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族学

民族学

民族学
民族学

民族学李绍明著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1

民族学.2001 郭大烈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1

民族学人类学周建新主编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6

民族学概论周光大著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7

民族学概论杨〓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7 民族学通论林耀华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02 民俗学概论陶立潘- 1987 - 北京: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民族学概论杨群- 1998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

民族学概论王娟- 2002 - 北京大学出版社

民族学通论金天明,陈克进- 1990 -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

民族学纲要杨昌儒- 1997 - 贵州民族出版社

民族学概论杨望- 1984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民族学通论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作者:主编:林耀华

出版日期:2004-12-01

目录

导言

第一单元民族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人类的起源

第一节人类起源的理论探索

第二节人类的远祖

第三节直立人——真人的出现

第四节智人

第二章人类的种族

第一节种族的分类

第二节种族的成因

第三节种族和民族

第三章语言与民族

第一节语言的产生

第二节语言和民族

第三节语言学在民族学研究中的地位

第四节民族学研究中的语言学方法

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

第一节经济文化类型的含义

第二节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作用

第三节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第四节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的基本框架

第二单元民族学的源流、研究方法和任务

第五章民族学的源流

第一节民族的概念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创立

第三节西方民族学流派

第四节苏维埃民族学派

第五节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历程

第六章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方法

第一节实地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民族学实地调查的特点

第三节民族学实地调查的类型

第四节民族学实用调查法

第五节民族学调查者素质的培养

第七章中国民族学的任务

第一节近期中国民族学的主要任务

第二节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

第三单元民族社会形态

第八章社会形态与民族学研究

第一节人类社会形态学说

第二节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九章资本主义生产以前诸社会形态

第一节处于资本主义生产以前诸社会形态下的民族是民族学研究的传统对象

第二节原始社会形态

第三节奴隶社会形态

第四节封建社会形态

第十章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

第一节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

第二节农村公社与奴隶制、农奴制

第十一章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一节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性

第二节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原始公社残余形态

第三节凉山彝族奴隶制

第四节中国少数民族的封建领主制

第五节中国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

第六节中国少数民族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四单元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第十二章婚姻家庭制度

第一节婚姻家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二节群婚及其家庭形式

第三节对偶制婚姻家庭

第四节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

第十三章亲属制度

第一节亲属制度与婚姻家庭的关系

第二节亲属、亲系、亲等

第三节亲属制度的分类

第五单元文化

第十四章文化的概念

第一节文化的概念

第二节文化与文明

第十五章文化的性质

第一节文化的结构

第二节文化的特征

第十六章民族学文化研究的意义第一节文化与民族

第二节民族学文化研究的意义第十七章物质文化

第一节劳动工具

第二节住所

第三节饮食和炊事

第四节服饰

第五节交通工具

第十八章精神文化

第一节思维、语言和民族心理第二节教育、道德和法律

第三节风俗习惯

第四节宗教与宗教信仰

第五节口头文学与艺术

第六单元民族学与我国现代化

第十九章民族学的应用

第一节西方应用人类学简介

第二节民族学在中国的实践与应用

第三节民族学与现代化

第二十章民族地区的生态问题

第一节什么是生态问题

第二节我国民族地区的主要生态类型及其状况

第三节保护生态平衡,促进民族繁荣

第二十一章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问题

第一节经济是民族现代化的基础

第二节因地制宜地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第二十二章少数民族的人口问题

第一节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第二节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历史、现状与特点

第三节影响少数民族人口变动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

第二十三章民族地区的教育与科技问题

第一节教育、科技对实现民族现代化的作用

第二节全面认识我国民族教育、科技的历史与现状第三节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促进民族繁荣发展

民族学概论(平装)

高永久等(作者)

南开大学出版社; 第1版(2009年8月1日)

内容简介

《民族学概论》分为十三章。“导论”(第一章),介绍了

民族学的定义、研究范围、主要内容、框架体系,以及学

习意义和方法等。“民族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介

绍了民族学的形成、发展历程及其学术理论,总结了民族

学学科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了民族学学科在社

会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建设”(第三章),阐明了中国民族学

学科早期建设历程和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探讨了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发展问题。

“民族与种族”(第四章),回答了民族与种族的关系,剖

析了种族主义的理论和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混淆民

族与种族关系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民族学研究方法”(第五章),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技

术层面三个方面介绍了民族学的研究方法。

“民族关系”(第六章),论述了民族关系的含义、影响因

素、民族关系问题和调节手段,以及中国的民族关系。

“民族政治”(第七章),诠释了民族政治的含义、民族政

治制度、民族政策和中国的民族政治。

“民族经济”(第八章),介绍了民族学学科有关民族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非工业社会的民族经济类型及其演进模式,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相互影响,当代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问题,并且重点论述了民族学关于民族经济类型和民族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概要分析了中国的民族经济。

“民族文化”(第九章),叙述了民族文化的含义、内容和变迁,简要介绍了中国的民族文化。

“民族与宗教”(第十章),从民族学的角度分析了民族成员的宗教信仰,探讨了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简要介绍了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民族习俗”(第十一章),介绍了民族习俗的含义、起源、功能与传承,以及中国少数民族习俗的基本情况。

“中国民族学学科的应用”(第十二章),介绍了中国民族学学科应用的特色内容,具体包括民族识别、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和语言调查、民族区域自治、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调查等。

“国外民族学学科的应用”(第十三章),介绍了国外民族学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生态领域中应用的基本情况。

