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之学生版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之学生版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之学生版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之学生版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写什么”。在考题中,可以要求概括全文的内容,也会考查对某一部分内容的概括。

从全文来看,题目中常常出现“主要内容”,“写了什么”,“大致内容”等词语。叙

事文大致概括出六要素的内容;写人文概括出人物的主要表现,是怎样的人;状物文一般概括出形、色、大小、用途及与人的关系;写景文概括出怎样的景物。

从某一部分来看,题目中常常出现“为什么”“如何”“怎样”“哪些”等词语,需要联系上下文总结归纳。

主要内容的表达须完整、明确、简洁。

此知识点常见题目及答题技法如下: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步骤:

(1)浏览全文,确定题材;

(2)找出写作对象;

(3)联系全文,选择概括方法;

(4)组织语言,谁(写作对象)做了什么或谁(写作对象)怎么样。

2.乌鸦是如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短文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霍金是挑战命运的勇士? 答题步骤:

(1)在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 (2)选择合适的概括方法;

(3)组织语言,运用关联词联接。

同学们在概括归纳内容时有三个方面的困难:

一是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课文内容了。

二是概括时分不清哪些该删,哪些该留。

三是抓不住重点,不分主次。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总结了一些方法:

方法

适用文章 要点

表达

段意归并法

从几个方面描述,层次清晰的文章。

1、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连贯。

3、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运用关联词,让句子更通顺。

要素串联法

叙事的文章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

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

方法点拨 题目解读 考点解说

要素弄清楚了,用词语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况来确定,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

文题扩展法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

内容的文章

有许多文章题目本身

就已经高度概括了主

要内容。所以,只要

仔细剖析题目,把题

目扩展开来,就容易

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

容。

在解释题目字面义的

基础上加入人物、主

要情节。

借助关键句法结构上有总起句、总

结句、过渡句、中心

句等。

借助文章中的重点句

或段来总结主要内

容。比如过渡句、中

心句等。

丰富关键句

例题解析

雪鲁迅

①……

②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③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②、③段的主要内容?(3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段落大意的概括。解答这类题,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

(1)浏览②、③段;

(2)找出写作对象,第2自然段的写作对象是孩子们,第3自然段的写作对象是雪罗汉;(3)联系全文,选择要素串联法;找出人物、时间、事件;

(4)组织语言,第2自然段写孩子们很快乐地叠雪罗汉,第3自然段写晴天的时候雪罗汉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参考答案】第②、③段主要写孩子们很快乐地叠雪罗汉,晴天的时候雪罗汉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考点训练

知识要点

文章读懂后,能用常用的“段意归并法”和“提问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段意归并法”是把每个段落的大意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时,第一步通读全文,理清段落,概括各段大意,第二步把各段段意用简练、通顺、连贯的话语连起来。“提问法”是对文章的重点段落、重点词句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的答案用简练、通顺、连贯的话语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练习一】篱笆里的读书声

牛顿15岁那年,他的母亲把他从学校中叫回来,要他去学习经商,每星期派一个可靠的

老仆人陪着牛顿外出做一次买卖。

牛顿对这些商贾琐事,一点都不感兴趣,所以统统把这些事情交给老仆人去办,自己却偷偷跑到一所小房间里读书.有时,他索性交老仆人独自去经营,自己躲到路旁的篱笆里,埋头读书。

一天,他正在篱笆里兴高采烈的大诵其书,却被他的舅父看见了.舅父以为他偷懒,要上前责备他,走近一看:牛顿读的是数学书,舅父大为感动,他专程赶到牛顿家里,劝牛顿的母亲,准许牛顿继续读书上学。

请用段意归并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知识要点

在归纳主要内容时,可以结合文章具体特点来归纳。一般地,叙事为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叙述事情的主要经过;写人为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人物做了什么;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从几个方面描写事物特点。有时还可巧用文章的题目、中心句、过渡句等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练习二】坚持写作,一丝不苟

俄国作家果戈理总是天刚亮就起床,稍稍活动一下,就开始一天的工作。

一次,一个朋友问他:“您天天都写吗?”

