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川大中国古代文学(明清卷)

川大中国古代文学(明清卷)

川大中国古代文学(明清卷)
川大中国古代文学(明清卷)

四川大学考研

中国古代文学(明清卷)

第七编明代文学

第一章明代诗歌

一、名词解释

1、明初三大家:指刘基、宋濂、高启。三人都经历了元末明初的变故,加之生活的坎坷和宦海沉浮,因而创作内容充实、风格多样。刘基诗文兼长,他的散文富有形象性,往往穿插寓言故事,具有讽刺意义,如《卖柑者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其中的名句)。有《郁离子》寓言体散文集,分十八章,一百九十五篇。宋濂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他的散文刻划人物,多通过具体故事情节、对话,突出人物性格,如《送东阳马生序》。高启的能兼师众长,而且富于才情,能达到“时至心融,浑然生成”的境地,是明初著名诗人。刘、宋以散文见长,高启诗歌富有才情。

2、吴中四杰:明初诗人高启、杨基(纤巧隽爽、咏物)、张羽(律法精严)、徐贲的并称,均为吴中(今江苏苏州)人,以诗文名,故称。四人均由元入明,诗多怀旧、题咏之作,抒发故国之思和生民之痛,以高启善古、才气豪健,各体兼优,文学成就最高。

3、台阁体:明初上层官僚之间所形成的一种文风,流行于永乐、成化年间。内容为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形式典雅工丽。代表作家有杨士奇、杨荣、杨溥,时称“三杨”

4、茶陵派:明朝前期的一个诗歌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李东阳系湖南茶陵人,故名。李东阳论诗并未摆脱台阁体习气,但他深受严羽的影响,提倡宗唐师杜,强调诗歌的音节法度,对前后七子复古理论的形成有直接影响。此派诗人还有彭民望、谢铎、邵宝等。

5、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强调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宋诗,认为文学越古越好,彼此唱和,形成声势浩大的诗文复古运动,意欲借助复古手段变革文坛现状,促使文学重新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前七子的作品重在拟古,艺术上没有太多特色,但对纠正台阁体的文风起到重要作用,对明代中后期的文学发展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他们由复古进而到一味地摹古拟古,使文学缺乏新创,又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6、后七子:也叫嘉靖七子,是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继前七子之后重新倡导复古的文学流派。成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其中谢榛被开除,梁有誉早死,余曰德、张佳胤后来加盟)从总体上看,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承接前七子的文学思想,效法汉魏、盛唐,推崇李梦阳、何景明,同时对格调法度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在创作上,后七子的拟古之风较前七子更甚,存在着创作实践与理论主张的严重脱节。

7、公安派:是晚明时期受李贽影响而出现的一个反复古的文学流派,因其代表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公安派不满前后七子的拟古之风,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艰深古奥,诘屈聱牙。表现了一定的变古创新精神。艺术上多能流露个性,清新洒脱,意达词畅。但也有境界狭窄、俚俗空疏的流弊。(10)

8、独抒性灵:明代公安派领袖袁宏道提出的诗论。要求文学以抒发作者的性情为主。正所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公安派为纠正前后七子复古流弊而提出的主张,在当时有反礼教和传统诗教

的积极意义。清代袁枚加以发挥,提出“性灵说”,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诗论。

9、竟陵派:是继公安派之后,以湖北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首的一个文学流派。他们在反复古、重性灵上与公安派一致,但他们不满公安派鄙俚、轻率、浅露的流弊,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诗归序》),即通过乞灵于古人,达到一种“灵”而“厚”的创作境界。因此表现出“幽深孤峭”的风格。显示了激进活跃精神的衰落。

二、简单、论述类

1、明前期诗歌创作

一.高启:抒写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孤吟者。

(一)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均为吴人,称“吴中四杰”,高启成就最高。

(二)生活在元明交替之际,作品具鲜明的时代特征。

1.反映当时战乱生活便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如《吴越纪游·过奉口战场》:

2.生活动荡,对时局的恐惶不安和个人前途命运的忧虑,使其不少作品流露出忧郁、苦闷、彷徨、孤独情绪。如《登海昌城楼望海》。

(三)新朝仕途生活的束缚,如《池上雁》。

(四)抒发生活理想与精神境界。如《青丘子歌》直接表达志趣,个性化气息浓烈。

(五)登览怀古之作,如《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二.杨基、袁凯诗中的乱世悲音:

(一)杨基。

1.反映坎坷生活遭际,如《忆昔行赠杨仲亨》。

2.不少作品保留元季诗风艳丽纤巧的痕迹,明徐泰“天机云锦,自然美丽,独时出纤巧,不及高启之冲雅”(《诗谈》)但时见佳作,如《新柳》。

(二)袁凯。

1.少因赋《白燕》诗得名,称“袁白燕”。

2.有些诗涉及个人身世遭遇,有真情实感,如《江上早秋》。

2、台阁体与茶陵派

一.永乐至成化间,文学发展步入低潮期,“台阁体”占主导地位。

(一)“台阁体”。

1.台阁主要指当时内阁与翰林院,又称“馆阁”;

2.台阁体指以当时馆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文学创作风格。

3.台阁体诗文内容多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颂圣德,歌太平”(杨溥《东里诗集序》),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二)台阁体流行的原因:

1.作家的生活遭际。

2.明初安定繁荣的局面。

3.政治文化上的控制,限制士人自由。

二.成化到弘治间,茶陵诗派占主导。

(一)代表:李东阳、谢铎、张泰、邵宝、鲁铎、石瑶等。

(二)李东阳。

1.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李东阳:

(1)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

(2)在如何学古问题上,较多强调对法度声调的掌握,从文学本身立场出发探讨文学的艺术审美特征。

(3)影响:如明中叶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在诗歌师古问题上继承李东阳“轶宋窥唐”主张。

2.长期台阁生活,使他有些作品保留台阁体痕迹。如《庆成宴有述》。

3.有些作品摆脱台阁体束缚,表现出更广阔的生活视角,刻画真情实感。如《春至》写时艰忧虑;《马船行》反映世途恶习,具有较强的现实感。

4.《茶陵竹枝歌》为归故乡后所作,描绘农家风土人情画卷,清新自然,不带刻琢痕迹,具浓烈的生活气息。

5.有些作品反映个人生活情况与精神状态,如《幽怀》、《除夕》。

3、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与影响

前七子

一.明中期文学复古思潮发轫于前七子。

(一)前七子主要活动在弘治、正德间,成员有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以李梦阳为核心。

(二)背景:

1.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虽对台阁文学有一定冲击,但未能完全摆脱台阁习气。

2.明初以来,理学风气影响到文学领域,使文学理气化活跃。

(三)理论:

1.李梦阳等前七子以复古自命,实质:借助复古手段欲达到变革的目的。

2.对文学现状的不满与对文学本质的新理解,如李梦阳的复古主张:

(1)提出“宋德兴而古之文废矣”(《论学上篇》),认为“今之文”受宋儒理学风气的影响,用同一种道德模式塑造不同的人物,造成“文其人如其人”的古文精神丧失。

(2)贬斥“主理”现象的同时,提出文学应重视真情表现的主情论调,将民间创作与文人作品对比,以为“真诗乃在民间”:“真者,音之发而情之原也”,文人作“出于情寡而工于词多”(《诗集自序》);与何景明赞赏《锁南枝》类在市井传唱的民间时调。

(3)强调文学自身价值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学观念与创作提出怀疑,具挑战性;“真诗在民间”说反映前七子文学观念由雅向俗转变的特征,散发出庶民化气息。

3.以复古入手改变文学现状的态度也包含某些弊端:过多重视古人诗文法度格调,影响作家情感自由流露,“守古而尺尺寸寸之”。

二.前七子创作除大量拟古之作外:

(一)重视时政题材,这跟前七子一些成员的政治命运和干预时政的勇气有关:或描写生活遭遇,或直言政治弊端与民生忧苦,有较浓厚的危机感与批判意识。

1.如李梦阳《述愤》、《离愤》、《叫天歌》、《时命篇》、《杂诗三十二首》等。

2.何景明《点兵行》《玄明宫行》。

3.王九思《马嵬废庙行》、边贡《运夫谣送方文玉督运》、王廷相《赭袍将军谣》等。

(三)一些下层的市井人物成为前七子表现对象。如李梦阳《梅山先生墓志铭》、《明故王文显墓志铭》、《潜虬山人记》、《鲍允亨传》等都是为商人作的传记、记事作品。

后七子

一.法度格调的强化与具体化。

(一)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重新举起复古大旗。成员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以王世贞声望最显,影响最大。

(二)后七子的复古主张。

1.很大程度上承接前七子文学思想,以为“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明史·李攀龙传》。

2.后七子比前七子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强化和具体化,如理论集大成者王世贞:

(1)“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艺苑卮言》)结合才思谈格调。

(2)主张诗文创作都要重视“法”的准则,落实到具体作品的辞采、句法、结构上都有具体讲究,如“篇法有起有束,有放有敛,有唤有应”,“句法有直下者,有倒插者”,“字法有虚有实,有沉有响”(《艺苑卮言》)。

(3)强调格调要“本于情实”(《陈子吉诗选序》)和“因意见法”(《五岳山房文稿序》),重视作家的思想感情在艺术创作中的主导作用。

(4)晚年反省格调说时,将主格调者分成2种:“先有它人而后有我”的“用于格者”;在“先有己”的基础上学习古人“用格者”,提出“有真我而后有真诗”(《邹黄州鹪鹩集序》)主张。

同时,后七子曾对当时在文坛上具有相当影响的唐宋派文人“惮于修辞,理胜相掩”(李攀龙《送王元美序》)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击中了唐宋派一些作品理气过重的弱点。

(三)弊病:过分注重对古体的揣度模拟,难脱蹈袭的窠臼。

二.创作。

(一)李攀龙古乐府及古体诗多有临摹痕迹,而一些七律七绝被人称作“高华矜贵,脱弃凡庸”,尤其是七绝,“有神无迹,语近情深”(沈德潜、周准《明诗别裁集》)。如七律《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

(二)创作量最大的:王世贞。

1.创作风格:拟古习气仍较浓厚。

2.一些拟古之作更锻炼精纯、气味雄厚,时寓变化,神情四溢,乐府及古体诗更如此,如《战城南》、《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吏行》(仿乐府《孔雀东南飞》)。

3.绝句短诗也有清新隽永之作,如《送内弟魏生还里》。

(三)谢榛:擅长五言近体,《明诗别裁集》:“句烹字炼,气逸调高,七子中故推独步”。注意字句锻炼及气韵高古是其诗歌一大特点,如《渡黄河》。

得失与影响

一.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创新与蹈袭相杂,体现出的功过是非相互错杂的特征。

(一)积极意义。

1.在复古旗帜下,重视文学独立的地位。

2.在重视文学独立地位的基础上,增强对文学本质的理解,对旧的文学价值观念和创作实践有一定的冲击。(1)如后七子提出重“辞”轻“理”的主张,虽有过多注重文学形式的一面,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以重形式的手段来摆脱文学受道德说教束缚的要求。

(2)前七子明确将复古目的与文学表现真情实感、刻画真实人生的追求联系。

(二)弊端。

1.在复古过程中寻求消除文学旧误区的办法,陷入拟古的圈子徘徊,特征: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的距离,求真写实的观念并未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影响创作水准。

2.蹈袭的篇章,如王世贞拟《上邪》,李攀龙拟《陌上桑》。

二.影响。

(一)如沈德潜论诗主张从前后七子论点中吸取内容,重举复古旗帜,并着眼格调,直承前后七子复古衣钵。(二)前后七子一些文学变革的主张在某种意义上也开启了后世文学新精神。如公安派袁宏道赞赏民间传唱的《擘破玉》、《打草竿》之类作品“多真声”;王世贞“有真我而后有真诗”的看法,可从公安派直抒胸臆的“性灵说”中找到影子。

4、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

一.公安派。

(一)主要人物: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袁宏道是公安派首要人物。

(二)因是湖北公安人,所以称公安派。

二.主张和艺术特色:

(一)“性灵说”:袁宏道《叙小修诗》“独并性灵,不拘格套”。

1.即从创作角度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反对约束及“粉饰蹈袭”,这样即使作品有“疵处”也值得赞赏。

2.抒发“性灵”还要摆脱道理闻识束缚;这受李贽“童心说”影响:从反道学角度,把“道理闻见”看成是“童心”(或“真心”)失却的根本原因。袁宏道在此基础上,将“无闻无识”与“真声”创作作因果联系,肯定“性灵”中蕴含个人情感与生活意欲的合理性,将表现个体自由情性和欲望看作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

3.“任性而发”,“信心而出,信口而谈”(《致张幼于》)。

(二)反对拟古蹈袭。

1.针对前后七子流弊,如袁宗道《论文》提出学古贵“学达”,即“学其意,不必泥其字句也”。

2.并不简单地反对复古,而反对复古限于“剿袭”,仅在形式上求与古人相似。

(三)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如袁宏道《戏题斋壁》袁中道《感怀诗五十八首》。

(四)不喜欢在作品中铺陈道理,刻意雕琢,往往根据生活体验与个人志趣爱好,抒情写景,赋事状物,追求清新洒脱、轻逸自如、意趣横生的效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诗文变板重为轻巧,变粉饰为本色,致天下耳目于一新”。如袁宏道《初至绍兴》袁中道《听泉》。

