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用标记语和语义_语用界面_冯光武

语用标记语和语义_语用界面_冯光武

语用标记语和语义_语用界面_冯光武
语用标记语和语义_语用界面_冯光武

2005年第3期总第124期 

外语学刊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2005,No.3

Serial No.124语用标记语和语义/语用界面

冯光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

提 要:语用与语义的纠葛从语用学诞生的那天就开始了。语义研究和语用研究的划分纷繁复杂,但归纳起来大致有:(i)它们是语言研究的不同分相,彼此独立、又相互补充;(ii)语用学是语义学的“废纸篓”,处理语义学不能处理的意义问题;(iii)语义研究的对象是语言形式,语用研究的对象是语言使用,两者互有交叉;(iv)语义研究关照句子意义、真值条件意义、命题意义和脱离语境的意义,语用研究关照说话人意义、非命题意义和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本文从语言哲学有关意义的理论说起,简要介绍众说纷纭的语义/语用界面理论,再用话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语用标记语—来说明我们很难将语义研究和语用研究进行截然分割,最后指出语法化理论能给语义/语用界面研究带来启示。

关键词:意义;语义/语用界面;语用标记语;语法化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5)03-0001-10

1 引言

受符号学三分法的影响,现代语言学理论通常将语言研究划分为句法、语义和语用研究三个分相。它们代表三种不同的语言知识:语言符号之间关系的知识、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之间关系的知识以及语言符号与其使用者之间关系的知识(Morris1938:6—7)。三种知识互为补充,有各自的研究范围,在语言理解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但是三者之间如何划界甚为棘手,尤其是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划界更是众说纷纭。不少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都曾各抒己见(如:Levinson2000; Bach2001;Carston2002;Recanati2004)。归纳起来大致是:语义学研究语言的规约意义、脱离语境的意义、真值条件意义和命题意义;语用学关注语言的使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非真值条件意义和非命题意义。这些划分看似清楚,但当我们面对一些具体的语言现象,如指示词/语(deictic ex-pressions)、语气标记(mood indicators)、语用标记语(pragmatic markers)时,就有些茫然。类似的语言现象对语义/语用界面理论提出了挑战(参见Sperber and Wilson1993;Levinson2000;Bach2001; Recanati2004)。

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简要介绍和评述语义/语用界面(semantics/pragmatics interface)的基本理论;二是用一些边缘现象,主要是语用标记语(pragmatic markers),来说明真值—非真值、语言形式—语言使用、语境意义—非语境意义、命题意义—非命题意义都不能清晰地把语义研究和语用研究划分开来。语用标记语的意义与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有关,语法化现象能给语义/语用界面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2 语义/语用界面

语用学发展迅速,但依然年轻。到目前为止,人们在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语义学的分野等问题上有了不少共识,但分歧尚存。Gazdar (1979)的观点是语用学研究“除去真值条件的意义”(meaning minus truth conditions)。Levinson (1983)认为语用学和句法学、语义学一样是语言学理论的一个分支,与它们互为补充,语用学是除去语义的意义(meaning minus semantics)研究。欧洲大陆学派的语用学家(如Verschueren1999)不赞同把语用学看成与语义学、句法学成互补关系的分相,而提倡将生活中与语言有关的各个方

面,包括认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都纳入语用研究的范围。显然,Levinson给语用学的定义须要以清晰的语义学界定为基础,但语义学的定义还远未达成共识;Verschuer en的定义又过于宽泛,要是什么都是语用学,那就什么都不是语用学了(Huang2002)。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语用学研究人们在具体语境中如何使用语言和理解话语,换言之,语用学关照语言的使用而不是语言本身,不是句子的语法特征,而是语境因素对语言使用和理解所产生的影响。下面我们先就语义/语用界面的主要理论作一简要介绍和评述。

2.1 真值条件和非真值条件意义

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的分野以真值条件(truth-conditionality)为标准,语义意义就是句子的真值条件意义,语用意义就是句子的非真值条件意义。真值条件语义理论(truth-conditional se-mantics)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句子的意义就是这个句子的真值条件,懂得它的意义就是弄清该句子在什么条件下为真,在什么条件下为假;语句的全部意义取决于构成该语句的各成分意义之和及其组合方式。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Frege,早期Wittgenstein,Russell等理想语言学派(ideal language tradition)的哲学家。这种观点凸现于当代形式语义学(formal semantics)。这种旨在对语言的一些本质提供了逻辑解释的学说遭到了分析哲学中的日常语言学派(ordinar y language philosophy)的批评和摈弃(如后期Wittgenstein,Strawson,Austin, Grice,Searle)。通过分析日常语言,日常语言学派的哲学家们发现句子的真值条件不能穷尽话语的意义并纷纷亮出了自己的语言哲学观。Wittgenstein提出的“意义即使用”的口号耳熟能详,他认为语言使用和做游戏没有什么两样;由Austin提出,并得到Searle发展和完善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 y),成为语用学的奠基石之一,其基本观点是语言不仅可以用来陈述客观事实,还具有影响他人、改变世界、激发情感等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Grice建立了对当代语用学理论影响最为深远的说话人意义理论(theory of speaker's meaning),认为话语不仅有其所言(what is said)还有其所含(what is implicated)。言外之力和所含都是非真值的。这些理论构成了当代语用学的核心。

语义学研究句子的真值条件意义,语用学关照话语的非真值条件意义,两者之间的界限似乎清晰分明。但当我们面对一些具体的语言事实时发现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划一。

第一,要确定语句的真值条件须要先确定指称(reference assignment)、消除歧义(disambi-guation)、补足省略(elliptical restoration)等。所有这些只有语言形式不够,还需要语境介入。如要确定①的真假值,

①他打得不错。

必须先确定“他”的指称、消除“打”的歧义,而这些又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推理才能实现。

第二,语言编码的真值条件意义可能与说话人要传递的命题相去甚远,有时说话人所要传递的命题需要通过听话人借助语境对句子进行“丰满”(saturation/enrichment)后才能获得,如说话人说(②a.)要传递的命题其实是(②b.)。

②a.我吃过早饭。

如果只看语言形式,该句子为真,当且仅当说话人说该句话之前的任何时候(如一周、二十年前)吃过早餐为真,但这显然不是该话语的真值条件意义。其真值条件意义应该是我今天已经吃过早餐了。这一命题的语言编码应该补足为②b。

②b.我[今天]吃过早饭。

这一补足是依据听话人的百科知识来推理完成的。结论:真值条件的载体———命题的获取需要语用因素的参与①。面对这种情况Recanati (2003)提出话语理解中有两种语用推理过程(pri-mary and secondary pragmatic processes)的观点。第一语用推理过程以话语的语言编码为基础帮助确定话语的命题意义,第二语用推理过程从命题意义出发依据语境确定说话人的言外之意。

Levinson(2000)提出了“语用介入”的观点(pragmatic intrusion),认为语用因素影响真值条件意义的提取,因为确定指称、消除歧义、补足省略都会影响话语的命题内容,而这些都离不开语境的介入。但是他同时指出,承认语用因素对真值

①持这一观点的有Sperber和Wils on,Carston,Blake more等关联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们从话语理解的角度出发,认为命题意义的获取也需要语用推理,通过语用推理获取的命题意义叫显义(expl icature)。参见Sperber和Wil son(1995),Carston(2002).

条件意义的影响会让我们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循环,因为语用推理是以话语的语义表征为基础的,没有这一输入,语用推理便无法进行。

最后,有些词语的真值条件意义也只有通过语用推理才能识别。比如③a.中的and所含的时间先后/因果关系是有真值条件意义的,因为我们可以说③b.来否定它。

③a.I got drunk and no one talked to me.

 b.No,that's not true.It was that no one talked to me and I got dr unk.

这种时间先后/因果关系并非and固有,它不仅依附于它所在的命题,而且需要根据某种语用原则推理出来,推理出来的意义又影响着话语的真值条件。由于汉语中没有和and相对应的词语,译成汉语时必须分别用不同的词汇加以区别。

④a.我喝醉了,所以没有人搭理我。

 b.不对,因为没人搭理我,所以我才喝醉的。

要使④a.为真,不仅需要“我喝醉了”和“没有人搭理我”为真,还需要“我喝醉是因为没有人搭理”为真,也就是P and then Q为真。问题是and并非总是对所在话语的真值条件产生影响。

⑤John got his PhD in Cambridge and had his MA in Oxford.

⑤为真,当且仅当“约翰在剑桥获得博士学位”和“约翰在牛津获得硕士学位”为真。这里,连词and与&没什么两样,译成汉语时也无需加上“先”、“后”等词。

⑤'约翰在剑桥取得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在牛津拿的。

那么它的意义是语用的还是语义的呢?Grice 认为and的语义意义只有一个,就是和表示逻辑关系的&一样的意义,其表示时间先后或因果关系的意义是一种会话含义,因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而产生的会话含义。如果确定这种含义需要语用推理,那么确定整个句子的真值条件便不能完全脱离语用因素的参与了。

2.2 语境意义和非语境意义

第二种常见的划分以语境是否参与为依据:语义意义是脱离语境的意义,语用意义是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如⑥中B的回答所隐含的意义。

⑥A:I've run out of petr ol.

 B:Ther e is a garage ar ound the corner.

语义学关心“拐角处有加油站”是否为真;语用学则试图回答说话人如何暗含“拐角处的加油站可能开着,A可以在那里加到油”,听话人又是如何将这一暗含推理出来的。

这一划分标准有两个问题。

其一,有些语言形式本身的意义不可能脱离语境,如甲、乙俩走进一间教室看见黑板上写着⑦。

⑦今晚咱们去网吧。

他们只有弄清了谁写的、写给谁的、什么时候写的,才能弄清该句话的所言,没有语境就不知其所言,更不知其所含。

其二,有些句子意义既不能用真值和非真值来描写,又不依赖语境,而是存在于句法形式之中。如⑧a和⑧b。

⑧a.Kevin is a professor.

 b.Is Kevin a professor?

