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陋室铭》《爱莲说》课堂笔记整理

《陋室铭》《爱莲说》课堂笔记整理

《陋室铭》《爱莲说》课堂笔记整理
《陋室铭》《爱莲说》课堂笔记整理

22课笔记整理:1.作者生平、“铭”问题知识; 2.词语解释:名、灵、斯、惟、馨、上、入、鸿.儒、白丁、调、素、金经、丝竹、之、乱、案牍、劳、形、之。

3.全文翻译(核对下列句子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要我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与我谈笑、往来的都是学识渊博的人,没有粗俗浅薄的人。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

4.一词多义:“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

5.词类活用:名、灵、上、乱、劳

6.宾语前置句:何陋之有?

7.主旨归纳:

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扣住“陋室不陋”反向立意,开篇、结尾都运用类比的手法,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清幽雅致的环境、主宾高洁儒雅的风度、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8.文章重点问题:(1)本文可以分为几层?每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全文分三层:

①开头到“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

③从“南阳诸葛庐”到“何陋之有”,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陋室不陋”。

(2)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用起兴、类比的写法,引出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这样开头,不落俗套,引人入胜,起到了创造意境的作用。

(3)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陋室,并找出相对应的原文。

居室环境:清幽雅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人物:儒雅贤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生活情趣:高雅脱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结合作者对“陋室”的描写,谈谈文章是如何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达情感的?

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清幽雅致的环境、主宾高洁儒雅的风度、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5)作者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前者表达了作者高雅的生活情趣,是正面描写,是实写,后者是虚写,从反面来写对世俗之音的厌弃。这几句一实一虚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6)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答出“类比”或“以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答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突出陋室不陋”)

(7)《陋室铭》结尾引述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引用孔子的话作结,再次表明陋室不陋,点明主题,同时照应开头,含蓄无穷,发人深省。

23课课堂笔记:

1.周敦颐、“说”文体知识

2.重点字词:之、可、者、甚、蕃、予、之、而、染、濯、清涟、妖、蔓、枝、远、益、亭亭、植、远、亵.玩、焉、谓、隐逸、鲜、宜。

3.全文翻译(我只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污染,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香气远播,越发清香,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一词多义远、之

5.主旨归纳: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对莲花的描述和赞美寄寓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6.课文重点问题:(1)开头在写莲之前,写菊花和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照应前面的“蕃”;并以此作衬托,突出自己“独爱莲”,引出下文对莲花的描写。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莲花?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庄重、质朴);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芳香);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端庄)。运用象征、比喻的手法赋予莲花高洁、庄重、质朴、正直、芳香的美好品格。

(3)菊花代表隐士,牡丹代表富贵者,莲花代表君子,这三类人的人生态度各是什么?

隐士:隐居避世;富贵者:追名逐利;君子:洁身自好。

(4)第二段在表达方式和修辞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排比、对比的修辞,突出强调了君子洁身自好的品质,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隐士、富贵者、君子三类人的评价,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名逐利,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表达了自己对君子洁身自好品格的赞美,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5)文中三次写到菊花、牡丹来衬托莲花,三次衬托的作用各是什么?

第一次衬托:突出作者“独爱莲”的与众不同;

第二次衬托:体现莲花的品格高于其他花;

第三次衬托:借以感慨世上没有像自己一样喜爱莲花的人。

(6)作者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

作者写菊花和牡丹是为了衬托莲花。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脱俗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牡丹反衬强调了莲的洁身自好,不贪图富贵享受。

总结:《陋室铭》《爱莲说》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托物言志;

《陋室铭》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的高雅情趣,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安贫乐道的情怀;

《爱莲说》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坚贞的君子之风。(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尚品德)

