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球概论-地球和月球

地球概论-地球和月球

地球概论-地球和月球
地球概论-地球和月球

1.什么是日食和月食?日月食可分为哪几类?

日食: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到向日一侧,其影子落到地面,被月影扫过的地区所见太阳被月轮遮蔽的现象;日食可分为三种类型:日全食、日环食与日偏食。

月食: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到背日一侧,全部或部分进入地球的影子时而使月轮暂时失去光辉的现象;月食可分为两类:月全食和月偏食。

2.日月食形成及其类型与天体的影子有什么关系?

日月食的形成与日地月的相互运动而导致地球、月球相互遮掩或落入对方的影子中密切相关;日月食之所以有不同类型,是因为地球或月球的锥形影子可分为特征不同的几个部分:本影、伪本影和半影。

处在月球本影区所见日食即日全食;外在月球伪本影区所见日食即日环食;而外在月球半影区所见日食即日偏食。

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即月全食;月球部分进入地球本影即月偏食;月球进入地球半影区即半影食。

3.日月食发生过程有何不同?

日食过程,是月球在天球上向东赶超太阳,从而遮蔽太阳的过程;日食开始于日轮西缘,而结束于日轮东缘;

月食过程,是月球在天球上向东赶超地球本影,从而被遮蔽的过程;月食开始于月轮东缘,而结束于月轮西缘。

月球赶超日轮和地球本影过程中,两个圆面会发生两次外切和内切,分别称为初亏、食既、生光和复圆四种食相。

日月全食都要经历初亏、食既、生光和复圆四种食相,但具体含义略有不同;日环食过程,日月轮虽有两次内切,但无真正的食既和生光;日偏食与月偏食过程,两圆不会发生内切,即无食既和生光。

4.日月食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朔望条件:日食必发生在朔(日月黄经相等),月食必分生在望(日月黄经相差180°);逢朔未必有日食,逢望未必有月食;朔望条件只是日月食发生的必要条件;

交点条件:月球和太阳同时位于黄白交点附近。

5.什么是食限?食限与黄白交角、月地及日地距离有什么关系?

食限:日月食的发生,要求太阳和月球相对于黄白交点的角距离不能超出的限度:

黄白交角:黄白交角越大,日月食限均越小;

月地距离:月地距离越远,月轮越小,日月食限都越小;

日地距离:日地距离越远,日轮越小,日食限越小;而地本影截面视半径越大,月食限越大。

6.什么是食季?其长短取决于什么因素?

食季:太阳经过食限所用的时间;

食季的长短主要取决于食限的大小:食限越大,食季越长;利用食限大小和太阳周年运动速度,可推算食季的约略日数;

7.什么是沙罗周期?

沙罗周期:与日月食相关的天文周期,是朔望月、交点月、近点月与食年四个周期的最小公倍数,长6585.32日,合18回归年11.32日(其间含5个闰年,则为18年10.32日);8.什么是潮汐?与潮波和潮波有何不同?

广义潮汐:日月引潮力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分别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和变化;

狭义潮汐:受日月引潮力作用海面呈现出的周期性垂直涨落现象,白昼的称潮,夜间的称汐。

潮波是潮汐引起的海水波动现象,既指涨落潮过程潮水面的波动现象,又指全球范围内不同海区间的此起彼落现象;潮流是引潮力引起的海水周期性水平运动。

潮波是潮汐引起的海水波动现象,既指涨落潮过程潮水面的波动现象,又指全球范围内不同海区间的此起彼落现象;潮汐是引潮力引起的海水周期性水平运动。

9.什么是地球的潮汐变形?其又是怎样形成的?

潮汐变形:地球绕日或地月系公共质点公转过程中,地球的不同部分受到太阳或月球的差别吸引(向日月一侧所受引力较大,而背日月一侧所受引力较小),逐渐由正球体变成长球体,即沿日月引力方向被“拉长”的现象。

10.什么是引潮力?引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潮力:地球不同部分所受日月引力与其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或地心所受平均引力)的合力;引潮力是引起地球潮汐变形的直接原因。

引潮力的大小与日月的质量成正比,与地球到日月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月球质量虽远小于太阳,但因其与地球的距离远小于太阳,故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达到太阳对地球引潮力的两倍多,或者说太阳潮不及太阴潮的一半。

