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聊书稿

聊书稿

聊书稿
聊书稿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杨家板桥镇中学史庆军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是杨家板桥镇中学史庆军,能和大家一起聊书,向大家学习,分享读书的乐趣,我很高兴。

一、引子

我的读书史是从我会读书的时候开始的。当然,我所谓的会读书,仅仅是一种意识和习惯,就好比小孩儿张口吃饭,不知道什么饭更好吃,只知道把饭吞进嘴,再咽到肚子里。

上小学的时候识字不多,也就能看看小人书之类的东西,像《岳飞传》、《西游记》、《林海雪原》等等。那个时候,谁要是弄来一本新小人书,我是要想尽办法借来看的。除此之外就是听书。收音机是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每天定点播放的“《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刘兰芳播讲的评书《杨家将》,至今难忘。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时代,看书、听书就成了最大的享受,慢慢地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爱好。

到了中学,阅读一般的书籍基本上没有了文字障碍,也就不满足于小人书的浅显,开始接触期刊杂志、武侠小说甚至是四大古典名著。金庸的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几乎通读了一遍。还有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古龙的《天涯明月刀》等等也读了很多。其实,那个时候读书也只是泛泛地浏览,了解故事的梗概,虽然有时候也学着满腹经纶

的样子和同学讨论书的内容,但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对读到的书并没有什么深刻的理解。

步入大学,关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探图书馆在哪,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这是我真正读书的开始。那时,我才知道,读书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品。那几年,我频繁地出入学校的图书馆,在那些陈旧的书籍中居然也找到了不少宝贝,涉及到历史、哲学、宗教、心理学、经济等各个方面。西汉的刘向有一句话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那时候读的书对我后来的工作帮助很大,使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了。

二、温故知新,读以致用

在读过的所有书籍当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尤其是《红楼梦》。直到现在,我还珍藏着一套《红楼梦》,经常拿出来读一读,品味书中百味。所谓“温故知新”我觉得有两层含义,一是以前读过的东西未必能完全理解吸收,再有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书的理解也会随之变化。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高度不同,角度不同,对书的理解也就会不同。近些天,我又把《红楼梦》通读了一遍。除了再次感叹曹雪芹的才华意外,对书中人和事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1、读红楼,学管理

细品《红楼梦》我们会发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塑造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权威:一是贪婪集权型,主要以王熙凤为代表;二是创新分权型,主要以薛宝钗为

代表。

有人给王熙凤封了个“维持会会长”的头衔。我们先来看看王熙凤“管理权威”的属性。应该说,在协助管理宁国府时,王熙凤最出色地表现了她的管理才能。首先,王熙凤对宁国府做了一次家族诊断。她极其尖锐地指出,宁国府存有“五大弊病”。针对这五大弊病,王熙凤决定采用猛药。一到宁国府,她就发表了措辞极其强硬的就职演说:“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诸事由得你们。再别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么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一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治。”根据这一思路,王熙凤开始制定规则,按岗定编,强化监管。这一措施收到了效果,宁国府的面貌立刻改变了。由此可见,王熙凤的权威性确实是很强的。然而,同样是这个王熙凤,在给贾母料理丧事时却出乎意料地陷入“权威性不足”的困境。她既调不动人,也调不动钱,不得不哀求众人:“大娘婶子们可怜我吧!我上头挨了好些说,为的是你们不齐截,叫人笑话。明儿你们豁出些辛苦来罢!”尽管如此,仍然玩不转,被气得“眼泪直流,只觉得眼前一黑,嗓子一甜,便喷鲜红的血来,身子站不住,就栽倒在地”。

为什么王熙凤在协理宁国府时威重令行,而给贾母理丧时却权威不足、指挥失灵呢?我觉得这是因为,王熙凤作为宁国府聘请的CEO,她的权威主要依靠贾母和娘家做靠山。一旦靠山倒了,人走茶凉,王熙凤的权威也就随之土崩瓦解。其次,王熙凤作为

高层管理者,肆无忌惮地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盘剥众人,在贾府上下积怨极深,毫无人缘。对于这一点,她本人也意识到了:“若按私心藏奸上论,我也太行毒了。也该抽回退步,回头看看。”显而易见,王熙凤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权威,有的仅仅是一时的权势而已;靠山一倒,便寸步难行。还应该指出的是,正是王熙凤的这种贪婪和疯狂才给贾府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王熙凤并不是贾府的“维持会会长”。恰恰相反,她是贾府真正的掘墓人。在《红楼梦》里,王熙凤的下场实际上是最惨的。这是完全符合历史逻辑的,也值得当今的“王熙凤们”和王熙凤的崇拜者们不断地深思和反省。如今的反腐倡廉,让当代的“王熙凤们”一败涂地,任凭她们再垂死挣扎也无力回天。同时,也让许多“王熙凤的崇拜者们”失去了靠山,“抽回退步”了。《红楼梦》告诉我们:最大的靠山是人民群众,即使你有通天的本领,不以人为本,脱离群众,最终会是一个悲惨的结局。就像王熙凤一样“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与王熙凤相对比,薛宝钗是利义全一的高级管理人才。

在《红楼梦》五十六回中,曹雪芹以一个章回的篇幅,完整地描绘了发生在大观园里的经济改革故事。为了克服贾府的经济危机,贾探春凭借自己对当时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市场经济的敏感,富有创意地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改革举措:采用公开竞标的方式,把大观园分包给园中的老妈妈们。这样一来,一个消费性的

