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导学案 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导学案 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导学案 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导学案 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江苏省宝应中学高一地理导学案主备:沈学俊审核:侯承杰包科人: 20130701班级:____组别:姓名:_____学号:___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区域特征的成因。

2、通过比较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差

异的方法。

【学习重点】: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比较区域差异的方法。

【学习难点】:比较区域差异的方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一、区域差异:(阅读课本P9,完成下列内容)

【自主学习1】1、区域差异的成因:不同区域所处的位置、位置不同,加上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2、区域差异的表现:①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

、、等方面的差异。②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

、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3、由于各地区不同,不同,人类活动对施加的影响也不同。

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阅读课本10-13,完成下列内容)

【自主学习2】(1)说一说两国在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上的相似之处。

自然环境:两者都是,面积相差;大部分地处,气候比较。经济发展:都是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的优势。

(2)比较两国在自然环境上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

(5)读课本“英国工业和矿产分布图”和“日本工业分布图”,比较日本和英国的工业发展

(6)根据以上的案例比较,归纳出区域比较的一般步骤。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日本和英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英国气候温和多雨,农业以种植业为主B.日本人少地多,农业侧重于精耕细作C.两国均有丰富的渔业资源D.英国畜牧业发达,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

2、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我国分为三大经济地带,南京与银川分别属于()A.中部、西部地带B.东部、西部地带C.东部、中部地带D.西部、东部地带

3、下列工业区中,工业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

A.德国慕尼黑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C.沪宁杭工业基地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4、影响英国和日本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太阳辐射C.地形D.人类活动

5、关于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日本与英国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C.日本和英国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英国气候深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终年温和湿润

江苏省宝应中学高一地理导学案主备:沈学俊审核:侯承杰包科人: 20130701班级:组别:姓名:学号: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表比较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究区域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学习重点】: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的比较及形成原因。

【学习难点】: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内容】:

三、我国的区域差异:(阅读课本13-14,完成下列内容)

【自主学习1】1、我国可以划分为哪三大自然区?

2、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单一指标还是综合指标?

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②青藏高寒区与我国吻合,大致以山脉、山脉、____山脉、山脉为界。

【小组合作探究1】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征,完成下列表格: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A.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2-3题。

2、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3、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

4、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二、综合题

5、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自然区的名称。

A ,

B ,C

(2)我国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依据是

和。

(3)A自然区从东向西的自然带依次是森林-草原-荒

漠,形成的原因是,体现

了地域分布规律。A自然区的

河流主要靠补给,农业发展的限

制性因素是。本区主要的生态问题

是,分析该生态问题产生的人为

原因是、、等。

(4)B区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原因是;也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原因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湘教版必修三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word教案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并能说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范围 2、掌握并能懂得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差异的各项表现及特征 3、懂得并能分析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差异的原因 能力目标: 1、通过众多的文字材料、图片、图表等,采用感觉上强烈的对比冲击,学会比较和综合分析我国的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提高地理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学习我国的区域差异,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和差异的能力,能对实际区域特征要素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我国三大经济区及南北方区域差异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的地理国情,明白中国要走向世界强国之林,东西部南北方要协调发展,让学生树立全局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情分析】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认识并非是主体(学习者)对于客观实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并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高一学生对感性知识接受能力较强,对于理性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正在逐渐加强。特别是在认知心理方面,高中学生已能形成空间表象和空间概念,并善于进行空间思维与空间想象。而且高中地理内容更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式、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主要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当学生获得知识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教学重点] 分析、比较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 [教学难点] 分析形成东、中、西部区域差异的原因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方法、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小组讨论法 [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综合课 【教学新课】 [导入新课] 春节过后,各大城市候车室里旅客总是非常多,他们大多是前往东南沿海务工,提问学生他们为什么到东南沿海,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不远千里过来的?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工资等遇)说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区域发展差异。 【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P13页图1-1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思考:①我国东、

