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波荡漾

微波荡漾

微波荡漾
微波荡漾

微波荡漾,杨柳依依

春天迈着轻容的步履悄无声息地走来了, 爱美的春姑

娘让单调而又萧条的世间万物换上了春装。

春风叫醒了沉睡已久的大地;春风吹绿了万头窜动的嫩芽;小动物们伸伸懒腰,揉揉惺忪的睡眼,迫不及待的走出阴暗潮湿的洞穴,看一看五彩斑斓的世界,晒一晒温暖的阳光。

春天的风最温柔,温暖的春风让僵硬的柳枝变得柔柔顺顺。风儿是杨柳的梳子,轻轻地梳理着细长而又柔美的柳枝。远远的望去,一抹淡淡的鹅黄,浅浅的嫩绿,那种掩饰不住春的足迹叫人惊喜万分。

湖边上的杨柳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正在翘首期盼,静静地舒展着自己的美丽,她的优雅静美叫人赞叹不已。平静如镜的湖水倒映着婀娜多姿的杨柳,深着五彩衣的鸟儿在她身边唱着婉转动听的歌谣,湖水含情脉脉地望着杨柳优美的身影。

微风拂过,清风摇曳着杨柳的纤纤细腰,杨柳的风情万种妩媚着清风的温柔。湖面波光粼粼,荡起层层涟漪。杨柳舞动着曼妙的身姿,她像一位身着长裙的美丽姑娘轻轻地拂动着的琴弦;又像一位靓丽的少女坐在镜前梳妆打扮,她的一颦一笑尽收在湖水的眼睛里,湖水用痴情的眼睛望着优美多姿的杨柳。此情此景宛如一对亲密的恋人情意缠绵,相依

相偎,他们时而展露愉悦的笑颜;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含情相望。。。。。。

柳静湖静,柳动湖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好不惬意!湖水用爱心滋润着她的生命,她的喜怒哀乐,她的一举一动,他都会明查秋毫,都会用心感受到。杨柳则用轻容优美的身姿映衬着湖面,多姿多彩的颜色让湖面不再平淡无奇,不再单调乏味,湖面也因此充满了无限的生机。

湖面微波荡漾,杨柳依依,情景交融,如诗如画,宛如人间最美的仙境,让人叹为观止,留恋忘返。

微波的波长

微波的波长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统称。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微波量子的能量为 1 99X 10 -25 ?1. 99 X 10-22j. 微波的性质 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一、穿透性 微波比其它用于辐射加热的电磁波,如红外线、远红外线等波长更长,因此具有更好的穿透性。微波透入介质时,由于介质损耗引起的介质温度的升高,使介质材料内部、外部几乎同时加热升温,形成体热源状态,大大缩短了常规加热中的热传导时间,且在条件为介质损耗因数与介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时,物料内外加热均匀一致。 二、选择性加热 物质吸收微波的能力,主要由其介质损耗因数来决定。介质损耗因数大的物质对微波的吸收能力就强,相反,介质损耗因数小的物质吸收微波的能力也弱。由于各物质的损耗因数存在差异,微波加热就表现出选择性加热的特点。物质不同,产生的热效果也不同。水分子属极性分子,介电常数较大,其介质损耗因数也很大,对微波具有强吸收能力。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的介电常数相对较小,其对微波的吸收能力比水小得多。因此,对于食品来说,含水量的多少对微波加热效果影响很大。 三、热惯性小 微波对介质材料是瞬时加热升温,能耗也很低。另一方面,微波的输出功率随时可调,介质温升可无惰性的随之改变,不存在“余热”现象,极有利于自动控制和连续化生产的需要。 微波的产生 微波能通常由直流电或50MHz交流电通过一特殊的器件来获得。可以产生微波的器件有许多种,但主要分为两大类:半导体器件和电真空器件。电真空器件是利用电子在真空中运动来完成能量变换的器件,或称之为电子管。在电真空器件中能产生大功率微波能量的有磁控管、多腔速战速调管、微波三、四极管、行波管等。在目前微波加热领域特别是工业应用中使用的主要是磁控管及速调管。 微波的热效应 微波对生物体的热效应是指由微波引起的生物组织或系统受热而对生物体产生的生理影响.热效应主要是生物体内有极分子在微波高频电场的作用下反复快速取向转动而摩擦生热;体内离子在微波作用下振动也会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量;一般分子也会吸收微波能量后使热运动能量增加. 如果生物体组织吸收的 微波能量较少,它可借助自身的热调节系统通过血循环将吸收的微波能量(热量) 散发至全身或体外.如果微波功率很强,生物组织吸收的微波能量多于生物体所能散发的能量,则引起该部位体温升高.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将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如使局部血管扩张,并通过热调节系统使血循环加速,组织代谢增强,白细胞吞噬作用增强,促进病理产物的吸收和消散等. 微波的非热效应