大观园就被改造成了一个生产性的种植园,捉襟见肘的贾府经济也因此找到了一个新的生长点。对于贾探春的经济改革,薛宝钗予以充分的支持。然而,在指导思想上,两人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大观园的改革中,由于贾探春的思维是直线式的,因而她的改革思路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薛宝钗则不同,她在完成物质层面的思考之后,更进一步展开了精神层面的思考。薛宝钗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强治安管理,每天晚上带人各处巡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她对改革环境的重视。薛宝钗和王熙凤一样,深知管人是要讨人嫌的。但她的处理风格却和王熙凤完全不同,她在就职演说中说道:“我本也不该管这事。就你们也知道,我姨娘亲口嘱托我三五回,说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闲,别的姑娘又小,托我照看照看。我若不依,分明是叫姨娘操心。我们太太又多病,家务也忙。我原是个闲人,就是街坊邻居,也要帮个忙儿,何况是姨娘托我?讲不起众人嫌我。倘或我只顾沽名钓誉的,那时酒醉赌输,再生出事来,我怎么见姨娘?”薛宝钗把自己参与管理说成是身不由己、万般无奈的事情,这样不仅在相当程度上淡化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被管理者的同情。即使是强化治安管理,薛宝钗也不是金刚怒目式的,而是循循善诱,尽可能启发人们的羞耻之心。事实证明,薛宝钗的这套柔性管理确实具有很强的感化作用,人们对此都口服心服。由于有了薛宝钗的新设计,贾探春的这次承包改革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正如李纨所说:“使之以权,动之以利,

再无不尽职的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因今日将园中分与众婆子料理,各司各业,皆在忙时,也有修竹的,也有护树的,也有栽花的,也有种豆的,池中间又有姑娘们行着船夹泥的、种藕的。”同时,生产者的责任性也大大加强了。春燕道:“这一带地方上的东西,都是我姑妈管着。她一得了这地,每日起早睡晚。自己辛苦了还不算,每日逼着我们来照看,生怕有人糟蹋。老姑嫂两个照看得谨谨慎慎,一根草也不许人乱动。”

还应该强调的是,与王熙凤相比,甚至与贾探春相比,薛宝钗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管理实权。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说,《红楼梦》中真正的管理权威就是薛宝钗,因为她有极强的“执行力”。我们对于一个学校的管理也是如此。如果采用王熙凤的管理模式,管理注定要失败,更谈不上改革。我更倾向于薛宝钗的管理方法,不能动不动就采取强硬措施,要重视管理的人文环境,关心被管理者的心理感受,一句话,就是要“接地气”来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2、读红楼,思育人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曹雪芹,但很少有人不知道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是老太君贾母的外孙女。黛玉原是太虚幻境中的绛珠仙草,受神瑛侍者滴水之恩,陪其下人间还他一世的眼泪,转作人世。

林黛玉工于诗词,经常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正

是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什么事多从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人的气质是和性格联系在一起的,某种气质更容易形成某种性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黛玉属于抑郁质。这种气质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这使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大观园中的女儿们喜欢宝钗的多于喜欢黛玉的,每次史湘云来贾府总是爱找宝姐姐,而不会首先去找林妹妹,这使得黛玉与别人的社会性交往逐渐减少,也促成了她更加忧郁的性格,形成了恶性循环。

林黛玉这种人格的形成,更与她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她祖籍姑苏,生于扬州,父亲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林黛玉本来还有一个弟弟,三岁夭折,所以只剩黛玉一个。林黛玉母亲是贾母最小的女儿贾敏,在林黛玉六岁时死去。不久以后,林如海也身染重病而亡。林黛玉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长大:从姐弟两人到独生子女,从环境优越到父母双亡,从官宦之家到寄人篱下。单就独生子女而言,林黛玉的智力才能有一定的优势,又受到林入海和贾母的溺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而另一方面,她寄人篱下,条件又不允许她以自我为中心。这样,他的自尊变成了“自卫”。就是这样矛盾的人生,矛盾的心理,使她一步一步走向死亡。

联想到我们当今的学校教育。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十三四岁参加军训,还不会叠被子、洗衣服,晚上睡觉一把鼻涕

一把泪地想妈。做事我行我素,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没有理想,没有信念。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改变,试想他们的将来会怎样?还有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甚至是那些孤儿,会不会也像林黛玉一样孤僻、偏执、情感扭曲呢?这些,无论是做为家长、监护人,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和深深的思考。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部电影《有一天》。影片由9个温暖励志的小故事组成,讲述9个弱势儿童群体追梦的故事。相信大家看完之后一定会有所感悟。

三、师生共读,书香校园

我自己从读书中收获了快乐,并没有忘记我的身份。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管理者,我要以我的读书经历带动全校师生都来读书。我们安排了专职图书管理员,投资将近两万元更换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并向全校师生全面开放。同时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全校干部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书。每周四第三节课为固定的“聊书时间”,全员参加。每次聊书都会有两名干部教师把自己的读书心得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还派代表走出去,参加、观摩岔河中学以及石家庄、唐山的读书研讨会。成立读书沙龙,相互推荐阅读书目。学校领导班子决定,只要是读书,学校都会鼎力支持。我们学校的老师聊书有奖,买书到好书学校可以报销,读完以后存放在图书馆。迄今为止,我校已经有三十多人次得到了两桶色拉油的奖励,大家的读书情绪空前高涨。当然,“书中自有黄金屋”,远比两桶色拉油珍贵。一点小小的奖励微