概而言之,民族学研究通常应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

现实性,即具有为民族社会现实服务的价值追求;二是理论性,即具有比较丰富和相对完善的学术理论;三是应用性,即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四是广泛性,即能够突出民族学研究所涉及的基本领域;五是整体性,即强调从整体出发对民族及民族社会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可以说,当前民族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在《民族学概论》中都有体现,而这也正是一本民族学教科书在新的时代环境中所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序前言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什么是民族学

第二节本书的结构体系与特色

第三节学习意义和方法

第一部分民族学基础

第二章民族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西方民族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民族学

第三节二战以来民族学的发展

第三章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建设

第一节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的历程

第二节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第三节中国民族学学科的发展

第四章民族与种族

第一节“民族”的含义

第二节民族的形成

第四节种族概述

第四节民族与种族的关系

第五章民族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民族学研究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第二节民族学的研究方式

第三节民族学技术层面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民族学调查者的素质要求和学术伦理

第二部分民族学原理

第六章民族关系

第一节民族关系的含义

第二节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其问题

第三节民族关系的调节第四节中国的民族关系第七章民族政治

第一节民族政治的内容

第二节民族政治制度

第三节民族政策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政治

第八章民族经济

第一节民族经济的概念、范式、类型

第二节民族经济发展理论

第三节中国的民族经济

第九章民族文化

第一节民族文化的含义

第二节民族文化的内容

第三节民族文化的变迁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文化及其特色

第十章民族与宗教

第一节民族生活中的宗教信仰

第二节宗教与民族文化

第三节宗教因素与民族矛盾

第四节中国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第十一章民族习俗

第一节民族习俗的含义

第二节民族习俗的起源与传承

第三节中国少数民族的习俗第三部分民族学应用第十二章中国民族学学科的应用

第一节中国的民族识别

第二节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和语言调查

第三节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第四节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第十三章国外民族学学科的应用

第一节国外民族学学科应用概述

第二节国外民族学在政治领域中的应用第三节国外民族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第四节国外民族学在文化领域中的应用第五节国外民族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第六节国外民族学在生态领域中的应用民族学概论

作者: 杨堃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84-06-01

第一章:名称和定义

第二章:民族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第一节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关系

第二节民族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第三节民族学与民俗学的关系

第四节民族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第五节民族学和考古学的关系

第六节民族学和语言学的关系

第七节民族学和地理学的关系

第八节民族学和经济学的关系

第九节民族学和政治学的关系

第十节民族学和哲学的关系

第三章民族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第二编民族发展史略

第一章摩尔根以前的民族学

第一节民族学的起源

第二节古希腊、罗马及中古时代的几个代表人物

1希罗多德与亚里士多德

2卢克莱次

3马克波罗

4拉菲托

第三节法国十八世纪及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几个代表人物1 “百科全书派”与狄德罗

2孟德斯鸠

3孔多赛

4圣西蒙

5孔德

6 勒普莱

7爱德华

第四节德国和瑞士的几个代表人物1巴斯蒂安

2 拉策尔

3 巴霍芬

第五节英国的几个代表人物

1弗格森

2 达尔文和赫胥黎

3斯兵塞

4 泰勒

第二章摩尔根的民族学

第一节摩尔根的生平、著作和时代背景

第二节摩尔根的《古代社会》

1 关于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问题

2关于摩尔根对家族制度的研究问题

第三节对摩尔根的评价

第三章摩尔根以后的四个主要资产阶级民族学学派第一节英国进化论派

第二节法国社会学派

第三节历史学派

1德奥历史学派

2 英国传播学派

3美国历史学派

第四节英国功能人类学派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发展史略

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对民族学的贡献

第二节拉法格、普列汉诺夫对民族学的贡献第三节列宁、斯大林对民族学的贡献

1列宁对民族学的贡献

2斯大林对民族学的贡献

第四节苏维埃对民族学的贡献

第五节新中国的民族学

1我国民族学的历史渊源

2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学在我国的发展过程3主要理论和政策

4调查方法

5主要收获

6今后的任务

第五章国际民族学界的情况和展望

1法国民族学的概况

2英、美、西德的民族学概况

3苏联的民族学概况

4今后的展望和前途

第三编民族学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人类发展史与社会发展史略说第一节人类发展史略说

1关于人类对自己起源的认识

2人类发展史略说

第二节社会发展史略说

第二章民族发展史略说

1民族的概念、类型和定义

2氏族和部落

3部落和民族

第三章技术发展史略说

第一节石器时代

1旧石器时代

2中石器时代

3新石器时代

第二节金属时代

1铜石并用时代

2青铜时代

3铁器时代

第四章财产发展史略说第一节共有财产的起源1氏族共产主义

2土地的公有制

3血族集产制

第二节私有财产的起源1个人财产的起源

2动产的所有

3土地的私有

第五章家族、婚姻发展史略说

第一节对摩尔根五中家庭形式的评价第二节家族、婚姻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三节关于母系制向父系制过度的问题第四节亲属称谓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第五节结束语

第六章精神文化

第一节思维和语言

第二节自然科学的起源

1关于天文、地理、历法知识

2关于动植物的知识

3计数和数学知识

4 医药知识

第三节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第四节道德的起源与发展——兼论法律的起源与发展1道德的起源与氏族社会的道德

