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578-2010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Oxidation Ditch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发布稿)

2010—10—12 发布 2011—01—01 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388

389

目次

前言.............................................................................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体要求 (3)

5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 (4)

6 工艺设计 (6)

7 主要设备 (16)

8 检测和控制 (18)

9 电气............................................................................

19

10 施工与验

收 (19)

11 运行与维护 (2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主要工艺类型 (26)

附录B(资料性附录)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其它变形工艺类型 (29)

I

390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规范氧化沟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主要设备、检测和控制、电气、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武汉市武控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2010 年10 月12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1 年1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I

391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主要设备、检测和控制、电气、

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

设计、施工、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0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53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 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CJ/T 51 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

CJJ 60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24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污泥脱水用带式压榨过滤机1

392

HJ/T 24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竖轴式机械表面曝气装置

HJ/T 259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转刷曝气装置

HJ/T 260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鼓风式潜水曝气机

HJ/T 279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推流式潜水搅拌机

HJ/T 280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转盘曝气装置

HJ/T 283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

HJ/T 335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污泥浓缩带式脱水一体机

HJ/T 353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

HJ/T 354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

HJ/T 35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

JGJ 37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2001 年)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建设部、国家发改委,2001 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氧化沟oxidation ditch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指反应池呈封闭无终端循环流渠形布置,池内配置充氧和推动水流设备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

方法。主要工艺包括单槽氧化沟、双槽氧化沟、三槽氧化沟、竖轴表曝机氧化沟和同心园向心流氧

化沟,变形工艺包括一体氧化沟、微孔曝气氧化沟。

3.2 好氧区(池)oxic zone

指氧化沟的充氧区(池),溶解氧浓度一般不小于2mg/L,主要功能是降解有机物、硝化氨

氮和

过量摄磷。

3.3 缺氧区(池)anoxic zone

指氧化沟的非充氧区(池),溶解氧浓度一般为0.2~0.5mg/L,主要功能是进行反硝化脱氮。

3.4 厌氧区(池)anaerobic zone

指氧化沟的非充氧区(池),溶解氧浓度一般小于0.2mg/L,主要功能是进行磷的释放。3.5 机械表面曝气装置mechanical surface aerator

指利用设在曝气池水面的叶轮或转刷(盘)进行曝气的装置,包括竖轴式机械表面曝气装置、转盘表面曝气装置、转刷表面曝气装置等。

3.6 搅拌机mixer

指螺旋桨叶片小于1m,转速为中高转速(一般大于300 转/min),使介质搅拌均匀的装置。2

393

3.7 推流器flowmaker

指螺旋桨叶片大于1m,转速为低转速(一般小于100 转/min),产生层面推流作用的装置。

3.8 预处理pretreatment

指进水水质能满足氧化沟生化需要时,在氧化沟前设置的处理措施。如格栅、沉砂池等。3.9 前处理preprocessing

指进水水质不能满足氧化沟生化需要时,根据调整水质的需要,在氧化沟前设置的处理工艺。如初沉池、水解酸化池、气浮池、均化池、事故池等。

3.10 内回流门internal reflux gate

指氧化沟系统某些沟型所特有的、可使混合液从好氧区(池)到缺氧区(池)实现无动力回流

的廊道和设备。

3.11 标准状态standard state

指大气压为101325Pa、温度为20o C 的状态。

4 总体要求

4.1 氧化沟宜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中规定的II~Ⅴ类的城市污水

处理工程,

以及有机负荷相当于此类城市污水的工业废水处理工程。

4.2 氧化沟污水处理厂(站)应遵守以下规定:

1)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应符合GB50014 的相关规定。总图设计应符合GB50187

规定。

2)污水处理厂(站)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镇防洪标准,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3)污水处理厂(站)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应符合GB50016 和GB50222 等规范的规定。

4)污水处理厂(站)堆放污泥、药品的贮存场应符合GB18599 的规定。

5)污水处理厂(站)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与排放,

应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有关规定,防止二次污染。

6)污水处理厂(站)的设计、建设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消声、绿化等降低噪声的措施,噪声和

振动控制的设计应符合GBJ87 和GB50040 的规定,机房内、外的噪声应分别符合GBZ2 和

GB3096

的规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应符合GB12348 的规定。

7)污水处理厂(站)的设计、建设、运行过程中应重视职业卫生和劳动安全,严格执行GBZ1、GBZ2 和GB12801 的规定。在氧化沟建成运行的同时,安全和卫生设施应同时建成运行,

并制定相

应的操作规程。

4.3 污水处理厂(站)应按照GB18918 的规定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其他污水处理工程应按照国家或

当地的环境保护管理要求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验收和运行应符合HJ/T 353 、

3

394

HJ/T 354 和HJ/T 355 的规定。

5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

5.1 设计流量

5.1.1 城镇污水设计流量

5.1.1.1 城镇旱流污水设计流量应按公式(1)计算。

dr d m Q = Q + Q (1)

式中:

dr Q ——旱流污水设计流量,L/s;

d Q ——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

m Q ——工业废水设计流量,L/s。

5.1.1.2 城镇合流污水设计流量应按公式(2)计算:

dr s Q = Q + Q (2)

式中:

Q ——污水设计流量,L/s;

dr Q ——旱流污水设计流量,L/s,

s Q ——雨水设计流量,L/s。

5.1.1.3 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为服务人口与相对应的综合生活污水定额之积,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应

根据当地的用水定额,结合建筑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可按当地相

关用水定额的80%~90%设计。

5.1.1.4 综合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应根据当地综合生活污水实际变化量的测定资料确定,没有测定

资料时,可按GB 50014 中的相关规定取值。如表1。

表1 综合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平均日流量(L/S) 5 15 40 70 100 200 500 ≥1000

总变化系数 2.3 2.0 1.8 1.7 1.6 1.5 1.4 1.3

5.1.1.5 排入市政管网的工业废水设计流量应根据城镇市政排水系统覆盖范围内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

统计调查资料确定。

5.1.1.6 雨水设计流量参照GB 50014 相关章节内容确定。

5.1.1.7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考虑入渗地下水量,入渗地下水量宜根据实际测定资料确定。

5.1.2 工业废水设计流量

5.1.2.1 工业废水设计流量应按工厂或工业园区总排放口实际测定的废水流量设计。测试方法应符合

HJ/T 91 的规定。

5.1.2.2 工业废水流量变化应根据工艺特点进行实测。

4

395

5.1.2.3 不能取得实际测定数据时可参照国家现行工业用水量的有关规定折算确定,或根据同行业同

规模同工艺现有工厂排水数据类比确定。

5.1.2.4 有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时,工厂内或工业园区内的生活污水量、沐浴污水量的确定,

应符合GB 50015 的有关规定。

5.1.2.5 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设计流量的确定可参照城镇污水设计流量的确定方法。

5.1.3 不同构筑物的设计流量

5.1.3.1 提升泵房、格栅井、沉砂池宜按合流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5.1.3.2 初沉池宜按旱流污水流量设计,并用合流污水设计流量校核,校核的沉淀时间不宜

小于

30min。

5.1.3. 反应池和二沉池按旱流污水量计算,必要时考虑一定的合流水量;

