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铁盐学案

铁盐学案

铁盐学案
铁盐学案

铁盐学案

一、学习目标:

掌握Fe3+的性质及制备,初步理解金属铁、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二、知识牵引:

1、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①Fe + H2O(g)→__________________ ②Fe+ HNO3 (浓)→______。

③Fe3O4+ CO →__________________ ④FeO + HNO3 (稀)→_____________

⑤Fe(OH)3+ HI →_________________ ⑥Fe(OH)2+ O2+ _____→_________。

⑦Fe(OH)2 + HNO3 (稀)→___________ ⑧Fe(OH)3。

3、《黄金搭档》广告补的是亚铁盐(Fe2+)还是铁盐(Fe3+)呢?

三、问题探究——共同练

1、Fe3+的性质

(1)水解:FeCl3水溶液为性的原因:。

思考:①蒸干并灼烧,得物质,原因:;

②配制FeCl3溶液常出现现象,采取何措施:;

③FeCl3溶液能净水的原因?。(2)较强的氧化性

书写化学方程式:Fe Cl3+ H2S→

Fe2 (SO4)3+ SO2 + H2O →

Fe Cl3 + H I→

Fe Cl3+ Fe→

Fe Cl3+ Cu→

【思考1】用毛笔蘸取少量30%FeCl3溶液,在铜片上画一个十字,放置片刻后,用少量水将铜片上的溶液冲到小烧杯中。有什么现象?你知道如何用FeCl3溶液制作印刷电路板吗?

【例题1】将Cu片放入0.1mol /L 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Fe3+]:[Fe2+]=3:2,则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思考2】将Fe、Cu的混合物与一定量的氯化铁溶液混合,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思考3】在氯化铁、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至过量,写出先后发生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思考4】含有Fe2O3、Fe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有气体产生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3)与碱反应

离子方程式:FeCl3与烧碱:

FeCl3与氨水:

(4)显色反应(也称络合反应)

FeCl3与KSCN: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思考5】Fe3+与下列微粒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①HCO3-、CO32-、AlO2-、SiO32-、ClO-

②S2-、I-、SO32-

③SCN-、C6H5O-

④OH-

2、Fe3+的检验方法

方法1:检验试剂

方程式:

方法2:检验试剂

方程式:

四、实践感悟——自己练

1、书写离子方程式:

(1)Fe3+ + Fe→

(2)Fe3+ + Cu→

(3)FeCl3溶液中加Na2S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

当Na2S过量时,又生成黑色沉淀

(4)Fe3+ + SO2→

(5)Fe3+ + I—→

()2.下列物质与铁反应后的生成物,能与KSCN溶液作用生成红色溶液的是

A.盐酸

B.氯气

C.CuSO4溶液

D.稀硫酸

()3.能与Fe3+ 作用,且可证明Fe3+具有氧化性的微粒是

① SCN—② Fe ③ Fe2+ ④ Cu ⑤ H2S ⑥ OH—⑦Cu2+

A.②④⑤

B.①③⑥⑦

C.①②⑥

D.除③⑦外

()4.镁粉加入FeCl3溶液中,反应现象是

A.有黑色单质铁析出

B.溶液颜色变浅,有气体放出并生成沉淀

C.溶液颜色变浅,产生气体但没有沉淀

D.溶液颜色变浅,有沉淀但无气体()5.在溶液中能与Fe3+共存的微粒是

A.Cu B.S2- C.CO32- D.Fe2+

()6.为了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含有FeCl3,可向溶液试样中加入

A.NaOH溶液B.铁片C.KSCN溶液D.石蕊试液

()7.除去FeCl2溶液中FeCl3和CuCl2杂质可选用

A.NaOH

B.Cl2水

C.Fe粉

D.Mg粉

()8.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是

A .BaSO4 B.FeS C.BaSO3 D.S

()9.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烧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有铜无铁

B. 有铁无铜

C. 铁、铜都有

D. 铁、铜都无()10.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混合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Cu2+

B.Fe3+

C.Fe2+

D.H+

()11.在FeCl3和CuCl2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屑,反应停止后,称得固体与加入的铁屑质量相等。原混合液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3:4

