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傅聪

傅聪

傅聪
傅聪

探访老派绅士傅聪钢琴家不只是光彩的手指

很多人对傅聪的印象还停留在《傅雷家书》,然而他如今已是老者,有两个儿子,尽管成长在音乐世家,但他们都没有选择练琴这个“苦差事”,甚或会嘲笑父亲是一个“funnyfellow”(怪老头)。傅聪说:“大多数人,也许一生都无法体会到我每天在音乐中享受的快乐,这个世界难以进入,更难以脱开。”

傅聪先生已是一个老人。

他靠在沙发上,静默,吸着烟斗,微微喘着气。弟弟傅敏说,兄长白日练琴至天黑,睡了一觉,刚醒来。一群记者围坐着,不敢出声。此前大家都听说了,老先生向来不喜欢接受采访,尤其不喜欢谈《傅雷家书》,因此不免有些惴惴。

在国人印象中的傅聪和真实的傅聪之间,也许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在《傅雷家书》中,傅聪韶华当年,意气风发;如今的傅聪,则是一个儒雅的绅士,是董桥笔下心仪的老派文人——在我们见面的那天晚上,他手持黑色的烟斗,一袭黑色的中式对襟棉衣,丝绸长裤和布鞋自然也是黑的;黑色的头发梳成清爽而一丝不苟的发型,倒是两抹长寿眉有些灰白,在眼角处转个折,垂了下来。

只有那对伴随他几十年的半指手套,提醒人们他到底内心有多年轻── 1972 年,傅聪在奥地利音乐会前夕摔断一根手指头,此后一直患有腱鞘炎。为了保证血液流通,傅聪需要常年戴着手套取暖,即便演出也要戴着。“我现在好像不戴手套都不会弹琴了!”他笑着说。

关于成长:“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去年12 月,他加盟国家大剧院“纪念肖邦诞辰200 周年”的系列音

乐会,并担任第16 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评委──那是他自1985

年之后,25 年来首次出现在肖邦的赛事中。

本届大赛的冠军尤利安娜·阿芙蒂耶娃恰好是傅聪“大师班”的学

生。对此,老先生难掩一丝得意:“我相信,我还是尽了一份力的!”

父亲傅雷曾要求傅聪,一定要“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

家,终为钢琴家”。如今傅聪年逾古稀,却自谦道:“我一辈子都没

有违背这个原则,可是,如果自称是一个艺术家或钢琴家,我觉得

是夸夸其谈,自己没有资格这样说。”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时代》周刊就将傅聪评为封面

人物,盛赞其为“当代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傅聪则对本刊记者说:

“我那一代的人,可以说是有家学,如果说我跟别人有不一样的地方,

可能就在这里。”

1934 年,傅聪出生于上海。起初父亲想让他从黄宾虹、刘海

粟等巨匠习画,但见其对古典音乐有着近乎天赋的敏感和喜好,遂

改而令其学琴。在《傅雷家书》中,读者可以看到傅雷教子的严切

──为了保证傅聪每日数小时的练琴时间,傅雷把儿子从小学“撤回”,

专门延请名师在家中教其英文、数学等科目,至于国文一科,则由

自己亲自选编教材,予以教授。钢琴方面,先是请老朋友雷垣当启

蒙老师,接着在傅聪九岁的时候,令其拜李斯特的再传弟子、意大

利钢琴家梅百器为师。傅聪至今鼻梁上还有一道疤痕,就是因为小

时候练琴走神,结果傅雷顺手就拿了一个蚊香碟朝他扔了过来,在

脸上划了一道口子,可见管教之严。

1948 年,由于时局动荡,傅雷一家曾迁往昆明,直到1951 年,

17 岁的傅聪才重新拾起了中断三年的琴艺,从此终生不渝。他自嘲

“这样的年龄(学琴),真是前无古人”。但他四年后的成功,证明

年龄之为虚妄:1955 年3 月,代表中国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

比赛的傅聪名列第三,这是中国人首次在国际性钢琴比赛中获奖。

尤为难得的是,他还斩获了肖邦作品中演奏难度最高的“玛祖卡”最

佳奖。一个从未经过科班训练的东方人,竟然如此贴切而深刻地再

现了“肖邦的灵魂”,以至于演出结束后,普遍具有很高音乐修养的

波兰听众如潮水一般向他涌来,“拥抱我,吻我,让他们的泪水沾满

了我的脸;许多人声音都哑了,变了,说他们一生从来没有如此感

动过,甚至说:…为什么你不是一个波兰人呢??”

