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大学生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

当代大学生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

当代大学生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
当代大学生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

当代大学生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

郭权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课题是:当代大学生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引言)宗教不是先进文化,但是它也确实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它的本质,了解它的社会影响。通过认识这种不先进的文化,来增强我们的鉴别力,清醒的认识什么是科学的文化、科学的信仰,来进一步学习先进文化、掌握先进文化、弘扬先进文化。

一提到宗教,很可能在同学们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幅幅影视里的画面,或者是在现实生活中亲眼看到的一些画面,由此便会引起无限的遐想。有的人就认为,在深山密林之中,一座阴森神秘的古寺,弥漫着瘆人的气息,几盏青灯,一群和尚穿着袈裟,双手合十,面壁而坐,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于是就认为这就是宗教,其实这只是宗教的一种。此外,还有好多种。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给大家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宗教的基本内容

★●(一)什么是宗教

什么是宗教?我们中国一些研究宗教的学者和社会学家们曾给宗教下了一个定义,他们说:●有创始人、有崇拜的

对象谓之“宗”,有一定的祭祀仪式谓之“教”。这是一种机械的理解。西方人怎么解释“宗教”这个词呢?他们说:●有相同信仰、相同信念的一批人聚集在那里,“自正”谓之“宗”,“化他”谓之“教”。就是指信仰相同的一批人聚集在一起,然后自己来找到信仰的证据来研究它,诵经来坚定他们的信念。“化他谓之教”就是指用他们这种理论、这种观念、这种意识来影响社会上其他的人谓之“教”,△这就是宗教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宗教

(二)宗教的起源

那么宗教是怎么产生的呢?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宗教了?●宗教起源于三个方面:第一个叫自然崇拜,第二个叫祖先崇拜,第三个叫英雄崇拜。是因为有了崇拜才有了宗教。这里说到我们的祖先,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刚从动物中解脱出来不久,没有文化,对自然、对社会没有本质性的了解,对自然现象也认识不了。比如说:打雷、下雨、刮风、下雪这些自然现象他们都认识不了。一道电闪划破了夜空,一声炸雷惊天动地,是谁有这么大的力量?想想人类社会当中谁也没有这么大的力量,既然人类没有这么大的力量,那肯定是个超人,超人就不是人,超人是神。他们就由此想象出个神,这个神是个什么神?然后人们就命名他为●“雷神”,他为什么要打雷?平时为什么不打雷呢?为

什么天阴了才打雷?他们说这叫“天神震怒”,就好像人发脾气一样,所以就打雷了。打雷接着就下雨,还有时是光打雷不下雨。因为我们的祖先处于农耕社会,他们是刀耕火种,民以食为天,以种庄稼来维持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延续。人类开始没有水利方面的工具,也没有利用自然界的水源来灌溉农业的知识,那怎么办呢?就只能靠天,靠天下雨。有时候赶上风调雨顺会获得丰收,大家高兴,庆祝丰收。是谁给我们赐的福呢?是老天爷,是个●天神,那咱们应该祭祀他,然后敲锣打鼓,拿着丰收的果实来祭祀这个神。这样就有了天神。有时候赶上了天旱,小苗旱得打了蔫,甚至旱死,但是天就是不下雨。这怎么得了?不下雨庄稼死了以后吃什么呢?有人就想:这是老天对我们不满意了,咱们赶快给老天烧香上供吧。大家都念念有词:老天啊,老天,赶紧下雨吧!这种仪式为一群人所接受,为社会上大部分人所接受,形成了相同的意识和概念,这就是自然崇拜,于是宗教便产生了。

中国的宗教和外国的宗教基本上都是这么产生的。现在我们了解了打雷的原因,小学的时候就学过自然知识,带不同电荷的两片云相互碰撞,就会产生雷和电。可是古人并不知道,古人老认为是天神在作怪。所以它是一种历史现象。其实古人也在思考:地球是怎么产生的,人类是怎么起源的,人为什么会做梦等等一些人类自身的问题、社会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琢磨出一种解释,这种解释不是从科学的角度

来论证,而是某些人的想象,某些人按照一些自然的、表面的现象来推测,所以这样就有了宗教里的一些教义。人是怎么产生的呢?他们认为古代有一个神,叫女娲,女娲炼五色石把天上的大洞给补起来了,然后用河边的泥土捏成泥人,创造出了人类。神话传说就这样产生了。

这些神话我们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是文学,是艺术,是神话。宗教把它拿来作了教义,却迷惑了很多人。中国也有很多原始的宗教,●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的祖先们为了改造自然,为了祈求自然给人类多降福祉,而把美好的愿望凝结成一个个的故事,这就有了神话。天降雹灾把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一夜之间都给砸碎了,所以有的人就开始祈求老天风调雨顺,保佑自己。中国人是这样,外国人也是一样。他们也都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都是沿着这样一条历史发展的轨迹延续过来的,他们的祖先开始也是对自然认识不了,只得去祈求自然,崇拜自然。还有一些对英雄的崇拜,●三皇五帝是我们的祖先中的英雄,我们号称是“炎黄子孙”,炎帝、黄帝与蚩尤打仗,他们有勇猛的力量和超人的智慧,后人就把他们供奉为神,这便是祖先崇拜。后来在社会中涌现出来一批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人们,他们有着高超的智慧,过人的武力,人们也把他们崇拜为神。比如说关公。中国有很多庙叫“关帝庙”。★●(图)“关帝庙”是供奉关公的,为什么

把他也放在庙里供奉为神呢?因为关公文武双全。庙中的关公像是一手拿着《论语》,在读书,很有文采,一手拿着青龙偃月刀,打起仗来所向披靡。所以人们非常的崇拜他,把他当作了神。有了灾,有了病就请他保佑,请他来祛病防灾等等。这也是宗教的一种起源。

宗教的起源就是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时候,人们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非常贫乏,对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缺乏本质性的认识、缺乏规律性的理解和把握,人们不能认识规律也不能把握规律,更不能利用规律,所以只能祈求于神。这样,宗教就产生了。

★●(一)什么是宗教

(二)宗教的起源

(三)宗教的本质

宗教的本质是什么,也就是说它实质性的东西是什么?

●马克思对宗教有一个解释,他曾经说过:“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虚幻的、颠倒的反映。”宗教曾经对自然有解释,刚才我说的雷、电、下雨、刮风等自然现象在他们的宗教教义上有解释,但这种解释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呢?不符合。但它确实也是对自然现象的反映,反映在脑子里面的,不是真实的、客观的,而是一种虚幻的反映、一种颠倒的反映。这就是宗教的本质。再加上在宗教活动当中人们盲目的崇拜,宗教教会的会长们要求他们

的教徒信奉上帝,信奉神道,讲究因果报应。把希望寄托在天国和来世,从精神上来麻痹人民。这就是●宗教的消极作用了,特别是历朝历代的封建皇帝,他们也利用宗教来麻痹劳动人民,让大家盲目的顺从,让大家盲目的崇拜皇帝也是神,他们是“君权神授”,他们是上帝派下来管理这个社会的至高无上的人物。●古今中外的封建皇帝大多利用宗教进行欺骗,来实施他们的政治统治。

★●二、我国宗教的现状

目前,★●中国有五大宗教,世界有三大宗教。中国现存的五大宗教分别是: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这也是《宪法》允许信奉的五大宗教。世界的三大宗教为: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这是按照信奉人数的多少和影响的大小来划分的。我今天先说说中国现存的宗教。

★●(一)道教

道教不是外国传来的,而是我们中国自产的,国产的。道教产生的时间是在公元2世纪,大概在汉朝时期,它的创始人叫张道陵,后来人们尊称他为“张天师”。这是其中的一个创始人,在他之后还出现过创始人,同学们在历史课上学过的黄巾军起义,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开始以治病为手段,传播他们的宗教和起义方面的信号。张道陵张天师创立的宗教最早叫“五斗米道”,最初在四川创立。所有的教徒如果想参加他的宗教,他不要“会费”,而是要五斗米。所以后