他肯定地说:“必须每天写作。”

“如果有一天没有写呢?怎么办?”朋友问。

“没关系。拿起笔来写:今天不知因为什么我没写。今天不知因为什么我没写。把这句话一遍又一遍写下去,直到写厌烦了,你就要写作了。”

果戈理不但坚持天天写作,而且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按照往常的惯例,他每写完一篇作品,总要请别人提意见,然后再反复修改。这一次,他请来了颇有名望的作家茹科夫斯基。

在午饭之后,正是令人昏昏欲睡的时候,果戈理捧着剧本,一字一字地朗读

起来。茹科夫斯基十分疲倦,听着听着,渐渐睡着了。

茹科夫斯基一觉醒来,觉得有些难为情。可果戈理对他说:“我曾请求你对我的著作加以批评。你睡觉就是给它的最好批评了。

说着,果戈理毫不犹豫地马上把自己的手稿扔进了火炉里。那熊熊燃烧的闪亮的火光,照着他坚毅的面庞。

1、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2、借用“题目”概括主要内容。

[知识备忘]

阅读文章,在理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同时,还要不断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感。在阅读中常用的积累方法是诵读和摘抄。这两种方法都是为了在阅读时及时储存,将阅读过程中那些感受深刻的,启发性很强的、富有哲理的等为之一亮的精彩句子或语段熟读成诵,铭记于心。如果一时记不住,就摘抄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便于以后慢慢消化。

【练习三】

书是知识的宝库。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当你打开五彩缤纷的图书,你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动人的小说,美丽的诗歌,感人的童话……让你爱不释手,给你带来无穷的快

乐。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而且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一位大文豪说:“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寂寞时,它会给我们以安慰;有疑难时,它会给我们解答;遇到挫折时,它会给我们鼓舞和力量;迷失方向时,它会指引我们向光明的前程迈进。

1、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2、找出关键句,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3、用“”画出说明书是人们“良师益友”的句子,并背诵。

综合演练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题目。

天使给予的生命

走过小巷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一个自发组织起来的集贸市场。有卖菜的、卖早餐的,还有一些卖廉价衣服和小孩子的塑料玩具的摊位。这些摊位大多在地上放一块布,把出售的商品堆在上面,任凭感兴趣的人翻来翻去的挑选。

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对这些是熟悉的,而又是发自内心的不屑的。如果不是要来找那个孩子,他也许根本不会再到这种与自己的身份不符的地方来。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路边有一个小小的、白色塑料布铺成的摊位,上面摆着一些从一个模具里面用石膏做出来的天使,摊主正在熟练的把石膏灌入到模具中去,等待着新的作品成型。

有孩子要买,家长同意了,问了价格,两元钱。摊主拿了刻刀,说可以在天使的像上刻上孩子的名字,那个孩子看着摊主认真的刻着,嘴角露出了无邪的笑容。他马上想起了自己的孩子还躺在医院里,因为化疗头上黝黑的头发日渐稀疏,孩子很少笑过,他知道那是因为化疗的副作用带来的痛苦。他心里一动,买了一个天使,准备给孩子带回去,然后当面把他的名字刻上去。

他的孩子幸运地找到了与自己符合的配型,但捐献者是个18岁的残疾孩子,生下来就双腿扭曲得像两根麻花。当初他愿意捐血是受到了电视新闻宣传的影响,但现在找到他后,他却冷漠的拒绝了。钱已经加到了50万元,可这个残疾的孩子对钱似乎没什么概念,他不知道50万元可以在这座城市买套敞亮的房子,不用再和父母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还可以坐着轮椅在阳台上看风景。

他这次来是最后一次努力,他想给那个残疾的孩子100万元------对,用100万元的代价来拯救自己孩子的性命。他把那个天使拿在手里,向着那个几次被拒绝的小屋走去。

小屋还是那样潮湿、阴暗。那个残疾孩子坐在轮椅里,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他头发蓬乱,瘦小的身体让脑袋显得很大,这对脖子来说显然是个负担。他慢慢的抬起头,看了一眼企业家。

“这是你给我带的吗?”残疾孩子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他指着那个造型粗糙、不怎么美观的天使问。

企业家点了点头。他想:不如把这个天使送给他,也许会让他改变一些主意。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企业家用谈判时的手法说。他在屋子里找到了一把放在窗台上的剪刀,然后开始认真的在天使的雕像上刻这个残疾孩子的名字。

孩子兴奋得嘴唇和身体都颤抖起来,他似乎看到了最美好的礼物。等企业家把雕像递过去的时候,他一把抓在手里,眼睛瞬间明亮起来,似乎拿着的是一件无价之宝。

这个残疾孩子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企业家孩子的性命。企业家带着孩子和钱再次来到残疾孩子家里,想表示对他的感谢。残疾孩子把那个天使放在了家里最明亮的窗台上,旁边还放着块湿布,他每天都把它抹的干干净净。“你送给我这个就够了。”他哽咽了一下接着说,“除父母外,你是第一个把我当成天使的人。”

1、说说你对“天使给予的生命”这个标题含义的理解。(2分)

2、企业家开始为什么要买天使?企业家后来又为什么改变了主意?(4分)

3、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当初他愿意捐骨髓是受到了电视新闻宣传的影响,但现在找到他后,他却冷漠地拒绝了。

[2]等企业家把雕像递过去的时候,他一把抓在手里,眼睛瞬间明亮起来,似乎拿着的是一件无价之宝。

4、“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5、那个残疾孩子宁可选择一个粗糙的天使塑像,而不愿接受巨款,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分)

