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苏教版选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苏教版选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苏教版选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苏教版选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苏教版选修1

师:二十一世纪,科技高度发达,似乎没有什么摆不平的难题,什么克隆、基因、人造美女、(生笑)磁悬浮,哦,有谁坐过磁悬浮列车?(生笑)估计感觉就是飘飘欲仙,羽化而登仙。然而还有一样东西目前没有彻底解决,那是什么呢?(停顿),不会在说梦话吧?是的,梦的确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得到极满意的答案,班中哪位对梦感兴趣?(生笑)这可是诺贝尔奖研究的课题。今天我们当然不研究这个大难题,简单些,我们首先为梦来组词吧?(学生上台板书:南柯一梦、做梦白日做梦,如梦如幻。黄粱美梦红楼梦梦想梦想成真)

师:呦,我们班的同学真的很会做梦,连《红楼梦》都梦到了。其实红楼梦是是曹雪芹的辛酸的回忆,在他看来富贵如过眼烟云,到头来,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今天我们要进入的是诗仙李白的一个奇梦,现在让大家进入时间隧道,时光倒流,用你们的洪亮的声音重温这个《梦游天姥吟留别》,看看这是否也是个黄粱美梦。(学生大声的朗读)

师:听了大家的朗读,我的感觉是如梦如幻,再一次感到这确实是个奇梦。好,谁先来说一说李白的一些资料。

生(1):诗仙。浪漫主义的诗人。

生(2):是我的偶像,长得很帅。(生笑)

生(3):武艺高强,有傲骨。不会屈从,有男人味。

师:你说李白是练过武功的,所以他的骨头是最硬的,(生笑)的确。诗仙仗剑去国,周游世界。剑是古代男子的装饰品,当然有时是用来打架。(生笑)而李白是世间难得的奇男子,他的诗文语言清新飘逸,意境奇伟瑰丽,风格豪放奔放,真是留诗仙美誉,让百代称颂,立浪漫丰碑,令后人景仰。他的同时代诗人元稹评李白“以奇文取”。白居易也说李白“才矣奇矣”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热烈的赞颂李白: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现在诗中找依照,既然是奇人,就做奇梦。既然是奇梦。必有奇事奇景。我们不妨找一找实现梦到到了那些奇事奇景?(生找)

生(4):瀛洲、天台

生(5):镜湖月、谢公屐、青云梯。

生(6):还有海日、天鸡、熊咆、龙吟

生(7):列缺就是闪电、金银台黄金遍地(生笑)

生(8):老虎、鸾鸟、仙之人、白鹿。

师:打住,同学们洋洋洒洒讲了这么多,简直就是赶尽杀绝啊,不留后患。下一个环节,你就其中的一项或多项内容说一说你的理解。谁第一个说?

生(9):我来说——

师(笑):吃螃蟹的勇士来了——。说啥?

生(9):我说瀛洲吧,这大概是现在的小日本吧。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那的确是虚无飘渺,不可求及,

师:你的意思是说是瀛洲既不可望更不可及,那只能是——

生(部分):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生(9):因为天姥山有个神奇之处,传说登山的人可以听到天姥的歌唱。而李白是诗仙,当然想去,这是他的梦想。

师:哦,原来仙人有超级女生大赛。(笑)其实这里暗蕴着作者对天老山的向往,引人入胜。生(10):老师,我来说说天台山吧,这是一种夸张手法,天台一万八千丈,比珠峰还高,这绝对不可能,以天台山的高大衬托天姥山的雄奇。

师:其实你还漏掉了一座山……

生(部分):赤城山,也是衬托手法。

师:对,天姥山确实越东灵秀之地,但比起五岳,仍是大巫见小巫。而李白却说说他纵插天地,横贯南北,诗人未言天姥之高,而用比较衬托的手法,写出了高大之姿,峭拔之态。浙东是诗仙青年时代就向往的地方,有诗为证: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看来我们绍兴是有名的唐诗之路。刚才我们说了天台瀛洲,在说一说另外的?

生(11):我来说一说镜湖月和谢公屐。飞度镜湖月,我们可以想象李白在月光下那种飞翔的飘逸之态,表现了梦游的急切心情,可能在梦中,人是最容易飞起来的。(生笑)

师:这一点老师深有同感,苏轼不是说吗,故国神游,那对月怎么说?

生(11):李白一生喜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本身“送”很有感情,有点情深深,(下有学生说雨蒙蒙)李白曾说花间一壶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把月亮看作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在月光下飞翔,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师:你表达的很到位,看来你是李白的知音。(生笑)我想到了一句歌词,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走

生(集体):我也走——(生笑)。

师:走时穿什么牌子的旅游鞋?李白爱好是游山玩水,这是事实,估计鞋子得讲究,是李宁、特步、安踏?

生(集体):是谢公屐。

师:此鞋有何神奇之处?

生(12):上山是去掉前齿。易于登山,下山时去掉后齿,如履平地。

师:这种登山专用鞋,哪儿卖?(生笑)其实通过着双神奇的鞋子,是说我李白就是当代的谢灵运。而谢灵运是李白的崇拜的偶像。李白的好些诗都提到了谢灵运,谢灵运是个富人,身份相当于伯爵,每年发五百石的粮食,山水诗写得很好,“才高八斗”最早是形容他的。谢灵运喜欢游山玩水,那些恨他的官员每天都有材料上奏,说他当官不敬业,有一次喝酒后,他就开心得好像进了KTV一样,兴奋地把衣服脱了,一脱就全脱了,开始裸奔。属于放浪不羁派。跟李白有点相似,但李白是不裸奔(生笑),谁来说一说其他——

生(12)青云梯是指山高,山势陡峻。

师:有成语叫——

生(部分):平步青云,青云之上,海日,天鸡太奇特了

师:说一说——

生(13):一般看日,是在山顶,比如泰山南天门,这里是半山腰,是暗说山高。天鸡不是田鸡,(生笑)按照注解看,此鸡一叫,天下鸡全叫。够神奇。

师:天鸡一唱天下白。诗歌至此,天台、天鸡、青云、海日境界开阔,有声有色,好一派奇景,好一副心情。此时的诗仙,沐一身月光,看一溪请波,听一耳猿啼。观一轮红日。既有幽静之景,也有壮美之景,此时的心情怎一个乐字了得。接下去有乐景吗?

