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中国文化乡愁的历史生成与现实消弥

当代中国文化乡愁的历史生成与现实消弥

当代中国文化乡愁的历史生成与现实消弥
当代中国文化乡愁的历史生成与现实消弥

当代中国文化乡愁的历史生成与现实消弥

种海峰

[摘要]

在我国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里,始终隐约萦绕着一种愈益浓烈的、被称为

文化乡愁 的历史焦虑情绪,其负面效应已初见端倪。这种文化乡愁本质上导源于现代性

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物理距离的终结,以及全球化、 景观社会 或 拟像 世界的形成等现代性后果;而中国文化语境的特殊性更使得其被赋予了悲壮性的使命。以健康、理性的文化心态去面对当前的文化冲突,是走出文化乡愁情结、重整中华文化气象,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文化;乡愁;历史生成;消弥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0633(2008)04 114 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化 概念就已经不是一个虚妄和遥远而是十分真切的概念或词汇了。这一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时代性词语暗示人们,我们已经被置于或被抛入了一种完全有别于以往的历史境遇之中,今天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已经时时刻刻无法逃避全球化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对中国人来说,尽管 全球化 的明显 在场感 似乎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算起并愈演愈烈,但实际上起码在近代鸦片战争前后,中华文化就被迫与西方外来文化频繁地打起了交道;所不同的只是,到目前这一关系无疑在性质和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然而自近代及今,不难发现,在我国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里,始终隐约萦绕着一种被称为 文化乡愁 的历史焦虑情绪;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的迅猛推进,这种文化乡愁不但没有消逝反而具有愈益浓烈的趋势,而其负面效应也初见端倪,故亟需引起我们应有的重视与切实的矫正。

一、乡愁的文化意蕴

在西方, 乡愁 和 怀旧 基本上是同义词,源于两个希腊词根nos tos 和algia,含有回家、返乡和思乡的意思。1688年,瑞士医生霍弗尔首次使用了nostalgia 一词,专指当时一种军队中士兵由于远离祖国、亲人产生的强烈思乡病,并导致身心上的不适反应。霍弗尔认为,思乡病的生理原因在于 轻快精神经由中脑纤维的持续运动,而中脑中仍

然粘附着关于祖国思想的印痕。 1 1770年前后该词被引入英语。19世纪中叶的工业化与都市化发展造成了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流动的人群普遍怀念曾经的稳定生活,nostalgia 的词义也就随之由个人的思乡扩大为一种集体心理情绪,抽象为一种时代的症候,一种特定历史语境下人群的漂泊状态。在汉语里,

乡愁 一般是指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

乡、故土的思恋情怀,当然这与中国长期的传统农业社会性质有着直接的关系;王一川认为,由于时代的变化,在当下乡愁则 一般是指身在现代都市的人对于飘逝的往昔乡村生活的伤感或痛苦的回忆,这种回忆往往伴随或多或少的浪漫愁绪 2 。可见,乡愁是人们感时伤怀的一种情绪,是人们对于过去的一种含有情感的记忆与回望,它本身蕴涵着强烈的怀旧情绪。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许多精神分析学家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使得 乡愁 、 怀旧 逐渐成为了心理学科的重要范畴;而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的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导致了 可能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社会及文化变迁 3 ,这一概念的病理学、心理学内涵在这个变迁的大背景下渐渐地被淡化,而其社会学、文化学的意蕴则愈益凸现了出来。以至于,一种作为思想运动的所谓现代乡愁社会思潮已经悄然兴起,并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应该说,怀旧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因为,一方面,基于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层需要,任何时候人都无法割裂现实与历史、自身与世界的纽带。德国著名诗人诺

114

[收稿日期]

2008 01 10

[作者简介]种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咸阳师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

哲学、文化哲学研究。 陕西咸阳 712000

瓦利斯说过,哲学就是怀着乡愁寻找家园,这不仅如戴维斯(Davis)所言,是指在物理空间上的一种 迷失家乡 的感觉或是一种思乡病,而且更确切地渊源于特纳(Turn-er)理解的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人类整体感、道德确定性、真实的社会关系、自发性和表现意味的缺失;另一方面,从整个世界文明史的发展历程来看,怀旧也是自18世纪西方的浪漫主义以来就始终存在的一种 文化情结 。18世纪的浪漫主义掀起了追寻起资本主义之前淳朴田园社会的运动,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如早期的湖畔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后来的拜伦、雪莱、济慈等带来的这种复古主义的影响旷日持久,到了20世纪的现代主义者那里则更是发展成为一种对返还人类纯真年代的迷恋之情。这不仅表现在当时的浪漫主义艺术家为反抗工业革命后的欧洲社会现实(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在文化哲学上由社会叙事转向自然描写、由都市叙事转向田园憧憬,而且整个西方后现代主义实质上都是浪漫派的余波,即企图以审美独立和回归自然来抵御资本主义社会对本真 存在 的压抑。

近几个世纪以来,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现代化的洪流裹挟着几乎所有的文明,一刻不停地向前涌去,在这种被马克思所称之为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境遇里,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 4 。这场全球运动打破了民族的藩篱,把各民族文明都卷入了大冲撞、大融合的浪潮,出现了以时空压缩为特征的 地球村 。随着现代社会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在越来越熟知自然世界的同时,普遍无限膨胀了对自然世界的把握和占有的欲望。一方面,承担和存留人类群体文化信念的传统被颠覆了,这个世界开始强调效率与速度,宣扬欲望,追求在当下现实中的自在生活。但对于刚刚经历过世纪转型的现代人来说,传统的迅疾消逝和西学的渐趋强大却越来越值得怀疑,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个过程似乎走得过快,因为失落了传统之根的文化常常不但没有带给人们更多的幸福感,反而使其陷入了一种迷失、孤独和空虚的状态中。现代人所赖以栖居的心灵家园被现代社会遗忘了,人类的情感无处依托,灵魂也毫无遮蔽,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从容把握连续的历史和完整的生命状态,更不可能深入到文化的深层。这时,人们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乡愁,一种故意的怀旧。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生活的表层、在当下的时间体验中感受这种文化的 断裂感 (丹尼尔 贝尔语)。所以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转过来,怀念过去并重新审视历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如罗伯森在 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化 中所指出的,怀旧 是现代化的一种心理后果,而且本身便是促使一个人产生 对自己在社会中和最终在宇宙中曾有过的某种在家状态的 的发生器 5 。

德国哲人海德格尔在论及诗人荷尔德林时称,惟有那些倍尝艰辛、在外流浪久许,并拥有足够的阅历的人才能踏上精神还乡之旅。对于文化乡愁的缘起,可以参照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依德重返母体和子宫的理论,分析隐藏在乡愁其中人类渴望面向生命本体的 恋母情结 ,即把 恋母 界定为对出生始基的寻求,对归属、保护、安全的企盼。故乡喻示着母亲、祖国。弗洛姆在 恶的本性 一书中认为人类重返母体的欲望是因为生物学上的 共生性结合 。 共生性结合 指两个不同的生物有机体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关系密切。弗洛姆关于母亲与胎儿的 生物模式 启发我们,母怀是人的 天地根 。人类有先天的扑向母怀,寻找 我之所以成为了我 的潜意识。具体来说,任何一个个体,当他所处身的地理位置、时空结构发生重大转变,由此也使其一贯熟知并熟练掌握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变得陌生化时,他们对复杂的过去所抱有的简单信念使他会产生怀旧之情。在他们眼里,过去代表了一种温暖的激情、甜蜜的忧伤、神圣的价值和绝对的善。这是个体生活安全感、稳定感、自尊感和优越感在需要面对、调整、改变甚至重建另一种生活感觉时必然会产生的心理反应。