八年级地理下册5_1亚洲的自然环境导学案2无答案中图版

第5章·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 【学习目标】 1、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及相关资料说明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第2课时 【预习自测,组内交流】 学习任务一:读下图并填空。 亚洲主要河流: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_H:_________ 总结:亚洲河流分布的特点: . 学习任务二:了解亚洲的气候。 1、亚洲地跨带、带带,受和 的影响,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 有、气候显著和 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常受的影响易发生旱 涝灾害。 3、始兴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风由吹向,特征:夏季风由吹向,特征:。 学习任务三:熟悉亚洲的气候类型: 亚洲有几种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都分布在什么地方? (提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_______群岛,_______半岛南部,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的______半岛和东南亚的______半岛,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以南,东南部地区,和______的南部,_______的南部,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的华北,_____,________的远东近海地区,日本,_______的北部,和朝鲜。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中部的广大地区,包括西伯利亚,包括蒙古,包括中国的_______,_____ ,______的大部分地区、青海;还包括西亚的______,________,土耳其广大地区。寒带气候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冰天雪地。地中海气候,西亚的地中海沿岸,它的气候特点,夏季降水____,炎热干燥;冬季降水_____。还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提示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知识框架 考点解析 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地形 地形对乡村聚落的影响明显,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和平坦,村落的形状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村落集中,且规模较大;而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或山区,村落沿河或谷地伸展,形态多呈带状,村落分散,且规模较小。 水源 聚落一般都尽量靠近水源,多沿河流两岸、湖泊四周分布。一般而言,在水源供给充足的地区,聚落比较集中,规模较大。在水源供给匮乏的地区,聚落比较分散且规模较小。在干旱的沙漠地区,聚落则分布在绿洲或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气候 降水:降水丰富的地区,聚落住宅房屋多为斜顶,有利于雨水下流;降水多,植被一般较好,建筑材料多为木竹;降水多,一般也较潮湿,故一些少数民族的竹楼和吊脚楼下部要架空,以利于通风隔潮。降水少的地区住宅屋顶为平顶,建筑材料多为土石,如黄土高原窑洞。 气温:气温高的地区,住宅墙壁薄,房间大,窗户小或出檐远以避免太多的阳光辐射;气温低的地方,墙壁厚,房间小,窗户大,以充分接受太阳辐射。 风向:冬季寒冷的地区,迎风的墙壁往往不开窗。在我国北方冬季盛行偏北风,因此窗户一般不朝北开,门也朝南开,院落布局也非常紧凑。

对城市聚落的影响 地形对世界城市分布的影响 地形城市分布区位优势 <200米的平原80%的大城市 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利于城市 扩展,减少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 利) 热带地区的高原如巴西利亚、亚的斯亚贝 巴 低地湿热,高原凉爽 山区的沿河谷地如汾河谷地、渭河谷地 水源充足,水运条件便利,但进一步发展受地形 条件制约 气候对世界城市分布的影响 ①气候影响城市区位 影响因素:气温和降水。 影响分布:大部分城市分布在气候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而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以及过分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城市相对较少。 ②气候对城市内部结构和布局的影响 日照与街道方位。建筑物的日照条件与街道方位有关。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当地子午线成30°~60°夹角。 风与城市规划。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由于大气环流条件不同,风向不同,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考虑污染大气的企业的布局与风向的关系。其原则是:第一,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应将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第二,、在季风区,应使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避开冬、夏季风对吹的风向,将其布局在与对吹风向相垂直的郊外;第三,在无主导风向的地区,将其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对城市的影响 ①影响城市分布 原因:可作为重要的交通通道;能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要。 分布:有优良港湾的海岸地区和大河河口处;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转运点、水运起点和湖岸地区。 ②影响城市形态: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带状或组团状。 矿产资源对城市的影响 ①依托矿产资源而形成和发展的城市 世界:英国伯明翰、美国匹兹堡、德国埃森和杜伊斯堡等。 中国:依托铁矿资源发展起来的如内蒙古的包头、四川的攀枝花、安徽的马鞍山等;煤炭工业城市如山西的大同、黑龙江的鹤岗等;依托石油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如新疆的克拉玛依、黑龙江的大庆、山东的东营等。 ②城市的规模:取决于矿产资源的蕴藏量和开采水平。 ③城市发展:“资源型城市”随资源的枯竭需考虑城市的转型,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 自然条件地势高、气候寒冷差较好

