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隆回人与辛亥革命

隆回人与辛亥革命

隆回人与辛亥革命
隆回人与辛亥革命

隆回人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暨谭人

凤诞辰151周年

发生在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们发动的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终结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得清王朝土崩瓦解,而且使中国成为全亚洲几十个国家中第一个打掉皇冠,建立民主共和的现代化国家,“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在这场以推翻君主专制统治为目标的民族民主革命中,隆回之地虽然偏僻闭塞,但也未能置身事外,本地司门前石桥铺就曾发生过一场反清的揭竿起义,谭人凤、邹永成、邹代藩等数名隆回优秀儿女更是受湖湘文化的熏陶不甘落后,由于某种历史机遇与辛亥革命结下不解之缘,有的直接参与组织和领导了武昌起义并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领袖人物,有些为长沙、宝庆、新化等地光复出谋出力且做出了不朽贡献。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暨谭人凤诞辰151周年,笔者根据多年收集的资料,从辛亥革命中的隆回英杰及其事略、主要贡献、思想体现以及在当今的影响与反思几个方面作粗浅探讨。

一、辛亥革命中的隆回英杰及其事略

从现有资料可查实姓名的隆回辛亥英杰有八人,包括三父子、两叔侄、一“官二代”、一“富农”,再加一曾习教历史后又想改写历史的“穷书匠”。

三父子是指谭人凤和谭一鸿、谭二式,鸭田南湾村人;两叔侄是指邹代藩和邹永成,罗洪官树下村“邹氏舆地世家”里的革命派名人;“官二代”是指官至两江总督魏光焘的三儿子魏肇文,司门前石山湾村人;“富农”是指司门前石桥铺的富绅刘纲领,“穷书匠”是指滩头砖屋村的曾在湖南中路师范学习又执教历史的李剑农。

这些英杰在辛亥革命中的事迹最为突出的是谭人凤,他由联络会党组织开始革命活动,为策动长江流域革命又组建中部同盟会,参与武昌起义的组织和领导,并见危授命出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相当于总司令之职),指挥保卫了武昌之区及首义成果,成为与黄兴、宋教仁齐名的湘籍著名辛亥革命领袖人物。其次当属邹永成和邹代藩,邹永成参与并领导了长沙、宝庆、新化等地光复,为革命筹款、运动新军及组织宣传均有较大贡献;邹代藩与谭人凤是为“亲家”,对谭人凤早期维新思想影响颇多,参加过汉阳保卫战、护国、护法运动,他还博通古文经书,被湖南提学史张亨嘉称其古文辞“湖南第一”。除之,谭二式为光复宝庆、新化提供坚强的会党队伍组织,后在益阳策动反袁队伍途中失足落水而卒;李剑农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均有过接触,参加过武昌起义,并著有《武汉革命始末记》,后成为国际著名史学家;魏肇文曾与蔡锷结为义兄弟,参与组织湖南编译社和主办《开智报》等革命宣传活动,并曾劝父拒任湖广总督,在书法上造谐较深;刘纲领曾任隆回会党主任,后在司门前石桥铺揭竿举事起义,至麻塘山遭清兵围杀牺牲;谭一鸿在史料上记载甚少,只讲其父子三人同入同盟会,并将自己留学官费折抵给父亲做革命经费。

另据考证,八名隆回英杰均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其中谭人凤、邹代藩还为华兴会首批会员。参加过武昌起义及保卫战的有三人,即谭人凤、邹代藩、李剑农。邹代藩、谭人凤还参加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大会,前者参与制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者以湖南代表投票选临时大总统,十七省代表独他投黄兴一票。邹永成由孙中山指定为国民党“一大”代表,魏肇文被选为国民党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

二、以谭人凤为首的隆回英杰对辛亥革命所作的主要贡献

以谭人凤为首的隆回英杰,在辛亥革命的组织领导、武装斗争、全省光复、筹措经费及维护团结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其主要贡献有:

