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汉语考点总结(黄伯荣廖序东教材)后附历年试题归纳集锦

现代汉语考点总结(黄伯荣廖序东教材)后附历年试题归纳集锦

现代汉语考点总结(黄伯荣廖序东教材)后附历年试题归纳集锦
现代汉语考点总结(黄伯荣廖序东教材)后附历年试题归纳集锦

现代汉语考点总结(黄伯荣廖序东教材)后附历年试题归纳集锦

一概论

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一),古代汉语

1,定义: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从时间上看,五四以前的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现在我们接触到的古代汉语是它三千多年来的书面语形式。

2,古代汉语的两种书面语形式:

(1)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2)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与口语直接联系的新的书面语言,今普通话书面形式的源头,9DC末期出现12、13DC成熟

3,古代汉语学习对象:文言文

(二),现代汉语

1,定义: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普通话和方言;(广义)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狭义)1955年确定

(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

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二、普通话和方言

(一),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是汉族人民在相互交往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通用语言,它是全体汉族人民间以及汉族和兄弟民族间,中

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交际用语。是在同一民族内部通过长期相互交往在方言的基础上逐渐自然形成的。

(汉语方言只是为某一地区人民使用的语言,不仅在社会交际作用方面处于从属地位,而且在自身发

展趋势中也是向普通话靠拢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

1,口语:以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

共同口语形式比书面语晚出现,最晚14DC,“官话”(一种全民族公用的语言)在北方话基础上开始形

成,清朝时已全国通行。

2,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形式;

(其源头:白话文)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通行全国。

3,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使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

“国语运动”(由汉语拼音运动引发)使民国初年“国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统一口语的

读音)代替了“官话”。

(三),现代汉语七种主要方言:

七种方言的划分并非地理划分,其主要依据方言的共同语音特点;方言间亲疏关系不同,闽、粤方言与

共同语差别最大,其后依次是吴方言、客、赣、湘;按使用人口排列:北方言》吴方言》粤方言》湘方

言》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

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别:语音最突出,词汇次之,语法最小

1,北方话:北京话为代表,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在汉语各方言中分布地区最广,使用人口最多,占约汉族人口总数70%

包括四个次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徐州,蚌埠)(2),西北方言

(3),西南方言(4),江淮方言(长江以北,淮河以南)

2,吴方言(江浙话):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8000多万,占汉族人口8.4%,第二大方言;

分布在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不包括镇江)以及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

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不包括西北角),人口4600多万,占汉族人口的5%,处于赣方言、西南方言及客家方言包围中,内部分歧大,有些地区更接近于赣方言和西南方言。

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湖北省东南小片地区。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对赣方言的形成产生影响,长期又受临近方言影响,赣方言特征不明显。使用人口2000多万,约占汉族

人口2.4%。

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3700万书用人口,占汉族人口4%;分布在闽、粤、赣三省的边缘地带。中原人南迁形成。

6,闽方言:汉语方言中内部分歧最大,语音现象最复杂的方言,一般分为闽南方言和闽北方言两大支系;

使用人口4000万以上,约占汉族人口4.2%;细分为三个次方言:(1)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包括福建南部,广东东部潮汕地区,海南大部分,浙江南部一些地区,台湾(2)闽东方言:以福州话

为代表,分布在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以福安为中心的山区;(3)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分

布在福建北部山区。此外,南洋群岛上有华侨使用闽方言

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省中部、西南部,广西东南及港澳地区,海外华侨等;使用人数5000万左右,约占汉族人口5%。

(四),推广普通话

原因:(1)民族共同语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程度不够,方言分歧严重

针对不同对象,对学习普通话分级要求(三级);

注意事项:除注意语音规范外,还要注意词汇规范

工作进展:语音—《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

词汇—《现代汉语词典》

三、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

现代汉语的特点是根据比较,归纳总结出来的,比较的对象有:

历时比较:同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比较

共时比较:同世界其他民族语言比较

(一)语音特点

1,每1音节都有声调(声、韵、调是汉语音节3要素,其中声调是音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没有复辅音(辅音以清辅音为主,浊辅音只有m, l,r,n;而英语和古代汉语有)

3,元音占优势(任一音节必有韵母,任一韵母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元音)

4,没有入声(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有,入声在现代汉语中归并在平、上、去三个声调中,但一些方言中仍保留入声声调)

(二)词汇特点

1,以单音节词根和根词为主;

2,双音节词占优势(汉语多采用词根复合构词法创造新词,双音节词具有音节对称和谐的美感)

3,多音节词语中四字格为主(与双音节词占优势有关,也与汉语偶数节律习惯有关)(三)语法特点

1,词形没有形态变化

2,复合词为主

3,量词丰富

4,存在兼类词(如动词兼名词等)

5,句法与词法的一致性(如:水土流失、提高等;该特点对汉语学习和使用提供了方便,但易出现词和短语划界限不清问题)

6,语序和虚词是主要语法手段(用相同词,语序不同意思不同,如:我要学—要我学;使用介词不同,意思不同,如:我把他打了—我被他打了)

(四)语用不同

1,现代汉语具有意会性(求简明、达意,不一定求句子结构完整)

2,依靠语境相处歧义(如:咬死了猎人的狗)

(五)修辞特点

1,采用汉字构形特点(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2,音节结构整齐(双声、叠韵、压韵、对偶等修辞格式都具有音节结构整齐的特点)

3,具有民族文化特色(歇后语、成语等)

(六)信息处理特点

1,汉字属于大字符集(与拼音文字比,字型技术和标准化方面困难)

2,存在词语切分问题

3,存在词性标注问题

4,大陆、台湾的统一和规范(外用借词同源异形,常用词语也有区别)

二语音1[1]

一、汉语语音概说

(一)基本概念

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一个音节如果按音色的不同进一步划分,就会得到一个个最小的各有特色的单位,这就是音素。(如“老”可以划分出l, a ,o三个音素)音素

可以分为:辅音2[2]和元音3[3]。

2,音节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人的听觉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每发一个音节时,发音器官的肌肉,特别是喉部肌肉都明显的紧张一下,每次肌肉的紧张度增而复减,就形成一个音节;一般来说一个汉

字就代表一个音节。(也有例外,:“天儿” tianr)

3,声母、韵母、声调

汉语传统分析方法:把一个音节分析成声母、韵母两部分,再加上一个贯通整个音节的声调

(1),声母:音节开头的辅音。(如以元音开头,叫做“零声母”,例如“安an”,辅音不完全是声母,有的做韵尾,如nin中)

(2),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零声母音节整个由韵母构成)韵母有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的,如:大da,夏xia,也有由元音带辅音一起构成的,如,单dan;

(3),声调: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二)汉语语音的特点

汉语在语音方面的特点是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

音乐性的特点。

1,辅音的特点:没有复辅音(音节中没有2个或2个以上辅音连在一起),因此,音节结构形式整齐,界限分明;

2,元音的特点:元音占优势,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元音不可少,只有极个别是由辅音单独构成,如:口恩,是由单个辅音组成;因为元音多,所以汉语语音中乐音成分大。

3,声调的特点:有声调,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它使音节界限分明,富于高低变化,形成汉语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

(三)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总结了过去各种汉语注音法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后设计和制

定的一套汉语记音符号。1958年2月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推行全国。

1,方案的基本内容

(1),字母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共26个)

(2),声母表(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共21个)

(3),韵母表(35个)

(4),声调符号: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标注在主要母音上)

(5),隔音符号:a o 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如pi’ao 皮袄。

2,方案的优点及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1)优点:A 符号数目少,26个基本字母;

B 采用国际通行拉丁字母,书写方便,便于国际交流;

C 字母音素化,记录、分析语音准确灵活;