2部落社会的道德

3阶级社会的道德

4法律的起源和发展

第四节民间文艺的起源和发展

1民间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2民间艺术

第六节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各大高校人类学民族学考研试题

中山大学1998年试题: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民族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系谱分类法 2 民族共同语 3 游群(band) 4 参与观察 5 交表婚 6 双系继嗣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谈谈语言发展的原因? 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3.请评述你读过的一本人类学论著 三.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你为什么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入学后的学习计划怎样? 2.试论宗教的社会功能? 1998年科目:中国民族学概论专业:民族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萨满 2 俚人 3 瑶老制 4 民族学 5 女书 6 姑爷种和丈人种 二.论述(共70分) 1.请分别说明人类六种生产类型的特点(15分) 2.试述中国民族的主要丧葬形式。(20分) 3.试论中国民族识别的原则和意义。(35分) 中山大学1999年试题:科目:中国民族学概论专业:人类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图腾崇拜 2 蛋民 3 瑶老制 4 民族区域自治 5 凿齿 6 家长奴隶制 二.论述(共70分) 1.试论述小乘佛教(12分) 2.以汉民族的形成为例,评述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23分) 3.试论述我国民族婚姻家庭的发展(30分) 1999年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人类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民族共同语 2 语义 3 文化区 4 毕摩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克罗式亲属称谓制。 2.简述文化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 3.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4.怎么样理解劳动创造了语言?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论述你对涵化的理解。 2.试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中山大学2000年试题:科目:中国民族学概论专业:人类学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6分) 1.田野调查方法 2 死文字 3 萨满教 4 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5 百越 6图腾崇拜二.问答题(共64分) 1.简述民族学研究婚姻家庭的意义(10分) 2.以中国民族志资料来说明古代农业从刀耕火种、锄耕到犁耕的发展。(20分)3.试述中国民族的干栏式建筑及其功能。(14分)

民族学流派

民族学流派

————————————————————————————————作者: ————————————————————————————————日期:

一、进化论学派 产生时间:与人类学同时诞生, 开创了对文化的科学研究 产生基础:18世纪孟德斯鸠等的启蒙思想;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物种起源》为标志的生物进化学说;18及19世纪的社会进化观 主要观点:认为人类同源,本质一致,有共同心理,因此产生同样的文化,社会发展有共同的途径,由低级向高级进化。 代表人物及著作:摩尔根(L.Morgen):《古代社会》——社会进化泰勒(E.B.Tylor):《原始文化》——文化进化 斯宾塞(H.spencer):《社会学原理》;1852年就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早达尔文7年 巴斯蒂安:《历史上的人类》;文化、社会的时间序列;文化的纵向发展。

二、播化学派 产生时间:19S末至20C初形成于德国 基本理论:与“进化论”(evolutionism)对立的“传播论”(diffu sionism)——地理学家F.拉策尔“人类地理学派”观点影响。 创始人:R.F.格雷布纳 主要观点 文化圈学说:传播学派否定各民族人民的文化创造性,将民族文化的进步、发展与各族人民的创造性劳动割裂开来,把文化现象看成是独立自在的东西,认为每一种文化现象(物质文化、社会制度和宗教观念等)都是在某个地方一次产生的。一旦产生出来,便开始向外“传播”。各个文化现象传播到某个民族中间以后,便在那里机械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文化圈”(Kulturkreise)。——德奥 泛埃及主义:史密斯(Smith.William);佩里 认为文明中心只有一个:尼罗河流域 代表人物及著作:格雷布纳:《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05); 《民族学方法论》(1911);《民族学与历史》(1911);《民族学》(1923) 安克曼:《非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05), 施密特:《近代民族学及其起源、性质和目的》(1906);《南美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13);《民族和文化》(1924);《民族学方法》(19

民族学专业

民族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历史学 门类:历史学类 专业名称:民族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民族和族群、中国社会与文化基本情况;掌握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民族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民族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民族和族群、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基本情况;掌握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掌握基本的民族学调查方法与分析方法,以及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熟悉我国有关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国内外民族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主干学科:历史学、社会学。 主要课程:人类学、民族学导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史、生态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民族概论、世界民族概论、民族考古学、民族经济学、族群与家族、宗教文化、民俗学、社会学、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等。 实践教学: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历史学、社会学。 原专业名:民族学、民族史、藏学、人类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就业数据 本专业2005年没有本科毕业生 表1民族学专业地区流向百分比(%)