一是组建中部同盟会,推动长江流域特别是两湖地区革命。

1905年在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推行“华南革命”、“珠江革命”,但革命斗争的屡屡失败引起了同盟会内部的普遍不满和人心涣散,导致了“时在东京同志概灰心,党事已无人过问”的局面。隆回英杰谭人凤没有“避人避世,遁迹烟霞”,而是积极地参与改良党务,

分析革命形势,谋求补救之方,与宋教仁在上海组建同盟会中部总会,并被推举为交通干事和总务会议长,后又分别在鄂、赣、皖等省设立分会,将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的战略重心由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使辛亥革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了长江流域特别是两湖地区革命。嗣后,“湖北革命已至成熟时期,然得总会之策动,武昌振臂一呼,长江各省即陆续响应,数月之间,满清倒而民国成,则中部总会之成就,何其伟哉!”

谭人凤作为中部同盟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为此而建立的功绩卓越且不可磨灭,黄兴对他评价甚高:“得公等规划一切,长江上下,自可连贯一气,更能力争武汉。老谋深算,虽诸葛复生不能易也。光复之基即肇于此,何庆如之!”并赋诗一首:“能争汉上为先著,此复神州第一功。愧我年来频败北,马前趋拜敢称雄。”

二是组织领导武昌起义及保卫战,捍卫武昌之区和起义成果。

近代反清革命之所以被称叫做“辛亥革命”,就是因为清末的辛亥年(1911)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而在这场给了清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武昌起义取得胜利的诸多因素中,隆回英杰谭人凤起了三个方面的关键性作用。首先是在武昌起义爆发前,他专程到武汉,促进两大重要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和衷共济,相辅而行”,终成筹划武汉地区起义事宜的领导机关,并在武昌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是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带病从上海赴武昌,参与湖北军政府工作,“敦促湘军援鄂”,为安定民心,鼓舞士气起到了积极作用。再次是在汉阳、汉口相继失守,黄兴放弃武昌前往上海、黎元洪出奔葛店、革命党“群龙无首”的危难时刻,他见危授命出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昼出洪山,夜归武昌”,节制武昌各军和各省援军,坚守武昌孤城,苦战十天,终于保住了武昌之区和起义成果,稳定了革命大局。

武昌起义的胜利及其胜利成果的艰难守卫,对整个资产阶级革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和鼓舞,也为各省独立创造了条件。谭人凤在此期间表现出的英雄行为及所作的贡献,为当时和后人所高度赞扬。章太炎曾说:“若夫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不忘平生之言者,唯君一人而已矣。”并在为谭人凤的《石叟牌词》中作序评价道:“其平生功状,如黄花岗败后,奋迹江湖,以成武汉倡义之端;汉阳既陷,支柱会城,令全国不至瓦解。皆可铭之鼎彝,以垂后嗣。”

三是在长沙、宝庆、新化等地光复中起主要领导作用。

湖南、湖北两省的革命党人一直联系紧密,武昌起义前两省就已有“约盟誓守”:如湖北先起义,则湖南立即响应;若湖南先起义,湖北则即日跟上。因此,当武昌起义消息传到湖南,湖南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在谭人凤前期主持布置的基础上,发动了湖南新军起义,出兵以隆回英杰邹永成与其好友刘文锦发动联络的第二十五混协之目兵最多,胜利后即派兵支援武汉革命军。接着,负责湘省南路革命事宜的邹永成、谢介僧与谭人凤二子谭二式等联络宝庆府郊五丰铺巡防营管带张贯夫率兵直攻宝庆,并即成立军政府宝庆分府,邹永成为副都督,谭二式为参都督。随后,他们又计议连夜钉制一批木箱,里面装些石头佯称炸弹,临时招募一些新兵大部伍挺进新化,并沿途放风要用炸弹轰城,吓得城内巡防营官兵和士绅排队出城迎接,新化即被占领。

由此,隆回英杰谭人凤、邹永成、谭二式等在长沙、宝庆、新化等地的光复中的主要领导作用显而易见。而湖南成为第一个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成功后随即派兵援鄂,不仅巩固了武昌起义胜利成果,而且成为湖北最坚强的后方,并带动了全国其他各省的光复独立。

