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ucml面向框架技术

ucml面向框架技术

ucml面向框架技术
ucml面向框架技术

UCML 2.0 For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c252231.html, 技术白皮书

金富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Goldframe Technologies Corp. Ltd.

目录

1.概述 (3)

1.1. 什么是面向框架技术? (3)

1.2. 什么是UCML? (3)

1.3. UCML的价值 (4)

1.4 UCML开发与传统开发方法的比较 (5)

2.UCML特点 (5)

2.1. 是一个集成的、可编译的开发环境 (5)

2.2. 无开发平台依赖性 (5)

2.3. 基于工作流体系 (5)

2.4. 丰富的WEB报表展现 (6)

2.5. 全面的业务框架抽象 (6)

2.6. 具有完全独立的业务规则 (6)

2.7. O/R映射技术 (6)

2.8. 高交互的WEB应用 (7)

2.9. 支持群集服务和动态负载平衡 (7)

2.10. 完整的应用运行体系 (7)

2.11. 同时支持多种数据库 (8)

3. UCML系统架构 (9)

4.UCML实现的功能 (10)

4.1. 数据层定义 (10)

4.2. 业务层定义 (11)

4.3. 工作流定义 (11)

4.4. 业务规则定义 (12)

4.5. 业务(统计)报表定义 (12)

4.6. 业务模板定义 (13)

4.7. CSS样式表定义 (14)

4.8. 屏幕定义 (14)

4.9. 应用系统通用功能组件 (14)

5.UCML技术特性 (20)

5.1. 支持的技术标准 (20)

5.2. 应用系统运行环境 (20)

5.3. 关键技术 (21)

6.关于“主题行为”理论 (21)

7.公司简介 (23)

7.1 公司简介 (23)

7.2 企业文化 (23)

7.3 主要历程及典型客户 (24)

1.概述

采用传统的手工模式开发,软件的质量、成本、开发周期等都难以控制,软件开发充满着“风险”;并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客户准备把自己的应用部署在Internet 上,但是无论对软件供应商来讲还是对客户来讲,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样也充满着风险。大多数软件供应商及客户的软件工程师都是基于传统的开发技术,若想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往往是力不从心,造成软件的开发周期、质量、成本等都难以控制,致使许多项目不得以失败而告终。由此看来,软件开发必须脱离传统手工业的单件生产模式,转向构筑在标准化零部件基础上的高效率、高质量的新型生产方式。

那么,如何既能提高软件的生产效率,又能保障软件产品的质量?如何减少重复劳动?针对这种情况,随着软件复用研究的深入,面向框架(Framework)技术日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利用这种技术,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就可以利用现成的软件组件装配成适用于不同领域、功能各异的应用系统,从而彻底地改变软件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提高软件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开发大型应用软件系统的成功率。

1.1. 什么是面向框架技术?

框架(Framework)是一个“可复用”的、“半成品” 的应用。它预先设置了应用的体系结构,概括了数据访问框架、业务对象框架、工作流框架、权限管理框架、业务规则框架、报表框架等内部体系及框架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开发者能够在此基础上定制自己的应用系统。

面向框架的编程方法类似于我们传统的楼房建设,我们把楼房的主体比喻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其内部包含的各个房间当作一个个小的框架单元,框架的提供者负责楼房的主体以及内部房间的建设工作,并规定了楼房、房屋的尺寸、结构等,而框架使用者只需负责主体及房间的装修工作,从而大大减轻了框架使用者的劳动。

1.2. 什么是UCML?

UCML(Universal Component Modeling Logic),通用组件建模逻辑。是一个面向WEB 的应用框架开发平台。平台涵盖了一个应用系统业务开发的全过程,包括数据访问层

(O/R映射)定义、业务框架开发、数据权限定义、工作流设计及引擎、中国式WEB报表设计、业务规则设计及引擎等;用UCML搭建的WEB系统可以象C/S一样操作方便。

UCML 2.0 For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c252231.html,,基于.NET技术,直接生成源码。

UCML,具有全面的业务框架抽象能力,使开发过程只需简单的定义即可。

UCML,基于组件重用和面向框架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软件的开发方法,使开发者能够像搭积木那样构造自己的产品。在UCML中,一个典型WEB应用系统的开发,80%以上的代码量由UCML自动生成,开发者只需关心自己的业务部分即可。

UCML,规避了传统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开发周期、产品质量、开发成本等因素不可控的风险,同时,把软件开发的过程管理融入到整个平台中,是互联网应用开发的理想平台。

1.3. UCML的价值

?更高的效率

UCML对业务做了更深的抽象,使得开发者只需编写很少的代码量就能够快速地搭建自己的系统;

?更高的质量

UCML使得开发者基于框架开发,规范了代码的编写;

?更低的成本

UCML使得开发者能够降低软件的开发、维护及项目实施成本;

?可控的开发周期

基于UCML开发,降低了对开发者的技术要求,回避了许多应用开发的技术风险,使开发者有更多的精力去关心自己的业务需求;

?更高的软件开发管理水平

UCML框架开发平台对应用的开发过程进行了更深的抽象,使得开发者能够方便地管理、配置各个环节的人力、时间等要素,从而实现软件开发的工业化生产;