11.海洋潮汐的周期性和复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期性:

每个太阴日内有两次高潮和低潮,每天(太阳日)高潮和低潮到来的时刻推迟50分钟。

每个朔望月内有两次大潮和小潮,因大小潮的形成是日月对地引潮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其周期为日月的会合周期,即朔望月。

复杂性:

日月赤纬的变化,引起不同纬度潮汐涨落情况不同,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潮汐涨落存在差异:赤道潮、回归潮及日潮不等、二分潮与二至潮;

月地距离、日地距离的变化,引起潮汐涨落情势差异:近地潮大,远地潮小;近日潮大,远日潮小;

气象及水文因素影响潮汐涨落:潮汐存在于一切海域,但特别显著的潮汐只发生在沿海,钱塘潮夏秋季节特别壮观;

海水内摩擦及海底摩擦作用使高潮时刻落后于月球中天时刻,其差值称为高潮间隔,同理大潮发生日期落后于朔望日期。

12.何谓日潮不等?什么是全日潮?月球赤纬变化如何影响日潮不等和全日潮发生的范围

日潮不等:月球赤纬不等于零时,其正反垂点分居南北半球,造成除赤道外同一纬度地区的顺潮和对潮存在差异及一日之内两次涨落潮过程存在差异的现象;

全日潮:地理纬度大于等于月球赤纬余角时,纬线全线都位于顺潮或对潮半球内,造成一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涨落潮的现象。

月球赤纬越大,日潮不等现象越显著,全日潮发生的纬度范围越大,半日潮和混合潮的纬度范围越小。

13.潮汐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引潮力是一种瓦解力,行星的引潮力能撕裂进入其洛希极限范围(2.44倍中心天体的半径)的小天体;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中心偏离地球中心,而位居地球向月半球的偏东部分,背月和向月部分所受月球引力的矢量差形成一个力矩,产生一个向西的分量;向西的分力通过潮流与海底间的摩擦作用减慢地球自转的速度。

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矢量差,产生一个向东的分量,从而对月球的公转起着加速的作用,月球公转速度的加快必然引起月地距离增大,月地距离增大最终会引起月球公转速度减慢;同时,地球对月球的潮汐效应,减慢月球自转速度,使之成为同步自转。

潮汐对捕鱼、晒盐、养殖、发电、旅游、航运等国民经济活动及一个国家领海的确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清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一、仰望天空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操作步骤: (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4.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三、影子的秘密 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8.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9.太阳的位置与影子总是在物体的两侧。 10.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 1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已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四、月相变化的规律 1.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 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教案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 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 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 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 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 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 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

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 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 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 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 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 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 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 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 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 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 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 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 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 考虑月球的公转。 我们可以从地球、太阳、月球成直线开始考虑(注意,严格地讲大部分时间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每个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科学素养达标练习(一) 教科版 有答案

三年级科学下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科学素养达标练习(一)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测量距离大小时,除了用尺测量之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测量。 2、_____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3、生活中,手影游戏主要是改变影子的_____特点。 4、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_____。 5、_____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6、第一个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科学家是_______。 7、地球陆地表面有______、______等水体类型。 8、我们通过制作地球______海报,更能充分全面地认识地球。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是恒星。() 2、月亮不会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 3、日晷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是一致的。() 4、太阳位于南面,影子位于北面。() 5、月亮、镜子和太阳都是光源。() 6、月相的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 7、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8、用手电筒照射一球形物体,得到该物体的投影是方形的。() 8、地球仪上的黄色代表海洋。() 10、给月球涂的是红色,因为月球给人们的感觉比较冷。()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关于太阳和月亮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会发光,月亮不会发光 B.月亮有盈亏现象,太阳没有 C.太阳离我们近,所以看上去总是圆圆的。 2、记录太阳和月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通常采用() A.柱状图 B.折线图 C.维恩图 3、使用日晷测影子的过程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纸板中心立上短杆。 ②根据太阳或指南针找方向。