5.1.3.4 反应池后的管道等输水设施应按最高日最高时污水流量设计。

5.2 设计水质

5.2.1 城镇污水的设计水质应根据实际测定的调查资料确定,其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应

符合HJ/T

91 的规定。无调查资料时,可按下列标准折算设计:

1)生活污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按每人每天25g~50g 计算;

2)生活污水的悬浮固体量按每人每天40g~65g 计算;

3)生活污水的总氮量按每人每天5g~11g 计算;

4)生活污水的总磷量按每人每天0.7g~1.4g 计算。

5.2.2 工业废水的设计水质,应根据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的实际测定数据确定,其测定方法和

数据处理方法应符合HJ/T 91 的规定。无实际测定数据时,可参照类似工厂的排放资料类比

确定。

5.2.3 生物反应池的进水应符合下列条件:

1)水温宜为12℃~35℃、pH 宜为6.0~9.0、BOD5/COD Cr 值宜大于0.3;

2)有去除氨氮要求时,进水总碱度(以CaCO3 计)/氨氮(NH3-N)的比值宜大于等于7.14,不满足时应补充碱度;

3)有脱总氮要求时,进水的BOD5/总氮(TN)值宜大于等于4.0,总碱度(以CaCO3 计)/氨

氮值宜大于等于3.6,不满足时应补充碳源或碱度;

4)有除磷要求时,污水中的BOD5 与总磷(TP)之比宜大于等于17;

5)要求同时除磷、脱氮时,宜同时满足3)和4)的要求。

5.3 污染物去除率

氧化沟的污染物去除率可按照表2 计算。

表2 氧化沟污染物去除率

污水类别主体工艺污染物去除率(%)

5

396

悬浮物

(SS)

五日生化

需氧量

(BOD5)

化学耗

氧量

(COD cr

TN NH3-N TP

城镇污水预(前)处理+氧化沟、二沉池70~90 80~95 80~90 55~85 85~95 50~75

工业废水预(前)处理+氧化沟、二沉池70~90 70~90 70~90 45~85 70~95 40~75

*注:根据水质、工艺流程等情况,可不设置初沉池,根据沟型需要可设置二沉池。

6 工艺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出水直接排放时,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要求;排入下一级处理单元时,应符合下一级处

理单元的进水要求。

6.1.2 沟内流态应呈现整体混合、局部推流,进水量远低于池内循环混合液量,形成溶解氧(DO)

梯度。

6.1.3 进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时,宜设置调节水质、水量的设施。

6.1.4 沟内污泥浓度宜维持在2000mg/L~4500mg/L。

6.1.5 沟底最低流速不宜小于0.3m/s.

6.1.6 根据脱氮除磷要求,可设置单独的厌氧区(池)、缺氧区(池)。

6.1.7 工艺设计应考虑具备可灵活调节的运行方式。

6.1.8 工艺设计应考虑水温的影响。

6.1.9 氧化沟可按两组或多组系列布置,多组布置时宜设置进水配水井。

6.1.10 进水泵房、格栅、沉砂池、初沉池和二沉池的设计应符合GB50014 中的有关规定。

6.2 预处理和前处理

6.2.1 进水系统前应设置格栅,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还应设置沉砂池。

6.2.2 悬浮物(SS)高于BOD5 设计值1.5 倍时,生物反应池前宜设置初沉池。

6.2.3 当进水水质不符合5.2.3 规定的条件或含有影响生化处理的物质时,应根据进水水质

采取适当

的前处理工艺。

6.3 工艺流程

6.3.1 氧化沟宜采用以下流程:

图1、氧化沟工艺流程

6.3.2 可根据场地、水质、水量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沟型,主要工艺类型详见附录A,变形工艺详见附

录B。

6.3.3 单槽氧化沟、双槽氧化沟、竖轴表曝机氧化沟、同心圆向心流氧化沟、微孔曝气氧化沟宜单独

6

397

设置二沉池;三槽氧化沟不宜设置单独的二沉池。二沉池的设计应符合GB 50014 的规定。

6.4 池容计算和主要设计参数

6.4.1 去除碳源污染物

6.4.1.1 当以去除碳源污染物为主时,生物反应池的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按污泥负荷计算:

L X

V Q S S

s

o e

1000

24 ( ?)

= (3)

2)按污泥泥龄计算:

1000 (1 )

24 ( )

d T c

c o e

Xv K

V QY S S

θ

θ

+

?

= (4)

Xv=yX (5)

20

20 T = ?( )T ?

dT d K K θ (6)

式中:

V——生物反应池的容积,m3;

S o——生物反应池进水BOD5 浓度,mg/L;

S e——生物反应池出水BOD5 浓度,mg/L,当去除率大于90%时可不计;Q——生物反应池的设计流量,m3/h;

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平均浓度,gMLSS/L;Xv——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平均浓度,gMLVSS/L;L s——生物反应池的BOD5 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

y——单位体积混合液中,MLVSS 占MLSS 的比例,gMLVSS/gMLSS;Y——污泥产率系数,kgVSS/kgBOD5;

θc——设计污泥泥龄,d;

K dT——T℃时的衰减系数,d-1;

K d20——20℃时的衰减系数,d-1,宜取0.04~0.075;

T——设计温度,℃;

θT——温度系数,宜取1.02~1.06。

6.4.1.2 氧化沟处理城镇污水或水质类似城镇污水的工业废水去除碳源污染物时,主要设计参数可按

表3 的规定取值。工业废水的水质与城镇污水水质差距较大时,设计参数应通过试验或参

照类似工

程确定。

7

398

表3 去除碳源污染物主要设计参数

项目名称符号单位参数值

kgBOD5/(kgMLVSS2d) 0.14~0.36

反应池BOD5 污泥负荷L s

kgBOD5/(kgMLSS2d) 0.10~0.25

反应池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 X kgMLSS/L 2.0~4.5

反应池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 X V kgMLVSS/L 1.4~3.2

设初沉池 gMLVSS/gMLSS 0.7~0.8

MLVSS 在MLSS 中所占比例

不设初沉池

y

gMLVSS/gMLSS 0.5~0.7

BOD5 容积负荷L v kgBOD5/(m32d) 0.20~2.25

设计污泥泥龄(供参考) θc d 5~15

设初沉池 kgVSS/kgBOD5 0.3~0.6

污泥产率系数

不设初沉池

Y

kgVSS/kgBOD5 0.6~1.0

总水力停留时间 HRT h 4~20

污泥回流比 R % 50~100

需氧量 O2 kgO2/kgBOD5 1.1~1.8

BOD5 总处理率η% 75~95

6.4.2 脱氮

6.4.2.1 当需要脱氮时,宜设置缺氧区(池)。

6.4.2.2 生物反应池的容积采用6.4.1.1 规定的公式计算时,缺氧区(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宜为1.0 h~

4.0h。

6.4.2.3 生物反应池的容积采用硝化、反硝化动力学计算时,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缺氧区(池)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K X

V Q N N X

deT

k te v

n

??Δ

= 0.001 ( ) 0.12 (7)

( 20)

20 = 1.08 T ?

deT de K K (8)

1000

( ) o e

v t

X yY Q S S

?

