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之江汇教育广场(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月度工作简报

之江汇教育广场(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月度工作简报

之江汇教育广场(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月度工作简报
之江汇教育广场(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月度工作简报

之江汇教育广场(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月度工作简报

(2018年5月)

一、总体情况

(一)访问指标

2018年5月份(4月21日-5月21日)总访问量3664.65万人次,独立访客475.04万人,较上月新增172.44万人,人均访问深度2.63页,最高日访问量182.73万人次(2018-5-16)。

之江汇教育广场5月份访问量变化趋势图

5月平台移动设备总访问量779.64万人次,较4月份增加约227.75万人次。

(二)资源指标

截止5月21日,国家平台累积下发入库资源 457.16万条,浙江平台累积入库资源 26.28万条,共计入库资源 483.77万条。浙江平台各类应用(包括网络学习空间,机构空间,名师工作室等),上传资源累计 716.07万条,总容量56.66 T,资源下载数 482.18万次,资源收藏数 182.71万次。4月份新增上传资源 32.66万条,上传资源容量新增2.04T。

(三)功能升级

5月份,完成之江汇教育广场空间相册挂载目录分卷的功能改造与上线;完成空间留言的功能改造,目前仅支持当前所在学校、班级及好友间可以留言;完成之江汇教育广场活跃度同一个规则增加10分钟时间间隔的功能改造与上线;完成手机移动端的成果同步至社区的功能改造;将空间的个人统计模块设置为必

显模块。

(四)缺陷修复

5月份,修复各平台用户在登陆状态下无法预览非平台文章的缺陷;修复手机端移动端专题社区加入社区时,提示错误信息的缺陷;修复资源上传无法选根目录的缺陷;修复部分MP4资源转码失败的缺陷;修复学校资源分享功能异常的缺陷。

(五)第三方应用的使用情况

开放平台累积61个接入应用、428个API开放接口(较4月份新增1个,完善API接口1个)、60个活跃接口(较4月份增加12个)、1015万次接口调用、平均接口调用响应时间157ms(较4月增加了3ms)。

二、区域情况

(一)各地区访问指标

表省内各地区访问量(2018-4-21至2018-5-21)【人均PV】

各地区访问量情况图

(二)应用活跃情况

年度活跃度金华市排名第一,绍兴市排名第二,丽水市排名第三。杭州市和温州市相对落后。

图全省各地市平台活跃度(截至2018年5月)

(三)与各地的互联互通

截至5月,已互联地市级平台10个,已互联县(区)级平台42个。其中,台州市、湖州市、衢州市各县区完成互联。(对接情况见:https://www.wendangku.net/doc/395938338.html,)

表各地市已互联区县数量统计

(四)宣传推广活动

5月份,平台web端和移动端累计共更新23个banner。5月份微信发布内容16条,较上月减少15条。

三、本月工作亮点

1.之江汇教育广场面向全国老师开通注册服务。为进一步探索空间+市场化探索的运营机制,之江汇教育广场作为全国最大的省级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联手名师、名校等专业机构,提供优质资源与高端服务,现面向全国提供部分帐号购买服务权限。

2.之江汇教育广场闪耀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5月5日-7日,以“信息技术推动基础教育教与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浙江展览以“连通最后1公里,迈向教育信息化2.0”为主题,围绕技术支撑新高考,重点展示了之江汇教育广场、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浙江家长学校、学科教室和创新实验室等典型应用实践案例,以实物、文字、图片、视频、体验等多种形式展示了近年来浙江智慧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展会期间,浙江展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杜占元,原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副司长马嘉宾,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等领导纷纷来访,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浙江展区,并对浙江智慧教育的实践探索给予了充分肯定。浙江展区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展演内容,吸引了兄弟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专家学者、教育技术工作者、中小学师生以及企业前来参观和交流,同时也受到了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关注,纷纷报道浙江智慧教育实践成果和经验。