宋蜀华先生对中国民族学理论的探索_王庆仁

【收稿日期】2003-07-28 【作者简介】王庆仁(1948-),上海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社会学研究院教授,主要从事民族学研究。 马丽娟(1963-),女(回族),云南大理人,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民族学研究。 【民族学研究】 宋蜀华先生对中国民族学理论的探索 王庆仁1 ,马丽娟 2 (1.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北京 100081;2.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 650031) 摘 要:文章指出宋蜀华先生多年来坚持民族学中国化是理论探索的立足点,提出了用“纵横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国民族的独到见解;在中国历史民族学的发展事业上做出了重要建树;并在生态人类学的研究领域表现了三个突出之处。中国民族学已开始进入自觉并走向成熟的第三阶段,即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阶段。 关键词:理论探索;中国化;纵横结合;历史民族学;生态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C9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13(2003)05-0057-06 中国民族学如果从1928年3月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成立并设立了民族学组开始的话,至20世纪末已有70多年历史。在这段历程中,经过 几代民族学工作者的艰苦奋斗,中国民族学已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然而,尽管这些成果中有些十分令世人瞩目,但最大的缺憾是尚未产生在国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许多有识之士早已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问题,资深的民族学家宋蜀华先生便是其中极为突出的一位。 宋蜀华先生在回顾中国民族学发展状况时认为,我国民族学初创时期民族学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是引进西方民族学,并进一步指出:“西方民族学各学派传入我国的主要途径,一是`五四'以后一批青年学者如蔡元培、潘光旦、吴文藻、吴泽霖、黄文山、 杨、李济、凌纯声、卫惠林、杨成志等学成归国后,利用所在的大学和学术机关,宣传介绍西方民族学。二是各种主要著作的译述出版,如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罗维的《初民社会》。这些书的出版使民族学知识走出了校园和学术机关,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传播。民族学各流派先后传入我国者,计有进化学派、德奥民族学派即传播学派、美国批评学派即历史特殊论学派、法国民族学派和英国功能学派等。”接着又说:“由于理论倾向和研究取向有所不同,总的说来,形成两种不同的传统。一种是早年留学欧美的学者及其一些学生,受欧美较早学派的影响,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少数民族,多研究其传统文化,偏重于民族志的描述; 这些大学和学术机构多在我国南方。另一种则以燕京大学为主形成的研究传统,理论上偏重于较晚传入的功能学派,研究上重视实际应用,研究对象则 多为汉族农村,也有从事少数民族研究的。”[1]也就是说,作为学科意义的民族学研究自从在中国诞生以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民族学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引进西方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并用其中某些理论与方法进行中国的民族研究,还没有把创立中国自己的民族学理论提上议事日程。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全面学苏联的政策影响下,中国民族学界请来了苏联专家,苏联专家们把苏联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搬到了中国,而此时西方民族学则遭到了全面的批判,不仅被全盘否定,而且也基本中断了联系。中国的民族学工作者们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民族学的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工作,受到了苏联民族学的深刻影响。但是,苏联民族学中国化的过程也好景不长。1957年的“反右”使不少有才华的民族学家受到了沉重打击,随后的中苏关系恶化和接踵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不仅中断了苏联民族学中国化的过程,而且整个民族学研究也都终止了。显然,在这个时期,中国民族学的理论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学得以恢复,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对民族学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中国民族学开始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不仅中国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家庭、婚姻、宗教、科技、艺术等得到了大量的研究,而且世界民族研究也有 — 57—2003年9月 第20卷第5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Vol .20,No .5Sept .2003

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401 授法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德、智、体全面发展,道德品质优良,勤于思考,治学严谨,具备系统而扎实的民族学学科理论,并在该专业领域有较深入研究的高层次人才。通过三年学习,掌握民族学学科的一般理论和实践基础;熟悉我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国内外民族学理论前沿;掌握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能够运用民族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从事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的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管理、社会服务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 1.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3.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分为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实践环节和补修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至少修满38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6学分(公共基础课9学分,专业基础课9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4门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5门10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补修课程是为同等学历考生和跨专业考生设立,不记入毕业学分,但必须根据导师的要求选修民族学或相近专业本科基础课程,并记入结业成绩。 五、中期考核 学生入学后第三学期进行中期分流考核。考核按照《湖北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要求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业务能力、学术水平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考核者,将按《湖北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学位论文 1.硕士研究生在论文撰写开始前要进行中文及外文文献资料阅读(不少于20篇)和综

中国民族学史复习资料1

鸟居龙藏,生于1870年卒于1953年,日本民族学家、人类学家与考古学家。她就是最早对中国少数民族进行调查研究的日本学者。生于日本德岛县,卒于东京。鸟居龙藏在学术上的成就,表现于将考古学与人类学相结合;除了在日本国内从事考古工作外,还在西伯利亚东部、千岛群岛、库页岛、朝鲜及中国的内蒙古、东北、云贵、台湾等地进行调查发掘,研究东亚各民族、特别就是少数民族的古代历史与文化,晚年致力于中国辽代文化的研究。她非常重视实地调查,在1895年以后的50余年间,曾到东西伯利亚、库页岛、千岛、朝鲜,以及中国的东北、西南与台湾、内蒙古等地进行考察,对当地各民族的历史、体质、语言、宗教、习俗作了详细记录,写出多种调查报告与专著。她在1896—1899年先后4 次对台湾高山族进行调查,很多研究成果发表在《人类学杂志》上。鸟居龙藏坚持历史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重视通过考察古迹文物,广泛钻研中、日古文献,参阅英、法、德文有关资料并对风俗、习惯、语言、宗教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对民族文化进行纵横分析。学术界认为她就是日本对东亚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进行调查研究的创始人,为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开拓了道路。她对中国民族所作的调查研究及所写出的调查报告,深为中国学术界所重视。她历任东京大学副教授、国学院大学教授、上智大学教授。《史前期的日本》《千岛阿伊努人》《苗族调查报告》《东北亚人类学人种学问题》 费孝通出生于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她被誉为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该书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代表作品《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中国生育制度》 林耀华(1910年3月27日—2000年11月27日),福建古田人,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与民族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1935年在北平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4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以文学体裁撰写的《金翼》一书(伦敦,英文版)成功地表现了中国南方汉族农村宗族与家族生活的传统及其变迁。1941年回国后,深入凉山地区,对凉山彝族社会结构与诸文化现象作了缜密的考察,写出《凉山彝家》一书。后来林先生又多次重访凉山,写下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如《三上凉山》等,树立了回访研究的典范。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 1908年11月28日-2009年11月1日)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结构主义人类学创始人,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与马凌诺斯基并称为结构功能主义之父。她所建构的结构主义与神话学不但深深影响人类学,对社会学、