C.2:7

D.7:2

()12.某强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O3—、Cl-、I-、Fe3+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单质溴被还原,由此推断溶液中

A.不含NO3—、Fe3+

B.含NO3—、I-、Cl-

C.含I-,可能有Cl-

D.含Fe3+13.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

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

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夹持及

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⑴为防止暴沸,应在A中加入少

量。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

⑵装置E中的现象是。欲检验该反应的产物,可在E后面接一个什么装置:。

⑶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简述检验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

⑷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①通入Cl2的作用是,离子方程式为。

②步骤II的主要操作包括:。不能直接加热蒸干的原因是。

③该流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主要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

14、在含xmolFeCl3,ymolCuCl2的水溶液中插入一块铁片,充分反应后,称量铁片。(1)若铁片质量与插入前相等,则x∶y=___________;

(2)若铁片质量比插入前大,则x∶y=___________;

(3)若铁片质量比插入前小,则x∶y=___________。

铁盐和亚铁盐教案设计

课题:铁盐和亚铁盐 一、分析教材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本节内容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铁及其氧化物初中时学生理论上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储备,再者关于铁的化合物在实际生产生活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现在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学生容易接受,铁的重要化合物是对金属化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通过对Fe3+与Fe2+ 的检验和转化实验的学习,总结出物质的基本检验方法,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氧化还原反应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高中生,其心理特点是处于发展成熟期,思维特点是处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期,而这节课是高一学生学习完化学实验和化学性质及变化后接触到金属元素化合物其中一个内容,要求学生对这些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有所了解、掌握,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作为联系前面知识,设计这节课意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及总结归纳知识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考的习惯,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问题。通过验证实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掌握相关知识,并通过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实验,正确分析各种现象,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Fe2+、Fe3+的检验方法, ②理解Fe3+的氧化性、Fe3+ 与Fe2+的相互转化,巩固、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参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③培养学生用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

铁盐和亚铁盐

《铁盐和亚铁盐》课上探究学案 一、Fe 3+、Fe 2+的检验 Fe 3+的检验方法 Fe 2+的检验方法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Fe 3+、Fe 2+的相互转化 【任务一】请按照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设计并进行分组实验,实现Fe 2+到Fe 3+的转化。 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方法: 1.明确实验问题:如何实现Fe 2+到Fe 3+的转化? 2.作出合理分析: ①请找出下列所提供的药品中,哪些可以作为该实验的药品? (1)Fe 粉 (2)H 2O 2 (3)KMnO 4溶液 (4)Zn 粉 (5)稀盐酸 (6)维生素C (可抗氧化) ②怎样检验Fe 2+已经转化为Fe 3+? ③实验药品和KSCN ( aq )所加的先后顺序? 3.设计实验方案: 4.进行化学实验: Fe 2+转化为Fe 3+时,需加入____________使其转化。 【任务二】请按照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设计并进行分组实验:实现Fe 3+到Fe 2+的转化。 1.明确探究问题:如何实现Fe 3+到Fe 2+的转化? 2.作出合理分析: 3.设计实验方案: 4.进行化学实验: Fe 3+转化为Fe 2+时,需加入_______________使其转化。 三、生活中的应用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

《铁盐与亚铁盐》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之铁盐与亚铁盐(课本P57——P58) 二、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①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第三课时内容。 铁是高中化学中几种重要金属元素之一,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之前通过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学习,学生已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有了一定认识。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通过探究实验,学习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主要性质与两者之间的转化,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深化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2、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已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有了一定认识,前几节课也应用这些原理学习了金属元素钠的性质,这为探究金属元素铁的性质打好了基础。 心理特征:对探究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此阶段的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教师要鼓励这些热情。 3、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先从小魔术“会流血的纸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探究,结合已学知识,学习检验Fe3+的两种方法:加碱法和加可溶性硫氰化物法。接着,将学生分组,由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Fe3+和Fe2+的性质。接着,引导学生对化学药品进行分类,选择相应药品并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合作探究Fe3+和Fe2+转化的条件,得出结论。 本节课实验属于基础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速度快,由老师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还采用多媒体技术及实验演示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实验认识Fe3+和Fe2+的主要性质及相互转化,巩固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自主设计实验并动手实验,展现才能,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感受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铁离子的检验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 难点: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