3.浙江省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培训活动日前举办。5月16日-17日,浙江省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培训活动在长兴县实验小学举行。活动以“重新连接、重构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推进智慧教育”为主题,总结了近年来我省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成效、策略与实施路径、经验,并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明确了下一阶段我省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活动中,来自长兴县实验小学的王园园老师执教了一节基于人人通空间的移动课堂展示《奇妙的包装》。本堂展示课将网络学习空间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利用移动终端以及之江汇APP,实现了灵活便利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优化了教学方法;该堂课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关注每位学生的育人思路以及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的教学延伸,得到了与会专家的点赞,也给参训教师们带来了教学启示。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的通知》(教技函〔2012〕70号)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印发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电馆〔2013〕40号)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总体要求,推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工作,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宗旨,结合我市实际,在学校信息化硬件设备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建立鄂尔多斯数字教育云平台,在网络化管理、学科整合、自主学习、信息化推进、过程性评价等,不断努力探索,为努力推进我市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面,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服务,探索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集约化发展,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打好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汇聚资源和服务,构建本地化网络条件下的学习和教学环境,探索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区域教育信息

资源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益,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三、区域试点工作容 (一)建设视频互动教学及网络研修系统。通过软、硬件建设,利用网络视频互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具备远程视频互动教学、教研、教师培训、教育视频资源共享等公共服务能力,为区域的网络教研、教师网络研修、精品课程网络直播、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应用活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录播系统的建设,完成国家要求的精品课程、学校优秀课例、优质课程的录制。由此建立优秀课例资源库,丰富资源容,促进资源建设;通过点播、直播增加教研手段;通过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功能,建立起互动平台,促进教师交流,共享教育资源;建立自主学习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共享优质教师资源。 (二)充分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省、市服务平台,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同步课堂、推送资源、探究性学习、名师课堂、“名师”导学、网校选课、网校辅学、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名师工作室等10种应用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试验。 (三)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探索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学校试点工作重点容(主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探索;校本教育资源应用模式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教研模式创新探索;信

第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D.世官制 2.下图信息,最能体现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是 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②④ 3.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4.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A.儒学地位上升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C.官立学校出现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5.唐代元稹《估客乐》诗云:“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客心本明黠,闻语已心惊。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 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强)。”下列对该诗的解读,不合理的是 A.“长安城”有常设的商业区 B.商人交结长安权贵 C.“估客”是财力雄厚的大商人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6.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 C.心外无物D.知行合一 7.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有一种字体把不同弧度的曲线和不同长度的直线巧妙地组合成一个装饰性强的字,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该字体是 A.甲骨文B.小篆 C.隶书D.楷书 8.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 A.“海禁”政策始于清初 B.“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 C.“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 D.“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9.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现象反映了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10.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 11.19世纪初叶,《中国丛报》一篇文章写道,在中国“最时尚的区域里,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促动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C.新中国成立D.改革开放 12. 关于长征,八十年前毛泽东即有相当精辟的论述。八十年后的今天,重温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 它的价值意义随着历史的演进愈益凸显。下列项中,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②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③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④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 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 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一、网络课程-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附件5 2013年度教师培训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指南 为落实教育部《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提出的“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应用力度,实现优质资源的广泛共享”,加快基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为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提供优质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资源,特制定《2013年度教师培训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指南》。 一、建设原则 教师培训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原则包括:(1)适切性原则:在对教师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成人认知方式和网络学习模式等研究成果为依据,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2)前瞻性原则:本着信息技术动态发展的观点,培训课程资源建设要体现超前意识,密切关注国际和国内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和最新成果,以及教师日益发展的专业需求;(3)实用性原则:教师培训的目的是应用,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必须符合信息技术特点,体现技术的应用性,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公开征集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500学时数字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典型案例、“微课”资源、研修工具等。利用公共服务平台,辐射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提升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三、资源种类与基本要求 (一)资源种类 2013年教师培训优质数字资源重点建设的种类包括网络课程、典型案例、“微课”资源和研修工具。 1.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实现的课程教学内容及实施的培训活动的总和。从组成内容来说,它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等课程教学必备的要素。从组成形式来说,它包含符合网络学习特点、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组织起来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网络课程教学支撑环境,以及基于以上二者开展的网络教学活动。 2.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是指在记录培训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活动、典型意义事例及相关信息的资源。概括来说,典型案例有两类,一类是培训案例,可用于培训者总结培训教学经验,开展培训研究,促进培训水平提高。这一类培训案例需要包括培训设计方案、教学课件、课堂视频实录和教学反思四个部分(有的还包含专家、培训学员点评)。另一类是应用案例,可用于培训学员了解信息技术应用情况,激发培训学员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能力。 3.“微课”资源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特点5 1.1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 5 1.1.1 教育信息化的历史和背景 5 1.1.2 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5

