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一、本章的内容概要

(一)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1.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缔和内涵,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特长,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2.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决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1876年,当俄国大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他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上,听了柴科夫斯基的 D 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即《如歌的行板》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托尔斯泰说在这首乐曲中,“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爱国主义诗词为例,从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北朝民歌《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从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到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从南宋诗人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文天祥《正气歌》“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确实是其它社会意识形态所达不到的。应当说,在艺术

作品这种长期潜移默化作用下而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常常成为人生观、世界观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3.审美娱乐作用。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

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物质产

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精神产品则是为了满足人们心灵的需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正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中国先秦时期的艺术理论著作《乐记》中,也有类似的思想,提出了“乐者乐也”的主张,认为艺术 ( 包括音乐) 应当使人们得到快乐。《乐记》总结了秦以前的音乐美学思想。

艺术审美娱乐功能的另一个作用,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20世纪 50 年代以来,音乐疗法逐渐引起各国医学界和音乐工作者的兴趣和重视,美、英等国先后创办了各种音乐医疗的刊物,运用音乐手段来治疗某些病症,并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美国某些高等院校还专门设立了艺术疗法的学位。西方现当代心理学的许多流派,都十分重视艺术对欣赏者深层心理的渲泄作用或净化作用,认为艺术可以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压抑或无法实现的情绪、愿望、期待、理想,通过艺术创造的想象世界或梦幻世界得到完成和满足。

(二)关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1.美育与艺术教育。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 概念,由 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我国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美育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尤其是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 更是大力倡导美育,把美育确定为其新式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美育实施设想,对美育的本质、内容、作用和实施美育的途径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和阐述。蔡元培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把西方康德、席勒的思想和中国古代美育传统揉合到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美育思想。

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虽然美学理论关于美的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划分,实施美育的途径又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区分,但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由于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它对提高创造美和能力,培养人的审美理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这一个概念,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

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此,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 1993 年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召开的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上有一句名言:“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人的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现当代社会中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地位与作用,就是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这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中,人的创造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十分重视美育和艺术教育,强调音乐艺术对启发他的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他晚年甚至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美学与艺术方面的问题。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 1998 年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谈到 21 世纪全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重要任务时,首先提到了“人文艺术学习的重要性”。他着重指出,哈佛大学所以重视人文艺术学习,是因为“这种教育既有助于科学家鉴赏艺术,又有助于艺术家认识科学。它还帮助我们发现没有这种教育可能无法掌握的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因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历来的思想家、艺术家们,都十分重视艺术对于人的情感陶冶和净化作用,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正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这既是一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社会实现全面进步的基础。

二、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艺术的社会功能”

( 1 )审美认知作用。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 2 )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感。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

(3)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正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

艺术作品之所以特别受人欢迎,在于它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通过欣赏艺术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精神上产生一种愉悦、美感。

艺术审美娱乐功能的另一个作用,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

2.“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 1 )美育与艺术教育。

( 2 )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 3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三、本章小结

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

1.审美认知

2.审美教育

3.审美娱乐

4.艺术教育

5.美育

五、本章的“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

(2)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4)为什么讲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必须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之上?

(5)简要概括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6)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六、“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1)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2)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才。

(3)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理解: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4)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才能发挥作用。

(5)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 概念,由 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

(6)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这种广义的“艺术教育”论认为,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职业,俗话讲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现代社会的人,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都不可能不涉及到艺术,他或者读小说,或者看电影,或者听音乐,或者看电视,或者欣赏舞蹈等等,总之,现代人必然涉及艺术,或多或少地与艺术有关。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我学过的一门艺术作文

我学过的一门艺术作文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你学会了哪些艺术呢?橙子在此整理了我学过的一门艺术作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我学会了绘画 绘画是我的第一门特长,在这之前,我也没有什么长处,说起绘画,真是偶然,但它也给我带来了不少的乐趣. 那天,同学们都报了特长班,而我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喜爱。我不经意间推开了旁边一间教室的门,原来是水粉班,我无奈地加入了进去。 画画要从基础开始,老师先教我们调色,用红、黄、蓝三种主色调制出缤纷的色彩,这时我发现了绘画的乐趣。 在我的记忆中最深刻的是画“唐老鸭”了,老师将它画在黑板上,我模仿着老师的画法先画出它的轮廓,再分别上色。最难画的要数鸭嘴了,我在草纸上模仿了几次仍不满意,我反复修改,反复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这幅画终于完工了。 绘画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无论是漫画、水粉画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尤其是漫画人物,是我一直以来酷爱的。虽然没有老师的指导,但我一直自己在努力,自己在尝试怎样把漫画人物画得更好。从开始画漫画到现在,我已经用掉了不知多少本素描本,现在翻出来看,别有一番风味,尽管以前画的不是很好,但每一副画都凝聚了我对绘画的热爱。 学习绘画,我有了自己的收获,我会模仿画很多东西,画技也提

高了不少。不知不觉中,我对绘画产生了兴趣。我觉得,绘画是一样很高雅的艺术,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现在,我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已经成为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份感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学会了拉小提琴 我有许许多多的爱好,其中拉小提琴是我最喜爱的。也许,我对小提琴情有独钟吧!小时候非常羡慕那些小提琴演奏家能拉出动听的曲子。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穿上漂亮的礼服,在灯光闪闪的舞台上表演。五岁那年,爸爸妈妈帮我报名参加了小提琴班,就这样,我和小提琴结下了不解之缘。 拉小提琴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用脖子和肩夹住小提琴,还要学会推弓和拉弓。开始还能夹住琴,但时间一长,脖子就酸了。那跟平时在老师手里服服帖帖的弓,到了我手中,就不听使唤了。但我在心中暗暗地告诉自己: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所以我只好咬紧牙关。不久,我通过了这一关。接下来就要学习拉了。 但在拉之前必须学会认音符,爸爸把音符写在纸上然后贴在墙上,一个一个地指着让我唱,如果唱错了就会被爸爸批评。拉的时候更辛苦,我那小小的手指只能在琴弦上,真是痛呀!冬天更惨,手都动僵了,按到琴弦上去,手指上就会留下一条深深的痕迹。有时候天气冷,我的手上有几道裂口,按琴弦的时候一不留神,口子被琴弦拉深了,就会流出鲜红的血来。这时,我只能忍住痛,对自己说:这点小小的困难不算什么。练习歌曲时,每天晚上不停地拉,那些困难的音符和

