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福建民居

福建民居

福建民居结构

时间:2010-04-04 19:11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149次

(一)住房式样民居式样有今古之分。福建至今仍保留为数众多的明清时代民居建筑。明清民居有四三开间,六五开间,个别有十 ( ,为隔墙)的。一般纵深二间,前后两坡水,以瓦盖顶,中为厅,两侧为官房。大宅则深院高墙,天井、厢房,回廊,几进相连。明朝建筑

(一)住房式样

民居式样有今古之分。福建至今仍保留为数众多的明清时代民居建筑。明清民居有四三

开间,六五开间,个别有十(,为隔墙)的。一般纵深二间,前后两坡水,以瓦盖顶,中为厅,两侧为官房。大宅则深院高墙,天井、厢房,回廊,几进相连。明朝建筑多为单层木结构,少数为砖石木结构的楼房。清代则多为单层或双层木结构。清末民初,土木结构的房屋为民居建筑主流。据旧志记载,闽中部“屋多木建,墙以砖、泥筑之。规模普通为上下三厅,左右辅以厢房,间有构层楼者”。(民国《明溪县志》卷11《礼俗志》),有些二层楼房,在厝两旁筑土墙,墙高于厝,檐存墙内,俗称“火墙厝”。另有土筑“四倒水”式二三层楼房;还有筑土为

,顶覆厚瓦,前后撇如人字的“人字撇”建筑。旧时官绅人家的宅居一般有三进,福州人称“三落透后”。在福州南后街著名的“三坊七巷”中,这类明清以来的深宅大院比比皆是。

老式民居,讲究对称平面结构,从样式到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其形制按地区划分有以下几类。

福州一带,最常见的房屋格局为一字排开,似龙状,俗称“一条龙”。小型者为三开间排成一列,正厅两厢各有卧房,俗称“正身”(即厢房),加盖的厢房称为“护龙”。大宅正厅前有一片庭院,称为“埕”,埕多红砖铺地,既可晒谷,又便于出入活动。还有六开间的,有二个大厅,分前厅、后厅,两边也为厢房。

闽南一带,盛行“围龙”房屋建筑。中为正厅,屋顶最高,左为大房,右为二房,屋背稍低,由正厅延伸建造的叫“护龙”(又称“伸手”);两旁各增筑一间,称“五间起”;如需要还可增

筑厢房,与正房构成“”字形半围房屋,中留空地,叫“埕”,为曝晒器物之用。从中庭看去,整个房子蜿蜓围着像一条龙,故称“围龙”。人称闽南三合院的建筑形态,其护龙可作厨房间,也可作仓库、猪舍、牛舍等。围龙建筑中,泉州一带有“三房走廊”、“四房走廊”、“合楼”、“五房丁廊”(也称“五间张”)和“八字丁字廊”等样式;厦门一带有五阁、七阁、七字形、一字形、竹竿形、六路(俗称“六壁厝”)和大九阁等样式。漳、泉、厦等地城镇,临街的住房多为“骑楼式”建筑。尤以厦门的骑楼最称著,在福建民居中独具一格。其特色为“房屋低小而多门,上用平屋,惧风也,人可行走。墙角则置碎瓷碗、碎瓦片,堆积高尺许,防穿窬也。富贵家率用兽头筒瓦。”(清·道光《厦门志》卷15《风土记》)这类建筑的好处在于能遮阳避雨,宛如北京颐和园及苏州花园中的长廊。与闽南地区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相适应,骑楼前店后居,上宅下市,反映其最初设计者的匠心。

闽南的旧式民宅,一般为一进一厅二落,富者可达三进。泉州一带至今仍有许多明清时代的大厝。清中叶,南安石井海商郑远锦所建中宪“大夫第”多至五进,两旁护厝,并附建梳妆楼、演武厅等,整个建筑群多达112间,极为壮观。泉州后城有一片清末民初的古民屋,这些老厝多

为三合院或四合院格局,乃悬山式(歇山式)五脊二落水的建筑,屋前有石铺的大庭,入门为宽敞的石庭院。横排三开张、五开张、七开张,纵深二进、三进或五进,每进同天井隔开与回廊相接,两侧回廊外是长列厢房(“护厝”),厢房之外有伙房、柴草间和储藏室。有的大户屋后还有一列雅致的梳妆楼。庭院后有花木、假山、亭阁、花园,宛如殿字,每座面积在600~1000多平方米之间,居室多的达100多间。

闽南沿海地区,缺乏木材,却富产花岗岩(花岗岩的形成与历史上地质构造变迁有关,民间有“沉南京、浮福建”的说法),所以民居以砖石或石结构为主。泉州地区的惠安、晋江等地,这一特征尤为明显。墙均用条石砌成,一间房约需14~16层条石,石缝旧以泥填充,现用水泥替代。

闽西一带住房样式也很丰富,且历史建筑风格的房屋保存良好,堪称福建民居的“橱窗”。既有三开间的古建筑,又有“八间头”的普通居室。所谓“三开间”,中一间为明间和门,左右各一间为“塾”。门外有屏,谓“萧墙”(即照墙);门内为庭,即院子。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堂居前,东西两墙称“序”,堂靠庭院的一边有两柱,称“东、西楹”。堂前有阶,号东、西阶。室在堂后,要入室必先过堂,可证“登堂入室”的成语。门与堂之间,还有“闰”(今称“二门”),闰门以内乃主人起居之处。后称内宅为“闰”,又称“寝门”,专指女子住处。这类建筑连城、永定尚可见到。如连城庙前镇芷溪的杨、黄氏,新泉乡张氏,城关吴、谢氏的大宅。所谓“八间头”,乃普通民居,有二厅四间两厢房,中为天井。“屋不逾三堂、五间、七架”(民国《永定县志》卷21《礼俗志》)是闽西建筑的基本形式,各地富家的“三栋厅”和几披横屋都是“八间头”的扩展。如上杭中都乡的“存耕堂”,整座房子有9厅8天井,160间大小房室。闽西一带的建筑材料大多为木或砖木结构的,也有土木结构的建筑。

闽北、闽西北等地的旧式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瓦房,结构较规范,大门进去为下栋,中有天井,两侧为二间或四间厢房,天井两旁设二三步台阶至上栋,中有大厅堂,两旁各有两间正房,后阁两边为厨房,富家地面铺砖或三合土,一般人家为泥地面,卧室多铺地板。这类建筑,房前屋后的附设建筑禁忌颇多。将乐俗谚称“前怕牛栏,后怕仓”,即房前不能建牛栏,屋后不可置粮仓,因此仓库多建于房屋两侧。一些单双层土木房还建有阁楼,权作贮物、贮粮仓库。

闽北一带旧为人文荟萃之地,保留不少明清时代大户人家砖木结构的三进院落宅第,即“三厅九栋”式瓦房。其天井、走廊、檐阶一般为石板铺设,厅堂是方砖铺地,每幢四周以陶砖或泥土筑造风火墙。在第三进的大厅上方正中设神龛,置姓氏昭穆祖先。在泰宁县城关胜利二街福尚巷的“尚书第”,俗称“五福堂”,是明代兵部尚书李春烨住宅,占地达5220多平方米(南北长87米,东西宽60米),坐西向东,主体五幢,一字排列,连铺房共120余间,为砖石木结构,每幢都是三进厅堂,尚书第周围还保留一批明代建筑群。此外,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的古民居群也很有特色,清顺治年间(1644~1662年),当地茶商在此模仿苏杭、广州建筑式样,大兴土木,造房屋70余栋,布局严谨,现仍存50余栋。这批民居,四周系风火砖墙,墙帽造型优美,房屋建筑格局统一。有大门、门楼、前厅、大厅、后厅、书楼、香阁等,每栋均为三进,大厅堂用扛梁造法,柱头挑出二支斗拱,斗拱镌有花鸟饰案,还有旗杆、拴马柱及“大夫第”牌匾。细砖雕砌的门楼,镂空雕花的木梁,精美的缕窗,典雅的廊檐,令人叹赏。

闽东一带传统民居结构多是一厅(可隔作前后厅)、左右厢房(可隔为四间,称“四屋”,

也有六屋、八屋),在霞浦崇儒等地,房两侧还建有旁舍,用于养猪、放杂物;该县沙江等沿海地区,一般不建旁舍,因旁舍难以抵御大风侵袭。

旧时,福建一些贫困山区还建有杉皮茅草屋。闽北一些依山傍溪的村居还有不少“高脚厝”,高脚厝为二层木楼房,下层以若干杉木柱为支架形如高脚,既可防洪,又可避虫蛇,下层往往用

竹篱圈围,四面透风。闽中、闽北一些畲族小村,还有全用毛竹构建的房子,俗称“竹寮”,屋面用半片竹筒并列铺成,凹凸相连,行其上嘎吱作响,很有情趣。

旧式民居,围墙多用泥或三合土夯筑,房内隔墙()用芦苇插编与泥混合,富家用砖石砌

成围墙,用木板做房间隔。有的还建有“风火墙”(也称“封火墙”、“马头墙”),即在房屋左右两端用泥砖筑成高墙,以防火御风。福州一带的“封火墙”,墙基由碎石或条石相叠砌,中以土夯筑,上以薄砖空叠,俗称“挂斗”,外先涂土,再抹灰。