刘禹锡《陋室铭》和崔子玉《座右铭》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刘禹锡《陋室铭》和崔子玉《座右铭》,完成1519题。(共1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xxxxxx,xxxx亭。xxxx: 何陋之有?(xx《陋室铭》) 【乙】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①。 隐心而后动②,谤议庸何伤③?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④。在涅贵不缁⑤,暧暧⑥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⑦。行行⑧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⑨,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东汉崔子玉《座右铭》) 注释: ①xx: xx;行动准则。②隐心而后动: 三思而后行。③谤议庸何伤: 别人的非议怎么会中伤到自己呢?④xx: 褒奖。⑤在涅ni贵不缁zī: 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⑥暧暧: 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⑦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徒,同途,道路。老子认为,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⑧行行: 刚强的样子。⑨xx节饮食:

说话须谨慎,饮食等欲望须节制。 15.解释下列加点短语。(2分) ①惟吾xx()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往来无xx()④行之苟有xx()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世誉不足xx,唯仁为xx。 17.请从乙文中找出与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思想倾向最相近的一句话。(2分) 18.乙文作者不主张张扬个性和彰显自己真实的思想。文中哪几句可以看出来?(2分) 19.学则须疑,尤其是学习文言文,这样能够更好地学古通今。例如,学习《马说》一文,我们懂得了的道理,但当今更需要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毛遂自荐的勇气;学习《陋室铭》一文,我们赞赏刘禹锡的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但同时也应该摒弃的落后思想。 (2分) 参考 答案: 15.①品德高尚。②使身体劳累。 ③没有学问的人(或知识浅薄的人)。④如果能坚持(有恒心)。 (共2分。答对两个得1分) 16.

《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短文两篇》知识点整理 《爱莲说》 初二(2)班卢秋婷整理 一、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说:古代一种文体,相当于现在的杂文,以记叙、议论、抒情作为其主要表达方式,如《捕蛇者说》、《师说》、《马说》等。 二、重点字词翻译 1、草木之花:的 2、甚:很; 3、蕃:多 4、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染:沾染 6、濯:洗涤 7、妖:美丽而不端庄 8、蔓:生枝蔓 9、枝:长枝节 10、益:更加11、亭亭:耸立的样子 12、植:立 13、亵:亲近而不庄重 14、谓:认为 15、花之隐逸者也:的 16、菊之爱:表倒装,宾语前置的标 志 17、鲜:少 18、宜:应当 三、重点语句翻译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明确: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明确:我唯独喜爱莲花生长在淤泥里,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明确:香气传播,更显得清芬,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它。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明确: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少听说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四、重点语句停顿 1、可爱者/ 甚蕃。 2、世人/ 盛爱牡丹。 3、予独爱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 而不妖。 4、可远观 / 而不可亵玩焉。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从莲的生长环境、气质、外形、姿态、香气、态度来描写莲花。 2、莲花所象征的人的精神品质:(生长环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气质)低调、谦虚,(外 形)正直,(香气)美名远扬,(姿态)不攀权附贵,(态度)受人尊重,是花中君子。 3、作者对莲花、菊花、牡丹的评价、感情及在文中的作用: 莲花——君子——洁身自爱,美名远扬——喜爱 菊花——隐士——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喜爱——正衬莲花(用菊花的…正衬莲花的…)牡丹——富贵——追名逐利,爱慕虚荣——厌恶——反衬莲花(用牡丹所代表的…反衬莲花的…) 明确:作者写菊是用菊花所象征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品质正面衬托莲花的高贵,用牡丹所象征的追名逐利、爱慕虚荣的形象反面衬托莲花的高贵。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莲的描写和赞美,来表达自己洁身自好、谦虚低调、淡泊名利的美好品质。

陋室铭 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及评分详细)培训资料

《爱莲说》 译文 水中、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积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叶柄中间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至于爱牡丹的人,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理解性默写: 1、写莲生长环境:(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和污,但又不孤高自许):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写莲体态香气的句子:(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美名远扬):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写莲清高风度的句子(比喻君子志洁清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点明主旨的句子(高度概括莲的品质)莲,花之君子者也。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偾世疾俗,暗含讥讽,表现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世态鄙弃的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内容理解 1、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从生长环境方面来写的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 2、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 敢轻侮。 3、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志向? 答: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借莲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答: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逐名利,贪慕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6、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答:这是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菊花具有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同时又是花中的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品格。因此它是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牡丹雍容华贵历来是富贵的象征,人们对它的喜爱充分反映了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因此它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 主题 作者赞美了莲的优美形象和高贵品质,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表达了对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爱莲说》对比阅读 (一)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

