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膀胱安全容量测定在脊髓损伤患者间歇导尿中的应用

膀胱安全容量测定在脊髓损伤患者间歇导尿中的应用

膀胱安全容量测定在脊髓损伤患者间歇导尿中的应用
膀胱安全容量测定在脊髓损伤患者间歇导尿中的应用

膀胱安全容量测定在脊髓损伤患者间歇导尿中的应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简易膀胱容量与压力测定,在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中的指导作用。方法60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评估膀胱功能,指导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结果60例患者经过2个月的综合治疗,使患者在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对脊髓损伤后间歇导尿有重要指导意义,96%的患者建立平衡膀胱并且无上尿路的损害。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安全容量;膀胱压力;残余尿量;间歇导尿

脊髓损伤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继而引发各种泌尿系统并发症,这也是脊髓损伤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多数学者认为采用间歇导尿法是目前最有效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1],但应用间歇导尿要求随时了解病人的膀胱安全容量(即膀胱内压力达到40cmh2o的有效容量)及残余尿量。尿流动力学检查虽然能客观反映这些指标,但由于设备条件及费用限制,病人转移不便等原因,开展有一定困难。我们科室利用自制设备同样可以了解膀胱的基本情况,为开展间歇导尿提供了依据。

1 临床资料

自~我们收治了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最小16岁,年龄最大67岁。病程1个月的22例,1~6个月的30例,>6个月的8例。上运动神经元损伤55例,下运动神经元损伤5例。颈椎损伤17例,胸椎损伤17例,腰椎损伤21例,骶尾部损伤5例。高顺应性膀胱30例,低顺应性膀胱12例,正常膀胱18例。

2 方法

2.1 测定装置的设计和制作1m长的标有刻度的玻璃管一根,将其固定于可以升降的输液架上,其零点连接一条30cm长的橡胶管。

2.2 操作方法将500ml加温至37℃左右,悬挂于测定装置的另一端,插入输液器,备用。用三腔气囊导尿管(或加“y”型接口)导尿,导尿管的两个头分别接输液器及测压管,输液瓶的高度由标尺内液面高度决

定,零点位置一般与病人平卧位时的腹壁水平[2]。患者自主排尿后的,导出的尿量即为残余尿量。向膀胱内持续灌注0.9%氯化钠注射液,速度为50ml/min,膀胱每注入50ml时应记录标尺内的液面高度及压力。当液体停止注入时,此时注入膀胱内的液体量即为膀胱容量,此时水柱的高度即为膀胱压力。当水柱突然升高达到40cmh2o时,此时注入膀胱内的液体量即为膀胱安全容量。

2.3 评估内容入院1周行膀胱容量、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测定:(1)高顺应性膀胱(大膀胱)的特点:随着膀胱容量的增加,其压力始终保持低水平,达到最大膀胱容量时压力仍然不升高[3]; (2)低顺应性膀胱(小膀胱)的特点:随着膀胱容量的增加,膀胱压力明显增高[3]; (3)正常膀胱容量:女性为250~550ml,男性为350~750ml[3]。

2.4 间歇导尿的原则应遵循平衡膀胱原则,即充盈期压力

<40cmh2o,残余尿量<50~100ml,同时保持无感染和尽可能控尿[1]。

2.5 间歇导尿的时间点这种以时间为基础的导尿方法会导致不必要的导尿,不必要的导尿会增加感染发生率。另一方面,反复的膀胱过度膨胀也会导致膀胱内的活动性感染,引起逼尿肌肌源性损害[4],因此

决定间歇导尿的时间点尤为重要。我们根据膀胱安全容量决定导尿时间点。入院后测量膀胱的安全容量,然后留置尿管3d,记录膀胱引流尿液达400ml时的时间点。如果是高顺应性膀胱以500ml为宜,低顺应性膀胱从患者本身安全容量为宜,该时间点即为导尿时间点。对于低顺应性膀胱临床上常配合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对于膀胱括约肌协同障碍或残余尿量>20%的膀胱容量患者常给予α受体阻滞剂。

2.6 间歇导尿的频率根据残余尿量决定导尿频率。导尿时间点选定后,每次在时间点前20min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上运动神经源损伤的患者利用刺激扳机点来促发排尿,下运动神经源损伤的患者利用crede手法排尿或刺激扳机点。根据患者自排尿情况及残余尿量确定导尿频率。残余尿量在400ml左右时,导尿4~5次/d;残余尿量为300ml左右时导尿3次/d;残余尿量在200ml左右,导尿2次/d;残余尿量低于150ml后导尿1次/d;当残余尿量<100ml可以停止导尿。

3 结果

本文对60例患者通过膀胱容量压力与残余尿量的测定,合理选择间歇导尿的时机与频率。观察2个月后,进行排尿期膀胱尿路造影或影

像尿动力学检查,无1例发生肾积水、膀胱输尿管反流等情况,结果显示通过治疗,膀胱容量趋于正常,残余尿量减少。同时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96%的患者可达到平衡膀胱。

4 讨论

脊髓损伤是人类最严重的损伤之一,在我国脊髓损伤的后期病死率调查中,发现49%~66%的患者死亡与肾衰尿毒症有关。间歇性导尿是保护膀胱顺应性,减少与之相关的上尿路并发症的最好方法[5]。虽然间歇导尿术丰富了神经源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治疗手段,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膀胱输尿管反流是导致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6],发生的原因与导尿次数过多,膀胱的过度膨胀有关。导尿次数过多增加下尿路损伤的概率,次数过少可能导致膀胱过度充盈,细菌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而使膀胱的抵抗力降低;膀胱内压超过安全压力,尿液则会反流造成上尿路改变,肾功能损害,肾衰,甚至死亡。临床资料证实膀胱充盈期压力>40cmh2o或排尿期压力>60cmh2o将会

