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留守儿童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论留守儿童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论留守儿童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论留守儿童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论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肖铸庞,任桥维,李煌旺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拥有农业户口的农民工涌入了城市,汇成了一股强大的“农民工”流。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民工”的子女被留置在家,而产生了所谓的“留守儿童”。如今有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我们于2014年2月1日至3月十二号之间,通过问卷调查,采访阅资料等形式,对哈尔滨工程大学周围的流动人口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了许多问题,也寻找到了一些解决方案。据此,我们针对问卷调查所反映

的问题已经在采访的进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儿童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留守儿童;户籍制度,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教育制度

Discussion on the reason of the children left behind and its

solution

XIAO ZhuPang, REN Qiaowei, LI Huangw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city changes a process to accelerate, more and more agricultural accounts of migrant workers into the city, into a powerful "migrant workers" flow.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many of the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are left in the house, and resulting in the so-called "Left-behind children". Now there are about "left-behind children" problem has become our society cannot evasive problem. Therefore, we from February 1, 2014 to March twelve,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and other forms of reading materials,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around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on the special investigation, found that many of the problems, but also to find some solutions. Accordingly, we survey on the problem has been found in the interview process,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s for children.

Keywords:Left-behind children;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medical security, education system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离开大山,走向城市成为了一种不可制止的趋势。而在这种现象产生的初期,由于各方面原因的限制,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无奈地把子女留置在家里,因此而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不仅是当前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也是妨碍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更是阻碍了国家长期健康,高效发展。因此,欲使

社会更为”和谐“,中国更为”美丽“,就绕不开解决”留守儿童“这个问题。

而以往的解决问题方案,要么是只注重

到问题的某一方面,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要么是害怕改革的力度过大会触动很多“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引火上身,故

只能做一个“泥瓦匠”,那里“漏水”

了就修补那里;更有甚至,根本就没有

抓到问题的关键,反而把责任一味的推

卸给无辜的农民。为了避免陷入这种研

究窘况,我们努力跳出以往的研究范式,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方法,先追本

溯源——探寻问题的形成脉络;再取干剔枝——找寻问题之所以产生的的根本原因;最后再顺势定位——找到解决问题

的最快,最有效的方案。

一“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切入点及其分析

留守儿童的定义:是指父母双方或

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

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

一起的儿童。由此可以看出,“留守儿

童“产生的最浅显的原因就是其父母或

者父母中的一方离开户籍所在地,去了

其他地方,却无法带上他们。因此,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切入点就是他们

的父母为什么要外出?而且为什么又不

能带上他们呢?这个问题在不同的时期

有着不同的原因。所以接下来我们将划

分不同的时期进行分析。为了信息的处

理方便我们根据人口普查的间隙划分时

间分析原因的时间段。

1.1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

普查期间

改革开放,在进行了二十年之后,

国家的经济已经得到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物价水

平也在逐年升高。

在此期间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中存在

在有可能是“留守儿童“父母的最有可

能的就是子女尚幼的人。他们主要考虑

的是经济因素。这些人群一般年龄处于二十到三十岁之间,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有足够的精力去拼搏,加之他们还

有正处于中年的父母可以帮他们看样子女。所以他们更多考虑的是能够多结余

一点钱,以使自己能够支付的起将来子

女上学所要的费用,或者是为了存钱在

他们的户籍所在地盖一幢房子,甚至是

在城市里买一幢房子。而大城市拥有更

多的机会,能够挣到更多的钱。为了避

免带着孩子外出所带来的不便,所以他

们只能把孩子留在家里给父母带养。

1.2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

普查期间

对于这段时间进入城市的农民工,

很多是没能接受高等教育的。这些没能

够赶到改革开放提供第一桶金的人,在

此期间进入城市,是因为依靠责任田所

带来的收益已经无法满足一家人的生存

需求,为了满足他们生活的需要他们不

得不外出打工。由于走向城市较晚,再

加之知识水平有限,所以他们一开始所

能从事的要么是依靠体力劳动换取报酬

的工作,要么是从事一些不需要依靠太

多正规培训的小本买卖。在这些人中现

在还是“留守儿童“父母的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长期从事于务工的人,因为

工资的提升速度跟不上物价的上升速度,所以这些人一般还省不到能够在城市买

房的钱。另一种则是从事的是不稳定的

或者是流动的经商活动的人群。前者所

带来的收益较少,无法支撑起一家人在

城市生存。后者则由于可能存在收益上

的波动,所以也无法保障能够有稳定的

收入。对于他们,之所以把子女留在家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源于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福利制度(对于农民最重要

的是医疗制度)跟不上社会的需求。由

于户籍制度的原因,导致他们的子女无

法就地高考,因此还要回户籍所在地高考,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更重要

的事由于新课改,很多省份都能够自主

命题,所以教科书中的内容和教课的侧

重点也许会存在不同,这更加大了那些

需要回户籍原地参加高考的孩子的难度。所以很多家长为了避免处理这些矛盾,

就不得不把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学习。

1.3第三次人口普查到第四次人口

普查期间

这期间进入城市,现在仍然是“留

守儿童“的父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

们在刚得到进入城市机会时大多都只是

抱着一个进城挣点外快,以供家用的目的,根本就很难考虑要在在城市长期定居。所以在他们得到了一定的钱时,大

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户籍所在地盖一

幢不错的房子。等到他们意识到,呆在

城市才是出路时,很可能就由于自身的

竞争力下降,而失去了在城市定居的机

会了。因此,如果他们现在还有子女在

读书的话,就面临着和1.1.2中提到的”留守儿童“父母遇到的问题一样的问题。

二守儿童”问题研究的研

究点

正因为有了“留守儿童”父母的存在,才有了“留守儿童”问题。因此要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只要处理了“留守儿童“父母之所以成为”留守儿