陋室铭知识点梳理

陋室铭知识点梳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陋室铭知识点梳理》 重点词语积累: 山不在高,有仙则1名。水不在深,有龙则2灵。3斯4是陋室,惟吾5德馨。苔痕6上阶绿,草色7入帘8青。谈笑有9鸿儒,往来无10白丁。可以11调12素琴,阅13金经。无14丝竹15之16乱耳,无17案牍之18劳19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20之有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居住)就显得神异。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世俗的音乐声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陋室铭》的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或者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陋室铭》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特点 骈散结合,音韵和谐。本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具有音乐美。 3、通过对陋室的描写,作者借陋室表现了他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那么本文的主题应如何概括呢 本文通过对陋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5、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6、文章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景色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情趣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陋室特征:雅(陋室不陋)。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反面虚写。写出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运用类比的写作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

比较阅读《陋室铭》和《爱莲说》阅读及答案

《陋室铭》和《爱莲说》,回答问题。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有仙则名/莫名其妙 B.宜乎众矣/因地制宜 C.晋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 D.香远益清/精益求精 【小题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3】理解填空(用原文回答)。(4分)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2)《爱莲说》全文的中心句是: 【小题4】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已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韵的;说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B.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甲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乙文借莲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生活态度。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用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乙文通过赞美,说明爱莲的理由,借以表明自己的人格操守。 答案 【小题1】D 【小题1】(1)我只(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2)没有嘈

《爱莲说》知识点归纳资料讲解

《爱莲说》知识点归 纳

爱莲说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 ⑴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北宋朝哲学家、理 学家。谥号“元公”,有《太极图说》、《通书》、《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托物言志的一篇名文。他被公认为理学的重要创始人,他提出的“太极”和“无极”等哲学范畴和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⑵本文体裁是“说”,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用来抒发感情,还可以 叙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⑶骈句,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骈句和排比句以外,统称散 句。 ⑷《爱莲说》的写作特点是:托物言志,立意高远,巧妙运用衬托和比喻;骈散相间 ⑸《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⑹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不慕名利,洁 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思想感情。 二、重点字词读音注音 甚蕃(fán) 淤泥(yū) 濯(zhuó) 清涟(lián) 枝蔓(màn)亵玩(xiè) 隐逸(yì) 颐(yí) 噫(yī) 三、解释重点实词 甚蕃 (很多) 陶渊明独爱菊 (惟独) 世人盛爱牡丹(非常)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惟独)( 表示转折)( 沾染污秽)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清水) (美丽而不庄重) 不蔓不枝(蔓延)( 分枝)香远益清(更加)( 清香)

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 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观赏) (亲近而不庄重) 余谓菊(我)(认为)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陶后鲜有闻(少) 宜乎众矣(应当)(多)中通外直 (畅通挺直) 四、成语与名句。 ①出淤泥而不染:从污泥中生出来,却不沾染污泥。比喻在污泥的环境里能保持纯洁,不 受影响。 ②不蔓不枝:比喻言谈或文章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 五、写作手法: 一是巧用比喻,把菊花比为“隐士”,把牡丹比作“富贵人”,把莲花比喻成“君子”二是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主题。全文三次用菊花、牡丹衬托莲花。第一次衬托表明自己的喜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表现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慨叹世上没有几个人和自己的爱好相同。 六、结合文意,自拟对联 ⑴周氏爱莲比君子陶公喜菊胜群芳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七、填空题。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中通外直” ——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大名远扬;“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廉行,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⑵本文写作顺序是先总后分,含蓄地说明,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体现。 ⑶作者开篇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各方面,赋予莲花以美好的品格。 ⑷晋陶渊明独爱菊,结合所学,写出一句其描写菊花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们曾学过《桃花源记》

