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堤防建设

堤防建设

堤防建设
堤防建设

堤防建设文件类型:PDF/Adobe Acrobat 文件大小:字节

更多搜索:堤防建设

第二节堤防建设

安徽省境内长江两岸有大小防洪堤圈30个,堤防总长765公里,保护农田859.1万

亩,人口954.17万和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工矿城市以及淮南,沪铜,皖赣铁路

和公路,国防设施等的防洪安全.

长江安徽段两岸的堤防,原多系独立民圩.劳动人民在与自然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

为增强堤防的防洪抗灾能力,逐渐将小圩合并联成大圩,形成了目前长江两岸堤防现状.

长江安徽段共有大型堤防6个,堤长472.544公里,保护农田699.15万亩,人口827.93

万;中型堤防6个,堤长159.42公里,保护农田113.54万亩,人口80.09万;小型堤

防18个,堤长132.81公里,保护农田46.382万亩,人口46.645万.

一,同马大堤

同马大堤位于安徽省境内长江左岸.同马大堤名为昔日同仁堤与马华堤之合称,至

1963年正名为同马大堤.大堤上接湖北省黄广大堤,经宿松县小孤山,望江县华阳镇,皖

河农场双河,怀宁县镇江庵,抵广成圩后西拐沿皖河而终至官坝头,全长175.5公里,是

华阳河流域圩畈区与皖河下游圩畈区防御长江洪水屏障.

同马大堤系由零星圩堤逐渐联接延伸而成.清道光年间,安庆地区境内开始先后沿

江左岸筑堤.道光十八年(1838年)至民国5年(1916年),自上而下依次建成同仁堤,

丁家口堤,初公堤,泾江长堤和马华堤,诸堤连接而成同马堤雏形,长82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连年加高培厚同马堤.1956年华阳闸,杨湾闸同时建成,同

马堤线随之延伸至望江县合成圩东埂,堤长达100公里.1958年皖河下游改道联圩工程

建成,同马堤线实际上已沿皖河尾闾延伸至怀宁县官坝头,形成安庆地区皖河以西,长

江左岸湖圩地带防洪屏障.1963年经水利电力部批准,正式明确同马堤线范围为上起湖

北省段窑,下讫安徽省怀宁县官坝头,全长175.5公里,称同马大堤.

同马大堤与湖北省的黄广大堤联成一线,关系到湖北的广济,黄梅及安徽的宿松,望

江,怀宁,太湖等6个县以及湖北的龙感湖农场,安徽的华阳河农场,九成畈农场,皖

河农场的防洪安全.同马大堤保护两省范围内面积5235平方公里,农田近300万

亩和

20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保护安徽省农田142.38万亩,人口124万人.

〔培修与退建〕

民国38年夏大水,7月19日安庆站长江最高水位17.28米.同马堤及沿江干堤,虽

经广大军民竭力抢救,宿松县程营,套口,望江县四合圩,合成圩,东兴圩,六合圩,怀

宁县三益圩等单薄堤段均溃口.10月中旬,皖北行署决定以工代赈堵口复堤.安

庆专署

及沿江各县均成立修堤指挥部.专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分任各级指挥部政委和指挥长.工

程标准规定,堤顶高出1949年实测最高水位1米,顶宽5米,外坡1:3,内坡1:2,距

堤顶以下3米为1:5,险段酌情加大断面.12月上旬,同马堤望江江堤和怀宁县三益圩

江堤全线动工,上堤民工8万多人.加高培厚老堤,崩岸及溃口处则退建与堵复.碎土

平铺,尺土层硪,硪打三遍,工程如期完成.东兴圩江堤溃口淤泥较深,原堤线穿三个

湖,施工不易,且老虎口堤段崩岸严重.莲洲乡提出以湖堤改做江堤,经长江下游工程

局工程师及安庆专署技术干部勘定,并报县,专署批准实施.各县前后方配合紧密,克

服重重困难,经一冬春奋战,全堤共完成土方708万立方米.其中汇口段退建长7.65公

里,套口段退建长4.4公里,顺合段新建堤长14.9公里.

1954年大水,7月17日10时,湖北省黄广大堤黄梅盛家湾溃口,湖水猛涨.同马堤虽经竭力抢救,终因水高浪大而溃破.9月中旬,安庆专区成立堵口复堤指挥部,各县

成立总队部.11月中旬,堵口工程结束,复堤工程全面开展,上堤民工5万余

人.1955

年元月,最高上堤民工达17.8万多人,施工堤长129公里(含日后延伸之望怀江堤),共

完成土方589.97万立方米.老洲头以上堤顶平1954年实测最高洪水位,顶宽6米,内

外坡1:4,1:3;老洲头以下堤顶超1949年实测最高水位1米,顶宽5米至6米,内外

坡1:3,内坡堤顶下3米加做平台.

1957年10月,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皖河下游联圩工程列入基本建设计划.11

8日,安庆专区成立皖河下游联圩工程指挥部,上工人数9.5万多人.拓宽改善江家嘴河,

堵塞其他内河,沿新河右岸联圩筑堤与江堤相联,以使河湖分开.江洪不入湖,使石牌

以下皖河右岸51个圩口联成大圩,防洪堤线由350公里缩短为37公里.该工程施工分

上下两段,上段自石牌至江镇,新开河道12.42公里,培筑堤防(含堵河口)16.65公里.

11月15日开工,12月下旬基本完成.下段自江镇经菖蒲夹至广成圩西坝,新开河道7.79

公里,培筑堤防49.6公里,1958年4月10日完成.1958年春节以后,施工速度加快,

土料含水量大.竣工前后太子港段有60米开裂脱坡,刘湾段也有60米下挫,特别严重

的是巨网段发生400米堤身下陷.事后此段改变原定断面,加宽堤内外脚平台和缩小堤

身断面,重新翻筑而竣工.全部工程历时135天,新开河道长20.21公里,筑新堤长27.48

公里,培修老堤长38.77公里,堤顶高程基本超1954年实测最高水位1米.总共完成土

方1217万立方米.

1964年冬,同马大堤按水利电力部(63)水电规计字第227号《关于安徽省同马大堤设计任务书的批复》批准的加固工程扩大初步设计标准施工.其标准为堤顶超1954年

实测洪水位1米,顶宽沿江段8米,沿河段除巨网坍陷段5米外,其余为6米.外坡1:3,

内坡堤顶下2.5米设4米宽平台,台上堤坡1:3~1:3.5,台下坡1:5~1:8.巨网段内坡脚设平台,平台高程14.6米,平台宽度分8米,13米,20米三种.自1964年冬至

1966年春止,共完成土方269.4万立方米,最高上工人数3万多人.全堤达到部批标准

的有80公里,占全堤线长度的45.6%.

1968年汛期水位虽不高,同马大堤仍暴露出险情多处.汛后,按堤顶高程超出1954

051

年实测洪水位2米,顶宽8米,外坡1:3,内坡堤顶以下3.5米设6米宽平台,台上堤

坡1:3,台下坡1:5~1:8的标准施工.沿堤各县(场)共计上堤民工9万余人,国家只补助每个土方1分钱作为毛泽东思想宣传费.奋战一冬春,全线完成土方530万立方

米.堤顶超过1954年实测洪水位1.5米而不足2米的堤长124.8公里,占全堤线长的

71%.当时在强求统一标准断面的施工中,使原在1964年翻修并已趋基本稳定的巨网坍

陷段堤身加高1米多,并将原来5米宽的堤顶向外坡加宽到8米.其边坡改为单一坡度

1:3,未及竣工,外坡即发生大滑陷四段,共长479米,堤顶滑走一半左右,高差1米

多.当时不得不重新按原型断面翻修.此次施工进度快,但质量差.堤段界沟多,欠夯

实,堤顶出现不少朝天洞.原有近堤取土塘被挖深,有的堤段内外土塘连土塘,有的竟

已串通成河.

1971年11月水利电力部召开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会议,1972年春安徽省革命委员

会召开沿江江南水利规划会议,均提出同马大堤沿江段以及沿河段潭子湖以下堤顶高程

应超湖口水位22.5米的相应水位2米.潭子湖以上堤段按皖河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与上

述长江水情相遇进行分析,作为设计水位,堤顶超高也为2米.1971年冬至1972年春,

加高填平堤顶过低堤段,但仍未达到上述标准.1973年汛期,全堤线发生险情45处,其

中堤内土塘鼓水冒沙22处.是年冬至1979年春,以填塘压渗为主,并增做堤内脚30米

大平台.

1977年6月,望江,怀宁两县突击修东埂隔堤.奋战一个月,堤顶高程由20.0米加高到21.3米.1977年冬,宿松按湖口水位22.5米宿松相应水位超高2米的标准,完成

王家洲险段堤长2.3公里;1979年冬,东埂隔堤按相应水位超高1.5米,顶宽8米,堤

顶下3.5米内外均有6米宽平台之标准完成;1980年冬,望江顺合段堤长16公里按超湖

口水位22.5米相应水位2米标准完成.

1982年,水利电力部批准了同马大堤加固工程修正设计,1983年起列入国家基本建

设计划.

自1985年至1988年,部分堤段在填塘加盖重完成后,遵照水电部1982年批准的堤

顶高程超湖口水位22.5米相应水位1.5米的标准加高大堤.望江完成周家湾至杨湾段长

4.2公里;怀宁基本完成石牌至刘湾段长12公里,石牌小桥以上堤长7.07公里则按水电

部批准的标准完成.至1988年底,全堤达到1982年部批标准堤顶高程超高1.5米的堤

长41公里(其中有16.2公里长堤坡标准不足),占全堤线长23%;堤顶超高1.0~1.45

米的堤长占全堤线长26%;超高0.5~1.0米的占全堤线长51%.

〔除险加固〕

同马大堤的人工锥探始于50年代后期,费工费时,应用不广.60年代中期,采用重力自流灌泥浆方法加固堤身,但仍全部是人工操作,完成工作量很少.70年代改为机械

锥孔,机械拌浆,压力灌浆.沿堤各县先后建立锥探灌浆队,常年施灌.自1977年起至

1988年底止,已灌堤段98公里,占全堤长的55.8%.计钻孔64.7万个,灌土9.65万

立方米.国家投资134.88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386万元,灌土984立方米. 1954年堵口复堤时,内外临近堤脚的取土方塘太多,并有为数不少的历史溃口深潭.

随着江堤逐年加高培厚,堤脚线一再向堤内外延伸.50年代末期,不少堤段已不得不在

151

距堤脚稍远处挖新塘取土,以回填新计划堤脚的老方塘.但老方塘并未全填满,只是新

堤脚座落在老方塘之中而已.1962年汛期,在近堤方塘中,有33处鼓水冒沙,引起干部

和群众的重视.是年冬,在堤身加高培厚的同时,回填了汛期冒沙的方塘,但一般仅填

至距新堤脚线10米左右.1963年冬至1964年春,继续堤身加高培厚工程的同时填塘16

万立方米.其中王家洲溃口深潭,宽约600米(顺堤向),深约20米,采用水中倒土法

回填,塘内淤泥全挤至堤脚边,深潭也未填满.1964~1967年三个冬春,部分堤身加高

培厚之时仍是挖远塘填近塘.在此期间,同马大堤于1965年冬,首次在皖河梅林窑堤段

长1380米堤内侧,设置无管减压浅井30口,控制渗流,效果尚可,但3~4年后淤塞失

效.1967年冬至1973年春,基本未填塘,其中1968年挑堤时,反而开深,挖宽了近堤

方塘.1973年汛期,长江出现自1955年以来的最高水位,同马大堤发生严重险情45处,

其中22处系堤内土方塘鼓水冒沙.是年冬除回填该类土方塘外,并在堤内脚加修30米

宽大平台,平台脚后另增辟30米宽护堤地.至1974年春,全堤线填塘和加修大平台共

完成土方303万立方米.1974年冬,汇口段堤内侧加修盖重,宽50米,长380米,盖顶

高程19.5米.随之宿松王家洲,程营,梅坝以及怀宁潭子湖以上等险段均修30米宽大

平台,历时三个冬春.至1977年春,共完成土方340万立方米.1977年汛期,江水位略

低于1973年水位,同马大堤过去平稳的堤段,在离大堤平台脚50米至80米的土方塘内

冒水冒沙.1977年冬至1979年春,将冒沙塘填平,大塘则填格埂划为小塘.1980年8月,

四合圩大龙潭附近,又发生两处不同险情,经投放大量砂砾石导渗后,均化险为夷.汛

后,编制施工设计文件报批,决定除填平塘面外,并在其上加填盖重,1982年春竣工.

