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价值辩论中的切入点 之一

价值辩论中的切入点 之一

价值辩论中的切入点 之一
价值辩论中的切入点 之一

價值辯論中的切入點之一

一向認為,價值辯論的精髓,全在各個觀點間的切入點。

王宗岳有言: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

阿基米德說:Give me a place to stand, and I will move the earth.

究其理,關鍵都在切入點。

這系列的講義,打算探討各種切入問題的方式……同樣,請讓我從一則提問開始。

您好,我是蘇州大學辯論隊的一名大三辯手,有個問題請教,希望抽空解答,萬分感謝。

2011年12月的蘇大校賽決賽,辯題是「大學了,我們離夢想越來越近/越來越遠」我方持反方。這是一個很難打的辯題,我們在立論的時候很矛盾,因為大陸的現實情況是大學生不斷失去自己的夢想,大學教育品質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和老師失望。但是在場上說大學壞話的事我們又不敢做的太過分,畢竟底下的評委很多是老師,這麼說老師會很不高興(笑)。

而我們也想到去說失去夢想並不是一件壞事,這種說法或許會輕鬆很多,但卻感覺在價值上不如正方高,畢竟主流的思想是希望年輕人為了夢想不畏困難的去戰鬥。所以我們很矛盾。

最後我們放棄了第二種想法,因為我們幾個隊員都是懷揣夢想的老男孩,內心不認可這樣的說法,我們覺得夢想是高貴的,而且我們採訪了很多大學生,大家對目前學校的教育也都有失望。所以我們鋌而走險,選擇罵學校,並拔高夢想。但結果,我們的想法似乎不被評委認可,以致輸掉比賽。

當評委和選手因身份不同而有了價值差異時,作為選手是應該為了勝利迎合評委,從而站到評委的角度考慮,還是堅持本身自己想說的話?

還希望學長指點。謝謝。

辯論中,怎樣的持方最不利?

答案是:越是理所當然的立場,越不利!

凡是老經驗的選手,我想或許都同意,辯論最痛苦的,就是要你為一件「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的事辯護——就好比,要你去辯論「子女應不應該孝順父母」。

扮演這題目的正方,你覺得自己能怎麼講?

大家好,我是正方一辯,我方的立場是「子女應該孝順父母」。孝,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美德,也是齊家治國之良箴。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又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人之所以存在,全賴父母結合,我們身上的皮膚、毛髮,全都來自父母,全由父母為我們一日復一日地灌輸養育,才能讓我們變成一個有用的人。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的原理有普通性,孝的應用有連續性,孝順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聽父母的話,是做子女的本分。

為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知恩、感恩、報恩。從小開始,父母對子女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凡是有好的東西一定留給孩子,沒有一點私心,而一切辛苦都由自己承擔。所謂「羔羊跪乳尚知孝,烏鴉反哺孝親顏,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獸實可憐。」畜生之輩尚能實踐孝行,如果做人不懂盡孝,豈不是比禽獸還不如嗎?

有些人認為,孝順父母並非子女應盡的責任,覺得父母一種負擔。我絕不贊同他們的說法,因父母為我們付出了不少光陰和青春,使我們得到了很多人生經驗。《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裡說:「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可見父母之恩浩瀚難以回報,所以我們決不可辜負父母。

看到這,坦白說,身為一個聽眾……你對我的申論感興趣嗎?

事實上,我猜很多人根本沒看完,瞄一眼,直接跳過。

這種題目,為正方說話,你講的再好再生動再苦口婆心,大家都懶得聽。畢竟為真理辯護,你能說的話不多;且不管誰說,說起來都差不多。

在你申論時,所有人,都只會好奇一件事。

那就是:待會兒,反方要說什麼?

是的,他們會全神貫注地期待反方陳述,充滿諒解地包容反方難處。反方說的稍有道理,則驚為天人,正方駁的略帶苛刻,則以鼻嗤之……這不全然出於同情弱勢,而是人很有趣,人有反骨,越是理所當然的八股,越想要掙脫,越是天經地義的常談,越渴望翻案。

有個反方說法,是馬薇薇在閒聊時提出的:

主張「子女不應孝順父母」,並不是說要你去傷害父母。

因為不管對方是誰,只要別人對你好,你就應該對他好。以德報德,這是做人基本原則。

所以,父母對你關愛呵護,你就應該對他關愛呵護,但要是父母對你冷淡虐待,那你也犯不著為了「孝」,去逼自己忍受那樣的對待。

同樣地,若師長愛你,猶勝父母,那麼,你便該奉之若父母;若父母愛你,吝於友朋,那麼,你便頂多待之如友朋。

別人對你有多好,你就該對他有多好。在這原則下,別談孝不孝。

在心底,老把那點血緣關係揪太緊——則不但辜負了別人,更辜負了自己。

這,就是反方想傳遞的切入點。

蘇東坡評柳子厚,曾提到「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

其中「反常合道」一說,我特喜歡。

反常,是指「違反了一般人的普遍經驗」。

合道,則是指「符合了情理上的更高原則」。

例如,不小心摔碎了珍愛的茶碗。你大哭,是正常……你大笑,是反常。

但這反常,卻是因你一摔之際,頓然有悟,喜於就此不役於物。

則此反常,便又合道。

乍看「出人意外」,細審「入人意中」。

另闢蹊徑的觀點,最是值錢不過!

再回到之前案例:大學了,我們離夢想越來越近?還是越來越遠?

上大學,求知識長學問,更容易實現夢想,那是「常」理。

故正方立場,基本上沒什麼好講,比賽漂不漂亮,關鍵看反方。

一般的反方,就是努力去「站在正方的對立面」:

正方不是說,大學讓人求知識嗎?好,那反方就罵現在的大學生只為求職,不為求知!

正方不是說,大學裡提供了很多資源嗎?好,那反方就罵現在的大學裡只有教書匠,沒有大師!

正方不是說,大學是高等教育嗎?好,那反方就罵現在的大學文憑,越來越不值錢!

一般情況下,這方法沒什麼問題,但面對「反常」的辯題,便有些額外顧慮。

首先,身為反方,你打算「反」到什麼程度?

你有自信能在台上罵大學,罵到讓大家都認為「要實現夢想,就別去唸大學」嗎?

沒錯,台下的,都是大學生(還都是拚命考上來的大學生)。也沒錯,他們或多或少,對大學都有失望(就像他們也會對父母有失望)。但嘴巴上,失望歸失望,骨子裡,心態不一樣。

是以,當你在台上罵大學、罵體制、罵師長,學生會興奮、會附和、會鼓掌……可掌聲過後,若問一聲:「各位,既然唸大學讓夢想越來越遠,那麼,走走走,咱們不唸了!」

你認為,會有多少人願意跟你出禮堂?

