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导学案)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导学案)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导学案)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导学案)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大气活动中心,并理解其成因;

2. 理解季风环流成因,知道东亚和南亚是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并识记其冬、夏季风向。

【复习预新】

1.热力环流:城市风(在图中,标明温度、气压以及环流方向)

2在图中,标明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及假设条件,并注意其所在纬度。

【教学过程】 【导入问题】:

观察图片思考:炎炎夏日的午后,你更愿意做哪种选择?并说明原因 【学生探究活动一】:

类比思考:海陆之间在冬夏季会出现什么现象?(从气温和气压角度分析) 读课本P36页“大陆空气柱”,完成下表:

观察:此时的气压与原本的气压带是否一致?如果以这两个气压柱位中心绘制出几条闭合的等压线,气压带还成带状分布吗?说明了什么对气压带的分布有影响?

【学生活动二】

阅读教材P37页1、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以北半球为例,从气温和气压角度分别找出海洋和陆地的高低压中心并观察其所处气压带)完成下表:

想:是什么原因使北半球冬、夏季气压带被切断,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南半球的气压带有没有被切断?为什么?气压中心分布有何特点? 分布特点及成因:

根本原因:

北半球——呈 分布 原因 面积大,海陆 分布, 海陆热力差异 南半球——呈 分布 原因 面积占优势,海陆热力差异 【学生活动三】

季风环流:读图1、想—形成原因 2、比—风向有何不同

3、论—根据源地,比较冷暖干湿(完成表格)

性质

风向

源地

性质

风向

源地

亚洲印度半岛和我国西南等地区

南亚季风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等地 东亚季风

分布地区

夏季风 冬季风 成因

项目

【课堂训练】

1.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A (1)填出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A_________

(2)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我国可能处于__________季。

(3)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

是。

2.当亚洲高压强盛时()

A.正值我国的夏季

B.太平洋北部受低气压的控制

C.澳大利亚昼短夜长

D.印度一带盛行西南季风

3.下列地区中,温带季风最为典型的是()

A.亚洲东部

B.印度一带

C.亚洲西部

D.我国西南地区

4.7月份,北半球被切断成块状的气压带是()

A.副极地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所有的气压带

【课后思考】

课本P38活动题第二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压强导学案

阳平二中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课题:第八章第一节压强课时:1课时主备人:秦文 时间: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明白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明白压强是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3、知道压强的单位 4、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一)构建知识网络 1、什么是压力?压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压力对物体具有什么作用效果?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3、压强的计算公式、单位是什么?公式中每个字母代表什么意思? 4、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途径各有哪些? 5、(1)在8—1的情景中这些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如何?作用效果如何?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什么?(2)力和重力有什么不同?(3)力的示意图:画出三图中物体受到的压力 6、完成课本P56页探究实验 (1)完成8——2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2)你要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提供的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4)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压强 (1)、定义公式单位 (2) 物理意义:500Pa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3)计算 1、重为100N的木块,底面积是0.5m2放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质量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和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 。体积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和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二)、通过独学,上面的问题我自主能解决的有_________________ 还存在疑惑的有_________________。对有疑惑的问题,通过组内对学进行解决。 (三)、在对学之后,_____________问题已经解决;还有_____________不能解决;将这些疑问及感到困难的疑点和难点提出来,小组内合作探究进行解决。 (四)、通过上面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了。那么,如果哪个小组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提出来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进来。问题已经解决的小组,请再发挥你们的智慧,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考考其他小组的同学吧,看哪组提的问题最好(每组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压强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导学案 课前预习: 1. 把___________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压力的作用点:在___________物体表面;压 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指向___________物体(选填“受力物体”或“施力物体”); 压力的大小:水平放置时,压力___________重力。 2.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 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___________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压强的单位是 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 4.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减小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压力 1. 学生在书上画出锤对钉子、运动员对平衡木的作用力的示意图。 2. 归纳总结出:①这些力都是由于物体形变产生的。②都是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我们把垂 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③作图要点(三要素)。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 观察图10-2回答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 体验:①把铅笔的一端削尖,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接触___________的 手指受压的感觉较明显。且用力___________这种感觉越明显;②一只手掌压气球上,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与___________接触的部分形变较明显,且用的力___________,形变越明显。 3. 小结: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 受力面积越___________,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压强 1. 物体___________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 2.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___________,1Pa=___________N/m2,一名中学生站立时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表示的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所需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______________,压 强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4.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减小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典型例题: 例1 若取一块砖和一块20c m×10cm×5cm的海绵,将砖块分别平放、侧放和竖直放置在水平放置的海绵表面,注意观察海绵表面的三次凹陷程度,能得出的结论是: 再将相同的几块砖叠放在海绵上,观察放置砖块的多少与海绵表面凹陷程度的关系,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例2 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站在水平沙面上,它的质量为400kg,每只脚掌的面积为2×10-2m2。问:(1)骆驼对沙面的压力为多大?(2)骆驼对沙面的压强为多大?