人称为“五斗米道”。张角三兄弟在汉末黄巾军大起义中,就曾在河北定州一带活动。定州南部与无极县交界处还有一座坟墓,据说是张角的墓。

●道教把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吸收为他们的教义,就是把老子、庄子等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作为他们教义的理论基础。道教●最早崇拜的偶像有三个,都是虚妄的天上的神仙偶像:一个叫元始天尊,是玉清大帝;一个叫太上大道君,是上清大帝;另一个叫太上老君,是太清大帝。所以大家在旅游时看到道教的道观里都供奉着三座神,外面写着三个字:●“三清殿”。这“三清”就是我说的这三位:“玉清”、“上清”、“太清”。这都是宗教的创始人编造出来的三个神仙偶像。道教活动的场所叫“道观”,有的也叫做“庙”。现在我们赶庙会主要是串亲访友、买东西,历史上的庙会并不是这样,主要是烧香、供神、祈祷。这些活动主要是群众参与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的活动。据清道光五年《永平府志》载有《修建三清观记》,记载了我们秦皇岛当时建庙情况。三清观是山海关的一座道教宫观,座落于山海关北后街的最北端,是一座有明朝建筑风格的庙宇。三清观占地面积30余亩,前后两进院落带跨院,全部建筑结构属硬山大木,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建筑在青石高台之上,朱红大门,为早年这里修道道士们的驻跸之地和信奉道教信众上香请愿的地方,谓之“丛林”。三清观大门上方悬挂“三清观”匾额。

三清者,谓上清、太清、玉清。北京有个白云观,泰山、华山都有很多庙、很多道观,这都是道教的场所。★●道教信奉的不是一个神,而是很多神,天上有玉皇,水中有龙王,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土地有土地神……,道教是一个多神宗教。

在我国,信奉道教的不只是一般的老百姓,古代很多皇帝也信奉道教,他们都希望自己长生不老,永远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永远享有富贵荣华,所以就请来社会上的一些道士,让他们用方术从石头里提炼一些矿物质,称之为炼丹,误认为是“仙丹”,认为吃了“仙丹”就会长生不老。实际上哪能长生不老呢?并没有哪个皇帝吃了“仙丹”能长生不老,甚至有个别皇帝由于没有化学知识,没有医疗方面的知识,吃了反而死得更快。这是道教的一些情况。

★●(一)道教

(二)佛教

佛教原产于古印度,古代叫“天竺国”,也叫“西竺国”。实际上是现在印度的北部和尼泊尔交界的地方,也有人说是现在的尼泊尔地区。佛教是什么时间●传入中国的?是在公元260年。汉代有一个叫朱士行的人曾到印度游览学习,把佛教的经书、经典带到中国。我们可能只知道历史上有唐僧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把佛经带回中国,放到京城长安的大雁塔,进行翻译。事实上,佛教是在汉代传入的。南北

朝时期、隋、唐时期开始兴盛起来,那个时期冀中曾经也是一个佛教圣地,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定州宝塔,那是宋代的舍利塔。唐朝建的开元寺,塔就建在开元寺内,所以叫开元寺。我们秦皇岛比较有名的水岩寺始建年代可追溯到唐朝以前的隋朝和南北朝时期,自明朝万历年间复建,属秦皇岛市唯一正式宗教活动场所。另外还有位于卢龙县城南门里的陀罗尼经幢,俗称石塔,石幢始建无记载,于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重修,明万历年间又有增补。位于昌黎城内西北隅的源影寺塔,因塔所在地曾有一源影寺而得名。始建年代失考,古建筑专家根据塔的建筑特点,鉴定为金代。位于抚宁县平市庄林场山中的宝峰禅寺,因其北靠山峰宝石顶得名,又因山石风化多砂砾,又俗称沙龙殿。创建年代无考,明弘治年间重修。清河塔寺西距宝峰禅寺2000米。碑文记载该寺建于元代至治元年(1321年),明正德年间重修。位于抚宁县义院口乡板石峪村南50米处的板石峪塔,海拔186米。始建年代无载,根据塔的建筑风格,初步鉴定为明代。位于青龙祖山南麓的背牛顶太清观,始建于辽代天庆年间(公元1111年-1120年)。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僧人佛海凿井建庙,带徒重修背牛顶。隆庆、万历年间(1567-1619年)参将谷永(字承功)修建无梁殿,崇祯五年(1632年)僧人慧息拓大金光洞。太清观原为宏量寺上院,道光十年(1830年)满洲都统钟至秀因洋人首次进中原,弃官到此遁入玄

门,改宏量寺为太清观。光绪八年(1882年)六月钟至秀受皇封为“护国长寿灵峰普洛真人”。位于卢龙县刘家营乡桃林口村内城处白衣庵。根据瓦当纹饰,与长城敌楼望台相同。均为虎头纹,斗拱结构均为明代建筑形式,足以鉴定是明长城的附属建筑。此外还有山海关地藏寺,龙岗寺,铁佛寺,,洪福寺,天华寺。还有北戴河的法云寺也很有名

●佛教的创始人叫释迦牟尼,历史上确有其人,人们称他为佛祖,他原是古印度一个小国的太子,是一个非常体恤下情,非常爱护百姓的太子,关心贫苦的劳动人民,体恤弱势群体,有很好的德行,人民非常景仰他、崇拜他。后来他创立了自己的一套学说,开始在古印度传教,这样越传范围越大。释迦牟尼并不叫释迦牟尼,●是后人尊称他的号,他的名字叫乔达摩·悉达多,后来人们尊重他,称他为“释迦牟尼”,“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寞的意思,说他仁慈,耐得住寂寞,自己潜心研究佛经。他所宣扬的教义传到中国后,影响很大。中国好多皇帝都信奉佛教,大家看过清朝的电视剧,我们称慈禧太后叫“老佛爷”,太后就信佛,可见佛教的影响之大。

★●佛教的教义——佛经,传到中国后被翻译成许多版本,有一种叫《四十二章经》,也出了很多解释性的经书。佛教在名山大川风景秀丽的地方建了很多佛寺,中国最有名的有●四大佛教胜地: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四川

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

●我们所了解的佛教徒,有的叫和尚、有的叫沙弥、有的叫菩萨、有的叫佛、活佛、弥勒佛等等。既然都信奉佛教,为什么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他们呢?因为佛教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尽管这里面有很多唯心主义的东西。佛教徒学习这门学问、研究这门学问和我们现在读书上学一样,它根据你学习知识的多少,境界的高低也会“评职称”、“评学位”。★●“小沙弥”是指刚进寺院的小和尚,在寺中读佛经读得多了,知识渊博以后就被称为“老和尚”,在佛寺里有了相当影响以后,人们叫他“方丈”,当“住持”,这是他的职务。在“学位”上有什么区别呢?●有的叫阿罗汉,“罗汉”就说明他学习佛教知识有了一定层次了,罗汉再往上的层次叫“菩萨”。普陀山供奉的是观音菩萨,九华山供奉的是地藏菩萨,峨眉山供奉的是普贤菩萨,五台山供奉的是文殊菩萨,这些菩萨学问是到了很高的层次,但是还没有成佛,●佛比他们更高一个层次,假如说菩萨是博士的话,那么佛就是博士后了。

★●佛教传到中国,也传到了东南亚一些国家,比如泰国、马来西亚,也传到了日本,日本的佛教是从中国传入的,是唐朝鉴真和尚传过去的。另外佛教也传到了朝鲜、韩国等等,传得很远,但主要在东南亚、东亚一带。