全国一等奖教案-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 (经典)

一、核心素养 1、文化基础:①Fe2+和Fe3+的检验方法 ②Fe2+和Fe3+的相互转化条件 2、自主发展: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自主设计实验、自主操作、自主分析现象,最终得出相应结论的过程,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同时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 3、社会参与:①通过学习培养自己大胆置疑,勇于实践的科学探索精神。②锻炼自己与他人沟通合作以及语言表达能力。③培养自己不怕困难,面对失败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体验合作与交流学习方式的价值与快乐。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依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 教版化学必修①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铁的重要化合物”开发的一节实验探究课。在上一章中,教材安排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教学。根据我个人的理解,编者之所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安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前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时,进一步熟悉理论,增强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最终达到能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境界。铁作为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元素被学生所熟知; 作为过渡族元素,铁元素的可变化合价更成为了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依据课标,根据教材,从所教学生实际出发,着眼于他们

的终生发展而设计“Fe2+与Fe3+的相互转化”这一探究性学习课题,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教学的良好素材。其次,此处的实验反应原理简单,操作也多是试管实验,适合安排实验探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为以后的探究性学习积累宝贵经验。第三,“Fe2+与Fe3+的相互转化”在途径选择上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 2、学情分析 首先,教材在第一章中就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使得学生有了基本的实验技能,让这节课的探究活动成为了可能。 其次,本节课的实验设计和操作的难度不大,适合学生采用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但是,学生对于如何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经验较少,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做好知识教学,更要注意让学生对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形成清晰思路,避免实验的盲目性。最后,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存在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课堂上获益。 三、教材把握 1、教学重点:①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铁盐、亚铁盐的性质。 ②通过学习,了解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③进一步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提高对理论认知水平。 2、教学难点:实验设计、结果分析、结论得出。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 教学设计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教学设 计 #TRS_AUToADD_1222222542840{mARGIN-ToP:0px;mARGIN-Bo TTom:0px}#TRS_AUToADD_1222222542840P{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22222542840TD{mAR 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222225 42840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 ADD_1222222542840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 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 :"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 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 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 op":"0","margin-bottom":"0"}}--**/新教材化学课实验探究课例: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是我校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个实践。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体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验的功能,改变以往的实验只是起演示和辅助的作用,重视化学实验及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合作精神。化学教学内

高一化学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化学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1》 2.年级: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5.教学时间: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Fe2+、Fe3+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能力;以及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②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掌握铁与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分析→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Fe2+、Fe3+的检验方法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内容分析: 本内容是基于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方法,并将前面所学的离子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又一次应用于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具体体现。教学实施中要让学生能够注意较好的应用以前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亚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之间的转化,正式提供了这一契机,所以亚铁离子和铁离子间的转化应该是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 3.学情分析: 学生刚进入高一,化学知识尚少,很难从化学的角度去认知事物以及生活中的现象,所以也缺乏对化学兴趣。而且刚刚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并不熟练,元素化合物知识也知之甚少,所以在情境设计上要尽可能的贴近生活,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分析上要尽可能的简单,并一步一步的引导。 4.设计思路: 本堂课书本上的知识点其实不多,但我的最终目标是不仅让学生理解本堂课的知识点、熟练实验操作以及掌握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更重要的希望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化学且能够用化学思维去分析问题。所以本堂课我以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补铁保健品为线索,引入课题,并穿插对比实验,让学生去感受试剂的浓度和剂量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并且让学生学会用实验证明可能原因的思维,并学会设计实验方案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创设情境) 【引入】(展示)治疗贫血的硫酸亚铁片 硫酸亚铁片为什么要裹糖衣? 你怎样检验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说明

