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幕遮》导学案

《苏幕遮》导学案

《苏幕遮》导学案

贵阳清华中学班级:姓名:

1 《苏幕遮》导学案

一、回忆学过的关于“荷花”的诗句

二、作者了解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羁旅愁思是他词作的重要题材,另外有咏物词。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

词牌名:苏幕遮(有何来源)

三、读一读

1.初读,注音:

燎.沉香消溽.暑窥檐

..语干宿

..雨

小楫.轻舟芙蓉浦.

2.二读,解释加点字:

燎.沉香消溽暑

..窥檐语

...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梦入芙蓉浦.

3.三读,找出本诗的韵脚(押韵的字):

四、赏一赏

1.赏析诗词一般需要赏析哪些方面的内容?

2.这首诗词我们主要围绕内容(意象意境、炼字)、情感、技巧、词的风格(词境和语言风格)探讨,选取本词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句诗词,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写成200字左右的文字。

五、拓展迁移

北宋著名词人范仲淹也有一首著名的词作《苏幕遮》,请分别从内容(意象意境)、情感、技巧、词的风格(词境和语言风格)四个方面比较与我们刚刚学过的词作周邦彦《苏幕遮》之间的异同点。

苏幕遮(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②黯:形容心情忧郁。③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sì):羁旅之思。

参考译文:天空的云,碧蓝碧蓝,地上的叶,金黄金黄,秋天的色彩与秋水连成一片,浑然一体,秋波上,笼罩着寒烟,那寒烟也染上了翠绿的颜色。夕阳呵护山峰,蓝天与秋水相吻,芳草不解人意,竟绵延到了夕阳映照不到的所在。

思念家乡,黯然消魂,旅途的愁绪,挥之不尽,夜晚,只有美梦之中,才可享受片刻安静的睡眠。

明月夜,切莫独登高楼,倚楼远眺。那时刻,一杯浊酒入愁肠,点点滴滴,就化着了相思的泪水。

苏幕遮导学案学生版

《苏幕遮》导学案 课型:文本研读课编写人:程婷审核人:占江鹏审批人: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2、过程与方法: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预习案· 一、走进作者 周邦彦是北宋后期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他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他写了一篇《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他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他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但在内容上有明显不足,多为泛咏旅思、绮情之作。 二、知识积累 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燎( ) 溽( )楫( ) 浦( ) 芙蓉() 2、结合注释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燎.沉香( ) 消溽.暑( ) 鸟雀呼.晴( ) ( ) 梦入芙蓉浦.( ) 侵晓窥.檐语( ) 侵晓 .. 3、翻译全词 ·探究案· ①这是一首清疏明快的写景词,请展开联想,上阕描绘了哪几幅图画,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②词人系宋代词坛大家,有高超的遣词造句功力。请找出上阕中精彩的炼字,并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③《苏幕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体会一下这景和情联系的纽带是什么,是通过哪个意象反映出来的? ·拓展延伸·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周邦彦《苏幕遮》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周邦彥《苏幕遮》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 析 周邦彥《苏幕遮》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苏幕遮 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 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 郎相忆否?小戢轻舟,梦入芙蓉浦。 14.这首词上片主要写_____,下片主要写_____,联系两片之间的情感纽带是_____。(3分) 15.写相思的古诗词中有一种常用的写法:以想象对方思念的情境来表达自身柔肠似断的思念。这首词有这 种写法吗?试作分析。(3分) 14.写景抒情风荷 15.“五月渔郞相忆否?”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是从友人角度落笔;在这盛夏五月的时节,我的在故 乡一起钓鱼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想念我?我可非常想念 你们,在梦中划着小船,和你们一起畅游芙蓉浦中。这样,更突出了词人的乡愁。 赏析 此词上片记景。起头描写的静景,焚沉香以消溽暑,