1.1.3 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5 1.1.4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6 1.2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7 1.2.1 传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7 1.2.1.1 传统PC机的现状7 1.2.1.2 传统桌面应用现状7 1.2.2 云计算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建设8 1.2.2.1 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带来的优势9 1.2.2.2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路12 1.3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特点13 1.3.1 平台部署模式13 (一)直通部署模式13 (二)分布部署模式14 (三) 多“网合一”部署模式15 1.3.2 数字化管理和量化管理16 二、久远教育信息化云平台解决方案18 2.1 解决方案简介18 2.2 解决方案说明20 2.3 解决方案功能模块组成和说明21 2.3.1 基础设施层21 2.3.1.1 久远多媒体教育云平台21 (一)系统框架21 (二)网络拓扑24 (三)产品特点25 2.3.2 通用服务层26 2.3.2.1 统一云桌面26 2.3.2.2 统一资源云存储30 2.3.2.3 统一门户接入30 2.3.2.4 统一身份认证31 2.3.2.5 目录服务32 2.3.3 教学业务层32 2.3.3.1 基于数据的量化管理和分析33 2.3.3.2 数字化管理33 2.3.3.3 数字化教学33 2.3.3.4 数字化资源34 三、久远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建设方案35 3.1 云平台建设方案35 (一) 云平台建设需求35 (二) 云平台整体规划36 (三)方案组件推荐36 3.2 统一云桌面应用37

全国教师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全国教师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支撑系统V1.0 学员端 用户手册 2012年6月

目录 声明 (1) 第一章引言 (2) 1.编写目的 (2) 2.项目背景 (2) 3.运行环境 (2) 3.1.硬件环境 (2) 3.2.软件环境 (3) 4.读者对象 (3) 第二章系统概述 (4) 1.设计目标 (4) 2.功能特性 (4) 3.定义和作用 (5) 3.1.什么是基础支撑系统? (5) 3.2.为什么要使用基础支撑系统? (5) 第三章角色说明 (6) 1.网联管理员 (6) 2.成员单位管理员 (6) 3.学员 (6)

第四章功能介绍 (7) 1.用户登录 (7) 2.选课管理模块 (8) 2.1.查询 (9) 2.2.志愿选课 (10) 2.3.实时选课 (11) 2.4.查看课程详情 (11) 3.学习档案模块 (14) 4.学分银行 (15) 第五章附录 (15) 附录A缩略语表 (15) 附录B相关术语 (16)

声明 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 和北京安博在线软件有限公司商标均为安博教育集团商标。 注意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第一章引言 1. 编写目的 本手册首先介绍了基础支撑系统的定义和作用、系统机构以及操作基础支撑系统的角色,在此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基础吃成系统的操作使用过程。本手册共分为引言、基础支撑系统(学员端)简介、基础支撑系统(学员端)角色说明、基础支撑系统(管理端)功能介绍、附录五个部分,指导管理员用户如何应用基础支撑系统,任何部门和个人在使用基础支撑系统进行管理操作时,均需参照本手册执行。 2. 项目背景 按照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发展规划,实现教师网联的目标与任务,必须建设一个满足免费师范生职前培养和在职教师职后培训服务需求的,促进网联成员和全国教师教育机构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教师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网联平台”)。网联平台的建设目标是,以教师教育创新平台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各类教师教育资源,依托免费师范生培养院校及各级教师教育机构,创新教学模式与管理模式,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机制,建设一套技术先进、功能完善、适应全国教师教育需要的远程教育平台,为免费师范生培养与全国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提供技术支撑。 3. 运行环境 3.1. 硬件环境 以下提供主服务器最低配置,根据实际流量和访问量需增加服务器配置或增加服务器。基础支撑系统服务器硬件配置要求,基础支撑系统(学员端)硬件配置要求,如下表所示: 基础支撑系统(学员端)硬件配置要求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整体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山西分公司 1月