民族学专业

民族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401) 一、培养目标 民族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民族学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掌握民族学科的基本理论、最新成果、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站在本学科的前沿,重视中外民族发展的比较;培养从事本学科的研究能力以及相关领域的管理和行政工作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撰写学位论文。 3.能胜任高等院校、民族研究机构、教育机构、政府机关、文化等部门的教学、研究、决策、管理、咨询工作。 二、研究方向 南方民族语言:该方向主要发挥广东的语言地理优势,针对我国汉藏语系语言研究的弱项壮侗语族语言开展研究。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一直是民族学院的传统学科,在广东具有独一无二的学科优势,近年来发表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成果,目前正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标语调查及其与粤语的关系研究》、《新发现濒危语言“来语”研究》及有部级项目6项。 民族历史文化:本方向致力于华南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以华南地区民族历史文化为对象,开展对华南少数民族及华南汉族民系的历史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近年来,我校在基于对华南区域诸民族文化层积的梳理,进而关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系列成果。 民族社会与经济:该方向从民族地区民族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入手,以华南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开展对少数民族经济、非经济因素以及相互关系的研究,建设和完善民族经济学的学科理论框架,指导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该方向还借助泛珠三角区域

中国民族学史复习资料(1)

鸟居龙藏,生于1870年卒于1953年,日本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他是最早对中国少数民族进行调查研究的日本学者。生于日本德岛县,卒于东京。鸟居龙藏在学术上的成就,表现于将考古学与人类学相结合;除了在日本国从事考古工作外,还在西伯利亚东部、千岛群岛、库页岛、朝鲜及中国的、东北、云贵、等地进行调查发掘,研究东亚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古代历史和文化,晚年致力于中国辽代文化的研究。他非常重视实地调查,在1895年以后的50 余年间,曾到东西伯利亚、库页岛、千岛、朝鲜,以及中国的东北、西南和、等地进行考察,对当地各民族的历史、体质、语言、、习俗作了详细记录,写出多种调查报告和专著。他在1896—1899年先后4次对高山族进行调查,很多研究成果发表在《人类学杂志》上。鸟居龙藏坚持历史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重视通过考察古迹文物,广泛钻研中、日古文献,参阅英、法、德文有关资料并对风俗、习惯、语言、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对民族文化进行纵横分析。学术界认为他是日本对东亚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进行调查研究的创始人,为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开拓了道路。他对中国民族所作的调查研究及所写出的调查报告,深为中国学术界所重视。他历任东京大学副教授、国学院大学教授、上智大学教授。《史前期的日本》《千岛阿伊努人》《苗族调查报告》《东北亚人类学人种学问题》 费孝通出生于吴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他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该书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代表作品《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中国生育制度》 林耀华(1910年3月27日—2000年11月27日),古田人,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1935年在北平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4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以文学体裁撰写的《金翼》一书(伦敦,英文版)成功地表现了中国南方汉族农村宗族与家族生活的传统及其变迁。1941年回国后,深入凉山地区,对凉山彝族社会结构与诸文化现象作了缜密的考察,写出《凉山彝家》一书。后来林先生又多次重访凉山,写下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如《三上凉山》等,树立了回访研究的典。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 1908年11月28日-2009年11月1日)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结构主义人类学创始人,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与马凌诺斯基并称为结构功能主义之父。他所建构的结构主义与神话学不但深深影响人类学,对社

民族学田野调查复习

田野调查复习 民族中心主义:指人们以自己的喜好和习惯来理解其他的文化,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来理解和判断其他文化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文化相对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而且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平等的,但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而全盘赞同或接受某一人群的所思所为,而是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 主位研究:就是要研究者从事件参与者本人的角度去观察,要研究者摆脱既有的范式的束缚,抛弃文化本位的偏见,去探讨人类社会的现象。 客位研究:即使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人的行为和事物。人类学家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归纳所获的资料。客位研究经常把当地人认为无意义的、或不适宜的活动、事件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传统意义上的“田野”: 现代西方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 始于美国的摩尔根而成型于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首先, 在调查中, 调查者与被调查者要有机地结合。调查与被调查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只有通过共同生活才能体现。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生活在一起, 就可以逐步摆脱种种客套形式的限制, 广开接触渠道, 加深彼此了解, 易于从各方面理解许多独特的社会现象和活动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事实上,许多关键性的情况, 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摸索到的。我们党倡导的“同吃、同住、同劳动”和社会学家们提倡的所谓“参与观察法”, 都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 也是促进田野调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相结合, 历史文献资料与人类学调查资料相结合。中国传统的实证法与西方理论分析法相结合。 人类学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也称为田野工作,是一种对一个社会及其生活方式亲身从事的长期性的调查和体会工作。是文化人类学家了解人类行为和收集文化资料最常采用的基本方法。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主要是观察和访谈。田野调查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说明研究对象的行为模式及相互作用,观察是得出有关人们行为的可信报道的最佳途径。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参与观察和直接系统观察。按访谈形式,访谈可分为非正式访谈和正式的访谈。 田野调查方法,就是研究者深人实际或现场作系统的调查研究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也叫实地调查或现场调查。这种方法不仅是民族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也是许多学科所共同采用的方法。一般地讲,田野调查方法应遵循的基本模式,主要有: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的地域范围,查阅前人的有关资料,拟订调查提纲,培训工作人员,统一对调查关键环节的认识,对新资料的反复核实和整理,写出专题或综合的调查报告等等。 民族学人类学田野的意义: 田野考察被公认为人类学成熟的标志。可以说如果没有实地田野考察的资料作为研究的根据,就提不出切实的论点,得不到充实的论证结果,这种研究是不能深入的,民族学的研究必须是建立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必须收集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 从事民族学的研究,主要是发掘民族文化的文化内涵、宏杨和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不仅仅是了解各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且通过调查研究还可以提高研究者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田野调查是当代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基础,这是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区别和主要特色的标志。 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为什么如此重要: 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了解人类行为的基本方法。为了了解人类的行为,人类学家把自己融入他们所研究的民族的生活里。他们试图了解、思考、感受、模仿另一种生活方式。广义而言,田野调查包括长期与另一种文化的民族住在一起,学习、使用他们的语言,与他们建立社会关系,还包括单调、费时的记录观察,记下详细的笔记,参加日常活动。