论艺术作品形式的意义

论艺术作品形式的意义 艺术作品的意义是现代艺术学的中心命题之一。“意义”一词是由“意”和“义”二字构成的、“意”有猜测,意图等方向的意思,重点指的是主观意向方面的意思;是“宜”的意思,即适宜、合宜的意思,强调的是一种契合与实现。主观的“意”在于生发,客观之“义”却在于一种契合。因此“意义”乃是主观与客观、自我与社会的统一,是精神或潜在意向的生成与实现。 近20年来,随着现当代西方美学和文艺学理论及方法的引入,国内文论界又涌动着一股逆向的思潮:将形式规定为美和艺术的本质或本体所在。问题不在于艺术有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层面,也不在于谁决定谁,而在于形式在艺术这一人类精神创造成果的整体存在中处于怎样的状态,对它的理论描述如何才能恰当地进行,以期提供对艺术审美与鉴赏的合理认识。 关于艺术形式的内容和形式: 艺术作品内容:其构成因素有两个,一是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所再现的社会生活,一般称之为艺术作品的题材;二是艺术家对所再现的社会生活的认识与评价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感情,一般称之为艺术作品的主题。 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的总和。艺术作品的形式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艺术作品的组织结构;而是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1.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作品的内容决定形式的产生。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或根据雇主的需要或为生活中的某件事而激动产生了创作欲望,确定了作品的内容,最后根据内容的需要去寻找恰当的表现形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了突出即将受难的耶稣,因而画面用上了对称的构图,将众人分为两个小组安排在位于画面中心耶稣的两侧,使其成为中心人物,因而这幅画的形式是由它的内容所决定的。 2. 形式反作于内容 形式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反作用于内容。齐白石的《墨虾图》在构图的处理上让人感觉到虽不画水但却有水的奇妙,使人感觉到“气韵生动”“以形写神”的境界。 关于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问题,其争论的焦点在于:(1)在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接受过程,形式和内容究竟是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决定内容? ( 2)不同艺术类型中,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如何? 任何一个具体的艺术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任何形式都渗透着内容,任何内容都通过形式显现。这说明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而且任何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具有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性,任何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都会对优秀的艺术作品形成一定的阻碍。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存在着形式主义和虚无主义两种偏颇的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是对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孤立而又片面的看法,都会对一件艺术作品的最终成功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一种割裂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所导致的错误。所以,我们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来让完美的艺术形式与进步的内容有机统一。 关于艺术形式美的研究一直是久经不衰的重要课题。美学家从审美经验出发, 对形式美提出各种看法。有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形式美有的从艺术本质的角度谈形式美有的从符号学角度谈形式美有的从“ 有意味的形式”来谈艺术形式美。不管从哪个方面讲, 我们都不能脱离社会历史的现实内容, 脱离艺术的整体表现去片面地追求艺术形式美。艺术形式美的价值是对人而言, 一种形式以及形式的组合, 如果要成为美的, 就必须对人类的精神美有价值。克莱夫· 贝尔认为艺术家的手必定是受到了将他强烈而确切地感觉到的东西表现出来的需要的指导, 他一定还在追求把他在心醉神迷之中的所受到的东西变换成物质形式。因此, 那种只是通过修修补补而完成的形式, 必定是很糟糕的形式。而且并非出于情感需要而搞出的形式, 那些按照制图理论搞出来的形式, 那些摹仿自然客体或其他艺术作品的形式, 那些只是为填充空间的形式实际上就是为了打补丁的形式, 都是一文不值的形式。”也就是说, 只有当形式所提供的信息正好与我们对事物的某种本质的审美认识和体验相一致或相接近时, 这种形式就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感情。因为事物的本质是通过人们的认识和理解显现出来。艺术作品的审美特质是艺术家主体精神与客观美的本质相交融的结果, 如音乐作品的形式因素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 传达一定的精神信息, 构成特定的艺术境界, 引起人们的共鸣, 才能获得动人的艺术效果。这时候的艺术形式已不是单纯的形式,而是有了特定的含义。因此, 只有当恰当的含义与形式共同构成的意境, 也就是完整形式的美, 才能真正使人得到美的感受, 从而实现对自我价值的发展和肯定, 去发现、创造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推动艺术向更高层次迈进和发展。 总而言之,形式在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人类审美活动中,具有特殊的、本体存在的意义。审美感受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关于形式的感受、组合、构建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及精神意味的传达始终是伴随着艺术家和审美者对形式的构建活动来进行的,其成果也必须是某种精神形态的鲜明可感的物化形态,或者称其为“有意味的形式” (克莱夫·贝尔)、“情感的形式” (苏珊·朗格)、抑或为符号学意义上的“艺术符号”。总之,没有形式以及艺术家对形式的创造性掌握,就没有审美活动,或者其符号的建构是非审美的。