从真值的角度看它们的意义相同,但不同的语气标记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这种差异源自语序而不是语境,因而可以说它不是语用的。语气(mood)是一个语义范畴,如直陈语气、疑问语气和祈使语气。

有鉴于此,Bach(1999a)认为语境有“宽语境”(br oad context)和“窄语境”(narro w c ontext)之分,前者包括一切与意图有关、与言语行为的恰当实施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无穷的;后者包括说话人是谁、何时何地说的话、对谁说的等帮助确定话语真值命题的信息。完全离开语境的语句的意义是不丰满的,只是理想语言使用者脑子里的一些使用规则(如I的使用规则就是“具体语境中的说话人”)。这种使用规则和诸如言语行为等“纯语用”现象的使用规则又有所不同,后者是非真值的,而I在确定了所指之后是真值的。Bach 认为获取话语的语义意义只需要“窄语境”,“宽语境”帮助听话人提取话语的语用意义。

我们认为,语境对话语理解的影响在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都有体现。比如指示词语的指称确定要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完成。要确定“我现在在这里”的命题,就得先确定“我”指的是谁、“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是什么地方,而这些没有具体的语境是不可能完成的。这是语境的语义角色(semantic role of context)。当然更多的时候语境是帮助确定说话人超越语义内容的言外之意的,

如“我现在在这里”的言外之意可能是“你们可以走了”、“我们可以合作了”、“你不用害怕了”等等,不一而足。值得注意的是,在语义的层面上语境的影响是有限的,它只能影响到话语中某一词语的意义(如指称代词、歧义词语等),它无法改变该词稳定的规约意义(比如,在不同的语境里,“我”的指称不同,但它指“该话语说话人”这一意义不会改变)。在语用的层面上就不同了,语境不仅决定着整个话语的意义,还决定着说话人的意图。总之,在语义的层面上,语境的作用是局部的、有限的,在语用的层面上,语境的作用是全局的、无穷的。

2.3 所言和所含

Grice未曾明确提出语义/语用的分野,但他的意义理论对语义/语用界面研究产生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他将话语的全部意义划分为所言(what is said)和所含(what is implied)。后者又包括规约含义(conventional implicature)和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会话含义又有一般(generalised)和特殊(particularised)两种。①

一般认为话语的所言属语义层面,因为它们不仅和语言形式、语法规则密切相关,而且影响话语的真值条件,还是不可取消的(non-can-cellability)。会话含义和其他非常规意义是语用的,因为它们不仅对话语的真假没有影响,而且可以被说话人取消,传递和获取这些意义都须要以恪守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为基础。但是这种划分也并非清晰得无可挑剔。首先,只有不把语境作为语义/语用界面的参照,Grice的所言属于语义的范畴才有说服力,其原因是尽管它载有话语的命题内容,但要获取这一命题却首先须要在具体语境的帮助下确定指称、消除歧义和弄清言语的时间、地点(Grice1989:25)。其次,有些话语意义似乎既不属于所言也不属于所含,因为它们影响话语的真假值,却可以被取消,如⑨中方括号里的部分。

⑨a.I haven't have breakfast[today].

 b.People get married and have their children [in that order].

Grice把这种意义归于所含,但是这一划分很难解释它们所具有的真值条件意义。如果影响话语真假值的都是说话人的所言,括号里的内容理所当然是所言的一部分,因为“今天没吃早饭”和“说这句话之前没吃过早饭”,“先结婚后生孩子”和“先有孩子后结婚”具有不同的真值条件是无可争议的;如果不可取消的才是所言,那么它们又该排除在所言之外,因为说话人可以将其取消而不会自相矛盾。比如,我们可以说(10)。

⑩a.I haven't had breakfast.In fact,I ha ven't had breakfast for a week.

 b.People get married and have their children, but not necessarily in that order.

若Grice的划分标准是正确的,所言和所含便无法穷尽说话人意义了。据此,很多学者(如: Sperber and Wilson1995;Carston2002;Recanati2004等)认为Grice对所言的定义太狭隘,所言和话语的真值命题之间不能划等号,因为后者其实是语用推理的结果。②

规约含义的归属又在哪里?一般会话含义(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呢?Grice认为有些词语(如therefore,but等)的规约意义决定的是话语的所含(他将这种所含叫做规约含义)。一方面,和会话含义一样,规约含义是非真值的,不同的只是规约含义的获取不需要语境的参与和在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指导下的推理。另一方面,和所言一样其意义又是规约性的,由语言形式决定的,是不可取消的。如果语用学只关心越过字面意义的会话含义,规约含义将被排除在语用研究之外;如果语用学研究真值条件以外的一切意义,规约含义就应该是其关注的对象。Grice为何既要将规约含义排除在话语的“所言”之外,又特意将它和会话含义区别开来?这个问题还需更深入的研究。他自己就曾说:“在随意使用之前,规约含义的本质需要探究”(Grice1989: 166)。一般会话含义虽然具有可取消性,但和特殊会话含义不同,不依赖语境。Levinson(2000: 22—27)就把一般会话含义纳入了“中间层”(inter-

②关联理论将其称为一种显义(expl icature),Bach(1994; 2001)认为这种意义既不属于所言,也不属于所含,而是处于两者之间的一种隐性显义(impliciture)。

关于Grice的意义理论的介绍和评价,参见Levins on (1983)和Neale(1992),要全面深入了解Grice的意义理论,须要阅读Grice(1989,1991,2001),Studies in the Wa y of Words,The Conception of Val ue以及Aspects of R eas on.

mediate layer),既非所言,也非所含。总之,Grice 的意义理论给语义/语用界面提供了启示,但常规含义和一般会话含义似乎模糊了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分野。

2.4 命题意义和非命题意义

在研究意义时,哲学家还引入了命题(proposi-tion)这一概念。命题是真值条件的载体,是相信、断言、否定和判断的对象(Bright1992)。语义学和语用学都把命题视为意义描写的基本实体。命题意义和非命题意义是两个对立的概念,这一对立在Grice的意义理论,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中都非常重要。前者在此基础上区别了所言和所含,后者区别了话语的命题内容(pr opositional con-tent)和话语的言外之力(illocutionar y force)。

命题通常是指话语所编码的规约意义,有了命题话语才有真假之说。话语同时可能具有非命题意义,如会话含义和言外之力。如前所述,命题意义不完全取决于词汇、句法结构的规约意义,换言之,语言形式本身还不足以帮助我们识别话语的命题内容。在语义的层面上命题具有逻辑特征,可以进行形式分析、有同义/对立、蕴含(entail-ment)等逻辑关系。非命题意义不仅不具备以上特征还须要通过语用推理才能获取。比如1蕴含121314,虽然它们的语用意义相去甚远。

1John is a bachelor.

12John is a man.

13John is,allegedly,a bachelor.

14John is a goddamn bachelor.

非命题意义的观点对20世纪上半叶处于统治地位的逻辑肯定主义(logical positivism)提出了挑战。首先挑战这一教条的是哲学家Wittgen-stein.在其后期哲学思辨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意义及使用”的口号,认为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的使用,话语的意义只有在具体的语言活动中才能得到解读。牛津日常语言哲学家Austin认为,人们言语时不仅在描写世界的真与假,还在以言行事,也就是说,一个话语不仅具有命题内容,还有言外之力。Searle在对言语行为进行更为系统的研究后指出弄清一个命题的意义就是弄清在什么条件下这一命题为真或为假的观点是不全面的,因为同一命题可能会有不同的言外之力。他赞成后期Wittgenstein的“意义及使用”的理论,但同时指出“使用”一词所指含混,它包括了命题的真值条件也包括了说这句话时说话人的言外之力(Searle1969:148)。

将话语的命题和话语的言外之力加以区分对语义/语用界面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有争议的是:言语行为是语义的还是语用的?早期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话语的言外之力是语义的,因为获取它不需要语用推理。Searle就强调会话的规约性,语义规则决定话语的言外之力。比如,许诺就是要承担义务,就是话语的语义规则之一(ibid: 61)。在Searle看来,识别话语的言外之力有赖于话语中诸如词序、言语行为动词等言外之力标记。然而,他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言外之力标记既不能完全决定话语的言外之力,也不能保证言语行为的正确实施,决定言外之力有时离不开语用推理。这一点在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比如在不同的语境中1

5实施的可能是陈述、警告、威胁等不同的言语行为。

15今天有雷暴。

Grice也强调命题意义和非命题意义的区别,认为说话人说一句话时不仅传递了具有真假值的命题,也传递了说话人的某种含义(implicature)。不论是规约的,还是非规约的,这种含义都是非真值的。人们普遍认为前者是语义研究的范畴,后者是语用研究的对象。对此,Sperber&Wilson (1995)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在话语理解的明示—推理(ostensive-inferential)过程中,不仅含义的获得需要语用推理,命题的获得也离不开语用推理。相反,一个命题的传达并不一定需要充分的语言编码,语言编码所或缺的信息可以通过语用推理来补足。这一观点在Carston(2002)那里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16[pr oduced in a situation in which John Smith is playing the violin]He plays well.

Carston认为15的语言表征在指称确定(He= John Smith)、歧义消除(play=play musical instru-ment)后表达的命题是16'。

16'John Smith plays some musical instrument well.

但这显然不是说话人要表达的命题,他要表达的命题应该是1

7。

17John Smith plays the violin well.

她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话语的语言表征并不能完全决定其所要表达的命题,自然语言中句子编码的并不是完整的命题,而是命题构成图式(schema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opositional forms)。①要获取话语的命题,有语言表征不够,还需要语用推理,这便进一步支持了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的观点:语义学研究句子的表征,这种表征是图式性的逻辑形式,要把这种逻辑形式转变成完整的、有真假值的命题形式需要听话人付出努力进行语用推理。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语义和语用的分野就是话语理解过程中两种认知过程的分野,即语言解码(decoding)和语用推理(infer-ence)的分野。在话语理解过程中,语言解码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它能提供的只是话语命题的大致框架(template),要获取话语的完整命题需要听话人根据语境假设进行推理。由此可见,关联理论对语义/语用的界定不是以真值/非真值、命题/非命题为尺度,而是以是否有语用推理的参与为标尺。总之,在关联理论的框架里,语用因素在话语理解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3 语用标记语和语义/语用界面

3.1 什么是语用标记语?