生(部分):是恐怖害怕之景,

师:说的详细些——

生(14):日落西山,夜幕降临,这时熊在咆哮,龙在啸吟,黑云翻滚,烟雾升腾,。

师:读一读原诗。

生(集体):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师:告诉我第一感受。

生(集体):紧张。害怕

师:在电视剧中,这往往是怪物出现的先兆,在《西游记》中比比皆是。在这惊骇的境界中,景物由奇异走向更荒唐,更怪诞——

生(15):出现了霓衣,彩虹织的衣服。好象杨贵妃穿的吧,(生笑)风马、云之君这些神仙。生(16):还有虎鼓瑟,鸾回车。

师:虎是——

生(集体):百兽之王。

师:鸾鸟是什么?

生(部分)是凤凰吧。

师:《山海经》说“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可见是吉祥之鸟,而鸾鸟居然当起了车夫,老虎在弹奏琵琶,在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生大笑)

生(集体):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师:我们回到了童年时光。你们觉得这个梦奇怪吗?问大家一个问题,在这里,各路神仙都到齐了,乐队演奏迎宾曲,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相当热闹,李白到底有没有参与了这场异彩缤纷的盛会了吗?

生(部分):参与

生(部分):没参与。

师:给我一个理由。

生(17):诗中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当飘飖而下的仙人排列在他面前的时候,竟吓得魂飞魄散,其原因何在?我想就是神仙不想让李白参加他们的派对,也就是说,你是我们不欢迎的来客。

师:那同学们怎样看待这个梦?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7):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是一段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的折射,根据注解,李白当时心情不爽,被人赶出朝廷,比较郁闷。梦是符合天宝五、六年间李白的思想实际。他想进入上流社会,但那个社会不接纳他,是他理想的幻灭。用朱自清的话来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生鼓掌)

师:谢谢他的精彩发言。当时的李白生活的确不如意,二入长安后,过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招人嫉恨。后来皇帝老儿赐金放还。这只是一个梦啊。由喜乐到惊惧。对入侍翰林经历的回忆,李白在许多诗里直言不讳地说过,供奉翰林是一场梦。如“一官即梦寐”;“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鲁中送二从第赴举之西京》);“长安如梦里”(;“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登高丘而望远海”》等。《天姥吟》即是记梦之作,焉能不言及平生愤懑之事?有人说这首诗消极,你怎么看——

生(18):消极,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想要寻仙访道,过隐居生活,万事不关心。

生(19):积极,不消极,“且放”只是暂时放一下,只要有机会,我还会回来的,因为李白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物,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生(20):诗中说“东流水”,我们可以看作是写其建功立业思想的紧迫感。“东流水”是有人生几多失意的消极的深沉慨叹,但也有“君子自强不息”的儒家的积极入世的精神。思想家孔子发出面对流水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就是为懈怠人生的人敲响的警钟。所以是积极的。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积极,(生笑)天宝三年,李翰林最终还是从长安落魄而去。三年前年征赴长安的豪情和抱负如今都已化为泡影。黑暗腐败的官场、醉生梦死的朝廷让一心“济苍生”、“安社稷”的李白无处容身。除了体面的“赐金放还”,李白已别无选择李白毕竟是李白,在这样的境况中,喊出了响绝千古的最强音——

生(集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这就是他掷地有声的回答。“摧眉折腰”,即低头弯腰。这把那阿谀奉迎,吹牛拍马,送礼行贿,丧失人格尊严的奴颜婢膝的丑态形象化。李白能这样作么?他在皇帝面前尚且傲骨峋嶙,更何况对那些权臣贵戚呢!梦境是理想幻灭后幽愤心理的特殊反映。。也只有这样,才

能体会到诗作贯通的气韵。这里的幻灭——慨叹——绝决,是诗人梦醒后的心路历程,是一以贯之的幽愤情绪和傲岸精神的集中表现。诗人显然是再以“行乐”思想递衬其热烈执著的“建功立业”思想。。“古来万事”像东流水。人生亦如此,一去不返转瞬即逝。诗人此时已过“不惑”之年,人世光阴花上露,而宏图未展,其焦虑之情和只争朝夕的紧迫之感都寓其中。尽管前方冰封大河、雪满太行,尽管心里矛盾重重,难割难舍。但这个愿意当剑侠,当酒仙,却不愿当奴才的李白最终还是舍下了官位、舍下了玄宗、舍下了自己的理想,“直挂云帆济沧海”去了。让我们再次朗读,来结束这一次梦游吧(响起响亮的读书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模块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当全国人民都在纪念抗日英雄的时候,现实生活中却有一种不良的文化现象屡屡发生,这就是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比如,大量抗战“雷剧”“神剧”

涌现,将严肃的抗战历史娱乐化;有人对抗战中的英雄人物进行解构乃至重构,试图颠覆或

终结相关英雄的经典形象。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全面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借助新媒介,传播范围更广,受众更多,产

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比如,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不少诋毁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的各种