明显损害上尿路功能,引起上尿路引流不畅,输尿管反流,严重者出现肾衰[1]。

因此在实施间歇导尿时要充分了解膀胱安全容量,膀胱的顺应性及残余尿量,以指导间歇导尿的时机频率。对“膀胱安全容量”以外的患者

(即低顺应性膀胱)进行间歇导尿时应配合口服托特罗定药物,可降低膀胱压力,增加膀胱容量[7]。

我们自制的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仪,制作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廉,可随时测定,对于不方便做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基层医院和社区具有一定的意义[8]。但是由于膀胱容量测定受许多因素影响,如患者的配合程度,充盈介质的温度,注入膀胱的速度等,它只能粗略的反应膀胱内压力而不是逼尿肌压力,因此对于长期间歇导尿和有条件的患者还是应该定期检查尿流动力学。

【参考文献】

[1] 侯春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 沙彬秀,王彤.简易膀胱容量测定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2008,23(5):

[3] 张玉海.膀胱排尿功能障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4] 廖利民.神经泌尿学与尿动力学现状与进展[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9):

[5] weld kj,graney mj,dmochowski rr.differences in bladder compliance with time and associations of bladder manmagement with compliance in spinal cord injured patients[j].j urol,2000,163:

[6] 陈忠,崔喆.神经源性膀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62.

[7] 金锡御,宋波.临床尿动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8] 申红梅,张庆民,等.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在截瘫患者膀胱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12):

[9] 张玉海,赵继懋.神经泌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0.

间歇导尿相关知识介绍

间歇导尿相关知识介绍 康复医学科王红艳2014年10月 间歇导尿术主要应用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中。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调节和控制排尿生理活动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或受损而引起的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碍。可分为痉挛性膀胱和迟缓性膀胱。 膀胱护理主要应用于脊髓损伤、脑卒中、颅脑损伤等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膀胱护理的目的是恢复和改善病人的膀胱功能,降低膀胱内压力,减少残余尿量,控制和消除泌尿系统并发症的产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膀胱护理技术包括各种膀胱管理方法、膀胱管理训练及电刺激等。膀胱管理方法包括间歇导尿术、经尿道留置导尿术、耻骨上膀胱造瘘等。 主要介绍间歇导尿术: 间歇导尿术指不将尿管留置于膀胱内,仅在需要时插入膀胱,排空后即拔除的技术。间歇导尿可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间歇导尿被国际尿控制协会推荐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 间歇导尿分为无菌性间歇导尿和清洁性间歇导尿。无菌性间歇导尿是用无菌技术实施的间歇导尿,建议在医院内由护士实施。清洁间歇导尿是在清洁条件下,定时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规律排空尿液的方法,可由病人及家属实施。

清洁的定义是所用的导尿物品清洁干净,会阴部及尿道口用清水清洗干净,无需消毒,插管前使用

肥皂或洗手液洗净双手即可,不需要无菌操作。 间歇导尿的目的: 1、间导尿可使膀胱规律性充盈与排空接近生理状态,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2、规律排出残余尿量,减少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感染 3、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 4、减少排尿障碍对病人的活动和心理影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间歇导尿的方法(洁间歇导尿的操作步骤:) 1、准备好导尿管,润滑液,尿壶,毛巾等用物,保持环境隐蔽及安静。 2、用清水清洗病人的会阴部,并用清洁干毛巾擦干。 3、操作者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双手,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清洁毛巾擦干。 4、充分润滑导尿管,建议使用亲水涂层的润滑剂。 5、缓慢将尿管插入尿道,女性病人可准备一面镜子来确定尿道口的位置。 6、引流尿液并记录。 7、拔出尿管,操作者可在病人耻骨上区缓慢向内向下按压协助剩余尿液的排出。 无菌间歇导尿技术是采用无菌技术进行间歇导尿,实施过程与清洁导尿一致,但用品、操作者的手卫生、病人会阴部准备、导尿的实施都是依据无菌导尿技术来进行。 间歇导尿的时机和频率:宜在病情基本稳定、无需大量输液、饮水规律、无尿路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情况下开始。脊髓损伤病人待度过脊髓休克期即可实施。导尿间隔时间取决于残余尿量,一般4--6小时,一般每日导尿次数不超过6次。随着残余尿量的减少可逐步延长导尿间隔时间,当每次残余尿量少于100ml时,可停止间歇导尿。 饮水计划:是病人进行间歇导尿前的准备工作和进行间歇性导尿期间要遵从的重要原则,以避免膀胱因不能排尿而过度膨胀,有损其功能。 饮水计划的具体内容:

不同年龄段健常成人膀胱残余尿量的比较

不同年龄段健常成人膀胱残余尿量的比较 摘要:目的:应用B型超声技术测量膀胱残余尿量,比较不同年龄段健常成人膀胱残余尿量,探讨健常成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膀胱残余尿量之间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20~29岁年龄段男19人、女19人,30~39岁年龄段男29人、女33人,40~49岁年龄段男22人、女30人,50~60岁年龄段男10人、女15人,经腹部B超扫查,测量排尿后膀胱的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运用临床常用公式:V=0.5d1〃d2〃d3,计算膀胱残余尿量。结果:1.各同年龄组男、女膀胱残余尿量无显著差异(P>0.01)。2.女性各年龄组间膀胱残余尿量无显著差异(P>0.01)。3.男20~29岁年龄组和男30~39岁年龄组与男50~60岁年龄组膀胱残余尿量有显著差异(P<0.01),男其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同年龄段男女排尿姿势不同,解剖不同不会引起膀胱残余尿量差异。不同年龄段内男性膀胱残余尿量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不同年龄段内女性膀胱残余尿量多少与年龄的增大无关系。 关键词:健常成人膀胱残余尿量 B型超声 Comparison of the Bladder Post V oid Residual between Healthy Adults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Abstract: Objective: apply B-ultrasound to measure the bladder post void residual so as to make a comparison of the bladder post void residual between healthy adults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to make an approach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bladder post void residual of healthy adults of different sexes and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Methods: choose 19 men and 19 women from the 20y-29y age group; choose 29 men and 33 women from the 30y-39y age group; choose 22 men and 30 women from the 40y-49y age group; choose 10 men and 15 women from the 50y-60y age group, and all of the subjects are selected at random. Apply abdominal B-ultrasound for scanning and inspection, measure the up-down, left-right and front-back diameters of the bladder respectively after emiction; derive the bladder post void residual by the use of the major clinical formula: V=0.5d1·d2·d3. Results:1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bladder post void residual between the male and the female groups of the same age(P>0.01); 2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ose different female age groups in the bladder post void residual(P>0.01)l; 3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20y-29y male group, the 30y-39y male group and the 50y-60y male group in the bladder post void residual(P<0.01); we se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other male age groups. Conclusion:Different urinating postures of male or female subjects from the same age group as well as theoretic differences between physiology and structure anatomy would not result in differences in the bladder post void residual.