童“父母的问题即可。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他受到整个社

会的发展潮流影响。因此,要寻找解决

人的问题,还是要将问题放到整个社会

中去研究才可以。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研究的研究点我们将转向对社会的发

展过程进行研究。又因为,”留守儿童“问题的产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

我们的研究也就顺理成章的把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而这段历史的分水岭是在改革开放。所以我们以研究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作

为梳理路线、

2.1改革开放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之初,在建

设如何建设新中国的问题上很多方面是

借鉴了前苏联的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

条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可是新中国成立之时,可以说整个

国家都处于一个一穷二白的境地。而如

果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必须拥有技术和

资金。虽然那时候能够从“苏联老大哥”那里得到一些帮助,但是最主要的还是

得依赖自身的力量。为此,中国政府采

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就包括了户籍制度、人民公社运动还有统购统销。

为什么要这样做,蔡昉在一个叫做

人口流动与就业的演讲中分析的很清楚。她说:“我们压低重工业生产地成本,

必须是它的投入品价格低廉,其中之一

就是劳动力价格要低廉。同时劳动力要

不断的再生产出来,所以农产品的价格

就要低廉,农产品价格低廉,政府就收

不到,而是私商把其收走,为了控制私商,我们又有了很多垄断政策。垄断了

流通领域就还要垄断生产领域。因为政

府垄断什么农民就不生产什么。所以还

要把生产要素垄断起来。因此就有了人

民公社制度。而人是很难控制,因此还

应有户籍制度。”

在这种政策下,城市和农村就被分

离开来了。农民被限制在公有的土地上,通过不断地劳动向城市输送着优先发展

重工业所需要的物资。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套制度

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人民、工人的积

极性不再高涨。农业、工业的发展陷入

了困境之中。再加上后来国内的形势不

稳定,之前由这些政策带来的收益也被

消耗的差不多。于是改革成为了必要。

这时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

2.2改革开放后

改革的起点是从家庭承包联产责任

制开始的。随着农村的改革成功,城市

也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改革。城市的发展

需要劳动力,而此时长期隐藏在人民公

社中的生产力被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制

度解放了出来。家庭所承包的土地不需

要一家人一直劳动其中,所以在看到之

后城市开放所提供的“挣外快“的机会时,就开始离开了家乡,去城市找一些

城市人不愿意做的脏活,累活开始了”

挣外快“。还有一种来自调查时搜集到

的信息,也许可以作为另一个方面的补充。采访的一个对象李女士说:”那时

虽然包产到户了,但是由于要向政府上

缴一定的农业税,所以如果家里人多的话,劳动剩余也许就只能够刚好满足一

家人紧巴巴的生活。我的父亲就是在那

种情况下和同乡的人一起来哈尔滨收废

品的。“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

来到了城市。在一开始,很多人只是抱

着减轻家庭负担的目的进入城市。后来,大家发现改革开放的政策很稳定,而且

城市具有更好的机会,所以有更多的人

加入到了进城务工或者经商的潮流中来。

在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的时候,城市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于是又吸引

了更多的农民工,于是城市又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城市发展和经济的发展

是同步进行的,于此同步的还有物价的

飞涨。

如果制度能够被事先制定出来,从

而能够防止事情向不好的方向发展。那

么很多问题将不再是问题。然而制度的

发展永远更不上时代的需要。于是人民

发现自己的处境变得越来越糟糕,生活

的压力变得原来越大。而这些问题的产

生只是源于自己拥有的资源比不上城市

人口所拥有的资源,所以在与城市人之

间的竞争中他们逐渐处于劣势。于是他

们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减少更多的消

耗去弥补源于这些差异所带来的劣势。

而“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就是这众多

问题中的一个。

三“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的解决点

在一个本身就不公平的社会里,并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就

能够赢得本来就不公平的较量,就算赢

得了,这也是用血汗拼出来的。而且不

公平的存在肯定是会阻碍社会的健康持

续发展的。所以要解决问题还是不能从

牺牲某一部分人的利益出发,而是要努力寻求最大可能性的公平。

“留守儿童“问题和其他很多有关于农民工所遇到的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样那就是户籍制度问题。虽然现在社会上提出了很多解决户籍制度问题的方法,但是都不够彻底。因为无论这些方案是以什么养的方式提出,总摆脱不了户籍制度依然存在的事实。因此,要想解决户籍制度所带来的问题,就必须瓦解户籍制度。但是户籍制度还是有它独到的优越性的,这种优越性我们必须得想办法保留。每一次改革不是单一的改革,而是一个与之有所牵扯的方面的全面改革。因此,欲改革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福利制度,经济制度也要得到相应的改革。

3.1户籍改革

户籍制度所造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归根于其强烈区分农村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差异性。因此也就把整个人群区分为了两个对立的人群。为此要改革户籍制度就要消除这种对立。

农村户口和非农村户口的差异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户口的设置。户口的设置中有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把每一个人的身份信息与他的出生绑定了。因此为了消除这种差异就必须解除这种绑定。而解除这种绑定最简便方法就是不让他的身份信息以村为单位收集,而应该取而代之以一种对人群没有任何差异性的身份信息采集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方法会是对任何人都没有差异性的呢?我们觉得当新生儿出生的时候,所做的出生证明应该是人人平等的,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把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收集起来,并在