微波辅助提取

微波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果中的Vc含量 摘要: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中为维持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本实验中,将市场上新鲜猕猴桃榨汁后,用微波辅助提取维生素C。配制出一系列标准浓度的维生素溶液,在265nm波长的光下用高效气相色谱测量其峰面积,并作出其峰面积-浓度曲线,得到其关系式。通过测出三组样品的峰面积,代入公式中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测出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为56.95 mg·L-1,RSD为5.3%。 关键词:微波辅助提取液相色谱法维生素C 标准曲线 1 引言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所有维生素中,维生素C是最不稳定的,在贮藏、加工和烹调时,极易被氧化和分解。而维生素C是维持人体健康的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以食物形式获取。研究发现维生素C 的缺乏可导致坏血病和免疫力底下等多种疾病,其在人体中的含量高低常作为某些疾病诊断及营养分析的重要指标。因此抗坏血酸的定量分析在食品、医药领域相当重要[1]。 目前测定抗坏血酸含量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碘量法[2]、紫外分光光度法[3]、伏安法[4]、红外光谱法[5]、库伦滴定法[6]和液相色谱法等等。本实验采取微波辅助提取,快速、简便地萃取中蔬果中的维生素C,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以维生素C标准系列溶液色谱峰面积相对其浓度做校准曲线,根据样品中维生素C的峰面积,由校准曲线计算其浓度。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 乙腈:色谱纯; 冰乙酸,维生素C,磷酸二氢钾:分析纯; Vc标准溶液:快速准确称取0.025 g Vc,用1 mol/L乙酸溶液溶解,定量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用1 mol/L乙酸溶液定容,得到100 mg/L标准溶液备用,现用现配; 猕猴桃一个。 2.2 仪器 平头进样器;

微波促进有机化学反应研究进展

收稿:1997年8月,收修改稿:1997年11月 3通讯联系人 微波促进有机化学反应研究进展 樊兴君 尤进茂 谭干祖3 俞贤达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兰州730000) 焦天权 (兰州大学化学系 兰州730000) 摘 要 微波促进有机化学反应是一个新的技术。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该技术在有机化学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共引用文献68篇。 关键词 微波辐射 有机合成 促进作用 Progress i n M icrowave -Organ ic Reaction Enhancem en t Chem istry F an X ingjun Y ou J inm ao T an Ganz u Y u X iand a (L anzhou In stitu te of Chem ical Physics ,Ch inese A cadem y of Sciences , L anzhou 730000,Ch ina ) J iao T ianquan (D ep artm en t of Chem istry ,L anzhou U n iversity ,L anzhou 730000,Ch ina ) Abstract M icrow ave 2o rgan ic reacti on enhancem en t chem istry is a novel m ethod .T h is p ap er focu ses on the app licati on s of m icrow ave irradiati on (MW I )in o rgan ic syn thesis in recen t years .68references are cited .Key words m icrow ave irradiati on (MW I );o rgan ic syn thesis ;enhancem en t 微波技术的应用已有很长的历史,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就设计出了一种固定频率的微波装置作为雷达的一部分。此后微波技术在通讯领域内有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其在分析样品的制备、器皿的干燥、食品加工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直到1986年,加拿大的Gedye 及其合作者[1]才发现,利用微波炉加热可以促进有机化学反应。这一发现对几个世纪来惯用的传统加热技术提出了挑战,给有机化学反应研究注入了新思维。利用微波炉加热化学物质进行反应,其速度较传统加热技术快数倍乃至数千倍。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微波技术引起愈来愈多化学工作者的注意。人们称其为微波促进有机化学(m icrow ave 2o rgan ic reacti on enhancem en t chem istry ,M O R EC )。从1986年至今,关于微波促进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报道已涉及到有机化学反应的方方面面。本文就近年来微波促进有机化学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第10卷第3期1998年9月化 学 进 展PRO GR ESS I N CH E M ISTR Y V o l .10N o.3Sep.,1998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习题集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习题集 (5~6章) 2012年11月 福建工程学院通信工程