各地民居的外墙建筑,最有特色的要数晋江安海镇几处明末清初建造的大厝外墙,及福清东瀚乡万安寨的厝墙。这种墙,民间虽也称“土墙”,却用了大量砖瓦石料;其叠瓦筑墙工艺堪称一绝,应称“瓦墙”更贴切些。整面墙壁,或上层为砖瓦结构,下为土料,或全用砖瓦砌就。构筑方法和形式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在竖直的条石中间隔堆砌着砖瓦碎片,有的连住宅门框部件和柱珠上也用各种规格的砖瓦。安海大厝的墙壁,据考是清初安海人历乱后重返故土再建家园时的发明。他们因地制宜,利用遍地废弃的瓦砾砖片及石料筑墙建厝,既清理了废墟,又节省了费用,加上建筑师们巧妙的技艺,创造了这种经久耐用而又整齐美观的碎砖瓦墙。

福建民居的厕所,大多与主建筑分离。闽北、闽西一带多与猪栏一体而筑,挖坑埋桶缸,桶缸上置二块木踏板即成简易厕所。闽南沿海地区,旧时农家多在房前屋后建厕,坑口一半用土坯、杂石砌墙围困,设蹲位,只供男子使用,另一半露天裸外,臭气熏天,很不卫生。永泰县同安乡张家大厝的厕所,别具一格。它与厝宅连为一体,十余个粪桶东向一字排开,足有一人高,置于

高大的木支架下,上有瓦盖,纵向用若干木分隔,一户一厕严格区别,颇有讲究。近年农村一些地方实行厕改,填旧厕坑,建公厕。晋江金井镇石圳村,全部实现公厕化。

1949年后,民居样式一度无多大变化。至70年代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城乡盖新房者增多,样式也日趋多样。特别是新式楼房大大增加,一般有2至3层,个别高达5层以上,天井和厢房减少,门窗加大,重视采光和通风,讲究实用美观。闽南侨乡中,拔地而起一座座西式洋楼。反传统、反对称,追求新奇和个性的建筑风格成为时尚。除砖、石、水泥等普通建材外,钢筋混凝土材料运用于民居建筑。一些有特色的宅屋群体业已出现。福鼎县城关一带居民,近年所盖新房很有规则。一般由数家人并联而建排屋排楼,房的型制、规格划一,两户之间共有一壁,

仅一相隔,整个建筑形如长屋,各家比邻而居。这类建筑省料省工,又美观实用。

(二)房顶及其厌胜物

福建民居屋顶的式样主要有歇山式、硬山式、庑殿式和平顶式几种。最常见的是歇山式。

歇山式由4个倾斜的屋面,1个正脊,4条垂脊,4条戗脊(垂脊下端处折向的一条),和两侧倾斜屋面上部转折垂直的三角形墙组成,形成两坡和四坡屋顶的混合形式。其顶面向两侧倾

斜呈人形,故福州俗语称“人字撇”。屋檐较宽,屋内部的梁柱与人字屋顶相适应,呈形支撑,更为牢固。歇山式屋顶通常为“马背式”,呈弧形;旧时富家还建有“燕尾式”屋顶(又称“双龙昂首”、“喜燕尾”、“燕仔尾”),整体呈船形,两端翘然欲飞,很有气势。燕尾式飞檐多为一重,莆田等地也有二重的,俗称“公银角”。

硬山顶形态与歇山顶相近,为双坡屋顶形式之一,特点是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屋檐较小,明清以后一直盛行于闽南、闽西、福州等地区。因屋檐较窄,故边缘多用“响片”砌成一行。邵武民居屋檐下最末的瓦梢用雕花的陶制片,下面有陶制的鹤身(表示白鹤能避雨),

门楼屋檐顶上还有“纱帽”或“鳖鱼”等图案以镇邪。落水檐用陶制,不易腐烂,上下两层低檐间设有“雨挡”。

庑殿式由4个倾斜的屋面,1条正脊(平脊)和4条斜脊组成。屋角和屋檐向上翘起,屋面略呈弯曲。屋檐更为窄小,这种结构的屋顶较结实,可御海边的大风。

在山区,歇山式屋顶多用杉木或松杂木为顶椽,上覆黑瓦(旧时有用树皮或茅草),较轻薄。沿海地区则覆以红瓦,较厚重,部分还有黄、绿色琉璃瓦。

平顶式70年代起民间多新盖多层“平顶式”楼房,以水泥或石板为顶盖。为了隔热,闽南一带石质平屋顶上还建有“拱”,拱上再铺上石板,成为台阁,既可遮阳避雨,又可成第二层走廊。福州一带的水泥平顶屋,常用砖块竖列成规则的行距、上面再覆盖扁红砖或水泥板,形成隔热层。

厌胜物由于旧式房屋多为木构建筑,最怕火灾,因此民间希望能有神物镇之,于是在一些建筑的屋顶上设置“兽头”。“兽头”乃屋脊两端安置的陶制怪物,又称鸱或鸱吻。据说此物是海中之鱼。有龙一样的尾,猫头鹰一样的头,能激浪降雨,人们置它于屋顶,是为永镇火灾。如今兽头仅做为屋顶的装饰品和吉祥物。福州地区的古式民居上,到处可见“兽头”形象。闽南一些屋顶,放置有骑猛兽的武士,用以“镇邪驱鬼”,其寓意应是“兽头”的延伸。此外,闽南习俗,民居建筑为防工匠“做寇”,常在屋脊中部置“五宝瓶”之类吉祥物,瓶内置五谷、毛笔、钱币、铜镜等。五谷为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毛笔祝人文荟萃,文化昌明;钱币祈财源广进;铜镜则用以驱邪镇妖。

(三)门窗和烟囱

门有大门、厅门、房门、侧门、后门之分,旧时住房多有几道门。福州地区土结构的大屋有三道门,第一道为大门,二、三道为屏风门。大门平时不开,只在家中办婚丧喜庆等大事或迎接地位高贵的客人时才开启,平常则从屏风门旁的侧门进出。

老式门多为上下有轴的木门。无论大门、房门均颇为笨重,大门由门框、门楣组成,若建门楼则加瓦盖,门楣上有2~4个“门纂”,下段门坎,门坎两端设石制门枕,坎内部分凿“门盏”。前有院落和围墙的宅院,大门设在院前与主建筑的厅口相对。一般大门为两扇,用门闩合拢。闽西连城一带,大门有上下两道门闩,上门闩内外可自由开关,而下门闩只有屋内人才能开关,设计十分巧妙。除大门外一般房门多为单扇,较矮也较窄。闽南等地门框、门楣多用石条做成。

过去福州地区一些居民,喜在大门挂八卦或阴阳五行图,用以象征风水宝地。门楣正中挂一面小镜子或悬一个箩筐,中间放一把剪刀或悬一红条,写上“福”、“禧”等吉语或符咒;镜子周围绘有八卦,俗称“照妖镜”,迷信者以为此镜可将别人家的“煞”气挡回,故称“挡煞”。今福州鼓楼区“三牧坊”巷中仍可见高悬的门镜。除悬镜外,沙县习俗有在大门口悬挂“弯把锯”,以示驱除百邪。闽南龙海等地民居厅门上有安置“牛担”为架,象征兴旺有力,万事敢当;有的人家门上挂龙眼叶、新竹筷,以呈祥瑞。在石码,则于门前挂一竹编“格子扇”,上画一桃形“福”字,并在竹格上方写诸如“颖川”、“西河”等宅主姓氏郡望。

在正门前筑“照墙”(或称照壁、影壁)也很普遍。照墙一般设于大门之内迎门处,多为单独建筑。意在遮蔽视线,不使外人内窥。还有保护自家风水和辟邪消灾的含义。它分基座与壁身两部分。壁身多为正方形,四周用砖雕装饰,中间绘画,或书“福”字。福清龙田、高山、东瀚等乡镇,居民喜将“福”字倒写于照墙上,以取“福到”之祥。

旧式民宅开窗较少,多为一室一窗。农村中窗式通常为二层翻窗。闽西、闽北一带翻窗窄小,外用纸糊,内为木结构,夏天可用木棍将内窗撑起以透光通气。翻窗多用蝴蝶扣,不太安全。在永定还有“牛夹窗”、“五柱窗”、“半栏窗”几种窗式。牛夹窗外窗开口很小,只有中间一根横木条交叉成棚栏状。半栏窗是在窗口一半处,用横木条将其分隔,上截漏空,下段用五根短竖条做成棚栏状。长汀一些农家还设计“铜钱式”窗,外圆形内方孔,象征招财进宝。闽北一带多

为格子窗,内窗以小木条为扣,旋转开合。在闽南有以细条石为窗棂的。以上各式窗采光性均较差,故民间有“明房暗室”之说(即厅亮室暗)。为增加房间亮度,常要在房顶破壁开一方“天窗”(俗称“漏窗”),以泄光线。如今新建民房开窗较科学,多安玻璃,采光透气均好;窗框除木质外,还有用铁质和铝合金等材料。窗拴(插销)多为铁拉拴,安全可靠。