近年来,在会话分析,特别是语用研究中,有一类话语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这一常见的话语现象在命名、定义、界定等方面还存有分歧,但是它们大致是一些如1

7中被黑体表示的词语或小句,我们将它们统称为语用标记语。②18a.大家都说,这两年物价比较稳定。

 b.换句话说,阿根廷有夺冠的实力,没有夺冠的运气。

 c.这件事你没错。不过,你不应该跟老师顶撞。

d.令人遗憾的是,他们没有拿下这场比赛。

e.我警告你,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f.报纸上说,广州地铁2号线下月28号开通。

g.Tom is a businessman,but he is very honest.

h.Unfortunately,we got the second place.

i.You cannot,I suppose,get the lowest price.

从词类的角度看,语用标记有连词(如but, ther efore,because等)、副词(如actually,fortuantely 等)、短语(如by the way,in other words)和一些主谓结构的小句(如you know,I mean,I suppose 等)。它们传递的是说话人对所在命题的态度、评判,或是对命题之间语义关系的判断。也有人把它们称为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如Fraser 1999;冉永平2000;Blakemore2002)。作者将它们统称为“语用标记语”,而非“话语标记语”,是因为话语(discourse)是指大于句子的连贯的口头或书面的语篇。据此,话语标记语就应该是句子之间的纽带(参见Schiffrin1987;Fraser1999)。但有些语用标记语并没有起展示句子之间语义关系的作用,而只对其所在话语所含的信息进行某种评价;点明说话人的说话方式;表明说话人对所言信息的肯定程度或是明确信息的来源;它们可以出现在整个话语的开端,如老师上课一开口便说: 19说实话,我不想对你们的考试进行评论,但是我又忍不住,因为有的同学实在让我失望。

将话语中的“说老实话”称为话语标记语似乎欠妥,因为它不像,“但是”和“因为”是语言片段之间的语义纽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影响所在话语的命题内容。

话语标记语是语用标记语的一部分。就汉语而言,除了推理性标记语、(如“一句话”、“看样子”、“因此”等)、换言标记语(如“换句话说”、“这样说吧”等)、对比标记语(如“不过”、“可是”等)等话语标记语外,还有话题标记(如“顺便问一下”、“言归正传”)、信息来源标记语(如“据我所知”、“报纸上说”等)、言说方式标记语(如“恕我直言”、“简而言之”等)、评价性标记语(如“按道理”、“幸运的是”等)、言语行为标记语(如“我警告你”、“你听我说”等)等语用标记语。③

语用标记语引起人们越来越多注意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们给传统的语义/语用界面理论带来了冲击。

3.2 语用标记语与非真值条件意义

前面(2.1)我们谈到传统的语义研究以真值条件意义为关照对象,语用研究则关心非真值条

③Fraser(1999)对语用标记语和话语标记语的关系和区别有较详细的论述。

关于这一现象的命名、定义、一般特点、语义/语用意义参见Brinton(1996),Ran(2000),Feng(2004).

Bach(1994:269)的术语是propositional radical.

件意义。如果以此为标准,要弄清语用标记语的归属,须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语用标记语的意义是真值的还是非真值的?

我们常说的非真值条件意义有两种,一种就是对话语的真假不产生影响,如1

8g中的but,也就是说,即使这两个命题之间的对立不成立,1

8g 为真,当且仅当“Tom是商人”、“Tom很诚实”为真。据此,but应该排除在语义研究之外。

另一种非真值条件意义是在具体语境中产生的,它不编码于任何词汇或句法结构的常规意义之中,而是说话人的暗含,是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如2

0中B的话语。

20A:明天还去登山吗?

 B:明天有雷暴。

B明天不去登山不是B直言的,是一种暗含。这一弦外之音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推理才能获取,它的真假不影响话语的命题,无疑是语用的。但这种非真值意义和1

8g中but的非真值意义又不尽相同:2

0B的含义会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而1

8g中but明示的的对立关系是规约性的,不会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语用研究只关照具体语境中的意义,那么but的意义就是语用的而不是语义的。

语用标记语也不尽相同。有些语用标记语如but,after all,不过、但是、看来、因此等不仅没有真值条件意义,本身也无真假值,另一些语用标角语,如frankly,unfortunately,令人高兴的是、据报道、遗憾的是等虽然不影响所在话语命题的真假,但本身是可真或可假的,它们可以被否定,说话人也可以被听话人指责说了假话。如以下2

1是很自然的对话,2则是怪异的。

21A:遗憾的是,你们未能获得冠军。

 B:一点也不遗憾,我们的实力本来就不如人家。

2A:他是老师,可是他很有钱。

 B:一点也不可是,做老师和有钱有什么关系?

可见,这些语言现象让我们不得不质疑将真值条件作为语义/语用界面标准的可靠性。

3.3语用标记语和非命题意义

以上(2.4)谈到命题意义和非命题义的对立。是否可以根据这一对立将语用标记语划归语用研究呢?因为一般认为语用标记语对所在话语的命题没有影响,只表明说话人对命题的态度或情感、对命题的相信程度,或者是说话人对话语中命题之间关系的判断,将其省略,话语的命题不会改变。如2

3。

23My daughter loves cartoons.After all,she is a child.

语用标记语after all不影响话语的命题内容,只表明说话人对该话语中两个命题之间关系的主观判断。用Blakemore(2002)的话来说就是其意义是程序性的(procedural),而非概念性的(concep-tual),①作用是对话语理解进行语用制约,引领听话人读出说话人意欲传递的意图。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语用标记语对话语的命题真假不产生影响,但当我们对一些真实语料进行分析时会发现有些语用标记语并非如此简单划一。Anderson(2001)在对英语中的like进行考察时就发现该语用标记语有时具有命题意义,有时没有。请看2

4。

24Well,like,I'm only lying.

24中的like没有命题意义,只表示说话人对所在命题的真实性有所保留,去掉它话语命题不会改变。他同时发现like常常出现在数词或表示度量单位的名词前面,此时它似乎是一个具有命题意义的实词,请看2

5。

25My lowest ever was,like,forty.

这里like似乎可以和具有真值条件意义的副词r oughly或approximately画等号,如果省去,话语的命题将发生改变,因为“四十”和“大约四十”的命题显然不同。但从意义上讲二者又不无联系。

另外,有些语用标记语是由多个词构成的小句,有主语和谓语,如英语中的I think,汉语中的“我想”等。它们的作用是表明说话人对命题的相信程度,从这种意义上讲它们相当于一个情态动词(modal verb)。但是它们与情态动词的差别又很明显。比较2

6和2

7。

26John is lying,I think.

27John may be lying.

说2

5时,说话人认为“约翰在撒谎”的命题为

①关于程序性意义和概念意义的讨论,参见Bl akemore 2002:89—148。

真,说2

6时,并非如此。这一点我们可用说话人能否取消这一命题而又不自相矛盾来验证。

26'John is lying,I think,but in fact he is not.

27'John ma y be lying,but in fact he is not.

据此,我们是否可以说类似的小句是语用的,情态动词是语义的?问题是这类小句在有些情况下有命题意义,有真假值。如2

8中的I think不仅是一个主谓结构,而且有真假值,我们可以说2

9。

28I think John is lying.

29It's not true that I think John is lying.

那3

0又如何?

30a.John is lying,I think.

 b.It's not true that John is lying,I think.

显然,此处具有真假值的不再是“我认为约翰在撒谎”而是“约翰在撒谎”这个命题了。I think 所起的作用似乎只是降低说话人对话语所在命题的认可程度。可是Anderson(2001)在对大量的语料进行分析后发现,I think的这两种用法并非泾渭分明。它何时失去陈述说话人思想的命题内容,成为有关话语命题内容的态度的语用标记的呢?I think P是对说话人思想的陈述,还是表明说话人对话语命题的态度?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Sperber和Wilson(1993)就认为有些语用标记语是有命题意义的,它们本身是有真假值的。也许没有必要对某一个词/语是否是语用标记还是命题内容作一刀切的划分,两种用法不是对立的,而是处于一个不可分割的连续体上。

3.4语用标记语与规约含义

Grice(1989)认为语用标记语是规约含义(conventional implicature)的载体。与会话含义一样它对所在话语的真假不产生影响,和会话含义不一样的是,其意义编码于语言形式之中,不会因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语用学研究非真值条件意义,那么语用标记语理应属于它的范畴;如果语用学关照的是具体语境中的意义,那么语用标记语理应在其范畴之外(参见2.3)。也许Grice 本人也意识到了这种不一致,于是,在Studies in the Wa y of Words的后记里他补充说:说话人说带有语用标记语(如on the other hand)的话语时,同时实施着两种言语行为:对话语的命题进行陈述(ground-floor statement)的同时也在对该命题进行评论(higher-order speec h act),如on the other hand 实施的是一种对比言语行为,so/therefore实施的是推理的言语行为;moreover是增加信息的言语行为。Grice还认为语用标记语所实施的言语行为不是话语的中心言语行为,它们依附于中心言语行为。既然使用语用标记语就是实施言语行为,那么语用标记语理应属于语用研究的范畴。①由此可见,规约含义说模糊了Grice的所言和所含对话语意义的二分,进而让我们将前者划归语义后者划归语用产生疑问。

4 语法化和语用标记语

以上分析表明语用标记语给语义/语用界面的研究带来了不少问题,但是它们对语义/语用界面研究也不无启发。有些语用标记语虽然很难简单地用命题意义和非命题意义来鉴定,但我们注意到其不同用法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一个连续体。比如,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Blakemore (1987;2002)认为but,ther efore,ho wever,more-over,after all等没有命题意义,其作用是引领话语的理解过程。

31It's only8o'clock,but the mana ger is already in his office.