这二句的环境安静非常。三四句出现鸟叫,并点出昨夜 下雨,并有动景——鸟雀的动作,表示晴天到来,气氛 轻松愉快。五六句清秀的工笔细描,极具形态又仿若音 乐在耳。以荷花形态动作的轻快结束上阙。 下阙抒情相对上阙缠绵倍至。又用词白话,大不同 他精工细腻的风格。一二句点出现在住的地点非家乡。 三四句思乡之情溢于纸外。五句低问家乡渔郎是否思念 自己以反衬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浓烈思念。后两句就进入 梦中。层次分明,分工细致,线条流畅。从实地荷忆旧 曰友,又梦入旧地荷,变幻莫测。前人评周邦彦写词 “擅长写景咏物,精工词语,铺叙中,曲折,变化,回环。”(张炎《词源》)。吴世昌也曾说“清真长调小令,有时有故事,脉络可循,组织严密,以事用字时出之, 不浪费笔墨,亦增结构之美、韵调之精。”(《词林新话》吴世昌著;北京出版社2001年10月一版一印;第179页)。这首小词深证其是。 从上面的分析,在我们的面前可以出现这样一个情景:五月盛夏的汴京的一个早晨,昨夜刚下过雨,闷热 非常,很潮湿,主人刚醒;嗅到昨夜消溽用的沉香残味,听到周围的鸟叫,更显静寂,并起身看鸟儿那可爱的动作。屋外荷花雨后正盛,在曰出之后,荷叶上的雨珠渐 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

《苏幕遮》,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幕遮》教学设计 丹凤县商镇中学周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从诵读中体会本词景与情的关系。 ②深入分析本词是如何把羁旅愁思与所咏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 ③赏析本词写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 能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等方法体验并赏析作品内容和表现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周邦彦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表现思念故乡的情怀。感受作者久居京华的羁旅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深入品味此词的丰富感情和优美意境。 【教学难点】 分析本词如何把羁旅愁思与所咏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感受到作者的感情色彩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法】诵读、点拨设疑导读 【学法】诵读探究讨论归纳拓展延伸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荷花,是夏日诗卷中最想收藏的清梦。雨后初晴,微风中的荷花嫣然欲语,尽情摇曳着清雅的风姿。水天相映的地方,荷花娉婷而立,翠盖红裳,点染了夏季长卷中的池塘。让我们走进宋朝的沧海桑田,品味周邦彦笔下的荷香诗韵。(板书课题) (二)知人论世,走近作者 学生参看P50注释①了解词人的基本知识。了解词人的写作主题、风格,影响等情况,积累相关文学常识。 (三)初读感知 1、自由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要读出感情 点拨:诗歌美读大有讲究 a、要注意句内节拍,联末韵脚; b、词大多是参差不齐的长短句组成,缓急要处理好; c、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以情带声,因声求气,声情并茂 2、学生展示自读成果并加以点评 3、播放范读视频。通过名家的朗诵进一步感知词人情感。学会吟咏词句。

《苏幕遮》教学设计

《苏幕遮》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通过诵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更深切体会作品的情感2.通过揣摩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二、教学重点 .朗读指导 2.揣摩语言,体会意境,培养想像力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四、教学设想 .本篇属于选修的诗歌部分,这一部分自主赏析作品四篇,两首诗、两首词对于诗的赏析,课本作了赏析示例,而词的赏析示例没有,因此选择这首讲读,为学生鉴赏词作一个示例诗词鉴赏历来强调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这就是要深入吟咏和诵读,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诵读,让学生在这一方法体会诗中的节奏,体味诗歌的意境,领会诗的文旨和意味2.在比较中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扩大知识面因此,教学中选择了同样写乡思的范仲淹的《苏幕遮》进行比较,加深对本词情感的把握

3.对于周邦彦,学生在这以前未接触过,文学文体常识在讲解过程中作简要补充 五、过程与方法 .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赏析词的语言,探究词是如何做到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3.吟诵,“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通过诵读“进入角色”,深切体会词中的情感 六、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余光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继柳永之后“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周邦彦的思乡情中,看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板书课题)