?更高的产品竞争能力

领先一步,赢得客户。采用UCML 面向框架的开发方法,使得开发者能够领先竞争对手不仅仅是一步。

1.4 UCML开发与传统开发方法的比较

现有的开发方法类似于传统的手工作坊生产方式,所有的设计代码都需要一点一点编写,软件的质量依赖于每一个开发者的水平,软件的后期维护更是十分困难;而采用面向框架的开发方法,相当于预先设计好了一个软件生产线,整体上规范了每个开发者的行为,从而从根本上保障了软件开发的质量、周期以及可控的开发成本。

2.UCML特点

2.1. 是一个集成的、可编译的开发环境

?UCML的各项功能集成在一个统一的IDE开发环境中

?支持网络化团队开发、统一代码管理

?开发文档自动生成和维护

2.2. 无开发平台依赖性

?C#源代码产出,能够保护客户的投资

?支持对抽象业务的任意扩展

?支持自定义对象的调用

?系统的扩展不受UCML的影响

2.3. 基于工作流体系

?支持工作流有条件的并发、跳转、逆转、时效和循环等处理

?支持自动节点、人工节点、路由节点

?支持子流程

?支持任务的与、或输出,支持输入输出条件的自由定义

?完善的任务分配体系,支持角色、岗位、职位、人员等多种工作组模型

?支持任务超时处理,任务的重新分配

?支持流程与业务数据的交互

2.4. 丰富的WEB报表展现

?中国式报表填报与打印

?支持分组、交叉、主从、套打、分栏、图表混排等多种展现方式

?支持EXCEL、WORD、HTML、PDF等多种格式输出

2.5. 全面的业务框架抽象

?提供对生成的目标应用系统全面的权限管理支持(access和data权限、树形目录权限),使开发者只需简单定义,就可实现应用系统的菜单权限及数据权限的控制

?业务逻辑和业务表现分开,业务表现包括:Grid、Edit、Tree、基础信息分类、复杂格式报表、统计图等,所有界面展现都只需简单定义

?支持可定义的数据钻取功能

?具有可组装的业务对象,一个业务对象包含着一个完整的业务逻辑,开发者只需定义业务对象包含的业务组件及展现方式,各个业务组件之间的关系由UCML 来管理

2.6. 具有完全独立的业务规则

?支持浏览器前端规则和服务端规则

?具有独立的规则引擎,可以把容易改变的业务逻辑从应用代码中独立出来,由规则引擎处理

?具有规则创建工具,可以由普通用户创建规则

2.7. O/R映射技术

?采用O/R Mapping技术,把关系型数据库对象化,可以充分发挥面向对象开发的技术优势,把实体的属性、方法等封装在一起,使开发更规范,质量更高,维护量更少

?采用O/R Mapping技术,把业务对象和关系型数据库分开,在UCML平台上

搭建的业务对象不需要改变就可以动态支持多种数据库类型

?采用GUID技术,每一条记录在全球都是唯一的,即可实现更高的性能,又方便与其它应用系统集成

?可定义物理字段、浏览字段、聚合关联和组合关联字段

?以向导的形式定义标准的增删改函数,定义批量删除、修改函数,定义表的查询函数,支持关联查询和其他成员变量和函数

2.8. 高交互的WEB应用

?Web页面支持敏感控件,批量操作,整体提交

?支持差异提交

?支持客户端主从数据自动关联,关联级别不受限制

?数据提交不需要刷新页面

2.9. 支持群集服务和动态负载平衡

应用程序即可以容易地部署在支持群集的应用服务器上,UCML本身也提供了优秀的群集服务和动态负载平衡技术。

2.10. 完整的应用运行体系

基于UCML框架之上,我们抽象了应用系统的绝大部门通用功能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应用框架体系,包括:

?菜单管理

?用户管理

?组织机构管理

?access和data权限管理

?流程管理

?任务管理

?企业内部员工门户

?个人门户管理

?支持手写签名及WORD痕迹保留

2.11. 同时支持多种数据库

支持一次定义,跨数据库重用。开发者在UCML框架平台上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自动适应多种的数据库类型,从而满足用户不同运行环境的需要。

3. UCML 系统架构

其中:红色部分为UCML 应用框架平台的开发体系及运行体系部分,UCML 企业应用框架是基于UCML 开发平台生成的通用应用组件,而黄色部分是不同的应用系统

4.UCML实现的功能

UCML包含两大功能体系:应用框架开发工具及通用业务组件。

开发平台涵盖了一个应用系统业务开发的全过程,包括数据层定义、业务组件、界面逻辑及报表设计、业务规则设计、工作流设计、屏幕及菜单定义等。

通用业务组件包括工作流引擎、规则引擎支撑系统以及各种通用功能组件。

4.1. 数据层定义

采用O/R映射及OID技术,通过数据层定义可以把物理数据库和业务处理分离,达到业务对象与数据处理对象的无关性;

可以定义真实字段、计算字段、浏览字段、相关者字段(外键的一种,形成聚合关系)、依赖字段(外键的另一种,形成组合关系);定义字段对应的代码表;定义标准的增删改函数; 定义批量删除、修改函数,定义表的查询函数,支持关联查询; 定义表的聚合查询。

一个典型的数据对象如下图“数据对象”所示:

数据对象

4.2. 业务层定义

业务层包括业务组件、业务视图组件、业务对象定义,业务组件是业务处理的逻辑部分;业务视图组件是业务处理的展现部分,可包含多种展现方式:Grid类型组件、Edit类型组件、树型组件、代码选取组件、基础信息分类编辑组件等;业务对象包含了一个完整的业务处理,它由多个业务组件、多个视图组件拼装而成;

