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管理的几点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在新的改革时期,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应把握好资本账户开放与资本流动管理之间的平衡,一方面,坚持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不动摇;另一方面,在开放过程中,协同探索、推进全面灵活的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建设。

资本流动管理是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有效补充

资本账户开放降低了国际资本进出一国金融市场的门槛,也随之加大了国际投机资本套利的风险。在资本账户开放条件下,国际投机资本在一国金融市场上的套利活动往往会助推信贷和资产泡沫,并由此加剧金融系统性风险。在防范这一类型的金融风险上,既有的金融监管工具往往捉襟见肘。尤其是当国际投机资本绕过金融机构在一国金融市场上快进快出时,诸如流动性覆盖率和逆周期缓冲资本等监管措施均不能对症下药。此时,极具针对性的资本流动管理,恰好可以通过“往快速运转的车轮中掷些沙子”来堵塞监管的漏洞,从而阻隔资本套利风险向整个金融体系的传染,将资本流动管理作为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的有效补充。

最近,由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预期引发的金融动荡中,新兴市场国家采取多种应对手段,例如,巴西取消了针对外汇衍生品的金融交易税、印度向银行系统注资、印尼则开始降低投资准入门槛,修改投资负面清单等,试图增强本国资产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以缓解资本快速流出引发的负面效应。

资本流动管理具有逆周期的政策调节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资本流动呈现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对于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较高的新兴经济体而言,国际资本的顺周期流动往往会对宏观调控政策形成掣肘。例如,在经济繁荣时期,大量持续的资本流入会加剧国内经济过热的风险,此时,如果采取适当的资本流动管理,抑制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入,可以避免汇率大幅升值,缓解经常账户压力,降低经济增长失衡的风险。由此可见,资本流动管理可以被视为一项反周期的政策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一国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所面临的金融风险。

资本流动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

根据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新兴经济体可采用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动管理工具,并随着开放的进程不断进行调整。根据性质不同,资本流动管理工具可以划分为

数量型和价格型两大类。前者涵盖资本账户下针对外汇交易的各种头寸管理工具,后者以托宾税最具代表性。一般而言,以价格为基础的资本流动管理工具更能够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但对于资本账户未完全放开、货币政策调控能力有限的新兴经济体而言,可酌情采用数量型资本管理工具,而这恰恰又是价格型管理工具的有益补充。

从国别经验来看,智利在资本流动管理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近20年来,智利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资本流动管理的力度和范围。20世纪90年代初,在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较低并且资本流入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智利及时提高无息准备金的比率,并对资本账户下的短期资本流出实行了严格的头寸限制。20世纪90年代末,智利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有所提高,但此时流入境内的资本减少并出现逆转的趋势。对此,智利及时降低了无息准备金的比率,并对资本流出征税,以防范大规模的资本外逃。智利动态搭建的资本流入、流出管理工具体系,使其平稳渡过了当时的金融动荡。

临时性的资本流出管理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20年来,新兴经济体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资本流入潮,也由此积累了诸如无息准备金制和金融交易税等资本流入管理经验。然而,随着资本账户开放,资本流动管理应涵盖资本流入与资本流出管理两个方面,尤其是临时性、应急性资本流出管理工具也应纳入政策储备箱之中。

拉美金融危机期间的巴西以及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马来西亚,都曾采取过针对资本流出的临时管理措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IMF曾对冰岛实施了资本流出管制,并将其作为对该国一揽子救援计划的一部分。危机期间的资本流出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金融风险的扩散,有助于抑制一国汇率的大幅贬值和由市场恐慌造成的银行挤兑,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措施也为这些国家在危机期间展开救助赢得了有利的时机。

总体而言,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资本流动管理工具体系的搭建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然而,随着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资本流动管理工具的效力将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新兴经济体应未雨绸缪,统筹规划,在完善资本流动管理的同时,加快经济结构改革,改善经济质量,增强实体经济应对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的弹性。(作者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本报专家委

员会委员)

mqjtoyz 外汇https://www.wendangku.net/doc/2119162115.html,/

招商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实践

招商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实践 刘宏峰 2010年8月7日

内容 一、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背景和目的 二、招商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主要做法 三、经济资本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和思考

为什么要建立经济资本管理机制? (1)建立有效的风险资本约束机制 (2)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收益评价机制 (3)促进全行结构调整目标的顺利实现

(1)建立有效的风险资本约束机制 ? 监管约束: 银监会成立以来,持续强化资本监管,监管下限已超过1988年资本协议要求的8%。 ? 股东约束: 资本作为昂贵而稀缺的资源,不仅成本非常高,而且股东为了收益的最大化,不愿意银行再融资而摊薄其权益 ? 市场约束: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再融资面临较大的限制

(2)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收益评价机制 ? 作为昂贵而稀缺的资源,筹资需付出较高的代价 ? 西方银行衡量利润中心绩效主要有两种方法: RAROC= 税后利润/占用的资本金EVA=税后利润-资本成本 ? 银行原有做法: ? 按账面利润进行收入分配,没有扣减覆盖资本成本 ? 由于缺乏相应机制,资本充足率的管理压力无法传导到分行;并且难以衡量分行风险调整之后的真实收益。 因此,要借鉴西方银行的先进经验,变账面利润为经济利润(EVA)进行考核和分配,更客观的评价利润中心的贡献!