反常理——就像家裡吵架後,想找個朋友一起罵老爸。

這時,對方可以幫著罵,可是,只能當成「人民內部的矛盾」罵。

真要當成了「敵我矛盾」,你倆就會翻臉了。

認知不和諧——這理論用來解讀辯論中的觀點移動,非常好用。

你喜歡張三,但痛恨吸毒。

結果,有一天你發現張三居然吸毒!

這時,你會感到痛苦。因為你的兩項認知,正在矛盾。

要消除痛苦,唯有兩條路:其一,是你採取行動,對外改變現實,重新符合認知……你苦口婆心,勸張三戒毒,以便再次接納這個朋友。

但若現實無從改變(張三毒癮太深),則還有第二條路:你漸漸不再喜歡張三,或著,你開始沒那麼痛恨吸毒……你對內修正觀點傾向,好讓衝突的認知,重獲平衡。

認同較淺、改變較容易的那一方,通常會被修正。若張三只是普通朋友,那你可能會嘆口氣,對自己說:「唉,相識一場,沒想到他是這種人,果然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但若張三是你老爸,且每個月給你十萬零用錢,那你就比較容易安慰自己:「唉,只要不偷不搶不傷人,吸毒就像吸菸,雖是個壞習慣……卻也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事啊!」

至此,問題很明白:台下,都在唸大學,台上,卻要他們相信「唸大學,會離夢想更遠」。

你要他們該怎麼想?你覺得他們能怎麼想?

面對眼前的「反常」,你打算怎麼「合道」?

硬碰硬,不行——唯一能做的,就是去修正「離夢想更遠」所代表的意義。

在排除了一切的不可能後,剩下的那個,無論多麼不可思議,也必定是真相。

該怎麼處理「離夢想更遠」這件事?

或許,你可以告訴大家:離夢想更遠,不是壞事,而是個「無可避免的事」。

十七歲的小狀元,畢考全校第一,發願要拿諾貝爾。

十八歲的小文豪,投稿登了校刊,立志成為海明威。

但等上了大學,知識漸長,眼界漸開,他們才會越來越明白,世上多少天才!

不去唸大學,不去接觸某些環境,不去遇上某些人、某些書或某些事,小狀元跟小文豪的小小夢想,或許就永遠不會變得那麼遠。

或許,就永遠不用那麼殘酷地發現——自己所驕傲的才氣,其實很平凡。

小時候,星星就在頭上,看起來這麼近。

唸了書,才發現,那是幾百個光年的距離。

你說,星星變得更遙遠;我說,是你終於驚覺了它的真實性。

我想,只有極少數極少數的人,才會在進了大海後,發現自己不渺小,發現夢想更靠近。

發現自己是鯨魚。

你不是,我不是,我猜在座各位,都不是。

但你我依然願意,懷著小溪中所做的夢,進入大海。

會破滅,不要緊,我們多半是蝦米。

但不承認會破滅……那是騙自己。

以上,就是反方想傳遞的切入點。

至於手法,還有很多,有空咱們慢慢說。

价值辩论中的比较 之一

价值辩论中的比较之一 早想写一系列关于价值性辩论的讲义。 但性子浮,杂事多,往往乘兴写几行,兴尽停几天……何日终篇,且看缘分吧。 -------------------------------------------------------------------------------- A与B之间的比较——这是价值性辩论中,最常出现的一种题型。像「现代社会男生更累/女生更累」、「企业用人应以才为先/以德为先」或「爱人比被爱/被爱比爱人更幸福」等,皆属此类。 既然要辩论「比较」,则可见被比较的两者间,并不存在同一个衡量标准(我们不会去辩论一公斤与十公斤孰重)。而如何在「事实上不存在共通比较标准」的情况下,选择某一标准,并让此一标准从「其他可以得出不同结论的标准」中脱颖而出……是一门艺术。 什么艺术?「受身」的艺术! 因为在不同情况下,A与B,坦白说,本来就各有各重要(否则大家就甭辩了)。所以任何比较标准,无论你再怎么坚守,必然都会有例外,都会有其难以自圆其说之处。当例外出现时,该怎么接招,怎么化解,是架构的大核心。 对此,马来西亚的队伍,习惯以攻代守;大陆队伍,习惯以走(走位)代守;台湾队伍,习惯以受代守……这是近年观察,往后不敢定论。 --------------------------------------------------------------------------------

先看看孟子怎么处理这种攻防。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 任国有个人问屋庐子(名连,孟子的弟子):「礼节和吃饭哪样重要?」 曰:「礼重。」 屋庐子说:「礼节重要。」 「色与礼孰重?」 那人又问:「娶妻和礼节哪样重要?」 曰:「礼重。」 回答说:「礼节重要。」 曰:「以礼食,则飢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 那人再问:「万一按照礼节去吃饭,就会吃不到饭而饿死;但不按照礼节,反而吃的到饭,那这时候,也一定要按照礼节行事吗?如果按照礼节(亲迎礼)娶亲,就会娶不到妻子;不按照礼节,反而娶的到妻子,那这时候,也一定要按照礼节行事吗?」 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屋庐子不能回答,第二天就到邹国去,把问题告诉给孟子。

辩论的价值

辩论的价值KANE1979 从全国范围来看,辩论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和狮城舌战时代万人空巷的盛况相比,如今的辩论已经从大众的视线中消失,不再是街谈巷议的话题了。那么启鸣,辩论的意义又何在?仅仅是为了延续一个传统,或者执着于过去的辉煌?还是有其继续存在的价值?抛开感情的因素不谈,我想从功利的角度来说说辩论。 1成与败,是步入社会后的必修课。在商界普遍以结果论英雄的今天,这场预演是颇有价值的。每一个亲历过比赛的人,都会在结束之后对于成败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无论是胜出的喜悦,还是败北的失落,这种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2 团队精神,越来越被商业社会所推崇。能不能适应团队协作,是不是一个好的TEAM PLAYER,无论对于未来的创业者,还是经理人,都至关重要。所以国外商学院的MBA项目,几乎都无一例外的采用STUDY GROUP的形式,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国内的中欧商学院和欧洲的大多数商学院甚至采用团队面试的方式来斟选学员。 3 对于东财的大多数毕业生来说,辩论有实战的意义。其实一场辩论,和做一个项目或者进行一次案例研究从本质上是相同的,从分析命题,到收集资料求证,到演示,到回答质疑,毕业以后你会发现,类似的流程会是如此的多见。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无论在新加坡求学,在GE培训,每次遇到类似的情形,都深感当年从辩论中收益菲浅。 4 再强调一点,分析能力。麦肯锡的分析方法里强调三点:提出假设,利用结构化的思维,运用事实求证。在辩论的准备过程中,几乎处处都体现逻辑性的思考方式。如果将来你希望去管理咨询公司工作,他们的面试过程中往往要求你在很短的时间里对一个甚至是几个案例进行分析。当然如果将来就读MBA,案例分析基本上是每天都有。辩论其实是个提高分析能力的绝佳的演练。 5 临场反应和语言能力。这条不用多说了。求职面试,公司开会,商业谈判,客户拜访,解决争议,工作中处处都要用到的。 粗浅的谈了几条,当然除了上述的之外,我最大的收获是从辩论中结识了很多的朋友。前段时间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辩论”,权作一个简短的回答。 四绝秀才 我觉得辩论之所以说能展示思维,是因为它对不同的思维模式具有包容性,包括前辈以前提到野路子的问题,我觉得也只能说是一时的主流一时的非主流,没有哪一种思维模式一定就是对的,不然怎么会在辩论的世界里到处都有理念之争。 有点跑题,我想说的是,我个人觉得思维模式的影响对一个人将是一生受用的,只是一点个人浅见