读艺术的故事有感论文

读艺术的故事有感论文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读《艺术的故事》有感 《艺术的故事》是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着名、最流行的着作之一,被誉为艺术中的圣经,被译成30种文字。它概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但是相比于说它讲述了一段关于艺术的历史,更多的是在叙述艺术和艺术家们的故事。它设计优雅,图文辉映,插图悦目赏心,文字清晰闪光,熠熠生辉。它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就像美酒佳酿那样,愈加品赏,愈觉其味隽永。 贡布里希,生于,并在攻读美术史。是当代最有洞见的美术史家,也是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1936年移居英国,进入沃尔堡大学。曾任斯莱德美术讲座教授,教授,、康奈尔等多所大学的,并于1972年被英王授封勋爵,是当代最有洞见的美术史家,也是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艺术的故事》一书中每一位艺术史家,其思考绘画的方式都几乎是由塑造成形的。因为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艺术家讲述的一个故事,所以书中有一半都是图片,作者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这些故事用大众的语言娓娓道来。青少年们手捧这本书时就仿佛被授予了一幅伟大国度的地图,凭此可以信心百倍地深入探索,无须担心走入歧途。从书中,我们不只看到了艺术的发展历程,也看到了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的生平故事。作者给了这些艺术家们新鲜的血肉,而非人物介绍。因为他总是善于以简明晓畅的语言来表达严肃的题目,让我们能够轻松涉猎和学习。 这本书有点缺憾是对现代艺术介绍太少,到时可再找一本关于现代艺术史的书续上,可如续到他这样的笔触和文风较难。另外,这是一本凭记忆没有查阅大量文献的艺术史,有些重要艺术家并没有列入。

新艺术运动的特征及意义(3次作业)

新艺术运动的特征及意义 论述 2010 级展示一班 耿振东 学号:10056141 新艺术运动的特征及意义论述 一、新艺术运动的概念及特征: 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2 年至1902年达到顶峰。 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 (La Masion Art Nouveau) 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新艺术运动是在20 世纪之初,位于大众文化最高

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当时,它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象洛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团体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 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其中包括因时髦的先锋派期刊《青年》(Jugend) 而得名的德国青年风格;维也纳的维也纳分离派运动,那里的高瞻远瞩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脱离主流的( 一年一度在巴黎举行的) 沙龙画展,而把风格一致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展览。在意大利,用伦敦商店的橱窗为来源于工艺美术运动,又归于好的现代设计,命名为自由风格。其包括新艺术运动的商业外观,同时又保留了意大利重要特色标志。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它与拉菲尔前派和象征主义的画家具有某些密切的关系,就像某些名人如奥伯利?比亚兹莱(Aubery Beardsley)。可以把阿尔丰斯?穆卡(Alfons Mucha)、爱德华?伯纳-琼斯(Edward Burne-Jones)、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和让?图洛普(Jan Toorop) 归入多于一种风格中。不像象征主义画家,无论如何,新艺 术运动具有一个自己的特殊形象,而且不像保守的拉菲尔前派,新艺术运动没有躲避使用新材料、使用机器制造外观和抽象的纯设计服务。玻璃制造使这种风格找到一个可以展示惊人表现力的领域,例如:路易斯?蒂凡尼(Louis Comfort Tiffany)在纽约的作品、艾米里?加 利(Emile Gall &和法国南西市的Daum兄弟。新艺术运动在建筑风格和室内设计方面,避开维多利亚时代折衷的历史主义。通过新艺术运动设计师的挑选和“现代化”某些洛可可风格中萃取的元素(例如火焰和贝壳的纹

平面设计中的194种创意拓展思路

平面设计中的194种创意拓展思路 下面这些方法和思路看似简单,对从事平面设计和影视广告设计的技术人员是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当思路被困住的时候,看看这些就会有新的想法。 1、把它颠倒过来 2、把它摆平 3、把缩小 4、把颜色变换一下 5、把它变为圆形 6、使它更大 7、把它变为正方形 8、使它更小 9、使它更长 10、使它闪动 11、使它更短 12、使它发出火花 13、使它可以看到 14、点燃它 15、使它逾起一般情况 16、使它发萤光 17、把它放进文字里 18、使它沉重

19、把它插进音乐里 20、使它成为引火物 21、结合文字和音乐 22、使它成为引火物 23、结合文字、音乐和图画 24、参加竞赛 25、结合音乐和图画删除文字 26、参加打赌 27、不要图画 28、使它成为年轻型的 29、不要文字 30、使它成为壮年型的 31、沉默无声 32、把它分割开 33、使它重复 34、保守地说 35、使它变成立体 36、夸张地说 37、使它变成平面 38、当替代品卖 39、变换它的形态 40、发现新用途

41、只变更一部分 42、减掉它 43、使它成为一组 44、撕开它 45、为捐献或义卖而销售 46、使它化合 47、鼓励它 48、用显而易见的 49、机动化 50、把要素重新配置 51、电气代 52、降低调子 53、使它活动 54、提高调子 55、使它相反 56、割开它 57、它像是某种东西的代替品 58、混合在一起 59、使它罗曼蒂克 60、改用另一种形式表现 61、增添怀旧的诉求 62、使它的速度加快

63、使它看起来流行 64、使它缓慢下来 65、使它看起来像未来派 66、使它飞行 67、使它成为某种物品的部分代替 68、使它浮起 69、使它更强壮 70、使它滚转 71、使它更强壮 72、把它切成片状 73、运用象征 74、使它成为粉状 75、它是写实派 76、以性欲作诉求 77、运用新艺术形式 78、使它凝缩 79、变为摄影技巧 80、使它弯曲 81、变换为图解方式 82、使它成对 83、使它变更形式 84、使它倾斜

