源建设正在由单一的印刷型文献类型向手写型、印刷型、视听型与电子型、网络型文献相互补充,实体文献与虚拟文献并存的复合型模式发展。本文拟通过基础教育文献资源建设的核心环节——收藏体系和结构的研究,结合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的实践工作探索,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一、基础教育文献信息资源收藏体系 (一)存在问题 文献信息资源收藏体系,广义上是将文献收藏工作规范在一个有组织的完整系统中。它应该以地区、系统乃至全国各类图书馆联合协作为基础,组成一个分工合作、相互依存完整的文献收藏体系,并发挥部 分组合优势,最大限度地保障文献的收藏率。[1] 狭义 上是指图书馆相对完整的文献收藏总和。基础教育文献信息资源收藏体系,就是把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最新消息等有关的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成能够协作收藏、资源共享、保障需求 的文献信息资源收藏体系。它包括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科研项目信息、统计信息、师资、课程资源、教学案例、图书、网站、软件、邮件、管理系统、数据 文件、数据库等”[2] 纸质或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 目前,基础教育文献信息资源收藏体系建设存在如下问题:注重量的扩张,忽视质的提高。具体表现在类型单一、品种单调、缺乏协作、注重数量、轻视质量等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有认识不足导致建设缺乏规划与架构设计,也有人才资源缺乏导致架构设计问题,更有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人才缺乏、规划不力等。形成了文献资源守护为主、开发利用为次,收藏时以标题为主、内容研究为次的局面。 (二)解决方法 首先,借鉴四线收藏体系。该体系由夏春秋 1990年提出,即:一线为现刊阅览室,收藏当年现刊;二线为流通辅助刊库,收藏2-5年内过刊;三线为基本刊库,收藏5年以外核心期刊。四线为缩微期刊 阅览室及相应的保存设备、缩微阅览室及相应的保存 设备、缩微阅读设备。[3]虽然有的设想已不合时代需 求,但有的设想对建设特别是专类图书藏书体系,如基础教育文献资源收藏体系,仍有很好参考作用。 101