价值型辩论基本打法3

价值辩论往往需要双方辩手在价值战场说服第三方,从第三方的角度看,这就是将彼此展示出的价值观进行比较、取舍的过程。有些辩题则更加直接,辩题中用“更”、“比……更”、“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进行提示,还有些辩题则用“主要”,“为主”,“根本”等词语进行提示。 当我们实际进行比较的时候,我们一般选取比较标准,作为衡量双方价值观的标尺。而比较标准被选取,往往体现的是本方的价值观。换句话说,比较标准的选取,不可能完全中立。那么如何选择比较标准呢?通常有如下步骤。 第一,认知辩题背景,找到代言群体。辩题的背景是至关重要的,介绍背景,实质意义,是在介绍事实。任何价值的阐发都应在事实之上,而不能脱离于事实。否则,就会给听众假大空的感觉。寻找代言群体,则是价值辩论的基本动作,不再赘谈。 第二,确认价值。任何一种价值,都有人拥护,有人反对。因此,比较标准的设立不可能唯一。在这些价值中,我们淘汰掉反社会、反人类等极端价值,斟酌是否选取因反社会经验而造成论证义务成本增加的价值,修饰那些我们天然认可的价值。经过赛前对比赛的预判和对战术的判断,确定最终选择。 第三,比较标准应可使双方可比,也即,此标准确实可以用来衡量双方价值。一般而言,标准越明晰,操作越简单;标准越空洞,效果越不佳。因此在一些社会问题上,建议初学者使用可量化的指标。 数学上,我们常用a-b的差与0相比,进行最简单的大小判断。其形式如下:a-b>0,则a>b。(将比较标准几何化,可将其视为对正反双方两个向量进行降维处理。降维可有多种方式,不同方式下,正反两个向量降维后大小自然不尽相同。)我们不能通过说明a很大,进而直接推论出a>b,因为b也可能“很大”。一样的,常见的比较辩题的逻辑错误在于,辩手并未进行辩题两个立场的比较,而只是不断重申己方带来优势或劣势。 另一种常见的错误,是将比较标准归因为“基础”,即通过A是B的基础,论证A优于B。这种论证单纯从字面上反驳并不难。其逻辑错误出现在,基础概念并非源自可靠的价值判断。它试图将重要性归因为二者出现的结构性、顺序性,但先出现者就优于、强于后者,在逻辑上并不是铁律。

价值辩题收集(已校对)

2016山海杯国际辩论邀请赛辩题(8) 1、情比金坚/金比情坚 2、对于个人幸福而言,宗教/科学更重要 3、网购狂欢节是/不是一种好的商业模式 4、好为人师是/不是美德 5、知道越多越像是世界的宠儿/弃儿 6、人懂得坚持/退让更伟大 7、人类越来越坚强/越来越脆弱 8、营救式刑求是/不是可取的手段 2016年赛季黄金联赛辩题(21) 1、苹果公司应该/不应该协助FBI解锁恐怖分子的手机 2、大学生教育应该精英化/平民化 3、辩论娱乐化是辩论之福/祸 4、帝吧翻墙出征是不是网民文明的表现 5、对弱势群体的态度能/不能反映社会文明程度 6、大城市积分入户制度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7、大量IP改编是/不是影视作品创作的瓶颈 8、美是客观存在/主观感受 9、慎独/众更重要 10、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做兼职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11、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重要/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重要 12、道义比利益/利益比道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

13、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14、超级英雄的出现对世界而言更是幸福/灾难 15、《电视剧内容制作通则》的出台是电视行业的一种进步/退步 16、富有比贫穷/贫穷比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17、科技发展应该/不应该有伦理界限 18、执念使人更清醒/更迷茫 19、改善国家形象,更应该依赖政府/民众 20、应该/不应该提倡实名制捐款 21、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方向不一致,是/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2016华语辩论世界杯辩题(14) 1、辩论活动应不应该走向职业化 2、促进电动汽车销售的关键是提升动力电池的性能/加快充电设施建设 3、拆除封闭式小区围墙,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4、人生之美在于瞬间/永恒 5、媒介素养/媒介伦理对中国网民更重要 6、门当户对是/不是过时的婚姻价值观 7、传播中国形象,内容/渠道更重要 8、伦理是/不是市场的禁区(2015新国辩)

辩论赛 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辩论赛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自我介绍:尊敬的主席,在座的各位评委和同学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能和我们一起经历这场友谊的辩论赛,我们的目的或许正和今天的辩题不谋而和——既人生真正的意义在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在社区康复这个可爱的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很荣幸的能再一次和如此优秀的对方辩友一起继续我们话题的讨论,让自我价值闪耀。希望今天依然能精彩纷呈,唇枪舌战之后犹有些许值得我们纪念的回忆留下激励我们继续前进。我是正方的一辩李xx…… . 一辩呈词:下面请允许我代表我方向对方辩友揭开真理的神秘面纱——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所谓自我价值是指人自我需要的满足。需要申明一点:自我价值的肯定并不等同于以自我为中心而全然不顾社会价值,希望对方辩友在接下来的辩论中不要混淆概念。所以我方认为人生的意义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之间选择的话更倾向于前者。理由正如下面我的陈述的2点: 1.个人的自我价值就是通常所说的索取,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社会对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提供社会权利,以保证个人的尊严,满足个人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正当需要。二是个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存在发展的意义和效用。总之就是个人在社会的帮助和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对自身需求的满足,它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而社会价值只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 2.自我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的必然性。这点又需要我们从