业务视图组件中包含一个页面设计器和一个与其联动的HTML文档编辑器,在页面设计器中可实现拖动编辑、增加多种控件、修改控件属性等功能;

业务层包含多种数据权限的控制方式,使开发者只需简单定义,就可控制任意复杂的数据权限。如在任何一个应用系统中一般都包含对数据权限的控制,即同一个页面不同的人需要看到不同的数据,用传统的开发方法,需要单独对每个页面进行处理,而且针对不同的客户控制数据权限的方式也不同,有的需要按岗位来控制,有的需要用组织或部门来控制,开发者往往很难满足这种多样化的需求,而在UCML平台中彻底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开发者只需在业务组件上简单定义,就可以实现按个人、岗位、组织甚至是自定义的分类来控制不同的数据权限;

开发者只需简单定义,就可实现对下拉数据框、弹出数据框、主从表关系等复杂逻辑关系的处理;

业务层处理以独创的“主题行为”理论为指导,实现了对复杂业务处理的深度抽象,使得开发者在UCML上开发复杂业务时变得轻松简单而且功能全面。

4.3. 工作流定义

一个“工作流”就是一个连贯的工作过程或几个紧密相关的连贯的工作过程的执行。在此执行过程中,文档、信息或任务按一定的过程规则在参与者之间进行传递;

系统支持图形化的工作流定义,可以方便地支持鼠标拖拉处理,设计界面如下:

工作流支持人工节点、自动节点、路由节点、子流程;支持任务的与、或输出以及输入输出条件定义;完善的任务分配体系,支持角色、岗位、职位、人员等多种工作组模型;支持任务超时处理,任务的重新分配;支持流程与业务数据的交互。

4.4. 业务规则定义

可以支持前端规则和服务端规则;

可以定义规则集合,规则项,规则引用数据,规则优先级,规则互斥关系等;

在UCML环境中,根据规则定义生成规则程序,编译成独立于业务对象的规则程序,由规则引擎来调用;

业务规则可以由一般用户来定义。

4.5. 业务(统计)报表定义

支持复杂报表处理,可以方便地实现加线、删除线、分割、组合等处理功能,一个

简单的报表格式如下:

业务的展现也可以通过报表来实现,可以实现复杂业务处理,如主从表关系、下拉数据框、弹出数据框等处理;

可以生成与定义表样完全一样的纯WEB报表,不包含任何插件,就可以实现浏览器前端显示;

可定义前端公式,规则,也可定义服务端规则,处理(统计、取数),录入之后公式马上计算;

浏览器端可以实现模拟显示及打印;

支持分组、交叉、主从、套打、分栏、图表混排等多种展现方式。

4.6. 业务模板定义

除了系统提供的业务模版外,开发者可根据自己特定的业务需要定制不同的业务模

板,从而满足业务的多样化要求。

4.7. CSS样式表定义

开发者可以在系统中预先定义好多种显示格式,可以实现样式的统一管理。

4.8. 屏幕定义

在UCML框架平台上,提供了通用的屏幕模板,开发者可以方便地定义系统、模块、菜单、通用系统公共按钮等;

开发者可以定义自己的屏幕模板。

4.9. 应用系统通用功能组件

在UCML框架平台上已经开发了一个应用系统所需的大部分通用功能,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功能并进行扩展,主要的功能如下:

?菜单管理(菜单的定义、菜单的权限管理)

?用户管理(用户的定义、角色及责任定义)

?组织机构管理(支持集团型组织、外部组织,支持岗位、动态组织的管理)?access和data权限管理(菜单的权限管理以及进入页面后的数据权限管理,数据权限的管理可以根据开发者的需要自适应地按个人ID、岗位、部门组织或项目等进行设置,从而根据管理的需要让不同角色的人具有不同的数据权限)

?流程管理(流程的管理、启动权限,流程节点的执行、任务分配权限,流程监控等)

?任务管理(可以根据不同的角色及角色之间的关系进行任务分配)

?企业内部员工门户(内部公告、知识管理等)

?个人桌面管理(每个人都可以定制自己喜爱或经常用的业务及报表)

?支持手写签名及痕迹保留

具体如下介绍:

z工作流权限管理

可以设置流程的管理者、启动者,流程各个节点的执行者以及节点的分配权限,这些权限可以根据多种静态角色(人、岗位、部门、组织),动态角色(组),相对角色(创建者、我的上级、我的领导等)进行分配,其中组是由多种静态角色、动态角色、相对角色组成。

z流程监控

可以监控流程下各个实例的执行状况,包括每个流程下有多少个实例在运行,每个实例下各个节点的状态,每个节点的执行人等信息。

流程监控的图形化页面可以与工作流设计图形完全一致,下图是设计一个典型流程监控页面,通过该页面根据不同的状态颜色可以直观地得到流程当前的状态。

z待办事宜

待办事宜是指分配给个人的未处理的任务,每个人登陆后,所有已分配的未处理的任务都显示在待办事宜列表中。

z批量审批

在UCML目标应用系统中,不但可以处理某一个任务,还可以根据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从而达到批量审批的目的。

z分配任务

分配任务是指所有需要我分配的任务。对于流程中的某个节点存在两种权限,一种是执行权限,即能不能执行该节点,另外一种是分配权限,即谁有对该节点分配任务的权利。可以根据多种角色进行任务分配,如下图所示:

z审批意见

对于工作流中的任一节点,节点的执行人都可以留下自己的意见,意见类型有:同意,继续执行;不同意,退给发起人;不同意,继续执行;不同意,结束,相

关的还有执行人的审批意见。通用的页面处理如下图所示:

z活动管理

活动管理包括活动的录入、活动提醒、个人日历等,活动中不仅可以查询个人活动,同时还可以和其它相关的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保障所有在系统中的活动只需录入一次就可以显示在活动列表、活动日历中,活动可以设置活动优先级和公开程度等。活动日历如下图所示:

z消息管理

可以向其它用户发送即时消息

z个人桌面设置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自己的桌面应用,这样可以达到每个人进入系统后都具有不同的桌面应用,使用户可以快速定位到自己经常用的应用。如下图某个是用户登陆时的桌面:

z文档管理

文档管理的功能包括:目录维护、文档维护与发布、文档查询

目录树维护:首先由系统管理员维护公司(或各部门)的目录(录入功能)

文档管理:各部门行政人员维护本部门的目录和文档(录入功能+查询功能)

文档查询:其它工作人员在授权条件下查询与自己相关的信息(查询功能,也可以做成树状)

当然根据授权一个人可以操作所有功能,其中系统管理员角色不受任何权限限制;

不同权限的人可以操作不同的目录。

z组织机构、岗位、人员等管理

在UCML生成的应用系统中,可以管理多种组织机构,包括内部组织、外部组织(合作伙伴、供应商、竞争对手等),可以管理多种类型的人员,包括内部员工、外部人员(合作者、会员等),在UCML应用系统中,多种组织、人员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可以管理不同人员角色的菜单权限、数据权限等。

z菜单定义

在开发环境中可以方便地定义应用系统的菜单。

z菜单权限和数据权限管理

菜单的权限管理以及进入页面后的数据权限管理,数据权限的管理可以根据开发者的需要自适应地按个人ID、岗位、部门组织或项目等进行设置,从而根据管理的需要让不同角色的人具有不同的数据权限。

z对WORD的支持

可以把WORD直接嵌入到系统中,方便处理WORD文件,具有痕迹保留等功能,如下图所示:

具有HTML文档编辑器,可以方便编辑文档

支持IMAGE类型字段,方便图像的存储和调入

可以支持多种统计图方式

客户通过简单定义,就可以实现对复杂交叉报表-动态列的支持,如下图所示:

z对工作日历定义的支持

在UCML应用系统中,可以定义标准工作日历、节假日,也可以定义每个人的特

殊工作日历,这样,在任务安排的时候,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日历进行工作时间的

安排。

UCML不但为客户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开发工具,同时还为客户提供了许多通用组

件,使得客户在其基础之上可以快速、高效、高质量地搭建自己的应用系统。5.UCML技术特性

5.1. 支持的技术标准

?Web Service及XML

?TCP/IP

?HTTP

?ASP .NET

?COM+

?ADO .NET

5.2. 应用系统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2000系列、Unix、Linux系统

?数据库,支持SQL Server2000、Oracle、DB2等

?应用服务器,.NET Framework/Weblogic/Websphere/Oracle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文献综述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应用很多。 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文献[1]认为,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方案设计,二是结构分析,三是构件设计,四是绘施工图。结构分析和构件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计算阶段,在现代,已由电子计算机承担这一工作,常采用PKPM建模计算。但是,结构的计算并不能代替结构的设计。文献[2]中认为:良好的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应该是合理组织与综合解决结构的传力系统、传力方式,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2.关于框架结构设计文献回顾 2.1框架结构的优缺点 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横梁与柱子连接而成.梁柱连接处(称为节点)一般为刚性连接,有时为便于施工和其他构造要求,也可以将部分节点做成铰接或者半铰接.柱支座一般为固定支座,必要时也可以设计成铰支座.框架结构可以分为现浇整体式,装配式,现浇装配式. 文献[3]中提到:框架结构的布置灵活,容易满足建筑功能和生工艺的多种要求.同时,经过合理设计,框架结构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但是,框架结构承受水平力(如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的能力较小.当层树较多或水平力较大时,水平位移较大,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往往由于变形过大而引起非结构构件(如填充墙)的破坏.因此,为了满足承载力和侧向刚度的要求,柱子的截面往往较大,既耗费建筑材料,又减少使用面积.这就使框架结构的建筑高度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框架结构一般用于多层建筑和不考虑抗震设防,层数较少的的高层建筑(比如,层数为10层或高度为30米以下) 2.3框架结构的布置 多层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形式非常的灵活,文献[4]中将框架结构按照承重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以框架横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承担.由于横向框架数往往较少,主梁沿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强房屋的横向刚度.同时,主梁沿横向布置还有利于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但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较大,当房屋需要大空间时,净空较小,且不利于布置纵向管道.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以框架纵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由框架纵梁承担.由于横梁截面尺寸较小,有

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2012.07.30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综上,我们对整体应用系统架构图进行了设计,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框架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1.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虑四层32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 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为PM?.T。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 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