Δ= (9)

式中:

V n——缺氧区(池)容积,m3;

Q——生物反应池的设计流量,m3?d;

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SS/L;

N k——生物反应池进水总凯氏氮浓度,mg/L;

N te——生物反应池出水总氮浓度,mg/L;

△X v—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kgMLVSS/g;

K deT——T℃时的脱氮速率,kgNO3-N/(kgMLSS·d),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按公

8

399

式(8)计算;

K de20——20℃时的脱氮速率,kgNO3-N/(kgMLSS·d),取0.03~0.06(kgNO3-N)/(kgMLSS·d);

T——设计温度,℃;

Y t——污泥总产率系数,kgMLSS/kgBOD5;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有初沉池时

取0.3,无初沉池时取0.6~1.0;

y——单位体积混合液中,MLVSS 占MLSS 的比例,gMLVSS/gMLSS;

S o——生物反应池出水BOD5 浓度,mg/L;

S e——生物反应池出水BOD5 浓度,mg/L。

2)好氧区(池)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X

V Q S o S e co Y t

O 1000

( ?)θ

=

(10)

μ

θF 1 co =

(11)

0.47 0.098( ?15)

+

= T

N a

a e

K N

N μ

(12)

式中:

V o——好氧区(池)容积,m3;

Q——生物反应池的设计流量,m3?d;

S o——生物反应池出水BOD5 浓度,mg/L;

S e——生物反应池出水BOD5 浓度,mg/L;

θco——好氧区(池)设计污泥龄值,d;

Y t——污泥总产率系数,kgMLSS?kgBOD5;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有初沉池时

取0.3,无初沉池时取0.6~1.0;

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SS/L;

F——_J _______安全系数,取1.5~3.0;

μ——硝化菌生长速率,d-1;

N a——生物反应池中氨氮浓度,mg/L;

K N——硝化作用中氮的半速率常数,mg/L,一般取1.0;

T——设计温度,℃。

3)混合液回流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R

t ke

n deT

Ri Q

N N

V K X

Q ?

?

= 1000

(13)

9

400

式中:

Q Ri——混合液回流量,m3?d,混合液回流比不宜大于400%;

V n——缺氧区(池)容积,m3;

K deT——T℃时的脱氮速率,kgNO3-N/(kgMLSS·d),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按公

式(8)计算;

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SS/L;

Q R——回流污泥量,m3?d;

N ke——生物反应池出水总凯氏氮浓度,mg/L;

N t——生物反应池进水总氮浓度,mg/L。

6.4.2.4 生物脱氮氧化沟处理城镇污水或水质类似城镇污水的工业废水时,主要设计参数可按表4 的

规定取值。工业废水的水质与城镇污水水质差距较大时,设计参数应通过试验或参照类似工程确定。

表4 生物脱氮主要设计参数

项目名称符号单位参数值

kgBOD5/(kgMLVSS2d) 0.07~0.21

反应池BOD5 污泥负荷L s

kgBOD5/(kgMLSS2d) 0.05~0.15

反应池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 X kgMLSS/L 2.0~4.5

反应池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 X V kgMLVSS/L 1.4~3.2

设初沉池 gMLVSS/gMLSS 0.65~0.75

MLVSS 在MLSS 中所占比例

不设初沉池

y

gMLVSS/gMLSS 0.5~0.65

BOD5 容积负荷L v kgBOD5/(m32d) 0.12~0.50

总氮负荷率L TN kgTN/(kgMLSS2d) ≤0.05

设计污泥泥龄(供参考) θc d 12~25

设初沉池 kgVSS/kgBOD5 0.3~0.6

污泥产率系数不设初沉

Y kgVSS/kgBOD5

0.5~0.8

污泥回流比 R % 50~100

缺氧水力停留时间 t n h 1~4

好氧水力停留时间 t o h 6~14

总水力停留时间 HRT h 7~18

混合液回流比 R i % 100~400

需氧量 O2 kgO2/kgBOD5 1.1~2.0

BOD5 总处理率η % 90~95

NH3-N 总处理率η % 85~95

TN 总处理率η % 60~85

6.4.3 同时脱氮除磷

6.4.3.1 当同时脱氮除磷时,宜设置厌氧区(池)、缺氧区(池)。

6.4.3.2 生物反应池缺氧区(池)、好氧区(池)的容积,宜按本标准第6.4.1 节、第6.4.2 节的规定

10

401

计算。厌氧区(池)的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24

t Q

V p

p = (14)

式中:V p—厌氧区(池)容积,m3;

t p—厌氧区(池)停留时间,h;

Q—设计污水流量,m3?d。

6.4.3.3 生物脱氮除磷氧化沟处理城镇污水或水质类似城镇污水的工业废水时主要设计参数,可按表

5 的规定取值。工业废水的水质与城镇污水水质差距较大时,设计参数应通过试验或参照

类似工程

确定。

表5 生物脱氮除磷主要设计参数

项目名称符号单位参数值

kgBOD5/(kgMLVSS2d) 0.10~0.21

反应池BOD5 污泥负荷L s

kgBOD5/(kgMLSS2d) 0.07~0.15

反应池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 X kgMLSS/L 2.0~4.5

反应池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 X V kgMLVSS/L 1.4~3.2

设初沉池 gMLVSS/gMLSS 0.65~0.7

MLVSS 在MLSS 中所占比例

不设初沉池

y

gMLVSS/gMLSS 0.5~0.65

BOD5 容积负荷L v kgBOD5/(m32d) 0.20~0.7

总氮负荷率L TN kgTN/(kgMLSS2d) ≤0.06

设计污泥泥龄(供参考) θc d 12~25

设初沉池 kgVSS/kgBOD5 0.3~0.6

污泥产率系数

不设初沉池

Y

kgVSS/kgBOD5 0.5~0.8

厌氧水力停留时间t p h 1~2

缺氧水力停留时间 t n h 1~4

好氧水力停留时间 t o h 6~12

总水力停留时间 HRT h 8~18

污泥回流比 R % 50~100

混合液回流比 R i % 100~400

需氧量 O2 kgO2/kgBOD5 1.1~1.8

BOD5 总处理率η% 85~95

TP 总处理率η% 50~75

TN 总处理率η% 55~80

6.4.4 延时曝气氧化沟

延时曝气氧化沟处理城镇污水或水质类似城镇污水的工业废水时,主要设计参数可按表6

的规

定取值。工业废水的水质与城镇污水水质差距较大时,设计参数应通过试验或参照类似工程确定。

11

402

表6 延时曝气氧化沟主要设计参数

项目名称符号单位参数值

kgBOD5/(kgMLVSS2d) 0.04~0.11

反应池BOD5 污泥负荷L s

kgBOD5/(kgMLSS2d) 0.03~0.08

反应池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 X kgMLSS/L 2.0~4.5

反应池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 X V kgMLVSS/L 1.4~3.2

设初沉池 gMLVSS/gMLSS 0.65~0.7

MLVSS 在MLSS 中所占比例

不设初沉池

y

gMLVSS/gMLSS 0.5~0.65

BOD5 容积负荷L v kgBOD5/(m32d) 0.06~0.36

设计污泥泥龄(供参考) θc d >15

设初沉池 kgVSS/kgBOD5 0.3~0.6

污泥产率系数

不设初沉池

Y

kgVSS/kgBOD5 0.4~0.8

污泥回流比 R % 75~150

混合液回流比 R i % 100~400

需氧量 O2 kgO2/kgBOD5 1.5~2.0

总水力停留时间 HRT h ≥16

BOD5 总处理效率η% 95

6.5 氧化沟沟型设计

6.5.1 氧化沟的直线长度不宜小于12m 或水面宽度的2 倍(不包括同心圆向心流氧化沟)。

氧化沟的

宽度应根据场地要求、曝气设备种类和规格确定。

6.5.2 氧化沟的超高应根据曝气设备确定,当选用曝气转刷、曝气转盘时,超高宜为0.5m;