1973年冬以来,同马大堤培修虽以填塘固基为主,但由于填塘任务大,取土条件

益困难.有的外滩狭窄,有的表土覆盖层薄,堤内欲再挖良田取土实难落实;若择远土

施工,其进度势必缓慢,难以应急.1979年8月,安徽省水利厅调来每小时500立方米

吸送量的绞吸式挖泥船一艘,在堤后土塘已串成河的巨网段冲填,历时三载,完成土方

381万立方米,效果良好.1983年10月,安徽省水利厅又增调一艘挖泥船在周家湾段冲

填.1985年6月,水电部调来大型绞吸式挖泥船一艘在王家洲段冲填.机械冲填不仅节

省大量劳力,减轻圩民负担,而且不挖农田,反而增加数千亩护堤地.特别是巨网段冲

填取土于皖河,兼有疏导河势利于堤工安全之效.

至1988年底止,全堤线机械冲填堤内土塘并加盖重的堤段共长49.55公里,土方1692.9万立方米;人工填塘加盖重的堤段共长48.65公里,土方772.5万立方米.自此,

同马大堤重点险段,距堤内脚100~150米范围内,无沟塘房屋.

同马大堤堤基下有较均匀的粉细沙层,细颗粒含量较多,透水性强,汛期堤内地下水渗透压力大.当外江水位高涨时,在表土覆盖层薄弱或遭到破坏的地段,常被地下渗

流突破,或通过人为挖土,破坏了覆盖土层而产生管涌(流土)险情.

30多年来,曾先后采取"外堵","内导","内压"和导压兼施等措施整治渗流险段. 1965年首次在皖河闸以上之梅林窑堤段长1380米,做浅层排渗井共30眼.该处堤

内脚在1964年汛期曾多处冒水冒沙,建井后连续3~4年情况良好.此后因被淤塞而失

效,于1973年冬清除回填,1981年机械冲填加盖重.1973年冬,曾广泛在堤外脚抽厢

做粘土截渗墙.汇口段抽厢深7米,乔墩抽厢深4米,但由于堤基透水沙层较深厚,抽

251

厢作用不明显,1974年以后不再采用.

1979年,安徽省水利厅批准采用短盖重与减压井结合方案,由安庆地区水利勘测设

计室设计,安徽省水利安装公司施工.在甘家桥,朱墩,乔墩和汇口等4处共长2300米,

在距内堤脚40米处列线布置减压井67眼.单列井距20~40米,井深27~35米,进口

出水高程17~17.5米(略高于当地最高渍水位),作用水头5~5.5米.井管为予制钢筋

混凝土结构,内径200毫米,外径280毫米,管端安有钢板法兰,现场电焊连成长管.井

管自下而上分为沉淀管,滤管,排水管三种.自1979年11月开始施工,于1981年10月

竣工.共投资104.5万元,单井造价约1万元.1983年在四合圩大龙潭险段长700米,布

置减压井21眼,汛前完成10眼,汛后全部完成.汇口,大龙潭两堤段减压井工程完成

后,随即在其上加修100米宽短盖重.1983年汛期两堤段内地面均未发现沼泽化.随着

时间推移,减压井逐渐淤堵,流量逐年减少.

二,广济圩江堤

广济圩江堤位于长江左岸,创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同治九年(1870年)全

圩江堤落成.在此期间,曾先后筑有护城圩,太平圩和三义圩等38处大小圩堤.建国前,

堤线上起安庆市护城圩,下至桐城县(经梅林墩)花山.至建国前夕,圩堤破碎,堤身

矮小,崩岸严重.16米左右的长江水位,便可溃破,漫没广济圩区,只保护农田10万多

亩.民国11~35年(1922~1946年),共进行10次退建.1955年安庆市建成防洪墙,堤

线上延至西门墩头坡.1959年枞阳闸建成,堤线又下延至枞阳闸.自此,梅林墩堤段即

成为格堤.1962年枞阳闸以下莲花湖三段丘陵土堤完成,受益区扩大到菜子湖流域.广

济圩江堤上起安庆市西门墩头坡,经市郊至梅林格堤止,江堤长34.75公里;再接桐城

江堤1.537公里,讫于枞阳县莲花湖丘陵,全长41.367公里,保护三县一市农田45万

亩(其中菜子湖流域26万亩)及城市,交通,工矿企业,国防设施的安全.

〔加高培厚〕

建国后,每年冬春,安庆市都组织大批劳力对广济圩江堤进行岁修,年均上堤劳力约4500人,完成土方20万立方米左右.其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每年奔赴江

堤的劳力达万人以上.至1989年底统计,参加广济圩江堤兴修的劳力总数已达24万多

人,共完成江堤土方为1100万立方米,国家投资经费1200万元.1974年,安庆市财政

投资86万元,修建了棋盘山至化肥厂堤段长3820米堤顶临江加高工程,并建通江旱闸.

堤顶高程由19.2~19.8米提高了1.5~2.0米,达到了防洪标准.该工程三年完成,计

做石方量32526立方米.广济圩江堤现已普遍达到或超过规划设计的防御1954

年19.34

米洪水位的标准.其中超过规划设计防洪标准2米的有22.2公里,即金家闸至丁家村

7700米,长风镇至杨叉脑14500米;超过规划设计防洪标准1.5~2.0米的有11.92公

里,即丁家村至长风镇;接近规划设计防洪标准的只有6296米的梅林隔堤.

建国后,中共安庆市委,市政府把城区防洪设施列为市政建设中的基础设施.1952 年12月5日,开始动工修建城区沿江驳岸工程,自程良路沟儿口至老水厂崩岸口,修建

了长220米,高度5.7米,外坡1:10,与沿江地面基本相平的石砌驳岸.嗣后两年,又

修建了大南门一带沿江石砌驳岸.到1957年城区沿岸护岸工程,自程良路沟儿口至发电

351

厂,总长为2606米的石砌驳岸基本完工.其中新建驳岸1965米,拆除改建老驳岸641米;

重点解决了因江水冲刷,崩岸严重的大南门,港务局,发电厂等9处沿江驳岸455米,初

步稳住了沿江崩岸.

经过1956~1976年的20年努力,安庆市城区防洪设施共建成土堤1967米,块石防

洪墙,钢筋混凝土防洪墙2711米.完成土方42.6万立方米,石方1.82万立方米,钢筋

混凝土684立方米;投资160.2万元.城区防洪墙(堤)与城郊广济圩江堤组成了一个

独立完整的长江干堤.

1978年,为使城区西门外的热电厂以及广济桥,大王庙,立新街三个居民住宅区

1600户市民免遭洪水威胁,由安庆市水利局组织施工.全市出动7000多人,历时70天,

完成土方9.34万立方米,兴建了长978米的立新土堤,堤顶高程19.5米,建成立新圩

和2座大件泵站.

1983年大水,安庆市城区防洪墙虽安全度汛,但仍暴露了不少险情.墙体老化,渗漏严重,并出现几道裂缝和错位.1984年以来,国家,安徽省,安庆市已先后投资1005

万元,对城区防洪墙进行了全面加高加固.

〔除险加固〕

自1954年以后,广济圩江堤未再发生溃决,但每逢汛期,险情仍然严重.在60年代以前的江堤兴修中,鉴于当时江堤外滩崩岸严重,在江堤内外堤脚50~100米范围内

就近取土.堤脚的地表土层被破坏,沙基的覆盖层更薄,使抗渗条件极差的堤基两侧原

有覆盖土层,受到一次大范围的严重破坏,更加削弱了堤基的抗渗能力;加之外滩地严

重崩岸,岸滩日渐狭窄,沙层裸露,导致部分堤段常常发生翻沙鼓泉和渗漏等险情. 1983年大洪水后,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与安庆市水电局,于1984年2月编报

安庆市江堤丁马段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方案,由安徽省水利厅批准.计划建减压井

94眼,

冲填土方32万立方米.建减压井的任务由安徽省水利厅建筑安装公司基础处承担.从

1984年到1988年,在丁马段6个险点上,堤内30米,地面高程12.06~13.84米

范围内,

建成减压井96眼(含试验井和增设的副井)及其附属工程排水站2座.其中钢筋混凝土

井管17眼,塑料井管79眼;井口分布于丁家村27眼,汪家墩17眼(试验井1眼),谢

圩拐16眼,郑家村15眼,私姑沟4眼,王家村17眼.井口规格为孔径20~25厘米,孔

深26~34.30米;井口高程11.98~13.19米.96眼井总投资220万元.通过建减

压井,

把堤身砂基层中不带砂的水引出来,减轻了江堤压力,增强了防渗能力,近几年汛期的

险情确有好转.另外,在丁家村至汪家墩堤段堤脚内外,先后设立了41根测压管,以观

察汛期外江水通过砂基渗漏引起的水情变化.为治理广济圩江堤险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60年代以后,特别是1983年大洪水后,对广济圩江堤实施了填塘盖重工程.1988

汛后,广济圩江堤内外堤脚50~100米内的方塘已被填平近3000个,做盖重堤长19000

米,完成填塘盖重土方360多万立方米.1984年5月,由安徽省水利机械疏浚工程处第

四队承担五四溃口堤段的冲填工程,1985年结束.完成冲填土方9.5万立方米,投资68.9

万元.广济圩江堤填塘固基完成总投资130多万元.

1956年开始人工锥探灌浆,其间1957年,1961~1964年,1966年,1972年,1973 年,1979年先后九年都组织了施工.从金家闸至鸭儿沟,锥探堤长20000米,锥探

眼数

451

81040个,灌入堤身土方2371立方米,投资12735元.但由于自流灌浆压力小,眼

深仅

为5~6米,未达堤基,每眼一般只能灌浆2~3公斤,不能充分发挥消除隐患的作用.自

1981年开始,组织专业施工班子,采用机械压力灌浆.先从汪家墩开始施工,至1985年

底,锥探灌浆堤长13980米,锥灌眼数88523个,眼深8米以上,直入堤基,堤顶堤坡

均可锥眼灌浆,因而吃浆量大.自1981~1988年8年间,广济圩江堤完成锥灌堤长23030

米,占全堤长的51%;锥眼157508个,灌入堤身干土10971立方米,投资21.5万元. 三,枞阳江堤

枞阳江堤位于长江下游干流左岸,滨江背湖(白荡湖,陈瑶湖),地势低洼;上起枞阳县幕旗山,下至无为县洪土庙,全长83.949公里,由枞阳县的永登圩,永赖圩,永丰

圩,永久圩及普济圩农场和无为县梳妆台至洪土庙堤段组成.枞阳江堤受益范围跨安庆

市和巢湖地区,计有枞阳,无为两县及普济圩农场,面积达1110平方公里,耕地58.02

万亩,人口80万,是水稻,棉花高产区.