《第九章 压强》导学案A

第一节压强 第一课时 ……【课标解读】…… 【目标】 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的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Pa)” 4.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 【重点】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难点】利用控制变量法实验探究影响压强的因素。 ……【课前预习】…… 1.画出图(a)锤子对钉子作用力的示意图;图(b)运动员对平衡木作用力的示意图。 2.垂直作用在物体_______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____________有关,而且还跟______________有关。 3.物体______________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其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压强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简称为______,符号为______,1Pa=_______N/m2。 4.家庭活动:将鸡蛋放在手心,全手掌用力,看能不能将鸡蛋捏碎?根据实验的结果考虑原因是什么?俗话说“好汉捏不碎生鸡蛋”思考其中的道理。 ……【学习探索】…… 【问题1】压力 [讨论]观察与作图。展示课前预习题1,讨论两个力的示意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思考]在修公路时压路机把路面压平,手向墙上按图钉时都给对方施加了一个力,想一想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请同学们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示意图。 F [小结]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大气活动中心; 2. 知道东亚和南亚是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地区,并识记其冬夏季风向;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读图理解北半球冬、夏季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原因; 2、通过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图示分析,让学生学会读图分析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 3、理解季风环流的成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北半球冬、夏季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原因; 2、理解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学导思用、讲授法、读图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结合世界地形图通过分析假设条件由易入难,层层递进,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讲授新课]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P36页活动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大陆空气柱”,师生一起验证学生学生完成活动的质量。尤其是活动2得出的结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气压带被高低气压中心切断,形成了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启发式提问】理想模式等压线分布有何特点?(等压线与纬线平行,气压带呈带状分布)而实际情况下,受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季节,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比理想模式复杂。 一、大气活动中心 【教师活动】展示探究活动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并思考找——有什么——大气活动中心 想——为什么——形成原因 2、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大陆升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热低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冷高压 【启发式提问】请同学们观察P37页图2.13、图2.14,南半球纬向分布的气压带与北半球有何不同?为什么? 【学生思考】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热力差异大;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海陆热力差异较小; 【过渡】多媒体展示撒哈拉大沙漠及中国南方地区的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对比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 二、季风环流 1、概念 2、分布:典型地区(东亚和南亚) 【探究活动】展示“东亚季风”图,要求学生教材P38页活动问题完成以下活动:比——风向有何不同 想——形成原因 (1)为什么东亚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2)冬季风与夏季风性质有什么不同? (3)7月份中,南亚西南季风的形成与东亚的东南季风的形成有何不同? 【归纳类比】展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对比的表格 【课堂小结及作业】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还有东亚和南亚冬夏季盛行风向,以及其形成原因、分布地区。尤其是东亚季风对我国的影响非常显著,希望大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选择题 1.关于下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2011·广州调研)读下图,回答2~3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 B.图示区域为海洋 C.图示区域为陆地 D.不能判断图示区域是海洋还是陆地 3.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亚欧大陆东部盛行东南季风 B.冰岛受到低压中心控制 C.密西西比河正处于丰水期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4~6题。