四是在为革命筹款集资这方面功绩也较突出。

革命需要经费,经费是进行革命活动的基础,因而辛亥时期,隆回英杰也积极为革命筹集经费,谭人凤就曾用其大儿子的留学官费折抵作革命经费,家境较为殷实的邹永成在这方面功绩更为显著,且可称得上煞费苦心。他先是将伯父邹代钧经营的中国舆地学会卖给官府,将所得银元捐助革命。接着,为响应广州起义,他又将祖遗田契低价抵押给伯母,筹得二千元。随后,他又派人盗取族中祖传之宝王羲之手迹《兰亭序》,未能如愿,只得再向朋友借贷二百银元。广州起义失败后,他将邹氏舆地学会的地图版权售与南洋印刷局,所得一千银元充作革命经费。为了窃取伯母的黄金首饰,他聘请了第九镇三十标军医江亚兰配制“迷药”,试图将伯母麻醉,只因剂量不够无功而返。此外,他还通过“绑架”堂弟,向婶母勒借八百银元。光复宝庆时,他向商人曾子亿贷款八百银元,向掌管新化劝学所金柜的岳父罗夷伯“逼借”二百银元。民义社成立后,邹永成四处挪借,向新化锡矿公司、醴陵百炼公司募集了数百万革命经费。

统其所筹经费,有确切数目累计达五千银元,这对于那个刘公因五千银元就当上武昌起义前共进会和文学社联合体的“老大”、孙中山终因“国库”仅剩十元钱不得不让位于袁世凯的艰难革命岁月,其贡献不能不算突出,更何况还有那些难以精确计算的大量募集捐助款。

五是为维护革命队伍和同盟会团结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

谭人凤自从加入中国同盟会之后,就一直跟随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当有人明里或暗里攻击孙中山先生时,他总是站出来为孙先生辩诬:“中山本中国特出人物”,“光明俊伟,敝履尊荣,百折不挠,尽忠主义,求之世界人物,又岂多得者哉”!当黄兴遇到困难时,他总是全力襄助,“代借官费生三折,于林肇东处抵借千金”,使黄兴生活得以维持。当孙、黄因政见不同而发生分歧时,谭人凤总是从中调解,使之团结一致。以至陶成章等八人联名发表《孙文罪状》十四条,孙武、张百祥成立共进会与同盟会分道扬镳时,谭人凤也都能“驰函劝顾大局”和“竭力劝说,反对他们的作法”。黄兴对谭人凤等人维护革命队伍团结和孙中山领袖地位的模范作用,给以高度赞扬,曾复函谭人凤说:“敬悉列公等苦心热忱,大谋进行,无任感佩。其办法以维持固有之党势入手,既与中山无所冲突,且有事时得与以助力,实为正大稳健之至。现在所谓革命党,其弊在不能统一。公等着意在此,将来救国目的必可达到。望诸公等持以毅力,不患事之无成也。”

此外,以谭人凤为首的隆回英杰在辛亥革命后期也都能积极参加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及反抗北洋军阀的斗争,为创立民国和捍卫民国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三、以谭人凤为首的隆回英杰在辛亥革命中的思想体现

隆回英杰及其革命事迹和主要贡献均可谓昭昭烈烈。同样,以谭人凤为首的隆回英杰在辛亥革命中为人行事的思想品德也一向被人们所称颂。主要体现有三:

其一,有着坚定的意志,反对任何妥协。

谭人凤从一介书生到成为坚定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一生充满对革命真理的追求,其激进的思想,对民主共和的坚定,是同人中许多人所不能企及的。他联络会党时就有“立一个共和极则,好抵抗八面夷人,外来要胁”的决心。返日插入法政五期班时又有“改造庄严世界”,“好把民国高牌挂外间”的夙愿。华南革命频频败北,使他心中萌生在中部实行革命的决心,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武昌起义后,对首先响应且政局不稳的湖南,他要求焦达峰采取果断手段以解决立宪派。民国初立,他毅然坚决主张北伐,并改编军队准备北上。后来,又坚决反对孙中山让位袁世凯、黄兴辞南京留守职,反对保留清帝号以及清皇室优待条件等。“宋案”爆发后,谭人凤激烈主张武力讨袁。护国运动之初,岳桂湘军下长沙破岳洲,他又劝:“长驱直进,规复武昌,以求根本解决。”袁世凯独裁后,谭人凤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护国讨袁斗争中,他自己虽年老,但“雄心未已,一息尚存,当提挈同仇,身当前驱。”纵观历次革命斗争,谭人凤无不支持斗争,反对妥协退让,这种精神是值得称道的,他的思想也代表了一部分激进的民主革命家的愿望和要求。

隆回英杰邹永成也是如些,他见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同盟会领导大多妥协,即留绝命诗“轰轰革命十余年,驱逐胡虏着祖鞭。不料猿猴筋斗出,共和成梦我归天”,并投入黄埔江以死相谏。幸亏被江中渔民救起得免于难。

其二,有着实干的精神,淡泊一切功名。

谭人凤和黄兴一样,是以革命的实干家驰骋在辛亥革命的历史舞台的。从奉黄兴之命“归谋响应”萍浏醴起义到同盟会在两广边境上发动的一系列起义,从广州“三?二九”起义失败到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从以“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信念夺取武昌起义保卫战胜利到投身“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处处留下了他踏踏实实的脚印。同时,他淡泊功名,不计较个人得失。武昌起义汉阳失守后,谭人凤独撑危城,有人提议“当以谭先生继黄兴之职”,谭予以拒辞,仅以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之职坚守。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许多辛亥革命的领导都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只顾争名夺位,而谭人凤却不去论大功、争高位,仍以“北面招讨使“的名义在上海组织机关筹备北伐。后来章太炎怂恿谭人凤:“老兄正健康,尚可以做大总统”。谭斥曰:“日垂涎总理大总统,使人尽如君,中国之亡,不可药矣。”以至后来谭人凤被袁任命奥汉铁路督办,还是因宋教仁劝说才欣然受命的,谭人凤对袁世凯给其补授上将衔“亦辞而未受”。

隆回英杰邹代藩也亦然,“洞庭霜重沐寒风,流火星星耀眼红。我自湖南向湖北,卧行千里月明中。”这就是邹代藩深秋冒着风刀霜剑、夜以继日奔波吴楚间闹革命的真实写照。

其三,有着耿直的性格,坚持办事原则。

这方面尤以谭人凤表现突出,章太炎评论说:“君素刚,民党独君最长老,在武昌功尤高,自黎公及兴、教仁名位已显,面数其过,皆噤默不敢校。”陈浴新也赞扬他的为人:“石屏先生秉性刚直爽快,于当时同志有错误,辄直言抗争,故于同志中多违言,然其心无他,同志亦多能谅解,事过仍一心一德,绝无芥蒂于胸中,石屏与章太炎均以

好骂称,然一骂之后,毫无成见。”事实正是如此,谭人凤虽然十分尊重孙中山、黄兴的领袖地位,但是对于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黄兴辞去南京留守之事时,他直斥他俩是“放弃责任”、“博功成身退之虚名”。在处理宋教仁被害事件上,他也与孙、黄进行过激烈的论争。他虽“独重桃源宋教仁“,但他对宋教仁组织国民党时,把官僚政客拉进来的作法极为愤慨,不仅不迁就加入,反以“孤群狗党目之”。