这里but不影响话语的命题,它指引听话人将第二个命题理解成与前一命题有关的语境假设的对立。也就是,这些标记语只有程序性意义。据此,她认为语用标记语属于语用研究的范畴。这种观点就语用标记语中的话语标记语而言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当我们考察所有的语用标记语时发现这一划分也有疏忽。如I think,you kno w, unfortunately等就有明显的概念意义,同时也对话语理解进行制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或者曾经具有词汇意义,也就是它们源于实义词。这就要求我们从历时的角度去考察它们。例如英语中的I think就似乎经历了从主句角色(main clause status)到插入结构(parenthetical construction)再到表明说话人认知态度的固定短语(fixed phrase)的过程。不管它们是何身份,从意义上讲都没什么

①将语用标记纳入言语行为的范畴似乎不妥,因为每一个言语行为都具有作用于听话人的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而语用标记语似乎没有这一特征。

不同,不同的只是用法。you know,I mean也是如此。更为典型的是语用标记like,它源于词素like,意思是“与……相似”。所以考察语用标记语有必要追根究源,也就是对它们进行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考察。Traugott(1995b)和Brin-ton(1996)等学者通过历时研究就发现绝大多数语用标记语有语法化的特征(对此观点也有人提出质疑,如Campell〈2001〉)。语法化就是一个词/语从词汇语素变为语法语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概念意义弱化甚至消失,语法功能得到强化。语用标记语就是语法化过程的产物,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一些原本具有概念意义的词,经过不断使用和规约,渐渐失去了原来的概念意义,获得了新的更为抽象的意义。语用标记语就经历了从概念意义向语用功能转变的单向过程(unidirec-tional process.Traugott认为语法化是个单向过程,也就是说语法化了的词汇不会再变成实意词汇,但她也指出了一些相反的例子。参见Traugott 1995:45—49)。就如Traugott(1995b)所说,在过去几百年里英语副词衍变成语用标记语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语用标记语的发展与语义/语用界面是不无联系的。如果一个语用标记语是从一个词汇语素发展而来,那么语义和语用变化都对该语用标记语的形成作出了贡献,这种发展过程既可以进行语义的描述,也可进行语用的描述。换句话说,一个词语成为一个语用标记语是一个语义弱化、语用功能加强的过程。如语用标记语well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好”的词汇意义,有了一种主观的、更为抽象的意义,成为了一种“面子缓和语”(face-threat mitigator)。还有研究(如Hopper1991)发现原先的词汇意义似乎没有与语法化了的语用标记语完全分离。Like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语用标记语like仍然具有“相似”、“近似”这一概念意义。如3

2。

32My monthly income is,like,forty hundred US dollars.

语法化理论对I think如何归类也不失解释力。作为语用标记语的I think也经历了从具有命题意义的主谓结构,通过语义弱化、语用强化,发展成一个语用标记语,表示说话人对命题意义的肯定程度的过程。这个语法化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原来的形式并没有被新形式所取代,而是与语法化了的形式共存。因而,通过历时研究就有可能发现几个发展阶段。

语法化理论对我们如何思考语义/语用界面是不无启发的,对一些语法化了的语言现象(如语用标记语)进行考察将会给语义/语用界面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语用标记语作为语法化的产物似乎应该居于语义和语用研究之间,是一种边缘语言现象,我们不宜将一个词语的标记语用法和非标记语用法完全对立起来,而应该把它们看成是语法化过程的不同阶段。

5 结束语

以上我们对语义/语用界面的理论进行了归纳,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观点,以及各自存在的问题。语用标记语是当前语用研究、语义/语用界面研究中的热点探讨课题(Sperber&Wilson1993; Bach1999;Carston2002;Blakemore2002等),达成的共识不少,但分歧依然存在。语义学和语用学最初的对抗源于两种不同的哲学派别:理想语言哲学派和日常语言哲学派。语义研究和语用研究的基本分工是:前者关注语言的规约意义、真值条件意义和非语境意义;后者研究语言的使用、非真值条件意义和语境意义。从规约和非规约的角度看,语用标记语的意义是语义的;从真值和非真值的角度看,其意义又是语用的;如果以语境是否参与为标尺,语用标记语又应该是语义研究的对象。语用标记语是语法化的产物,一个词语的语法化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连续体。也许一个词语的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很难有明确的分割。我们希望语用标记语研究能给语义/语用界面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Anderson,G.2001.Pragmatic Markers and Sociolinguistics Variation.John Benjamins.

Austin,J.1962.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Bach,K.1994.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Mind and Language9:124—162.

1999a,“The Semantics-Pragmatics Distinction:What It Is and Why It M atters,”in Ken Turner(ed.),The Semantics-Pragmatics Interface from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Oxford:Elsevier,pp.65—84.

Bach,K.1999b.The myth of conventional implicature.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22,327—366.

Bach,K.2001.You don't say?Synthese127:11—31.

Blakemore,D.1987.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Oxford:Backwell.

Blakemore,D.2002.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ight,W.1992.(ed.).International ency clopedia of Linguistics.New York:oxford Un iversity Press.

Britton,L.J.1996.Pragmatic Markers in English:Grammaticalization and Discourse Functions.Berlin:Mouton de Gruyter. Campell,L.(ed.)2001.Grammaticalization:A critica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c1429728.html,nguage Sciences23,2—3.

Carston,R.2002.Thoughts and Utterances:The Pragamatics of Explicit Communication.Oxford:Blackwell..

Fraser,B.1996a.Pragmatic markers.Pragmatics,Vol.6,No.2.

Fraser,B.1999.What are discourse markers.Journal of Pragmatics31,931—952.

Frege,Gottlob(1956).The Thought:a logical inquiry.Mind65:289—311.

Gazdar,G.1979.Pragmatics:Implicature,Presupposition and Logical Form.London:Academic Press.

Grice,H.P.1989.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ice,H.P.1991.The Conception of Value.Oxford:Clarendon Press.

Grice,H.P.2001.Aspects of Reason.Oxford:Clarendon Press.

Hopper,P.J.1991.On some principles of grammaticalization.In Traugott,E.C.&B.Heine(eds).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 Vol.1.Amsterdam:John Benjamins.

Huang,Y.2001.Reflections on theoretical pragmatics.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131:2—14.

Ifantidou-Trouki,E.2001.Evidentials and Relevance.Amsterdam:John Benjamins.Jucker,Andreas H.1993.The discourse mark-er well:A relevance-theoretical account.Journal of Pragmatics19:435—452.

Levinson,S.1983.Pragma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vinson,S.2000.Presu mptive Meanings.Massachusetts:MIT Press.

Morris,C.1938.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gns.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Unified Science1:2,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ale,S.1992.Paul Grice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15:509—59.

Ran,Yongping.2000.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Unpublished PhD thesis.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P.R.Chi-na.

Recanati,F.2003.Literal meaning.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canati,F.2004.Pragmatics and Semantics.In Horn,L.and Ward,G.(eds.)

Handbook of Pragmatics.London:Blackwell.

Schiffrin,D.1987.Discourse Mark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arle,J.R.1969.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perber,D.and D.Wilson.1986.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Oxford:Blackwell.

Strawson,P.1950.On referring.Mind59:320—344.

Traugott,E.C.1991.From prepositional to textual and expressive meaning:some semantic-pragmatic aspects of grammaticalisation.

In Traugott,E.C.&B Heine(eds).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sation.Vol.1.

Traugott,E.C.1995b.The ro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a theory of grammaticalization.XII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Manchester.

Verschuren,J.1999.Understanding Pragmatics.London:Arnold.

Wilson,D.and D.Sperber.1993.Linguistic form and relevance.Lingua90,1—25Wittgenstein,L.1951.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冯光武.汉语语用标记语的语义、语用分析.现代外语,2004(1).

收稿日期:2004-11-09【责任编辑 李凤琴】

2005年第3期总第124期 

外语学刊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2005,No.3

Serial No.124

Feng Guangwu Pragmatic Markers and Semantics/Pragmatics Interface

The boundar y betwee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has been the concern of philosophers and linguists since the birth of pra gmatics as a discipline of linguistic theory.Traditionally,the borderline is drawn between truth-c ondi-tional and non-truth-conditional phenomena,linguistic meaning and use,conventional and non-conventional meaning,contextual meaning and meaning independent of c ontext.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comments on the vari-ous theories and refutes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distinctions are clear-cut by using a class of borderline phenome-na,called pragmatic markers.We suggest that their problematic status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gram maticaliza-tion process they ar e involved in.And the theory of gram maticalization may shed light on the issue of semantics/ pragmatics interface.

Key words:meaning;semantics/pragmatics interface;pragmatic markers;grammaticalization

ДуГуйчжи КстолетнейисторииМосковской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йшколы

ВтечениестолетияМосковская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аяшколаразработаларядправилпограмматике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создаласистематическуютеориюполингвистикеиметодикепреподаванияязыка,ивбольшойпродолжительныйсрококазалаогромноевлияниенаразвитиерусистикивРоссииизаеерубежом.Вданнойстатьерассматриваетсяисторияформированияосновных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хподходовитеорийуосновоположникаэтойшколыиихлинияразвитияуученыхпоследующихчетырехпоколений,даетсяобъективнаяоценкавеликимподвигам,внесеннымимивлингвистикувРоссииивовсеммире.

Ключевыеслова:Московская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аяшкола;теорияпозиционнойзависимости

Wu Jing Shi Yuzhi The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oordinate Construc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here are remar kable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 ences of coordinate constructions betwwen English and Chines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ose conjunctions referring to combination and alternation,and identifies three principles un-derlying the systems of conjunctions in the two languages:(a)whether the coordinated elements are grammatically parallel;(b)whether the elements are nominal or in other syntactic categories such as verbs,adjectives;and(c) whether the elements are words,phrases or clauses.English and Chinese employ different principles to establish their o wn coordinate conjunction systems,and thus the conjunction systems,systematically and regularly,differ from each other.In addition,the logical motivat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mixture of the t w o types of coordinate conjunctions is addressed.The present analysis may be helpful for teaching English or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Key words:Chinese;conjunction;coordination;combination;alternation

Liu Huawen The Gradient Nature of Identity and Aestheticness in Translating Poetry —A cognitive-figurative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

Translation is an activity of naming in the source language by the target language just as a single language does in its na ming proc ess.As the result of translingual naming,two languages reach a relationship of identity.And dif-ferent ways of na ming correspond to differ ent relations of identity,na mely,conceptually structural identity,expres-sive identity and cognitive identity.Among them the cognitive identity is br ought about by the involvement of trans-lator's aesthetic experience,and has the highest degree of aestheticness in translating poetr y.