(3)促进结构调整目标的顺利实现 ? 以RAROC为核心实施经济资本分配,可直接将资本投向低风险、高收益的区域或业务领域; ? 以EVA为基准进行绩效考核,可以通过经济杠杆作用,引导分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 通过各种内部风险系数的设置,可进一步体现总行战略发展导向,确保结构调整目标的顺利实现。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

封皮: 吉林省高等教育自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自考专业: 指导老师: 姓名: 准考证号: 答辩序号: 答辩时间:

20世纪以来的几次金融危机表明,金融危机的爆发总是与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无序流动有关系,或者说国际资本流动是新型金融危机爆发的外部条件。国际资本流动主要借助间接融资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引起金融市场的波动。通常又会经历四个阶段:资本大量流入,本币严重高估,国际收支逆差加大;短期外债压力增强,金融脆弱性增加;投资资本攻击,资金外逃,金融危机爆发;在此基础上,资本逆流,危机加深。在了解了资本流动如何导致金融危机的基础上,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前的资本不正常流动,并根据经验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资本流动;资本逆流

摘要 (2) 目录 (3) 一、资本国际流动的形式和特点 (4) 一、国际资本流动 (6) (一)国际资本流动活动主要是银行的贷款行为。 (6) (二)非理性的泡沫经济。 (7) (三)通过外汇市场,资本外逃,加剧货币的贬值。 (7)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传导过程 (7) (一)经常项目逆差加大,宏观经济失衡。 (7) (二)短期外债压力增强,金融脆弱性增加。 (8) (三)固定汇率制崩溃,金融危机发生。 (8) (四)资本流入停止(逆转),金融危机深化。 (9) 三、案例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 (9) 四、对中国的启示 (11) (一)征收托宾税。 (11) (二)加强对我国资本帐户管理。 (11) (三)严格控制对外借债,逐渐实现全口径管理。 (11) (四)谨慎开放证券投资,防范国际资本流动冲击。 (12) 参考文献 (13)

经济资本-2011

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的内涵 经济资本指的是在一定容忍度下覆盖潜在风险所需要的资本。经济资本既不是风险本身,也不是真实的资本,它对应着风险的一种虚拟资本,随着银行承担风险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假定银行的风险容忍度是不变的,银行承担了50亿元的风险,那么经济资本就是50亿元;如果风险变成100亿,那么经济资本也变成为100亿。 概括起来,经济资本是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解释了三个基本含义:(1)风险需要资本覆盖 经济资本需要等于特定置信度下的非预期损失,但是两者意义是不同的。非预期损失反映的是风险大小,是一个风险概念;而经济资本翻印的是要覆盖风险需要多少资本,是一个资本概念。风险资本之间的对应关系正好解释风险需要资本来覆盖这一基本原理。 (2)承担风险就需要占用资本 过去,银行降到风险,只认为它可能带来损失,而这种损失有时不确定的,因此对于如何对待风险,总感觉到缺乏一种积极的手段。经济资本的提出改变了状况,风险不再是一种把握不定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资源占用,承担了多少风险,就需要占用多少资本。将开展某项业务所承担的风险与创造的利润对比,其中的得失就一目了然了。 (3)资本要求取决于风险偏好 股东和管理层要把银行办成什么杨的阴和阳?是偏好高回报,还是偏好稳健?这些都可以从风险容忍度选择上集中体现出来。与非预期损失一样,经济资本不是一个绝对数,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确定其数量,这个一定条件就是风险容忍度。如整个银行在1%容忍度下的经济资本是10亿元,,表示如果要让银行有99%的把握能够抵御风险,那么就要有10亿元的资本。承担的风险不变,如果容忍度要求时0.1%,那么经济资本就可能需要增加到50亿元。一家银行选择1%还是0.1%,决定于它的经营取向:想追求高回报就选择1%,这样倒闭的可能性就大;想追求稳健就选择0.1%,这样倒闭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国际上,银行较多地把容忍度设定与目标评级对应起来,如果一家银行希望自身的评级道道AA,而AA级的违约率一般为0.03%,那么银行设定的容忍度不能高于0.03%,都则意味着银行对外违约概率达不到AA级企业的标准。 经济资本的基本原理 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 风险可能带来损失,而损失可划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对不同损失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这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也是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 损失划分 预期损失 预期损失就是平均损失。这一部分损失比较确定,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实际发生损失主要围绕平均值波动的,这个区域分布最集中,因此在管理上,可以把平均损失值看成是相对确定的,用相对确定的办法来处理,这种方法就是平均损失值作为一种风险成本寄到产品价格