一般而言,乡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亲友、乡亲、同胞的思念;第二层次是对故园情景、故国山河、旧时风景的怀念;第三层次也是最深层的,就是对作为安身立命根本之历史文化的深情眷恋。前两个是其形下层面,后者则是其形上层面。乡愁既是一个时空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首先,乡愁是心理学的概念,它是人类羁旅异域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其次,乡愁是个地理距离概念,离故乡愈远愈浓重强烈。再次,乡愁是个时间概念,乡愁的内容和对象往往是记忆中昨日的人与事。最后,乡愁还是个文化概念。因为有时, 故乡 或故园不仅是狭义上的出生地或是籍贯地,更包括了广义的精神家园。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把这个说成是 文化乡愁 ,并曾解释道: 台北我是最熟的 真正熟悉的,你知道,我在这里上学长大的 可是,我不认为台北是我的家,桂林也不是 都不是。也许你不明白,在美国我想家想得厉害。但那不是一个具体的 家 ,一个房子,一个地方,或任何地方 而是这些地方:所有关于中国的记忆的总合,很难解释的,可是我真想得厉害。 无独有偶,著名作家贾平凹在其新作 秦腔 后记中也表现出了同样浓烈的文化乡愁情怀: 我要以它( 秦腔 )为故乡树起一块碑子 , 故乡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写作的根据地,但我的大量作品取材于一个商州概念的 泛故乡 ,真正描述故乡的作品, 秦腔 是第一部。可以说, 秦腔 动用了我所有素材的最后一块宝藏,倾注了我生命和灵魂中的东西。 6 评论界有关专家认为, 秦腔 敏感地捕捉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

115

温奉桥 最后的贵族 白先勇先生印象(下)http: blog sina com cn s blog-4cb0c883010008by html

间、农村巨变中的时代情绪,是对正在消逝的古老乡村的 一曲挽歌 ,也是书写当代中国农村的具有史诗性意义的重要作品。的确,物理外壳上的家,并非人之真正安居的家;真正的安居之所,乃在于那种能安顿灵魂的、文化、精神和心灵的认同和承认的 家 。

进言之,传统的乡愁往往指向有限的场景、人和事,而现代意义上的乡愁的所指则是抽象、模糊的文化意象,或者说是概念上的、象征性的,它并不一定有具体的实指对象。因此有学者认为,如果说传统怀旧是在寻找乡愁,那么,现代怀旧却正是乡愁本身。由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怀旧是当代人的文化生存方式之一。

二、当代中国文化乡愁的历史生成

历史与文化是任何一个民族最基本的精神载体。伴随着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现代生产交往方式的日益扩展和相互渗透,这种从欧洲发端的资本主义生产交往方式,逐渐向全球扩展,并通过无形的手影响着全球政治生活和文化价值取向。 全球化 是发达国家为了摆脱结构性危机而采取的金融和经济自由化政策,其本身是西方社会地域性因素向超地域因素转化的过程,是一种地域性因素压倒另一种地域性因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维空间、精神与民族心理等都发生着微妙的相应变化。

对于参与全球化的众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在来势凶猛西方强势文化的面前,短时间内还来不及多想, 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7 似乎原来熟悉的、以前习以为常一切规范都要受到西方的影响与冲击,都要被全球资本的消费逻辑格式化而重新编码。在剧烈而快速的时空置换中,正如美国学者斯诺说:本世纪以前 社会变化 慢到一个人一辈子都看不出来什么。现在,变化的速度已经提高到我们的想象力跟不上的程度 8 。受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习惯于农耕文明思维方式的中国人心智转变的速度远远赶不上飞速的现代化进程,宁静的乡村追随着喧嚣的城市,和田园风光相关的一切一去不复返,新的思想意识来得太快太猛,使新生代们在接收新事物的过程中远离了传统的文化;不少人痛惜乡村的逝去,无奈地向它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发出一声遥远的叹息。尤其在新的工业进程中出现许多过去未有的问题的时候,这种向后看的现象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旧的文化习惯的被迫断裂和在新的生存方式面前的生疏与不适感,带给人们的震动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在前全球化时代,由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交通工具的限制,人们之间的联系只能是建立在自然血缘关系和局限于狭隘地域统治,服从宗族关系基础上的 地方性联系 ,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 9 。而在全球化之世界性联系、交往普遍化的状态下,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变动性、功利性特征,人们的存在已经是 世界历史 性而非地域性的存在。例如,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民从世代生息的土地中剥离出来,背井离乡,四处奔波;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口在全球无声地流动、游走。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文学引以自豪的诗意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书写已经被挤入了边缘,呈逐步衰减之势;象征着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城市文化形态已然成为主流。这一生存悖论使得这个时代的人们的乡愁更为浓烈和真实。对于那些怀旧的人来说,陷入对过去生活的怀想,就是要借助这种精神上的超越性 回返 排除现实世界对自身的异己感与不适感。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全球化中的文化乡愁具有本民族的体温。换言之,中国人的文化乡愁尤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究其原因大概是:

第一,由于长期处在封建农耕文明时代,中国人天然有着深深的恋家情结和乡土情结。家被视为生命的本源,所以中国人常常是安土重迁、故土难离。家乡、故乡的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根敏感神经,它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归拢着中国传统的长幼亲情,形成整个民族共同的心理趋向。游子思归、落叶归根、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最深切、最浓郁、最真挚的一种情结。正是这种恋家的情结,牵引着一代又一代游子思乡的神经。

第二,由于中国人具有厚重的乡土意识,所以他们常常是身在外而心在 家 。出门 在外 的 孤儿心态 或是边缘心态比较明显,更易体验到异域文化的陌生感和生存的痛楚感。离开故土或面临文化障碍的人,远离了一个情感上认同的家,从所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一方面失去与家乡、亲友的联系,失去了旧有的文化依凭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在新环境里无助无望,原有的自我意识在新环境中得不到认同与赞许,就会产生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空间距离等方面的疏离感和漂泊感。另外,特别是当原有的母体文化与本地的客体文化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是置身于社会的 边缘 ,是文化身份模糊的 他者 。往往会觉得不稳定和无着落,体验到 放逐 的巨大失落和酸楚,体验到漂泊痛感。此时对故土的回忆、怀念和追寻,便成为治疗漂泊痛感的良药。

第三,相比起其他民族,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愈益强大的内聚性,海内外炎黄子孙对文化寻根的愿望非常执著。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 文化身份 的确认是人的一个内在行为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域外华人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这种确认就显得更为重要;文化寻根就是要确定

116

文化身份 ,所以对他们而言,故土不仅仅是一种地域上的归属,还是一种文化归属。这时候,怀旧与乡愁就内涵着对物理时间观念的颠覆和对心灵时间价值的重估。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乡愁也变得更为厚重和悠远。

目前,由于全球化造成的跨文化传播的 不对称性 ,文化的同质化趋势愈来愈强烈,构成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威胁。弱势文化一方面基于本能的 文化愤懑 展开了文化的反击与自卫;另一方面在面对异质文化时,许多人产生了 我是谁 的文化认同危机。无疑,我们的乡愁是有关中国的愁思,从这个意义上说, 文化的乡愁 便是对 中国精致文化传统的留恋 ,以及对中国现今文化状态的关注和焦虑,这是每个中国人永恒的心结。怀旧情绪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也有根深蒂固的文化渊源。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时不时流露出来的焦虑、忧患情绪(比如 五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 文化热 )实质上就是这种文化认同危机另外的表现形式。在异质文化的侵蚀中,曾经与我们那么亲近的东西变得日渐远去乃至于不复存在,而新的生活却又只能从生疏开始,这种双重的陌生化何等可怕。面对如此陌生的故乡,中国人一方面汲取西方文化的某些长处,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同时另一方面,又在两种文化的对比和冲突中,通过理性的反思更加鲜明地感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价值,从而更加自觉地坚持、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认同和坚守。