《铁盐和亚铁盐》的教学设计 ----主题式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随堂教学中应用 美娜;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841100;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①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铁的重要化合物”的第二课时。铁作为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元素被学生所熟知,铁的重要化合物以物质分类为线索,依次安排了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铁的盐,第二课时的学习容为铁的盐即铁盐和亚铁盐。作为过渡族元素,铁元素的变价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它的一个亮点,更是高考、学考的重点,铁盐和亚铁盐为学习铁的变价的主要载体,在铁的化合物学习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材在第一章安排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这两部分的教学容,教材之所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安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前学习,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时,不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运用,最终达到能自觉运用化学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境界。 依据课标,根据教材,从所教学生实际出发,着眼于他们的终生发展,将这节课中“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这部分重点、难点容设计成了一个探究性学习课题,通过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也是可以巩固和加深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练习离子方程式书写。最后,“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在途径选择上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 二、学情分析 首先,学生在初中化学实验学习的基础上,在必修1第一章中又学习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使这节课的实验探究成为可能。 其次,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了解了常见的氧化剂、常见的还原剂,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学生进行“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的理论探究提供了知识基础。 再次,铁元素是学生熟知的金属元素,本节课的实验设计和操作的难度不大,操作多为试管实验,比较适合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最后,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自己做实验,喜欢在实验探究中体会身临其境的惊喜即学生对于自己操作实验热情很高,但对于如何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经验较少,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做好知识教学,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形成清晰思路,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Fe3+的检验方法。 ②通过对Fe3+与Fe2+的相互转化的实验探究,掌握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提升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教案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 09化五 一.教材分析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化合物”中的一个知识点,是联系“氧化还原”与“金属的性质”的桥梁。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需要用到氧化还原的知识,一次本知识点是对氧化还原知识的运用与深化。 学好本节内容对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铁盐与亚铁盐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无机物,并且应用十分广泛,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例如,亚铁是补血剂。 二.学生情况 1. 学生心理情况 有关研究表明: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的心智发展有三块:分布在小学四年级、初三和高二,其中,高一恰好是两个心智发展高峰之间的低谷,一学生无论在兴趣、爱好和价值观,亦或思维发展、认知成熟度上都经历着剧烈的变化。高一新生入学,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和教师,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不适应、不习惯甚至焦虑同时产生消极心理。这种心理对学生学习化学必修一会产生以下影响: ①自己把握不住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深度,无所适从。 ②好高骛远、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自负倾向。往往眼高手低,自我感觉良好。平时学习浮躁懒惰、没有科学的学习习惯,不求慎解;考试时粗心马虎、不认真不仔细。“一听就会,一考就慌”,我们戏称为“大明白”。 ③自暴自弃。基础知识准备得不足,太多地方看不懂,、听不懂。缺乏学习动力,从而产生畏难厌学心理,因此破罐破摔; 2. 学生学法分析: 初中三年的学习使得学生形成了习惯听命于教师,满足于你讲我听、你放我录,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积极思维,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阅读的能力,碰到问题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依赖性较强。而到了高中,许多学生仍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完成当天作业都颇困难,更没有预习、

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教案

普通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1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课时) 《铁和铁的化合物----亚铁盐、铁盐》教案 李艳 一、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是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重点介绍Fe3+的检验方法以及Fe2+的还原性与Fe3+的氧化性。 2.教材内容编排注意与第一、二章知识的衔接。本节课教材内容突出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注意与已学知识:“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与衔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并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 3.通过对实验探究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教材介绍Fe3+离子检验、Fe2+与Fe3+相互转化等知识的介绍,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物质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初步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2.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 (2)学会用多种方法鉴别铁离子、亚铁离子。 (3)了解铁离子、亚铁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学会分类、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2)体验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3)在“大胆推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通过印刷电路板的讨论、补血剂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有关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Fe2+、Fe3+的相互转化;Fe3+的检验 难点:设计实验探究Fe2+、Fe3+的相互转化 五、教学策略 新课程倡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教学以学生思维活动,实践活动为中心,课堂教学不应只追求知识结论,而应充分体现学习知识的过程,其核心是学生思维的启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本节课中设计较多的实验探究内容,以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分析对比、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2.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能更加形象深刻地接受新的知识并得到应用,实现知识的总结与提升,体验化合物的研究方法。