《苏幕遮》导学案

通道一中高二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导学案 课 题 《苏幕遮》主备人吴学菊备课组成员邦桂学菊丽群晓英掌兰 课型新 授 课 时 一课时总课时一课时授课人 集体备课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更深切体会作品的情感2.通过揣摩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难点1、朗读指导 2、揣摩语言,体会意境,培养想像力 3、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教法 学法 诵读法、探究法 教具 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学案二次备课(修改)导入新课: “人穷则返本”、“落叶归根”等熟语说明中国人烙印在骨子里的 就有思乡情结。如: 苏幕遮(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 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 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说的是: 蔚蓝的天空下,黄叶铺满了大地。一望无边的秋色与湖水、远天相 连,水上泛起迷茫苍翠的雾气。在水天相连的地方,远山衔着夕阳。无 情的芳草,一直伸展到了斜阳之外的天边。 思念故乡的忧伤,追忆旅途的愁苦,彻夜难眠,除非夜夜做一宿好梦, 才能使人安睡。月儿高高的挂在天上,映照这高楼,(我)独自倚在栏 杆上。想喝杯酒儿解解愁,酒入愁肠,都化为点点相思泪。 无巧不成书,同样是北宋,同样是表现思乡之情,而且是同样词牌 名《苏幕遮》则出自另一位伟大此人之手,他就是——周邦彦!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周邦彦的《苏幕遮》。 新课讲授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见“教辅资料”) 江南名人之周邦彦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 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 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 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 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 已佚。

苏幕遮 范仲淹 导学案

苏幕遮 ——范仲淹 【教学目标】 1、体味写景抒情词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在写景中体现的思想感情。 2、掌握分析意境型和赏析思想感情型的答题方法,学以致用。 3、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分析意境型和赏析思想感情型的答题方法,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 —1052 ),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生于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卒于皇祐四年(1052 年)吴县(今属江苏)人。 他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 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重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 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二、背景链接 范仲淹是北宋前期的一代名臣,作此词时正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对边塞生活非常了解。 三、知识拓展: 羁旅怀乡诗常见意象 1.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常暗指故乡。 2.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也可表现游子思乡。如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月亮: [见月怀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作真,为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5.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6.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7.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8.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9.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爱惜,如“故人”; 10.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相关高考常见类型 1、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 答题步骤: (1)景:先用一个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图景,如夕阳秋景图之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详细概说画面;(2)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3)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2、赏析思想感情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主旨。对于本诗的内涵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情感或某句诗的含义。 答题步骤:(1)概括: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思想感情。(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思想感情。(如果遇到多个情感情况最好分点作答) 【课前预习】 一、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 1、重点字词: 黯追 旅思思 2、诗文翻译:

周邦彦《苏幕遮》精编教案

周邦彦《苏幕遮》教案 教学参考 0917 1407 周邦彦《苏幕遮》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体会词中的情感。 教学重点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提高诗歌鉴能力。 教学方法:在多媒体网络下的协作式教学。师生相互质疑、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 周邦彦(10561121):中国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他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二、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为分明。 第一句起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第二句写境静心也静。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叶上”句,清新而又美丽。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动态可掬。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音响动人。是写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这像是电影的镜头一样,是有时间性的景致。词句炼一“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这样,我们再回看一起的“燎沉香,消溽暑”的时间,则该是一天的事,而从“鸟雀呼晴”起,则是晨光初兴的景物,然后再从屋边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再看首二句,时间该是拖长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静可知,意义丰富而含蓄,为下片久客思乡伏了一笔。 下片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紧接“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一结两句,“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 这首词构成的境界,确如周济所说:“上片,若有意,若无意,使人神眩。”(《宋四家词选》)而周邦彦的心胸,又当如陈世所说:“不必以词胜,而词自胜。风致绝佳,亦见先生胸襟恬淡”《云韶集》。足见周邦彦的词以典雅著称,又被推为集大成词人,其词作固然精工绝伦,而其思想境界之高超,实尤为其词作之牢固基础。 译文:细焚沉香(名贵香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故乡的我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小船,我的梦中来到了荷花塘。 三、小结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上片先写室内燎香消暑,继写屋檐鸟雀呼晴,再写室外风荷摇摆,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 下片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园,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相似的故乡吴门的五月的风物,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相思之情淋漓尽致。