目录 一、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体框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教育行业应用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教育信息化宏观需求:三通两平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基础教育信息化需求微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框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两平台”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三通”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宽带网络校校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优质资源班班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网络空间人人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中国电信业务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中国电信的互联网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CDMA业务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中国电信”班班通”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020年4月19日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生用户使用手册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学生用户使用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央电化教育馆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8月 修改记录

目录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生用户使用手册1.概述 目的 本文档描述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生用户的操作方法,为学生用户使用本平台提供参考和依据。 功能概述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学生用户提供:个人空间、用户中心、资源库、应用中心、发现、教育社区、班级主页、学校主页和消息中心等功能服务。2.注册登录 用户注册 如果你尚未获得用户名和密码,请先注册。在浏览器中输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地址。在“空间登录”处,点击“还没注册”。 弹出如下注册信息填写页面,请填写“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选择身份”、“真实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信息后,完成注册。 显示“注册成功”后,请进一步完善个人资料,选择“所在学校”,如下图所示。 填写完成并点击“提交”后,系统提示可以用注册账号登录进入个人空间。空间登录 在浏览器中输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地址。在“空间登录”处,输入已有的用户名、密码,点击“登录”进入个人空间。 密码找回 如果用户忘记自己的登录密码,可以通过平台密码找回。首先,点击首页“空

间登录”的“忘记密码”,如下图所示。 密码找回需要完成三个步骤:选择找回方式、验证身份信息和重置密码。其中找回方式包括”通过邮箱找回“和”通过手机找回“两种方式。 选择“通过邮箱找回”,用户需输入已经绑定的邮箱,选择“提交”后,系统会将密码修改邮件发至绑定邮箱。 用户登录绑定邮箱,点击密码找回链接,就会跳转到密码重置页面。输入新的密码并确认后即完成了密码重置操作。 选择“通过手机找回”,用户需输入已经绑定的手机,点击“获取验证码“,将发至手机的验证码输入后,点击“提交”。 在打开的输入新的密码并确认后即完成了密码重置操作。 3.个人空间 登录进入个人空间,显示如下图。 网站导航 首页:“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站首页。 资源库:点击进入”资源库”,用户可以通过关键字搜索或学段、学科、年级、版本、资源类型等分类检索资源,并可以查看“资源库”推荐的资源。请查看有关内容。 应用:点击进入”应用中心”,用户可以通过关键字搜索或应用分类查找所需应用,并可以查看“应用中心”推荐的应用。请查看有关内容。 发现:按照教师、课程、素材、文章、班级、学校、机构等大类,并选择相应的子类,发现相对应的资源、人物等。 教育社区:专题教育社区首页。 班级:所在班的班级主页,可以班级公告通知、班级成员、班级文章、班级相册、班级资源、班级问吧及班级留言等,和本班教师和同学交流讨论。 学校:所在学校的学校主页,可以查看学校公告新闻、学校应用、学校资源、学校班级、教师成员、学生成员等,和本校教师和同学交流讨论。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 指南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发布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编制 2013 年4 月 1 前言 本指南的附录是技术资料性附录。 本指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提出。 本指南由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负责解释。 i 目录 一、引言 (1) 二、建设目标与基本原则 (3) 2.1 省级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 (3) 2.2 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3) 三、建设总体要求 (4) 3.1 满足应用系统部署和服务的需要 (4) 3.1.1 承载国家信息系统部署 (4) 3.1.2 承载自建及其他应用系统的部署运行 (5) 3.1.3 提供本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云服务 (5) 3.2 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 (5) 3.3 符合国家及教育部信息化有关标准规范 (5)

