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村优化脱贫供需关系研究——以翠屏区胡坝村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村优化脱贫供需关系研究——以翠屏区胡坝村为例

社科纵横2018年6月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第18卷第2期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村优化脱贫供需关系研究

——以翠屏区胡坝村为例

○石磊1侯刚2

(1,2.中共宜宾市委党校,四川宜宾644002)

[定稿日期]2018-05-26

[作者简介]1.石磊(1975-),男,四川宜宾人,中共宜宾市委党校科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法学、精准扶贫;

2.侯刚(1987-),男,四川宜宾人,中共宜宾市委党校机关党委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成都召开的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提高脱贫质量”,为今后四川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而随着精准扶贫的纵深推进,贫困村的脱贫供给侧和需求侧矛盾日渐增多,“三农”问题开始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1],也是“三农”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乡村振兴是顶层设计,包含有脱贫攻坚;脱贫攻坚是内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2]。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将会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全方位地影响着精准扶贫的推进[3],要求不断深化农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村农业结构,助力农村经济质量稳步提升。翠屏区胡坝村隶属于(省级)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如何通过创新举措,优化该村脱贫的供需关系,高质量、高效率打赢脱贫攻坚战,稳步实现乡村振兴,显得尤为重要。

一、胡坝村的贫困现状与主要特点

(一)基本情况。胡坝村位于宋家镇北部,距场镇3.5

公里、宜宾市区27公里;面积4.02平方公里;属浅丘地区;辖8个村民小组505户1802人,2016年劳动力984人,外出务工810人。胡坝村属省定贫困村,2014年识别建卡贫困户96户315人,贫困发生率达17.5%,截至2016年底,已

脱贫88户305人。

(二)主要表现。一是自然生态脆弱。耕地基本上是16-20度的油砂坡,土层薄、屯水难,导致土地承载能力较弱。二是基础设施落后。2014年底全村有一半村民小组未通公路,水利设施薄弱,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通电通讯水平较低。三是村民素质偏低。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58人(含大专3人)、占3.2%;初中481人、占26.7%;小学及以下1264人、占70.1%。四是经济发展滞后。2014年该村人均纯收入不到5000元,无集体经济,“三间土坯房,一锅苞谷粥”是普遍现象。

(三)主要特点。一是贫困范围规律性。家族集中连片贫困现象明显,江、张、王等3个大姓占了贫困户的58.3%。二是贫困类型多样性。既表现为经济贫困,又表现为能力贫困,如贫困人口没有“一技之长”的占85%以上,还表现为权利贫困,如村民参与村上规划的机会不多。三是贫困阶段转移性。在保留了传统的贫困特征以外,又出现了由温饱型贫困向发展型贫困转变、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由生产性贫困向天灾人祸致贫转变等新的贫困特征。二、基于胡坝村脱贫攻坚供需矛盾的问题分析贫困群众的需求可分为差异性的个体需求和普遍性的公共需求两大类。公共需求以个体需求为基础,但公共需求不是个体需求的简单累加。

(一)脱贫需求侧存在的迫切问题1.贫困户的个体需求。调研组重点结合胡坝村的实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脱贫攻坚的纵深推进,如何客观总结过去实践中的成绩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调研发现,许多贫困村都存在脱贫供需矛盾

问题,且翠屏区胡坝村具有典型性。为此,本文从四个方面为胡坝村优化脱贫供需关系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以供其他贫困村参考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供需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750(2018)02-0055-04

5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