不足道,我们只是以此激励干部教师的读书热情。

领导读书,教师读书,学生自然也迷上了读书。我看条件成熟,就因势利导,每个教室设立一个图书角,把图书送进教室,便于学生阅读。学生借书没有了时间限制和繁琐的手续,想读书,信手拈来,实现了从图书馆到教室、到书包、到大脑的阅读模式。每班利用语文课举行聊书会,班内发奖。

每周一旗下讲话始终是个老大难问题,学生都不愿意上台去讲,老师讲话学生也都不愿意听。自从开展了书香校园活动,我们把一味说教,枯燥单调的旗下讲话变成了“旗下聊书”。这样一来,学生踊跃报名,由原来的没人上,到现在的抢着上。由谁旗下聊书竟然得投票产生。就在本周一,9月22号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投票产生的旗下聊书的学生两个人并列,结果,不得不出现了两个人做旗下讲话的场面。

就这样,在我的带动下,全校形成了全员读书的良好氛围,更出现了“师生共读”现象。同品同乐,共同成长。师生共读是一件简单的事,可它产生的效果却不简单。它开启了师生之间彼此的心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看到老师手里和他手里读着一样的书的时候,心理上的暗示与接近,使师生关系更近了一步。老师教得更起劲儿了,学生学得更有趣儿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也随之一步一层楼。上学期我校在校长目标考核中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被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并获得县政府两万元奖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这些成绩都源于

读书是有些夸张了。但书香校园活动对于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基础。学校的进步是“活水”,读书就是它的“源头”。

一直很欣赏两句诗:“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读书多了,身上自然会带一股书卷之气,就会自然而然受书本的影响,言谈举止间流露出读书人所特有的气质,或温雅或脱俗、或不卑不亢、或典雅大方;一个人见识深广,学识渊博,会由内而外散发一种独特的气质,读书,是一种思想的净化、精神的升华。

在一个喧嚣的社会里,能在一个静谧的环境中将一颗浮躁的心用书来沉淀,这时,书就是你灵魂的伴侣、思想的朋友,你在理解着她、阅读着她的同时,她也在感染着你、引导着你、提升着你。

我的聊书就到这里,感谢大家,谢谢!

精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随堂练习(含答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习题 一、填空 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次买车又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 2、《骆驼祥子》是作者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的辛酸故事。 3、《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 了。 4、《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一步步走向毁灭的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 5、《骆驼祥子》是的代表作,也是他“作职业写家来的第一炮”。老舍对这部作品非常满意,比作“谭叫天唱《定军山》”。 6、《骆驼样子》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堕落成城市垃圾的悲惨遭遇,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 7、《骆驼祥子》以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结构简单而缜密,情节安排得错落有致、丝丝人扣。 8、祥子原本是个正直、善良、勤劳的人,他一心一意地靠劳动挣钱,人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往远处想就是,娶个清白的好姑娘,过上好日子。这个愿望并不高,可是处在那样黑暗的社会中,一个卑微的车夫“买车”的希望也成了奢望。他一次又一次为希望而奋斗,一次又一次陷入失望,最终连生活的希望也破灭了。 9、中国现代文坛自五四以来就倡导平民的文学,但直到《骆驼祥子》出世,劳动才真正成为主人公,得到小说艺术的表现和描写,老舍因为《》而确立了都市平民文学第一家的地位。 10、人物性格特征:

浅析《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浅析《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因此,历史上经常把司马迁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一直以来后人对这两本书的评价都很高,也有人对两者作出不少的比较。 一、写作动机 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他重视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也积极地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然而他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封禅大典,因而“发愤而卒”。他死前将遗志嘱托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① 司马迁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②由此可见司马迁是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亦可看出秉先父之意。“汉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建封禅,改正朔。……主上明圣而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③可见司马迁撰《史记》,亦有颂扬大汉盛德之意。 另一方面,班彪为《史记》著作《后传》未成,便已去世。班固对父亲的《后传》“所续前史未详”、“所撰未尽一家”的缺憾,深感不安,便决心以西汉为断限,著作《汉书》。可见司马迁与班固撰史的动机皆有继承父业之意。而班固先世婕妤是汉武帝的妃子,班氏世

代受到汉王朝的重用。因此班固著《汉书》也有意从儒家思想和道统着眼,宣扬汉朝威德。“唯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扬名于后世, 冠德于百王。”④ 就明显有为汉朝歌功颂德的心意。因此,司马迁与 班固撰述的动机都有为大汉王朝歌功颂德、润色鸿业之意。 然而,和班固著史动机不同的是司马迁著《史记》还有一个重要的动机就是把个人对历史的认识,对个人身世浮沉的变化的感慨,对历史上先贤伟人的崇敬而抒发心中的不平而作。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⑤ 二、体例内容 《史记》、《汉书》同为彪炳千秋的历史巨著,体例上都是纪传体。《史记》首创纪传体,内容有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这种体裁以帝王为中心记载历史,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有利于君主独尊地位的巩固与加强,同时各体配合,可以容纳丰富的内容,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汉书》继承发展了这一传统,内容上有纪、表、志传。两书作者都有深厚的文学造诣,文采斐然,使得两部史学著作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不同的是史记是通史,写的是自黄帝至西汉武帝时代3000年的兴衰沿革;而汉书是断代史——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一朝230年的历史。班固的《汉书》也开创了我国以纪传断代为史的编撰体例。此书一出,也对史学产生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 1.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 ),原名( ),满族,( )(籍贯)人,有( )的称号。 2. 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 )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 )的女儿。 3. 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 )给敲诈了。 4. 他是一个“强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他”出自作品( ),与“他”相关的两位女性是( )和( )。( )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最终由于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 5. 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文段一: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挺直脊背,它就都马上应和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力。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是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看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文段二:快到立秋,他又拉上了包月。这回,比以前所混过的宅门里