全国联网的个人信息库中按照事先预订

的给予身份唯一证明的方式给予每一个

新生儿一个唯一的编号,这个甚至可以

通过对姓名和DNA的唯一匹配方式作为

身份证明方法。这样就避免了每一个新

生儿在一出生的时候就被与他出生有关

的信息所绑定,尤其是关于农业户口还

是非农户口的绑定。

3.2城乡改革

户籍制度一旦改革,也就意味着,

那些源于原来户籍制度存在时的证明个

人信息手段将全部消失。当然这也就意

味着原先束缚在人们身上的身份因素会

消失殆尽。这种改变会带来更为灵活的

人口流动。因此为了迎接这种源于人口

流动的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经济建设上

也要采取相应的改变。而所谓的经济建

设很大程度上就来源对大城市、小城市、乡村的建设的不同认识。因此,而以往

的对于城乡的建设更多的争论是优先发

展大城市,还是优先发展小城市亦或是

搞城乡同步发展。其实最高效的发展应

该是集中化,专门化,最后再总体综合

的发展。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在一国之中

可以这样建设城市。那就是建立以首都

为中枢,调控各省会城市的运转,并调

配着各省会城市的资源进行更为有竞争

优势的国际竞争。就像大脑控制着整个

人各项与外界交流的生命活动。省会城

市则做为各有侧重分工的网状经济融合

体节点。省会城市作为次于首都的大型

金融活动中心和科技前沿阵地。而且可

以根据相邻省份的特点,建立具有联合

效应更高的经济圈或者经济带。省级城

市像人体的各大系统,拥有着不同的分工,相互合作,缺一不可。而市级城市

则根据相应的省份所具有的职能,再建

立众星拱北式的环绕省会城市的城市圈。他们的职能则主要是根据省会城市科研

发展形成各种大型的制造业,也负责着

对下一级的调控。就像人体中不同的组织,因所处的系统的不同而承担着不同

的功用。县级城市的建设则又根据所在

的市而承担着更为细化的分工。再接下

来就是镇级城市,镇级城市则主要起到

的是类似于人体细胞的工作,担任着最

为简单的零件制造业和日常生活用品生产。每一个镇以某一具体细节行业为主导,为县级城市供应着必要地基础零件

和日常生活用品。

至于作为最为低级的行政单位——

乡或者村则已经被取消。那里人民集中

首先迁入就近的镇。土地作为暂时仍保

留农民的承包权,但已经由政府再承包

到手用于统一建设。政府会对于那些迁

入城镇的,却没有足够知识技能的人能

保证他们能够找到一份适当的工作的人,提供一份适当的工作。而且为他们提供

适当的经济适应房。这个房子的购买款,由政府对其土地的再次承包费用加上再

从他们的工资中抽取适当的部分作为分

期偿还支付。至于那些土地则由政府以

国家的名义使用或者再承包给个人。

3.3医疗改革

为了收集新生儿的信息,更为了尽

量消除之前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所产生的在医疗政策上的不公平性。医疗政策

也必须要随之改革。

当今社会“看病难“也是众多社会

问题中的一个难题。为了彻底解决这个

问题,必须建立面向所有大众的免费医

疗政策。然而,中国现在的处境是人口

数站世界第一,经济水平却还尚未达到

全面小康。因此,现在就采取面向所有

大众全面的医疗政策还不切实际。但是,我们依旧可以采取由每人定期向政府缴

纳适量的费用作为一种暂时性的换取免

费得到医护治疗的条件。

为了极大限度的减少看病所要的成本,国家应该把除存在于各个镇上各个

小区的私人诊所之外的所有诊所医院收

归国有,并把所有的生物制药也收归国有。然后在各镇级城市建立能够满足整

个镇的人们需要的小型综合医院。各县

级城市则建立能够满足整个县人民需要

的中型综合医院。各市级城市则在县级

城市的搭配上,补上各种具有针对性的

专门医院。省会城市则在县级城市的搭

配上加上各种有针对性的科研机构。

除此之外还需要专门成立为产妇提

供服务的妇产医院。这个医院由为收集、管理个人信息而专门成立的人口资源部

专门负责。主要执行全国人口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调用的职能。

关于人民对于医疗服务的享用权限,则根据个人拿所在居住地的居住证明到

相应的辖管该区域的医院免费就医。之

后的关于人民对于教育服务享用权限,

也于此类似。

3.4教育改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好的教育给

人美好的未来,糟糕的教育毁灭人的未来。在全面改革的同时,教育改革应该

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是一切能够得以

成功的保障。

改革初期的教育应该具有针对性。

对于那些刚刚离开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人

群更是要下苦功夫。因为习惯以田间劳

作的他们在进入刚进入城镇时需要有最

为基本的生存技能。因此,对于他们,

首先要侧重的是技能的培训。然后再想

办法教会他该追求更为美好的生活。尤

其是要想办法使他们摆脱狭隘的生命观,价值观。让他们拥有积极主动的自我追

求和帮助家人健康成长能力。

至于其他教育则要追求德育与智育

并行,绝不能把只是简单扩招而扩招。

现在这个时代对文盲的判别,不应该是

以会不会识字为标准。而应该是以一个

人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和生理,是否能

够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作为判断

标准。

4结语

问题不是单独存在,而是错跟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当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必须要来一次大换血——改革。只有彻底的解决掉所有问题产生的同一根源,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

所有制度的颁布,都应该是以为人类谋求更好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因此,在任何制度的制定之初,都要认真的考证其是否真的能够有利于社会的长期良性发展。

5 致谢

在此感谢寸草春晖团队人员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附件1

关于留守儿童父母的苦衷的问卷调查

——哈尔滨工程大学寸草春晖团队

尊敬的留守儿童家长们,您们好!我们是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份关于留守儿童家长的苦衷的问卷调查,需要您的支持,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谢谢!为了调查的有效性,希望您尽可能真实的填写这份问卷调查,谢谢!我们保证您的这份答卷绝不会被除您和我们团队之外的任何其他人看到!