3.4 建设集中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库 (6) 3.5 构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6) 3.6 建立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体系 (7) 3.7 规范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管理 (7) 四、建设内容 (9) 4.1 省级数据中心分类 (9) 4.2 机房设施 (9) 4.3 省级教育管理云平台 (12) 4.3.1 总体架构 (12) 4.3.2 基础设施层 (13) 4.3.3 云平台管理层 (21) 4.3.4 桌面云服务 (23) 4.4 公共软件平台 (24) 4.4.1 应用公共支撑平台 (24) 4.4.2 数据库平台 (26) 4.4.3 密码安全服务平台 (27) 4.5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7) ii 4.5.1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总体要求 (27) 4.5.2 信息安全方针策略 (29) 4.5.3 安全技术体系 (29) 4.5.4 安全管理体系 (36)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校管理制度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校管理制度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校管理制 度 篇一: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使用管理制度 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使用管理制度 一、充分利用项目配发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设备开展教学应用。 二、确定专人做好硬件设备、软件资源的使用、管理工作。 三、根据数字教育资源节目播出安排,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师资培训、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农民实用科技培训的需要,认真做好数字教育资源的接收、管理工作。以及光盘的刻录使用等工作。 四、充分发挥数字教育资源设备的教学功能,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应用计划及教学应用课程表,并统一上墙公布。 五、对项目所配发的教学光盘和收录的教育资源,在《资源目录登记表》上注册编目,并由专人妥善管理。严格教学光盘和资源接收、编目、观看、使用、借还登记制度,做到管理有序,手续完 备。 六、提高教学光盘和卫星教学资源使用率,充分保证资源效益 的发挥,并在《教学资源使用记录表》上作好记载。在保证课堂教学应用的同时,学校应在教研活动中,定期组织教师利用教育光盘和卫星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应用研究和课题研究。 七、在做好数字教育资源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应兼顾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党员教育信息等,综合发挥本项目的作用。

篇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管理制度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项目设备管理制度 1、所有项目设备由学校统一负责,明确管理人员,实行专人管理。 2、建立设备登记和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档案,按型号分类入账、入柜妥善管理,不得丢失、损坏,保证配套使用。 3、建立硬件设备使用登记簿、配套软件使用登记簿,对设备使用和运行情况做出详细记录。 4、熟悉、了解设备的规格、性能、基本结构和操作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做到规范操作,正确使用。设备使用后必须断开电源和接收信号源。 5、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做到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尘、防静电。定期检查设备完好率,保持设备良好性能,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 6、禁止带故障运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 并及时请专职技术人员处理。同时,建立故障登记薄,做好故障原因、责任、处理和维修等记录。 7、不得以任何借口将设备出借、转让、调拨或变卖,也不允许个人占用。 宝石教学点 篇三: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教技函〔2012〕70号)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印发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电馆〔2013〕40号)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数字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落地方案)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落地方案) 1、建设目的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提出:建设教育云资源平台,生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优质资源,帮助所有师生和社会公众方便选择并获取优质资源和服务。中办国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等都对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出具体要求。 为实现国家、省、市、区“推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要求,贯彻落实《淄博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淄教发〔2015〕2号),建设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突破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规划要求 区教体局计划建设基于云架构的资源平台,为全区教育系统提供数字资源共享与服务,重点满足义务教育段学校需求,有力支撑“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群众满意度。

资源平台围绕学校、教师、教研员、学生和家长等服务对象,动态整合优质数字资源,提供网络空间、网络资源、网络应用3大共享服务,最终满足“教、学、测、评、管”5大需求。 ①教师利用资源平台实现网上备课、网上教研,在线授课、辅导,利用资源平台实现教学活动。 ②学生利用资源平台开展在线作业、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逐步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 ③家长利用资源平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并可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④学校利用资源平台完成对学生学习的测评(监测),开展教学评价、学习过程评价; ⑤教研部门利用资源平台实现对教学过程、结果和管理的大数据记录,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可视化呈现,精准评测学校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 ⑥教育主管部门利用资源平台监测教育发展、学校管理,推进科学决策、科学管理。 3、性能架构 3.1平台性能要求 资源平台是一个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可用性、开放性,支持多终端与多种交互方式的教育信息化支撑服务平台。平台及应用设计规模性能为:“50万用户、10万在线、3千并发”。 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东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操作手册20150223

东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东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操作手册 (2015年2月13日版)

前言| Preview 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大网络资源仓库,将为师生

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服务,丰富教学和科学研究资料,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有利于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 这本手册主要从“平台功能简介”、“教师操作”、“学生、家长操作”、“单位管理员操作”、“顶级管理员操作”五个篇章来介绍不同的角色如何操作,无论您是通过管理、审核资源力求在资源库平台呈现最优质资源的单位管理员,还是通过上传优秀资源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普通教师,或是希望在平台里获取知识、提升学习水平的学生、家长,都可以查看相应的篇章来了解自己应该要做什么、如何做。 我们致力于与您一起打造一个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为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出一分力。由于平台装载的内容较多,各篇章会力争对涉及的内容有所说明,但受篇幅所限,我们无法做的很详细,希望您能在手册里获得帮助! 目录| Contents 一、平台功能简介 (4) (一)平台首页功能介绍 (7) (二)学科资源简介 (9)