高中地理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导学案详解及答案中图版必修3 区域和区域差异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本章导学 ●课程标准要求 节名小标题 课程标准内容 标准活动建议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 异 区域和区域差异了解区域的含义 模拟赴热带雨林、热 带草原、热带荒漠、 高山地区的旅行,描 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 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 和地理现象,说出到 上述地区旅行应携带 的主要生活用品中国三大自然区 自然环境的差异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 例,比较不同自然地 理环境、人类活动的 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 人类活动的差异 东部季风区的 内部差异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 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 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 方式的影响 开展一次模拟活动 (如南水北调“调出 区”居民与“调入 区”居民的对话), 扮演角色,交流看法海洋和岛屿地理环境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 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 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 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 环境的影响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 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是在第一册讲述自然地理和第二册讲述人文地理两个必修模块之后的第三个必修模块,本模块内容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地理学中的区域研究,二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区域地理同学们并不陌生,因为初中地理就是有关区域地理内容的学习,但初中地理主要侧重于对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分布的具体描述,即“在哪里”,“那里怎么样”等;而模块三则是从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探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新-课-标-第- 一-网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区域研究的基础知识。第一节首先引入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区域和区域差异,其中“区域差异”既是最重要的地理概念,也是难以理解的地理概念。然后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以中国的三个自然区和三个经济地带为例,介绍如何分别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最基本的角度,认识区域特征。实际这里更深层的用意在于教会学生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内容可分为三部分,首先引入“区域地理环境”的概念,然后从时间角度分别认识陆地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最后再认识海洋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学习时,不仅要使学生以陆地、海洋两个角度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含练习答案)

1.2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 [学习目标与要求] 1、熟悉区域比较的主要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2、通过对日本和英国区域差异比较的学习,掌握区域比较的基本方法。 3、比较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究区域内的整体性特征和区 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复习]区域有哪些特 征?。[新知探究] 探究主题活动一:区域差异 探究主题活动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一)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的比较 读图1-2-3、图1-2-4和p11课文探究并总结填写表1: 表1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的相似性和区域差异比较 日本 英国 相似性 两者都是国,面积相差不大;都地处纬度,气候比较,资源丰富。 差 异 性 地理 位置 地处岸,东临,纬度较。 地处岸,西临,纬度较。 地形 地表,以、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低山、丘陵与、山谷交错分布 气候 差异显著。北部为气候;夏季 ,冬季,南部属气候,夏季,冬季。受流及的影响,终年,是典型的 气候 植被 森林覆盖率,约占国土的,植物种类多样。 森林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1/9,以 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 水文 河流短小湍急,多、,不利于航行,但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

、铁、 二)英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比较 读图1-2-5和图1-2-7,对问题1--3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然后总结归纳填写表2 1.英国和日本两国的产业结构现状有何异同? 2.读图1-2-6,说出英国的矿产及工业的分布情况。3.读图1-2-8,说出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表2英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相似性和区域差异比较 日本 英国 相似性 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 农业 差异性 农业部门 种植业 畜牧业 相似性 工业 差异性 工业特点 工业 发展 条件 工业部门 工业布局 相似性 人口与城市 4、根据以上的案例比较,归纳出区域差异比较的一般步骤。 5、p13知识窗"世界经济中心的变化":三个时代及对应时间和代表性国家或地区分别是什么? 探究主题活动三:我国的区域差异 读p14"图1-2-9中国三大自然区"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指标是____和_____,为什么? 2、说出三大自然区名称、分布、界线,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分别分布在哪个自然区?(在课外描绘中国地形空白图,并在图上填出它们的名称)。 3、秦岭-淮河是我国哪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尽可能说出更多的答案)? 4、结合p14--15活动完成表3和p15问题 表3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基本特征 三大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亚洲的自然环境》(导学案)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环境 试着描述自己家庭住址。1.你家住什么村(社区)门牌号码多少?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 学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 看图片资料,回答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儿? (答出国家,说明所在的洲—亚洲) 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一、世界第一大洲 (一)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回答 1、亚洲在东西半球的位置; 2、亚洲在南北半球的位置; 3、比较亚洲与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二)读图6.2亚洲的范围,完成要求 1、找出亚洲所临的大洋各是什么,说出它们各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 2、找出亚洲周围的大洲各是哪些,说出它们各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分别以什么与亚洲为界? 3、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范围,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三)结合以前所学,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四)读图6.4亚洲地理分区,完成要求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个地区?这一地区中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在中国的哪个方位? 二、地形和河流 听歌曲《亚洲雄风》,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