民间开门、开窗时颇有讲究。福州一带旧时要依“门金”开门窗框架和尺寸,门金书于纸上,为“财、义、官、本”和“痛、病、死、绝”8字,好坏各4字,相互配搭组合成一定顺序。财门的宽度、长度为1.8寸的倍数;大门门框尺寸以“义”、“官”为好,称为“官门”、“义门”。卧室的门框、窗框尺寸以“财”、“本”为佳。在永定,人们造房之前必先向工匠问明尺寸,双方商定后才可建造门窗。当地人旧时开房门以1尺8寸为吉,1尺9寸为生门,2尺2寸为孤寡,2尺3寸为小吉,2尺4寸为大吉,2尺1寸为牢狱,2尺5寸为绝门,2尺6寸为平耕田麦熟,2尺7寸为口舌门。旧时如房主对工匠招待不周,工匠会故意使坏,在门、窗的尺寸上嵌入“病、痛、死、绝”的规格,以诅咒暗算房主。此外,闽南人安门窗除择日烧香拜土地公外,还要在门楣两旁各压一块红布条。装好门,要在大门槛前摆一些“果合”,并烧香。

各地开门、窗还有些禁忌。忌直对街巷,若不能避,则应在直对街巷的风口处墙上写“泰山石敢当”(或刻碑石立于路口),也有立石狮子以镇邪气。大门忌与别户大门正对,要错位而建;也不能正对河流、桥梁以及下坡处。在福鼎,宅门忌建在同一侧,要左右相错,以防穿堂风冲掉“风水”。

烟囱,民国后才在本省民居中广泛使用。土木结构房子的烟囱一般是“冲天式”,高出屋顶1米多。闽北的烟囱用土坯垒成,上圆下方,闽西连城的烟囱呈竹节状,以圆形土坯烧制成管,层叠而上,愈高愈细,周围用竹篾圈住,非常精巧。闽东霞浦有一种“暗烟囱”,是将灶墙砌空,作为烟道,直通屋顶。闽南惠安一带烟囱很有特色,用砖砌起,从与锅台连接处起垒成阶梯状。每一阶当地人称“节”,一般烟囱有9节或10节,多者至十三四节。按当地人“兴旺衰微”的循环说,9、13为兴,10、14为旺,皆为吉数。

(四)室内布置

旧时,普通民居大厅正面设神龛,供奉观音、土地公诸神,墙上挂神像或书画、财寿图(闽南人喜在中厅挂天公灯一盏)。大厅正面靠墙处安置长方桌,闽南一带称“贴案”或“供案

桌”(福州称横案桌),摆香炉、花瓶、时钟、佛龛、祖先灵牌等物,案正中上方悬彩画大镜。案前置方形大桌,俗称“八仙桌”,富家桌前垂挂刺绣桌布俗称“桌裙”,桌两旁排列方形靠桌椅或圆凳。

客厅两侧的房间为卧室,房中一般有床、橱、桌、椅、洗脸盆架5大件。其中床(也称“卧榻”)的布置最有讲究。漳州等地旧时床前横一踏脚的长方凳,俗称“脚椅”、“踏板”作脱履登床之用。富豪之家的床更为精致,上有“承尘”(即床的木顶架),前有透雕花楣,中有箱架、柜、下有踏斗,三面围屏(俗谓“遮风”),各有上中下三层,上层为镂空花鸟图案,中层为镂空人物故事,下层为彩绘花鸟人物。普通百姓的床较简陋,甚至有以两条凳搭上木板为铺者。

民间安床有许多忌讳。床不能正对门口,不能与镜子相对;还忌正对中脊檩及天顶镜,以避压人之讳。闽南人称睡时身体与梁栋交叉为“挑梁”,认为会闹穷,出现凶兆,因此床一般应安在脊梁后,与尾椽保持平行。龙海一带,安床位置还须“顺檐”,即床沿与屋檐平行。若两者相交成直角,称“逆檐”或“担檐”;遇此要在床上方支架上放一支扁担,谓将房檐“挑”起,同时床四脚下要垫上四块小石子,以免房屋受“压迫”,否则俗谓有难以翻身的不祥。惠安人忌床对橱柜,因橱柜有口,与棺材类似。永定旧俗,当家人卧室内的床铺至少有一头要靠墙,否则便是“两头空”,会“背运”,家道无成。各地铺木床均忌双数,尤忌“四”和“六”两数(因“四”与“死”谐音,而“六”则是钉棺材的板数),故床板一般用五块或七块,至于床不与镜相对,

据说是为避免夫妻不和及惊吓小孩。

卧室中橱多置衣物,分上下两层,上层双扇,内分数层,中间以左右各一小屉隔开,下层为柜,开双扇小门,两侧各有小屉。桌称“琴桌”,椅称“琴椅”,均整面直腿,讲究者夹角处有镂空花饰。脸盆架也是必备之物。闽南一带盆架可作三层,上有花框镶镜,中有小屉放盥洗用品,下为盆支架。当然普通人家未必五件齐全,卧室中能有一箱一橱已属不错。有的人家卧室内还置马桶、便盆。

厨房,古称“灶脚”,也称“灶间”,其主要设施是一方炊灶。灶间一般在厅后或大厝“护龙”处。福州习俗,如在厅内让人一眼看见炉灶,视为不吉。民间砌灶要择日选向,以凌晨为良辰,以西、南方向为佳,忌向东或向北。福州俗称“朝南有得噉(食),朝西有得啃,朝北朝东都是空。”闽南人“东”与“空”谐音,称“向东,米缸空空”(龙海)。建灶礼仪较繁。永定人打砖起灶要择时,完工后要择吉时烧火,还要杀公鸡,焚香点烛敬礼,燃放鞭炮,送红包给师傅,表示红红顺顺;还要放5枚硬币压灶;表示财源自五方至。烧火起新灶时,一般要炒糯谷5次,意为银树开花;起火用生杉树叶,喻意家境快发;炉灶方位须避“人影”映入锅中,谓人免受煎熬之苦。砌灶应在一日内完工,一月后,办灶头满月,宴亲友,安灶君。闽西一带亲戚要送圆炮1串,天地2响炮20个,谷3升或5升、布1块。

福建民间多为土灶或砖灶。一般有2至3个口,永定等地还有单灶、双灶之分。单灶仅一个口,由90块砖砌成,双灶有两个烧火口,由120块砖砌成。

灶忌种种,各地不一。霞浦人忌在灶上写“火”字。福州人忌灶口向水缸,因五行中“水”是克“火”的;还忌灶口朝房门,认为会将财气卷走。安溪人忌在砌灶时,将铁器等放入灶中,怕铁封灶,或认为灶有铁质,家中养猪难大。

除灶台外,灶间陈设还有米缸、水缸等,闽北山民常在灶台上方由屋顶悬吊绳钩(多为木钩),吊着竹篮、腊肉等。

旧时日用器具不外木竹、陶瓷、铁器三大类,少数富家则有铜、锡、藤质器具。木器有床、柜、橱、桌、椅、板凳、桶、盆、蒸笼、锅盖等。竹器有椅、筛、席、帘、箩筐、大小篮子等。陶器有罐、坛、缸、钵等;瓷器有碗、碟、盘、瓯、壶等;铁器有刀、斧、剪、钳、铲等。在器具使用上差异悬殊。一般百姓用板凳床、木脸盆、陶茶壶等,且木质器具多为各种粗质木料所制。富家则用贵重的樟、楠、花榈精制,并加油漆,用大的屏风床、铁架床或藤盘床。用铜壶、铜盆、锡壶、锡瓶、锡甑、藤椅、藤箱,备极考究。旧时室内照明多用煤油灯、桐油灯、马灯、松明或火篾(用竹篾浸塘中,一二月后取出晒干即可燃点)。近代以后少数城市有用电和电器。

本世纪50年代,室内布置变化不大。格局如前,许多民居大厅正面墙壁上方多贴毛泽东主席像。家具也偏重经济实用,与旧时无异。五六十年代后照明大有改观,电灯和自来水逐渐进入千家万户。70年代起,省内家具品种增多,样式也趋精巧雅观。出现中山床、高低床、封板床、捷克式衣柜、玩具橱、沙发椅等家具。摆设中增添了缝纫机、电唱机、收音机及电风扇、铝锅等家用五金电器。塑料制品也很盛行。80年代后,一般民居大厅正面多置彩画,厅中置方桌、圆桌,讲究者加沙发、茶几。卧室中旧时的帖案、长方桌已少见,代之以组合家具。如沙发床、席梦思床垫、梳妆台、食品柜、衣柜、办公桌(俗称“写字台”)、书架、矮柜等,各自既可独立,又可巧妙组合,式样、质料和色彩各从所好,日趋多样。城乡居室中多有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录像机、电饭锅、空调机、音响等较现代化家用电器。厨具也大大改革,除部分山区和农村仍用柴灶外,大都改用煤灶,煤气、液化气炉具。照明灯具更是五花八门,有吊灯、壁灯、台灯、床头灯、角灯、调光灯等,各种地砖、涂料、壁挂、墙纸、地毯等作为新型居室装饰物广泛用于居室布置中。沿海地区农村,新式民居大多有了卫生间和盥洗室。总之,当代室内布置日益体现现代化、电器化、舒适化的特点,在讲究实用性的同时,更注重装饰性。

福建建房特点

时间:2010-04-04 19:09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165次

(一)

(一)选址

旧时乡人无不希望人畜两旺、家族兴盛,认为房屋地理的好坏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盛衰荣辱。因此民间在盖房前均须请“风水先生”(各地又称“地理先生”、“阴阳先生”或“择日师”、“地舆师”等)来指示择吉祥的风水宝地。