(五)随意轻巧的风格有时使作品过于率直浅俗,至于“戏谑嘲笑,间杂俚语”,不恰当地插入大量俚语俗语,破坏作品艺术美感。如袁宏道《人日自笑》《渐渐诗戏题壁上》。

5、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

一.公安派文学主张的继承与变异。

(一)竟陵派:代表:锺惺、谭元春为;锺、谭均为湖北竟陵人,因得名。

(二)受公安派影响,重“真诗”,重“性灵”。锺惺:“求古人真诗所在,真诗者,精神所为也”(《诗归序》);谭元春:“夫真有性灵之言,常浮出纸上,决不与众言伍。”《诗归序》重视作家个人情性流露。

(三)与公安派的差异。

1.公安派虽不反对复古,不满仿古蹈袭,但主要着眼于作家自己的创造,以为“古何必高,今何必卑”(袁宏道《与丘长孺》);竟陵派重学古人,锺、谭二人曾合编《诗归》提倡“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诗归序》,达到“灵”而“厚”的境界。

2.公安派不免有浅俗率直的弊病;对此竟陵派提出以“察其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予喧杂之中,而乃以其虚怀定力,独往冥游于寥廓之外”的创作要求,反对“极肤、极狭、极熟,便于口手”,即追求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如锺惺《宿乌龙潭》。

二.幽深奇僻的艺术境界。

(一)竟陵派提倡学古要学古人精神,以开导今人心窍,积储文学底蕴,客观上对纠正明中期复古派拟古流弊起一定积极作用。

(二)敏锐地看到公安派末流俚俗肤浅的创作弊病,企图另辟蹊径,但未找准路子,将“幽情单绪”、“孤行静寄”的境界当作文学的内蕴,将创作引上奇僻险怪、孤峭幽寒。

第二章明文

一、名词解释

1、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之一,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他们倡导学习唐宋八大家散文,因而被称为“唐宋派”。他们反对前后七子句剽字窃,单从形式上去模仿古人,主张为文要“直据胸臆,信手写出”,强调在师古时要有自己的面目。这在当时对打击拟古主义文风起了一定的作用。

2、李贽:字卓吾,明代中叶后杰出的思想家、文艺理论家,泰州学派后期代表人物,著有《焚书》、《续焚书》等。要求个性解放,否定传统礼教,攻击程朱理学,有异端倾向,提出“童心说”,反对虚伪拟古的不良文风,主张创作必须有真心,去假存真,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的真实感情。是小说评点这种特殊批评方式的开创者之一,肯定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的地位和作用。

3、童心说:明代李贽的文学主张。他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童心”就是真心,就是没有沾染世俗观念,没有受到圣贤书籍的熏陶的真情实感。李贽的“童心说”,反对封建理学的虚伪和拟古的不良文风,推崇戏曲小说等俗文学,含有个性解放的要求,具有进步性。

4、小品文:指体制短小、轻君灵巧、真情流露的“小文小说”,以区别于以往庄重古板的“高文大册”。题材上

则不拘一格,尺牍、记、传、序、跋、铭、赞等文体都可适用。晚明小品文创作风格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尚。晚明小品文的另一个特点是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不论是描写个人日常生活,表达审美感受,还是评议时政,抨击秽俗,时有胸臆直露之作。张岱《自为墓志铭》以坦露的笔法写出自己年轻时“极爱繁华”的生活经历,且不论这种生活态度的是与非,客观上他在作品中塑造出了一个真我的形象,不带虚浮习气。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阐述的“世人所难得者唯趣”,“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的道理,无所隐讳地表露出崇尚“无拘无缚”、“率心而行”的真实心态。而王思任的《让马瑶草》则显出“笔悍而胆怒,眼俊而舌尖”(张岱《王谑庵先生传》)的风格。马瑶草即南明权相马士英,瑶草为其字。文章痛斥了马士英专权祸政以及南明政权覆灭之际奔逃自脱的行径,其中写道:“当国破众散之际,拥立新君,阁下辄骄气满腹,政本自出,兵权在握,从不讲战守之事,而但以酒色逢君,门户固党,以致人心解体,土气不扬。叛兵至则束手无措,强敌来则缩颈先逃,致令乘舆迁播,社稷丘墟。观此茫茫,谁任其咎!”词意慷慨直率,淋漓犀利,作者胸中积藏的激愤昂直之气跃然纸上。

二、简答、论述类

1、明初散文创作

(一)宋濂

1.主张:承韩愈、欧阳修等唐宋古文学家“文以明道”观点,重“以道为文”的文道一元论,要“文”贯穿“圣贤之道”的内核。实质上将表现作家生活个性化体验和独特文采的文学创作排斥在体道之“文”外,卫道气息浓烈。

2.刻画人物与记事写景作品注意生活基础与艺术技巧,富文学性,如《秦士录》。

3.其他传记作品成功塑造不同人物形象,如《王冕传》《记李歌》《竹溪逸民传》。

4.记叙散文简朴清雅,有些局部描绘颇具艺术欣赏价值,如《环翠亭记》。

(二)刘基

1.寓言故事—《郁离子》元末弃官后著的寓言散文集。

(1)徐一夔《郁离子序》:“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

(2)通过寓言故事的形式揭露现实生活弊端,表达愤世嫉俗的态度和拯救时弊的治世意图,如《卖柑者言》。

2.写景叙事的记叙文,如《活水源记》。

2、归有光和唐宋派

一.唐宋派。

(一)嘉靖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复古流派。

(二)理论主张。

1.将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反拨对象,倡唐宋文风。

2.总体上主要推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等唐宋古文名家,但各人趣味不同。

(1)王慎中初倡取法秦、汉古文,后“已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明史·王慎中传》),把欧、曾作文之法当作重点学习对象。

(2)唐顺之认为“三代以下之文,未有如南丰(曾巩)”(《与王遵岩参政》)。

(3)茅坤曾采录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家之文,编成《唐宋八大家文钞》,将上述名家标榜为效法的“正统”。

3.创作主张。

(1)重文以明道的做法,王慎中《答廖东雩提学》“文与道非二也”,作文应“浸涵六经之言,以博其旨趣”,使文章贯六经、趋“圣贤之道”内核,明道色彩较浓厚。

(2)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二》论及文章“本色”,认为“但直据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

①虽也强调“开阖首尾、经纬错综”等文章之“法”,但又倡导重在表现作家胸臆。

②“本色”论也包含文以明道的精神实质,“直据胸臆,信手写出”的前提是“洗涤心源”,即指正心弭欲,加强自身道德涵养,体味圣贤之道,遵循儒家修身养德、端正人心的道德完善原则。

③讲究先道德后文章、将道德涵养融贯到文风中,以写“字字发明古圣贤之蕴”(《与王尧衢书》)的文章。

二.一些较成功的作品是富有文学意味的篇章。

(一)如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叙广右战功》。

(二)成就较高首推归有光。

1.散文方面,既崇司马迁《史记》,“得其神理”,又尊尚唐宋诸家,择取学古对象上更显宽泛;对后七子复古活动不满,对“琢句为工”的模拟风气难以容忍。

2.归散文长处在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平凡琐事及普通人物,状情摹态,细心刻画,寄寓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使人真切生动,回味无穷。如《先妣事略》、《见村楼记》、《寒花葬志》、《项脊轩志》等。

3、李贽的思想与创作

(一)思想

1.李贽思想具叛逆色彩与反抗精神,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答邓石阳》)肯定人的生活欲望的合理性。

2.“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答耿中丞》)否定传统思想权威的偶像地位,强调个体自身的价值。

(二)文学观念

1.包含离经叛道的因素:《童心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所谓“童心”即“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绝假纯真”,即不受道学等外在“闻见道理”的蔽障和干扰;“最初一念”,指人生固有的私欲,所谓“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李贽《德业儒臣后传》)

2.认为天下“至文”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情感和人生欲望。

3.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

作品往往论点鲜明奇特,直写对生活的见解,抨击假道学的虚伪面目,直率辛辣,锋芒毕露,具挑战性,如《赞刘谐》《自赞》。

4、晚明小品文

一.小品文体制:

(一)体制较短小精练;体裁不拘一格。

(二)晚明趋向兴盛,与文学趣味的变化有重要联系,欣赏视线转向轻俊灵巧而有情韵的“小文小说”。

二.内容题材的特点:趋于生活化、个人化,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

公安三袁具代表性。如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一)对个人游赏生活的表现,增强了捕捉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了游赏小品的艺术价值,特别是一些表现自然美景与赏玩情怀的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更趋雅致、自然。如袁中道《游荷叶山记》袁宏道《天池》。

(二)张岱表现生活化、个

半》、《湖心亭看雪》等作品。

(四)生活化、个人化特点,使晚明小品文往往从细琐处透露出作家体察生活涵义、领悟人生趣味的精旨妙意,情趣盎然。王思任《屠田叔笑词序》《游慧锡两山记》。

三.艺术上的特点:率真直露,重真情实感。如张岱《自为墓志铭》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王思任《让马

瑶草》。

5、评述晚明小品文(11)

小品文的盛行与晚明文坛兴起的新思潮有关,首先,李贽以其抨击伪道学与重视个性精神的离经叛道的思想冲击了封建礼教,给晚明文坛以启蒙;随后,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在李贽影响下提出“独抒性灵”的“性灵说”,将表现个体自由性情和个性化思想看做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而为纠正公安派俚俗肤浅的流弊,之后的竟陵派追求幽深奇崛、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却将文学引入“幽情单绪”的狭隘境地。在这些思潮前后奔涌之时,小品文以其短小精练的体制,轻灵隽永的风格盛行于世,反映了晚明文人文学趣尚的某种变化。

这些小品文大多描写文人士大夫日常生活及趣味,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他们新的生活情调与审美意趣,与“舂容大篇”相区别。体裁上也不拘一格,书序、传记、文论、书信、日记、游记、笑话、寓言、清言等,皆可适用。

下面就小品文的特点及具体作品进行简要分析。

小品文从名称来看便可知其短小精练,又因其适用于各种文体,随心而作,随意而为,于是比起那些庄重古板地“高文大册”,就更显得轻俊灵巧而有情韵,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看:

一、创作风格上趋于生活化、个人化。在小品文的创作上,晚明文人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

为我们呈现出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和审美尚趣。如袁中道的《游居柿录》中第三十二则:

夜雪小大,时欲登舟至沙市,竞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文笔简洁明净,寥寥数语,写景述情,宛然在目:夜雪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观书,呈现的是独处静趣。《游居柿录》可以说是作者的旅游日记,随性所至,字里行间传达出袁中道的随遇而安,任性而为的闲适情调。再如袁宏道《西湖二》中的记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这是一篇赏玩西湖春景的游记,朝花夕岚,无尽山光水色,在作者眼中,那就是一场视觉盛筵,“花态柳情,山容水意”怡人心目的乐趣,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美、鉴赏美,又乐于在作品中予以表现的行为,给晚明文人的生活增添了清雅闲适的韵致,也让我们能从其作品中体会到作者对自然对生活欣赏热爱的态度。再如张岱《乳酪》一篇:

余自豢一牛,夜取乳置盆盎,比晓,乳花簇起尺许,用铜铛煮之,瀹兰雪汁,乳斤和汁四瓯,百沸之。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自是天供。或用鹤觞花露入甑蒸之,以热妙;或用豆粉搀和,漉之成腐,以冷妙;或煎酥,或作皮,或缚饼,或酒凝,或盐腌,或醋捉,无不佳妙。

“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如此精雅的食品,自可看出张岱于饮食一道的精通,也正应了他豪奢悠游的纨绔子弟的前半生。从中可以一窥上层社会生活所注重的精致细腻。

二、小品文的另一个特点是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不论是描写个人日常生活,表达审美感受;还是评议

时政,抨击污秽,晚明文人多能直露胸臆,毫不掩藏,展现真实的自己。

如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说自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其间毫不隐晦自己奢华的纨绔子弟生活;而写到自己落魄时,则是“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真挚坦诚,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不带虚浮习气。而袁宏道则在《叙陈正甫会心集》中说“为童子”时的“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是为“人生之至乐”,正是这种“不知有趣”的心性才能“无往而非趣”。待到“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那么就“去趣愈远”了。他在这里毫无顾忌地表露出崇尚“无拘无束”、“率性而行”的真实心态。再如张岱在《明圣二湖》中,将湘湖比为“处子”,“眠娗羞涩,犹及见其未嫁之时”;把鉴湖比为“名门闺淑”,“可饮而不可狎”;轮到西湖却笔锋一转,将其比为“曲中名妓”,只因其“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媟亵之矣。人人得而媟亵,故人人得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确实够惊世骇俗,但张岱并不管这些,只写自己心中所想。张岱所欣赏的西湖之美是在下雨、下雪、月夜之时,因为这些时候“喧哄”散尽,游人扫迹,西湖恢复了它的真面目,观赏者这才领略到它的“性情”与“风味”。就像一个绝代佳人,在卸去浓妆,洗尽铅华之后,更加美丽一样。