间歇导尿

清洁间歇性导尿术 1.清洁间歇导尿术一般适用于膀胱功能有问题或膀胱出口阻塞而导致排尿困难的病人。 2.排尿困难的病人的膀胱会积存大量的残余尿,大量尿液剩留于膀胱可引起泌尿道的感染、不适及损害肾脏及其功能。 3.经评估后,护士或医生会教导病人或其照顾者学习清洁间歇性导尿术。 4.清洁间歇性导尿术是一个长期或短期的治疗。 5.清洁间歇性导尿术是较细的尿管以清洁的方法经尿道插入膀胱,从而把尿液从膀胱放出,以缓解尿潴留或膀胱积存大量的残余尿的情况,当放空小便后可除去尿管,而无须长期携带导尿管及尿袋。 6.一般每天要进行清洁间歇导尿术四到六次。 适应症 1.尿潴留 2.膀胱出口阻塞 3.膀胱肌肉收缩力不足(如:糖尿病患者) 4.脊柱或盆骨神经受损而引起排尿困难 5.手术后暂时性膀胱机能障碍 6.膀胱再造术或膀胱扩张术后的病患 间歇导尿的优点 1.无需长期留置导尿管及尿袋,可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尿道创伤及尿路结石的机会。 2.可以控制排尿时间,无须携带尿袋,病人可以活动自如。 3.可舒缓膀胱胀满,减轻膀胱内压力,保护肾脏功能。 4.控制及改善遗尿问题。 5.可维持正常性生活。 6.无年龄限制,儿童及老人都可做到。 所需用品 1.导尿管:成人10--12号、儿童6--8号 2.肥皂液及干毛巾(如无水时可用湿纸巾取代) 3.水溶性润滑剂、量杯(盛小便)镜子(女士用) 进行导尿前后的饮水指导 1.饮水计划是患者进行间断式导尿法前的准备工作及当实行间断式导尿期间要遵从的,以避免膀胱因不能排尿而过度膨胀,损害其功能。 2.饮水计划中每日饮水量约1500--1650ML,已达到每日最少饮水量8杯。饮水包括所有流质,如粥、汤、果汁等,如饮了以上的流质,要减去饮开水的分量。以保证饮水分量为每日1500ML。晚上十点以后尽量不要饮水,避免膀胱夜间过度膨胀。饮食避免辛辣食物、含巧克力的甜食和橘子等加重膀胱刺激症状的食物,

间歇性导尿临床问题解答(不断更新中)

Q1:关于膀胱造瘘病人的的间导问题。 A:国际指引: 用间导来取代膀胱造瘘, 因比较安全 如果膀胱造瘘是永久及防漏水的, 可以用来间歇导尿 如果膀胱造瘘是暂时的, 便要用尿道间导 如果病人不愿意间导便保持膀胱造瘘 Q2:病人T12-L1受损,好几个月了,一点也尿不出来,只能全靠清洁导尿,有时漏尿。这个病人怎么进行膀胱管理? A:继续清洁导尿,记录漏尿点,漏尿后导尿,几次后总结一下,看是否是充溢性尿失禁。 Q3:脑干出血,气切后,留置尿管3个月了,一夹管就漏尿,能清洁导尿吗? A:评估一下,有足够容量可以间导加尿垫或尿套。如果膀胱容量少,可配合配合使用肉毒素或者抗胆碱类药物。 Q4:产后尿潴留的产妇,残余尿量<150,就不用导尿了? A:是的。 Q5:患者于2011年10月23日因高处坠落伤致胸10 A型脊髓损伤收入我院,予以保留导尿,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后转入华西医院康复治疗,于2011年12月14日开始行间歇性导尿,于2012年4月25日转入我院康复科。诊断:胸10 B型脊髓损伤伴截瘫,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直肠。 体温:36.5°C,尿常规:WBC:0.63/HPF,尿素氮:4.28mmol/L(2.9-8.2),肌酐:45.2umol/L (59-104) 查体:脊柱无明显后突侧弯畸形,脊柱棘突无压痛叩击痛,轻触觉:右侧:T11正常,T12减退,L1及以下消失。左侧:T10正常,T11、12平面减退,L1及以下消失。针刺觉:右侧:T11正常,T12及以下消失。左侧:T10正常,T11减退,T12及以下消失。肌力:左侧屈髋肌2-、右侧屈髋肌2级,伸膝肌1级,踝背伸跖屈、踇背伸跖屈肌力均为0级。肛门括约肌有轻微自主收缩,双下肢肌张力下降。双下肢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MBI评分:75分。 18/11漏尿时导出900,行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