扭曲的“英雄叙事”。媒体把这类叙事的“主体”命名为“凿船党”,并表达了对他们的警惕:

“他们每天寻寻觅觅,看见正面的东西就上去凿几下子,而且每每有所斩获,用着放大镜在

英雄身上发现了一些瑕疵,他们便极力将其放大。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开始坍塌。”与

此同时,一些抗战题材影视剧不顾历史本真,肆意将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塞进来,

这种做法是对英雄形象的亵渎,以至连普通观众对“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情都忍无可

忍。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这些影视剧经由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媒介渠道得以在更大范围

传播开来。伴随着上述种种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濡染,这种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对成

千上万的普通观众——尤其是对年轻人贻害不小。抹黑恶搞英雄形象,导致英雄形象扭曲,

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也恶劣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这种错误的英雄叙事,既具有明显的隐喻性特征——它隐喻了当下有些人存在着虚无化的价值取向和戏谑化的政治取向,也具有另一种特征——扭曲的生活化叙事:传统的英雄叙

事在本质上是传奇性的叙事,近年来由传奇性叙事向生活化叙事的转变,有人刻意对英雄人

物进行解构甚至污蔑。

新媒介环境下,扭曲的英雄叙事的出现有着诸多原因。首先,新媒介的技术特性,对英雄叙事的变迁乃至扭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新媒介为英雄叙事提供了相应的技术环境和文

化环境,也被“凿船党”们纳为其建构与传播“英雄叙事”的重要平台。进而,英雄形象的

崇高性与非功利性被消解,并呈现出融合世俗、迎合消费的特征。其次,网络推动了众多思潮的传播,一些非主流思潮成为扭曲的英雄叙事得以展开的思想土壤。一些人站在人民群众利益和情感的对立面,利用网络上的社区、微博、微信等媒介,散播包括其“英雄叙事”在内的种种言论,挑衅人们的传统信仰,鼓吹错误的价值观。在这种思想土壤之上,“凿船党”们进行“英雄叙事”,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所谓“策略”而已。再次,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助推了英雄叙事的扭曲现象。

作为国人精神图腾的英雄形象,体现了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精神,不应被扭曲的英雄叙事所游戏化、娱乐化,而应成为国人的精神塔基。面对扭曲的英雄叙事及其危害,我们不可漠视,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价值立场。

(改编自丁松虎《英雄叙事的扭曲与纠正》,

《光明日报》2015年10月31日09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量抗战“雷剧”“神剧”涌现以及有人试图颠覆或终结抗战中的英雄人物的经典形象,这都属于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

B.“凿船党”们借助“三微一端”等新媒介将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传播的范围更广,受众更多,产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

C.一些抗战题材影视剧出现“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情,是因为创作者在剧中加入了许多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

D.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抹黑恶搞英雄形象,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也恶劣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解析:C项,强加因果,前后内容不构成因果关系。

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错误的“英雄叙事”反映了有些人错误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取向,也反映了英雄叙事文本由传奇性叙事向扭曲的生活化叙事的转变。

B.英雄形象被一些人解构甚至污蔑,从而他们的崇高性与非功利性被消解,并呈现出融合世俗、迎合消费的特征。

C.“凿船党”们为达到扭曲“英雄叙事”的目的,采取的是利用网络上的社区、微博、微信等媒介传播的策略。

D.英雄形象是国人的精神图腾和精神塔基,体现了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精神,不应被扭曲的英雄叙事所游戏化、娱乐化。

解析:弄混了“目的”和“策略”,原文:“凿船党”们进行“英雄叙事”,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所谓“策略”而已。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全国人民纪念抗日英雄时,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人站在人民群众利益和情感的对立面,挑衅人们的传统信仰,鼓吹错误的价值观。

B.英雄人物身上可能存在一些瑕疵,但是“凿船党”们发现这些瑕疵后,把这些瑕疵极力放大,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慢慢坍塌。

C.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助推了英雄叙事的扭曲现象,加强对微博、微信的监管能一定程度上遏制这种现象。

D.我们面对扭曲的英雄叙事及其危害不能漠视,只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价值立场,就能防止扭曲的英雄叙事对我们带来危害。

解析:D项,“就能防止扭曲的英雄叙事对我们带来危害”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借给你的温柔

江文胜

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养猪专业户王老汉蜷缩在家里的火盆前,他不敢出门。

忽然,狗叫。王老汉极不情愿地打开屋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他打了一个激灵。王老汉哆哆嗦嗦地来到院子里,没见到任何人,可狗还在叫。

院子左边的一排房屋,是猪圈。他逐一查看猪圈,仔细地数,总共60头猪连毛发都没少一根。猪没被盗,狗为啥叫呢?肯定有情况,不然,通人性的狗是不会无缘无故地瞎叫的。果然,王老汉在那排距自己的住房最远的饲料库发现了“敌情”:喂猪的苕片饲料少了一袋!

王老汉立马来了精神,他赶紧回到屋里,拉上三十岁出头的儿子金华出来寻找。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院子里从院门到饲料库、从饲料库到院门各有两行脚印,清晰可辨。金华说:“咱们跟着脚印去追那偷饲料的人!”王老汉说:“这是一个人的脚印,咱俩去追,可以对付,铁证如山,看他如何狡辩。”

父子俩一前一后顺着脚印一口气追到了蜡子山矿区宿舍。脚印通到一间砖房的门前没了,别的砖房都熄了灯,只有这间房没有熄灯。

真是胆大包天啊!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王老汉这样想。

窗是玻璃窗,玻璃上结满了冰花。左下角的一块玻璃没了,糊上了报纸。王老汉用舌头舔湿了窗户纸,用手指轻轻一捅,报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孔:一个黑黑的瘦瘦的中年汉子,坐在屋里的矮凳上,他的头上还冒着热气。啊!那袋装有红苕片的大编织袋赫然放在他的面前。床沿坐着一个双手笼在袖头里的老头,床头的被子下露出一个小脑袋,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这个黑汉子的对面。

王老汉父子猫着腰蹲在窗户外,大气不敢出,倾听着屋里的动静。

“粮,借来了。这就是,红苕片,100斤。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快去熬苕片汤!”汉子的声音。

“妈,快熬,我饿坏了,我要吃苕片汤。”小孩的声音。

“亚龙,这粮是咋借来的?”老人的声音。

“爹,我事先写好了借条,借条压在袋子下。”汉子的声音。

王老汉一愣,心想,我怎么没注意到那借条!真的有?

