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说课稿全套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说课稿全套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说课稿全套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说课稿全套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全套说课稿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发达的古代农业》。

本课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的第1课。农业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而中国又是世界上四大农业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以农立国的历史传统。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的粮食和副食品,为手工业部门提供原料。因此,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有利于我们对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形成整体认识。

高一学生经过政治卷的学习,已经懂得了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思维,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我认为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本课课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我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学生通过情景再现和角色扮演,能够梳理出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从中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学生通过解读史料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分析史料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能够理解并分析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封建政权下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和影响,认识到古代人民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历史,但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生活却相当困难。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难点为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接下来说我的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主要以下四个环节: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巩固练习和点拨升华。

导入新课:我会在黑板上写出“农夫”二字,让同学们说说能联想到什么意思,然后我强调农夫有很多意思,比如“农夫三泉”“乐队农夫”这里讲的“农夫”是指“务农的人”,他们散播种子,种植食物,发明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等,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那么古代的农夫又经历着怎样的一种生活呢?于是导入新课进入新课学习。

讲授新课:假设有一个从原始社会生活到封建社会末期的农夫,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生活,也经历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活,然后我会给出同学们一张表,让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课外所学从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和水利灌溉等方面归纳各个时期的不同表现。(即是梳理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并在适当的时候扮演这个农夫的角色。在讲第一子目时,我会示

范表演如何扮演农夫的角色,巧妙的用第三人称引入神农氏的传说,进而引出原始农业的起源,用讲述法描述我作为原始农业时期一个农夫的刀耕火种的生活,然后以后的商周时期、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清都由学生自己来讲解。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多样化一点。在梳理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会穿插讲解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知识,让学生能认识到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城中,我会采用讲述法、讲解法、图片法、比较法、问题探究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要积极主动,在情境中把课本知识还原到真实的历史生活中。以此来突出重点。

对于本节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我首先会播放电视剧《天仙配》剪辑视频《夫妻双双把家还》董永和七仙女的经典对唱,将学生经过半节课有点懈怠的情绪迅速激发起来,还可以让学生起来演唱这一段,然后很自然地引出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活。接着我会让同学们阅读教材,并给出材料,分三组完成三个合作探究的题目:小农经济产生在什么时候?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特点是什么?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然后由李绅的《悯农诗》引发对封建政权下小农经济的理性思考,即对小农经济做一个全面的评价。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以及合作学习,培养论从史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事物。

练习巩固:精选5—6道图文并茂、有难易层次的选择题,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点拨升华:师生共同总结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即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在此基础上提炼关键词“发达”。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导入新课:

打出十二生肖的图片,(设问):十二生肖中有哪些与农业有关的动物?(马、羊、鸡、狗、猪、牛);(设问):为什么有如此多与农业相关的生肖?(农业在古代的重要性地位),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专题一第一节:古代农业经济。

鉴于本节内容较松散,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各目标题,归纳出本节主要内容。然后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农业的起源、农耕方式和农耕工具的改进、赋税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问题、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

(一)“神农”的传说

投影“神农氏”的图像及其相关传说。引导学生分析神农传说的意义以及农业在中国古代的积极作用。

投影半坡遗址中“粟和菜子”的图片,通过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了解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国古代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变。

“火耕”→“耜耕”→“铁犁牛耕”

利用幻灯片打出耒耜、石斧、铁镰,以及耦犁等图片,增加学生的兴趣。

注意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采用了牛耕;汉代,牛耕普及。

2、分析古代耕作工具和耕作方式的影响。

教师可以然后引出设问: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由此引出古代中国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

(三)泰半之赋和沉重的力役

1、介绍泰半之赋和徭役的含义

2、投影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并分析《石壕吏》,使学生感受古代农民所承受的沉重的赋税和繁重的劳役。

3、引导学生分析上述情况所带来的影响。

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导因。

(四)贫者无立锥之地

1、投影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3)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

2、投影资料“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以及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现象严峻,无数小农破产。虽然许多开明政治家都着力于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地主阶级是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通过改革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未成功。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1、以大禹治水的故事导入,引导学生分析古代中国水利建设成绩卓越的原因是什么?