浅论艺术的社会功能

四、艺术的三种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我们说艺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但并不是说艺术中的某一类作品是以认识功能为主,另一类作品是以教育功能为主,第三类作品则是以审美功能为主。我们说艺术中有真、有善、有美,也并不是说在艺术中真、善、美是相互分割的、互不相关的。如果那样看待问题,就割裂了真、善、美三者的关系,割裂了艺术的认识、教育、审美三种功能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艺术的认识、教育、审美三种功能的关系,正如艺术中的真、善、美三者的关系一样,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只有在进行理论分析时才可以暂时把它们分开来加以说明,而实际上在每一件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它们都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 艺术的认识功能基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真实性是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缺乏真实性的作品也不可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生活的真理。但艺术的真,既不同于普通实际生活的真,也不同于科学的真。它既是现象的真,又是本质的真;既是形象的真,又是典型化了的真。这种显现着真理的本质的现象或典型的现象,也就是艺术的美。而美在一定条件下总是要引起人们的美感,所以,艺术的认识功能,总要通过审美功能才能得以实现。一件枯燥无味、不能引起人们美感的艺术作品,也不可能帮助人们认识任何生活真理,起到艺术的教育作用。但反过来说,艺术的审美作用又都包容着认识功能与教育功能,艺术的思想教育作用和道德教育作用也必须通过艺术的审美作用来完成。一件艺术作品,要达到影响人、教育人、改造人的目的,必须首先感染人的情绪,打动人的心灵,陶醉人的精神。艺术不是单纯的说教,政治报告代替不了艺术。另一方面,如何看待抒情诗、山水画、花鸟画或轻音乐呢?有人认为山水画、花鸟画的艺术社会功能主要是审美功能,而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是不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的审美作用有其独立的审美意义。这种理论上的偏差根源在于对美和美感的片面看法。事实上,一切好的、健康的或者说美的艺术作品,除能给人以美感之外,同时又都对人们有一定的认识作用和教育意义。一幅好的山水花鸟画,不但能使人悦目,而且会给人以理智的满足,使人更好地认识自然的美,领悟艺术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

有关艺术的故事

有关艺术的故事 程砚(yàn)秋练出救命“虚音”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程砚秋正是有了名师的耐心教授,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才终于在京剧表演的舞台上竖起了“程派”的大旗,以自己婉转绵长的独特唱腔,迷倒了千千万万的观众。 说起拜师,程砚秋真是无比幸运,连遇贵人。15岁时,著名的旦角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收他为弟子,给予了他耐心细致的教导。16岁时,他又被引荐到“通天鼓主”王瑶卿老先生的门下,得以聆听大师的教诲。 但是王老先生的弟子非常多,程砚秋起初也只是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为了得到授教的机会,他天天泡在王老先生的家里,静静地听先生聊戏,认真地琢磨先生的一笑一颦(pín)、一字一句,直到凌晨两三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老先生终于注意起他,单独教他唱戏了。由于程砚秋拜过梅兰芳为师,所以腔调和唱法都带着梅兰芳的影儿,王老先生时时叮嘱他说:“你的嗓子不能跟梅兰芳比,若你唱不出你自己的风格,就只能当个二流的角儿了。” “你自己”三个字就像一把锥子一样扎进了程砚秋的心窝,他苦苦地思索了几天,终于豁然开朗,决心找出一种适合自己嗓子的唱法。他细细地分析自己的嗓子,苦恼地想道:我变声后,发音再也没有了那种金石之力,这可怎么办呢? 他心里着急,天不亮就爬起来练声,往师父家里跑得更勤快了。经过反复的实验,他终于摸索出了一种以气催声的唱法,练出了一种亦刚亦柔、扑朔迷离的“虚音”,使观众着迷不已。而内行人都叫他的“虚音”为“救命音”。

达?芬奇房里出了个妖怪 达?芬奇的父亲皮埃罗一直希望儿子成为公证人,然而达?芬奇却对绘画情有独钟,并有着惊人的天赋。一次农夫乔万尼带来了一面木盾牌,想让皮埃罗家的画师弄点装饰上去,皮埃罗却想试一试达?芬奇的画艺,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达?芬奇托起腮来开始构思了,画什么才能不同凡响呢?他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美杜莎,战神雅典娜把她的魔眼嵌进盾牌,竟使敌人丧魂落魄,不战而败。“好,就画这个女妖。” 达?芬奇确定了想法,就马上跑到野外,收集各种各样的丑怪动物:蜥蜴、壁虎、蝙蝠、蛇蝎、蚂蚁等等一大堆。接着,他就躲在房间里,仔细地观察这些动物,同时在自己的头脑中勾勒出一个骇人的妖怪形象。 一个月过去了,皮埃罗不见儿子有什么动静,便找到他的房间去了。刚推开门,迎面扑过来一个骇人的女妖,她口吐毒焰,两眼射出勾人魂魄的金光,头上盘着一条条凶狠的毒蛇,整张脸反射出一片令人眩晕的光。 “啊!妖怪……”皮埃罗大叫一声,脸霎时失去了血色,眼神也充满了惊恐,双腿颤巍巍的,整个人几乎要瘫倒在地上。这时,达?芬奇不知从哪里蹦出来,脆脆地叫了一声“爸爸”,这才让皮埃罗的心稍稍安定了一点儿。 他定睛一看,不由嘘了一口气:妖怪原来是画架上的盾面画。他责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达?芬奇却笑着说:“爸爸,我要的正是这种效果,盾面画好了,你拿去吧。”这样,皮埃罗见识到了儿子的绘画天赋,便不再干预他的喜好了,不久还把他送到佛罗伦萨去学画画。