“这不是偷吗?自打你从娘胎里出来,我是怎么指教你的?做人要本分!还好,留下了借条,人要凭良心。但借粮容易还粮难哪!矿上不开工资,啥时候能还上?”老人的声音。

“爹,这个我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还有一双手。到春天,矿上如果还不能开支,我就到农村去帮工。听说王老汉厚道,日子也过得殷实,不然我干吗要借他的。我想去他那里,帮他干活,用工钱抵粮钱……”汉子的声音。

“快走!”王老汉在心里喊。他拉起儿子往家里赶。进了院子,王老汉急奔饲料库,果然发现了那张借条:

家里无米下锅。借一袋红苕干片。春天还。蜡子山矿区吴亚龙,此据。

某某年某月某日

上面还有一个用墨水作印泥盖的“吴亚龙”的私章。

太阳从蜡子山上露出头来。吴亚龙推开屋门,见门口堆了一些东西: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大块猪肉、几条鲜鱼和一袋冻豆腐……吴亚龙像见到了天外来物似的翻来覆去地找,竟找不出一张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借给你的温暖”为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淳朴的人性美。

B.小说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心理、对话、细节等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王老汉和吴亚龙的形象。

C.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感恩的故事,他把人物放在大饥饿的时代,用简洁的文字给人物设置了一个道德困境。

D.小说的结尾照应了题目,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而且,使得王老汉“诚信”的形象更为突出。

解析:B项,对王老汉没有外貌描写,对吴亚龙没有心理描写;C项,小说并非在讲述“感恩的故事”,时代背景也不是“大饥饿时代”;D项,不是表现王老汉“诚信”的形象,应是吴亚龙的。

答案:A

5.小说中两处写到“雪”,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处:“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渲染气氛,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下文王老汉因冷不出门、吴亚龙留借据拿苕片的故事的叙写。

第二处:“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沿着清晰的脚印追寻偷苕片的人做铺垫,也暗指了吴亚龙选择在雪停之夜偷苕片,其实意并不在偷。

6.小说中王老汉和吴亚龙,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一)我认为王老汉是主人公。

①形象塑造上,作者在塑造王老汉时,着墨最多,运用了动作、神态、心理、细节以及正侧面等多种描写手法进行塑造。②内容主题上,小说的结尾写到“门口堆了一些东西”“竟找不出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虽只字未提王老汉,但很明显能看出是王老汉的善举,从而体现人性之美,深化了主题。③情节结构上,作为明线,王老汉的活动贯穿情节始终。④题目上,“借给你的温暖”中的“借给”也昭示着主人公应是王老汉。

(二)我认为吴亚龙是主人公。

①形象上,小说虽然对吴亚龙的描写刻画着墨不多,但吴亚龙勤劳、憨厚、淳朴、善良、诚信的形象非常突出。②内容上,正是因为有吴亚龙偷“苕片”留借条,有吴亚龙与他父亲的那番对话,才有了结尾的那幕感人场景。③主题上,小说《借给你的温暖》宣扬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诚信,一种互助,一种信任,一种大爱,吴亚龙用偷“苕片”留借条、准备靠做帮工来抵粮钱的憨厚淳朴换来王老汉的无私帮助,正好揭示了小说的主题。④结构上,吴亚龙借粮食作为一条暗线贯穿小说始终。

(三)两位都是主人公。

①形象上,两位都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②主题上,吴亚龙用偷“苕片”留借条、准备靠做帮工来抵粮钱的憨厚淳朴换来王老汉的无私帮助,正好揭示了小说颂扬人性美的主题。③结构上,两个人物的活动作为明暗两条线索贯穿小说始终。④内容(题目)上,“借给你的温暖”是建立在两人的高尚人格上的。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出3点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宋徽宗赵佶继位后,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钻研书画上。他提倡柔媚的画风,擅长画竹、翎毛,偶作山水,所画花卉能够画出不同季节下的特定情态,其艺术成就以花鸟画为最高。他画鸟雀,常用生漆点睛,小豆般地凸出在纸绢之上,十分生动,工笔山水《芙蓉锦鸡图》先后被明清两代的多位帝王收藏。他绘画常取鹤作题材,如《瑞鹤图》《药庄纵鹤图》等。

徽宗把花鸟画看作是天地之精髓,有着“粉饰太平,文明天下”的作用,并将其花鸟作品收录成册,名为《宣和睿览》。

徽宗专门成立了皇家书画院和琴棋院,把书画院文人分为士流和杂流,每年按照考核成绩晋升,一些杰出的青年文人,甚至可以着六品以上官员才可穿着的绯紫和佩鱼。赵佶将画家地位提到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

徽宗将绘画作为科举考试项目,每年以诗词做题目,其中脍炙人口的题目有“山中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等。获得“山中藏古寺”第一名的绘画作品没有画任何庙宇楼阁,只有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而得“踏花归去马蹄香”第一名的画作也只画了蝴蝶飞绕马蹄间。徽宗的审美趣味超凡脱俗不可小窥。