阮元与《积古图》-中国国家图书馆

阮元与《积古图》 袁玉红 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收藏宏富,《积古图》就是藏品中的一件珍品。 《积古图》为手卷装,通长2640厘米,高38厘米,引首卷端翁方纲隶书题“积古图”三大字,右钤“长毋相忘”印,落款“嘉庆癸亥夏六月朔为云台中丞题并记于后北平翁方纲”,下钤“潭溪”、“翁方纲”印。其后是工笔彩绘绢本“积古图”。图长67.5厘米,高34厘米。钤“积古斋”、“文选楼”、“仪征阮伯元”印。再后为阮元手书《积古斋记》。此记文收入《揅经室集》三集卷三,相校后发现文字略有差异。经文为正书,书写在刻印佛经旧纸之背面,凡35行,348字。卷心是阮元手拓家藏的历代钟鼎彝器镜、洗、泉布及砖砚等91件金石文物的铭文拓本和91方秦汉印符的钤印。这些拓本剜裱在手卷上,钤“阮伯元藏钟鼎文字”、“八砖吟馆”、“琅嫏仙馆”印。铭文拓本下是阮元手书释文和考订文字。卷心长2135厘米,前钤“可园珍祕”、“第二品”、“积古斋印”、“阮伯元所藏钟彝吉金”等印,后钤“研经堂”、“积古斋”、“阮伯元手拓本”三方印。卷尾是翁方刚手书《积古图记》和陈文述书与法式善等十六人同观题款及伊秉绶、赵魏手书题记识文凡四则。 《积古图》的作者,据《积古斋记》可知是周卣。周氏名瓒,字秬卣。《履园丛书》载:“周瓒号采岩,吴县横塘人,工山水人物,细逾毛发,用唐、宋人法,识者谓自仇十洲后无此种笔墨矣。阮芸苔宫保为浙江巡抚时,常在幕府,然吴门士大夫鲜有知其者也。”《扬州画舫录》中记:“周瓒,字采岩。吴县人。少学花卉,既成,学界画白描人物,而大幅工笔山水,出奇无穷,遂成名家。”《积古图》是周瓒受阮元之嘱而绘。创作背景是壬戌腊日,即嘉庆七年(1802)十二月初八,阮元邀其同好朱右甫为弼在积古斋与其子赏鉴所藏金石文物。图中所绘三人,中坐为阮元,对坐是朱为弼,阮元后立者是阮元之长子阮长生。手卷中,阮氏私藏金石铭文拓本的器物全形在图中都有图绘。所画钟鼎彝器用透视法,立体感极强,器物上的纹饰都能依稀可见,十分逼真,充分展示了画家工笔绘画的技艺和对青铜文化造型艺术的理解。 阮元生于清乾隆二十九年正月二十日,卒于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十三日,享年八十六岁。字伯元,号芸台,晚年号颐性老人、经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高宗亲擢第一。历官兵部、礼部、户部侍郎,湖广、两广、云贵总督,拜体仁阁大学士。提倡朴学,精于考据,为乾嘉考据学著名学者。在金石文字研究方面,平湖朱为弼是其得力助手。朱为弼,字右甫,浙江平湖人。嘉庆十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迁员外郎。为弼精研金石之学,佐阮元纂《钟鼎彝器款识》。 阮元是清代一位杰出的经学名臣,同时也是清代学术史上地位显赫的人物。阮元喜藏金石文物,尤重铭文,而证史实。拓本中“禄康钟”、“虢叔大林钟”、“父乙鼎”、“太祝鼎”、“陶陵鼎”、“师酉敦”、“诸女”等器物铭文都收入在《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内,并附铭文考证。阮元在铭文考证上独有心得。如在“齐宝货”刀币拓本下,有阮元书“歙程易田以为宝字非吉字。”程氏名瑶田,字易畴,又字易田,清经学家,江永的弟子,多与阮元有文字研究。在这里,阮氏显然同意程易田之说。冯云鹏所辑《金石索》“金索四·齐刀”图下也将面文识“齐宝货”,并注文:“此钱往往得于章邱、临淄等处。《嘉祐杂志》称为齐太公杏九,今人呼为齐吉化,皆非也,缘不识古文宝货字耳。”后来学者多将“齐宝货”三字识为“齐法化”。“齐”指齐都城临淄,“法化”意为标准货币。在“即墨之宝货”拓本下,阮氏书“据此知即墨古本作节墨,其作即者省文也。今即墨县当读为节墨县。”《金石索》“金索四·即墨刀”图旁注:“金石志云,‘节’‘即’古字通,据此齐即墨正当作节,今作即者,省文耳。”此文与阮说类同。先秦时代刀布币文涉及的地名很多,有的沿用至今,如邯郸、离石、节墨(即墨)等。阮元对所藏青铜酒器不仅考其铭文,视重宝之,而且还实用之。例如嘉庆八年(1803)二月二十六日,阮元父七十寿辰,阮选商周十三酒器在

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

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积极地开发,广泛地利用这些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它也是图书馆承担各种职能的基础。由于当今社会文献的生产数量大、增长快;社会文献的类型复杂、形式多样;文献的时效性强;文献的传播速度加快;文献的内容交叉重复;文献所用语种在 扩大,质量下降等特点,使人们普通感到利用起来十分不容易。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科学分析综合、指引,形成有秩序、有规律、源源不断的信息流,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传递,使读者更好地利用它们。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开发包括下面几项内容:第一,对到馆的文献进行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加工,最后调配到各借阅室,以便科学排架,合理的流通;第二,对馆外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搜索、过滤,成为虚拟馆藏,形成更加宽广、快捷的信息通道;第三,通过最现代化的手段—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使馆藏文献走向数字化。 电子图书馆,里面收藏的不是一本本的印刷在纸上的图书,而是以电子形式储存、检索文献信息,从而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图书馆。 电子图书馆,是随着电版物的出现,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电子图书馆,具有存储能力大、速度快、保存时间长、成本低、便于交流等特点。光盘这-海量存储器、能够存储比传统图书高几千倍的信息,比微缩胶卷要多得多,而且包括图象、视频、声音,等等。 利用Microsoft Visual FoxPro技术管理图书馆里的图书,对馆外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搜索、过滤,成为虚拟馆藏,形成更加宽广、快捷的信息通道;通过最现代化的手段—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使馆藏文献走向数字化我们能很快地从浩如烟海的图书中,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这样,保存信息量的时间要长得多,不存在霉烂、生虫等问题。利用网络,在远在几千里、万里的单位、家中,都可以使用这种图书,效率极高。 编辑本段特点 电子图书馆是对未来图书馆形态的一种预测,它的出现是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 高密度存储技术进一步的发展为条件的。电子图书馆有如下特点: ①图书馆主要收藏电子出版物,这种出版物是利用大容量电子存储技术生成的,和印刷型出版物不同,它不用纸张为载体,体积很小,价格低廉,信息存取方便。 ②读者只能通过计算机或终端来使用这些电子出版物,如通过显示屏幕来阅读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和视频数据等。