此后的数十年,傅聪始终被认为是肖邦作品的最佳阐释者之一,

被称为“有分量的巨匠”、“钢琴诗人”。

关于父亲: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国人而

言,傅聪之为人所知,首要并非因为他的琴艺,而因为《傅雷家书》。

1954 年,傅聪留学波兰,从此与父亲开始了长达12 年的鸿雁

往来。傅雷在次年4 月的一封信中解释,长篇累牍地写家书,“不

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聊八卦)”,而是把儿子当成了

谈论艺术的对手,同时也借此训练儿子的文笔、思想,并随时给儿

子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1981 年,傅雷次子傅敏将百余封家书选编出版,一时间震动海内。但对于当事人来说,那些家书无疑超出了谈艺录乃至琐碎的人生教条的意义,而具有那个特殊时代的意味。

在那12 年中,傅聪由弱冠之年远赴重洋,中间经历了傅雷被划为“右派”、“1958年傅聪叛逃英国”、“1964 年傅聪加入英国籍”等众多风波和事件。从某种意义上,那些家书更是傅聪羁旅英伦20 余年,傅雷念兹在兹的遗书── 1966 年9 月3 日,自“反右”以来一直遭受不公待遇和迫害的傅雷,与夫人朱梅馥一起服毒自尽。直到11 月,傅聪才得知父母的死讯,可谓“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977 年,傅聪在朋友吴祖强的帮助下,给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写信,表示回国探亲的恳切心情。1978 年12 月,邓小平批示:“傅聪回国探亲或回国工作都可以同意,由文化部办理。”自此,傅聪才真正得以重归故国。

1979 年4 月,傅雷夫妇得到平反。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家庭都是傅聪不忍提及的话题,《傅雷家书》更是不忍重读,因为一看到那些文字便会泪流满面。他曾经对记者说,“我有一个朋友,他的祖父去世前,曾在一本宋词集扉页上,给他留下过几句话。在他祖父去世之后两三年里,他只要翻到那里,必定会痛哭。那么你想想,当一个孩子看到整整一本情真意切的书信时,当写这些信的人却已带着那么多遗憾和痛苦离你而去时,他会是怎样的感受?”

直到最近几年,他才稍微自我宽慰,说:“假如放在身边偶然看

到,我会去翻一翻。但是,《傅雷家书》在我心里头,我何必一定

要去看呢?”

关于音乐:“都以郎朗为榜样,不是好现象”

即使是成名之后,傅聪也一直保持着苦修者的练琴时间。每天

上午十点半练琴至下午五点,中间不吃午饭,只为了让琴声连贯,

到了演出前的一两天,更是要保持八到十个小时的练习时间。夫人

卓一龙就经常说他:“你这个人练琴天天都在开音乐会,哪有这么练

琴的!练琴应该有所保留,不要全部拿出去。”“可是对我来说,每

天都要达到我认为的极致才可以,所以每次都是全力以赴。”

其实,卓一龙自己也是一个钢琴家。傅聪家里有五架钢琴,现

在只有夫妻两人弹了,“我们各自有琴房,平时只在早晚吃饭时见面,

家里有佣人,杂务都不必操心。我夫人有时做些园艺,她那片玫瑰

园就在我琴房的窗下。” 傅聪说。他们疏于社交,也极少出席名流

宴会,只有在天气好的时候,夫妇俩才会一起出门,开上20 分钟

的车到牛津大学散步。

他的两个儿子成长在这个音乐世家(长子是与第一任妻子、大

音乐家梅纽因的女儿弥拉所生),但都没有选择练琴这个“苦差事”,

他们甚或会嘲笑父亲是一个“funnyfellow”(怪老头)。但傅聪说,“我

对名利看得很淡,钱后面加几个零,对我来说是很空洞的事情。在

音乐乃至在音乐之外,天天学到一点新的东西,对我来说就是一种

享受。”

最近几年,傅聪受上海音乐学院的邀请,每年抵沪教两个月的

“大师班”,学生中既有小、中、大学生,也有业已成名的钢琴家。

但他发现,“小学中学的学生非常有才能,远远高于大学部的人”;

此前他也直指中国学生不缺才华,但没有文化,因为很少看书,对

乐器之外的音乐体悟太少,“独立思考在这里至今也还是个理想”。

他批判中国社会急功近利,“学琴的人以为整天把手指练得飞快,

就会变成第二个郎朗。我对郎朗是很佩服的,他是一个钢琴天才,

可是,以他作为榜样,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他甚至预言,大量的

孩子学琴,五年十年之后,中国只不过是多了“一批光彩的手指”而

已,这与做人做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

在一些人看来,傅聪是神秘的,他回应道:“大多数人,也许一

生都无法体会到我每天在音乐中享受的快乐,这个世界难以进入,

更难以脱开,因为它太美太迷人”,“这种乐趣确实难以描述,我只

能用张孝祥的那句词来回答你: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记者问“琴棋书画”为何以琴为首,老先生听了,不禁哈哈大笑,