当采用

垂直轴表面曝气机时,在放置曝气机的弯道附近,超高宜为0.6m~0.8m,其设备平台宜高出设计水

面1.0m~1.2m。

6.5.3 氧化沟内宜设置导流墙与挡流板。导流墙与挡流板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导流墙宜设置成偏心导流墙,导流墙的圆心一般设在水流进弯道一侧。导流墙(一道)的

设置参考数据见表7。

表7 导流墙(一道)的设置参考数据

转刷长度(直径1m)/m 氧化沟沟宽/m 导流墙偏心距/m 导流墙半径/m

3.0

4.15 0.35 2.25

4.5

5.56 0.50 3.00

6.0

7.15 0.65 3.75

7.5 8.65 0.60 4.50

9.0 10.15 0.95 5.25

2)导流墙的数量一般根据沟宽确定,沟宽小于7.0m 时,可只设一道导流墙,沟宽大于7.0m 时,

宜设两道或多道导流墙,设两道导流墙时外侧渠道宽为沟宽的1/2。

12

403

3)导流墙在下游方向宜延伸一个沟宽的长度。

4)导流墙宜高出设计水位0.3m。

5)曝气转刷上游和下游宜设置挡流板,挡流板宜设在水面下。上游挡流板高1.0m~2.0m,垂

直安装于曝气转刷上游2m~5m 处。下游挡流板通常设置于曝气转刷下游2.0m~3.0m 处,与水平

成60°角倾斜放置,顶部在水面下150mm,挡板下部宜超过1.8m 水深。

大学校园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大学校园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第1节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图纸会审一深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图纸收到后我们将立即组织图纸会审工作,并形成文字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化设计,编制各工序、工种的作业设计并落实到施工工长及作业队伍及班组。 2、建立测量控制网 根据业主提供给施工单位的水平座标和水准点,建立适合本工程的测量定位轴线网络和标高控制网络,其中重要的控制座标要做成相对永久性的座标点。 3、做好原材检验工作和砼的试配工作 ⑴针对本工程所用的砼强度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使之具有较好的性能,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 ⑵对工程主要原材料我们将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检验,把好原材料质量关。 4、做好前期各类技术交底工作 为了确保本工程的优质、高速、安全、低耗,我们准备先分级作好技术交底工作,交底的内容包括本工程的结构和构造情况,场内水平和竖向座标的控制情况,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对本工程的总体部署,各工种各工序的作业设计交底,本工程应注意的安全、文明施工和周围的环境情况,分层分项交底最后落实到责任工长和操作工人头上。 二、临设准备 临建用地按施工图要求搭设,临时用水电由业主提供,进行标准计量,并按市政府有关要求进行环境处理。 市区内不必铺设临时施工道,市外采用20 厚片石,10 厚碎石煤渣满设临时施工单行道(4000 宽); 基坑周边应设挡水沟、沉积井,施工用水经沉积后方能排入城市管网。 第一卷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主要是解决承包商为承建本工程所需要修建的各种临时设施与本工程相互间的合理布局,将各项施工、生活、临时设施在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上周密计划和布置。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加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的宏观调控,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达到治理水体污染,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推进技术进步,促进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的发展,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项目决策服务和控制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建设标准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新建工程;改建、扩建工程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执行国家环境保护、节约能源、节约用地等有关政策和排水行业的发展政策。 第五条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应统一规划,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远期发展,按系统分期配套建设,并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污水厂)建设前应根据城市排水规划先建配套的管渠和泵站或同步建设。二级污水厂宜根据当地环境、技术、经济条件一次建成,当条件不具备时,一、二级处理工程设施可分期建设,分期投产。 第六条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或城市排水规划、城市性质、环境质量评价或环境影响报告以及水域功能区的要求进行可行性研究。 第七条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应积极采用经过鉴定并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对于需要引进的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应以提高项目综合效益,推进技术进步为原则,在符合国情和经过充分的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确定。 第八条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必须加强和重视净化污水、污泥的资源化或无害化处理。 第九条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管渠建设,在城市新区应采用雨污分流,旧城区改造应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工业废水的水质在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时,应优先采用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的方案。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前,应在企业内部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实行清污分流,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排污量,并在排放口设置检测设施。

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技术方案94068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部署 (1) 三、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2) 四、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 (6) 五、劳动力计划及平衡表 (6) 六、施工组织机构 (6) 七、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7) 八、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 (9) 九、工期保证措施 (10) 十、雨季施工措施........................................................ (10) 十一、进度计划表 (13)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内容 本工程为郑家坡铁矿污水池工程,位于郑家坡铁矿主厂区西南侧,西侧紧邻充填站,东侧、南侧为施工单位临建。由邯郸中冶建设公司承建。本工程占地面积为176 m2。主要施工内容为单一封闭式污水池,污水池池底厚250mm,池壁厚200mm,池壁高3.16m,顶板厚130mm,基底深4.71m,整个污水池在±0.000地面下。本工程为钢筋砼结构,所有水池主体砼强度等级均为C30抗渗砼,抗渗等级为S6。水池内、外表面均用1:2防水砂浆抹面20mm厚。 本工程质量标准为合格,有效施工工期为45天。 二、施工部署 (一)、施工准备 1、场地、水、电的准备: 本工程水池位于厂区南侧,在基坑开挖前应先拆除部分临建。做好自然地坪方格网的测绘及水池测量定位等工作。由甲方指定现场施工场地,水、电由甲方指定地点引入。 2、降水准备: 由于基槽开挖深达5m,当地地下水位平均在4m左右,因此施工前应先编制降水方案,准备好降水用的水泵等设备,具体另编制降水方案。 3、材料准备:结合工程实际拟采用搅拌站输送泵(15m3/h)浇注施工。施工前先考察砂、石、水泥等原材料,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按规范要求的批次进行后续检验,以保证施工质量。 4、施工机械的准备:本工程拟使用设备有1.5m3液压反铲挖掘机、8T自卸卡车、50型装载机、蛙式打夯机、三马车、灰斗车等设备,提前落实,并确保施工机械的完好。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试行) ( 建城[2009]23号2009-02-18实施) 1.总则 1.1 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政策。 1.2 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1.3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污泥的产生、储存、处理、运输及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选择,指导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设计、环评、建设、验收、运营和管理。 1.4污泥处理处置是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实施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管理。 1.5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1.6 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单位负责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泥衍生产品。 1.7 国家鼓励采用节能减排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鼓励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处理处置污泥;鼓励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和工艺流程 (一)基本概念 1.活性污泥法: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 2.活性污泥:颜色呈黄褐色,有大量微生物组成,易于与水分离,能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的絮凝体 (二)工艺原理 1.曝气池:作用:降解有机物(BOD5) 2.二沉池:作用:泥水分离。 3.曝气装置:作用于①充氧化②搅拌混合 4.回流装置:作用:接种污泥 5.剩余污泥排放装置:作用:排除增长的污泥量,使曝气池内的微生物量平衡。 混合液:污水回流污泥和空气相互混合而形成的液体。 二.活性污泥形态和活性污泥微生物 (一)形态: 1、外观形态:颜色黄褐色,絮绒状 2.特点:①颗粒大小:0.02-0.2mm ②具有很大的表面积。③含水率>99%,C<1%固体物质。④比重1.002-1.006,比水略大,可以泥水分离。 3.组成:

有机物:{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a {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残留物Me {源污水挟入的难生物降解惰性有机物Mi 无机物:全部有原污水挟入Mii (二)活性污泥微生物及其在活性污泥反应中作用 1.细菌:占大多数,生殖速率高,世代时间性20-30分钟; 2.真菌:丝状菌→污泥膨胀。 3.原生动物 鞭毛虫,肉足虫和纤毛虫。 作用:捕食游离细菌,使水进一步净化。 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水质较差,游离细菌较多,鞭毛虫和肉足虫出现,其中肉足虫占优势,接着游泳型纤毛虫到活到活性污泥成熟,出现带柄固着纤毛虫。 ☆原生动物作为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指示性生物。 4.后生动物:(主要指轮虫) 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很少出现。 作用:吞食原生动物,使水进一步净化。 存在完全氧化型的延时曝气补充中,后生动物是不质非常稳定的标志。 (三)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和活性污泥增长 四个阶段: 1.适应期(延迟期,调整期)

污水处理技术方案

山东XXXX有限公司300m3/d污水处理技术方案

目录 1.概况 2.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 2.1设计依据 2.2设计原则 2.3设计范围 3.废水处理站设计条件 3.1设计规模 3.2进水水质 3.3处理后的水质标准 4.废水处理站处理工艺方案4.1废水的水质特性 4.2工艺流程的选择 4.3主体工艺的确定 5、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5.1主要构筑物和设备 5.2平面布置与高程设计5.3电气及自控设计 5.4节能设计 5.5运行管理及劳动定员 6.工程投资概算 7、运行费用分析

1.概况 山东XXXX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比较多,排放的污水种类比较多,污水成份比较复杂,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公司领导对环境保护比较重视,决定对公司排放的污水全部进行治理。我们根据贵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如下污水处理方案。 2.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 2.1设计依据 2.1.1业主提供的废水水质、水量等基础资料; 2.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2.1.4《工业企业噪音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2.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2.1.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2.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2.1.8《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50191-92); 2.1.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J108-87); 2.1.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2.1.11其它有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2.2设计原则 2.2.1本设计方案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废水处理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2.2.2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可靠的原则,采用国内外成熟

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范书

中节能平罗2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 电站项目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技术规范书

安徽省电力设计院甲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 甲级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134002612 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类证书编号:B134002612 2014年11月

目录 1. 总则 2. 设备运行环境条件3.设备名称及用途 4. 产品性能参数及技术要求 5. 设计、制造及验收标准 6. 供货范围 7.资料交接 8. 设备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9. 技术服务和技术联络 10. 技术附录

设备需求一览表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中节能平罗2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工程,对站内生活污水成套处理设施的供货范围、技术要求、质量保证等事项作出规定。 1.2本技术规范包括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施本体及其操作机构、辅助设备等附件的功能设计、结构、安装和试验等技术性能和供货范围方面的要求。 1.3招标方在本合同文件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关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4投标方投标文件,澄清文件作为订货合同附件,与合同文件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1.5在签订合同之后,到投标方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间内,招标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等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或修改要求,投标方执行这个要求且不增加费用,具体内容由招标方、投标方双方共同商定。 1.6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投标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标准。 1.7若合同文件前后有不一致的地方,以更有利于设备安装运行、工程质量为原则,由招标方确定。 1.8 投标方提供的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施应是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并且在相应的工程或相似条件下有两年以上运行经验,已证明是安全可靠的。 1.9投标方对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施(含辅助系统与设备)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事先征得招标方的认可。 .

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动力学原理及其应用

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动力学原理及其应用 活性污泥法反应动力学可以定量或半定量地揭示系统内有机物降解、污泥增长、耗氧等作用与各项设计参数、运行参数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它主要包括:① 基质降解的动力学,涉及基质降解与基质浓度、生物量等因素的关系;② 微生物增长动力学,涉及微生物增长与基质浓度、生物量、增长常数等因素的关系;③ 还研究底物降解与生物量增长、底物降解与需氧、营养要求等的关系。 在建立活性污泥法反应动力学模型时,有以下假设:① 除特别说明外,都认为反应器内物料是完全混合的,对于推流式曝气池系统,则是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正;②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条件绝对稳定;③ 二次沉淀池内无微生物活动,也无污泥累积并且水与固体分离良好;④ 进水基质均为溶解性的,并且浓度不变,也不含微生物;⑤ 系统中不含有毒物质和抑制物质。 一、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的基础——米—门公式与莫诺德模式 1、米—门公式 Michaelis—Menton 提出酶的“中间产物”学说,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提出了含单一基质单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公式,即米—门公式: S K S v m += m ax ν 式中:v ——酶促反应中产物生成的反应速率; m ax v ——产物生成的最高速率; m K ——米氏常数(又称饱和常数,半速常数); S ——基质浓度。

中间产物学说:P E ES S E +??+ 米门公式的图示: 2、莫诺德模式 ① 莫诺德模式的基本形式: Monod 于1942年和1950年曾两次进行了单一基质的纯菌种培养实验,也发现了与上述酶促反应类似的规律,进而提出了与米门公式想类似的表达微生物比增殖速率与基质浓度之间的动力学公式,即莫诺德模式: S K S s +?= m ax μ μ 式中: ( )x dt dx /=μ——微生物的比增殖速率,d kgVSS kgVSS ?/; m ax μ——基质达到饱和浓度时,微生物的最大比增殖速率, S ——反应器内的基质浓度,mg/l ; s K ——饱和常数,也是半速常数。 随后发现,用由混合微生物群体组成的活性污泥对多种基质进行微生物增殖实验,也取得了符合这种关系的结果。 可以假定:在微生物比增殖速率与底物的比降解速率之间存在下列比例关系: v max v=v max O K m