请风水先生需备礼物。通常是给红包,有的还给食物。将乐县客家人请风水先生的聘礼为红包外加鸡一头、肉若干斤以及酒、蜡烛、鞭炮等,龙岩人给风水先生送红蛋。

风水先生带“罗盘”(俗称“罗庚”、“罗音”等)、卦书、皇历等为道具。因此,民间又称相风水为“开罗盘”。所谓“开罗盘”,即确定房屋的朝向。开罗盘前,风水先生或根据这家人的生辰八字定地点,或观察厝地是否“干净”,若是墓地或厕所地均视为不祥或“不洁”。确定宅基后,再根据罗盘的24方位定向,俗称“看七向”。建阳旧俗,风水先生转拨罗盘,报出房屋的长宽尺寸,随后定朝向,并说些在此处建房将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日后子孙会发达之类的吉话。主人遂递上红包,并立刻从风水先生身旁走向“圈定”的四角。将包有红布的4个木桩打下,意为“保住风水”,同时防止“鬼魅”进入既定区域。

一般说来,房址必须选在背靠山地、丘陵等地势高爽的地方,以依山傍水为佳。山区人的选址原则是“枕山、环水、面屏”。“傍山结庐”(清·嘉庆《南平县志》卷8《风俗》)是福建山区民居群落的基本构架。沿海一带以面海为佳,如兼得倚山面海之利就算是风水宝地。择地时,为免坏风水、触犯宅神,还有种种禁忌。如屋前方最好没有其他人家的房屋遮拦,以免被挡风水。如果与祖庙或附近其他庙宇方向一致,所造房子的高度不能超出庙堂。房屋大门还忌对公路、河流和巷口,以防财运被“冲走”。同时也忌前宽后窄,平和一带这种住房俗谓“畚斗厝”,说是不能敛财。

在福建绝大多数地区,房屋选址皆以坐北朝南为规范。但也有地方因自然条件或规约限定而略有不同。莆田一带,房子选址不能朝向正南,因当地只有寺庙才朝正南。福州和福鼎城镇居民,笃信自己居住的地方是“八卦地”,任何朝向风水都一样,有的因此不请风水先生选址。事实上是因城镇地狭,又要按规划建房,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选址。八卦地之说,不过是基于地理风水说的迷信而自慰罢了。在福建一些地方,风向和阳光有时比“穴位”、“龙脉”更能左右民居的朝向。福州新店一带房屋就分朝东、朝南、朝东南几种,城内鼓楼区一带现在盖的新房大多朝南,是因夏天南风可进、冬季可避西北风之故;而北峰一带房子大多朝西,因为当地海拔较高,天气较冷,房屋西向可充分利用日照。依山盖房,房子朝向只能依地势而定。

选址重“风水”,固然迷信色彩较浓,但在福建民间,“风水”原理主要从该地的自然环境出发,大部分地区,一般是求一方敞开、三方为山的模式。龙岩市赤水乡“天后楼”,当地人称是依风水原理营建的。天后楼,南向紫禁山,自

东向南山岳相连,西控笔架山,是典型的三面群山环抱地形,唯北侧平畴沃壤;发源于紫禁山的小河自南向北蜿蜓而去,流入九龙江。当地先人依此建造天后楼,岿然壮观。南靖一带方形环状土楼,择址也在河川弯曲的开阔地,或是平地和山地交接处。在群山环抱里,拔地而起的一座座土楼民居,其景观如风水说中的“龙穴”,是“生气”集中之地。在此环境中居住,夏凉冬暖,眼界开阔。

民间盖房崇尚风水,所以选址时宅基重朝向,甚至连大厅、大门及灶台的取向均有讲究。

一些地方选址时也有请“菩萨”定向的。安溪官桥有人请董公菩萨,再由人跳佛,由跳神者择定房址地点和朝向。龙海一带,有人选好房地后,便去拜“主公”(即土地公),抽签卜问所选房址是否合适,并让“指”出朝向。

选址定向还与日后盖房择日有关。风水先生根据历书判定什么朝向该在何时建房。宁德一带,坐南向北的朝向忌在一、五、九月份盖房,坐东朝西的忌二、六、十月份盖房。因旧式木构房怕火,故一般人家不选历书上的“火神”日盖房。

如今,盖房选址请风水先生之俗,在农村仍时常可见。但更多的人则关心地基与自然环境。

(二)动工

盖房动工,又称“动土”、“开基”。一旦选好房址,便可请风水先生择吉日祭神并预备动工。

福建各地的动工仪式略有不同。但一般要行“报土”祭拜之礼。“报土”即由建房工匠向“土地公”报告动工时间。因建房挖地基,恐打扰土地公,故先向土地公打招呼,以求吉利。报土时须摆“三牲”(多为猪头、鸡、鸭)和一些水果、糕糖。南靖人用茶、茶点、纸钱祭拜。福州一带摆猪头、螃蟹敬天帝;莆田人办素茶祭土地公、天帝、宅神,早晚还要插香。龙海人“报土”后,请工匠用瓦刀到房基的四角敲敲,并将12张涂有“寿面””的纸箔埋到地下,称“报之”。拜完土地公还要烧约200张“寿纸”,燃放鞭炮。厦门、同安等地除拜土地公外,还要请“当境佛”(即本村人信奉的佛,如“三忠公”等)到家,并在家中贴“凤凰到此”、“麒麟到此”之类的符令。

报土时,有些地方还要祭“鲁班先师”、“杨公先师”(传说为堪舆创始人杨筠松)等。闽西人择吉日动工时,要安奉“杨公先师”牌位,开墙基时要宰雄鸡,滴鸡血以驱邪。大田人动工前要请风水先生将5张写好祷词的红、黄字符贴在竹片上,再将竹片插在房基的后缘线上(即屋侧水沟的外缘线上);贴着字符的一面对着房屋坐向。上杭习俗在宅基地上打一小木桩,上端扎红布、木桩上有“土地公”的神号牌位,俗称“起谱”。开工时邀齐木匠、泥匠在“谱”前烧香。永定的礼仪是在破土前祭杨公先师,将“杨公符”贴在约1米长的竹片上,竖立于纵轴线末端,并适当离开施工位置,使之起到指定纵轴线的作用。与此同时,木匠师傅拜“鲁班先师”,泥水师傅拜“荷叶仙师”。祭拜时,东家须用三牲、香纸、红烛虔诚恭祭各祖师(杨公师居中),然后请风水先生再一次用罗盘校定方位。风水先生以“分差差一线,富贵不相见”等谚语,表示自己功夫深奥神秘,天机莫测,夸示其工作的重要性。待方位再次标定后,立下桩标,始可鸣炮动土。

动土仪式较简单,一般按风水先生择定的时辰及选定的地址,先燃炮,再由主家或工匠锄(铲)几次土就算礼成。福州、南平一带多由工匠执锄,挖三下土表示“破土”。闽南、闽西一带锄一二下即可。破土时,应择吉日。晋江人以丑、

寅时为佳,以为天降小雨更妙。为示开工吉利,莆田、惠安等地破土时还须穿上象征喜庆的红衣。尤溪人要将挖出的头几筐土向上堆放,以取兴隆之意。各地均忌破土时讲不吉利的话或发生口角。福安人以为此时争执,日后住入新房会不安宁,家人多口角。

打地基礼仪较繁复。打地基又叫“奠基”、“下基石”。俗话说“地打牢,万年兴”。民间向来看重打地基。罗源一带,开基时,掘地数尺,填上泥石。为防触犯土地公,事成后还要制作一个“偶人”(即立一牌子,上用红纸书上户主名),供上香、烛、果,用一破伞遮住,祭祀谢罪。莆仙一带正式砌墙基时要举行“动合”仪式(即以三牲斋果祭土地公),奠基毕行“放合”礼,墙基用红布披合,将扁筐、锤子等装入红袋,忌乱扔乱丢工具。永定人开基挖石脚坑,砌石时先在纵轴线端安放“五星石(以5块小石象征星辰),按一定方位排定,以呈天地合一的吉象。闽南华安等地奠基时要垒“奠台石”。依房屋规模而定,3间屋的奠3台石,5间屋的奠5台石(即将3个或3个尖头朝上成锥形的石子置于大厅中央,石头高低不一,中间最高,两旁依次降低,呈“山”形)。地基搞好后,当地人还通行用长条形大理石为底面。但条石不可覆于台石上,因3台石或5

台石表示人丁兴旺,如果被条石所盖,是为“盖丁”,犯了农家大忌。除砌石脚、挖墙脚基外,整个房宅的地基均要夯实。闽北、闽西一带多用一根圆条硬木穿过树墩打夯,工具简陋,但很实用。

在大田等县,旧时俗传,若新房在旧宅基上兴建,在拆旧房时木工要祈天公,并身贴纸符,以驱赶旧屋鬼神,使之免伤主人。在平潭,一些人家原定来年盖房。因听信风水师之言,认为明年不利“打基石”,往往要提前一年下基石,到次年才盖房。这种情形各地均常见。

地基挖好后,民间通常还要请星算先生择吉日吉时正式开工建房,以祈房主平安吉利。开工后,除请少数有技术的木、泥、瓦匠外,多请亲友族人合力相帮。福建民间建房,常由亲友“帮工”。开工日除给工匠红包外,还要宴请亲戚和工匠。建筑过程中,逢初二和十六“做牙”日,也要宴请工匠和帮工。