“这我倒是没有想过,不过这可见古人对音乐的重视还超过其他,这

我是赞成的。音乐是不可捉摸的,是时间的艺术,在那一刻发生的

感觉,才是音乐。”

课题最终成果结果说明介绍

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最终成果简介 张秋凤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劳动技术教育一直受到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并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入党的教育方针。我们提出了“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的研究课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探索劳技教育的创新理论。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通过研究探索,构建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技能教育工作体系和理论框架,切实加强和改进本校的德育工作,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通过研究和实践,使学生确立“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信念,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促技,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的目的。 3、通过理性的科学管理和非理性的人文管理的实践,有效地转变教师观念,真正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一切学生发展”的思想理念;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教育的新观念、新途径,为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培养一支具有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研究意义 1、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能促进学校强化、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切实强化“与时俱进”的理念,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综合合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 2、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能促使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看、说、做中去认识,去体验,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树立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感,促进学生认知和行为的统一;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学会交往,承受挫折等综合能力,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研究成果的重要观点 1、更新教育观念,激起学生参与劳动欲望。 沾益县水桥小学有小学生2785人,招生范围涉及城镇和附近广大农村,还有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组成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不爱劳动,不爱惜

最终成果简介

“生成性语文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最终成果简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随着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深入开展,导学案的使用逐渐普及, 导学案的编制形式也是争奇斗艳、万紫千红。这些导学案有的忽视语文学科的特点,忽视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忽视语言文字的必要训练,有的内容繁杂,文字众多,还有的有“练习题”倾向,导学案“预设”过多,没有给“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很多老师直接从网上下载导学案,错误较多,而且,别人的思路、别人编制的导学案融入自己的教学实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校从事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绝大多数都担任班主任,工作普遍较繁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等等工作任务已经让他们非常疲惫,再一课一案地编写导学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本着既要进行新课改,又要给教师松绑,给学生减负的原则,我校语文教研组多次召开教研组会议,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部分老师多年来坚持的“生成性学案”的基础上,研制编写并印刷装订了统一的“生成性语文导学案”,在全校各个年级发放使用,获得了全校师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我们把导学案和我们的课堂教学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成性语文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1、编制印发《生成性语文导学案》。 有没有一种导学案,它既让学生有章可循,又能够让学生张扬个性,发挥才智呢?有没有一种导学案,既能够引导师生的教与学,又能够促成学习过程中的精彩生成呢?有没有一种导学案,既可以关照到不同学力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又能够兼顾基础知识,夯实基础呢? 我们二附小“生成性语文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组的教师经过多年的尝试,不断的改进,终于研究成型,把“生成性语文导学案”印制成了作业本形式,在全校使用。 我们的导学案是学生独学、対学、群学的学案,是教师上课的教案。这个教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课题最终成果简介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课题最终成果简介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 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就形成于其中了,最后习惯内化为素质。 因此,开展“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很有必要,尤其适应当前我市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

现在学习过程里。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习惯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 (一)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生物钟、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人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自觉地为工作、学习做好一切准备。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几乎都是靠生物钟、靠条件反射来自动控制的。如果不是靠习惯,这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丢三落四,以至于使人动辄被动,造成心烦意乱。 (二)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发挥下意识的作用。 下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习惯的支配。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支配他按照平时习惯了的套路做那些与学习相关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事情做得轻轻松松,有条有理。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 (三)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 潜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人的情感和需要支配,受情境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心里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嘴上也在说贪玩不利于学习,今后不再贪玩了,可是鬼使神差地又贪玩了。为什么会这样?这实际是潜意识在支配

课题最终成果简介

课题最终成果简介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本课题本着挖掘本土资源,弘扬本土文化,转变教师教育科研的观念和行为,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南,充分利用大自然、大社会中的教育资源,围绕幼儿熟悉的事物展开主题活动,丰富孩子们的社会情感体验,拓宽课程资源,优化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 1、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要 幼儿园利用本土资源,结合本园特点,开发适合幼儿园发展的课程资源。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幼儿园课程内容,使孩子们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2、安塞民间文化的需要 安塞独特的地域和历史孕育了独特的民间艺术。古朴生动的民间剪纸,色彩瑰丽的现代民间绘画,黄土雄风般的安塞腰鼓和情意舒展的陕北民歌,堪称东方审美艺术之精魂,作为具有五十余年历史的安塞县幼儿园,有责任传承和发展这些独具魅力的文化瑰宝。 3、幼儿园教育科研改革的需要 发掘本土文化,把教材中抽象的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就地取材,拓宽课程资源,将课题研究作为广大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化的平台,提高教师自觉参与教科研的意识和能力,彰显地方文化特色。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和重要论据:

课题研究旨在培养幼儿从小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弘扬和传承安塞本土资源,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引领。理论依据为: 1、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体系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让孩子从小浸润在本土文化的海洋中,符合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要,具有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作为长期居住地的乡土,对儿童的发展具有优先、深厚的影响。让孩子以积极探索者和建构者的身份,通过主动的认知发展、形成积极建构,使乡土文化、乡土情感成为儿童发展和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大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我园《利用本土资源优化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成果以初见端倪,课题研究成果基本验证了当初的课题假设,初具成效。 (一)幼儿园教育管理改革方面 1、教育理念的更新,推动课题研究的发展

最终成果简介

最终成果简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职业进步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都加快了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步伐,提出了不同的建设标准和目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种研究蓬勃开展,取得了不少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但作为施甸县区域内特定的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调查研究,目前还是空白。 研究的价值:通过对施甸县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出全县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施甸县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带动施甸县教育事业的发展。 研究的意义:当前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面对新课程,教师将一切从新开始: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课程,重新认识学生,重新设计教学。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作为施甸县区域内特定的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调查研

究,能了解教师专业化现状,为区域教师的培训、教师专业成长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三项:①调查报告;②研究总报告;③系列研究论文。施甸县全县共有三所完中,分别为施甸一中、施甸二中、施甸三中,施甸一中为城区中学,施甸二中、施甸三中分别在由旺镇和姚关镇。全县三所完中共有87个高中教学班,共有在岗高中数学教师45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全部为大学本科学历,职前都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教育教学理论,职前教师专业化水平都达到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 (一) 影响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在岗的45名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职后施甸县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六个方面问题: 1、教师外出交流的机会少。由于受教育经费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很难走出校门,走出本地区去学习,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师,有的教师从教二十余年还从没有参加过县里组织的教学研讨会,更不用说到外地学习取经了。教师长年囿于学校的小天地中,难以撼动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模式,对实施教学改革缺乏外围信息的支撑,难免会出现夜郎自大的现象,更有闭门造车之嫌。 2、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大,学习时间受限。教师们感到教学

2010结题成果简介

《沿海涨薪潮对宜春招商引资工作的影响和对策研究》最终成果简介 一、课题成果主要内容 1、涨薪潮的由来 今年2月起,江苏开始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按地区差别分三类调整:一类地区从850元调整到960元,二类地区从700元调整到790元,三类地区从590元调整到670元。三类地区主要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而从4月1日开始,上海和浙江也分别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标准将从960元调整为11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从8元调整为9元。这是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第十七次调整,涨幅约为16.6%。目前,上海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位列全国之首。 广东今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升幅度超过20%,升幅超过往年。近来屡见报端的富士康科技集团宣布,自今年10月1日在深圳地区工厂为考核合格的作业员及线组长加薪66%,而在今年6月1日该集团已经宣布为他们加薪30%。 自从江苏省率先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浙江、广东、福建、上海、天津、山西、山东等14个省市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甚至有省份调整幅度超过了20%。各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已成为一种趋势,各种迹象都表明,一轮大规模加薪周期已经来到。 本轮加薪可以看作是对2009年工资性收入停滞不前的补偿,然而从更长时段来看,我国的工薪在较低水平已经维持了很长时间,这是长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结果,但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式。这些年屡屡出现局部性用工荒,以及今年5月以来多处工人要求加薪的现象,都在警告用工企业,中国的劳动力不可能再廉价下去。与此同时,受最低工资调整带来的成本压力,劳动密集型企业也迎来了成本大考。 2、涨薪潮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将由丰富慢慢向偏紧趋势发展,受市场供求因素、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国民经济水平提高的影响,工资成本不断上升将是一种长期趋势。 一直以来,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都把人力成本低廉作为最大的竞争优势,可以说劳动密集型企业“赚的就是人力成本差”,一旦为员工加薪幅度增大,就意味着我国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长期引以为傲的低廉价格竞争优势将在瞬间土崩瓦解,企业成本将被无限度的放大,而利润空间将急速缩小。加薪成为我国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如此大幅度的加薪引发了珠三角地带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加薪风波,而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最大聚集区,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这一加薪风潮中势必受拖累,加薪令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急速上升。 面对人力成本上升、企业利润减少等一系列压力,迫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通过各种办法来消化成本压力增加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只有将触角不断深入内陆用工成本压力小的地区,才是生存之道。它们将加速向