〔堤防修建〕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围垦芦洲,名为粗牌洲.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筑堤, 称为陈家洲.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围筑永乐圩(在今扫帚沟).明万历二

十七

年(1599年)名为永赖圩.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修筑永镇坝及大成圩.道光二十年

(1840年),筑天定堤.至此,枞阳沿江上自永镇坝,下至陈家洲,以圩为体,形成堤防.

惟老洲头起至灰河口止,明代及清初陆续沿陈瑶湖高地围筑的72个小圩(约有田万余

亩),堤身矮小单薄,尚不足以成为防江汛体系.自道光三年(1823年),屡经大水,愈

冲愈洼,每遇江潮上涨,洪水漫过六百丈堤灌入湖中,沿湖72个圩尽成泽国,灾情惨重.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初,桐城县令史丙荣与邑人周如海募丁出工,按工给米,官

民分任,逐段兴修,逾年得三分之一,因经费不足被迫停工.计完成江家圩下叶家拐至

王家嘴(老洲头)江堤长二千五百二十丈五尺,堤高五尺,顶宽一丈五尺,脚宽三丈五

尺.从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十六日开工,至三月十五日完工.

由王家嘴接筑至灰河口江堤,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十一月十九日开工,二十六年(1846年)三月初七竣工.总长七千七百五十九丈三尺五寸,堤高五尺至一丈一尺,

顶宽一丈五尺至二丈,脚宽三丈五尺至五丈.枞阳(原桐城东南乡),无为,庐江等县受

益约30余万亩.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三月间,江水陡涨,幸赖此堤麦菜得免受灾,

工程完竣时,定名为"丰乐堤".

灰河口至无为梳妆台一段,未即筑堤.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大水,丰乐堤内外

受水,风击浪打.同治八年(1869年)又遭大水.至民国20年(1931年)大水后,老埂无存.当时救灾委员会以工赈名义修筑沿江干堤,因丰乐堤无存,而未列在修筑计划

之内.经士绅一再请求,于民国21年六月拨麦200吨在原堤基新筑堤防,自老洲头至梳

妆台长24里,名为六百丈堤段.因时值汛期,工难时促,至9月30日,完成土方22万

余立方米.经民国22年,24年两次大水,至民国25年桐城县长奉令亲驻堤段督修,成

立了六百丈工务所,完成土方62万立方米.因土桥河口未建闸,汛期水仍从后入,江堤

腹背受水,并遭风浪袭击,虽经民国28年,30年,35年,36年零星培修,但堤埂仍断

551

断续续,堤身单薄,不能抵御江洪.

1949年洪水,永丰圩于6月15日溃破,永赖圩于6月23日漫决,汛后进行堵口复堤.1954年洪水,除永登圩外,其余三圩于7月6日,7月7日先后漫溃.汛后堵口复

堤.1955年做吴家嘴隔堤,白荡湖与陈瑶湖分开并加固石矶头两支堤.永登,永赖,永

丰,永久四片遂成.1956年9月湖东闸建成,枞阳江堤联成为一线.60年代,按超1954

年实测最高洪水位0.5米,顶宽5米,内外坡1:3进行加固.60年代末,按超1954年

实测最高洪水位2米,顶宽8米,外坡1:3.5,内坡堤顶下3.5米处筑一道6米宽平台,

平台以上坡度1:3,平台以下1:5进行加固.70年代,枞阳江堤按湖口22.5米相应水

位作为设计洪水位超高2米培修加固.1973年冬起,枞阳县集中力量自上而下按此标准

逐段培修加固.经过1973~1974年,1974~1975年两个冬春修,完成46公里堤段培修

加固,余下25公里在1979年冬至1980年春完成.三个冬春修共完成土方392万立方米,

自此幕旗山至北埂达到堤身顶宽8米,堤顶超设计洪水位0.9~1.8米,外坡

1:3.5,内

坡平台以上1:3,平台以下1:4.5,平台宽5~6米.1977年以前,枞阳江堤仅至梳妆

台闸,无为境内梳妆台至洪土庙一段山岗地尚未封闭.根据安徽省革命委员会防汛抗旱

指挥部(77)省防指字第74号《关于梳妆台洪土庙一段江堤建管工作的通知》,决定由

枞阳县于1977年冬出工修堤.堤防标准要求一次做足至堤顶高程18.4米,顶宽8米,外

坡1:2.5,内坡1:3.1982年由无为县出工继续培修完成,堤长1.338公里,全部达到

设计标准.至此,枞阳江堤堤圈延伸至洪土庙封闭.

〔除险加固〕

1954年洪水后,进行了堵口或退建修复.但由于沙堤沙基,易生险情,多年来采取"下箱"(即翻沙换土)阻水隔渗,加大断面等措施,巩固堤身堤基.除永登圩以及新做

退建堤,涵闸引河堤不需做下箱工程外,其余堤段均在外坡脚做下箱工程,计长47740米,

完成下箱土方97.18万立方米.下箱标准分大箱,小箱两种.大箱:口宽9米,底宽3米,

深3米,边坡1:1.小箱:口宽6米,底宽3米,深3米,边坡1:0.5,除沙换土,回

填夯实.

自1978年开始进行锥探灌浆,经1983年洪水考验,原渗漏堤段有了明显好转.从1978年至1988年底,完成锥探灌浆长度55.76公里,实灌土量4.01万立方米,投资

44.65万元.

全堤闸站较多,共23座,每3.2公里即有一座穿堤涵箱.湖东闸一段在172米堤长内连同该闸共有两站一闸,三个穿堤涵箱,出险处数占全堤涵闸险情处数的三分之一.全

堤除红旗闸外,其余闸站均做接长整修加固处理.

四,无为大堤

无为大堤位于安徽省境内长江左岸,上起无为县的果合兴,下讫和县的黄山寺,至1988年,全长124公里.其中无为县境内上起果合兴下讫裕溪闸,长112.5公里.和县

境内上起裕溪闸,下讫黄山寺长11.5公里.无为大堤保护无为,和县,庐江,含山,肥

东,肥西,舒城7县及巢湖市和合肥市共427.3万亩农田,500万人民生命财产以及堤圈

内工业,交通,国防建设等防洪安全.

651

无为大堤均建在江河滩地上,系第四纪全新世的河流冲积层.河流冲积层的土壤分

布比较复杂,性质很不一致.有机质粘性土与粉细砂的严格分界不明显,呈渐变过程或

中薄层交替过渡,一般的是有机质粘性土呈薄层理夹薄层粉细砂.在水平范围内,往往

在很短距离内,由一种土层变成另一种土层.整个大堤除丘陵段外,一般堤基下1~3米

以重粉质壤土为主,轻粉质壤土及中粉质壤土较少.3米以下以淤质粘土和淤质

重壤土为

主.少部地段夹薄层粉细砂或与粉细砂互层,均含有动植物碎片.有少部分地段夹薄层

泥炭,土质较松软.堤基土层经大堤的长期自重压实,强度普遍高于堤外地层强度.

细砂层大部分夹薄层淤质土,但砂层下部夹淤泥较少,颗粒也稍变粗.矿物成份以石英

为主,云母及黑色矿物居次,呈松软状.无为大堤堤身土料,由于大堤加高培厚是几次

施工,故堤身填土土壤分布互相混杂,且互层也很不均匀,一般断面大都为粉质壤土,粉

质粘土也占有一定比例.

〔堤防修建〕

无为沿江在三国时期,扬子江河道宽浅,沙洲罗列,逐渐淤长成滩.宋代圈圩垦殖. 明代至清代中叶,沿江圈圩筑堤达到了鼎盛时期.明永乐三年(1405年)修无为周兴等

乡沿江圩岸.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修筑胥家坝,原隶内地,后经冲坍,距北岸

已隔江数道.胥家坝坍后,筑周思沟坝.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鱼匕鱼口,青岗寺,

和尚于筑头坝,二坝,三坝.并在西河上游的通江口筑坝建斗门,封堵了土桥河.清顺

治九年(1652年),在鲍家桥筑四坝.康熙八年至六十年(1669~1721年)在李家祠,徐

家龙潭等地筑五坝,六坝,李公堤,韩公堤.乾隆七年至二十五年(1742~1760年),又

在古家碾,东岳庙等地筑常公堤,永定新坝,陈公堤,蒋公堤.乾隆三十年(1765年),

奉宪勘议,鼎修全堤,将沿江许多堤圈联成四大段,总长110余公里,即无为大堤的雏

形.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筑中段月堤.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起筑七坝,八坝, 九坝.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筑张谢月堤,黄丝滩堤.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筑柯

弯拦河坝二道.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七年(1802年)筑黄丝滩内堤.自清嘉庆八

年(1803年)后,濒江的堤坝屡筑屡溃,当时腹内预建之坝堤,坍塌过半,存者亦非旧

制.道光年间至光绪二年(1876年),筑刘渡上及侯王庙拦河坝堤,新河南岸堤,杨弯长

堤,三坝埂,李莹外堤,东滩圩横直堤等15处.道光年间,神塘圩崩退筑永固堤.同治

九年(1870年)筑万家滩堤.同治十二年(1873年)筑泥汊,栅港二坝,将两河堵塞. 光绪年间筑泥汊河坝并建斗门.宣统三年(1911年)筑五里碑堤.民国20年(1931 年)为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水年.八月十四日,无为江堤迭次出险,虽全力抢救,但仍无

济于事,终于在黄丝滩,观寺港两处同时溃决.堤内九百四十余圩口,亦相继溃破.洪

水滔滔,一泻千里,相邻各县亦成泽国,人畜漂流,庐舍为墟.无为江堤破坝后,江

仍不断上涨.九月十五日黑夜,又在上游五里碑附近之黄泥嘴,张家两处溃决,内河,

内湖水位随之陡涨1.5米左右,合肥,巢县,和县,含山等县亦涨水1米有余,原避水

于高阜的灾民,又再遭洪水漂没.是年大水之后,便筑戴家龙塘堤,散斗门堤,次年筑

神塘河横坝.

自明永乐三年(1405年)筑江堤算起,至民国37年,筑坝退坝约68次,共筑堤段

约94处(不包括一般堵口复堤).堤线迂回弯曲,都是当时筑堤退坝联圩并圩的遗迹.其

751

中,黄丝滩江堤自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至民国31年共退建四次.最后一次退建黄丝

滩大堤工程,在抗日战争时期,是皖中抗日根据地的一个著名水利工程,于民国

32年12

月动工,民国33年5月初竣工.动员民工13000余人,并有繁昌,南陵等县民工参加,

筑堤长7.25公里,完成土方162.8万立方米.该堤是在皖中行署主任吕惠生领导下建成

的.吕惠生在民国34年新四军北撤时不幸被捕,是年11月在南京江宁镇英勇牺牲,新

堤建成即命名为惠生堤以资纪念.