间歇性导尿指引

间歇性导尿指引 指引 要点说明 核对 床号、患者、医嘱 评估 1、 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导尿目的、意 识状态、合作程度、心理状态、过敏史等。 2、有无膀胱、尿道、前列腺疾病。膀胱充盈、 会阴部情况 3、患者/家属对间歇性导尿知识的知晓程度 接下A 告知 1、 实施间歇导尿的原因、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缓解不适的方法,插管时嘱深呼吸。 2、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导尿前后的饮水计划实施。 间歇性导尿的禁忌症 1) 膀胱容量<200ml 2) 膀胱压力高,尿道括约股长松驰 或麻痹 3) 严重的尿失禁(逼尿肌亢进/尿道 括约肌痉挛) 4) 尿路狭窄,畸形或梗阻 5) 严重泌尿系感染 6) 肾积水、肾功能不全 间歇性导尿的适应症 膀胱逼尿肌无力或麻痹 膀胱顺应性良好 膀胱容量≥400ml 无膀胱出口梗阻者(前列腺增 生) 残余尿量>100ml 尿道有足够阻力 1、 间歇导尿前: 1) 教会病人如何按饮水计划进行饮水并嘱病人必须遵从。 2)饮水计划中每日饮水量约1500—2000ml,但要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和尿量来调整。 3)饮水包括所有流质,如牛奶、汤、果汁等,如饮了以上流质要减去饮开水的分量。 4) 晚上8时后尽量不饮水,避免夜间膀胱过度膨胀。 5) 不要饮利尿饮品,如茶、汽水、薏仁、含酒精饮品、糖水、西瓜等。 2、 间歇导尿期间: 1) 护士要根据病人每次尿量来调整饮水计 划,监督病人要认真洗手,洗手时间要足够。 2)定期给病人做尿常规检查。 3)注意观察尿液颜色、量、性质,有无沉 淀物等。 饮水计划:饮水计划是病人进行间歇导尿法前的准备工作及施行间歇导尿期间必须遵从的,由护士根据病人生活习惯和每次导尿量、功能训练时间等而给病人制定的饮水方法。 间歇性导尿 每天4~6次将清洁的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将尿液插入膀胱,将尿液排尽后拔除导尿管

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摘要:留置导尿管术是基础护理中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在临床上极为广泛。但它所带来的并发症也不忽视,长期留置导尿管,不恰当的导尿护理可能导致泌尿感染、尿道损伤、膀胱痉挛、膀胱结石等并发症。今年来,护理界对尿管相关并发症及护理进行大量研究。常用于手术、截瘫或昏迷等患者。目的是避免术中误伤,术后引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减少并发症。目前临床常用气囊导尿管,其优点易固定、不易脱落、易于会阴清洁。临床常见的留置导尿术护理技术,术侵入性操作之一。若护理操作不当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愈后,甚至危及生命。不少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对留置导尿的认识,加强导尿的护理管理. 关键词:留置导尿管、并发症、护理措施

1导尿管 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氢乙烯制成的管道。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导尿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因为在导尿的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极易造成膀胱、尿道粘膜的损伤及细菌入侵。如果细菌入侵,将很快扩散至整个泌尿系统,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因此,必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导尿。 2留置导尿术 2.1 定义及目的 留置导尿书是指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以引流尿液的方法。留置导尿管术用于抢救为重、休克病人时,能正确记录尿量、测量尿比重,以观察病情变化。盆腔手术病人术前留置导尿管,引流出尿液,以保持盆腔空虚,避免术中误伤。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及冲洗,还可以减轻手术切口的力,促进伤口的愈合。尿失禁、昏迷、会阴或肛门附近有伤口不宜自行排尿者,留置导尿管可引流尿液,以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为尿失禁病人行膀胱功能的训练。 2.2 注意事项 双腔气囊导管固定应注意膨胀气囊不能卡在尿道口,以避免压迫膀胱壁使粘膜损伤。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女病人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病人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天1~2次。每日定时更换、排空引流袋并记录尿量。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跟换周期。病人离床活动时,妥善固定引流袋及导尿管,引流袋不能高于膀胱,以防止尿液逆流。如病情允许,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尿量在2000ml以上,勤变换卧位,通过增加尿量,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预防尿路感染和结石的发生)。注意倾听病人的诉说,并经常观察尿液,每周查一次尿常规。若发生尿液浑浊、沉淀或出现结晶,应及时进行膀胱冲洗。训练膀胱功能,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阻断引流,一般每3~4小时开放一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应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管的意义和护理方法,使其充分认识预防泌尿感染的重要性。

导尿试题带答案

2018年导尿术的护理培训试卷 科室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导尿前清洁外阴的主要目的是:(D) A.防止污染导尿管B.使患者舒适 C.便于固定导尿管D.清除并减少会阴部病原微生物 2.对尿失禁患者的护理中哪项是错误的:(C) A.指导患者行盆底肌锻炼B.女患者使用橡胶接尿器 C.对长期尿失禁患者可行导尿术 D.嘱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反射恢复 3.为尿潴留患者首次导尿时放出的尿量不应超过:(C) A.500ml B.800ml C.1000ml D.1500ml 4.为成年女性导尿时导尿管插入多少厘米后,见尿再插1~2厘米:(B) A.2~3cm B.4~6cm C.7~8cm D.7~9cm 5.患者.叶某,男性,因外伤导致尿失禁,需为该患者留置尿管,为使耻骨联合前弯消失,应提起阴茎与腹壁成:(C) A.20°B.40°C.60°D.80° 6.对尿失禁患者的护理哪项是错误的(B) A、指导患者行盆低肌锻炼 B、对长期尿失禁患者可行导尿术 C、嘱病员多饮水,促进排尿反射恢复

D、多用温水冲洗会阴部 7.不属于留置尿管出现血尿的原因:(D) A、意识不清患者或者不合作的患者用力牵拉尿管,将尿管未经放气而整体拔出,损伤尿道 B、膀胱冲洗时,速度过快,导致气囊对膀胱粘产生局部刺激 C、大量快速放尿 D、气囊注水过多 8.留置尿管期间,为了训练患者的膀胱功能,需定时夹管,一般多长时间开放一次(C) A、6h B、8h C、4h D、5h 9.诱导排尿术的目的是:(A) A.解除尿潴留B.解除尿失禁C.预防少尿D.预防多尿 10.24 小时尿肌酐测定使用的防腐剂是:(B) A.浓盐酸B.甲苯C.冰醋酸 D.10%麝香草酚异丙醇溶液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为女患者导尿时,不符合无菌操作原则的是:(BCDE) A.打开导尿包后,先戴无菌手套,再铺孔巾 B.会阴部清洁及消毒均自上而下,由内到外 C.导尿管误入阴道应拔出重插 D.用物污染后用消毒液略作消毒再用 E.留取前段尿液15ml作细菌培养