★●佛教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不像我们刚才讲的道教,在其他国家没有,只在中国有,而佛教好多国家有。●

但是从传播的不同路线,传播的不同的人,对佛经的解释和宗教的活动是有差别的,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教派。汉语传过来的叫汉传佛教,用藏语传过来的叫藏传佛教,比如我们中国的西藏和蒙古族人也信奉佛教,但是他们信奉的佛教与汉族信奉的佛教不是一回事,他们叫藏传佛教,我们叫汉传佛教或汉语系统的佛教。●东南亚国家也信奉佛教,他们的佛教叫小乘佛教,我们中国以及日本、朝鲜信奉的是大乘佛教。在这些方面的知识是相当多的。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信奉小乘佛教,人人信佛。比如泰国,被称为“千佛之国”,我曾去过泰国,泰国的每一个商店,门前准有一个佛像;有一所学校,旁边肯定有一个小佛寺;有一座工厂,工厂的里边或者旁边肯定也有一个佛寺,天天有人来烧香。在泰国,佛教已经被当成国民的一种思想政治课,每个学生一周当中,必须要到佛寺里面去学习半天,每个泰国人,必须当九个月以上的和尚,女的当尼姑。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这里提到的尼姑跟我们国家的尼姑不一样,中国的尼姑是“削发为尼”,戴着尼姑帽,穿着道袍,泰国国民信佛,无论男女,该吃肉吃肉,该喝酒喝酒,该结婚生子就结婚生子,这在中国佛教是不允许的,中国古代出家当和尚,脱离凡尘,四大皆空,居住在青灯古寺,不许结婚,不许吃肉喝酒,这就是佛教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教派。以上是佛教的情况。

★●(一)道教

(二)佛教

(三)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是一个民族性的宗教,汉族人很少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在中国有哪些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呢?大概有十来个民族,以回族为主,还有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我们看电视可能看到过在麦加朝圣时有踩死人的新闻,这些都是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徒互称“穆斯林”。●伊斯兰教大约是在唐朝唐高宗时传入我国的,其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他们信奉的神不是上帝,也不是天主,而是真主,真主名叫安拉。他们认为真主安拉创造了宇宙世界,创造了人类的一切。●他们属于一神宗教,他们的教义叫《古兰经》,其宗教活动场所叫“清真寺”。伊斯兰教的信奉者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地区,而我国主要分布在宁夏和新疆。

★●(一)道教

(二)佛教

(三)伊斯兰教

(四)基督教

基督教最早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基督教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其创始人叫耶稣。耶稣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开始传教,后来由于他所宣传的宗教受到犹太

教和当时罗马异教徒的仇恨,所以遭到追杀,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徒在胸前划十字,十字就是●十字架,是在纪念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

★●基督教也是在唐代传入中国的,但在唐代影响很小,后来中断了。到了明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才把基督教传到中国,他先到了澳门,在澳门开始传教,后来传到内地。他们信奉的神就是基督耶稣,他们的●教义是《圣经》,又叫《新旧约全书》,现在天主教和基督教遵循的是一本教义——《新旧约全书》。其实《新旧约全书》并非是基督教的创造,是在巴勒斯坦地区一个犹太人居住的地区,当时叫做希伯莱国,西伯莱人创造了一本神话故事,原本为神话文学作品,被拿来当作了宗教的教义。●基督教形成了很多教派,分化出了东正教、天主教,分化出了基督教新教,现在我们国家的耶稣教就是基督新教。

★●(一)道教

(二)佛教

(三)伊斯兰教

(四)基督教

(五)天主教

天主教最初与基督教本来是一个宗教,后来从基督教中分化出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传教士开始在中国传教,最早在澳门,我刚才提到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他就在

澳门传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天主教就信奉一个神,就是天主。天主叫什么?叫耶和华。他第一天创造了阳光,第二天创造了空气和水,第三天创造了陆地和海洋,第四天创造了月亮星辰,第五天创造了鱼和飞鸟,第六天创造了人,世界就这样创造成功了。在第七天上帝累了,于是教徒要守礼拜,礼拜天就是这样来的,它是借鉴了宗教的名词。还有圣诞节是怎么来的?就是把耶稣降生的那天称为圣诞日。后来世界公认以耶稣降生时间为基准,确定了历法,为公元纪年,又被称为阳历年。这是天主教的基本情况,只是给大家做简单介绍,因为宗教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都不信奉这些宗教,只做了一般的介绍。

★●五、关于宗教的几个具体问题

★●(一)宗教的社会影响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虽然说它不是先进文化,但它却又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它的影响我们应该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它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从而既产生积极影响,又产生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

它的积极影响是什么?我认为有五点:

●⑴所有的宗教的教义中都有引人向善的内容。都要求他们的信徒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助人为乐。在他们的教

义当中反映出了人类的、人性的、人格的善的一方面。这里所说的宗教是指我国宪法所允许的宗教,不包括邪教,因为邪教不是宗教,是对宗教的背叛。

●⑵对社会上的丑恶意念有禁戒作用。宗教要求他的信徒不欺人、不骗人、不损人、不害人,这在各种宗教中都是基本相通的。有的宗教要求他的信徒要“戒”,戒什么?戒酒、戒贪、戒色、戒骄、戒躁、戒杀生。所有宗教都有类似内容,只是说法、表达方式不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些内容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

●⑶宗教可以使人特别是精神空虚的人有所寄托。有些人的思想意识中没有科学,或者说没有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脑中总是空虚的,他的灵魂好像一直在空中飘着,心中不踏实,遇事不知该怎么办。他们信奉宗教,听听神话,听听教义,听听神父的讲解,心中就踏实了,在客观上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

●⑷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产生几千年来,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文化也已成为我们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我们人类的文化遗产。比如宗教的雕塑,那些神像有的雕得惟妙惟肖,非常漂亮。再有那些绘画、壁画都是无价之宝。像中国古代道教、佛教所画的侍女和佛像大多都是国家珍宝,国外的文物盗窃犯千方百计想偷盗我们这些“国宝”。我们中国有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

门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石窟里面的壁画都是无价之宝。另外还有一些音乐,宗教中信徒所唱的乐曲,对社会也有相当的影响,对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⑸宗教建筑艺术独特。天主教的建筑,高高的尖顶,非常有特点,佛寺、道观古香古色,风格各异。有的已成为标志性建筑,成为享誉中外的名胜古迹,变成了旅游景点。宗教建筑把人类先进的技术融入进去,同时也把这些技术传承下来了。

★●1、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以上都是说的宗教的积极影响,但是宗教也有很多消极的影响。概括起来也有五点:

●⑴宗教与我们所讲的科学,与我们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对立的。宗教的教义、思想和我们的科学思想是对立的。所有的教义当中都有对人类的起源、地球的产生、宇宙的产生进行的论述。但他们的论述归纳起来只有一点——上帝和神灵的创造,这是与科学事实相违背的。按照现在科学的理论,我们可以解释地球是怎样产生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等问题。达尔文“进化论”认为,人类是由单细胞生物进化成多细胞动物,再由动物进化成为人。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人的祖先在开始时,四肢着地,后来直立行走,然后

在劳动、打猎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站起来直立行走,视野开阔了,信息量增加了,大脑逐渐发达了,于是产生了语言,最后产生了人类,这是科学。再比如天体的运动,哥白尼之前,都认为“天圆地方”:地球是中心,太阳围绕地球转,这叫“天动学说”。哥白尼发现了地球运动的规律,创立了“地动学说”这一科学真理,被罗马教皇视为异端邪说,遭到罗马教皇的迫害。可见宗教与科学是对立的。