国际资本流动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2013年05月09日09:22 来源:《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第2期作者:姚淑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3 一、2012年上半年国际资本流动主要特点 (一)国际资本流动跌宕起伏,欧债危机成为影响资本流向的主要因素 2012年一季度,世界经济温和复苏的态势较为明显,欧央行两轮3年期再融资操作(2011年12月和2012年2月)向市场注入总计1万亿欧元的流动性,有效压低了区内政府债券收益率水平,加之欧盟签署新财政契约、强化EFSF(欧洲金融稳定工具)和ESM(欧洲稳定机制)等救助工具,欧债危机出现缓和迹象,市场信心有所提升,资本风险偏好逐渐加大。 进入二季度,市场对主权债务违约的担忧再次转向西班牙和意大利,推动两国债券收益率上升;加之希腊大选后组阁失败,法国新总统主张放松财政紧缩以刺激经济增长,加大了希腊退出欧元区和德法继续救助重债国等问题的不确定性,国际评级机构纷纷下调欧元区多国主权债务评级,欧债危机再度升级。此后,西班牙向欧盟提出总额1000亿欧元的银行救助计划,进一步加大了投资者对欧债危机可能进一步蔓延的担忧。全球资本流向突然逆转,避险情绪凸显。 (二)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活动持续低迷,发展中国家FDI流入首次超过发达国家 受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能缺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升级,以及新兴市场增速持续放缓的不利影响,全球直接投资活动渐趋低迷。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6月,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额667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跌8%,其中,发达国家下跌9.5%,发展中国家下跌5%。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FDI流入额3360亿美元,占比50.3%,首次超过发达国家,其中,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 (三)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深度萎缩,部分国家FDI流入大幅下跌 2012年前3季度,全球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交易额同比跌幅分别为40%和60%。从国别看,FDI流入差异较大。美国上半年FDI流入同比下降39%,日本FDI则持续净流出,欧盟微跌3.8%;金砖国家中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分别下跌43%、39%和9%。总体看,2012年上半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位居前列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中国、美国、香港、法国、英国和巴西等。 二、2012年下半年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态势 (一)欧债危机趋于和缓、发达国家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促使全球资本流动较二季度再次开始转向 2012年7月份以后,在全球主要央行继续放宽货币政策、欧央行推出无限量购债计划、德国宪法法院批准ESM及预算协定、美联储推出新的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QE4)等一系列利好因素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逐渐有所好转。资本避险意愿降低,资本流向较二季度再次转向。 1.部分资本流向资本市场,全球股市自2012年6月初谷底震荡反弹。截至2012年11月21日,与6月初谷底相比,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6.2%,标普500指数上涨8.8%,日本日经指数上涨1 2.9%,

中国农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办法[1].doc.精讲

中国农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办法 (2005年3月发布实施,2006年1月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业银行的资本和风险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业务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和风险调整后经营绩效,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银行实行经济资本管理。 经济资本管理是指在经济资本计量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经济资本分配和配置,以资本约束资产增长,并在控制业务风险的同时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使业务发展的速度、效益与风险承担能力相协调,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 经济资本管理主要包括经济资本计量、经济资本分配、经济资本配置、涵盖经济资本成本的产品定价及以经济资本回报率或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等管理内容。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经济资本,是指用于抵御业务(资产)风险的资本。从计量角度,经济资本等于各项业务(资产)的风险总量,反映了各项业务(资产)风险所产生的资本需求。 风险即非预期损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既定置信区间内可能超过预期损失的那部分损失。 第四条经济资本管理遵循计划分配、优化配置、回报约束、价值考核的原则。 计划分配是指通过经济资本计划管理的形式向分支机构分配经济资本增量限额,视同虚拟分配用于抵御业务风险的资本,并以此约束业务(资产)风险的增长,确保增量业务具有充分的风险抵御能力。 优化配置是指将有限的经济资本重点配置到风险相对较低并具有较高经济资本回报率的业务(资产)上,在控制风险增长的同时提升各项业务(资产)的风险调整后绩效。 回报约束是指贷款等各项业务(资产)占用的经济资本必须能够提供相应的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业务收益必须能够弥补包括经济资本成本在内的各项成本支出,并限制经济资本回报率水平低于目标要求的各项业务(资产)的增长。 价值考核是指对各分支机构、业务部门及各项业务经营绩效的考核评价应以经济增加值为主要依据,以促进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农业银行境内各一级分行(不含西藏)及总行营业部、票据营业部(以下统称“各分行”)。 境外分行的经济资本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章经济资本计量范围和方法 第六条经济资本的计量范围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尚未成熟,暂不纳入计量范围。 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交易对手违约可能产生的损失。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的计量范围包括表内信贷类资产、非信贷类资产和主要的表外业务(或有资产)。 固定资产类资产虽无信用风险,但仍纳入经济资本计量和管理范围。 第七条经济资本计量采用内部系数法。总行参照巴塞尔资本协议和银监会的有关规定,结合经营政策导向及各项业务的风险状况,并考虑风险缓释因素,统一制定各项业务(资产)的经济资本系数(详见附表)。

(完整版)管理经济学_笔记(非常详细,绝对超值)