4.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5.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6.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 B.B地寒冷干燥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正值1月份左右 7.(2010·广东高考)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下图),可知()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8~10题。

8.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终年温和多雨”气候特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010·浙江高考)下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11~12题。 11.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A.风带南移 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 C.信风强盛 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 12.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势 C.洋流 D.人类活动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1:季风气候亚洲最为显著,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既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也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影响,研究这些问题时不应只局限在亚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也有类似的地方,只不过不如亚洲典型。 材料2:澳大利亚大陆1月、7月等压线分布图。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力和压强导学案1 新人教版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力和压强导学案1 新人教版 学习 内容 第九章压强第一节压强 (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作用效果的 影响因素。2.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 的计算公式,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3. 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重难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压强公式的 运用。 时间 分配 导课2分、展示10分、评价5分、凝难解惑10分、测评8分、反馈、总结5分 学习过程 导案(学法指 导) 学案(学习过程) 一导课: 想一想平时背 书包时,是宽带 子好,还是细带 子好,为什么? 二学生展示: 让学生展示学 案上自主学习 内容完成及理 解情况; 三学生评价: 1由各小组组长 评价组员的自 学情况; 2个小组互评自 学情况 四、合作探究: 五、解凝答惑: 1压力的概念、 方向、与重力的 关系; 2实验压力作用 效果的影响因 素:步骤、方法、 体现压力作用 效果的现象、结 论; 3压强公式及 应用; 4、课本例题。 五课堂检测: 一、学生自学成果展示: 一压力 1、请一组同学在展示区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2、请四组同学在三个图中标出物体的重力。 3、三组总结压力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压力。 4、二组回答:压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点 __________________. 5、五组回答: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压力是否由重力产生? (_______)在怎样的情况下压力才等于重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压强: 1.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看课本上的实验, 回答问题: 一组:实验研究问题的方法__________,实验中通过观察 ______________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三组:分析:①步骤甲和乙中,让小桌腿朝下是保持_______不变, 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之间的关系。由甲图和乙图可以得 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有关。②步骤乙和丙中,把砝码放 在桌面木板上是保持_____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四组:由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塑 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_,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________有关。综合可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二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压强。在物理 上用字母____表示压强,____表示压力,_____表示物体的受力面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导学案)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大气活动中心,并理解其成因; 2. 理解季风环流成因,知道东亚和南亚是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并识记其冬、夏季风向。 【复习预新】 1.热力环流:城市风(在图中,标明温度、气压以及环流方向) 2在图中,标明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及假设条件,并注意其所在纬度。 【教学过程】 【导入问题】: 观察图片思考:炎炎夏日的午后,你更愿意做哪种选择?并说明原因 【学生探究活动一】: 类比思考:海陆之间在冬夏季会出现什么现象?(从气温和气压角度分析) 读课本P36页“大陆空气柱”,完成下表: 观察:此时的气压与原本的气压带是否一致?如果以这两个气压柱位中心绘制出几条闭合的等压线,气压带还成带状分布吗?说明了什么对气压带的分布有影响? 【学生活动二】 阅读教材P37页1、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以北半球为例,从气温和气压角度分别找出海洋和陆地的高低压中心并观察其所处气压带)完成下表: 想:是什么原因使北半球冬、夏季气压带被切断,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南半球的气压带有没有被切断?为什么?气压中心分布有何特点? 分布特点及成因: 根本原因: 北半球——呈 分布 原因 面积大,海陆 分布, 海陆热力差异 南半球——呈 分布 原因 面积占优势,海陆热力差异 【学生活动三】 季风环流:读图1、想—形成原因 2、比—风向有何不同 3、论—根据源地,比较冷暖干湿(完成表格) 性质 风向 源地 性质 风向 源地 亚洲印度半岛和我国西南等地区 南亚季风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等地 东亚季风 分布地区 夏季风 冬季风 成因 项目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2.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 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 B.图示区域为海洋 C.图示区域为陆地 D.不能判断图示区域是海洋还是陆地 2.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亚欧大陆东部盛行东南季风 B.冰岛受到低气压中心控制 C.密西西比河正处于丰水期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气压带、风带南移,南半球为夏季,大陆上的温度要比同纬度海洋上高,图示地区比周围气温高,所以为陆地。第2题,读图可知30°S~40°S地区受到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时,为南半球的夏季,所以北半球为冬季,冰岛受到低气压中心控制。 答案: 1.C 2.B 右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读图完成3~5题。 3.若图中①为高气压中心,则( ) A.①为夏威夷高压 B.②为阿留申低压