收藏党史文献资料

收藏小人书《地雷战》、《地道战》开始,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了 我整理收藏了有关革命战争史料,和中国解放军历史和有关共和国历史的书籍2000多册,这些内容包括70年前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史料,如1945年版的报纸,〈〈解放日报〉〉——“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日军挑动侵华战争序幕,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南京大屠杀”,这些报纸报道了有多少家庭被日军的铁蹄追散,有多少亲人生离死别,有多少人痛彻肺腑,生离更令人牵肠挂肚。我凝视着收藏的五十张日军侵华照片,我国同胞在这场战争中所经受的苦难,特别是日本侵略军的杀、烧、淫、掠,其凶残野蛮令人发指。这是20世纪三十年代惨绝人寰,举世震惊的大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对南京人民,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耻大辱。 父辈们经历了福州沦陷,认识“皇军”,我这代人是在“地道战”“地雷战”“两个小八路”电影和小人书中认识“皇军”的,而我们的下一代人只能零星散乱地从电视、电影、书刊上认识“皇军”,虽然只相隔50多年,但仿佛已经是遥远的传说。 我收藏从1973年开始,收藏小人书《地雷战》、《地道战》开始,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了,收藏了抗战文献资料、书籍、实物也将近1000多件,其中包括了地图、杂志、报纸、明信片、书籍、证章、战刀、照片、画册、钱币、八路军、新四军消灭日寇英勇杀敌的资料等,特别是我收藏了民国三十二年延安出版的抗日报刊“新华日报”52份,共104张较为稀罕,该报每期报道了日军侵略历史以及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及发动内战的阴谋,对研究我国共产党,延安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历史、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另还收藏50张侵华照片,金属“伪满州国”,钱币一套14枚是日军侵华的有力证据。29册昭和七年出版的“日本音乐全集”,该书是在1931年出版是一位日本传教带入福州的,是日本文化侵略的见证,另还收藏“伪满州国”明信片一张,日军战刀9把,抗战证章10多枚,以及七十年前一本中学生日记本、日军侵华地图2张,宣传“请用国货”的瓷器十多件以及日本侵华时带进中国的古董钟一架,图案上有日军军旗的标志,我国人民抵制日货,购买国货的古董钟一架,杂志、书籍800余件,较珍贵的是1942年版的毛泽东《论持久战》,我收藏日军侵略实物与文献资料真正是从2000年4月日本士兵“东史朗日记”发表以后开始,收藏抗战文献实物见证历史,勿忘国耻,对我们青少年朋友是特殊的藏品,我收藏这个专题在国内也是位居前列,这些藏品具有收藏价值、学术价值、历史价值,我希望通过藏品,让更多人以吸取历史的教训,在收藏近千册,抗战文物过程中,我接触到许多藏友,特别是黑龙江的藏友,给我帮助最大,那里曾是铁蹄下的重灾区,“伪满州国”所在地,我想收藏中通过一张报纸、一张照片、一枚证章、一件证件,了解这段历史并十分关注个人的命运,通过置身于这些历史物件中,如我收藏了侵华音乐书籍29册,我就十分关注这些书籍的来龙去脉,这些书是日本的一个传教士在1931年到福州仓前山传教带进来的,以后回国后把这些书籍寄放到我外婆家中,至今毫无音信。我凝视着这些书籍,这些歌曲有日军军歌,也有日本民间音乐,带进中国的日本音乐书籍,日本人姓啥、名谁,都找不到线索和答案,我想如果健在,大概也有八九十岁的老人,也许还活着,也许已经离开了人世。我想他知道我收藏故事后,一定会;祈祷人类在新世纪,远离战争,欢聚一堂拥抱和平吧!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教书之余四处奔波到花鸟市场、旧书摊、新华书店,结交藏友收集藏品,我的执著,无论如何也要将抗战收藏进行到底,我想抗战收藏品能跃居全国第一,这是我的目标和动力,我想在适当的时候建一个博物馆来安置这些文献或捐赠给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在我和日本友人接触中了解到,他们十分憎恶日本的侵略战争,战争也给他们带来妻离子散的场面。如今我们已处在和平世界的幸福环境中,我的心中也在祝福依依带水的中日邻邦友好相处,化剑为犁,永保和平,不要出现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样丑事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一定会被全世界人民的正义所压倒,世界需要和平,人民需要安定,这是历史的趋势,任何人别想改变这一历史轨迹。 今天,我收藏这些战争史料书籍,揭示侵华日军大屠杀暴行的历史真相,重在引起人们教育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牢记历史教训,立志振兴中华,反对侵略战争,防止历史重演,现在中日友好发展已成为两国关系两国人民之间不可阻挡的潮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承认历史,正视历史,中日两国人民才能更加珍惜今天的友好情谊,进而维护和发展中日友好,保证中日两国人民更加珍惜今天的友好情谊,保证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谨以此文纪念,并向英勇的我国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国民党军队为消灭日寇做大贡献的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礼!向英雄的人民解放军致以崇高的问候! 我尤其喜欢收藏地图,在地图收藏中找到很多乐趣,地图是军事家的眼睛,是旅游家的向导。一张地图能简明扼要