第五章微波传输线 1、问答题: (1)微波波段是多少p154 (2)常用的波导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p154 (3)波导中传输的模式有几种?P157~p158,各有什么特点 (4)什么叫做截止波长,有什么作用?P158 (5)什么叫做相速度、群速度,两者有什么差异?P158 (6)什么叫做波导波长、波阻抗、功率流?P159(7)矩形波导的特点p160 边界几何形状如图2.4所示。边界条件是: 解: 在区域里面满足亥姆赫兹方程 02 222=??+??y x φφ设) 0,0()()(b y a x y g x f <<<<=φ将上式子代入,得到 0) ()()()(''''=+y g y g x f x f 令 0) ()()()(222''2''=+?=?=y x y x k k k y g y g k x f x f 显然(a )对于0 )()(2"=?+y g k y g y 由于条件(3):0 )0(,00)0()(0,0,0==?=?=≤≤=g y g x f a x y φ由于条件(4):0 )(,0)()(0,0,==?=?=≤≤=b g b y b g x f a x b y φ根据课本的p44页2.86、2.88、2.89式子,可以得知

g (y)的的一个特解是: ))( ,........3,2,1sin()(22b m k m B m b y m B y g y m m m ππ===值相关,与其中一个(注意,(b )对于0 )()(2"=?+x f k x f x 由于222222(0b m k k k k k x y x y x π?=??=?=+代入0 )()(2"=?+x f k x f x 得到0)(()(2"=??x f b m x f π根据课本的p44页2.86、2.88、2.89式子,可以得知 这个时候f(x)的通解是:b x m m b x m m m e C e C x f /2,/1,)(ππ?+=为什么用Cm 不用Cn ,或者是另外一个指标呢,因为,系数C 是与b x m /π中的m 直接相关的,就是说,每个不同的m ,对于两个不同C ,所以C 与m 相关 由于条件(1):0|)(,00|)()(0, 0,00'0'==?=?=??<<===x x x f x x f y g x b y x φ将上面条件代入b x m m b x m m m e C e C x f /2,/1,)(ππ?+=可以得到m m m m m C C C C C ===2,1,2,1,可令立刻得到 ,既然两个相等,我们) /cosh()(22 /)()(////b x m C x f C C e e C e C e C x f m m m m b x m b x m m b x m m b x m m m πππππ?=+=+=??,写成上式子已经令(C )由于) 0,0()()(b y a x y g x f <<<<=φ现在将所有的特解叠加。因此,)0,0()()(1b y a x y g x f m m m <<<<= ∑∞=φ因此) /sin()/cosh(1 b y m B b x m C m m m ππφ∑∞=??=可以将Cm ,Bm 两个系数合并成为Cm 因此) /sin()/cosh(1b y m b x m C m m ππφ∑∞ =?=(D)根据条件(2) ) /sin()/cosh(10b y m b a m C U m m ππ∑∞ =?=因此:) /sin()/cosh(10b y m b a m C U m m ππ∑∞=?=所以最后可以将上面式子左右同时乘以)/sin(b y n π,并对0~b 积分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080904)研究生培养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080904)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硕士研究生: 牢固树立爱校、爱国、爱中华民族的思想,具备坚持真理、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品质以及科学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 具备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知识面。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验技能,对与本学科相邻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掌握一到二门外国语,能用英语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并撰写科学论文。 2、博士研究生: 牢固树立爱校、爱国、爱中华民族的思想,具备坚持真理、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品质以及科学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所达到的要求基础之上,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理论和实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与本学科相邻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在独立从事科研工作中,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在开展所从事研究方面的前沿研究工作中,具备创新和发展的能力。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发展新动向。 掌握一至二门外语,能用英语熟练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并能撰写并在国际会议上宣读科学论文。 二、学科介绍 1、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1) 极高频段电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 人工电磁材料及在无线电技术中的应用; (3) 射频、微波及光电子器件与应用。 2、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 本学科师资力量较雄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一批优秀学者,成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目前有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和高工4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以电子学、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现代实验技术作为手段,探索新型电子材料,研究其中有关物理过程和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据以开发新型的微波和太赫兹电子器件和系统,并在实际中推广应用。目前,本学科不仅开展了大量国际前沿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同时也开展应用和工程化研究,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3、近期承担科研项目和重大课题 本学科承担了大量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合作的研发项目,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期主要科研项目和重大课题有: 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太赫兹辐射的高灵敏检测技术基础研究; 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超导结型器件的物理、工艺及应用基础研究; 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磁性复合材料以及光子共振介质中负折射特性研究;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超导单光子探测器原理及制备研究;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固体微结构的量子效应、调控及其应用研究; 科技部863课题:新型遥感器技术/THz频段高灵敏度超导探测/接收系统;