《苏幕遮》导学案

《苏幕遮》导学案 一、导入作品,知人论世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是继柳永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是“词中老杜”,“词家之冠”。著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羁旅愁思是他词作的重要题材。 二、诵读词作,初步感知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作品内容) 思考:1、从结构看,词的上下片分别侧重写什么? 2、本词主要写了什么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从哪里可以看出? 四、内容赏析,深入了解 (一)赏析上阕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景中出现了哪些主要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哪几幅图画?词人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这几幅图画的? 2、问题探究(语言品味) 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最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句评价?(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二)赏析下阕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1、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哪些字较好地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2、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思考探究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情与景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的是哪个意象?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中“呼”和“窥”两个字有何妙处? 2、《月夜》 杜甫 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积累写荷的诗句。 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是一个君子的形象。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以荷花来比喻自己美好高洁的节操。大家还知道哪些写荷花的诗句? 4、积累羁旅诗的主要思想内容

苏幕遮公开课优秀教案

《苏幕遮》教案孟园园祥云一中 一、教学目标: 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2、理解周邦彦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表现思念故乡的情怀,感受作者久居京3 华的羁旅思乡之情。二、教学重点: 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2 三、教学难点:体会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鉴赏词人表情达意的不同手法及其巧妙之处。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五、教学方法:诵读体味、合作探究、问题引导六、教学时间:一课时七、板书设计: 苏幕遮 周邦彦 羁旅之思忧愁燎香消暑沉闷 风荷 上片鸟雀呼晴欢快下片 写景(见景生情)抒情 思乡之愁伤感风荷出水欣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到荷花,我们都会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写尽荷花品格的诗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历代文人中吟咏荷花的作品也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周邦彦的一首咏荷佳作——《苏幕遮》。[设计说明]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和情绪准备。 二、作者及作品风格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宋徽宗时曾任大晟乐府提举官,进一步完善了词的体制形式。他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推崇。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让学生对作者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设计目的]“知人论世”[三、诵读词作,初步感知1、全班齐读(检查预习) 初读要求:读准字音 燎(liáo) 溽(rù) 侵(qīn) 窥(kuī) 楫(jí) 浦(pǔ) 2、教师点评,指导诵读:

我的《苏幕遮》导学案有答案

《苏幕遮》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风格。 2、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背诵本词,体会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3、品味语言,把握词中情与景的关系。 学习重点 1、赏析名句 学法指导 诵读法、讨论法 一、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等职。他精通音律、善作词,其作品善铺叙而含蓄,富丽精细,格律精严,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推崇,旧时词家称他为“词家之冠”。他的词在语言的运用和层次的布局上独具匠心,被誉为“词中老杜”。 他的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少有咏物之作。漂泊孤独和憔悴失意,是周邦彦词的情感基调。周词能够将羁旅愁思和所咏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如《苏幕遮》。 周邦彦开宗立派,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 二、自主学习 1、初读,注音: 燎.沉香消溽.暑窥檐 ..语干宿 ..雨 小楫.轻舟芙蓉浦. 2、二读,解释加点字: 燎.沉香消溽暑 ... ..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一一风荷举. ...水面清圆 梦入芙蓉浦. 3、三读,找出本诗的韵脚(押韵的字): 4、朗读、背诵(要求:紧扣情感的表达去揣摩朗读的语调和语速) 诵读提示: 本词上片写景,整体格调活泼,诵读时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同时又要读出词人情绪的变化。下片抒情,格调轻柔,如梦似幻,诵读时要充满深情,读出梦幻的感觉。 5、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描绘上片所展现的画面。(不是简单的翻译。以原句为基础,充分想象和联想,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可以用第一和第二人称的口吻描述。) 6、词上片写眼前美景,下片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三、合作探究 1、词的上片写景,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周邦彦《苏幕遮》导学案