(一)读图6、5回答 1.看图例,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3000-5000米,以及200米以下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然后找出这几种 颜色分别在图中的哪些区域。 2.讨论:从以上可以得出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 3.在图中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指出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体会亚洲地势的特点。 4.如果我们沿着30°N纬线把亚洲切开,看到的地形剖面图会是下面的哪一幅呢? 5.亚洲这样一种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找出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鄂毕河、叶尼塞河,看看它们各流入哪个大洋,并说说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 (二)读图6.7、6.8说说亚洲和北美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收获之窗-----我努力我充实 1、请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明亚洲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2、读图6、9亚洲的气候类型回答 ⑴亚洲主要有哪几种气候类型?为什么复杂多样? (2)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3)北回归线穿过哪些气候类型? (4)观察北纬30度穿过的气候,有何特点? 3、读图6、10回答 整理归纳亚洲位置、地形、河流特点,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 火炼真金-----我成功我自豪 自我检测: 第二课时 学案 课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 回忆交流上节所学。受位置和地形等因素影响亚洲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呢? 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三、复杂的气候

《中国的区域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

第25课时中国的区域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识记四大区域的划分及我国各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理解南、北方在自然、人文方面的差异。 2.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利用15~20分钟时间进行预习,在学习时,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和我国南、北方的差异。 2.在学习分区时,联系以前学过的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湖及工农业、交通等方面的知识,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复习,有助于对本课时的学习。 3.综合比较法: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农业、工矿业、人民生活习惯等各个地理要素进行全面比较,从区域性和综合性观察,抓住各区的主要特征,突出对地区特色的理解,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4.读图消化法:区域地理的许多知识空间分布性强,如位置、地形、气候要素、植被、河流、农业、工矿业、交通线、城市等,一是要把这些知识落实到图上,建立空间概念;二是将这些地理要素,通过地图把它们联系起来去认识,形成同一空间各种要素的结构认识。 5.完成《知识体系梳理》和《预习效果检测》。 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2.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内部的自然和人文差异。 1.先提出问题,如教材活动内容或本课时《预习效果检测》中的问题,让学生预习,然后讨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2.充分利用地图进行教学,如四大地理区域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图,1月气温、降水量图,南、北方的景观图,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另一方面强化、理解要学习的知识。 3.教师要搜集一些我国南方、北方内部差异的材料,如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的差异,四川盆地与江南低山丘陵的差异,使学生对南、北方内部差异有更多的了解。 播放南、北方地理环境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视频。 一、北方与南方自然差异 1.北方 (1)地理位置: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气候:以①为主。 (3)植被:以②为主。 (4)河流:径流量较③。 2.南方 (1)地理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2)气候:温暖湿润,④气候。 (3)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4)河流:径流量⑤。 二、北方与南方人文差异 1.北方 (1)农作物 华北:冬小麦、棉花、花生,农作物两年三熟。 东北: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⑥。 (2)北方人们的生活 食:以面食为主。住:房屋建筑注意防寒保暖,屋顶坡度⑦,墙体较厚。行:骡、马车和汽车。体育项目:溜冰、滑雪。 2.南方 (1)农业