留置导尿护理业务查房总结

留置导尿护理业务查房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 护理业务教学查房记录及总结 时间:2018年9月18日15:00 地点:妇产科病区 主持:潘美丽(产房护士长) 参加人员:各科护士长及护理骨干 查房目的:通过本次查房,掌握导尿术及膀胱冲洗的概念、目的、操作、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 流程:一.潘美丽护士长讲解导尿术、膀胱冲洗的定义及目的。 二、潘美丽护士长示范导尿、膀胱冲洗操作。 三、潘美丽护士长讲解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 四、讨论总结。 [定义]导尿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 [目的] 1.为尿潴留病人引流尿液,减轻痛苦。 2.协助临床诊断,如留取尿培养标本,测量膀胱容量、压力,检查残余尿,进行尿道或膀胱造影等。 3.术前膀胱减压以及下腹部、盆腔手术中持续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 4.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术后作为支架引流,便于冲洗,减轻手术切口张力,促进愈合。 5.尿失禁、会阴部损伤,昏迷患者引流尿液,保持外阴干燥。 6.抢救休克或危重患者时,准确记录尿量。

[定义]膀胱冲洗:利用三腔导尿管,将溶液灌入到膀胱内,再借用虹吸原理将灌入的液体引流出来的方法。 [目的] 1.使尿液引流通畅。 2.治疗某些膀胱疾病。 3.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 4.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预防血块形成。 [女性及男性尿道的解剖特点] 1、女性尿道长4-5cm,宽、短、直,易发尿路感染。 2、男性尿道长18-20cm,有三狭窄:尿道内口、尿道外口、尿道膜部,两个弯曲:耻骨下弯、耻骨前弯。 [导尿术注意事项] 1.女性插尿管时,误入阴道,应更换无菌导尿管重新插入,老年女性尿道口回缩,插管时应仔细观察、辨认避免误入阴道。 2.双腔气囊导尿管注意气囊不能卡在尿道内口避免损伤尿道黏膜。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尿路感染。 4.保护病人隐私,维护病人自尊,做好解释与沟通,遮挡环境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病人受凉。 5.为男病人插尿管时,因膀胱颈部肌肉收缩产生阻力,应稍停片刻,再慢慢插入。 6.对膀胱高度膨胀且又极度虚弱的病人,首次放尿量不得超过1000ml,因大量放尿可导致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大量血液滞留

清洁间歇导尿技术评分标准

清洁间歇导尿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2014.5.19 第三次修订 考核者 考核日期 项目 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值 扣分及原因 得分 准 备 质 量 15分 1.仪表:工作衣、帽、鞋穿戴整齐、规范 5 2.环境:患者安静舒适的体位和相对隐秘环境 5 3.物品准备:一次性导尿包或亲水性涂层间歇导尿管、量杯、镜子 (女) 、集尿器等 5 操 作流程质量 75分 1.患者饮水情况,是否按计划饮水、依从性 5 2.评估患者的膀胱、尿道功能 5 3.掌握间歇导尿训练适应症、禁忌症 5 4.讲解间歇导尿目的、方法取得配合 5 5.环境、洗手、戴口罩、手套 5 6.清洗会阴部:使用清水洗净会阴部,并使用清洁干毛巾擦干 5 7.适当体位,脱下裤子,分开双腿,放量杯于双腿之间 5 8.准备亲水涂层导尿管待用;或打开一次性导尿包,润滑导尿管 5 9.女病人由上向下清洗大小阴唇、尿道口至肛门及会阴;男病人翻开包皮,由里向外清洗尿道口及周围皮肤,均再次清洁尿道口 10 10.亲水涂层尿道管用无触摸方式将导尿管插入尿道;一次性导尿管使用镊子将导尿管插入尿道 10 11.插入导尿管,有尿液流出时,将导尿管插入少许,有尿液流出,再插入1cm~~2cm 5 12.直至无尿液流出,拔出导尿管,放入污物袋内 5 13.整理用物、床单位将尿量记录在排尿日记上 5 全 程 质 量 10 分 1.操作熟练患者感觉良好、舒适,无不良反应(做不到不得分) 2 2.关心体贴患者(做不到不得分) 2 3.用过物品处理正确(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3 4.操作熟练符合操作程序,无清洁、污染交叉混现象(不符合要求不 得分) 3

清洁间歇性导尿操作流程

清洁间歇性导尿操作 一、清洁间歇性导尿的分类 ㈠他助式清洁间歇性导尿——住院早期 ㈡自我清洁间歇性导尿——住院中、出院后 二、操作步骤:操作前准备——操作过程——操作后处理 三、他助式清洁间歇性导尿操作前准备 ㈠解释和告知 1.告知患者导尿目的和操作程序,取得患者的同意 2.评估患者饮水计划,膀胱充盈度及会阴部皮肤 ㈡个人准备和环境准备... 1.个人准备:康复专业人员和照顾者洗手 2.环境准备:病房调节温度、准备屏风或围帘 ㈢物品准备 1.导尿管(10-12号)、润滑剂、清洁小毛巾或湿纸巾 2.肥皂液或干洗手液、量杯、PE手套、垃圾袋 《他助式清洁间歇性导尿操作过程》 1.男性患者 解释告知导尿的程序准备导尿物品环境:卫生间、床旁病房有床帘体位:仰面躺在床上坐便器或坐在轮椅上放置量杯或集尿器洗手:中性肥皂液或干洗手液润滑:亲水性导尿管要注水进行润滑清洗尿道口和会阴:将包皮拉向后,暴露尿道口,用清洁小毛巾或湿纸巾进行清洗洗手——润滑:撕开导尿管的外包装,用润滑剂润滑导尿管前端4-6吋插入导尿管:用一手握住阴茎并提起使其与腹部呈60°角,另一手将导尿管慢慢地插入尿道,直到尿液开始流出为止(插入约18–20 cm 后)固定导尿管:将阴茎放下,用手固定彻底排空膀胱:当尿液停止时,将导尿管再插入一吋并轻轻挤压小腹拔出导尿管:慢慢拉出导尿管把包皮退回原位处理用物洗手记录和评价时间、导尿量、尿管型号、解答患者问题 1.女性患者 解释告知导尿的程序准备导尿物品环境:卫生间、床旁病房有床帘体位:仰面躺在床上放置量杯或集尿器洗手:中性肥皂液或干洗手液润滑:亲水性导尿管要注水进行润滑清洗尿道口和会阴:分开大小阴唇暴露尿道口,用清洁小毛巾或湿纸巾进行大小阴唇、尿道口清洗洗手润滑:撕开导尿管的外包装,用润滑剂润滑导尿管前端3-4cm 插入导尿管:用一手将大小阴唇分开,另一手将导尿管慢慢地插入尿道,直到尿液开始流出为止(插入约3-4cm)固定导尿管:用手固定彻底排空膀胱:当尿液停止时,将导尿管再插入一吋并轻轻挤压小腹拔出导尿管:慢慢拉出导尿管把包皮退回原位处理用物洗手记录和评价时间、导尿量、尿管型号、解答患者问题 四、自我间歇性导尿操作前准备 ㈠解释和告知 1.饮水量与导尿时间