三、以理性的心态消弥文化乡愁

人们对于乡愁、怀旧的看法是复杂多样的。有人指出它的悲剧性,认为这是一种必然没有出路、消极浪漫主义的颓废情调,应该予以否定;而有人则看重乡愁的表象之下体现出的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认定不会怀旧的民族与社会注定陷于沉闷、堕落,没有文化乡愁的心灵注定是一口枯井,并因而对此大力颂扬。显然,贫俗的过去与富雅的现在本身都各有其难以克服的深重缺憾。贫俗的过去为什么值得回顾?因为它是既美且善的,是贫而美。富雅的现在为什么引人避离?恰恰是由于它是物质富裕而又精神空虚的。的确,在乡愁、怀旧之背后,本质上暗含着一个以过去为尺度的思考框架进而作出了对现实的否定性评价与判断;由于对负面现实的规避或不满,导致精神反射性的追忆过去曾经的种种美好。这样来看,乡愁其实是过去与现实之间的摆渡者,它召唤着过去的生活时间,来与现实时间形成对立互补;以过去时间来否定现实时间,以重构的过去时间来否定曾经存在的过去时间,从而在否定之否定中建立起永恒的心灵时间,并不自觉将意识过滤后记忆之中最完美的情节永远定格化。

从其效果上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代文化乡愁与传统怀旧相比它所指涉的范围更为深广,显然拓宽了后者的视域而具备了开阔的历史跨度。现代怀旧通过对过去的重构和再造,作为一种 疗伤 或 修复 的手段,不自觉承担起了对人类所遭受的文化伤害的 救赎 与抚慰功能,真正体现了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真实与想象之间的文化冲突。所以,怀旧心理可被看作是现代人要求把握现实、防止自我在虚幻和迷茫中自我迷失,是与现代性对立的一种批判力量;其实质是对现代性为自然和传统 祛魅 过程的对抗和逆转,即生态主义所倡导的 复魅 ,以恢复大自然的神奇性、神圣性和潜在的审美性。

但是,任何事物的合理性都是有其限度的,我们也不可过分地高估文化乡愁的意义。一方面,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 怀旧主要体现为回归的姿态,它可以是、而且应该是一种人类普遍的 望乡 现象。因为人类不能永远低头朝前走,有时还需要驻足回头张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继续朝前走。这时,怀旧产生了一种必要的反思作用,有助于人类总结经验,及时地调节前进的方向和坐标。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不觉察到,在某种意义上文化乡愁与怀旧乃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躲避和遁逃,它把我们所不想回忆的痛苦和压抑置于意识的底部而隐藏、忘却了,以致于我们自己永远不会再想起;同时,它又把我们过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大大强化了、美化了,以致于人们把自己营造的回忆当作历史的真实,其实过去未必就真的那么美好。就像美国社会学家F 戴维斯所说的那样: 它隐匿和包含了未被检验过的信念,即认为过去的事情比现在更好、更美、更健康、更令人愉悦、更文明也更振奋人心。简言之,它泰然自若地宣称 美好的过去和毫无吸引力的现在 ,尽管这类宣告也多倾向于仪式性地承认,似乎赋予他们的表达一种客观性(他们那个时候也经历了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总有一种内在的情感和不言而喻的认识前提,即 不管这个 。 10 戴维斯把这种怀旧方式定义为 简单的怀旧 (simplenostalgia)既有简单也取朴素和纯洁的意思。因此,就文化乡愁、怀旧本身来说,在怀旧中寻找童稚与宁静本无可厚非,但要防止这一情绪的过度泛化而带来的消极性后果。因为道理很明显,过分地放纵自我的怀旧行为,任其滋长膨胀;长时间沉湎于想象中孤独地咀嚼过去,而不肯面对现实,本身就是一种不理智的病态心理,或可叫作 文化心理抑郁症 。无疑,它会严重地阻碍个体适应环境,对社会变革产生不可忽视的阻滞力。

那么,究竟如何解决我国当代文化乡愁情结呢?佛教解决乡愁的秘诀是 我身本无家,心安即故乡 ;而心理学专家认为,乡愁的倾诉常常让人感动,但即使再美好的情感,也不宜任其弥散、沉湎。因此我们既要保留这份美丽的感觉,让它自然流露;同时也不妨适当排遣,以减小精神上的压力;文化学家开出的药方是在文化认同和文化交融、理解上下功夫;等等。在笔者看来,当前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几点问题。

117

第一,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历史和人类社会进程客观规律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发生发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它是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中多种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种 合力 的结果。全球化反映了西方掠夺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其实质就是西方大垄断资本企图凭借经济实力逐步控制全球经济。当前,资本向全球扩张, 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 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依然是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并且在资本主义历史上破天荒地真正成为全球的抽象,而脱离了其特定的欧洲历史渊源。依照文化传播理论所阐述的一般规律,强势文化必定向弱势文化流动,以至于淹没、取代弱势文化,就像在地球上水往低处流一样。许多学者认为,各种文化发展程度上的差异,以及文化传播的这种趋势,决定了任何文化交流不可能真正地具有平等性质。所以,我们要认清、承认这一现实。

第二,以自信、健康的心态,大胆地与世界各国文化进行交往和交流。无论中西文化,还是南北文化,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英国哲学家罗素在 中西文化比较 中写道: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摹拟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亦效仿拜占庭帝国。 12 从罗素简短的历史概括中可以看出文化的借鉴是新的文化兴盛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寻求自己的发展,都必须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常言 有容乃大 ,一种文化的容纳能力取决于它对其他文化的接纳程度和给予其他文化多大的空间,而文化容纳空间的大小又与这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所持的态度密不可分。在当今时代,健康的文化心态和开放的文化视野对每个国家都至关重要。文化上的各种中心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等与全球化是不相和谐的。但以往的全球化进程更多地表现为在坚船利炮的轰击下,被扭曲成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对西方文化义和团式的全面拒斥的文化心态。文化自我中心主义和 夷夏之大防 的文化心理定势依然牢固地统治着一些人的头脑。

第三,我们既要珍视自己的历史传统,更要勇于向前看。中国文化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从来没有中断过,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世界文化史上所仅见,使国人养成了自尊、自信、自立的文化心态。由于长期封闭保守,也因此给我们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养成了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的心理结构,给学习外界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造成了心理障碍。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和传统观念浸淫太久的昨日相比较,各方面的差异太多太大,使得人们总有一种失落感、落差感。不管人们是否承认,乡愁在某种程觉度上反映了国人对曾经有过的辉煌的向往和自豪感,同时反映出人们对目前状况的不满,要求拥有一种更为理想的生活方式的意愿。这既是一种十分自然的人类心态,又是我们重振民族文化事业可资保护和利用的主体性条件与基础。

第四,在接纳异质文化优秀成分的同时,强化文化认同。如上所述,由于中国与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一样,在全球化进程中仍然处在弱势的位置,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特色,成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课题中的应有之义。在此情况下,我们当然不能完全接受西方所给出的 全球化涵义 ,对现实的全球化,我们必须有清醒和理性的认识,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应对。

最后,坚持 综合创新 的文化主张,在文化心态上既不自卑,也不自大。科学健康的文化心态要求我们,对于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应该进行具体分析,有所吸收,也有所排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全盘吸收或全盘排斥,都不符合实际,都是非科学的。

参考文献

1 Fred Davis Yearning for Yesterday:a Sociology of Nos talgia,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9

2 王一川 断零体验、乡愁与现代中国身份的认同 J 甘肃社会科学,2002,(1):210

3 [英]埃里克 霍布斯鲍姆:史学家 历史深化的终结者 M 马俊亚,郭英剑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人民出版社,1972 255

5 [美]罗兰 罗伯森 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 M 梁光严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25

6 贾平凹 秦腔 M 作家出版社,2005 563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人民出版社,1972 276

8 [美]托夫勒 未来的冲击 M 新华出版社,1996 15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 M 人民出版社,1972 108

10 [美]弗里德里克 詹姆逊 文化转向 M 胡亚敏,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16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 人民出版社,1972 109