高二地理学案 1.3 区域发展差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及西部大开发

1.3 区域发展差异第2课时南方与北方及西部大开发学案(湘教 版必修3)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划分及区域发展差异。2.理解并掌握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 一、南方与北方 。 一线 淮河 — 秦岭 ① : 划分界线 . 1 2.区域差异 南方和北方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发展优 势、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北方南方 优 势 自然 条件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②平 原面积广阔,森林、③煤炭、石油、 ④铁矿等资源丰富 跨越⑤亚热带及少部分⑥热带地区, 热量丰富,⑦水分充足,⑧有色金属 矿产、生物资源、⑨水力资源等相当 丰富 社会 经济 条件 是我国主要的⑩重工业地区和? 能源基地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 ?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存在问题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严重等 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 形破碎等发展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 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大力加强? 外向型经济建设,同时注意环境保护 二、西部大开发 1.目的:缩小?地区差异,加速西部地区的○ 21社会经济发展。 2.范围:西部地带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部地带的○22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地带的○23广西壮族自治区。 3.背景 (1)优势:自然资源、○24矿产资源、油气资源、○25水能资源、○26土地资源等丰富。 (2)劣势:○ 27基础设施落后,○ 28人才、技术、○29资金匮乏。 4.意义 ?? ? ? ? ??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 推动○30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加强○31民族团结 保持社会稳定与○ 32边疆安全 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结果: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变为○ 33经济优势,将○34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探究主题一我国的南、北方差异

《亚洲的自然环境》学案

《亚洲的自然环境》学案 班级姓名 一、世界第一大洲: 1、亚洲的位置: A、半球位置(读图6.1):南北半球中的半球,东西半球中的半球。 我国所在的大洲是洲,我国所在的半球是:南北半球中的半球,东西半球中的半球。 B、海陆位置(读图6.2):亚洲北临洋、东临洋,南临洋,东南隔运河与洲相邻,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 2、(P3活动3)哪些方面能够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2)(3) 3、(活动4)中国位于哪个地区?;利用其它地区位于亚洲的方位识记亚洲的六个分区。 二、地形和河流: 1、亚洲的地势是。 2、(读图6.5)写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 (1)主要高原(写出五个) (2)主要平原(写出三个) (3)亚洲的主要地形为和 (3)主要河流: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 (4)在P4图上找出P5“阅读材料”的地理名称。 三、复杂的气候: 1、回忆:气候主要受哪两个要素的影响? 这两个要素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2、读课文及图6.9、图6.10,完成下列各题: (1)亚洲地跨带、带和带,面、面、面面临大洋,西面深入大陆内部。受和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 显著和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吹来的多,降水也;反之,夏季风弱点年份,从海洋上吹来的少,降水就比较。 (3)亚洲东部和南部如果降水过多,就会形成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灾。

(4)亚洲共有种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最广的是气候类型。 (5)比较雅库茨克和孟买的气温,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比较哈尔滨和乌兰巴托两地的降水情况,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读P9非洲的气候图,说明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 四、熟能生巧: 1.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本 C.热带雨林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2.亚洲东部和南部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季风气候 B.大陆性气候 C.雨林气候 D.沙漠气候 3. 关于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风与降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风强,降水多 B.夏季风弱,降水多 C.夏季风强,降水范围小 D.夏季风弱,无降水 4.读亚洲气候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降水最多的 是气候。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发展阶段学案(第1课时)

第1课时: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两个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2.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获取有效信息,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区域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究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3.利用近几年江苏大市调研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学习策略】 1、用整体性、差异性思维方式分析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2、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区域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巩固重点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复习。 3、结合热点地区和经济发展重要区域人地关系中存在的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及出现的环境问题,解决的措施等,理清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课堂活动】 考点诠释: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一、区域差异比较 探究活动1:运用思维导图或设计表格比较区域差异的主要内容。 表1:区域差异的比较内容

二、区域差异比较案例 探究活动2: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比较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完成表2。 表2:我国三大自然区差异 【典型例题1】(2016扬州上学期期末调研双选题) 图1为“2013年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比重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 A .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在全国最大 B .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的地区,灌溉设施多 C .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 D .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 (2)关于四个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有 A .东部地区人均耕地少,西部地区人均耕地多 B .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旱涝灾害发生频次高于 东北部地区 C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中部地区机械化水平高 D .东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耕地面积相等,农业生产差异小 图1 东北部地区 耕地占全国比重 25°以上坡耕地占全国比重 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

中国区域地理-中国气候学案知识讲解

2020届区域地理复习中国气候——气温 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通过阅读我国一月份、七月份的等温线分布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并运用地理原理来阐述地理现象的能力。 3.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学预习: 一、气温分布特点: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 。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 。夏季最低气温处:______ ,原因: 最高气温处:______ ,原因: 二、热量与耕作制度和农作物: 根据(积温)的不同,我国可划分为五个和一个。 读地图册P47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并填写图表中空白。 序号温度带熟制农作物 A B C D E F