●基本信息

性别:年龄:祖籍:户口类型:A农 B非农现在的工作:在外工作年数:

家庭总人口数:子女总数:子女中正在上学人数:

●问题部分

1)您的子女现在是否正在祖籍上学

A是 B不是

2)您的子女现在正在就读

A学前班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E大学 F研究生

3)您的子女成绩怎么样

A优秀 B良好 C中等 D较差

4)您的子女是否需要您花费很多的心思教育

A是 B不是

5)您的子女平均每学期所需的总费用

A<1000 B1000~2000 C2000~3000 D3000~4000 E>4000

6)您平均每月的收入

A<1000 B1000~2000 C2000~3000 D>3000

7)您每月的花销

A<300 B300~500 C500~800 D>800

8)您认为不让或者不想让您的子女到本地来学习的原因可能有(多选)

A本地消费水平太高 B学校收费太高 C办理入学手续太复杂

D教育制度不完善 E户籍制度限制 F害怕子女不适应

G害怕子女会学坏 H自己的工作不稳定

I自己现在居住的环境不理想 J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

(此问题您也可以自己写出答案:

9)您是否考虑过把子女留在祖籍学习会对他们造成不好的影响

A是 B否

10)您认为您让孩子或者想让孩子到本地来上学的原因可能有(多选)

A本地的教育水平比家里好 B家庭经济状况不错

C想更好的教育子女 D舍不得离开子女 E害怕子女在家会学坏

(此问题您也可以写出自己的答案:

11)您最想对子女说的话:

谢谢您对我们的调查的支持,我们寸草春晖在这里祝愿您的家庭和美,永

远幸福!谢谢!

附件2

城市居民对外来务工人员接纳程度调查问卷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我们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一

项于哈尔滨市市民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认知状况的调查,目的在于了居民对

外来务工人员的印象、态度、看法等方面的真实情况。本次调查不用填写姓名

和单位,答案无所谓对与错,按照您的真的想法回答我们的问题,对您的个人

信息我们将绝对保密!

1.您是否有与外来务工人员打交道的经历

A. 有很多

B. 有一些

C. 基本没有

2. 以下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印象,请选择符合您看法的选项(可多选)

A. 吃苦耐劳

B. 忠厚老实

C. 素质较差

D. 生活艰苦

E. 不讲卫生

F. 诚实守信

G. 违法乱纪

H. 不遵守公共秩序.

3. 您认为外来务工人员是否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A. 有很大贡献

B. 有一些贡献

C. 贡献不大

D. 说不清楚

4. 如果您身边有外来务工人员,您会对他们提供帮助吗

A. 会

B. 不会

C. 当做不知道

5. 对于目前政府和社会上对进外来务工人员一些新的定位如“新市民”的说法,您的

看法是

A. 非常认可

B. 比较认可

C. 无所谓

D. 不太认可

E.

完全不认可

6. 您认为他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是政策造成的

B. 是城市人歧视造成的

C. 是他们自身原因

D.