阮元 性命古训

揅經室一集卷十 性命古訓 阮元 性命之訓起於後世者且勿說之先說其古者古性命之訓雖多而大指相同試先舉尙書召 誥孟子盡心二說以建首可以明其餘矣召誥曰節性惟日其邁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又曰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貽哲命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厯年又曰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按召誥所謂命卽天命也若子初生卽祿命福極也哲與愚吉與凶厯年長短皆命也哲愚授於天爲命受於人爲性君子祈命而節性盡性而知命故孟子盡心亦謂口目耳鼻四肢爲性也性中有味色聲臭安佚之欲是以必當節之古人但言節性不言復性也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卽性之所以節也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賔主也知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趙岐注曰口之甘美味目之好美色耳之樂音聲鼻之喜芬香四體謂之四肢四肢懈倦則思安佚不勞苦此皆人性之所欲也得居此樂者有命祿人不能皆如其願也凡人則任情從欲而求可樂君子之道則以仁義爲先禮節爲制不以性欲而苟求之也故君子不謂之性也仁者得以恩愛施於父子義者得以理義施於君臣好禮者得以禮敬施於賔主知者得以明智知賢達善聖人得以天道王於天下此皆命祿遭遇乃得居而行之不遇者不得施行然亦才性有之故可用也凡人則歸之命祿任天而已不復治性以君子之道則修仁行義修禮學知庶幾聖人亹亹不倦不但坐而聽命故曰君子不謂命也按孟子此章性與命相互而爲文性命之訓最爲明顯趙氏注亦甚質實周宻豪無虚障若與召誥相並而說之則更明顯惟其味色聲臭安佚爲性所以性必須節不節則性中之情欲縱矣惟其仁義禮知聖爲命所以命必須敬德德卽仁義禮知聖也且知與聖卽哲也天道卽吉凶厯年也今以此二經之說建首而次以諸經再隨諸經古訓比而說之可以見漢以前性命之說未嘗少晦詩曰古訓是式威儀是力此之謂也唐李習之復性之說雜於二氏不可不辨也。 尙書臯陶謨臯陶曰愼厥身修思永惇敘九族 禹曰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 懷之 臯陶曰亦行有九德 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亷剛而塞 彊而義彰厥有常吉哉 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嚴祇敬六德亮采有邦無敎逸欲有邦 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 天叙有典勑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 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