间歇性导尿护理常规

间歇导尿的护理常规 (一)解释 行间歇导尿前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间歇性导尿目的,以取得理解与配合。 (二)制定饮水计划: 对进行间歇性导尿的患者,每日液体量应限制在2000ml以内,并要求能够逐步做到均匀摄入,即每小时在125ml左右,并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以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具体方案为,早、中、晚各400ml ,可在上午10点,下午4点及晚8点饮水200ml,晚8点到次日晨6点,不再饮水。 (三)间歇性导尿法: 每4-6h为病人导尿一次,保持膀胱容量在500ml以下,配合限制饮水量,若连续一段时间内残余尿小于或等于100ml即可停止导尿。 制定间歇性导尿术的导尿次数: 每隔4-6h一次,每日不宜超过6次,如尿量过多,要严格限制进水量。 (四)导尿次数根据自行排尿、残余尿的量而决定。 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排尿100ml以上,残余尿量300ml以下时,每6h导尿一次; 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排尿200ml以上,残余尿量200ml以下时,每8h导尿一次; 当残余尿量少于100ml或为膀胱容量20%以下时,即膀胱功能达到平衡后,方可停止导尿。对膀胱逼尿肌无力,残余尿量持续保持在100ml以上或更多的患者,需要长期使用间歇性导尿术,则要耐心教会家属或患者本人间歇性自主导尿术,并结合不同的具体情况,协助患者及家属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使用方法,以便出院后能继续长期施行间歇性导尿,并定期复查。 (五)残余尿量的测定方法: 测量前嘱患者饮水300-500ml,待膀胱充盈后患者取坐位,采用膀胱训练方法诱导自行排尿后,记录排出量。排尿后立即导尿,测量并记录膀胱内残余尿量。 (六)膀胱功能训练法: 1.耻骨上区轻叩法:患者用手指轻叩耻骨上区,引起逼尿肌收缩而不伴尿道括约肌同时收缩,即可产生排尿。 2.屏气法:患者身体前倾,快速呼吸3-4次延长屏气增加腹压的时间,作一次深吸气,然后屏住呼吸,向下用力作排便动作。这样反复数次,直到没有尿液排出为止。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是采用专用清洁导尿管,根据膀胱充盈情况,每隔3~4小时一次的,由患者自己进行的自我间歇性导尿术。采用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对那些排空障碍的病人来说具有两重重要意义:一是解决了尿液安全排出的问题,有效地保护了肾功能,这也是脊髓损伤后生存期明显缩短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只有清洁间断导尿,病人不需要消毒操作,也不需要消毒尿管,这样病人才能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的由来及历史】 1972年,美国的Lapides教授首次提倡采用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Clean intermittent self-catheterization,简称CI C)治疗脊髓损伤等神经原性膀胱病人,从此神经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治疗有了根本的改变[13]。以前尿流改道多为回肠膀胱术,目前越来越多的尿流改道采用可控尿囊术式,而这些可控尿囊术式被大家认可的最主要原因是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为可控尿囊的排空提供了安全和有效的途径。 尿失禁病人中CIC主要用于膀胱排空障碍所致的充盈性尿失禁,或尿失禁治疗后出现的继发性排尿障碍等。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的出现最初是为治疗一位多发硬化的女性病人。该病人既有逼尿肌反射亢进所致的急迫性尿失禁,同时存在逼尿肌排空障碍。Lapides教授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抑制了患者的逼

尿肌反射,同时采用无菌间歇导尿。该病人不但尿控良好,也无明显感染。后来随访发现病人并未一直采用无菌导尿管,而是反复使用清洗干净的导尿管,随访结果并无明显的感染发生。该现象引起了Lapides教授的极大重视。经长期的临床研究,Lapides教授提出了CIC不易造成感染的可能机制:①膀胱本身有抵抗细菌的能力,②定时导尿,缓解膀胱过度充盈和降低膀胱压力,膀胱壁的血运得以恢复,抗感染能力明显提高,③定时导尿可防止细菌繁殖到侵害膀胱壁的程度。 当时提示CIC并不被医生所接受,病人也更难以理解。对医生来说最主要的担心是增加了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对病人来说,不但担心感染,也不理解间歇导尿缓解膀胱压力对保护肾功能的重要性。CIC的普及有两个重要的临床意义,一是对那些排空障碍的病人来说解决了尿液安全排出的问题,有效地保护了肾功能,这也是脊髓损伤后生存期明显缩短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只有清洁间断导尿,病人不需要消毒操作,也不需要消毒尿管,这样病人才可能自己真正掌握和随时随地进行导尿,才能自己护理自己,才能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用于因排尿障碍而需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膀胱应有良好的顺应性(储尿压力不应超过40cmH2 O),无膀胱输尿管反流,有足够的容量(>400ml),还要有良好的控尿功能。通常不超过4小时导尿一次,时间过长,清