可以补充大禹、都江堰等图片资料。

2、引导学生归纳水利建设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3、综合分析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

(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

(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教后感:

本课内容涉及到古代史内容,学生并不是很熟悉。在课前我设置了课前探究,由学生课前分组合作找资料,课堂上展示给大家。在教学中,利用幻灯片设置出一些相关情境,让学生感受历史。授课的重点放在了秦的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和基本特征的分析上,做到了既吸引学生的兴趣,又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主干知识梳理】

夏:创立王位世袭制,“家天下”制度确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商:①实行宗法制;②王权和神权结合,占卜成为主宰国政的主要手段。

西周:建立完备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一、早期国家的出现------传说时代(自学了解)

1、时间:约5000多年

2、区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3、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

4、特征:金属器具使用、贫富分化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

5、政治特色:早期国家的君王用战争平定四方,分置官员,确立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早期国家的政治权力接替通常以禅让制的方式实现。

二、夏、商政治形式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

(翻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

——《礼记·礼运》

【问题探究一】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政治权力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传贤—传子”;“公天下—家天下”

(禅让制—王位世袭制)

(一)夏朝

1.夏朝兴衰:禹建启继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标志着我国国家政治制度的起源)

维持400余年亡于商汤

地位: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 主要制度:王位世袭制

1)特点: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

2)影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实现了第一次转折(“家天下”

取代了“公天下”);影响中国长达四千多年。

(二)商的政治文化

1、王朝兴衰:1600BC——1046BC 商汤灭夏后建立商朝,曾定都于殷;商纣王统治残暴,后被周武王率兵所灭。

2、政治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神权与王权结合(占卜成为主宰国政的主要手段)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建设

(一)周朝兴衰: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维持 800多年分为西周和东周(大致等同于春秋战国时期)

主要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世卿世禄制(世官制)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含义:又称“封建制”、封邦建国,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3.西周时期主要的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齐国是功臣姜子牙的封地,宋国是商朝旧贵族微子启的封国,鲁、燕、卫、晋则是姬姓王族的封地。

4.受封诸侯的权力和义务

权力:世袭统治权:还可以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问题探究二】

教材P6第二段:“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问题一: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试表述诸侯与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关系。

诸侯与周天子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周天子是天下共主,诸侯要对周天子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义务。(所谓“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问题二:“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这反映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哪一方面的特点?

周王对诸侯没有绝对的支配权,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5.分封制的特点:

①分封对象多元;

②以血缘关系层层封授;等级森严

③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④土地和义务相联系。

6.分封制的影响:

积极:①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教材P6第二段:“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⑵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

消极:诸侯独立性强,实力增强后,逐渐削弱了周天子权威,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

7.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

①影响了以后封建社会里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名,如宋、卫、鲁、陈、许、郑等。

③中国的地名简称也有很多是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河北号称燕赵,湖北号称荆楚等,都与西周分封制有关。

8.分封制的瓦解与废除

瓦解的标志: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废除:战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三)宗法制

1、概念:(实质)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继承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度。

2、目的: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4、特点:

1)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严格的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小宗服从大宗,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

2)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

以贵不以长”。

3)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兄弟关系,又是政治君臣关系。(“家国一体”)

(大宗)嫡长子继任为天子

天子 (大宗)嫡长子继任为诸侯(小宗)余子继任为诸侯(大宗)嫡长子继任为卿大夫

(小宗)余子继任为卿大夫(小宗)余子继任为士

5、影响:①保障了贵族特权;有利于巩固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修族谱、祭拜祖先、寻根问祖。

积极: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注重家庭建设,尊老爱幼,有利于家庭和谐及社会的安定。

消极: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等,影响我国的政治建设。

(四)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2.王权与神权结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5.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知识拓展:

1.古代中国历史分期

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

奴隶社会:夏朝(建立)→商朝(发展)→西周(强盛)→春秋(瓦解)

封建社会:

(1)战国(前475年—前221年):封建制度确立

(2)秦汉(前221年—220年):封建大一统时期

(3)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4)隋唐时期(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5)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

(6)明清时期(1368—1840年):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先秦时期:是指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以前的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战国时期。

夏商周时期在我国传统的历史体系中,被称为“三代”,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按照当代考古学的划分,它属于中国的“青铜时代”。

2.“三代”简介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标志着我国国家政治制度的起源),大禹传位于儿子启,破坏了“禅让”的传统,以父子世袭为特征的“家天下”统治秩序从此确立。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存对研究夏朝提供了丰富史料。维持400余年亡于商汤

商朝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后建立商朝,曾定都于殷;商纣王统治残暴,后于公元前1046年被周武王率兵所灭。商朝是一个方国联盟,统治的典型特点是神权统治。河南安阳的殷墟及大量的甲骨文是研究商朝的重要史料。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符号,是商朝最伟大的历史贡献。

周朝: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经过牧野之战,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维持 800多年分为西周和东周(大致等同于春秋战国时期);西周与商朝相比较建立了完善的各项制度:包括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井田制、世官制。

3.禅让制:是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自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通常

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不是把权位当做一家人私有,而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

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选首领的制度。

4.礼乐制: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和社会活动,(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统一的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礼仪的制度。它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其特点是“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标要求】

1.识记秦朝的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的内容、特点。

2.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主干知识梳理】

一、秦的统一------ “六王毕,四海一”