晚明的小品文在“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精神影响下,从市民文化与通俗文艺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抒发作者的真情至性,描绘五光十色的人生,表现人的多种生活需要和闲情逸致。也时有对时事的忧愤,对伪道学的嘲讽。在形式上崇尚小而真,短而隽,如“盆山蕴秀,寸草函奇”、“幅短而神遥,墨稀而旨永”。正如陈继儒在《文娱序》中所说,“皆芽甲一新,精彩八面,而法外法,味外味,韵外韵,丽典新声,络绎奔会,似亦隆万以来,

气候秀擢之一会也。”

晚明小品文创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一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如当时周作人曾称赞张岱等人的小品“别有新气象,更是可喜”(《再谈俳文》)。林语堂则从公安派作家袁宏道等人文风中品味出“幽默闲适”的趣尚而加以提倡。可以看出晚明小品文在这些现代作家文学观念和创作中打上的某些印记。

6、明末复社与几社与夏完淳

一.复社与几社。

(一)崇祯初,太仓人张溥、张采等发起带政治团体性质的文社——复社;松江人陈子龙和同邑夏允彝、徐孚远等创建几社;二社以“复古学”为宗旨,企图从文化上复兴传统精神,挽救明朝危亡。

(二)陈子龙。

1.文学主张。

(1)重复古,如论诗认为“既生于古人之后,其体格之雅,音调之美,此前哲之所已备,无可独造者”(《仿佛楼诗稿序》)。

(2)但不主张泥古不化,而重在学习古法中贯穿个人真情实感,即所谓“情以独至为真,文以范古为美”(《佩月堂诗稿序》)。

(3)肯定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活动,但指出“摹拟之功多而天然之资少”(《仿佛楼诗稿序》),即要求学古与求真统一。

2.诗作表达建功树业的志向与壮士失意的胸臆,具浓烈的感情色彩,如《岁暮作》

3.感时伤事的作品,如《小车行》《卖儿行》《今年行》《辽事杂诗八首》等,多具慷慨激越、沉郁悲凉的气息。

4.明亡后,写下许多反映亡国哀痛作品,凄怆悲壮,如《秋日杂感》十首。

二.夏完淳是几社成员夏允彝之子。

(一)诗歌。

1.前期作品受陈子龙复古思想影响,重模拟,讲究音调词藻。

2.明亡后诗风变化,多有悼亡抒志及反映国变时艰的篇章。如《细林夜哭》《即事》《鱼服》《别云间》《别云间》等。

(二)文章,如《土室馀论》《狱中上母书》《遗夫人书》等。

7、明代八股文(见笔记)

第三章《三国演义》

一、名词解释

1、明代四大奇书:《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为“四大奇书”。所谓“奇”者,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

2、七实三虚:清代章学诚对《三国演义》题材处理的评价。《三国演义》不是三国历史的重复,而是根据作者生活体验和时代意识,进行艺术概括的文学作品――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作者在“说话”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加工。例如“鞭打督邮”、“三顾茅庐”、“赤壁之战”,都是对原话本的艺术再创造,创作出流传百世的精美文字。

3、《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它是第一部章回体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为后代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体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艺术结构宏伟壮阔,又不失严密精巧。善于描写战争,刻画人物。语言半文半白。以文体形式上的创新,艺术上的成就,语言上的特色,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的特点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

对独立,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使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

5、历史演义小说:历史演义小说源于宋元说话中的讲史。一般以史书为基本依据,杂采野史笔记、传说逸闻,以编年为序,润饰创作,以通俗的语言敷演一朝一代兴衰存亡的故事,展现各色历史人物的风貌,表达作者一定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三国演义》开创了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

二、简答、论述类

1、《三国演义》的版本

1、嘉靖本:明嘉靖壬午(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单题。为现存最早版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2、万历《三国志传》,二十卷,与嘉靖本非出于同一底本。

3、李评本,全称《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简称“李评本”。实为嘉靖本每二则合为一回,将240则合并为120回。将单句回目改为双句回目,但多不对偶。评语系明万历、天启年间叶昼假借李贽名义所为。故后人称“伪李评本”。

4、毛本:《三国演义》。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清代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刊本,毛纶、毛宗岗父子在李评本的基础上辩证史实,增删文字,更换论赞,改回目为对偶,并定书名为《三国演义》。经过毛氏父子的修改,书中拥刘贬曹的倾向更为突出,人物性格更为统一、鲜明,回目对偶工整,文字较为流畅。其评语在小说理论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毛本一出,成为三百多年来最流行的版本。

2、《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一、《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全书120回,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3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34—8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蜀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

第三部分(86—120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

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

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

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3、《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

《三国演义》主题纷争:

1、“正统”说

2、“忠义”说

3、“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

4、“反映三国兴亡”说

5、“歌颂理想英雄”说

6、“赞美智慧”说

7、“天下归一”说

8、“讴歌封建贤才”说

9、“悲剧”说

10、“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

11、“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

12、“宣扬用兵之道”说

13、“人才学教科书”说

14、“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

15、“总结历史经验”说

16、“无固定主题”说等

《三国演义》主题概括:

《三国演义》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

4、《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一)“拥刘反曹”

具体表现:

内容上,把刘备写成“仁君”、将曹操写成“奸雄”。

结构上,把刘蜀放在首位,而曹魏显居其次。

语言上,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豫州、先主;而对曹操直称其名算客气,多称小名阿瞒,甚至称“贼”、“汉贼”、“国贼”。

【“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

从官方史学看,以行仁义的刘备为正统,以行暴政得曹操为异端;以南方为正统,以北方为篡位,这是当时的南宋时期以及元代的民族精神的反映。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而且这样一变,就给刘备这一方增加了很多伦理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悲剧的力量。

因为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势力最大,如果把他当作正统,就写他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乱世哲学,东征西讨,一股霸气而已。写刘备,写诸葛亮,在乱世里行仁义,刘玄德携民渡江是一个典型,而面对金人的侵略,宋高宗仓皇逃到了南方,把北方的老百姓抛给了金人,生灵涂炭,遗民泪尽,哪里有一点“携民渡江”的打算?所以《三国演义》的尊刘反曹观念里,有很深的民族情绪在里面。写诸葛亮和刘备,就有一种有心扶汉、无力回天的危机感。】

(二)明君贤臣理想

1、政治上行“仁政

”刘备——“仁君”典范:“仁”为赢得民心手段:安喜县尉:与民秋毫无犯,远得人心,近得民望;理政新野:“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当阳撤退:携民渡江:“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兵进西川:“秋毫无犯”,百姓“焚香礼拜”。“仁”为安身立命准则:宁失军师不强徐庶所难;不顾幼子唯恐赵云有失;三让徐州而不受,出入荆州而不夺,兵临西川不忍取。

2、人格上重“忠义”

●诸葛亮——“忠”的楷模;对蜀汉“竭尽忠诚,至死方休”(卷2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佐刘备:

忠心耿耿,克尽职守。辅佐刘禅:力撑危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关云长——“义”的化身“《三国演义》可以通之妇孺,今天下无不知忠义者,演义之功也。”(清·王侃《江

州笔谈》)

关云长——“义”的化身,“义绝”:

下邳降曹,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曹操赞曰:“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也”。(忠义)华容释曹:后人诗赞“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功名”。桃园三结义——信义。关羽、张飞被害,刘备不顾蜀汉整体利益而大举伐吴。

3、才能上尚“智勇”

诸葛亮——“智”的符号,“智绝”: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天文;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占荆、据蜀、联吴、抗魏的战略思想。博望坡出奇制胜;智激周瑜、孙权;草船借箭;筑坛祭风;三气周瑜;安居平五路;空城计等。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司马懿称诸葛是“天下奇才”,“吾不如孔明也”。

张飞的勇:怒吼长坂坡;关羽的勇:温酒斩华雄,勇赴单刀会;诸葛亮的勇:赴东吴结盟,草船借箭,立军令状。赵云:单骑救主,一身都是胆。

曹操——“奸雄”代表,“奸绝”:

奸诈残暴、嗜杀成性:坑杀降卒;血洗徐州;“衣带诏”株连家族,勒死孕妇;恩将仇报杀吕伯奢;杀王垕,杀华佗……○疑而杀人: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梦中杀人:贴身侍卫○酒中杀人:扬州刺史刘馥。○借刀杀人:名士祢衡○伺机杀人:行军主簿杨修。曹操“英雄”的一面: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刺董卓、官渡之战、、煮酒论英

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有雄才大略,有远见卓识,识才爱才,善于用才。失败后不气馁,常常抓住有利时机转败为胜。

(三)道德悲剧意识

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克服“政治利益”,决定了蜀汉悲剧的不可避免。

刘备悲剧:

“仁”辞荆州而备受困扰;“践义”伐吴而造成彝陵惨败。

关羽悲剧:

“义”释曹操,认敌为友,贻误战机;傲视东吴,化友为敌,酿成失荆州、走麦城、被擒俘、遭杀戮悲剧。

诸葛亮悲剧:

“才”与“德”矛盾而以“德”为先,使事业受阻;“生命”与“奉献”、“天命”与“人事”矛盾而选择后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出师未捷身先死”。

5、《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一、七实三虚——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完美结合。清章学诚“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其惑乱”。

全实则死,全虚则诞。

艺术虚构的主要技法:

1、细心穿插、巧于构思。如“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2、于史无征、采用传说。如“三结义”、“古城会”、“借东风”、“华容道”。

3、本末倒置、改变史实。如关羽“单刀赴会”、张辽投降曹操。

4、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如“怒鞭督邮”改刘备为张飞。斩华雄本是孙坚,草船借箭本是孙权。

5、妙笔生花、善于铺叙。如“三顾茅庐”、“赤壁之战”。

二、类型化的人物形象

(一)类型化性格的特点:

1、单一性:指这类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

2、稳定性:指人物主要特征及其他因素基本稳定不变,处于静穆状态。

3、和谐性:指形象内部诸因素非常和谐,回避现象与本质、理智与感情的矛盾。

(二)塑造特征化性格的手法:

1、出场定型。人物一出场、一亮相,就对其性格给与概括性评论,为其性格定型,此后不再发展变化

2、反复皴染。就是围绕着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

3、善用传奇故事、生动细节突出性格特征。张翼德大闹长坂坡。

4、善用对比、烘托手法。官渡之战袁曹对比;关羽斩华雄,三顾茅庐,层层烘托。

三、杰出的叙事艺术

(一)宏伟壮阔的艺术结构

规模宏大而不散乱,结构严谨而不呆板。“陈叙百年,概括万事”(高儒《百川书志》)

五条线索:东汉灭亡为引线,西晋统一为终局,中间魏、蜀、吴三线的兴衰是主线。魏、蜀矛盾为主干;蜀汉为重点;诸葛亮为中心,隆中决策为关键。“其余枝节,皆从此生”。

(二)丰富多彩的战争描写

1、犯中求避,同中见异,千变万化,特点鲜明。

2、注重表现战争中的“智谋”。

3、注重在战争中写人。

4、注重场面气氛渲染,多用张弛结合、动静结合手法。

四、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

既有史志文言的精华,又有讲史话本的通俗,半文半白,“易观易入”,雅俗共赏。语言开始注意个性化。但在善用口语乃至方言方面,与《水浒传》、《金瓶梅》仍有一定差距。

6、《三国演义》的影响

一、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它开辟了长篇小说的先河。

(二)开辟了历史小说的广阔天地。列国系统和隋唐系统较为成功。

(三)在文学上,给戏曲和曲艺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列国系统和隋唐系统历史小说

(1)列国系统:明代余邵鱼《列国志传》,冯梦龙《新列国志》;清代蔡元放《东周列国志》。

(2)隋唐系统:明代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袁于令《隋史遗文》。褚人获《隋唐演义》。】

二、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

(一)它在人们群众中普及了历史知识

(二)给后来的农民战争提供了战略战术。

(三)忠义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四)今天人们从中得到人才学、领导科学、商战技术的启示。

三、世界影响

在国外也很受欢迎。此小说被译成十多种译本,三国故事在日本家喻户晓,在朝鲜、韩国、泰国等地的影响也很大。

第四章《水浒传》(05)

一、名词解释

1、英雄传奇小说:它是中国明代讲史小说的一种重要形式,盛行于明代中叶,由宋元讲史发展而来。这类小说与演义不同,他虽然也取材于史事,但不拘泥于一朝一代的历史事件演变,而主要采集民间传说进行加工,着重于英雄人物事迹的描述和性格的刻画。明代英雄传奇小说以《水浒传》为代表。

二、名词解释

1、《水浒传》的版本

施耐庵编撰的《水浒传》祖本,早已不存。明清以来出现的多种《水浒传》版本,一般可分为繁本和简本两个系统。繁、简之分,不在情节、人物本身而是指叙述、描写的文字有粗略和细腻之不同。

繁本系统

(一)、百回本:

1、明正德、嘉靖年间坊刻残页本;

2、嘉靖年间刊印的《忠义水浒传》残本(8回)

3、万历十七年乙丑(1589)刊印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因卷首有署名“天都外臣”(汪道昆)的一篇序文,故称之为“天都外臣本”;