(2)作用:A 给汉字注音(过去用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

法给汉字注音,但都有缺点

B 用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帮助教学矫正读音)

C 用作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用来音译人名、

地名、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等

二、声母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4[4](7类)

1,双唇音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的音(b p m)

2,唇齿音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形成的音(f)

3,舌尖前音舌尖抵住或接近上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z c s)

4,舌尖中音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d t n l)

5,舌尖后音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zh

ch sh r)

6,舌面音舌面前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j q x)

7,舌根音(舌面后音)舌根抵住或就接近硬腭,阻碍气流而形成的

(g k h)

(二)声母的发音方法

(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可从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三个方面看)

1,阻碍的方式:声母发音阻碍形成过程三阶段:成阻——阻碍开始形成。持阻——阻碍持续。除阻——阻碍接触

根据成阻和除阻的不同方式,声母阻碍方式分为:

(1)塞音 b p d t g k 发音部位形成闭塞爆发成声

(2)擦音 f s sh r x h 发音部位接近摩擦成声

(3)塞擦音 z c zh ch j q 先破裂再摩擦

(4)鼻音 m n 发音部位完全闭塞,鼻腔发音

(5)边音 l 气流从舌尖两边或一边通过发音

2,声带是否颤动

(1)清音声带不颤动透出的气流不带音共17个清音

(2)浊音声带颤动透出的气流带音共 m n l r 4个

3,气流的强弱

(按乎出气流强弱,把塞音和塞擦音分为送气和不送气)

(1)送气音乎出气流强 p t k c ch q 6个

(2)不送气音 b d g z zh j 共6 个

5[5]

(一)单元音韵母发音要领:发音时舌位、唇形以及开口度始终保持不变(10个单元音韵母)1,舌面单韵母 7个,主要由舌位7[7]高低,前后以及嘴唇形状来决定。

(1)舌位高低(舌位高口腔开口度小)

A 高元音 I u ü(闭元音)

B 半高元音 e o 半闭元音

C 低元音 a 低元音

(2)舌位前后

A 前元音 I ü

B 央元音 e

C 后元音 u o

(3)圆唇不圆唇

A 圆唇u ü o

B不圆唇 I a

2,特殊元音韵母

(1)–i 分舌尖前和舌尖后,舌尖前的i 在zcs后,舌尖后在zhchsh后

(2)er 卷舌元音仍是单韵母,r不代表音素只代表卷舌动作。

(二)、复元音韵母的构成及发音要领 13个复元音韵母

复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它的发音是由第一个元音的发音状况向第二个元音

的发音状况的过度;

1,构成:不是元音简单相加,而是元音有机结合,构成复韵母的元音在口腔开口度和声音的响亮程度上不同:

(1)韵腹声音响亮的

A前响复元音韵母 ai ei ao ou “该黑好楼” 4个

无韵头

B 后响复元音韵母 ia ua uo ie üe 5个“下瓜国节缺”

无韵尾

C 中响复元音韵母 uai uei uao iou 4个“俏归肖优”

(2)韵头:处于声母和韵腹间,又叫介音、介母,仅i u ü可充当韵头,且其后还要出现其他元音

(3)韵尾:复韵母中的韵尾仅限I u,鼻韵母中的韵尾只是n ng

韵母内部,韵腹不可少,一般由开口度较大的元音充当

2,复韵母发音要领:从一个元音的发音状况快速向另一个元音的发音状况过渡,舌位高低前后、

口腔开闭、唇形圆展都是逐渐变动的,中间应该有过渡音;同时气流不中断,中间没有明显界限,

发音要形成一个整体。8[8]

(三)、鼻韵母的构成及发音要领(又叫鼻音尾韵母共16个)

1,构成9[9]

(1)前鼻尾韵:元音和前鼻音组成 8个

(2)后鼻尾韵:元音和后鼻音组成 8个

2,发音特点:

(1)元音后的鼻辅音的鼻音色彩逐渐加强,逐渐由元音发音状态向鼻辅音过度,最后发音

部位闭塞,形成鼻辅音;

(2)鼻辅音韵尾发音时,除阻阶段不发音,所以叫‘唯闭音’

(四)、元音 a e i u的发音变化

1,a 前、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向大开,舌头前伸、前舌面下降到最低,嘴唇成自然状态,如:大,他

2,e

A:[γ]时,后、半高、不圆唇,口腔半闭、舌头后缩、后舌面升至半高程度,嘴唇向两旁展开,如渴、饿

B:[ε]时,前,半低,不圆唇,如:诶

3,i 前、高、不圆,口腔开度小,舌头前伸,舌尖面上升接近硬腭,气流通路狭窄但不发生摩擦,嘴角尽量向两旁展开成扁平状,如:一、笔。

4,u 后、高、圆唇,口腔开度小,舌头后缩,舌面上升接近软腭,气流通路狭窄但不发生摩擦,嘴唇撮圆成小孔,如:吴、湖

(五)韵母总表

四、声调

(一)调值和调类

1,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调值特点:

A 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但决定调值的是相对音高10[10]而非绝对音高

B 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中间没有停顿和跳跃;

(2)调值标记方法:“五度标记法”(最高5度,半高4度,中音3度,半低2度,低音1度)2,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一起建立的类(4种)

(3)阴平:(高平调、55调)高而平,5度到5度,声音较高,无升降变化,如司、机

(4)阳平:(高升调、35调)由中音升到高音,3到5度,如人民;

(5)上声:(降升调,214调)半低先降到低音然后升到半高,2度-1度-4度,先降后升,调值214,如,古典,展览;

(6)去声:(全降调、51调)由高音降到低音,5度-1度,全降调,调值51,如:胜利,闭幕。

3,普通话的四声:一平、二升、三曲、四降

4,五度标记法:用5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

五、音节

(一)汉语音节的结构

普通话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

(二)汉语音节结构特点:

1,一个音节最多由四个音素组成;

2,构成汉语音节,声调和韵腹不可少,声母、韵头、韵味则可有可无;

3,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

4,音节可以没有辅音,如:藕,如有辅音则不单独出现,且在音节中的位置比较固定,开头或末尾。

(三)汉语音节的拼写规则11[11]

1,y 、w的使用

(1),韵母表中i行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用y开头,如ya牙;

(2),韵母表中u行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用w开头,如wo我

(3),韵母表中ü行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用y开头,

2,隔音符号的使用:

a o 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如音节界限混淆,要用隔音符号;

3,省写

(1),韵母 iou uei uen的省写,如前有声母则写成,iu ui un 牛归论

如无声母,用y w开头,写成ou ei en

(2),ü上两点的省略,和n l以外声母拼写时省去;

4,标调法

(1),声调符号要标在第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上;

(2),在iu,ui两韵母中,标在后面的字母上;

(3),标号在i上小点要省去;

(4),轻声不标调;

六、语流音变12[12]和语调

(一)汉语的语流音变

1,轻声: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在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与音强、音长、音高、音色都有关系。

一般来说,任何一种声调的字,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失去原来声调,变读轻声。其物理属性变化是: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1),它在音高上的表现因受前一个字的声调的影响而不是固定的。上声后最高,平声偏低,去声最低,调值发生改变

(2)轻声引起音色变化:

A :使不送气的清塞音和清塞擦音浊音化,如爸爸

B :一些较高或较低元音向央元音靠拢,韵母变含混如:棉花的花

C:有的韵母甚至脱落,如豆腐实际读音为 douf

2,儿化:

指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儿化韵。非儿化韵母可叫平舌韵。儿化并非单纯语音现象,它和语法、词汇也有密切关系,有区别词义、词性、感情色彩作用

变化情况:

(1),音节末尾是a o e u 的韵母直接卷舌,如豆芽儿

(2),韵味是i,n的(in ün除外),丢掉韵尾,主要元音卷舌,

如冰棍儿的uen

(3),韵母是in ün 去韵尾,加[er],如手印儿[ier]