1.经过

(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相继灭掉韩、赵、燕、魏、楚、齐六国。

(2)公元前215年,派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一带。

(3)公元前214年,开凿灵渠,派兵征服南方百越,统一岭南地区。使该地区开始归入中央王朝管辖。

(4)将“西南夷”地区纳入版图之中,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委住官吏

2.意义

(1)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符合历史发展要求,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2)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创造了前提条件。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建设-----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郡县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

(一)地方行政制度:推广郡县制

1.郡县制的历史沿革:①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国实行郡县制;③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④“汉承秦制”,汉初曾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解决了王国问题,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以后历朝沿用。

2.秦朝郡县制的内容:①“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使等职官。②“县”隶属于郡,县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3.特点:郡县官吏都由皇帝任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4.意义: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坏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第二次转折;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为后世行政区划奠定基础。

5.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主要区别:

①官吏产生方式不同:分封制下是根据血缘关系世袭;郡县制下是由皇帝任免调动,不能世袭。

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同:分封制下地方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周王对地方的管理是通过诸侯王间接实现的;郡县制下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实现了中央集权。

(二)中央行政制度

1.创立皇帝制度

特征: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影响:皇权的独断性、随意性往往影响封建国家的政治决策,使国家变成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成为一个人的政治,也使君臣关系成为“主子”与“奴仆”的关系。

2.中央官制:创立三公九卿制

1)三公的名称和职责: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左右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主管全国军事)

2)特点:①官制比较完备:三公九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行政效率较高

②以皇权为中心。

③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家国一体)

3.朝议制度:

(1)概念:朝议又称廷议,是秦汉时期大臣们集体议政的一种方式,主要功能是为皇帝决策提供咨询。

(2)评价: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是减少决策失误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在君主专制制度下,朝议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皇帝个人。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使中国创造了长期领先世界的古代科技文化。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消极影响:①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和腐败。

②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知识拓展】

1.什么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也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等大权都具有独断性。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中央集权:这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总之,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地方与中央都要服从皇帝。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原因:

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封建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维护他们的生产和土地所有制。。

政治原因—巩固、维护国家统一和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

思想基础—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地理原因—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而领土面积广阔,需要统一的管理。

历史原因--商鞅变法的成功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客观条件--秦的统一和强盛。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战国萌芽→秦朝建立→汉朝巩固→唐朝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强化→1912年结束。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双重影响:

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发展经济、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控制、政治统治腐败和兵役徭役无度方面,又起着消极作用。

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这是因为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使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

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标要求】

1、知道汉、唐、宋是如何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

2、识记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职权分工,理解三省六部制在古代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创新意义。

3、理解元朝行省制的特点。

4、知道“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各自的特点,并从用人标准和选拔方式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5、识记古代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本质。

6、认识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特点。

【主干知识梳理】

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一)皇帝制度的演进

原则: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

趋势: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二)丞相制度的演变

1.历代皇帝调整相权的原因---教材P14

①防范宰相擅权;②力求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

③也是为了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2.历代调整相权的举措

1) 西汉时期——“中朝”制度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对重要政事预先做出决策,以削弱相权。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内容与特点: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领六部,“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2)特点:三分相权,各部门互相合作,互相牵制,职责分工明确。

(3)评价:①分散了相权,强化了皇权。②三省分工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③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标志着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成熟,为以后历朝所沿袭。

3)北宋——二府三司制

内容:二府三司制: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宰相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宰相军权;设三司,分宰相财政权。

评价:1)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2)职权过于分散,造成行政效率低下和“冗官”局面。

4)元朝:一省二院

元朝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相权。相对于唐宋,相权有所扩大。枢密院仍为最高军事机关;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5)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人民版教材P17

★小结: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特点

(1)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相权的削弱;②中枢权力机构的变革。

(2)古代君权与相权演进的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二、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一)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秦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郡设监御使

西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十三部刺史;设司隶校尉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员。

唐——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

宋——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北宋还在地方设通判监督知州。

元——人命重案要送御史台复按,御史在纠举官吏时,可以采取拘捕、审讯甚至先斩后奏等手段。

明清——都察院、厂卫特务机构

(二)评价:

进步性: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吏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弊端: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它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重要手段。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三、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严谨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制度名称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朝代夏商周两汉--魏晋魏晋

南北朝

隋唐--明清

选官方式世袭官吏察访推举中正官评定推荐考试

标准、依据血缘等级前期:品德、才能(孝廉)

后期:门第高低门第高低考试成绩

(才学)

特点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权位。以官举士,来源基层中正评定,授官依据

择优录取,仕途开放

局限性

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权操于上,具有封闭性和垄断性,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成为士族把

持政权工具

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二)科举制——用考试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

1.历史沿革:

隋朝创立科举制;唐宋发展完善;明清:采用八股取士,考试内容被严格限制在儒家四书五经范围内;1898年“百日维新”曾宣布废除八股取士;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2.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最大区别是:选官标准不同。

3.实质:将知识分子纳入皇帝的控制范围中来。

4.评价:

进步性:1)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基础。

2)加强了中央集权。

3)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提高行政效率。

4)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5)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公平公正。

弊端: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义,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士人的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加强皇权的一种手段。

★(三)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点

1、选官标准:由血缘、门第到学识才能,趋向科学和公平。

2、选拔方式:由世袭、推举到考试,趋向科学、严密。

3、选官基础:由局限于贵族到向平民开放,范围日益扩大。

4、选官权力:由从地方转移到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四、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一)概况

秦朝:郡县制

汉代:西汉郡国并行制,东汉州郡县三级制。

唐朝:道——州----县

宋朝:路——州——县

元朝:行省——路、府、州、县。

明朝:承宣布政使司(省)——府——县。

清朝:省——道——府——县

(二)行省制---教材P16

1.内容:全国分设10个行省和两个单列行政区(“腹里”和宣政院辖地)。行省之下,依次为路、府、州、县。

2.行省的职权特点:行省的民政、军政、财政均受制于中央,皇帝还采取定期觐见、省官互迁和加强监察等方式加强对行省官员的控制。

3.元朝行省制度的意义: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行省制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思考: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

(1)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2)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

(三)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手段:

1.调整行政区划

2.削弱地方的权力

3.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小结: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演变轨迹:分封制 ----- 郡县制----- 行省制。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主要在于官吏任用原则的不同,而郡县制与行省制的主要区别则是行政区划的变化。

2.演变特点:

①地方行政制度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不断完善;②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的自主性、能动性越来越弱。

3.历史意义: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知识拓展】

1.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①三省六部制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实现了中央部门之间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发挥了群臣在国家管理上的作用。这既减少了决策失误,又有利于中央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既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又能避免宰相专权;

②使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2. 宋朝二府三司制度:

“二府”为枢密院、政事堂;“三司”为度支、户部、盐铁。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枢密使和宰相的职权平等,凡军机要务,宰相无权过问。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利用两者之间的异同,直接控制军权和政权。二府是宋朝在唐朝政事堂的基础上所作的改进,使得行政权和军事权的分离,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另外又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掌管全国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这些措施使得军、政、财三权分立,互不统属,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皇权

3.古代中国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方式

(1)强化皇权:秦始皇确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皇权。

(2)调整中央机构:秦朝三公九卿制;唐朝三省六部制;清朝设立军机处等。

(3)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

(4)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推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

(5)注重官吏的选拔和任免:秦废除分封制后,皇帝掌握帝国的官吏任免权;汉以后又有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选官制度。

(6)加强监察机制:秦朝设置御史大夫;汉朝设置刺史等。

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标要求】 1、识记明朝内阁设立的时间、内阁的性质与地位。

2、识记清朝中央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史实,理解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主干知识梳理】

1. 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

一、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2. 建立厂卫特务制度。

3. 实行八股取士

★(一)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

⑴原因:根本原因:相权威胁皇权,为了强化皇权

直接原因:宰相胡惟庸骄横擅权

⑵影响: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①强化了君主的独裁专制,社会的兴衰完全维系在皇帝身上。②皇帝政务繁多,影响了行政效率。

★(二)内阁制度的形成

1.原因:丞相制度废除后,皇帝政务繁多,需要辅臣和顾问。

2.内阁制形成的时间:明成祖朱棣时候

3.内阁的性质: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没有决策权。

4.内阁的地位:①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

②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③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

④内阁大学士还要受司礼监太监的牵制。

5.评价内阁制:

①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②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使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1.设军机处

2.实行密折制

二、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3.大兴文字狱

4.实行八股取士

★(一)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处

1.目的:最初是为了筹备西北军务而设,后来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2.性质: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3.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政治决策封闭性强。

4.影响: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二)密折制

雍正帝为加强对地方行政的控制,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这一制度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加强了皇权。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自学了解)(教材p19-20)

基本原则:

①尊重各民族的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②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2.具体措施:

①在中央:设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的行政、宗教等事务。

③强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务。

③在西南地区:从雍正到乾隆,大规模改土归流,加强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

中央官制

演变过程秦朝:确立,皇帝天下独尊。在中央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权力很大。

汉朝:汉武帝时确立。皇权加强,

唐朝:完善。相权一分为三,皇权加强,。

宋朝:实行,相权进一步分散,皇权进一步加强。

明朝:明太祖,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明成祖,以备皇帝顾问。

清朝:雍正帝时设,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特点趋势相权,皇权。

★结合前面所学,归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和行政机构的演变过程和特点:

朝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西周实行制(中央不能垂直管理地方,容易导致地方分裂割据。)出现众多诸侯国秦朝实行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郡、县汉初实行制郡、县、诸侯国

汉中后期州、郡、县

唐道、州、县

宋路、州、县

元确立了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省、路、府、州、县

明废行省,设三司。

清推行制,加强皇帝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设立理藩院,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事务。