4、万历三十八年(1610)容与堂刊印的《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分为有序本和无序本两种。这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百回繁本;

5、明芥子园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李玄伯藏明刻本《忠义水浒传》、《钟敬伯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等。

(二)百二十回本:明袁无涯刊本《新镌李氏藏本忠义水浒传》,增加了百回本所没有的宋江征讨田虎、王庆的情节。

(三)七十回本: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将繁本砍掉七十二回梁山大聚义以后的内容,又把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七十回本,由贯华堂以《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之名刊印。即《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因为它保存了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其评点又相当出色,遂成为最流行的本子。

简本:简本系统有百回本和百十五回本。一般内容较全,宋江招安后均有平田虎、王庆二传,但文字叙述较为简略甚至简陋,细节描写较少,文学价值不大。万历年间双峰堂刊印《全像增添田虎王庆忠义水浒传》。

2、《水浒传》的内容和思想

一、《水浒传》的内容:

小说主要描写梁山起义全过程。120回本可分六部分:

●一(1—71回),起义的发生和发展。

●二(72—82回),义军同官军对抗、受招安。

●三(83—90回),奉命征辽。

●四(91—100回),征田虎。

●五(101—110回),征王庆。

●六(111—120回),征方腊及凄惨结局。

二、《水浒传》的思想

第一,《水浒传》是一部正面反映和热情歌颂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艺术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壮大直至接受招安、走向失败的整个过程,这是全书所具有的客观意义。

(一)首先,《水浒传》形象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佞当道、鬼蜮横行、民怨沸腾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示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就在于“乱自上作”、“官逼民反”,肯定了好汉们“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的正义性。

(二)其次,旗帜鲜明地歌颂了梁山英雄的反抗精神和光辉业绩,生动地描写了农民义军从小到大、由分散而聚合的发展规律,展现出一副声势壮阔的农民战争画卷,描绘出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死生相托,患难相扶”的理想世界。

(三)再次,真实地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失败命运,梁山义军最终接受了招安,但招安带来的不是皆大欢喜的吉庆终场,而是东征西杀、死伤殆尽的悲剧结局,如实地揭示出农民起义的思想局限性,从客观上说明了农民义军投降是没有出路的。

第二,《水浒传》也是一部忠义思想的颂歌。

(一)首先,《水浒传》早期的本子都题为《忠义水浒传》,宋江做了梁山寨主以后,“聚义厅”更名为“忠义堂”,这些都显示出作者对忠义思想的推崇。

(二)其次,最能体现忠义思想创作宗旨的是宋江这一人物形象。

(三)再次,“自古权奸害忠良,不容忠义立家邦”,全仗忠义的英雄却被不忠不义的社会所吞噬,贯穿全书的忠奸斗争却以忠义一方的失败而告终,传统的忠义道德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竟然无能为力,不能不发人深思,这也正是作者思想的矛盾和困惑之处。

第三,《水浒传》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掺加进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因此它又是一部英雄的颂歌、是一部勇力和智慧的颂歌。

第四,《水浒传》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

第五,《水浒传》中梁山英雄接受招安的悲剧结局给后世农民革命提供了深刻教训。

【小说主题出现多元融合,与几种基本事实有关:

①北宋末年宋江起义是农民起义,作品揭示了它的基本规律和客观意义。

②水浒故事长期在都市流传,既有对市民生活的描写,又有市民阶层感情的渗透。

③小说成书时经过封建文人加工改造,成书后又有不少修饰评点,所以儒家忠义思想贯穿全书并不奇怪。】

3、《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一、人物形象刻画

二、《水浒传》的艺术结构

1、《水浒传》的故事结构完整而富于变化。全书可以七十一回为界,分为两部分。七十一回之前,基本上是由互相衔接又相互独立的一系列英雄传奇故事组成.

第一部分:

71回以前,以人为单元。写诸多英雄先后造反,像众虎归山、百川聚海。

第二部分:

71回以后,以事为顺序。写义军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接受招安。北征辽,南打方腊,悲剧告终。

整体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俱备,结构完整。

分开说:多有如“林冲传”、“鲁达传”、“武松传”、“李逵传”、“宋江传”、“三阮传”等精彩片断。

全书结构:珠串式链式结构。

结构线索:梁山起义由分散反抗到联合聚义、最后接受招安的全部过程。

三、成熟的白话语体

它是我国第一部纯粹用白话写成的长篇小说,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娴熟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吸取民间说唱文学的成就,带有浓烈的民间文学色彩,生动泼辣,酣畅淋漓。人物语言个性化,“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从对话中见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

4、《水浒传》人物形象刻画的艺术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金圣叹《水浒传序三》:“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明批评家叶昼说:“《水浒传》文字,绝妙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辩。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众人,都是性急的,渠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身份,各有家数,各有光景,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容与堂本第3回评)】

1.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特定的社会现实环境中,紧紧扣住人物的身份、教养、经历和遭遇,从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多层次地刻划人物性格,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林冲、杨志和鲁达三人,相同:军官身份;被逼造反经历。不同:林冲“保官”,表现为软弱性;杨志“求官”,表现为奴才性;鲁达既不保也不求,表现为彻底反抗性。

2.善于处理英雄人物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不仅写出了英雄们性格的异中之同,更注意以同中之异来表现性格相近的人物之间的细微差别。作者往往设置类似的故事情节,以犯中求避、对比映衬等手法,突现人物的独特个性,做到了“同而不同处有辨”。如:李逵与鲁达。相同:粗中有细。不同:李逵粗中有野气,是“粗野”。鲁达粗中有豪气,是“粗豪”。同是打虎“写武松打虎,纯是精细;写李逵杀虎,纯是大胆。”同是杀嫂,武松杀潘金莲,“全是为兄报仇,而己不曾与焉”,表现为义烈;石秀杀潘巧云,“不过为己明冤而已,并与杨雄无与也”,显示出狠毒。

3. 善于将人物置于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甚至是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揭示其性格最本质的特征。

4.善于把英雄人物的传奇性和现实性、超常性与平凡性结合起来刻划其性格,以“近人之笔”写“骇人之举”。

5、用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富于动作性的心理描写刻划人物的复杂性格和内心世界。

6、精心设计人物的出场和绰号。人物的出场多用韵语,介绍人物时很能抓住特点。如“眍兜脸两眉竖起,略绰口四面连拳。胸前一带盖胆黄毛,背上两枝横生板肋。臂膊有千百斤力气,眼睛射几万道寒光。人称立地太岁,果然混世魔王。”阮小二。

5、《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

一、《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

1、社会影响。《水浒传》中的反抗精神和理想英雄对明清农民起义产生鼓舞作用,李自成、张献忠、太平天国、义和团农民起义都深受影响,在“埋伏攻袭”等“策略”上都仿效它。

2、文学影响。

(1)《水浒传》所创造的英雄传奇的体式,为后世的同类小说提供了模本;

(2)它又是我国长篇侠义小说的开山之祖,《三侠五义》等一系列公案侠义小说直接受其沾溉;

(3)它对市井生活的生动描写与对当时民情习俗的形象展现,对世情小说的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如《金瓶梅》就是采取《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敷衍扩展而来。

(4)它的续书极有特色,主要有陈忱的《水浒后传》、天花藏主人的《后水浒传》和俞万春的《结水浒传》(《荡寇志》)等都从题材,以水浒续集的面貌出现。《杨家府演义》等小说的出现,则是从英雄传奇的角度接受了水浒的体裁。《水浒传》与《三国志演义》一起形成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的第一座高峰,并奠定了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3、至于后世的戏曲、曲艺、绘画、影视改编水浒故事的就更多了。在国外,《水浒传》早在三百多年以前就传到日本,被译成日文、后又被译成朝文和亚洲儿他国家的文字。十九世纪中叶又传到欧、美,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6、比较《水浒传》与《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的得与失(09)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三国演义》,一出世便将中国古代小说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达到了顶峰,成为古代文学中类型化艺术的光辉模板。《三国演义》中类型化人物典型的艺术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

1.单一性。作品中,绝大多数人物形象是某一道德质量的典范。如曹操的奸、诸葛亮的忠贞、关羽的义、刘备的仁等。

2.稳定性。作品中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它因素基本上稳定不变。如曹操从幼年到老年死去几十年时间里,其奸诈狠毒的性格就没有多少变化。

3.和谐性。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以曹操式的两面派形象为例,诈中风诬陷叔叔、梦中杀近侍等情节,其奸伪的本质直接以形象方式呈现。

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它把塑造绿林豪侠英雄作为自己的最高艺术追求,开始了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过渡,其主要特征是:

1.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如“武松打虎”武松具有超人的力量,但打虎前也要先喝酒体现了凡人的性格。

2.惊奇和逼真的结合。如“武松打虎”,就很好地处理了整个故事的高度夸张和细节描写的严格真实。

3.粗线条勾勒和工笔细描的结合。即用讲故事的办法,以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勾勒出人物性格的轮廓,后用工笔细描的办法,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如对武松,作者一方面安排了打虎、杀潘金莲、西门庆等几个层次分明的段落。但另一方面,每一个段落所描绘的细节过程都迥然不同。

4.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如鲁智深的粗犷豪放和勇武善战的基本性格是稳定不变的,但从开始的嗜酒如命到后来到山寨上发挥重要的核心作用,期间的性格有了很明显的成长变化的轨迹。

《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有中大进步。尽管写人物的笔墨还不够细致,人物的性格层次也还不够丰富,但是在叙述历史故事的同时已经注意到描绘人物及其个性差异,这种意识对小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其人物有明显的“类型化”的倾向,如关羽之勇武忠义,张飞之勇猛暴烈,诸葛亮之谋略超群、勤于国事,周瑜之聪明自信、气量狭小等,尤其是是刘备作为正面道德的代表更是被符号化了,而反面角色曹操反而是塑造的较为成功的人物,其形象虽恶,却很有生气,性格复杂而更具有吸引力。相比之下,《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人物众多而身份经历各异,因而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如武松的勇武豪爽,鲁智深的嫉恶如仇、暴烈如火,李逵的纯任天真、憨直鲁莽,林冲的刚烈正直等;继承民间说话传统,十分重视故事情节的生动曲折,很少静止地描绘环境、人物外貌和心理,而总是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行动来刻画人物性格——非凡的人物与非凡的故事相结合,使整部小说充满了紧张感、很能引人入胜。然而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性格倾向强烈,性格特征鲜明,但性格复杂性与前后复杂变化则普遍较少,仅有林冲的前后性格变化比较突出;宋江集江湖道德与正统道德于一身显得观念化。

第五章《西游记》

一、名词解释

1、神魔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首次提出“神魔小说”的概念,他说:“且历来三教之争,都无解决,互相容受,乃曰‘同源’,所谓义利邪正善恶是非真妄诸端,皆混而又析之,统于二元,虽无专名,谓之神魔,盖可赅括矣。”后来,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又进一步指出:“当时的思想,是极模糊的。在小说中所写的邪正,并非儒和佛,或道和佛,或儒释道和白莲教,单不过是含糊的彼此之争,我就总括起来给他们一个名目,叫神魔小说。”神魔小说是在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小说话本的影响下,明代后期在通俗小说领域中兴起了编著神魔小说的热潮。主要特征是尚“奇”贵“幻”,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地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并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在这类小说中,有的小说完全以宣扬宗教迷信、封建迷信为主要目的,故事荒唐,文字粗鄙,很快

被历史淘汰。但其中以《西游记》为代表的一些优秀作品,往往能以生动的形象、奇幻的境界、诙谐的笔调,怡神悦目,启迪心智。(11)

2、《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说经话本。作者不详。世多以为宋刊,鲁迅认为作者或为元人。全书三卷,17段。叙述唐玄奘取经故事,其中猴行者为主要人物(原本描写唐僧取经故事中都是以唐僧为主人公,而在这本话本中则改为猴行者——孙悟空的原型)他为扶助三藏法师大显神通。但情节比较简单,无猪八戒形象,有降伏深沙神的描写(可能为沙僧原型)略具明代小说《西游记》的雏形。

3、诗话词话:诗话、词话常用的涵义是指评论诗或者词、诗人或者词人、诗或词的流派及有关本事等内容的著作。在话本或说唱故事中,也有用诗话、词话来命名的。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唐秦王词话》。还有明人创作小说,于章回中夹有诗词的,也称词话,如《金瓶梅词话》。

二、简答、论述类

1、《西游记》的版本

繁本:为百回本。最早刻本是明万历20年(1592)金陵世德堂刻本,20卷。

清代刻本:汪象旭《西游证道书》,陈士斌《西游真诠》,张书绅《西游记》,刘一明《西游原旨》。均补唐僧出身为第九回。

简本:有两种。《唐三藏西游释厄传》10卷,共69则,1/4百回本篇幅,朱鼎臣编辑,万历间刻,有唐僧出身故事;《四游记》中杨志和的《西游记传》,共4卷41回,篇幅与朱本相近,无唐僧出身故事。一般认为简本是繁本的删节本。

2、关于《西游记》的主旨纷争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7回):写孙悟空大闹天宫

第二部分(8-12回):交代取经缘起,包括如来说法、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等情节

第三部分(13-100回):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一、《西游记》“幻”之内涵

1、“幻中有理”:

●明谢肇浙《五杂俎》:“虽极幻无当,然亦有至理存焉。”

●清刘一明《西游原旨序》:“《西游》一记,阐三教一家之理,传性命双修之道,俗语常言中,暗藏天机;戏

谑笑谈处,显露心法。”“悟之者在儒可成圣,在释可成佛,在道可成仙。”认为它是“修道奇书”。

●梁启超称《西游记》是一部“哲理小说”(《告小说家》

2、“幻中有趣”:

●胡适《西游记考证》:“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它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此书则出于游戏。”

3、“幻中有实”:

●张天翼《西游记札记》:“借妖怪们的造反来描写农民起义。”

●李希凡《漫谈〈西游记〉主题和孙悟空形象》:“大闹天宫”是写农民起义,“西天取经”是写不怕困难的大无

畏精神,前后主题不同。

二、《西游记》与心学

1、明代心学:

融儒教“存心养性”、道教“修心炼性”和佛教“明心见性”,其主旨是“求放心”,“致良知”,以此维护封建秩序。

2、书中“心猿”:

比喻躁动心灵的宗教语。用作孙悟空别称,意在表明把悟空作为人心的幻相来刻画。

【众僧们灯下议论佛门定旨,上西天取经的原由。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

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钳口不言,但以手指心,点头几度。众僧莫解其意,合掌请问道:“法师点头指心者,何也?”三藏答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西游记》第十三回】 3、孙悟空形象的隐喻:

“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空者,寂寂全无一念生。”

●孙悟空大闹天宫——隐喻放心

●被压于五行山下——隐喻定心

●西天取经成正果——隐喻修心

4、小说回目、诗赞的暗示:

●“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4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7回);

●“心猿归正,六贼无踪”(14回)

●“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7回)

5、人物表白:

●悟空:“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24回)

●悟空:“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千经万典,也只是修

心”。(85回)

三、对人性自由向往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镇压的结局,表明作者主观上是想以此谴责野蛮心性的放纵与宣泄。

●孙悟空冲决羁绊,蔑视权威,大闹天宫,斗争不懈,客观上表现出一种与明代文化思潮合拍的追求个性自由、

肯定自我价值的精神。

四、呼唤有理想、有能力、有个性的人性美

●孙悟空协助唐僧西天取经,一路翻山越岭、擒妖捉怪、排除万难、百折不挠,首先表现了他的理想和毅力。

●作为降妖伏魔能手、排险除难英雄,孙悟空神通广大,战无不胜,突出表现了他的本领和能力。

●孙悟空前期大闹天宫所表现的桀骜不驯、勇于斗争的个性精神,在后期取经途中仍是一如既往。

五、整体性寓意与局部性象征

因《西》属世代累积型长篇,故内涵甚丰。除整体具宣扬“心学”寓意外,还与封建社会、特别是明代中后期社会有千丝万缕联系,许多情节都折射出现实的光芒。首先,对天宫、地府、西天等神权机构和西行途中人间国度的描写,都形象地影射现实中皇权统治的种种丑恶:玉帝天宫,黑暗腐败;佛祖西天,贿赂公行;阎罗地府,营私舞弊;人间国度,君昏臣佞;国王昏庸,道士作恶。其次,取经路上形形色色的妖魔,虽总体象征“修心”过程的种种障碍,局部上显然还是现实社会地方恶势力的影子。再次,上界神佛与下界妖魔的相互勾结、残害生灵,正是现实社会中统治阶级上下一体、沆瀣一气、欺压百姓的一种变形写照。佛下凡可以为妖魔,妖魔升天可以成神佛。妖魔神佛勾结联络,形成一张笼天盖日、残害生灵的关系网。

【探讨《西游记》的主旨,至少涉及到两个基本的命题:

一是作者创作的动机,是出于“游戏”,以轻松戏谑的笔调,向人们提供娱乐,给读者以阅读的快感呢,还是另有深刻的寓意?

二是小说问世之后,读者从中得到的种种启示。例如: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最终会取得成功;孙悟空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乐观态度对人们的鼓舞;将神话世界与现实社会的比附;孙悟空由野心的恣肆导致失败到皈依佛门最终成佛的经历启发人们对自由的正确理解等等。

小说主旨的多元化,反映了作者和读者对人生、社会多元化的的理解。】

3、《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一、极幻与极真

1、《西游记》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

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展现出一种奇幻美。

2、幻想虽然奇异,看似异想天开,实际并非随心所欲的胡思乱想,而总是有生活的依据,无论从全书或是从

细部来看,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气息,因而让读者能够理解,乐于接受。

二、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物性”:指形象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所保持的原有的形貌和习性。

“神性”:指动物植物一旦成精变怪,就带有的神奇本领。

“人性”:这里指作者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神佛妖魔,将其人化。

孙悟空形象既有猴子的外貌、习性等“物性”,又有七十二般变化、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等超凡“神性”,同时还有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积极乐观、心高气傲、争强好胜等“人性”。

三、多角度、多色调描绘的形象

《西游记》已开始打破人物性格单一,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倾向,注意多角度、多色调塑造人物。

理想型形象孙悟空, 带有明显的英雄化,但也有争强好胜、爱戴高帽、喜欢奉承等缺点;

世俗型形象猪八戒,带有浓厚的人情味儿,是既讨人喜爱、又多缺点的角色。猪八戒号为佛家“八戒”,实是凡夫俗子:贪吃、贪睡、贪财、贪色;憨厚纯朴、吃苦耐劳、斗争顽强。

四、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

1、《西游记》虽不是讽刺小说,却“以戏言寓诸幻笔”,具嬉笑讽刺、幽默诙谐风格。

2、《西游记》的幽默诙谐有一定的世情情调。

胡适说:“正因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有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把那神话‘人化’过了。”(《西游记考证》)鲁迅说:“又作者秉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中国小说史略》)

《西游记》幽默诙谐的突出表现:

首先,主人公孙悟空被赋予幽默诙谐的个性,其言其行无不具有轻松的幽默感。他蔑视权威、桀骜不驯、乐观自信的性格,常常通过揶揄玉帝、打趣如来、诅咒观音、嘲弄妖魔来表现。

对八戒贪吃、贪睡、贪财、贪色等漫画式的描绘,构成幽默诙谐的讽刺。

其次,许多情节“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把可恨可耻可笑可怜的社会现象和世相脸谱撕裂,化成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的笑料。

4、五、《西游记》的影响

在《西游记》影响下,明代神魔小说有:由宗教故事演化的《续西游记》、《后西游记》等续书;《西游补》、《天女散花》借续补针砭时事,《西游补》最受称道;《四游记》(杨志和《西游记》、吴元泰《东游记》、余象斗《南游记》和《北游记》);由讲史故事分化的《三遂平妖传》、《封神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封神演义》最为出色;由民间传说演化的有朱名世《牛郎织女传》、杨尔曾《韩湘子全传》。

5、《西游记》从情节上看,可划分为几个部分,这些部分在表达思想内容上有何区别又有何联系

小说由两个文学母题及相应的故事构成:一个是有关人性的自由本质与不得不接受约束的矛盾处境。这主要表现在前十二回对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描写上。在这一部分里,孙悟空象征着人的自由本性;玉皇大帝、生、死及一切清规戒律,象征着对人的自由本性的束缚。把大闹天宫看成是通过神话形式、投影式地反映人民反封建正统、反皇权尊严的叛逆思想和叛逆情绪的一种折光,应当是恰当的。一个是历险记式的,它一方面反映了人的冒险精神,另一方面也隐喻着人必须历经艰辛才能获得成功。这主要表现在《西游记》的后半部孙悟空护送唐僧取经,克服八十一难,终成正果的故事上。虽然前后两个部分描写的内容不同,但都是通过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生动地反映了人民驾驭自然、征服邪恶的愿望和人定胜天的乐观精神。

6、试述《西游记》的原型精神

《西游记》在生动有趣的动物神话背后,隐含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以不自觉的方式缓慢形成的民族集体无意识——即原型精神。作品前后两个部分,正好构成具有人类普遍精神的两大母题: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

一.原型一: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

向往和追求个性的自由是人类共有的天性。而《西游记》前半部分的孙悟空形象正是一个神通广大而又遭受镇压

的不幸角色。有关这一母题的各种传说通过各种方法流入到孙悟空的形象中来,就自然而然了。孙悟空的这种个性张扬得到作者的充分肯定。这体现在《西游记》的前半部分“大闹天宫”的精彩描写里,在后半部分的取经故事中也得到了极好的展现。我们正是通过孙悟空这个充满原始意象的原型,看出了它隐含的集中了人类向往自由和个性精神的集体无意识。直到明代后期,以李贽为代表的“童心说”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这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的评价有了明显的转变。而孙悟空从桀骜不驯到循规蹈矩的转变,是宋明理学将伦理道德自律上升为本体这一最高目的的鲜明而具体的体现。

二.原型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探索追求精神

在《西游记》的后半部分作者对孙悟空仍然持肯定的态度。与前一原型相比这里的探索追求精神具有造福人类的目的所以是容易被社会所接受的。菩萨要他们去的经是大乘之经,以“普济众生”为目的。因而取经也就成了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精神的象征,成了人类冒险和牺牲的正义和壮丽的事业。取经的过程中要经历艰难险阻,取经人不仅要战胜来自自然和社会方面的阻碍,更要战胜自己内心的私欲,才能以清净无欲之心去完成“普济众生”的使命。艰难险阻是一种象征,他们交相出现,使得人们不难找出它与不畏艰险的探索追求精神的对应关系。

三.两大原型的深刻蕴涵

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对矛盾统一到一部作品、统一到一个人物身上?它有深层的意蕴。《西游记》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于这种矛盾提出了新的看法。如观音对孙悟空使用紧箍咒,目的不是想将其致于死地,而是在对其限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孙悟空的一技之长来造福人类和社会。两大原型还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对捆扰在人们头脑中的个人自由和社会意志这一难题做了解答。对个性而言,它既肯定了个性自由的价值,又指出了它得以升化的价值和途径;对社会而言,它既指出了社会限制和规范过分的个性自由的必要性。

7、西游记》的结构与《水浒传》有何异同

《西游记》的结构形式与《水浒传》有些相似,都是采用单线发展的线形结构形式,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被一根贯穿的线串在一起,但两者又存在明显的差异。

1.两部小说的贯穿主线不同。《水浒传》的主线是梁山好汉的绿林起义事业,而,《西游记》则是以孙悟空这个主要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和小说结构,孙悟空的形象贯穿了整部小说的始终。

2.《水浒传》纯粹是由一个个英雄的传记故事连缀而成,而《西游记》总的格局则是由“闹天宫”和“西天取经”这两大部分组成。

8、古代有“三教合一”的说法,试结合《西游记》加以说明之(见参考资料)

第六章《金瓶梅》

一、名词解释

1、世情小说: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一种,又称为人情小说,世情书等。它是以“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为主要特点的一类小说。所谓世态,指的是整个社会状况和各种社会矛盾冲突,也是宏观层面上的社会氛围与社会风气;所谓人情,指的是影响甚至决定人们如何处理各种矛盾,各种人际关系的微妙的情感、心理愿望和理想,也就是微观层面上处于特定环境中人们隐秘的精神世界。涉及世情的小说的出现可追溯到魏晋以前,但从晚明批评界开始流行的“世情书”的概念来看,世情小说主要是指宋元以后内容世俗化、语言通俗化的一类小说。流行于明代。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起,学术界一般又用世情小说(或人情小说)专指描写世俗人情的长篇。一般认为《金瓶梅》为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2、张竹坡:热心评刻《金瓶梅》的评点家。张竹坡对《金瓶梅》作了全面分析研究,写下了近十万言的总评、回评和读法等评论,肯定了《金瓶梅》的写实成就,驳斥了流行的“淫书论”,认为它是一部泄愤之世情书。给《金瓶梅》以高度评价,对《金瓶梅》的现实主义倾向、人物形象创作、艺术结构的评论见解出色。

二、简答、论述类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考试复习材料分析

1.明代的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以嘉靖时期为界,文学史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除了三国水浒,宋濂刘基等人的诗文之外,在理学和八股文的禁锢下长期发展缓慢。后期王阳明“心学”、泰州学派、李贽童心说在反对程朱理学的传统束缚、启发人民大胆思想、发展个性及活跃文化文化文学界的积极作用。1 主张文学要表现真性情,反对假文学2反对摹古,主张文学应随着时代发展而独具面貌。3重视并提倡通俗文学,特别推重戏曲和小说。 2.明代文学 1)诗文:宋濂刘基, 前后七子(主要成员: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 唐宋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唐 宋八大家文钞)归有光《项脊轩志》)、 公安派: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提出性灵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主要成就在散文,特别是一些游记尺牍随笔等小品文。袁宏道《徐文长传》刻画人物生动鲜明。 竟陵派(钟惺谭元春,性灵说,但强调从古人诗中求性灵,再是稳重开眼界,与公安派的性灵 说有明显不同。审美风格为幽深孤峭。 晚明复社作家 2)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四大奇书:《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短篇拟话本: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二拍(初 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3)戏曲传奇:梁辰鱼《浣纱记》,沈璟及吴江派,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 南柯记) 杂记:徐渭《四声猿》 4)散曲和民歌 散曲略第⑦讲 民歌: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人人喜听之。 我明一绝 现存民歌集《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 情歌—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 3.章回体小说: 四大题材: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 分章叙事,标明回目 章回小说史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由单句目录发展为两句回目;由参差不齐的双句回目发展为对仗工整的双句回目。 4.三国演义 著名版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毛纶毛宗岗父子《绣像三国演义第一才子书》 思想内容:圣君贤相的政治思想,拥刘反曹的传统倾向, 艺术特色: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人物造型形象鲜明:渲染、夸张、烘托手法。但个别人物夸过其理: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吸收了传记文学和说唱文学的成就:语言浅近,雅俗共赏。 影响:桃园三结义:结义的传统 开创了讲史小说的先河:其后有大量演义体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清)复习资料