《苏幕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2、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预习案】 一、走进作者: 周邦彦是北宋后期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他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他写了一篇《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他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二、知识积累 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燎( liáo ) 溽( rù) 楫( jí) 浦( pǔ) 2、结合注释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燎.沉香( 点燃) 消溽.暑( 湿润) 鸟雀呼.晴( 欢呼) ( 快天亮时) 梦入芙蓉浦.( 水边) 侵晓窥.檐语( 偷看) 侵晓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雨后天晴,鸟雀欢快的鸣叫,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②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③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我家本在吴越一带(今钱塘),长久地客居长安 ,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烦闷---欢快) ②下阕写了什么情? 【探究案】 ⑴作者感情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哪个字表现出来的?分析这几个字的妙处. (“呼”和“语”。拟人:“呼”字,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暗示昨夜雨,今朝放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综合性学习教案)《虞美人》《苏幕遮》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虞美人》《苏幕遮》导学案(人教版 高二选修) 综合性学习教案 年级:高二编写:谢一彰审定: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制时间: 2013--12 班次:小组:姓名: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理解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4、背诵两首词。 【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讨论交流、质疑对抗、小结归纳、反思感悟 阅读诗歌常用方法:(1)诵读涵咏;(2)知人论世;(3)入情入境。 【重难点预测】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知识链接】

一、词的一般知识: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为了说明方便,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 1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约艳丽温庭筠、李煜、晏殊 2、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苏轼、柳永、秦观、李清照 3、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 4、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张炎 二作家作品及相关背景 【学习过程】 一、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首先请大家自由诵读,诵读时注意 ①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轻重、读出感情; ②理解诗歌内涵、理解作者感情、走进作者内心。 在诵读的基础上共同明确词本的词眼及感情基调(B级) 二、合作探究,小组展示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完整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案及答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习要求】 1.领悟作品悲凉苍劲的特点,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 2.理解这首词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3.理解这首词用典的艺术特色,品味词中富于表现力的词句。 【学习重难点】了解全词中引用的各种典故以及用典的意思。 【学时安排】2学时 【学习方法】诵读法、质疑法、归纳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主要任务:了解词牌、作者、背景,熟悉典故,诵读并背诵全词。 一、课前学习 1.注音 舞榭.()歌台巷.()陌.() 廉.()颇.() 封狼居胥.()佛.()狸.()祠下 2.古今异义 舞榭歌台,风流 ..总被,雨打风吹去。 古义:_ __;今义:指。 3.活用 “赢得仓皇北顾”中“北”是方位名词用作,解释为。 “尚能饭否”中“饭”是名词用作_,解释为。 4.填空 本词作者,字,别号,(时期)著名爱国主义词人。其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与(北宋)齐名,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作品集:《》。 二、课堂探究 1.解读文题,课文题目提供了哪些信息? 2.问题探究 (1)反复朗读课本,给本词划分节奏,找出韵脚,体会情感。 (2)通过反复诵读,你觉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3.巩固练习 ⑴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⑵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置语序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⑶下列典故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狼居胥(孙仲谋) B.人道寄奴曾住(刘裕) C.佛狸祠下(拓跋焘) D.元嘉草草(刘义隆) 名句填空。 ①元嘉草草,,。 ②四十三年,,。 ③凭谁问,,。 第二课时 主要任务:了解全词中引用的各种典故以及用典的意思,感知作者写作此篇作品的心情,体会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课前学习 1.背诵全词(默写) 2. 本篇中刻画自然景物和摹写历史场景的句子十分形象、传神。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反复诵读。 3.典故是古代诗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引用以往典籍中的原话或据原话稍作修改的,叫做语典;引用某种史实而高度概括的,叫做事典。请从本篇中任意选择一个典故,说说它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二、课堂探究 1.典故一:孙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⑴孙权有何作为?⑵“舞榭歌台”指什么?⑶“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什么句式?⑷这表现词人什么情感与立场?