知识点复习+答案月球部分

月球(知识点+答案) 一、月球概况 1、月球与地球环境的差异有哪些? 2、说出月球表面地形特征?月球表面起伏不平(肉眼看月球, 较明亮的部分是高原山地,地势较高;较阴暗的部分为平原、盆地, 地势较低、俗称“月海”),环形山密布(陨石撞击或火山喷发形成) 3、月球运动的方向、周期?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恒星月:月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27.32日(月球绕地公转一周360°所用时间) 朔望月:月相变化的周期 29.53日(月球公转360°+29°所用的时间) 4、如何理解月球的“同步自转”?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27.32日,且方向一致。因此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看到相同的半个月球。 恒星月 朔望月

二、月相变化 1、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球绕地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在月球绕地公转一周的过程中,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照亮的部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2、读图说明月相变化的规律? 三、日食和月食 1、简述日食、月食产生的原因?主要类型?主要由于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变化而产生的。 “日食”原理:当月球运行到日、地之间时,月球如果遮住了太阳,就会出现日食。(或者:当日地月三者呈一直线,月球在中间遮住了太阳,就会出现日食) “日全食”原理:当日地月三者的中心呈一直线,月球在中间遮住了太阳,就会出现日全食? “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 “月食”原理: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后”,地球介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并遮住了太阳,这时就会出现月食。(或:日地月三者呈一直线,地球在中间遮住了太阳) “月食”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 2、日食一定发生在“新月”,月食一定发生在“满月”。但为什么每个月的新月或满月并不都会发生日食或月食? 初一初七、初八 十五、十六二十二、二十三太阳落山后,能看到的月相位置 黎明,能看到的月相位置

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从容说课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宇宙中,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且最大的恒星,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自然卫星,地球与宇宙环境之间存在的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更突出地体现在与这两个天体之间的关系上。本节课在第一课对宇宙的整体认识的基础上,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考虑,由远而近,由间接而直接来讲述太阳、月球与地球三者的关系,且重在太阳、月亮对地球,对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的影响上。 本节课共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又包括两个问题。教材首先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有关太阳辐射的知识:其一,什么是太阳辐射;其二,太阳辐射的能量有多大;其三,为什么太阳有如此巨大的能量。这部分内容因牵涉到物理学方面的许多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就问题说问题,不宜引得过深,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其次,介绍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着重从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和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两方面来说明。这一部分课文中安排了一幅“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来综合分析。 二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分两个问题来介绍:其一,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这部分知识浅显易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相关图片、资料来完成;其二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应着重从分析“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示意图来讲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的影响,可结合课文适当补充些资料来完成。 三是月相及其变化,这是本课的难点,但教材作为选学部分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视具体情况来处理。 本课教材在第一单元中有总领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后面各章节和人地关系的基础,因而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所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2.理解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了解日、地、月三者的关系和月相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相关图表,并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德育目标 学习了这一节,使学生树立一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月相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运用导学法、课本插图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利用相关资料、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借助三球仪、自绘图或挂图,并结合实际来综合分析、说明月相的成因和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 三球仪、投影仪、图1.9、1.10、1.11投影片或挂图、自绘图。

高中地理: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地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了理解到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的意义,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高中地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

太阳、月球和地球知识点

太阳、月球和地球知识点 一.太阳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 太阳是一颗气体星球。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可观察到日冕层。 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光球层)、耀斑、日珥(色球层)和太阳风(日冕层) 太阳黑子:(1)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2)周期约为11年,发生在光球层。 (3)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 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太阳活动的影响: 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不能直接观察太阳 二.月球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山脉和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没有空气和水 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经长期探测,发现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地球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太阳东升西落: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相对于地球自东向西运动,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关系

1.2.1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影响,了解太阳活动特征及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板图 教学方法:列表比较法、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一)基本概念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教材第9页图1.4) 二)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原子核的质量亏损转化成了能量。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反应而损耗的质量,大约是400万吨。按这样的速度消耗,太阳在50亿年的漫长时间中,只消耗了0.03%的质量。 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地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不同,地球上的热量传递主要依靠大气环流和洋流,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能发电、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加工农副产品等。 另一部分是太阳能转化的能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教材第7页图1.5)把我国太阳能分为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贫乏区。 问题:请学生判断下列4个地区各属于哪一类型区?简单分析其中最丰富区和最贫乏区的形成原因。 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海南岛 答:塔里木盆地为较丰富区、海南岛为可利用区。青藏高原为丰富区,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而且天气晴朗,这样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四川盆地为贫乏区,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过关试题(附答案)