《管理经济学》整理 绪 论 P3 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及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P 3~P4 识记 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及重要意义:P 4~P6 识记 三、 管理经济学的决策准则 对短期目标的设计和安排要服从于长期目标,在短期内,企业可以暂时放弃或减少对利润的追求。 1 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它包括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以及技术改造。 领会 P6 企业价值的定义——是指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即:企业价值=∑=+n t t t i 1)1(π=∑=+-n t t t t i TC TR 1)1( 式中πt 是第t 年的预期利润,i 是资金利息率,t 表示第几年(从第1年,即下一年到第n 年即最后一年),由于利润等于 总销售收入(TR )减去总成本(TC ),式中TRt 是企业在第t 年的总销售收入,TCt 是企业在第t 年的总成本。 利润的种类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利润=销售收入-企业成本 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它属于历史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出,支未反映企业为使用这些 P7 资源而付出的总代价。 机会成本——定义: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它才是真正的成本。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机会成本 ①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把这笔资金借出可得到的利息。 P8 ②业主自己兼任经理——他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薪水。 ③机器原来闲置,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零。 ④机器原来生产A ,可得利润X 元,现在改生产B ——生产A 可得到的利润X 元。 ⑤过去买进的物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按市价计算。 ⑥按目前市价购进的物料、雇用的职工以及贷入的资金——与其会计成本一致。 ⑦机器设备折旧——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未可变卖价值之差。 是企业的实际收入>实际支出的部分,反映企业的盈亏状况。.(不可用于决策) 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企业利润 -会计成本

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办法

中国ⅩⅩ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ⅩⅩ银行的资本和风险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业务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和风险调整后经营绩效,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ⅩⅩ银行实行经济资本管理。 经济资本管理是指在经济资本计量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经济资本分配和配置,以资本约束资产增长,并在控制业务风险的同时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使业务发展的速度、效益与风险承担能力相协调,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 经济资本管理主要包括经济资本计量、经济资本分配、经济资本配置、涵盖经济资本成本的产品定价及以经济资本回报率或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等管理内容。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经济资本,是指用于抵御业务(资产)风险的资本。从计量角度,经济资本等于各项业务(资产)的风险总量,反映了各项业务(资产)风险所产生的资本需求。 风险即非预期损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既定置信区间内可能超过预期损失的那部分损失。 第四条经济资本管理遵循计划分配、优化配置、回报约束、价

值考核的原则。 计划分配是指通过经济资本计划管理的形式向分支机构分配经济资本增量限额,视同虚拟分配用于抵御业务风险的资本,并以此约束业务(资产)风险的增长,确保增量业务具有充分的风险抵御能力。 优化配置是指将有限的经济资本重点配置到风险相对较低并具有较高经济资本回报率的业务(资产)上,在控制风险增长的同时提升各项业务(资产)的风险调整后绩效。 回报约束是指贷款等各项业务(资产)占用的经济资本必须能够提供相应的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业务收益必须能够弥补包括经济资本成本在内的各项成本支出,并限制经济资本回报率水平低于目标要求的各项业务(资产)的增长。 价值考核是指对各分支机构、业务部门及各项业务经营绩效的考核评价应以经济增加值为主要依据,以促进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ⅩⅩ银行境内各一级分行(不含西藏)及总行营业部、票据营业部(以下统称“各分行”)。 境外分行的经济资本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章经济资本计量范围和方法 第六条经济资本的计量范围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尚未成熟,暂不纳入计量范围。 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交易对手违约可能产生的损失。信用风

经济资本管理和压降

一、如何强化资本管理,促进价值创造 经济资本管理基于资本的两个特征而建立:资本是稀缺的,因此必须将有限的资本有效地配置到最能增加银行价值的环节;资本是有成本的,因此必须强调对资本的回报,即对股东实现价值创造,并充分考虑到资本所承担的风险,实现收益、风险以及成本的统一。(两大点,资本约束和资本回报) (一)强化理念的转变和深化。转变经营动能,让相关管理和营销人员认识到经济资本的重要性,主动将资本约束和资本回报理念融入到各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具体工作措施有:一是领导带头,灌输理念;二是会议推动;三是巡回宣讲;四是专题培训,全员培训,个别行辅导和指导。 (二)加强资本体系建设。积极完善以经济增加值、经济资本约束和经济资本回报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建设,从机制上贯彻落实经济资本管理要求。一是经济资本考核体系,如绩效考核、条线考核、个人考核、经济资本专项考核;二是资源配置体系,与工资、费用、信贷计划、固定资产等资源配置挂钩;三是资本约束机制,经济资本预算约束,通过贷款定价、客户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约束。 (三)有效形成资本管理合力。经济资本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最终落实要在前台和经营行,要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形成管理合力。一是明确各个部门分工,落实责任;二是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有效沟通;三是落实考核机制。 (四)加强全过程精细化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全过程控制手段,强化经济资本对业务发展的全程引导作用。一是事前测算,做好客户选择;二是事中提示,强化业务管理;三是事后分析,