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强化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演变特点皇权和中央集权,地方权力;地方的受到

压抑。

★.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知识拓展】:

1.清朝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轨迹: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军机处。

2.中国古代加强君权的主要方式

(1)分割宰相权力。由一相到多相。如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

(2)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建立新的辅政机构,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相权。如汉代中外朝制度、明代设立内阁、清代设立军机处。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历经数千年发展,从未中断,因此沿革清晰,具有连续性。

(2)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统治网络严密周全。

(3)皇权至上,高度的中央集权。

(4)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5)人治高于法治。

(6)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知识点

专题八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概念介绍(要求了解即可)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互相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二、美苏冷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 2、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3、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 基本特征:遏制共产主义并且不诉诸战争 ? “铁幕”演说中“铁幕”的含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杜鲁门主义(1947年提出) ①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②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③标志: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注意】(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①根本目的:以经济手段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注意的延续和扩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 3、柏林危机 ①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②表面上是美、英、法与苏联的较量,实际上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 4、北约成立(1949年成立) ①性质:是一个军事和政治组织。 ②根本目的: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西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1955年,成立华约 ④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四、美苏冷战的历史影响 1、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和战争的威胁之下。 3、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4、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五、“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注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不属于冷战范围。 1、朝鲜战争: 影响:①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②“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 影响:导致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赶上了美国。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说课稿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一节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即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外交成就。外交是国家政治活动的延续,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从本单元来看,它为随后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从全书来看,本课上承中国政治活动史,下启世界政治活动史,有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地位。 2、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基本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新中国的外交史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接触到一些国际时事,外交方面的影音资料,这就为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结合二战后国际形势特点,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的内容,并分析其原因,由此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新旧中国外交的比较,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本质区别,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 (3)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历史知识,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以及中国对两次会议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音像、文献,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形成良好的归纳,概括和分析能力 (2)通过对建国初期外交方针、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用的讨论,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主人意识和探究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1,1-文档资料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1—1/2练习班级姓名 1.“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A.宗教习俗B.农业生产C.祭祀祖先D.纪念庆典 2.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3. 中国古籍中有神农氏教民耕种、有巢氏教民筑房的记载。《左传》中记载了“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这“烈山氏”的称呼可能与哪种历史情形有关? A.养蚕织丝 B.烧山耕种 C.铸造青铜 D.使用铁器 4. 孔子的学生种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 A.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畜牧业是当时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C.当时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 D.孔子生活的时代可能已有牛耕 5.东汉时期,某些地区的耕作方式出现了从图1到图2的变化,这种变化 ①使回转更加轻便②提高了耕作效率图1 ③便于牛耕的普及④有利于山地的开垦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图2 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下列关于牛的评说中,不具有可能的是A.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殷商时牛已经拉着犁给人耕地了 B.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 C.唐诗“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描写老牛田地耕作劳累 D.人们常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只问耕耘、不问索取的人称为“老黄牛” 7.史书记载:战国中期,人们把使用铁农具耕作看得如同用瓦锅做饭一样。这一记载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二检测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 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依据是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D.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的标志是 A.《天津条约》的签订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马关条约》的签订 4.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A.三元里抗英 B.黄海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平壤战役 5.近代中国有一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6.在《马关条约》各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7.右图中的史实发生于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洋务运动时期 8.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B.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 C.中国地大物博并且人口众多 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地区

9.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10.“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的造币厂门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满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银币。……总额是四百五十五万英磅,这五大车的白银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批“古怪银币”最有可能来自于 A.《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 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 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 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11.佳士得拍卖公司曾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2.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鸦片战争)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3.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战争使英国 A、对华贸易合法化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 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14.在下列条约中,涉及既割地又赔款的是 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某条约规定:“(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辛丑条约》中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 B、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C、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教案 一.本课地位 《鸦片战争》是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内容,是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开篇章。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标要求: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及后果 (二).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1.依据--高一学情 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对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比初中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还是相对有限。 2.手段 1.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及研究鸦片战争的网站,指导学生利用空闲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自已的见解。 2.把学生分为四个调查组,从领土经济政治和文物保护方面调 查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损失。 3.预期目标 1.调动学生多渠道获取史料的积级性 2.培养学生独立运用基本原理和史料评说历史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