12 [英]罗素 一个自由人的崇拜 M 时代文艺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 8

(本文责任编辑 刘昌果) 118

电影,是一种乡愁

电影,是一种乡愁 【摘要】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侯孝贤也不例外,走出去,再回来一直是他多部电影所表达的故乡情结。侯孝贤用悲悯天人的基调在电影中展现着一部完整的台湾史,可以说侯孝贤的电影是台湾的浮世绘,他的创作为民众的命运和台湾的历史写下了生动的篇章。 【关键词】侯孝贤;长镜头;故乡情结;台湾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143-01 一、侯孝贤电影中多带乡愁的历史原因 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千千万万的思乡情怀随之漂流到孤岛上去,客观上在故乡情结方面具有以往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广阔内容。台湾居民中的大部分人是三百年前从中国大陆移居到台湾的移民的子孙,现在统称为本省人。台湾本省人大多数都讲闽南语。日本在二战中战败撤出台湾后,中国国民党军队及其残部约两百万人溃逃到台湾,并统治台湾。这些以讲普通话为主的人,被称为外省人。对他们来说,台湾不过是他们的异乡。台湾受日本殖民统治多年,又经历多种政治变迁,因此文化身份认同出现了多元化现象。一方面,由于内战,部分大陆人去往台湾,岛内政治动乱,“回

大陆”成为这部分人的共同呼声;另一方面,由于殖民历史的存在,殖民文化对本土华夏文明解构和吞噬,台湾人自身寻找文化回归,掀起寻根热。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侯孝贤作为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一个漂泊者,那些在他生命中萦绕不去的乡愁与家国之梦成为他的电影的独特气质。 “直到现在,阿哈咕常常会想起祖母那条回大陆的路,也许只有他陪祖母走过那条路。以及那天下午,他跟祖母采了许多芭乐回来。”侯孝贤敏锐地察觉到时代变动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在故园之恋与乡愁遗韵中,添加了关于个体成长的记忆。《童年往事》中阿孝古的祖母回内地的路是侯孝贤在成长过程对家庭亲人的记忆,《恋恋风尘》中最后山顶的一丝云烟是吴念真对军旅生活以及初恋的记忆,《冬冬的假期》中冬冬背诵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朱天文对在童年时去外公家过暑假的记忆。故乡之恋与乡愁遗韵融合在电影创作者的个体成长记忆中。 《南国再见南国》充分表现背井离乡的痛苦,“再见南国”即是“再见故乡”亦或“再见乡村”。在这部电影中,“南国”指台湾南部,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台湾地区经济发展北强南弱,因此南方时常是“乡村”的代名词。流氓小高带着复杂的原因回到南台湾的故乡――嘉义,然而南国的生存亦变得不易,家族封闭,官场腐败。记忆当中的南国已不再,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思乡文化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25759767.html,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思乡文化探究 作者:王文辉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1期 摘要:乡土观念是中国人最浓重的情怀之一,从《诗经》到现代,有关乡土,思乡的文 学作品从未间断。我国的古老典籍《易经》中的《水风井卦》便有“改邑不改井”的描述。可见,从古至今,思想一致是永恒的文学话题。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李白的《静夜思》,而在高中阶段,依然有大量的思想作品进入学生的视野。这些作品主要以诗词为主,类型涵盖羁旅诗、隐逸诗、战争诗等,另外还有现代散文等,可以说给高中生注入了浓厚的思乡情怀。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乡文化 思乡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广阔,在外出行时总会生发出浓浓的思乡之情。而文学,正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最有力的艺术形式。在近代中国,各种利益诱惑着优秀人才,很多人远渡重洋寻求知识。但是在外国优厚待遇的诱惑下,他们并没有为之心动,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国建设祖国。这一切,都与我国自古以来的思想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可见,思想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高度体现,它能引导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所以高中的思想文化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针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思乡文化进行探究。 一、古代思乡文化总述 在上古时代,我国的先民就有了天下一家的概念。在《尚书》中就记载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分为九州,分别是冀州、青州、扬州、并州、幽州、益州、凉州、兖州、荆州。九州的划分基本已经将我国的东南西北都纳入进去了。到了周朝时期,周王分封天下,不同的诸侯镇守不同的地区,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不同的地区文化。而这些文化成为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人的重要特征。地区文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乡土观念的形成。随着春秋战国的兼并统一,郡县制的确立,人们对于自己成长的区域有了更加独特的情感。楚汉争霸时的四面楚歌的故事就是对乡土文化最好的印证。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不断的出外经商或者移民,但是对于自己的家乡却从未忘怀。最著名的莫过于明朝初年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这一事件可以看做是几千年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而到了近代,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毅然放弃优厚待遇从美国返回。所以可见,我国的思想文化从故至今都是一直传承不断的。 二、思乡类别的具体划分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思乡文化也是非常普遍的,笔者大体分类的有以下类型: (1)羁旅思乡诗

《记住乡愁》观后感心得体会

《记住乡愁》观后感心得体会 每个离家在外的游子,都时刻挂念着内心深处那片足以安妥灵魂、寄托情思的家乡故土,那一方水土,那一方乡音,不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思乡情愫,更坚定着每一个地方的文化自信,拥有独特文化意义的乡愁,让中华民族之魂得以扎根,让中华民族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承,它是中华文化独特的精神载体和情感归宿。 公司组织员工观看记录片《记住乡愁》,从2016年3月12日开始,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在每次观看后,各部门的同事都纷纷写出观后感,领导安排大家观看,相信也是想让大家能够从剧中感受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对历史有更多的认知和了解,让我们从中学习到知识,学到做人的道理,受用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并且接受这些经过历史长河洗礼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信仰,从中深刻体会符合当下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深刻的反映着那个时代的记忆,老一辈人为国家民族付出自己的青春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当代青少年在网络盛行的年代,渐渐忘却了民族精神赋予我们的时代意义。优秀的民族精神应该作为鞭挞我们年轻一代的精神支柱,让我们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负的时代使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应该在我们这一辈人身上闪耀光辉,做时代的传承人,

做文化的优秀继承者。 我们今天所观看的内容是嵩口镇,那里水运发达,是商贸重镇,很久以前的古镇在大桥没有建成之前人们两岸往来全靠渡船,古时候嵩口镇没有官渡,百姓过河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到了始末清初,随着嵩口镇的繁荣,过河人越来越多,为谋取暴利,有人在溪水两岸私设渡口,哄抬物价,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当时有个叫毛羽丰的人在外出途中看见百姓因为付不起过河钱而冒险涉水过河,当时连日暴雨,河水湍急,百姓转眼就被河水吞没,不幸溺亡。当时看到此情景,毛羽丰心里十分难过,回家之后与家人商量捐出自家五十亩地做为义田,买来船只,义田换来的钱付给船夫,买船养渡,帮助百姓过河。毛羽丰的行为不仅得到官府的认可,百姓的尊崇,官府大加赞赏,为毛羽丰立碑,废除私渡,不允许私渡。从那以后义渡就在大梓溪蔚然成风,许多大户人家也纷纷效仿,尽自己所能捐出田地,买船养渡,帮助百姓过河,发扬光大这义渡行为,义渡源远流长。人们从此出行不再困难,虽然目前嵩口镇建起了大桥,人们有了更加方便的出行方式,但在嵩口镇周围的一些村落,依然还保留着义渡的传统。 当时即便没有任何报酬,但是村民也都很愿意从事这份工作,一天天,一年年,世世代代的摆渡人就这样默默的值守在这条河流中,嵩口镇人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助人为乐的

《城南旧事》叙事中的文化乡愁-4页精选文档

《城南旧事》叙事中的文化乡愁 《城南旧事》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林海音女士曾说:“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先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小说中的主人公――小女孩儿英子,实际上就是童年时期的作者本人的投影。小说通过英子对老北京城南风物和童年时期相识的那些善良而苦难的人们的回忆,在对英子日常生活情景和事件的生动叙述中,那种自然流露的醇美悠长的乡愁足以打动每个读者。 作者林海音是在1948年下半年回到台湾的。她对于第二故乡北平的回忆太深太长了,那也是一种在五十年代海峡两岸完全隔绝的情况下,在强烈的乡土意识和无法剪断的亲情中产生的一种与祖国母亲、与“养育了自己的乳娘”――第二故乡北平失去联系的漂泊感,是无根的失落。“台湾作为一个漂泊的岛屿游离于大陆母体,由一种强烈的‘根意识’滋养出来的乡愁文学,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乡愁。它由母体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表现为文化的失落和疏离母体文化的愁绪。从文化乡愁的具体内涵来看,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对中华民族的特有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的依恋和再现。” 在《城南旧事》细水长流的叙事中自然散发出的文化乡愁,一方面,折射出对人伦亲情的追寻;另一方面,还体现出对风土人情的眷恋。 一、对人伦亲情的追寻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历史,能延续至今经久不衰,我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对亲族血脉的重视。讲究人伦,重视以家庭为基础的血缘亲