徽宗赵佶早年学于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常邀米芾探讨书法精髓,以瘦金体和草书见长,而瘦金体是他将前人经验融会贯通,独创而成。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

徽宗传世的瘦金体书法有《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欧阳询张翰帖跋》等,而可考成书时间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要数赵佶作于崇宁三年(1104)的瘦金体《千字文》,这一年,宋徽宗只有23岁,而这时期已经是其瘦金体书法的成熟时期了。这幅瘦金体《千字文》是赵佶赐予宦官童贯,以奖励其战功的书法作品,纵30.9厘米、横322.1厘米,朱丝界栏,素笺本,字大寸许,每行十字,前后百行,落款“崇宁甲申岁宣和殿书赐童贯”。

徽宗在杭州设置明金局,童贯以供奉官的身份为皇帝在江南搜罗精巧之物,因此结识了因力主王安石新法而遭弹劾、闲居于此的蔡京。蔡京大肆贿赂童贯,不舍昼夜地陪他恣情游乐。童贯则把蔡京所画的屏幛、扇带,另加题跋的名人字画送到宫中让徽宗赏玩,大力举荐蔡京。宋徽宗很欣赏蔡京的才华,还曾花两万贯钱从他人手中买过蔡京题词的扇面,两万贯大约相当于当时一户人家一年的花销。

宣和七年(1125),金军大举南侵,金军统帅宗望统领的东路军在北宋叛将郭药师引导下,直取汴京。12月,宋徽宗宣布退位,让位于儿子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仓皇逃往安徽。靖康元年(1126),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纲击退北返,徽宗回朝。年底,金兵再次南下攻破汴京。

次年春,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官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珍宝玩物、皇家藏书等押送北方,京都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此时的风流皇帝赵佶后宫竟有美女一万多,生有32子、34女。

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凌辱:金人将其爱妃掠去;他被命令与赵桓身着丧服谒见金太祖阿骨打的庙宇;被辱封为昏德侯,关押至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南宋绍兴五年(1135)4月,因不堪折磨,死于五国城,享年54岁,死前还曾秘密派人向南宋求救。

徽宗是个无与伦比的大玩家。他重用小厮高俅,只因为他是玩蹴鞠的高手;后宫佳丽三千,却微服流连青楼,与京城名妓李师师经常幽会;痴迷道教,称自己是“教主道君皇帝”;

酷爱奇石,花石纲之祸最终加速了北宋的内乱。金人对北宋金银大肆掠夺,徽宗毫不动容,但当他潜心收藏的书画珍品惨遭荼毒后,却忍不住黯然神伤。元代脱脱写就《宋徽宗纪》时竟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摘编自人民网《宋徽宗:投错胎的艺术大师》,有改动)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宋徽宗继位后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钻研书画上。他专门成立了皇家书画院和琴棋院,两院文人每年都要进行考核,按成绩晋升。

B.宋徽宗的审美趣味超凡脱俗。他将绘画作为科举考试项目,其中获得“山中藏古寺”第一名的绘画作品只有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

C.宋徽宗酷爱书画。金人对北宋的金银大肆掠夺,他毫不动容,但当看到潜心收藏的书画珍品惨遭荼毒后,他却忍不住黯然神伤。

D.文中写到宋徽宗在杭州设置明金局的相关情况,意在揭示宋徽宗是个“大玩家”的性格特点,为下文写徽宗的悲惨结局做铺垫。

解析:A项,“两院文人每年都要进行考核,按成绩晋升”理解不当,文中说“把书画院文人分为士流和杂流,每年按照考核成绩晋升”,琴棋院的文人不在考核晋升之列。

答案:A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宋徽宗艺术成就以花鸟画为最高,他画的花卉能够展现出不同季节下的特定情态,十分生动,成为后世收藏的珍品。

B.宋徽宗把花鸟画看作是天地之精髓,认为有粉饰太平的作用,并将《瑞鹤图》《药庄纵鹤图》等花鸟作品收录成册。

C.宋徽宗时期的文人地位很高,如果他们的书画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就可以着六品以上官员才可穿着的绯紫和佩鱼。

D.宋徽宗师承薛稷、褚遂良、黄庭坚、米芾等书法大家,他潜心创制而成的瘦金体,风格独特,瘦直挺拔,自成一家。

E.本文撷取宋徽宗生平若干片断,着力表现他在书画方面的成就,并将这些与北宋的亡国对照,表现了徽宗的悲剧人生。

解析:B项,“《瑞鹤图》《药庄纵鹤图》”是否在《宣和睿览》中原文并无交代,表述不明确。C项,只有其中一些杰出文人可以穿着,此处表述绝对化。D项,“师承”范围任意扩大,与原文不符。

答案:AE

9.文章结尾引用了元代脱脱对宋徽宗的评价,你是否赞成脱脱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对文中引用的脱脱的评价,可以持肯定态度,也可以持否定态度,结合文本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观点一)同意脱脱的观点。作为国君,宋徽宗不专心理政,而是几乎将全部心思用在研究书画、品鉴珍玩上面,甚至成为这一领域内的翘楚,这是非常可悲的,其对北宋亡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己遭受凌辱与折磨虽让人同情但又实属咎由自取。

(观点二)不同意脱脱的观点。宋徽宗虽然沉迷于书画之中,疏于朝政,但北宋的灭亡有其历史原因,不能归咎于君主一人。应当看到,当金人入侵时,北宋王朝进行了积极的抵抗,也曾取得一定成效,但历史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这一点上宋徽宗也无能为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少笃学,工文辞。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王云使北还,言金人必欲得三镇。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