(三)专题资源简介 (9) (四)综合资源简介 (10) (五)通用功能 (11) 1.资源功能 (11) 2.资源搜索 (12) 二、教师操作 (13) (一)登录 (13) (二)我的贡献 (14) 1.发布资源 (14) 2.我的资源 (20) (三)下载记录 (22) (四)我的收藏 (23) (五)基本信息 (23) 1.基本信息 (23) 2.修改头像 (24) 3.我的积分 (24) 三、学生、家长操作 (25) 四、单位管理员操作 (26) (一)前台操作 (26) 1.资源审核 (26) 2.信息采集 (27) 3.资源调用 (28) 4.资源初始化 (29) (二)后台管理 (30) 1.文件转换管理 (30) 2.分类设置 (31) 3.权限分配 (32)

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莱芜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过去的十多年来,尤其是2012年以来,莱芜市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软硬件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潮中,信息化软硬件投入的重复性建设、信息化辅助教育教学效益不理想、教育均衡无法真正落实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育信息化发展遇到重大的瓶颈,如何跨越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区域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我们经过近2年的内部需求研究、方案论证、相关产品调研,2015年3月,莱芜市教育局完成了莱芜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招标工作,目前已部署完成,正在进行内部测试,预计整体平台在2015—2016学年将整体投入应用。基本目标是基于区域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并着眼于未来,让全体师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行“平台+空间+业务+资源”的整体教学模式,构建互动教学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和政府办公效率,提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一、建设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加快教育信息基

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将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实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最终目的。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应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为手段,促进每一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为了全面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有力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山东省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明确要求:到2015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全部实现宽带联网,基本建成网络条件下教学与学习环境;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实现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普遍使用;使所有教师、初中以上学生基本实现每人拥有一个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真正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中。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山东省数字教育资源

新宇小学校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方案

塘坝中学教育资源 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实施方案》相关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和应用,教育部决定在全国实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塘坝中学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试点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教育资源中心为资源提供者和资源使用者搭建的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和应用环境。平台为各级各类学校、广大师生提供智能导航和以学习空间为基础的多种教学应用服务,为各级政府和学校采购资源、应用和服务提供支持。 1.指导思想。按照《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坚持育人为本、以点带面,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出发点,以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入教育教学主阵地,形成以国家公共服务平台为引导、以学校应用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建共享为支撑的教育资源和应用新格局,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工作目标。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常态化连片应用,实现“资源班班通”和“空间人人通”,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网络条件下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最大限度汇聚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研究探索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不断完善共同建设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的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发展。 二、实施原则 1.统筹部署,分类指导。学校应统筹考虑本校实际情况,根据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资源和应用服务,针对各教育领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分阶段进行,扎实推进。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操作手册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教师使用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央电化教育馆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8月

修改记录

目录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1) 教师使用手册 (1) 1.概述 (1) 1.1目的 (1) 1.2功能概述 (1) 2.注册登录 (1) 2.1用户注册 (1) 2.2空间登录 (3) 2.3密码找回 (4) 3.个人空间 (5) 3.1网站导航 (6) 3.2空间导航 (7) 3.3空间介绍 (17) 4.用户中心 (20) 4.1账号设置 (21) 4.2账户中心 (27) 5.资源库 (27) 5.1资源库简介 (28) 5.2查看教育资源 (28) 6.应用中心 (29)

6.2查看应用 (30) 7.发现 (31) 7.1教师 (31) 7.2课程 (32) 7.3素材 (33) 7.4文章 (33) 7.5班级 (34) 7.6学校 (35) 7.7机构 (35) 8.教育社区 (36) 8.1专题教育社区介绍 (36) 8.2申请创建专题教育社区 (46) 8.3申请加入专题教育社区 (48) 9.班级主页 (48) 9.1班级设置 (49) 9.2公告通知 (51) 9.3班级成员 (51) 9.4班级文章 (53) 9.5班级相册 (55) 9.6班级资源 (57) 9.7班级问吧 (60)