微波提取

2.微波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2.1 微波及微波特性 2.2 微波技术的发展 2.3 微波提取中药成分原理与应用 2.4 微波提取的评价与存在问题 2.5微波干燥灭菌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2.1 微波及微波特性 2.1.1 微波的概念: 微波(microwave .MW)是超高频率电磁波, 波长1~0.001m,频率在300MHz—300GHz的电磁波。 2.1.2 微波的特性: ①似光特性:高频率、波长短—直线传播 ②穿透特性: 反射性:MW→金属.入射角=反射角(金属不发热) 穿透性: MW→某些非金属(透明体)不发热 吸收性: MW→水(发热) 2.1.2 微波的特性: ③热特性: 微波MW→物体内部→热能,内外温度相等,表面水蒸发时温度略低,形成由里到外的温度降低梯度,有利于干燥。 2.1.2 微波的特性: ④非热特性(生物效应): 微生物内H2O在WV作用下产生极性震荡→ 细胞膜结构破裂,细胞分子间氢键松弛→细胞死亡→实现了低温灭菌。 2.2 微波技术的发展 20世纪 30年代:MW用于——防空雷达 40年代,美国:第一台微波炉——也称雷达炉 90年代:加拿大:设计的——微波提取装置取得了多国专利,一次可以处理1~5吨的物料,用于食品,香料,调味品的生产。 1994年:法国研制的SOS-1100型微波萃取仪在美、日、韩、墨西哥、西欧等申请了专利。目前中国:工业微波技术处于实验阶段 2.3 微波提取原理与应用 2.3.1微波提取(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MAE)原理: 微波提取利用了介电加热和离子传导的作用。 ①介电加热: 永久偶极分子在2450MHz电磁场条件下产生 共振频率:4.9×109次/秒, 分子→超高速旋转→动能↑→温度↑ ②离子传导:

超声波和微波对中药提取的促进和影响

摘要:中药的提取工作一项是中药试剂的基础工作,在如今的发展形势下,传统的中药煎熬不符合发展的趋势,传统的中药制剂需要很长时间的煎熬才能服用,着不符合我们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所以便捷式中药试剂的产生就顺应潮流,但是另一个问题就是中药的有效成分保留的问题,近些年来使用超声波和微波提取中药的技术逐渐流行,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谈论了超声波和微波技术对于中药提取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超声波和微波技术;技术原理;中药提取 中药和超声波作用就是振动,更够让中药的物质析出,从而帮助萃取的质量。超声波和微波技术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超声波和微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先进的技术中,比如在精密仪器的清理,或者是探测技术。但是被用于生物领域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中药的有效成分与配比有着重要的关系,通过超声波和微波技术影响了,重要配比将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1 超声波和微波技术提取中药的基本工作原理 超声波和微波其是都是波的一种,也就是振动能量的一种,波的振动就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波能够实现能量的传递工作,超声波是利用我们人耳听不到的音波组成的,但是听不到不代表我们身体的器官并不是我们没有振动,而是在能量中虽然生理方面对人体产生损耗,第一就是对于耳膜的损耗很大,而微波是看不见的一种微波,而光也是微波的一种。微波技术就是利用人看不见波的形式进行工作,主要是让分子振动产生热量让药物有效分子吸取更多。 2 超声波和微波的提取技术 2.1 声波的的空化作用 人可以听到的声音为30hz到20khz,因此大于20hz声波就是超声波。声波的热效应和机械振动是能用于在重要提取的重要原因。在中药中一般的存在一定的真空和或者气泡,而超声振动的原理就是利用这些真空和气泡。通过超声波的施加,就会让中药体内得气泡产生共振,从未引发药物中一些组织细胞锻炼,药物的有效成分待更容易进入水中,同时在共振的效应,因为产生摩擦起电,导致真空孔同时内出现撕裂,这样就完成中药的促进提供。 2.2 声波中热效应 声波中热效应是一个附加的情况,附加的情况声波本身并不是含有热量这种形式的,但是在在中药的体内就形成形成了热量,热量重要来来自系统的振动,在振动中,分子之间的摩擦导致了热量的产生,这种热量自身产生的,是能量转变的一种形式,但是中药温度的提高的确为中药的提取工作寄到了积极作用。在振动中声波有着频率,振幅,强度三个因素,一般来说频率越大,振幅越大、强度越大产生的热量就更多,而温度越高分子扩散速度更快。 2.3 声波的其他作用原理 超声另一个作用就是让分子聚集,因为声波的能量很大,就能让溶液中的一些微粒相互运动和碰撞,导致分子的大量聚集。大量聚集的就是能让有效成分更有效的被提取,一般靶向分子就是这种能够吸附大量分子的机构。这就对中药提取中缩短中药提取时间,减少萃取过程,让中药的很短的时间就能实现很好的凝聚效果。形成了药物有效成本碎渣的有效大小是由的超声来决定,也和介质分子的大小的吸附能力有着关系。 3 影响中药提取的因素 3.1 超声波强度 3.2 超声时间与提取率超声提取法 最大的优点是收率高,不用加热,还能大大缩短提取时间。用超声提取大黄中大黄蒽醌比用煎煮法提取10min的提取率还高。对于黄芩甙,10min超声提取率比煎煮法提取还高。 超声提取时间对药物提取率和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已引起人们广泛注意。大致有这样