(三)架梁

俗称“上梁”、“上椽”。莆仙人称“埋楼古”、“架七头松”,厦门称“架中节”。上梁是民间建房过程中的重头戏,俗话说:“一家不可无主,一屋不可无梁”。因此,各地上梁总是典盛礼隆。

在农村,盖新屋的农民待屋架“起拼”后,便要择吉日(一般为单数日)进山选定做大梁的树木。伐梁木也有讲究。在南平,要伐上部开叉的大树为梁,砍树时,不能让其直接着地,要在地上铺好树叶再让树落下。连城人砍梁树,一定要屋主亲自出山,所砍梁树要两树择一,砍下时用其他小树垫好,不让直接倒地;永定人用石子垫在树下。大田人所伐梁木旁边要有小树,表示主人会有后代。长汀人以偷伐而来的梁木为吉。梁木砍下后,去掉杂枝,便可抬回。连城习俗由12人合力抬回,每人需缚一条5尺长的大红带。南平人用红纸包裹大树干,用绳扎好,再由8名大汉不停歇地抬回。建瓯等地在所伐梁木上盖上红毯,由6

人鸣炮抬回,俗称“迎梁”,抬梁者可受东家红包。

梁木抬回后仍不能落地,或以绳子吊起,或将梁木搭在“马”(用木头交叉成的支架)上,以待上梁时用。这期间,禁止孩童跨坐梁上,尤忌妇女从梁上跨过。为避晦气,有人在梁上贴“八卦”图,祭洒鸡血。

上梁前,照例要行祭拜之礼。所祭主神仍为“鲁班先师”和“杨公先师”。

古田人拜鲁班时,设案求安,要作六角大木棰(俗称发锤),用锤击大梁头,以避邪。霞浦习俗,行“谢鲁班”礼时,备笔、墨、纸、砚与琴线祭鲁班,另备伞、鞋、粉、头梳、针线、镜等祭鲁班之妻“贤女”(传说建房所用柱石是贤女发明)。此外,还要备“斗灯”(木斗装谷,用红纸半围其上,内竖一镜一剪,点上香烛,供些避邪的银纸)及猪头等。闽东畲族的祭礼与之相近。通常是5样菜,5样果;鱼、猪头、酒、笔、墨、砚、伞、五色线、胭脂、“米筛镜”(即“斗灯”)、香烛、元宝等,还要燃鞭炮。祭毕,把猪头、一块红布、一把雨伞等祭品送给木匠。

上梁的时辰,各地不一,多是在半夜或黎明前,以“日出卯时”为佳,迷信者耽心白天人杂,若撞上孕妇或戴孝者易犯“冲”,甚为不利;且白天人多嘴杂,看热闹者难免说些不吉利话,故选夜里人少可避“冲”。也有选“正晌午时”的。罗源人多选在正午12时;福州近海地区以海潮涨满时为吉。上梁时辰既定,东家遍告亲友。到时亲朋均会来帮,并带来贺礼。长乐等地称贺礼为“祭庐包”,有肉、面、烛、炮、毛毯等,至亲者还要送红彩绸一条,俗谓“挂红”,另有粽母、粽子、小篮子、灯笼之类。

临上梁时,要在梁、檩上贴横批、竖联,用红纸写上“龙甲科凤”、“吉星高照”、“上梁大吉”、“紫微驾到”、“万年宝盖”等吉语。并高悬灯笼(上书“百子百孙”等),点香烛,鸣炮“百响”。一些地方还杀猪宰鸡,俗称“打花”、“公鸡剖红”;闽西一带称之为“出杀”或“出煞”,目的是驱晦镇邪。旧时,长汀人“出煞”,请风水先生、木匠、石匠参加,3人共说“日吉时良,天地开张,年通月利,时候正当”;夜里以“三牲”(鸡、兔、猪)之血打花,从屋里滴到屋外,由石匠诵道:“荷叶(先师)出杀身,左手拿公鸡,右手执宝刀,此鸡不是会犯鸡。王母仙娘,待我压杀鸡,逢山山要过,逢水水漂流。此刀不是会犯刀,荷叶仙师使宝刀,天杀打到天上去,地杀打在地中藏。年杀归年位,日杀归日方,日杀时杀,一百二十四位神仙恶杀,这只雄花朱顶当”。出煞时须保持肃静,不出声,不鸣炮。

上梁时,顶梁两端分别由泥瓦工或木工各掌一头抬起,用绳索或红蓝布做的“背带”将其吊起,放到顶梁上(多从檐前扶梯处缓缓送上)。有些房主还选生肖较好(如属龙、属虎)的抬梁;尤溪、大田县由母舅及德高望重、子孙昌盛的长者扶梁。上梁时,顶梁中间要披块红布或贴红纸(莆田俗谓“贴春”或“绑红肚”),悬一袋五谷种子,象征庄稼丰收。红布两边一对纸灯笼象征出人丁。整个大梁披红挂彩,装扮一新。

民间有“压梁”习俗。压梁多用亲友送来的谷子(装入布袋)和红布,写上“紫微銮驾”等字,压在梁上。宁德一带压梁谷由外甥或小舅子送来,上梁后3日取下,屋主还谷或给谷钱。各地压梁方法各异。连城常在鸡血溅滴的梁上粘上12个铜钱,中间一个较大(现一般用硬币代替)。梁两端挂粽子、香、金银环(用竹蔑作骨架,包上金银钱)。大田人喜在大梁两端压上共计18元8角8分的硬币,分成4叠,名为“镇钱”(意“挣钱”,因“八”与“发”谐音)。建瓯习俗,梁上放置麻、豆、谷、麦、明钱等“七宝”,中央贴“八卦图”,两端悬粽、红酒、谷子、银钱等压梁。

当屋梁两端放正,锤入榫钉后,还要行“抛梁”仪礼,即从梁架上抛撒食物。闽北一带多撒丢粽子、包子、爆米花、糖果、花生之类,建瓯人谓之为“新厝开花”,“大吉大发”。福州地区由房主扔下水果糖、米粿、甜包等;莆仙人则把花生(象征出人丁)、龙眼丁(象征子孙当官)、红枣(象征“越过越红火”)及硬币

撒下。惠安人则只撒花生,俗云“撒花生,大出丁”。“抛梁”时,围观的孩童蜂拥而上,一边抢拾食物,一边嬉戏,热闹异常。

福建民间上梁礼中最有趣的当属“喊梁”。喊梁也称“呼龙”(民间传说梁为“龙”的化身,故喊梁也作“呼龙”),即说吉利话;上梁时由工匠喊梁。上面由有声望的师傅喊吉语,下面众工匠齐声应答。闽西人称为“呼梁出煞”。连城一带“呼龙”时,由木工一手执剑,一手执雄鸡,一边挥剑,一边呼喊咒语或吉语,下面的主人作答。如上呼“要财吗?”“要喜吗?”下答“要”。一呼一诺,很有情趣。主人还要在下面猛放鞭炮,邻里也相应放鞭炮,俗称“接龙”。主人见状,鞭炮燃放更炽,以免“龙”被四邻接走。龙海一带东家要坚持放到最后一炮,名曰“抢财”,为了“抢财”有时从半夜起梁一直鸣炮至天明。

除呼龙外,上梁时各地还有诵赞词、唱喜歌的习惯。此俗古已有之。据《崇安县新志》载:“宋时上梁,多为文祝之。文用骈语,寓颂祷之意。附之以诗,分上、下、东、西、南、北六章,每章冠以儿、郎、伟三字。近日均由木匠用成语致祝,无自撰者。”(民国《崇安县新志》卷6《礼俗》)当地木匠的上梁诗道:“坐北朝南一座屋,门前赚得万斤粮……”。如今上梁祝词的内容仍与“福、禄、财”等有关。建宁上梁词曰:“今日上梁大吉昌,五谷丰登财丁旺,春安夏泰永绸缪,万代兴隆富贵长”。尤溪上梁吉语称:“吉日上梁,长发其祥,年年余庆,代代隆昌”。长汀一带由石匠诵词,高声道:“梁头发的千年富,梁尾发的万年长。借问行东,要富要贵:一要大丁发万口,二要五谷丰登,三要百生结千生,四要皇皇发福,五要五谷丰登,六要六畜兴旺,七要牛马满山藏,八要荣华多富贵,九要九子状元郎,十要福禄寿延长。荷叶、鲁班、杨公祝庆后,财丁兴旺万年长”。其他如邵武工匠吟南宋李纲“上梁文”;福鼎木工念祖传“鲁班经”,也都脍炙人口,在诸多吉词、歌谣中,最富特色的是福州地区流传的一组上梁歌。兹录于下:

抛梁歌

花梁建造有心机,雕刻玲珑手艺奇,

号为丹桂厅堂梁,子孙代代步王基,

满载苍松山上栽,今朝移作栋梁柱,

他年贵子齐锦绣,定中魁元伴帝亲,

今朝喜遇紫微星,又值天恩天吉星,

太阳拱照增福寿,吉祥如意乐长春。

发锤歌(打尖)