《苏幕遮》汇报课公开课教案

《苏幕遮》教案 周邦彦 一、导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ppt) 同学们一起填一下这三个空。这些诗句的描写对象有何共同点?(生:莲)对了。 我国古代诗人对“莲”情有独钟,他们用一支生花妙笔写下了许多关于“莲”的诗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莲相关的宋词《苏幕遮》,作者周邦彦(ppt),他是婉约派的典型代表。(板书:苏幕遮周邦彦)同学们把书翻到50页。 二、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结合注解,疏通诗词大意,看看有哪些字词不懂? (教师点拨:吴门:江南的苏州,也可以说苏杭一带,此地多莲花。所以,柳永的《望海潮》里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相忆:就是忆相,“相” 偏指一方,可翻译为“我”。)哪位同学可以朗诵下诗歌。(提示:语调语速)齐读。 三、整体感知 读过此诗,同学们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ppt) ——思乡(板书) 从哪里看出来? ——故乡遥,何日去。久作长安旅(重复肯定) 家住江南苏州园,天涯漂泊客京城。路遥何时是归程?“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思乡之情溢于言表。通过作者的人生经历同样可以看出他的思乡之情,下面了解下作者:周邦彦(1056-1121)是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生在仕途上辗转,几度奔波于地方州县,深切感受到漂泊的滋味,

于是羁旅愁诗成为他词作的重要题材(ppt)。(钱塘——家住吴门漂泊——久做长安旅) 四、精雕细琢 那么作者是借助什么来表达思乡之情的呢?——景 (一)那大家先来看上片(齐读),上片重在写景,景中出现了哪些主要意象? ——沉香、鸟雀、风荷(提示:学生可能会答到“初阳”等,教师在肯定他的同时,强调那是次要意象。) (二)诗歌的魅力在于简约的语言往往能激发我们无穷的想象。根据三个主要意象概括一下描绘了哪三幅图画? ——燎香消暑图;鸟雀檐语图;风荷飘举图(板书) 优美又形象,我们一起来赏析这三幅画面,看看它们美在哪里? 作者在写景过程中一定有独特的关注点。我们可以从立足点的角度观察写景过程中是否存在远近、高低、俯仰的变化,比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也可以从感官的角度,调动五种感官;也可以从手法。也可以从练字角度,化腐朽为神奇。那么这三幅图片的美,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呈现的? 1、感官描写 燎沉香——嗅觉 听雀语——听觉 观荷举——视觉 调动了这样几种感官,让我们更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不但能嗅到沉香,能听到鸟欢快的叫声,还能看到荷随风摇曳的风姿。这图美不? 那除了感官描写还有哪些方面?比如练字。 2、炼字 “呼”:呼唤,写出小鸟叽叽喳喳的欢快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同时,古诗词中鸟雀呼唤还暗示着雨过天晴,所以这一句暗示昨夜有雨,今朝即将放晴。

《苏幕遮》《八声甘州》学案

《苏幕遮(碧云天)》、《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学习目标 1. 了解范仲淹、柳永生平及其词的创作风格。 2、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3、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前预习 一、背景资料 1、作者简介 范仲淹:(969 -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宋真宗朝进士。庆历三年(1043)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老七,晚年作过屯田员外郎,所以当我们说到柳永、柳三变、柳耆卿、柳七、柳屯田时,都指一个人。他才华横溢,创造了慢词,扩大了词的功能和内容,他的词分三类:一是写都市生活的繁华,二是写男女爱情的苦痛,三是写羁旅行役的悲伤。 二、背景信息 范仲淹是宋代的政治家,性格刚正坚毅。但《苏幕遮》这首词抒写了羁旅相思之情写柔情,千回百转。看似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尽管是政治家,也有他自己的个人生活,有友谊,有爱情,在作品里反映出来并不奇怪。这首词抒写羁旅乡思之情,题材基本上没有脱离传统上离愁别恨的范围,但是意境的阔大却是这类词所少有的。 《八声甘州》大约作于柳永游宦江浙时,是一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这首词融写景、抒情于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妇情绪,语浅而情深。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苏东坡语)。 三、知识梳理: 1、字音辨析? ?(1)追旅思(?????? ) ?????(2)池上暝(????? )? ????(3)记省(???????? ) ????(4)苒苒(?????????? )(5)颙望 (???????? )????? (6)恁? (????????? ) 2 、解释加点词语 黯乡魂(?????? ) ?追旅思(??????? ) 渐霜风凄惨(?????? )红衰翠减(?????????? ) 望故乡渺邈(????? )?????????? 苒苒物华休(?????? ) 妆楼顒望(??? )??????????????? 正恁凝愁(???? ??) 3、名句默写 山映斜阳天接水,?????????????????? 。 明月楼高休独倚。????????????????? ,????????????????? 。 沙上并禽池上暝,????????????????? 。 渐霜风凄惨,??????????? ,????????????? 。 人生自是有情痴,?????????????? 。欧阳修《玉楼春》