●⑵宗教宣扬人生轮回。认为人死后有灵魂,死后再转世,事实是这样吗?不是。我们中国古代科学家范缜早就说过:“人死如灯灭”,“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⑶宗教大都宣扬了“宿命论”。我们经常听到社会上有的人这样说,“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不顶用”。这就是“宿命论”。这都是受到宗教、迷信思想的影响,这样就扼杀了人的创造力,扼杀了人的创新思维,扼杀人蓬勃进取的精神。

●⑷宗教让人们把希望寄托于“上帝”,寄托于神灵,不自己去努力,不去创造,消极等待神灵保佑。有的同学考大学前心里忐忑不安,“我能考上大学吗?”“不知道!”不是去努力学习,而是找算命先生算算卦,找相面的“大仙”看看能不能考上大学。

●⑸宗教是唯心主义的产物,又用唯心主义影响社会。考虑问题不是从客观出发,不是历史的、发展的看问题,而是从神灵出发,用教义去分析问题。所有的宗教都具有神秘

色彩,无论走到哪个宗教教堂,都会有一种阴森神秘的感觉,只有这样才会使教徒有一种畏惧感。所以古代的皇帝就利用了这一点,大臣、百姓不听从命令,就造出一个神,人不能管你,让神来管你。如果不听从命令,那你就会“遭到神的惩罚”,不听命,不行善,死后就会进地狱,下地狱就会把你截成两半。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改嫁后,有人告诉她死后两个丈夫要把她分成两半,结果导致她整天神魂不定。古代封建皇帝说自己本身就是上天派下来管理这个世界的,这样来欺骗愚弄百姓。这都是宗教的消极影响。

★● (一)宗教的社会影响

(二)国家和社会允许宗教存在的原因

宗教既不是科学的,又不是先进文化,为什么还允许它存在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宗教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一个多民族的问题,往往他们的民族信仰和民族感情联系在一起,有的国家是整个民族信仰一种宗教。要尊重一个民族,就要尊重他们的民族信仰。比如说我们尊重少数民族,我们尊重阿拉伯地区的人民和那里的政府,他们都信教,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信仰,这是社会现实。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有些民族就是整个民族信仰一种宗教,这个社会现实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允许其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2、科学还没有发展到人民理想的程度,人类对自然、

对社会的认识,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没有达到理想程度。

●3、我们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素质差异较大,宪法允许人们信仰宗教,给人民信仰自由。什么是信仰自由?我们有信仰某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某种宗教的自由。在我们国家大多数人不信仰宗教,但是有人信仰宗教,我们不提倡也不加以限制,这就是公民的信仰自由。

4、着眼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们不倡导人们信仰某种宗教,也不限制人们信仰某种宗教。

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社会允许宗教的存在。但允许存在,并不意味着它是先进的、科学的,这是中国的现实,也是世界的现实。

★● (一)宗教的社会影响

(二)国家和社会允许宗教存在的原因

(三)宗教和邪教的区别

什么是宗教?宗教有什么特点?我们为什么限制“法轮功”而不限制宗教?●宗教和邪教的区别就在于宗教是法律认可的,国家允许其存在的,而且设置了专门的管理部门,国家有宗教管理事务局。宗教有固定的教义,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有固定的活动方式。而且必须是爱国的,爱国爱教,遵守法律,这才是我们国家允许的宗教。什么是邪教?我们或多或少对它有些了解,★●邪教是反科学的、反政府的、反人类的。国家宪法是不允许邪教存在的,“法轮功”就是邪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 践 教 学 报 告 课程名称合肥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 指导教师孙忠义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班级11计本(3)班 姓名(学号)第一小组吴波孙毅威孙元进程绪海章记红 合肥学院思政部制 关于合肥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合肥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信教人数的增多,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已成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对宗教的认识、宗教信仰的

特点以及对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确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宗教和正确对待宗教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82份,收到有效问卷79份,有效回收率为96%。主要对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1级学生,有少数其他年级其他系的学生参与。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资料分析 ①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比例不高。统计结果显示,有89.8%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信仰宗教。 ②大学生对宗教本质的认识。关于宗教的本质,60%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是一个团体,有自己的教义,有自己的规则。11%的大学生认为宗教就是愚昧迷信。另外29%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宗教是什么。这表明多数大学生能从文化的视角认识宗教的本质,少数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有些片面。 ③大学生对宗教和迷信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在调查宗教与迷信的关系上,有35%的大学生认为两者都有信仰的成分,46%的大学生认为迷信是骗人的,宗教可以帮助人。2%的大学生认为宗教与迷信连在一起。17%的大学生对两者关系不太清楚,数据表明,很多大学生都能明确区别宗教和迷信。 ④大学生对宗教功能的认识。46%大学生认为是提供心灵安慰,14%的大学生认为是帮助发展自我人格,7%的大学生认为是让人完善自我,7%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帮助,8%的大学生认为有负面影响。 2、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 ①大学生信教以佛教和基督教居多。在信教大学生中,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最多,有4人,其次是佛教,有3人,道教1人,其他宗教1人。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信仰比较多元化,但还是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释、道三家并存,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在中世纪又陆续传入。中国各族群、各社区的居民都以此为基础而形成自身的道德伦理、制度规范和风俗习惯,但佛教所倡导的思想始终是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和公认的道德标准。 ②大学生中定期参加宗教活动的不多。真正的宗教徒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①承认信仰宗教; ②明确信仰何种宗教;③完全认同该宗教所宣扬的基本教义;④定期参加所信仰宗教的活动。在信教大学生中,只有1.3%的大学生定期参加宗教活动,51.9%的大学生偶尔接触过宗教活动及相关资料,48.1%的大学生从没参加过宗教活动。在调查“如果您参加过宗教活动,

当代大学生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

当代大学生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 郭权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课题是:当代大学生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引言)宗教不是先进文化,但是它也确实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它的本质,了解它的社会影响。通过认识这种不先进的文化,来增强我们的鉴别力,清醒的认识什么是科学的文化、科学的信仰,来进一步学习先进文化、掌握先进文化、弘扬先进文化。 一提到宗教,很可能在同学们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幅幅影视里的画面,或者是在现实生活中亲眼看到的一些画面,由此便会引起无限的遐想。有的人就认为,在深山密林之中,一座阴森神秘的古寺,弥漫着瘆人的气息,几盏青灯,一群和尚穿着袈裟,双手合十,面壁而坐,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于是就认为这就是宗教,其实这只是宗教的一种。此外,还有好多种。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给大家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宗教的基本内容 ★●(一)什么是宗教 什么是宗教?我们中国一些研究宗教的学者和社会学家们曾给宗教下了一个定义,他们说:●有创始人、有崇拜的

对象谓之“宗”,有一定的祭祀仪式谓之“教”。这是一种机械的理解。西方人怎么解释“宗教”这个词呢?他们说:●有相同信仰、相同信念的一批人聚集在那里,“自正”谓之“宗”,“化他”谓之“教”。就是指信仰相同的一批人聚集在一起,然后自己来找到信仰的证据来研究它,诵经来坚定他们的信念。“化他谓之教”就是指用他们这种理论、这种观念、这种意识来影响社会上其他的人谓之“教”,△这就是宗教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宗教 (二)宗教的起源 那么宗教是怎么产生的呢?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宗教了?●宗教起源于三个方面:第一个叫自然崇拜,第二个叫祖先崇拜,第三个叫英雄崇拜。是因为有了崇拜才有了宗教。这里说到我们的祖先,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刚从动物中解脱出来不久,没有文化,对自然、对社会没有本质性的了解,对自然现象也认识不了。比如说:打雷、下雨、刮风、下雪这些自然现象他们都认识不了。一道电闪划破了夜空,一声炸雷惊天动地,是谁有这么大的力量?想想人类社会当中谁也没有这么大的力量,既然人类没有这么大的力量,那肯定是个超人,超人就不是人,超人是神。他们就由此想象出个神,这个神是个什么神?然后人们就命名他为●“雷神”,他为什么要打雷?平时为什么不打雷呢?为