(4),韵母是I ü加[er],如玩意儿[ier]

(5),韵母是-i的,韵母变[er]

(6),韵母是ng的,去韵尾,韵腹鼻化,并卷舌,如,胡同儿

(7),韵母是ing的,去韵尾,加上鼻化[~er],如眼镜儿

3,变调:

在语流中,有写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变化,与单字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就是变调,多由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引起。常见变调有:

(1),上声的变调(单念或词尾时上声字声调不变,在一些情况下变阳平或半上声)

A: 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变阳平, 如旅馆,水果, 在原来时上声改读了轻声的字音前,有变阳平,如小姐可以,打扫 ,也有变半上声如奶奶,耳朵, 椅子等;

B:在非上声前变半上声,调值变214尾21,如火车\语言\感谢\尾巴

(2),“一”、“不”的变调:

A:“一”、“不”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

B:在去声前,一律变阳平,如一定、一路、一次、不是、不要;

C:在非去声前,一变去声,“不“仍读去声,如一点,一天,不同

D:“一”、“不”嵌在相同动词的中间或肯定否定连用时,变轻声,如想一想、想不想,去不去

4,“啊”的变读:用在句尾的语气词“啊”(a),由于受到前面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常发生‘同化’、‘增音’等音变现象。

(1),前面是i,ü时,读ya,写成‘呀’,

如,你快来呀(lai ya);好大的雨呀,(yu ya)

(2),前面音素时u,包括ao,iao,写成‘哇’

如:这么多书哇(shu wa);多好哇(hao wa)

(3),前面音素时n时读na,写成‘哪’

如:这么多人哪 ren na

(4),前面音素时ng时读nga,仍写‘啊’

使劲唱啊,chang nga 你到底行不行啊 xing nga

(5),前面音素时-i时读ra,写成‘啊‘

如:多好的同志啊 zhi ra,怎么回事啊 shi ra

(6),前面音素是-I[]时读za,写‘啊‘

如:谁家的兔子啊,zi za;你到底去过几次啊,ci za

(7),如果前面是a o ,(ao,iao除外)e、^e,就在啊前家i,成为ya,写成呀,如,原来是他呀,taya,好热呀,reya

(二)汉语语调13[13]

1,重音:出现在句子中,不涉及词的意义,只和全句的意义有关

(1),语法重音:说话时自然有的,出现在什么地方有规律性,语法重音变化,会改变句子意义;

(2),逻辑重音:(强调重音)出现无规则,随说话人表达要求变化,一般只起强调、突出作用,不改

变句子基本意义;

2,句调:全句声音的高低升降是语调主干,最能表达说话人态度和感情

(1)降调:句尾降低的调子,一般用于话已经说完的句子,表示陈述、感叹、请求等语气

(2)升调句尾升起调子,表达意思还没完全说完,让人注意后面,表疑问,惊异、号召等;问句升调比分句高,

句尾调子高低升降可以表示分句间,句子间的关系,如你上哪儿?/,他上哪儿?/(并列关系)你上

哪儿、他上哪儿、(承接关系)

3,停顿:句子内部,句子之间声音上的间歇,一段语流在什么地方停顿是由表达上的需要确定的,一般只有关系不密切的词群间才有停顿。音节少的节拍群说得慢些,多的说得快些,停顿划分了语流段落,段

落长短,对句子意义和语法结构都有影响

七、语音规范

(一)语音规范的标准

1,异读词的规范问题

(1)异义异读如:音乐快乐畜牧——牲畜

(2)同义异读如:遍 bian pian

(3)部分同义异读如:装订的订可以读ding4也可以读ding1;

2,异读词的分类

(1)声母不同的异读词如:波浪 bo po

(2)韵母不同的异读词如:熟练 shu shou

(3)声调不同的异读词如:召集 zhao1 zhao3

(4)其他,如:畸形 ji qi

3,异读产生原因:

(1)读书音与口语音分歧

(2)受方言影响

(3)误读造成

(4)北京语音自己特殊的发展,如:危读 wei3

4,异读词读音原则(1956成立普通话审音委员会)

(1)审音以词为对象,不以字

(2)审音标准,根据北京音系,但不是每字都用北京话读法(虽不合语音发展规律,但通行,北方方言用广泛,所以可以采用)

(3)四呼不同的异读字原则上以符合语音发展规律的为准;

(4)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在北京话里声调如有异读,而其中一个唯阴平,则采用阴平,如息 xi1,不用xi2

1963年发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总表初稿》,1985年本着便于普通话学习、约定俗成、承认现实,重新

审定初稿中的读音,

A :修订原表读音 41条

B:增补词条 36条

C:删除词条

5,轻声和儿化的规范问题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1994年

1,试卷由四个测试构成:100个单音节字词、50个双音节词语、(判断测试)、作品朗读、说话。

2,等级标准:

(1):一级甲等错误率3% 96.9

(2):一级乙等错误率8% 91.9

(3):二级甲等错误率13% 86.8

(4):二级乙等错误率20% 79.8

(5):三级甲等错误率30% 69.7

(6):三级乙等错误率40% 59.7

三词汇

一、汉语词汇概说

(一)什么是词汇:语言里所有的词和固定用语的总汇。

(二)词汇单位:

1,语素

1.1 定义: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2 语素类型:

(1)按音节分: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

(2)按构词能力分:

A :自由语素能独立成词

(特例有:了、吗、吧不能语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2,词

2.1 定义: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2 语素、字与词的关系:

(1)一个字代表一个词,同时代表一个语素,如山、水

(2)两个以上的字表示一个词,其中的字各代表一个语素,如人民、建设、建设者等

(3)词由2个以上字表示,但各个字没意思,只表示一个音节,各自不代表语素,如:巧克力、玻璃

(4)一个字代表不同词,如:米饭厘米中的米,这样的字代表不同语素。(有同形同音,同形异音如:重,不同的读法也代表不同语素)

(5)不同的字表示同一词,如展转——辗转

3,固定词组14[14]

3.1 专名

(1)专门词语,如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关名北京大学 ;

(2)术语,如法律术语:地方性法规医学术语:病理切片行业语;

(3)行业语,如摄影用语曝光量, 防红眼.

3.2 熟语:也叫固定结构,固定词组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是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

构造比词复杂,一般是短语或句子结构,但格式和构成成分比较固定,意义往往有整体性,一般也作语

言建筑材料使用。

二、汉语词的构造

(一)单音词和复音词(按音节划分)

1,单音词

2,复音词

(二)词根和词缀

1,词根: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

2,词缀:在词根上边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

(三)单纯词

1,定义: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有单音节和多音节的,不管有多少音节,个音节本身没意义,合起来才有意义。

2,单音节单纯词:天、人、好

3,多音节单纯词:

(1)联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能拆开

A:双声:2音节声母同,如,参差,忐忑,仿佛

B:叠韵:2音节韵母同,如,彷徨、烂漫、骆驼

C:其他:蝴蝶、芙蓉

(2)叠音词 2相同音节相叠如,姥姥、奶奶、饽饽

(3)音译外来词如,卡通、沙发

(四)合成词

1,定义:两个或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可以分为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

2,合成词构成方式:

(1)复合式:至少有两个不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根据词根间的关系不同,又可以分为:

A:联合型并列式,在意义上两个语素地位平等,如道路、开关、动静

B:偏正型:前一词根限制、修饰后一词根,如,火车、雪白

C:补充式: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如:提高,人口

D:动宾式:如管家、达标

E:主谓式:如日食年轻

(2)附加式:

由一个表示具体意义的词根和一个表示附加意义的词缀组成

A:词缀+词根:老虎、阿姨

B:词根+词缀:桌子、弹性、木头、优化

C:词根+叠音词缀:绿油油、喜洋洋

(3)重叠式:两个相同词根相叠而成,如爸爸、妈妈、偏偏、仅仅

(五)简称

1,什么是简称:把长的词语减缩或紧缩成短的词语,如北大、清华

2,简称的方式:

(1)减缩只截取原词语的部分词语,常在指称几个并列事物用,如:中美、文史哲等

(2)紧缩抽出原词语用有代表型的词语组成简称

A:原词第一个语素组成:劳模、基建、初中

B:第一词第一语素+最后词最后语素:扫盲、军属

C:第一词第二语素+最后词第一语素:民警、厂矿、理化

(3)抽出原词中共同部分,或概括原来几个词表现的共性加一个数字成简称。如:四化、三好、

七窍

三、词义

(一)什么是词义:

词的内容,词有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形式是语音,内容是词义

(二)词义的性质:

1,客观性,客观存在的现象和事物是构成词义的基础或根据

2,概括性,抓住整类事物或现象共同的本质的特点,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点

3,社会性:使用同一语言社会成员长期实践过程中确定下来的,是约定俗成的

4,模糊性:指词义的界限不清楚。是客观事物连续性的反映,高矮

5,民族性:词义概括的对象可以不同,由此产生词义的民族性

(三)词义的构成

1,理性义指词义中同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也叫概念义,词典对词目所作的解释,只要是理性义,是词义中主要部分

2,附属义色彩义

(1)感情色彩贬义、褒义

(2)语体色彩文体色彩书面——口语

(3)形象色彩如:牵牛花眼镜蛇鸡冠花

(四)单义词多义词和同音词

1,单义词

1.1 定义:只有一个义项15[15]的词

1.2 种类:(1)事物名称:桌子、铅笔

(2)专有名称:北京、鲁迅

(3)外来词:沙发

(4)科学术语:原子核

2,多义词

2.1定义:有两个以上义项的词,义项地位不平等,一个是基本义项

2.2 词的基本意义、引申意义、比喻意义

(1)基本意义:词中的基本、常用的意义,其他义项都是由这个义项直接或间接发展转化来的

(2)引申意义:在基本意义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形成的意义。

(3)比喻义:借用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来比喻另一个事物,如:包袱

(比喻意义和借喻的区别,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临时性的)

3,同音词

3.1 定义:发音相同的词,同形同音,异形同音

3.2 同音词和多义词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同形同义的同音词容易与多义词混淆

(2)区别: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之间有联系,而同形同音词意义间屋联系,如:别有3个意思,但都

不联系,而花有几个联系的意义,所以是多义词

(五)同义词和反义词

1,同义词

1.1定义: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如演讲—讲演,着急—焦急,广义的同义词包括等义词和近

义词两种,狭义的专指近义词;近义词是同义词中最重要和最有特色的一类。

1.2同义词的辨析:

(1)意义方面差别:A:意义轻重不同,如着急—焦急

B:范围大小不同,如:时代-时期

C:集体与个体不同:如:人口和人

(2)色彩方面差别:A:感情色彩不同,如团结—勾结

B:语体色彩不同:母亲—妈妈

(3)用法方面差别:

A:搭配对象不同,如:美丽——漂亮,爱戴和爱护,前者搭配对象只能是人,后者可

以是物也可以是人

B: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如忽然(副词)突然(形容词)

2,反义词

2.1 定义两个理性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在意义上形成反义关系

2.2 类型

(1)绝对反义词互补反义词,意义上相互排斥,如生—死

(2)相对反义词:极性反义词意义上对立,但否定甲不一定就是肯定乙,如大-小,这类词反映的概念之间,有能够居间性的概念存在。

四、汉语词汇的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1,基本词汇:千百年前就产生,一直应用到现代,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一部分词,其特点有:稳固性、普遍

性、构词能力强

2,一般词汇: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数量比基本词汇大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并非截然分开

(二)熟语

1,熟语及构成(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

2,成语

2.1 定义熟语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简洁而意思精练,大多是历史故事、古代寓言的概括,或是书面语

言中的名句形成;

2.2 成语的特点:形式简洁、意思精练,结构多样,如并列、偏正等、形象鲜明,有很强表达作用

3,惯用语:表达一种习惯意义的固定词组,如吃老本开后门等

3.1 惯用语的构成;3个语素组成居多

3.2 惯用语的特点:大多是述宾结构,中间可以插入词语,也可以颠倒语序,意义不便,惯用语形象、精

练,应用灵活广泛

4,歇后语: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由两部分组成,有时只说上半、下半略去

4.1 歇后语的构成:上半——形象表述,下半——解释形象表述的含义,然后借比喻或双关,表达它的实

际意义

4.2 特点:形象风趣

(三)词汇系统的发展变化

1,新词的产生

(1)新词是随着社会发展产生的,用新的形式表示新的内容,一般都利用原有的语素,按照原有的构

词方式来创造,新词出现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为社会所接受,才能再语言中扎下根来,各个历史

时期都会出现一些新词;

(2)新词和词汇新义不同,生造词和新词也不同

2,旧词的消亡

3,词义的演变

(1)词义扩大:如河收获等

(2)词义缩小:如臭批判

(3)词义转移:表示甲类对象的词专用指称与之有关的乙类对象的词

如走,古代指跑或逃跑,现在指行走;消息古代指胜衰更替

五、词典

(一)词典的种类

1,百科词典

(1)综合性百科词典——百科全书,详尽解释各学科各方面的术语词语,篇幅巨大;《永乐大典》第一部综合性百科词典

(2)专科性百科词典——学科百科词典,解释某一学科的名词术语

2,语文词典:结实说明语言词语的词典,说明词语的读音、书写形式、意义、语法等

(1)单语词典

A:现代词典

B:历史、词源词典,如《词源》

C:方言词典,如《汉语方言大词典》

D:同韵词典如《中华新韵》

E:熟语词典

F:同义词典

(2)双语词典

(二)词典的使用

(1)用同义近义词释义

(2)用反义词或有关词语的否定式

(3)定义式释义

(4)具体说明描写词义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或性状特征

(5)用形容。。。。。。的样子来帮助说明描写

(6)明指比喻义

六、词汇规范化:

(一)词汇规范化的原则

根据现代汉语的发展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词汇方面的标准,以便更充分地发挥汉语的社交作用,促使汉语

向健康方向发展,具体就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舍弃北方方言中某些过于土俗的词语,采用比较通行的

词,同时适当吸收一些方言、古语和外来词,抵制生造词,从而消除词汇方面的分歧现象,建立一个全

国一致的规范标准。

(二)词汇规范化的内容

1,方言词的规范

3,外来词的规范:原则能用汉语固有语素表达清楚的就不用外来词

4,行业词语的规范:

(三)异形词的整理:

2002年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包含338组词和固定短语,附录44

1,定义: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

2,整理原则:

(1)通用原则

(2)理据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例:装潢

四语法

一、汉语语法概说

(一)什么是语法

包括2层含义,(1):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即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则;(2)指对语反结构规则的研究和描写,即语法学;语法可以分为词法和句法两部分

(二)语法单位:语言分析所必须,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

1,语素、词、词组、句子

2,汉语四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

语素是构词单位,词和词组是造句单位,句子是语言的运用单位;

(三)汉语语法的特点

1,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

2,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词可当几类句法成分,一中句法成分可以有几类词充当)

3,词组的构造规则和句子的构造规则基本一致

4,有丰富的量词

5,有复杂的补语系统

*,语序和虚词是主要语法手段

二、汉语词类

(一)什么是词类:根据词的语法性质分出的类,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意义和形态,语法功能是最基本依据。

(二)词类划分的依据:

(1)功能(语法功能):

A: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法成分,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就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的为虚词。

B:词的组合能力,即实词可和哪些实词组合,虚词能和哪些实词和短语组合,组合后是舍命关系,表示什么语法意义。

(2)意义并非具体词义而是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如名词动词等

(3)形态 A:构形形态如重叠,B:构词形态,如能否加词缀

(三)现代汉语词类概貌

1,实词与虚词

(1)实词:意义比较实在、易于捉摸、体会,能充当句法成分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状态词、区别词)

(2)虚词:主要起语法上的组合作用,意义比较虚灵

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象声词

2,体词和位词

(1)体词:在句子中主要不作谓语的词,包:名、代、数、量

(2)谓词:句子中主要做谓语,包括:动词、形容词

(四)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

1,名词主要语法功能

(1)做主语、宾语

(2)大多数可接受数量词修饰,一本书

(3)一般不接受副词修饰,如不可以说:很桌子

(4)汉语中名词无数的语法范畴,只在人名词后加“们”表多数

(5)少数名词可重叠,如人人等

2,名词的分类:

分普通、专有(黄河)、集体(人类)、抽象(水平)名词四类

3,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

(1)时间词:表示时间的名词,如星期一,经常做状语

(2)处所词:表示处所的词,如北京外屋

B:合成方位词如:上面东南

(五)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1,动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1)做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一般可以用“不”来否定,多数可以用“没”否定

(3)后可带“着、了、过”等表示时态

2,动词的几个小类

2.1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按能不能带受事宾语区分

2.2助动词(能愿动词)如:能、愿意、应该

2.3趋向动词:可单独做谓语或谓语中心,经常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做趋向补语,如他跑[出去]

了。分:简单趋向动词(上、下、来、去)和复杂趋向动词(起来、出去)

2.4自主动词、非自主动词

(1)自主动词:所谓"自主",是说行为动作是动作者能主观决定并自由支配的、有意识的,如“看、听、买、学习、分析”等都可以进入“来/去+动词+宾语+来/去”这一格式,能进入"别……"

和"别……了"两种格式;)、"一下"表示不定短时量时,只能出现在自主动词后面;表示方式

的副词,如"亲自、特地、专程、大力,暗暗、大肆、"等,都能修饰动作动词作状语,但是

这些副词只能修饰自主动词,不能修饰非自主动词。能带上宾语构成祈使句(2)非自主动词:行为动作是动作者无法决定和支配的、无意识的行为动作,如“病、懂、怕、漏、淋”等都不可以进入上述格式。不能构成祈使句

3,动词的重叠

分三种类型:(1)单音节AA

(2)一般双音节ABAB

(3)动宾式双音节 AAB ,如唱唱歌

(4)动词重叠式中嵌“了”、“一”形成变体如看一看

4,离合词

4.1什么是离合词

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词,也有人认为合起来用时是一个词,分开用时是两个词,主要是动宾式的一

些词,如毕业、见面、结婚等,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难处理的一个问题,也是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

一个问题,有人认为,离则为词组,合则为离合词,一般离合词都是由两个成词语素(自由语素)

构成

又称“词组词”,指形式上或人们的感觉上像词,但在结构的组合性和意义的搭配上又接近词组的

特殊的语汇单位

4.2离合词的用法

4.3离合词和短语的区别:(主要是与双音节动宾短语区别)

(1)联系:离合词兼有词和短语16[16]的双重性质。离合词中间插入东西就成为了短语,如睡觉、睡了一个觉等

(2)区别:A:离合词含粘着语素,短语不含,如注意、贷款

B:搭配严格受限,即一个动词性成分只能与一个名词性成分组合,或一个名词性成分只能与一个动词性成分组合的动名组合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例如动词性成

分“毕”、“叹”、“聊”、“起”在各自相应的义项上,分别只能与名词性成分“业”、

“气”、“天儿”、“哄”相组合;名词性成分“眠”、“殃”、“光”、“旱”在各自相应

的义项上,前面也分别只能与动词性成分“失”、“遭”、“沾”、“抗”组合。

C:非动宾式而用如动宾式的动名组合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如“鞠躬,洗澡,游泳,睡觉,游行,考试,登记”等。这些词本来不是动宾式,而是联合式,后来

却被人们用作动宾式,带有一种“强制转换”的意味,而且多是得到人们普遍认可

的离合词。

D:可以扩展有兼属名词或形容词的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把这些兼类词视为离合词,一方面因为其中有些是比较典型的离合词,如“放心,争气,签名,吃惊”

等,另一方面也可以这样去理解,即这些词本来是名词或形容词(在大多数情况下

它们也确实是被当作名、形来用的),也是由于一种“强制转换”的作用才产生了这

种离合词的用法。

总之:还是主要把离合词看作词,与词组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但是它们又可以扩展,不同于一般的词,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词。汉语词的双音节化的趋向决定了“合”是离合词的原式和常例,词语使用的灵活性又使离合词产生了“离”的变式和特例。也可以理解成离合词是“词与词组之间的中间状态成分”,这使它产生了原式与变式,常例与特例两种不同形态。但是,我们不能将其视为词组,也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合起来是一个词,两段分开了,就是两个词。”

(六)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

1,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作定语、谓语、状语、补语、主语、宾语

2,形容词的基本类别(按表达功能分)

2.2状态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表示事物的状态

3,形容词的重叠

(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 AA 第二个音节可以儿化,作状语、补语时表示程度很深如我要走得远远的,作定语时描写作用强,弯弯的眉;

(2)双音节:AABB 干干净净 A里AB 糊里糊涂罗里罗嗦等,后一个有厌恶、轻蔑的意味

(3)当形容词由一个名词语素和一个形容词语素构成时 ABAB 如

雪白雪白

4,名词、动词、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主要区别

(1)动词、形容词都能作谓语如我看,飞机快,名词一般不直接作谓语

(2)动词、形容词可以作述补结构中的述语,可带补语,如看清楚,小级了,名词则不能,

(3)名词一般可以直接作另一个名词的定语,又能直接受别的名词修饰,如木头桌子、桌子样式等。动词没此特点,形容词也不能直接受名词修饰

(4)动词、形容词前一般能加“不”表示否定。名词前不可

(5)动词、形容词后一般可以加动态助词“了”,名词一般不加

(6)名词前可加数量词作定义,动词、形容词不可;

(7)动词一般带宾语,形容词不可;形容词都可受程度副词“很”修饰,动词不能;形容词可直接作定语,动词能

(8)动词和形容词重叠不同;

(七)区别词:如公-母男=女在意义上有区别事物的作用

1,区别词的语法功能:只能直接修饰名词或跟结构助词“的”组合,或彼此组合成联合结构,如公私兼顾

2,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区别:不受“不”“很”修饰,不能作谓语、补语也不能带补语。

(八)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

1,数词的语法功能: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修饰名词时后面要加量词,如三本书

2,数词的分类:

(1)基数词:表示数目,包括概数,如两三个,十一前后

(2)序数词:表示事物的顺序,一般数字前加“第”或初+整数

3,称数的方法:

(1)表示数目增加:“增加了/到、增长了/到、上升了/到”,了表示净增数

(2)表示数目减少:如从一百减少到十,只能用分数,不能说减少了九倍,减少到一倍;

(九)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计量单位

1,量词的语法功能

2,量词的分类

(1)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数量单位的词,常作定语

A:个体量词 B:集合量词 C:度量衡量词 D不定量词 E 借用量词,A为汉语特有,如一条

路 B 一打 C 立方米 D一些 E 三碗饭;