其它_________

7. 您是否认为外来务工人员影响了哈尔滨本地人的就业

A. 有很大影响

B. 有一些影响

C. 没有影响

D. 说不清

8. 您是否认为外来务工人员挤占了哈尔滨本地人的各种公共资源

A. 是

B. 不是

C. 说不清楚

9. 您觉得是否应该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进行限制

A. 应该严格限制

B. 应该适当限制

C. 不需要限制

D. 说不清楚

10. 您现在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印象和态度比起前几年是否发生了改变

A. 有很大改变

B. 有一些改变

C. 没什么改变

D. 不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需要全社会来关心、关注,以确保留守儿童留而不乱、留而得乐、留而好学、留而有德。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一)家庭对儿童教育的偏颇 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们只能由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照管。这些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更多的是不应有的溺爱,且独生子女较多,隔代养育“隔代亲”,对孩子娇生惯养,助长了他们不少恶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极不协调,使得学校教育收效甚微。 (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社会是一个大环境,社会上“斗地主”、“打麻将”等赌博风气对不少儿童产生了不良影响。学生中有的利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赌博;还有电视、录像里的黑帮老大之类的镜头和社会上“称王称霸”的不良现象,也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学生中出现“拉帮结派”“充老大”,以强欺弱的现象。这些都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一)以身为范,教育儿童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监护人就要以身示范教育孩子,这样才具有说服力,让孩子在一种良好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用“爱”激励孩子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一般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姨妈等亲人照料。在他们的心理上,对孩子的“爱”理解不够全面,认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顺着孩子,一切护着孩子,这就是爱。其实这是种不健康、不负责的爱,是一种溺爱。真正的爱是一种积极的负责任的爱,不但要让孩子吃好、穿好,而且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有错必改。监护人和教师要经常与儿童谈心,使他们心情愉快,自强不息,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这才是一种真爱。 (三)指导孩子慎重交友 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是古人警示交友的名言。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差,加之这种特殊的监管环境,留守儿童容易感染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陋习。所以,监护人和教师要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高度的重视。 留守儿童一般都存在着一下的一些问题: (1)学习状况一般。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不足3%,80%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 (2)道德行为差。 (3)心理发展不健全。 (4)安全意识差。 而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大致有: (1)家庭教育氛围较差,代理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关注过少,导致学习质量滑坡。 (2)缺乏父母亲情抚慰,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偏差。 (3)学校的基础教育投入不足而导致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难。 (4)代理监护人监护管理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违法违纪问题多。(5)父母外出打工从事非法活动,影响子女健康发展。 我个人认为要解决留守儿童的这些问题,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最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应尽量留一人与孩子一起生活,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同时还要注意家庭教育方式,不要溺爱孩子。当孩子做错了事要及时管教,一般情况下,不要满足孩子正常需要之外的要求,以养成孩子自我克制的习惯。另外,要注意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 其次,在学校教育方面,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视群体,应当引起学校和教师的特别关注。留守儿童更应该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也要给予他们心灵关怀。学校应配备心理老师,以便对留守儿童及时疏导教育。多向管理,形成教育网络,真正形成临时监护人、学校、家长共同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教育网络体系。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联系与沟通,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研究。 再次,有大力发展本地经济,多提供些就业岗位,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出门就能“赚到钱”。 最后,要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强社会支持,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待遇,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收费标准,改善民工子弟就学条件。有条件的可利用已有资源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 我就个人的理解和想法写了上面的文字,其中有很多考虑不足的希望大家多交流,多多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成因 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有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实行探讨性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现状的不乐观性,要解决留守儿童的诸多相关问题,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尤其在政策措施,直接的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方面应增大力度来改变现有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准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我县位于鄂西北山区,以农林为主的生产模式导致剩余劳力多,从而使我县成为一个农村劳务输出大县,存有着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因为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稳定,下一代健康成长,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注重和重视。所以,如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注重、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基于教育的责任感,我们一直非常注重“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通过对我县一些城乡社会,农村中小学的走访调研,结合本校数百留守儿童的情况分析,缘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存有的“五缺”现象,衍生出这个特殊群体普遍存有的一系列问题,亟需引起全社会的正视与注重。 一、“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极易遭到伤害 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这时候的“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适当的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少年儿童因为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水平差,伤亡事故极易发生,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的侵犯对象,极易遭受伤害。 二、“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不洗脸、不洗澡、不讲卫生、吃饭不按时、作息不按时、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抵抗疾病水平弱等情况,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 因为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关爱缺乏,心理健康失衡。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遇到不当行为的表现得不到有效制止,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致使很多“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自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孤僻敏感,爱发脾气,情绪异常,难于沟通。对老师同学甚至家人产生隔阂,不同水准上形成了人格扭曲隐患。 四、“留守儿童”学习功力不足,成绩普遍较差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生活状况不如人意留守儿童的父母因为在家务农的收入无法让家庭过上稳定富裕的生活,所以才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如若不然,他们当然也想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虽然他们出去打工可以挣到一些钱,但其付出与收入相比依然是不平衡的,所以他们在家庭生活开支方面很节约。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饱就行。儿童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更是十分重要的。其次,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有较差的生活习惯,由于父母给他们多寄零花钱,再加上代理监护人的管教不力,留守儿童用钱自由度大,禁不住零食的诱惑,常用零食代替主食,这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

发展。 (二)、安全隐患。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基本上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由于年龄、生活等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安全看护。因此在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儿童成了绝对自由的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知道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自控、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很有可能做出极其危险的举动,从而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不久前,江西宜春发生一起五名留守儿童溺水死亡的事故,求救过程中,在全村竟然找不到一个青年人,这可以说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悲哀。 (三)、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据调查显: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突出的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代理监护人无法代替父母完整的监护职责。当留守儿童遇到成功、失败、困惑、孤独时,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往往只

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代理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1)自卑、缺乏自信。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2)对父母产生不理解的情绪,每当看到其他的同学都有父母陪伴的时候,会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表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可能会疏远他们。不久前,我对我校四年级212名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测验以及游戏测验,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比较孤独、内向、缺乏自信,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这说明留守儿童远比非留守儿童更渴望父母的关爱,更渴望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 (四)、学习问题。留守儿童绝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抚养,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留守儿童无法在学习上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指导。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以广东省电白县目力村为例 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二班周文勇 指导老师:叶长茂 [摘要]:由于教育的缺失、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在心理、思想行为、人身安全和性健康方面存在问题。要解决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加以解决:一、家长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与孩子的沟通、联系,强化家庭教育;二、学校要完善和加强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三、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为学生寄宿创造条件,并为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提供便利;四、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为留守儿童建设托管中心、辅导中心,以及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缺失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规模也逐步扩大,进城务工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农民谋求经济利益的最优选项之一。而在此条件下,大量儿童被外出务工的父母遗留在家乡,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对于什么是留守儿童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从理论上说,留守儿童指农村流动人口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外谋生,把未成年的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与父母分离所产生的一类社会群体,具体而言是指父母的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后被留在家中的儿童[1]。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2008年由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表明,目前全国约有留守儿童5800万人,亲情缺失、生活抚育、教育监护、安全保护等问题困扰着广大的留守儿童[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广东省电白县是一个沿海小城,虽说是沿海小城,但经济相对还不是很发达,许多农民朋友还是选择到外地打工赚钱,这就造成了一大批留守儿童。为了研究电白县留守儿童问题,找出解决此问题的对策,本人对该县目力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留守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享受父母的抚慰和关爱,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