现代设计史题库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及成就 曲线派: 法国:在巴黎的有 新艺术之家的萨穆尔·宾推行新艺术运动 现代之家 六人集团的吉马德设计了巴黎地铁入口 在南斯的有 南斯派的盖勒进行玻璃装饰与家具设计 比利时:威尔德成立自由美学社、成立魏玛工艺美术学校成为德国工业同盟创始人之一; 博唯从事室内设计与家具; 霍塔设计了霍塔公馆和塔赛勒饭店。 西班牙:最具极端的人物安东尼·高蒂,作品有:文森公寓、圣家族教堂等 直线派: 格拉斯哥四人组:麦金托什是重要人物,作品有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建筑和杨柳茶社等。 奥地利分离派:领袖瓦格纳、霍夫曼设计了斯托克列宫。 德国青年风格:德国设计之父贝伦斯设计了AEG厂房。 名词解释 1、新艺术运动 该运动开展时间是1895-1910年左右,对欧美产生巨大影响,它是一场运动,而不是一种风格。 该运动的本质是一种线条装饰,手法分成曲线和直线两派,曲线派以法国和比利时为代表,直线派以格拉斯哥四人与维也纳分离派为代表。 该运动主张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代表人有:高蒂、威尔德、麦金托什等 2、威尔德 比利时新艺术时期最杰出的设计家,也是现代设计的重要奠基人。 他是比利时自由美学社重要的成员。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反对漠视功能。他在德国时期创立了魏玛工艺美术学校,还是工业同盟的创始人之一。具有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对德国设计影响深远。 3、安东尼高蒂(也叫高蒂的设计风格) 西班牙的高蒂是新艺术运动中最具极端的代表人物。 他深受宗教和自然主义的影响,并经过三个阶段变化:早期为“摩尔风格”阶段,中期是新哥特新艺术风格的混合,后期结合了自然、神秘的色彩,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高蒂在设计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其风格被新一代设计师加以借鉴,代表作“米拉公寓”以及“圣家族教堂”等。 4、格拉斯哥四人(或马金托什)

《把上课当做一门艺术》读书心得

《把上课当做一门艺术》读后感利用假期时间,我拜读了《把上课当做一门艺术》这本书。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在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背后蕴涵的是如涓涓细流般的教学理念和反思。读完之后顿觉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本书立足于学校教育与管理,理论结合实践,是多位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校长、一线教师们集思广益、辛勤笔耕的结晶。本书以“传统的教学理论,最新的教学方法”为立足点,把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系统地研究课堂教学的规律和实践,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在阅读中使我深刻感受到:作者力图将学生如何学习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导学生、管理课堂的方法和信息提供给教育工作者,使我们能更易于把握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发展趋势,有效地形成和学生的互动,共同成长。在这本书中,作者可谓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推心置腹的和我们在讨论一个个教学管理中常会遇到的问题,细致地帮助每一位阅读者从问题入手剖析平时的管理。一遍通读,仿佛也在经历着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过程。试问自己的工作中有没有在匆忙的工作中停下来看一看自己,看一看自己为工作的付出是不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在阅读中,发现原来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使原来觉得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有章可循。读着这些专家、名师们留下的著作,惊叹于他们的睿智和胸怀的同时,更多的是反省自己的过失,自身的不足。 通过解读《把上课当做一门艺术》这本书,我不仅获得教学的新

理念,基本的教学策略,真正把上课当做一门艺术,还使我的内心获得了充实,教育工作也有了更大、更远的目标。教师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专业知识,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才有助于充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才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古语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才能领略到“教育者的尊严”。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读书人,尤其是我们处在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时代,只有坚持读书,并学以至用,才能提升自己,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浅论艺术的社会功能

浅论艺术的社会功能 摘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审美的反映,因此更要重视和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此文从艺术的不同角度阐述了艺术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进而论证了三者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关于艺术的功能,不同的理论家有各自不同的考虑和归纳。如前苏联美学家卡冈在他的《美学教程》中,把艺术分为交往功能、启蒙功能、教育功能、享乐功能等。还有人指出,艺术具有情感或情绪的宣泄功能、精神慰藉功能、心理医疗功能等等。但就艺术的社会功能或社会作用而言,我们则将其分为三种,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一、艺术的认识功能 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欣赏者则可以从不同的艺术作品中认识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中的各种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认识真理。 鲁迅先生认为艺术可以表现文化,实际上说的也就是艺术的认识作用。他在一九一三年写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明确指出了艺术的认识功能,鲁迅在这里所说的“美术”,是包括文学、戏剧、绘画、雕塑、音乐等在内的广义的“美术”,亦即艺术。他看到时代变了,艺术也会随之变化,如果一个时代的“武功文教”等都毁灭了,过去的时代已去而不复返,但只要有艺术作品能够保存留传下来,后人就可以通过这些作品认识当时的时代。我们可以从周口店遗存的石器或阿尔塔米拉的洞穴壁画中认识原始社会的狩猎经济;可以从《诗经》中认识两三千年前我国奴隶社会的生活情景,了解当时人民的劳苦与追求、婚姻和爱情以及他们的智慧、反抗和斗争;也可以从马王堆汉墓帛画中认识我国早期封建社会的文化、信仰和统治阶级的奢侈豪华的生活;更可以从敦煌艺术宝库中比较全面地认识从十六国到宋、元各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以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民族生活的情况。可以说,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认识作用。戈雅的著名油画《1808年5月2日的起义》和《枪杀起义者》等,可以让我们了解当时西班牙马德里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悲壮斗争生活,从而认识正义,认识真理;米勒的作品又可以使我们了解法国十九世纪农村生活情景和农民的命运,从《拾穗》、《播种》、《晚钟》、《牧羊女》、《扶锄的农民》等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法国农民的纯朴性格、他们的劳动生活和精神状态,进而可以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 以上,我们主要从艺术作品所描写的对象这一方面来谈艺术的认识功能。实际上,艺术的认识功能也体现在艺术这种特殊的描写方式,也即语言形态中。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艺术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就具有了超越时空的可能性,不同时代的历史,不同民族的精神也就会因此有可能被保存下来,成为后人认识的对象。其次,艺术的作品形式,比如说它的风格样式、结构特征等也可以成为人们认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主体精神面貌的依据。比如说我们能从古埃及与古希腊的雕塑风格样式的巨大差异中看到两种不同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的不同视觉表达形式:古埃及的雕塑风格刻板、平直,显然与其专制社会结构有关系;而古希腊雕塑表现出来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形式意味则反映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的特征。从中国的园林造型样式与结构中,人们则可以体会到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的那种情怀或者说民族精神。所以,我们不仅能通过艺术作品所描绘的对象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也可以从艺术把握对象的方式中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艺术的故事