隆回英杰邹代藩生性也从不趋炎附势,随俗浮沉。在他出任湖南省湖田局局长时,因厌恶时任湘省都督的谭延闿,对其行文不用呈文体例,而是采用局长向都督下令文的做法以讥之。

四、隆回辛亥英杰在今天的影响与反思

时至今日,在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史迹陈列室序厅里仍能看到隆回英杰谭人凤的头相:2009年前版的5人绘相从左至右依次为孙文、刘复基、谭人凤、黄兴……2010年改版后的17个人电脑合成相,中高者为孙中山,向左渐低依次为黄兴、谭人凤……由此头相排序足见谭人凤在辛亥革命中的影响和地位。同时,以谭人凤为首隆回辛亥英杰的产生,对今天的隆回近代人才的完备及辛亥革命的研究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方面,隆回辛亥英杰的产生,使隆回具有完备的近代湖南五个时期五种派别的人才。从19世纪初叶到20世纪初叶的一百年里,隆回之地和着时代的节拍与近代湖南前进的步伐,形成了与湖南相一致的五个时期不同派别人才:第一个人才群体出现在鸦片战争前后清嘉庆、道光年间,以陶澍、贺长龄、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经世派人才群体。隆回除魏源外,还有罗洪的中国近代舆地学奠基人、“西南方志大家”邹汉勋。第二个人才群体出现在大平天国时期清咸丰、同治年间,以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湘军洋务派人才群体。隆回即有官至两江总督、一生荣膺八省封疆大吏、“建格致文武名学扶植人才,照西洋练新军以资战守”的魏光焘。第三个人才群体出现在维新变法时期清光绪年间,以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人才群体。隆回就有为近代中国开启西方地理学的窗户、创建国内最早地学学术团体“舆地学会”、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学地图集”、被誉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的邹代钧。第四个人才群体出理在辛亥革命前后清光绪末年到民国初年,以黄兴、宋教仁、谭人凤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人才群体。除之谭人凤,隆回还有较有名气辛亥革命英杰邹代藩和邹永成等。第五个人才群体出现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人才群体。隆回也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曾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彭述之。这些隆回人物都是湖南五类人才群体中的杰出代表,尤其是魏源、邹汉勋和谭人凤等还是其所属类别的领军人物。

另一方面,隆回辛亥英杰留下的遗作为研究辛亥革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谭人凤的自传之作《石叟牌词》,就记录了当时革命运动中的例如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成立、武昌首义的发生、阳夏战役的失败及武昌保卫战的胜利等许多具体史实;由邹永成口述、杨思义笔记的《邹永成回忆录》,也对1906年萍浏醴起义、辛亥革命湖南的情况和1913年赣宁之役的情况均作了相当详细的记录;李剑农在上海《民国报》上撰写发表的《武汉革命始末记》,对研究辛亥革命提拱了许多资料。他们既是辛亥革命运动的直接参与人,又是历史的重要见证人,所遗留的材料真实可信,并日益被辛亥革命研究界重视和引用。

然而在正史叙事之下,有着复杂丛生的历史生态;在英雄史观的必然逻辑外,有着难以估约的非逻辑、非理性因素,正因为历史充斥着“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强盗逻辑,被黄兴赞誉“此复神州第一功”的谭人凤及其功勋向来被冷落和刻意谈化,遑论影响在力在谭之下的其他隆回辛亥英杰。现有的大学历史系的近代史专业教材、中学历史教材均未提及武昌保卫战出任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的谭人凤的名字,更不用说中部同盟会的成立。一些专门有关辛亥革命方面的书籍,少有详细点的把中部同盟会的成立作一小节叙述;大多只是以嘲讽的语气提及谭人凤执意加入决死队索枪走火的片段,或对邹永成煞费苦心筹款当作笑柄来写;有的干脆整本书只字不提相关隆回辛亥英杰及其事迹。由此也见,隆回辛亥革命英杰及其事迹仍未得到很好的肯定,其对辛亥革命的意义也未得到完全公允的评价。

综上所述,以谭人凤为首的隆回辛亥英杰,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进程中,是有着卓越贡献的。他们为了拯救祖国,改变命运,谋求富强,知难而上,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前仆后继,奋斗不已。无论是组织运动、传播思想、筹款捐献,或是开展武装起义,投身辛亥光复,还是参与新政权建设、二次革命、护国护法诸役均起重要作用,他们为推翻清廷统治、建立民国作出了有目共睹的功勋。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是隆回人们的骄傲。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高昂的民主主义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奋斗精神,英勇无畏、以死报