至建国前夕,无为大堤堤顶超民国20年最高洪水位不到1米,堤顶宽度3~5米,, 内外坡不足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级党,政,军领导人均十分重视无为江堤的建设工作. 1949年汛后,巢湖专署决定对无为江堤进行整修.1949年冬至1950年春,对无为大堤

作了全面测量,普遍培修和局部退建.新退建的堤段有安定街退建1250米,青山

圩退建

365米,连同普遍培修共完成土方252.8万立方米.培修标准为堤顶超高1931年

最高洪

水位0.5~1.0米,外坡1:3,内坡1:2(自堤顶下3米为1:5).经过一个冬春的整修,

尚未达到标准要求,故于1950年冬至1951年春,无为江堤又完成土方84.4万立方米.

1954年长江出现大洪水,8月1日凌晨2时,1950年退建的安定街江堤漫溃,决口长度迅速发展到716米,江水位持续在警戒水位以上达147天.汛后,为尽快堵复决口,

10月下旬,成立了安徽省长江堵口复堤指挥部.11月,经芜湖专区堵口复堤指挥

部批准,

将原无为县安定街堵口工程指挥部改为无为大堤的复堤指挥部,自此,有无为大

堤之名

称.无为大堤复堤工程标准为:堤顶超过1954年实测最高洪水位1.8米,顶宽8

米,外

坡1:3~1:4,内坡1:4~1:5.按此标准全面整修,工程量大,计划从1954年冬至1957年春分三期完成.总计动员民工26万多人,完成土方2134.52万立方米,实

用经费

1421.77万元.这一次全面整修,加大了堤防断面,为增强抗洪能力创造了条件. 1957年冬至1958年春,无为大堤仅做土方7.2万立方米,1959年后连续四年均未施工.1963~1967年,也仅完成54.8万立方米土方.据1965年勘测,多数堤段没

有达

到堤顶高超1954年实测最高洪水位1.8米的标准,有的堤段隐患甚多.

继1953年凤凰颈闸建成后,1967年裕溪闸的建成,无为大堤的堤圈由裕溪闸延伸至

黄山寺.

1968年9月起,经过两个冬春的兴修,无为大堤青岗寺至裕溪闸堤段,顶高已超过1954年实测最高洪水位1.8米,内坡全部在堤顶下3.5米加筑7米宽的平台,抗

洪能力

已超过1954年复堤的设计标准,两年共完成土方716.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

262.6万元.

1972年,水利电力部召开了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座谈会,提出防御1954年型洪水, 以湖口水位22.5米的相应水位作为近期防洪规划水位.安徽省水电局要求无为

大堤以凤

凰颈水位15.84米作为设计水位,超高2.5米.1977年,巢湖地区决定将无为大堤按湖

口水位22.5米相应的水位做足标准.汛期的任务首先使丘陵七段达到标准,青岗寺至黄

山寺堤段,由于任务大,先做小断面防汛子埂,子埂顶高按标准做足,顶宽2米,内外

边坡1:1.其中下沟至田沟段堤顶属合裕公路,改为在堤顶外侧建浆砌块石防洪墙,全

长5600米.自1977年5月至1978年12月,全部工程竣工.计完成丘陵七段(加培后

连成五段共长9865米)土方46万立方米,防汛子埂土方51万立方米,防洪墙浆砌块石

851

5675立方米,混凝土1546立方米,实用经费78.88万元.

1982年11月,水利电力部以(82)水电水建字第101号文审批无为大堤加固工程

计文件,批准无为大堤设计洪水位为湖口水位22.5米的相应水位,堤顶超高为2米.顶

宽8米,外坡1:3,内坡上部1:3,下部1:5,不设平台.

安徽省水利厅于1984年7月31日,以(84)皖水计字第476号文报告对无为大堤堤顶超高问题向水利电力部作了申复,提出无为大堤超高2米是偏低的.

1984~1989年,按照湖口水位22.5米的相应水位超高2.5米的标准,经连续五年的

施工,无为大堤已有100公里的堤段达标,占堤线全长的80.6%,完成加固土方510

立方米,国家投资1928.56万元.

〔除险加固〕

锥探灌浆:无为大堤锥探灌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56~1966年为第一阶

段.1956

~1958年进行了锥探试点,1964~1966年,无为大堤各管理所建立锥探队锥探.以人力

冲击堤身造孔,灌入黄沙.以灌入黄沙的数量判断隐患的性质,目的是普查堤身隐患

(洞穴,裂缝),必要时进行开挖回填处理.1973~1975年为第二阶段.改进工具并采用

重力自流灌浆.人工拌和泥浆,自流灌入堤身,充实空隙,消除隐患.1976~1985年为

第三阶段.采用机械锥孔,压力灌浆.压力灌浆系用造浆机拌和泥浆,流入贮浆桶后,由

泥浆泵通过橡胶管道送到待灌堤段,分若干支叉管注入孔内.10年来共投资65.6万元,

锥灌堤长29.53公里,灌入堤身土方4.06万立方米,处理了安定街,白玉池,十三丈等

渗漏堤段.此外,利用药物灌浆消灭堤身白蚁也取得明显效果.

机械冲填:无为大堤系建筑在第四纪冲积层上,堤基多系沙层,基础较差.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地表粘土覆盖层遭到严重破坏,有的堤段沙层裸露.历次的堤身培修

使沿堤两侧留下很多的取土塘.此外还有历史上江堤溃口形成紧靠堤脚的"八大龙塘".

这些"龙塘"面积大,塘口深,水面面积总计61.38万平方米.沿堤两侧形成的大小沟

塘连绵不断,相应堤长达95.64公里,长年积水,破坏了堤身的稳定,降低了无为大堤

的抗洪能力.

建国以来,为加快堤身稳定,对大堤的沿堤沟塘多次进行人工填塘施工.自1977年

开始,采用机械冲填填塘措施.至1979年,完成了缺口,大戴家,小戴家,丁家等龙塘

的冲填.1980~1988年,又完成了缺口外滩,五四龙塘,三坝埂,刘渡,姚沟,闵拐,白

玉池,汤沟,中路,凤凰颈,骆家,刘拐,郑家湾,惠生堤等堤段的冲填.1983~1988 年完成了裕黄段沟塘冲填.

截止1989年底,先后在沿堤的22处堤段开展填塘施工,共完成冲填土方19778.48

万立方米.冲填沿堤沟塘长度为内坡49015米,外坡44749米.造地面积850.15万平方

米.

堤身暗斗门处理:深埋于无为大堤堤身中废弃的古老暗斗门共计67座,主要分布

堤线的中段,成为大堤隐患.这些斗门为圬工结构,已不具备原来作用,在堤防建设过

程中又未予拆除,因而埋入堤身,故称暗斗门.民国21年(1932年)已封堵22座,1949

年江堤培修时封堵3座,1955年培修时封堵33座.但少数斗门,抗旱时又扒开,开后又

堵.至1962年,全部斗门均已封堵,但只是简单地封堵两头,洞身并未处理,可能形成

951

渗漏等隐患.1980~1981年,重新查找到52座暗斗门的位置,埋设标志并建档备查,对

其中35座进行灌泥浆处理.1981年选择军田斗门挖开察看,发现灌入浆液干缩后洞内不

实,泥浆水份也未能蒸发掉,此法收效甚微,不能达到预期效果.1983年采取了开挖大

堤,彻底拆除暗斗门然后回填土的办法,解决暗斗门隐患.至1988年共挖除暗斗门22座,

完成土方33.81万立方米,拆除砌石650立方米.

惠生堤险工处理:惠生堤险段长4500米,土层为近代河相沉积.下层为细砂,层厚45米左右;基岩为红砂岩,表层为淤泥质粘土,粉质壤土及砂壤土;层厚从几十厘米到

几米,土层成菱体相杂.个别地段砂层裸露,经调查共有14条砂沟贯穿堤基.堤外覆盖

层薄,内堤脚40米以外沟塘连片,塘底砂层裸露,成为无为大堤最大的隐患.1964年汛

期,内坡发现管涌,在管巷,小巷抢做平铺沙石导渗工程.1973年汛期(芜湖水位11.6

米)外滩圩堤漫破后,该堤直接挡水.内坡脚及护堤内发生管涌46处.翻砂鼓泉的最大

直径达20多厘米,险情严重,当即抢做平铺沙石导渗工程26处,险情得到缓和,保住

了大堤.汛后研究彻底处理,于1974年在临水坡做粘土铺盖防渗,长4200米,宽60米,

厚1.5米,土方37.8万立方米;在背水坡做填塘压渗,长4500米,厚1.0米,宽40米,

土方18万立方米;沿背水坡堤脚做沙石导渗沟一道,长3400米,沟深1.4米,宽2.3米;

护堤地上每隔40米左右做横向导渗沟一道,宽1.5米,计85道,与堤脚导渗沟连接,以

利导渗.自处理后,由于有外护圩堤挡水,此段干堤迄今未挡水.

1988年,无为大堤管理局按安徽省水利厅《关于无为大堤惠生堤堤基渗流加固工程

和设计的批复》及(88)皖水计字第38号,皖水计字(88)第226号,(88)皖水计字

第434号文件批准的加固设计措施加固.惠生堤险段处理,确定堤内采用机械冲填,增

加盖重,防止渗透破坏.堤后树木全部伐掉,以利防汛检查;堤外离堤脚30米以内的树

全部清除,并将铺盖土挖翻重塑,分层压实,以增强防渗效果;30米以外的树保留,以

起防浪作用.铺盖重塑施工由无为大堤管理局组织实施.填塘压盖由水电部第十三工程

局承担.全部工程于1988年汛前基本完成.主要工程为冲填土方及其整平的填塘压盖处

理,铺盖处理中的表层土清除,翻土深0.6米重塑,碾压含树根挖除后的坑洼加回填夯

实和栽铺草皮等,总投资为277.9万元.

沿堤涵闸的除险工程:凤凰颈闸是一座设计排涝流量为112立方米每秒的中型涵闸,

于1953年建成并投入运行.控制流域面积1900平方公里,排涝60.7万亩,灌溉131.58

万亩.闸的结构型式是双孔钢筋混凝土胸墙式闸,弧形钢闸门,单孔净宽5.6米,孔高

4.0米,闸底高程

5.0米,闸室长21.3米.两台10吨人力启闭机.完成土方19.5万立

方米,石方6469立方米,混凝土2831立方米,国家投资78.8万元.

凤凰颈闸于1953年建成,原设计长江洪水位14.0米,相应内河最低水位10.0米, 公路桥面高程15.0米.1954年实际最高洪水位15.34米,显示原设计洪水位偏低.随着

堤防的加高培厚,1958年利用原公路桥栏杆改建为钢筋混凝土防洪墙,墙顶高程为17.28

米.1965年又在原公路桥上重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面高程加至17.24米并建简易启

闭机房.

1980年,关于无为大堤加固工程的设计标准,安徽省水利厅提出要按湖口水位22.5

米的相应水位并计入区间支流注入和高潮影响,计算凤凰颈水位15.84米为设计洪水位,

061

加超高2.5米,即18.34米为堤顶高程.此闸虽经几次维修加固,1958~1980年,累计

使用经费22.76万元,工程状况有所改善,未达防洪标准,抗滑稳定问题仍未解决.1981

年,由巢湖行署水电局进行全面整修加固,安徽省长江修防局参加了设计方案研究,采

用了原闸门位置向上游移动8.55米,重做门槽,胸墙和启闭台,同时升高墩墙;将原弧

形钢闸门改为直升钢闸门.这样,在长江洪水位15.84米时增加了闸室的水量,增

大了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满足了设计要求.新建了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面高程18.34米,闸

上游增筑了两排消力齿.1982年6月竣工,共完成土方3.5万立方米,石方1290立方米,

混凝土1000立方米,投资58.4万元,较成功地解决了该闸的稳定,防渗,消能,防冲

等各方面的问题,达到了除险加固的目的.