第三单元单元过关测试 班级:姓名:学号: 一、判断题。 1、从不同侧面照射同一物体得到的影子一定都一样。(×)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早晨和傍晚最短。(×) 解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早晨和傍晚最长,中午最短。 3、麦哲伦航海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解析:麦哲伦船队的航行方向是自东向西的,用了整整3年的时间环绕地球一圈。 4、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均匀。(×) 5、我们在查找资料的时候,可以选择多种方式。(√) 6、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上跳跃要比在地球上跳得高。(×) 二、选择题。 1、一个月中我们每天看到的月相都不相同,下列关于月相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月球始终有一半被太阳照亮,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因此每天看到的月相也不同 B.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大小每天都不一样 C.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被地球挡住的部分每天都在变化 2、像蜡烛、电灯、太阳等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为( B )。 A.恒星 B.光源 C.能源 3、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和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相比,(A)。 A. 更远 B.更近 C.不确定 4、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B )。 A. 火山 B.环形山C、海洋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 在地球上看帆船行驶,能始终看到桅杆和船体同时现 B. 当帆船进港时,先看到船体,再看到桅杆 C. 当帆船进港时,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体 6、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C )。

A. 二分之一 B.四分之一C、四分之三 7、农历下半月月球的亮面在(B )。 A. 右侧 B.左侧 C. 正上方 8、关于月球环形山的形成,人们曾有过多种猜测,目前公认的观点是(B)。 A. 气候说 B.撞击说 C.火同喷发说 三、简答题 1、请你简要说一说,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它们的大小差不多? 解答:因为月球距离地球较近,太阳距离地球很远,所以在地球上看上去,它们的大小差不多。 2、在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的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 解答:月球的亮面大小不一样,亮面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亮面朝向不一样,上半月朝右,下半月朝左。 四、设计题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地球是圆的。 实验材料:自制帆船、地球仪、水平桌面。 实验步骤: (1)地球仪模拟地球,让帆船在地球仪上航行,观察进出港的情况。 (2)让帆船在水平桌面上航行。 (3)比较并解释帆船在地球仪和水平桌面上航行时所观察以的不同现象,据此推测地球的形状。 实验现象: (1)帆船在地球仪上航行,进港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出港时的情况正好相反。 (2)让帆船在水平桌面上航行,则一直能够同时看见桅杆和船身。 实验结论:这个模拟实验证明了人们猜测地球是圆的假设的正确性。 2、某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长度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他们及时记下了影子的长度(125厘米),并且每30分钟

三年级下册科学《太阳、地球和月球》教科版知识点复习资料[带目录]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总结归纳 目录 一、仰望天空 (1)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2) 三、影子的秘密 (3) 四、月相变化的规律 (4) 五、月球——地球的卫星 (5) 六、地球的形状 (7) 七、地球——水的星球 (7) 八、太阳、月球和地球 (8) 一、仰望天空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操作步骤: (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4.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三、影子的秘密 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8.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9.太阳的位置与影子总是在物体的两侧。 10.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 1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已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1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影响,了解太阳活动特征及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板图 教学方法:列表比较法、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一)基本概念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教材第6页图1.4) 二)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原子核的质量亏损转化成了能量。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反应而损耗的质量,大约是400万吨。按这样的速度消耗,太阳在50亿年的漫长时间中,只消耗了0.03%的质量。 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地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不同,地球上的热量传递主要依靠大气环流和洋流,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能发电、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器加工农副产品等。 另一部分是太阳能转化的能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教材第7页图1.5)把我国太阳能分为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贫乏区。 思考问题:请学生判断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海南岛4个地区各属于哪一类型区?简单分析其中最丰富区和最贫乏区的形成原因。 答:塔里木盆地为较丰富区、海南岛为可利用区。青藏高原为丰富区,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而且天气晴朗,这样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四川盆地为贫乏区,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少。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教材第7页图1.6) 太阳活动:指太阳大气层的变化;有时这种变化很剧烈。 一、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1、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常出现的一些暗黑的斑点。 问题:①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图1.7)分析太阳黑子“黑”的原因? 答:①因为光球层黑子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它地方温度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问题:②让学生依据(教材第8页图1.9)估算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答:②从图可看出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11年。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 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考虑月球的公转。我们可以