间歇性清洁导尿技术介绍

间歇性导尿术 陈忠双卫兵 间歇性导尿术(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IC)系指定期经尿道或腹壁窦道插入导尿管以帮助不能自主排尿的患者排空膀胱或储尿囊的治疗方法。IC最早于1844年由Stromeyer 提出,他推荐可采用定期冲洗的方法将感染的尿液从膀胱中导出。1917年Thompson-Walker 等认为脊髓损伤后应尽早进行导尿,以后定时地每天导尿3次。1947年Guttmann提出了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无菌性间歇性导尿术(aseptic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AIC),他认为间歇性导尿可以使病人相对处于不带导管状态,以便膀胱周期性扩张刺激膀胱功能恢复。1966年Guttmann和Frankel的开创性工作取得了令人注目的结果,在他们的一组病例中,77%的患者出院时摆脱了导尿管,64.8%的男性、49.3%的女性尿内无菌。尔后其他一些文献也证实了间歇性导尿术的效果。武汉同济医院泌尿外科陈忠 1971年Lapides等介绍了间歇性清洁导尿术(Cle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CIC)的概念。他们认为大多数尿路感染患者由于尿路中某种潜在的异常,降低了组织抵御细菌入侵的能力。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膀胱过度膨胀使膀胱壁血流减少,所以无菌导尿并非必须,只需应用清洁性导尿即可解决问题,导尿管带入的少量细菌可由机体自身的抵抗力加以清除。次年Lapides将自我间歇性清洁导尿术(clean intermittent self-catheterization,CISC)引入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导尿操作主要由患者自己完成。对于缺乏无菌性间歇性导尿术的人员和设备的地方,或对于需要在家里做间歇性导尿患者,CISC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因而成为神经源性膀胱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患者接受CISC用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 第一节间歇性导尿适应征 尽管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及病理机制不同,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但有为数不少的重症患者丧失自主排尿的能力,如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截瘫、糖尿病患者等常并发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不经正确处理,有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尿失禁和上尿路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许多因素都对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决策有影响,包括神经性因素、泌尿外科学因素、性别及对性生活的要求、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对长期以排尿困难、尿潴留为主要表现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有多种手段可供选择以辅助患者排尿,但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对象。非常不幸的是高质量护理和对生活质量需求的缺乏导致患者忽视长期留置导尿管的弊端,许多进展性的神经性疾病,长期留置导尿管成为许多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报道,30%的进展期多发性硬化症患者选择长期留置导尿管,其中40%患者经尿道,而60%的患者选择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 Weld等回顾性分析313例男性和3例女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按照膀胱排尿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清洁间歇性导尿组(92例)、自主性排尿组(74例)和留置导尿管组(经尿道路径114例,经耻骨上路径36例),平均随访18.3±12.4年。结果显示,在不同脊髓损伤部位和程度的患者中,间歇性导尿是保护膀胱顺应性,减少与之相关上尿路并发症的最好方法。间歇性导尿能够达到膀胱完全排空而下尿道没有持续留置的异物,因而有很多优点:①降低感染、膀胱输尿管返流、肾积水和尿路结石的发生率,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保护肾功能的方法;②可以使膀胱周期性扩张与排空,维持膀胱近似生理状态,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重新

清洁间歇性导尿操作流程(2018.1.11李琴)

清洁间歇性导尿操作流程 (一)目的 通过间歇导尿可使膀胱间歇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收缩功能,规律排除残余尿量,减少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感染,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保证患者舒适。 (二)适应症 1.尿潴留 2.膀胱出口阻塞 3.膀胱肌肉收缩力不足(如:糖尿病患者) 4.脊柱或盆骨神经受损而引起排尿困难 5.手术后暂时性膀胱机能障碍 6.膀胱再造术或膀胱扩张术后的病患 (三)清洁间歇性导尿的优点 1.无需长期留置导尿管及尿袋,可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尿道创伤及尿路结石的机会。 2.可以控制排尿时间,无须携带尿袋,病人可以活动自如。 3.可舒缓膀胱胀满,减轻膀胱内压力,保护肾脏功能。 4.控制及改善遗尿问题。 5.可维持正常性生活。 6.无年龄限制,儿童及老人都可做到。 (四)操作前的准备 ㈠解释和告知 1.告知患者导尿目的和操作程序,取得患者的同意 2.评估患者饮水计划,膀胱充盈度及会阴部皮肤 ㈡个人准备和环境准备 1.个人准备:康复专业人员和照顾者洗手 2.环境准备:病房调节温度、准备屏风或围帘 ㈢物品准备 1.导尿管(10-12号)、润滑剂、清洁小毛巾或湿纸巾、镜子 2.肥皂液或干洗手液、量杯、PE手套、垃圾袋 (五)操作流程 核对医嘱→携带执行单到床旁→操作前查对→评估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告之导尿程序→关好门窗、遮挡屏风→调节室温→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右侧→操作中查对→协助患者取仰卧或坐位→放置量杯→脱对侧裤腿盖在近侧→浴巾盖近侧大腿→盖被遮盖对侧腿部→两腿屈膝、外展显露外阴→垫治疗巾→洗手或手消毒→戴手套→清洗尿道口和会阴:分开大小阴唇暴露尿道口,用清洁小毛巾或湿纸巾进行大小阴唇、尿道口清洗(自上而下两遍)→洗手或手消毒→撕开尿管外包装备用,必要时涂抹润滑剂→戴手套→插导尿管:用一手将大小阴唇分开,另一手无接触式持尿管轻轻插入4—6cm直到尿液开始流