面向对象框架技术及应用

面向对象框架技术及应用 面向对象框架技术是软件重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以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为基础,结合防空C I通信网仿真系统,介绍了开发特定领域应用框架的方法。 引言 在现代软件工程中,软件重用已经成为其中一个主要目标。代码重用通过面向对象语言的继承机制和编译技术已成为 现实。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日趋成熟,像这样低层次的复用已经不适合于特定领域大型软件生产的需求。为了提高软件生产过程的重用力度,软件领域的先驱者们开始进行一种新的尝试来提高软件生产力,他们不仅要重用旧的代码,而且要重用相似的分析设计结果和体系结构,来减少构造新软件系统的代价并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基于框架的方式就是这样一种面向特定领域的重用技术。 框架由于提供了大力度的重用而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前途的 面向对象技术。单独的类的重用,尽管有用,但由于重用力度小而不具备有意义的生产力的飞跃,只有把特定领域的体系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重用才能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 在仿真领域中,面向对象使得映射问题域到方案域变得很容易。方法和数据可以绑定到面向对象风格的程序中。仿真领域中的一个具体的实体都可以作为一个主动或被动对象,因

此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来解决仿真问题是明智的。本文将结合建立C3I通讯子网仿真来讨论建立面向对象框架的方法和步骤。 ■面向对象框架 1.什么是面向对象框架 一个面向对象框架是指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软件的半成品。框架是对于那些试图在他们所关心的领域构造一个复杂软 件系统的用户而言的。因为它是处于特定领域中,所以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在许多不同的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框架利用一系列的对象和它们之间的接口来对应静态和恒定结 构的端口,并保留友好界面使用户能够很容易完成变化的、不稳定的剩余部分而得到一个新应用程序。任何框架都是特定领域的框架,一个框架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模式。 一般来说,如图1所示,框架定义了一个应用程序的骨架并提供可以放置于该骨架中的标准用户界面实现。作为一个程序员,你的工作只是在骨架中填入你的应用程序中特定的部分。目前有关面向对象框架尚未形成一个严格而精确的定义,国外著名的软件设计大师Ralph Johnson 教授对面向对象 技术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在他写的许多关于面向对象的论文中对框架进行了如下定义: 图1 特定领域的框架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 专业推荐 2013.11.7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各种系统框架图简介

各种系统框架图简介 以下文字和架构图均在本人相关系统设计和架构方案中有所应用。 原文出处:https://www.wendangku.net/doc/3c252231.html,/6517/viewspace-609654 1.Spring 架构图 Spring 是一个开源框架,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程序开发复杂性而创建的。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您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J2EE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Spring 框架的功能可以用在任何 J2EE 服务器中,大多数功能也适用于不受管理的环境。Spring 的核心要点是:支持不绑定到特定J2EE 服务的可重用业务和数据访问对象。这样的对象可以在不同J2EE 环境(Web或EJB )、独立应用程序、测试环境之间重用。 组成Spring 框架的每个模块(或组件)都可以单独存在,或者与其他一个或多个模块联合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核心容器:核心容器提供Spring 框架的基本功能。核心容器的主要组件是BeanFactory ,它是工厂模式的实现。BeanFactory 使用控制反转 (IOC )模式将应用程序的配置和依赖性规范与实际的应用程序代码分开。

?Spring 上下文:Spring 上下文是一个配置文件,向Spring 框架提供上下文信息。Spring 上下文包括企业服务,例如JNDI 、EJB 、电子邮件、国际化、校验和调度功能。 ?Spring AOP :通过配置管理特性,Spring AOP 模块直接将面向方面的编程功能集成到了Spring 框架中。所以,可以很容易地使Spring 框架管理的任何对象支持AOP 。Spring AOP 模块为基于Spring 的应用程序 中的对象提供了事务管理服务。通过使用Spring AOP ,不用依赖EJB 组件,就可以将声明性事务管理集成到应用程序中。 ?Spring DAO :JDBC DAO 抽象层提供了有意义的异常层次结构,可用该结构来管理异常处理和不同数据库供应商抛出的错误消息。异常层次结构 简化了错误处理,并且极大地降低了需要编写的异常代码数量(例如打 开和关闭连接)。Spring DAO 的面向JDBC 的异常遵从通用的DAO 异常 层次结构。 ?Spring ORM :Spring 框架插入了若干个ORM 框架,从而提供了ORM 的对象关系工具,其中包括JDO 、Hibernate 和iBatis SQL Map 。所有这些都遵从Spring 的通用事务和DAO 异常层次结构。 2.ibatis 架构图 ibatis 是一个基于Java的持久层框架。 iBATIS 提供的持久层框架包括SQL Maps 和Data Access Objects ( DAO ),同时还提供一个利用这个框架开发的 JPetStore 实例。

框架结构设计步骤及要点

框架结构设计步骤及要点 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混凝土的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250, 混凝土C20。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地下车库由于防火要求不可用预制板。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否则长向板与框架梁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钢筋多少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虑四层32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 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 .资料. . .