这几个方面认识。 ①自我价值是个人对自己生命的存在的肯定。几乎所有人都希望 自己能健康的活在世上,为了维持生命便产生了一系列的基本需求,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等。 ②自我价值还表现为人的自由、尊重、权利和地位的需求。人需 要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对此做了有益的研究,他认为“社会上所有的人(病者除外)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需要自尊、自重。” ③自我价值的最高表现是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恩格 斯曾把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生理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其中发展需要作为最高层次,在发展中获得一种成就感,自豪感,充实感和满足感就是这种需要的核心内容。 综上所述的需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具有客观的必然性,没有这些需要的存在,所谓的人的存在是不真实的。我们认识和了解自我价值的客观必然性,就应当承认、尊重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并鼓励把这种需要转化为个人进取和奋斗的动力,推动人们为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而努力实践,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大特点和成功机理也就在于充分的利用了这个效应。只有承认和尊重人的自我实现并为之创造必要的条件才能焕发出人的巨大潜能,社会才能兴旺发达,充满生机。所以我方认为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重磅】收入差距不能代表人才价值高低(辩论赛)

收入差距能否代表人才价值高低 1衡量人的价值,如果只以收入为标准,未免太肤浅了吧 2我认为收入差距不能真正体现人的价值,难道说我们的价值就只有一个方面----经济收入吗?各位我们的价值远不止这些吧?那我们的哲 学企不是白学了,按正方说的,我们在那里面学的关于人的价值企不是一个错误了吗。请君认真思考一下吧。 3首先,何谓“真正”? 我想先问反方,“你是人”与“你真正是人”这两个命题有何差别?如果反方认为有差别,那我再问一句:“什么人不是真正的人?” 真正不等于唯一性。我不能因为思考者是真正的帅哥,就否认为白乐农是真正的帅哥。 显然,“你是人”与“你真正是人”是一样的命题。“你真正是人”等价于“你是人这个命题是真的”,所谓“真正”不过是对命题的肯定、强调和赞成而已,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其次,何谓能? 能,不是必然,也不是唯一。它只是一种可能性。比如,我们不会因为感冒灵不能治所有的感冒就说感冒灵不能治感冒。感冒灵并不必然治好感冒,但我们仍然说感冒灵能治感冒,这就说明“能”只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能”也不是唯一性。比如说,我们说感冒灵能治感冒,并不等于说只有感冒灵能治感冒。我们不能因为我们能坐车去校外,就否认我们能走路去校外。 我方从来就没有否认过“精神方面”能体现人才价值,但我们不能因为精神方面能体现人才价值就否认物质方面能体现人才价值。 因此我方只要论证了收入差距有体现人才价值的可能性就足矣。而反方则要论证收差一点都不能体现人才价值,收入差距在体现人才价值中一点作用都没有发挥。 4不可否认人的经济价值是属于人的价值的一部分,但我说我是法学院的,能不能说我就是法学院呢?当然不能。 5你可以是人,因为你本来就是人,但收入差距是不是人才价值呢?

价值辩论中的比较_之四

价值辩论中的比较之四 「网上看世界/出门看世界更有收获」、「通才/专才更吃得开」、「举国体制/单飞模式更有利于运动员的发展」……常遇到这种辩题,硬要咱们去比较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 正常人都知道:性质有重迭,才能做比较。 因此麻辣锅跟麻辣锅之间,可以比谁辣;冰淇淋跟冰淇淋之间,可以比谁甜。 但麻辣锅跟冰淇淋之间——我比你个大西瓜! 很明显,这种辩题,不是真要你去比麻辣锅跟冰淇淋。 要比的,依旧是切战场。 麻辣锅说:冰淇淋不够辣! 这战场,是麻辣锅的天生优势。冰淇淋想不承认(哦,我方也有芥末口味的冰淇淋),想靠闪躲(嗯,辣这种事见仁见智,很难说的),想在台上拉拉扯扯(唉,您方怎么老爱谈辣,不敢谈甜呢)……场面都会很难看。 自己不辣,最好大方招认。 甚至不等人家问,一开始便主动强调:抱歉,身为冰淇淋,口味本来就不可能那么重——这虽是缺点,却也是特点。 故若吃东西,您纯粹求刺激,那还真的是请多包涵。 自己招,好过给对方打到认。 认亏,不要紧,辩论双方,得失似天平,此落彼起。一端吃亏,另一端自然有便宜。 什么便宜?推论时,搭对方顺风车的便宜。 刺激,所以有偏嗜。温和,所以够普及。 越刺激,偏嗜越强。越温和,普及越广。 偏嗜强的,易成死忠。普及广的,老少咸宜。 世间观念,犹如硬币两面,总是两两相存、两两相生……有舍才有得,只要冰淇淋愿意先认亏,则麻辣锅越强调刺激过瘾,借力使力,便是越印证冰淇淋老少咸宜。

于是冰淇淋的关键,不是去争自己甜不甜(或有多消暑),不是质疑对方辣不辣(或有多伤胃)。而是要在正反间的特色摊牌后,提早切入(并巩固)下一个战场的对决:为什么老少咸宜,会是当今更重要的? 试想,双方对决,麻辣锅的力气,都花在嫌冰淇淋不够辣。 冰淇淋却马上同意,受身,不着力,顺势转战场。 然后将全部资源(辩次、环节、推论、数据、时间),都放在「为何老少咸宜更重要」上。 论观点:冰淇淋的战场,超越甜辣,另有启发。 论姿态:裁判看腻针锋相对时,你一脸诚挚,不争之争。 论准备:避实击虚,有心算无心。 论投入:你用两分钟,打人家一分钟。 还不赢,恐怕是选手素质该检讨……切战场可以取得优势,无法女娲补天。 两方同切战场,看谁切的深。