清代中期诗: 一、创作概况: 1、理论探索不断,若干流派形成,进入多元发展得局面。 2、具体: (1)宗唐派:沈德潜——格调说 (2)宗宋派:厉鹗——浙派得盟主;翁方纲——肌理说 (3)袁枚——性灵说 “乾隆三大家”得赵翼、蒋士铨——持论与袁氏相近,但创作风格却各自成家 (4)自成一格得郑燮、黄景仁 二、中期宗唐诗人:沈德潜与格调说 1、沈德潜——继王士禛之后主盟诗坛得大家 2、“格调”说: (1)主张恢复儒家“温柔敦厚”、“中正平与”得诗教传统,用唐诗得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与伦理思想。 (2)本于明代七子,推崇前后七子而排斥公安、竟陵,论诗歌体格则推崇汉魏、盛唐而排斥宋调。 3、创作: (1)早年——反映民生疾苦得好诗,但大量得诗作则就是平庸无奇 (2)做官后——歌功颂德,艺术不脱模拟,典型得台阁体。著有《沈归愚集》 《春草》: 轻烟满地送征骖,一色茸茸然蔚蓝。 不就是柳条萦别恨,以牵魂梦到江南。 写春草轻柔成片、浓密碧绿。不同柳条之离别,给人希望而一路铺去直到故乡。 咏太平之景,道思故乡之情。 《春草》: 轻烟满地送征骖,一色茸茸然蔚蓝。 不就是柳条萦别恨,以牵魂梦到江南。 写春草轻柔成片、浓密碧绿。不同柳条之离别,给人希望而一路铺去直到故乡。咏太平之景,道思故乡之情。 三、中期宗宋诗人: 1、厉鹗:(1692-1752) (1)等查慎行以后倡导宋诗得大家,也就是“浙派”诗中坚。 (2)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诗歌大多自然优美。 2、翁方纲:(1733-1818) (1)人物:乾隆十七年(1752年)考中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四库全书》纂修官,编修。 (2)肌理说:清代中叶宗法宋诗得诗歌流派,创始者翁方纲。 所谓“肌理”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得“义理”与结构辞章方面得“文理”。 肌理说实际上就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与文理统一。 就是一种以学术代替文学得诗歌歧路,它引导诗人脱离现实,从故纸堆中寻找诗材,反映了乾嘉考据之学对文学创作得影响。 四、袁枚与性灵说 (一)生平:(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于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 (二) “性灵”说: 1、内容: (1)诗歌要表现诗人得真性情——诗由情生,性情就是诗歌得本源与灵魂。 (2)诗歌要表现诗人得独特个性——“作诗不可无我”,必须袒露自己得本来面目。 (3)诗人得真性情还要以高度得诗才表现出来,灵机与才气、天分与学识要结合并重。 2、评价:继承与发展了明代公安派得文学主张,反映了艺术得创新要求与思想上追求自由得反封建倾向,对于解放受神韵、格调、肌理诸家诗说束缚得清诗,促进其发展,起了积极得作用;但一味强调性灵而不强调产生与决定性灵得社会生活,也有一定得片面性。 3、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定得创新,并且显示出向近代文学演进得历史征兆 (1)内容特征:题材相当广泛,举凡咏物怀古、反映现实、描绘山川自然与表现个人志趣,皆能直抒性情,富有新得气息。 (2)艺术特征:大都任性而发,浑成灵动,流转自如,清新隽永。但有时写诗不假思索,在空灵新巧中有点浅薄甚至浮滑 写景诗——能表现出诗人刹那间得感受,笔调轻快,意境明晰,颇有飘逸玲珑之妙 咏史诗——能在旧题中翻出新意,设想别致,识见不凡,做到了浅近与精警得与谐统一。 (3)代表作品 有《马嵬》、《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湖上杂诗》等。 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等。 《马嵬》之一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 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 1.元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剧形式,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包括曲词、宾白、科介。主要特点是: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折里用同一宫调;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在表演上由正旦或正末一人主唱。角色有旦、末、净。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现出繁荣的局面。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梧桐雨》等。 2.散曲: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体制。小令又叫“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有单片支曲或联章体。套数又称套曲,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缀而成,各曲压同一部韵,结尾部分有“尾声”。散曲句式灵活,语言口语化、散文化,具有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3.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指在明代《永乐大典》中收录的三种宋元戏文。《张协状元》写书生张协中举后婚变负心的故事,《宦门子弟错立身》歌颂豪门出身的士子与江湖艺人之间的坚贞爱情,《小孙屠》写孙必贵为兄复仇的故事。这三种戏文基本保持了宋元南戏的旧貌,简素无华,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当然,从三种戏文前后的发展中,也多少显示了杂剧对南戏的影响,比如曲辞的逐渐诗化雅化。 4.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剧作《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的合称。因作家是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梦境来展开故事情节,故此得名;或以作者书斋名合称“玉茗堂四梦”。《紫钗记》和《牡丹亭》是儿女风情戏,《南柯记》、《邯郸记》是政治问题戏。前者寄寓作者对人生的期望和肯定,后者表现了对整个生存环境无可救药的痛心疾首。其中《牡丹亭》成就最大,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5.汤沈之争:指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与沈璟围绕“曲律”的争论。汤显祖注重“意”、“趣”、“神”、“色”,要求格律要服从文辞,服从内容;沈璟则注重严守音律,认为文辞、内容要服从格律。汤显祖是从文学对社会的功用角度出发.提出重立意、才情,而沈璟则致力于戏曲艺术内部规律的探讨。二者的争论同时把许多曲论家卷入讨论,这就是汤沈之争。 6.唐宋派:是出现于明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因主张唐宋文风,故被称为“唐宋派”。在创作主张上,注重文以明道,但他们创作中较为成功的作品倒不是那些注重发明“圣贤之道”的文字,而是富有文学意味的篇章。唐宋派文人中文学成就较高的首推归有光,他在提倡道的同时,还特别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 7.童心说:晚明思想家李贽在《童心说》篇提出的文学主张。“童心”就是真心,“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他人文“至文”应该是作者本然情感和欲望的真实展现。他反对把文学作为阐发孔孟之道的工具,批评复古主义。他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 8.八股文:八股文也称“时文”、“时艺”、“制艺”、“八比文”。股有对偶的意思,八股文有固定的写作格式,题目取自四书五经,文章论述内容根据《四书章句集注》展开,不能随意发挥。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也有一定的限制。开始两句破题,进而承题,后转入起讲议论,再分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两排对偶文字,一共八股。八股文是明清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复习提要2016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要 2016、7、5 一、名词解释题 1、戏曲:①原指戏中之曲,为一种韵文样式,又称“剧曲”,后人用此专指中国传统戏剧剧本,就是一种综合运用曲词、念白与科介等表现手法展开故事情节与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体裁。 ②元明清三代就是古代戏曲的全盛期,其时的戏曲主要有三大类:南戏、杂剧与传奇。③二十世纪初,王国维首先运用“戏曲”一词来指为演剧而写的剧本,认为应具有两个特征:其一就是敷衍一个故事;其二就是代言体。也注意到其综合性的特点,即“以歌舞演故事也”,点明了戏曲的基本特征:综合运用歌舞等手法展开故事情节。 2、元杂剧:①又称北杂剧,就是在诸宫调与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②主要特点: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她角色都不唱,只用宾白。③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前期创作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④代表作家作品有:白朴的《墙头马上》、马致远的《汉宫秋》。 3、南戏:①又称“永嘉杂剧”、“南词”、“南曲戏文”。产生于南宋初年的浙江永嘉一带,在东南地区广泛流行。它的故事题材与演唱艺术受到北杂剧的影响,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也成为明清传奇的开山之祖。②艺术特点:就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它用南方方音演唱,音乐采取不太严格与规范的曲牌联套体,主要角色就是生、旦,另有净、丑等,各种角色都可歌唱,形式比较自由。③《张协状元》就是今存南戏最早的一种,其她的代表作品还有:号称“荆刘拜杀”四大传奇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以及高明的《琵琶记》。 4、散曲:①元人称其为“乐府”或“今乐府”,就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其名最早见于明初朱有燉《诚斋乐府》。②散曲的分为小令、套数两种形式。③散曲的特点主要有:内容多样;句式灵活多变;多衬字;语言风格口语化、散文化自然酣畅。④作为一种起源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⑤代表作家作品有: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5、台阁体:①指明初永乐至成化年间馆阁文臣所倡扬的一种诗文创作风格,代表文人就是杨士奇、杨荣、杨溥,皆为台阁重臣。②风格上以平正典丽为本,重视诗文的形式与技巧,讲究诗的声律辞采之美,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其泛滥就是明代文坛发展之逆流;题材上以应制、题赠、酬应为主,“颂圣德,歌太平”,内容空洞贫乏,缺乏慷慨激情与雄杰之气。③影响:萎弱冗沓的文风垄断了当时的文坛,但至成化以后渐为时代所不容,革除其流弊的呼声愈来愈高。在复古论的冲击之下,台阁体逐渐失去了往昔的地位。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超全名词解释考试必考

杂剧: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早的戏曲种类。以其发展衍变地域和时期的不同,又可分为宋杂剧、金院本和元杂剧。元杂剧一般采取一本四折形式,有宾白、唱词、科介三部分组成。角色分旦、末、净、杂四类。 南戏: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南戏在体制上较元杂剧自由。 四大南戏:元末明初出现的着名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被称为“四大传奇”,简称荆、刘、拜、杀。 四大声腔: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的概念随历史发展有所变化,如明初时指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地方戏兴起后的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系统。 花雅之争:花雅之争是清代中叶以来戏曲花部和雅部之间的竞争。一般认为,雅部就是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所谓雅,就是正的意思,即奉昆曲为雅乐正声;所谓花,就是杂的意思,言其声腔花杂不纯,多为野调俗曲。故花部诸腔戏,又有“乱弹”的称谓,曾长期受到上层社会、士大夫的歧视而登不了“大雅之堂”。雅部与花部的划分,对戏曲声腔有明显的褒贬评价,是古代封建正统的“雅”、“俗”观念对戏曲认识上的具体表现,所以戏曲史中把此时期“花部”诸腔和昆曲争夺剧坛地位的历史称为“花雅之争”。 楔子:元杂剧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独立段落。篇幅短小。一般放在剧首,有时也用在两折之间,衔接剧情,类似现代戏曲中的过场戏。 散曲:剧曲相对而言,与科白情节无关,可以独立存在的文体。其特性有三点:一是他在语言方面,即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会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二是在艺术表现方面,他比近体诗和词更多的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三是散曲的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压,句中还可以衬字。 小令、套曲:小令又称"叶儿",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套曲也称"套数"、"散套",由同宫调的三支以上只曲组成,也可"借宫",一般套末应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底。散套有北套、南套、南北合套三种形式。 曲词:曲词也就是曲辞。古代戏曲语言;曲词是元曲的文字部分或者说是戏剧人物的语言,戏剧中的人物语言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首先,曲词具有充分地展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特征。其次,曲词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宾白:宾白为古代戏曲剧本中的说白。中国戏曲艺术以唱为主,所以把说白叫做宾白。明徐渭《南词叙录》:“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一说“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科介:也称“科范”,古代戏曲创作与表演中,用于表达人物动作、表情以及舞台效果的提示。科多用于杂剧,介多用于南戏。 末本戏、旦本戏:元杂剧一般分别由男主角或女主角一人主唱,由男主角演唱的杂剧称为末本戏,由女主角演唱的杂剧为旦本戏。 诸宫调: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流行的说唱体文学形式之一,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以说唱长篇故事,因此称为“诸宫调”或“诸般宫调”。又因为它用琵琶等乐器伴奏,故又称“弹词”或“弦索”。 曲状元:指的是元代曲作家马致远。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因而有“曲状元”之誉。其代表剧作有《汉宫秋》、《青衫泪》、《陈抟高卧》等以及小令《天净沙·秋思》。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四位元曲作家在元曲创作中地位最为突出,故称。 元曲四大悲剧: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关汉卿:是元杂剧最优秀的代表作家。他亲自参加戏剧演出实践,并以毕生精力从事杂剧创作,写出大量符合戏剧艺术特征的典范作品;不仅在一剧四折、一人主唱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而且在戏剧的布置结构、情节安排和语言运用方面意匠经营,在草创阶段为杂剧体制的完备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代表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现存18部。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 ) A.《赵氏孤儿》 B.《张生煮海》 C.《墙头马上》 D.《柳毅传书》 2.《陈州粜米》是( ) A.历史剧 B.爱情剧 C.公案剧 D.家庭伦理剧 3.元代“四大传奇”的共同创作倾向是( ) A.针砭时事,揭露现实的黑暗 B.颂扬男女之情的浪漫美好 C.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 D.宣扬道德教化 4.关汉卿的性格和为人特点是( ) A.理想高远,希冀隐逸 B.风流倜傥,桀骜不驯 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 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 5.现存的寺公大师创作的《醉义歌》在辽诗中是( ) A.最长的诗 B.最短的诗 C.最早的诗 D.最晚的诗 6.《张协状元》对后来传奇作品的开创性贡献是( ) A.创造戏剧中诗的意境 B.创制以生、旦为主而各领一条线索的剧情结构 C.追求词藻华美 D.采用民歌的朴素风格,并含有滑稽表演的片断 7.明初高启的诗歌风格是( ) A.清新 B.沉郁 C.典雅 D.豪放 8.明代“前七子”的文学主张是( ) A.文道合一 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D.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 9.宋濂散文成就最高的是( ) A.写景散文 B.传纪文 C.序文 D.寓言 10.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 ) A.玩世主义说 B.游戏说 C.诛奸尚贤说 D.滑稽说 11.明代长篇小说《木寿杌闲评》是( ) A.历史演义 B.英雄传奇 C.神魔小说 D.世情小说 12.吴江派戏剧理论的核心是( ) A.注重合律侬腔 B.推崇语言本色 C.强调场上之曲 D.注重文采才情 13.沈德潜的诗歌创作主张是( ) A.师法汉魏 B.师法唐诗 C.师法宋诗 D.兼学唐宋 14.陈维崧的词风是( ) A.师法柳永,以赋为词 B.师法周邦彦,典雅精工 C.师法姜夔、张炎,清空婉约 D.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苍凉 15.下列文学主张中,与晚明公安派思想相近的是( ) A.性灵说 B.神韵说 C.格调说 D.肌理说 16.《荡寇志》的题材类型是( ) A.历史演义小说 B.公案小说 C.讽刺小说 D.英雄传奇小说