(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常作补语,

A:专用量词,如次、顿、阵等,B:借用动量词如打了两拳

3,量词和名词的搭配

4,量词的重叠:表示遍指或每一的意思如条条大路,个个都不错,重叠后可儿化,这时已经转化成名词如:本本儿

5,数量词: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和数词构成数量词

5.1 数量词的语法功能

(1)定语一个故事

(2)主语或宾语如一本是英文的;我买了两件

(3)谓语:小王今年十八岁

(4)由序数词构成的数量短语可以作状语

5.2数量词重叠:作定语时后面要用“的”如一盘一盘的,重叠的“一”可以省略。数量词重叠作

用在于描摹。

5.3 时间量的表达:表示行为、动作持续或间隔时间的量,如会儿,年,天,秒等

(十)代词具有指示和称代作用的词

1,代词的分类

(1)人称代词作主语、定语等包括反身代词(自己)和泛指代词等(别人、人家、大家)

(2)指示代词这、那指称人和事物,可作主语、定语和状语

(3)疑问代词表示有疑而问(询问)或无疑而问(反问、设问)如:什么谁哪儿2,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1)表示任指(强调所说无例外全部如此)句中一般有都也呼应,如谁都知道什么也不懂

(2)表示虚指用疑问代词来指称不愿意指名或不确定的人事、动作,如:这件事好像听谁说过,其中疑问代词什么还可以表示列举未尽的意思,如,我喜欢吃各种蔬菜,比如西红柿什么的

如,他最勇敢有些副词可起连接作用,如大家越学越有劲

2,副词的分类

可以表示很多意义:程度(都、只、就)范围(都、只、就)时间、频率(已经、曾经、刚、

立即、马上)处所(处处)肯定、否定(必须、的确、不、没、是否)方式、情状(亲自、

忽然、简直)语气(难道究竟偏偏幸亏)

3,常用副词辨析

(1)可以表示多种意义的副词,如就

A 我就去(表时间)

B 他就念过小学(表范围)

C 我就不信(表语气)

(2)没有没动词时是和名词搭配副词时和动词或形容词搭配,

动词时是对没有的“有”的否定副词时是对“动词+了”否定,如没有人,是动词,没有去是副

词,否定的是去了

(3)没有不没有只能用于客观叙述指过去和现在不指将来

不用于主观意愿可以指将来如他明天不来

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时间名词也可以作状语,它与时间副词的区别在于:时间副词只作状语,而时间名词除了状语之,

还能作介词宾语.如"现在"(名词)和"正在";"刚才"(名词)和"刚刚"的意义相近,都可以作状

语,所不同的是:"现在""刚才"前面可以加"从,到"等介词,而"正在""刚刚"前面不可以加介词。(十二)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短语的前面,组成介宾短语;如把、被、从、在、让、对、对于、关于、跟等虚词

1,介词的语法功能

介词和动词关系密切,许多动词演变而来,保留动词某些特性

与动词区别:

(1)不能单说,单独充当主语、谓语

(2)不能重叠、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随着、为了中的了,不是助词而是介词的固有构成成分

2,介词的分类

(1)表示时间处所方式:从自从在向沿着

(2)表示方式、方法、依据、工具、比较:按照、靠、用、通过、比

(3)表示原因、目的:因为、由于、为、为了

(4)表示施事、受事:把、由、被、叫、让

(5)表示关涉对象:对、对于、关于、跟、和、替、除了

3,常用介词辨析

介词和动词区别介词不能做谓语和谓语中心语

自,从,以为,当,按照/

由于,为了,对于,到/

关于,和,跟,把,比,在,被/

除了,同,对,向,往,朝/

同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名、动要记牢

(十三)连词用来连接词、词组、分句甚至段落、篇章的虚词,没有修饰作用,必定连接一些成分并表示一定关系

1,连词的语法功能:不充当句法成分,可单用,可成对用,如因为。。。所以

2,连词的分类(并列连词偏正连词如只要)

(1)主要连接词、短语。如和、跟、同与或及

(2)主要连接复句中的分句,如不但如果虽然

(3)既连接词语,又连接分句,如并并且

3,连词与关联副词的区别

关联副词有:却在又就才还既越

关联副词既有关联作用,又有修饰动词的作用,因而只能出现在动词之前,不能出现在主语之前.

连词只表连接,因而既可出现在主语前,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后.如:

他虽然没有听懂,却没有再问.

虽然他没有听懂,但他却没有再问.

4,连词和介词的区别:连词可以独立做成分介词不可以

(1)如果这些词的前后成分不能互换位置或者在这此词的前面可以有修饰成分,则这些词是介

词。

(2)如果这些词的前后成分可以互换位置即互换位置后句子的意思不变并且在这些词的前面不

能有修饰成分,则这些词是连词。

(3)另外,还有一个形式特征可用于区分文本中介词与连词,作为介词的“跟,和,同”总是

前置的,因此可以在句首出现,而作为连词它们总是中置的,是不会在句首出现的。

如:左边是连词,右边是介词

老师跟同学生一块儿去了他的脸色(简直)同纸一样白(十四)助词

附在实词和词组上边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如:的着了,后附主次都读

轻声

1,助词的语法功能,

2,助词的分类

(1)结构助词:的地得(定、状、补标志)所

(2)动态助词:着(表动作或状态的持续)了(完成或实现)过(有过某种行为或

状态)附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

(3)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

(4)其他助词:给连们

(5)语气助词:啊、吗。呢。。。

3,常用助词辨析

(1)所用在及物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如所见

(2)给用在主动或被动句中动词前,表示加强语气,如:我把他给打了

(3)连: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前表示强调

(4)们:附在人的名词或代词后,表多数,一般表示人的名词后边用了"们"前边不

能再加表示确定数目的定语,例如不能说"三位先生们""二位代表们".不过,若

这个定语是表示不定多数的,有时也可以加"们".例如作报告时使用的呼语常有

"各位先生们,诸位朋友们""全体同学们"的说法

(十五)语气词

1,语气词的特点

附着在句子的后面,有时也在句中表示语气,语气词之间可以叠用,如真的么?

如:的、了、么、呢、吧、啊都是轻声

2,语气词的分类

(1)的表示确实如此了表示已经如此或出现新情况

(2)么表示可疑呢表示不容质疑吧半信半疑

(3)啊表示增加感情色彩

3,常用语气词辨析:了1(动态助词)了2(语气词)

(1)了1只放在动词和形容词后,了2则不受限制

(2)了1只在句中出现,了2只在句尾

(3)了1表示完成,了2表示变化

* 如:“他喝了1了2“,在这种句子中了1 可以紧缩掉

(十六)叹词

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啊、哎喂噢既非实词也非虚词

叹词经常位于句首,有时还可以活用为谓语,状语,定语,补语等句子成分。如:他嗯了一声,什么话

也没说.(谓语)大家都哈哈地笑了起来.(状语)我听见电话传来喂喂的声音.(定语)一句话把他气得

直哼哼.(补语)

(十七)象声词用语音模拟事物或自然界的声音以及描写事物情态的词

如砰哗哗丁零零,可单独使用,还可作状语,修饰谓语,如机器轰轰响;还可以作定语,如

水哗哗的流;作谓语,如战场上炮声隆隆;作补语如:他把门砸得咚咚的。

(十八)词的兼类

1,什么是词的兼类

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判断兼类词的标准:

(1)读音必须相同

(2)意思要有联系,如名词花和动词花就不是兼类词

(3)必须具备两类以上语法功能

(4)必须机会均等

常见的兼类词

(1)兼属名词和动词:病、爱、希望、工作、建议

(2)兼属名词和形容词:理想、困难、经济、道德、科学

(3)兼属形容词和动词:饿、麻烦、习惯、讲究、乱、哭、坚定、便宜

(4)兼属形容词和副词:直、全、早、快

(5)兼属介词和动词:在、朝、向、往、到、跟

(6)兼属介词和连词:和、跟、同、与等

3,同音词与兼类词:同音词除了读音相同,意思毫无联系,而兼类词的意思之间有联系

三、句法结构

1,句法结构和语法关系

2,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语义结构:从语义角度出发,看组成句子时事物与事物之间、成分与成分之间所构成的语义属性,包括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方面,其中语义结构关系主要是指成分所指之间的结合关系。语义结构关系和语法关系不同,从语义结构关系出发可以分析出:施事、动作行为、数量、受事等语义成分,而从语法角度,分出的是主语、谓语、定语等,两者并非一一对应,如主语既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赵老师已经通知了中的(赵老师)既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经常产生歧义的原因就是把两者一一对应。

(二)五种基本的句法结构

1,偏正结构:由修饰语和中心语构成

1.1定语和“的”:修饰语为定语,中心语为名词如过去的历史(定中)

1.2状语的“地”:修饰语为状语、中心语为谓词性成分,如非常失望(定状)

2,述宾结构表示支配关系

2.1述语和宾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1)及物动词都可以作述语

(2)能愿动词也构成述宾结构

(3)体词性词语基本上都可以作宾语

(4)可以有处所宾语、数量宾语

2.2述语与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宾语不一定只是受事,也有施事,常带着、了、过

2.3双宾语:有的动词可以带两个宾语,形成双宾语,

如:给他一本书(述宾结构+宾语)

双宾语有两种类型:

(1)两个宾语中没有准宾语,如他问你什么?

(2)有一个是数量词充任的准宾语17[17],如你叫他一声

3,述补结构

3.1述语与补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述语一般有单个动词或形容词充任,补语可以由单词或词组充任,如看完、唱得非常好

3.2补语的类型

(1)结果补语表示述语的结果的由结果补语形成的述补结构中间不带“得”字,如,变好、抬高

(2)趋向补语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形成的述补结构中间也不带“得”字,如上、下、进、出、来、去,分单纯与复合趋向补语两类

(3)可能补语动词和补语间插入“得”或“不”,表示能怎样或不能怎样,如分得出说不完,包括两种表示方法:

A:~得 ~不得吃得—吃不得

B:~得了 ~不了走得了——走不了

(4)程度补语(状态补语)表示述语所达到的程度和状态,如好得很

(5)介词结构作补语,表示时间或处所如一直等到昨天

3.3补语和宾语的区别

(1)补语一般为谓词性成分,宾语一般为名词性

(2)都可以用量词短语充当,但表物量的是宾语,表动量的是补语,表时量的既可以是宾语也可是补语,但表时点的是宾语,表时段的是补语;

(3)*补语、宾语与述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同。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说明关系,回答“怎么样”

的问题;述语与宾语之间是支配关系,回答“什么”的问题。

(4)*短语作宾语时,述语和宾语之间不能出现结构助词“得”,如:保证集体领导,而短语作补语时,述语和补语之间必须出现结构助词“得”(表示否定的可能补语例外),如唱得非

常好。

(5)述宾短语中的述语一般可以用肯定否定的形式提问,而述补短语中的述语不能这样提问。

(6)宾语有时可以移至述语前,构成受事主语句或“把”字句。如:把太阳晒;补语的位置比较固定,只能出现在述语后面。

3.4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的区别:

(1)两种结构的肯定式同形,否定式不一样,如:写得好,写不好。可能补语肯定式:写得好,否定式:写不好;状态补语的否定式为:写得不好——写得不怎么好

(2)这两种述补结构的疑问形式也有区别。表示可能的述补结构的疑问形式是“写得好写不

4,主谓结构表示陈述关系

4.1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1)作主语:多种词类都可以作

(2)作谓语:动词(他回来了)、形容词(他热情高、决心大)、状态词性成分(每个房间都干干净净);“的”字结构可直接作谓语,如他昨天来的

4.2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谓间语义关系较多

(3)施事和动作如:他回来了

(4)受事和动作如:头发给剪掉了

(5)有些无施事或受事,如水又深又绿

5,联合结构:由语法地位平等的几个部分组成,其间存在并列(中国和日本)、递进(会写并且会用)、选择关系(回国还是不回国)

(三)其他句法结构

1,方位结构:方位词在名词后组成方位结构,表示处所、方位、时间,如树林里、操场上、春节前、

寒假后

2,介宾结构:介词加名词性结构组成如用毛笔写字

3,“的”字结构:词语加上“的”组成的名词性短语;如你的比我的好;大学生中,肯吃苦的最受欢迎

(四)几种特殊的句法结构

1,连谓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存在联合、偏正、述宾、述补和主谓关系,其间也没有关联词语和语音停顿的谓词性成分连用组成。如:去商店买东西(动|动)认识你很高兴(动|形)

和联合结构区别在于:联合结构前后两部分可以互换,连谓不可

2,兼语结构: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在一起组成,其中动宾短语的宾语兼作主谓短语的主语,如选他做班长有人不同意请他进来

3,连锁结构:前后两个谓词性词语靠某些有关联作用的虚词联系在一起,表示两件事再时间、逻辑、程度上的关系,动作行为一般由一个主体发出。如:一看就懂看不懂就问非去不可下课再谈越

干越起劲

4,复指结构:两个名词连在一起,如“首都北京”,中国的首都就是北京,北京就是中国的首都,两个部分所指的是同一对象。“学问中国”不属于这种类型,因为“学问”和“中国”不是同一的对象。

(五)复杂的句法结构与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IC 分析法,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常用

的分析方法

1,句法结构的层次性

整个短语不论多复杂,都由两部分构成

2,层次分析法的分析程序

从大到小,基本二分

(1)理请整个短语结构层次

(2)标明各直接成分间的结构关系

(3)分到词为止

3,复杂结构的层次分析

(1)结构原则切分后的两个直接成分都必须是能成立的词或短语

(2)功能原则切分后的两个直接成分间必须由语法关系,能直接组合

(3)意义原则切分后意义不变

4,歧义结构的层次分析

(1)造成歧义原因:

A 结构层次不同如三个孩子的妈妈得到了奖金

B 结构关系不同如我们需要学习文件

C 深层语义关系18[18]不同如我在阳台上发现了那只鸟

(2)歧义结构分析:

A 先对短语有个整体印象

B 做层次分析

C 若层次同,看词语间语法关系是否同

D 进一步语义分析(施事、受事,介词短语、副词语义指向两可的情况)

四、句子

(一)句子成分

1,句子的一般成分

1.1主语:谓语叙述的对象,大多由名词性词语充当,有时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但谓语通常谓形

容词或判断词,如虚心使人进步

主语分类:(1)施事主语,相应的句子为主动句

(2)受事主语被动句

(3)当事主语(中性主语)如,他丢了钱包

1.2 谓语陈述主语,在主语后,回答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谓语分类:

(1)动词谓语

(2)形容词谓语

(3)名词谓语,如明天星期六

(4)主谓谓语,谓语是主谓短语如:她眼睛很大,皮肤很白;

(5)连动短语和兼语短语

1.3宾语

(1)受事宾语如洗衣服

(2)施事宾语如来了一位新领导

(3)其他宾语:表结果、工具、原因、目的、时间、处所

根据宾语分动词为:名宾动词、谓宾动词、名谓宾动词如喜欢

1.4定语

多层定语的一般顺序:评——形——源——量——年——属(归属)

如小王的一条朋友送的漂亮的皮裙

1.5状语(描写性、修饰性)

一般位于主语后谓语前,如,她已经走了,也有放在句首起强调作用,如: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次讨论;

难道你是负责人?

多层状语排序:年——气——描本——据——位——对象——描动

如:你们从前到底在一起生活了多久?