艺术的故事 王羲之卖扇 yi 王羲之的书法受到世人的推崇,留下了很多关于他的书法的轶闻趣事。有一次,王羲之看到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竹扇在叫卖,但因为扇子很简陋,没什么人买,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很同情那老婆婆,就对她说:“你这竹扇上没有字画,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见他这样热心,就把扇子交给他写。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觉得他写得很潦草,担心更卖不出去。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只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羲之写的字。”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人们听说是王羲之的字,都抢着卖,一篮扇子很快就卖完了。 3王羲之爱鹅 王羲之特别喜欢鹅,只要听说什么地方有好鹅,他都会兴致勃勃地去看,或干脆买回来玩赏。

传说,有一个道士,一直想请王羲之写一本《道德经》。他听说王羲之最喜欢白鹅,喜欢白鹅高洁的性格、昂首的姿势、洪亮的叫声,就特地养了一群白鹅。 一天,王羲之路过道士家,只见门前清清的池水上,游著一群白鹅,张开了翅膀,拍打著水花,高昂著头,大声叫著,朝前游去。王羲之被这景像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他要求道士把这群鹅卖给他。首士笑著说:"既然您这样喜爱,我就把这群鹅全部送给您。但是有一个要求,想请您替我抄写一部《道德经》。" 王羲之二话没说,当场替道士抄写了这本经。道士非常高兴,立即把这群鹅装进笼子送给王羲之表示感谢。现在绍兴城外的兰亭公园里,有一个鹅池,池边树著一块石碑,碑上"鹅池"两字,据说"鹅"字是王羲之写的,"池"字是他的小儿子王献之写的。

小泽征尔的自信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级的大赛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的他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于是他叫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但很快他发觉还是不对:他认为一定是乐谱有问题,于是就问在场的评委,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 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遭到权威人士“否决”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发现乐谱错误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 的意见而遭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雕凿人生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刻家米开朗基罗用了四年的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

新艺术运动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上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发展起来的“新艺术”运动在艺术设计史上的重要影响。虽然对于时代发展规律而言,主张复兴传统手工艺是复旧式的运动,但这一时期各国的设计风格和制作工艺却日新月异,在建筑、家具、产品和服饰等领域都开拓了新的局面,为全面思考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对当代平面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更是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影响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一次影响广泛的装饰艺术运动。1895年从法国发展起来,后蔓延到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中欧各国乃至美国,成为一场国际性的艺术运动,一直持续到1910年左右。逐步被“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主义”运动取代。从意识形态上讲,虽然这是一场由少数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为反对工业化带来的做工粗鄙的工业产品和矫揉造作的、过分装饰的维多利亚风格而发起的一场复兴传统工艺的复旧式运动,但却诞生了大量做工精美、设计专究的艺术品和设计品。为20世纪开始的现代艺术埋下了伏笔,在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过渡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大量的设计风格与元素对平面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特点 “新艺术运动”处在世纪之交,它的艺术设计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第一,它与历史风格决裂,“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师反对守旧、折衷而机械的传统模式,他们将艺术设计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或者是最近的未来基础之上;第二,崇尚自然弯曲的参照物。在设计中,植物、昆虫、女人体和象征主义的手法大量出现,把感觉因素引入设计中,并经常运用明显的性感形象;第三,在设计中强调装饰效果,希望通过装饰来改变由于大工业生产造成的产品粗糙、刻板的面貌;第四,十分强调整体艺术环境,即人类视觉环境中的任何人为因素都应精心设计,以获得和谐一致的总体艺术效果。 新艺术起源于法国,但在欧洲其它国家却有着不同的称谓。如德国的新艺术被称为"青年风格"。在奥地利则以"维也纳分离派"著称。它的名称带给人的印象是清新、活泼、自然、年轻,充分展现人类在世纪末的新期盼。当时欧美社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不管在政治、经济、社会层面上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当时的人们也都面临着新旧交替、文化混乱多变的局面。欧洲成为孕育新文化和新艺术运动的摇篮。新艺术逐渐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奠基石,对当代平面设计理论与实践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时间 新艺术运动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时间:约1890年~1910年。 平面设计是新艺术运动最早的基础之一,主要以招贴广告和书籍设计为主,平面设

我学会了艺术的作文10篇

我学会了艺术的作文10篇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我也特别喜欢学习艺术——舞蹈。在不懈的努力下,我终于学会了舞蹈这门艺术。下面一起随来欣赏关于“我学会了艺术”的作文吧。 绘画是我的第一门特长,在这之前,我也没有什么长处,说起绘画,真是偶然,但它也给我带来了不少的乐趣. 那天,同学们都报了特长班,而我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喜爱。我不经意间推开了旁边一间教室的门,原来是水粉班,我无奈地加入了进去。 画画要从基础开始,老师先教我们调色,用红、黄、蓝三种主色调制出缤纷的色彩,这时我发现了绘画的乐趣。 在我的记忆中最深刻的是画“唐老鸭”了,老师将它画在黑板上,我模仿着老师的画法先画出它的轮廓,再分别上色。最难画的要数鸭嘴了,我在草纸上模仿了几次仍不满意,我反复修改,反复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这幅画终于完工了。 绘画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无论是漫画、水粉画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尤其是漫画人物,是我一直以来酷爱的。虽然没有老师的指导,