国的献身精神,以及坚持原则、注重实干、淡泊名利的思想果实更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发扬光大。其事迹和贡献更待广大史学工作者进一步挖掘宣传,以还原这段历史和这些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是以共勉并作结尾。

此稿为《隆回文史?十六辑》约稿之作

辛亥革命中的湖南人

辛亥革命中的湖南人 一百年前,武昌新兵工程营的枪声宣告了一个就世纪的终结;一百年后,怀揣着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我们依旧在路上。在那个黑暗与血腥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凭着对民族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真正的猛士,真正的英雄。而在这些猛士与英雄之中,“湖南人”这一近代迅速崛起的群体更是占据了大半。深受“敢为人先”湖湘精神熏陶的他们为整个民族民主化的推进,共和思想的深入人心和民族的光明未来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而在这些湖南人中,名气盛者,无出黄兴与蔡锷。 一、“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在长沙的黄兴南路步行街北端。一座高大的雕像昂然而立,年复一年地受着路人的瞻仰,那人便是黄兴。 黄兴,字克强,湖南长沙县人。年少因学业优秀而被派到日本留学,从此埋下革命的种子;1903年归国,回到长沙,与同为湖南人的宋教仁、陈天华一道组建了华兴会,黄兴任会长。密定次年起义,但因泄密,黄兴潜逃至日本。再次赴日的黄兴结识了日后中国民主革命的领袖孙中山。不久同盟会成立,孙任总理,黄任执行部庶务,孙黄二人开始了十多年的革命友谊。1907年,再次归国的黄兴先后策划了广西钦州,防城和镇南关起义,均以失败告终。1911年4月23日,黄兴亲率百余人攻入广州两广总督衙门,但随后遭遇大股清军,寡不敌众,死伤惨重,黄逃至香港。这便是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事后的好心人的帮助,收尸72具,合葬黄花岗。同年11月11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被任命为战时司令,为剿灭清军作出极大贡献。次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黄任陆军总长。但不久后,政府北迁,黄坚持留守南京,进行“反袁讨逆”活动。世事难料,1916年10月31日,功勋卓绝的民国元老、湖南人的骄傲——黄兴,因积劳成疾而病逝。 “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国学大师章太炎的挽联恰如其分地为黄兴的一生作了点评。伟人虽逝,但其魂必将永耀千古。 二、“再造民国第一人” 有“民国第一骁将”之称的蔡锷1882年生于湖南邵阳。15岁考入时务学堂,深受梁启超的影响。1900年,武汉自立军起义失败。蔡锷受到触动,毅然投笔从戎,去日本学习陆军。1904年,学成归来,担任军政要职。1911年,起义之事在全国兴起,很快便传到蔡锷的驻地云南。义军拥蔡锷为云南都督并在四川一带与清军主力部队持续交战,深深地动摇离开清王朝的统治根基。1913,蔡锷被调往北京。最初,对于袁的逆行,他采取理解与同情的态度,但不久便积极地反袁了。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由北京辗转回到云南,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1916年春,蔡锷在四川打败袁军,不久袁去世,蔡锷人四川督军兼省长。11月8日,因患当时尚属不治之症的喉结核而病逝。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两位民国功勋相继辞世,举国悲痛。1917年4月,蔡、黄先后国葬与岳麓山。如今,青松翠柏掩映下的两座名人墓每天都会使过往的游客驻足、追思。 然而,为辛亥革命做出贡献的湖南人又岂止蔡黄。同为民国缔造者的宋教仁(1913年被刺身亡),战死的蒋翊舞、焦达峰等都是为革命而喋血。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研读的《湖南少年歌》贴切地喊出了湖南人的血性,表现了湖南人在民族危亡之际“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心。而