60年代建成的裕溪闸,设计排水量为1170立方米每秒,属大型水闸工程.枢纽工程

由节制闸,船闸,鱼道,拦河坝,公路桥组成,与巢湖闸组成巢湖,裕溪河梯极水利枢

纽,是巢湖流域220万亩低圩农田和沿湖丘陵地区328万亩耕地的防洪,排涝,灌溉和

发展航运的主体工程.节制闸24孔,每净宽5米,其中浅孔16孔,闸底高程5米,闸

室长14.5米;深孔8孔,闸底高程2.5米,闸室长20米,公路桥面及胸墙顶高程14.0

米;闸身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双曲拱公路桥,每两孔为一块底板,沉陷缝设于中墩,

钢丝网水泥平面闸门.防洪按百年一遇设计(闸上水位10.2米,闸下水位12.5米),三

百年一遇校核(闸上水位11.4米,闸下水位13.2米),允许最大水位差1.8米;排水设

计流量1170立方米每秒(闸上水位11.5米,闸下水位11.3米),校核流量1400

立方米

每秒(闸上水位11.62米,闸下水位11.35米);蓄水设计闸上正常水位8米,限制闸上

最高水位8.5米,限制上下游最大水位差4米;引水设计最大流量300立方米每秒.船

闸按三级航道设计,长195米,净宽15米,通航能力2×1000吨,最小通航水深2米,

最大通航水头差5米.鱼道长250米,宽3米(内分1米,2米两道).拦河坝顶高程14.84

米,是无为大堤的组成部分.

裕溪闸建在软基上,闸基为软淤泥,颗粒组成属中粉质壤土.土壤结构具有明显的水平层理,夹有1~3毫米的薄细砂层.土壤天然含水量一般在40%~50%,孔隙比大于

1.0,且不随土壤埋藏深度的增加而改变,是一种欠压密的软淤.该闸运行20多年,其

最大沉陷量达461毫米,致使工程多处发现变形和裂缝.1971~1985年,曾先后进行了

5次较大的补强加固,累计使用经费85.25万元.由于原工程是以1954年长江实测最高

洪水位设计的,标准偏低,抗滑稳定性不够,因此,这5次加固,仍未根本解决问题.1987

年由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的《裕溪闸枢纽加固改建工程初步设计》上报水利

部,经批复核定加固经费1270万元,预计在"八五"计划前期可竣工.

建国后至1980年,先后在大堤改建和新建了27座小型涵闸.1980年在《无为大堤

加固工程扩大初步设计》中,对一些不符合新的堤身断面标准及存在险情的小型涵闸,亦

列入加固计划.为此,1983~1989年,挖除了小型涵闸3座,整修,加固和重建了5座,

共用经费51.64万元.

与干堤成圈的圩堤建设:与无为大堤成圈的河堤及外滩圩堤主要有二十四联圩,上

九连圩,下九联圩,石板隆兴洲和永定大圩.这些圩堤自1954年以后,全都安全渡汛.

无为县的上下九连圩属无为大堤成圈圩,沿西河,裕溪河堤防80余公里,是无为大堤的

161

后河安全屏障,汛期一旦出险,将直接威胁无为大堤和淮南铁路的防洪安全. 1983年大水以后,上下九连圩通过连续四年堤防兴修,完成圩堤加固工程土方562

万立方米.拆除险病涵,闸,陡门29座.加固接长,改建涵闸,陡门和排灌站出水箱(池)25座.机械冲填堤内龙塘18处,土方共50.5万立方米.堤防粘土灌浆8处4750

米,现有堤防已达20年一遇防洪标准.

五,芜当江堤

芜当江堤位于长江下游右岸,上从芜湖市青弋江入江口起,下至当涂县姑溪河入江

口止,江堤长36.528公里.通江河堤长50.75公里,起讫点均从芜湖铁路桥至当涂铁路

桥.整个堤圈保护芜湖市及当涂县的26.15万亩农田,50.45万人口和城市,铁路,公路,

国防设施的防洪安全.

与芜当江堤成圈的河堤是青弋江,水阳江堤防.整个堤圈包括芜湖市东河圩,市区防洪墙,西江圩,二圩,当涂县一五圩,芜湖县万春圩.

〔堤防修建〕

芜当江堤各圩,原为众多的小圩,大多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芜湖县

万春圩始建于三国时期(220~280年),后逢大水,一度荒废,其间有议修复者,为反对

派所阻,未能实现.宋嘉六年(1061年),江南转运使张,通判谢景温,力排众议, 垦建成圩,赐名曰万春,始有万春圩之名.其后复经几度荒废,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探析水利工程生态堤防建设

探析水利工程生态堤防建设 1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种由人力改变天然的生态环境的行为,在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现今,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的越发迅速,所以,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建设 工地周边的水资源与陆地生物或者是历史遗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 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周边的环境保护工作既是依偎互存的关系同 时也是相互约束存在的。在水利建设的过程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利 益,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工作联系起来,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经济与生态同步发展。 2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水利工程对水质的影响 在水利建设工作完工后,水库的水位大涨,这样就会引发过水断面增高,甚至发生沉清作用。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使水体中污染物被稀释开来,或者是扩散与降解。当水库竣工之后,进入到水库中 的水的自我净化能力就减弱了,导致严重的水污染。水库常会出现水温分层的问题,这时就会形成屏蔽作用,污染物的扩散能力和水气界面交换速率降低。最后就会使复氧能力减小,这时就会严重影响到水质,甚至造成河道的污染。影响水质的另一方面因素就是水利工程坝下径流的调节能力的大小。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要控制坝下径流的大小以对水进行及时的更新,保证水质,避免水污染问题的出现。

2.2 水利水电工程对陆生生态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极易对当地的水土造成破坏,一方面会使土地的营养成分与土质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当地的水质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水污染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陆生生物赖 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甚至,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需要对当地的物种进行迁移,离开了他们曾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陆生生物的生活质量往往就大不如前。同时迁移的物种也会使所迁移到的地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严重情况。3 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3.1 环保施工,减少水污染 在水利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由施工带来的污染,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管。对于施工的建筑材料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筛查, 避免使用劣质产品,另外在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也不能随意堆放或 是随意丢弃,建筑垃圾要进行集中堆放,在施工之后进行及时集中的处理,防治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除此之外,建筑 人员在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严禁向农田或是河道当中排放,防治出现河道污染的情况。只有绿色施工,才能避免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也只有绿色施工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使经济与生态环境得以同步发展。 3.2 加强工程规划,加强对陆路生物的保护

项目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1 项目简介 (3) 1.1 项目背景 (3) 1.2 项目目标 (3) 1.3 本期项目范围 (4) 2 项目管理系统设计 (5) 2.1 建设目标 (5) 2.2 平台架构 (5) 2.3 业务流程 (6) 2.4 功能规划 (6) 2.4.1 项目动态 (6) 2.4.2 项目启动与结项 (6) 2.4.3 项目计划管理 (7) 2.4.4 项目执行与监控管理 (7) 2.4.5 报表管理 (8) 2.4.6 知识库管理 (8) 2.4.7 用户管理 (9) 2.4.8 角色管理 (9) 2.4.9 权限管理 (9) 2.4.10 日志管理 (9) 2.4.11 数据字典管理 (9)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项目开发、交付、运维、交易业务开展,处于粗放管理状态。目前通过邮件、会议、报告等形式对项目信息、进度、任务进行管理。人员沟通任务工作量大,不利于信息资料传递准确性、一致性。另外,项目信息保存在不同的员工和部门中,不能对项目整体进度、计划执行情况有全面、直观的了解。另外项目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在不同部门间共享,相互之间不了解,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推动业务的进展。以至于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甚至影响决策。 1.2项目目标 1、解决多项目实时监控的难题 横向监控:可以实现对多项目的监控。及时发现项目的问题,并且可以将一些隐蔽在下面的问题通过类似项目之间对比等方式发现,而无需等到问题暴露出来才进行处理。 纵向监控:通过对项目深度的监控,掌握项目各个可能发生问题的环节,将问题挖掘出来,而不是停留在事务的表面,简单的进行了解,这样实现了对项目的全面监控,从而确保了项目的有效执行。 2、改善工作流程,固化优秀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复制” 任何类型的项目,企业在管理上都应该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流程和模式;在承接一个具体项目时,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通过本系统,可优化企业的工作流程,固化优秀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复制的连锁效应。 3、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和辅助决策能力 集中沉淀项目实施过程的大量数据,通过知识管理功能有效的管理这些资源,为企业领导的战略提供定量的、有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提升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4、提高项目计划和进度的控制能力

长江堤防工程验收管理办法

长江堤防工程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长江堤防工程验收管理,使验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堤防建设达到设计规模和要求,保证堤防工程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规程、规定,结合长江堤防工程建设的特点,特制定长江堤防工程验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长江干、支流和洞庭湖、鄱阳湖的一级、二级堤防及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的验收。三级及三级以下堤防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参照本办法适当简化,由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条工程验收的目的: 按照批准的设计进行建设。 1、检查工程是否 2、检查已完工程在设计、施工及设备制造安装等方面的质量,并对工程施工质量做出评价;对验收遗留问题提出处理要求。 3、检查工程是否具备运行或进行下一阶段建设的条件。 4、及时办理工程移交,发挥工程效益。 第四条验收工作分为分部工程验收、阶段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对于工期短、工程规模较小、结构比较简单,且批准的总投资在200万元以内的工程,阶段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等验收工作可以适当合并。 经项目审批部门批准分期建设的建设项目,每期工程完建后,经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核准,可分期进行竣工验收。 第五条验收工作的依据是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有关政策法规、规范、规程及标准,批准的设计文件、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以及相应的设计变更和修改文件,工

程施工合同及由监理单位签发的文件、设备技术说明书等。利用外资项目的验收工作,还必须符合外资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六条验收工作的程序和内容、工程施工质量评价以及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单元工程的划分,执行SL223—1999《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以下简称规程SL223—1999)和SL239—1999《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SL239—1999)的规定。验收所需费用按规程SL223—1999规定由项目法人列支。 第七条在工程建设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无适用的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时,项目法人应及时组织编制相应的技术检验标准,按分级管理的原则报批并向水利部备案。一、二级堤防报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批准,三级及三级以下堤防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八条竣工验收和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实行分级负责制。 一级堤防验收由水利部(或委托长江委)主持;二级堤防验收由长江委(或委托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主持;三级及三级以下堤防验收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其确定的单位主持,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的验收由长江委主持。 长江堤防加固工程项目中,由长江委组织实施的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和由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堤防加固工程(以下简称非隐蔽工程)分别整理验收资料、进行竣工决算和审计,分别进行分部、阶段和单位工程验收。每个堤防加固工程项目中隐蔽工程和非隐蔽工程的单位工程验收完成后,方可进行该项堤防加固整项工程(包括隐蔽工程和非隐蔽工程)的竣工验收,并形成项目竣工验收鉴定书。整项工程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包括汇总建设管理报告、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和草拟竣工验收鉴定书等,由计划下达投资额较多的一方项目法人负责,其他项目法人应按其要求主动给予配合。竣工验收会议经费由各项目法人按计划下达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分别负担。