民大民族学人类学2001-2009年试题人类学理论

民大民族学人类学2001年试题人类学理论 01年 人类学理论 简答: 1简述莫斯的交换理论 2.简述结构主义人类学产生的政治背景和学术背景 论述: 1试述功能学派的理论要点、并分析功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林诺斯基和布朗学术观点的异同。2试述米德萨摩亚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及有关问题的争论。 3.试总结前人有关人类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你的看法。 人类学概论 名词解释和简单填空 1.整体论 2. 文化相对主义 3. 意义(meanings ) 4. 濡化 5. 人类学包括-- 分支A._B._C._D._ 6. 写出家庭术语的下分类别(3 种为限)A._B._C._ 简答 1.解说人类学如何研究文化的变迁(原因、过程、结果) 2.人类学宗教研究涉及宗教的起源、宗教的仪式及其功能的象征理论等,试说明之。 3.举出1940 年代几位中国著名人类学家出版的田野工作代表作(3 本为限),并说明每本书主要依据的理论和作品大意。 04年 人类学概论 一填空 1 弗思(RaymondFirth)是____国人类学家,他六十多年前发表的______,1944年由中国学者____先生翻译成中文.

2 _____是美国人类学奠基人之一,他的_____论述了人类学的品格及在现实生活中意义. 3 在英国,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是_____和______.,这一学派通常被称为_____ 4 ____是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其代表作_____叙述了文化的不同选择之路,明确了人类学的目的是在于理解他 人文化. 二名词解释 <西太平洋航海者> 亲属称谓核心家庭成丁礼"船货运动"摩尔根 语言的谱系分类图腾信仰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古典进化论? 2 功能学派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 什么是生态人类学? 4 马林诺夫斯基对人类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四论述题 人类学包括哪些分支,其内容如何?你认为研究人类学对现代社会有什么意义? 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原始文化> 莫斯(marcel Mauss)许琅(火字旁的)光多线进化论<文化的解释> 二简答题 1传播学派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各自提出了什么主要理论? 2人类学实地调查(田野工作)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三论述题 1 试论摩尔根对文化人类学的贡献和理论缺陷. 2 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得克里夫-布朗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 3 试总结前人有关人类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主要观点? 05年试题

民族学专业考试试题word精品

25 [只看该作者] 北大05年人类学理论试题: 名词解释(8*5=40): 1. 格尔兹 2. 文化霸权 3. 差序格局 4. 进化论 5. 历史具体主义 二.简答题(15*4=60): 1 ?英国功能学人类学与以前人类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 简述布朗的单系血统。 3. 试述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大家庭与小孩子的关系 4. 简述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有关“功能”的不同解释。 三.论述题(25*2=50): 1. 试述20世纪中国人类学史的基本演变线索。 2. 试论礼物在社会建构中的作用。 人类学方法试题: 一.名词解释(8*5=40): 1. 地方性知识 2. 跨文化比较 3. 文本 4. 民族语言学 5. 参与观察 二.简答题(15*4=60): 1. 试述人类学进化论的方法论。 2. 试述历史材料在民族学中的价值。 3 .说明海外民族志和家乡民族志在知识论上各有什么优点? 4.简述主位方法的基本含义。 四.论述题(25*2=50): 1. Ethnography可以称为“田野志”吗?为什么? 2. 试述民族志方法应用于中国研究时遇到的问题? 04年试题理论

名词解释10 *4

社区后殖民主义结构人类学库拉圈二简述15*4 《忧郁的热带》中作者所宣称的人类学立场?简述《江村经济》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人类区域关系档案的内容 哈里斯的文化唯物论的内容 三论述25*2 努尔人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的立论是什么?作者又是怎样证明的? 方法 一名词解释10 *4 年龄组制度人类学的整体观局内人观点家乡民族志 二简述15*4 解释人类学的方法论特点民族中心主义持续存在的根源是什么试用人类学亲属符号表示联合家庭和多偶制家庭后现代人类学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25*2 跨文化研究在人类学中的地位如何 现代民族志的缺失何在 03 年试题 理论 一: 概念解释 1. 涂尔干 2.费孝通 3.格尔茨 4.传统 5.社会结构 6.象征人类学 二: 简述题