深度挖掘客户价值,或客户退出。 (五)加强业务结构调整。 一是在增量资本约束方面 1、大力发展基本不消耗资本的业务,包括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尤其大力发展新兴中间业务,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金融服务。 2、优先发展资本消耗水平低的资产业务。具体来说,优先支持零售、贴现、贸易融资等信贷业务的发展;支持高信用等级法人贷款发展、支持高评分个人贷款发展。 3、择优发展资本消耗水平较高的资产业务。在区域、行业、客户、期限、担保方式等方面作优选,加强风险定价,坚持收益覆盖成本、收益与风险对称。 4、加强操作风险管控。 二是在存量资本压降方面 1、优化贷款客户质量。提升法人客户的信用等级,选择优质的担保抵押物,加大低资本占用个人贷款投放。 2、转化贷款品种。对信用等级较低、资本占用系数较高的法人贷款,采取措施转化为个人贷款,减少资本占用。 3、处置闲置固定资产。 4、清收、核销不良贷款。 5、压缩低效表外承诺。 三是在资本回报方面 1、增加业务综合收入。如提高贷款定价水平。 2、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如加强低成本资金的营销;加强中

信用风险地经济资本计量方法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 长期以来,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一直落后于市场风险,这主要因为:首先,信用风险比市场风险复杂得多;第二,许多信用风险模型起源于市场风险领域研究,例如C-VaR技术;第三,许多银行自认为了解信用风险,而把更多资源都投到了市场风险领域。但历史经验表明,信用风险控制不好,最有可能导致银行破产。本文基于国内外银行的实践,着重讨论针对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技术和经验,这将对国内银行目前正在推行但却不够扎实的经济资本管理提供一些 有益的参考。 一、基本状况 为信用风险而配置的经济资本,应该基于信用损失的概率密度函数。对“信用损失”的准确定义,各银行之间存在差异。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高风险的资产组合说明概率密度函数有相对长的厚尾,即存在较大的可能性损失会高于预期损失。经济资本分配要达到的目标是非预期损失耗尽经济资本的概率(即破产概率)低于目标水平。在操作过程中,目标破产概率的选取往往与银行本身的信用评级一致。例如,银行理想的信用评级是AA,那么非预期损失超过其经济资本的概率就等于AA级公司债券一年期违约率,约为O.03%。 配置经济资本的关键在于确定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配置体系通常假设准备金涵盖预期损失,而账面资本涵盖非预期损失。在此框架下,如果风险敞口所要求的经济资本超过了实际可用资本,银行就

面临资本不足。贷款损失准备金一般分为专项准备金和一般准备金。专项准备金是按照贷款预期损失,对贷款账面价值的调整,专项准备金不能吸收非预期损失,不作为权益或经济资本的一种形式。一般准备金可用来吸收非预期损失,因此可以作为经济资本的供给。 大多数银行分配经济资本不仅抵御整个资产组合损失,而且抵御专门活动的损失。理论上讲,分配给一项交易的经济资本应该被度量为考虑这项活动和银行其他活动分散化效应后,这项活动对整个资产组合经济资本要求的贡献。在实际操作中,边际贡献为整个资产组合分配的经济资本减去排除这项业务以后资产组合分配的经济资本。 国外银行经济资本配置体系的另一特征是,相互独立的前提下对不同类别的风险分配经济资本。也就是说,对每种风险分别估计概率密度函数,银行总经济资本分配是对每种风险资本分配的加总,通常不考虑各种不同风险之间的相关度问题。 二、总体模式 经济资本计量的方法论和操作线路集中地反映在风险计量的总体模式上。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调查,国际先进银行在对信用风险进行经济资本计量时,通常分为两种模式——集合模式(Aggregative Models)和结构模式(Structural Models)。 1.集合模式 集合模式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使用聚类分析(peer analysis)或历史现金流分析(historical cash flow analysis)推断出业务或产品类别的总风险。

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联系与区别(一)商业银行资本金、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概念 1.商业银行资本金 商业银行资本金是银行在建立之初投资者投入的资金,以及银行在业务经营活动中由税后留存收益和银行借入的次级长期债务。商业银行的资本具有双重资本的特点,既包括所有者权益,称为一级资本或核心资本;也包括一定比例的债务资本,称为二级资本或附属资本。 2.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指,在一个给定的置信水平下,用来吸收或缓冲所有风险带来的非预期损失的资本。 经济资本将资本与风险联系在一起,是对风险的计量,而不是对所持资本的计量。经济资本建立在对未来可能损失的一个概率评估之上,经济资本计量更具有前瞻性,使银行管理层能够更为有效地应对未来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3.监管资本 监管资本是指,根据银行监管当局的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由于银行监管当局一般是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最低资本量,所以监管资本又称最低资本。 (二)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1.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联系 第一,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在数量上的联系。 首先,经济资本是银行根据内部风险度量模型计算得到的银行在未来一定时期所面临的非预期损失,银行经济资本在数量上是非预期损失的量化。其次,经济资本是由银行管理者从内部来认定和安排风险缓冲;而监管资本则是由监管当局从外部来认定的。 目前,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总量关系是离散的,并且经济资本低于监管资本是主流,原因主要在于,银行内部在计算资本实际需要时,一般会考虑资产组合等风险管理手段对减少风险的作用,而目前监管资本的计量没有考虑这一因素。监管方已经开始以经济资本为方向调整监管资本的计量,并将经济资本系统的建设也作为银行合规行为监管的一个内在部分。 第二,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性质上的联系。 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内部用以缓冲风险损失的权益资本,监管资本是监管当局要求的资本水平,是商业银行的法律责任,监管当局为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及表外承诺设置的最高限额。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都是用于风险缓冲,但经济资本