各技术框架架构图

各种系统架构图及其简介 1.Spring 架构图 Spring 是一个开源框架,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程序开发复杂性而创建的。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您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J2EE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Spring 框架的功能可以用在任何J2EE 服务器中,大多数功能也适用于不受管理的环境。Spring 的核心要点是:支持不绑定到特定J2EE 服务的可重用业务和数据访问对象。这样的对象可以在不同J2EE 环境(Web或EJB )、独立应用程序、测试环境之间重用。 组成Spring 框架的每个模块(或组件)都可以单独存在,或者与其他一个或多个模块联合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核心容器:核心容器提供Spring 框架的基本功能。核心容器的主要组件是BeanFactory ,它是工厂模式的实现。BeanFactory 使用控制反转(IOC )模式将应用程序的配置和依赖性规范与实际的应用程序代码分开。 ?Spring 上下文:Spring 上下文是一个配置文件,向Spring 框架提供上下文信息。Spring 上下文包括企业服务,例如JNDI 、EJB 、电子邮件、国际化、校验和调度功能。 ?Spring AOP :通过配置管理特性,Spring AOP 模块直接将面向方面的编程功能集成到了Spring 框架中。所以,可以很容易地使Spring 框架管理的任何对象支持AOP 。Spring AOP 模块为基于Spring 的应用程序中的对象提供了事务管理服务。通过使用Spring AOP ,不用依赖EJB 组件,就可以将声明性事务管理集成到应用程序中。 ?Spring DAO :JDBC DAO 抽象层提供了有意义的异常层次结构,可用该结构来管理异常处理和不同数据库供应商抛出的错误消息。异常层次结构简化了错误处理,并且极大地降低了需要编写的异常代码数量(例如打开和关闭连接)。Spring DAO 的面向JDBC 的异常遵从通用的DAO 异常层次结构。 ?Spring ORM :Spring 框架插入了若干个ORM 框架,从而提供了ORM 的对象关系工具,其中包括JDO 、Hibernate 和iBatis SQL Map 。所有这些都遵从Spring 的通用事务和DAO 异常层次结构。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汇总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 --专业推荐 2013.11.7 1.1. 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 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 关架构进行描述。 1.2. 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 整体架构设计

框架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框架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 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 防潮抗渗做法, 活 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 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 板厚一般取 1 20、 1 40、 1 60、 1 80四种尺寸或 1 20、 1 50、 1 80三种尺 寸。尽 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 10 (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 径》12的受力钢筋, 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 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 量用 200. (一般跨度小于 6.6 米的板的 裂缝均可满足要求) 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 筋间距宜相等, 直径可不同, 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上筋可不断,或 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 筋相同时, 仅标出板号即可。 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 为一个板号, 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 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 为一个板号。 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 法。电的 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 180(考虑四 层 32 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 明分布筋为 ? 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 ? 8@200板. 顶标高不同时, 板的上筋 应分 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 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 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 以利防水, 构的整体性及 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 米设一 10mm 勺 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预制板加整浇层方案。 卫生间做法可为 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 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 板。 L 、T 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 并附加 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 PMCA 软件自动生成, 一可加快速度, 二来尽量减小笔误。 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 因 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 配筋计算时, 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将板上筋乘以 0.8-0.9 的折减系数, 将板 下筋乘以 1.1-1.2 的放大系数。 值得注意的是, 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 几处的值, 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 不必再人为放大。 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 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200,间距尽 。跨度小于 2 米的板 ? 8@200板上下钢 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 。现浇 并加强结 10 ?15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专业推荐 2013.11.7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

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DoDAF介绍

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 D o D A F介绍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DoDAF)介绍 摘要: DoDAF是由美国国防部的US Under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Business Transformation工作小组所制定的系统体系结构框架(Architecture Framework,简称AF)。 关键词: DODAF,C4ISR,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 DoDAF是由美国国防部的US Under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Business Transformation工作小组所制定的系统体系结构框架(Architecture Framework,简称AF)。其前身是C4ISR (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s, Computers,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 )体系结构框架。近年来,基于DoDAF而发展出来的有:英国国防部提出的MODAF和NAF (NATO Architecture Framework)。 美国国防部(DoD)于2004年2月颁布了《体系结构框架》的1.0版本用于指导国防指挥 1.DoDAF的演进 C4ISR AF 1.0 ----于1996年6月推出。 C4ISR AF 2.0 ----于1997年12月推出。 DoDAF 1.0 ----于2003年8月推出,增加其运用范围,不局限 C4ISR里,可以应用到所有的任务领域(Mission Area);同时也推出CADM v1.01。

建筑结构实习心得体会

建筑结构实习心得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习过程中,我在为不断接触到的全新的工作体验而兴奋不已的同时,我也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社会经验的不足和在实际运用中专业知识的匮乏。下面是小编整理关于建筑结构实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建筑结构实习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训,我收获颇丰,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提高了综合分析应用的能力。对于实训内容我有如下见解与发现。 对于框架结构的内力目前多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来进行分析和计算,但是目前有的工程设计人员过分地依赖计算机的计算结果,而缺少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致使在一些图纸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为以后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1截面尺寸的选择 梁、柱的截面尺寸的选择是框架结构设计的前提,除应满足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所要求的取值范围,还应注意尽可能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大于1,以达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梁端形成塑性铰时,柱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节点仍处于弹性工作阶

段的目的。即规范所要求的“强柱弱梁强节点”。 2梁、柱的适宜配筋率 框架梁的配筋在设计中应掌握“适中”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其配筋率宜取%~%框架柱的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宜取1%~3%。另外当梁端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大于2%时,其箍筋的最小直径应增大2mm。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均应满足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所规定的最大、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另外框架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注意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与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89》中的区别。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89》中梁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只和框架的抗震等级有关,而在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中梁的最小配筋率除和框架的抗震等级有关外,还和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与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的比值有关,所以在设计中应依据规范来确定梁的最小配筋。 3框架柱配筋的调整 框架柱的配筋率一般都很低,有时电算结果为构造配筋,但是实际工程中均不会按此配筋。因为在地震作用下的框架柱,尤其是角柱,所受的扭转剪力最大,同时又受双向弯矩作用,而横梁的约束又较小,工作状态下又处于双向偏心受