记叙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私塾国际学府学科教师辅导教案组长审核: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知识回顾

课程导入 最近特别火的电影,讲的主要是什么内容? 例题解析 看自行车的女人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 ③她40 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过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

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 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 ”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竞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 ”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 ⑨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竞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 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 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 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⑩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⑩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 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作者:梁晓声。有删改) 1. 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4 分) 解题思路首先要理清文章层次,全文主要写了四件事:第②-- ⑥段写第一件事;第⑦段写第二件事;第⑨段 写第四件事。其次要抓住主要人物,用简洁的语言交代每件事的情节,尤其注意在第一件事和第四件事中“我” 只是目击者和知情人,而并不是事件的主人公。最后分点概括。 答案:①她被胖女人冤枉,被抢走了装钱的书包。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④她等候忘了取车的摄影师,并帮他保管拎兜。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

1、借用课题概括法。小学教材中的课文,有一大部分的课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大自然的声音》《齐白石的画》《动物远游》等。这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去阅读,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方法适合记叙文。 2、找“六要素”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都包含了我们常说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帮会组学生找到这几个基本要素,然后用一些词语把他们串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适合各种文体。 4、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适合写景、状物的文章。 5、找中心句法。一些文章,每段都有中心句,像《激光》《鲸》等说明文。可以让学生找出中心句,然后加以整理,便是主要内容了。 读文章,我们要学会抓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既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记人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如《桥》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而他和自己的儿子却被洪水吞没了,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私的共产党员形象。又如《晏子使楚》一文的主要内容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2)叙事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金色的鱼钩》一文的主要内容是在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写景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再进行概括。如《草原》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4)状物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然后进行概括。如《鲸》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复习课教案 教案目标: 1.回顾、梳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灵活运用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做到语言通顺、完整、简洁。 教案重、难点: 灵活运用方法完整、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案准备: 1.课前印发阅读材料《换伞》。 2.课前自主复习,填写表格,小组交流。 教案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晰目标 1.我们一起学过了许多文章,也做过许多篇阅读。那么老师想问你们,学习一篇文章,一般有哪些要求?或者说阅读考试中有哪些类型的题目。 预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句的含义理解词语 体会作者的感情,谈感受领悟文章表达方法 2.弄懂了这些问题,才能闻到墨香,才能读出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意韵,才能为我所用。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回顾方法,提炼要求 师: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力的题目在阅读中经常会考到。 有这样的一篇阅读是《征服》,第二题要求学生概括“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是两位同学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为什么? (1)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劫犯劫持了一位孕妇,在孕妇快要生孩子的时候被生命征服,拯救了孕妇和孩子。 (2)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劫犯情急之下劫持了一位孕妇,孕妇因为极度惊吓马上要生产,劫犯在漫长无期的牢狱之灾和一条即将出生的生命之间,选择了后者,他举手投降,警察抓住了他。但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这个劫犯说自己是个医生,他得到警察的允许成功帮孕妇接生,拯救了孕妇和孩子。 引导学生说出简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仅仅只是简洁,还要做到语言(生:通顺) 事情还要说(生:完整) 小结:通顺、完整、简洁(板书) 三.小组合作,自主归纳 过渡:怎样才能完整、通顺而又简洁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呢?你们知道哪些方法?【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出示:题目拓展法段意合并法六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考点解说 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写什么”。在考题中,可以要求概括全文的内容,也会考查对某一部分内容的概括。 从全文来看,题目中常常出现“主要内容”,“写了什么”,“大致内容”等词语。叙事文大致概括出六要素的内容;写人文概括出人物的主要表现,是怎样的人;状物文一般概括出形、色、大小、用途及与人的关系;写景文概括出怎样的景物。 从某一部分来看,题目中常常出现“为什么”“如何”“怎样”“哪些”等词语,需要联系上下文总结归纳。 主要内容的表达须完整、明确、简洁。 题目解读 此知识点常见题目及答题技法如下: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步骤: (1)浏览全文,确定题材; (2)找出写作对象; (3)联系全文,选择概括方法; (4)组织语言,谁(写作对象)做了什么或谁(写作对象)怎么样。 2.乌鸦是如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短文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霍金是挑战命运的勇士? 答题步骤: (1)在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 (2)选择合适的概括方法;