大学生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

大学生应如何正确认识 和对待宗教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大学生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 摘要: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并从而引申相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当代大学生需要认清宗教的本质,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以及区分宗教与迷信的区别,从而塑造一个正确的思想认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党的宗教政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随着传统宗教复兴、新兴宗教崛起,宗教信仰已成为人们多元化信仰选择之一,宗教升温的现象难免会导致高校学在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产生迷惑而去追求虚幻的精神寄托的现象。当代的高校学生应该是有理想、有担当的未来希望,其精神价值的走向定将影响到社会的未来发展。大学生对待宗教信仰的问题会影响到其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会影响到祖国的未来发展,因此大学生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 一、宗教的本质认识 人们最初没有宗教观念,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宗教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宗教不是本来就有的也不会永久存在。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回答,一切宗教都只不过是支配这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应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客观上是不存在的,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邪教是与宗教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特指以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因此邪教是对宗教的叛逆和反动。虽然从表面上看邪教和宗教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邪教大都打着宗教的旗号掩饰自己,但与宗教在本质上有天壤之别,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极其消极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和宗教都是世界观、认知论、方法论,两者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起源的方法是唯物主义,而宗教认为世界是由某个神或偶像创造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教。 二、党的宗教政策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态度2

省妇干校等几所学校学生对宗教信仰态度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社会范围内出现了引人关注的"宗教升温"现象,信仰宗教的大学生也日渐增多。大学出现宗教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原因,还有高校信仰教育的原因。针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加强大学生理想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引语 第1题请问您是否信仰某种宗教? 选项小计比例 是7% 否50% % 无可奉告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0 第2题请问您在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是否接触过某宗教的传教? 选项小计比例 是31% 否2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0 选项小计比例 印刷品派发或张贴28% 神职人员口头传播11% 信教同学口头传播21% 网络途径传播17% 其他:1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0 第4题您对传教行为的态度如何? 选项小计比例 愿意了解可能会去信14%仅限了解不会去信35%不想了解47%有些厌恶3%愤慨00%有些害怕避而远之4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0 第5题您对主要宗教的教义和思想了解程度? 选项小计比例 非常了解烂熟00%比较了解能说出一些17%知道不多说不大清楚31%感觉很茫然不了解1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0 第6题您周围是否有同学信教? 选项小计比例 有40%没有2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0 选项小计比例 探寻人生真义814%借口逃避现实6%

追求永生不死1%融入西方文化1%欣赏宗教理念21%其他11%文化习俗要求11%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0 第8题您是否能接受大学生信教这一行为? 选项小计比例 完全接受我懂他们14%还算能接受25%既不接受也不排斥17%觉得不舒服47%难以接受0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0 选项小计比例 感到不安10%想要了解该教31%提高警惕20%觉得新奇挺有意思15%不再与他们来往00%感到荒唐814%没有变化17%劝说他们不要信00%自己也想加入3%其他0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0 第10题您是否参加过宗教组织举办的活动?

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研报告材料

大学生信仰调查报告 ——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为什么不分种族、民族、地域、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程度都会有信仰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无疑,信仰可以看作是全人类所具有的普遍特征。 信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天赋,是人类对于宇宙天地命运历史的整体超越性的意识,是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式,是人类对人自身存在整体性的反思。信仰也是人类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它把一种理想主义的价值倾向化为坚定的信念,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同样信仰是文化的灵魂,是道德的支柱它可以使人安身立命,也可以使民族有新的精神方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的转型期,新旧社会制度体系的交替必然出现激烈的社会变迁而产生一定问题,信仰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人们行为的失、异化、思想的空虚等问题。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事务,积极引导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并将其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容。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应当在推进社会主义进程方面做出贡献。认真研究大学生群体的信仰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培养人的根本任务,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2007年8月31日,我食品科学学院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了大学生信仰情况调查。在调查中,我们采用填空式的答题形式,在

我院的187名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回收率高达100%。现将问卷调查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信仰佛教: 36(人)占19.25% 信仰基督教: 5(人)占2.67% 信仰天主教: 2(人)占1.07% 信仰道教: 1(人)占0.53% 无任何信仰: 143(人)占76.5% 从以上调查的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在大学生中还是有不少信仰者已经存在,且发展趋势不容忽视。在对调查情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信仰有如下特点。 1. 调查的主要情况: 1.1当前部分在校大学生对感兴趣 当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极为广阔,对怀有一定的兴趣。据统计,对有兴趣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23.5%。其中对佛教感兴趣的占对感兴趣人数的81.8%,对基督教感兴趣的占对感兴趣人数的11.4%,两者合计高达93.2%。认为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文化现象的占总调查人数的71.9%。但有些大学生对认识程度不深,认为包含着真理的占总调查人数的56%。认为与科学精神不违背的49%,这无疑是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从这里可以发现,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求知欲旺盛的大学生从各方面受到文化冲击,因此对具有一定兴趣。

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

一、 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及社会转型,宗教信仰已成为人们多元化信仰的一种选择,我国公民享有信仰自由的权力,而对大学生这一族群,对于宗教信仰的认识总体上是理性而客观的,但对于宗教的认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中大部分学生没有宗教信仰,但是对宗教是认可的。他们表示自己虽然不信仰宗教,但是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这与我们受的教育有关,我们接受的高等教育让我们学会对多元文化的接受和包容,以及充分尊重他人信仰自由的权力。通过调查也发现,大部分的同学认为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少部分同学认为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个别同学认为宗教是迷信和愚昧的。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这一点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可。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本身和我们对宗教的认识也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宗教并非完全的迷信和伪科学,在人类早期一些社会中,宗教承担了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功能,现代社会中,科学和司法已经从有些宗教分离出来,但是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还继续存在。调查还表明,大学生对于宗教的了解仅限于皮毛,对其精神内涵和文化没有深刻的了解。大学生对于宗教的认知,大部分是来自于身边有宗教信仰的同学,部分来自校内外的宗教人士,小部分来自于网络书刊等传播媒介,大部分同学表示不会主动去了解和获得宗教知识,这是导致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具有局限性的原因之一,另外,除了家族性的宗教信仰,宗教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没有太大的相关性,这也是造成大学生缺乏对于宗教的主动认知的原因。 四、大学生参与宗教的原因 促使大学生产生宗教信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 1、家庭背景影响 家庭性的宗教信仰是大学生参与宗教信仰最主要的原因。调查显示,在有宗教的信仰的学生族群中,大部分信仰佛教,部分信仰基督教,小部分信仰伊斯兰教,个别信仰其它宗教,数据表示,父母有宗教信仰的同学参与宗教的比例远远大于父母没有宗教信仰的。比如家庭里父母双方都是基督教的信徒,孩子从小跟