《UML面向对象技术》期末复习吐血整理

《UML面向对象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王少锋编著 第一章面向对象技术概述 1.对象: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它是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对象之间 2.通过消息通信。 3.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一组对相机和,它为属于该类的全部对象提供了统一的描述。 4.封装:把对象的属性和方法结合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单位,并尽可能的隐蔽对象的内部细节。 5.继承:利用继承,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属性或方法。 6.多态:指是一个实体在不同上下文条件下具有不用意义或方法的能力。 7.消息:向对象发出服务请求。 第二章UML概述 1.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统一建模语言 2.UML定义1:是对软件密集型系统中的制品进行可视化,详述,构造和文档化的语言。 3.UML定义2:(1)语义:UML对语义的描述使开发者能在语义上取得一致认识,消除了 因人而异的表达方法所造成的影响。 (2)表示法:UML表示法定义UML符号的表示法,为开发者或开发工具使 用这些图形符号和文本语法为系统建模提供了标准。 4.UML特点:①统一的标准。 ②面向对象。 ③可视化、表示能力强大。 ④独立与过程。 ⑤概念明确,建模表示法简洁,图形结构清晰,容易掌握和使用。 注:UML不是一个独立的软件开发方法,而是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中的一个部分。 5.四种关系:①依赖②关联③泛华④实现 6.九种图:①用例图②顺序图③协作图④类图⑤对象图⑥状态图⑦活动图⑧构件图 ⑨部署图 第三章用例和用例图 1.用例图:是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是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 2.用例:是系统中的一个功能单元。 3.参与者:是指系统以外的,需要使用系统或与系统交互的东西,包括人、设备、外部系统 等。 4.用例间的关系: ①泛化:代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泛化关系中,子用例继承了父用例的行为和含义,子用 例也可以增加新的行为和含义或覆盖父用例中的行为和含义。 ②包含:指的是两个用力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用用例的行为包含另一个用例的行为。 ③扩展:基本用例声明若干个“扩展点”,扩展用例在这些扩展点上增加新的行为和含义。 5.泛化、包含、扩展的比较:泛化关系和扩展关系:泛化干系和扩展关系表示的是用例之间 的“is a”关系,包含关系表示的是用例之间的“has a”关系。扩展关系和泛化关 系相比,多了扩展点的概念,一个扩展用例只能在基本用例的扩展点上进行扩展。 6.用例描述包括内容:①用例的目标; ②用例是如何启动的;

施工组织架构框架图

施工组织架构图

说明: 领导层的岗位职责 项目负责人 1、代表我公司履行对业主合约的责任,并受业主委托行使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权。 2、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向业主全面负责; 3、审批总进度计划及修订与调整; 4、审批工程项目总质量保证计划; 5、审批总材料供应计划; 6、审批工程分包计划; 7、负责组织工程成本的分析、预测及控制,对项目财政运作负责; 8、与业主、监理保持经常接触,了解业主需求,解决随机出现的问题,替业主排忧解难,确保业主的利益; 9、执行公司制定的质量政策及安全政策、环保政策。 项目副经理 1、代表我公司履行对业主合约的责任,并受业主委托行使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权。 2、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向业主全面负责; 3、审批总进度计划及修订与调整; 4、审批工程项目总质量保证计划; 5、审批总材料供应计划; 6、审批工程分包计划; 7、负责组织工程成本的分析、预测及控制,对项目财政运作负责; 8、与业主、监理保持经常接触,了解业主需求,解决随机出现的问题,替业主排忧解难,确保业主的利益; 9、执行公司制定的质量政策及安全政策、环保政策。 技术负责人 1、主管技术部和质保部工作,并指导项目全体员工严格执行公司的质量政策;

2、审核各分包商的重大施工方案,确保方案安全可行; 3、协助组织设计深化,优化并组织专业图纸的补充,协调工作; 4、统筹策划项目总体施工组织安排,组织编制总进度计划及总质量保证计划; 5、策划土建、机电及其他专业的协调方案; 6、组织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汇总、管理,负责竣工技术资料的汇编工作; 7、按工程需要组织坐标高程网布点测量成果的复核交接及日常管理工作; 8、确保项目全面执行质量保证计划,参与、指导质量管理工作。 9、建立项目质量、环境保证体系,负责编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报 批后执行,并使之有效运作,符合公司营运及业主要求; 10、负责对各部门的质量管理情况定期进行部审核,并提出审报告; 11、同业主授权代表保持联络,并按要求提交报告; 12、审核分包质量管理文件; 13、配合业主监理公司实施工程质量监控,签署定期质检报告。 14、配合业主监理,进行物料、设备的检验检测,并推行报审批准制度。 15、组织原有坐标,高程的复测验收、管理,负责日常维护; 16、负责项目计量管理工作。 安全负责人 1、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工作,主管安全部 2、主持每周安全例会及安全大检查,全面对工地巡查、检查,制止及处罚不安全行为; 3、负责整个工程的文明施工、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等工作; 4、负责整个施工现场、物资设备及生活区的保卫工作。 5、制定全场安全管理制度并敦促执行; 6、参与项目经理部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制定,研究项目部潜伏性危险及预防方法,预计所需安全措施费用; 7、制定员工安全培训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8、与政府有关部门、机构联络,陪同有关人员巡视项目部安全,并执行政府机构的指示;