Key words:translation of poetry;c ognitive figure;aesthetic involvement;identity;aestheticness

Sui Ran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Analytical Philosophy and C ognitive Linguistics

Natural langua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human knowledge and cognitive form.It has become a deter mining factor that the language has held a chief position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earch object of analytical philosophy.The combination of philosophy and linguistics is a sign for language to be br ought in-to line with cognitive research,thus resulting in cognitive theory.Cognition problem can not be solved without re-gard to the matter of language.The maximum amount of research in linguistic meaning makes it possible for the maximum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theory.Cognition belongs to the mental world for human being and exists in lan-guage.There must be a participation of interpretive subject individuality for each cognitive act;mor eover,this act is possible only with the aid of language.For this reason 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language as a research object in the course of cognition and regard it as a cognitive form of human society.

Key words:analytical philosophy;cognitive theory;linguistics;interpretive subject

委婉语的语用礼貌分析

委婉语的语用礼貌分析 一、引言 英语词Euphemism(委婉)来源于希腊语,意为“好听的话”。《语言与语言学词典》(斯托克和哈特曼等编著)中对委婉语的定义是: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关于委婉语的分类有很多,有人从委婉语的功能上将其分为传统委婉语和文体委婉语两类:前者与禁忌语(taboo)有关,是消极委婉语;后者与礼貌,避免冲突并满足交际双方利益和心理的需要有关,是积极委婉语。例如: janitor被称为building engineer, cemetery叫做memorial park,“He needs help in learning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after class.”等都属于委婉语的范畴。 在日常交际中,仅仅清楚、准确地表达信息是不够的,由于语言不当甚至粗俗引起的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例子屡见不鲜。礼貌作为一种社会润滑剂,被时时处处使用着。对此,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 .H .Leech在1980年从语用学角度,提出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作为对Grice合作原则的“拯救”,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要违反会话准则以含蓄地、间接地表达自己,并指出,人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礼貌的考虑,为了维护双方的面子,这就不得不与委婉语产生密切的联系。 二、委婉语与礼貌原则 (一)礼貌原则及其准则 Leech(1987)提出的礼貌原则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使自身受惠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使自身受损最大,使他人受损最小”。也就是尽量赞誉别人,让自己多吃一点亏。在语言形式上采取赞美对方和自谦的手段,取悦对方从而达到良好的交际目的。其准则如下: 1.策略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 a.使他人受损最小 b.使他人受惠最大 2.宽宏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 a.使自身受惠最小 b.使自身受损最大 3.赞扬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

“NP+了”结构的语义、语用分析

“NP+了”结构的语义、语用分析
作者 :  吴青山 摘要:随着人们对语言交际中的口语越来越重视,现代口语中“NP+了”结构的研究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拟从语义、语用方面探究这一结构,从而更进一步认识这一结构及其发展。在语义分析上,“NP+了”结构表达的是“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并且NP都满足[+顺序性]和[+推移性];在应用上,这种结构主要用于口语交际,主要表现在结构的省略性和NP的口语性;通过与“太/很+NP+了”比较,可以看到这一结构出现的新发展。
关键词:“NP+了”结构语义分析运用发展

在现代汉语的口语交际中,有一种结构为“名词性词语+了”。名词性词语主要包括一般的名词和名词性短语,这种结构一般都可以描述为“NP+了”。例如:“大姑娘了”“春天了”“老大不小的人了”。并不是任何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都可以进入这一结构。例如:“*孩子了”“*椅子了”“*桌子了”“*香蕉了”“*课本了”,诸如此类则明显说不通,不适合这一结构。有的名词可以运用,有的名词不可以运用,因此这一结构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分析。
我们拟从语义、语用方面来着重考察“NP+了”结构,在此基础上,探讨目前流行的“太/很+NP+了”与之不同之处,即其对“NP+了”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可以看出“NP+了”的发展前景。
一、“NP+了”结构的语义分析
“春天了”表示目前的季节是春天,而不是夏天、秋天、冬天;“大学生了”表示某人已经进入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小伙子了”指他已经不是小男孩,现在已经长大成为一个大小伙。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NP+了”这一结构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在这一句式结构中,NP处于关键位置。
能够进入“NP+了”这一结构的NP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客观性
这里所谓的“客观性”主要是指此类名词性词语的意义,不因某个人的使用而改变,不因其使用的语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其本身具有大家公认的不言自明的顺序性,因而在运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1.能够循环反复且具有顺序性的名词
这类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具有顺序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出现。例如:
(1)春天了,夏天了,秋天了,冬天了……
(2)星期一了,星期二了,星期三了……
(3)正月了,二月了,三月了……
在这三个例子中,名词都是可以循环出现的,并且它们之间都有先后顺序,不能随意更改彼此之间的先后顺序。例(1)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无限循环下去。例(2)一个星期有七天,星期一过后是星期二,以此类推,直到星期天,过完星期天之后又是星期一,然后接着继续下去。例(3)一年有十二个月,从正月到十二月是一个周期,十二月过完又要从正月开始循环。这类循环将无穷无尽地循环下去,不会停止。这类名词一般都是时间名词,这些时间名词一般都是客观的,可分为时间点名词和时间段名词。时间点名词如:“腊八、八月十五”;时间段名词如:“正月、暑假”。不管是时间点名词还是时间段名词,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成分都可以进入这一结构,并且这种名词的循环是没有尽头的,但它们中成分的个数是确定的。
2.能够单向推移且具有顺序性的名词
这类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从前一个阶段向后一个阶段发展,并且这种发展只能是单向的,即由低级向高级方向推进,同时,这种名词所组成的序列具有明确的顺序性。例如:
(4)中学生了。
未入学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形成一个学历序列。这种学历序列是随着人们年龄的成长有步骤、有顺序地行进的。只能是从未入学儿童进入小学生、从小学生进入中学生,也就是说要想n+1,必须先进入n,即不能够由小学生直接进入大学生;也不能从博士生进入硕士生,即只能够从前往后推进不能从后向前推进。
在这一结构中,除了起始位置的名词不能进入“NP+了”,其他都可以进入这一结构,即不可以说“*未入学儿童了”,而“中学生了”“大学生了”“硕士生了”“博士生了”则可以讲得通。
3.能够双向推移且具有顺序性的名词
这类名词所表示的事物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并且事物之间具有前后顺序,与能够

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摘要:委婉语是语言的“消毒剂”和“润滑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委婉语的使用,因此对委婉语的语用分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委婉语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之后运用意义和所指理论及合作原则理论分析了委婉语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最后阐述了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语用、会话含义、委婉语、 1、关于委婉语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在各种文化形态中都大量存在,且作为一种语言策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离不开它的使用。委婉语的起源地在希腊,它最初是源于宗教迷信的禁语,宗教迷信反映了在委婉语的起源中社会心理的重要性。从古至今,遍及全世界,对于委婉语的解释千变万化,不尽相同,本文且采用邵军航在其《委婉语研究》中对委婉语的界定,即:委婉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对于使人感到畏惧、惊恐、羞耻、自卑、内疚、不适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即痛苦的事物,信息组织者(说写者)有意地运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而形成的对这些事物非直接的语言或言语表达,从而避免使信息组织者本人和信息理解者(听读者)感到痛苦。这个定义不仅涵盖了委婉语所涉及的语境依赖性(在特定的语境中——既包括时代、地域、文化等大的语境,也包括上下文、话题、交际双方等小的语境)、婉指对象(使人感到畏惧、惊恐、羞耻、自卑、内疚、不适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即痛苦的事物)、构成手段(运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伴生性(非直接的语言或言语表达)、原动力(避免使信息组织者本人和信息理解者感到痛苦)等方面,而且“语言或言语表达”既包括了词语又包括了句子和语篇,从而使委婉语的外延和内涵都得到比较清楚地界定,将委婉语从非委婉语中区分出来。 2、委婉语会话含义成因探析 意义和所指理论中的“意义”主要指词、短语或句子本身的抽象意义,即词典中的意义,它是静态的;“所指”即意义所代表或指示的客观事物。“意义”是用来指称事物的,是人们表达“所指”的媒介,但它也需要具体的言语形式作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答案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一、名词解释 基本词汇——基本词汇就是人们自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日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一部分词。基本词汇里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 多义词——一个词有多个意义,它们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如“跑”就具有“两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逃走”、〈方〉“走”、“为某种事务而奔走”、“物体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液体因挥发而损耗”等六项互相有联系但又各不相同的意义,是多义词。 反义词——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反义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分相对反义词和绝对反义词两种。具有反义关系的两个词之间只需要有一个义项相对或相反就可以了。 施事——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 焦点——人们之所以要说话,是为了向对方传递他们所不知道的信息,也即新信息。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这就是句子的“焦点”。 情态——情态是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看法”的范畴。主要表达“必然性”、“可能性”、“必要性”等方面。 语气——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指的是句子所携带的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 言语行为——人们说出的话不仅仅是人类经验的映像(句义),也不仅仅是特定说话者对人类经验的具体认知,它还是一种社会行为。像打人、吃饭等其他社会行为一样,“说话”这种社会行为也有对行为者之外的事物(特别是受话者)或行为者自身产生某种效力的

目标,也有因行为而引发实际变化的效果。简而言之,言语交际行为本身也构成新的人类经验,与现实世界中的其他人、物、现象、事件有着“行为—效力”的关联。这些是语言在另一层次上的意义。从这一视角对语言意义的关注称为言语行为研究。 二、填空 、( 一般性 ) 、( 模糊性 )、( 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多义词有多项意义,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离开上下文人们就能知道的那项意义叫( 中心意义)。汉语中的“老”有“年纪大”、“经常”、“陈旧的”等意义,其中,“年纪大”是( 本义 ),其余的是(派生意义)。 三、分析题 、指出下列同义词的意义差别 父亲——爸爸语体色体不同,父亲是书面语体,爸爸是口语语体 得到——获得感情色彩不同,“得到”是中性词,,“获得”是通过努力得到好的结果,是褒义词。 眼红——嫉妒语体色体不同,嫉妒是书面语体,眼红是口语语体 秘密——绝密词义轻重不同,秘密轻,绝密重。 3、收集汉语“烹调类”单音节动词,用一组语义特征描写它们的词义。 蒸、煮、烹、煎、烤、烘、煨、炸、煸、爆 、试分析下列句子的语义结构。