《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中考阅读练习

《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中考阅读练习 (2020年河南省中考题) 【文本一】 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 ①为什么地球边上有个月球?它是怎么来的?与地球有怎样的关系? ②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是由一块太阳星云形成的,是一对“姐妹”;“捕萩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自形成后,地球把运行到它附近的月球捕获为自己的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干女儿”。但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些假说都缺乏科学依据。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比较支持“大碰撞说”。这个假说认为,大约46亿年前,太阳星云中还残存着一些没有构成行星的大大小小的天体,在太阳系中各行其道。大约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地球,撞击产生的大量碎块绕着地球运行,最后慢慢聚集凝结,形成了月球。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月球始终围绕地球公转,不离不弃,就像是地球的“女儿”。 ③但月球是不是真的就是地球的“女儿”呢?这还需要科学的确证。科学家提取了月球和地球的“基因”——岩石样品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做“亲子鉴定”,测定的结果证明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儿”。 ④跟地球相比,月球很小,没有能力把空气“抓”在周围,所以它的表面是超高真空的环境,没有任何天气变化,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生命迹象。【甲】月球的结构很简单,从外到内由月壳、月幔和月核构成,就像蛋壳、蛋清和蛋黄。在诞生之初的10多亿年里,月球一直非常活跃。那时它很年轻,活力四射,内部的能量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月震和火山喷发频繁。后来,内部的能量渐渐耗尽,月球慢慢成为一个“僵死”的星体。 ⑤催生月球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撞击,也使地球从直立自转变为倾斜自转,但这“终身残疾” 促成了地球表面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产生了潮汐,对生物从海洋迁徙到陆地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月球还像一个巨大的“刹车片”,不断为地球自转减速。很早以前,地球的一天只有16小时,更早的时候只有6小时。正是由于月球的作用,地球自转周期才减缓到现在的一天24小时。月球还以它小小的身躯为地球抵挡难以计数的小天体撞击,它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撞击坑,直径大于1千米的有3.3万个,直径大于10米的有1亿多个。 ⑥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40多亿年来,月球和地球共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地球一直在关爱和呵护自己的“女儿”,而月球也一直陪伴着地球“母亲”,增加它的活力,护卫它的安全。 (作者:欧阳自远。有删改)【文本二】 关于月球诞生的“大碰撞说”认为,月球最初是由地球被忒伊亚星体撞击时产生的大量熔融物质凝结而成的一个大石球,科学家称之为岩浆海。【乙】后来,随着温度降低,球形的岩浆海逐渐冷凝结晶,分异出月幔、月壳和月核。在冷凝结晶的过程中,不同的矿物质结晶顺序不一样,比如,橄榄石和辉石最先结晶,而且比较重,就渐渐往下沉,在岩浆海中心的周围,形成了月幔;后结晶的斜长石比较轻,漂浮在岩浆海的上方,形成了月壳;而岩浆海中心渐渐被月幔包围,成为月核。月球表面冷却以后,又遭受过大規模的陨石撞击,斜长岩的月壳被撞出大量的撞击坑。后来,撞击坑被深部上涌的玄武岩岩浆填充,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月海,而斜长岩质的月壳就成为高地。月海的玄武岩呈黑色,反光性差,而高地的斜长岩为浅色,反光性好,这就形成了我们晚上看到的明亮而又有暗斑的月亮。 (摘编自贾斌《月球岩石透露了多少秘密》) 1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本一第⑤段在说明月球上撞击坑数量之多时,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地球到月球有多远

地球到月球有多远 现在知道科普常识的人越来越少了,例如有没有人知道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多少呢? 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是 384,400千米,月球离地球近地点距离为 35.7万千米;距离地球最远的远地点距离为40.6万千米。 月球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平常月亮距离地球大概是40多万公里,由于月球环绕地球运行是一个以一个轴心为主的椭圆形的轨道,因此,月球距离地球最远比最近时多5万公里。同样是满月,月球距离地球最近比最远时,月亮的视直径大14%,视面积大30%。月光从月球传到地球的时间只要1.3秒,也就是说只眨了下眼的功夫。可是这么短的时间,它的路程却有38万多千米。并且月球轨道以3.8cm/a的速度向外偏移,也就是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而去。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公里。这段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11。月球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面积的1/14,比亚洲面积稍小。月球的体积只相