银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辩论赛精彩辩词

银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辩论赛精彩辩词 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的原动力。在《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上下同欲者胜”,讲的就是精神的力量是取胜的决定性因素。中国银行自1912年的成立到现在的临近上市,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如果说我们以前的发展与生存是一种由政府“埋单”、扶持的“阿斗式”,那么股改上市后,将完全是一种市场化的运作。面对着新的经营形势,需要有一种粘合剂把企业和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产生共同的发展愿景。而我们的企业文化集中反映的就是企业及其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以及共同的利益追求; 2、我方提出的观点中,以短短的24个字涵盖了“银行、股东、员工、客户”四个利益群体和“服务、机制、理念、目标”四个层面。作为股份制银行,资本投入就要追求资本回报,这是天经地义、亘古不变的真理;不提供规范服务,就难以留住客户长驻;没有客户,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资本回报;没有回报,银行的整体目标、员工的个体目标就难以得到实现。在我方的观点中,达到了“客户、股东、员工、银行、社会”五个不同利益群体的目标统一;而这五者的高度统一,正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 3、现在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我方提出的观点正是贯穿了“以人为本”的主线。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提供规范服务”就是以客户为本,千方百计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高效、快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其二,“实现自我价值”是以职工为本,现在我行为职工搭建了广阔的施展才能的平台,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企业也得到了发展。在过去的2005年,我行各项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我们枣强支行新增存款万元,人均存款万元,人均实现利润 万元。这些数字不正是我方所阐述的企业文化所起到的现实性的作用吗? 由此可见,我方提出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并不是平地生根,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我行作为现代化银行实践的结晶。对方辩友,难道你们还有抛开现实的理论吗? 反方一辩: 主持人、对方辩友、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辩论会! 我方认为:“提供规范服务、追求资本回报、鼓励效率优先、实现自我价值”这四句话,如果用来作为我行内部的一个口号还是可行的,但如果把它作为我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显然是不够妥当的。首先,它涵盖的内容不够全面;其次,用词不够准确,缺乏人文主义色彩。 我们认为其不够全面的理由主要有三点: 1、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主要倡导的就是以人为本,让人人都能享受到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而这四句话把“追求回报、效率优先”作为核心词,总让人感觉与和谐社会不合节拍。咱们中国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一个“和”字,所谓“家和万事兴”,有和谐才有发展;有共享成果才有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明天,才能气顺心也甜。作为国家控股的大企业,我们应该积极弘扬这一主旋律,并把其思想内涵写进我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真正突出“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比如可以设计为:“中行—我们大家的共享乐园”等等诸如此类; 2、诚信乃立业之本,诚信乃兴商之道。想必大家对中央一台刚刚热播过的《乔家大院》记忆深刻吧?晋商之道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其根本就在于它讲究的就是“诚信”二字。“在商言商”本无可厚非,可如果不以诚信为首,最终将被历史的潮流所淹没。作为有近百年历史的大银行,而今又面临上市,首当其冲应把“诚信”作为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并把它列为自己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因为它正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3、作为国家控股的大型企业,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

辩论的价值

辩论的价值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辩论的价值KANE1979 从全国范围来看,辩论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和狮城舌战时代万人空巷的盛况相比,如今的辩论已经从大众的视线中消失,不再是街谈巷议的话题了。那么启鸣,辩论的意义又何在仅仅是为了延续一个传统,或者执着于过去的辉煌还是有其继续存在的价值抛开感情的因素不谈,我想从功利的角度来说说辩论。 1成与败,是步入社会后的必修课。在商界普遍以结果论英雄的今天,这场预演是颇有价值的。每一个亲历过比赛的人,都会在结束之后对于成败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无论是胜出的喜悦,还是败北的失落,这种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2 团队精神,越来越被商业社会所推崇。能不能适应团队协作,是不是一个好的TE AM PLAYER,无论对于未来的创业者,还是经理人,都至关重要。所以国外商学院的M BA项目,几乎都无一例外的采用STUDY GROUP的形式,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国内的中欧商学院和欧洲的大多数商学院甚至采用团队面试的方式来斟选学员。 3 对于东财的大多数毕业生来说,辩论有实战的意义。其实一场辩论,和做一个项目或者进行一次案例研究从本质上是相同的,从分析命题,到收集资料求证,到演示,到回答质疑,毕业以后你会发现,类似的流程会是如此的多见。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无论在新加坡求学,在GE培训,每次遇到类似的情形,都深感当年从辩论中收益菲浅。 4 再强调一点,分析能力。麦肯锡的分析方法里强调三点:提出假设,利用结构化的思维,运用事实求证。在辩论的准备过程中,几乎处处都体现逻辑性的思考方式。如果将来你希望去管理咨询公司工作,他们的面试过程中往往要求你在很短的时间里对一

浅谈辩论中的破题立论

浅谈辩论中的破题立论 写在前面:首先我希望各位都能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独立的思想,有独立的人格。不论各位现在认同不认同我的辩论功底,如果不认同,非常好,no problem,如果认同,请不要认准。我在辩论上算是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吧,但这绝不代表我的见解就是正确的。今天给大家发这个文章,只是想提供给大家一种思路吧,让大家参考一下。至于今后,还是希望各位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选择。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先要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才是好的破题立论?什么样的破题立论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这两个问题看似区别不大,其实中间的内涵取向完全不同。一个好的破题立论可以有很多种,只要你能从这个辩题的各个方面论证这个辩题本身,只要能抓到侧重点,就算是好的破题,这种破题关乎辩题纠结本身,所以称为好的破题。每个人都想要证明辩题,但同时每个人都知道辩题是不可证明的,所以我们就会找种种的替换标准来试图接近辩题(这点会在后面详细说明),如果你的替换标准够好够科学,能够让评委和观众接受,那你的破题立论就成功了。 但我们需要追求的,绝不仅仅是那种好的破题。我们所要追求的东西,被称之为辩论的价值,辩题的价值,而并非仅仅辩论赛的价值。关于这一点,我引用一篇在我看来非常经典的辩论文章,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告诉大家什么是辩论的本质。下面是引用原文,这篇文章在给各位的辩论资料里都有,如果谁还没有辩论资料可以随时找我或者王鹏飞李鹏翔拷贝。 辩论心得完结篇:辩论的灵魂——价值 管理提醒: (?? (? 很久前写了辩论心得初级篇和中级篇,初级篇主要是写了一些辩论的入门知识,中级篇主要是围绕着辩论赛的各个环节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比赛技战术,而计划高级篇写一些理念层面的东西,但发现自己的理念好像并不高级。。于是这一部分就叫做完结篇吧。 理念不像之前的内容那么容易成体系,它本身就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我一直想找一个切入点来展开叙述,刚才在另一个帖子讨论有关破题规律的问题,突然想到,其实可以以“价值”来作为这篇完结篇的切入点。 我第一次在辩论中听说价值这个概念还是看93年狮城舌战的时候,当时复旦的论证体系就是“逻辑”“理论”“事实”“价值”四个部分。后来听郭宇宽学长讲“四招打辩论”中,也是分为“下定义”“讲逻辑”“找论据”和“谈价值”,在现在的主流辩论观念中,价值都是被认可为辩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价值升华也是一名四辩的必修课程。而在我看来,价值不应该只是辩论环节中的一个,而是应该统领整个辩论过程的核心,是辩论的灵魂。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待这样一个问题:辩题是可以被论证的吗? 我们平时一直会讲要论证辩题,为此,我们要建立逻辑架构,我们要调用各种论据来支持观点,但是,我们有哪次是通过这样的工作就无懈可击的完成了对辩题的论证了呢?其实,我