10.学校主页 (61) 10.1公告新闻 (61) 10.2学校应用 (62) 10.3学校资源 (62) 10.4学校班级 (63) 10.5教师成员 (63) 10.6学生成员 (64) 11.消息中心 (64) 11.1系统通知 (65) 11.2提醒消息 (65) 11.3我与相关 (65) 11.4应用消息 (66) 11.5我的私信 (66)

云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畅言“云+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2014年

目录 1.概述 (3) 2.技术实现架构 (3) 3.应用系统建设 (5) 3.1“云”的应用 (5) 3.1.1资源云平台 (5) 3.1.2网络学习空间 (8) 3.1.3监管平台 (10) 3.2“端”的应用 (12)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 (12) 3.3“云”与“端”的互通 (17) 3.3.1云平台主动推送到书到课资源至教学端 (17) 3.3.2云平台个人空间资源随时同步至教学端 (18) 3.3.3教学端垂直检索云平台资源 (18) 4.平台优势分析 (18)

1. 概述 畅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对教育信息化工作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的“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的具体落实。其中,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是教育资源集结与服务中心和网络学习协作池,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借助资源平台获得学习空间,获取教育资源,寻得专业支持,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动,成为“三通两平台”运行的资源与智力保障。 按照“云+端”的建设和应用模式,平台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 1、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资源的种类与内容,调整资源聚合与呈现方式,建立教育资源管理与服务运行机制,增强为一线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2、优质资源班班通。聚合优质师资力量,通过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形式,为学校提供在线课堂服务。为紧缺学科制作专递课堂教学资源,借助网络平台供教师点播应用。为班级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直达课堂。 3、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针对我省基础教育工作实际,应用满足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师网络工作与学习空间,实现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的信息化。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打造交互式、个性化、自主性的网络学习空间,实现学习方式的优化,学习资源的共享和学习主体的互动。 2. 技术实现架构 畅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专为教育定制的、成熟的云平台解决方案,具有遵循标准、数据安全存储、云计算架构体系、大数据处理能力、长时间不间断稳定运行保障等特点。 平台逻辑架构上共分为三层: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方案 云+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解 决 方 案

目录 目录 (2) 插图索引 (8) 表格索引 (17) 第一章项目总体概述 (19) 1. 项目背景 (19) 2. 建设思路 (21) 3. 建设原则 (22) 4. 总体设计 (26) 4.1 IAAS层 (27) 4.2 PAAS层 (28) 4.3 SAAS层 (31) 5. 建设规划 (31) 第二章项目一期建设内容 (34) 1. 基础公共平台(PAAS层) (34) 1.1 用户信息服务 (34) 1.2 文件管理服务 (35) 1.3 资源转码服务 (36) 1.4 流媒体服务 (37) 1.5 个人门户 (39) 1.6 应用管理 (39) 2. 内容管理发布系统 (40) 2.1 门户显示模版编辑 (40) 2.2 版块管理 (40) 2.3 信息发布 (40) 2.4 创建投票 (41) 2.5 创建问卷调查 (41)

2.6 访问统计 (41) 2.7 网站群系统 (42) 3. 课程资源中心 (42) 3.1 资源建设 (42) 3.1.1 资源总体说明 (42) 3.1.2 小学课程资源 (46) 3.1.3 初中课程资源 (61) 3.1.4 高中课程资源 (93) 3.2 资源管理系统 (119) 3.2.1 教师空间应用 (119) 3.2.2 管理员后台管理 (129) 3.2.3 资源共建共享 (135) 4. 教师工作台 (142) 4.1 教材管理 (142) 4.2 备授课 (143) 4.3 授课工具 (146) 4.4 课件管理 (147) 4.5 资源管理 (149) 5. 双课堂教学平台 (151) 5.1 教学服务系统 (151) 5.1.1 资源管理系统 (151) 5.1.2 在线备课系统 (154) 5.1.3 网络学案系统 (157) 5.1.4 作业与测试系统 (161) 5.1.5 互动讨论系统 (166) 5.1.6 个别辅导系统 (174) 5.1.7 教学统计系统 (177) 5.1.8 班级管理系统 (180) 5.2 用户空间 (181)

