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用的内部特性研究

信用的内部特性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05189557.html,

信用的内部特性研究

作者:王建红

来源:《商业时代》2012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F820.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信用研究不能停留在对信用外部因素的探讨上,而必须打开信用自身的“黑箱”,了解信用的内部特性。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信用有四大内部特性:一是主体双向性,即信用是由授信和受信双向主体构成,双主体都会影响信用的变动;二是关系性(传递性),即信用存在于极其复杂的信用关系网络之中,并且具有极强的传递性;三是心欲性,即信用的变动与授信主体的内在心理活动紧密相关;四是信息性,即信用的变动与信用主体所获得的信息紧密相关。

关键词:信用信用“黑箱” 内部特性

信用研究困境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信用研究大多关注的是与信用行为相关的规则、制度、组织、法律、文化习俗等外部因素,而信用本身却成了一个打不开的“黑箱”。注重外部因素的研究虽然能开阔理论的视野,却使得现有的信用研究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深入探讨的基础。因此,从内部出发,了解信用的内部特性,打开信用“自身”的内核(黑箱),是加深信用研究的必然出路。

信用的主体双向性

在一般的理解中,信用的主体和客体是明确的:主体就是存在于信用关系中的人或组织(包括企业、银行、政府等);客体就是信用。而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是明确的,就是信用主体间形成信用的关系。但是,越来越多的信用研究文献开始认为,任何信用都是授信主体和受信主体之间关系的体现,因此,信用的主体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授信主体和受信主体。这种观点与传统的“主体—客体”的模式中的单一主体的理解是相悖的。

西方哲学中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理论认为,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密切频繁,“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问题的凸显意味着沿用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来处理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已不再有效,‘主体—主体’模式应运而生,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主体间联系、协调和合作的中介因素,进一步发展成为‘主体—中介—主体’(原文为:主体—中介—客体,应为印刷或文字错误—笔者注)的模式,原有的主体问题就在事实上转化为主体、主体间或主体际问题。”根据这一理论,信用的主客体关系模式绝不是“信用主体—信用”或者“授信主体+受信主体—信用”的关系模式,而应该是“授信主体—信用—受信主体”的关系模式,其中,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