国际资本流动趋势下利用外资分析

、八、, 刖言 世界经济、金融在向着多极化、区域化发展的进程中,逐步走向一体化,同时伴随西方经济复苏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增强,从经济发展所需资本来看,国际间资本流动量加大,速度加快,覆盖面扩大。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中采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且表现出较强的经济增长活力,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资本流动在近几年表现出许多新趋势和新特点。我们应对当今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变化和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调整加以研究,以便在今后的引资问题上加强计划性,预防盲目性,防止外资的进入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做到更加积极、合理和有效地利用外资,以便加快我国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步伐。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 21世纪以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驱动下,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以惊人的速度冲破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市场运作以及产 业结构方式。国际资本的流动在此时进入了全新的全球发展阶段,必然出现很多新的特征。总 的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规模迅速增长,投资主体多元化 2002年以来,在债券和银行贷款的推动下,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快速增长,其中,以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动最为活跃。2002年到2006年期间,新兴市场资本流动增长了6倍,而此时,新 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也出现了规模性的增长,储备经营压力不断增加,资本流动也持续加 速。这期间,外国直接投资也有了相同的发展势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到2002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2002 年,跨国公司已有6.4万家,其中分支机构87万个,这是20年前的6.7倍和14.5倍;海外分支机构的销售收入也相当于全球总出口的 2.7倍。⑴跨国公司是90年代后期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力量,通过全 球战略布局,跨国公司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将转移延伸到研发、设计、采购和销售、售 后等服务环节,这样一来,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生产投资和贸易,出现了研发、 营销、服务和消费全球化的新趋势。近些年来,投资主体逐渐由官方向私人转变,私人资本流 动当前已占全球资本流动的一半以上。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技术的创新很 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使资本积累速度增加,从而导致了资本大量过剩;其二是世 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给那些过剩资本提供了相当大的流动空间,创造了跨境投资和增值的机 会,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和大规模私有化的过程中,对金融管制放松, 这激发了对国际资本的需求,进一步加强了国际私人资本流动的核心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对 冲基金、中央银行和部分主权财富基金也相继成为了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资本结构上的调整,短期投机性资本活跃 当下流动性较强的证券投资在国际资本流动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一现象使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加强。由于近年来全球金融与贸易管制有所放松,金融产品创新又层出不穷,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充斥着全球金融市场,使得国际资本流动中长短期资本的相互转化既迅速又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际资本流动的期限结构变得日趋模糊,也使国际资本监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际长期投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着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发达国家私人资本的不断增加、各国对资本市场控制不断放松的原因,短期国际资本流量出现了大幅的增加。这里以短期国际资本中的游资为例来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目前国际金融市场里有7万亿美元游资,这个数字相当于世界每年生产总值的20%,这表明几乎每天都有上万亿美元的游资在世界金

经济资本管理

经济资本管理 一、关于经济资本的基本概念 1、商业银行主要面临的风险包括哪些?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主要面临信用风险、巿场风险和搡作风险等。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 件,不能按期还本付息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巿场风险实际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巿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四大部分。由于我国目前银行从事股票 和商品业务有限,因此其巿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搡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新资本协议确立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大大扩充了资本对于风险的覆盖面,将搡作 风险纳入资本覆盖范围。 2、商业银行的损失包括哪几类?银行对它们是如何管理的? 答:按照损失发生的概率分布特征,商业银行的损失主要可以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 损失和极端损失。 预期损失(EL)也可以理解为平均损失,在管理上, 可以把平均损失值看成是相对确定的。由于这种损失是商业银行在信贷活动中已经预计到将会发生的损失,因此称为预期损失,其计算公式为EL=PD*LGD*EAD。由于能够预计,银行可以在事前提取损失准备金来抵补预期损失,或在贷款定价时就将预期损失列入成本予以考虑,将预期损失通过定价转移来应对,它是把风险作为成本,转移到产品价格中去,由客户来承担。 非预期损失是指在设定一定容忍度下,最大损失值超出预期损失的那部分损失。非预 期损失由于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不能用定价转栘,而需要用资本金进行覆盖。 极端损失是指在设定一定容忍度下,在极端情况下,超过最大损失值的那部分损失。 极端损失无法用资本覆盖,压力测试在一定程上对于应对极端损失是有效的,它可以模拟 各种可能发生的极端不利情况,从而引导银行做出应对措施来减少极端损失发生的概率、降 低损失金额。但是,极端损失一旦发生,银行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极端情 况使银行留有风险缺口。