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计算与设计

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计算与设计 一、设计应掌握的基础资料与工艺流程的选定 活性污泥系统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等组成。其工艺计算与设计主要包括5方面内容,即 ①工艺流程的选择; ②曝气池的计算与设计; ②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④二次沉淀池的计算与设计; ⑤陌泥回流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进行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计算和设计时,首先应比较充分地掌握与废水、污泥有关的原始资料并确定设计的基础数据。主要是下列各项: ①废水的水量、水质及变化规律; ②对处理后出水的水质要求; ③对处理中所产生污泥的处理要求; ④污泥负荷率与BOD5去除率: ⑤混合液浓度与污泥回流比。 对生活污水和城市废水以及性质与其相类似的工业废水,人们已经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和完整的设计数据可直接应用。而对于一些性质与生活污水相差较大的工业废水或城市废水,则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有关的设计数据, 选定废水和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的主要依据就是的前述的①、②、③各项内容和据此所确定的废水和污泥的处理程度。 在选定时,还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位置、地区条件、气候条件以及施工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本工艺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及经济上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等。特别是对工程量大、建设费用高的工程,需要进行多种工艺流程比较之后才能确定,以期使工程系统达到优化。 二、曝气池的计算与设计 曝气他的计算与设计主要包括:①曝气池(区)容积的计算;②需氧量和供气量的计算; ③池体设计等几项。 1.曝气池(区)容积的计算 (1)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 计算曝气区容积,常用的是有机负荷计算法。也称BOD5负荷计算法。负荷有两种表示方法,即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曝气池(区)容积计算公式列于表3—17—19中。

某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工程和施工组织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 3设备采购 .. (3) 4土建施工组织措施 (3) 5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 (5) 6主体工程 (7) 7门窗工程 (10) 8屋面工程 (11) 9装饰粉刷工程 (12) 10工艺设备安装组织措施 (13) 11给排工程安装 (13) 12电器工程安装 (14) 13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14) 14计量管理措施 (17) 15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8) 16文明施工创标化工地管理措施 (20) 17施工管理网络 (22)

1 编制依据 (1)国家建设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2)国家建设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国家建设安装工程安全操作规程 (4)本工程地理位置及交通运输情况 2 设备采购 (1)所供设备用的钢板、保温、防腐材料、填料、管道、阀门等,应从国内合格的制造厂商中选择。列出每台设备的位号、名称、数量、材料、尺寸、大约重量和能 力、电机功率及制造厂家,列出每台仪表的名称、数量、型号规格和制造厂家, 列出配电设备的名称、数量、型号、规格和制造厂家 (2)动设备应从国内知名厂家采购。列出潜污泵、离心鼓风机的采购厂家名单(不少于三家)。电机建议选用上海电机厂、佳木斯电机厂,电机保护选用ST50M系列, 仪表选用PD1008系列 (3)电气设备和元件应从国内知名厂家采购。低压开关柜柜型选用MNS型,变频器选用丹佛斯,其他设备和元件型号应选用国产大企业名牌产品如YSA2、YSM1和CW1、 CM1系列 3 土建施工组织措施 3.1 开工准备 (4)做好“三通一平”按施工平面布置好,埋设施工用电,用水线路发管道,安排水电计量表 (5)根据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按建设单位规定的红线及工地分区线搭好临时设施,监设须与场容场貌、施工计划相配合 (6)根据施工计划按期组织各工种的施工人员进场,做到劳动力的满足和合理高难度效性及施工机械按需进场

《水解酸化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附件3 水解酸化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项目名称:水解酸化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项目统一编号:247-1392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编制组主要成员:王凯军,燕中凯,王焕升,尚光旭,刘媛,薛念涛,高志永,朱民,刘晓剑 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姚芝茂 技术处项目管理人:姜宏

目次 1 任务来源 (1) 2 标准制定必要性 (1) 3 主要工作过程 (1) 4 国内相关标准研究 (2) 5 同类工程现状调研 (4) 5.1 水解酸化法的反应器类型 (4) 5.2 水解酸化法应用现状 (6) 5.3 水解酸化法存在的问题 (8) 5.4 水解酸化法的发展趋势 (9) 6 主要技术内容及说明 (9) 6.1 水解酸化法的机理 (9) 6.2 水解酸化法的适用性 (10) 6.3 水量和水质 (11) 6.4 污染物去除率 (11) 6.5水解酸化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12) 6.6 预处理 (12) 6.7 升流式水解反应器 (13) 6.8 复合式水解反应器 (16) 6.9 完全混合式水解反应器 (16) 6.10 后续处理 (17) 6.11 剩余污泥及处理 (17) 6.12 检测与控制 (17) 6.13 运行与维护 (18) 7 标准实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技术分析 (19) 8 标准实施建议 (19)

《水解酸化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 2009年,环境保护部下达了“关于开展2009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9】221号),其中提出了制定《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水解酸化法》(项目编号247-1392号)行业标准的任务。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清华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 标准制定必要性 环境保护标准化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环境工程服务技术标准体系和环境技术评估体系,是当前加快环境保护标准化步伐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于提升我国环境工程服务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规范环境工程服务业市场,保证环境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质量,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工程服务技术标准包括工程类技术标准和产品类技术标准两大类,是环境工程立项、科研、招投标、设计、建设施工、验收、运行全过程服务的技术依据。 水解酸化法作为有效改善水质可生化性的工艺在我国污水处理工程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很多管理部门、设计部门和技术研究单位,在从事水解酸化法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及运行管理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是国内尚缺乏可操作的技术规范指导水解酸化法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行。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污水处理领域的法规,规范水解酸化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需要制定《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水解酸化法》作为污水水解酸化法污水处理技术工程设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为水解酸化法设备的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提出相关要求。使水解酸化法污水处理设施从建设到运行全过程能有一个技术规范进行指导,对于保证水解酸化法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稳定运行,以及保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有序监管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水解酸化法》的编制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3 主要工作过程 2009年3月,环境保护部下达《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水解酸化法》编制任务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成立了标准编制组,编制组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清华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相关单位的人员组成。

七种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技术对比

精心整理 七种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技术对比 时间:2015-11-0411:17 来源:亚洲环保网 评论(0) 当前污泥处理处置主要工艺: 1、污泥厌氧发酵 234567甲烷。 123456、安全隐患,占地比较大。 目前国内有50多家,其中29家停止运营。 二、污泥好氧堆肥 利用秸秆等辅料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增加空隙达到规定CN 比,不断补充氧气,经25-30天发酵腐殖。达到稳定化,可作为园林绿化和土地改良处置。 主要有:自然堆肥、封闭式堆肥、滚筒堆肥、竖式多层堆肥等。

缺点: 1、污泥泥质不稳定,中重金属难以稳定化,只能用作园林绿化用肥。 2、堆肥过程产生大量的臭气,污染周边环境。 3、加入大量秸秆等调理剂,不断供氧,运行成本200元/t以上。 三、污泥焚烧发电 核心设备焚烧炉,主体设备为塔形,底部有多孔板,板上放置载热体砂为燃烧床,塔内衬有耐火材料,气体从底部通入,污泥进入后成沸腾流化状态燃烧。 1 2、 元/t。 3 1 2 3 缺点: 1、含水率只能将75-65%。 2、加入大量药剂,增加污泥干基重量,运行成本较高180元/t。 3、污泥再利用局限性增大。 七、固化剂稳定 在原污泥中加入石灰及其他固化剂,与污泥产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降低含水率。 缺点:

1、添加大量石灰、铝基材料,污泥增量。 2、污泥无法再次利用,只能填埋。 3、运营成本较高130-150元/吨。 目前来看,依靠某一种单一工艺,已很难满足污泥处理处置要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污泥种类,综合考虑气候、区域特点、建设地条件等,把多种工艺巧妙结合,以达到最佳效果,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在污泥处理工艺技术的选择上,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580-2010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580-2010)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含油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中工艺设计、安全与环保、施工与验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10月12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油污染为主的污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与施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T16488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 CJJ60-94 污水处理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JB/T2932 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符合本标准。 3.1 油脂oil and grease 指乙醇或甘油(丙三醇)与脂肪酸的化合物,称为脂肪酸甘油脂。在常温下,液态脂肪酸甘油脂,称为油;固态脂肪酸甘油脂,称为脂。 3.2 含油污水oil wastewater 指主要污染物为油的污水。 3.3 浮油floating oil 指油珠粒径大于100μm,静置后能较快上浮,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 3.4 分散油dispersed oil 指油珠粒径为10μm~100μm,以微小油珠悬浮于污水中,不稳定,静置后易形成浮油。 3.5 乳化油emulsified oil 指油珠粒径小于10μm,一般为0.1μm~2μm,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且油滴在污水中分散度愈大愈稳定。 3.6 溶解油dissolved oil 指以分子状态或化学方式分散于污水中,形成稳定的均相体系,粒径一般小于0.1μm。 3.7 调节隔油池water adjusting and oil separation tank 指用于调节水质、水量并配置有隔油功能的污水处理构筑物。 3.8 隔油池oil separation tank 指专门用于隔除浮油的污水处理构筑物。 3.9 气浮air floatation 指空气微气泡与油污颗粒结合,增大油污颗粒的浮力,使含油污水中的油污迅速分离的处理方法。 3.10 粗粒化coalescence of oil water 指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的不同,使微细油珠在聚结材料表面集聚成为较大颗粒或油膜,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过程。 3.11 一级除油处理primary treatment of oil wastewater 指采用隔油池进行油水分离的处理阶段。 3.12 二级除油处理secondary treatment of oil wastewater 指采用气浮、粗粒化、板结、过滤等方法或组合工艺进行油水分离的处理阶段。

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

13.3 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及应用 13.3.1 概述 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能够通过数学式定量地或半定量地揭示活性污泥系统内有机物降解、污泥增长、耗氧等作用与各项设计参数、运行参数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活性污泥法系统中主要考虑有机物降解速度、微生物增长速度和溶解氧利用速度。 目前,动力学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有机底物降解速度与有机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2)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3)微生物的耗氧速率与有机物降解、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13.3.2 反应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1)有机物降解与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 曝气池是一个完整的反应体系,池内微生物增殖是微生物合成反应和内援代谢两项胜利活动的综合结果,即: 微生物增殖速率= 降解有机物合成的生物量速率—内源代谢速率 式中,Y——产率系数,即微生物降解1kgBOD所合成的MLSS量,kgMLSS/kgBOD; K d——自身氧化率,即微生物内源代谢的自身减少率; 对于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系统,曝气池中的微生物量物料平衡关系式如下: 每日池内微生物污泥增殖量=每日生成的微生物量—每日自身氧化掉的量 ∴ 式中,S0——原水BOD浓度; S e——处理出水BOD浓度; Q——日处理水量,m3/d; V——曝气池容积,m3; X——曝气池中污泥平均浓度,mg/L。 两边除以VX ,式子变为 而 q称为BOD比降解速率,其量纲与污泥负荷相同,单位一般用kgBOD/(kgMLSS?d)表示。 即, θc为泥龄。可见高去除负荷下,污泥增长很快,导致排泥加快,污泥龄就短,生物向不够丰富,因此原 水的可生化性要好。

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方案

某污水处理工程 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工程 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审定: 批准: 市设备安装 二○○二年四月十五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一、工程概况 (1) 二、主要设备清单 (8) 三、编制依据 (19) 四、工程特点: (19) 第二章施工组织管理 (21) 一、施工组织机构 (21) 二、施工目标 (27) 三、项目主要管理岗位人员表(表3-1) (30) 四、施工管理主要容 (31) 五、施工资源投入计划 (36) 第三章施工部署 (37) 一、施工前准备 (37) 二、施工进度计划 (38) 三、劳动力配备计划及动态分布表 (38) 四、施工机械配备计划表 (38) 五、现场平面布置 (38)

六、现场水、电等力能布置及消防安全 (40) 第四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2) 一、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42) 二、质量管理体系 (28) 三、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33) 四、质量控制过程 (38) 五、施工项目质量因素的控制 (40) 七、重点施工部位的检验与职责 (46) 八、主要检验工具表 (46) 第五章、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48) 一、工期目标: (48) 二、工期影响因素分析: (48) 三、组织保证措施 (49) 四、技术、设备投入 (50) 五、施工进度管理 (50) 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4) 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54) 二、安全管理措施 (55) 三、劳动保护和保险 (59)

四、创"双标化"工地措施 (59) 五、综合治理 (61) 六、消防管理措施 (61) 第七章现场物资管理 (63) 一、物资管理原则 (63) 二、物资管理 (64) 第八章主要专业施工方案 (67) 第一节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67) 一、工程概况 (67) 二、设备安装施工规和标准 (71) 三、设备安装施工程序和方法 (73) 四、主要设备安装及技术要求 (78) 五、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107) 六、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及质量保证措施: (108) 七、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15) 八、施工使用记录表 (116) 九、劳动力计划 (117) 第二节电气工程施工方案 (118) 一、工程概况 (118)

活性污泥法实验

活性污泥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观察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掌握活性污泥处理法中控制参数(如污泥负荷、泥龄、溶解氧浓度)对系统的影响; 2、加深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3、掌握生化反应动力学系数K 、Ks 、Vmax 、Y 、Kd 、a 、b 等的测定。 二、 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有氧参与的条件下,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整个过程包括微生物的生长、有机底物降解和氧的消耗,整个过程变化规律如何正是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内容包括: (1)底物的降解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2)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3)有机底物降解与氧需。 1、底物降解动力学方程 Monod 方程: S Ks S V dt dS +=- max (1) Vmax-------有机底物最大比降解速度, Ks-----------饱和常数, 在稳定条件下,对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有机底物进行物料平衡: 0)(=++-+dt dS V Se Q R Q Se Q R Q So (2) 整理后,得

dt dS V Se So Q - =-)( (3) 于是有 S Ks S V Xt Se So XV Se So Q +=-=-max )( (4) 而M F Xt Se So XV Se So Q /)(=-=-,F/M 为污泥负荷。 完全混合曝气池中S=Se ,所以(4)式整理后可得 max 11max V Se V Ks Se So t X +=- (5) (5)式为一条直线方程,以Se 1 为横坐标,Xt Se So -(污泥负荷)为纵坐标,直 线的斜率为 max V Ks ,截距为max 1 V ,可分别求得max V 、Ks 。 又因为在低底物浓度条件下,Se<

活性污泥法课程设计(DOC)知识分享

活性污泥法课程设计 (D O C)

学号:2010122140 课程设计 题目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活性污泥法) 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境工程一班 学生姓名张琼 指导教师谭雪梅 2012 年12 月7 日