(整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生考试历年试题.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生考试历年试题 06年试题! 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321人类学概论(人类学基础知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英国人类学家__________是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__________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定义. 2.__________是美国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__________论述了人类学的品格及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3.在北美,人类学包括了四个分支,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__________是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其代表作__________叙述了文化的不同选择之路,明确了人类学的目的在于理解他人的文化.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 1.<<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 2.婚姻; 3.种族; 4.马林诺斯基; 5.<<金翼>>; 6.物质文化; 7.音位; 8.文化模式.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按照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不同理解,我们可大致将宗教信仰划分为几种类型? 2.弗里的里希.拉策尔对文化人类学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3.解释人类学的理论渊源有哪几方面? 4.体质人类学由几个方面构成? 四.论述题(40分) 什么是应用人类学?在我国可以开展哪些方面的应用人类学研究,前景如何? 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博士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 专业: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导师:王建民 205 人类学通论 一、解词(25分) 跨文化比较米德核心家庭《江村经济》族群 二、简答题(45分) 1、何为体质人类学,有哪些分支,对人类学的研究有何意义? 2、何为生态人类学? 3、中国民族学研究有哪些特点? 三、论述题(30分)

【811+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南民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中南民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科目代码:811 使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民族艺术 ……………………………………………………………………… 一、考试性质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是为中南民族大学招收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民族学人类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民族学人类学专业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学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民族学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民族学理论与方法”考试,包括民族学人类学理论、田野调查理论与方法论两门基础课程和各人类学分支学科的内容。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民族学人类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民族学人类学的基本特点、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和原则,并具备能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描述、说明、分析社会文化现象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解答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四、考查内容

第一部分: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脉络 一、古典进化论学派 (一)古典进化学派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概念 1.古典进化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 2.人类思维同一性 3.实证主义 4.单线进化论 5.万物有灵论 6.比较法、残存法 7.氏族、胞族、部落 8.古典进化论学派对母权制、内婚制、外婚制、父权制、图腾制度的研究 (二)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爱德华·伯内特·泰勒 2.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3.詹姆斯·乔治·弗雷泽 (三)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1.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学术贡献 2.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历史局限性 二、传播论学派 (一)文化传播论的主要理论和概念 1.文化的产生与传播 2.文化传播中的“借用” 3.文化圈 4.区域研究 (二)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弗里德里希·拉策尔 2.莱奥·弗罗贝纽斯 3.弗里茨·格雷布内尔 4.威廉·施密特 5.威廉·里弗斯 6.埃里奥特·史密斯和威廉·詹姆斯·佩里 (三)传播论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三、历史特殊论学派 (一)历史特殊论学派主要理论和概念 1.对古典进化论和传播论的批判 2.构建人类文化和文明史 3.历史的方法

人类学民族学经典书目

书目 1.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华夏出版社,200 2. 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C912.4/5063-1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2.[英]马凌诺夫斯基著; 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 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C912.4/7133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3.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中文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参考: 瞿明安主编,《现代民族学》(下卷:第一册,第47章文化解释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4.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K891/7133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5.费孝通著:《江村经济》,北京:三联出版社/1985. 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C915.2/5843-1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6.马歇尔·萨林斯著,张宏明译《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露丝·本尼迪克特著,黄道琳译《菊与刀》,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综合阅览室 K313.03/5273-1 归 还参考外借资料 8.[英]埃文思-普里查德著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努尔人:对尼罗河畔……》华夏出版社2002. 9.[英] 贝特森《纳文——围绕一个新几内亚部落的一项仪式展开的民族志实验》(1936) 10.[美] 拉比诺《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1977)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Q98/5023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11.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王铭铭蓝达居/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C912.4/7120 12.[美] 克利福德,[美]马库斯编《写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 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K18/4223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13.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0 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A124/8405-1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14.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B933/2521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15.林耀华著,庄孔韶,林余成译:《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I246.5/4992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16.[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C912/0225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17.王铭铭著:《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6月上海图书馆综合 1