情和人际关系和谐,形成了以伦理为中心的文化结构。林海音是台湾乡愁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她的作品的主题多是围绕着家庭的变动展开,家庭是林海音创作的永恒场景。小说《城南旧事》中的五个独立成篇的故事就是几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每篇故事的结局,主人公都一一离去,最后连最亲爱的爸爸也长眠地下了。一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虽然还是含蓄的口吻,却有无限凄凉之感。早年失怙时的经历与乡愁结合在一起,使林海音渴望家庭的温馨和睦和宁静安详,认同父母子女长幼相依的传统的家庭秩序。她永远怀念着童年时的那种家庭幸福与亲情的温暖,家是她永远的精神归宿。 读《城南旧事》,我们可以从中体味到人间各种美好的情感,也能品尝到情感的落差和痛苦。同小说中几个家庭的故事一样,无数个这样的平凡百姓人家的悲欢离合所构成的残酷现实,强化了人们对温馨的家的向往,对亲人和亲情的思恋也就随之越来越浓。这既表现了林海音对人伦和谐的强烈追求与认归,也体现出绵延千年、以家国为重的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 二、对风土人情的思恋 林海音女士在小说《城南旧事》中回忆了在北平生活的年代的许多事情,散发着浓厚的文化乡愁韵味――对北平的民风民俗的眷恋之情。 “民俗民风是母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缅怀传统思想道德的精义,在乡愁文学中,当然也会有很多对那些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文化的追忆。《城南旧事》对旧时北京城南的老旧生活琐事、民风民俗、人文景观都娓娓道来。林海音童年在北平生活的居住地主要在椿树

关于思乡的古诗词 有关思乡的文章或诗词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关于思乡的古诗词有关思乡的文章或 诗词 故乡,在离开之后,每个人都会那样的思念,都是那样的渴望回到故乡的怀抱,关于思乡的文章或者诗词都很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关思乡的文章或诗词的相 关资料,供您参考! 有关思乡的文章或诗词篇【1】:思乡 不知道为什么乡情总是与"愁"联系在一起,是因为怀乡给人的感觉是"愁"吗?从字面上来看,"乡愁"大概是一种很美的东西,大部分人无法拒绝。对乡愁做种种解释是毫无意义的,乡愁只能被描述。

乡愁是一杯茶,这是一个平庸的比喻,但我却很喜欢。我不愿把乡愁说成酒,因为乡愁没酒那么浓烈,乡愁只能是在无人的暗夜的一缕清香,将远离喧嚣世界的我们一点一点溶解。乡愁是茶,总在苦涩中带着那么一点甘甜;乡愁是茶,但却不会愈冲而愈淡。 乡愁总与距离有关,总与去国离乡有关。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乡。游子走得愈远,乡愁收得愈紧。当游子头发斑白了,累了,心上也就勒出了最深最深的痕。 乡愁亦是乡音,有时它被埋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地底,但却不断发酵,于是我们会在说着顺畅的普通话时无意间冒出一句方言,于是我们会对千百种口音中突然响起的熟悉的声音如此敏感,于是我们会很容易就做到在两种不同语言间娴熟地切换。乡音,永远是我们属于哪一方土地的印记。 乡愁是一种习惯。就像吃惯了家里的小葱而永远不能适应北京的香菜一样。乡愁让我们有了一种思维定势,因为它,

我们会在端午节到来时想起外婆裹的粽子,在清明节到来时想起该去上坟了,在春节到来时想起冻米糖和甜酒酿... 乡愁更是记忆,记忆捉摸不定,乡愁也就咂摸不够。在他乡流浪十几年几十年,记忆中的故乡却永远不会变,我们会很准确得说出每一个细节,但却在回到故土时发现已然发生太大的变化。我们宁愿看到一个记忆中的村庄,不愿时光对其无情地篡改。但当我们失望地离开了,乡愁又开始积聚,开始发酵,于是我们又努力在记忆中抚摩故乡的门环。 有关思乡的文章或诗词篇【2】:思乡情 雨还在下,雨水敲打着窗户,仿佛敲打在我心上,虽然轻柔,但却痛彻心扉;风还在刮,风儿吹拂着丝丝细雨,犹如拨弄着琴弦一般,虽然动听,却使人微颤。地上的树叶、纸屑随风而起,飘荡在无际的天空中,就像是游子坐上了归途的列车,让我顿觉暖意袭遍全身。 我倚窗而站,遥望着家的方向,想念着家乡的味道,淳

《乡愁》仿写9篇

《乡愁》仿写9篇 邓旨含 思念 小时候 思念是一件暖暖的毛衣 穿在外头喜在心头 长大后 思念是一次短短的通话 听进耳里甜在心里 后来啊 思念是一顿可口的晚餐 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而现在 思念是一段长长的距离 看在眼里伤在心里温茜然 愿望 小时候 愿望是一根甜甜的棒棒糖 含在嘴里美在心里 长大后 愿望是一张优秀的成绩单

付出在过去收获于现在 后来啊 愿望是一所理想的大学 苦在现在甜在未 而现在 愿望是一顿团圆饭 想象在脑海幸福在心里田亚灵笑容 幼儿时 笑容是一颗甜甜的糖果 含在嘴里甜在心里 小学时 笑容是一个美丽的贝壳 拿在手里喜在心里 中学时 笑容是一张小小的名片 笑的多了朋友就多了 毕业后 笑容是一张虚伪的面具 笑在脸上却痛在心里王乙婷快乐 小时候

快乐是一个甜甜的糖果 含在嘴里甜在心里 长大后 快乐是一把小小的雨伞 我在左边朋友在右边 后来啊 快乐是一首悦耳的歌曲 唱在嘴边乐在心里 现在 快乐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回忆在心里微笑在嘴边刘雪涵幸福 小时候 幸福是一个关切的眼神 看在眼里面热到心里头 长大后 幸福是一句鼓励的话语 听进耳朵里更美到心里面 后来啊 幸福是一个温暖的拥抱 触到了身上融入了血液里 而现在

幸福就是我看见了你 就算摸不到也形成了默契的幸福张静哲兄弟 进校时 兄弟是互相不相识的生人 从不识到相识 初二了 兄弟是孤独是的依靠 从相识到相知 初三了 兄弟已成了重于一切的全部 从相知到别离 而现在 兄弟是分隔两地的手足 从别离到铭记邓阳 友情 小时候 友情是一种永不消失的快乐 我在这头你也在这头 长大后 友情是一股奋发强国的拼劲 我在前头你也在前头

【2019-2020】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乡愁的文化表达》(邹广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推荐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乡愁的文化表达》(邹广 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乡愁的文化表达 邹广文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 今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 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 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 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 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 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 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 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 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 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 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 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 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 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 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 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 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 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留住乡愁