的事都轻闲;要不是这样,他就不会应下这个事来。他现在懂得选择事情了,有合适的包月才干;不然,拉散座也无所不可,不像原先那样火着心往宅门里去了。他晓得了自己的身体是应该保重的,一个车夫而想拼命-像他原先那样一只有丧了命而得不到任何好处。经验使人知道怎样应当油滑一些,因为命只有一条啊! (1) 以上两段文字出自中国现代小说()。 (2) 根据以上两段文字的描述,可以看出主人公的生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造成小说主人公悲惨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骆驼祥子》 1. 老舍,舒庆春,满北京“人民艺术家” 2. 拉车刘四爷 3.孙侦探 4. 《骆驼祥子》虎妞小福子小福子 5. 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1) 《骆驼祥子》。 (2) 由原来拼命拉车,疲乏却觉得痛快变得油滑,消极,看重生命。(3) 根本原因是社会的黑暗使其希望一次次破灭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练习及答案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 【故事梗概】 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的图景。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堕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 【情节简介】 1.祥子由农村来到北平,开始做苦工,进而转做拉人力车。 2.他辛苦节约用了三年买了辆新车。 3.由于战乱,他连人带车被拉走,逃出来时捡到三只骆驼。又由于他因此卧病在床时不停地叫骆驼,他就得了“骆驼祥子”这个称号。 4.他到“人和厂”刘四爷处租车拉,非常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车。刘四爷的女儿虎妞喜欢他,并引诱了他。 5.他不情愿与虎妞好,到曹先生家替他拉包月的人力车。此时虎妞找来,骗他说她已经怀孕了,并把寄存在她父亲那里三十多块钱还给他,还设计要让祥子娶她。由于曹先生被疑是社会主义者,受到监察,全家出走,祥子也受到他曾经救过的孙侦探的敲诈,三十多块钱没有了。 6.刘四爷办寿,父女俩闹矛盾,虎妞说她已经怀有祥子的孩子,但刘四爷不承认,更不想让祥子得到他的财产。 7.虎妞诱逼祥子结婚后,搬到贫民小院,但虎妞不愿意干苦力,想占有其父亲的财产,但刘四爷却处理了他的产业离开了,她的计划落空了。 8.祥子坚持拉车,自食其力,虎妞替他买了车。其间小院来了小福子(小福子被其父卖给军官,军官走后回娘家,照顾其父与两个小弟,祥子觉得她强过虎妞),在拉车时,祥子也病倒过,他开始注意到了自己身体的重要。 9.虎妞难产,母婴双亡,钱财也花得没有多少了。小福子欲与祥子亲近。 10.他又继续租车拉,后来替夏先生拉包月,遇到与夏姨太的绯闻。 11.再次找到曹先生,谈起小福子。回到其原住处,他发现小福子不见了,又到处打听小福子的消息。最后得知小福子被迫入妓院,不堪受侮上吊身亡。 12.祥子自虎妞死后的恶习更多了,渐渐堕落。后来出卖了社会主义者阮明(也是个假的社会主义者,贪图享受的蛀虫),成了社会的一个蛀虫。 【人物分析】 祥子:身材高大,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年轻力壮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 虎妞:车场老板刘四爷的女儿,一个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女,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物,将人和车场管理得井井有条。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练习题及答案

《骆驼祥子》练习题 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2、《骆驼祥子》是作者老舍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3、《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往远处想就是开车厂,娶个清白的好姑娘,过上好日子。他一共买了两辆车,第一辆被宪兵抢走,第二辆因给虎妞办丧事而被卖掉。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4、《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受到政治迫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等等。 5、《骆驼样子》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堕落成城市垃圾的悲惨遭遇,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 6、中国现代文坛自五四以来就倡导平民的文学,但直到《骆驼祥子》出世,劳动人民才真正成为主人公,得到小说艺术的表现和描写,老舍因为《骆驼祥子》而确立了都市平民文学第一家的地位。

7、“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虎妞,后来成为祥子的妻子。 8、“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老马的感叹。 9、《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北平拉车。 10、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11、《骆驼祥子》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 祥子:(起初)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最后)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 虎妞:性格大胆泼辣,办事爽快利落,是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的人。但贪吃懒惰、好逸恶劳,市侩。 刘四:残忍霸道,奸猾,自私冷酷。

《史记》与人生必读篇目:《留侯世家》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後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杀人,从良匿。 後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馀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还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及沛公之薛,见项梁。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後,而韩诸 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馀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下韩十馀城,击破杨熊军。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关。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彊,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原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啗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药苦口利於病』,原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将柰何,」良曰:「沛公诚欲倍项羽邪,」沛公曰:「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卻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柰何,」 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宾婚。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及见项羽後解,语在项羽事中。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汉王之国,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重要知识点整理与归纳练习

中考语文复习整理——名著导读之三 《骆驼祥子》 作者简介 人民艺术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1899年生于北京。正红旗人,满族。“五四”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作品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月牙儿》《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创作背景 《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 《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主要情节概括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1.一流车夫: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足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2.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他马上用其中的96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 3.丢车与卖骆驼: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后来祥子逃出来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钱回到了北平。由于在梦话中透露了自己的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 4.二次奋斗: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家三十七八岁的闺女虎妞十分喜欢祥子。祥子租了他家的一辆车,又开始为自己第二次买车而没命的赚钱。后来在杨宅拉车,整天紧得发昏,受不了折磨后又回到了人和车厂。 5. 被敲钱空:回来受到虎妞的诱惑,为躲避虎妞,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而曹先生因为学生阮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孙侦探勒索,积蓄一空。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 6.被迫结婚:祥子认了命,只好把自己交给刘家父女了。可刘四爷并不肯“便宜了这个