微波炉原理

微波炉原理 概述 微波能量是由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发生器包括微波管和微波管电源两个部分。其中微波管电源(简称电源或微波源)的作用是把常用的交流电能变成直流电能,为微波管的工作创造条件。微波管是微波发生器的核心,它将直流电能转变成微波能。 微波管有微波晶体管和微波电子管两大类。微波晶体管输出功率较小,一般用于测量和通讯等领域。微波电子管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磁控管、速调管、行波管等。它们的工作原理不同、结构不同、性能各异,在雷达、导航、通讯、电子对抗和加热,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磁控管的结构简单、效率高、工作电压低、电源简单和适应负载变化的能力强,因而特别适用于微波加热和微波能的其他应用。磁控管由于工作状态的不同可分为脉冲磁控管和连续波磁控管两类。微波加热设备主要工作于连续波状态,所以多用连续波磁控管。 磁控管是一种用来产生微波能的电真空器件。实质上是一个置于恒定磁场中的二极管。管内电子在相互垂直的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的控制下,与高频电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把从恒定电场中获得能量转变成微波能量,从而达到产生微波能的目的。磁控管种类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多腔连续波磁控管。 磁控管由管芯和磁钢(或电磁铁)组成。管芯的结构包括阳极、阴极、能量输出器和磁路系统等四部分。管子内部保持高真空状态。下面分别介绍各部分的结构及其作用。 1 阳极 阳极是磁控管的主要组成之一,它与阴极一起构成电子与高频电磁场相互作用的空间。在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在此空间内完成能量转换的任务。磁控管的阳极除与普通的二极管的阳极一样收集电子外,还对高频电磁场的振荡频率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 阳极由导电良好的金属材料(如无氧铜)制成,并设有多个谐振腔,谐振腔的数目必须是偶数,管子的工作频率越高腔数越多。阳极谐振腔的型式常为孔槽形、扇形和槽扇型,阳极上的每一个小谐振腔相当于一个并联的2C振荡回路。以槽扇型腔为例,可以认为腔的槽部分主要构成振荡回路的电容,而其扇形部分主要构成振荡回路的电感。由微波技术理论可知,谐振腔的谐振频率与腔体的几何尺寸成反比。腔体越大其工作频率越低。于是,我们可以根据腔体的尺寸来估计它的工作频段。磁控管的阳极由许多谐振腔耦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谐振系统。这个系统的谐振腔频率主要决定于每个小谐振腔的谐振频率,我们也可以根据小谐振腔的大小来估计磁控管的工作频段。 磁控管的阳极谐振系统除能产生所需要的电磁振荡外,还能产生不同特性的多种电磁振荡。为使磁控管稳定的工作在所需的模式上,常用"隔型带"来隔离干扰模式.隔型带把阳极翼片一个间隔一个地连接起来,以增加工作模式与相邻干扰模式之间的频率间隔。 另外,由于经能量交换后的电子还具有一定的能量,这些电子打上阳极使阳极温度升高,阳极收集的电子越多(即电流越大),或电子的能量越大(能量转换率越低),阳极温度越高,因此,阳极需有良好的散热能力.一般情况下功率管采用强迫风冷,阳极带有散热片.大功率管则多用水冷,阳极上有冷却水套。 2 阴极及其引线 磁控管的阴极即电子的发射体,又是相互作用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阴极的性能对管子的工作特性和寿命影响极大,被视为整个管子的心脏。 阴极的种类很多,性能各异。连续波磁控管中常用直热式阴极,它由钨丝或纯钨丝绕成螺旋形状,通电流加热到规定温度后就具有发射电子的能力。这种阴极具有加热时间短和抗电子轰击能力强等优点,在连续波磁控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0904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学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是1990年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同时承担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任务,2003年被批准为国防科工委委级重点学科点。本学科专业内容涉及电磁场理论、微波毫米波技术及其应用,主要领域包括电磁波的产生、传播、辐射、散射的理论和技术,微波和毫米波电路系统的理论、分析、仿真、设计及应用,以及环境电磁学、光电子学、电磁兼容等交叉学科内容。多年来在多种军事和国民经济应用的推动下,本学科在天线理论与技术、电磁散射与逆散射、电磁隐身技术、微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电磁兼容、计算电磁学与电磁仿真技术、微波毫米波系统工程与集成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主要研究方向有: 1.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设计、研究、开发高精度、高效率电磁计算算法;研究高效精确电磁计算算法在目标特性、微波成像及遥感、电磁环境预测、天线分析和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2.微波/毫米波电路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有源元器件与电路模型、与微电子、微机械工艺相关的材料器件等模型的建立及参数提取;研究低相噪频率源技术,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基于微机械(MEMS)的微波/毫米波开关、移相器和滤波器设计。 3.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电磁散射和逆散射算法,军事装备目标特性测试技术,隐身目标测试技术,目标散射中心三维成像技术;研究轻质、宽频、自适应智能隐身材料。 4.微波/毫米波系统理论与集成应用技术:设计、研究、开发特殊环境下的微波/毫米波系统;研究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研究天线设计理论与技术。 一、培养目标 掌握坚实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以及相应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系统的专门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掌握相应的实验技术,掌握一门外国语,学风端正,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胜任科研、生产单位和高等院校的研究、开发、教学或管理等工作。 二、课程设置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论文题目:无形科学-电磁场与微波 技术 姓名:陈超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葛幸 申报日期:2012.10.23