民族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积跬步以至千里

民族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积跬步以至千里 一、前言 每个人从小都有一个梦,梦想自己以后的职业与幸福的生活,现在,上了大学的我们是否还依稀记得儿时的梦想,还在为此努力拼搏吗这学期上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我重新寻回了最初的梦想,同时将它上升为理论高度,关心我明确了今后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关于每个人来讲差不多上至关重要的,只有对自己的职业以后有清晰的构想,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寻到人一辈子追求,并为之奋斗终身。 二、自我分析 我生活在一个家教比较严格的家庭,父母对我的管教尽管严厉但却也民主,总会给我发言的机会,因此一直以来我差不多上个比较有办法的人,同时拥有强烈的正义感。从小父母注重培养我的各方面兴趣爱好,致使我兴趣爱好广泛,但欠缺的是持久程度不够。喜爱较新奇刺激的事物,对循规蹈矩或者模式化的事物缺乏兴趣。我的性格外向活泼,但在遇到陌生人时会有拘束感,通过大学一年的磨练,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差不多得到非常大提高,沟通能力大大增强,这讲明在性格方面我仍能够得到有效磨练。 尽管是文科生,然而我的思维方式偏理性,善于有条理的分析推断,喜爱用长远眼光看咨询题,有时容易忽略眼前的事物。具有天生的领导才能,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民族学就业面窄,大致有以下几个就业出路: 1、大学教师。就所学专业民族学来讲,中小学没有对口的教师职位,只有到民族院校任教。据目前形式来看,大学教师要求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而民族学专业的高学历人才数量较少,从事民族学教学研究的人才更少,因此竞争小。适合于热爱从事教学工作的人。 2、考公务员。国家公务员招收的民族学专业的人才专门少,例现在年北京市只有西城区民族事务与宗教局招收一名民族学专业学生。大多数民族学专业学生考公务员时,只能选择没有具体专业要求的文科类,而此类公务员竞争异常激烈,民族学专业学生没有优势可言。 3、研究人员。民族学专业的高学历人才能够在中科院或社科院等研究机构从事我国民族的调查研究的。适合于热爱从事研究工作的高学历人才。 民族学近年来就业前景并不广阔,本科生从事的工作几乎都与本专业不对口,在北京的私人企业工作的薪水只有2000元左右,能牵强维持生活。民族学侧重与人的交际和沟通能力,因此能够朝人力资源、销售等方面进展。拥有民族学本科学历的人才供过于求,然而拥有高学历的民族学人才属于稀缺资源,就业前景相对广阔。 四、职业分析 1、个人的职业选项:总裁助理、人力资源治理方面、公务员。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民族学实地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基础,是民族学研究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指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中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实地调查被看作是“现代人类学的基石”。 2、参与观察: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这种方法又被称为“局内观察法”或“居住体验法”。是一种高层次的观察法。 3、专题调查:就是选择某一方面具体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全面的或比较的调查研究,它与民族志调查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性更突出。(综合:先普遍采用书面调查法,普遍搜集各方面的资料,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加以初步分析、整理、审核,如果对某些内容有疑问或认为有遗漏时,再派人进行实地调查,加以澄清。) 4、自观与他观:自观方法是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身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 他观的方法是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 5、谱系调查法:这种方法又称谱牒分析法,指对被调查者的家谱、族谱和亲属制度的调查分析,对于调查家族制度、婚姻制度以及民族迁徙等都有价值。 6、人口学:是研究历史上各个社会阶段人口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这种研究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狭义的人口学只从数量角度研究人口自身的再生产过程,又称形式人口学;广义人口学不仅对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并重,而且注意到人口与社会、经济、民族等其他方面的关系,在西方又称人口科学。 7、个案研究方法:以个人或家庭为调查研究的单位,通过对个案的调查,探求一个社区群体文化的构成。 8、跨文化比较研究:是人类学家在对从世界上不同民族获取的经验材料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验证理论假设,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与差异,以宏观理论的研究与论证发现某种普通规律的研究方法。广义上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或文化所作的比较研究,如拉德克利夫布朗的比较社会学;狭义上是指默多克等人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比较法,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利用人类关系区域档案,采用统计分析的手段,进行世界规模的跨文化比较。 9、历史民族学: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解释当前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的一个学派。它可以称为一个学派,但更确切的说是一种角度,一种方法。中国的历史民族学应以利用历史文献来阐释当前的社会文化现象为主要特点。 二、列举题 1、实地调查的特点 (1)社会性和多元性;(2)历史性和现实性;(3)实践性和探索性;(4)艰苦性和变化性。 2、实地调查的类型 (1)自观和他观;(2)宏观和微观;(3)社区和个案;(4)定性和定量;(5)专题和综合。 3、实地调查的具体方法 (1)观察与参与观察;(2)个别访问;(3)调查会;(4)问卷法;(5)谱系调查法;(6)自传调查法;(7)定点跟踪调查法;(8)文物文献搜集。 4、实地调查记录的方式 (1)影视记录;(2)录音记录;(3)文字记录。 5、实地调查的物质准备 地图、摄影设备、录音机、测量绘图工具、记录表格、证件、生活用品、药品、礼品。 6、民族社会学的特点 (1)强调现实而非历史,即主要关注现实的民族问题; (2)强调民族集团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各个民族集团自身; (3)注意结合集团与个人两个层次; (4)比较注重各种因素的综合研究; (5)在尽可能综合和忠实描述的基础上,力图解释种种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6)注意吸收、借鉴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 (7)注重实证研究; (8)结合政策研究; (9)结合社区发展研究; (10)关注一国在其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关系总的发展趋势。

民族学专业课程设置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 课程设置、阅读书目与考核要求 课程一:民族学通论 任课教师:龚志祥(E-mail: enshilg@https://www.wendangku.net/doc/3e1449537.html,) 一、阅读书目 1、《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主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宋蜀华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3、《民族与民族主义》,厄内斯特.盖尔纳,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5、《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二、考核题目与要求 题目:(任选一题) 1、风俗习惯的特点、分类及其变迁的因素分析。 2、关于《民族学通论》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的读书报告。 考核要求:认真阅读相关书目,卷面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 课程二:中国民族志 任课教师:哈正利(E-mail: hazhengli@https://www.wendangku.net/doc/3e1449537.html,) 一、阅读书目 1、马寅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常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2、杨圣敏:《中国民族志》,中央民大出版社,2003。 3、郝时远:《中国民族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出版社,1981。 5、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二、考核题目与要求 题目:(任选一题) 1、试论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经济关系的发展及其影响。 2、任一阅读书目的读书报告。 考核要求:认真阅读相关书目,卷面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 课程三:文化人类学 任课教师:哈正利(E-mail: hazhengli@https://www.wendangku.net/doc/3e1449537.html,) 一、阅读书目 1、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2000。 2、黄淑娉:《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教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