框架结构 技术总结

框架结构 施工技术总结 2012年12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系烧结降本技术改造项目工程烧结冷却室土建工程,烧结冷却室为混凝土框架结构,高跨区结构高度为42.9m,低跨区结构高度为34.1m,全长1-14线为98.9m,宽2/0A-E轴为46m,共分六层,标高为6.700m、17.500m、22.2m、29.5m、36.6m、42.6m,混凝土强度±0.000至17.5m为C40,17.5m以上为C30。1-3线为机头高跨部位,主要负责原料的布料和点火;4-12线为烧结区域,是烧结矿充分燃烧阶段;12-14线为机尾,烧结矿在此进入环冷机进行冷却。 二、施工技术准备及施工工艺 1、施工技术准备 (1)烧结冷却室土建施工图; (2)编制《烧结冷却室深基坑安全专项方案》 (3)编制《烧结冷却室框架结构施工方案》 (4)编制《烧结冷却室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5)编制《烧结冷却室脚手架安全专项方案》; (6)收集土建施工相关质量验收国家、行业规范、标准图集及公司相关技术要求。 2、施工资源配臵 (1)劳动力配臵 根据施工方案劳动力配臵计划为高峰期作业人员保证229人,而实际施工过程高峰期作业人员达到311人次,超过计划35.8%,从劳动力资源上充分确保了工期进度的需求。 日期工种 按工程阶段实际投入的劳动力情况 2012年 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测量工 2 4 4 4 4 2 2 木工10 35 40 60 50 40 10 钢筋工15 30 50 55 55 25 15 混凝土工10 15 30 30 30 10 5 瓦工 5 5 5 5 5 25 30 架工10 25 40 55 55 35 35 续前表日期按工程阶段实际投入的劳动力情况

多种软件系统架构图与说明

各种系统架构图 与详细说明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1.2.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用系统建设1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 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应用资源采集2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 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数据分析与展现3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 搭建。数据的应用4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技术架构设计1.3.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 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整体架构设计 1.4.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综上,我们对整体应用系统架构图进行了设计,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建筑结构实训心得体会

建筑结构实训心得 通过本次实训,我收获颇丰,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提高了综合分析应用的能力。对 于实训内容我有如下见解与发现。 对于框架结构的内力目前多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来进行分析和计算,但是目前有的工程 设计人员过分地依赖计算机的计算结果,而缺少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致使在一 些图纸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为以后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1截面尺寸的选择 梁、柱的截面尺寸的选择是框架结构设计的前提,除应满足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所要求的取值范围,还应注意尽可能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大于 1,以达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梁端形成塑性铰时,柱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节 点仍处于弹性工作阶段的目的。即规范所要求的“强柱弱梁强节点”。 2梁、柱的适宜配筋率 框架梁的配筋在设计中应掌握“适中”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其配筋率宜取0.4%~1.5%框 架柱的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宜取1%~3%。另外当梁端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大于 2%时,其箍筋的最小直径应增大2mm。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均应满足规范《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0-2002》所规定的最大、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另外框架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注意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与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89》中的区别。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89》中梁 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只和框架的抗震等级有关,而在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中梁的最小配筋率除和框架的抗震等级有关外,还和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 设计值与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的比值有关,所以在设计中应依据规范来确定梁的最小配筋。 3框架柱配筋的调整 框架柱的配筋率一般都很低,有时电算结果为构造配筋,但是实际工程中均不会按此配 筋。因为在地震作用下的框架柱,尤其是角柱,所受的扭转剪力最大,同时又受双向弯矩作 用,而横梁的约束又较小,工作状态下又处于双向偏心受压状态,所以其震害重于内柱,对 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框架尤为明显。 因此应选择最不利的方向进行框架计算,另外也可分别从纵、横两个方向计算后比较同 一侧面的配筋,取其较大值,并采用对称配筋的原则。为了满足框架柱在多种内力组合作用下其强度要求,在配筋计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角柱、边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下会产生偏心受拉时,其柱内纵筋总截面 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大25%。 (2)框架柱的配筋可放大1.2~1.6倍,其中角柱1.4倍,边柱1.3倍,中柱1.2倍。 (3)框架柱的箍筋形式应选用菱形或井字形,以增强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 另外多层框架电算时常不考虑温度应力和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当多层框架水平尺寸和垂 直尺寸较大以及地基软弱土层较厚或地基土质不均匀时,可以适当放大框架柱的配筋,且宜 在纵、横两个方向设置基础梁,其配筋不宜按构造设置,应按框架梁进行设计,并按规范《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 4框架梁裂缝宽度、斜截面配筋调整 在满足梁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率的情况下,仍需在计算配筋后进行梁的裂缝宽度的验算 和满足梁端斜截面“强剪弱弯”条件下的梁端配筋调整。 4.1影响裂缝宽度的因素和调整的办法 框架梁的裂缝宽度验算往往被工程设计人员忽视,对此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影响裂缝宽 度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二是钢筋的级别和直径。由于混凝土 等级与钢筋的级别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对于普通的混凝土构件,混凝土的高等级对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