价值辩论中的定义之一

价值辩论中的定义之一 2012-11-13 15:10:10 |分类:辩士的讲义 有人传来一篇申论,五次留言,要我对里头的架构给建议。三催四请,本不耐烦……但抬眼窗外天气不错,想想也要编新讲义,就算了。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在场的各位,大家好! 今天我方所持的观点是:戏说历史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所谓戏说历史,就是在一定的历史基础上,添加一部分后人的推理、想象和猜测内容的一种记述历史的方式。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内在品质。今天我方的标准是:戏说历史是否能够促进人文素养的提高。基于上述观点,我方认为有理由三。 首先:说到记叙历史,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会是被称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那么史记到底采用的是哪一种记叙方式呢?我方认为恰恰就是戏说历史。也许大家一时不能接受,但请听我慢慢道来。我相信很多人都读过《陈涉世家》,里面有这么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是,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当时既没有录音机,更没有记录,那司马迁怎么会知道的这段对话的?我想,恐怕就是司马迁凭着他写史时的文学家的想象,描述了这段文学的历史真实,这便是戏说。这样的例子在《史记》中举不胜举,这也就是为什么它会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原因,它是历史与文学的完美结合。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戏说这个东西他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关键在于人们怎么使用它。 其次:在《史记》出现之前,中国大多使用编年体来记叙历史,而自从《史记》这种纪传体出现之后,编年体就慢慢被纪传体所取代。究其缘由,恰恰是因为纪传体更具有人文内涵。众所周知,司马迁下笔的史记对人物品质的描写是有他自身的价值取向判断的,即对良好品质的赞扬和褒奖以及对不良品行的批判。人们阅读史记,可以通过司马迁的文笔对来感悟人生之道,培养优良内在品质,提高人文素养。这就是后人所说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最后:我方还需强调一点,戏说历史本身只是一种记叙历史的方式,本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人们怎么使用它。当下之所以很多人对戏说二字不敢苟同,是因为有些作者在描述历史时对部分历史事件无中生有,夸大歪曲照成的。我们相信,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规范,一定可以杜绝这一类不合理的戏说,还戏说本身一个清白。

银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辩论赛辩词

★陈述论点阶段 正方一辩: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评委、同事们,晚上好!能够参加今天的辩论我们很荣幸!我方认为:“提供规范服务、追求资本回报、鼓励效率优先、实现自我价值”,这四句话以实践为根,是我行近几年成功做法的一种总结、提炼,更是近几年成熟理念的归纳、升华,能够充分、恰当地体现出我们现阶段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其主要原因是: 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的原动力。在《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上下同欲者胜”,讲的就是精神的力量是取胜的决定性因素。中国银行自1912年的成立到现在的临近上市,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如果说我们以前的发展与生存是一种由政府“埋单”、扶持的“阿斗式”,那么股改上市后,将完全是一种市场化的运作。面对着新的经营形势,需要有一种粘合剂把企业和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产生共同的发展愿景。而我们的企业文化集中反映的就是企业及其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以及共同的利益追求; 2、我方提出的观点中,以短短的24个字涵盖了“银行、股东、员工、客户”四个利益群体和“服务、机制、理念、目标”四个层面。作为股份制银行,资本投入就要追求资本回报,这是天经地义、亘古不变的真理;不提供规范服务,就难以留住客户长驻;没有客户,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资本回报;没有回报,银行的整体目标、员工的个体目标就难以得到实现。在我方的观点中,达到了“客户、股东、员工、银行、社会”五个不同利益群体的目标统一;而这五者的高度统一,正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 3、现在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我方提出的观点正是贯穿了“以人为本”的主线。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提供规范服务”就是以客户为本,千方百计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高效、快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其二,“实现自我价值”是以职工为本,现在我行为职工搭建了广阔的施展才能的平台,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企业也得到了发展。。 2,那么这是否与“追求资本回报”相矛盾呢? 答:中国银行面临着股改上市,将完全是一种市场化的运作。可以说,没有资本回报就没有股东投资;没有股东投资就没有银行的发展。银行都没有了,何谈“为人民服务”呢? 3,难道你能否认“追求资本回报”不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论吗? 答:所谓“付出就应有回报”。“追求资本回报最大化”正是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显著特征啊。难道你认为让股东资金泥牛入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吗? 正方三辩提问 请问对方三辩: 1,咱们职工是按劳取酬还是按绩取酬? 答:是按绩发放的。绩效考核领先则收入高,反之则低。 2,哦?那看来是“鼓励效率优先”喽!这对你日常工作是否有促进作用呢? 答:有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本来就提倡多劳多得嘛! 3,哎这位辩友,你不要偷换概念!付出劳动多,不一定收入高啊,付出劳动并不是磨洋工,还要讲求效率!这才是我行正确的发展观!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 答:那再讲效率也胜不过股东啊,他们才是最大的赢家!是真正的“财主”。“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们收益越高,他们也就赚的更多! 反方三辩提问 请问对方三辩: 1,在现实工作中,你对股东分红是怎么看的? 答:很正常啊。现在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打破原来旧的模式。“追求资本回报”可以说摈弃的就是原来“两高一低”、片面追求最大发展规模

华语辩论赛中的防御底线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5948127.html,)/礼仪/辩论赛 华语辩论赛中的防御底线 辩论赛大家都喜欢观看,喜欢参与,大家知道辩论赛知识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华语辩论赛中的防御底线*,欢迎阅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辩论赛栏目! 辩论赛中的底线防御 前言 让我给辩论赛除了语言外的三大要素(逻辑、事实、价值)打一个比方:对于一场比赛来说,逻辑能力相当于你的近身格斗能力,逻辑好的马来西亚辩手仅凭肉搏就可以让你血溅三尺;事实则相当于你的兵器,一个极其有利的事实论据可以让你轻松击败同段位的辩手,当然如果对手段位比你高很多,也许他拿一把木剑就可以击败你的玄铁剑;价值则有点像施放魔法。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许多小朋友直接拉一个价值判断就敢上去打比赛,殊不知没有近身能力、没有兵器,你可能还没有来得及吟唱就被对手砍翻了。要知道,即便是最有名的大魔法师黄执中先生,他的近身格斗能力也不弱。

2019年之前,辩论赛纯粹是逻辑的比拼,直到2019年我们为了打比赛都会去看《逻辑学》之类的著作,摸索演绎推理、三段论、同一律、排中律等枯燥无比的概念。个人以为,把辩论赛纯逻辑化会导致许多恶果,所以我2019年大三时在华语发表过一篇*,叫《逻辑不该是辩论赛的核心》,质疑当时流行的“逻辑中心论”。近几年来,随着价值辩和政策辩理念在大陆的推广,逻辑中心论不再被视作主流。相反的是,越来越多的小辩手不再重视相关的逻辑训练,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研究一些“技术”上。那天和谢宇学长聊天,聊及现在小朋友们对于逻辑的漠视,觉得这有些矫枉过正了。逻辑不是中心,但逻辑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也因此,我才委托罗斌写了那篇《十四个逻辑错误》。 好了,说了好多废话,回到正题。 底线的意义 逻辑底线是本方立场成立的最核心、最基本的理由,是基于对方必然性前提之下一定要成立的命题。换句话说,如果之后的论证采取分点阐述,则逻辑底线是这些分论点的概况;而如果之后的论证采取分层推导的方式,则逻辑底线是这些层次当中最后一环,或者,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环。说得简单点,就是你的立论框架中,最坚固也必须死守住的那一座堡垒,一旦底线被打穿,其他打得再好也可能输掉比赛。