【课外阅读】《史记》与一代之文学汉赋

【课外阅读】《史记》与“一代之文学”汉赋 一部博大精深的《史记》,“直可孤行天地,不当与群书为伍”(《古欢堂集》卷6)。在历史与文学结合上,百代之下,罕见其比。长期以来,当人们谈及在历史上享有绝高声誉的《史记》成因时,多从民族文化的积淀,时代氛围的陶冶、个人遭际等方面探讨,却绝少提及“一代之文学”汉赋的影响,司马迁的《史记》似乎与汉赋绝缘,超然于这一文化现象之外。这不外是由于建国以来极“左”思潮的影响,对汉赋采取虚无主义态度,漠视“一代之文学”成就所致。今天,当我们将《史记》与西汉时期的汉赋加以对比考察,不难发现汉赋之影响。 汉赋为最早脱离学术的纯文学,它不仅是一代文学的正宗,从文学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也是文学自觉的先声。本来,“赋者,古诗之流”(班固《汉书?艺文志》)。而萧统的《文选》却将“赋冠诗前”。这不是萧统对于赋的偏爱,而是他认识到,赋体文学的出现,是文人创作的开端,这正是把文人文学创作摆在文学史的中心地位这种传统文化心理的认同。汉赋所以获得“一代之文学”的殊荣,主要是因为它气魄宏大,可以“苞括宇内,总揽人物”,适应表现伟大时代的需要;也由于它具有辞藻的美“极声貌以穷文”的特点,最能表现作家的才华与主体意识。“它在中国艺术的发展史上,第一次鲜明强烈地突出了作为一种自觉的美的创造的特征,不再只是政治伦理道德的附庸”,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汉赋是不愧为“汉一代之文学”。司马迁与司马相如属于同一时代的人,比司马相如小34岁。司马相如大约于公元前139年完成《上林赋》的,当时司马迁16岁,正在京都读书。司马相如死后十几年,即公元前108年司马迁为太史令。一代赋人司马相如及其大赋对司马迁及其《史记》写作必然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一、司马迁偏爱辞赋,尤关注汉大赋的成就 司马迁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为文学家(主要是辞赋家)立传的人。至于《史记》中西汉大赋杰出代表、第一个创立并完成大赋体制的作家的《司马相如列传》,正如韩兆崎先生在《司马迁的文学观》一文中所说:司马迁是把司马相如“列入‘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那一类的。在这篇传记里他收入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上疏谏猎》、《论巴蜀檄》、《难蜀父老》、《封禅文》,使之成了《史记》中收文章篇章最多的篇章。全传九千二百多字,比《项羽本纪》还要长。……这里的确表现了他对司马相如这种文学家的高度重视”。司马迁所以这样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知

中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附常考知识点练习及答案)

中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 (附常考知识点练习及答案) 【内容简介】 《骆驼祥子》主要讲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1、《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旧北京普通的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2、典型人物形象:①主人公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②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拉洋车,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③经历了这买车的“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正是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老舍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他不让好人有出路。 3、主要故事情节: ①买车“三起三落”。第一次,他风里来雨里去,公使馆的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是他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的,可好景不长,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又只好把车卖掉去安葬虎妞。②在烈日下拉车。 4、小说同时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的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到的政治迫害,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小马祖孙两代,还有抢车的大兵,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等,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怵目惊心的、具有浓

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5、①老舍长于写人,他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在《骆驼祥子》中既有人物肖像描写,又有人物心理刻画,从不同角度对人物性格和命运展开叙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②他是语言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6、小说最精彩的情景是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情景,细腻逼真,令人感同身受。叙述和比喻生动形象,有力地烘托出祥子拉车生活的艰辛和遭遇的悲惨。 【主要情节概括】 1.一流车夫: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足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2.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他马上用其中的96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 3.丢车与卖骆驼: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后来祥子逃出来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钱回到了北平。由于在梦话中透露了自己的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 4.二次奋斗: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家三十七八岁的闺女虎妞十分喜欢祥子。祥子租了他家的一辆车,又开始为自己第二次买车而没命的赚钱。后来在杨宅拉车,整天紧得发昏,受不了折磨后又回到了人和车厂。 5. 被敲钱空: 回来受到虎妞的诱惑,为躲避虎妞,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答案讲解学习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答案

众望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师生共用讲学稿 课题:名著导读《骆驼祥子》 姓名:班级: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7.04 主备人:李成华审核 【课时安排】1课时(总第40课时) 1. 〈〈骆驼祥子》的作者_____ ,原名 _______ ,字_______ ,笔名________ ,出生于________的一 个贫民家庭。 2. 《骆驼祥子》描写的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 ________ 的关于_______ 的故事。 3老舍作品与 _______ 、_______ 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舍的作品独具一格,作品语言以为基础,是的源头。 5. 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说的主人公是、是他的外号。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祥子最大的梦想是 _________________ 。他一共买了三辆车,第一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辆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抢 走,第三辆因_______ 而被卖掉。 7. _____________________ 祥子拉包月的主人 ________________ 是个社会主义者,他的学生后来被祥子出卖而被枪毙。 8. 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一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高,头 剃得很高,没留胡子。”这段文字描写的是________ ,后来成为祥子的________________ 。 9. 她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 更多一些花样。”这段文字描写的是________ ,后来她成为祥子的 ________ 。 10. 祥子和虎妞离开 ______ ,住在大杂院里,杂院里的二强子把他的女儿_________ 卖给了一个军 人。后来当祥子想重新做人,到白房子去找她时,她已经________________ 。 11. 虎妞因______ 而死,_________ 自告奋勇去医院找人,但未救得虎妞的命。 答案:1.老舍,舒庆春,舍予,老舍,北京