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甲文】《陋室铭》【乙文】《爱莲说》 10.解释加点词的含义⑴惟吾德馨:__________ ⑵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 ⑶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 ⑷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 11.翻译句子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⑵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3分) 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的文辞精练,一般都用韵,读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说”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 B.《陋室铭》用比兴开头,以山水引出陋室,突出“德馨”二字;《爱莲说》第一句泛写“水陆草木之花”,再举陶渊明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作陪衬,突出“予独爱莲”。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句从交往人之儒雅的角度论证了陋室不陋,表现居室主人情怀高洁傲岸,不屑与平民来往。 D.“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与前文“予独爱”相照应,表现出与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慨叹世间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太少。 13.周敦颐“独爱莲”,是爱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入世态度;陶渊明“独爱菊”,是爱其“花之隐逸者也”的隐者风度。你认为刘禹锡是“莲”那样的君子,还是“菊”那样的隐士呢?请结合《陋室铭》中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由(4分) 《爱莲说》 译文 水中、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积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叶柄中间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至于爱牡丹的人,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理解性默写: 1、写莲生长环境:(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和污,但又不孤高自许):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写莲体态香气的句子:(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美名远扬):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写莲清高风度的句子(比喻君子志洁清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点明主旨的句子(高度概括莲的品质)莲,花之君子者也。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偾世疾俗,暗含讥讽,表现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世态鄙弃的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内容理解 1、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从生长环境方面来写的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 2、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陋室铭》《爱莲说》比较阅读附答案

比较阅读《陋室铭》和《爱莲说》,回答以下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请解释文中划线字词的含义。(4分) (1)馨_________________ (2)劳____________________ (3)濯_________________ (4)君子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韵的;“说”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B.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甲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乙文借莲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C.从表达方式上看,两文都集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D.从句式上看,《陋室铭》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爱莲说》则为骈体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 4.任选下面一个问题,作简要分析。(3分)

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

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 一、知识点 1、骈句,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骈句和排比句以外,统称散句。 2、《爱莲说》的写作特点是:托物言志,立意高远,巧妙运用衬托和比喻;骈散相间 3《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4、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思想感情。 5、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和“世人盛爱牡丹”一句照应,“宜乎众矣”的“众”和“独”一词形成反照应。 6、第一段的表达方式以描写为主,第二段的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议论,文中“谓”能集中体现出来。抒情,文中“噫”作了提示。 二、用原文回答问题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9、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0、《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12、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3、人们甚爱牡丹的原因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三、问答题 1、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莲”? 答:因为菊花在秋天开放,不与百花争艳,是花中的隐士,而陶渊明也是一位隐士,菊与陶渊明的品格相似 2、“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问题? 答:揭示了自唐朝以来,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答: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爱莲说陋室铭比较阅读

《爱莲说》《陋室铭》比较阅读 [甲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斯.是陋室() 2、惟.吾德馨.()() 3、鸿儒 ..()4、金经() 5、白丁 ..()..()6、丝竹 7、调素琴 ..()...()()8、案牍 9、劳形 ..()()10、甚蕃.() 11、淤泥 ..()12、不染.()13、濯.() 14、清涟 ..()..()15、妖.()16、亭亭 17、植.()18、亵玩 ..() ..()()19、隐逸 20、君子 ..() 二、一词多义: 1、水陆草木之花() 2、问今是何世()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斯是陋室()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是进亦忧() 孔子云:何陋之有()是马也() 之无丝竹之乱耳()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无案牍之劳形() 花之隐逸者也()3、无丝竹之乱耳()花之富贵者也(丝竹 花之君子者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4、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香远益清() 而濯清涟而不妖()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濯清涟而不妖() 6、可以调素琴() 7、何陋之有() 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何 可爱甚蕃()同予者何人() 8、香远益清()9、晋陶渊明独爱菊() 远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独

