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2.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

3.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的传统习俗。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上述材料( )

A.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宗法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

B.可以从古代禅让制里找到历史根源

C.我们应该主要从阶级史观的角度去研究分析

D.所反映的古代制度,是我国官僚政治的开始

4.下列关于西周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形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B.“国”与“家”密切结合

C.冲击了世卿世禄制度

D.消除了贵族内部的矛盾

5.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6.《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朝议裁决B.集权独断

C.世袭传承D.政务繁忙

7.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在今山东境内的有齐郡、琅琊郡等。下列关

于琅琊郡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辖区内有自己的封地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D.拥有世袭权

8.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建立“中朝”

B.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D.元代废除了三省只设中书省

9.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考试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这一制度形成于( )

A.汉朝 B.隋朝 C.宋朝D.明朝

10.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对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11.依据下图漫画中的信息判断,它反映的历史时期最有可能是( )

不可能发生的对话

A.秦朝B.汉朝

C.唐朝D.明朝

12.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过程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3.(2016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14.(2016年海南卷单科历史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15.(2016年上海卷单科历史6)《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

16.(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17.(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18.(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6)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19.(2016江苏卷单科历史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20.(2016年海南卷单科历史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21.(2016全国新课标1卷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2.(2014·广东文综·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

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23.(2014·广东文综·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二、非选择题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分)

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1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材料二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1)材料一说明唐初政治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

(2)材料二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宁阳一中2018级高一第一次段考(翱翔)

历史段考试题答案

1――5:ADABA 6—10:BCCBD 11—15:DDDBB 16—20:ADBAC 21—23:BCD

24.【解析】第(1)问要根据材料概括汉朝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制度,历史渊源要从汉承秦制的角度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中的“封建王侯”概括措施;从“自置吏”“得赋敛”入手总结具体内容;结合“七国之乱”等史实概括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危害。第(3)问结合材料中的“‘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分别隶属于汉郡”“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及所学知识分析回答“措施”;“意义”从清除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等角度分析。

【答案】(1)政治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渊源:承袭秦制。

(2)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25.[解析] 第(1)问,从中提炼出唐初政治的特点,做到论从史出。虽然唐初政治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这种民主来源于皇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时代性。第(2)问,从材料中的史实可知是法律和皇权之间的冲突,从“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可知法律权威占据上风。第(3)问的中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大臣和法律的约束。第二小问我们应该对这种现象有辩证地认识,一方面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开明造成的,另一方面在本质上仍是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 (1)特点: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的时代背景。

(2)实质:皇权和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说明:法律权威占据上风。

(3)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认识:我国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中央集权体制中皇权至高无上。唐初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这是由于统治者的开明造成的;但本质上仍然是君主专制统治。

26.[解析] 本题可以从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或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角度来分析。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从郡县长官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角度回答;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从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比较获得认识。

[答案] 示例一:论题: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阐述: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裂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