学生版《苏幕遮》导学案

《苏幕遮》导学案 主编:翟艳香审核:聂建英 【学习目标】 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情绪变化,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2、品味语言,感受意境,鉴赏词人表情达意的不同手法及其巧妙之处。 【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周邦彦是_________后期著名的________派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等职。他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县,深切地感受到漂泊的滋味,于是羁旅愁思成为他词作的主要内容。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能够将羁旅愁思和所咏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如《苏幕遮》。他精通音律、善作词,其作品善铺叙而含蓄,富丽精细,格律精严,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推崇,旧时词家称他为“词家之冠”。他的词在语言的运用和层次的布局上独具匠心,被誉为“”。 2、积累写荷花的名句名诗。 【基础过关】 一、加点字注音: 燎.沉香( ) 消溽.暑( ) 干宿.雨( ) 小楫.( ) 芙蓉浦.( ) 二、解释加点字: 燎.沉香消溽.暑侵.晓窥.檐语干宿.雨. 一一风荷举.芙蓉浦.五月渔郎相 ...忆否 三、我的问题 【自主学习】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从下片来看,本词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抓词语,品诗意) 2、上片描绘的怎样的图景(用四字结构概括其内容)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3、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的是哪个意象 4、诵读这首词的上阕你将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和语调“风荷举”三字是轻读还是重读下阕诵读时你将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诵读

二、品味语言,自主赏析,体会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 1、方法指导 炼字型试题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使用了什么技法,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达到怎样的效果。 2、自主赏析,品味语言 (1)“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你认为哪两个字用的最为传神,请具体赏析。 (2)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两句,“最能得荷之神理者”,你认为这两句好在哪里,为什么 ①清园 ②一一 ③风 ④举 【合作探究】 1、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月夜》《邯郸冬至夜思家》和“五月渔郎相亿否”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词中除了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外,还寄托了其他什么情感 【巩固检测】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词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 B、全词语言自然明丽,淡雅素洁,别具一格,词境清新而爽朗。词人的乡愁很深,可语出淡然,愁绪便如薄雾轻烟。 C、“侵晓窥檐语”写出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们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D、“燎沉香,消溽暑”情绪烦闷,朗读时声音要低沉,语速稍慢。朗读“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四句时语速要稍快,以喃喃自语的感觉诵读出来。 2、翻译下列句子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总结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我在诗词鉴赏方面有怎样的收获

边城学案及答案

边城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为重点,※为难点) ★感受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美” ★ 品味学习小说中诗一般的语言 ※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学习方法】:诵读法(泛读和精读相结合)【文预习】: 、字音字形: 放散(sàn)热气 寻觅(ì) 喁喁(óng)说话 黑黝黝(ǒu) 痴(hī)情 埋(án)怨 焖(èn)瓜菜 间(iàn)或 啭(zhuàn)着喉咙 傩(nuó)送

涎(xián)皮 莞(ǎn)尔而笑 2、词语积累: ⑴多音字: xū(喘吁) ái(埋没) qià(翘起) fāng(牌坊) 吁 埋 翘 坊 ù(呼吁) án(埋怨) qiá(翘首) fáng(油坊) ì(自怨自艾) háng(一场雨) úú(喁喁私语)(形容说话的声音,多指小声)艾 场 喁