教科研成果简介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之策研究 成果简介 课题名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之策研究 项目编号:2012SH012 研究类别:指南课题—教育学 最终成果形式:课题调研和结项报告,实践活动、学术研究论文, 立项时间:2012年4月 项目来源: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结项时间:2013年3月 课题主持人:杨显强 课题组成员情况:张秀辉黄丽周芳赵冉付昊(成员均为学校骨干教师,教育精英,思维敏捷,创造力强,工作认真,勤勤恳恳,精益求精。) 几年来,在党政府正确领导下,学校才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枢纽和核心力量,留守儿童教育的很多问题都产生于学校教育的疏忽和不足,所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还要从学校内部来解决,以求更有针对性和可控性。作为系统性正规性教育机构的学校,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只有强化学校自身的内涵发展,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才能真正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主要成果 (一)课题调研报告(9628字) 一、研究背景 二、目标内容 三、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五、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对策与建议

(二)课题结项报告(11268字) 课题结项报告分为九个部分。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的背景。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目标内容 第四部分:研究过程与方法 第五部分:研究方法设计 第六部分: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第七部分: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第八部分:解决方法 第九部分:对策与建议 (三)实践活动:师生座谈、师生互访、学生实践课、定期召开家长会、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开展的如火如荼。 (四)课题研究论文:论文《爱心绽放希望——浅议“留守儿童”的教育》; 案例《爱是教育的甘泉》 二、基本观点 教育是不可替代的。人类文明传承的自然规律是代代相传,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儿童最亲密的抚养者是其最重要的榜样,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获取知识。因此,学校在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同时,理应重视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的共同体。 1.以学校为主导,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应该主动地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设施和即将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介绍给家长,并耐心解答他们的各种疑问。作为班主任,更应加强与学生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并通过家访、电话交流或书信等及时将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和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出现的情感问题通知给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及时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吸纳过来,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同时,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办好家长学校。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特殊情况,往往只有在学期末才能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这是家长们了解孩子在校状况的最正式的途径,也是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好机会。学校可以请优秀家长介绍养育孩子的经验,由班主任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根据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围绕孩子教育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在放松平等的交流氛围中,家长们一定可以分享到成功的教育经验,解决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实现家庭间的互动与互助。这种建立在经验分享基础上的互助活动,能够密切家庭与家庭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以家长

03省社科项目最终成果简介

项目名称:福建侨乡民间资本有效性开发与运用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 2003E084 项目类别:福建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项目负责人:林善炜 立项时间:2003年11月 结项时间:2005年10月 项目最终成果简介 一、研究的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民间资本作为国资、外资之外的一种补充,把民间金融看作是“草根金融”,对它的作用重视不够。福建省作为我国著名的侨乡,又是全国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和民营经济发展大省,民间资本充盈。随着侨资、侨汇的大量涌入,以及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福建侨乡民间资本的“总盘子”越来越大,已经聚集了相当的能量,其作用不容低估。福建侨乡作为我国民间资本最雄厚的区域之一,又是我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区域之一,其思想解放,观念超前,体制先行,非公经济活跃,从而在民间资本开发和民间投资的机制、方式、取向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对福建侨乡民间资本的有效性开发和运用进行深入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民间资本运行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民间资本有效开发和运用的机制,揭示民间资本有效性开发和运用的影响因素,丰富民间资本发展理论。在实践上可以指导和推动侨乡民间资本的有效开发和运用,加强侨乡民间资本有效开发和运用的政策引导,提高民间资本的运用效率,促进民间资本健康发展,为侨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民间资本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本课题所指的民间资本是指非国有经济投资中扣除外资和港澳台投资的部分,以自然人和非国有法人进行投资后形成的资本。民间资金不是现实的民间资本,只有用于投资,进入社会再生产,才能成为社会资本,即民间资金中可能用于投资的那部分是潜在的民间资本。本课题所研究的民间资本是广义上的范畴,