但我一直自己在努力,自己在尝试怎样把漫画人物画得更好。从开始画漫画到现在,我已经用掉了不知多少本素描本,现在翻出来看,别有一番风味,尽管以前画的不是很好,但每一副画都凝聚了我对绘画的热爱。 学习绘画,我有了自己的收获,我会模仿画很多东西,画技也提高了不少。不知不觉中,我对绘画产生了兴趣。我觉得,绘画是一样很高雅的艺术,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现在,我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已经成为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份感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有许许多多的爱好,其中拉小提琴是我最喜爱的。也许,我对小提琴情有独钟吧!小时候非常羡慕那些小提琴演奏家能拉出动听的曲子。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穿上漂亮的礼服,在灯光闪闪的舞台上表演。五岁那年,爸爸妈妈帮我报名参加了小提琴班,就这样,我和小提琴结下了不解之缘。 拉小提琴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用脖子和肩夹住小提琴,还要学会推弓和拉弓。开始还能夹住琴,但时间一长,脖子就酸了。那跟平时在老师手里服服帖帖的弓,到了我手中,就不听使唤了。但我在心中暗暗地告诉自己: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所以我只好咬紧牙关。不久,我通过了这一关。接下来就要学习拉了。

产品形象设计中的艺术创意

产品形象设计中的艺术创意 【摘要】产品形象包括产品的视觉形象、品质形象和社会形象三方面。艺术创意作为一种风格构造元素,广泛的运用于产品形象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产品色彩、形态和材质三个方面。并起到一种文化整合的作用。艺术创意在产品视觉形象中表现出的有意味的形式,形成的独特风格,加深了产品形象的文化内涵,有助于产品的品质形象和社会形象的提升,从而提升产品的营销能力。 【关键词】产品形象;艺术创意;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品设计作为人类“造物”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基本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美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强调“视觉文化”的今天,形象就是视觉消费的资本,就是新的有效竞争力。当下消费者在关注产品实用功能的同时,更关注产品的审美功能。产品形象作为一个综合概念,也是审美经济中兴起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对于我们超越产品实用的观念,通过系统的创意设计过程来形成产品风格、品牌,以及企业的竞争力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当我们在深入探讨产品形象之前,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形象”。

一、产品形象的定义及其构成 “形象”的概念本身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深奥和复杂,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处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形象”。从广义来讲,一切外在的事物都会在人的大脑中留下一些印象,这些印象其实就是一种“形象”,只不过有些形象我们很快忘却,有些形象我们却牢牢的记在了脑海里。形象既是一种抽象物,又是一种综合感觉,而且还是动态感觉。在心理学上,形象是认知或感觉的再生。关于“形象”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理解: 广义的“形象”主要是指外界的个人、组织和事物的外在表现、内在意义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征,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综合、立体的认识和印象。 狭义的“形象”,指能够引起人的思想和情感活动的生动具体的外在表征。因为人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视觉感官所获得的,而且视觉形象也是最直观最容易被认知的形象。 由于现代设计所涉及的大多是产品、包装等人工领域,可接触的形态更多地集中于“狭义”形象(即视觉形象),因此,狭义形象就成了我们探讨的前提和基础。众多二维和三维的视觉形象设计,其实都是人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后重新塑造的形象。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通常根据外界已有的视觉形象,有选择地汲取存在的视觉经验来丰富

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

我对新艺术运动中的作品的感受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 班级:艺术设计0903 姓名:陈涧学号:01 学习了现在艺术设计史,我个人得到的最多的就是设计师身上的思想,以及他们身上带着那种跟别人不同的东西。一步步引领着我们。 新艺术是流行于19—20世纪(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种美术,建筑,实用艺术的风格。新艺术的特点是大量使用曲线,卷曲,大块色彩。使物品与自然植物相融合。从欧洲近代史角度看,新艺术运动发展与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之际,彰显了欧洲其他领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衰落 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大机器时代的到来,导致了大机器生产泛滥。工业化大生产的高潮渐渐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流行起来。劳动者、职员、中产的市民家庭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主体,艺术所服务的对象也渐渐地转移到了他们中间,从而受到他们的审美趣味影响。 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880年,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的一家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摘自百科) 在我看来,新艺术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与欧洲哥特风格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首先,它带有工艺美术运动中提倡的使用植物等装饰,尤其许多参与运动的艺术家也是参加工艺美术运动的艺术家。其次,新艺术运动中的艺术设计带有感性浪漫色彩的,怀旧和憧憬兼有的情绪和装饰艺术运动中提倡的东方审美,发扬洛可可艺术造型设计和手工文化的装饰特色如出一辙。 由于时代的发展,一些由小型艺术家团体相互聚集,改良了当时的矫饰风格,使艺术设计趋向于现代化,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 新艺术运动发展的最高峰是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现代风格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功。在此后十年,新风格因为在最普通的大批量产品中迅速地普及,导致新艺术运动在大约1907年以后就开始被忽视。 二,新艺术运动最大的风格是: 1主张运用各种各样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昆虫甚至贝类等。 2使用律动的,充满活力的,富有弹性的线条。 3运用婀娜多姿的女性作为设计中的经典构成元素,大量使用如花卉,树叶等线条优美的植物与物体本体相结合。 4,有着日本木刻画的曲线、图案外观、强烈对比的空间和平坦的画面及日本浮世绘风格。 三,总体的个人感受 这样的设计,在我看来,使当时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从大机器生产中解放出来,使人们与柔美的植物近距离接触,近乎完美的手工作品使人有身心愉悦的感觉。它考虑了一种完整的风格,不止是在单方面设计上,新艺术运动囊括了建筑风格、室内设计、家具和织物,设计,器皿及海报等一系列物品的设计风格。 (如弗兰克·艾特的流水别墅,比亚兹来的海报设计等。) 大面积的使用平坦的画面是人心境开阔。艳丽的红黄兰三原色导致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各种不同派别的平面设计(新艺术运动中提倡的设计理念甚至影响了中国的设计),由于国家地区,历史背景等方面而导致了设计中的不同风格,有相对抽象的或具象的等。但是他们之中能看得出有一种相同的大的风格。 四,新艺术运动在各国的不同表现(法,德,英)