2020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态调查报告

2020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态调查报告 调查发现,非留守儿童学习的主要帮助和监督者是父母,而留守儿童则是老师。接受访谈的留守小学生认为,父亲外出后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遇到难题没人问了。代替父母照顾孩子的祖辈监护人较多,他们学历偏低,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的学习。 (三)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1.留守儿童家庭支持弱化 父母和同学朋友是农村儿童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非留守儿童排前三位的是母亲(52.92%)、父亲(43.02%)和同学朋友(34%),留守儿童则是是母亲(41.54%)、同学朋友(34.92%)和父亲(30.38%),留守儿童来自父母的支持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虽然留守儿童获得祖辈的支持(17.02%)高于非留守儿童(10.9%),但远不及同学朋友。 2.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朋辈性倾向明显,易受不良团伙影响 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同辈成为留守儿童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有30.5%的留守儿童认为在校园里或周边有不良帮派团伙,有25.7%认为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团伙,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4.3和1.4个百分。 3.教师的情感支持不明显 有47.8%的四年级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主要求助于老师,显著高于第二位的同学朋友(36.6%)。在青少年时期,父母与教师是儿童的两个“重要他人”,尤其是小学中低年级的留守儿童,当父母远离时,教师就成了情感依恋对象。但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在你最信任的人是谁、你的心里话主要跟谁说、你和谁最亲近等情况中,老师在留守儿童身边的人群中排位都靠后。 4.两成留守儿童感知不到社会支持 有17.56%的留守儿童表示社会支持主要来源是自己,22.6%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这表明他们感知不到社会支持。 国内外诸多研究证明,社会支持状况是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预测变量,本研究也得到同样的结论。留守儿童消极情绪较多,经常感到烦躁(46.0%)、孤独(39.8%)、闷闷不乐(37.7%)、无缘无故发脾气(19.7%)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5.7、5.7、1.5和1.1个百分点。这些消极体验降低了留守儿童对生活的满意度,有23.2%的留守儿童对现在的生活感到不满意,比非留守儿童高6.4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提醒我们在给留守儿童提供各种支持时,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各种帮助,使其更容易感受到外部支持的存在,而且要帮助留守儿童学会有效地利用这些支持,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四)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在留守群体中,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显然低于男童,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 在留守群体中,有外显性攻击行为和内隐性攻击性情绪的女童比例都高于男

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监护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责任意识不强。在除父母外的监护人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应对孩子更多的爱,否则会使孩子产生扭曲心理,觉得不是自己亲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爱自己。二是监护责任不明确。监护人往往从身体健康方面考虑问题,重吃饭穿衣轻学习教养;重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关心儿童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忽视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监护精力跟不上。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有的甚至同时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的精力就不够。再加上自己身体状况差,本身需要人照顾,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监护人自身素质较低。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来照顾儿童,不知道从法律、安全、卫生知识等方面教育他们,也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今,一方面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边远山村。因此,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让自己孩子摆脱这种祖祖辈辈都无法摆脱的困境。当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时,他们只能选择进城务工赚钱来养家糊口,从而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因此,我们认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造成那些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 家长缺乏家庭可持续发展观念。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虽然经济不富裕,但也不至于穷困潦倒、无处安身,他们大多是可以在家乡通过辛勤劳动来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他们却追求快速改善家庭生活,追求给孩子成长提供充实的经济支持,不惜抛家弃子,离乡背井而进城打工。他们唯一的收获就是让他们感到满足的纸币,而他们失去的是家庭的亲情,牺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

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

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 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 留守儿童的主要分布 1、年龄及性别分布 报告显示,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14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4个年龄组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20.84%和17.27%。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约3000多万。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3.71%,女孩占46.29%,男女性别比为114:75。 2、地区分布 据介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数居住在中南各省。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2%。

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共有9683万,已近一个亿的规模。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中抽取的126万人口样本推算出:全国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全国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规模则达到3581万。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其中,四川、河南占全国比例最高,分别达到11.34%和10.73%。其次,安徽、广东、湖南的,分别为7.26%、7.18%和7.13%。以上五个省份留守儿童在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中占到43.64%。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广泛分布于中西部省份,同时也分布于江苏、广东等东部发达省份。 报告称,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一定数量的流动儿童,其中广东省流动儿童最多,规模达434万,占全国流动儿童的12.13%,远高于其他省份。流动儿童数量大、比例高的还有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地。上海市每10个儿童中有4个是流动儿童;北京和浙江每10个孩子中,3个是流动儿童。7-14岁流动儿童中,约 1/3的流动时间在6年以上;0-6岁儿童中,自出生以来平均一半时间是在现居住地度过的。 相关阅读: 留守儿童的相关公益活动 随着留守儿童问题日渐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有许多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已经开始关注,并用积极行动来关爱和帮助留守儿童。 “希望家园”关爱农村留守少年儿童_腾讯公益_腾讯网 星星点灯·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

浅析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

浅析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在学习上普遍表现出基础 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要改变现状,首先要从学生本身出发,尊重主体地位,关爱成长,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帮助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量化课外作业,控制作业难度有助于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提高学习积极性; 另外,教师还要联系实际生活创设学习情境,增加课外阅读也有助于扩大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留守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策略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特别关注 的话题,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农村子女被家长转到城市接受教育,而留在农村的学生大多是家庭较贫困的孩子,这些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己则留守农村成了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在学习上普遍表现出基础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家庭教育落后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客观的农村学校教育条件和教师素质的原因,而留守儿童还存在一个显著的原因就是家庭关爱的缺失,导致内心孤单,进而影响学习质量。根据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以期有所帮助。 二、农村留守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改进策略