张邦昌僭位,复其职,遣同路允迪诣康王劝进

..。

建炎元年,李纲拜右仆射,宗尹论其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报,出知舒州。言者论宗尹尝污伪命,责置鄂州。既,召为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拜参知政事。

吕颐浩罢相,宗尹摄其位。时诸盗据有州县,朝廷力不能制。宗尹言:“太祖收藩镇

..之权,天下无事百五十年,可谓良法。然国家多难,四方帅守单寡,束手环视,此法之弊。今当稍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蕃王室。较之弃地夷狄,岂不相远?”上从其言。授宗尹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时年三十。近世宰相年少,未有如宗尹者。

初,宗尹廷对

..,详定官李邦彦特取旨置宗尹乙科,宗尹德之,赠邦彦观文殿大学士。枢密院副都承旨阙,宗尹拟邢焕、蓝公佐、辛道宗三人。焕戚里,公佐管客省,道宗不知兵,人以此咎宗尹。密院计议官王佾结公佐,宗尹请除佾为宗正丞,侍御史张延寿劾之,上罢佾。

绍兴元年二月辛巳,日有黑子

....,宗尹以辅政无状请免,上不许。魏滂为江东通判,谏官言其贪盗官钱,滂遂罢;李弼孺领营田,谏官言其媚事朱勔,弼孺亦罢;二人皆宗尹所荐。台州守臣晁公为储峙丰备,论者以为扰民,宗尹阴佑之。会公为妻受囚金事觉,上罢公为,宗尹不自安。时明堂①覃恩②,宗尹请举行讨论之事,上手札云:“朕不欲归过君父,敛怨士大夫。”始,宗尹建此议,秦桧力赞之,及见上意坚,反挤宗尹。上亦恶其与辛道宗兄弟往来,遂罢。沈与求奏其罪状,落职。未几,命知温州。退居天台,卒,年三十七。

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及为政多私,屡为议者所诋云。

(节选自《宋史·范宗尹传》)

[注] ①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场所。②覃恩:广施恩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B.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C.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D.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如“当”“以是”“然”“又”“且”“故”等即可作出判断。

答案: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劝进”指旧时部属劝其主登基称帝,本文指劝说康王建立南宋政权。

B.“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这里含有“边界”的意思。

C.“廷对”指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或指科举时代的殿试,本文指后者。

D.古人相信天意和人事彼此感应,故本文“日有黑子”被视为朝政有失的证据。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B项,“‘藩’,这里含有‘边界’的意思”错误,在唐代,“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指军镇;唐代朝廷设置军镇,本是为保卫自身安全。

答案: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范宗尹年轻有为,勇于进谏。他不满而立之年就担任过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重要官职,还曾因为自己的直言进谏被多次贬黜。

B.范宗尹才智过人,善于借鉴。为扶植地方武装力量抵抗金军,他上奏借鉴藩镇之法,得到皇帝批准,并由此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宰相。

C.范宗尹常徇私情,用人不善。他担任宰相,重人情,轻法度,任用李弼孺、魏滂等贪腐残暴之人,并包庇与自己私交甚好的官员。

D.范宗尹宦海沉浮,权变不足。他向皇帝提请举行讨论之事,本来已经获得秦桧的赞同,后来反遭秦桧背弃和排挤,最终罢官。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任用李弼孺、魏滂等贪

腐残暴之人”错误,原文表述的是“二人皆宗尹所荐”;另外,“轻法度”一说在文中没有体现。

答案: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公为妻受囚金事觉,上罢公为,宗尹不自安。(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1)句得分点:“纾”“非”“罢归”,句子大意;(2)句得分点:“会”“觉”“自安”,句子大意。

答案:(1)范宗尹建议放弃三镇以避免战祸,谏官反对这样做,范宗尹被罢免官职,返回乡里。

(2)适逢晁公为的妻子收受囚犯贿金的事情败露,皇上罢免了晁公为,宗尹自己也感到不安。

参考译文:

范宗尹,字觉民,是襄阳邓城人。从小专心好学,擅长文辞。宣和三年,考中进士。经多次升迁任侍御史、右谏议大夫。王云出使金国返回,说金人一定要得到三镇。范宗尹建议放弃三镇以避免战祸,谏官反对这样做,范宗尹被罢免官职,返回乡里。张邦昌越礼建立伪国,恢复了宗尹的官职,派他同路允迪去见康王劝说他称帝。

建炎元年,李纲被授任右仆射,范宗尹论奏他名声超过实际才能,有震主之威。不被答复,出京任舒州知州。谏官论奏范宗尹曾接受过伪朝的任命,宗尹又被责罚安置到鄂州。不久,被召为中书舍人,升任御史中丞,任参知政事。

吕颐浩被罢去相位,范宗尹代理宰相之位。当时盗贼们占据州县,朝廷无力制服他们。宗尹上言道:“太祖收回各藩镇的权力,天下太平有一百五十年,可谓是良策。然而国家多难,四方守帅势力单薄,垂手环视,是此法的弊端所在。现在应到了稍微恢复建立藩镇的方法,分割河南、江北几十个州的土地,委以兵权,使他们来拱卫皇室。与把土地舍弃给夷狄之人相比,难道不是相差很远吗?”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授任范宗尹为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当时年仅三十岁。近世的宰相,没有比宗尹年纪更小的。