最新七下名著《骆驼祥子》阅读导学案参考答案

2016级八班名著专题复习 七下名著《骆驼祥子》阅读导学案参考答案 一、《骆驼祥子》概述 (一)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描述了旧时代北平城的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来到北京拉洋车。他自尊好强,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一辆车。他的希望一次一次地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他买车经历了“三起三落”:第一次,他攒了三年钱,买了一辆车,但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没买上,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用虎妞的钱买了车,虎妞难产死后,他卖了车去安葬虎妞。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整部书在波澜壮阔、曲折动人的故事叙述中,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具有浓郁的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通过写祥子的遭遇,老舍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二)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 祥子:初来北京时,老实健壮,坚忍勤劳,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吃饭,经历了“三起三落”后,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虎妞:车主刘四的女儿,长着虎牙,虎头虎脑的女人,管理车间的工人,大胆泼辣且有点变态。她没有嫌弃祥子的贫穷出身,不顾刘四反对,放弃富裕的生活,嫁给祥子,最后难产而死。 刘四:残忍霸道的车主。旧社会的袍哥人物,改良办起了车厂,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为了追求财富,不惜牺牲女儿的青春。因女儿结婚,失去了金钱的来源,就断绝了与女儿的关系。封建思想是他忘记了亲情,最终他也变得孤苦无依。 小福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人。一个善良、可悲的人物,先是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军官被调走后她又回到了娘家,此时母亲已被父亲打死。父亲酗酒成性,家里没有经济来源,不忍看着两个弟弟挨饿,她被迫走上了卖身的道路,最后被父亲卖到了窑子了,上吊自杀了。小福子所走的路也许就是大杂院里的女孩的必经道路,她们没有过错,但是她们的出身注定了她们的悲惨命运。她的死使祥子彻底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曹先生:受到政治迫害的大学教授。在政治、艺术上并没有高深的见解,不过能把所信仰的那点东西体现在生活小事中,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又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他对于像祥子一样的下层劳动人民表现出一定的关心和同情,不但在生活上帮助祥子,还在精神上鼓励祥子,并给他出一些好的主意。可以说,他是一个较为正直和进步的旧知识分子。 (三)主要事件: 1、祥子绰号来历 2、怒辞杨宅 3、曹家遭险 4、无奈结婚

汉书和史记异同

史记》与《汉书》的异同比较 一、体例内容比较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并入“列传”,体例较《史记》更为整齐统一。 第一,《汉书》在《史记》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新材料、新史实,丰富了记事内容。《汉书》记载汉代的典章制度更为详细具体,多收经世之交,还增补了许多人物事迹和史实。 第二,班固对《史记》的部分篇目和内容作了调整。比《汉书》减少了几个传,对《史记》记载的内容作了一些移植删减。 第三,《汉书》开辟了一些新的领域,扩大了史学的范围,也填补了《史记》的不足。《汉书》的“十志”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扩展起来。 二、思想比较 第一,《汉书》的封建正统思想比《史记》浓。《史记》的撰述重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班固的《汉书》则重在“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司马迁能够跳出历史看历史,能用这样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他的写史意义,看到了历史的变化和向前发展,而班固维护汉室的正统思想非常明显。首先,《汉书》极力为汉王朝的合理性作辩解。其次,班固十分自觉地以汉臣自居,多次出现“我汉道”等语,又避明帝之纬,过分尊显汉室。《史记》也有尊汉之意,但比较弱。再次,《汉书》对下层人民的态度与《史记》迥异。又次,班固指责司马迁,认为司马迁所歌颂的朱家等人是“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与司马迁的观点截然对立。最后,《汉书》虽然对统治集团的虚伪、残酷、腐朽于荒淫也有所揭露和批判,但远不如《史记》那么广泛、深刻、尖锐、彻底。 第二,《史记》有较强烈的反天道、迷信的思想,而《汉书》则有宣扬天道、迷信的内容。《史记》怀疑、否定“天道”的思想见于《伯夷列传》、《河渠书》、《儒林列传》等篇。相比之下,《汉书》则大大地倒退。 第三,最能体现《史记》、《汉书》思想差异的,是《货殖》、《游侠》二传。同样论述仁义道德的产生,《史记》、《汉书》都征引《管子》,司马迁则强调经济所起到的决定作用,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相合。相比之下,班固所谓“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则是迂腐的道德说教。对于游侠,司马迁倾注情感,由衷赞叹。班固他拘泥于封建道德,对游侠很少同情。 《史记》与《汉书》都出自卓绝的历史学家之手,他们都具有史家的实录精神和正义感,所以,两部史书都歌颂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两部史书对于封建王朝的政治黑暗,帝王的荒淫、权奸的昏庸、外戚的专横都有揭露批判。不过,无论是歌颂,还是批判揭露,《汉书》都远不如《史记》的广度和力度。这不仅因为《史记》是私修,《汉书》是官修;而且决定于作者的思想。司马迁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思想和进步历史观的伟大思想家,而班固则是一位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极深的儒者。 三,风格比较 现从两书的感情色彩、叙事方法、人物刻画、语言表达四方面略加比较。 第一,《史记》和《汉书》都能严格遵守史家“不需美、不隐恶”的实录原则,表现出历史学家的文章道德。《史记》的爱憎感情,主观色彩相当明显,而《汉书》常常变成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 第二,《史记》善于叙事,笔法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史记》能做到随物赋形,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而采取相应的表现手法。 第三,作为汉代两部纪传体经典史著,《史记》、《汉书》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它们不仅仅向我们提供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使已经消逝的历史变成可以让人重回历史现场、身临其境的生动画卷。但《汉书》传写人物的成就也略逊《史记》一筹。《史记》中不少篇章真实地叙写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史记》总是通过生动曲折的情节、矛盾剧烈的场面、个性化的语言、心理活动等表现人物性格,而在《汉书》中,有的被省略、有的被删节,便影响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史记》、《汉书》都长于刻画人物,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法,取得了一定成就。总体看来,《汉书》中的人物不如《史记》中的人物生动传神、血肉丰满,因而其文学性亦不及《史记》。 第四,《史记》与《汉书》的语言风格也大不相同。《史记》语言感情浓烈、气势奔放、简练畅达、生动形象,完全是文学家的语言;《汉书》简洁整伤、典雅规范、准确严密、韵味深长,堪称史家语言的典范。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汉书》是第一部断代史。后来的"正史",也都是断代史,其体例也大都以《汉书》为基准。 《史记》五种体例。 第一、"本纪"按编年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