当于地球体积的?9。月球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3。 月球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 密度的3/5。月面上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地球上表面重力 加速度的1/6。月球上的逃逸速度约为每秒2.4公里,为地 球上的逃逸速度的1/5左右。 月球在环绕地球作椭圆运动的同时,也伴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年一周。月球不但处于地球引力作用下,同时也受到来自太阳引力的影响,所以具有十分复杂的轨道运动。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月球被照这部分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这叫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变化的周期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阴历或农历月就是以月相为基础,星期也是由此演化而来的。

高一地理《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教案

高一地理《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水平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准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因为纬度、地形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介绍一个小实验能够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

色瓶子的气球开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地球的影响也是长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因为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其实,因为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所以,我们完全能够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考虑月球的公转。 我们能够从地球、太阳、月球成直线开始考虑(注意,严格地讲绝大部分时间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每个月都会发生月食和日食了),月球绕地球一周回到相对位置继续成直线,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个朔望月的时间(29.53天),而不时恒星月(月球真正的公转周期27.32天)的时间。月相形状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月球是不发光的,只能反射太阳光。月球总是半个球发光,半个球不发光。而观测者的角度不同,发光的部分对于观测者来说就有了不同的形状。 二、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 对于几个重要的位置(新月、上弦月、满月、下限月)的月相,应该是什么时候观测呢?关于这个问题,重点在于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对于某一个月相来说,地球上总是只有半个地球的地方才能看到月相。当然,也只有半个地球能看到太阳。初一新月的时候,太阳和月球是一起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而每隔一天,月球就相对于太阳

月亮与地球的关系

月亮与地球的关系 月球和地球的起源关系有三种! 1。捕获说,是地球捕捉的一颗卫星! 2。同源说,是形成地球的原始物质同时形成的月球! 3。撞击说,指地球形成之初被一颗直径大概火星那么大的一颗星球撞击抛出的飞溅物,在轨道上形成了月球!(这个是最流行的、也是被最多人承认的说法)地月关系:属于行星系统,地球为主星,月球为卫星,月球绕地球旋转! 月球的作用,1。使地球减速,地球形成之初自传速度使大概每圈9个小时!通过月球的减速降到现在每天24小时!2。保护地球,可以清楚地球的轨道垃圾(指的是宇宙中的陨石和流星体)使地球免于撞击,因为除了很少的一部角度飞向地球的陨石外,大部分都会绕地球旋转,然后螺旋下降撞击地球,而月球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它的引力把它吸引到月球上去!3.潮汐现象!地球生命不可或缺的条件! 二者构成地-月系统,属行星-卫星一级天体系统。 月亮饶着地球转,一圈约一个月。地球饶着太阳转,一圈是一年。 让我们再次跳转到太阳系的视角,观察一下地球与月球这对姐妹星。如果将地球比作一个橙子的话,月球的大小就相当于一颗樱桃。 如果你在月球上抛下一块石头,它降落的速度会非常慢,而宇航员在月球上能够跳跃很高。如果你在地球上的重量为150磅,那你在月球仅重25榜。 地月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大约是三十个地球的直径。如果我们能乘坐民航飞机飞到月球上,需要连续飞行20天左右的时间。如果我们想走到月球上,按日行百里的速度来计算,大概要走21年。 月球环绕地球支行的轨道并不是一个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形,因此月球每次环绕一周时,地球中心与月球中心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 最小满月比最大满月小14%,但亮度却增加30%。实际上最大满月和最小满月之间并不是月球体积变大,只是它与地球的距离发生变化而已。 当月球抵达远地点时,与地球的距离为405500公里时,在地球上月球呈出出最小的满月。 当月球抵达最近地点时,与地球的距离为363300公里时,与地球上月球呈现出最大的满月。 直径:月球直径3476公里为地球的四分之一。 体积:月球体积为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 质量:月球质量为地球的八十分之一。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_参考资料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问题: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 地球距离月球的距离平均为384401公里。 【相关阅读】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竟有38.4万千米 大家都明白,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不是浑圆的,而是椭圆的。地球占据着两个圆心中间的一个,因此,月球离地球有时近有时远。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很多人都好奇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们来揭密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1、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不是速度单位,它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光的速度是每秒钟三十万公里,一天能走二百五十九亿二千万公里,这长度的三百六十五倍,就是一光年。 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千米,月球离地球近地点距离为35。7万千米;距离地球最远的远地点距离为40.6万千米。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 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11。月球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面积的1/14,比亚洲面积稍小。月球的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月球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3。