省社科规划项目结项材料《最终成果简介》规范标准写作范文

最终成果简介 项目批准号:XXXXXX 项目名称:关于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的系统分析研究 最终成果名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以制约因素和对策分析为视角 项目负责人:XXX 课题组主要成员:XXX 是否出版:《XXX学报》X年X月X日第X期刊出 一、该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该项目研究在于运用系统分析法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诸制约因素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以便揭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规律。同时针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存在问题提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对策,促进教学改革,以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确保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任务进一步落到实处。 二、该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对策建议 (一)全面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诸制约因素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及当前的存在问题。 该成果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制约因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五个。成果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地位、作用,指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最终落脚点,教师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主导力量,科学的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基础性条件,教学方法、手段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条件,教学的科学管理对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有重要意义。这就对五个制约因素的地位、作用作了明确的阐述。 该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五个因素的相互关系,指出“五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必须从整体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出发,全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五个制约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不要顾此失彼。”该成果又指出,在五个制约因素中“要着力抓住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性因素”,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关键是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成果特别注意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指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 该成果在具体分析五个制约因素的同时提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存在问题是: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和责任意识;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高;有些教师讲课内容缺乏新颖性和针对性;有些高校不重视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缺少创新;教学管理不够到位。这就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 1

课题最终成果简介

《云南省毒品犯罪问题新动向研究》 课题最终成果简介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毒品问题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从禁毒工作的角度来看,毒品问题主要包括吸毒问题、种植毒品原植物的问题、生产制造毒品的问题、走私运输贩卖毒品的问题等四个方面。毒品犯罪问题是整个毒品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对毒品犯罪问题的研究,历来是世界各国禁毒执法部门和理论研究部门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云南省从上一个世纪80年代出现毒品问题以来,一直是全国禁毒工作的前沿,打击毒品犯罪活动历来是云南省禁毒工作的重要任务,二十多年来云南省的毒品犯罪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云南省毒品犯罪活动的变化发展直接影响到全国的毒品犯罪形势,公安部禁毒局一名资深禁毒警官曾经说过:云南省的毒品犯罪形势是全国毒品犯罪的一个晴雨表。云南省的毒品犯罪活动,受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目前云南省毒品犯罪活动出现了很多新的动向,缉毒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把握毒品犯罪活动的新动向,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制定禁毒工作的应对措施对当今的禁毒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就是基于这一出发点展开研究的。 与毒品犯罪的斗争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对毒品犯罪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需要不断的认识。目前云南的毒品犯罪活动呈现出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在这些特点中哪些是新出现的,有什么显著特征。本课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基本的做法是从公安禁毒执法部门入手,通过深入走访、向基层禁毒警察和各层次的指挥人员发放问卷、开展小型座谈会等方式,搜集大量第一手的数据材料,了解广大禁毒实战一线警察对此问题的认识和看法。目前云南省毒品犯罪活动所表现出的各种新动向,是什么因素影响的结果。毒品犯罪活动发生变化,必然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了什么样的变化,在各种因素中哪些是主要因素发挥了主要作用,哪些是次要因素发挥了次要作用,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归纳总结云南省目前毒品犯罪活动出现的新动向,分析这些新变化形成的各种原因之后,针对缉毒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提出改进侦查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缉毒工作有一些帮助。这就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对策建议 本课题的最后研究成果为《云南省毒品犯罪问题新动向研究报告》和相关内容的论文汇

【优质】社科基金结题报告-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社科基金结题报告 篇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申请书201X-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鉴定结项审批书 项目批准号项目类别学科分类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西南大学填表日期年月日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X年7月修订 声明 本申请鉴定结项的研究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享有宣传介绍、推广应用本成果的权力,但保留作者的署名权。特此声明。 成果是否涉密:是□ 否□ 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本表适用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鉴定结项申请。 二、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如实地填写表内栏目。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所填栏目不够用时可加附页;凡选择性栏目请在选项上划圈或打“√”。 三、“主题词”栏需填写反映成果内容的4个以内关键词。四、本《鉴定结项审批书》报送1份(A4纸型,于左侧装订),并附5套最终成果打印稿、1份最终成果简介和1张存有电子版成果及简介的光盘。凡以博士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的项目,结项时须提交1份博士论文(报告)的电子版,并