1.新课导入 手段:利用极具震憾力的图片和文字,使学生心里产生强烈共鸣,极大激化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迅速凝聚注意力,进入课堂状态。 2.线索组织 手段:将基本知识点整合为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 通过三幕历史情景剧形式, 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链。 课改理念:历史内容也许是沉重的,但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历史学习是轻松的。 3.讲授新课:明确重点突破难点铺垫下文 ?重点①. 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1.组织辨论:设置争议问题,让学生思辨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同时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认识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2.历史销烟与现实禁毒教育相结合: 深刻揭露毒品的危害,告诫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个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 ?重点②.鸦片战争的后果 突破方略 1.运用视频资料,再现签约场景 2.设计多个“活动”: (1).找错误:让三个同学分别默写三个条约的基本内容,再由全体同学找出其中的错误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练习【实用】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010.12.8 1、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 .商朝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2、右图是出土于今陕西省的东汉画像石中的农耕图,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A .牛耕技术最早出现于东汉B.东汉时期没有一牛挽犁的耕作技术 C.东汉时期开始使用曲辕犁D.东汉时期有耦犁进行耕作的技术 3、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受灾严重,但有一处修建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没有受到 严重损害,这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A .郑国渠B.都江堰C.大运河D.井渠 4、黄梅戏《天仙配》中有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它所反映 的我国古代经济形式是 A.小农经济B.集体经济C.商品经济D.游牧经济 5、古代制瓷业中出现了釉下彩绘技术,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使图案与器形相 映成趣。这种技术最早出现于 A .汉代 B .唐代C.宋代 D .清代 6、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高潮,图7 中所示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 的青铜器,该青铜器铸造于 A.商代 B .秦代C.汉代 D .唐代 7、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 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D.使用畜力鼓风冶铁 8、 2007 年 12 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 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期 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 C. 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 D. 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 9、唐代诗人陆龟蒙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所描绘瓷器的主要产地在 A .古代河北B.古代河南 C .古代陕西D.古代浙江 10、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称为瓷都的是 A .景德镇 B .苏州 11、古代诗人王建在《汴州即事》中写道 C.扬州 :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D .洛阳 ,诗中的“草市”是 古代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草市最早出现是在 A.秦汉B.六朝C.唐朝D.宋朝 12、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 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 实行两税法 D. 草市兴起 13、我国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有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说课稿全套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是一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本课是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而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早期的政治情况,在本单 元中具有引领启下的重要作用。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 下教学目标: 1.首先在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识记主要史实,如…………,同时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根据教材内容和老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 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等方法分析 和解决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从而形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只有理解和掌握……,才能形成关于本课完整的知识 体系。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学生这方面能力相对 比较薄弱,所以是本课的难点。 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建立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兴趣,他们乐观、积极、自信,能够较好的跟随老师的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引导,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具体包括:讨论法、提问法、材料 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等法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 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和设计,接下来我说下本次说课的第三部分:教学过程,来践行我以上的设计。

第一课:发达的农业 导入新课:鼓励学生主动表演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片段,从而引出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农业概况的兴趣。第一子目: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本子目主要介绍了中国农业起源和早期农业生产状况。我将采用陈述法向学生介绍神农氏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农业的兴趣,再以考古发 现加以说明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之一。接着我将利用才来哦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 教材,引导学生从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生产技术方面去探讨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 会时期农业发展状况。 第二子目: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本子目主要从铁犁牛耕、耕作技术、水利灌溉三方 面介绍了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的农业发展状况。我将采取以时间为顺序的知识梳理方法,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绘制相关表格,知道学生阅读教材基础上先自主完成,然后 由我带领学生进行校对,校对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材料,加深了解。 第三子目: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地国有制 发展到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首先采取讲述法向学生解释小农经济的含义,其次我将 设置问题:小农经济的产生是凭空产生的吗?通过引导学生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知识总结(人民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线索: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重大成就, 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背景 1、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经济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 1、内容:一化三改造(一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三、“一五计划”: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 1、基本任务: 一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是从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国情出发做出的必然选择; 二是建立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三改造的基础。 四、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年); 2、第一个五年计划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3、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工矿业建设的突出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制造 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 4、“一五计划”的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五、★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1、时间:1953——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 2、内容:(1)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3、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六、《论十大关系》(1956年9月):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 题的是。 七、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9月 2、背景: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1)国内形势: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即三大改造的完成; (2)国内主要矛盾:即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 3、内容: (1)★八大确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先 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评价:中共八在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和正确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八、“左”倾错误泛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义”。 2、大跃进: (1)表现: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指标——完全违反客观经济 规律。 (2)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内容:一大二公:公有制程度高;绝对平均主义; (2)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4、★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5、后果: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 年经济困难。 6、面对三年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提出“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核心为调整。调整的含义是:调整国民经济的 比例。 7、1966年国民经济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有: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经济建设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文革”动乱海没有扩展到经济领域。 九、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1973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复苏。原因是: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 调整国民经济。 2、1975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迅速回升。原因是: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 全面整顿的思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 十、★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2、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不能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 4、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高中历史必修一说课稿

高中历史必修一说课稿 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只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应该立足于学科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科素养的熏陶。下面为大家分享了高中历史必修一其中一课的说课稿,欢迎大家参考! 1.教材地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顶端。本节课承接本单元的第2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第3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同时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一个原因,从而为学生以后学生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奠定了基础。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 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极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 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