9--经济资本管理总结

经济资本 近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局势日趋复杂,金融体系波动性日益增加,金融市场的各类主体—大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乃至市场上的监管机构都对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资本是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损失的基本屏障,对资本进行计量和管理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从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到2004年的《新资本协议》,巴塞尔委员会一直致力于使银行的资本更加敏感地反映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新资本协议》突出了对银行经济资本计量和管理体系的重视,鼓励银行建立自己的经济资本计量和管理体系,经济资本开始越来越多地成为银行决策的核心依据。 目前,国际先进银行围绕经济资本已经构建出相对完善的计量和管理体系,并成为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从国内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尽管许多银行已经在风险管理中引入经济资本的概念,但是总体而言,国内商业银行普遍上还未实现基于经济资本的全面风险管理。因此,对经济资本实现准确计量,并实现基于经济资本管理的全面风险管理,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商业银行希望实现的重要目标。 经济资本的概念 一、经济资本的由来 经济资本的概念来源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的实践。金融机构在经营中时刻面临着风险,只有承担风险才能获得回报,因此,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金融机构经营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本质上也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决定银行的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影响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长期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平衡回报与风险的管理,在有限的风险承受能力下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在经营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持有不同风险的资本获得不同的收益,资本要求的限制下,商业银行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 例1.行长的烦恼:如何进行产配置? 公司业务部:如果将贷款限额提高到2亿元,就可以增加100万元的收入; 资金交易部:如果将头寸限额提高到1000万元,就可以增加100万元的收入。 这是一个银行整体资产在不同类型风险配置的例子,而在同一风险中,商业银行也面临着选择。 例2.客户选择问题:选择那个客户? AAA客户,贷款利率为8%; BBB客户,贷款利率为15% 选择原则就是平衡收益与风险的关系,风险承受能力下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那么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的关系?

国际金融学第四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资金流动

第四章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资金流动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资金流动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了解债务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基本概念,掌握资金流动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平衡条件,掌握国际资金流动的资产组合理论,掌握国际中长期与短期资金流动的机制及其影响,熟练掌握并运用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债务危机、货币危机的机理和分类;资金流动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平衡条件;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相结合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 在当今世界中,经济的开放性不仅体现为商品劳务的国际流动,更突出地体现为资金的国际流动,这一国际资金流动在近年来越来越与实际生产、交换相脱离而具有自己独立的规律,构成当今开放经济运行的新的外部环境。因此,仅考虑经常账户收支的开放经济运行情况是不完整的。本章中我们将把国际资金流动这一问题引入到对开放经济运行的分析之中,集中研究国际资金流动的内在机制反对开放经济运行造成的影响。 第一节国际资金流动下的宏观经济平衡 -、概述 1.什么是国际资金流动? 国际资金流动是指与实际生产、交换没有直接联系,与实物经济越来越相脱离的、以货币金融形态存在于国际间的资金流动。由于我们在本书中不讨论与实际生产、交换有直接联系的资金流动,因此国际资金流动构成了资本与金融账户中记录的主要内容。 2.国际资金流动的分类 国际资金流动就持有金融工具的期限是否超过一年来分,可分为中长期资金流动与短期资金流动。一般而言,前者较后者更加稳定。两种不同类型的国际资金流动对宏观经济及全球金融秩序发挥着不同的影响。 3.影响国际资金流动的因素 影响国际资金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个金融市场上的收益率与风险状况。由于资金在国际间流动时,常常需要将一种货币转换为另一种货币,因此汇率因素必须考虑在对收益率与风险状况的分析之中。 二、资金流动下的开放经济平衡:流量观点 运用国际资金流动的流量理论分析时,一般不考虑资金流动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包括汇率变动风险。也就是说,我们令预期的汇率变动为零。这样,资金在国际间不同金融市场上进行投资的收益率就是这些市场上的利率,利率因素决定了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情况。 1.流量理论中BP曲线的不同形状 考虑资金流动后,我们必须将原有的仅反映经常账户收支的CA曲线扩展为包括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在内的BP曲线。由于我们假定利率是影响资本与金融账户的主要因素,所以有: K=K(i,i*) 上式中,K表示资本与金融账户收支,i与i*分别表示本国与外国利率。 BP曲线的三种情况 (1)资金完全流动时,BP曲线表现为水平线。所谓资金完全流动,是指各国金融市场完全一体化,资金流动极为迅速而且不存在任何成本和障碍。 资金完全流动时本国利率必须与世界利率相等,否则微小的差异都会带来巨额资金的迅速流动而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在BP曲线之上的各点,表明国际收支处于盈余状态,因为此时国内利率高于世界利率而带来大量资金流入;在BP曲线之下的各点则表明国际收支处于赤字状态。 (2)资金不完全流动时,BP曲线表现为斜率为正的曲线。所谓资金不完全流动是指各国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较低时,资金流动会受到信息、交易成本等因素限制,这时本国利

近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近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际资本流动趋势特点 1.1、官方发展融资比重下降,私人资本的主导地位不断加强 国际资本流动从性质或主体结构看,大致分为政府(官方)和私人两大部门。二次大战后,政府部门的流动(主要是官方发展融资)曾在整个国际资本流动中占主导地位,尤其是战后欧洲的恢复重建和日本经济的崛起过程中更是如此。而近年来,官方发展融资逐年减少。目前,私人资本流动已占全球资本流动的3/4以上。国际私人资本扩展与发展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科技进步提高了企业、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为增加资本积聚和积累创造了条件,从而出现大量资本过剩,而世界经济-体化发展则为过剩资本提供了新的跨国投资和盈利机会,特别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和大规模私有化以及放松金融管制,对资本的需求,极大地激发了为资本的流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从而使私人资本流动的主导地位进-步加强。 1.2、长短期资本互相快速转换,国际资本流动的期限结构日益模糊 国际资本流动,通常被划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来考