司马相如与汉赋

司马相如与汉赋 西汉辞赋(《楚辞》+战国从横之文+先秦史传文学+诗歌) 赋的类别与演变-楚辞体:骚赋西汉:古赋、汉大赋东汉:抒情小赋六朝:骈赋、俳赋唐宋:律赋、散赋 汉赋:有韵的散文兼具诗歌与散文双重特质形式:铺采擒文 内容:侧重“体物写志”渲染宫殿城市描写帝王游猎是叙述旅行经历抒发不遇之情杂谈禽兽草木结构:序+文本+结尾 内容特点:塑造了统一强大的帝国形象、自信高昂的时代精神(国家经济政治同意,空前发展,统治者自信心加强,文人事业与胸襟也极大开阔;自觉融统一观念和儒学思想为一炉,有鲜明时代特征。 写作范型:依时空顺序和以类相从原则进行书写的结构方式;铺采禽文;句式骈偶中求变化,文势波澜壮阔;夸张虚构的笔法与曲终奏雅的写作方式。 司马迁与史记 报任安书:李陵之祸:看清帝王的刻薄寡恩、酷吏的残暴和世态的炎凉,加强了文章的批判锋芒;认清了现实与理想难以遇合的矛盾,写作中有意无意流露出隐痛和不平之气;使他忍辱著书,形成了发愤著书的创作理念。 屈原与楚辞 楚辞:六言为主的诗歌样式,虚词构成句腰的骚体句。“兮”调整节奏、增强抒情、语法意义。楚文化地域特征,方言使用。 司马相如与汉赋 西汉辞赋(《楚辞》+战国从横之文+先秦史传文学+诗歌) 赋的类别与演变-楚辞体:骚赋西汉:古赋、汉大赋东汉:抒情小赋六朝:骈赋、俳赋唐宋:律赋、散赋 汉赋:有韵的散文兼具诗歌与散文双重特质形式:铺采擒文 内容:侧重“体物写志”渲染宫殿城市描写帝王游猎是叙述旅行经历抒发不遇之情杂谈禽兽草木结构:序+文本+结尾 内容特点:塑造了统一强大的帝国形象、自信高昂的时代精神(国家经济政治同意,空前发展,统治者自信心加强,文人事业与胸襟也极大开阔;自觉融统一观念和儒学思想为一炉,有鲜明时代特征。 写作范型:依时空顺序和以类相从原则进行书写的结构方式;铺采禽文;句式骈偶中求变化,文势波澜壮阔;夸张虚构的笔法与曲终奏雅的写作方式。 司马迁与史记 报任安书:李陵之祸:看清帝王的刻薄寡恩、酷吏的残暴和世态的炎凉,加强了文章的批判锋芒;认清了现实与理想难以遇合的矛盾,写作中有意无意流露出隐痛和不平之气;使他忍辱著书,形成了发愤著书的创作理念。 屈原与楚辞 楚辞:六言为主的诗歌样式,虚词构成句腰的骚体句。“兮”调整节奏、增强抒情、语法意义。楚文化地域特征,方言使用。

105.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试题精选含答案

《骆驼祥子》基础训练 ◆一、填空、选择。 1.《骆驼祥子》作者,原 名,族,(籍贯)人, 有的称号。 2.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次买车又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3.是《骆驼祥子》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 4.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的女儿。 5.样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 被给洗劫了。 6.“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 是的感叹。 7.《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拉车。 8.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9.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 10.虎妞的变态情欲,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 及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11.《骆驼样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 匹。 12.在《骆驼祥子》中,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的是。13.有一个人因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曹先生,这个人是_______。14.《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是,是他的外号。15.祥子最大的梦想是。他买的第二辆车因而被卖掉。 16.1951年,老舍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的称号。 17.《骆驼祥子》中的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 18.以旧中国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的长篇小说是。 19.样子的车被当兵的拉走后,他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就在祥子在茶馆里等着去看夜场电影的曹先生时,他遇到了;他们的悲惨情景把祥子最大的希望给打破了。 20.他是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作品叫 《》,与人力车夫相关的两位女性 是和。 21.在《骆驼祥子》中,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又老又丑的女儿名叫。