《“不可或×”的语义、语用分析 语义和语用》

《“不可或×”的语义、语用分析语义和语 用》 时下,“不可或×”格式在新闻媒体中频频出现,其中的“不可或缺”高居榜首,而与“不可或缺”相对应的“不可或得”不甘落后,见报率也比较高。如:(1)我认为,个人生活的快乐,乃至社会的和谐,除了国泰民安、平安健康,还需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那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大众科技报》xx-03-26) (2)他们认为,对维纳斯而言,无情的历史,偶然的毁坏,恰恰成全了维纳斯,使她成为了人类艺术宝库中不可或得的珍品。(人教论坛xx-02-19) “不可或×”被频繁地使用,难免会出现被误用甚至被滥用的现象,如: (3)高职毕业生在企业要做到不可或缺 3月31日,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吉林省调研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他说高职院校专业应具有鲜明的职业指向,其毕业生在企业不可或缺。(中国青年网xx-04-05) 例(3)是中国青年网的一则新闻,标题中的“不可或缺”显得生硬,而且与正文中陈希部长所表达的意义大相径庭,“不可或缺”一般形容客观的现象或事实,而不用于主观的目的。 一、“或”的意义探源 要探讨“或”的意义来源,首先要了解一下各类辞书对“不可或×”的“或”的解释。由于“不可或缺”的使用频率最高,各大辞书

在解释这类“或”时往往以“不可或缺”作为例子。纵观各大辞书,“不可或缺”的“或”解释大致有四种情况: ①副词,稍微。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代表。 ②有时。以《新华成语词典》为代表。 ③有点儿。“不容许有一点儿拖拉延缓。”以《新华字典》为代表。 ④有。“不能有所短缺。”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为代表。 这些关于“或”的解释纷纭复杂,莫衷一是。其他的辞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词典简编本》、《汉语大字典》等均未明确对“不可或缺”的“或”进行释义。 表面上以上四种解释对“不可或缺”都说得通,但如果用来解释“不可或得”的“或”就未免有些牵强。后三家辞书没有明确对“不可或缺”的“或”作出解释,但这三家辞书都存在这一解释:“或”——“语气助词,常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 “或”的“语气助词”用法最早出现在《诗经》时代。 (4)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小雅。天保》) “或”用在否定词“无不”之后。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对“或”的解释是“语助也”。后来又有“莫之或×”格式的出现。 (5)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 (6)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汉。贾谊《论积贮疏》) (7)夫书理无二,义归有宗,而硕学之徒,莫之或徙,故通人

浅析英语委婉语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c1429728.html, 浅析英语委婉语 作者:赵玲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43期 【摘要】委婉语使用较含蓄的语言表达强烈、难以启齿或禁忌的话语。在世界大融合的当今社会其正确使用变得尤为重要。分析如何使用以及其在社会交往中发挥怎样作用也逐渐凸显出其价值。 【关键词】委婉语应用功能使用 人们在交际和交流中希望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既使双方能够顺利完成交际,又能使双方感到此次交际的愉快。委婉用语就是实现这一理想交际的合适的表达方式。 一、委婉语的分类 委婉语在英语中应用较为广泛。Euphemism 一词eu表示好,phemism表示说话,也就是说好话的意思。委婉语大致可以分为传统委婉语(traditional euphemisms)和文体委婉语(stylistic euphemisms)。 传统委婉语又叫消极委婉语(negative euphemism),即表示消极事务的词语。比如,当 人们直接说出死亡、葬礼、性、排泄物以及一些生理现象时,往往会给人一种粗俗、没有礼貌、没有教养的感觉。如果能换一种方式表达这些意思,结果就会大不相同,也会给人一种 有文化、有涵养、举止高雅的感觉。 文体委婉语也称之为积极委婉语(positive euphemisms)。使用时多是为了拉近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让人有愉悦的感觉。如黑人negro,在交往中为了避免人们想到黑奴这一层面,我们往往会使用black;在政治上,官方常用conflict 来代替war;slum(贫民窟),经常用old areas来表达。 二、委婉语的应用 1、与某些病症有关的的委婉语 正常健康的身体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也是幸福生活的主要保障。可是有些人由于生理原因或是某些疾病原因不能够拥有正常人的简单生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往往会注意避讳对方的这些痛处,在遇到这些疾病的名称的时候后采取较为委婉的说法。“得重病”的委婉表達形式是in a bad way, have a terminal illness。而不同的疾病有各自的委婉表达方式。cancer-词是人们极 度回避的禁忌词,人们通常使用a long illness来指代它。也有人用the C word, the Big C ,that disease来说癌症。目前较为常用的筛查Mongol baby(先天性愚型婴儿)的检查,叫做Down’s baby筛查。还有疾病”(disease)这一字眼也是令人不愉快的,不可避免要提到时,常

英语中“死亡”委婉语的语用学分析

摘要:从语用学的角度,用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语境理论、距离原则、动听原则和模糊理论对英语“死亡”委婉语进行了分析,为英语“死亡”委婉语的名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期望能够帮助人们了解重视这些委婉语,在社会交际中正确选择、使用它们,从而避免在交际中可能产生的误会和冲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语用学;合作原则;语境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活动的润滑剂,它在人类交际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些专家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对英语委婉语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1)研究历史及演变;(2)界定其定义;(3)探讨其构成手段;(4)从语言学角度研究;(5)从语用学角度研究。笔者发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英语中的“死亡”委婉语作专门分析研究的文章。而笔者认为,英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数量很多,它在一定层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社会文化、民族心理、价值观念等,它是我们了解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对它进行研究还可以避免在交际中可能产生的误会和冲突,提高我们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英语中的“死亡”委婉语所体现的一些语用学原则,希望人们可以加深对它以及西方社会的认识,也可以在言语交际中更好地、正确地选择使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上处以绞刑,人们就用一些与白杨树有关的温和的、甚至是好听的表达委婉说出这些人的死,如“to be a cottonwood blossom”、“to decorate a cottonwood”、“riding under a cottonwood limb”。 (2)得体准则。减少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增大有益于他人的观点。如将人死后称为“to became a land owner”、“go to Heaven/paradise”、“be with God、rest/be in Abraham?8 bosom”等。这是出于礼貌,给对方留有面子,也有可能让他人对自己有好感等。 (3)赞誉准则。减少对他人的贬降,增大对他人的赞誉。如对为国家或事业而献身的人给予崇敬和赞美,称他们是“to lay down one?S life”、“to make the Illtimate/l船t sacrifice”、“to be present at the last roll call”、“to fire one?s last shot”礼貌原则为死亡委婉语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些死亡委婉语的礼貌功能也使得尖锐的社会问题显得缓和与轻松。 1礼貌原则2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Leech?提出了一套各社会、各群体共享的普遍性的“礼貌原则”,它包括6个准则:策略准则(Tact Maxim)、赞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和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英语死亡委婉语则体现了这些准则。如: (1)同情准则。即减少对他人的反感,增大对他人的同情。如西方国家以前多将犯人吊在白杨树Grice[2]根据会话的内容提出了合作原则,他认为言语和非言语交际中存在着一个总的合作原则。为了成功的交际,双方都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它包括4条准则:数量准则(适量)、质量准则(正确)、关系准则(关联)、方式准则(简明)。但人们有时会出现违反某条准则的情形。这时,违反准则的一方可能有言外之意,另一方要能领会“话外话”。英语“死亡委婉语”就故意违反了交际中必须遵守的这些准则,而这恰恰是为了遵循礼貌原则,维护他人的面子,保持他人的尊严,如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要求不要说自知是虚假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死亡委婉语从本质上说违反了这一准则,如将死亡称为“to be on vacation”,“to take a one way ride/trip”等。另外,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要求讲话要有关联,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和歧义。而死亡委婉语往往委婉含蓄,如将死亡称为“to cancel olae?s account”、“to return to dust/earth”、“to turn one?s toes to daisies”等,这样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其实隐含着其他的目的,即遵循礼貌原则,维护他人的面子,保持他人的尊严。 3语境理论 言语交际中的参与者不是任意地、毫无节制地选择交际语码的;相反,语码的选择与交际目的、交际语境密切相关。语境包括显性语境和潜性语境:前者指交际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参与者、话题、面部表情等可感知的具体直接的物理因素;后者指交际参与者的文化

“闲着也是闲着”句式的语义及语用价值分析

现 代 汉 语 修 辞 学 系部:文学院 班级:汉语言文学本(二) 学号:114102042032 姓名:冯茹心

“闲着也是闲着”类句式的语法结构、语义及语用分析 什么是?闲着也是闲着?类句式,我们平常都会在什么语境下使用这类句式呢?先看下面几个例子: (1)我对朋友说:?你没事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陪我出去逛街呢?。 (2)妈妈说:?咱们家老房子没人住,空着也是空着,租出去也不错,每月还可以收点租金?。 (3)今天收拾房间,发现柜子里有好多穿不上的旧衣服,妈妈说让我把它扔了,我倒觉得:扔了也是扔了,挺可惜的,捐出去的话还可以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做点好事。 例(1)的?闲着也是闲着?、例(2)的?空着也是空着?和例(3)的?扔了也是扔了?有共同之处:?也是?一词的前后的短语是一样的形式,都是?——?也是?——?句式,而且都是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式,所以,我们可以把?闲着也是闲着?、?空着也是空着?和?扔了也是扔了?归纳为同一种句式。因为在实际生活中?闲着也是闲着?是最为常见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所以我们把这类句式称为?闲着也是闲着?类句式。这类句式不仅在语法结构方面有一些限制,而且有独特的语义和语用价值。下面我们就从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闲着也是闲着?类句式语法结构分析 1、?闲着也是闲着?类句式中的?也是?一词不变,一般是连接的前后同 形成分可以变化,但不能任意变化,一般是单音节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但也不乏有一些双音节动词(睡觉、溜达等等)的情况,但不能是三个或三个音节以上的成分。如: 例(1)我对朋友说:?你没事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陪我出去逛街呢?。 在例(1)中,我们可以说?闲着也是闲着?但不能说成?没事做也是没事做?,虽然这个短句子代入整个句子中读起来似乎也行,但不符合我们平时的说话习惯,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表达中都未见过这样的表述方式。 2、?也是?连接的前后成分可以是单个动词,也可以是动词短语。当?也 是?连接的前半部分如果是单个动词,那么后半部分可以是单个动词也可以说动词短语,但是,当?也是?前面部分为动词短语时,?也是?后面的成分必须和前面保持一致。如: 例(1)我对朋友说:?你没事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陪我出去逛街呢?。这个例子中的?闲着也是闲着?我们把它换成?闲也是闲?或者?闲也是闲着?,这样的话也都可以说得通。但是如果换成?闲着也是闲?就不通顺,并且在意思