书面说明结项成果与原论文(报告)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在内容、观点、结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改进与提高。以上材料经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送 所在省(区、市)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 五、如有其他不明白的问题,请与所在省(区、市)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 理机构联系。 一、数据表 二、总结报告 三、课题组的主要阶段性成果 注:(1)课题组的主要阶段性成果,请按项目负责人、课题研究任务主要承担者、课题组一般成员的顺序填写。可加行、加页。 (2)须如实填报阶段性成果的名称、作者、发表刊物及期数等相关情况,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行为,视情况作出严肃处理。 (3)主要阶段性成果的重要转摘、引用和应用情况可加页说明。 四、项目最终成果简介 篇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所需材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所需材料 一、结项审批书一式4份二、成果简介一式7份 三、最终成果(论文或研究报告)一式6份 四、以上需提交电子文档,结项成果中不能出现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只可在成果的封面打印结项成果的名称。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要求 一、报送课题成果鉴定材料8套,每套材料包括:课题立项通知书、《课题 申请?评审书》、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成果主 件(专著或研究总报告)、成果附件(已发表的系列研究论文)、相关证明 (领导批示、获奖情况、媒体报道及被决策采纳等的证明文件)、重要变更的 申请及获准批复。研究已出版专著,并承诺以专著为成果主件的,必须另提交 专著8册。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中的研究总报告不得少于3万字。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最终成果简介-老踏@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标申报书

项目最终成果简介 一、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民族国家是在欧洲传统王朝国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民族国家与以往国家形态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诸多差别,这些差别也构成了民族国家的优势:它以民族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基础,具有天然的内部凝聚力;它在一个边界清晰的区域之内享有最高权威,垄断国家暴力机器;作为民族对于国家最低程度的支持和效忠的结果,民族国家的存在拥有合法性;它继承和秉持了王朝国家的主权原则,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单位。由此,民族国家一经创立便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强烈示范效应,在此后三百多年的时间里迅速向全球扩展,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基本的政治分析单位和国际关系分界。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民族国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理论回应,中西方学界在有关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历史命运、当代境遇和发展前景问题的讨论中,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认为民族国家已经过时,主张“反对民族国家”,宣称“民族国家终结”,倡导通过“世界政府”与“全球治理”来替代民族国家;另一种则认为民族国家数量的增多和族性的加强意味着它并不会被取代,主张通过“国族建设”、“重塑国家主权”、“国家能力建设”等途径来“重振民族国家”。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国家?鉴于这一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民族国家前途命运的把握,也直接关系着我们理解当今乃至未来国际政治关系走向和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态度和取向,因此很有必要对它进行系统分析和全面解答。对这一问题的强烈关注也构成了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本项目研究以“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作为视角,希图通过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的系统考察,来对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当代境遇和发展前景问题进行尝试性解答。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我们认为,要想对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当代境遇和发展前景问 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项目成果简介

“江西民间融资风险防范的研究”项目成果简介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在投融资体制深化改革中就出现了“两极怪圈”:一极是民间资本供给十分充裕,估计民间资本在 10 万亿元以上,但大多数资金处于“闲置”或“游离”状态,相当一部分则流入民间融资领域;另一极是民营企业在进一步发展中急需资金,对资本需求的欲望十分强烈,但由于自身的资产和信用状况存在缺陷而陷入融资困境。解决这种资源配置的扭曲现象是事关江西经济改革进程发展的重要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社会各界早已对此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近年来,金融界、经济界、法学界的学者们对民间融资的引导、发展、治理等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引导民间融资走向“规范化”道路上,各界基本上达成了原则性共识。然而,应该怎样走“正规化”的道路,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研究江西民间融资的风险防范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拓宽渠道,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民间资本,促进江西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我国在 2005 年 2 月 24 日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经济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民营资本实行全方位的市场准入,在财税、金融等方面提供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是,事实上,很多地方的民间资本利用的渠道仍然狭小和不顺畅,因而,对民间融资的研究,有利于拓宽渠道,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民间资本,促进江西经济迅速发展,从而强有力地推进江西跨越式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金融体制的完善,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资金保证。“十三五”时期(2016-2020 年)是江西快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在全省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而这样大额的资金投入不可能完全出于财政。中央文件中已经明确指出将对城市和农村进行全面金融改革,提出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等参股。这就要求我省加快规范民间融资的发展,引导其为建设江西提供有利的支持。 三、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环境,迎接金融全面开放时代的到来。2006 年底,

项目成果简介

项目成果简介 项目成果简介 山东省文化厅项目来源 及项目批准号 200409010 最终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及名称青岛文化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及其产业化前景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胜冰 及课题组成员徐磊、孟岗、马树华 成果简介:(该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2000字左右。本栏可加页) 本课题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在分析青岛文化资源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对青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青岛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并寻求对策。 青岛文化资源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积累了许多珍贵而独特的文化资源。例如保存至今仍然完好的欧陆文化风情的各国建筑物,以及遍布岛城的富有历史内涵的“老街区”、“老房子”、“名人故居”等。第二,体现了海滨城市特有的海洋文化内涵,这为海洋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了条件。第三,文化资源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和国际化的特点,有利于文化资源的整合,同时有利于青岛文化走向国际化。第四,企业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在国内外已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具有开发为文化产业的潜力。第五,地方民俗文化独具魅力,特点鲜明。总之,青岛不仅具有历史文化资源,也具有现代文化资源;不仅具有异国文化资源,也具有本土