收藏抗战文献资料

我凝视着收藏的五十张日军侵华照片,我国同胞在这场战争中所经受的苦难 83年前,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日军挑动侵华战争序幕,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特别是南京大屠杀,有多少家庭被日军的铁蹄追散,有多少亲人生离死别,有多少人痛彻肺腑,生离更令人牵肠挂肚。我凝视着收藏的五十张日军侵华照片,我国同胞在这场战争中所经受的苦难,特别是日本侵略军的杀、烧、淫、掠,其凶残野蛮令人发指。这是20世纪三十年代惨绝人寰,举世震惊的大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对南京人民,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耻大辱。 父辈们经历了福州沦陷,认识“皇军”,我这代人是在“地道战”“地雷战”“两个小八路”电影和小人书中认识“皇军”的,而我们的下一代人只能零星散乱地从电视、电影、书刊上认识“皇军”,虽然只相隔50多年,但仿佛已经是遥远的传说。 收藏从1973年开始,收藏小人书《地雷战》、《地道战》开始,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了,收藏了抗战文献资料、书籍、实物也将近1000多件,其中包括了地图、杂志、报纸、明信片、书籍、证章、战刀、照片、画册、钱币、八路军、新四军消灭日寇英勇杀敌的资料等,特别是他收藏了民国三十二年延安出版的抗日报刊“新华日报”52份,共104张较为稀罕,该报每期报道了日军侵略历史以及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及发动内战的阴谋,对研究我国共产党,延安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历史、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另还收藏850张侵华照片,金属“伪满州国”,钱币一套14枚是日军侵华的有力证据。29册昭和七年出版的“日本音乐全集”,该书是在1931年出版是一位日本传教带入福州的,是日本文化侵略的见证,另还收藏“伪满州国”明信片一张,日军战刀9把,抗战证章10多枚,以及七十年前一本中学生日记本、日军侵华地图2张,宣传“请用国货”的瓷器十多件以及日本侵华时带进中国的古董钟一架,图案上有日军军旗的标志,我国人民抵制日货,购买国货的古董钟一架,杂志、书籍800余件,较珍贵的是1942年版的毛泽东《论持久战》,他收藏日军侵略实物与文献资料真正是从2000年4月日本士兵“东史朗日记”发表以后开始,收藏抗战文献实物见证历史,勿忘国耻,对我们青少年朋友是特殊的藏品,他收藏这个专题在国内也是位居前列,这些藏品具有收藏价值、学术价值、历史价值,他希望通过藏品,让更多人以吸取历史的教训,在收藏近千册,抗战文物过程中,他接触到许多藏友,特别是黑龙江的藏友,给他帮助最大,那里曾是铁蹄下的重灾区,“伪满州国”所在地,我想收藏中通过一张报纸、一张照片、一枚证章、一件证件,了解这段历史并十分关注个人的命运,通过置身于这些历史物件中,如他收藏了侵华音乐书籍29册,他就十分关注这些书籍的来龙去脉,这些书是日本的一个传教士在1931年到福州仓前山传教带进来的,以后回国后把这些书籍寄放到他外婆家中,至今毫无音信。张祖仁凝视着这些书籍,这些歌曲有日军军歌,也有日本民间音乐,带进中国的日本音乐书籍,日本人姓啥、名谁,都找不到线索和答案,他想如果健在,大概也有八九十岁的老人,也许还活着,也许已经离开了人世。我想他知道他收藏故事后,一定会;祈祷人类在新世纪,远离战争,欢聚一堂拥抱和平吧!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教书之余四处奔波到花鸟市场、旧书摊、新华书店,结交藏友收集藏品,他的执著,无论如何也要将抗战收藏进行到底,他想抗战收藏品能跃居全国第一,这是他的目标和动力,我想在适当的时候建一个博物馆来安置这些文献或捐赠给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在我和日本友人接触中了解到,他们十分憎恶日本的侵略战争,战争也给他们带来妻离子散的场面。如今我们已处在和平世界的幸福环境中,他的心中也在祝福依依带水的中日邻邦友好相处,化剑为犁,永保和平,不要出现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样丑事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一定会被全世界人民的正义所压倒,世界需要和平,人民需要安定,这是历史的趋势,任何人别想改变这一历史轨迹。 今天,收藏这些抗战史料书籍,揭示侵华日军大屠杀暴行的历史真相,重在引起人们教育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牢记历史教训,立志振兴中华,反对侵略战争,防止历史重演,现在中日友好发展已成为两国关系两国人民之间不可阻挡的潮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承认历史,正视历史,中日两国人民才能更加珍惜今天的友好情谊,进而维护和发展中日友好,保证中日两国人民更加珍惜今天的友好情谊,保证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谨以此文纪念抗日战争爆发83周年,并向英勇的我国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国民党军队为消灭日寇做大贡献的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作者:福州收藏家协会 福州二中教师张祖仁 邮编:350001