手捧尖齿在高堂,鲁班台下串扇桁。

吉日良辰当发齿,锤开齿发福寿辰。

一声锤响透天庭,二声锤响保安宁,

三声锤响生贵子,四声锤响福寿齐。

今日发锤正当时,鲁班先师叫我来,

金锤打山山存案,银锤打水水成冰,

铜锤打龙龙滚水,铁锤打虎虎过山,

鲁班赐我雄锤打,打去凶神来吉神。

安梁歌

吉日良辰安栋梁,手提栋梁发丁祥,

此梁乃是深山出,沐浴雨露共太阳。

经过良工山崖造,献给您厝做栋梁,

先安梁头添财宝,后安梁尾纳千祥。

整个上梁过程,歌吟不绝于耳,由“扶苏”(大师傅)主唱,众杂工分列两旁随唱。围观者在一旁喝彩。

安梁毕,要行祭礼。福州人除祭土地公外,还要祭“公婆妈”(祖宗),主祭为房主。祭时点香烛,供祭品4碗,有的还要将大梁突出的多余部分锯下作祭品。闽东畲族上梁后要祭“喜鸡”,祭礼为公鸡、猪肉和5菜5果。

祭毕,上梁仪式方告结束,这时房主要给上梁师傅红包(福州一带红包数额尾数讲究“三”,如23元,5元3角等)。畲族人上梁后,亲戚要送50至60斤稻谷,红布1尺,对联1幅。稻谷是专送给“搭梁”的。待檩条上墙头,椽子钉好后,瓦片铺上屋顶,便要请喝“上梁酒”。上梁酒闽清人称“做福”,泰宁人称“吃扶棚糕”;沙县一带请工匠、帮工叫“吃粑”,亲友送烛、炮、贺联、贺屏、碗、碟、汤匙、杯、米冻、豆腐等贺礼,然后正式上菜。各地喝上梁酒,饮者均要尽兴。

上梁时民间禁忌颇多。福州一带,上梁日忌穿白衣,俗信此时穿白会变白虎。谚云:“白虎、白虎,声声叫苦”,谓日后会遭不幸。同安等地,架梁时忌坐月的妇女和丧家在旁观看,属虎、属猴者也禁观看。宁德一带,做栋梁时,忌将梁木指向邻居的中庭,恐有与人作对之意。如上梁之屋与邻居对门,要用镜子、杉木枝、鱼网、经书、米筛等挂在大门口,并将一个空胎陶狮压在屋顶,以避邪。在福鼎,师傅未吟吉词时,房主要不停地往上梁师傅嘴中塞糖果、糕饼或敬烟,以防工匠因招待不周而念咒语、做邪术。再者,师傅嘴里塞满东西,就不得不说:“行了,行了”、“好了,好了”之类吉语,让主人感到满意。大田等地区,迷信者因建房逢“不利”年份,上梁时,要由木匠“封梁”(即在梁上垫一块薄木片)。“封梁”不影响建房,房建好后,过年时不贴对联,春节也不放鞭炮。值“利年”,才重新请木匠“开梁”,并取出小木片。是年春节便可在新居门上贴对联,还可鸣炮示贺。

近年,上梁时繁复的礼仪和禁忌虽仍在部分地区流行,但大多数为例行俗规,真正笃信者并不多。在一些地方,建房材料改为石料、水泥、钢筋混凝土为主,上梁礼仪趋简化。有的只在房屋轮廊形成时,在屋顶留一处,放置“大梁”,择时铺上水泥即可,也有的以屋顶“上石板”替代上梁。

(四)竣工

房屋待上梁合脊,封顶盖瓦,四扇合牢后,新居即告竣工。竣工时,闽南人要举行“谢土”祭礼,谢土即感谢土地公在建房过程中的保佑。祭品与报土时相

近,也是摆猪头等物。龙海习俗,“谢土”时要在屋檐前钉上2根“龙须”(用硬木雕刻),并鸣炮谢“地基王”。闽南一些地方有用肉、面、糕饼谢“红公”(即土地公)。惠安人认为“谢土”之后,再逢初二、十六就不必烧香“做日”了。如果未“谢土”,除非在大厅墙上贴一张“古风镜”,否则不能在新屋击鼓鸣炮。

闽西人竣工时祭“杨公”为他“送行”,以免新居落成后杨公留下变成“邪神”。永定人在设供祭杨公后,要当空焚烧杨公符,表示“医神归天”,当地俗称“出水”。连城人还行“放天井水”礼仪,行礼前,主人杀鸡烧香祭祖,然后款待泥水匠,喝完酒,即开始“放天井水”。在天井通往屋外的水沟中,用3

个瓷瓮,一个装“五锡”(即金银铜铁锡),一个装“五色布”(除白布外,其它颜色布均可,其中必有红布),一个装盐、茶叶,然后将这3个瓮埋入渠道底下,喻意房主发财兴旺、子孙满堂。长汀一带“放水”时,杀公鸡“打花花”,由石匠诵吟“日吉时良,天地万张,年通月利。手捧祭龙神,祭得龙神心欢喜。今日来放水,水中鲤鱼跳龙门。”“打花”时又吟:“一点雄花祭龙头,代代子孙出诸侯。”

建宁旧俗,竣工后,要在夜里择时“退神”。退神时,摆香案供品,由一位工匠抹黑脸,头扎红布,扮成“鲁班先师”,手执斧作凶神恶煞状,口中念念有词。词意为,此屋屋主将进,敬请暂住屋中的诸神灵及鬼魅离去,回归原处,不得干扰。如若不走便先礼后兵,将其“驱”走。并以桃木做成“桃符”插供于中堂神桌上,或打入大门口地下以镇邪气,使之不再入犯。

宁德旧俗,竣工时举行请“銮驾”仪式,即请天上之大神——玉皇、天王、紫微星入宅。人们念咒、画符祈求诸神镇宅保佑。

竣工时,民间还举行“安门”、“安房”、“移谱”等仪式。闽南一带旧时安门,要遍贴门联楹联,并将门槛从门外抬入。福清等地人们将米筛挂在大门上方,以避“鬼狐”入房。厦门、同安等地则请人“安房”,用纸糊的剪刀、尺、镜贴在墙上,安房一般请卜筮者及和尚帮忙;忌由女子安房,以防“恶鬼”入屋捣乱。闽西上杭一带,将“谱”(即动土时的木桩)移入厅中,以后如果扩建或改建房屋某一部分时,只须在“谱”前烧香即可,不必另外“起谱”。厦门习俗,竣工后迁居前,要折一小段柳枝贴在大门正中避邪,同时在大门、后门、厢门正中贴上符令,然后将门锁上,3天内任何人不能进入。这期间主人送东西、借东西给他人。

竣工时,要请喝“竣工酒”(又称“落成酒”、“安灶酒”),喝酒前,房主先给工匠、帮工发最后一次红包。而亲友和宾客要给主人送贺礼和红包。福清人送布匹、毛毯。福州等地送大镜子、钟等,镜子须挂在大厅,镜、钟等礼物均贴上红纸,写上赠者姓名,逐一挂在厅里;大厅内挂两盏灯,日夜照明。喝酒时鸣炮示贺。主人所备酒宴务求丰盛,一般要办十几桌酒酬谢工匠、帮工及亲朋。长乐等地,酒席规模甚至多达三四十桌,极为排场。

竣工后,仍有一些礼仪和禁忌。在平潭竣工当晚新房一定要有人居住。邵武习俗,竣工后进房不能在白天。而莆仙一带,竣工后,未经过办喜事的新房子,不可在其中举行丧事,丧事须迁回旧房办。若遇朋友或客人死于房中,要举行“驱魂”仪式,表示死者魂灵已去,新居又“干净”了。

(五)迁居

迁居,俗称“乔迁”、“搬家”。闽南人也称“入厝”、“入屋”,莆仙人

则称“过厝”。福建各地喜家乔迁均要举行隆重仪式,以示庆贺。

迁居前,喜家一般要请风水先生择定吉日良辰。闽南一带择日喜双数,以双月双日迁居为吉;福州地区多选单数日。长乐人喜择农历三月初三,因此时为春季北燕南归之时,取“燕入高楼”之意。各地择时多在下半夜,以凌晨2时为佳,因夜阑人静,可免行人“冲”犯,还可避他人烦扰。莆仙地区迁居常在“五更天”,民间笃信,五更天鸡打鸣,小鬼归阴,此时入宅最平安。如今忌讳人渐少,也有人选白天迁居。

择好时日,一些地方人们要祭天公和土地神,祈求入厝平安。在闽南常见的祭品有肉、面、发糕、红汤圆、“出丁”果等。

福建人多在新房砌好灶后迁居。为迎“灶君香火”,迁居时有烧火把(俗称“接火种”、“迎火种”)之俗,以示主家香火不断,风水带入新居。闽北等地,迁居日,人们凌晨二三点即在旧居生火,将米下锅,煮到半熟后捞起,装入饭甑盖好,上贴红纸,再将米、油、盐、糖等厨中必备之物装入箩筐挑上,然后点燃松明或火把,对着旧厅的祖先牌位跪拜,后移下牌位,带上猪、狗等家畜,主人和至亲一行人便行往新居门口,前后各一火把分别开路和扫尾,意在“避鬼”。到新居门口,前一支火把放在门口。燃过鞭炮,一行人分别从火把上跨过,以免“鬼怪”相随而入、扰乱家庭安宁。进入新居后,说些吉利话,点上香烛,把祖先牌位置于大厅上,跪拜后,将后一支火把引入灶台生火蒸饭,以示接“火种”。接着,安顿挑来的东西,并陆续搬入其他家什。其他地区接“火种”内容大同小异。宁德一带迁居时用旧居的水、火,重炊甑内米饭和菜,大家团圆而食,其中肉与豆腐两味不可少。大田县习俗,在旧灶引火种时,一家大小按顺序排队(女儿不入队);火种至新居时,每个人手上均要持一件物品,不可空手(闽南也有此俗,称“进宅、进财”)。途中一般由户主掏锅,锅中放火种(以木炭、松明或燃着的茶饼为火种),也有由老大持火种的。路上不与任何人打招呼,到新居即鱼贯而入,至大厅点上一对红烛。火种入灶,安锅煮汤圆,鸣炮、点红灯庆贺。莆仙等地有用火炉代替火把,闽南有以马灯(俗称“保家灯”)代替火把的。