古代文学史明清

明代文学主要名词解释整理 1吴中四杰: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因四人都居吴中而得名,其中高启和杨基的成就较大。 2台阁体:明代前期出现的文学流派,以当时的台阁重臣“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为代表,诗歌创作内容主要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诗风雍容华贵,典雅工丽。但是内容较贫乏,显得矫作。 3章回小说:明代产生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也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特点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4历史演义小说:古代小说的类型之一,“历史演义”就是运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兴衰等话题为历史基干题材,组织形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达一定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和美学观念。历史演义小说从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在创作过程中会融入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特点:在以史实为依据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创造,既有纪实的成功,也有艺术的想象和虚构。例如《三国志章回演义》 5拟话本:指文人模仿话本形式创作编写的小说。明代文人对话本进行加工编辑,进而进行模仿话本的写作,出现了大量供案头阅读的文人创作的话本,称拟话本。

6三言二拍:三言:明代作家冯梦龙编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这三部小说集。“二拍”:明代拟话本小说集,作者是凌濛初,是《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7前七子:明代以李梦阳为核心的文学创作群体,成员总共有: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康海,边贡,徐祯卿,王廷相。 8後七子:明代中期继前七子之后出现的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文学复古群体,其余成员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9茶陵诗派:明代前期以李东阳为主的诗派,其余代表人物:谢铎,张泰等人。主张:提倡“诗学汉唐”,反对台阁体委琐卑冗的文风。在如何学古方面,强调对法度声调的掌握;强调从文学本身去探讨文学的审美特征。这对台阁体产生巨大冲击,对当时文坛起了重大作用,体现了从台阁体到前后七子主张的过度。 10公安派:明代重要的文学流派,以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三兄弟都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公安派的文学创作核心是“性灵说”,认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独抒性灵,不拘俗套”。在诗歌创作上他们主张诗歌应该突破“理”的束缚来自由地抒发个人真实性情、表达个人真实的生活欲望;并且具有诗人的独创艺术特征。缺点是有的作品过于率直浅俗。 11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间出现的重要的散文创作流派,代表人物:归有光,唐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元代文学到明清文学

第六编元代文学 绪论 一、解释: 1、勾栏 2、对棚 3、末本 4、旦本 二、填空 1、元代文学涵盖的时间,大致从年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起,到年朱元璋推翻元朝为止,其间约年。 2、金末元初,文坛在唐代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体裁的浸润和启示下,并与、、、等表演要素结为一体,发展成。由于宋金对峙,南北阻隔,便出现了和两种类型。当时,许多文人积极参与的创作,使这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成为文坛的主干。 3、剧本包括、、三个部分。杂剧一般由折组成一个剧本,脚色可分、、三类,全剧只能由或一人主唱。南戏剧本由若干“出”组成,脚色分 为、、、、等类,在剧中歌唱。杂剧和南戏的唱词多用以表现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甚至直接透露作者的,具有强烈的性。 4、杂剧的曲调由民间歌曲、的乐曲和 传统的曲调结合而成;南戏的曲调由的民间音乐与的传统的音乐结合而成、两者在音乐文化方面均由传统衍繁,彼 此;两者在音乐上的差别,实际是差异的表现,加上区域等文化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两大音乐系统。 5、北方戏剧圈以为中心,包括以北的大部地区,流行;剧作多以故事、故事、传说为题材,多给人以、的感受。南方戏剧圈以为中心,包

括地区,既流行,也演出;剧作更重视 的描写和的宣泄。 6、散曲是一种新体,押韵较灵活,可以平仄,句中可以增加。作家纯以曲体,与毫无联系。散曲的语言往往呈现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 化的状态。散曲的艺术表现比近体诗和词更多采用“”的方式加以、。 7、元代文学创作,均体现出之美,与每以 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大异其趣。 三、简答 1、为什么说元代文学具有划时代意义? 2、元代戏剧创作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散曲为什么大盛于元代?为什么又会在元代走向衰微? 4、王国维认为元曲的审美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王国维的看法是否可取? 5、吴伟业说元杂剧“较昔之歌舞,更显而畅”,这“显而畅”的含义是什么? 四、论述 1、简析元代社会对元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2、简析元杂剧和南戏的异同。 3、怎样认识元代的叙事文学和抒情文学? 4、谈谈你对元代文坛审美情趣变化的看法。 第一章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一、解释: 1、说话 2、话本 3、入话 4、正话 5、平话 6、说经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古代文学史一测验1 1.单选题 1.1 以下作品包含在《九歌》中的有 a《哀郢》 b《河伯》 c《抽思》 d《怀沙》 1.2《大雅》中的五篇史诗是反映哪代人的历史的 a夏人 b商人 c周人 d秦人 1.3 《左传》写人主要表现在 a性格化人物明显多于类型化人物 b是史传文学人物塑造成熟的标志 c把人物置入矛盾冲突的环境中塑造 d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 1.4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 a阴阳家大师 b兵家大师 c法家大师9 d儒家大师 1.5李益写得最多最好的诗为 a边塞诗 b山水诗 c田园诗 d唱和诗 1.6下列作品中,属于王符《潜夫论》的是 a《谏营昌陵疏》 b《艺增篇》 c《抑谶重赏疏》 d《实贡篇》 1.7东汉《北征赋》的作者是 a赵壹 b班固 c张衡 d班彪 1.8杜牧诗歌中最受推崇的诗体是 a五言古诗 b七言律诗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1.9下列作品中属于女诗人蔡琰创作的是 a《娇女诗》 b《艳歌行》 c《悲愤诗》 d《美女篇》 1.10 汉书》不同于《史记》的体例特点是 a取消“列传” b保留“书” c不设“世家” d保留“表” 1.11《诗经》中的赋、比、兴与风、雅、颂原本合称a六艺 b六能 c六体 d六诗 1.12《小雅·十月之交》属于 a婚恋诗 b史诗 c农事诗 d政治讽喻诗 1.13《诗经》收录的诗歌的时限 a夏商周 b春秋至战国 c西周晚期至战国初期 d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1.14汉代传授《诗经》的曾有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 a鲁诗 b齐诗 c韩诗 d毛诗 1.15对于韩非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末燕国公子 b韩非死于韩国狱中 c著有《五蠹》、《孤愤》 d与荀卿俱事李斯为师 1.16以下表述符合《国语》一书是 a《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b《国语》以记事为主 c《国语》完整系统地叙述历史事件 d《国语》作者相传是左丘明 1.17谢灵运诗歌追求的是 a清水芙蓉之美 b典丽华赡之美 c热烈明畅之美 d刚健雄放之美 1.18以下对《诗经》抒情性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的作品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叙事诗占多数。 b《诗经》抒发情感的方式是较为含蓄的。 c象征化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形成了《诗经》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d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感情。 1.19 《郑风·将仲子》属于《诗经》婚恋诗中的哪类诗 a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 b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 c描写夫妻间真挚情爱 d弃妇诗 1.20韦应物后期诗歌的风格是 a沉郁顿挫 b闲淡简远 c刚健明朗 d雄奇奔放 1.21《庄子》中所谓“卮言”指的是 a名人的话 b奇幻谲诡的故事

明清古代文学史复习重点

古代文学史 明代 明初诗文 吴中四杰: 《明史·文苑传》:“明初文学之士”,“高、杨、张、徐、刘基、袁凯以诗著。”这些诗人在明初诗坛颇具代表性。其中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四人均为吴人,人称“吴中四杰”,以比拟“初唐四杰”。众诗人中成就最高的是高启。 台阁体: 自明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学发展步入一个低潮期,在文坛占主要地位的是“台阁体”。台阁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馆阁”。台阁体则指以当时馆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台阁体之形式以诗歌为主,散文创作也可以包容在内。台阁体诗文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杨溥《东里诗集序》),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台阁体的特点:1.与官方意识形态(程朱理学)关系密切,故表现的思想情感“雅正平和”,有浓厚的道学气;2.反映上层官僚的生活内容,故应制唱和之作甚多;3.与当时政治平静、人事结构稳定的状态对应,表现出陶然悠然的满足心态。他们要求文起到“施政教,适性情”的功能,内容上要“歌颂圣德”,在表达一时的感情时,要“适性情之正”,抒写“爱亲忠君之念,咎己自悼之怀”(杨荣《省愆集序》)。总之,台阁体既缺乏对自我内在情感的切入,也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关怀,并且缺乏艺术创造的热情,故其必然将文学引入绝境。 南戏: 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取材于小说《水浒传》,写林冲落草的故事,系李开先及其友人的集体创作。与《水浒》不同的是,剧作中的林冲基本上是一位主动出击型的英雄。他与高俅、童贯的斗争,都是清醒、自觉而坚毅的。将林冲写成一个忠臣义士,将张氏写成一个孝妇贞妻。剧本的主旨如开首《鹧鸪天》曲所言:“诛谗佞,表忠良,提真托假振纲常。”道德说教的色彩仍是相当浓厚。但另一方面,剧中既寄托了作者自身因遭受挫折而生的愤慨,也反映了他对政治黑暗的亲身体验,与纯粹从教忠教孝立场出发的作品毕竟不是一回事。像“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一类的表白,具有一定的反抗意味。剧中的唱辞偏向于文雅工丽,但雕琢不深,尤其《夜奔》一出,写得苍凉浑厚,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梁辰鱼《浣纱记》取材于《吴越春秋》,把勾践复仇灭吴的历史大事件与范蠡、西施的爱情传说结合在一起来写,剧中的中心人物实际是西施。因西施与范蠡初以一束浣纱定情,故以此为名。这个剧写出了文人的一种浪漫色彩的生活理想:忠君报国,功成身退,才士与美女相偶放浪江湖。在李白诗中,已经常表现出类似的人生企慕。《浣纱记》对历史素材的处理,同样反映着作者的思想和个性。剧本赞扬了范蠡和西施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个人爱情和幸福的行为,同时也以相当多的篇幅渲染了西施在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时所感受到的深深悲哀,能够使人感动。 产生于隆庆年间的《鸣凤记》是一部关切当代政治事件的剧作,或谓是王世贞作,或谓是其门人作,均难确定。作者把以严嵩父子及赵文华为一方的“奸党”和以杨继盛、董传策等人为一方的“忠臣”向两个方向作极端化的描绘,从而维护了嘉靖皇帝的“圣明”品性。把复杂的政治矛盾解释成政治人物道德品质的对立,这是一种惯常的作法,作为历史事实的反映来看,其可信程度是有限的。剧中的杨继盛等人是“忠义”的化身、“纲常”的代表,缺乏普通人的思想感情,显得很死板。另外,此剧的语言骈俪雕琢,过多地引经据典,也是一弊。但此剧由于其人物品格是极端化的,所以矛盾冲突显得格外激烈,在当时的戏剧中很少有。 传奇: 明代戏曲的主体是传奇。传奇是在宋元南戏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了北曲声腔与元杂剧某些优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样式。“传奇”本为唐代短篇文言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复习提要(2016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要 2016.7.5 一、名词解释题 1.戏曲:①原指戏中之曲,为一种韵文样式,又称“剧曲”,后人用此专指中国传统戏剧剧本,是一种综合运用曲词、念白和科介等表现手法展开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体裁。 ②元明清三代是古代戏曲的全盛期,其时的戏曲主要有三大类:南戏、杂剧和传奇。③二十世纪初,王国维首先运用“戏曲”一词来指为演剧而写的剧本,认为应具有两个特征:其一是敷衍一个故事;其二是代言体。也注意到其综合性的特点,即?以歌舞演故事也?,点明了戏曲的基本特征:综合运用歌舞等手法展开故事情节。 2.元杂剧:①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②主要特点: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宾白。③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前期创作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④代表作家作品有:白朴的《墙头马上》、马致远的《汉宫秋》。 3.南戏:①又称?永嘉杂剧?、?南词?、?南曲戏文?。产生于南宋初年的浙江永嘉一带,在东南地区广泛流行。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受到北杂剧的影响,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也成为明清传奇的开山之祖。②艺术特点: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它用南方方音演唱,音乐采取不太严格和规范的曲牌联套体,主要角色是生、旦,另有净、丑等,各种角色都可歌唱,形式比较自由。③《张协状元》是今存南戏最早的一种,其他的代表作品还有:号称?荆刘拜杀?四大传奇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以及高明的《琵琶记》。 4.散曲:①元人称其为“乐府”或“今乐府”,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其名最早见于明初朱有燉《诚斋乐府》。②散曲的分为小令、套数两种形式。③散曲的特点主要有:内容多样;句式灵活多变;多衬字;语言风格口语化、散文化自然酣畅。④作为一种起源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⑤代表作家作品有: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5.台阁体:①指明初永乐至成化年间馆阁文臣所倡扬的一种诗文创作风格,代表文人是杨士奇、杨荣、杨溥,皆为台阁重臣。②风格上以平正典丽为本,重视诗文的形式与技巧,讲究诗的声律辞采之美,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其泛滥是明代文坛发展之逆流;题材上以应制、题赠、酬应为主,“颂圣德,歌太平”,内容空洞贫乏,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③影响:萎弱冗沓的文风垄断了当时的文坛,但至成化以后渐为时代所不容,革除其流弊的呼声愈来愈高。在复古论的冲击之下,台阁体逐渐失去了往昔的地位。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清文学)笔记