C.③为亚速尔高压 D.④为亚洲高压 4.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 ) ①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②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③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④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①为高压中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盛行西北风B.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 C.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D.北京炎热多雨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③分别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上,②、④分别位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若①为高气压中心,则①为亚洲高压,②为阿留申低压,④为冰岛低压,亚速尔高压为夏季北大西洋上的气压活动中心。第4题,由于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第5题,当①为高压中心时,正值我国冬季,我国广大地区吹西北风;印度半岛吹东北风;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属温带季风气候的北京此时寒冷干燥。 答案: 3.B 4.C 5.A 读下图,回答6~7题。 6.关于赤道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置相对固定B.在其他大洲没有分布 C.天气状况单调D.气流下沉不感觉有风 7.图中K地盛行( )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解析:第6题,理解赤道无风带的成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赤道无风带是由于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气流辐合上升导致的。其位置并不固定,随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而移动,赤道无风带分布广泛,天气状况单调。第7题,K地地处南半球的信风带,盛行东南风。 答案: 6.C 7.A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教案Word版

题目:2.2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 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边几节的基础上继续的深化,应在学生理解前边一节的基础上引入本节内容,层层深入。本节 也是进一步学习大气知识的基础知识。学生对于本节内容 较难快速接受,因此要有耐心,结合练习题使学生深化对 气压带风带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进行解释,加强学生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 3使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对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两图示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3利用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 3.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 4.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法。 教学用具: 图表、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假设地表均匀的情况下,学习了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随季节的移动规律,然而真实的地表并不是均匀的,不仅有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区别,还有地形地貌的差异,所以事实上的气压带风带在地表的分布是比较复杂的。请同学们看书上36页活动题,这是简化了的世界地图,冬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随堂强化 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与陆地上气压中心会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我国大陆上常受高气压控制 B.冬季我国大陆常受低气压的控制 C.夏季我国大陆受低压控制,晴热少雨 D.夏季我国大陆常受高气压的控制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2~3题。 2.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 3.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读下图,图中圆柱为气压柱。据此回答4~5题。 4.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图表示冬季、高气压 B.b图表示冬季、低气压 C.a图表示夏季、低气压 D.b图表示夏季、高气压 5.a图中气压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A.极地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6.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________月。图中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该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处盛行____________季风,C处盛行________________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下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下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2.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 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一侧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该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教学设计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是在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上,将理想状态,不考虑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分布等形成的大气环流进一步复杂化,当考虑海陆分布的影响后,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会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尤其是北半球,这种影响体现的特别突出。“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案例的形式,说明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 重难点分析: ●重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及其影响;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课标分析: ●知识和技能: (1)理解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造成的气压中心变化及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2)了解我国受不同的气压中心控制下形成的不同气候; (3)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成因; (4)了解这些气候的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绘制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图示分析,让学生学会读图分析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3)通过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涉及的内容逻辑性较强,而学生地理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尚未得到发展,学习困难较大。热力环流、风的受力或近地面风的形成原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而降水气温的柱状曲线图,全球气候类型的名称和分布特征,全球海陆分布虽然是学生已学内容,但是遗忘的比较多了,应该给学生适当补充。通过前几节课逻辑推导能力的培养和紧密联系实际的分析过程,学生对学习地理的方法有了新认识和新的心理准备。 教学方法:(1)地图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对课本上四幅地图的判读、分析来实现,因为涉及到全球海陆分布的基础知识,而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故确定地图法为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 (2)此外还可用到引导启发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学习方法: (1)问题解决法:根据教师设置的情境,学生开动脑筋,主动发现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考、分析、探索、解决问题,达到启发创新思维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2)讨论探究法: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讨论、探究,达到学习成果共同分享、在快乐中得到提高的目的。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及方法 复习“三 圈环流”和气压带风的形成导入展示“三圈环流”于气压带风带形 成过程图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回顾