罗源畲族引火入灶房后,还要在新灶煎糕、煮白粿,分送亲友和邻居,俗称“热灶”。霞浦习俗是在新灶炒豆、爆米花,分送亲友,俗称“闹灶”。两者皆为讨吉利。

莆仙人行“过厝”仪式时,邻居要烧火堆“留龙”,以免“财龙”被新屋垃走;安溪县是邻居以草耙作往返耙拖状,意在将好风水留下,称“留龙”。留龙做为迁居旧俗之一,今已不多见。

迁居时,大田人有用毛扫把从旧居厅头扫到厅尾,象征性地将尘土装入畚斗,再顺原路来回扫一趟,表示带走一部分,留下一部分。福州习俗,搬家前,老人选根竹竿,绑上二把扫帚,在新居墙上东拂西扫,有的在新房每个门后放一把扫帚,以为驱邪避怪。莆仙人及罗源畲民,迁居途中常边走边扫地,意为将“宝物”和“福运”随主人一道带入新房。为讨吉呈祥,福州旧时迁居,有扛二根竹竿,缠上红布者,象征家境如竹节节高。莆仙人迁居时,妇女皆穿红衣衫,男人披红布条,以示喜庆。

“入厝”仪式以闽南地区为最繁复。据《中国风俗辞典》载:“当地民间以为乙亥日为一龙入宅,主富贵平安,60年大吉,为最佳吉日。乙巳、辛未、庚辰、己丑、壬寅、己未、庚戌等7日为7龙入宅,主招财富贵,四季大吉。乔迁日、户主备保家灯一对,象征出丁、平安;烘炉一个,象征旺盛发财。良辰一到,

户主前导,手端净炉,表示净路驱邪。全家人依年龄大小排队,各人手拿一物品或家具,鱼贯进入新屋。凡跨进大厅、卧室、厨房时,均由户主大声念吉词,众人同声应好。并在厅堂点烛礼拜。至第四日,举办酒席,亲朋戚友携礼品、贺联前来赴宴,并带爆竹,日夜燃放。如迁居结合分家,各兄弟、媳妇娘家必备菜刀、蒸笼、羹匙、扁担等家庭用具,还要定做红桃龟(米制品)120个或240个,前来协助女婿建立新家。小舅子到姐夫家,要挑满一缸水,用力投入10个硬币,使水溢,象征财如涌泉。”(叶大兵、乌丙安主编《中国风俗辞典》431页,上海辞书出版社)闽南一带迁居时,禁忌摔破盘碗,迁居途中不得言谈说笑,尤忌说不吉利的话。

福建各地,俗按辈份先后进新居,以长者为先。宁德一带,迁居时由长者领头,执大秤、算盘,身佩红布袋(寓“代代相传”之意)为前导,然后按尊卑次序或年龄长幼各拿米粽、马灯、织布机、箍(取“团圆之意”)、扫帚等进入新宅。清代福州主事的长者,要戴礼帽,穿长衫、马褂、捧“头丁”入宅。在一些地方,入房时有以母舅为尊的俗尚。漳州一带民间有“请母舅”,才会富”的说法。龙海习俗,迁居时必须请母舅燃香鸣炮,由他挑水第一个进屋,口中称“钱米来了”。示招财进宝。华安农村由舅父牵一头大牛入门,大门后挂一副牛担,还要迁入一窝母鸡和小鸡,表示人畜皆兴旺。

迁居时亲友要携礼志贺。莆仙人的贺礼一般为一担十盘,随主人入门。古田习俗,岳父、母要为女婿、女儿准备锅碗瓢盆等厨具以为贺礼。福州一带亲友送蛋糕、红烛、鞭炮。漳州地区则以布帘、家具、喜炮为贺礼。龙海县在迁居后四天,亲友备礼“贺厝”。

为贺乔迁之喜,主家还要摆席设宴。“迁居宴”以闽西为隆重,宴席上尊母族、妻族为上宾。上杭人有尊木匠、泥水匠为上宾的。福州习俗,主人乔迁日还要给四邻送白粿、喜糖、蛋糕等。闽南及莆仙旧时一些富家还张灯结彩,请来戏班演戏庆贺。

福建居住风格

时间:2010-03-31 12:51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118次

在新石器时期,福建原始居民已经开始建筑简陋的房屋。根据考古挖掘,福清东张遗址下层发现有一座椭圆形半地穴式的房基;青铜器时期,人们已在地面建筑房屋,东山遗址中层发现一座长方形的石墙住房。西汉时期,闽越人的建筑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像武

在新石器时期,福建原始居民已经开始建筑简陋的房屋。根据考古挖掘,福清东张遗址下层发现有一座椭圆形半地穴式的房基;青铜器时期,人们已在地面建筑房屋,东山遗址中层发现一座长方形的石墙住房。

西汉时期,闽越人的建筑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像武夷山汉城遗址那样规模的大型宫殿建筑,民居出现了由殿堂、天井、回廊和围墙组成的自成一体的单元建筑。

汉代以后,中原人的建筑技术、建筑风格全面传入福建。但福建民居又因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逐渐形成风格多样、富有地方特色的住宅样式。

福州盛行一字排开的建筑格局,俗称“一条龙”;闽南盛行“围龙”式的房屋建筑,城镇临街住房多为“骑楼式”建筑;闽西的建筑基本形式是“屋不逾三堂五间七架”;闽东以一厅二厢房的结构为主;闽北盛行多层进的建筑群。明清以后,在闽西和闽西南一些地方,出现世所罕见的“土楼”建筑。在建筑材料上,闽南沿海地区多以砖石或石结构为主,其它地区则是以土木结构为主。

由于受到民间宗教信仰的影响,在民间建房中,从选址动工到落成迁居,自始至终贯穿着相关的习俗与各种祈禳仪式;在室内布置和起居方面也有种种禁忌,至今还相当流行。

近几十年来,聚族而居的传统逐渐淡化,民居建筑由原来的数十间甚至上百间的大院落群演变为独家独户居住的小楼房。近年来,传统的歇山式、硬山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已被冷落,以水泥和石板为顶盖的“平顶式”楼房悄然兴起。城市居民和国家工作人员则普遍居住公寓单元套房。

(一)泉州民居的历史发展

先秦

泉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简单原始的竹木结构的高

台巢居,是先民们的居住形式。

秦汉时期

我国东南沿海广大地区生活的是百越民族,泉州境内居住着百越之一的闽越族。

以船为家

闽越族善于驾舟和水上船行,历史上以舟楫文化发达闻名。《汉书·严助传》曰:“(闽)越方外之地,断发文身之民也,以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

闽越人生活居住以船为家,这种房屋可称之为船屋。《太平寰宇记·泉州风俗》有载:?泉郎,即此州之夷户,亦日游艇子……散居山海,至今种类尚繁,其居止常在船上,兼结庐海畔,随时随徙,船式头尾尖高,当中平阔,冲破逆浪,都无畏惧,名曰了乌船。?在闽北武夷山等地发现许多古越人的崖墓,其棺即为独木舟形状。

茅舍

又称茅屋、茅庐,民居屋顶为茅草覆盖。在泉州的城市尚未发达之前,陆居基本上均为茅舍。就是到五代,广大山区、农村仍以茅舍为主要民居形式。

如五代·詹敦仁(参见泉州历史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4085896.html,《泉州人名录·詹敦仁》)诗作中,言及自己住宅时均称“茅舍”等(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筹建理事会辑录:《重建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暨詹敦仁学术研讨资料汇编·詹敦仁诗文选》):

《喜达泉州,筑室于晋江城山居之,众峰矗起若堆堞然,寻访宗人,具得其实。作此篇》:“巧将茅作舍,城近绕庐山。”詹敦仁于937年迁居清源山下,时在闽王王延钧诏许泉

州滨海居民以瓦粘屋顶后3年。

《发南台舟中作,岁在戊戌》:“欲结茅庐志浩然,芒鞋竹杖自轻便。”戊戌年

为938年,即詹敦仁迁居清源山下的第2年。

《余迁泉山城,留侯招游郡圃,作此》:“当年巧匠制茅亭,台馆晕飞匝郡城。”