A B C D A B C 合作探究: 1.阅读我国一月等温线分布图思考下列问题: (1)漠河和海南岛温差约为_________,描述我国一月份等温线分布特点,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描述一月00 C 等温线的位置并说明在西南向南拐的原因? (3)描述图中A 、B 、C 、D 几个地区等温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分析一月份我国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的原因? 2.阅读我国七月等温线分布图、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漠河和海南岛温_________,描述我国七月份等温线分布特点,分析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2)描述图中A、B、C几个区域的等温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课堂练习: 1、影响我国气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 洋流 D 地形 2、以下城市中,1月平均温度最高的是() A 天津 B 上海 C 广州 D 哈尔滨 3、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但是不符合这一规律的地区是()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4、传统民居特色与南北气温差异有关联,下列叙述未体现这种联系的是() A 北方房屋墙体较厚 B 南方房屋高大宽敞注重通风透气 C 南方屋顶坡度较大 D 东北地区的房屋有多层窗户 5、下列关于农作物耕作熟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珠江三角洲-----一年一熟 B 东北平原-----一年两熟 C江汉平原-----一年三熟 D海南岛-----一年三熟 6、我国冬季和夏季白昼时间最长的地方分别是() A 海南和黑龙江 B 海南和新疆 C黑龙江和海南 D新疆和海南 7.每年五月下旬,河北省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南下到河南参加麦收,然后再北上。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A 河南省降水量大于河北省 B河南省比河北省热得早,小麦成熟早 C河南省小麦品种好于河北省 D河南省的人口比河北省少 8.表中代码表示滇、川、陕三省省会和西藏自治区首府的名称,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地区代号 -2.3 14.9 ① 4.6 2 5.8 ② 7.8 19.9 ③ -1.3 26.7 ④ C.③为成都 D.④为昆明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9~10题。 9.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 等温线向西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地形 C. 纬度位置 D. 大气环流 10.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土壤盐碱化 B. 土地沙化 C. 水土流失 D. 酸雨

高中地理第三章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域发展差异时南方与北方及西部大开发学案新人教必修

3.1.3 区域发展差异第2课时南方与北方及西部大开发 题目 3.1.3 区域发展差异第2课时南方与北方及西部大开发第2课时 学习 目标 1.说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划分及区域发展差异。 2.阐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 学习 疑问 学生填写 学习 建议 学生填写 【相关知识点回顾】 1、秦岭—淮河分界线的意义。 【知识转接】 1、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背景。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的背景。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一、南方与北方 1.划分界线:①一线。 2.区域差异 南方和北方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北方南方 优 势 自然 条件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②面积广阔,森林、③、 石油、④等资源丰富 跨越⑤带及少部分⑥ 地区,热量丰富,⑦充足, ⑧矿产、生物资源、 ⑨资源等相当丰富 社会 经济 条件 是我国主要的⑩地区和 ?基地 ?和? 发达,?型经济发展迅速

【探究点一】我国的南、北方差异 〖合作探究〗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________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________。乙为我国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在开发早期不利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地区土壤类型耕地类型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较)甲 乙 (3)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具有的特点? 〖概括小结〗 1、综合地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区域 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项目 位置约32°N~34°N以南约32°N~34°N以北 地貌丘陵、低山为主平原、高原为主

八年级地理下册 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1、了解区域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 理位置; 2、能在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能描述东北地区 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重点东北地区的相对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 难点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法启发、点拨教学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可编辑