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说课稿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高一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第二课时内容。本节主要内容包括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三部分内容,基本上每一个内容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本节课主要学习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关键作用,应该是在在前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另外,也是为后面学习天气系统、洋流和全球气候变化变下基础和理论依据,是承前启后的纽带。关于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要注重通过教材中涉及的活动引导探究学习,以实现难点突破。活动中首先以北半球为例,在假设下垫面均匀,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不自转的前提下,形成单圈环流。这样既让学生复习了热力环流的知识,又很好地为三圈环流的形成做了铺垫,让学生认识到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也是在热力的基础上,假设下垫面均匀,太阳直射赤道,但是要考虑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而形成的。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画单圈环流和三圈环流,或者用动画演示,以让学生能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培养其绘示意图的能力。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后,进一步阐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发生

的季节移动规律,这种移动完全可以用动画的形成进行呈现,不用过多的进行讲解和分析。本节课紧接着上节课内容学习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二,说教学目标 1,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2,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转变的影响。 3,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影响 三,说重点和难点 重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北半球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转变的影响。 难点: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影响。 四,说教学过程 通过学生上黑板画图复习上节课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顺利导入新课。 过渡: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的,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比上述状况要复杂得多,气压带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在海陆相间的地带被破坏成块状,北半球尤为明显。地球上的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气候有很大影响。 活动题:指导学生思考课本36页活动题目,回答问题。学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教学设计姓名:黄莉莉班级:地理本1503 学号:20152604600 一,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是在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上,将理想状态,不考虑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分布等形成的大气环流进一步复杂化,当考虑海陆分布的影响后,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会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尤其是北半球,这种影响体现的特别突出。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涉及的内容逻辑性较强,而学生地理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尚未得到发展,学习困难较大。热力环流、风的受力或近地面风的形成原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而降水气温的柱状曲线图,全球气候类型的名称和分布特征,全球海陆分布虽然是学生已学内容,但是遗忘的比较多了,应该给学生适当补充。通过前几节课逻辑推导能力的培养和紧密联系实际的分析过程,学生对学习地理的方法有了新认识和新的心理准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及其影响;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造成的气压中心变化及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2)了解我国受不同的气压中心控制下形成的不同气候; (3)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成因; (4)了解这些气候的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绘制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图示分析,让学生学会读图分析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 (3)通过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高考地理高三历年真卷汇总复习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7

高考地理高三历年真卷汇总复习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读大陆空气柱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图表示冬季、高气压B.b图表示冬季、低气压 C.a图表示夏季、低气压D.b图表示夏季、高气压 2.a图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A.极地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1.A 2.B 2.a图中空气柱表示亚洲高压中心,它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故本题选B。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成因:_________差异。 2.气压分布 (1)北半球:7月,______________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使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1月,_________________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2)南半球:呈______________状分布。 3.影响中国的气压:冬季________________高压对我国影响显著;夏季西太平洋_________高压对

我国影响很大。 4.东亚季风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风向: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_________风。(3)性质: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 【参考答案】 1.海陆热力性质 2.(1)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2)带 3.蒙古—西伯利亚副热带 4.东南 读亚洲某月季风图,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B.b季风的风向是东北风 C.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 D.此时我国多受寒潮影响 2.该季节,下图中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冬夏季气压中心