汉赋与文学自觉

汉赋与文学自觉 [摘要]创作主体的自觉是汉赋具有文学自觉化倾向的主观条件,汉赋接受的实际效应是汉赋具有文学自觉化倾向的客观条件。汉代文学观念的变化和文体辨析的意识、汉代社会的审美风尚以及先秦文化的滋养则是汉赋具有文学自觉化倾向的原因。 [关键词]接受关学;汉赋;文学自觉;审美娱乐性 汉代文学由于受政治、经学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化、经学化的色彩。但汉代也是中国文学开始走向自觉的时代,汉赋作为汉代文学的代表,具有鲜明的文学自觉化的倾向。龚克昌先生的《论汉赋》《汉赋——文学自觉时代的起点》和张少康先生的《论文学的独立和自觉非魏晋始》等文均论述了这一问题。本文试图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接受美学的理论对此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并对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辨析。 要讨论“文学自觉”,我们必须先明确“文学自觉”这个概念的含义。一般认为,“文学自觉”是指作家有意识地在创作中追求艺术性和审美性。实际上,这种理解是不够全面的。所谓文学自觉,应是整个文学活动的自觉。而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完整的文学活动指“作者——作品——读者”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创作过程,作者赋予文学作品发挥某种功能的潜力;第二个过程是接受过程,由

读者通过鉴赏来实现这种潜力。因而作品实际上存在于作品与读者之间往复交流的过程之中。因此,文学自觉应该包括创作主体的自觉和接受主体的自觉。 一、创作主体的自觉是汉赋具有文学自觉化倾向的主观条件 创作主体的自觉是指作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文学活动的意义,能认识和掌握艺术规律,并在文学实践中有意识地遵循这些规律。创作主体的自觉是汉赋具有文学自觉化倾向的主观条件。 (一)赋作家群的出现 在汉代,出现了赋作家群。汉朝建立后,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各诸侯国有了较强的经济实力。如《汉书·文三王传赞》载:“梁孝王虽以爱亲故王膏腴之地,然会汉家隆盛,百姓殷富,故能殖其货材,广其宫室车服。”但当时的诸侯国不能像战国诸侯那样开疆拓土,于是,便向着文化、享乐等方面发展,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淮南王刘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汉初辞赋作家群首先在这三位诸侯王那里生成。到了汉武帝、汉宣帝时期,诸侯王的势力已彻底削弱,原来会聚在各诸侯国的辞赋家们渐渐云集到长安,成为皇帝的言语侍从。班固的《两都赋序》对当时的情形作了记载: 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资料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知识点及练习 作者:老舍,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内容: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一、主要情节概括: 1.一流车夫: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足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2.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他马上用其中的96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 3.丢车与卖骆驼: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后来祥子逃出来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钱回到了北平。由于在梦话中透露了自己的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 4.二次奋斗: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家三十七八岁的闺女虎妞十分喜欢祥子。祥子租了他家的一辆车,又开始为自己第二次买车而没命的赚钱。后来在杨宅拉车,整天紧得发昏,受不了折磨后又回到了人和车厂。 5. 被敲钱空: 回来受到虎妞的诱惑,为躲避虎妞,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而曹先生因为学生阮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孙侦探勒索,积蓄一空。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 6.被迫结婚:祥子认了命,只好把自己交给刘家父女了。可刘四爷并不肯“便宜了这个臭拉车的”招他做女婿。于是刘四爷在与虎妞激烈争吵后,把女儿也一同赶出家门。虎妞靠着自己的私房钱与祥子在一个大杂院里租房完婚。 7. 再次买车:和虎妞结婚,进而忍受家庭生活的牵系与精神上的痛苦。虎妞终于拗不过祥子,为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可是祥子想做一流车夫的信心已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所磨灭。 8.妻死卖车:虎妞因为难产而死。祥子为了办丧事,无奈又卖了洋车。同时因为生活的压力,又拒绝了心爱的小福子再次和祥子组建家庭的请求。 9.彻底堕落:虎妞去世后,祥子对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已经失去信心。特别是在小福子吊死以后,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从此,祥子憎恨任何人。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拉车不勤快,干脆不拉车。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人命,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由“人”变成了“兽”。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二、阅读感受:

《史记》与《汉书》的比较研究

《史记》与《汉书》的比较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从写作动机、结构体例、思想内容、文章风格、影响等多个方面来比较《史记》与《汉书》之间的异同,并通过比较分析探究二者异同产 生的原因。透过这些比较,我们可以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这两部历史 名著,看到他们各自的特色,最终能正确的评价这两部同样伟大的历史 名著。本文采用对比分析,归纳的方法,务求全面的从各个不同的角度 来分析二者的异同,在比较的时候能够较深入地说明二者差异的具体表 现,如对二者结构体例的分析,在分析中发现二者治史理念的分歧;对 二者在史学上、文学上的影响,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史记;汉书;异同;对比分析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凡属数千年的历史。《汉书》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断代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 《史记》、《汉书》作为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纪传体史书,被后人并称为“史”、“汉”,自古以来对二者异同的研究就非常多,所以笔者在此不一一阐述。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对比: 一、写作动机: 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是一位刻苦勤奋的学者。他重视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也积极地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作为一名卓越的历史学家,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并把这个当作了自己神圣的使命。然而他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封禅大典,因而“发愤而卒”。他死前将遗志嘱托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1](《太史公自序》)司马迁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太史公自序》)由此可见司马迁是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亦可看出秉先父之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