察,而且,人们往往着重考察其规模、方式和流向。就长期资本流动而言,主要包括国际直接投资、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信贷等方式。而短期资本流动则主要包括贸易资本流动、银行资本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和投机性资本流动等项目。长短期资本流动划分的期限标准通常为一年。显然,这两类资本流动的动机、目的以及对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乃至整个世界金融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就是对其监管的要求和认知程度也不一样。毋庸讳言,整个国际资本流动中,人们对长期资本流动基本上是肯定、支持、欢迎和鼓励的,而对短期资本流动则往往是关注、警惕甚至设法限制。但是,随着近来全球金融与贸易管制的放松,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尤其是金融产品创新和资产证券化,使得国际资本流动中长短期资本相互转化既方便迅速又极为频繁。如大额定期存单、货币与利率互换、票据贴现与展期以及各种基金运作等,从而使国际资本流动的期限结构日趋模糊。现实经济生活中,已经很难明确区分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流动。同时,大量短期资本经常混杂在国际贸易或长期资本中一起流动,监管难度和成本也越来越高。 1.3、国际直接投资扩张趋缓,国际银行贷款比例不断上升 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在加速-国经济发展方面都起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因而-直以来,国际直接投资也就成了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方式。尤其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

经济资本配置管理体系在中国银行业的运用及影响分析经

经济资本配置管理体系在中国银行业的运用及影 响分析 摘要:经济资本管理体系是当今国际银行业最为先进的风险控制体系,经济资本已经成为银行风险和价值管理的核心。本文系统剖析了经济资本的内涵,分析了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特点,并结合经济资本配置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实践,分析了经济资本配置管理对银行业务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经济资本;经济资本配置;银行业务 资本作为银行抵御风险的最终保证,应在所有业务敞口上得到合理配置, 资本配置的基本原则是将资本要求与风险度量直接挂钩。这一原则确立了经济资本配置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中国银监会明确鼓励商业银行逐步确立以经济资本为风险管理的核心,四大国有银行以及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积极研究内部评级法的同时,己经将经济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管理工具进行研究和应用。经济资本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前沿理论,经济资本已成为商业银行制定经营战略的决策依据,代表了未来银行业风险和价值管理的核心。 一、经济资本与经济资本管理 西方银行业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了经济资本的概念。经济资本是一种虚 拟资本,是一个经计算得出的数值,是一个量的概念,之所以称其为“经济” 资本,是因为它在度量风险时的经济真实性超过账面资本与监管资本;而之所 以称其为经济“资本”,是因为它代表了支撑银行风险所需要配置的资本 (Perli, 2004)。 经济资本是银行自身根据其风险量化、风险管理能力认定的应该拥有的资本金,由商业银行内部评估而产生并配置给资产或某项业务用以减缓风险冲击(刘建德,2004)。经济资本并不等同于银行所持有的实收资本,也不等同于银行的监管资本,反映了银行自身的风险特征,对应于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经济资本计算公式(武剑,2004)为: 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操作风险的 非预期损失一重叠计划的损失 经济资本管理的建立是基于资本的两个重要特征:资本是稀缺的,因此必须将有限的资本有效地配置到最能增加银行价值的环节;资本又是有成本的,因此必须强调对资本的回报,即对股东实现价值创造,并充分考虑资本所承担的风险,实现收益与风险和成本的统一(毛奉君,2006)。经济资本管理体系 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经济资本的计量;二是经济资本的预算分配制度;

《管理经济学》(一)-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20.2) 《管理经济学》(一) 主讲教师:卿志琼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企业不同成本对决策的影响 2、厂商利润最大化目标与其他目标分析 3、量本利分析的应用 4、运用均衡价格理论分析某一商品的价格趋势 5、政府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6、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与需求的交叉弹性 7、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含义与应用 8、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定价战略 9、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消费决策 10、需求法则与需求预测 11、论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12、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13、机会成本与决策 14、规模报酬递增、不变与递减 15、生产三阶段与管理决策 16、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17、总利润、平均利润与边际利润 18、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19、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20、盈亏平衡点与企业决策 二、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2、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3、第1题——第7题可以加副标题。比如,第7题,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含义与应用——以钢铁企业为例。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1.需求理论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不同价格水平的产品的需求量,以及在价格、收入和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的需求改变率。它的作用是支持企业的价格决策和市场预测,帮助企业确定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2.生产理论生产理论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生产要素的组合。 3.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涉及的内容是各个不同成本的性质,成本函数,包括规模经济的选择和最佳产量的选择。 4.市场理论市场理论分析在不同性质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很多内容上是完全一样,如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但是管理经济学更侧重于厂商和消费者行为分析,而微观经济学则侧重于市场均衡分析,所以管理经济学当中还包括有厂商的定价理论等,而微观经济学则包括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理论等内容 而管理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很少,除了管理学当中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那部分之外,几乎没有太多交集,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研究方法都是如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