(3)组织语言,运用关联词联接。 方法点拨 同学们在概括归纳内容时有三个方面的困难: 一是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课文内容了。 二是概括时分不清哪些该删,哪些该留。 三是抓不住重点,不分主次。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总结了一些方法: 方法适用文章要点表达 段意归并法从几个方面描述, 层次清晰的文章。1、把每段大意综 合起来,加以概 括,就是整篇文章 的主要内容。 2、各段大意之 间,有的要加上一 些过渡词语,以便 读起来通顺,连 贯。 3、要区分重点段 落和非重点段落, 做到有详有略,有 的甚至可以舍去。 运用关联词,让句 子更通顺。 要素串联法叙事的文章写人记事的文章, 一般有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包 括起因、经过、结 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 素弄清楚了,用词 语串联起来,就是 文章的主要内容。 主要人物在什么 时间什么情形下 做(或说)什么事 (或话),最终结 果怎样;当然,在 答题时要视具体 情况来确定,有时 要素可以有所取 舍。 文题扩展法题目能高度概括 文章内容的文章 有许多文章题目 本身就已经高度 概括了主要内容。 所以,只要仔细剖 析题目,把题目扩 在解释题目字面 义的基础上加入 人物、主要情节。

五年级阅读训练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完美)

教学内容:1、记叙文的文学常识 2、概括题的三种主要题型 重点和难点:1、注意区分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和记叙顺序 2、学会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 记叙文基础知识 1、记叙文分类: (what + why) 记人为主的记叙文: 叙事为主的记叙文: 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借物抒情(状物)记叙文: 2、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记叙文的写作顺序(主要):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写景文章顺序: 4、记叙文的记叙顺序: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阅读指导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记叙文的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 6、记叙文的写作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7、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记叙、说明 描写:运用描写手法,能栩栩如生地再现人物、事件和景物。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A.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描写 B.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议论: A.类型:记叙文中的议论,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之分。 B.作用:议论的目的在于揭示记叙事物所蕴涵的思想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 A.类型:一种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叫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一种是寓情于景或借物抒情,叫间接抒情。 B.作用: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主要题型: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概括小标题 3、文中写了关于……的几件事,请分别概括出来

记叙文阅读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记叙文阅读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含练习)- 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指主体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主人公和重要人物的活动、行为,还包括人物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等。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准确简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常见的概括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六要素”综合法。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 2.关键词语提炼法(含中心词句提炼法)。即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理解文章内容有帮助的关键词;同时更要注意文章一些特殊句子,如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与文章中心内容要点密切相关3.段意合并法。即在阅读过程中,合并那些内容集中的自然段,把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分段可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总分顺序等划分。分段以后,用一两句话说出大致意思。然后将各段的段意合并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4.去粗取精法。即在概括的时候,找准与原因或条件相关联的词句,去除不必要的修饰、限制语,保留极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的、能够揭示事物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的词句。 我们在选用上述方法概括内容时,必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准确”,不能以偏概全,概括要点时不能有遗漏;不能以罗列代替概括,把罗列到的小的具体材料当作要点概括。二是“简洁”,这是从答题字数要求来说的,有许多题目明确要求答案在多少个字以内,所以,答题的语言一定要精练,切忌罗嗦。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概括的内容要具体。有的同学常用"经过""结果"之类的词代替内容,太空洞,这不行。应该写出经过是什么,结果怎样。 二是概括的要点要全面。一篇文章的内容往往有几个要点,要抓全,不能丢要点。 三是语言要简明,不罗嗦。就是要把文章的"水分"去掉,使内容表达得简单明了。 (二)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把握和概括 好的记叙文总是避开直接表述中心思想,因而增加了把握它的难度。言在此而意在彼,或是通过相关人物的描写、相关事件的叙述来隐晦地、含蓄地表达作者的主旨,因此把握中心思想的原则是: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感知,切忌拘泥、局限某一局部纠缠不清,即使是某一片段、段落的分析,也必须立足于文章的整体去思考、探究,掌握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抓住本质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精确、完备的概括。 一般的方法是: 1、从文中标题入手: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中心,体现文章主要内容;有的文章标题直接揭示了中心思想。 2、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明或揭示了中心;有的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复习课: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东高地三小李立华、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所学课文的回顾,能够总结归纳出概括叙事性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步骤及要 求。 2、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运用,巩固概括叙事性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提高学生概括文 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叙事性文章能抓住主要事件进行准确地概括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复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温故而知新,希望能帮助你提高 (二)梳理、归纳方法,明确要求 1、回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 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有2种基本方法,它适用于大多数的文章。你还记得是 哪两种方法吗?[出示课件] ――串连各段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分清主次归纳文章主要内容(提示:关键是要在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主与次,才能概括准确) 2、明确方法,练习巩固。(写事)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叙事性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叙事性文章包括写事、写人两类。我们首先来看写事类文章。 3、概括写事类文章的主要内容除了以上这2种基本方法以外,还有更直接、更简单的方法吗? ――要抓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 强调:概括写事类文章主要内容要抓住的三要素是---------- 起因、经过、 结果 4、概括主要内容的要求: ――A语句比较通顺(不要罗嗦,尽量简洁一些、简单一些) B要能抓住要点进行概括。 引导:要点写到什么程度? ――事件的起因要找准、结果要点明;经过部分要找全要点。 5、明确要点与非要点。 提问:什么样的点是要点呢?举例说说。 ――要点就是这件事中不能缺少的,缺了它就不行的。如果缺少了它这件事就说不通了、说不明白了(说不过去了)这样的点就是要点。例如: 《母爱》 提问:什么样的点不是要点呢? ――主要内容中缺了它不会有什么影响。比如,写事中也有人,在概括时涉及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想法就不是要点,可以不说。 6、记忆内化写事类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相关知识 要求:刚才我们复习了写事类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及要求,你再看一看、记一记。一会儿我们按照这个来做练习。 (三)写事类文章的练习1、通过练习边总结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步骤:引导:我们练习概括短文《藏羚羊的跪拜》的主要内容。你认为我们先做什么?――[1]默读2-3遍(为什么要读:了解文章大意) [2]确定类型(写事、写人、写景状物)把类型标在课题旁边 2、学生按要求完成前2步 3、引导归纳出后面三个步骤: [3]列出要点 (哪几个要点:起因、经过、结果;要点要抓全、抓准)画出/列出 [4]整理语言(语句比较通顺,不要太罗嗦尽量简单一些) [5]检查(怎么检查:假如别人没读过这篇文章,只要读了你概括的主要内容,就能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先读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这对照原文, 看是不是符合原文的内容) 4、学生按要求完成后3步。 5、通过展示学生作业进行全班交流:(生生互动) 预计问题: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小学六年级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小学六年级 (一)、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 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三: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四: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方法五: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二)、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1、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文体,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段意综合法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一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概括出它的主要意思,把各个部分的意思综合组织,就能归纳出主要内容了。一般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认真通读全文,初步了解全文写什么。 (2)细读文章,弄懂每个自然段、每个词句的意思。 (3)给文章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4)把各段的段意综合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例如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共有五个结构段,第一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第二段讲五壮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讲五壮士准备转移,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讲五壮士把敌人引上顶峰,英勇杀敌。第五段讲五壮士英勇跳下悬崖。这样全文主要内容就可简要连接为: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把敌人引上了绝路,英勇歼敌,最后壮烈牺牲了。 本方法注意事项: 1、能够正确地给文章分段和概括段意。 2、综合组织各段的意思,不等于各段意思简单相加。要适当使用过渡句或关联词语,使相加的句子通顺。删去重复或次要的内容,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找段内主句六条规律 (1)总分关系的,一般总的一句是主句。先概括后具体写的,一般用概括的一句做段意。