目录 目录 0 第一章设计任务 (3) 1.1 设计任务及要求 (3) 1.1.1 设计任务 (3) 1.1.2 设计要求 (3) 第二章总体设计 (4) 2.1 处理构筑物选择 (4) 2.2 污水处理厂选址 (4) 2.3 核心工艺比较 (5) 2.3.1 氧化沟工艺 (5) 2.3.2 A/O法 (5) 2.3.3 SBR法 (6) 2.3.4 曝气生物滤池(BAF) (6) 2.3.5 MBR工艺 (6) 2.4 设计流量 (8) 2.5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 (8) 第三章格栅 (9) 3.1 设计草图 (9) 3.2 设计参数 (9) 3.3 设计计算 (9) 3.3.1 中格栅的设计计算 (9) 3.3.2 细格栅的设计计算 (11) 第四章沉砂池 (14) 4.1 设计草图 (14) 4.2 设计参数 (14) 4.3 设计计算 (15) 第五章初级沉淀池 (16) 5.1 设计草图 (17) 5.2 设计计算 (17)

第六章曝气池 (19) 6.1 污水处理程度的计算及曝气池的运行方式 (20) 6.1.1 污水处理程度的计算 (20) 6.1.2 曝气池的运行方式 (20) 6.2 曝气池的计算与各部位尺寸的确定 (20) 6.3 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23) 6.4 供气量计算 (24) 6.5 空气管系统计算 (27) 6.6 空压机的选定 (27) 第七章二次沉淀池 (28) 7.1 设计草图 (28) 7.2 设计参数 (29) 7.3 设计计算 (29) 第八章其他构筑物 (32) 8.1 集水井 (32) 8.2 污水提升泵房 (32) 8.3 接触池 (33) 8.4 液氯投配系统 (34) 8.5 计量堰 (34) 8.6 污泥回流泵房 (35) 8.7 污泥浓缩池 (36) 8.8 污泥脱水间 (36) 第九章构筑物高程布置计算及水力损失 (36) 9.1平面布置 (36) 9.2构筑物水头损失计算 (37) 9.2.1 污泥管道水头损失 (38) 9.2.2 污水管渠水力计算 (38) 9.3 污泥高程计算 (39) 第十章污水厂运行成本及其构成 (40) 10.1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成本构成 (40) 10.2 运行成本分析 (41)

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与工程概况 (4) 一、编制依据 (4) 二、工程概况 (4) 第二章工程实施目标及施工总体设想 (8) 一、工程实施目标 (8) 二、施工总体设想 (8) 第三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12) 一、施工临建布置策划 (12) 二、临时设施布置方案 (14) 三、施工用水、用电配置方案 (16) 四、施工机械设备的布置方案 (19)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20) 一、工期目标 (20) 二、工期节点控制 (20) 三、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安排 (21) 四、各阶段工期保障措施 (21) 五、其它影响工期的保障措施 (23) 第五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26) 一、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26) 二、桩基施工 (29) 三、土方工程 (31) 四、桩头处理 (32) 五、砼池体底板施工 (32) 六、砼池体池壁、顶板施工 (36) 七、砼泵送技术 (38) 八、框架结构工程 (40)

九、砌筑工程 (42) 十、屋面工程 (43) 十一、装修工程 (48) 十二、脚手架工程 (51) 十三、道路施工 (53) 十四、满水试验 (55) 十五、钢吊车梁施工 (57) 十六、预留、预埋施工 (57) 十七、工艺管道部分 (59) 十八、电气安装 (84) 十九、自控仪表工程 (105)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114) 一、工程质量目标 (114) 二、质量管理体系 (114) 三、技术措施保证 (123) 四、工程测量责任和资料管理 (124) 五、成品保护措施 (124) 六、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28) 七、工程创优的措施 (142)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46) 一、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及管理措施 (146) 二、文明施工及保证措施 (151) 三、环境保护措施 (154) 第八章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配备、素质及管理经验 (157) 一、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配备 (157) 二、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158) 第九章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 (163) 一、主要劳动力投入计划 (163) 二、主要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163)

污水处理常用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规范 【说明】仅供同行参考。 一、水处理设计手册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 5 册)-城镇排水》(第二版)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 6 册)-工业排水》(第二版) 《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北京水环境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等主编)《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张自杰主编) 二、通用水处理规范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 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 年版)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0-2011 污水处理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T 28742-201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 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15-2012 三、农村水处理规范 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省住建厅2011.6) 东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试行)(住建部2010.9) 东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试行)(住建部2010.9) 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试行)(住建部2010.9)

西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试行)(住建部2010.9) 中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试行)(住建部2010.9) 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程CJJ/T163-2011 四、民用水处理规范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2004 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 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 号 ) 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2-2008 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规范CJJ150-2010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564-2010 五、工业水处理规范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 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 50109-2006 化学工业污水处理与回用设计规范GB50684-2011 煤炭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21-2012 钢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设计规范GB50405-2007 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06-2007 钢铁工业废水治理及回用工程技术规范HJ2019-2012 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71-2009

污水处理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宣威市鑫平煤矿有限公司太平煤矿污水处理池工程。污水处理系统共分初沉池、回用池、清水池、中间池、曝气池、厌氧池、隔油池、干化池等; 建筑面积:448?。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 1. 施工人员及施工物资准备 由于本工程施工期为年末临近春节,人员安排须提前安排轮换,以保 证在春节期间尽量利用有效时间抢工期。物资准备工作将做得格外充分, 要符合施工进度的要求,备料充足,防止春节期间无法及时购买材料的问题。 2. 施工技术准备 施工前由项目工程师组织召开技术专题会议,召集项目部所有施工技 术管理人员悉心研究相关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找出工程中质量控制的 关键点。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编制安全施工方案,对作业人员进行安 全教育及培训,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交底,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 安全意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认真编写项目质量计划,列出每个分 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落实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 任人。

三、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水池主要施工流程: 场地原建筑物拆除→测量定位、放线→基坑开挖→瓦斯管道及井口土堤防护→地基处理→浇筑砼垫层→底板绑筋砼浇筑→池壁绑筋砼浇筑→顶板过道板及初沉池池盖绑筋浇筑→池外壁防水→井池内壁、底板防水→进出管道安装→四周及顶板回填土→干燥室及厂房砌筑施工 1、土方工程: 本工程基础为大开挖,土质均为坚硬土。采用卡特320挖掘机开挖,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放坡,挖至设计底板垫层底标高以上100mm处,余下部分采用人工挖土,土方采用翻斗自卸汽车运至甲方指定地点,装载机配合堆土,运距450m;由于本工程无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又要求水池基础座在老土层上,为保证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必须挖至老土层,如遇超挖情况,汇同甲方、监理、设计对基础进行处理,发生费用以签证为准; 基槽挖完后必须清理一切松动的浮土等,放线并报请有关部门验槽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土方开挖同时由人工在基坑四周开挖排水沟,并在基坑四角设置集水井,现场配备抽水泵,按排专人及时将基坑内明水排掉。 基槽开挖距离风井口槽壁用钢丝网覆盖,防止雨水冲刷及井口土方坍塌,基底距井口垂直高度为6m,水平距离7m,钢丝网用φ108钢管支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