2019自考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五章(语义)

2019自考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五章(语义) 第五章语义 1. 简答语言的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答: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语义也就必然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是思想,就是所谓的“理性意义”,二是情感,就是所谓的“非理性意义”。理性意义也叫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客观世界的理解。在词语平面上,它是与概念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在句子平面上它是与判断和推理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理性意义是语义的基本要素。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绪、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 2. 解释“语义”。 答:语义是同语言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意义,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 3. 解释“语言意义” 答:语言意义是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表达的意义。 4. 解释“语境意义”。 答:语境意义是个别的、临时的意义,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知识背景等语境音素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 5. 解释“词义”。 答:词义是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观态度。 6. 解释“词的理性意义”。

答: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时,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理解就是词的理性意义。 7. 解释“义素”。 答:义素是从义项中分析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 8. 解释“义项”。 答: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 9. 简答义素和语素之间的区别。 答:义素和语素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是两种性质上根本不同的单位。义素是对一个词的语义特征实行分析后所得到的最小语义单位;语素则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义素是一种从理论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就不是一种自然语言的单位,义素不直接与语音相结合。语素不但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有一定的读音,是人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自然语言的单位。 10. 简答义素和义项之间的关系。 答:一个词能够同时有几个理性意义,其中一个意义在语言学上叫一个义项。现代语义学把分析音位的区别特征原理用于词义分析,把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就是义素。 11. 简答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的区别。 答:词的理性意义因为概括深度上的差别而分为两类:一种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能够称之为“通俗意义”;另一种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能够称之为“科学意义”。 12. 简答义素分析的作用。

试论语法分析中句法语义语用的三位一体性

第27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11月 Vol. 27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5 ────────── 收稿日期:2005-05-31 作者简介:刘淑芬(1981-),河北唐山人,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2004级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 - 38 - 试论语法分析中句法、语义、语用的三位一体性 刘淑芬 (广西大学 文化与传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摘 要:在语法分析中要区分三个平面——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这三个平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具有三位一体性。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时,要注意把握三个平面的三位一体性。从而使句子从静态分析达到动态分析,这也将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三个平面”理论;句法;语义;语用;三位一体性 中图分类号:H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6-0038-03 语言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交际载体,一种极其复杂的符号体系。语言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分析语言不可能在一个平面上 进行。 [1] 在进行语法分析和语法研究时既要区分句法、语义、语用三个不同平面,又要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三个平面理论”,是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一个具体的句子,总是涉及到句法、语义、语用这三个不同的平面,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时必须同时进行句法分析、语义分析、语用分析才算最后达到语法分析的目的。如此才能使静态语法分析和动态语法分析相结合,达到全方位的语法分析,体现出三个平面的三位一体性。 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的理论,主张自觉地既明确区分又相互兼顾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理论。语法的三个平面都有自己的形式和意义:“句法、语义、语用的形式都是语法形式;句法、语义、语用的意义都是语法意义。”[2]句法平面的语法意义称为句法意义,指的是词语与词语结合组成句法结构后所产生或形成的显层的关系意义。语义平面的语法意义称为语义意义,简称语义,指的是词语和词语相互配合组成语义结构后所产生或形成的隐层的关系意义。语义只有在一定的语义结构中才能形成,因此词汇意义、逻辑意义、语境意义、社会文化意义等,不属于语法范畴的语义。语用平面的语法意义称为语用意义,指的是词语或句法结构体在语言实际使用中所产生或形成的语用价值或信息。语用意义往往体现着说话人的主观表达意向。 三个平面中,句法和语义是表里关系或显层和隐层的关系,这在抽象的句子结构里看得更为明显,句法结构同时也是语义结构的表现形式;而在具体的句子即交际中实际运用的句子中,语用成分或语用因素与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成分之间的关系是信息和载体的关系、内层和外层的关系、客观和主观的关系。至于三者在语法分析中的价值,三个平面 有三种结构,也就会有句法成分、语义成分、语用成分,它们在具体的句子中是同时存在的,共同构成句子的要素,三者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过由于着眼点和观察角度不同,研究中会有所侧重:“从说写角度看,句法是核心,是个轴。研究语法,要紧紧扣住句法,以句法为基础,向深层挖掘语义,向外层探求语用。”[2]因此,句子的语法分析应该是多角度、多层面的而不应该是孤立的。 在分析一个句子合法不合法时,一是要看句法上词语间结合得妥当不妥当;二是要看语义上词语搭配得合理不合理;三是要看语用上词语安排得适切不适切。凡符合妥当、合理、适切三个条件的句子,可以说是一个合法的、有效的句子,反之,可能是一个不合法的句子或是一个有语病的句子。由此可知,在对句子进行具体分析时,要求把句子放在交际的过程中观察,看语境对句子的语义和结构产生了什么影响,使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等等。采用静态的分析与动态的分析[3]相结合的方法,体现出三个平面的三位一体性。 例如:“门把风吹开。”这句话从句法上看虽符合“主语(门)+状语(把风)+动词(吹)+补语(开)”的格式;但从语义上看,此句违背了“把”字句的主语必须是施事,而介词“把”介引的对象应为受事的原则,同样让人不知所云;再从语用方面看,此句所传达的信息是不真实的,而且由于缺少语气词“了”则不能表达陈述确定的语气,使人觉得一句话没说完,因此是一个不合法的句子。如果转换成:“风吹开了门。”“风把门吹开了。”或“门被风吹开了。”无论从哪个平面上看都是合理合法的。而且,这三句的主语、施动者(或受动者)、主题三者是重合的,也就是说,句子的主语兼有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因素,因而三个平面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但在有些情况下,主语、施事(或受事)、主题并不是等同的,例如:“今天,我们班的同学都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一、语义的定义 1.意义: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 2.语义: 3.词义: 句义 意义>语义>词义 2.语义: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符号所标记(代表)的意义内容就是语义。 语义指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单位的内容以及语言单位在使用时所表现出来的含义。 其中语言符号包括静态备用单位(语素、词、固定短语)和动态组合体(自由短语、句子、句群、段落)等两大部分,其表示内容都属于语义。 词义——句义 二、语义的分类 有语言单位固有的含义,也有语言单位在语境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还有社会文化背景所赋予它的特殊意义。 静态语言义和动态言语义 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 (一)词汇的性质特点 1.词汇定义 (1)词汇(2)词汇学 2.词汇的性质特点 (1)语言的建筑材料 (2)词汇是语言符号聚合而成的分层体系→系统性。 (3)具体语言中的词汇形成特定的系统→民族性 (4)直接反映社会变化→发展性 2.词汇的性质特点 (1)语言的建筑材料→从功能角度言的。其最终职能是进入句子→完成交际 (2)词汇是语言符号聚合而成的分层体系→系统性。 (3)具体语言中的词汇形成特定的系统→民族性 (4)直接反映社会变化→发展性 (二)词汇的内容及构成 1.词汇的重要单位→词/ 固定结构 (1)词P120 ①定义P120、86 ②性质特点 (2)固定结构 2.词汇的内容 (1)词的总汇 ①基本词汇(定义、特点、类型) ②一般词汇(特点、内容) ③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 (2)固定结构的总汇(熟语总汇) ①成语(定义、特点) ②惯用语 ③专有名称 ④歇后语、谚语、格言等其他固定的句子结构 (1)词:词汇中最基本的单位 ①P120定义:语言中具有特定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②P86性质特点

语法、语义、语用

语法、语义、语用的区别 (2012-12-23 22:38:32) 汉语是缺乏形态标志的语言,注重意合是汉语语法的一个主要特点。汉语的语序对语义的制约性很强,句法成分之间存在着较复杂的语义关系,在许多情况下仅对语法形式进行句法结构分析是解释不了句子的内部规律的。教学实践表明,让外国学生按照教材上所展示的句法结构模式去造句,他们有时会造出许多符合句法但不合情理也不能使用的句子来,究其原因,正是错在句子语义搭配和语用选择上。 句法、语义和语用这三个平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句法是基础,语义和语用都要通过句法结构才能表现。句法结构中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诸如主谓、动宾、动补、偏正等句法关系意义,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动作与施事、受事、处所、工具等语义关系意义,还存在着诸如陈述、话题、焦点和预设、已知信息与新信息等语用意义。但是,句法、语义和语用实际上又处于不同平面上,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对应。例如:“写文章”、“写毛笔”、“写黑板”,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动宾),但分别表达了“动作与结果”、“动作与工具”、“动作与处所”不同的语义关系;又如:“客人来了”与“来了客人”,两个句法结构的语义关系基本相同,“客人”与“来”都是“施事”与“动作”的关系,但句法关系分别是主谓和动宾。语用意义也不相同,前一个结构的“客人”是定指,表达已知信息,后一个结构的“客人”是非定指,表达新信息。更复杂一点的结构,如:①“床上躺着一个人”;②“那个人在床上躺着”;③“那个人躺在床上”;④“床上的那个人躺着”,这几个句子的句法结构关系各不相同,但语义关系基本相同,“人”、“床上”、“躺”之间都是“施事”、“处所”与“动作”的关系。 语法教学中进行语义分析,除了上述指出的句法成分间的语义规定性,即施事(主体)、受事与事(客体)、对象、处所、时间、结果、原因、目的、方式等之外,主要还是对语义指向的分析。由于汉语句法上的结合关系与语义的结合关系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语义指向分析对理解句子的语义结构显得尤其重要。如:①“这些书我都看过了”;②“这本书我们都看过了”;③“这些书我们都看过了”。这三个句子中的“都”在句法上均与动词“看”结合,构成偏正关系,在语义上“都”的语义指向分别是①“这些书”(受事),②“我们”(施事),③在没有特定语境时,“都”所涉及的可以是“我们”,也可以是“这些书”,还可以是“我们”和“这些书”。再如:①“饭吃多了”。②“饭吃饱了”;③“饭吃快了”; ④“饭吃完了”。以上几例按照句法分析,它们的层次构造完全一样,但分析其语义指向,“多”指“吃的饭”多了,“饱”指吃饭的人“饱”了,“快”说明的是“吃”这一动作行为,而“完”既可以说明“饭”完了(即“饭吃光了”),也可以说明吃饭这一动作行为的结束。以上几个句法结构体,“多”“饱”“快”“完”都与“吃”是句法上的直接成分(动补),但语义结构上却有区别。④ 语法教学中的语用分析,是对语言现象的动态分析,指明其使用的条件和语境,以利于学生恰当地使用学过的句子去交际。⑤比如动词重叠式,主要表示“短时、尝试、轻微、少量”的意义,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意义又有所侧重,有着不同的表达功能和限定条件。如为什么我们可以说“讨论这个问题”,但不能说“讨论讨论一个问题”呢?这是因为后一句违背了“动词重叠后,其宾语前带数量词作定语时,数量词须为确定的。”这样一条语用规则。 ⑥其他如:动词带补语时,不用重叠形式,所以不能说“我想想清楚再说”,“请把房间收拾收拾整齐。”又如,否定式陈述句不用动词重叠式,不能说“我不想去唱唱歌”。(但可以说“你怎么不去唱唱歌?”);动词做修饰限制语的成分时,也不能用重叠式,不能说“你试试的那件衣服很合身。”等等。类似这样的各种条件限制,对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一般