如《猫》的第一段有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可以作为这段的段意。段中有总结句的也是如此。 (2)有过渡句的,一般也是段意。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启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这一过渡句中,第一分句是上级段意,第二分句可作下一段段意。 (3)因果关系的,一般“果”是段意。如《一个粗瓷大碗》:“有一回,一场激烈的战斗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了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一个粗瓷大碗。赵一曼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就连忙给她送来。”这一段先记叙“果”——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了一个粗瓷大碗。即该段意。 (4)段落的中心句,一般也是段意。如《一夜的工作》中,第二段中心句为:“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稍加整理,便可作段意。 (5)写事情的起因、结果的,一般要抓住结果归纳段意。如《李时珍》的第三段,起因:李时珍准备编写一本药书。经过:李时珍为编药书而积极准备。结果:李时珍编写成了《本草纲目》。故第三段段意为结果——李时珍编写成了《本草纲目》。 (6)问答形式的段落可抓住问题的答案归纳段意。偏正关系的一般根据正的内容归纳段意。转折关系的抓住转折部分的内容。递进关系的抓递进部分的内容。 标志法 这是通过关联词来分析语意及其关系的方法。单层句群分析起来较为简便。如: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鲁迅《拿来主义》

(完整版)阅读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练习

内容:阅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日期:姓名: 一.鲁迅爱书的故事 鲁迅先生的生活里,书籍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看书之前,总要先把手洗干净,然后才会捧阅读,以避免把书弄脏。 成年以后,鲁迅一直把读书、买书、借书、抄书、修书,作为自己的一种极大的乐趣和事业。碰到稀有的好书,他还会亲自动手翻印,转订成册。 在鲁迅的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那是一些简单的画线仪器、几根钢丝、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鲁迅就是用这些及其平常的东西,保证他珍藏的1万多册图书始终历久常新的。他留下的书中,没有一册有污损、破散的状况。 鲁迅先生一向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特别是青年学生。但是归还时,如果被他发现书面上个有破边、卷角等损坏之处,他就会很不高兴。对于那种不爱护数的借阅者,鲁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被“蹂躏”过的书再转回来。 鲁迅先生常把一些好书主动寄赠给需要的人。每一次把书送出去,他总是要非常仔细的把书包扎妥帖。这种花在书本上的心力,是为了友人,更是为了书籍。 1.为下列词语的加点字注音。 珍藏.()损.坏()书籍.()寄赠.() 2.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历久常新: 蹂躏: 3.文章围绕着的主题,一共写了四件事。 第一件是 第二件是 第三件是 第四件是 4.对文中“这种花在书本上的心理,是为了友人,更是为了书籍”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二.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强烈)的阳光(照射、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有遮阳蔽日之处,()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讶、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用“——”划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3.人们把吐鲁番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把横贯整个盆地的一座山称为(),理由有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用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的特点。这两个事例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短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请简要地概括出来。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试题型:(1)本文讲了一个的故事;文章第3段讲的是的事; (2)请用简要的语言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请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4)请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请在方框内填入相应的故事发展阶段。答题技巧 题型(1)只要答出“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就可以了; 只要题目中要求“简要”或“简要概括”的,答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题型(2) 题目中没有“简要”又要求“概括”的,“起因”和“结果”部分都不变,把“经过”要拆成“发展和高潮”。更细化的时候是把“发展”拆成故事的“转折和递进”,如题型(4)。递进 起因发展 概括文章内容经过转折 结果高潮 例题: 80枚果子 他跪在老母亲面前,吐露了想要出去闯一闯的心声,又向母亲道了声“春节时一定回家”的话之后,便决绝地挥挥手,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连番的奔波后,他在距离家乡千里之遥的山区找到一份生计——矿下作业。 一天,矿上放假,独自跑到山上透透气的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些血红色的果子。这些野果,在如此寒冷的冬季里竟也油亮亮、红火火,让他忍不住摘了一个。一嚼,满口生津、齿颊留芳!于是,他狠狠地摘了满满两裤袋。 回到工棚,他悄悄地数了数,有92枚果子。他把其中的80枚放在了包裹中。距离新年还有几天,他本可以亲自带着那些果实回家,但他一是怕时间久了果子会被风干,二是实在想让母亲提前感受到他的孝心。因此,他求了老板,用快递把包裹寄往他的家里。他感觉母亲仿佛就在面前,吃着野果,满脸洋溢着幸福。 留下了的12枚,他是打算分给同住的12位工友的。就在他准备回家的前一晚,他拿出了留下的那些连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野果。正准备要分发给对他一直很好的工友们时,一个在这地方土生土长的工友却如临大敌般地告诉他,这果子虽漂亮,却是有毒的!还说幸亏他吃得少,要是贪了嘴,那后果可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愣了半天的他,抓起行李,疯了一样地冲进了风雪中。他连夜买了火车票,坐上了开往家乡的火车。一路上,他的心,一阵一阵地刀绞。他不敢想象,那80枚果子会给老母亲带来怎样的灾难…… 傍晚时到了县城,家乡也下了大雪。更让他心急如焚的是,通往自己家里的那段路,因为风雪太大,根本通不了车。他呆了一下,突然就发了疯似的在风雪中疾奔起来。再冷的风,