当初,范宗尹参加廷试,详定官李邦彦特别奏请皇上把宗尹放到乙科,宗尹很感激他,赠李邦彦观文殿大学士。枢密院副都承旨一职空缺,宗尹拟定邢焕、蓝公佐、辛道宗三人。

邢焕是他的同乡亲戚,公佐主管客省,而道宗又不懂军事,人们因此指责宗尹。枢密院计议官王佾与公佐结交,宗尹请求授王佾为宗正丞,侍御史张延寿弹劾他,皇上罢免了王佾。

绍兴元年二月辛巳,太阳上出现黑斑,宗尹以辅政没有成绩请求免职,皇上不答应。魏滂担任江东通判,谏官弹劾他贪污盗窃官钱,魏滂于是被罢职;李弼孺管领营田事务,谏官弹劾他谄媚事奉朱勔,弼孺也被罢免;这二人都是宗尹推荐的。台州守臣晁公为日常储备丰富,议论的人认为这是扰民之举,宗尹暗中保护他。适逢晁公为的妻子收受囚犯贿金的事情败露,皇上罢免了晁公为,宗尹自己也感到不安。当时明堂典礼完成广施恩泽,宗尹请求举行评论功过之事,皇上亲笔书写札子说:“朕不想把过错归于君父,而遭士大夫怨恨。”开始时,宗尹提此建议,秦桧极力赞成他,等见到皇上态度坚决,就反过来排挤宗尹。皇上也厌恶他与辛道宗兄弟来往,就罢免了他的相位。沈与求上奏他的罪状,宗尹被罢官。不久,任命为温州知州。后退居天台,去世,终年三十七岁。

范宗尹有才干智慧,当金军横行的关头,他毅然以抗敌作为自己的职责,建议分割藩镇,由此得到宰相之位。然而,他署任镇帅多授予大盗,又各藩镇之间没有统领隶属的关系,并且不派援兵,不通粮饷,所以各镇守很少能够保存下来。等到执政时多怀私心,多次受到谏官的弹劾。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4~15题。

水仙子·咏雪

乔吉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①,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捱。面瓮儿里袁安②舍,盐罐儿里党尉③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注] ①三千界:佛家语,这里泛指整个世界。②袁安,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记载:“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出行视察,“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③党尉,即党进,北宋时人,官居太尉,雪夜拥炉酌酒,热得出汗,“扪腹徐行”,说:“天气不正。”

14.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前两句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雪花飘飞轻若柳絮,冰冷而没有香气;积雪像飘落满地的梨花,冻成一片,推移不动。

B.第四句的“棱”字是口语赘词,用于某些形容词后。第五句的“噤”字指冻得从心里打战。

C.最后三句描写雪之大:袁安的宅舍雪大如同埋进了面缸,党尉深宅的积雪像洁白的盐堆,歌舞的亭台被大雪变成了粉缸。

D.这首元曲是一首咏物的曲子,全曲处处都在写雪,而曲词内容却不着一“雪”字,从不同角度运用多个手法突显描写对象。

E.这首元曲先俗后雅,大俗与大雅形成强烈对比,显示出俗对于雅的调侃,于是产生了喜剧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审美冲击。

解析:A项,前两句是运用比喻手法。E项,这首元曲先雅后俗。

答案:AE

15.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从这个角度看,这首散曲和唐代的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相比,哪一首更符合刘熙载的评论?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仙子·咏雪》运用比喻、夸张、用典等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渲染出大雪纷飞的景象,是一首纯粹的咏物散曲。而《对雪》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与雪一样的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所以《对雪》更符合刘熙载的评论。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屈原在《离骚》中书写了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相似的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一夜飞度镜湖月”;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一尊还酹江月”。

答案:(1)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2)我欲因之梦吴越庄生晓梦迷蝴蝶人生如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xx年德国乒乓球公开赛31日落幕,中国选手马龙再次初试锋芒

....,战胜自己的对手,夺得男单冠军。

②著名教育家黄炎培认为,人应该“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做到外圆内方

....,才能既受尊重,又能有很多朋友。

③xx年,在世界经济总体下滑、差强人意

....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④某些现代作家的作品思想深刻,但用现代汉语语法标准衡量,其作品中某些语言的表

述显然并不规范,不足为训

....。

⑤在大量的犯罪证据面前,犯罪分子抱残守缺

....、丑态百出,最终不得不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⑥在智能手机时代,新的品牌不断涌现,我们曾经耳熟能详

....的熊猫、波导、夏新等国产手机品牌,而今在市场上几乎不见了踪影。

A.①③⑥B.②④⑥

C.②⑤⑥D.③⑤⑥

解析:①初试锋芒: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与前面“再次”矛盾。②外圆内方:指人外表随和,内心却很严正。③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稍微。不合语境。

④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与句子语意符合。⑤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与句意不符。⑥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答案:B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与贪污腐败相比,虽然庸官懒政的“软腐败”表面上不会造成太多的经济损失,但是会直接严重损害干部队伍形象,损害党和政府威信。

B.昨天,在一股较强冷空气的影响下,甘肃和陕西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局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雪,同时,气温下降造成道路结冰,对交通造成不利影响。

C.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D.6月7日下午,中美两国元首第一次会晤,双方讨论了各自国内发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解析:A项,关联词与主语位置不当,“虽然”应该移到“软腐败”后;B项,“甘肃和陕西部分地区”有歧义;D项,句式杂糅,去掉“交换意见”,或者把“讨论了”改为“就”。

答案:C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肯定专家的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30年后的今天,在这里,我们邀请敬爱的老师们再次走进我们曾经学习过的教室,共同回忆那段难忘的学习时光。

C.今天,是我人生中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幸福、欢乐的气氛中,我迎来了自己的50岁大寿。