讨论艺术鉴赏对生活质量的作用

讨论艺术鉴赏对生活质量的作用 通过鉴赏,我们开始了解艺术。让艺术走进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从对艺术毫无感觉到对艺术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让我们懂得如何欣赏一件艺术作品,如何理解艺术家经过艺术创作传递和表达思想感情。这不仅能提升自身的审美修养,还能教会我们对生活中的美与丑进行甄别。 雕塑是艺术;音乐是艺术;摄影是艺术;绘画是艺术;舞蹈是艺术;雕塑是艺术……艺术的形式太多太多,也是我们所在生活当中所不可缺少的。笔者认为,艺术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虽平凡,但不可或缺,是不同的生活的滋味,是思想和表达手段的高度协调。 思想指人们内心真实的情感,表达手段是媒介,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艺术没有高低贵贱,只要具有思想感情,宏大或渺小都是可以的。如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当画家看到安宁的小镇受到战争的肆虐后出现的悲惨景象,心中期盼和平的愿望变得如此强烈,于是用艺术的手段表达了对法西斯的控诉。凡·高的《向日葵》色彩强烈,笔触奔放,同样表了自己内心痛苦又热烈的复杂情感,对生活向往却又饱受打击。后者关注自身,抒发了对美好的渴望。前者关注社会,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安宁和平的诉求。这两件作品都在美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厚实的功底是塑造一件艺术的前提,也是表现这个艺术的灵魂。 艺术鉴赏作为人们的审美活动,往往以一个或者多个艺术形象为对象。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更关注精神需求,而艺术鉴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对事物的认知度和开拓思维,能够让人们更加合理和客观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一方面,生动的艺术作品往往会唤起欣赏者的某些形象记忆、对生活的再思考,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感;另一方面,欣赏者通过画家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表达的情感,画家的生平事迹产生联想,具体、系统地了解艺术作品,自然而然地就会更容易接受画家对生活的表现。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有着独特魅力,它的存在对生活、社会都产生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艺术能够启发人们的认知、活跃人的思维。如,我们可以从画面中一块光亮的大红色认知太阳、苹果,甚至联想到其他相似的物体;

我学过的一门艺术作文大全

我学过的一门艺术作文大全 在我所有的爱好中,学弹电子琴也算是我的一个爱好,它在我的生活中占去了一定的休闲时间。大家猜猜我是怎样爱上和享受这门艺术的呢?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在学校,有一次比赛合唱,全校里的人纷纷来参加,我也不例外,报完名便开始了课余时间的培训。我们的培训是由老师弹琴,教我们唱。当我听见美妙的琴声,大家的歌声便脱口而出,使我对琴有了一些了解。 四年级上音乐课,老师爱带我们去音乐室上,经过老师的讲解和弹奏,我慢慢的对琴产生了兴趣,琴声优美,能让人的神经进行休息。在家里,我从学校学来的几首歌总是来家里唱一下,爸爸妈妈看见我天天这样唱,也知道了我对琴有点感兴趣便跟我买了一架电子琴。刚买回家我便迫不及待的弹上了,可是我真是乱弹琴,这时,爸爸叫我静下心来,弹最简单的练习曲:《欢乐颂》,可我总是静不下心来听、看,急急忙忙的往板凳上一坐,便开始乱弹,学习电子琴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简单。我开始以为只要弹好哆、来、咪、发、唆、啦、西七个音,就万事大吉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光这七个音阶要弹好都很难,而且基本功也很重要,要认识简谱,掌握节奏。经过了几个月的学习我学会了这首曲子,还能自弹自唱。

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更多的曲子:《童谣》《义勇军进行曲》等。现在在家,时常陶醉在电子琴美妙的乐曲中,每当我用手指在键盘上流畅地弹奏出校园歌曲《童谣》的时候,我的神思似乎也回到了学校和同学们在一起上课、游戏、玩耍。每当我沉醉在自己的琴声中,也摇头晃脑地哼上几句的时候,我的心情就显得无比舒畅,就好像吃了一个人参果,浑身三万六千个毛孔都开放了。我爱音乐,我爱电子琴,我爱这能陶冶性情的琴声。我愿美妙的音乐充满我的未来,愉悦人们的心田。我要继续努力学习各科文化知识继续练习提高我的琴艺,让我的家人、朋友享受我优美的琴声。 艺术,是一个分类很广泛的名词。它囊括了音乐、绘画、设计及各种民俗工艺等。它是高雅的,譬如在音乐大厅听钢琴演奏会。或是粗俗的,譬如在庙会上展示的一件件生动古朴的民俗工艺品。而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艺术。他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摄影,便是一门艺术。从那一个小小的铁玩意儿里看,能发现许多肉眼发现不了的事物。爸爸酷爱摄影,他也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相机。每当去公园游玩或者去游览某个风景名胜的时候,他便会带着自己的相机去拍摄,我也会跟在他的后面学习。 摄影这门艺术,是一门很有学问的艺术。并不是一按快门就可完成,首先还需寻找好的题材。记得有一次,我和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