(完整版)陋室铭知识点梳理

陋室铭知识点梳理 一、又孚常识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刘宾客集》。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0 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 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借助陋室说理,突出主人品德局尚。本文 的韵脚是:名、灵、馨、琴、经、形、亭韵母是:ing 二、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馨(x n)芹(t ci)痕鸿饰(r u)案样(d u) 2、解释加点的字。 有仙则# (出名)有龙则芯(成为灵异的水)即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草色人帘背(映入) 谈笑有涔饰(大)(读书人)往来无□丁(没有学问的人)可以则素号(调弄)(未加装饰的)(阅览)(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等弦乐和萧管等管乐,此处指奏乐的声音) 无翠朕之哲形(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南阳诸葛尸(草庐) 3、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名词用作动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成为灵异的水名词用作动词) 惟吾德翳(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名词用作形容词)

无丝竹之舌L耳(使?受到扰乱形容词使动用法) 无案牍之劳形(使?感到劳累动词是动用法) 不燮不悻(生长枝蔓,生长枝节名词用作动词) 4、“之”字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三、整体把握。 1、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3、《陋室铭》在写法上用了类比的手法,先与“山”类比,原句是“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其中强调山能闻名天下的原因是“有仙则名”。然后与水类比,原句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强调了水能显示灵异的原因是“有龙则灵”。其中的“仙”和“龙”都暗喻了“德馨”的人。最后乂将陋室与古代著名的居室“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相类比,表达了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意思,使文章境界突然上升,而引出孔子的句子强调自己的观点,与前文“惟吾德馨”句呼应, 把“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了最完美的思想境界。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运用类比,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陋室铭》《孔子家语》对比阅读答案

《陋室铭》《孔子家语》对比阅读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第10—13题。(共10分)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孔子家语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的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劳:____________ 居:_________________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2.【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除“陋室”外也出现了两个“芝兰之室”,是哪两个?(2分) 13.【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乙】段“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友的话题。你怎样看待他们这种交友方式?(2分)参考答案: 10.使……劳累居住评分标准:每个词解释准确1分,共2分。 11.(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评分标准:答出反问语气,语序正确,语句流畅2分。 (2)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须慎重地选择和他相处的人。 评分标准:语句流畅,意思对即可2分。 12.诸葛庐,子云亭。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1分,共2分。 13.示例1:他们的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应该与那些有知识有道德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2分。 示例2:第二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应该与那些有道德的人(好人、善良的人等)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而第一种交友方式有看不起平民之意,这样的交友方式不可取2分。 评分标准:观点明确,语言通畅,言之成理即可得2分。

爱莲说学习知识点梳理

爱莲说(复习)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三、语音 甚蕃()淤()泥濯()清涟()而不妖亵玩() 四、通假字 五、古今异义词 六、词类活用 七、一词多义 八、重点词语解释 1、可爱者甚蕃蕃:多,“蕃”在中文的近义词是众,反义词是鲜(独)。 2、香远益清益:副词,更。 3、亭亭净植植:树立。 4、陶后鲜有闻鲜:少。 5、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妖媚。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却亵:亲近而不庄重。

7、宜乎众矣宜:应当 8、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只,仅 九、特殊句式 1、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 十、朗读节奏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6、莲,花之君子者也。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突出君子的高尚气节。

陋室铭知识点梳理

陋室铭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刘宾客集》。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借助陋室说理,突出主人品德高尚。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琴、经、形、亭韵母是:ing 二、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馨.(xīn)苔.(tái)痕鸿儒.(rú) 案牍.(dú) 2、解释加点的字。 有仙则名.(出名)有龙则灵.(成为灵异的水)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草色入.帘青(映入) 谈笑有鸿儒 ..(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 ...(调弄)(未加..(大)(读书人)往来无白丁 装饰的)阅金经 ...(阅览)(佛经) 无丝竹 ..之乱耳(指琴瑟等弦乐和萧管等管乐,此处指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 ..(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南阳诸葛庐.(草庐) ..之劳形 3、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名词用作动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成为灵异的水名词用作动词) 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名词用作形容词) 无丝竹之乱.耳(使······受到扰乱形容词使动用法) 无案牍之劳.形(使······感到劳累动词是动用法) 不蔓.不枝.(生长枝蔓,生长枝节名词用作动词) 4、“之”字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三、整体把握。 1、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3、《陋室铭》在写法上用了类比的手法,先与“山”类比,原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中强调山能闻名天下的原因是“有仙则名”。然后与水类比,原句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强调了水能显示灵异的原因是“有龙则灵”。其中的“仙”和“龙”都暗喻了“德馨”的人。最后又将陋室与古代著名的居室“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相类比,表达了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意思,使文章境界突然上升,而引出孔子的句子强调自己的观点,与前文“惟吾德馨”句呼应,把“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了最完美的思想境界。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运用类比,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⑤刘禹锡以因仙、龙成名的山、水来比自己德馨而不陋的陋室,用陋室内外的情景,衬托自己的德馨,而自比古贤,表现出自己安贫乐道的崇高情怀。