参考文献的名称

[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李世勤,李气纠. 英汉谚语互译要走异化之路[J]. 湘南学院学报,2005 (1) [3]周方珠. 翻译多元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谚语有的仍保留原来的措词,另有的一些谚语则是由原文派生而来,所以在措词上发生了 一些变化。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出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Cowards die many times before their death. (出自莎士比亚《朱里斯?凯撒》)。Curst cows have curt horns. (出自莎士比亚《无事烦恼》)。不 入虎穴,焉得虎子。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源于宗教典籍的英汉谚语。宗教在英汉两个民族的语言发展过程中都产生的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自然也 反映在二者的谚语中,它们是谚语的一个重要来源。例如: You can’t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 (《旧约? 出埃及记》)。Sow the wind and reap the whirl wind. (《旧约?何西阿书》。许多汉语成语也是直接从佛经 中取来的。例如:想入非非。味同嚼蜡(出自《楞严经》)。对牛弹琴(出自我国最早的佛教著作《理感论》)。 逢场作戏(出自叙述佛教禅宗师徒相承机缘的《景德传灯录》)。 [1]马琴,张解放. 英语谚语的主要文化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 大学英语(学术版),2010,01:53-54+86. [2]赵现琦.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谚语教学的重要作用[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126-1 28. [3]张崇花. 如何学习谚语[J]. 教师之友,1999,02:29. [4]周淑萍. 英汉谚语渊源比较分析[J]. 南平师专学报,2003,03:89-92. [5]庄恩平,赵明. 透视美国文化、社会与谚语[J]. 上海科技翻译,2003,02:34-37. [6]谢广山. 三门峡民间教育传统与素质教育发展现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38-42. [7]. 学习谚语[J]. 教育革命,1978,02:46. [8]朱安群. 谚语概论[J]. 江西师院学报,1979,01:21-36. [9]赖余. 英谚溯源[J]. 江西师院学报,1980,04:94-98. [10]张曙光. 谈日语谚语的学习和运用[J]. 外语学刊,1982,02:64-68. [11]谭绍玉. 韩国语谚语的学习方法[J]. 考试周刊,2010,07:47-48. [12]魏娉婷. 提高英语素养的途径——谚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12,08:81-83. [13]邓小红. 谚语和格言[J]. 今日中学生,2004,Z4:48-49. [14]仇保燕. 藏语的魅力[J]. 中国西藏(中文版),2007,01:40-45. [15]许文龙. 学习谚语[J]. 安徽教育,1978,05:17. [16]蔡季秋. 英语谚语的译法、归类与使用[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88-89+91. [17]冯明舒. 中日影视作品中谚语使用情况比较研究——以中日8部电视剧为例[J]. 文教资料,2013,01:15-17. [18]李新艳. 法汉谚语对比研究[D].厦门大学,2007. [19]栾昕. 论现代俄语谚语的运用特点[J]. 现代交际,2012,09:42-43. [20]. 学习谚语[J]. 教育革命,1978,02:46. 、 1 唐卫红;;汉英谚语中的中西方价值观透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2 张慧;;汉英谚语比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参考文献名字

1、《孙子兵法》贾尔斯译本译误分析(译本评价研究) 2、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角度《孙子兵法》的两个英译本比较(语言学视角的研究与译文对比研究) 3、_孙子兵法_复译中的文化误读与译者身份之辨(译者研究) 4、_孙子兵法_英译本及其文本外影响因素对比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5 _孙子兵法_英译本译者主体性蠡测_(译者研究) 6_孙子兵法_英译策略探析_基于文化空白理论的视角(翻译策略研究) 7从_孙子兵法_英译看译者身份对译文的影响.pdf (译者研究)8从语言顺应论看_孙子兵法_辞格的翻译策略选择_基于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pdf (语言学视角的研究与翻译策略研究) 9规范_个性与译者价值观_基于社会学视角的_孙子兵法_两译本研究.pdf (社会学视角的研究) 10基于关联视角对_孙子兵法_英译文本忠实性讨论.pdf(译文对比研究) 11林译_孙子兵法_中反义关系的翻译.pdf(翻译策略) 12论典籍翻译的历史忠实与阐释辩证观_基于_孙子兵法_计篇_两个英译本的描述性研究.pdf (译文对比研究) 13论文化差异对_孙子兵法_两个不同英译本的影响.(社会文化研究) 14美国学者对_孙子兵法_的翻译与研究.pdf (总括性介绍)