留住乡愁 2015-03-22 17:22:08 | 来源:人民日报 | 编辑:刘维靖 | 原标题:留住乡愁 中央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有文章诗意地定义:是孩提时牵牛吃草的一脉青山,是夏日中供我们嬉闹的一方绿水,是夕阳里炊烟袅袅的一片屋瓦,是世代相传的共同记忆。“记得住乡愁”关注的是农村居民居住的美学问题,也就是他们能否在居住环境里有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的问题。 在新一轮的城镇化过程中,一些新农村的建设模仿了城市建设的形式,传统的乡村房屋被推毁,农民被以“迁村并点”的方式集中起来,无论是秀美的江南水乡,还是质朴的西北农村,都模式化地设计了密集的仿城市联排别墅的现代建筑群,还有面积宽广的文化广场,以及用来提升农村文化生活的娱乐室和活动中心。由于许多规划并没有深入实地考察农民对设计的需求,水泥文化广场往往变成了晒谷场,文化娱乐室往往变成了堆放杂物的闲置房,那些照搬城市的休闲公园则变成了鸡鸭鹅嬉戏的乐园。这样的新农村建设让本来形态丰富的各地乡村景观变成了千村一面的模式化设计,显然,新农村环境和住宅建设的政策在某些地方被简单化地执行了。 在传统的农村,建筑样式和建筑风格经过了历史的沉淀都极具当地特色,村落建筑不是依山而建就是临水而居,房屋错落有致,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环境形成了非常和谐的关系。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一项改善农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惠民工程,还应该体现出对传统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的尊重。新农村规划应该探究地方的历史及其演变,详细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对农民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和审美习惯要有基本的认知,而不是拿来某种规范式的乡村建筑模式和生活方式生搬硬套,或者随意地把城市的建筑样式,甚至西式的居住方式和审美观念强加给农民。新农村规划除了满足农民现代化的物质居住需求、便于政府管理的功能要求,还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留住广大农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中国的农耕时代历史悠久,形成了极富特色的耕读文明。由于地域环境不同,各地农村都有地域文化特色浓郁的农业景观,呈现出不同的魅力,因此在南方可以享受到水乡的秀美,在北方可以感受到高原的壮美,在山乡可以体会到黄土的醇美。这些景观既是当地居民的栖居环境,也是他们的精神所系。 广大农村还保留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在悠久的历史和地域性的生活方式中传承至今。这些民俗活动同样是一代代农村居民的精神依托和文化记忆,可以

论思乡情结产生的文化基础

刘若愚先生在《中国诗学》中指出:“中国诗人似乎永远悲叹流浪和希望还乡。对于西洋读者,这可能也显得太感伤,但是,请不要忘记中国的广大,从前交通的困难,在主要城市中高度文明的生活和远乡僻壤的恶劣环境之间的尖锐对照,以及在传统中国社会家 庭的重要性与其结果对祖先的家根深蒂固的爱着。进而,由于是个农耕的民族且住惯陆地,中国人大体上显然缺少流浪癖 (wanderluest)。因此,乡愁之成为中国诗中一个常有的因而是因袭的主题,并不足奇。” [1] 一、农业文明:思乡情结的历史基础 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形成了人们强烈的地理空间观念和安土重迁意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土地资源为基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决定了人们必须固定居住在这块土地上,土地是他们的衣食之源,离开了土地就没有办法生存。再加上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人要获得生存,必须在土地 上付出巨大的努力,土地寄托了他们全部生的希望。这种与土地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把人们世世代代束缚在固定的空间中,土地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所在,一方面,人们对土地的感情慢慢地积累深厚,另一方面,“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 无二虑。”(《吕氏春秋?上农》)所以出现孟轲所谓“死徙无出乡”(《孟子?滕文公》)的情形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样人们所固 守的土地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名,它逐渐成为一种情感的符号沉淀在人们生命的深处。 人们安土重迁的情怀,随着农业成为社会主要的生产方式被进一步强化。这在商、周两个民族中就已经有了非常典型的表现。商代先祖本是是游牧部落,他们 “不常厥邑”,(《尚书?盘庚》)“自契至汤八迁”(《史记?殷本纪》) 、从汤至盘庚又迁都五次,然而,盘庚的屡次迁都遭到了强烈 的反对,而后“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 不徙都” (《竹书纪年》)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时农业已经取代游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人们重视在土地上取 得的劳动成果,并形成了对土地的眷恋。 而周民族特殊的文化背景一开始就使人们依附土地的行为成为必然。“周”字本身就是农田周匝的象 形。[2] 周人在追述其祖先的历史时,把他们最初的男性 祖先后稷与农神合二为一,而且总是郑重其事地强调,其祖先天才的农耕禀赋,是周人最终崛起为一个主宰人群的天赐根基。这在《诗经?大雅?生民》中有充分的体现。在后稷的受孕、降生、及被遗弃过程中,种 种不可思议的神奇,都在表明其生而具有的稼穑本领 带有某种神性的根源。但在先秦典籍的记载中,我们却看到稷并非周弃专称,他也不是唯周人才祭祀的农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曰:“稷,田正也,有烈山氏子柱,为稷,自夏以上祭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礼记?祭法》亦云:“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 论思乡情结产生的文化基础 纪倩倩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农业民族,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着植根于农业人生的恋土情怀和家 园观念。建立在农业文明之上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和宗法精神,使关于家庭、宗族、国家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无所不在地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血缘观念、家庭意识早已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乡情乡思成为中华民族心理结构、感情倾向、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关键词:思乡情结;文化;农业文明;血缘关系;宗法制度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07)05-0041-04 收稿日期:2007-05-22 作者简介:纪倩倩(1978-),女,山东青岛人,山东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文学。 社会科学家 SOCIALSCIENTIST 2007年9月(第5期,总第127期) Sep.,2007 (No.5,GeneralNo.127) 【文艺论丛】

描写乡愁的精选随笔美文

描写乡愁的精选随笔美文 《乡愁》表达了对故乡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下文是为大家分享的描写乡愁的精选随笔美文,仅供参考。 乡愁,一个时代的情感背景 也许是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了农村老家,进城生活,我们这个时代,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关注、谈论乡愁。 也许吵闹的城市缺少人情温暖,人需要一片寄情的山水,在闲暇的时光中,故乡隐约的召唤牵动灵魂,化作乡愁入梦。 乡愁是一种思念。但思念是针对性的情感,无论思念亲人、情人或者朋友,都是身在远方对另一个人的温暖回忆,思念得受不了,打通电话,思念也就随之而去。但乡愁不是。 在乡愁的弥漫中,你可以给亲人打一个电话,但却不能给村庄、河流打电话。即使你回去一趟,在家乡小驻几日,让乡愁暂时消失,但也许刚刚坐上返程的汽车,一种模糊的情感又会慢慢升起,与思念相比,乡愁显得广阔而又模糊,抽象而又具体,就像月笼雾江,空阔苍苍,久伫江边,一任寒露湿衣,却无法满足对乡愁的释放。 人生总是伴随着愁。不顺心、办不了、过不去,愁;烦恼、失望、悲凉,愁。愁是凉了的情,揪住的心,愁是漆黑的夜,荒芜的路。不管愁何,只要被愁赶上,立马晴转阴雨。而,唯独乡愁,犹如霞光晚

照,在淡淡的伤感中流淌着温暖的彩色。乡愁可能是人世间最美的愁了。 在外工作的城里人,总会与乡愁不期而遇,让思念伴随着一丝柔美的落寞;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与乡愁相伴,想家的热泪,温润了心灵的开阔。我不禁疑惑,古代人背乡离井成为游子,可能是戍守边疆,也许回家时成为了马背上的枯骨;也可能是为了生存的逃离,再也没有回家的指望,乡愁就成了他们生命中绕不开的主题。在漫长的历史中,战乱、动荡、天灾往往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形态,乡愁也就成了那个时代的普遍情感,也难怪在中国的文化史中,乡愁始终是庞大的文学命题,留下了数不清的乡愁文字。不管是“低头思故乡”的李白,或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张继,不管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王维,或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贺知章,都在站在异乡的大地上,远望苍茫,发出最为动人的乡愁呼唤。 人都是恋家的,老家是生命的老根。然而有史以来,迁徙却是人类发展的常态,背离老家,又安新家,趋利避害,开辟新的美丽家园,正是社会发展繁荣的强大动力。也许很多人会认为,人在异乡为异客,难免遭受冷漠的侵袭,失意的怀旧,如果在异乡顺水行舟,找到了家感觉,可能就没有乡愁了。然而,即使在大唐盛世,仍然乡愁如雨,天上月亮唯故乡独明;在今天奔小康的宽阔道路上,大多人并非是无奈的出走,悲情的离别,而是漫漫长路上的圆梦,但一旦远离家乡,乡愁也就来了,而很多人已经在城市住了几十年,成为道地的城里人,过着富裕的日子,但乡愁仍然挥之不去。更让人想不通的是,也就是