ài(方兴未艾) hǎng(广场) óngóng(喁喁)(比喻众人景仰归向的样子)⑵形近字: 喁ú(喁喁私语) 肆sì(大肆) 媸hī(妍媸) 隅ú(负隅顽抗) 肄ì(肄业) 嗤hī(嗤笑) 蒿hā(蒿草) 篁huáng(篁竹) 俑ǒng(兵马俑) 嵩sōng(嵩山) 徨huáng(彷徨) 甬ǒng(甬路) 缟gǎ(缟素) 惶huáng(惶恐) 涌ǒng(涌现) 槁gǎ(枯槁) 蝗huáng(蝗虫)

踊ǒng(踊跃) ★文学常识 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作品着力描绘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 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有7余本作品集,如《石子船》、《八骏图》、《湘西散记》等,被人称为多产作家。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 《边城》是沈从文最具盛名的代表作。小说取材于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写了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与当地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兄弟俩纯净的爱情纠葛,凄美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幅古朴又绚丽的湘西风俗画卷。 本文节选自《边城》第13至1章。 ★初读印象 、小说写了哪些人物?核心人物是谁?

(综合性学习教案)苏幕遮(周邦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苏幕遮(周邦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 版高二选修) 综合性学习教案 教学目的 1. 了解周邦彦的生平事迹 2. 掌握词的内容及表现技巧,品味语言 3. 诵读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词的内容及表现技巧,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 教学方法:诵读、赏析、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宋人周敦颐说:氷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除了《爱莲说》,同学们还能想起哪 些关于莲荷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莲荷有关的词周邦彦《苏幕遮》

二、知人论世 周邦彦,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宋婉约词派之集大成 者,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著有词集《片玉词》。 周邦彦的词作,讲究音律、句法、章法,在艺术表现上精雕细琢, 追求精巧含蓄的词境。 羁旅愁思是周邦彦词作的重要主题,咏物也是周邦彦词作的主要题材,新月、荷花、梅花、梨花、杨柳等都是他吟咏的对象。 周词能够将羁旅愁思和所咏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苏幕遮》就是一首将思想情绪与荷花风姿融合在一起的佳作。 三、解题 苏幕遮”词牌名,原为西域传入唐教坊曲,宋代词家用此调另度新曲,为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四、整体感知 1.注释 ①溽r 4润湿、湿热。 ②呼晴,唤晴,旧时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喜鹊搭窝高, 当年雨水涝。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 有风不等黑。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 出门晴天报。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 天气要变坏。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经典导学案

2013-2014高二语文选修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2015年1月日 第三单元 苏幕遮(周邦彦) 【学习目标】 1.诵读全词,把握其中的情感。 2.掌握本词“反客为主”的表现手法。 3.背诵全词。 【学习重点】 词中蕴含的情感 【学习难点】 “反客为主”的表现手法 预习案 一. 积累描写荷花诗句 1. ,。 2. ,。 3. , 。 4. ,。 二.作家名片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

编制人:计艳霞审核人: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评价校书郎等职。他精通音律、善作词,其作品善铺叙而含蓄,富丽精细,格律精严。 周邦彦是继苏轼之后北宋中后期词坛领袖,他不同于苏轼追求创作自由,注重抒情言志,而是强调精心勾画,法度井然,注重词境的开拓。他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派词人。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燎.沉香 2.消溽.暑 3.侵.晓窥檐语 4.叶上初阳干宿雨 ... 5.小楫.轻舟 6.梦入芙蓉浦.。 四.整体赏析 这首词上片:下片:(写景或抒情)。这首词主要抒发词人 的情感。 【我的疑惑】:

探究案 1.这首词上片是如何写景的?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上片的景。 2.下片是如何抒情的? 3.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关联密切,想想二者有什么关 系。请结合诗句分析。 【学法归纳】鉴赏诗词情感的答题步骤: 1. 2. 3.

训练案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 “故乡今夜思千里”,诗人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写思乡之情的?【自我评价】 探究非常好好一般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我的收获】 【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指导》57页的练习。 【预习新课】 预习《过小孤山大孤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