《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三学时 《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1.本节作用和地位: 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是元素化合物重要知识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后再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在学习金属的性质的过程中复习和应用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理论,又能在实验设计和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物质性质的方法,为第四章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学情分析: (1)已经学习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有能力书写铁的化合物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2)已经学习了物质的量,能进行简单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3)通过初中实验的学习和第一章实验基本操作的学习,初步形成了从实验走入化学的思想,能简单地分析实验现象,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来探究或者证明物质的性质。 (4)已经学习了金属单质的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和铝的重要化合物,知道了学习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5)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综合运用能力、复杂性质的探究能力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Fe3+的检验方法。 (2)理解Fe2+和Fe3+相互转化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提高分析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 (2)通过实验的设计,形成用实验来真知的科学思想,并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3)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应用,用理论知识来预测实验现象,提高理论知识在实验中的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趣味实验和化学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本节重难点 1. 重点:铁的三种氧化物的性质对比,铁的两种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Fe3+的检验方法,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 2. 难点:铁的氧化物Fe3O4的性质,氢氧化亚铁的制备,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的条件。

《铁盐和亚铁盐》说课稿

《铁盐和亚铁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课时《铁盐和亚铁盐》。下面我将从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策略的定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来分析本节课。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之后,我认为教材用意有三点:1. 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进一步熟悉理论,增强感性认识;2. 促进学生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学习,促进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3.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经历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教材介绍Fe3+离子检验、Fe2+与Fe3+相互转化等知识的介绍,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物质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这让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成为了可能。但学生对分析现象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仍处在初步水平,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实验探究能力也存在差异,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课堂中获益。另外,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制定 依据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特点,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如下: (一)教学重点:Fe3+的检验,Fe2+与Fe3+的相互转化,Fe2+的检验; (二)教学难点:探究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的条件,含Fe3+溶液中Fe2+的检验。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整体分析和学生情况的综合考虑,我确定本课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如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本课学习效果的终端体现。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检验Fe3+,掌握Fe2+与Fe3+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 (2)学会用KSCN溶液间接检验Fe2+,了解含Fe3+溶液中Fe2+的检验。 2.过程与方法 (1)体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指导分析Fe2+和Fe3+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实现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形成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实施方案,体验实验探究中成功的喜悦,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

铁盐和亚铁盐 教学反思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反思 本堂公开课下来,我认真地做了教学反思。总体来讲,既展现出了进步,也暴露出了不足。现将过程反思如下: 1、设计思想 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是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系统。刚刚接触化学才一年的孩子进入高中,有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由于在思维方式上有了较高的要求,高一的学生最容易感到迷茫,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会对化学失去了原有的兴趣。作为从事高中教学的老师,不仅要研究新教材教学内容,也要研究孩子的个性特点。 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恰好在初高中的内容衔接上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正是这一理论的具体指导原则,即正确处理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课程改革实施中追求的目标就是改革过去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一的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无论在高二的学业水平测试还是在高考中都占了很重要的地位,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就需要先了解学生初三学习及掌握的内容,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再通过实验探究、交流合作等方式达到较好的效果。 2、教学过程总结 本节课采用“问题一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充分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交流讨论、总结归纳等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本节课教学取得了如下效果: (1)各个环节的衔接紧凑,过渡顺畅。 (2)学生兴趣浓厚。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的教学,学生亲身经历探究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过程,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又能享受探究成功的喜悦,整节课上学生一直精神饱满、热情高涨、兴趣浓厚。 (3)知识掌握牢固。在本节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听同学和教师交流讨论、动手做实验等“视、听、动、想”融合的方法接受信息,通过对比、归纳、概括、综合等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结论,对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关系掌握比较扎实,能将所学相关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4)课堂组织合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活动形式多样且学生参与活跃。 (5)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良好的学科学习方法,提高化学学科素质。对每一堂课,教师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明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了解什么知识,理解并掌握哪些技能,会解决什么问题,避免犯什么错误,在哪些方面还可以进行拓展、创新等。 (6)在分组实验的过程中,为学生准备了探究学案,引导学生经过