【实用】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知识总结(人民版)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本专题的线索:本单元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 (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手段和途径)——世界市场得以拓展(16 世纪初— 19 世纪)(三)“蒸汽”的力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 世纪中后期)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三大要素是:市场、资本与劳动力; 资本主义经济的两大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贪婪性与扩张性。 第 1 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一)必要性(原因): 1、客观条件:文明的分散 2、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经济根源 ) 3、动力:欧洲人对“香料”和“黄金”等商品的追求;传播天主教(社会根源) 4、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商业危机) (二)可能性(条件): 1、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 2、地理知识的提高; 3、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二、★过程: 航海家国籍支持国时间成就 ★迪亚士葡萄牙葡萄牙1487 向东: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开辟由大西洋进入印 度洋的航路 ★哥伦布意大利西班牙1492 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 达·伽马葡萄牙葡萄牙1497 到达印度 麦哲伦葡萄牙西班牙1519-1522 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环球航行) 三、★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答:四条路: 1 、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 商业革命” 和“ 价格革命” ,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 、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联系紧密整体; 3 、思想震撼之路: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 4 、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 四★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答: 1 、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美洲的经济和贸易联系; 2、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3、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 、世界各地文明交融,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第 2 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荷兰 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荷兰; 2、荷兰能够成为世界范围内殖民帝国的条件: (1)地理优势 : 新航路开辟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经济方面:对外贸易发达,造船业发达,商船总吨位居世界首位;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说课稿全册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说课稿[全册]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夏商周三朝的兴起、强盛和衰落有着重要影响。本节课分三个部分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产生、内容特点和影响进行了阐述。第一目“夏商的政治制度”主要是讲述王位世袭制的产生、夏商的政治制度及其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影响;第二目“西周的分封制”则着重阐明分封制的产生、内容、作用以及后来被破坏的情况;第三目“西周的宗法制”主要是介绍宗法制的来源、特点、内容和作用。此外,教材还通过“学思之窗”“历史纵横”等栏目,对学生理解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提供了一些详细史料。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知道它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2)掌握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理解它对西周强盛和衰落的影响。 (3)理解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探究它对中国社会深远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资料和图表,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辩论赛和历史短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体味历史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古人高超的政治智慧,进一步确立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的理念。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说学情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四、说教法 通过图表和资料,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知识总结(人民版)教程文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知识总结(人民版)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一节“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1929-1933世界经济大危机 ★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制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激化 ③具体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分期付款盛行、股票投资过度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 3、席卷:股市崩溃迅速席卷美国整个经济部门,并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 4、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下降 ★5、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 ★6、影响 (1)经济危机: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 (2)社会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工人罢工运动、农民运动不断高涨。(3)国际局势紧张: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1、一贯措施: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2、特点: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三、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1、金融和信用危机 2、工农业生产遭到巨大损失和倒退 3、对外贸易额急剧下降 4、国民收入锐减,失业剧增,贪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 5、美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 第二节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 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杯水车薪 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1、目的 ①直接目的:结束经济混乱,摆脱危机 ②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2、新政的内容

★三、评价罗斯福新政 1、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意义: 对美国:①经济:使美国经济走出了低谷,并最终渡过了经济大危机; ②政治:缓解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③人民:提高了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建立起福利国家打的框架,使社会弱势群体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对世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战后欧美各国影响深远。 3、局限:只是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第三节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1)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 (2)二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统管经济,并兴建了大批企业,其调节和管理职能深入到主要经济部门,保证了战时经济的迅速增长,也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 2、表现: ①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②政府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③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3、特点:与西欧不同,不是实行工业国家化,而是依靠增加政府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和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 4、实质:虽然建立了国有企业,但美国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5、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课稿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课稿 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我将从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下是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汉朝到元朝的政治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教材的内容,主要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发展与加强展开,主要从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这三个方面来阐释。这一阶段,时间跨度大,政治制度变化也多。 二、重点难点 课标对本课内容作了如下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我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考能力但是知识的储备和认识水平毕竟有限,再加上这一时期时代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所以教师仍需深入浅出采取生动的方法。 根据以上学情和课标要求,我将本课重点确定为: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以及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把难点确定为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及本课重难点,我从三个维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中央政治制度,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引导学生对图示,引文等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四、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