小学语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小学中高年级是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阶段,这一训练就是培养学生把文章由厚读薄的能力,即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只有把握住了课文的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深刻理解课文,才能达到精练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目的。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呢?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大的困难,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1、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的。2、该不该删。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分不清楚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3、抓不住重点。课文内容那么多,顾前不顾后,很难快速把握重点。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 一、课题扩充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如《草船借箭》,读课文后,请学生把课题四个字扩展成一句话: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补上借箭的起因,及周瑜最后的态度,然后稍加整理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学会从课题入手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迎送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 二、段意合并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例如:《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共写了五方面内容:(1)从地球在整个宇宙的位置看,地球是十分渺小的;(2)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3)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又遭到无节制的开采和随意的毁坏,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4)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5)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把各段段意综合起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三、分析比较,突出重点 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可以先简单地读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然后找出文章的重点段,弄清作者在重点段中要表达的意思,再联系其余各段作适当补充,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自然概括出来了。如《落花生》一文,第一段讲的是种花生和收花生。第二段讲的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花生,谈论花生。显然第二段是重点段,一家人尝花生,谈论花生的好处,并以花生喻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以此为核心,联系文中其他内容,就不难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内容:作者一家人在后园过花生节,他们边品尝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父亲以花生来比喻,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一定一次就能抓住,这就需要反复地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内容的主次,准确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文章还需要分析文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和重点段落,主要内容也就容易归纳了。 四.将设计的问题串起来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复习课: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东高地三小李立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所学课文的回顾,能够总结归纳出概括叙事性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步骤及要求。 2、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运用,巩固概括叙事性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提高学生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叙事性文章能抓住主要事件进行准确地概括。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复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温故而知新,希望能帮助你提高。 (二)梳理、归纳方法,明确要求。 1、回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 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有2种基本方法,它适用于大多数的文章。你还记得是哪两种方法吗?[出示课件] ——串连各段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分清主次归纳文章主要内容(提示:关键是要在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主与次,才能概括准确) 2、明确方法,练习巩固。(写事)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叙事性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叙事性文章包括写事、写人两类。我们首先来看写事类文章。 3、概括写事类文章的主要内容除了以上这2种基本方法以外,还有更直接、更简单的方法吗? ——要抓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 强调:概括写事类文章主要内容要抓住的三要素是————起因、经过、结果 4、概括主要内容的要求: ——A 语句比较通顺(不要罗嗦,尽量简洁一些、简单一些) B 要能抓住要点进行概括。 引导:要点写到什么程度? ——事件的起因要找准、结果要点明;经过部分要找全要点。 5、明确要点与非要点。 提问:什么样的点是要点呢?举例说说。