3辛亥革命之外国态度

辛亥革命之外国态度 武昌起义之后,革命党人照会外国领事馆,其中提到: 一,所有清国前此与各国缔造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赔款外债,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按期如数摊还。 三,所有各国之既得权利,亦一体保护。 二十七日,驻汉口英,俄,法,德,日各国领事发出布告:查国际公法,无论何 国政府与其国民开战,该国内法管辖之事,其驻在该国之外国人,无干涉权,并应严 守中立。 武昌首义,正是欧洲多事之秋。法国人注意力在摩洛哥事件引起的德法谈判,意 土战争,以及俄国与波斯的冲突。法国保持中立,实不愿其他列强乘此机会在中国取 得特殊利益。同时,法国集中其注意力于新政府的财政借款问题,因为这是操纵新政 府之有效工具。 俄国对辛亥革命最关心者,是之前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攫取的特殊利益不受破坏。它所担心的,并非是中国的抵抗,而是日本的野心。所以,俄国的外交宗旨是同日本 密切合作,共同行动。俄国代理外长尼拉特夫指出:一个分裂为许多国家的中国,乃 与俄国之久远利益相符。 英国在辛亥革命中,积极充当调停人的角色,支持袁世凯结束内战。英国的动机 出于商务上考虑,同时也要牵制日本在远东势力的发展。当时英国产业资本最为发达,在华投资最多,贸易额最大。而日本在华大陆势力之扩展,不仅大为影响英国在华之 商业势力,且使英国在亚洲政治地位陷于危境。当时日本要求袁世凯采用君主立宪, 警告袁世凯不应改为共和制,并计划出兵干涉中国内乱,为英国所抗议。日本不得不 保持中立。 日本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先是干涉,遭列强反对后转而玩两面手,又遭英国反对 转而中立。武昌首义,日本立派军舰到长江下游一带监视革命军行动,其干涉意图十 分明显。随后日本召开内阁会议,表示“清廷为中国正统政府,应予同情与支持”, 倘各国均愿日本出兵,则日本决然应命;若满洲发生骚乱,则日本将不俟各国同意立 即出兵中国。此时日本国内有三派:支持孙中山,支持清廷,出兵占领满洲。三派共 同点是认为日本应该充分利用辛亥革命的大好机会扩充和巩固日本在华利益。1911年12月,日本向美国建议,主张维持清室,调停南北,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但其干涉中国的意图遭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反对。干涉不成日本转玩两面手,一方面提供满清政府 军火,胁迫清廷出让其满洲的权益;另一方面又默许日本企业家以金钱支助南方革命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留学生

外国人眼中的xx 留学生 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 2011 年中国占世界第一位: 总人数 12.8万,中国留学生带来的花费大概 31 亿美元,随着人数的增加,影响力和出事率也增大。 前几天,有感于加拿大华裔留学生林俊惨案的启发,写了博文: xx 留学生在海外该怎样保护自己? 很多博友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提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有些留学生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这其中,有地域文化的差别因素,也有留学生自身的问题。 留学生到了国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有些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些人很不习惯,度日如年。 学业的繁重,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文化难以融合,再加上语言问题,导致有些留学生困在自己中国同学的圈子里,没法融入到美国当地的文化中。 问题到底出在哪?俺高娓娓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专家学者,只是听到一下说法,看到一些报道。 那些中国留学生身边的老外们,是怎么看中国留学生的呢?或许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看到 yahoo 上一篇报道,讲几点老外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评价,不完全准确,但很有意思。 评价一: 读书用功,看重成绩,却缺乏创造力 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太用功,对考试过于重视,对创造力和独立思考却不注重。只顾埋头学习,却对自己的人生和将来缺乏思考。 有一个老外说,中国学生都是“用功狂”。他们学校的老师有时候会列出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但经常都是只有中国学生会认真看完的。而且中国学生的总分却还是

比不上外国学生,因为他们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讨论,那也占分数的 50%。 我有几个教授朋友,他们也和我聊过,说中国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讨论不太喜欢发言。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敢说。网上有一个留学生说: 课堂讨论时,我经常知道问题答案或有个不错的点子,但憋死也不举手说,当老师把目光转移到我身上时,我却或装痴呆状,或做羞涩状,等到老师把这个话题结束了,才后悔刚才没说两句露露脸儿。

评价二: 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留学生会不习惯他们的玩法。毕竟,大多数中国学生思想还是非常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