大学生宗教知识手册

目录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 1.什么是宗教 2.马克思主义总好觉观的主要内容 3.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4.党关于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5.为什么不允许强迫十八岁以下少年儿童入教 6.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不能信仰宗教 7.为什么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无神论的宣传 8.什么是合法的宗教活动 9.我国对宗教活动的具体规定 10.基督教私设聚会点与家庭聚会的区别 11.什么是邪教 12.邪教的危害性 13.如何识别邪教 14.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的区别 15.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16.在宗教信仰与名族习俗的关系 二、有关法律法规 17.《宪法》对宗教信仰的规定 18.我国对宗教教育的规定 19.外国人在我国宗教活动场所讲经、讲道的规定 20.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进行宗教活动的规定 21.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不得进行传教活动 22.国家对邪教和封建迷信的规定 23.《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涉及宗教的规定 24.《教育法》中涉及宗教的规定 25.《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涉及宗教的规定 26.《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涉及中交的规定 27.《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涉及宗教的规定 28.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决不允许利用宗教干预教育教 学工作 29.禁止在校园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宗教活动 30.如何警惕境内外反动、非法宗教的渗透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 1.什么是宗教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就本质而言,是一种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幻想地反映为超人间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虽然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应,但其反应是颠倒的、扭曲的、虚幻的。 宗教的本质是宗教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古往今来,不同宗教学学派都对这个问题作出过自己的回答。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科学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2.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建立在争辩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的。其基本内容包括:一是从理论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和宗教产生、发展甚至消亡的客观规律。宗教的本质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地反映,它的产生和存在有其深刻的自认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它的消亡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二是分析了宗教的社会作用。在阶级社会,宗教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为剥削阶级所利用。成为麻醉人们精神的工具,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三是表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并提出了一系列处理宗教问题的方针政策。强调宗教和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是对立的,不能让宗教思想影响和侵蚀党的肌肤,反对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解决宗教问题要服从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总任务,提出了要向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无神论教育。 3.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1)宗教尤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 (2)宗教信仰自由受宪法保护,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3)要宣传无神论,单不能把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区别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要坚持政治上的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4)国家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5)我国宗教方面的矛盾主要是人们内部矛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出现对抗性的问题,要严格区分、妥善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6)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宗教对外友好交谈,抵御进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不允许境外任何组织、团体和个人干预我国总监事务。 (7)爱国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要支持他们他们加强自身建设,自主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作用。(8)爱国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新教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爱国宗教教职人员。(9)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想适应。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树立公民意识,把爱国与爱教结合起来,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10)所以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都必须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名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4.党关于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我对宗教问题的初步认识心得体会

我对宗教问题的初步认识心得体会 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简要地说,信教人数不断增长,宗教领域出现了一些复杂情况,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有所扩大,需要我们正确应对,妥善处理。 同时,由宗教发展这一现象,人们开始思考中国人的信仰问题,这是更为深沉的一个问题,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深入思考。 这些年来,人们对宗教的看法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总体上看,人们对宗教的看法更加客观和理性,不再把宗教看成完全是消极落后的现象,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认识趋于多元。 我认为,看待宗教问题不能只从本本出发,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把宗教放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中来观察和思考。当前我们要重点搞清三个问题: 一是如何看待信教人数的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天主教信徒XX万,基督教信徒XX 万,伊斯兰教信徒XX万,加起来XX万左右。 佛教、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正式昄依的信徒好统计,但在家信仰的,由于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很难统计,只能估计一下,这样就得出一个一亿多人的结论。

不少人认为我国实际信教人数比这个数字要大,希望能尽早摸清底数,这不仅是做好宗教工作的需要,而且对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国情也很有意义。 我国现阶段信教人数出现快速增长,原因很复杂。有“文革”结束后的恢复性增长,也有开放条件下国外的影响,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社会分层,利益分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宗教由此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尽管总体来说人民物质文化水平在提高,但现实生活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确定性增加,不管是家徒四壁的,还是发了大财的,都有不安全感,都可能信教。 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还有其存在的深刻根源,不仅会长期存在,在一定时期还可能会有发展。我们不能人为地去把信教人数降下来,这是做不到的,还可能会弄出问题来。但也不要去发展宗教,有些地方搞“宗教搭台、经济唱戏”,人为地扩大宗教影响。 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宗教,制定正确的政策处理宗教问题,通过有效管理和引导,促进宗教活动正常有序,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是如何看待宗教社会作用?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宗教的社会作用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并受到国内外复杂因素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与分析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客观认识宗教 宗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容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它曾在历史上产生过极为重要而广泛的作用,渗透进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在今天的文化活动、国际事务和日常生活中仍有一定的影响。客观地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了解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体系及其特点,不仅有助于当今的大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宗教现象,认识到宗教对于社会安定和世界和平的影响,而且对于拓宽知识视野,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科学、伦理、法律、经济、文学艺术等各种文化活动,更好地处理在人际交往中的宗教信仰关系等,也有积极的意义。 论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 据调查,大学生中明确表示信仰宗教的约占总数的10%,其中信仰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的约占信教者的62%。产生这种宗教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主观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环境的宽松、经济水平的提高、价值观念的变化,使人们的信仰变成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价值观念的不同,决定人们意识形态的异化。共产党内的不正之风,社会主义初级社会的腐败现象、单位中的用人不当,社会分配的不公平,贫富差距的扩大,种种因素,使青年人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产生了怀疑。政治信仰的缺失,导致许多人转向宗教信仰,大学生也不例外。 青年人思想未定型,情绪浮躁、易变,追求新鲜刺激,常有反传统的逆反心态,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感到茫然、疑虑、混乱的同时,求新、求异的心理使一些青年学生转向了宗教。 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青年人承受着更多的来自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风险和压力。求学道路的困难、生活的苦涩和艰辛、工作的不尽人意或家人的下岗待业、个人及亲友病痛等等,面对人生挫折和困惑,都会导致青年人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之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日趋淡漠,因而宗教组织中教友之间的亲密、友善的关系,毫无功利色彩的互相关心和真诚帮助,就显得充满亲和力和诱惑力。青年大学生在社会中大多处于弱势地位,教会和教友之间的互相帮助,使他们感到上帝是他们最后的靠山。信仰宗教满足了信仰者的归属感,使其精神上感到欣慰和满足,他们不再是孤立无援的,他们是“组织里的人”。 当然,有一些大学生是因为生长在信仰宗庭,还有一些人在困境中得到宗教界人士的帮助从而走向宗教。 当代大学生的宗教热,集中反映了部分青年人在信仰中的迷失,体现了许多认识上的误区: 其一,宗教道德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吸引。特别是追求至善的宗教道德,是它最迷惑人、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三大宗教几乎都包括了这么一些道德诫律:不偷盗、不奸淫、不凶杀、不贪财、不抢劫、不诬陷、不妄语、平等爱人、惩恶扬善。因而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这些宗