铁盐和亚铁盐教案设计

课题:铁盐和亚铁盐 、分析教材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 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本节内容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铁及其氧化物初中时学生理论上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储备,再者关于铁的化合物在实际生产生活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现在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学生容易接受,铁的重要化合物是对金属化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通过对3+与2+的检验和转化实 验的学习,总结出物质的基本检验方法,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氧化还原反应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 认识到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高中生,其心理特点是处于发展成熟期,思维特点是处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期,而这节课是高一学生学习完化学实验和化学性质及变化后接触到金属元素化合物其中一个内容,要求学生对这些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有所了解、掌握,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作为联系前面知识,设计这节课意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及总结归纳知识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考的习惯,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问题。通过验 证实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掌握相关知识,并通过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实验,正确分析各种现象,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2+、3+的检验方法, ②理解3+的氧化性、3+与2+的相互转化,巩固、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参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③培养学生用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铁盐与亚铁盐》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之铁盐与亚铁盐(课本P57——P58) 二、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①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第三课时内容。 铁是高中化学中几种重要金属元素之一,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之前通过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学习,学生已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有了一定认识。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通过探究实验,学习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主要性质与两者之间的转化,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深化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2、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已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有了一定认识,前几节课也应用这些原理学习了金属元素钠的性质,这为探究金属元素铁的性质打好了基础。 心理特征:对探究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此阶段的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教师要鼓励这些热情。 3、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先从小魔术“会流血的纸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探究,结合已学知识,学习检验Fe3+的两种方法:加碱法和加可溶性硫氰化物法。接着,将学生分组,由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Fe3+和Fe2+的性质。接着,引导学生对化学药品进行分类,选择相应药品并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合作探究Fe3+和Fe2+转化的条件,得出结论。 本节课实验属于基础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速度快,由老师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还采用多媒体技术及实验演示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实验认识Fe3+和Fe2+的主要性质及相互转化,巩固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自主设计实验并动手实验,展现才能,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感受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铁离子的检验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 难点: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 五、教学准备 事先准备一张涂有FeCl 溶液的纸片,用KSCN溶液喷湿的的小木剑药 3 溶液、KSCN溶液、NaOH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氯水、酸品:FeCl 3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

铁盐与亚铁盐 【科学破除迷信】 实验一:向试管A 中加入1-2ml 氯化亚铁溶液,溶液颜色为 ,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颜色如何变化? 。特征反应:可以用来检验Fe 3+ 实验二:向试管B 中加入1-2ml 氯化铁溶液,溶液颜色为 ,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颜色如何变化? 。 振荡,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静置一段时间。 实验现象为 。反应离子方程式 。(2组同学回答) 结论:Fe 3+被 。 【练习】某溶液中可能有少量Fe 2+,请问如何检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 ,后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为 。说明原溶液中有Fe 2+ 2、请小组同学向试管C 上层清液中,滴加2-3滴KSCN 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3、请小组同学接着向试管C 中加入新制氯水,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为滴加KSCN 溶液后, ,加入新制氯水后 。反应离子方程式 。(2组同学回答) 结论:Fe 2+被 。 【Fe 2+和Fe 3+的相互转化】 Fe 3+ 转化为Fe 2+:加入 剂,Fe Cu Fe 2+ 转化为Fe 3+:加入 剂,(新制氯水)Cl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双氧水 【练习】已知,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Fe 2+,生成Mn 2+。请写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描述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 【练习】 当FeSO 4的溶液中混有少量Fe 2(SO 4)3,请问如何检验Fe 3+并除去? 那么?当Fe 2(SO 4)3的溶液中混有少量FeSO 4 ,请问如何检验Fe 2+并除去? 【铁三角】 Fe 2+ Fe 3+ Fe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市一等奖作品)

