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文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文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意)

1. 春秋初年,郑桓公迁都新郑时,因得大商人的资助而与之订立盟约。双方约定:只要

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这个盟约的签订

A.导致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B.表明重商政策的实施

C.体现商人经营自主性增强D.推动阶级结构的剧变

2.有史学家认为,秦汉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所有制,而非国家土地所有制,因“从战国以来,土地所有制就从封建领主的世袭所有向着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个人所有转化”。由此推知,判断秦汉土地制度的依据是

A.最高统治者代表的阶级利益B.看占据社会支配地位的所有权

C.社会制度是否发生根本变化D.土地兼并与买卖之风是否盛行

3.《旧唐书》记载,唐朝初年,中原地区“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这说明当时

A.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B.北方地区仍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C.北方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D.北方农业落后是由于人烟稀少

4.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记载:“战国亩产量79.41斤,西汉初年93.68斤,汉武帝时

期117.11斤,1938年115斤,1949年130斤。”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传统农业的再生产形式有落后性B.我国粮食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C.我国重视农业的政策具有持续性D.传统的科学技术不能提高生产率

5. 中国古代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

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材料表明,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

A.包含着否定商业发展的基本因素B.体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

C.折射出由抑商到崇商的观念变迁D.表明了商人参加科举的强烈诉求

6. 宋代张孝祥有诗中写道:“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转此大

法轮,救汝旱岁苦。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江吴夸七蹋,足茧腰背偻。此乐殊未知,吾归当教汝。”文中记载的生产工具

A.运用了自然力B.可调节水的流量

C.提高了耕作技术D.此工具出现于宋朝

7.明期时,原为“稻米之乡”的江苏嘉定县不产米,仰食四方;浙江吴会(今绍兴)仰食于盛产稻谷的江西赣州。这反映了明朝时东南地区

A.农业经营发生变化 B.农业发展极不平衡

C.长途贸易得到发展D.经济重心地位加强

8.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9. 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中就说过“且缘入贡为名,则中国之体愈尊,而四夷之情愈顺。

即厚往薄来,所费不足当互市之万一。况其心利交易,不利颁赐,虽贡厚赉薄,彼亦甘心,而又可以藏富于民,何惮而不为也。”这反映了

A.当时的海禁政策已大大放宽B.朝贡贸易中包含着一定的商业成份

C.高关税保护了国内小农经济D.朝贡贸易是“厚往薄来”的亏本生意

10.明初工匠单立为匠户,世代不得脱籍;明朝中叶工匠可以纳银代役。清朝完全废除匠籍,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这一变化过程的影响是

A.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走向市场化B.直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