(一)给予关心爱护,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传统模式的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 受的地位,通常教师在抛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教师就已经将答案给出来了,这种模式下的学习,只 是机械地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往下走,久而久之,学生形成 习惯,对教师讲解产生依赖,分缺乏自主思考的空间,再遇见问题时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尤其是处于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本身在身体和心理上就缺少父母的关爱,性格大多内向,通常将老师当作权威,且缺乏主见,容易对老师的教学产生依赖感。 教师要改变现状,就应该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开始,培 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要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可以从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开始,教师可以在每一堂课结束后,提前布置好下一堂课的学习内容,给定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课后提前预习并解决这些问题。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也要注意留守儿童自主学习习惯 的养成问题,可以让他们担任学习小组长之类的班级职务,用责任感促使他们自主学习。 (二)量化课外作业,控制作业难度 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不同,在城区的小学生通常完成课 堂学习之后,还会去各种辅导机构由专门的辅导老师进行作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和焦点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其次,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疏于照顾,人生安全不容忽视。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缺少关怀,各种问题接踵而至。一、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

2019全国留守儿童统计数据

2019全国留守儿童统计数据 据《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报告显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师资队伍向好发展。超过八成的乡村教师愿意继续留守乡村任教。2017年全国小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95.26%,其中农村为93.80%;全国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4.63%,其中农村为81.10%,城乡差距较2016年有所缩减。 但截至2019年,报告得出数据:仍有1550万留守儿童 报告显示,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1406.63万人,较上年增加0.85%,占在校生总数的9.68%。其中,小学1042.18万人,初中364.45万人。2017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到79.67%,其中,小学为79.00%,初中为81.60%。 报告称,超过一成的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为农村留守儿童。2017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1550.56万人,比2016年减少175.73万人,减幅为10.18%。其中,小学有1064.48万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10.55%,初中有486.08万人,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10.94%。 报告称,全国城镇(包括特大、超大城市)普遍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开放中等职业教育,但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升入普通高中仍面临较大压力。其中,2017年全国有初中阶段毕业生1397.4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为800.05万人,普通初中升普通高中的比率为

57.25%。当年共有初中随迁子女毕业生125.07万人,但考入普通高中的随迁子女只有42.81万人,随迁子女的普通高中升学率仅为34.23%,随迁子女比当地考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机会平均少23.02个百分点。

农村留守儿童成因

农村留守儿童成因、现状和对策浅析 灵台县人民检察院 周培华 内容摘要:本文前半部分着重对留守儿童概念、问题形成原因、现状进行了探讨,明确提出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其根本解决仍然离不开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我国现有的能力尚不足以完全彻底解决该问题。 文章下半部分主要阐述了对留守儿童保护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法律、制度层面整体地加以考虑和解决。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问题解决 法律对策 序 言 近年来,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在农村出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

童”群体中最为突出。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引起了一系列的不良效果,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违法犯罪等诸多问题。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了各基层司法机关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成因、现状 1、留守儿童的概念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特点:不具备独立生活的心理条件和独立生活所需的生理条件,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2、留守儿童的成因 传统的农业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中国尚有牢固的根基,加之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土地公有制度,使得农民有了比较稳固的依靠,因而很少有农民因为生活的拮据而外出。 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而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中获得好生活的农民则相形见绌了,沿海和内地、平原和山区、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的距离越来越大了。 斯密曾经说过,每个正常的人都是一个经济人,都会计算如何去获得更高的利润和更好的生活。这时,价值规律使得感觉时间紧迫、生活

(完整word版)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铜陵县老洲乡白沙小学魏百海徐家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因为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稳定,下一代健康成长,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此,如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主要面临的问题 1、缺少家庭教育,缺乏亲情抚慰 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爱是儿童最为安全、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农村的教育现实滋生了农民“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另外,临时监护人的

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由于长时间不与父母一起生活,缺乏父母的关怀和交流,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从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不希望父母在外打工。93.1﹪的农村留守儿童希望“爸爸妈妈在家”,认为“无所谓”的学生占6.9﹪。老师提问“最想对外出父母说的一句话”时,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这句话正是所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渴盼的真实写照。 2、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笔者对所在乡中小学124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抽样问卷,其中学习成绩优秀的12人,占9.7﹪;良好的38人,占30.6﹪;合格的61人,占49.2﹪;不合格的13人,占10.5﹪,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与父母的分离,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外出务工的家长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有厌学倾向。而他们的监护人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加之忙于操持家务和农活,无法对他们进行学习辅导,对其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问一下孩子:“作业写完了吗?”,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数据显示,当学习上遇到问题时,56.3﹪的会找教师,只有6.3﹪的会找家人,6.9﹪的会找同学,30.5﹪的选择自己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方法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方法 [日期:2009-01-12]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老铁[字体:大中小]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方法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就必须从法律、制度层面整体地加以考虑和解决。 (一)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 (二)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保护网络。比如建立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基层组织为主体的管理网络,以学校老师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等,对留守儿童给予对口的帮助。 (三)调整人口管理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差别,并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四)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政府应合理分担留 守儿童的教育成本,取消所谓的借读费和择校费。 做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努力,共同负起教育"留守学生"的责任。 (一)各级政府要营造全社会关注"留守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1、强化政府职能作用。政府职能部门要重视和加强"留守学生"关爱工作,大力构建"留守学生"五大关护网络:即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依法履行法定监护人的责任;以基层党政组织为主体的村(居)管护网络;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以群团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五条关护网络要紧密联系,相互配合,齐心协力,为"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尽心尽责,营造良好环境。 2、加强宣传监督。要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尤其要强化对农民工子女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机制,从根本上杜绝城镇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歧视性待遇和收费,确保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落实。要加强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普及、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强化外出务工家长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打工致富与子女教育的关系。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结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结题报告 清新县三坑镇枫坑小学课题组2010年4月 我校的县级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从 2006年10月开始实施研究到现在有3多年时间了,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刻苦钻研以及全校教师的积极配合、支持帮助下,课题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加强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同时参与研究的教师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大批农民工入城务工,造成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也不断增多。我校有学生300多人,其中留守儿童有60多人,占全校学生的16.7%。这些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无力管教。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自信,进取性、自觉性不够强,生活习惯不良,不讲卫生、不勤换衣服等。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留守儿童”这一系列问题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压力,也给老师带来了新的课题研究。对此,我校结合实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成立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品质、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监管人的现状与留守儿童个性品质形成的关系。 3、探索留守儿童教育新模式、新方法。