特色教育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特色教育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网站策划方案与需求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一.特色教育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综述 1.建设背景: 北京市属市管高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是北京市教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项目。在北京市教委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专项经费资助,北京市教委特色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作为2007年北京市属市管高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承担单位之一,承担艺术设计教育专题资源建设。 2.建设原则: 依据《特色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需求报告》和《特色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的内容,以方便实用为准则,遵循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艺术设计学院”)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标准,并执行北京市教委制订的《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元数据规范》(下面简称特色资源元数据规范)以艺术设计学院现有资源为主要业务内容,实现艺术设计学院承担的北京市教委信息化特色资源库建设在网络资源管理方面的自动化。 根据数字资源库应该实现的功能要求,以及北京市教委对各院校资源的“统一集成运营实施”的资源运营平台建设的构想,我们确定以我院承担的主要数字资源为基础,由门户网站构成信息资源、检索工具集成的数字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并由IP验证和用户认证构成用户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要求界面设计风格应简洁友好,便于利用。提供用户帮助信息体系。 二.特色教育资源库网站平台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该平台架构下共有以下四个部分: 1.内容管理系统: ●权限管理:不同的资源栏目有不同的登陆入口可以操作属于自己权限范 围内的项目和功能; ●栏目管理:整个网站通过资源栏目分类来实现各个不同的频道管理,栏 目的分类没有目录级数的限制; ●模板管理:将网站上所有的页面风格、通样风格页面有效的管理起来, 以便不同级别、不同栏目的内容方便的套用; ●数据采集:实现对多图片、多风格、多页面的内容灵活录入; ●信息发布:可将录入并签发的内容根据管理员的要求定时或手动直接发 布到发布网站上; ●素材库管理:对历史素材文章、所有的内容图片实现统一管理,以便文 章编辑时方便的处理和调用; ●日志管理:实现对不同岗位的人员、不同栏目的人员的操作情况的记录, 便于管理员对人员工作状况、工作业绩的监控和比较; ●多媒体资源支持:实现对资源内容的音频、视频的扩展; 2.内容搜索系统: ●站内检索:提供站内信息关键字搜索功能,搜索响应时间达到亚秒级(低

教育信息化平台系统-教育管理者

教育信息化平台系统 近年,国家教育部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三通两平台”政策。在该政策指引下,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从校校通到班班通,从功能单一的校园网发展到现在功能强大的公共教育平台,信息技术对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办公效率等。 许昌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经历了校园网硬件建设阶段,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阶段,网络教学实验阶段,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现正向着更高层次的教育云资源平台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也是事关万千学子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2012年,我市正式启动实施了“1559”教育信息化工程。目前我市由各级财政投资建设的4000个多媒体教室已陆续投入使用,首批300个中小学校园网、20个数字化校园也陆续投入使用,今后,许昌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将在巩固发展已有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同时,根据我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各县(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重点将教育信息化网络向农村学校延伸。 日前,通过外引内建,许昌市教育信息化已基本确定以优先发展教育信息化应用平台为基础来推进整个许昌市教育信息化建设。 应用平台系统基本功能 应用平台系统以公共服务基础平台为基础,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但不限于门户集群管理系统(市级、县级、校级门户)、OA办公管理系统、课堂数字化教学系统、在线学习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系统、家校即时交流系统、师生成长档案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人人通网络空间系统、电子教案设计子系统、多媒体设备管理系统等。 各子系统间是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以教与学的大数据为基础各系统之间却又通过以消息引擎、工作流引擎、数据引擎、门户引擎为驱动,形成一个有机而完备的整体,使得整个系统的各个模块间形成灵活的跳转,完全满足我市数字校园未来发展的要求,就平台系统来说,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教育理念先进性,系统让所有的教育参与者互联互通,能很好的促进教育模式、方式的创新和优化。 同时,平台系统保持了良好的开放性,可以轻松与今后将要部署的各系统进行集成,形成一体化方案,体现开放平台的优势,支持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本套平台系统采用B/S+C/S架构,支持采集数据的一体化抛转技术,轻松实现教与学数据的采集及分析。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