2、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如何测算 此刻采用激光测距手段。阿波罗登月之后在月球安装了全反射棱镜,地面天文台使用激光测量往返时间(等效于),计算出二者之间的距离。 或者可采用超声波的办法,从地球向月球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到达月球以后会发生回弹,回到地球。假设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S,超声波的速度是V,往返时间是T,能够得到2S=VT,由此可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3、地球和月球的关系 地球很久很久以前,昼夜温差较大,温度在水的沸点与凝点之间,不宜人类居住。然而月球其特殊影响,对地球海水的引力减慢了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使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趋向合理,带给了我们宝贵的四季,减小了温度差,从而适宜人类居住。 地球与月球互相绕着对方转,两个天体绕着地表以下1600千米处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转。月球的诞生,为地球增加了很多的新事物。 ?日落作文 ?距离作文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 ?保护地球的作文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填空含答案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填空 3.1仰望天空 1.太阳是太阳系唯一的一颗,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 3.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 4.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5.在比较太阳和月球大小的模拟实验时,观察圆纸筒模拟,大圆纸片模拟,小圆纸片模拟。 6.在模拟实验时,三位同学一直线,保持和不动,移动。当大圆纸片看上去和小圆纸片一样大时,请一位同学测量一下大小圆纸片与纸筒之间的距离。 7.通过模拟实验,我们知道: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大是因为 : 8.月球本身不发光,月球明两部分其实是的部分。 9.利用韦恩图比较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3.2阳光下的影子

1.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 2.日晷是古代的仪器。 3.太阳的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 4.要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通常我们需要借助的仪器是。 5.影子上午,下午。 6.清晨长,逐渐,中午最短,然后,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 7.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 8.太阳东升西落,影子的方向变化会像时钟一样转动,影子的方向与太阳方向。 太阳方向:,影子方向: 9.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 3.3影子的秘密 1.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遮挡物的。

2.、和(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要在和之间。 3.和的变化会导致影子的变化。 4.影子的变化包括和的变化。 5.影子的方向与的位置有关,影子方向与光源的位置。 6.影子的长短与有关,斜射的程度大,影子就。 7.影子的大小与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有关,距离近影子,距离远影子。 8.影子的形状与遮挡物的有关。 9.在模拟影子产生实验时,手电筒代表,木圆柱代表,白纸代表。 10.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等。 11.在生活中我们仰望天空,天空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云朵,它们是天然的,当阳光撒下的时候,会在天然的接收屏上形成。 3.4月相变化的规律 1.月球的形态没有改变,但因为在一个月内,反射太阳光的面积大小不一样,而导致人们看到的月亮形态不一样,这就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试题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修订) 3.1仰望天空 一.基础知识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会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 的一颗恒星,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质量和体积巨大,引力大,距离地球1.5亿千米。太阳表面能看到太阳黑子(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地方)。 3.月球是地球唯一.. 的天然卫星,自身不发光。质量和体积小,引力小,距离地球38万千米。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目前认为陨石撞击形成)。4.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大小差不多呢?答:由于太阳和月球离我们的距离不同,太阳离我们远,月球离我们近,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 5.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维恩图)二.《作业本》P40补充知识:既然月球自身不发光,为什么晚上看月球是亮的?1.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明亮部分其实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 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一.基础知识 1.制作日晷:(观测时间的工具) (1)在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或指南针)找方向,对准方向,平放纸板; (3)在纸板中心立上小木棒; (4)在纸板上画出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标上观察的时间; (5)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 2.发现的规律: (1)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2)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低,影子长;正午时,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长—短—长)(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太阳:东—南—西;影子:西—北—东) (4)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在太阳的反方向)。 (5)没有光,就没有影子。 二.《作业本》P42补充知识:日晷 1.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仪器,它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1个时辰表示2小时 2.日晷都是利用太阳的位置来测定时间的。都是球体都会东升西落都有光都有一定寿命出现在白天 会发光发热 体积大 距离地球远 表面有太阳黑子太阳 月球出现在白天和夜晚不会发光体积小距离地球近表面有环形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