(完整word版)当代大学生该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当代大学生该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现在我们很多大学生都怀揣着自己的远大理想进入了大学的校园。但很多大学生都对自己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没有多少感觉,都感觉大学之后自己的人生会很平坦。但是当我们真正步入社会时,我们就会处处碰壁,缺乏实践。我们大多数大学生过惯了大学这种舒心的日子忘记了奋斗的感觉,成为啃老族,而我们的理想都变成了泡影。所以了解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很有必要的,以此来激起自己奋斗的热情,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途径。 二.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一定要立志高远,但是也要从脚下一步一步的把自己的理想实现。只有自己立大志,才能发挥出深层的潜力,才能让自己成为未来有用之才。但是只有理想而不去为之奋斗的人是不会成功的,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的前进也是很重要的。 1.立志当高远: 大学时期是理想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时期。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大量事实告诉人们,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2.立志做大事: 大学生的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大学生应该将自己的理想定格在帮国家变富强,提高祖国国际地位上来。把自己的眼光放得长远一点,不要拘谨于眼前自己的小家。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时代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3.立志须躬行: 漫长征途需要一步一步的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奋斗。大学生的志向高,而其需要走的路也更远,更艰难。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自己的奋斗再远的路也会走到尽头。 三.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兰和坎坷。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理想充满了美好的幻想,而对于理想现实的艰难则往往估计不足。大学生们往往把实现理想的过程看得太简单,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很丰富的知识,只要自己稍加努力就能成功。抱着这种思想往往会四处碰壁,自己理想变的遥遥无期。认清事先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言变的十分重要。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理想越高远,它需要实现的时间就越长,实现过程就越复杂。大学生往往对理想所需时间的估计往往偏少,然而,事实上理想的实现往往比事先预料的时间要长。而大学生在接受了一轮又一轮的打击之后才发现自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此时已经浪费了很长时间,因此大学生了解到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对于大学生相当重要的。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与特定时代相联系的文化信仰。其表现形式和复杂内涵呈现出多元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它的影响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接受能力最强的群体,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有人说信仰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是支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是他们对自身灵魂的肯定。而宗教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在相互地交流中涉及了来自不同文化的冲击和碰撞,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备受关注。 二、调查目的 鉴于宗教信仰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笔者决定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这一个具有这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进行一次调查。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识及其态度,加深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仰的整体认识和思考;并分析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和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可程度,通过调查现实中大学生信仰形成的路径,探索针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策略,并提出积极建议。三、调查对象 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全体在校学生。 四、调查方法 1、上网查阅相关报道,文献; 2、了解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在校学生的相关情况; 3、随机采访在校学生,了解其想法,并如实记录分析。 五、调查时间 2012年11月25日——2012年12月05日 六、调查内容及分析(具体题目及选项统计数据—百分比见附录)(一)调查概况: 1、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方式,采取男女各100人随机派发的方式,发出200份调查问卷, 实际收回187份; 2、由于地域原因限制,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同学为汉族,少数民族较少; 3、由于高校环境限制,参加本次调查的绝大多数为共青团员,当然也涵盖了少数的党员 和群众; 4、本次调查从2009级至2012级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涉及,不过主要集中在本科生部。(二)关于调查内容的分析: 1、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宗教的思考: 从调查问卷的第5)—7)题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个信息,当代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宗教有过一些思考,但极少会有人认真地去思考关于宗教的意义,性质,与我们的联系等深层次的问题;在被调查者中,大部分人都能够客观的去认识宗教存在的合理性,却仍然有极少的同学有失偏颇,将宗教信仰与荒诞的迷信相混淆,认为宗教就是迷信的代言人;被调查者的主流观点认为宗教与科学是互通有无,没有矛盾的,它们是

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

一、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及社会转型,宗教信仰已成为人们多元化信仰的一种选择,我国公民享有信仰自由的权力,而对大学生这一族群,对于宗教信仰的认识总体上是理性而客观的,但对于宗教的认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中大部分学生没有宗教信仰,但是对宗教是认可的。他们表示自己虽然不信仰宗教,但是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这与我们受的教育有关,我们接受的高等教育让我们学会对多元文化的接受和包容,以及充分尊重他人信仰自由的权力。通过调查也发现,大部分的同学认为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少部分同学认为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个别同学认为宗教是迷信和愚昧的。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这一点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可。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本身和我们对宗教的认识也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宗教并非完全的迷信和伪科学,在人类早期一些社会中,宗教承担了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功能,现代社会中,科学和司法已经从有些宗教分离出来,但是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还继续存在。调查还表明,大学生对于宗教的了解仅限于皮毛,对其精神内涵和文化没有深刻的了解。大学生对于宗教的认知,大部分是来自于身边有宗教信仰的同学,部分来自校内外的宗教人士,小部分来自于网络书刊等传播媒介,大部分同学表示不会主动去了解和获得宗教知识,这是导致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具有局限性的原因之一,另外,除了家族性的宗教信仰,宗教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没有太大的相关性,这也是造成大学生缺乏对于宗教的主动认知的原因。 二、大学生参与宗教的原因 促使大学生产生宗教信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 1、家庭背景影响 家庭性的宗教信仰是大学生参与宗教信仰最主要的原因。调查显示,在有宗教的信仰的学生族群中,大部分信仰佛教,部分信仰基督教,小部分信仰伊斯兰教,个别信仰其它宗教,数据表示,父母有宗教信仰的同学参与宗教的比例远远大于父母没有宗教信仰的。比如家庭里父母双方都是基督教的信徒,孩子从小跟

大学生宗教学习知识

《大学生宗教知识手册》 目录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 1.什么是宗 教 2.马克思主义总好觉观的主要内 容 3.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 策 4.党关于宗教工作的基本方 针 5.为什么不允许强迫十八岁以下少年儿童入教 6.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不能信仰宗 教 7.为什么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无神论的宣传 8.什么是合法的宗教活 动

9.我国对宗教活动的具体规 定 10.基督教私设聚会点与家庭聚会的区别 11.什么是邪 教 12.邪教的危害 性 13.如何识别邪 教 14.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的区 别 15.宗教与科学的关 系 16.在宗教信仰与名族习俗的关 系 二、有关法律法规

17.《宪法》对宗教信仰的规 定 18.我国对宗教教育的规 定 19.外国人在我国宗教活动场所讲经、讲道的规定 20.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进行宗教活动的规 定 21.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不得进行传教活 动 22.国家对邪教和封建迷信的规 定 23.《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涉及宗教的规定 24.《教育法》中涉及宗教的规 定 25.《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涉及宗教的规定 26.《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涉及中交的规定 27.《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涉及宗教的规定 28.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决不允许利用宗教干预教育教

学工 作 29.禁止在校园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宗教活 动 30.如何警惕境内外反动、非法宗教的渗透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 1.什么是宗教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就本质而言,是一种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幻想地反映为超人间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虽然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应,但其反应是颠倒的、扭曲的、虚幻的。 宗教的本质是宗教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古往今来,不同宗教学学派都对这个问题作出过自己的回答。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科学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2.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建立在争辩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的。其基本内容包括:一是从理论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和宗教产生、发展甚至消亡的客观规律。宗教的本质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地反映,它的产生和存在有其深刻的自认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它的消亡需

我对宗教的认知和理解

我对宗教的认知和理解 什么是宗教?我归纳为:宗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从仅仅是生存向社会属性出现后,自然的有意识地崇拜自然,是一种群体性的崇拜。宗教是一种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宗教这个词源自哪里呢?在东方语言中,宗教本不为一联缀词,《说文解字》中提到:“宗者,尊祖庙也,宗教人士以宀从示。”“示者,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这表示对神及人类祖先神灵的尊敬和敬拜。“教”指教育、育化,上施下效,侧重在对神道的信仰,这一点反而与西方的宗教理解较为接近。 直至公元10 世纪,“宗教”一词才最先见于佛经,如《续传灯录》中:“吾住山久,无补宗教,敢以院事累君。”这里的“宗教”指崇佛及其弟子的教诲,其意狭小而具体。西方语言的“宗教”源自古罗马时代的拉丁语Religio。古希腊人虽有表达对神的敬畏、虔诚及与之相关的戒律礼仪,却未形成宗教的特定概念。奥古斯丁又在《订正》及《上帝之城》中使用Re-eligere 来表示人在信仰上的重新抉择及决断,人需要靠重新考虑和选择与神修好。故Religio 一词在拉丁语的原意应为人对神圣的信仰、义务和崇拜。 然而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环境,宗教的发展也就不尽相同了。 就中国本土而言,最大的本土宗教就是一直在南方的道教。道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基础上,沿袭神仙方术、黄老道的某些观念和修炼方法,在东汉中后期形成的一种中国本土宗教。该教奉老子为教主,《道德经》为主要经典,相信通过一定方法修炼后可以长生不