根据上述重点和教学目标,将采用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结合,创设情境,设疑引思 2、说学法 为了使所学知识能够更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将采用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生成性。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科采用复习旧课方法导入新课,由秦统一以后开创了一系列新的政治制度,那么秦亡以后这些政治制度又是如何演变的呢?这一问题,直接了当进入主题 2、课程教学 对于第一个子目,中央集权的发展 主要是联系时代背景,展示材料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出不同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分权矛盾。如从七国之乱的故事,分析出汉朝初期的郡国并行与削藩的必要,然后思考该如何加强中央集权,从而引出推恩令的内容,并分析出其作用。同理通过安史之乱的视频,“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以及《元朝疆域图》,并结合教材分析理解唐宋元三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最后总结出中央的权利不断加强。 对于第二个子目,君主专制的演进 主要让学生看书,归纳出不同时期皇权与相权此消彼长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分析出原因,注意结合课本学思之窗的内容。最后总结出皇权不断加强。 对于第三个子目,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首先向学生说明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政府和社会之间的通道。然后让同学通过看书归纳出不同时期的官吏制度,然后老师加以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出它们的作用和影响。最后总结出选官用官的权利慢慢集中到中央政府手中。 最后对本课进行小结,讨论归纳概括出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本课测评:用课后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略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知识总结(人民版)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一节“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1929-1933世界经济大危机 ★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激化 ③具体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分期付款盛行、股票投资过度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 3、席卷:股市崩溃迅速席卷美国整个经济部门,并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 4、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下降 ★5、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 ★6、影响 (1)经济危机: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 (2)社会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工人罢工运动、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3)国际局势紧张: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1、一贯措施: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2、特点: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三、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1、金融和信用危机 2、工农业生产遭到巨大损失和倒退 3、对外贸易额急剧下降 4、国民收入锐减,失业剧增,贪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 5、美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 第二节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 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杯水车薪 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1、目的 ①直接目的:结束经济混乱,摆脱危机 ②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2、新政的内容 ★三、评价罗斯福新政 1、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说课稿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辛亥革命 一、教材与学生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作为第四单元第13课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上承《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作为反侵略求民主的重大事件它具有典型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中国各阶级先后进行的英勇抗争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虽然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未能改变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但它推翻封建帝制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成果又为后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条件。所以这一课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在初中阶段已学过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故而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因此,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知识,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二、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2、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客观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孙中山等革命志士愈挫愈奋的爱国主义精神,将个人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辛亥革命的结局及其历史意义的认识。 三、教法简介 1、情境教学: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感悟历史。 2、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彼此合作、共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表格、图示法:帮助学生归纳整理重要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开国大典》油画,设问导入(请问天安门广场上毛主席身上穿的是什么服装?这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试卷

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必修一专题一二)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图1为大禹像。“禹铸九鼎”和“禹开九州”的古史传 说,实际反映了 A.禅让制的结束 B.夏朝的建立 C.商朝的发展 D.西周的强盛 2.周王分封的诸侯,不包括 图1 A.先代贵族 B.王族 C.平民 D.功臣 3. 图2反映的是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 关系的纽带是 A .财产 B .地域 C .宗教 D .血缘 4.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A .大宗、小宗制 B .礼乐制度 图2 C .嫡长子继承制 D .世卿世禄制 5.《左传》记载,西周初年,周王责令鲁国国君赴镐京贡献鲁国特产;春秋初年,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去鲁国求丧葬费、“告饥”、“求车”。这一转变突出体现了 A.周王室衰微 B.周王室受到各诸侯的摆布 C.鲁国国君服从周王的调遣 D.鲁国是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6.“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7.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秦始皇”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 .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行同伦 8.秦朝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是 ①建立了秦朝封建专制统治 ②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 ③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④便利了郡县制的推行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说课稿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祖国统一大业既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又属于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大政治问题,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可以说是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历史课改所提出的三维目标。 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一国两制”的含义,香港、澳门回归的基本史实以及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些具体事件。我引导学生根据预习任务,分成四组探究港澳台等相关问题以及“一国两制”的内容,让同学们主动、积极、合作地学习。再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师生合作交流,归纳概括本课基础知识。最后启发学生根据材料进入“两岸论坛”,探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未来。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其维护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理论及其实践。 难点: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意义。 二、说学法 学生以四个学习组为单位,于课前搜集港澳台等问题的相关资料并互相交流,再通过课堂上的成果展示、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 要求第四组的学生对“一国两制”的概念及内容进行自主研究探讨,在学生回答问题、展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教师深化知识, 使学生深刻领会“一国两制”的科学性和创造性。 三、说教法 采用聆听朗诵、材料阅读、小组讨论、上台陈述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探究祖国统一大业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自主探究 学生聆听余光中《乡愁》的诗朗诵,按照预习安排分四大组自主探究“香港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澳门问题的由来和解决”;“台湾问题的由来和现状”;“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内容”,请四大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并鼓励他们将讨论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第一组学生展示:香港问题由来及解决,提出问题: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第二组学生展示:澳门问题由来及解决,提出问题:邓小平为什么会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第三组学生展示:台湾问题由来及现状,提出问题:台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第四组学生展示:“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内容。 2、合作交流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与学生合作交流,形成本课的主体框架:统一之路、统一之策、统一之梦。四组学生自主探究中提出的问题恰恰就是今天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契机,引导全班学生共同思考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及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原因和是否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通过邓小平的谈话材料,学生清楚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