铁盐与亚铁盐的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1》 2.年级: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5.教学时间: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Fe2+、Fe3+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能力;以及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②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掌握铁与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分析→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Fe2+、Fe3+的检验方法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内容分析: 本内容是基于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方法,并将前面所学的离子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又一次应用于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具体体现。教学实施中要让学生能够注意较好的应用以前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亚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之间的转化,正式提供了这一契机,所以亚铁离子和铁离子间的转化应该是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 3.学情分析: 学生刚进入高一,化学知识尚少,很难从化学的角度去认知事物以及生活中的现象,所以也缺乏对化学兴趣。而且刚刚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并不熟练,元素化合物知识也知之甚少,所以在情境设计上要尽可能的贴近生活,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分析上要尽可能的简单,并一步一步的引导。 4.设计思路: 本堂课书本上的知识点其实不多,但我的最终目标是不仅让学生理解本堂课的知识点、熟练实验操作以及掌握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更重要的希望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化学且能够用化学思维去分析问题。所以本堂课我以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补铁保健品为线索,引入课题,并穿插对比实验,让学生去感受试剂的浓度和剂量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并且让学生学会用实验证明可能原因的思维,并学会设计实验方案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创设情境) 【引入】(展示)治疗贫血的硫酸亚铁片 硫酸亚铁片为什么要裹糖衣? 你怎样检验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 【讲述】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顺利的解决这些问题。含有+2价铁的盐我们成为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铁盐和亚铁盐》的教学设计 ----主题式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随堂教学中应用 冯美娜;新疆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841100;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①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铁的重要化合物”的第二课时。铁作为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元素被学生所熟知,铁的重要化合物以物质分类为线索,依次安排了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铁的盐,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为铁的盐即铁盐和亚铁盐。作为过渡族元素,铁元素的变价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它的一个亮点,更是高考、学考的重点,铁盐和亚铁盐为学习铁的变价的主要载体,在铁的化合物学习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材在第一章安排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这两部分的教学内容,教材之所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安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前学习,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时,不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运用,最终达到能自觉运用化学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境界。 依据课标,根据教材,从所教学生实际出发,着眼于他们的终生发展,将这节课中“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这部分重点、难点内容设计成了一个探究性学习课题,通过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也是可以巩固和加深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练习离子方程式书写。最后,“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在途径选择上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

二、学情分析 首先,学生在初中化学实验学习的基础上,在必修1第一章中又学习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使这节课的实验探究成为可能。 其次,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了解了常见的氧化剂、常见的还原剂,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学生进行“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的理论探究提供了知识基础。 再次,铁元素是学生熟知的金属元素,本节课的实验设计和操作的难度不大,操作多为试管实验,比较适合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最后,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自己做实验,喜欢在实验探究中体会身临其境的惊喜即学生对于自己操作实验热情很高,但对于如何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经验较少,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做好知识教学,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形成清晰思路,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Fe3+的检验方法。 ②通过对Fe3+与Fe2+的相互转化的实验探究,掌 握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提升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 的认知水平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掌握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流程 :理论分析→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②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自主设计实验并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结合Fe3+与Fe2+的相互转化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实验是化学的灵魂。 ②通过小组实验,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方法。 ③通过介绍铁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进行生命教育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 教学设计.doc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教学设计 新教材化学课实验探究课例: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是我校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个实践。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体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验的功能,改变以往的实验只是起演示和辅助的作用,重视化学实验及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合作精神。化学教学内容必须加强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一、设计思路 化学新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其中不少活动是探究性的实验。我们对这些探究性的实验要高度重视,要让学生边实验、边探究、边思考、边体验,这对于他们顺利地提出假设,探索现象,验证结果大有裨益。只要教师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就一定能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本节课通过讨论、发现问题、实验探究、类比等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最终解决以下问题: 1. 用多种方法鉴别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加碱法和加硫氰化物法

2. 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提供多种氧化剂、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基本原理,提出有关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相互转化的条件的假设,学生自主对药品分类、选择药品、设计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且记录现象,得出结论。重要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系统应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3. 了解铁与人体健康的科学原理和生活常识。 在设计过程中注意提倡问题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正确引导,使学生的探究向所需的方向进行。通过这种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接受新知识,并且是潜移默化地接受,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在科学探索中最为重要的动手能力。做学结合,学以致用,两者相互促进 二、教学过程 [复习]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 [讲解]fe3+ 、fe2+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氧化物颜色特征,可以作为检验fe3+ 、fe2+的一种方法。下面我们继续研究fe3+ 、fe2+的性质。 [科学探究]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 [学生实验探究1]⑴fe3+离子的检验:取3支试管,试管1 加入4mlfecl3溶液, 试管2加入4mlfecl2溶液, 试管3加入fecl3、fecl2各2ml混合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再滴入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教师评价、小结]在fe2+的溶液2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在含有fe3+的溶液1和3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fe3+的检验: fe3+ + 3scn- === fe(scn)3 (血红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