一、自主学习 速读课本P24—30,完成下列题目: (一)地理位置 1、东北地区位于中国部,包括省、省和省,简称“东北三省”。它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与为邻,北与为邻;西接自治区;南连省,与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温带、温带和寒温带,主要在温带。 (二)地形特征 在课本P26图6—6中找出下列地理事物: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东北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黑龙江、松花江、嫩江、辽河、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哈尔滨、长春、沈阳 1、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和山地为主。 2、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大致呈状的三带:外围是江、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和;内部是广阔的。 (三)气候特征 1、东北地区属气候,冬季,夏季。冬季南北气温差异。 2、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季,冬季降雪较。年降水量大致由向递减。 3、东北地区的典型植被有、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以 3、东北地区的典型植被有、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以及 草原等。 二、合作探究 完成P29—30活动题1、2、3。 三、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1.关于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B.外围是山地和丘陵 C.中间是广阔的平原 D.内部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 2、东北地区的地形以为主。() A.山地、丘陵和平原 B.高原和平原 C.高原和山地 D.山地和盆地 下列山脉没有位于东北地区的是() A.太行山脉 B.大兴安岭 C.小兴安岭 D.长白山 3、东北三省东面和北面的邻国分别是() A.朝鲜、俄罗斯 B.俄罗斯、蒙古 C.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D.哈萨克斯坦、印度 4、东北三省没有跨越的温度带是() A.寒温带 B.中温带 C.暖温带 D.亚热带 5、关于东北地区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B.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 C.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 D.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区[ 6、东北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线是() A.黑龙江 B.松花江 C.图们江 D.黄河 可编辑

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 【课题】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区域差异的原因,通过对比日本、英国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区域内部的共同性或相关性,理解区域间的差异性,学会区域差异 的比较方法;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三大经济区的区域差异。 2.过程与方法:运用日本、英国区域差异的案例分析,学会研究区域差异的一般方法,并能将地理原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借助“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和“东、中、西部 经济区图”,列表比较我国的区域差异,培养利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 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区域差异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会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列表比较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学法指导】学习本课内容可以充分利用比较法。自然环境差异比较可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地貌、地质、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进行,并探究其原因;人类活动差异比较可以从农业生产类型和生产方式,工业,人口与城市,经济等方面。 【教学重点】: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教学难点】: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1)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比较强;(2)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3)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同学们想一想,造成南北方民居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学习区域的相关知识。 (新课讲授) (一)区域差异 1、形成原因: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2、表现: (自主探究)自学教材内容,归纳区域差异的表现。 (二)区域差异比较——日本和英国 (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分析日本和英国的区域差异,并总结出区域差异比较的方法。 1、自然环境的比较 (1)相似性 (2)差异性 产生的原因: 具体表现: 2、经济发展的比较 (1)相似性 (2)差异性 产生的原因:

1.1多种多样的区域 学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1.1多种多样的区域学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 地理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区域与区域发展区域的类型多种多样,其尺度范围有大有小;不同类型的区域其内部各自然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区域认知;区域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区域的整体性;区域差异导致区域关联,进而影响人类活动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区域发展应结合实际,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地理实践力。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发布的第四轮专业学科评估结果排名不分先后学校名称星级专业1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3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4华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5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5浙江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 第一节第一节多种多样的区域多种多样的区域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1.知道区域的含义及划分依据,掌握区域的特征。区域认知 2.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的类型.特征及相互关系。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一.不同类型的区域

1.区域含义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 2.区域的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 有些区域,如行政区或流域,边界是明确的。 有些区域,如自然带或语言区,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3.区域的类型1依据自然特征或人文特征划分按照自然特征划分如中国东部季风区或黄土高原区。 按照人文特征划分如汉语北方方言区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综合自然和人文特征划分的如中国主体功能区。 2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划分类型目的划定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划定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有助于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划定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3有的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认知的。例如,中国科学家找出了中国野生稻分布区,为水稻育种专家寻找杂交育种的野生稻提供了帮助;科学家发现低硒地区,为有效预防克山病提供了依据。 微思考区域划分的前提什么提示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 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7《中国区域地理》导学案

高二地理DL-018-G2-07 《中国区域地理》导学案 编写人:李群审核人:李群时间:2018-11-20 班级: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组名: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 2、能运用相关地理原理分析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 【重点难点】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与地理特征。 【学法指导】图文结合法、归纳法。 【知识链接】认识区域,既要了解自然地理特征,也要熟悉人文地理特征。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西北地区 1.位置: 西北地区位于 定位:40°N,45°N 90°E、120°E 2.地形:主要地形区(及特 征) 、 3.气候:A.气候类型:B特征: C.成因 D.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E.我国的“热极”在,“干极”在。 4.植被:自东向西大体依次为 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大致在,相当于 5.矿产: 6.河流湖泊: 7.农业:主要农业类型、;主要农产品 主要农业区有、、、(在图中用阴影表示)灌溉农业引发的问题有、、 8.工业:依托丰富的资源,发展特色工业,如 9.人口、城镇:多呈状(东部)或状(西部)分布,原因是 10.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知识点二:北方地区