“我(们)以为”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我(们)以为”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摘要:“我(们)以为”句可以表示两种意义,一种表示说话者的主观断言、认识;另一种表示说话者作出了与预期不符或相反的主观判断。表意分化的主要动因是:“以为”原本表“对人或事物有某种看法或作出判断”的基本功能逐渐被后起的“认为”所分担,因并存的相近词语一般都会形成分工倾向,导致“以为”表“作出不正确的主观判断”的用法逐渐扩大势力范围,这一用法为说话人的自谦表达提供了语用基础,因而人们写文章时才会较多使用“我(们)以为”句。 关键词:我我们以为第一人称代词 “我(们)以为”句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日常言语交际中。人们使用“我(们)以为”来表达说话者的认识、看法。为了进一步的认识、掌握“我(们)以为”结构,本文将从“我(们)以为”句的语义分析,“第一人称代词+以为”句的历时考察以及“我(们)以为”句的语用功能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一、“我(们)以为”句的语义分析 “我”和“我们”是现代汉语中两个最主要的第一人称代词。“我”主要表示第一人称单数,指说话者本人。“我们”

表示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通常指包括说话者在内的一个群体,在特定语用策略驱动下也可单指说话人自己。 我们知道动词“以为”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认为”之义,这里记作“以为1”,表示的是说话者对人或事物有确定的看法或对其作出明确的判断。另一种含义是表示说话者作出了与预期不符或相反的主观判断,往往会用另一小句指明真相,我们将其记作“以为2”。由于动词“以为”具有两种意义,“我以为”句也表示两种意义。 (一)“我(们)以为1”的语义 “我(们)+以为1”主要是指说话者对人或事物有某种看法或作出判断,表示说话者的主观断言、认识。“我”在句中,一般表示实指,指说话者本人。“我们”在“我们+以为1”中既可以包括交际对方或多方,也可被讲话人用来指称他自己。例如: (1)李嘉诚展颜一笑:“舅舅千万不要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我以为能够精通手表结构又能修理手表的人,其实完全可以自制手表。”(窦应泰《李嘉诚家族传》)(2)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最难堪而极欲逃避的,惟有这个淡漠无味!(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 上述两例中,“我+以为1”在例(1)中表示说话者的主观看法,这里的“我”一般表示特指,指称自己。例(2)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改)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语言的意义分为两个层次: 一、涉及语言形式如何与它所指代的现实世界发生联系,即语言符号以及符号的组合与现实世界、人类经验的关系。——语义学(词义、句义) 二、涉及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说话人具体运用语言时所要表达的交际目的,即涉及语言形式与语境,特别是与语境中说话者的关系。——语用学 第一节词汇 一、词汇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短语的总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2、特点:结构的凝固性(不能随意增删改动或改变词序)和意义的整体性。 3、分类:可以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二、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04)(08) 1、基本词汇是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它和语言中的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是指语言中产生较早而又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高的词,为全民所理解。基本词汇所标记的概念,大多是与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行为,其特点是: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 2、一般词汇是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其特点是:开放性、非稳固性、非普遍性、非能产性。一般词汇所包含的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一般说来,新词、古语词、外来词、方言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都属于一般词汇。社会的变化发展首先会在一般词汇中得到反映。 3、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 (1)派生关系:一般词汇中的词多是由基本词汇中的词派生的。 (2)转化关系:一方面,一般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所表示的事物或概念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与人类社会日益密切变成基本词汇;另一方面,基本词汇也会随着社会发展其所指示的现象或概念与人类社会的联系不再密切从而退出一般基本词汇,变成一般词汇。 4、区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意义: (1)研究语言的历史:基本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基础,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基本词汇是判定亲属语言的重要依据,区分二者,有利于探索词汇及语言的发展。 (2)有利于进行语文教学: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的核心,构词能力强,一般词汇中大量的词语都是以基本词汇为材料构成的,学习一种语言,应首先学习它的基本词汇,牢固掌握基本词汇就等于掌握了整个词汇的主干。不过基本词汇也难掌握,意义复杂,用法灵活,如“打”、“do”。 (3)促进语言的健康发展:语言规范化工作针对一般和基本的要求是不同的。 第二节词义

时间副词“立刻”与“马上”地语义及语用分析报告

时间副词“立刻”与“马上”的语义及语用分析 摘要:副词是现代汉语重要的一个词类。本文从语义倾向、语用二个方面对时间副词“立刻”和“马上”进行辨析,揭示出两者所存在的异同,以便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找到副词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提高自己选词造句,语言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副词语义语用双语教学 副词是现代汉语中问题较多的一类词,也是双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讲授好副词,对我们完成双语教学及遣词造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形似义近,或形异义近的同义词。本文将针对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组同义词“立刻”和“马上”进行辨析,揭示两者在语义及语用上存在的异同。 我们看下面两个句子: △我们的新校长立刻会调来的。 △发令枪一响,运动员马上向终点冲去。 初看起来觉得对,但是仔细分析便会觉得“立刻”和“马上”的使用不当。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这两个词的解释为:

立刻: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马上。[1] 马上:立刻。[2] 从词典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该书认为“立刻”就是“马上”。而在《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中则是这样解释的:立刻:1.表示事情很快就要发生;2.表示一事刚结束,另一事紧接着发生,中间没有停留。 马上:1.表示事情即将发生;2.表示两件事接连发生,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3] 作为一组同义词,它们在使用时有时是可以换用的。例如: △时间紧迫,我们必须马上出发。 △时间紧迫,我们必须立刻出发。” 那么,“立刻”和“马上”这组同义词有什么异同,如何更准确地使用?本文将从语义范畴和语用分析的角度来 对两者进行辨析。 索绪尔把语言学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内部语言学研究内部体系,有其本身固有的结构,不容许随意安排。索绪尔指出:“要区别什么是外部的,什么是内部的,是比较容易的:国际象棋由波斯传到欧洲,这是外部的事实,反之,一切与系统和规则有关的都是内部的。例如我把木头的棋子换成象牙的棋子,这种改变对与系统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假如我减少或增加了棋子的数目,那么,这种改变就会深

“总之”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分析(一)

“总之”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分析(一) 〔摘要〕本文重点论述话语标记语“总之”的语义关系和语用功能。根据“总之”在句中的位置和关系,我们将其划分为七种语义关系,即推论关系、强化关系、目的关系、解说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和假设关系。并且归纳出其四种语用功能:推导性标记语、强调性标记语、总结性标记语、让步性标记语和话题标记语。 〔关键词〕总之;语义关系;语用功能 英语和汉语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话语标记语”。如英语中的well、Youknow、Imean、inotherwords〔1〕等和汉语中的“好”、“总之”、“我觉得”、“也就是说”等。对于这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语言学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2〕。就命名来说,最近使用较频繁的话语标记语、话语联系语、提示语和语用标记语,究竟是统称为话语标记语好,还是统称为语用标记语更为贴切?众多学者对此展开了讨论。Schiffrin在语篇分析的框架内认为,话语标记语使话语或语篇更加连贯,将话语单元在各个层面上可能存在的相互联系展现出来,给话语理解提供指引〔3〕。Blakemore提出话语联系语连接的是语境假设;它们的作用是对话语理解进行语用制约,明示语境假设,减少听话人理解话语时可能付出的努力〔3〕。Fraser将话语标记语置于语用标记语之下,明确指出,只有那些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句的词语才能叫话语标记语。使用话语标记语是为了让听话人准确识别语义关系〔3〕。冯光武指出,话语标记语是说话人展现对话语

单元之间的语义关系的判断,语用标记语展现说话人对话语命题的主观评价。前者只是后者的一种,不能混用〔3〕。 本文赞同冯的观点,即,话语标记语的作用是点明或突出同一语篇中两个话语单元之间的语义关系,语用标记语则关注的是发话人的说话方式、对前述话段信息的主观评价及语境关联对受话人认知推理的影响。话语标记语是语用标记语的一种。并以此为研究基点,对现代汉语话语标记语“总之”从语义、语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一、“总之”凸显的语义关系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总之”用来表示下文是概括性的话。“总之”可以作为话语标记语,用来连接多种语义关系,原因是:一、“总之”虽然仍保留一定的语义,但语义已较虚,衔接作用大于信息意义,体现了语用语法化特征。二、在现代汉语中,“总之”具有一定的总结、提示之义,可以用来复指上文,引起下文,这增强了其一定的承接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指代关系中,编码使用得越多,听话人所需要的推理就越少。“总之”作为话语标记语引导和制约听话人正确理解话语,这样的提示作用可以减少“听话人”解码的时间。因此,从说话人的角度来说,“总之”的作用在于加强话语的延续性,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说,可以付出更小的努力来理解话语。 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和归纳,我们认为“总之”作为话语标记语位置通常在句中。在此,可以笼统地把“总之”前出现的句子称为“前项句子”,“总之”后出现的句子称为“后项句子”。其连接的语义关系主要有七种,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