堤防工程建设计划管理制度

堤防工程建设计划 管理制度 1

堤防工程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堤防工程建设计划管理,进一步管好用好堤防工程建设投资,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利产业政策>及国家有关投资计划管理法规,结合堤防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计划管理是指堤防工程建设计划的职责划分、基本建设程序、投资安排原则、计划管理、检查监督、工程验收和后评估、奖惩措施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各类堤防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复建以及堤基处理、穿堤建筑物、堤岸防护、崩岸治理、险工险段处理等范围。 第四条堤防是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的基础,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建

立健全计划管理机构,完善计划管理制度,充实人员,明确责任,保障计划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堤防工程建设计划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责划分 第五条水利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各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负责组织制定全国防洪规划、堤防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组织拟定一定时期内堤防工程建设的管理措施和建设重点。 第六条根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力争三年内使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干流的1、2级堤防工程,配合使用其它防洪设施,达到能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标准,其中重点地段的堤防达到能防御百年一遇洪水的标准。 第七条堤防工程建设应优先保证水毁堤防工程修复、堤防基础防渗处理、填塘固基、重点崩岸治理、险工险段治理、堤身断面未达标堤段加高培厚和病险穿堤建筑物除险加固等确保安全度汛的项目建设。 第八条堤防级别为1、2级,以中央投资为主体的堤防工程,国际界河和跨省重要支流等堤防工程,按基本建设程序,由水利部组织审查、审核,国家计委审批确定投资规模。以中央参与投资的3、4 级堤防工程,按基本建设程序对工程项目立项,可研报告由流域机构 3

堤防工程项目划分标准

堤防工程项目划分标准 堤防工程项目划分标准是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239-1999)附录A,结合堤防工程实际情况,对分部工程和单元工程划分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具体见表。 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填表基本规定 堤防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以下简称《评定表》)是检验与评定施工质量的基础资料。工程竣工验收后,属归档长期保存资料,其填写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填表基本规定 (1) 《评定表》应使用蓝色或黑色墨水填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填写。 (2) 文字应按国务院颁布的简化汉字书写,字迹应工整、清晰。 (3) 数字用阿拉伯数字(1、2、3、.9、0);计量单位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并以规定之符号表示(如:MPa、m、m2、mm、t .等)。 (4) 合格率用百分数表示,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如恰为整数,则小数点后以0表示,如%。 (5) 需改错时,将错误用两道直线划掉,再在其右上方填写正确文字(或数字),禁止使用改正液、贴纸重写、橡皮擦、刀片刮或用墨水涂墨等方法。 例:表面有裂,抗压强度。 (6) 单元(工序)工程完工后应及时评定其质量等级。 (7) 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中: 表头①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名称和编码:按项目划分确定之名称和编码填写; ②单元工程名称、部位:填写该单元名称(中文名称或编号),部位可用桩号、高程等表示; ③施工单位:填写与项目法人签订承包合同的施工单位全称; ④单元工程量:填本单元主要完成工程量; ⑤检验(评定)日期:年――填写实际4位数,月――填写实际月份(1~12月),日――

填写实际日期(1~31日),检验日期由施工单位填写,评定日期由项目监理机构填写。 (8) 在质量标准栏中,凡未列出具体要求的,其内容应由监理工程师依据设计文件和合同技术规范确定并填入该栏中。如:质量标准栏凡有“符合设计要求”者,应注明设计具体要求(如内容较多,可附页说明);凡有“符合规范要求”者,应标出所执行的规范名称及编号、条款。 (9) 在检验记录或检查结果栏中,应填写检查、检测的实际数据或情况,数字记录应准确、可靠、小数点保留位数应符合本规定和其它有关规定的要求;文字记录应真实、准确、简练;表中缺项的填写栏用斜线划去,以表示无此项。 (10) 监理人员的复核应贯穿施工全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随时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记录,并进行必要的签认,同时做好自己的抽查记录,作为复核《评定表》的依据;对于检验结果用符号表示的(如打“√”、“×”等),其施工原始记录应作为备查资料附于表后。 (11) 表尾填写: ①施工单位“三检”人,分别由负责初检、复检及终检的人员签名;金结及机电类单元工程表尾签名栏中的测量人员,由负责该表格项目测量、测试、检验的人员签名。如果该工程由分包单位施工,则单元(工序)工程“三检”人由分包单位负责初检、复检及终检的人员签名;对于重要隐蔽工程、关键部位的单元工程应由联合小组核定质量等级;当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自评时,由分包单位填写表格,并进行初验、复验,总包施工单位进行终验。 ②监理单位:填写监理单位项目监理机构名称,相应栏目由负责该项目的监理工程师(或现场监理工程师)签字。 ③表尾所有签字人员,必须由本人按照身份证上的姓名签字,不得使用化名,也不得由他人代签,签名字迹不得潦草。 二、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1)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应在施工单位质检部门组织自评的基础上,由监理机构核定。 (2) 重要隐蔽工程及工程关键部位经施工单位自评合格后,由监理机构、质量监督、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核定其质量等级。 (3) 工程质量等级按国家规定划分为“合格”和“优良”两级。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javascript:void(0) 14条发包人收到承包人递交的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的结算资料后,应按本办法规定的期限(合同约定有期限的,从其约定)进行核实,给予确认或者提出修改意见。发包人根据确认的竣工结算报告向承包人支付工程竣工结算价款,保留5%左右的质量保证(保修)金,待工程交付使用一年质保期到期后清算(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质保期内如有返修,发生费用应在质量保证(保修)金内扣除。 一、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21条的规定,“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另行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这是“黑白合同”应当以白合同进行结算的基本原则。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 应当注意的是,不是必须招投标的工程项目,但是,当事人按照招投标的程序进行了招投标,签订了施工合同并进行了备案,此后双方又签订了黑合同的,也应当适用《司法解释》第21条关于以备案合同进行结算的规定。 理由: 依据《招投标法》 第四十六条规定,“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招标投标活动,适用本法”。即虽然不是必须招投标的工程项目,但是,当事人进行了招投标,就适用招投标法,受招投标法的规范和调整。 二、必须招投标的工程项目,招投人没有按照法定招投标的程序进行招投标,而是自行招标或者是议标的,视为没有办理招投标手续,所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建设工程纠纷按照无效合同处理。 理由: 《招投标法》第五条“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自行招标或者议标,无法保证公开、公平、公证。 三、必须招投标的工程项目,因串标、围标等原因导致中标无效的,所签订的施工合同也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发生纠纷,按照无效合同处理。 上述合同备案后,双方又签订了与备案合同实质性内容不同的施工合同或者补充协议的,前后两份合同均无效,应当按照实际履行的合同进行结算。 理由:因为中标无效,前合同无效。因为工程项目为必须招投标的项目,后合同没有招投标也无效。 四、必须招投标的工程项目,没有经过招投标就签订了施工合同,有的承包人已经进场施工,因无

当前长江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现状及发展思考

当前长江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现状及发展思考 发表时间:2018-12-22T20:00:36.64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作者:陈宏松 [导读] 本文先在意识不够、管理效率低下以及人才建设相关方面,对长江河道堤防工程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安徽省宿松长江河道管理局安徽六安 246531 摘要:本文先在意识不够、管理效率低下以及人才建设相关方面,对长江河道堤防工程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在提升人员综合、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以及加强管理工作认知相关基础上,对长江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的发展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河道堤防;工程管理;发展;长江 长江河道堤防是我国重要的工程,长江是我国境内的重要河流,其关系着文化、地理与交通等各个方面。河道堤防对于长江及其流域而言十分重要,其能够起到防洪与排涝等作用,所以堤防工程的管理也是极其重要的。经过对长江河道堤防工程的管理,可以维护整个堤防工程的完整,保障工程安全,充分发挥工程的防洪、抗风浪以及风暴潮等相关的作用,经过技术、经济以及行政等方式对河道堤防进行管理,能够促使工程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对长江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现状与发展进行分析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长江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现状 (一)管理意识不够 最近几年中,我国将经济发展为主的中心思想正在不断的推进与深入,河道采砂以及洗矿等违规行为逐渐增多,领导层干部与管理人员在堤防工程管理上的意识还不够。当前我国对河道堤防的管理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部分人员还是认为河道属于天然形成的结构,所以不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并且对水土流失与水环境等相关的改善工作认知不够,这些都让堤防工程的管理意识不太深入,进而对长江河道堤防的工作与运行形成了影响。 (二)管理效率低下 河道堤防管理中包含的部门比较多,在实际工作中各部分的责任和权力不太明确,这样就降低了管理效率。在当前的管理工作中,堤防管理局、交通航运部门、环保部分等都有着河道堤防的管理权。这些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能相互交叉,但是各个部门之间却又是独立的,不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部门的实权无法落实,进而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三)人才队伍建设不够 因为河道堤防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太够,再加之部门一些岗位待遇吸引力不够强,因此导致了岗位人才流失比较快。特别是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一般都不愿进入到基层的水利建设管理工作中。在这种情况下,长江河道堤防工程的管理工作质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长江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的发展措施 (一)加强管理工作认知 河道堤防影响到周边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对当地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有一定影响,其是一项十分关键的纯公益性事业。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使用各项媒体技术向所有人宣传管理工作重要性。各地区的政府与村民可以实施一些河道保护活动,提升人民群众保护河道堤防的意识与认知。各地政府还要增加对河道堤防管理的资金投入量,积极获取国家财政的支持,考虑当地河道堤防管理的实际情况之后,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难处,让河道管理工作受到所有人的重视。 (二)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要想做好河道堤防的管理工作,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这些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对河道堤防管理效果有着直接影响。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加强对人才培养的力度,需要选用一批有着较强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并且要合理的配置人才结构,要在技术层面和理论层面上进行。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对部门原有的员工进行定期培训,还需要将这些人员进行分组培训,把工作人员参与培训当为考核评价中的必要条件。在培训的时候需要选用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现场指导,可以以河道堤防为主题举办专题讲座,介绍先进管理技术与方式。在培训之后需要有实际的考核与评价的体系,经过考核之后要颁发合格证书,没有经过考核的则要再一次接受培训,这样能够提升员工工作热情。在此过程中还需要给予一定的补贴,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来提升河道堤防工程经济效益,从而提升员工薪资待遇,引进更多的人才进入到管理部门中。 (三)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要想确保河道堤防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需要建设规范合理的管理机制作为基础。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探索建设河长、湖长责任制度,实施地方行政管理领导的负任制度。最重要的是建设河道管理维护体系,在社会的发展中,体系要更加的市场化、专业化以及社会化。为了让堤防边坡更加安全和稳定,对相关设施进行有效的保护,保障防洪防汛工作力度更强,需要做好科学有效地维修养护工作。维修保养工作可以经过开放式的招标方式,选用信誉好和资历比较强的企业和单位,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来实施管理养护分离制度。这样就能够依据合同的条件和内容执行各自的责任,解决部门之间权利混淆的现象。管理方需要安排专门的检查堤防养护工作的人员,对堤防工程养护和质量进行考核。技术人员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并且做好检查与检测工作,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且使用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除此之外还需要建设联动机制,河道堤防管理部门要定期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与交流,构成良好的联动机制。政府部门还需要建设一个河道堤防管理机构,这个机构要专门管理河道堤防,不管是审批河道工程或者是河道堤防建设管理,全权由这个机构处理。这样不但能够缓解各种分散权利上的纠纷,同时还能够让河道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强执法力度,一旦有违法事件的发生需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在根本上提升河道堤防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 (四)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先进技术都被使用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这些先进技术提升了工作效率,促使了行业的发展。而河道堤防作为一项关乎民生的工程,在管理工作中引入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很有必要。传统河道堤防安全检测方式无法满足后期河道堤防的管理需要。所以,河道作为一项防洪减灾、美化环境与保护生态的工程,在管理工作中可以使用同位素、GPRS定位以及CT层析探测等相关的技