文化资源;不仅具有都市文化资源,也具有民间文化资源。这些多样性的文化资源为青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利用空间。 青岛文化资源的劣势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化传统不够深厚,文化积淀尚浅,很难像那些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那样,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第二,文化资源虽然丰富多样,但比较分散,重点不够突出,尤其是缺少震撼性的(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等)。3、许多文化资源的生存空间较为狭小,较为脆弱,而且对城市的依赖性大,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很容易受到侵蚀和破坏。4、许多文化资源缺乏再生能力,尤其是那些珍贵濒危历史文化资源。 成果为研究报告。报告由绪论和四个部分组成。绪论从宏观层面论述了青岛文化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及其产业化开发的思路。青岛要建成“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应大力实施“文化兴市”的城市发展新战略,充分意识到文化发展对青岛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为珍贵濒危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青岛珍贵濒危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属于珍贵的文化遗产,一旦破坏将不复存在。所以,对其产业化开发(尤其是旅游产业开发)应与文化资源的保护结合在一起,要有这方面的强烈意识。由于对象的特殊性,文化资源开发不能只是从经济价值上考虑问题,更需从文化价值上去考虑。在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应加强对那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老街道、名人故居的有效保护。一些西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借鉴。第二部分为现代文化经济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一些现代经济文化资源,如各种“会展”、“节日”(国际啤酒节、海洋文化节、国际时装节等)等可按照文化经济的规律进行开发,使经济和文化相互转化,通过文化这一平台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的竞争能力。青岛每年各种不同类型的“会展”、“节日”活动十分频繁,是青岛城市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但长期以来还停留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简单模式上,文化仅仅作为经济活动的陪衬,并没有起

项目最终成果简介

项目最终成果简介 该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解决农村缺医少药和农民看病难问题的迫切需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对农民多予少取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辽宁省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民素质,以及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作为关心群众“十大民生工程”的重点工作来抓。在我国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实地调研找出我省农村医疗保障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有关部门具有参考价值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从而支持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课题的研究对我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成果研究内容有: 一、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情况评述 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于2004年7月启动,第一批在台安县、大洼县、桓仁满族自治县试点,2005年每市选择一个县(市)扩大试点,2006年2月7日,辽宁省卫生厅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省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农业县(市、区)覆盖率要达到100%,参合率达到70%以上。力争到2008年在全省农村建立起较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辽宁是继广东、浙江、江苏之后在全国较早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省份。 2007年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省农业人口2156万人,参合农民1893万人,参合率达到91.4%,参合农民满意率达到95%以上,广大农民从中得到了更多实惠。2008年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农民个人缴费标准不变,主要是省级财政和市县财政增加投入,逐步提高参保农民医疗保障的受益面。2007年1月至9月,全省补偿支出5.57亿元,累计受益618.39万人次,受益人

07省社科项目最终成果简介

项目名称:基于产业集群的福建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项目编号:2007B017 课题类别:福建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课题负责人:林善炜 立项时间:2007.8 结项时间:2009.5 项目最终成果简介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是研究相关产业和机构因地理集中而形成的这样一种中间层次的产业组织形式所能提供的服务及其效益。区域品牌所表现出来的强劲、持续竞争优势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区域品牌建设是发展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的重要方式,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区域品牌,已成为一个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打造区域经济品牌,是再造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新优势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福建省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及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大力培育区域品牌,打造了一批产业名市、名镇,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工业的发展。但是,作为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在促进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产业集群本身也存在着制约和影响其长远发展的因素,其中包括技术含量低、产品同质性强、价格恶性竞争、相互间的仿冒严重、缺乏品牌支持、著名商标和名牌与经济规模不相适应、产业集群的根植性弱等问题。不少福建产业集群生产的产品仍是以贴牌生产为主,在国际市场上比较少见福建自主品牌的产品,因而在快速发展的福建各产业集群地区,普遍开始遭遇发展瓶颈——缺少一批响亮的区域品牌。为使福建产业集群在同质化中突围、升级和持续发展,实现福建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与国际名牌抗衡,建立区域品牌是必然选择。 二、主要内容和思路 本课题试图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以系统思维方式把握集群与品牌的互动关系,探讨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的一般性理论,通过对我省部分产业集群地区的调查研究,分析福建省产业集群发展中区域品牌建设状况和存在的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