乡愁的文化表达阅读答案

《乡愁的文化表达》阅读答案 《乡愁的文化表达》阅读答案 乡愁的文化表达 邹广文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大的历史节奏是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跃升。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或确切地说——乡愁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等等,都无不生动地表达出了古人悠悠不尽的思乡感受。 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诗人北岛的著名诗句“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体现的便是对我们生命的安定之所、生命根基的找寻与眷恋。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

现代化的乡愁以及对乡村文化的见解

现代化的乡愁 人们对乡村有着爱恨情仇的矛盾和复杂的情感:乡村既是逃离的对象,又是眷恋的对象。乡愁是浪漫主义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的产物,是现代化产生的一种情绪。“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当乡村少年和农民工处于这种尴尬局面,他们很难再从乡村“寻根”。 我们面对前所未有的文明大转型,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即将被工业文明取代,乡村文化的衰落,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传统的“乡土中国”急剧解体,“熟人社会”转变成为了陌生人的世界,法理社会正在取代传统有机的宗法社会和礼俗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降临,原子化的个人主义如期而至,农村日益衰败个不断受到侵蚀。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日益衰败和原本淳朴的农村文化不断受到侵蚀,生态环境的恶化,家庭邻里关系的淡漠和紧张,社会安全感的丧失,使乡村生活逐渐失去了自己独到的文化精神内涵,故乡迅速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 农民外出务工受到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后,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文化抉择的扬弃,向现代文明靠拢,逐步接受并内化城市文化,排斥并脱离原有的乡土文化。在信息网络技术的冲击下,城市文化逐渐向乡村渗透和强化,原有的特色农村文化鲜有农民愿意传承,乡土文化正在逐渐被边缘化,传统农村文化中的重情义、重家庭和重乡土归属的优秀品质逐渐淡化,延续几千年的农村文化正面临逐渐消失的危险。 农业文明循环不已,安土重迁,似乎是静止、凝固和永恒的。随着现代化的到来,那种聚族而居的生存方式、长期定居的生活和清晰的迁徙线索即将中断和消逝,族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随波逐流、播撒四方。我们见证了一场历史巨变。我们应该以文字或其他方式记录下来。 乡愁(Nostalgia)是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现代化生产出来的一种情绪。乡愁也是一种重要的情绪,同时它也可以打动许多人。人们对乡村有着爱恨情仇的矛盾和复杂的感情:乡村既是逃离的对象,又是眷恋的对象。乡村曾经遭受了诅咒,然而,当人们进入城市之后,乡村被对象化,成为了相对遥远的“风景”,转变成为了审美和抒情的对象。 乡村和城市的分裂和对立造成了现代的病态和创痛。人们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游弋徘徊,充满了矛盾和困惑。任何片面地赋予城市或乡村优先价值都是偏颇的。只有当乡村和城市获得和解,重新建立亲密的关系,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裂被克服,人类才能重建健全的人性和社会。 “失根”危机的出现,最直接的原因是乡村文化的衰落。而乡村文化之所以失去了昔日独特的内涵,一是由于不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居住环境逐年恶化,不再让人留念;二是农村传统的伦理价值体系瓦解,金钱观念浓厚,家庭、邻里关系的淡漠和紧张;三是法律观念不强,暴力事件频发,社会安全感的丧失。“失根”危机和乡村文化衰落的影响深远,不但让农村青少年教育的本土资源缺失,更让进城知识分子、农民务工人员回到农村后“在家乡成了异客”,找不到精神上的归宿感,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成为我国的文化建设的盲点和空白,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乡愁》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乡愁》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乡愁》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设想 1、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具体操作上要努力搭建好师生课堂交流的平台,创造一种宽松、祥和、愉快的对话氛围,利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从而共同探疑、解疑,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乡愁》一诗的内容不算太难懂,教学中应加强朗读,借助多媒体增强可感性,并在与其它乡愁诗的比较中去体会内容、感悟乡愁,所以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⑴通过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结构美和音乐美。 ⑵理解独创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⑶明确祖国的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2、教学思路定位为: ⑴情感导入,创设情景。 ⑵自读质疑,整体感知。 ⑶合作探究,品味研读。 ⑷点拔释疑,拓展延伸。 ⑸朗读指导,比较阅读。 教学流程

课前活动:作为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往往十天半月才能回家一次,那么,在这期间,当你想家、想父母的时候是怎样的感受呢?学生七嘴八舌的说。 一、情感导入,创设情景 师:是啊,同学们,你或许有过与亲人小别而倍感思念的时候,你或许有过因与亲人永别而深感切肤伤痛的时候,那丝丝缕缕的对亲人的怀念与痛悼,那刻骨铭心难于言表的伤感与惆怅,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样的愁,这样的痛,该用怎样的艺术形式和语言形象来表达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读质疑,整体感知 1、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比比看谁字音读的准。如有读错字音的,请其它同学举手帮助更正。 2、指名读(一人读一节,共十几人读)。〔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并板书;如无,则罢。〕 (可能读错的字音:一枚méi;海峡xiá) 3、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学: 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乡愁》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4分钟后,比谁能背诵课文,并能回答课文后的三道思考和练习题。 4、检查自学: 师:会背的同学举手,比比谁背得好。 (若举手多,则检查;如不多,则再给2分钟)

对中国文化的乡愁

今天拿到了新书《对中国文化的乡愁》,作者乃是生活在明治、大正、昭和时代的青木正儿、吉川幸次郎等日本一流汉学家们,所选文章都是有关中国文化的学术随笔。书中既有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到表述,也有对近现代文化的深沉思考。 譬如尺八本是中土乐器(五孔吹管宫廷乐器),然两宋之后,汉文化断层,尺八从中土大地上消失了,约在七八世纪时传入日本,现在仍流行于日本,称“晋化尺八”。可以说,一枝小小的尺八象征性地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机运的流转与兴替。卞之琳在他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尺八》一诗中,描写了一个海西客(即诗人本人)乘了长安丸万里迢迢来到异邦东瀛,听到了带有唐音余韵的尺八。他感到这“单纯的尺八像一条钥匙”,无意中为自己“开启了一个忘却的故乡”,仿佛看到了昔日长安的繁华。在汉民族文明鼎盛的大唐时代,东瀛来的番客来向汉民族取经,带回了尺八流传于异邦,而如今中土人在千年后却只能在异邦听到这古老的乐器了。抚今追昔,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对照,让海西客心底如昔日东瀛的番客一样涌起了“不如归去”的呼声,并进一步引起他深沉的历史衰痛与沉思:既悲哀于祖国的落后与民族文化的失落,更悲哀于国人对于落后与危机的麻木与不自觉,所以诗人才有“海西客想带回去失去的悲哀吗”的反问,以反问来启发人们思考如何继承民族文化,振兴古老祖国的问题。 确实是这样,在近代以前,中国一直向日本进行着文化输出,这个过程持续了大概千年有余,这么漫长的文化输入和哺乳,使得日本民族的文化性格、文物器具以及行为方式深受中土汉民族的影响,也使得很多中土宫廷雅文化或者民间文化在日本生根发芽、源流不绝。反观中土在千年来气运低迷,频遭致命打击,一度中兴,然最终沦于蛮族之手,民族气运断绝,精神萎靡有三百余年矣。现代汉人面对东瀛保存下来的故国风物、传统礼制可能首先会有羞赧愧疚感,如果能知耻后勇,想到要去复兴不绝如缕的中土文化传统,当然这是好事。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异邦人对中国文化的乡愁,俾能了解别国对中国文化的观感,接受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审视,无疑也是开阔我们的眼界,让我们更加能了解自己,这本书值得好好去读。这些日本汉学家对于中国文化的见解颇为独到而且深刻,翻看目录就看到了汤川秀树的那篇《庄子》,汤川是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本人倒不是汉学家,他的这篇随笔我之前看到过。汤川秀树在研究基本粒子的时候,想起了庄子中《应帝王篇第七》中混沌的寓言故事,他本人承认这故事对他有一定启发作用。因而他思考说,并不一定只在希腊文明传承的地方才能产生现代科学,东方的印度和古代中国的哲学文化中自古以来就产生过各种思想。至于是否能产生现代科学,过去不能未必代表未来也不行。这也是我的期盼。