——要点就是这件事中不能缺少的,缺了它就不行的。如果缺少了它这件事就说不通了、说不明白了(说不过去了)这样的点就是要点。例如:《母 爱》 提问:什么样的点不是要点呢? ——主要内容中缺了它不会有什么影响。比如,写事中也有人,在概括时涉及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想法就不是要点,可以不说。 6、记忆内化写事类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相关知识 要求:刚才我们复习了写事类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及要求,你再看一看、记一记。一会儿我们按照这个来做练习。 (三)写事类文章的练习。 1、通过练习边总结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步骤: 引导:我们练习概括短文《藏羚羊的跪拜》的主要内容。你认为我们先做什么? ——[1] 默读2-3遍(为什么要读:了解文章大意) [2] 确定类型(写事、写人、写景状物)把类型标在课题旁边 2、学生按要求完成前2步。 3、引导归纳出后面三个步骤: [3] 列出要点 (哪几个要点:起因、经过、结果;要点要抓全、抓准)画出/列出 [4] 整理语言(语句比较通顺,不要太罗嗦尽量简单一些) [5] 检查(怎么检查:假如别人没读过这篇文章,只要读了你概括的主要内容,就能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先读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这对照原文,看是不是符合原文的内容) 4、学生按要求完成后3步。 5、通过展示学生作业进行全班交流:(生生互动) 预计问题: [1] 太笼统,要点不全 ....。 例如:有一天早晨,藏北的一位老猎人打死了一只藏羚羊,第二天,他发现在藏羚羊的腹腔里还有一只小羚羊,他对自己的行为悔恨不已。 引导:A “跪拜求饶”(需要写吗?为什么?) 短文中明确写到藏羚羊跪拜求饶,在概括主要内容时这是一个要点应抓住。 a 这是猎人悔恨的原因:猎人以猎杀动物为生,猎杀羚羊没什么稀奇的。之所以老猎人后悔不已,是因为老羚羊跪拜求饶他没理会。这个点不能丢,丢了就不合乎情理了。 b 这是藏羚羊主要做的事:见到猎人要射杀自己从站立到跪拜求饶。 c 题目:揭示了主要事件。 B “肥壮”:老猎人射杀的是一头肥壮的藏羚羊,“肥壮”也不能丢。a 肥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016年辽宁营口市中考 美丽的藩篱 1954年春天,我12岁,在北京隆福寺小学上学,有一天,学校停课,老师带领我们到猪市口大街南边参加义务劳动。那一片地方现在广为人所知,就是中国美术馆所在。记得那一年还没有修建中国美术馆,只是拓宽马路,好把从朝阳门、东四到沙滩一直通往西四的道路疏贯。工人师傅们已经把那一片地方的房屋拆卸得差不多了,参加义务劳动的人们只需把一些未及清理的砖瓦碎木集中到指定的地方去。 到了工地,只见早已有很多大人在其中忙碌。那时我系着红领巾,在老师带领下干得满头大汗,一身是灰,却满心高兴,生怕落后。 我正忙着把一摞砖头抱到指定的集中点去,忽然看到了我的妈妈,吃了一惊。因为清晨妈妈给我热早点时,并没有说起来这地方参加义务劳动的事呀!但是我很快也就想明白,一定是我上学以后,街道上才通知居民们来义务劳动,好各方齐心协力,把那片拆迁地的清理工程抢完。妈妈年轻时当过小学教师,那时却成了家庭妇女,可是她热心街道工作。妈妈当时年过半百,相当胖,干起搬运杂物的粗活自然十分吃力,脸涨得通红,可是她满面春风,仿佛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我家自1950年从重庆迁到北京以后,眼见着北京市政府疏浚什刹海、翻修下水道、增敷自来水设施、开辟一条又一条的公共汽电车线路……爸爸妈妈提起来总是赞不绝口,现在能亲自参加提高首都生活品质的工作,妈妈那种心甘情愿的劲头,自然体现在每一个动作里。 我望见了妈妈,而且,妈妈一定也望见了我,我伸长脖子,身体前倾,使劲朝她挥动手臂,张大嘴做着口型,拼命地向她显示:嘿!我在这儿呢!我在这儿劳动呢!”可是,令我非常失望并且惊诧的是,妈妈眼光从我身上掠过时,却仿佛是看到一个她并不认识的孩子,倒也不是冷淡,她脸上分明有着微笑,然而那只是看到任何一个参加义务劳动的少先队员时都有的微笑,而不是我所期盼的那种看到她最心疼的幺娃儿的特殊笑容!我几次试图接近她,并且频频以夸张的肢体语言以期引起她的关注,然而她却依然不给我哪怕只是表情上的一个小小的特殊回报!惶急中,我一个趔趄,跌倒在地,磕破了腿,我恨恨地望着那边的妈妈,心想难道你还不来管我吗?可是,她却直起腰来,耐心地跟一位去问她什么事的老大爷解释起来……班主任老师赶过来,扶起我,并且忙带我去找卫生站清洗伤口、涂红药水。 当时的我,怎么也弄不明白,妈妈为什么在义务劳动的工地上不格外地关照我。那天从学校回到家里,妈妈正在厨房里烧我最爱吃的豆瓣鲫鱼……晚饭前,她仔细查看了我腿上磕破的地方,说不要紧的,又嘱咐我先洗个脸再吃饭,晚上要洗个澡……晚上洗了澡,我忙着赶作业,也就没有问妈妈,为什么在那工地上,她对我视而不见? 这事我始终没有追问她。其实越到后来,越用不着问。