摘要 电子和信息领域内所有重大技术进展几乎都离不开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突破。在通信、雷达、激光和光纤、遥感、卫星、微电子、高能技术、生物和医疗等高新技术领域中,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它的应用领域蕴含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电磁场和微波技术也随着当代物理、数学、技术学科的不断进步而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 关键字:电磁场,微波技术,应用

无形的科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目录 1.前言 (2) 2.研究方向 (2) 3.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3) 3.1 电磁场理论 (3) 3.1.1矢量分析 (3) 3.1.2静电场 (3) 3.1.3恒定电场 (4) 3.1.4静磁场 (4) 3.1.5时变电磁场 (5) 3.2 微波技术理论 (7) 3.2.1传输线理论 (7) 3.2.2集成传输系统 (9) 3.2.3微波谐凯腔 (9) 3.2.4微波网络基础 (9) 3.2.5微波无源元件 (11) 4.发展前景 (12)

1. 前言 电子和信息领域内所有重大技术进展几乎都离不开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突破。在通信、雷达、激光和光纤、遥感、卫星、微电子、高能技术、生物和医疗等高新技术领域中,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它的应用领域蕴含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电磁场和微波技术也随着当代物理、数学、技术学科的不断进步而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 2. 研究方向 1.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设计、研究、开发高精度、高效率电磁计算算法;研究高效精确电磁计算算法在目标特性、微波成像及遥感、电磁环境预测、天线分析和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2.微波/毫米波电路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有源元器件与电路模型、与微电子、微机械工艺相关的材料器件等模型的建立及参数提取;研究低相噪频率源技术,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基于微机械(MEMS)的微波/毫米波开关、移相器和滤波器设计。 3.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电磁散射和逆散射算法,军事装备目标特性测试技术,隐身目标测试技术,目标散射中心三维成像技术;研究轻质、宽频、自适应智能隐身材料。 4.微波/毫米波系统理论与集成应用技术:设计、研究、开发特殊环境下的微波/毫米波系统;研究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研究天线设计理论与技术。