1.位置:北方地区位于 定位:35°N、40°N、50°N 105°E、120°E、130°E 2.地形:主要地形区有 3.气候:A.气候类型: B.气候特征: C.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温 度带)大兴安岭北部为 长城以北为 黄河中下游地区为 D.年降水量毫米, 主要集中在月,大部分 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 E.东北冬季漫长严寒多积雪,为我国的“寒极”; D.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半年的;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4.河流:主要河流有 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南;河流含沙量北南; 结冰期北南;汛期北南(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 5.植被类型:东北地区以为主,华北地区以为主。 6.土壤: 7.矿产: 8.农业:A.耕地类型:以为主 B.主要农业类型 C.三大地形区的农林产品与主要问题存在差异: 9.工业:两大工业区------ 10.主要城市: 11.交通:以为主 12.制约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 要因素是 知识点三:南方地区读课 本图文资料,完成基础知识梳理 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 30°N、23°26′N,100°E、 105°E、110°E、120°E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导学案:13区域发展差异(无答案)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四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4、知道我国南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性因素和发展方向。 5、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第1课时 【预学自测】 一、四大地区的差异 1、四大地区(画出四大地区的分界线) 2、并填注各省市区的简称 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东北部经济带范围(包括的 省级行政单 位,写简称) 省级行政单位 数量 划分依据 自然条件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 对外开放 程度 3、简述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合作探究】 〖见教材14活动1〗分析托克县区域发展的优势与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 【拓展延伸】 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1.田晓的家乡位于 A.黄淮海平原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渭河平原 2.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3、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图五),完成下 列要求。 (1)写出三大自然区的名称:a , b , c 。 (2)a区与c区的界线与哪些地理分界线大致吻 合? (3)填写下表,比较a、c两区域自然特征的差 异。 图五 a c 主要地貌类型 气候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润 植被 水文河流较少,水量小 巧学速记:顺口溜记忆四大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东部东北中部西,四大地区显差异分析原因可知底:东部平原地势低, 气候湿润人口集,交通发达区位齐; 西部地区距海远,山地崎岖气候干, 交通不便区位差,发展缓慢水平低, 地带经济不发达,国家西部大开发。

(完整版)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完美版)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 编写人王启东2013年11月24日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带概念及形成原因 2、掌握自然带的三种地带性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了解世界某些区域因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课前预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普遍存在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包括______分异和分异。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呈现为_____________的分布。 2.陆地自然带 陆地上的不同地区,由于所处的位置、位置互不相同,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类型和类型。相应的、和 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呈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注】①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自然带的名称多用植物名称命名。 ②热带沙漠气候区的自然带为热带带。 ③同一种气候类型可形成两种自然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自然带为温带带和温带带。 ④不同的气候类型可形成相同的自然带:气候区和气候区的自然带均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⑤注意区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⑥自然带的植被通常有适应环境的独特表现,例如热带雨林的板状根、滴水叶尖和亚热带常绿硬 叶林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层(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夏季干热的气候特征)。 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 的纬度分布不均。(2)形成基础:。 (3)分异规律: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的方向,由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4)分异表现: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热带雨林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延伸更替的自然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______分布。(2)分异基础:_______。 (3)分异规律:由于受影响程度的不同,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为_______带、_______带、_______带的有规律变化。这种变化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更替方向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地区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 两极的 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为主 延伸 更替 在和 地区 从沿海到 的 地域分异规律 条件延伸 更替 中纬度地区 【注】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自然带沿纬线方向延伸,沿纬度变化的方向更替。 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自然带沿经线方向延伸,沿经度变化的方向更替。 探究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下图),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2)图内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是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__________,其雨季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____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