这类的事后来经常出现,都很细小,形态不一,含蓄微妙,然而如雪花飘落积累,使我的认知越来越澄澈清明:妈妈一再地在我生命的活动空间中,设置出无形的藩篱,使我懂得,藩篱的一边,是我们温馨的家,在这个区域中,我尽可享用亲情,悠游自在,甚或偶尔撒娇使性;而藩篱的另一边,是公众社会以及他人所在,我要从小懂得,在公众社会中不可仗恃或依赖亲情温恤,并且一般来说他人不可能,也无义务给我以"幺娃儿"式的宠溺优待,我一天天地长大成人,应尽早习惯于在公众社会中奉献,学会与他人耐心磨合,艰辛劳作,独立生活! 在我17岁离家独立生活之前,妈妈给我以深刻的影响,她为我设置的籓篱,是无形而美丽的,这是她给予我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我的人生已过中途,回顾往事,我有许多的错失,有时甚至是重大的失误,然而,托庇于妈妈给我的教养,我从来没有犯过公私不分,或人我不分的错误,并且,我总是能像她那样,在把自己家藩篱内的东西贡献给藩篱外的社会和他人时,只觉得欢愉,而视任何将藩篱外的公家或他人的东西据为己有为奇耻大辱。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六年级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课是指教师专门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消化、理解、巩固、综合运用,沟通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以达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和目的的授课形式。因此,提高复习课有效性应注意: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指导学生自我整理,强调知识网络的个体,启发学生自我质疑,激发自主学习的敏锐性。 复习课目的在于明思路、排难点、解疙瘩,试图找出解决疑问的途径、方法并力求其结果的独到创新。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 教学目标: 一、通过复习,归纳,整理小学常见文体常用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体系。 二、通过讨论、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学习规律、总结学习规律,运用学习规律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及复习的效率。 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并逐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通过讨论、归纳、练习复习小学阶段常见文体常用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难点: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讨论与练习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力求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 一、课前印发阅读材料《爱的纽带》; 二、准备阅读练习短文两篇:《那个落地的纸箱》《最亮的星星》; 三、制作相关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昨天老师给你们发了阅读材料《爱的纽带》,都读了吗?这是去年小学毕业会考时所考核过的一篇课外阅读。其中有一题要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你看,老师摘录了其中两位同学的答案,(出示两个有不同存在问题的答案:一个概括得过于简单,另一个概括得过于罗嗦。指生读)假如你是评分老师,你会给他们打满分了吗?(指1名回答)为什么?那我们平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会出现类似这些或别的一些情况吗?(指2-3名说说自己遇到的困惑)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诉说自己的困惑,引起共鸣!] 你们知道吗?去年考核这道题时,参加考试的同学10人中就有大约8人被扣分了。看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但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同学是最棒的!经过系统复习,反复训练,我们一定会掌握方法,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得更好,有信心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板课题) [设计意图:给学生鼓劲,激发学习的热情,自然引出课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