15试析《孙子兵法·计篇》英译之失与误.pd(译本研究) 16形神兼备话孙子_简评林戊逊译_孙子兵法_计篇_.pdf(译本评价研究) 17浅析_孙子兵法_英译本_贾尔斯_的几处误译.pdf(译本评价研究) 18主体间性与_孙子兵法_军事译本的诞生.pdf (语言学视角的研究) 19如何尊重差异_文化翻译整体观视角下_孙子兵法两译本评析. (社会文化研究) 20国内《孙子兵法》英译研究:评述与建议.pdf (译本评价研究)21_孙子兵法_英文译著版本考察.pdf(总括性介绍) 22_孙子兵法_英译版本探究.pdf(总括性介绍) 23《孙子兵法》战略文化研究范式、现实意义及传播理念.pdf(总括性介绍)

收藏中国党史文献资料

访福建党史收藏家张祖仁 张祖仁是个“红色“文献资料收藏迷,三十多年来共收藏到党的文献资料5000多件,其中包括老报纸、老地图、老照片、老邮票、老杂志、老瓷器等十多种门类。有10多册30年代党内《布尔塞维克》杂志,50多册建国后历书,老报纸100多张以及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刘少奇,在各个历史发表重大的文章和小册子100多册,张祖仁收藏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国党的文件,“绝密”内部发行到县团以上干部小册子,是1945年党刊。他收藏毛泽东主席建国初期的小册子20多册,其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记忆,毛泽东同志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英明领导的结果,收藏党史资料使人们更加了解珍惜自己民族的历史,以及共产党的历史,从而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并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通过收藏,从侧面反映了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国泰民安,社会经济、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收藏中,张祖仁感受到每一种藏品,都是党的历史缩影,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在他的收藏品有30~40年的延安时期出版的《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共100多份,这些当时的党报记载了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广大劳苦大众与日寇浴血奋战的激烈场面,这些抗战时报纸入选了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纪念抗战61周年展。从收藏的《东北日报》上看到毛主席发展钢铁誓言:“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他收藏的厦门日报创刊号有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内容,以及厦门解放、福州解放的新闻报道,张祖仁翻阅我收集的各种党报,各类党的文献收藏品,党的丰功伟绩历历在目,使我更加坚信社会主义,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张祖仁30多年收集到不少有印着“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特殊瓷器、碗,这些特殊瓷器表明了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的生动体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得民心的史实。 张祖仁收藏这些党的文献资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党领导核心,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有了胜利保证。使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中国扎了根,总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通过收藏党的文献资料使他悟出一条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今后一定更加热爱党,加倍努力收集到更多的党的文献资料,提供给广大的青少年参观,这是一项有意义的文化生活,张祖仁为此而感到自豪。他在收藏党的文献资料过程中受到相当大的教育,,现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将创造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张祖仁整理了2000多册有关中国解放战争题材书籍,其中包括,中国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题材的书籍是书籍收藏的一大题材,战争的巨轮给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历史碾压下一道深深的辙印。在光明与黑暗,新生与腐恶的殊死搏斗中,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胜利,古老的华厦大地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再生,威武雄壮的历史战争,给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道路留下较深的教益和启迪。 看过收藏革命斗争和抗日题材的书籍,了解历史时期的所有伟大战役、战斗,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面貌、深层次地表现阶级的,民族的与个人历史命运和社会的变迁,宏阔的战争画卷,深刻的历史哲理,全方位的艺术视角,欣赏战争题材书籍是一种美感和战争感之交融。张祖仁自幼对战争题材感兴趣,最早是收集小人书,如:《地道战》《地雷战》,随着年纪的增长,又收集了《青年近卫军》《苦菜花》等,以后陆续又购买了《日本帝国的衰亡》《东京审判》《东条英机》《淮海之战》《丙子双十二》《历史在北平拐弯》《板门店谈判》《鹿兵西北》《黄土地、红土地》《石门开》《虎啸泉城》《蓝色之环》《三百八十万军人之死》《第二野战军征占纪实》《115师征战纪实》等多种战争题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