老,成为神仙。道教对中华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社会习俗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佛教也是中国的一大宗教,但并非中国的本土宗教。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博士求法说(公元前2年,西汉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佛经,故将这一年定为佛教正式入华之始。)和明帝感梦说(公元64年,东汉明帝梦到头顶白光之金人入殿,大臣傅毅说此为西方佛陀。明帝遂于67年遣使请大月氏国迦叶摩腾、竺法兰入洛阳,译《四十二章经》,佛教入中原) 佛教是释迦牟尼在公元前六世纪创立于古印度的宗教,强调通过一定的修行方式,使人圆满地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达到彻底解脱。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精密深邃的哲学体系。佛教分为三大体系: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佛教从前三世纪开始向外传播,逐渐覆盖了中亚、南亚、东亚大部分地区,对这些地区的精神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成为代表东方文明精髓的世界宗性教。 佛教教义的精髓和核心被认为是缘起法又叫因缘法。缘起,指的是一切现象皆因为一定的因缘而生起,因缘指的是原因和条件。也就是把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看做是一种相依、相缘、相资的关系,即互为依存、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过程。“此有则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则彼灭。” 在古代和现代,宗教都是必不可少的。古代由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浅显,畏惧自然界的各种神秘,不了解的物,将之归结于神,也

大学生宗教信仰

大学生宗教信仰探析 邹芳芳王铁峰 (大连艺术学院基础部) 摘要:在当今宗教升温和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转而信仰宗教。通过对在校部分大学生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剖析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其成因,探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思想政治教育 宗教是人类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也是当今世界大多数人的精神信仰。21世纪既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个价值多元化、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的时代。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在《伦理学体系》一书中所说:“20世纪的信仰危机和21世纪的信仰迷茫,可以说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无论是西方和东方,无论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无论是宗教文化的,还是世俗文化的,都承认20世纪的人类文化都带着信仰危机步入21世纪。”[1]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而向宗教那里寻求精神依托。大学生作为高知识群体、时代的“寒暑表”,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不仅关系到到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向,也关系到国家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病态的“宗教升温”现象已经在大学生中得到反映。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涉及大学生宗教信仰相关问题22个。笔者在某大学大一、大二学生中发放问卷200份。其中被调查的男生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8%,女生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2%。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27%信仰宗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人数占大学生比例较多。第二,宗教暧昧现象比较明显。所谓宗教暧昧是指人们对宗教缺乏科学理性的批判态度,甚至在心理上与行为上趋于认同的状态。[2]第三,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模糊。第四,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 因此重新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性分析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及原因,寻求相应对策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原因分析 德国社会学大师马克思·韦伯曾经说过:任何一个努力生存的社会,无不多少具有宗教性质的信仰,人类总有必要解释人生的恐惧与困惑,人类对此追寻一致的反应就是宗教。大学生处于20多岁,大学时代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尽管他们曾经或正在接受着无神论和马克思主义教育,但当他们学习、生活、爱情遇到挫折或是困惑的时候,有的却不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寻求答案,而是从宗教信仰那里得到心灵的解脱。 第一,环境因素。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因素与民族、家庭环境因素。首先是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引起人们的信仰危机导致大学生向宗教靠拢。随着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处于低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我国经济与政治、经济与社会、 经济与道德等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疑问有时得不到及时解答深感迷茫和困惑,转而将心灵的依托寄托在某些宗教中的“神”身上。其次是民族、家庭因素的影响。某些大学生是少数民族,整个民族都信奉某种宗教,大学生从小受其熏陶、感染,因此自然而然信奉某种宗教。调查显示有20%的大学生是因为家庭和民族的原因信仰宗教的。 第二,大学生内在心理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出现了信仰多元化的倾向,崇尚个性解放、信仰自由。而且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心理承受能力弱、缺乏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思想不够成熟,存在绝对化、片面化的特点不能认清宗教的本质。调查显示,某些大学生认为,教堂、寺院是联络思想感情的最佳场所,“佛”、“主”是人们倾诉隐私的最佳对象;信教能弥补、治愈心灵的创伤,能使寂寞无聊的心绪找到寄托之所,能起到鼓舞人的作用,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宗教组织的内的互相关怀、互相帮助,某些宗教宣扬的“真”“善”“美”等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摆脱现实中的诸多困惑和苦恼,如基督教要求要“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居”;佛教力主“普渡众生,戒杀生,吃斋念佛”;伊斯兰教追求“至仁至慈”,这种爱和仁慈吸引着大学生、整合着大学生,他们也有一颗善良的心,愿意加入宗教团体。 第三,宗教魅力的吸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思想解放、言论自由,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激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调查表明85%的大学生认为这一政策是对的,有利于团结少数民族和宗教信仰者。因此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圣经》等宗教方面的书籍就被大量印刷,大学生总是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有机会接触到传统文化和各种思潮,特别是追求至善的宗教道德,能够迷惑人和吸引人。大学里海纳百川的学术氛围使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有兴趣、有时间研读宗教典籍,耳濡目染的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在生活中追逐宗教文化的一些时尚如佩戴十字架项链、怀揣神像、到教堂里唱赞歌甚至将来结婚也像电视那样来个西式的教堂婚礼等。这样的时尚追求的多了,加之受教徒的影响,三大宗教几乎都包括了一些积极的道德诫律和规范,这些戒律和规范在抑制罪恶势力、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空气等方面确具有独特的积极的意义。宗教的距离感慢慢就会消失,如果再面对学业、恋爱、生活的压力就可能会动摇长期在他们心中形成的无神论思想,最后皈依宗教成为教徒。 第四,难解现象的困惑。某些事实让大学生感到不解,一是某些名人,甚至某些著名科学家也信奉宗教。追逐时尚、追星成为当下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而大学生走在追求时尚的前列,追星也自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是宗教上的某些预言似乎都得到了证实;三是世界灾难性事件增多。近年来世界频繁发生 文化 教育论丛 151 --

浅谈中国当代大学生理想

浅谈中国当代大学生理想 姓名:吴柯毅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学号:14110221 摘要:所谓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对明天的一种良好愿望。理想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科学的理想,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行走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枯燥乏味到甚至令人恐惧的时间不曾停息,但我们却不曾停下脚步,因为支撑我们坚定前行的力量,是理想。我一直这样觉得,人一定要有该奋斗的目标,那就是理想。理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它便是活人的最好诠释。 大学梦是我们迈入大学之前心中最绚丽多彩的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我们的人生理想。当我们踏入大学的门槛时,便褪下了一身的稚气,我们的意识也上升了一个档次,就不再是原来那稚嫩的理想,肤浅的认识。然而,很多大学生上了大学,都严重的体现出理想与幻想之间的度把握失调。因为在经历了艰苦的高考后,步入大学的学子们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自以为从地狱升到了天堂,在这远不可及的距离中,他们迷失了自己,开始放纵自己,忘却了自己最初的理想,以致丧失了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时常感到空虚无聊,找不到寄托,于是整日躲在宿舍里玩网游,弄手机,在幻想中得到精神上的充实。可是,理想不同于幻想,理想一般都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它催人奋进,给人以动力。只要经过奋斗,就有可能实现。而幻想则是一种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它使我们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浪费时间,自然于事无益。荒废了学业的诸多大学生们,早已忘记父母亲为自己流下了不知多少血汗,他们的理想已经变了质,不仅累了自己,还害了自己家人为自己所做种种买单。 马加爵在行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这番话有种直指内心的力量,那是他回首二十多年生命历程所做的最后感悟,每一字都显得格外的沉重。失去了理想,生活就会失去光彩,生命就会枯萎。 德莱赛说过:“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我们需要努力学好知识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扬起我们的理想风帆,才能为我们的人生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被音乐界视为小提琴上的魔鬼,更是被称为音乐史上三大奇迹之一。帕格尼尼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却备受疾病的折磨。他从小就病魔缠身,一生中几度死里逃生。46岁时,突然牙床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初愈,又染上严重的眼疾,幼小病弱的儿子于是成了他的“拐杖”。就是这样一个被撒旦眷顾的人类,为了实现小时候所立下的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音乐家的理想,他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终于名震音乐界,在音乐史留下了不朽的丰碑。受到如此折磨的帕格尼尼都能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一切并获得成功,那么身无疾病的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拥有自己的理想去为之奋斗呢? 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