《陋室铭》《陆游筑书巢》比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附翻译)

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4~19题。[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 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 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 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14. 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①有仙则名(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③妻子不觌( ) ④未尝不与书俱( ) 15. 翻译下面句子。(4分)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辄自笑 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16. 下列各组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2分) A 何陋之有 B 渔人甚异之 C 能以径寸之木 D 乃引客就观之 17. 阅读[甲] 文填空:(3分)[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 指贤士居所。[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 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18. 用原文填空。(3分)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 室的主人自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 甲文中的“”来表达。19.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 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2分)参考答案:14. 略(4分)15.(1)孔子说:“有什 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16.(B D) (2分)17.(3分)托物言志;“诸葛庐”“子云亭” 18. 斯 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 信乎其似巢也(1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19. 开放性试 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 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陆游筑 书巢翻译: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 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 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 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象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 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 看。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确实这 象鸟窝。”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爱莲说 周敦颐 【人物介绍】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全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重点注释】 1、可爱者甚蕃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4、不可亵玩焉。亵:亲近而不庄重。 5、陶后鲜有闻。鲜:少。 6、宜乎众矣。宜:应当。 7、亭亭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陋室铭》与《爱莲说》比较阅读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 《陋室铭》与《爱莲说》比较阅读 【甲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镉《陋室铭》【乙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第一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谈笑有鸿.儒()②案牍 ..之劳.形()() ③有仙则名.()④惟吾德馨.() ⑤亭亭 ..净植()⑥宜.乎众矣() ⑦斯.是陋室()⑧无丝竹 ..之乱耳()⑨不蔓不枝.() ⑩陶后鲜.有闻()⑾可爱者甚蕃.()⑿花之君子 ..者也()⒀濯.清涟而不妖()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④孔子云:“何陋之有?” ⑤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⑦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⑧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简要说说真正的君子应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5、甲乙两文从立意方式看都运用了的写作手法,但又有所不同。乙文是通过面赞美莲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人生态度,甲文则以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写“陋室”之,只写“陋室”。 6、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集、、于一体。 7、虚词的用法: (1)“之”的用法: A组:①无丝竹之.乱耳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析:用于主谓间,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B组:①何陋之.有析: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C组:①水陆草木之.花②花之.隐逸者也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④牡丹之.爱析:相当于“的”,定语标志。 D组:渔人甚异之.析:相当于“他(她、它)”(这里指桃林奇景) (2)“而”的用法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析: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为“但是”“可是”“却” ③温故而知新。析: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 8、甲乙两文都运用的写法,甲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乙文则以莲花自况,借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不慕名利和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9、两文在写作特点上的共同之处是托物言志。《陋室铭》借陋室传达自已讲究道德修养的思想,《爱莲说》借莲花比喻君子洁身自好的情操。 10、两文开头都不是开门见山,而是从别的事物着笔,引出主旨,转入正题。 11、从句式上看,都骈散结合。《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富于变化;《陋室铭》为骈体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 第二组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惟.吾德馨()(2)亭亭净植.()(3)无案牍之劳形.()(4)濯清涟而不妖.()2、选择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同予者何.人 B、可.以调素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D、无案牍之劳.形劳.其筋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