间歇性导尿

间歇性导尿 间歇性导尿术(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IC)系指定期经尿道或腹壁窦道插入导尿管以帮助不能自主排尿的患者排空膀胱或储尿囊的治疗方法。 一. 间歇性导尿适应征 尽管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及病理机制不同,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但有为数不少的重症患者丧失自主排尿的能力,如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截瘫、糖尿病患者等常并发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不经正确处理,有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尿失禁和上尿路功能损害等并发症。许多因素都对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决策有影响,包括神经性因素、泌尿外科学因素、性别及对性生活的要求、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对长期以排尿困难、尿潴留为主要表现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有多种手段可供选择以辅助患者排尿,但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对象。非常不幸的是高质量护理和对生活质量需求的缺乏导致患者忽视长期留置导尿管的弊端,许多进展性的神经性疾病,长期留置导尿管成为许多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间歇性导尿能够达到膀胱完全排空而下尿道没有持续留置的异物,因而有很多优点:①降低感染、膀胱输尿管返流、肾积水和尿路结石的发生率,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保护肾功能的方法;②可以使膀胱周期性扩张与排空,维持膀胱近似生理状态,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重新训练反射性膀胱;③减轻植物神经反射障碍;④阴茎、阴囊并发症少;⑤对患者生活、社会活动影响少,男女患者均能继续正常的性生活。与间歇性导尿相比,经尿道或耻骨上经路留置导尿管、反射性排尿、尿垫处理尿失禁等方法有更多更严重的并发症和更差的预后。长期经尿道留置导尿管可导致反复的泌尿系感染和尿管堵塞、膀胱挛缩、继发性结石等并发症。在高位截瘫的患者,导管阻塞、尿潴留可能会诱发植物神经性反射。在男性还很容易导致尿道狭窄、男生殖系统的并发症,如阴囊脓肿、尿道瘘、尿道狭窄、尿道憩室和附睾炎等。即使采用经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的方法,也只能减少男性生殖系统的并发症。由于造瘘管的持续引流,久而久之膀胱废用性萎缩,造成换管困难而容易损伤膀胱引起出血;另外造瘘管不能与腹壁组织紧密粘连,容易从造瘘管旁溢尿,导致患者生活不便。阴茎夹或阴茎套的使用看似能改善男性患者尿失禁的状态,但这种装置短期使用对患者有一定的益处,对患有长期慢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患者,有非常大的潜在危害,因为其不能随时保持膀胱处于空虚或低压状态,膀胱内可能残留有一定的残余尿量。且阴茎夹的压迫,或阴茎套不能完全和阴茎吻合而导致的漏尿,会引起皮肤水肿、感染乃至坏死。 管理神经源性膀胱的方法应根据膀胱功能失调的类型及尿动力学结果而定。对于排尿困难需要长期管理膀胱功能的患者,自我间歇性清洁导尿是最好的选择方式。 间歇性导尿主要用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收缩力弱导致膀胱排空障碍者,如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损伤、糖尿病等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也用于膀胱扩大术(膀胱自体扩大或肠道膀胱扩大术)、肠道代膀胱正位尿流改道或可控性尿流改道,膀胱排空不完全者;也可用于膀胱颈悬吊术后尿潴留的患者。其中,无菌性间歇性导尿术在医院内由医务人员操作,多用于需要短期进行间歇性导尿以排空膀胱,或/和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患者,如由于神经性、梗阻性或麻醉后的种种原因所引起的暂时性尿潴留或排空不完全,或脊髓损伤早期的脊髓休克期,或用于长期需要间歇性导尿患者早期,以帮助患者建立个体化的间歇性导尿方案。而自我间歇性清洁导尿多用于需要长期接受间歇性导尿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在医院外自己操作,或由家属辅助完成导尿。 有些类型的神经源性膀胱,如多发性硬化症导致神经源性膀胱,可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并导致急迫性尿失禁,用抗胆碱能药物抑制反射亢进的逼尿肌后常导致膀胱排空障碍,残余尿增多,严重者甚至出现充盈性尿失禁。对这类患者也可采用间歇性导尿以排空膀胱。对于有尿路梗阻,或继发于尿路梗阻的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并导致膀胱排空障碍的患者,首先应解除膀胱梗阻,待病情稳定后再采用尿动力学等方法重新评价患者的膀胱尿道功能,仍不能自主排空膀胱、或逼尿肌收缩力明显受损不可恢复,其他保守治疗无效者也可完全或部分采用间歇性导尿。 间隙导尿开始的时间依患者的病情需要而定,有适应征的患者,应尽早进行间歇性导尿。尔后根据定期随访的情况对间歇性导尿的方案进行调整 二.间歇性导尿方法

间歇导尿

(八)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健康宣教 1、入院健康教育实行首诊护士负责制 入院评估内容: .根据病史,诊断及医师资料了解神经损害的分类或脊髓损伤的分类; .根据神经损害的类型、临床症状、尿流动力学资料等可了解排尿功能障碍的分类;排尿障碍特点及是否伴有排便障碍; .是否有外伤、手术、糖尿病、脊髓炎、前列腺增生等病史或用药史,有无膀胱充盈感、排尿感等膀胱感觉的减退或丧失; ·饮水和排尿习惯; .体格检查:注意血压、腹肌张力,下腹部有无包块、压痛,膀胱充盈情况,有无水肿; ·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如感觉、反射、肌力、肌张力等;其中会阴部检查很重要,如有无尿疹,检查肛门括约肌的张力和主动运动、会阴部感觉、球海绵体反射(可判断休克期结束否)等; ·患者排尿方式(留置导尿或造瘘或间歇性导尿或其它),有无尿路感染,结石等; ·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及患者心理状况。 协助医师完善各项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细菌培养、细菌计数、药敏试验‘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检查。 ·仪器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残余尿测定:床旁简易尿流率测定。 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评估患者自理能力,给予SCI病人实施替代护理,协同护理,自我护理。即将ADL评分为40分以上作为部分帮助的对象,40分以下作为完全帮助的对象。IC患者,可判断是以患者为主导尿还是以家属为主导的导尿操作,判断患者和家属学习具体操作时机等。 最简单方法:根据SCI损伤水平,程度,即双上肢和双手有一定功能(抓握物品),并可坐立,患者可行CISC。 根据患者或家属学历、从事工种等评估患者学习自我护理的技能,选择健康教育形式,内容及教会患者CISC的时间等。 电子化表格记录患者信息,便于患者出院后追踪,反馈。 姓名、性别、诊断、主诉和简单病史、N源性膀胱分类、措施、入院方式、经管医生和护士、联系方式。 2、入院健康教育内容: ·经管护士、医师和护士长介绍等入院介绍; ·根据护理存在问题做健康教育,如皮肤护理,大小便失禁护理,预防烫伤、坠床等意外发生; ·皮肤特别是会阴部、骶尾部皮肤的自我护理 ·如何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 ·自主N反射亢进等并发症护理; ·勤洗手,正确洗手方法。 ·留置导尿、造瘘护理注意事项等。 3、入院健康教育形式: ·一对一宣教 ·发放相关健康教育处方 4、IC健康教育处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