D.您好!贵校50周年校庆将于5月10号举行,50年风雨历程,50年砥砺前行,50年辉煌成就。我们向您发出诚挚邀请,期待您的到来。

解析:A项,“忝列”,谦辞,改为“名列”“位列”等。C项,“大寿”为敬辞,改为

“生日”,D项,“贵校”改为“本校”或“我校”。

答案:B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中国淡水资源不足,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切的问题。作为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__①__。虽然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相对于大部分城市的自来水价格,__②__。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需要政府全方位扶持和培育。但从长远来看,__③__,因为我国淡水资源缺乏,向大海要淡水是大趋势。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根据后面“虽然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知,第一空的陈述主体是“海水淡化”,再根据前面“中国淡水资源不足”可知,第一空应填与“海水淡化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相关的内容。②根据“但相对于大部分城市的自来水价格”及“需要政府全方位扶持和培育”可知,第二空应填与“海水淡化的成本高”相关的内容。③根据前面的“但”及后面“因为我国淡水资源缺乏,向大海要淡水是大趋势”可知,第三空的内容与“海水淡化发展前景广阔”有关。

答案:①海水淡化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②海水淡化成本仍然偏高③海水淡化发展前景很广阔(意思对即可)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提供的语言材料来看,说理性、议论性是其主要特点。语言材料中包含着逻辑推理,前后存在着条件关系,简单说,就是由前面的(有的放后面)条件能否推出后面的结论。

如学工科可以激发强烈的好奇心,但并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前者不是后者的充要条件,仅是其充分不必要条件。

由此类推,有了兴趣可能会取得好成绩,但并不是有了兴趣就一定会有好成绩,前后既构不成充要条件,也不能构成充分条件。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重点看关联词语(重点关注一些表条件关系和因果关系的词语)和关键副词(表肯定或否定、程度、范围的副词)。

找出问题后,根据题目要求,再参照①的方式,指出推理的错误即可。

答案:(示例)②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③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富太太到寺院进香,看到一个叫戒痴的小和尚穿得很破烂。

她问师父:“那个可怜的小和尚是谁?”

师父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富太太觉得戒痴可怜。

太太说:“你看,小和尚的衣服都破了。”

其实,并不是寺里穷得没有钱给戒痴做衣服,而是戒痴太调皮,在寺里上上下下地跑,有时候还跑到山里爬树摘果子,给他做的每件新衣服都会很快被穿破。

这次有施主指出了,师父便给戒痴换一套新的僧袍,并嘱咐他以后不要再穿破衣服乱走,这样影响不好,进香的施主会以为欺负小和尚。

戒痴忽然问:“那个可怜的太太是谁?”

富太太衣着讲究,身上看起来总是金灿灿的,实在看不出富太太有什么可怜的地方。

戒痴说:“你看她虽然衣着华丽,但她的眉头一直紧锁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题目所给材料是一个哲理性很强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主要是富太太和小和尚。故事主要讲的是富太太看小和尚“可怜”,而小和尚则觉得富太太“可怜”。构思时,可以分别从两个人的角度分析。小和尚不认为自己的衣服破旧可怜,这表明他能够保持天性。衣着华丽的富太太觉得小和尚可怜,这是“以貌取人”;而她眉头紧锁,表明她在物质上可能很富足,但在精神上并不充实。如果从材料整体思考,两个人都看到了别人的短处,得出的评价都带有主观性。这样,就可以得出全面看待事物的立意方向。因此,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人生的乐趣并不在于物质的富足,而在于精神的充实;保持天性,快乐充实;全面看待事物;别用自己的长处看待他人的短处。

[佳作展台]

人生的乐趣在于精神的充实

人生的乐趣在于精神的充实,而不在于物质的富足。品读精美的作品,从中领悟人生道理,会感到快乐;垂髫幼童,抑或懵懂少年,嬉闹玩耍,会感到快乐;历经艰辛,手术成功,患者家属的一句感谢,会让医生感到快乐;三尺讲台,桃李芬芳,年轻学子的一声亲切问候,会让教师感到快乐。

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精神的充实。无论物质是否富足,只要一个人的精神是充实的,即使是苦行,也能感到满满的喜悦。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能使宋濂在这种贫富悬殊的条件下“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足乐者”是宋濂对知识的渴望和得到知识后的满足和快乐。求学虽艰,但与内心的充实相比,也是乐在其中。

三毛毅然前往梦中念念不忘的撒哈拉沙漠,去那个令她魂牵梦萦之地。在那里,没有亲人的照顾和朋友的陪伴,有的只是漫天的黄沙和呼啸的寒风,有的只是沙漠中落后的经济条件和飘忽不定的政局。然而,这场旅途她走得艰辛却也洒脱。在沙漠中的日子,她的心愈加清明澄澈,她将潇洒和率性放任于广阔天地,精神的充实是她的人生乐趣所在。在那里,她写出了深入灵魂的散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恶劣的环境中,需要的是生命的顽强不屈。环境虽恶劣,旅程虽险远,但为了自在充实的内心,她已是乐在苦行之中。

莫言至中年才获得诺贝尔奖,为众人所知;屠呦呦倾尽一生研究青蒿素,让世人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无论在文坛,还是在科研领域,他们都刻苦前行,然而,在物质方面,他们却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的奖金,不够在北京买套大房子。在这个土豪横行的时代,很多人的财富“得来容易”,豪车、豪宅自是小事一桩。然而,对莫言、屠呦呦这些人来说,能够支撑自己事业的,绝不是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而是充盈丰富的内心,还有历史的使命。因为行路艰苦,得来不易,才倍加珍惜,才倍感其乐。

人生的乐趣在于精神的充实,即使苦行千里,回望自己走过的路时,也会在心中感到快乐。一路的艰辛等待和困苦,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流下的汗水浇灌了路旁的树,放眼处,已然枝繁叶茂。世人皆叹人生苦,殊不知乐在苦行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