二十多年来,他为革命勤勤恳恳地工作这

1.6补语在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词后的补充成分

分类:

(1)结果补语,如洗干净否定式用没。。。

(2)程度补语

(3)趋向补语:有表实在动作趋向的;表抽象的,如醒过来;表状态的,如唱起来,说下去

(4)数量补语

(5)可能补语表示主客观条件是否允许某种结果或趋向发生

分为在中心语和结果、趋向补语间插入“得/不(轻声)”和“得/不得”两种结构(6)状态补语动作后用“得”连接表示动作的状态,否定形式、提问形式,为“得”后否定,如写得不好

(7)时间、处所补语

补语和宾语在动词后的位置:

(1)先补后宾,如我记住了所有的生词

(2)先宾候补,较少见,如,以前我去过纽约量词(处所宾+动量补语)

(3)宾语在补语中间,如我要飞回美国去了

补语和状语

2,句子的特殊成分:句子中的独立语,也叫独立成分,由某个实词或短语充当,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灵活。

分四种类型:

(1)插入语如毫无疑问

(2)称呼语如,

(3)感叹语

(4)拟声语

3,句子成分分析法

3.1中心成分和附加成分

(1)中心成分:被限制被修饰被补充的成分

A:定语中心语

B:状语中心语

C:补语中心语

3.2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分析程序(中心词分析法)

分清中心成分和附加成分

(5)找主谓

如:(他)的文章||[没有]解释《清楚》(本质)特征

(二)

1,单句和复句

(1)单句:具有句调的一个词或句内词语互做句子成分的一个短语构成的句子,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2)复句:由两个或以上意义上密切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的分句组成,复句中的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

2,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主谓句:主谓两部分构成的单句,可分为,名词位于局、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 主谓谓语句: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A:小谓语由动词性词语充当,大小主语间有施受关系

如:小王英语说得很流利小王是大主语,英语是小主语

B:大小主语在意义上有领属关系,小主语隶属大主语,若在大小主语间加上“的”就变成表示领属关系的偏正短语,但从表达效果上看,两个句子在语义上有区别。

如大家心情特别激动

C:大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

如:一个共产党员,他应该时刻准备着为党的事业奉献一切

D:大主语前暗含介词“对、对于、关于”等

如,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次

E:小主语是数量词,小谓语也包含数量短语,或本身就是数量短语,如大家一人一包(2)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如有人来了

(三)句子的语气类型

1,陈述句:语调用降调;有肯定否定之分

2,疑问句:

2.1是非问句:

(1)用“吗”的是非句,如你是中国人吗?

(2) 用“好吗、行吗、可以吗”

(3)用语调表示疑问。如你真喜欢我?

(4)用“吧”构成疑问句,如,你是日本人吧?

2.2特指问句:一般特指问句:如谁是你的老师?加“呢”问句

2.3选择问句:如你要可乐还是要咖啡?

2.4正反问句:一般正反问句;“是不是”的正反问句;“好不好”、成不成“

如:你看不看电影?你看电影不看?你看电影不看电影?

3,祈使句 :降调,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类

4,感叹句

(四)句子的特征类别

1,是字句:

用动词‘是’作谓语表示肯定判断的句子,该句语义重点不是‘是’而是宾语,其基本格式为“主语+是+宾语”如:你不是他

是字句分类:

(1)表示等同和归类:他是张老师,苹果是水果

(2)宾语从某方面对主语加以说明或描述

他是个急性子;他的考试是下个月;他家是南边;大家都是T恤

(3)宾语用来说明、解释主语的原因或目的

如:我不告诉你是怕你生气

(4)表示存在如地上到处是书本

‘是’和‘有’是有区别的,是表示唯一存在,有不表唯一

(5)表肯定他是很好

(6)主语、宾语相同,一是一,二是二

(7)表示没有例外,他喜欢足球,是比赛就要看

(8)表合适、刚好,如你来得真是时候

2,有字句:不能用‘不’否定,一般不重叠;不带补语;不能单独受程度副词修饰

3,“是。。。的”句:‘是’的作用是强调它后面的成分,指明它后面的成分是全句的焦点,‘的’表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已经在过去发生完成。如,他是昨天走的,是他告诉我的

是。。。的句与‘是’字句的区别:

(1)看是否在“的”后可以添加与主语有同一关系的中心语

如,我是结过婚的,只不过那是很就以前的事了(是。。。的句)

我是结过婚的(人),比你们未婚的家庭观念强(‘是’字句)

是‘是’字句

如:这个问题是我不能解决的(是。。。的),这个花瓶不是我做的(是字句)

4,把字句:

指谓语部分带有由介词“把”构成的介词短语做状语的动词谓语句,一般情况,把的宾语是谓语动词

的受事。如我把他赶走了;少数为谓语动词的施事,如,怎么把犯人跑了?有的把的宾语是补语的施

事,把肚子吃坏了(肚子坏了)

5,被动句:主语通常是谓语动词的受事,介词被的宾语通常是施事,包含有表示被动意义的介词:叫、

让、给、构成的短语做状语的句子,也属于被动句。如,衣服被淋湿了

被动句的几种格式:

(1)介词被后有宾语,如他被我打了

(2)介词被后无宾语,他被打了

(3)“被。。。所”格式他被生活所迫

(4)“叫。。。给”格式如他叫人给打了,(比较口语化)

被动句特点:被字句的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不能说:一个人被打了,而应该说,那个人被

打了;

6,存现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的一种句型。分存在句和隐现句两种,描写的对象是句首的处所词语,而一般动词谓语句的说明对象是存在或消失的事物。

(1)存在句表明某处存在着什么人或物,主要用语描写客观环境、人物的穿着打扮和姿势等如墙上有张画

(2)隐现句表明什么地方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

如昨天来了新同学

7,比较句:表示两个事物在性状或程度上的差别的句子,常用比、跟、像、不如等,其中比字句种,主体所比项的程度必须超过客体的基准,如我比你矮;含“有”的和“和。。。。一样”比较句中主体所比项

的程度与客体的基准相当;后两类不能映射出补语;否定形式:没有、不比、不如(五)句子的主要变化

1,倒装:如怎么了,你?重音在前置部分

2,省略: 3,紧缩

(六)句子的特殊成分:句中的独立成分,由某个实词或短语充当

1,插入语:如毫无疑问、算起来、你看、总之、正像、不瞒你说

2,称呼语 3,感叹语

(七)句型变换

1,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如他拿走了我的书

2,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变换:

3,主谓谓语句的变换

4,存现句和主谓句的变换

五、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密切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的分句组成

(一)复句与关联词语:连词和副词使用较多

(二)复句的类型

1,联合复句

1.1并列复句 1.2承接复句 1.3递进复句 1.4选择复句 1.5解说复句

2,偏正复句

2.1 转折复2.2 让步复句3因果复句2.4目的复句2.5 假设复句2.6条件复句

3,多重复句的分析

4,紧缩句:一种以单句形式表达复句内容的句子,一般看作由复句紧缩而成,紧缩句的谓语部分必须包含两个相对独立的陈述内容

常见紧缩复句的类型:A 越。。。越。。。B 不。。。不。。。(假设关系)

C 再。。。也(让步关系)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D (不)。。。也(假设、让步)E:一。。。就(假设、让步)F:非。。。不。。。(条件)

六、句群

(一)什么是句群

也叫“句组”或“语段”,是指结构上前后连贯具有一个明晰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是语法中最大的一级语法单位。

(二)句群的类型

句群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根据用途和作用,可分为叙述句群、描写句群、抒情句群、议论句群、说明句群等五种。根据层次多少,可分为简单句群和多重句群两类。我们主要根据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把句群分为11类,大致与复句类型相同,但多了一个总分句群,解释结构称作解证句群

(三)多重句群:

多重句群又称为“复杂句群”,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句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