微波萃取技术

微波萃取技术 摘要:微波萃取技术区别于传统的溶剂萃取,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萃取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门课题。微波可以穿透萃取介质,直接加热物料,能缩短萃取时间和提高萃取效率。本文对近年的微波萃取技术以及其研究做了综述,介绍了微波萃取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关键词:微波;微波萃取;高效 Technology of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Abstract: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has attracted growing interest as it allows rapid extractions of solutes from solid matrices in recent years, with high extraction efficiency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classical techniques.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consists of heating the extraction in contact with the sample with microwaves energy. But unlike classical heating, microwaves heat all the samples simultaneously without heating the vessel. Therefore,the solution reaches its boiling point very rapidly, leading to very short extraction time. This review gives a brief presentation of the theory of microwave and extraction systems. A discussion of the main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the extraction efficiently, and its applications. Key Words: Microwave ;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efficiency 溶剂萃取是重要的传质单元操作]1[,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部分互溶)的液相之间不同的分配性质来实现液体混合物中某一单独或多种组分的分离或提纯。溶剂萃取通常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进行,具有能耗低的特点,较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分离,经济效益较佳,有利于连续化的大规模生产。

微波作用于化学反应的研究进展

Hans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14, 4, 45-62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4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910295.html,/journal/hjce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910295.html,/10.12677/hjcet.2014.44007 Advances in Microwave on Chemical Reactions Yushang Luo, Jicheng Zhou*, Zhimin You, Wentao Xu, Lingfei Gao Key Laboratory of Green Catalysis and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of Hunan Province,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Email: *zhoujiche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910295.html, Received: Jun. 3rd, 2014; revised: Jun. 10th, 2014; accepted: Jun. 18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910295.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Microwave is a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occurring in the frequency between infrared and radio wav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microwave has been paid, due to its “magic” effects in chemical reactions. The speci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 and the special heating way of mi-crowave make chemical reactions system be heated quickly and uniformly and bring necessary changes in molecular energy levels. Microwave makes chemical reactions become more and more high-speed, low-energy-costing, high-efficiency, green and environment-protective. In this review, the applications of microwave in chemical reactions are summarized, including the applications in organic synthesis, preparation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nd catalytic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 i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In addition, subsistent problems in microwave chemistry are al-so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and the possible developing orientations in the field of microwave ef-fects on the chemical reactions are also prospected. Progress of microwave applications for syn-thesizing of nano-materials and catalytic materials, removal of NO x and SO2 and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are reviewed. Microwave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and new powers for chemical reac-tion, which possesses wide applications in accelerating or changing chemical reaction. In the fu-ture, researches will be focused on the mechanisms of microwave chemistry, establishing the basis of microwave chemistry and improving the systematical theories of microwave chemistry. De-signing and creating of microwave chemical reactor device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re also ex-pected. Keywords Microwave, Microwave Effects, Electromagnetic, Chemical Reactions *通讯作者。

微波原理

微波干燥/烘干原理及特点 微波是频率在300兆赫到300千兆赫的电磁波。被加热介质物料中的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它在快迅变化的高频电磁场作用下,其极性取向将随着外电场的变化而变化,造成分子的运动和相互摩擦效应。此时微波场的场能转化为介质内的热能,使物料温度升高,产生热化和膨化一系列物化过程而达到微波加热干燥的目的。 微波加热特点: 1、加热速度快。微波加热与传统加热方式完全不同。它是使被加热物料本身成为发热体,不需要热传导的过程。因此,尽管是热传导性较差的物料,也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加热温度。 2、节能高效。由于含有水分的物质容易吸收微波而发热,因此除少量的传输损耗外,几乎无其它损耗,故热效率高、节能。 3、加热均匀。无论物体各部位形状如何,微波加热均可使物体表里同时均匀渗透电磁波而产生热能。所以加热均匀性好,不会出现外焦内生现象。 4、防霉、杀菌、保鲜。微波加热具有热力和生物效应,能在较低温度下灭菌和防霉。由于加热速度快、时间短,能最大限度地保存物料的活性和食品中的维生素、原有的色泽和营养成份。 5、工艺先进、易控制。微波加热只需有水、电的基本条件,只要控制微波功率即可实现立即加热或终止,应用微波机可进行加热过程和加热工艺规范的自动化控制。 6、占地面积少,安全无害。由于微波能是控制在金属制成的加热室内和波导管中工作,所以微波泄漏极少,没有放射线危害及有害气体排放,不产生余热和粉尘污染;既不污染食物,也不污染环境。 从经济效益来分析,微波干燥也常较传统方法为优,如与远红外干燥相比,通常节能1/3以上。在实际工作中,微波干燥主要用在低水分物料的干燥(含水率30%以下)中。此时,传统的干燥方法(热风、电烘炉)干燥速率低、耗能大,而隧道式微波干燥设备从进料到出料中需3-5分钟时间即可完成干燥。传统方法配套设备多,占地面积大,用人多,常有污染,消防等问题。 【工作原理】 (1)炉腔。炉腔是一个微波谐振腔,是把微波能变为热能对食品进行加热的空间。为了使炉腔内的食物均匀加热,微波炉炉腔内设有专门的装置。最初生产的微波炉是在炉腔顶部装有金属扇页,即微波搅拌器,以干扰微波在炉腔中的传播,从而使食物加热更加均匀。目前,则是在微波炉的炉腔底部装一只由微型电机带动的玻璃转盘,把被加热食品放在转盘上与转盘一起绕电机轴旋转,使其与炉内的高频电磁场作相对运动,来达到炉内食品均匀加热的目的。国内独创的自动升降型转盘,使得加热更均匀,烹饪效果更理想。 (2) 炉门:炉门是食品的进出口,也是微波炉炉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要求很高,即要求从门外可以观察到炉腔内食品加热的情况,又不能让微波泄漏出来。炉门由金属框架和玻璃观察窗组成。观察窗的玻璃夹层中有一层金属微孔网,既可透过它看到食品,又可防止微波泄漏。由于玻璃夹层中的金属网的网孔大小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所以完全可以阻挡微波的穿透。