4、建立符合留守儿童身心特点的良好品质的培养方案形成一套有效的成功经验及理论。 5、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 6、通过活动体会父母的艰辛,感恩父母自己的巨大付出,从而增强家庭责任感到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学习自觉性。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发展,反思学校教育工作,探究改进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2、改进教育工作根植于留守儿童的现状与需求研究,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让教育工作服务于社会。 3、寻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最佳整合,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与留守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以留守儿童特定群体为单位,组织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寻求有效教育途径。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有效的对策,改变留守儿童的状态。 2、开发留守儿童的情商,激励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孝敬父母,提升亲情。 3、通过补偿亲情活动,使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得以回归。 4、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使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在爱的蓝天下快乐地学习成长。 5、提高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及能力。 6、增强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合力。

浅谈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浅谈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吉林市第二十二中学校韩东梅 学校就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就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就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重点,我们应毫不犹豫的扛起这份重担。我们工作的任务不仅仅就是教书,更重要的就是育人。因此,我们应该多关心学生,尤其就是缺乏父母关爱的学生——留守儿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呢?根据我在农村小学任教以来的所见、所为、所感,提出以下几点瞧法: 一、对留守儿童要有爱心、耐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学生就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她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老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她们。时刻关注她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用自己的爱去弥补她们所缺少的父母的爱,让她们感受到学校就就是她们学习、成长的家。 我所教的班有一位学生叫柳宏斌,她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老的奶奶照顾她,她每天上学都迟到,上课无精打采,作业不写,学习成绩老上不去,我耐心教育她,她当耳边风。后来我通过家访才了解到她因家庭情况不好而承受压力

过大,导致其患上了“心理疾病”。此后,我主动找她进行交流,谈心,鼓励她;让班干部陪她上下学;课堂上鼓励她举手发言,课间组织学生与她做游戏……慢慢的她变了,不再迟到,开始交作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让她们感受到温暖。 二,关心留守儿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留守儿童相对其她学生来说,她们就是可怜的,她们没有父母的疼爱。因此,我们关心她们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用老师的“爱心”去换取她们的信任,这要求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她们不在感到孤独无助。 班里还有一位学生名张冬月,她幼年丧父,她与常年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困难,得知这情况,我给她送去书包、铅笔等必须的学习用品,以勉励其刻苦学习,同时学校还发动学生为她捐款。虽然我们不能给她们很多物质上的帮助,但就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真诚去感动每个留守儿童那颗幼小的心灵,从而激发她们好好学习,热爱生活。 三、关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就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与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与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乐平浯口小学李安安我在农村学校执教已有四个年头了,特别让我关注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特殊产物。伴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快,成千上万的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涌入城市。外出打工的农民一般都是青壮年劳动力,而他们的子女这个时候正好处于小学或初中阶段,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多为进城务工),而其仍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儿童。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以及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正是因为这样,使这些“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性格以及人身安全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心理、性格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意义重大。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习成绩?? 据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居上等和中上等的低于非留守儿 童?5.6%;再对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前后的成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现在的成绩和父母外出务工以前相比,上等和中上等的人数下降 了?11.9%。由此可见,父母的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确实存在明显的影响,很多孩子的成绩在父母外出后都出现了下降。? (2)家庭教育? 由于不能生活在一起,父母平时缺乏与子女沟通和对其必要的教育,既造成了亲情淡漠,又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归属感,这样留守儿童就会比普通儿童更易不守规矩,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另一状况就是我们所说的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最大的问题就是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知识、精力上基本无法代替父母履行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督促孩子学习的义务,即使父母有一方在家,特别是母亲,由于既要照顾老人,又要操持整个家庭生活,对于留守儿童的文化和道德教育的力度就被大大削弱。?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解决措施《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产业的改革,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剩余劳 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了外出务工者,而他们的子女在农村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造成了留守儿童的亲情和必要教育的缺失,从而使得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沉重的社会问题,急需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本文就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得出其解决措施,以促进农村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进而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字:农村 ; 留守儿童; 外出务工者;父母; 教育 前言:随着农村产业的调整,外出务工者的人数不断增长,而这些家庭的孩子 无法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要么寄居于亲戚朋友家里,要么与年老的祖辈生活。因此,在社会中又形成了一群新的特殊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如四川、江西等),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到22%之间。由此可见,留守儿童是在国家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如今,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一、留守儿童问题的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大部分的农村青年人跟着进城的潮流来到了城市,然而,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只能让未成年的孩子呆在家里,成了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据调查显示,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