此诗大概作于入住泉州城内的946年。

詹敦仁居于清源山下数年,均住茅舍,这反映出泉州沿海地区居民以瓦粘屋的普及速度

是缓慢的。

詹敦仁后来迁居安溪山区,在其诗中所提到的当地民居也称“茅舍”:“晚凉踏夜

归茅舍,横笛骑牛欸乃声”(《耕》)。

吊脚楼

另一种房屋是在岸上或临水而建干阑式建筑,俗称“吊脚楼”。一般用木材或竹子建造,即用矮柱将整座房屋架起,?上设茅屋、下豢牛豕?。这种民居干爽、不潮湿,住在上面比较舒服,且可避免沙虱、毒蛇、猛兽的侵害。根据考古发现,福建武夷山闽越

国王城的宫殿和大型房屋皆为干阑式建筑。

两晋至五代时期

是泉州传统民居建筑完善或完形的演进期。

中原风格民居

秦汉时期及以后相当长时间,不断有中原人士徙居泉州。中原汉民大规模移居泉州是西晋·永嘉年间开始的。其后还有三次较为集中的迁入,分别是唐初、唐末五代及南宋时期。

由于年代久远,这些早期民居已无法寻觅,但通过考古调查、发掘资料却可获取这方面的信息。如南安丰州及周边地带集中清理的晋、南朝时期古墓葬,安溪、永春、南安、晋江、泉州发现的隋、初唐、盛唐时期的纪年墓,以及遍及整个泉州地区的大量晚唐、五代至南宋时期的古墓葬。这些墓葬有两个显著特征:

其一,不同时期墓葬与同期中原墓葬形制特点十分相似。说明墓葬主人为历史上不同时

期迁入的中原人或其后裔。

其二,这些墓葬往往数座乃至数十座排列在一块,有同一时期的,也有跨几个朝代的,如丰州狮子山两晋、南朝古墓群,晋江池店隋、唐古墓群。这反映出当时迁入的汉人仍沿袭和保持了聚族而居的中原生活习俗,其与闽南地区至今仍广泛存在的血缘聚落现象十分吻合。另外,从各时期墓葬的数量和分布范围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中原汉人迁入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的渐进过程。中原汉人的迁入过程,也是其与当地闽越土著文化不断融合、互动的过程。如唐初陈元光为争取“蛮僚”归附,曾?遗土人,诱而化之?,并招徕流亡,发动百姓?辟草莽,斩荆棘,建宅第?。

到唐·开元年间,由于泉州人口增多,郡城由丰州迁往海边。五代时,留从效又将泉州城由子城扩展到罗城。随着中原汉人的迁入增长,取而代之的是中原风格的民居建筑。泉州传统古民居以三开间为基本单位,再组合成三合院或四合院,以及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

与中原地区晋、唐住宅形制特点一致。

屋顶粘瓦的普遍推广

屋顶粘瓦,应该是随着中原汉人的迁入而带入泉州的,因此,开始时仅局限于少数中原

汉人,尤其是达官、士人应用。

粘瓦的普遍推广,应始于五代,且与闽国·国主王延钧有关。(参见《泉州历史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4085896.html,《泉州人名录·王延钧》)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1·闽2·惠宗本纪》:“(龙启元年,933年)冬十一月,(王延钧)尊鲁国太夫人黄氏为皇太后。”“龙启二年(934年)……冬十一月,幸泉州,如皇太后母家。诏沿海居民屋瓦悉得粘土。”

据宋·黄宗旦《灵秀山记》载,934年冬,闽王王延钧驾幸其生母黄厥家乡黄田境(今惠安县张坂乡后边村),谒黄氏家庙及祖墓。“晚尝入宿。至次平明时,见金风剪剪,瓦霜棱棱。帝(王延钧)曰:‘锦田之地如斯时者,暂乎?常乎?’克宗公(黄氏族人)奏曰:‘兹地极滨,遇秋之日,如城郭之遇冬也。’帝叹曰:‘小民得无愁苦之声乎?’于是下诏:凡滨海之居民房屋,许用瓦粘。而滨海获以粘瓦居者始此。”(清·嘉庆《惠安县志·文集·灵秀山记》)

宋元时期

是泉州传统民居建筑发展期。

注重择位、定向、布局

从这一时期古墓葬中发现的大量墓志和买地券等,可以看出民居注重的择位、定向、布局的习俗,这时期如罗盘的使用等已普遍流行。

红砖文化

宋元时期红砖建筑开始出现。

廿世纪80、90年代,在晋江、泉州发现大量宋元时期古墓葬,许多墓室都由纯正红砖砌筑而成,这与此前墓葬皆由青砖砌筑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墓室外侧还有三或五层薄瓦片砌成的防水层,有些墓室内还发现有薄方砖作为铺地砖。除砌筑墓室的平砖略厚大外,外裹防水瓦片略有拱形,其大小规格与传统民宅上覆盖屋面的红瓦片十分接近,铺地砖则与传统民居中用于厅堂间铺地的大方砖完全一致,如泉港区南浦咸淳十年宋墓、鲤城区江南高科技园元·至正十二年墓。

显而易见,宋元时期大量烧制的纯正红砖瓦已出现并广泛用于建筑上。

红色象征喜庆、富贵,帝王宫殿建筑如宫墙、檐墙、屋顶一律用朱色。泉州民居以红砖文化为其显著特征,究其成因,当与南宋时期中州士民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迁入,特别是宋·南外宗入住泉州有关。时至今日,橘红色贴面砖和层面瓦乃是泉州所特有的,使建筑呈现了统一的暖色调。?色感异常强烈,形成最具特色的红砖文化区。?(泉州民居:海风出

版社,1996.1)

泉州地区的这种红砖在烧制时,由于堆叠形成特有的印记,而印记在建筑时因刻意整齐

堆叠,形成别具一格的建筑装饰。

南外宗与“皇宫起”

泉州“皇宫起”民居的延起,有三种说法:

(一)五代·黄厥说

五代·闽国时,惠安县锦田里(今张坂镇后边村)工部侍郎黄讷裕之侄女黄厥,被闽王·王审知(参见泉州历史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4085896.html,《泉州人名录·王审知》)选立为王妃,即后来

的闽王·王延钧之母。

故老相传,有一年春雨连绵,经月不息,黄皇后透过窗外,面对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想到家乡父老所居住的土墙茅屋,每遇风雨交加经常茅飞屋塌,不禁忧心忡忡,黯然泪下。闽王惊问其故。黄皇后遂将详情禀告,闽王安慰道:“爱妃免虑,寡人赐汝母房屋皇宫起(“起厝”,泉语“建屋”)。”皇后立即跪谢圣恩,令太监迅速传旨:“陛下赐吾府房屋皇宫起。”她故意将“吾母”说成“吾府”,以荫庇整个泉州府。于是泉州府内达官富商一时大兴土木,建造起富丽堂皇的皇宫式房屋。贫穷之家也一改以往的茅草屋顶

或单砌瓦片,而盖成皇宫式的瓦筒屋顶。

此说为民间传说,脱离了民居发展形成所需的长期基础,不大可信。

(二)明·朱元璋说

这种说法称,闽南地区“皇宫起”民居,是明太祖·朱元璋赐建。此说就形成时间而

言与考古资料不符。

(三)南宋·南外宗说

比较而言,“皇宫起”源于南外宗较为可信。

两宋之交,北方战火不断,南方相对平安。宋南渡后,宋·宗室贵族和地方官僚士大夫以及不甘受异族压迫的中原士民大批南移,流入泉州亦复不少,加上蕃衍,为数至为可观。以南宋·皇族宗子人数为例,“建炎置可之初,宗子仅349人,其后日益蕃衍,至庆元中则在院1300余人,外居者440余人,至于今日(嘉定年间),则在院者1427人,外居者887人”。(参见泉州历史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4085896.html,《泉州史迹·南外宗正司》)

众多赵氏宗子在泉居住,由于其身份显赫,其住宅必然是规格较高的宫殿式建筑,这大

大刺激这时期泉州民居的发展。

虽然宋末战乱,蒲寿庚(参见泉州历史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4085896.html,《泉州人名录·蒲寿庚》)?尽杀宋宗子及士大夫三千余人?,其府第、居里或湮灭或为他人侵占,但由于南外宗在泉人数多、时间长,其对泉州的影响之大、之深都是跨时代的。

蕃坊

宋元时期,泉州民居建筑的发展,得益于海外交通的空前繁荣。作为“涨潮声中万国商”的世界性大港,泉州吸引了亚洲、非洲乃至欧洲许多国家人前来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许多人并定居泉州,南宋时已出现外商按不同民族集中居住的“蕃人巷”(即“蕃坊”)。

这些人还带来了伊斯兰教、印度教、景教、摩尼教等多种宗教建筑文化。据史载:到元时,泉州已有六、七座伊斯兰教寺院、三座天主教、多座景教和印度教寺院。

(参见泉州历史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4085896.html,《海丝之路·兴盛篇》、《泉州宗教》)

元末至明中期

泉州民居文化继续发展。

周边地区传统民居形式的传播发展

经历元末战乱及明政府的海禁,泉州对外经济遭受沉重打击。许多人为避兵灾,不断迁往周边地区如永春、惠安、南安等沿海,泉州传统民居形式在这些地区得以传播发展。金门

岛内大多数聚落建筑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私商营造巨宅华屋

明·永乐、宣德后,随着官营海外贸易的衰落,私商海外贸易出现空前繁盛,获利颇丰的私商经济为这一时期民居发展提供了重要经济支持。当时泉州除后渚港以外的其它大小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