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复习提纲

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复习提纲 一、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建立起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思想,掌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对波导理论有比较完整的理解,了解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由“电磁场与电磁波基本理论”和“微波技术基础”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电磁场理论”所占比例约为:55% 第二部分“微波技术基础”所占比例约为:45% “电磁场与电磁波基本理论”部分重点考查内容为: 基本概念和理论 静电场 恒定电场 麦克斯韦方程组 平面电磁波 “微波技术基础”部分考查内容为: 基本概念和理论 传输线理论 波导理论 微波网络基础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题分为选择题(20%)、填空题(20%)、名词解释题(8%)、简答题(10%)、计算题(42%)。试卷总分100分。 2、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3、考试时间:120分钟 名词解释: 1、坡印廷矢量和平均坡印廷矢量 2、电位移矢量 3、主模 4、色散

5、体电荷分布、面电荷分布、线电荷分布、体电流分布、面电流分布、线电流分布 6、电偶极子 7、直线极化、左右旋圆极化、椭圆极化 8、趋肤效应 9、均匀平面波、TEM模、TE模、TM模 10、全反射和全透射 11、波导 12、基本振子和对称振子 13、简并现象 14、微波 简答题: 1、如何判断长线和短线? 2、何谓分布参数电路?何谓集总参数电路? 3、何谓色散传输线?对色散传输线和非色散传输线各举一个例子。 4、均匀无耗长线有几种工作状态?特点?条件是什么? 5、说明二端口网络几种参量的物理意义? 6、发生全反射和全透射的条件 7、分析微波网络的方法 8、写出常见的微波元件9、分析天线的方法10、写出常见的天线 11、用哪些参数可以描述天线的性能指标,并解释其中的一到两个参数。 12、通量和散度的区别 13、旋度和环流的区别14、负载匹配和电源匹配 计算题: 1、矢量分析 1.1、1. 2、1.4、1.15、1.20 2、无界空间均匀平面波2.45、2.46、3.2、3.14 3、理想介质和良导体为边界的均匀平面波垂直入射3.17、3.22 4、分离变量法2.23,平行导体板(ppt例题) 5、阻抗圆图 6、波导模式和波长等计算5.11、5.12 7、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ppt例题)

微波促进合成高纯度的钛硅碳

Synthesis of High-Purity Ti 3SiC 2by Microwave Sintering Qian Wang Key Laboratory for Advanced Ceramics and Machining Techn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s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NIM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Ningbo 315201,China Chunfeng Hu*and Qing Huang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s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NIM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Ningbo 315201,China Shu Cai Key Laboratory for Advanced Ceramics and Machining Techn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Yoshio Sakk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 (NIMS),Tsukuba,Ibaraki 305-0047,Japan Salvatore Grasso School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and Nanoforce Technology Ltd.,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Mile End Road,London E14NS,UK *chfhu@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910295.html, ?2013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Int.J.Appl.Ceram.Technol.,11[5]911–918(2014) DOI:10.1111/ijac.1206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