【转自黄执中博客】关于比较类辩题的战场切割

價值辯論中,也有損益比。 像「大學生參加選美活動利大於弊/弊大於利」、「中學生課餘兼職利大於弊/弊大於利」或「小學生上網利大於弊/弊大於利」等,都是在比較利弊得失。 一件事,利弊互見,上台後,各說各話——該怎麼比? 得花點心思,切戰場。 一種,是切「本質」:要比較利弊,就得看這件事(如運動)在正常情況下的得失;至於不正常情況下(如過量)的影響,不能算在帳上。 畢竟,既然都說了是「不正常」的情況,結果當然弊大於利,又有什麼好談的? 因此,許多人參加選美,受騙上當,只證明「參加」要小心,不能說「選美」有問題。就像有人誤食殺蟲劑,不是殺蟲劑的弊。 因此,再多人網路成癮,只證明「成癮」不對,不能說「網路」不好。成癮,不是網路的本質;就像肥胖,不是飲食的本質。 選美的本質,是外貌競賽。而用錯誤的心態競賽、不擇手段的競賽、假競賽之名幹壞事或曲解競賽意義後所造成的惡,不算是選美的惡。 網路的本質,是資訊管道。而過度倚賴資訊、濫用資訊、刻意接觸有害資訊或藉管道之便散播錯誤資訊所造成的惡,亦不算是網路的惡。 主張本質的一方,相信冤有頭、債有主……若把「人」的偏差,全當成「物」的善惡,則不僅隱遁了人的責任,也架空了人的自由。 --------------------------------------------------------------------------------

一種,是切「現實」:要比較利弊,就得看這件事(如吸毒)的實際影響;至於該影響是不是在正常情況下(如適量)造成,不重要。 畢竟,如果只討論「正常」的情況,結果當然利大於弊,又有什麼好談的? 因此,若真有許多人參加選美,受騙上當,就代表選美比賽「當今」的確有害。頂多,我承認當「大家都很能很小心」的那天到來後,這個弊害會消失。 因此,有一定數量的人網路成癮,就代表網路的確有威脅。成癮,雖不是網路的本質,卻是網路的現實;就像肇事,雖不是酒駕的本質,卻是酒駕的現實。 選美的現實,看的是案例與統計。抽離了一切社會的實際互動,光看選美在規則與宗旨上所追求的利,是虛幻泡影。 網路的現實,看的是機率與證據。抽離了一切人為的涉入浸染,光看網路在設計與功能上所追求的利,是自我欺騙。 主張現實的一方,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以「物」的純粹,開脫其對「人」的影響,則不僅忽視了人的脆弱,也淡化了社會的責任。 -------------------------------------------------------------------------------- 談賭博,本質論者,說「賭」這玩意兒是中性的。 現實論者則說:這世上有哪件事,他馬的不是中性的? 談色情,本質論者,說「性」這玩意兒是中性的。 現實論者則說:他馬的連販賣人口這件事,都是中性的!

核心价值观辩论赛

核心价值观辩论联赛 策 划 书 主办: 工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承办:工学院心理健康部

第一章活动整体情况 本届辩论赛由班级派出的辩论队参加,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 活动名称:工学院核心价值观辩论赛 活动目的:1.辩论是一项可以提高思辩能力,丰富课余知识,培养团队精神,锻炼思维表达的活动。开展此项活动,可以使同学们 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在活动中提高自信及思辩能力,交流 与论辩能力,培养创新和团队精神,体现大学生风华正茂的 精神状态,发掘和培养工学院辩论人才。本届辩论赛将本着 “公平竞赛”的精神,以“关注时事、追求真理,锻炼口才、 展现自我”为宗旨,以活动传播科学精神,培养创新精神, 关注社会问题,尽展工学院学子风。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体 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 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多次作出重 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中办下发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的 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 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活动时间:2014年9月

活动地点:工学院教室 活动宗旨:关注时事、追求真理,锻炼口才、展现自我 活动组织: 主办方:曲阜师大学工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承办:工学院心理健康部 资源需要: 人力资源:工学院14级全体成员及学生会相关部门成员。 物力资源:宣传喷绘一个,活动课桌8组,讲桌1,评委牌4,计 时器2个,笔记本电脑1个(置计时软件),投影仪,幕布,时间 提示牌4个(红黄各2个),白纸、评委打分专用表10,笔4支, 矿泉水、奖品若干,胶棒、剪刀、相机1个。 注意事项: 1、负责人需要负责赛事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通知有关参赛 队,人员任务分配,物资筹备,组织辩论赛规则培训,邀请 评委及嘉宾; 2、工作人员以及各组其他学员在总负责人及各组助理的安排 下宣传本次比赛,吸引更多同学关注比赛; 3、负责人须协同工作人员在赛前购置或借用比赛所需物资,收 好发票; 4、工作人员须提前60分钟到场,开始布置会场,20分钟完成 各项准备工作,同时礼仪人员准备接待观众、队员和评委; 5、工作人员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保持现场纪律,保证辩论赛顺 利进行; 6、比赛开始前,计时人员须带计时器和时间提示牌坐在指定位 置; 7、当天比赛全部结束后,负责人和所有工作人员须清理现场, 保证各项道具完好无损。 参赛队伍 一、本届辩论赛由14级各班级派出的辩论队参加比赛,具体队伍数将于报 名截止后确定。 二、每支参赛队伍由一名领队和四名辩手以及候补人员(至多四名)组成。 (每场比赛上场队员必须有一名异性选手参加)