水利堤防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毛倩

水利堤防工程施工技术探讨毛倩 发表时间:2017-09-13T10:25:00.5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作者:毛倩[导读] 摘要: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做好防堤防渗措施有利于抵御洪涝等自然灾害,使得水利工程的发展能顺利的展开,确保水利工程的发展进度。 身份证号码:32100219880814xxxx 摘要: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做好防堤防渗措施有利于抵御洪涝等自然灾害,使得水利工程的发展能顺利的展开,确保水利工程的发展进度。在实际情况下不利于水利施工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外界的影响力,要根据具体现象实行相应的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本文结合了当下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发展的情况,对防渗 施工技术的方法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引言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科学实验,堤坝防渗加固技术发展迅猛,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外观工艺质量好,施工效率不断提高,对于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把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预防洪涝等灾害的发生,还可以进行水力发电,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电力资源。水利工程的建设比较广泛,应用的地方也非常多,修筑在江河外围及开垦地边缘,在海风和海浪来袭时,有效的对这些自然灾害进行良好的防御,还可以改变洪水的游经路线和范围,让洪水在泄洪通道内游动,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年限。除此之外,在农田周围修建的水利堤防防渗,还可以进行围垦造田工程,改善农作物的发展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丰富的水资源,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有利于农业的顺利进行,提高粮食产量。 2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2.1高压喷射 高压喷射防渗技术主要利用高压射流原理,通过浆液对土层实施破坏与冲击,从而将土层颗粒进行混合,并在硬化后构成防渗墙,利用对地基防渗性能的提升,实现地基加固的目的。首先,施工准备。结合钻孔机的使用对管径位置予以确定,并将灌浆管置于其中,利用浆管喷头完成涂层浆液喷射工作,再者土层搅拌、切割工作的开展,可在土层结构破坏的前提下,与浆液进行混合从而构建新型凝结体。其次,技术特点。从整体上来看,高压喷射技术具备设备简易、操作便捷、效率高和成本低、质量优以及适用空间广的特点,可在水利工程多项防渗工程中得以运用。最后,喷射方式。现阶段,高压喷射防渗技术主要分为定向喷射、摆动喷射和旋转喷射。其中定向喷射、摆动喷射在地基防渗中较为常见,主要用于边坡加固环节;旋转喷射:通过对地基稳定加固的方式,强化地基抵抗性能,以此避免地基渗漏和变形状况的出现。 2.2帷幕灌浆防渗 用帷幕灌浆防渗的方法进行对堤防防渗的施工,为了进一步确保防渗施工效果,要按照对浆液配制的要求进行配制,配制的浆液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胶凝性,保证浆液的质量满足施工的要求。遵循严格的工艺流程,把配置好的浆液以钻孔的方式压进岩层裂缝,待浆液凝固后,岩层的整体强度将会增强,基岩结构的整体性得到了确保,让基岩的结构具有更良好的抗渗透能力。 2.3混凝土防渗技术 该技术在堤防防渗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应用原理是有效的调整防渗墙的厚度,让墙的结合较为紧密,增强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低地基的永久性预防渗透,保证堤防能进行良好运行,保持良好的性能。在关乎出现问题的堤防,该技术措施还能起到加固的作用,有效的防止和避免更大事故的发生。在进行混凝土防渗技术实施的时候,要事先分析所建筑工程的透水基地对防渗性的要求,以获取相关的施工进行的参数。 2.4低压速凝式灌浆法 一般用于堤身灌浆封堵洞穴管涌,它可根据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上、地下各种管线情况(即粘土层或砂砾层)分别采用ZQS50型气动手持式钻机钻孔,然后将搅拌好的浆体注入膨胀物体孔内,再以小于49kPa的压力向孔内灌入加进粘土水泥浆、粘土水玻璃浆、水泥粉煤灰混合物。低压速凝式灌浆法一般使用的地方比较特殊,是高危水位下,而且要做的工作是抢险堵塞管涌,并且在使用时要观察管涌所在地的地质如何,根据地质判断采用钻机的型号,对管涌进行钻孔,在将加入抱在水里就会膨胀的物质和速凝剂水玻璃的水泥浆注入钻孔中。在钻孔中注入膨胀物质目的在于使管涌内的阻力加大从而减缓水流的速度,避免水流速太快把水泥浆带出来;而加入速凝剂,则是为了加快水泥浆凝固的速度,使其快速堵住管涌。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于出现高危水位的情况下进行的抢险。可以根据管涌的实际情况选择30或者50型钻孔。可以先向孔内进行侵水待膨胀后可以选择小于49kPa的压力进行水泥浆灌溉。注入膨胀物质是为了加大管涌内阻力,减慢管涌内水流速度,防止水泥浆随水流出;加入速凝剂,水泥浆能很快凝固而堵塞管涌。 2.5垂直铺塑 垂直铺塑通过链斗式挖槽机的运用,完成坝体、坝基开槽工作,再利用防渗塑膜铺设的方式,完成水利工程坝体防渗回填工作。其中回填料的选择应在析水、固结环节结束后,构建以塑膜为核心的防渗帷幕,从而确保防渗体裂缝问题的产生,改善其整体性、适应性、连续性功能,以此提升堤坝防渗性能。一般情况下,垂直铺塑挖槽深度应在15m以下,而槽宽约为0.15m-0.3m,适用于深度较小的水库、江河湖海堤坝防渗工作。 3增强堤体填充物的检测确保工程质量进行堤身填筑结合面的时候,要对上下层铺面的表面进行松土,严格处理,清除砂砾类的杂物,并进行洒水,让结合面保持湿润度,不能出现积水和空白地区。根据工程的规范制度,对刨毛的深度和密度进行掌握,在对堤身填筑物进行卸料和填补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设计标准,对土料进行检测,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之后的操作,再压实材料。保持施工面的平整,上下层的分段也要错开,为铺料的表面湿度提供保障。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价款结算,维护建设市场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活动,均适用本办法。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价款结算(以下简称“工程价款结算”),是指对建设工程的发承包合同价款进行约定和依据合同约定进行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价款结算的活动。 第四条国务院财政部门、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工程价款结算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从事工程价款结算活动,应当遵循合法、平等、诚信的原则,并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二章工程合同价款的约定与调整 第六条招标工程的合同价款应当在规定时间内,依据招标文件、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发包人与承包人(以下简称“发、承包人”)订立书面合同约定。 非招标工程的合同价款依据审定的工程预(概)算书由发、承包人在合同中约定。 合同价款在合同中约定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改变。 第七条发包人、承包人应当在合同条款中对涉及工程价款结算的下列事项进行约定:(一)预付工程款的数额、支付时限及抵扣方式; (二)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方式、数额及时限; (三)工程施工中发生变更时,工程价款的调整方法、索赔方式、时限要求及金额支付方式; (四)发生工程价款纠纷的解决方法; (五)约定承担风险的范围及幅度以及超出约定范围和幅度的调整办法; (六)工程竣工价款的结算与支付方式、数额及时限; (七)工程质量保证(保修)金的数额、预扣方式及时限; (八)安全措施和意外伤害保险费用; (九)工期及工期提前或延后的奖惩办法; (十)与履行合同、支付价款相关的担保事项。 第八条发、承包人在签订合同时对于工程价款的约定,可选用下列一种约定方式:(一)固定总价。合同工期较短且工程合同总价较低的工程,可以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方式。 (二)固定单价。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综合单价包含的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在约定的风险范围内综合单价不再调整。风险范围以外的综合单价调整方法,应当在合同中约定。 (三)可调价格。可调价格包括可调综合单价和措施费等,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综合单价和措施费的调整方法,调整因素包括: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变化影响合同价款;

堤防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及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堤防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及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9-07-02T13:57:25.66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作者:庄松彪[导读] 由普宁市练江北堤和白坑水堤防达标加固工程发生的重大设计变更问题的分析探讨,引出对堤防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及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为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普宁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广东普宁 515300 摘要:由普宁市练江北堤和白坑水堤防达标加固工程发生的重大设计变更问题的分析探讨,引出对堤防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及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为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堤防;规划和设计;建设管理;日常管理 中图分类号:TV62+1 文献标识码:C 1 引言 练江干支流堤防达标加固是水利部门在练江综合整治规划中的重点工作内容,普宁市练江流域范围内达标加固1条干流9条支流共171.4km堤防,自2016年实施以来,从勘测、设计和审查至动工建设,现已完成约70%。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北堤堤线及白坑水堤型的重大设计变更,以下就二个设计变更情况进行分析,并由此进行梳理和思考,提出堤防在规划设计及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供共同探讨。 2 练江北堤堤线变更 2.1北堤初步设计方案说明 练江北堤达标加固工程为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的一部分,整治河道长度13.45km。练江北堤达标加固工程主要对练江北堤普宁段进行达标加固:(1)、杉铺永安桥至下村桥段主要在现状堤防的基础上进行达标加固,总体布置沿现状堤防走向布置;(2)、设计起点浮草渡至永安桥段(K0+000~K3+550)拓宽河面宽度,由现状的90~150m扩宽至150~220m,堤线向背水坡方向外移约30米~70米;(3)、下村桥至晖晗桥段(K10+400~K13+450)拓宽河面宽度,由现状80~90m扩宽至90~115m,堤线向背水坡方向外移约20米~40米。 堤防K0+000~K3+550、K10+400~K13+450加固工程设计采用以上堤线外移的方案,是按练江流域整治规划时提出的拓宽河道卡口以提高行洪能力的方案。规划中除以上二段外,主要是针对下游潮阳和平大样~北港运河入口6.7km段。练江普宁段13.45km基本顺直,二段拓宽可降低现状水面约0.42m~0.89m,而下游42km河道中潮阳和平大样~北港运河入口段出现弯角过急且河道狭窄,阻水严重,拓宽能有效降低水面约1.16m~1.75m。但规划时未考虑练江普宁为上游段与练江潮阳为下游段的实际区别,未深入论证普宁段是否可以不拓宽或其他方案和影响因素,仅提出实施时出现征地困难可以论证其他减少干流防洪压力的方案。 2.2北堤堤防改线外移存在问题 工程实施时碰到移堤征地的情况,经多方协调均无法解决问题。 (1)堤线外移涉及征地范围大,征地拆迁难度极大,根据工程占地范围实物指标初步调查,工程范围涉及3个镇(街道办)共10个村,工程新增永久征地584.75亩,拆迁房屋24060 m2,搬迁人口671人。 (2)永安桥至浮草渡段堤线外移后,对青洋板大桥及永安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需拆除重建,并重新规划连接现有道路,如果桥梁改造跟不上,将影响两岸交通。 2.3北堤堤线重大变更情况 由于征地拆迁问题,市政府召开协调会议,达成变更设计的意见,由业主组织设计等相关单位进行论证。 (1)堤线变更的原则:a)沿原堤走向控制适当河宽,尽量在原堤的基础上加固建设以减小征地拆迁。b)该变更属重大设计变更,需充分论证并报原批准部门审批。 (2)设计变更论证和分析:变更设计的目的是论证在原堤线基础上加固的可行性,从影响水面线的因素逐个分析,为变更提供技术理论支持。 a)起推水位:练江规划水面线起推水位在距普宁段42km的练江出海口处,普宁段起推水位在规划桩号38+557的两市交界处。起推水位是影响水面线的关键外部因素,在海堤及练江整治规划等已充分论证并确定,且涉及范围太广,原则不能随意改变。 b)设计流量:设计流量是直接影响工程规模的关键因素,在流域规划及原堤防设计阶段已论证,参数基本确定,且对相关工程影响较大,变更设计计算时保持不变。 c)河道糙率的确定:确定河床糙率十分复杂,且十分重要,在变更设计分析中起主要作用,其取值直接影响设计成果的合理性。一般根据河床的顺直程度、纵横断面形状、堤岸和河底护砌形式、土质、水生植物等确定。本次河床糙率的选取参照相关类似工程和水力计算相关规范,原设计时堤防拓宽外移,河床滩地比重大,河道糙率取0.028。变更设计考虑水流集中在主河槽,且河道较为顺直,并结合历史水位分析,考虑水面线的现实性和工程设计的可实施性,经多方衡量,糙率取0.025进行水面线计算。 d)堤防外移拓宽对比分析:本次变更主要改变河道的糙率和河道宽度,变更设计过程假定堤防后移拓宽30m、20m、10m与在原堤线加固方案的水面线进行对比,计算结果在原堤线加固的水面线最大分别高出0.38m、0.32m、0.17m,所以堤防后移对水面线影响不大。 e)变更后水面线对相关工程的影响分析:水面线的改变对下游影响不大,主要是对已建设的南堤及各支流的水面线有影响。根据复核,南堤顶高出水面线0.2~0.1m,防浪墙顶与北堤大部分基本同高,局部低0.3m,影响不大。水面线对各支流起推水位影响在0.06~0.19m之间,影响最大的西切流首段3km水位抬高0.25m,但各支流设计堤顶都高出水面线0.25~0.4m,对工程影响不大。其他涉河建筑物在设计时均有一定的余地,影响也不大。 f)变更设计成果:根据变更设计论证分析,确定原设计堤线后移二段堤防进行变更,堤防在原堤线基础上进行加固,局部弯段调顺。K0+000~K3+550段控制河道宽度90m~150m,K10+400~K13+450段控制河道宽度80m~100m,并适当调整堤型。变更后工程新增永久征地82.12亩,拆迁房屋5744m2,实施难度大大减小,方案可行。变更前后水面线对比成果如表1:

堤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原则、依据及说明 1.1编制原则 1.1.1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重庆市建筑管理条例》、国家及市水利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及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基本建设施工程序和施工操作程序,认真遵守国家现行的施工操作规程和施工验收规范。 1.1.2认真研究图纸,经过分析、论证,选择先进合理的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统筹全局,安排切实可行的施工顺序,合理划分流水施工段,确保均衡施工,缩短施工工期,体现投资效益。 1.1.3确保施工现场内外安全生产,在施工过程中坚持“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 1.1.4采用先进适用的施工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对整个项目实行严密的动态管理。 1.2编制依据 1、巴南区长江木洞镇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二标段招标文件。 2、我司巴南区长江木洞镇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二标段投标文件。 3、重庆市水利水电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巴南区长江木洞镇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Ⅱ标段施工设计图集(堤防部分)》。 4、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重庆分公司《重庆市巴南区长江木洞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5、现场踏勘调查资料报告以及本单位对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6、国家及本地区现行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规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文件,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7、我司企业质量标准文件及标准化现场施工管理的有关细则。 8、采用的规范及技术标准 (1)水利水电工程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L/T5214-2005》(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SL634-2012》 (3)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SL633-2012》 (4)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SL632-2012》 (5)工程建设施工单位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1》 (7)土方及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10)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1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SL176-2007》 (12)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12》 (13)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1部分:土建部分《DL/T5113.1-2005》 (1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5)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

浅析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中工程价款的认定

浅析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中工程价款的认定 在建设工程合同中,支付工程款是发包人的主要义务,即发包人应当依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然而,我们作为项目工程承包方进行部分工程分包时,我们又处于部分工程发包方的地位,因此无论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作为乙方,还是在工程分包合同中作为甲方,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焦点多集中在对于工程价款的计算、支付等环节。 一、有效合同工程价款的认定 在合同有效情况下,应严格依据合同约定认定工程款。一般来说,对于工程款有两种约定方式:一是约定固定价,俗称“闭口价”,即对于合同中约定范围的工程量确定固定价格,在约定的风险范围内合同价款不作调整;若发生工程量增加或减少的情况时,仅对增加或减少的部分作相应调整或按实结算。约定闭口价,一般是按施工图预算包干,即以经审查后的施工图总概算或者综合预算为准,有的采用固定总价格包干方式,有的采用面积包干方式。二是约定工程价款按实结算或通过审计确定,俗称“开口价”,即对于合同中约定范围的工程量不约定固定价格,或者仅约定暂定价,最终须通过审计确定工程造价。 对于闭口价合同,应当以当事人间约定的固定价格作为认定工程价款的依据,即如果当事人约定的是固定总价,则按该价格结算;如果当事人约定的是单位面积包干、单价固定,则按此约定进行计算,无须委托专门机构进行审价鉴定。此时,若当事人请求对建设工程总造价进行鉴定的,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工程量有增加或减少时,可以对增加或减少部分的工程量按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和结算标准进行造价鉴定。在认定闭口价合同的工程价款时应注意两个问

题:第一,必须是在合同中约定固定价格、不变价格或不作调整等内容,方可认定为闭口价;若在价格面前有“暂定”字样或者按实结算等内容,应认定为开口价。第二,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出现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与订立合同时重大变化的情况,如果仍然按照合同约定的闭口价结算,可能会产生不公平的结果,此时若按实结算或者调整工程价款,是否可以支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6条之规定“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据此,问题在于⑴施工材料的价格上涨的因素即市场调节属于不属于不可抗力?⑵价格上 对于开口价合同,原则上应按照约定进行核实结算。结算的方式既可以由双方协商委托审价单位进行审价,可以在诉讼程序中委托法院委托审价单位审价。审价的依据是工程承包合同、国家定额、市场价格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文件,主要包括工程量变化资料、技术变更、核定资料和施工图纸等资料。 在结算工程款时,经常发生对合同范围内和合同范围外的工程存在争议,或者对施工过程中往来文件的效力产生争议的情况。第一,关于合同范围内外工程量的认定问题,我认为如果合同和施工图纸中约定了此项工程内容,且已实际竣工验收完毕,应认定施工完成,并据以计算工程价款;若发包人主张该工程系其自行完成或者委托他人施工完成,则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如与他人订立的施工合同、付款凭证、施工资料。如果在合同和施工图中未约定

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措施的探讨

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措施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7-01-18T14:03:34.9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2期作者:袁进华 [导读] 摘要:堤防工程是我国发展的一项民生工程,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东莞市中堂镇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堤防工程是我国发展的一项民生工程,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在我国堤防工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新技术和新的工艺不断的展现处来,尤其是在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方面,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堤防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本文对影响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一些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并且针对其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对我国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质量; 众所周知,堤防工程是我国水利工程中能够防洪中的重要工程项目,其中的重要性也就不用详细的阐述了。若是堤防工程除险加固的性能相对较差,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为了有效的提升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质量,就应当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其存在的原因,选择有效的解决措施,例如:基础垂直防渗、斜坡铺塑、高喷灌浆防渗技术等方面,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了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质量,避免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这样不仅仅对其行业的发展,还是对我国社会稳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一、影响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质量的一些因素 (一)、渗透力受到破坏 (1)流土因素。土层在受到渗透力的作用下,土层的颗粒就会产生流失的显现。通常情况下,土层的粘性对较差的话,其表面就会出现泉眼、砂沸的情况。若是在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对该现象进行及时的处理,就会出现土体翻滚的现象,这对堤防工程施工的质量,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引发加大的安全事故。 (2)接触冲刷。在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过程中,渗流会通过两种不同的相似,与堤防工程的表面相互接触,同时将其避免细小的颗粒,进行全面的冲刷,时间一长,对其施工的质量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边坡受到破坏 (1)渗流因素。在堤防工程运行的过程中,若是上游的水位发生上涨的情况下,并且时间相对较为长久。并且等到侵润线以下堤防土城完全饱和以后,就会对自身的强度造成严重的破坏。在渗透力的作用下,堤防工程边坡的重量就会有所增加,等到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其下滑力就会不断的增加,从而导致边坡下滑现象的产生。 (2)提基。在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影响了堤防工程自身的强度。同时,在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渗透力的作用下,经常会导致涌管的现象发生,对提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几点措施 在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过程中,要想全面提升施工的质量,那么就要利用相应有效的方式方法,从各个方面的加强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质量,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那么在加强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质量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一)基础垂直防渗 在该项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基地透水层较薄,和水层相对较为较浅的情况下,用来做成封闭式防渗帷幕的形式,从本质上对堤防工程渗透等现象,进行全面的防治。另外,在基础垂直防渗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对堤防工程自身的渗漏现象,也进行了有效的处理,主是利用链条式开槽机在堤脚、坝脚前面设置一个相应的土槽。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在其中是设置连续的土工膜,再在其中填土相对松散、干净的粉子、壤土,从而形成一个的完善的防渗体系,并且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连续性。通过利用该项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堤防工程除险加固的质量,达到了防渗的目的,保证堤防工程稳定、安全的运行。 另外,在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对土槽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尤其是空槽纵向和横向的迁移程度,一般情况下,其偏移程度应当有≤10cm。同时,在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过程中,孔槽的长、宽、高等方面,应当严格的按照我国相关的施工标准,对其距离进行全面的划分和切割,这样可将其存在的误差,进行全面的降低,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质量。 (二)斜坡铺塑 斜坡铺塑主要是沿着堤防的斜坡紧密的铺塑,从而达到堤防工程坝身渗漏等现象的发生,并且其施工流程也相对较为简单。在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过程中,斜坡铺塑技术主要是利用PE复合土工膜为原材料,并且以“上堵下排、放排结合”原则为应用的基础,要实施一步一模或者两步一模的形式。同时,在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过程中,要将铺塑的防水位,进行全面的设定,一般情况下其防水为设定在0.5m以上即可,将塑料薄膜为主要防渗物。另外,在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焊接的形式,将堤防工程自身与PE复合土工膜,进行有效的搭接,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堤防工程自身防渗的性能,避免对其施工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高喷灌浆防渗技术 高喷灌浆技术是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形式,其防渗的效果也相对较为显著,并且对其问题的处理也相对较为全面。在该项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工程钻机钻孔的形式,对出现渗漏的地方进行深度的钻孔。同时,在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过程中,在利用高喷技术对钻孔的地方,进行全面的喷浆技术施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提升了堤防工程土层的坚固性,避免发生土层渗漏的现象。 另外,高喷灌浆防渗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对堤防工程土层添加了一个相应的保护层,对水流运行进行全面的控制,避免出现渗透的现象。在通过利用高喷灌浆防渗技术的时候,主要是利用水泥浆材料,并且按照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对喷浆的方式,进行全面的选择例如:喷、旋喷、摆喷等施工方式,这样不仅仅有效的提升了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施工的质量,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将该技术的优势得以全面的展现。 除此之外,高喷灌浆防渗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将施工质量的控制作为整个技术实施的重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对钻孔的深度和灌浆压力两个方面,要进行全面的控制,一定要达到我国相关的标准,根据渗漏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处理。同时,在该项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其施工的速度相对较快,成本相对较好控制,实施的性能也相对较为良好。利用高强度的喷射力度,将其浆液快速的灌入,因此避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