乡愁是一种情愫

乡愁是一种情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从古至今,横鬲千年,历久弥坚。 乡愁作为“人类一种难以捕捉的情愫”、无法解开的情结和回家的冲动,是中国诗歌中的永恒话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研究乡愁诗就是回望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历史,这历史就是一幅重土轻迁,“父母在,不远游”的浓情画卷;是故园家国的情怀,风物长宜的胸襟;是乡土、乡音和乡味的牵挂。 有学者认为中国最早表现“乡愁”情愫的古诗歌应当上溯到《诗经》,《小雅·采薇》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是用“乡愁”来激励在前方作战的将士奋勇杀敌、衣锦还乡。汉乐府《木兰辞》中的乡愁意味更浓烈,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但不爱封赏爱家乡;“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希望的是“对镜贴花黄”。这,就是中国人早期朴素的乡愁观。 上古时期,乡愁诗歌主要表现对家乡、父母及兄弟姊妹的眷念,这是农耕时代人们情感的主要寄托和表达方式。王云涛先生在论文《唐以前乡愁诗的情感内涵》中认为:“到了汉代,乡愁诗多写游仕求学中的的相思,文人多为求学求仕而远离家乡,自然会产生浓烈的思乡之情。如王桀《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建安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内心深处济世安民的思想和建功立业的豪情被唤醒,折射到诗歌中便是反映社会动荡、有家不能归或无家可归的主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乡愁诗则将个人情感与时代命运相结合,主要表现游宦羁旅和边塞征人的离乡别情。 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王维描述长安城的繁盛:“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乡愁诗的宽度、广度增加,思想内涵更加深刻。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杜牧、王昌龄、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创作了大量乡愁诗,题材涵盖了羁旅之情、边塞感悟、仕途磨难、友朋之情等领域,无论从写作技法还是思想内涵上都达到诗歌巅峰,让后世难以超越。这些乡愁诗中,又以李白的《静夜思》冠盖群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借景言志、直抒胸臆、乡情浓郁,无与争锋。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是国家命运和个人生活的写照。“安史之乱”后,唐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乡愁诗表达的主体转向家国命运和个人情感、人生际遇的交织,更多反映社会现状和国民心态。 宋朝初期,汲取唐末地方军阀藩镇割据的教训,尚文轻武,国家迎来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全面繁盛时期,传统经学让位于理学。有学者认为这时候的乡愁诗虽延续唐以来的个人与国家命运交织,商贾羁旅和宦海沉浮后对故乡的眷念,但已经无法与唐诗创造的高峰相比肩了。 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虏宋恭帝及谢太后。公元1279年,元军南下,最后在福建崖山与残余的南宋军队进行了殊死激战,陆秀夫抱着8岁的宋幼主赵昺投海自尽。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南宋的终结。元遂统一中国。连年战乱导致大量中原士庶南迁,中原文明随之向南方辐射转移。乡愁诗最早诞生于黄河流域,但元代之后因士族文明南下而风景黯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是一幅羁旅荒郊图,但真正表达的却是亡国之痛、乡愁之苦。“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从而成为元代乡愁诗的代表作。 清,摇着扇子的风流文人亦不少。 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出身官宦家庭,他感情细腻,创作的“纳兰词”在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像《采桑子·九日》就表现羁旅乡愁:“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列强入侵,国家动荡,民族陷于危亡时刻。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上升为国家主要矛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深入人心,仁人志士纷纷探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思乡意识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思乡意识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中留下了众多的关于思乡题材的诗作,“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中国人的乡愁较西方人而言可能更强烈一些,中国人更容易在乡愁中感受自己的过去,并更自觉地维护自己的文化。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边塞诗游历诗思乡情结 “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移民,谁都会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在世界各地,到处可见读书、旅游、做生意的中国人,有的人已获定居。当了解中国人的乡土意识,进而是他的家国情怀后,就会理解,受传统的影响,中国人的乡愁较西方人而言可能更强烈一些,中国人更容易在乡愁中感受自己的过去,并更自觉地维护自己的文化。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中留下了众多的关于思乡题材的诗作,这些诗作主要分布在游历诗及表现客居生活的诗、边塞诗、描写宦旅生活及表现贬迁生活的诗这三大类中,并以此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鲜明的“思乡情结”,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1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 1.1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与叙事诗。 1.2按表现形式分(体裁) 1.2.1古体诗: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古诗、乐府诗 1.2.2近体诗(形成于唐代):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 1.2.3词 1.2.4散曲(小令和套数(散套) 1.3按内容分(题材):送别诗、怀乡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边塞诗、

山水田园诗、宫怨诗和闺怨诗、爱民悯农诗、哲理诗、爱情诗、人生感慨诗。 2中国人的思乡情结 2.1基于对文化传统的深层情感 爱恋乡土,进而爱恋祖国,是人类共同的情怀。因为故乡是人自身的确证,是人认识世界最重要的起始。中国人当然也是如此,只不过,因受特殊生存环境与社会意识的影响,它有一些独特的表现非常耐人寻味,它背后所深藏着的文化意味,更值得人探讨和发扬。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同属于“中纬度文明带”,但因为从人文地理的角度考察,它除了有一面临海的大河大陆型的基本地貌,它主要的文明地区地势低平,加以土壤肥沃雨水充沛,造成了特殊的农耕社会之外,仍无法掩盖其实际存在的近乎封闭的性质。所谓“禹、稷躬耕而有天下”,从早先的原始部落,一直到春秋战国,广大中原地区的文明几乎都可归因于封闭状态下的农业发展,由此造成的“重本抑末”的治世方规,还有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一整套家族宗法制度,都无不与之相密合与相适应。譬如,因为前者,中国人主要采取劳动力与土地自然结合的方式生产。又因相对而言的民众土寡,迫使人必须精耕细作;而这种精耕细作所造成的技艺与工具的完善,又反过来促使人更注意适应土地的生命周期,除非特殊情况,不会另行开辟屯垦之事。由此,它所建立起的自然经济社会,基本上就是一与外部世界关系松散甚至隔绝的区域性小社会。因为后者,中国人会在土地提供的现实的知足感基础上,达成高度的情感与知觉的认同,由对土地生命周期的体认,进入到对乡土习尚礼俗的沿遵。如此世世代代固守土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最后造成一种独尚伦理的内倾的文化气质。对既等级森严又上下亲和的宗法权威的维护,对人伦血亲和礼义孝敬的遵奉,对一种顺天乐俗的生活情趣的崇尚,都是其表现。中国人的乡土意识与情怀,正是基于上述文化传统产生的。这种意识与情怀有一个基准性的情感表达就是“安土重迁”。中国学者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此曾作过讨论,他指出中国社会从表层看去就是乡土的,它的特点是“不流动”,它所重视和追求的是“稳定”。因此在那里,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排列关系孤立而隔膜,不以个体为单位,而以集团为单位,大而言之是同宗同族,小而言之是家庭与亲人。至于这种稳定而不流动的关系之所以能够确立,就是基于上述农耕社会的特点,以及由此形成的那一套家族宗法制度。所以,这个社会不需要创造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了的,它关注的只是如何不破坏这种关系。而类似远离乡土的行为,就意味着“流动”,就是对“稳定”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土重迁”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意志与当然的选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