第七编明代文学 第一章明代诗歌 名词解释台阁体 1.台阁体是明代前期出现的一代表作家个文学流派,有杨士奇、杨溥、杨荣,他们都是台阁重臣。 2.其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这种文风垄断了当时的文坛。 童心说 1.《童心》是明代后期作家李贽的一篇文章。他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 2.针对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提出了他的文学进化论观点。 3.他高度评价小说戏曲的价值地位。 李贽的这些思想是制约整个晚明文学革新的重要杠杆。 公安派(公安三袁) 1.“公安派”是明代重要的文学流派,“三袁”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袁宏道最为知名,公安派的核心口号就是由他提出的。 2.公安派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对个人灵魂的束缚。袁宏道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3.他们的诗歌脱离“理”的束缚能够自由地抒发个人真实性情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望,并具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寻找以独创的精神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 第二章明代散文 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嘉靖时,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散文家,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模拟主张,认为不一定“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特别是唐宋的散文更值得效法。他们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创作上。由于宗唐拟宋,所以被称为唐宋派。唐宋派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归有光。 公安派:明后期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为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故称。他们深受李贽“童心说”的影响,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袁宏道《叙小修诗》)。强调文学情感的真实性,反对虚伪。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必拟古,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真情实感。总之,强调真实与变化是公安派理论的核心。 第三章《三国演义》 试述《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和写作技法: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正确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的关系问题。 一.《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是指在人物和时间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基本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二.作者在对作品进行艺术虚构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技法: 1.巧于构思,如“空城计”一段作者将其插在“失街亭”和“斩马谡”之间,使之成为两个一般性情节之间的点睛之笔。 2.采用传说,作者大胆采用民间传说,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含量,如“桃园三结义”、“借东风”、“孔明吊丧”等。3.改变史实,如关羽“单刀赴会”既与拥刘反曹的倾向一致,又突出了关羽的勇武凛然气概。 4.张冠李戴,如“怒鞭督邮”本来是刘备所为,小说中改到张飞头上,以免有损于刘备的“仁君”形象,并突出张飞的爽直鲁莽性格。 5.善于铺叙,如“三顾茅庐“在《三国志》中只有几个字,而《三国演义》中对此进行了精心构撰,先是先声夺人,进而又写刘备在三次寻访是一再误认,既突出了诸葛亮的神秘魅力,又表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 试述《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主要成就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三国演义》,一出世便将中国古代小说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达到了顶峰,成为古代文学中类型化艺术的光辉模板。《三国演义》中类型化人物典型的艺术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 1.单一性。作品中,绝大多数人物形象是某一道德质量的典范。如曹操的奸、诸葛亮的忠贞、关羽的义、刘备的仁等。2.稳定性。作品中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它因素基本上稳定不变。如曹操从幼年到老年死去几十年时间里,其奸诈狠毒的性格就没有多少变化。 3.和谐性。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以曹操式的两面派形象为例,诈中风诬陷叔叔、梦中杀近侍等情节,其奸伪的本质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古代文学史(二)考前串讲资料明清

自考《古文史二》考前串讲资料(明清部分1) 古史二(下) 1、《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作品奠定了长篇章回小说发展的基础,也为后世长篇章回小说提供了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的两种范例。 2、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至明嘉靖、万历间,章回小说更加成熟。这表现在:内容上,讲史的形式与小说的内容合流;在形式上,不是分卷分节,而是明确地分成多少回,如《红楼梦》最终确立了八言回目的完整体例。 4、元末明初,罗贯中排比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补注的史料,又吸收了民间传说和杂剧、话本的故事,编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 5、《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二十四卷,三百四十则。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了一些较明显的加工修改。 6、《三国演义》在内容上明显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西晋陈寿的《三国志》拥曹贬刘,东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则尊蜀汉,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尊曹魏而贬蜀汉。 7、论述:诸葛亮 1)《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塑造成有远大政治抱负和忠贞不渝的节操、有超世才能和智慧的德才兼备的完人形象,使之成为智慧和忠贞的典型。作为一个贤相,诸葛亮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 2)诸葛亮不仅有政治抱负,还有经天纬地之才,精通军事、政治、外交,通晓天文、地理,是才能和智慧的化身。 3)小说进一步集中描写了诸葛亮对蜀汉统一大业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4)诸葛亮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事业,反映了作者心中向往的政治理想,这种政治理想在封建朝代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由此看来,诸葛亮也是一个充满悲剧精神的形象。诸葛亮形象所体现出的作者的理想和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完美的人格价值,对后世一直产生着较积极的社会影响。 8、《三国演义》在语言上吸收了传记文学和说唱文学的成就,使用了一种比较平易浅近的文言进行创作。 9、《水浒传》的编著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 10、明末清初,金圣叹将《水浒传》全书改为七十回。 11、简答:《水浒》情节结构的特点。 《水浒传》全书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独立与整体一致相结合的特点。书中人物与情节的安排,主要是单线发展,每组情节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各个相对独立的人物故事根据聚义这条主线连结地一起。一个人物故事,就是一个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如武松的故事、林冲的故事、宋江的故事、卢俊义的故事等都具有这个特点。西方称之为撞球式的结构。 第三章明前期诗文 12、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有《宋文宪公全集》 13、刘基,尤以寓言体散文最为出色,他在元末隐居时写的《郁离子》是一部寓言体散文集。14、高启的诗最能表现其艺术风格的是歌行体和七言律诗。如《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15、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杨士奇、杨荣、杨溥。 16、茶陵诗派的特点: 1)以李东阳为代表。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大题

1、《桃花扇》的艺术成就、思想内容、来源 艺术成就:(一)结构精巧缜密,匠心独运。①整体构思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②一柄“诗扇”贯穿全剧。③以中介人物为正邪双方纽带。④结局不落生旦团圆俗套。(二)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①善于写出同类人物的不同性格。②善于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三)曲词、宾白刻意求工,安排合度。①“说白详备,不容再添一字”②曲词以工整典雅见长。 思想内容:(一)剧本揭出阉党余孽既是造成侯、李(李香君和侯方域)悲剧的罪魁,又是导致南明覆亡的祸首。(二)塑造了光彩照人的李香君等下层人物形象,表现出对等级贵贱观念的思索和突破。(三)剧末马、阮败亡和侯、李入道,既蕴含民族的沦落、失意之悲,又表现出国家至上的思想。来源:孔尚任淮扬治河时结识许多明末遗民。在扬州登梅花岭,参拜史可法衣冠冢;在南京登燕子矶,游秦淮河,过明故宫,谒明孝陵;在栖霞山访过道士张瑶星,次年孔尚任被罢官,创作《桃花扇》。 2、《长生殿》的艺术成就、思想内容、来源 思想内容:(一)展现帝、妃情缘,宣扬李、杨挚爱。(二)穿插朝政事件,寄寓垂戒之意。(三)“情缘总归虚幻”,点出全剧主旨。 艺术成就:(一)在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很好表现了创作意图。采用真幻结合手法写李杨爱情,既有生动的现实生活,又有浓厚的理想色彩。(二)在剧本结构上,以李、杨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大事为副线,表现“占了情场”与“驰了朝纲”的必然联系;爱情主线又以金钗和钿盒贯穿始终,金钗、钿盒、情节、人物,由合而分,由分而合。 (三)在曲词艺术上,清丽流畅,充满诗意,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来源:《长生殿》历时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始成”。始为《沉香亭》,通过李白遭遇表现作者怀才不遇;后改为《舞霓裳》,增加李泌辅助肃宗中兴,表现对国运兴衰的思考;终成《长生殿》,表现“情缘总归虚幻”的主题。 3、南戏:是宋元时期用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的。为有别于北方盛行的杂剧,故称之为南戏。 4、《琵琶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作家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意图十分明显,篇首赫然标明:“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在开场中还通过副末说明,“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表明他写这部作品是为了让“知音君子,只看子孝与妻贤”。 艺术成就:第一、在结构上它是双线交叉式的。整个剧情沿着两条线索发展:一条线是蔡伯喈上京求取功名的发迹,一条是赵五娘在家步步陷入绝境。两条线索分写两个地方、两种不同生活。互相对比,交错展开。第二、语言本色自然而个性鲜明。他并不片面追求辞藻的华美,而是注重语言切合人物身份和环境气氛,使之收到“动人”的效果。它的曲词,既通俗又富于文彩,也表现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身份教养。 5、“临川四梦”的比较 (1)、“四梦”相同处:一是均系改编前人旧作而赋予新的内容;二是均以“梦”为关键情节而现出浪漫特色。(2)、“四梦”不同处:第一,从题材内容看,前两剧属儿女风情戏,女性为主;后两剧

古代文学史复习(元明清部分)模板

犬吠集续集 Malar 欠拧baby Sunny 向泥马 狗娘 无名氏 406工作室

填空选择 1.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2.说话四家:一.小说二讲史三讲经四合生 3.话本:从唐代民间讲说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宣和遗事》,具备了《水浒传》一些主要情节 《全相平话五中》包括《三国志平话》 将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4,.《西厢记诸宫调》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诸宫调作品,董解元 5.北方戏曲——杂剧南方戏曲——南戏 6.康进之的《李逵负荆》是一出误会式喜剧 7.四大爱情戏:关汉卿《拜月亭》女:王瑞兰男:蒋世隆、白朴《墙头马上》女:李千金男:裴少俊、王实甫《西厢记》女:张生男:崔莺莺、郑祖光《倩女离魂》女:张倩女男:王文举 8.元代戏剧“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 9.王国维“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窦娥冤》《赵氏孤儿》 10.白朴通过《梧桐雨》传达盛衰兴亡的深沉感叹 11.马致远《黄粱梦》,属神仙道话剧,“万花丛里马神仙” 前期最重要的散曲作家,享有“曲壮元”美称,《双调夜行船.秋思》 12.散曲有两种形式:小令和套数 13.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14.高明的《琵琶记》是元代南戏的冠冕,有“南曲之宗,词曲之祖”美称 15.“毛本”,毛氏父子整理的《三国志演义》评点本 16.《三国志演义》“尊刘贬曹”倾向 独特语言风格,“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17.简本系统,一般都有平田虎,王庆的内容 18.“开国文臣之首”宋濂 19.《楚有养狙以为生者》出自《郁离子》 《卖柑者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0.高启被誉为明朝开国诗人之“冠冕”,作品《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21.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22.明朝的“台阁体”“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23.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潸然泪下,悲歌数十过不休” 24.后七子:王世贞主盟文坛时间最长,口号“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 25.后七子:谢榛 26.前七子口号: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27.李攀龙文学理论:“文自西京,持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 28.唐宋派要考三个人: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唐宋派最高成就,明文一大家) 一部作品《唐宋八大家文钞》茅坤 29.公安派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理论核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30.小品文作者,作品:钟惺《浣花溪记》 王思任《虐庵文饭小品》、《王记重十种》、《屠田叔<笑词>序》、 《请斩马士英疏》、《又上士英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