高一地理必修1导学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二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学习目标定位】 提出疑问)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即海洋与陆地的比热容差异。海洋的比热容比陆地____,所以海洋增温与降温的速度都比陆 地____。 2、气压分布: 北半球冬季(1月):海洋降温____,陆地降温____→海洋气温较____,陆地气温较____→ 海洋气流_______,陆地气流______→海洋形成_______中心,陆地形成______中心。 北半球夏季(7月):海洋增温____,陆地增温____→海洋气温较____,陆地气温较____→ 海洋气流_______ ,陆地气流______→海洋形成_______中心,陆地形成______中心。 3、影响中国的气压: 冬季_______高压和夏季西太平洋_______对我国冬夏天气影响很大。 4、东亚季风: 成因:______________差异 风向:冬季盛行_______风;夏季盛行_______风。 性质:冬季风:_______;夏季风_______。 5、南亚季风: 成因: 风向:冬季盛行_______风;夏季盛行_______风。 性质:冬季风:_______;夏季风_______。 【我的疑惑】通过自主预习,你还存在什么疑问?请写在下面。 冬季风: 夏季风:

【核心要点探究】(探究策略:合作有序、积极参与使自己的价值在互动交流中体现出来) 探究一: 1、小组讨论总结,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绘制在下面图上。 2、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海陆分布有什么差异?它的气压带分布有何特征? 探究二: 1、绘图,Ⅰ在图中写出各大洲大洋名称。 Ⅱ在图中标出陆地和海洋的气压中心名称。 Ⅲ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季风风向。 2、只要是沿海地区就存在季风现象吗?为什么东亚地区季风最典型? 【随堂演练巩固】(独立思考、学以致用、提升能力)优化探究36页典型例题1. 【知识自我梳理】(自己动手绘写出本节课的主干知识联系树枝图——建构知识体系、达到事半功倍) 【学习自我评价】本节课学习我努力和我掌握的( )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冬季(1月) 夏季(7月)

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说课稿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说课稿 高级中学薛必美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高一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第二课时内容。本节主要内容包括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三部分内容,基本上每一个内容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本节课主要学习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关键作用,应该是在在前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另外,也是为后面学习天气系统、洋流和全球气候变化变下基础和理论依据,是承前启后的纽带。关于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要注重通过教材中涉及的活动引导探究学习,以实现难点突破。活动中首先以北半球为例,在假设下垫面均匀,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不自转的前提下,形成单圈环流。这样既让学生复习了热力环流的知识,又很好地为三圈环流的形成做了铺垫,让学生认识到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也是在热力的基础上,假设下垫面均匀,太阳直射赤道,但是要考虑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而形成的。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画单圈环流和三圈环流,或者用动画演示,以让学生能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培养其绘示意图的能力。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后,

进一步阐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发生的季节移动规律,这种移动完全可以用动画的形成进行呈现,不用过多的进行讲解和分析。本节课紧接着上节课内容学习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二,说教学目标 1,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2,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转变的影响。 3,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影响 三,说重点和难点 重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北半球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转变的影响。 难点: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影响。 四,说教学过程 通过学生上黑板画图复习上节课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顺利导入新课。 过渡: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的,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比上述状况要复杂得多,气压带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在海陆相间的地带被破坏成块状,北半球尤为明显。地球上的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气候有很大影响。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完成1~3题。 .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 ) .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季风能带来高温多雨的天气 .图中阴影所示气压中心为亚洲低压,是M地季风的源地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气压带代表(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8.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读下图,完成9~10题。 9.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 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B.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C.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D.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寒冷干燥 10.下列气候类型与M点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11.当亚欧大陆被大陆高气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热低压切断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 C.此时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 D.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 答案:B 12.7月份亚洲大陆分布的主要气压中心是( ) A.亚洲高压B.阿留申低压 C.印度低压 D.夏威夷高压 13.读下图,图中F地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