价值型辩论基本打法1

价值辩论,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源于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小到为人处世,大到国策变迁,无论个体还是群体,我们对艺术、哲学、道德的审美不断变化,催使我们不断调整价值的位阶。 如果考察个体的价值观,其形成、发展,往往离不开其所在的生长、学习、交际和工作环境,体现在其行为举止、行文言谈中。因此,谈论价值观,脱离了实实在在的人,也会流于空泛。 回归到辩论赛。如果我们认同辩论赛是说服第三方的过程,那么我们可以将说服分为三部分:第一、让支持己方立场的人不动摇;第二、让支持他方的人对其所抱有的立场产生动摇;第三、让中立方尽可能偏向我方立场。因此,辩论赛其实是观念输出的过程。其核心在于,使更多的受众能够和你方立场产生共鸣。 而能够令人产生共鸣的条件,实践中较为有效的方式,即是诉诸同理心。因为当我们面对一个决策时,我们会更加倾向于沿用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对情感、财富、理想等进行主次判断,并形成最终决策。 也因此,当我们被劝说时,我们也会期待劝说者用“我”的视角,带“我”分析问题。当穷人关心下一顿是否有饭吃的时候,我们和他谈家国天下,并期待他能做出积极地回应,实属虚妄。这就是因为我们并未考虑到这样一个穷人,他最设身处地的需要。 因此,价值辩论必须回归到某个群体,辩手为他们代言,他们视辩手为他们的传声筒。 文明进化千百年,人类逐渐拥有了一些共同的价值。比如,拒绝滥用暴力,人道,追求公正和自由……也许我们不能界定美丑、善恶的绝对界限,但我们都知道应追求美,而摒弃丑;肯定善,而拒绝恶。这使得整个群体得以向前发展。同时,辩论赛也应遵循这个过程。任何反人类、反社会的价值观都应遭到谴责。 因此,我们并不能允许殴打妻子、虐待老人、滥杀实验动物、鼓动不人道的侵略战争。这是辩手作为价值观推销员责无旁贷的义务。另一方面,我们应尽可能包容大是大非外的价值差异。比如,宗教习惯、地方习俗等,因为人类思想多元,我们不能统一所有人的审美和道德标杆。 任何价值辩题,都有其背景。可能是因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道德、审美发生了变化(如婚姻法对婚前财产的规定,对同性恋现象的宽容),可能是我们面对未知领域做出提前的规划(如长生不老现象,超级AI带给我们生活变化的影响),无论怎样,它使得人们的价值诉求发生了改变,产生了对立。因此,思考价值辩题,研究问题的根源和源流是必要的。 因为价值辩论讨论的是价值位阶的问题,因此,较为特殊的,比较型辩题,一般被划归为价值辩题。原因是,利弊极其比较标准因人而异,不同的价值坐标下,同一行为会有不同的解读。同时政策辩论中,也显然需要对“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这个决策为什么利大于弊”进行阐述,不可避免的介入了价值辩论。

尔雅辩论与修养答案

辩论修养概述(一) 1在学习中,最重要的是:()。 A、发现 B、求合 C、效率 D、知识 正确答案:A 2辩论的最终价值体现是:()。 A、口才 B、争胜 C、求和 D、谋利 正确答案:C 3显性剥夺是指权利被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判断所剥夺。() 正确答案:× 4学习过程强调的是创造而不是模仿,特别是思维创造。()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辩论修养概述(二) 1“壕梁之辩”与下列哪位人物密切相关。() A、庄子 B、荀子 C、墨子 D、孙子 正确答案:A 2关于“印象即真实”中“印象”一词表述错误的是:() A、观察者的主观感知 B、是完整的、全部的 C、有可能是真实的歪曲 D、有可能是片断性的 正确答案:B 3“本分而理”强调讨论具体事实、细节。() 正确答案:×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与“白马非马”是倾向于认知层面的辩论。()正确答案:√ 辩论修养概述(三) 1辩论的最高层次是()。 A、完全的胜利 B、辞藻的华丽 C、诗意的栖息 D、肉体的搏斗 正确答案:C 2信息的碎片化会容易让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产生严重偏差。()

正确答案:√ 3交流的终极目的是价值观念的输出。() 正确答案:√ 辩论中的概念(一)已完成成绩: 40.0分 1概念最本质的对社会、对外界的反应是指概念的()。 A、外延 B、内容 C、内涵 D、范围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得分: 0.0分 2在辩论中,将高考移民视为异地高考,是()。 A、偷换概念 B、模糊概念 C、模糊内容 D、偷换内容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得分: 20.0分 3将异地高考限定于外来务工子女异地参加高考,是()。 A、缩小内涵 B、扩大内涵 C、扩大外延 D、缩小外延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得分: 0.0分 4高考移民的外延大于异地高考的外延。()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 0.0分 5外延过大是指概念可以囊括的社会现象、同类事物等更多。()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辩论中的概念(二)已完成成绩: 80.0分 1在辩论教育公平时,以下哪个因素可以暂且不给予考虑。() A、机会均等 B、资源分配合理 C、结果公平

价值辩论中的因果之一

本系列讲义,原本便预定要写四讲,分别是:定义、比较、因果、切入点。 这一篇写完,框架就先齐了。 你好,执中学长。请教一下,有些辩题的正反两方,乍一看好像根本就不对立,不矛盾。比如:有位,才有为/有为,才有位。 比如:行成于思/思成于行。 你拿到这种辩题,会怎么分析,怎么找突破口? 除了「定义」与「比较」,价值辩论的第三种题型,是争论「因果」。 好比: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此时辩论的,往往不是「英雄」或「时势」的定义(当然,硬要从中找空间也可以,但会挺无聊),而是想厘清两者间,鸡生蛋、蛋生鸡的因果关系。 又好比: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道德?还是靠法律? 此时辩论的,往往也不是「道德好」还是「法律好」的比较,而是想探讨相同条件(社会)下,两种变因,何者造成的变量(秩序)更大。 这样说来,探究因果,貌似更像个客观地事实性命题? 那么,又有什么好辩的呢?

回答之前,先要解释几个观念: 一、见到现象(果),会想构建理由(因),乃是人无可抑制的本能。 因果关系,就像车子、房子……都是由人,基于各种需要,运用各种方式,所「发明」出来的。 之前,周帅有篇文章写得极好——与其我再动笔,不如引用一段。 注重因果性是一种生物本能,巴普洛夫实验室里那些听见摇铃就流哈喇子的狗可以作证。而智力更发达的人类对于因果性的痴迷,有时甚至能压倒求生欲这种最基础的本能。 比如常见的影视剧桥段里,被亲信从背后捅上一刀的倒楣蛋,回过头来一定不是大叫一声「救护车!」而是狐疑悲愤地问一句「为什么?」——死个明白,显然是比苟延残喘更重要的事情。 或者用德谟克利特那句拽到极点名言来说:「只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也比成为波斯人的王还好。」跟找到原因相比,命都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权力财富什么的更是都成了浮云。 《辩行记27:纠结的因与果》周玄毅 往更深一层说:见到现象后,解释(做成理论theorizing),乃是你我下意识的本能。反而是不判断、不解释(不做成理论not theorizing ),才是人必须刻意方能达致的行动。 举例而言,下面两句话,就你看来,哪一句最通顺、最合理? 「国王死了,以及,皇后死了。」 「国王死了,然后皇后悲伤而死。」 从客观上说,前一句,资讯的正确性是百分百。 但你的大脑,就是不喜欢单纯地接收两则各自独立、毫不相干的「现象」,对吧? 你就是忍不住,会顺从理解的惯性,偏向第二句……仅在于它为现象,提供了「原因」,对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